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确进行舆论监督必须明确的七个认识(论文文献综述)
杨绪辉[1](2016)在《课程视角下的创客教育探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当今信息技术与生产技术深度融合,强调技术创新是社会进步驱动力的时代背景下,起源于美国的创客运动迅速风靡全球。创客文化已经成为一种表达创新和共同发展的方式,其精神越来越多地引发了教育机构和教育工作者的思考和共鸣。虽然创客教育正在国内外基础教育领域急速扩展,但对于学校教育而言,离开课程谈学生的发展是本末倒置的做法。对创客教育的应然状态进行研究,以追求其实施的理想状态固然可取,但更要对创客教育的实然状态进行探索,使其符合客观实际的需求。而在这个过程中,课程成为了创客教育应然状态向实然状态转化的纽带,即需要通过课程将理想化的理念融入到教育各要素之中来改善实践。由此,以课程的视角来对创客教育进行探究,不仅能够提升实践者对创客教育课程文本潜在意义的认识,激活自身的工作思维,也有助于课程研究者反思并改善其研究工作,推动创客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课程理解与课程开发两种范式的结合是课题研究的精髓。经过文献梳理,发现虽然课程研究范式从“课程开发”转向了“课程理解”,但是由于理解范式只是为课程实践描绘了蓝图,缺少具体的技术支持,课程领域实践者们还是往往感到无所适从。而虽然课程开发范式对技术精细的过分追求,对当事人教师和学生的忽视导致其难以取得理想的实践效果,但没有技术的支持也最终导致课程理解只是空谈。对于创客教育而言,每位教师都是新手教师,“技术”更是在其课程实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此,只有将课程开发与课程理解相结合起来,策略模型与意义解读结合起来,才能够真正体现课程研究之魅。也正是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下述研究内容。首先,在创客教育本质透视层面,从创客教育的时代背景、文化源流入手,循序渐进的对其进行本质剖释,在结合国内外对创客教育的有关理解之后,发现其实质是“技术支持下基于创造的学习”,实现的是以创造力培养为核心的“全人发展”。此外,笔者在对其经过多维审视之后,认为创客教育的发展正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更新;之后,在理论基础层面,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课程探究的理论基础,即人文技术哲学、创造心理学和建构论,其分别为研究提供了哲学基础、认知依据和学理支撑,并逐一从思想渊源、基本观点和研究启示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接着,在课程目标层面,目标设定不仅要建立在创客教育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还要关注目标设定的一般规律,也由此确定了课程目标设定的基本依据、基本取向以及目标体系三方面内容,前者的论述主要包含目标设定的原则和来源两方面,基本取向是从价值取向和形式取向两方面进行了说明,后者则是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视角进行了阐述;再次,在课程内容层面,根据创客教育的特点和“工作主线”的思想搭建了其核心内容,对不同学段的内容进行了划分,并提出了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接着,在课程实施层面,对其实施所需依据的原则进行了论述,并在与专家对话的基础上确定了课程实施的条件,以及对基于项目和基于问题两种实施路径的设计过程和案例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在课程评价层面,提出课程评价应遵循的三个原则,借助五维形态(人、物、事、境、脉)和一线师生的调研构建了课程评价模型,以帮助师生反思课程评价作用,从而使其形成科学、持续、有序的提升能力,并重点阐述了定性课堂观察、档案评价和等级评价三种评价策略的适用范围及使用方法。
白维栋[2](2014)在《党报宗教报道的框架变迁研究 ——以《西藏日报》(汉文版)1956-2013年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长久以来,宗教工作一直都是中国共产党在西藏开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对于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的旧西藏,藏传佛教属于主流意识形态。在中国共产党和平解放西藏以后,藏传佛教又经历了民主改革、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几个阶段。中国共产党的宗教政策在西藏有一个发展演进的过程。在西藏和平解放初期,中国共产党慎重提出“尊重西藏信教群众的信仰、保护藏传佛教寺庙、维持原有宗教制度”的宗教政策;到民主改革时期确定了“废除宗教封建特权和剥削压迫制度,推翻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实现政教分离”的政策;改革开放以后实践“继续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和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政策。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规定中国共产党人必须确信自己是无神论者,要坚持科学的世界观,《西藏日报》作为西藏自治区党委机关报,在宣传报道方面必然以无神论教育以及强调科学世界观为主。因此本文对宗教报道的定义为涉及宗教方面的报道,凡报道中出现“寺庙”、“宗教”、“喇嘛”等关键词以及图片以宗教等为主的均包括在内。本文以框架理论为理论基础,结合西藏宗教发展的历史过程,对《西藏日报》(汉文版)1956年4月——2013年4月的宗教报道进行了梳理和分析。通过文本分析,总结出每个时期根据国家政策和相关工作的不同,《西藏日报》宗教报道新闻框架的发展与变化。归纳出《西藏日报》在过去的宗教报道中体现出的优缺点,并对今后的报道工作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曹燕[3](2008)在《我国新闻舆论监督媒介生态环境建设研究》文中提出当前,新闻舆论监督不仅是从事新闻理论和新闻实践工作者无法回避的话题,更是成为业内学者研究的热点和重点。新闻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一项重要使命,这已成为业内共识。新闻从业者本着对时代、对社会、对国家方方面面的关注和审视,怀着对党、国家和人民利益高度负责的精神不断履行着新闻舆论监督的实践。然而,“舆论监督难”是新闻从业人员的普遍抱怨,舆论监督问题多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新闻舆论监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新闻舆论监督的有效实施,离不开良好的社会舆论监督环境。通过对新时期新闻舆论监督社会功能的认识,审视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现状,可以得出结论,新闻舆论监督难,难在没有良好的适于新闻舆论监督有效运作的社会舆论环境,社会上对于新闻舆论监督的种种错误认识仍然存在,不完善的法制体系、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以及媒体自身的顾虑等等是新闻舆论监督的主要障碍,是当前加强新闻舆论监督需要系统综合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系统的社会生态整体出发,研究当前我国的新闻舆论监督环境、新闻舆论监督在整个社会生态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新闻舆论监督与社会、公众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层次思考,探讨媒介—人—社会的关系,提出系统的解决策略,为和谐社会的构建保驾护航。本文采用了大众传播学中一个全新的交叉视野——媒介生态学的视野来研究新闻舆论监督与社会生态的互动关系。借助媒介生态学的“人—自然—社会”和谐一致的观点,为研究新闻传播活动提供新的视野,重新去思考媒介社会责任回归的重要性,进一步净化日益污染的传媒生态空间,最终引导整个社会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媒介生态概念的提出,其意义就在于通过运用生态理论对目前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个体、群体、群落所涉及的“生态”环境中出现的传播生态的问题,以全新的视角给予揭示,从而最终引导新闻传播走向综合平衡、和谐的生态精神时代。用媒介生态学的视角来看我国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其意义也就是在于研究各媒体的舆论监督现状,舆论监督与身处其中的媒介环境的关系、舆论监督的生存策略及与其他物种协同进化的关系,最终目的是要创造一个平衡、和谐的舆论监督生态环境。本文将主要采取演绎、归纳、引用、分析等方法进行阐述。
明薇[4](2006)在《新闻舆论监督的社会环境建设》文中认为新时期,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对新闻舆论监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需要对其社会功能进行重新审视。新闻舆论监督的有效实施,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环境的整体优化:营造民主氛围、优化政治环境;维护市场公平秩序;维护社会风气与公正等。而新闻舆论监督社会功能的高效发挥,离不开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审视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现状,主要存在媒体失语缺位现象严重、说情现象盛行导致舆论监督稿件夭折率高、暴力抗拒和打击报复现象严重、缺乏相应的专门规范和法律保护等主要问题。要加强和保证新闻舆论监督的成效,就必须努力加强新闻舆论监督的社会环境建设,完善和优化社会舆论环境:创造一个公开民主的监督环境,发展民主政治,加强党的领导,畅通党和政府的信息渠道,保证公民的知情权;推进新闻舆论监督法制化的进程,真正实现传媒与司法对新闻舆论监督认知的观念对接,建立和完善与舆论监督相关的其他社会机制,合力形成有效的监督体系;规范媒体新闻舆论监督在依法操作的范围内进行,赢得舆论监督的空间;建立社会公众对新闻舆论监督的正确理念;形成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舆论监督合力。这是当前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社会环境建设的基本要义。
刘冬顺[5](2005)在《在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库经济专委会2005年年会上的总结讲话》文中研究说明各位领导、各位委员、各位顾问和代表: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库经济专业委员会2005年年会暨第六届专委会,经过1天半时间的紧张有序的工作,已经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本来是安排水库经济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水利部水库移民开发局黄凯副局长做总结报告,据我了解,他也有很多话想跟大家交流,但由于黄局长另有重
冯都[6](2005)在《“最好的爱国者”——十世班禅大师的悲欢人生》文中研究表明
张金岭[7](2004)在《新闻舆论监督的社会环境建设》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不但对新闻舆论监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也需要对其社会功能进行重新审视。笔者以为,新闻舆论监督的有效实施,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环境的整体优化:营造民主氛围、优化政治环境;维护市场公平秩序;维护社会风气与公正等。 而新闻舆论监督社会功能的高效发挥,离不开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历史进程清楚地证明了这一点。审视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现状,可以得出结论,新闻舆论监督难,难在没有良好的适于新闻舆论监督有效运作的社会舆论环境:社会上对于新闻舆论监督的种种错误认识仍然存在,而不完善的法制体系、地方(部门)保护主义的存在以及媒体自身的顾虑等成为新闻舆论监督的主要障碍,权力对于新闻舆论监督活动的不当干涉、监督的失衡、对新闻舆论监督活动的监管等问题,则成为当前加强新闻舆论监督需要综合解决的问题。 新时期,要加强和保证新闻舆论监督的成效,就必须努力加强新闻舆论监督的社会环境建设,完善和优化社会舆论环境: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稳固新闻舆论监督的社会基础;加强制度建设,防止权力对于新闻舆论监督的不当干涉;要求新闻媒体依法操作,克服障碍,赢得舆论监督的空间;开拓沟通渠道,提高群众参与新闻舆论监督的积极性等。这是当前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社会环境建设的基本要义。
周风帆[8](2004)在《关于科学课堂教学的个案研究》文中认为2001年秋全国第八次课程改革实验开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改革要实现的目标。其中涉及到教学的目标有: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在国际综合科学教育改革浪潮的背景下,我国也提出在初中(7-9年级)实验科学课程。由于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实行分科教学,所以尽管新课程积极倡导“加强课程内容的综合性,淡化学科界限,加强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增进各学科之间的知识和方法上的联系。”但与实行分科课程的实验区相比,进行综合课程改革的实验区面临的困难要多得多,尤其是综合科学的课程改革。现有文献在探讨科学课程的时候主要是微观的单节课堂教学和宏观的改革实践研究,这对于提高人们对科学课程的认识,推广新课程理念是很有裨益,但基本上是以静态研究为主,难以与任课教师进行长期、充分地交流。作为广西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的一名研究生,我有机会在科学课程实验2年后深入到科学课程实验区,运用质的研究方法与科学课程实验教师一起感受科学课程的实验,了解实验情况。因此本论文在持续跟踪课堂的基础上,了解近2个月内课堂状况、表现的问题,追索原因,寻找隐藏于其间的深刻原因。本论文首先介绍研究缘起、研究方法和研究背景,忠实地描述研究的过程。然后在第二章首先展现教师的一节最典型的科学课,分析课堂教学的一般组织流程,呈现课堂上教师是如何进行情感的培养,技能与方法的训练。在重现课堂以后,讨论课堂上的所表现出来的几个问题及其原因。这些问题表现在科学探究在“知识”面前的回归为传授、教学的低效性、学生交流方式的单一性和课堂纪律问题。最后通过两位教师在进行同一内容的教学所采用不同方法展现“科学探究”的魅力,指出解决问题的真正出路。不可否认,社会评价和中考限制了教师在课堂上的自由度,但是观念上的束缚却是最直接、最更本的因素。在思想上把科学课程泛泛地理解为“活动”,把活动理解看作完成教学任务的载体,把科学课堂仅仅理解为学生活动的场所,在实践中容易偏离科学课程的目标,为了“活动”而活动,只要“有点意思就行了”。实际上,科学课程需要对科学本质、教育本质、科学课程的目的有着深刻的理解,而这种转变,在理论修养上需要提高,在实践中需要自我反思,更重要的是教师需要形成自我输血的机制,真正做一个“学习型教师”。在“叙说”自己的教学故事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在教师个人化的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吸收新的教学理念,从而使原有的个人教学理论和教学行为发生变化。由于教师对科学课程的认识不充分,加之时间和精力的有限,所以把教学简化为教材或者教参的课堂表现,从而在课堂上失去最为珍贵的创造性,也容易产生以上所述的各种教学问题。教师应该以现代的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对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原有的知识结构要有充分的了解;从学生的兴趣和动机切入,精心设计教学情境,紧扣教学目标,以合理的速度和师生互动的方式组织教学,沉稳、快速有效地在各种活动之间转换。当然,教学的改进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外界的影响,更需要教师的主动反<WP=3>思和总结。教师已经在实践中摸索前进,尽管步伐和信心不是十分稳定,但是在自我努力和外界促进中,一定会在科学课程实验中走出一条光明大道。
万茵[9](2000)在《正确进行舆论监督必须明确的七个认识》文中研究说明
二、正确进行舆论监督必须明确的七个认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正确进行舆论监督必须明确的七个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课程视角下的创客教育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 创客 |
(二) 创客运动 |
(三) 创客空间 |
(四) 创客教育课程 |
二、选题理由 |
(一) 时代响应:创客精神引发教育共鸣 |
(二) 本质透视:创客教育认识亟需厘清 |
(三) 课程探究:创客教育实践等待回应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外创客教育研究综述 |
(二) 国内外课程研究综述 |
四、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五、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研究创新 |
六、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创客教育的本质透视 |
一、初识创客教育 |
(一) 创客教育的时代背景 |
(二) 创客教育的文化源流 |
二、创客教育的内涵解析 |
(一) 绚丽多彩的理解认识 |
(二) 创客教育的本质特征 |
三、创客教育的多维审视 |
(一) 创客教育与创新教育 |
(二) 创客教育与STEAM教育 |
(三) 我国传统教育中的相关理念 |
第二章 创客课程探究的理论基础 |
一、创客课程哲学基础:人文技术哲学 |
(一) 人文技术哲学的思想渊源 |
(二) 人文技术哲学的思想内涵 |
(三) 人文技术哲学对课程探究的启示 |
二、创客课程认知依据:创造心理学 |
(一) 创造心理学的学科渊源 |
(二) 创造心理学的研究成果 |
(三) 创造心理学对课程探究的启示 |
三、创客课程学理支撑:西蒙·佩帕特建构论 |
(一) 建构论的思想渊源 |
(二) 建构论的基本观点 |
(三) 建构论对课程探究的启示 |
第三章 创客教育课程目标的设定 |
一、创客教育课程目标设定的依据 |
(一) 创客教育课程目标设定的原则 |
(二) 创客教育课程目标设定的来源 |
二、创客教育课程目标的基本取向 |
(一) 创客教育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 |
(二) 创客教育课程目标的形式取向 |
三、创客教育课程的目标体系 |
(一) 创客课程目标的总体目标 |
(二) 创客课程目标的层次结构 |
(三) 创客课程目标的微观分解 |
第四章 创客教育课程内容的构建与组织 |
一、寻找合理的课程内容构建主线 |
(一) 工作主线:一种有效的构建方式 |
(二) 何为工作主线 |
(三) 为何采用工作主线 |
二、创客课程内容体系的朴素搭建 |
(一) 确定最高抽象水平工作 |
(二) 核心课程内容体系搭建 |
(三) 不同学段课程内容分野 |
三、创客教育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 |
(一) 课程内容组织的三层架构 |
(二) 课程内容组织的再次细化 |
第五章 创客教育课程的实施 |
一、创客教育课程实施的取向 |
(一) 理解与对话原则 |
(二) 主动与创生原则 |
二、创客教育课程实施的条件 |
(一) 专家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
(二) 课程实施条件详细阐述 |
三、课程活动实施的两种路径 |
(一) 基于项目的创客课程活动设计 |
(二) 基于设计思维的创客课程活动设计 |
(三) 两种课程活动模式的设计案例 |
第六章 创客教育课程的评价 |
一、创客教育课程评价的取向 |
(一) 模糊与质性原则 |
(二) 自评与他评原则 |
(三) 解释与鉴赏原则 |
二、创客教育课程评价的模型 |
(一) 评价模型的研究设计 |
(二) 评价模型的研究过程 |
(三) 最终评价模型的确定 |
三、创客教育课程评价的策略 |
(一) 定性课堂观察策略 |
(二) 档案评价策略 |
(三) 等级评价策略 |
结语 |
一、研究的主要工作 |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
三、研究的未来展望 |
附录 |
附录一 Scratch课程内容简案 |
附录二 第一轮专家咨询意见表 |
附录三 第二轮专家咨询意见表 |
附录四 课程评价模型的调研问卷(教师版) |
附录五 课程评价模型的调研问卷(学生版) |
附录六 小组学生技能掌握情况评定表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相关研究与成果 |
后记 |
(2)党报宗教报道的框架变迁研究 ——以《西藏日报》(汉文版)1956-2013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和理论基础、研究现状及分析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三、 理论基础、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二节 宗教报道的界定、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
一、 对宗教报道的界定 |
二、 研究问题 |
三、 研究方法 |
四、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
第二章 民主改革之前的宗教报道框架分析(1956——1958 年) |
第一节 和平解放西藏与《西藏日报》的创办 |
一、 和平解放西藏与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的成立 |
二、 《西藏日报》的创办 |
第二节 民主改革之前的宗教报道的内容分析 |
一、 达赖喇嘛与班禅额尔德尼两位民族领袖的活动行程以及各种会议讲话 |
二、 宗教活动方面的报道 |
三、 两位活佛与中共中央领导人之间互通书信电报等内容 |
第三节 民主改革之前的宗教报道的框架建构 |
一、 藏传佛教是反帝爱国、统一战线同盟者的叙述主题 |
二、 藏传佛教在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支持下自由发展的叙述框架 |
本章附录 |
第三章 民主改革期间的宗教报道框架分析(1959——1965 年) |
第一节 西藏民主改革及寺庙改革的实行 |
一、 西藏噶厦政府发动武装叛乱及民主改革的提前实行 |
二、 班禅额尔德尼提出的寺庙民主改革建议 |
三、 西藏自治区的成立 |
第二节 宗教报道内容的改变 |
第三节 民主改革期间的宗教报道框架建构 |
一、 带有阶级斗争性质的反分裂革命话语框架逐渐铺开 |
二、 藏传佛教信众的阶级分化和统一战线话语与革命话语的并行不悖 |
本章附录 |
第四章 文革时期《西藏日报》的宗教报道(1966——1976 年) |
第一节 “左”倾思想下的西藏工作 |
一、 从反对右派向“左”倾思想的过渡 |
二、 十世班禅《七万言书》的来龙去脉 |
三、 文化大革命的爆发 |
第二节 文革时期《西藏日报》的宗教报道框架 |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西藏日报》宗教报道的框架 |
第一节 重申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的正确性以及对宗教的拨乱(1977——1985年西藏宗教恢复时期)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下西藏宗教的发展(1986——2013 年西藏宗教正常发展时期) |
一、 党中央领导下西藏藏传佛教的重大历史事件 |
二、 达赖集团制造的一系列分裂活动 |
三、 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的圆寂与转世灵童的寻访认定工作 |
四、 把宗教活动纳入宪法和法律范围,宗教同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的统战话语的提出和成型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西藏宗教报道归类 |
一、 寺庙的修复与文物的归还工作 |
二、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宣传 |
三、 藏传佛教转变观念为社会主义做贡献 |
四、 深入揭批达赖集团的分裂意图 |
五、 曝光率较高的扎什伦布寺和哲蚌寺 |
六、 惠民政策惠及僧侣 |
第四节 西藏宗教报道的框架嬗变 |
一、 宗教群体作为爱国统一战线的支持者的话语框架的嬗变 |
二、 带有阶级斗争性质的反分裂革命话语的嬗变 |
本章附录 |
第六章 《西藏日报》宗教报道的框架特点及改进建议 |
第一节 《西藏日报》宗教报道框架的特点 |
一、 宗教爱国统一战线话语和反分裂革命话语框架是并立而行又互相作用的基本框架 |
二、 宗教框架变迁的动因是宗教政策的变化和社会的转型 |
三、 报道景观化 内容生硬千篇一律 |
四、 报道浮于表面 有始无终 |
第二节 对《西藏日报》宗教报道的改进建议 |
一、 正确理解宗教文化 对宗教报道脱敏 |
二、 贴近民族宗教文化实际 写出具有民族特色的作品 |
三、 解放思想 突破程式化思维 |
四、 力求宗教报道平衡 做到融会贯通与收放自如相结合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3)我国新闻舆论监督媒介生态环境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和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对新时期新闻舆论监督社会功能的认识 |
1.1 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历史进程与经验教训 |
1.2 新闻舆论监督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环境的整体优化 |
第二章 对当前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社会环境的审视 |
2.1 对于新闻舆论监督的几种误解 |
2.2 目前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主要困境 |
第三章 新闻舆论监督之生态学视野 |
3.1 媒介生态学的起源、涵义 |
3.2 媒介生态学的特点及其在新闻舆论监督研究上的取向 |
3.3 新闻舆论监督的宏观生态环境 |
3.4 新闻舆论监督的微观生态环境 |
第四章 新闻舆论监督的生存策略 |
4.1 专业主义的理念助新闻舆论监督走上科学之路 |
4.2 法律制度的完善是新闻舆论监督的制度保障 |
4.3 人文关怀是新闻舆论监督的内在要求 |
第五章 创建和谐的新闻舆论监督生态环境 |
5.1 创建和谐新闻舆论监督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 |
5.2 新闻舆论监督与其他物种的协同进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致谢) |
(4)新闻舆论监督的社会环境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理论支撑和研究方法 |
1.4 论文构思和框架 |
2 我国舆论监督的性质、特征和社会功能 |
2.1 我国舆论监督的性质与特征 |
2.2 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社会功能 |
3 当前我国新闻舆论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 媒体失语缺位现象严重 |
3.2 说情现象盛行导致舆论监督稿件夭折率高 |
3.3 暴力抗拒和打击报复现象严重 |
3.4 缺乏相应的专门规范和法律保护 |
4 营造新闻舆论监督的良好社会环境 |
4.1 创造一个公开民主的监督环境 |
4.2 推进新闻舆论监督法制化的进程 |
4.3 规范媒体新闻舆论监督在依法操作的范围内进行,赢得舆论监督的空间 |
4.4 建立社会公众对新闻舆论监督的正确理念 |
4.5 形成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舆论监督合力 |
结语 |
注释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7)新闻舆论监督的社会环境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问题的提出 |
第一部分 对新时期新闻舆论监督社会功能的认识 |
一 新闻舆论监督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环境的整体优化 |
(一) 营造民主氛围,优化政治环境-新闻舆论监督对于社会民主政治建设的作用 |
(二) 维护市场公平秩序-新闻舆论监督对于规范经济活动的作用 |
(三) 维护社会风气与公正-新闻舆论监督对于社会文化道德建设的作用 |
二 新闻舆论监督的有效运作需要优化社会环境--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历史进程与经验教训 |
(一) 建国至“文革”结束,新闻舆论监督锋芒渐减 |
(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新闻舆论监督的恢复和加强 |
第二部分 对当前我国新闻舆论监督及其社会环境的审视 |
一 对于新闻舆论监督的几种误解 |
(一) 新闻舆论监督不利于社会稳定 |
(二) 新闻自由绝对化 |
(三) 新闻舆论监督就是批评报道 |
二 目前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主要困难 |
(一) 地方(部门)保护主义的存在 |
(二) 新闻媒体自身的顾虑 |
(三) 法制不完善,新闻官司迭起,是非难以评判 |
三 当前加强新闻舆论监督急需解决的问题 |
(一) 摆脱权力对于新闻舆论监督的不当干涉 |
(二) 解决新闻舆论监督失衡的问题 |
(三) 加强对新闻舆论监督活动的监管 |
第三部分 改善和优化新闻舆论监督的社会环境 |
一 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稳固新闻舆论监督的社会基础 |
(一) 发展民主政治,加强党的领导,保证新闻舆论监督的前提条件 |
(二) 健全法制,为新闻舆论监督的实施提供根本保障 |
二 加强制度建设,防止权力对于新闻舆论监督的不当干涉 |
(一) 畅通党和政府的信息渠道,保证公民的知情权 |
(二) 优化新闻舆论监督的社会环境,要从领导干部做起和抓起 |
(三) 健全各种监督体制,使新闻舆论监督与其它监督形式密切结合 |
(四) 打破禁区,因地制宜地加强新闻舆论监督的地方(部门)法规建设 |
三 新闻媒体要依法操作,克服障碍,赢得舆论监督的空间 |
(一) 规范媒体新闻舆论监督的实践运作,正确处理与司法公正的界限 |
(二) 加强新闻媒体间的自律、互律与互动 |
(三) 讲求监督策略,争取监督成效的最大化 |
(四) 发挥内参作用,争取媒体领导的支持 |
四 开拓沟通渠道,提高群众参与新闻舆论监督的积极性 |
(一) 开辟专版专栏让公众充分表达自己的言论观点 |
(二) 定期开展有关新闻舆论监督的受众调查 |
(8)关于科学课堂教学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的缘起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背景 |
1.3.1 远景 |
1.3.2 近景 |
1.4 研究过程 |
1.4.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1.4.2 资料的收集 |
第二章 、走进科学课堂 |
2.1 整体印象 |
2.2 科学课的教学过程 |
2.3 激发学习的兴趣 |
2.4 重视技能与方法的训练 |
第三章 、课堂教学中表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探究活动 |
3.1.1 “活动”在课堂上占有的分量和地位 |
3.1.2 “活动”的安排:前多后少 |
3.1.3 复习课:教师归纳与学生练习 |
3.2 教学效率 |
3.2.1 学习动机的不足 |
3.2.2 过程与结果的偏离 |
3.3 学生交流 |
3.4 课堂纪律 |
3.4.1 良好的师生关系 |
3.4.2 课堂纪律的维护 |
第四章 、问题的出路:科学探究 |
4.1 传授与探究:相同的内容,不同的教学 |
4.2 科学课程:“只要有点意思就行了” |
4.3 教学设计:“我不是研究者,不可能花那么多的时间准备一堂课” |
第五章 、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正确进行舆论监督必须明确的七个认识(论文参考文献)
- [1]课程视角下的创客教育探究[D]. 杨绪辉.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1)
- [2]党报宗教报道的框架变迁研究 ——以《西藏日报》(汉文版)1956-2013年为例[D]. 白维栋. 西藏民族学院, 2014(04)
- [3]我国新闻舆论监督媒介生态环境建设研究[D]. 曹燕. 湖南师范大学, 2008(11)
- [4]新闻舆论监督的社会环境建设[D]. 明薇. 华中科技大学, 2006(04)
- [5]在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库经济专委会2005年年会上的总结讲话[A]. 刘冬顺. 水库经济论文集(2005年), 2005
- [6]“最好的爱国者”——十世班禅大师的悲欢人生[J]. 冯都. 党史文汇, 2005(03)
- [7]新闻舆论监督的社会环境建设[D]. 张金岭. 中央民族大学, 2004(03)
- [8]关于科学课堂教学的个案研究[D]. 周风帆. 广西师范大学, 2004(01)
- [9]正确进行舆论监督必须明确的七个认识[J]. 万茵. 声屏世界, 2000(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