攻击圈球拍加速度的测量与分析

攻击圈球拍加速度的测量与分析

一、攻球弧圈球球拍加速度的测定与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妍虹[1](2021)在《乒乓球运动中球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动力学特征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认为

吴斌[2](2021)在《甘肃省高校羽毛球运动员后场正手抽球动作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文中提出

宋博[3](2020)在《优秀男子横拍乒乓球运动员反手下旋拉球技术动作的生物力学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乒乓球反手下旋拉球技术是乒乓球运动各个技术里面的主要技术,也是还击下旋球的基本技术,不断改进和提高反手下旋拉球技术是每个专业乒乓球运动员和业余乒乓球爱好者努力的方向。加大对反手下旋拉球技术的研究能够给予乒乓球爱好者和专业运动员正确的理论指导。本文以15名国家一级及一级以上运动等级的男子右手横握球拍乒乓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利用肌电分析技术和三维动作捕捉技术分析乒乓球反手下旋拉球技术动作,从关节角度、挥拍速度、各个肌肉的发力时程、时序和做功大小等方面,揭示反手下旋拉球技术动作的生物力学特征。一方面,得出的数据能够科学的指导实践,提高各阶段乒乓球练习者的反手下旋拉球技术水平。另一方面,能够在理论层面充实我国关于乒乓球反手下旋拉球技术的生物力学研究内容,并为其它体育运动的生物力学研究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通过对数据进行整理后,最终研究结果与结论为:(1)在横板反手下旋拉球动作上,最大引拍瞬间,各关节最佳角度分别为:,肘关节95.36度,右膝关节114.37度,左膝关节133.9度,右髋关节109.08度,左髋关节114.2度,右踝关节77.75度,左踝关节98.25度。在最大引拍瞬间,身体右侧的各个关节弯曲角度应大于身体左侧,这样引拍程度更充分,有助于挥拍击球前的蓄力。(2)在挥拍击球瞬间,各关节最佳角度分别为:肘关节135.05度,右膝关节116.33度,左膝关节133.74度,右髋关节127.63度,左髋关节133.98度,右踝关节81.22度,左踝关节92.24度。在挥拍击球瞬间,身体右侧的各个关节弯曲角度要略大于身体左侧,但相比最大引拍瞬间,击球瞬间身体左右各关节弯曲角度差异应减小,在身体的带动下,肘关节逐渐伸展,向右前方发力。(3)在随挥结束瞬间,各关节合理角度分别为:肘关节124.89度,右膝关节128.81度,左膝关节137.03度,右髋关节138.12度,左髋关节139.4度,右踝关节88.26度,左踝关节93.13度。在随挥结束瞬间,身体的各关节角度应减少弯曲程度,并使左右两侧关节角度趋于一致,使身体在击球结束后更为舒展。(4)在肌电的均方根振幅、积分肌电值方面,右胸大肌、右肱二头肌、右斜方肌等肌肉放电最大,贡献值最高,平均振幅也最高,说明这几块肌肉起到的作用最大。(5)在肌肉放电时间顺序方面,主要以左腿部肌群的腓肠肌、股二头肌和股直肌最先开始放电发力,整体的发力顺序呈现从下肢向上肢力量的传导作用。在肌肉放电的持续时间方面以大臂肌群和背部肌群持续时间最长,腿部肌群持续时间最短,说明在反手下旋拉球过程中臂部和背部发力持续时间应长于腿部的蹬腿发力时间。

史志涛[4](2018)在《乒乓球击球点的控制及动力学原理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在乒乓球比赛中击球点的控制对击球效果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从动力学分析的角度着手,在抛体运动规律、力的作用效果,以及运动员自身的身体姿态等三个方面探讨了击球点的控制。

傅凤琴[5](2018)在《不同水平乒乓球运动员反手下旋球 ——下肢肌肉活动强度与运动学结合比较》文中提出研究目的:反手下旋球是乒乓球运动技能中一项既具有进攻性,又拥有较好的防守性的关键技术。本研究通过对比高水平运动员和业余乒乓球爱好者的反手下旋弧圈球技术动作中下肢关节的肌电信号、运动学进行对比研究分析,找出高水平运动员和业余乒乓球爱好者在拉反手下旋弧圈球时下肢关节角度以及肌电信号参数的差异性。为乒乓球爱好者提高反手下旋球这一技术动作提供参考依据、从而提高对乒乓球的兴趣、推动大众体育的发展。研究方法:本研究选取10名宁波大学乒乓球校队反手反胶弧圈型技术打法的男性运动员(训练年限:13.4±1.2年)作为高水平组、10名宁波大学男性乒乓球爱好者(学球年限:3±1.9年)作为爱好者组,受试者足部形态正常,实验前半年内下肢均无任何损伤、手术,以及不显着障碍运动的病史。正式测试时要求受试者每板击球用最大力量完成反手下旋弧圈球技术。运动学测试采用Vicon三维运动捕捉系统采集受试者最大力拉反手下旋弧圈球测试的下肢运动学数据,频率为200Hz。表面肌电信号测试采用芬兰ME6000八导表面肌电采集分析仪及相关配件采集规定的动作过程中受试者的平均肌电值(AEMG)、平均功率频率(MPF)、中位频率(MF)等肌电图信号参数,分析两组之间发力顺序、激活程度、疲劳程度等的差异性。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9.0软件,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多变量分析不同水平乒乓球运动员反手下旋球这一技术动作的差异性,显着性水平设定在P<0.05。研究结果:(1)在引拍起始时刻,相对于乒乓球爱好者,高水平运动员踝关节背屈、外翻和外旋的角度更大(背屈:P<.001,外翻:P<.001,外旋:P<.001),高水平运动膝关节屈膝和外展的角度更大(屈:P<.001,外旋:P<.001),高水平运动员髋关节屈髋、内收和外旋的角度更大(屈:P<.001,内收:P<.001,外旋:P<.001)。在向前挥拍阶段,相对于乒乓球爱好者,高水平运动员下肢各关节均有更快的屈曲角度变化速率(P<0.05)。(2)高水平运动员在拉反手下旋球这一技术动作过程中各关节角度变化曲线的复相关系数(CMC)值都超过0.9,乒乓球爱好者的角度变化曲线的值都在中等相似的范围内(0.5<CMC<0.75)。(3)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下肢各肌肉的标准化iEMG均比乒乓球爱好者小。(4)高水平运动员(SP)和乒乓球爱好者(ATT)在完成反手下旋球这一整个技术动作过程中下肢肌肉的平均功率(MPF)呈现显着性的差异(P<.001),高水平运动员在挥拍阶段MPF值呈现快速上升趋势,且增长的幅度大于乒乓球爱好者。结论与建议:相对于乒乓球爱好者,在引拍起始阶段高水平运动员身体准备更加充分,能更快速的引拍,且相对更早的到达挥拍的位置,在拉反手下旋球这一技术动作中有更好的使用下肢驱动的能力;向前挥拍阶段,高水平运动员下肢各关节具备更快的屈曲角度变化速率且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挥拍阶段,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动力产生和的动量传递更为迅速;高水平运动员在完成同一技术的多次实验中各关节角度变化呈现高度相似,形成动态定型;下肢肌肉在应对该技术动作时能较快的募集运动单位,高水平运动员具备更出色的足部活动控制和平衡能力。

陈开川[6](2018)在《乒乓球运动技战术创新方法的逻辑斯蒂回归研究》文中认为技战术创新是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重要影响因素,创新方法的有效使用对于高效率提高技战术创新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和意义。乒乓球运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创新方法,如何将这些名称各异,内容及形式上又互相交叉重叠的创新方法进行总结归纳,使之条理化、科学化,已成为创新方法研究的重要任务。本研究采用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个案分析法等,对乒乓球运动技战术创新方法进行了归纳、评述,构建了乒乓球发球技术维度、台内球技术维度、中近台技术维度、中远台技术维度、直拍技术维度、异质类技术维度、战术打法维度创新方法的二元逻辑斯蒂回归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乒乓球运动技战术创新水平较高,但是对其背后支撑的创新方法归纳和总结一直较为忽视,其研究缺乏理论化、系统化的方法指导。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乒乓球运动创新的发展。早期乒乓球技术创新,大多数处于盲目的、偶然的、零散的、自发的状态,主要依靠灵感来创新。2、基于创新思维原理角度,乒乓球技战术创新方法体现了发散思维、逆向思维、联想思维、灵感思维、类比思维、聚合思维等。同时,创新方法往往表征某些创新原理,创新原理有组合原理、移植原理、逆向原理、强化原理、群体原理、问题导向原理、矛盾转换原理等。创新方法原理对创新主体再创新活动具有指导意义。3、经过筛选、提炼,乒乓球运动技战术创新的常用创新方法有组合法、递进法、移植法、逆向法、非常规动作利用法、联想法、灵感法、类比法、生物力学法等9种。4、经过二元逻辑斯蒂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在乒乓球发球技术维度中,灵感法比递进法产生重要创新技术的概率更大;在乒乓球台内球技术维度中,组合法、类比法比灵感法产生重要创新技术的概率更大;在乒乓球中近台技术维度中,非常规动作利用法、类比法比灵感法产生重要创新技术的概率更大;在中远台技术维度中,非常规动作利用法、逆向法比灵感法产生重要创新技术的概率更大;在乒乓球直拍技术维度中,灵感法比逆向法、非常规动作利用法产生重要创新技术的概率更大;在乒乓球战术打法维度中,逆向法、联想法、组合法、递进法比灵感法产生重要创新技术的概率更大;在异质类技术维度中,各创新方法产生重要创新技术的概率未通过显着性检验。

王勇[7](2018)在《乒乓球运动前三板技战术演进历程及发展趋势研究》文中提出为深入了解乒乓球运动“前三板”技战术演进过程中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寻找其演进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探讨其发展趋势,进而完善乒乓球运动技战术研究的理论体系。研究沿着实践——理论——实践的路线,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历史研究法、逻辑法,系统的梳理乒乓球运动“前三板”技战术的演进历程及各阶段的特点,着重探讨乒乓球运动“前三板”技战术演进的影响因素,揭示乒乓球运动“前三板”技战术演进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对乒乓球运动“前三板”技战术的发展趋势做出分析。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乒乓球运动“前三板”技战术的演进大致经历了雏形阶段、形成阶段、发展阶段和完善阶段。在演进过程中,呈现出内涵逐步深化的阶段性特点与“前三板”技术在矛盾中不断交替发展的特点。在乒乓球运动“前三板”技战术的演进过程中,器材工具的不断发展为其演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规则的持续改革为其演进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指引、技战术的渐进式与跃进式发展为其演进提供了强大的内驱动力。乒乓球运动“前三板”技战术在演进的过程中,自身不断地更替、吸收、融合新的技术,并在发展演进过程中不断地向外扩散,整体呈现出连续性与阶段性相统一的特点。乒乓球运动“前三板”技战术的演进呈现出“前三板”概念的外延不断扩大的趋势。同时,呈现出“接抢”的主动性、主动相持思想及衔接配套的重要性逐步强化的趋势。

王佳琪[8](2017)在《Actigraph测量大学生乒乓球运动能量消耗特征的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针对国内大学生乒乓球运动能量消耗研究较少、较为单一的现象,通过分析加速度计传感器技术和间接测热法的相关性关系,深入探究不同乒乓球运动技术的能量消耗特点和不同人群乒乓球运动的能耗特点,并建立加速度计能量消耗推算方程。利用加速度计推算乒乓球的能耗特点,从而增加人群体力活动干预措施实施的有效性,并初步探究Actigraph测量隔网对抗性项目的可能性,完善其测量体系。研究方法:大学生于8个部位佩戴8个Actigraph加速度计(简称Actigraph),同时佩戴Cosmed K4b2气体代谢能耗分析仪(简称K4b2),进行固定模式和自由模式的共13个阶段的乒乓球练习。分析不同佩戴部位加速度计与K4b2的相关性,使用线性回归分析得出决定系数(R2)最好的能耗推算方程。研究结果:(1)反手搓球技术、反手推拨球技术及低频率的正手攻球技术属于中强度体力活动(MPA),比赛及其它技术皆属于大强度体力活动(VPA)。(2)各乒乓球技术能耗:正手技术大于反手技术,下旋技术大于上旋技术,两点技术大于一点技术,且均具有强显着性差异(P<0.01)。(3)拍柄处的加速度计VM值最大,其次是人体手腕处佩戴的加速度计VM值,脚踝处加速度计VM值最小。(4)男大学生能耗高于女大学生且两者呈强显着性差异(P<0.01),熟练者能耗大于初学者能耗且两者呈强显着性差异(P<0.01)。(5)加速度计VM值与校标能耗值相关系数由高到低依次是肩部、胸窝、大腿、髂嵴、肘部、脚踝、手腕、拍柄;肩部VM值与校标值EEm(K4b2)相关系数最高(R=0.727);两个加速度计带入方程时,肩部、脚踝处佩戴的加速度计的回归方程决定系数最高(R2=0.726)。(6)能量推算方程1、2为有效方程,方程1(R2=0.726)和方程2(R2=0.704)具有较高的绝对系数。结论:(1)利用Actigraph加速度计测量大学生乒乓球运动能量消耗较为可行。(2)Actigraph加速度计可以较准确的分析三维空间各乒乓球技术的详细运动情况。(3)各乒乓球技术能耗不同,且多具有显着性差异。(4)各人群乒乓球运动技术能耗和运动特点不同。(5)使用一个加速度计推算乒乓球运动能量消耗时,加速度计的选择应趋向于人体中心附近。(6)所得方程1、2能较好的预测大学生乒乓球运动能量消耗和运动代谢当量。

龚雪[9](2017)在《中学生乒乓球运动员正手前冲弧圈球技术练习的能量消耗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为了研究中学生乒乓球运动员在不同频率下正手前冲弧圈球击球过程中三大供能系统的供能情况及特征,本文对14名中学生乒乓球运动员正手前冲弧圈球的递增练习的摄氧量、心率和血乳酸等生理学数据和最大摄氧量进行收集和分析。通过该研究,能对其他隔网对抗类运动项目的供能研究具有借鉴意义,也为教师在中学生乒乓球专项化教学过程中运动负荷情况提供参考,为乒乓球运动的体能训练、全民健身等领域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量统计等方法,运用K4b2便携式气体代谢仪、血乳酸测试仪、乒乓球发球机等仪器,对14名中学生乒乓球运动员(男子运动员共7名,其中一级运动员3名,二级运动员4名;女子运动员共7名,其中一级运动员5名,二级运动员2名)进行最大摄氧量测试和正手前冲弧圈球递增练习测试,得出中学生乒乓球运动员正手前冲弧圈球的递增击球练习的能量消耗变化情况。在所得的生理学数据基础上,计算出中学生正手前冲弧圈球多级递增测试下机体供能能量情况和供能比例的变化特征。测试的生理学指标包括:最大摄氧量(ml?min-1?kg-1、L/min)、每分摄氧量(ml/min)、心率(bpm/min)、能量消耗(Kcal/min)、血乳酸(mmol/L)、有氧供能(J/kg/stroke)、无氧无乳酸供能(J/min)、糖酵解供能(J/min)等。测试发现,受试者的最大摄氧量绝对值为2.98±0.46L/min(其中男生的最大摄氧量绝对值为3.24±0.45L/min,女生的最大摄氧量绝对值为2.74±0.35L/min,P>0.05);受试者最大摄氧量相对值为55.84±8.08ml/min/kg(其中男生最大摄氧量相对值为60.28±8.81ml/min/kg,女生最大摄氧量相对值为51.39±4.05ml/min/kg,P<0.05);受试者的最大心率为189±9.53b/min(其中男生最大心率为191±8.58b/min,女生最大心率为188±10.86b/min,P>0.05)。在正手前冲弧圈球递增击球练习中,发现有氧系统供能所占比例最大,达到了百分之61.585±7.22,其次为磷酸原供能系统,所占比例为百分之38.157±7.55,再次为糖酵解供能系统,仅占总体比例的百分之0.258±0.82。在研究所设定的六种击球频率中,有氧供能所占的比例均为最大,其次为磷酸原系统,糖酵解系统供能始终处于非常小的水平。受试者在每分钟内的正手前冲弧圈球的击球频率越高,有氧供能系统所产生的能量占总能量的比例就越大,这说明在乒乓球的技术练习中,有氧供能系统始终是运动中所占比例最大的系统。递增频率击球练习中,磷酸原供能系统的比例随着有氧供能比例的升高而有小幅度的降低。糖酵解供能虽然所占比值非常小,但是随着击球频率的增加总体呈上升趋势。结论得出,中学生乒乓球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绝对值和身高、体重、年龄都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其中体重对最大摄氧量绝对值的相关性最大。一级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相对值和最大心率高于二级运动员,最大摄氧量水平越高,越有利于促进乒乓球技术水平的提高。在正手前冲弧圈球递增击球练习下,中学生乒乓球运动员的能量消耗整体来说处于递增的状态,并且男子的能量消耗要大于女子;中学生乒乓球一级运动员的能量消耗要小于二级运动员。并且发现了乒乓球正手前冲弧圈球练习是一项以有氧供能系统为主、磷酸原供能系统为辅的运动,糖酵解系统几乎不参与能量供能。在逐级递增的击球训练下,有氧供能系统始终是运动中所占比例最大的系统,磷酸原供能系统的比例随着有氧供能比例的升高而有小幅度的降低。根据所得结果,建议将最大摄氧量指标用于专业乒乓球运动员的重要选材指标之一。在中学生的乒乓球体育专项课程中,建议适当加入正手前冲弧圈球练习,用来提高中学生的有氧供能能力。高水平的运动员在训练中会出现能量节省化现象,建议在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的训练中,运用多种方式、不同手段的训练方法使高水平运动员达到训练期望消耗的能量值。乒乓球正手前冲弧圈球练习是一项以有氧供能系统为主、磷酸原供能系统为辅的运动,乒乓球爱好者可以选择用相应的击球频率以达到健身和减肥的目的。

林义钧[10](2017)在《乒乓球运动员肩胛骨功能障碍的特征与康复方法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乒乓球运动是我国奥运重点夺金项目,肩关节的运用频率高,损伤多见。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乒乓球运动员的肩胛骨功能和胸椎灵活性以及正手弧圈球技术的动力学特征进行测试,了解肌肉发力顺序和运动员肩胛骨功能障碍的特点,探寻肩胛骨稳定性和胸椎灵活性训练对改善其肩胛骨功能障碍的效果。为乒乓球运动员肩部损伤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选取30名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育学院乒乓球专项学生作为受试者,根据有无肩胛骨功能障碍分为功能正常组(10人)和功能障碍组(20人)。功能障碍组随机分为肩组(10人)和肩胸组(10人),所有受试者进行肩胛骨功能障碍特征与动力学测试,肩胸组受试者进行6周的肩胛骨稳定性与胸椎灵活性干预,肩组只进行肩胛骨稳定性干预,干预结束后再次进行测试。结果:与功能正常组相比,功能障碍组受试者两侧肩胛骨平衡角之差偏大(p<0.05),双侧肩关节本体感觉ATE值显着偏高(p<0.01),LSST测试所有位置结果较高(p<0.05或p<0.01),持拍侧手臂支撑时Y Balance测试结果偏低(p<0.05),双侧胸椎旋转活动度之差偏大(p<0.01),力量测试结果明显偏高但击球速度慢(p<0.05),拉正手弧圈球时斜方肌下束与胸大肌激活延迟;经过6周干预训练,受试者自身平衡角差值与本体感觉ATE值明显降低(p<0.01),肩组LSST测试位置二、位置三结果与肩胸组LSST测试位置二结果均明显降低(p<0.05),肩胸组双侧Y Balance测试结果增加更为明显(p<0.05),肩胸组持拍侧胸椎旋转活动度与双侧活动度之差明显增加(p<0.01),ECC/CON值降低,拉正手弧圈球速度明显提高且肩胸组提高更为明显(p<0.05),肩胸组的肌肉发力顺序与功能正常组非常接近,肩组肱二头肌激活较早。结论:(1)存在肩胛骨功能障碍的乒乓球运动员的肩胛骨位置不对称,胸椎灵活度不足;肩关节的稳定性和本体感觉下降,肌肉工作的协调性不足;肩部肌肉激活顺序与拉正手弧圈球击球动作的要求不符。(2)对肩关节的干预能够明显改善肩胛骨的位置及其功能并提高运动表现。肩关节结合胸椎灵活性的干预对受试者的肩部功能的改善更为明显,肌肉发力顺序也更符合动作技术要求。

二、攻球弧圈球球拍加速度的测定与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攻球弧圈球球拍加速度的测定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3)优秀男子横拍乒乓球运动员反手下旋拉球技术动作的生物力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运动学在乒乓球运动中的应用
    1.2 肌电技术在乒乓球运动中的应用
    1.3 生物力学技术在乒乓球运动中的应用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测量法
        2.2.3 数理统计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乒乓球横板反手下旋拉球技术运动学分析
        3.1.1 横板反手下旋拉球技术各阶段各关节角度分析
        3.1.2 横板反手下旋拉球技术各关节角度变化趋势
        3.1.3 横板反手下旋拉球技术挥拍速度变化趋势
    3.2 乒乓球横板反手下旋拉球技术肌电分析
        3.2.1 横板反手下旋拉球技术各肌肉的均方根振幅分析
        3.2.2 横板反手下旋拉球技术各肌肉积分肌电值及贡献率分析
        3.2.3 横板反手下旋拉球技术各肌肉肌电放电开始顺序
        3.2.4 横板反手下旋拉球技术各肌肉肌电放电结束顺序
        3.2.5 横板反手下旋拉球技术各肌肉肌电放电持续时间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5)不同水平乒乓球运动员反手下旋球 ——下肢肌肉活动强度与运动学结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现状
    1.1 反手弧圈球的技术动作分析
        1.1.1 乒乓球业余爱好者的常见问题
    1.2 弧圈球技术动作研究
        1.2.1 乒乓球技术动作的生物力学分析
        1.2.2 乒乓球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1.2.3 乒乓球技术的肌电分析
    1.3 小结
2 主要内容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实验设备
        3.2.1 vicon三维运动解析系统
        3.2.2 ME6000八导表面肌电采集分析仪
    3.3 实验前装备
        3.3.1 Vicon摄像机设置和系统标定
        3.3.2 ME6000八导表面肌电采集分析仪的组装
        3.3.3 实验器材装备
    3.4 实验方案
        3.4.1 测试方案
        3.4.2 运动学测试
        3.4.3 肌电信号测试
    3.5 实验步骤及数据采集
    3.6 统计学方法
        3.6.1 运动学数据处理
        3.6.2 肌电信号数据处理
4 结果
    4.1 运动学
        4.1.1 角度变化曲线趋势
        4.1.2 关节角度的变化
        4.1.3 关节角度变化率
    4.2 肌电信号
        4.2.1 标准化的平均肌电值(iAEMG)
        4.2.2 平均功率(MPF)
        4.2.3 下肢肌肉活动度(ai)
5 讨论与分析
6 结论与建议
英文缩略词表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6)乒乓球运动技战术创新方法的逻辑斯蒂回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技术
        2.1.2 战术
        2.1.3 创新
        2.1.4 创新方法
    2.2 竞技体育创新方法的相关理论研究与现状
        2.2.1 竞技体育技战术创新方法理论的相关研究
        2.2.2 乒乓球技战术创新方法基本理论的相关研究
        2.2.3 乒乓球技战术创新方法实践的相关研究
        2.2.4 逻辑回归在体育领域相关研究
3 研究对象和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数理统计法
        3.2.5 个案分析法
    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3.4 研究的重点和创新点
4 分析与讨论
    4.1 乒乓球技战术创新方法的原理分析
        4.1.1 乒乓球技战术创新方法蕴含的思维原理
        4.1.2 乒乓球运动主要技战术创新方法的总结
        4.1.3 乒乓球运动技战术创新方法评述
    4.2 乒乓球运动技术创新方法理论模型的构建
        4.2.1 研究假设
        4.2.2 数据的来源
        4.2.3 变量的选取处理以及研究方法
    4.3 基于逻辑回归模型的乒乓球运动技战术创新方法的实证分析
        4.3.1 乒乓球发球维度技术创新方法的逻辑回归分析
        4.3.2 台内球维度技术创新方法的逻辑回归分析
        4.3.3 中近台维度技术创新方法的逻辑回归分析
        4.3.4 中远台技术维度创新方法的逻辑回归分析
        4.3.5 直拍技术维度创新方法的逻辑回归分析
        4.3.6 异质类技术创新方法维度的逻辑回归分析
        4.3.7 战术打法创新方法维度的逻辑回归分析
    4.4 乒乓球运动技术创新方法的个案分析与展望
        4.4.1 乒乓球运动技术创新的方法个案分析应用
        4.4.2 乒乓球运动技术创新方法展望
5 结论
    5.1 结论
6 致谢
7 参考文献
8 附录
个人简历

(7)乒乓球运动前三板技战术演进历程及发展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不断完善“前三板”技战术理论研究的客观需要
        1.1.2 乒乓球运动“前三板”技战术演进历程研究的必要性
        1.1.3 乒乓球运动“前三板”技战术演进历程研究的迫切性
        1.1.4 乒乓球运动“前三板”技战术训练实践的现实需求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思路
2 文献综述
    2.1 关于乒乓球运动发球技术的相关研究
    2.2 关于乒乓球运动接发球技术的相关研究
    2.3 关于乒乓球运动“前三板”技战术的相关研究
    2.4 关于乒乓球运动“前三板”技战术影响因素的研究
        2.4.1 规则对乒乓球运动“前三板”技战术影响的相关研究
        2.4.2 11分赛制对乒乓球运动“前三板”技战术影响的相关研究
        2.4.3 器材对乒乓球运动“前三板”技战术影响的相关研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历史研究法
        3.2.4 逻辑法
4 相关概念的辨析及理论基础
    4.1 “前三板”的含义
    4.2 演进相关概念的辨析
        4.2.1 演进的含义
        4.2.2 演变的含义
        4.2.3 演化的含义
    4.3 技战术相关概念辨析
        4.3.1 运动技术的概念
        4.3.2 战术的概念
        4.3.3 技术与战术的关系
    4.4 “前三板”技战术相关理论基础
5 结果与分析
    5.1 乒乓球运动“前三板”技战术演进历程
        5.1.1 乒乓球运动“前三板”技战术演进历程的阶段划分及依据
        5.1.2 “前三板”技战术雏形阶段及特点
        5.1.3 “前三板”技战术形成阶段及特点
        5.1.4 “前三板”技战术发展阶段及特点
        5.1.5 “前三板”技战术完善阶段及特点
    5.2 乒乓球运动“前三板”技战术演进的影响因素分析
        5.2.1 器材工具的发展对乒乓球运动“前三板”技战术演进的影响
        5.2.2 竞赛规则的变革对乒乓球运动“前三板”技战术演进的影响
        5.2.3 技战术创新对乒乓球运动“前三板”技战术演进的影响
    5.3 乒乓球运动“前三板”技战术演进特点
        5.3.1 “前三板”技战术不断更替、吸收、融合
        5.3.2 “前三板”技战术不断发展并向外扩散
        5.3.3 发球与接发球技术交替发展
        5.3.4 相持能力提升为“前三板”争夺提供保障
    5.4 乒乓球运动“前三板”技战术发展趋势分析
        5.4.1 “前三板”技战术概念的外延不断扩大
        5.4.2 “主动性”思想在“前三板”技战术应用各环节的逐步显现
        5.4.3 衔接转换、配套组合的重要性逐步强化
6 结论
    6.1 乒乓球运动“前三板”技战术的演进呈现出内涵不断深化的阶段特点
    6.2 器材、工具、规则的发展及技战术的持续创新是“前三板”技战术演进的主要影响因素
    6.3 “前三板”技战术的演进具有连续性与阶段性相统一的特点
    6.4 “前三板”技战术的演进呈现出概念的外延不断扩大、“主动性”思想及衔接配套的重要性逐步强化的趋势
7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附件

(8)Actigraph测量大学生乒乓球运动能量消耗特征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
    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价值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体力活动测量研究现状
        1.3.2 加速度计与其它方法结合测量体力活动的研究现状
        1.3.3 乒乓球等其他体力活动能耗测量研究现状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测量法
        2.2.2 数理统计法
        2.2.3 文献资料法
    2.3 相关名词解释
3 研究结果
    3.1 大学生乒乓球运动能量消耗分析
        3.1.1 各运动技术能量消耗差异
        3.1.2 乒乓球运动各部位运动差异
        3.1.3 不同人群乒乓球运动的能量消耗特征
    3.2 大学生乒乓球运动能量消耗方程建模
        3.2.1 Actigraph与K4b~2的相关性
        3.2.2 基本信息与EEm的相关性
        3.2.3 各部位Actigraph VM值与K4b~2实测MET值相关性
        3.2.4 基本信息与K4b~2实测MET值相关性结果
        3.2.5 逐步回归筛选方程自变量
        3.2.6 回归模型变量的选择及模型建立
    3.3 回归方程的检验
        3.3.1 配对样本t检验验证回归方程的有效性
        3.3.2 Bland-Altman Plot统计方法验证回归方程的有效性
4 讨论与分析
    4.1 测量仪器的信效度分析
    4.2 测量内容信效度分析
        4.2.1 加速度计的佩戴部位广泛
        4.2.2 测试内容涵盖全面
    4.3 受试者人群的水平等级划分
    4.4 各运动阶段能耗差异及乒乓球运动特点分析
        4.4.1 各运动阶段乒乓球能量消耗和运动强度特征分析
        4.4.2 乒乓球各技术各部位的运动差异分析
    4.5 不同受试者人群乒乓球的运动特点和能量消耗特点分析
        4.5.1 不同性别受试者能量消耗特点分析
        4.5.2 不同等级水平受试者能量消耗特点分析
        4.5.3 不同持拍类型受试者能量消耗特点分析
    4.6 加速度计的测量差异
        4.6.1 上肢佩戴的Actigraph出现高估能量消耗
        4.6.2 脚踝Actigraph出现低估能量消耗
        4.6.3 人体质心附近佩戴Actigraph的VM值与校标值较高相关
    4.7 所建立方程1和方程2推算乒乓球运动能量消耗的技术分析
    4.8 本研究无关变量的控制
    4.9 本研究的不足
        4.9.1 受试人群
        4.9.2 关于方程的适用条件
5 结论与建议
    5.1 加速度计的佩戴部位选择
    5.2 使用加速度计VM值带入能耗方程
    5.3 自变量的选择
    5.4 方程的适用性
参考文献
附录1
    测试记录卡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9)中学生乒乓球运动员正手前冲弧圈球技术练习的能量消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和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乒乓球项目的研究现状
        2.1.1 国内乒乓球项目的研究现状
        2.1.2 国外乒乓球项目的研究现状
        2.1.3 国内外乒乓球项目研究现状小结
    2.2 乒乓球正手前冲弧圈球技术的技术特点研究现状
    2.3 乒乓球项目在学校体育中课程和教学的研究现状
    2.4 乒乓球项目能量消耗特征和供能特征的研究现状
3 研究对象和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实验测试法
        3.2.3 数理统计法
        3.2.4 逻辑分析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中学生乒乓球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
        4.1.1 不同性别中学生乒乓球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
        4.1.2 不同运动级别中学生乒乓球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
        4.1.3 身高、体重、年龄和最大摄氧量的相关性
    4.2 不同性别中学生正手前冲弧圈球递增强度的生理学指标特征
        4.2.1 不同性别中学生正手前冲弧圈球递增强度的心率特征
        4.2.2 不同性别中学生正手前冲弧圈球递增强度的摄氧量特征
        4.2.3 不同性别中学生正手前冲弧圈球递增强度的能量消耗特征
        4.2.4 不同性别中学生正手前冲弧圈球递增强度的血乳酸特征
    4.3 不同运动等级中学生正手前冲弧圈球递增强度的生理学指标特征
        4.3.1 不同运动等级中学生正手前冲弧圈球递增强度的心率特征
        4.3.2 不同运动等级中学生正手前冲弧圈球递增强度的摄氧量特征
        4.3.3 不同运动等级中学生正手前冲弧圈球递增强度的能量消耗特征
        4.3.4 不同运动等级中学生正手前冲弧圈球递增强度的血乳酸特征
    4.4 中学生正手前冲弧圈球递增强度的供能系统特征
        4.4.1 中学生正手前冲弧圈球递增强度的有氧供能量特征
        4.4.2 中学生正手前冲弧圈球递增强度的磷酸原供能量特征
        4.4.3 中学生正手前冲弧圈球递增强度的糖酵解供能量特征
        4.4.4 中学生正手前冲弧圈球递增强度的供能系统特征讨论
    4.5 中学生正手前冲弧圈球递增强度的供能比例特征
        4.5.1 中学生正手前冲弧圈球递增强度的有氧供能比例特征
        4.5.2 中学生正手前冲弧圈球递增强度的磷酸原供能比例特征
        4.5.3 中学生正手前冲弧圈球递增强度的糖酵解供能比例特征
        4.5.4 中学生正手前冲弧圈球递增强度的供能比例特征讨论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6 研究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1
附件 2

(10)乒乓球运动员肩胛骨功能障碍的特征与康复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前言
2 文献综述
    2.1 乒乓球损伤的好发部位
    2.2 乒乓球运动与肩部损伤
        2.2.1 肩关节的结构和损伤机制
        2.2.2 弧圈球中肌肉的工作特点
        2.2.3 肩关节损伤与胸椎、颈椎的关系
        2.2.4 肩关节损伤的康复治疗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1.1 功能障碍组纳入标准
        3.1.2 排除标准
    3.2 实验器材
        3.2.1 microFET3肌力与脊柱活动度测量仪
        3.2.2 Y Balance测试仪
        3.2.3 MJS本体感觉评定模块
        3.2.4 BTE Primus RS系统及配件
        3.2.5 delsys trignor无线表面肌电
    3.3 训练干预
        3.3.1 肩胛骨稳定性干预
        3.3.2 胸椎灵活性干预
    3.4 测试方法
        3.4.1 肩胛骨功能障碍的特征测试
        3.4.2 动力学表现测试
    3.5 数据处理
4 研究结果
    4.1 肩胛骨平衡角测试结果
        4.1.1 干预前乒乓球运动员持拍侧肩胛骨平衡角测试
        4.1.2 干预前后功能障碍组乒乓球运动员持拍侧肩胛骨平衡角测试
    4.2 肩关节本体感觉MJS测试结果
        4.2.1 干预前乒乓球运动员肩关节本体感觉测试
        4.2.2 干预前后功能障碍组乒乓球运动员肩关节本体感觉测试
    4.3 肩胛骨侧向滑动试验测试结果
        4.3.1 干预前乒乓球运动员LSST测试
        4.3.2 干预前后功能障碍组内乒乓球运动员LSST测试
    4.4 Y Balance测试结果
        4.4.1 干预前乒乓球运动员Y Balance测试
        4.4.2 干预前后功能障碍组乒乓球运动员Y Balance测试
    4.5 胸椎旋转活动度测试结果
        4.5.1 干预前乒乓球运动员胸椎旋转活动度比较
        4.5.2 干预前后功能障碍组乒乓球运动员胸椎旋转活动度比较
    4.6 模拟仿真测试
        4.6.1 力量测试
        4.6.2 速度测试
    4.7 发力顺序测试
5 讨论分析
    5.1 肩胛骨平衡角
    5.2 肩关节本体感觉MJS
    5.3 肩胛骨外侧滑动试验
    5.4 Y Balance测试
    5.5 胸椎旋转活动度
    5.6 模拟仿真测试结果分析
        5.6.1 力量比较分析
        5.6.2 速度比较分析
    5.7 正手弧圈球发力顺序
    5.8 康复方法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攻球弧圈球球拍加速度的测定与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乒乓球运动中球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动力学特征及其应用研究[D]. 刘妍虹. 天津体育学院, 2021
  • [2]甘肃省高校羽毛球运动员后场正手抽球动作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D]. 吴斌.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3]优秀男子横拍乒乓球运动员反手下旋拉球技术动作的生物力学分析[D]. 宋博.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4]乒乓球击球点的控制及动力学原理分析[J]. 史志涛.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18(20)
  • [5]不同水平乒乓球运动员反手下旋球 ——下肢肌肉活动强度与运动学结合比较[D]. 傅凤琴. 宁波大学, 2018(02)
  • [6]乒乓球运动技战术创新方法的逻辑斯蒂回归研究[D]. 陈开川. 广州体育学院, 2018(04)
  • [7]乒乓球运动前三板技战术演进历程及发展趋势研究[D]. 王勇. 成都体育学院, 2018(12)
  • [8]Actigraph测量大学生乒乓球运动能量消耗特征的实证研究[D]. 王佳琪. 四川师范大学, 2017(05)
  • [9]中学生乒乓球运动员正手前冲弧圈球技术练习的能量消耗分析[D]. 龚雪. 上海体育学院, 2017(11)
  • [10]乒乓球运动员肩胛骨功能障碍的特征与康复方法研究[D]. 林义钧. 北京体育大学, 2017(11)

标签:;  ;  ;  

攻击圈球拍加速度的测量与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