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颌窦恶性肿瘤的临床影像学诊断(论文文献综述)
任月勤,刘新爱,王同明,张萍[1](2022)在《原发性颌面部成釉细胞瘤临床特征及MRI检查影像学表现》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原发性颌面部成釉细胞瘤临床特征及MRI检查影像学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原发性颌面部成釉细胞瘤患者46例,手术前均进行了MRI检查,根据资料对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影像表现特征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原发性颌面部成釉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多表现为:面部肿胀不适,局部膨隆、质硬,按之有乒乓球感,少数患者出现牙松动、移位甚至脱落现象,部分患者出现轻压痛或疼痛症状,极个别患者有下唇麻木及张口受限现象产生。46例患者中在MRI扫描上表现为:21例(45.65%)为囊性肿块,15例患者病灶部位在T1WI上呈现为低信号,在T2WI序列中呈现为高信号;6例患者在T1WI、T2WI上均呈现为高信号,于肿块内有液-液平面出现。5例(10.87%)为实性肿块,病灶部位在T1WI上呈现为低信号,在T2WI序列中呈现为等信号,边界清晰。囊实性20例(43.48%),病灶部位在T1WI上出现低信号改变,在T2WI序列中,肿瘤区域出现高信号区改变。结论 MRI扫描检查可有效显示原发性颌面部成釉细胞瘤病灶部位及图像特征以及病变性质。
何天骅,赵艾琳,牛娜,王凤丹,师杰,李剑,曹欣欣[2](2021)在《以突眼、视力减退、腹膜后纤维化为表现的Erdheim-Chester病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文中研究说明病例资料患者,男,52岁,因"双眼突出、视力减退2年"在2017年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患者2015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睑皮下肿物,眼球突出,无眼痛,局部皮肤无红肿破溃。患者症状进行性加重伴视力下降,乏力,下肢凹陷性水肿。患者2016年11月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炎性假瘤",接受泼尼松60 mg每日1次口服治疗,突眼、乏力、水肿缓解。泼尼松减量至20 mg每日1次后症状复发。患者于2017年3月就诊
杜芬,罗小毛,刘明,李太创,陈炜,张廷杰,刘琳,黄德华,卢洪辉,梁颖[3](2021)在《定量SPECT/CT(SUVmax)在骨良恶性病灶中的鉴别诊断及增益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定量SPECT/CT骨显像中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对骨良恶性病灶的鉴别诊断及潜在增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12月经病理证实为非骨原发恶性肿瘤患者行骨显像检查,并因异常放射性浓聚灶行SPECT/CT检查及定量分析者124例,共发现病灶294个,同时选取92个正常椎体为对照组,比较良、恶性病灶、对照组间SUVmax的差异性。将病例分为两组:第1组收集2019年4~7月46例检查者共108个病灶,绘制ROC曲线得到SUVmax诊断恶性病灶的界值,第2组收集2019年8~12月78例检查者共186个病灶,比较常规SPECT/CT定性分析与常规SPECT/CT定性+SUVmax定量分析的诊断效能。结果以病理和/或12月及以上的影像学随访(WBS、CT、MRI、PET/CT)为判断金标准,诊断恶性病灶137例,良性病灶157例;恶性病灶、良性病灶和对照组的SUVmax分别为27.29±14.44、16.28±10.21和6.91±1.41 g/m L(P<0.01)。通过第1组数据绘制ROC曲线得到SUVmax≥18.2 g/m L为诊断恶性病灶界值,在第2组中常规SPECT/CT定性分析、常规SPECT/CT定性+SUVmax定量分析的诊断敏感度分别为88.5%和94.9%,特异性为93.5%和93.5%,准确度为91.4%和94.1%,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95%CI:0.86~0.95)和0.96(95%CI:0.94~0.98)(P=0.01)。结论定量SPECT/CT SUVmax在骨良恶性病灶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且存在一定的增益价值。
刘玉珠[4](2021)在《头颈部原发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特征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对头颈部原发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临床、影像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明确有无特异性,病理类型与影像学特征之间有无关联性。指导临床工作,提高诊治水平。方法:收集自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资料较为完整的经病理学确诊的头颈部原发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91例,对其临床特征、影像学特征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原发部位以咽淋巴环最多见,其余依次为鼻腔、涎腺、甲状腺、鼻窦及口腔、喉部及眼部。51岁-60岁、71岁-80岁为2个高发年龄段,男女比例为1.275:1。T/NK细胞来源者28例,占30.77%,多发生于鼻腔,以弥漫浸润型或混合型为主,影像学表现为病变形态不规整,边界欠清,密度欠均匀,增强后中度-明显强化;B细胞来源者63例,占69.23%,多发生于咽淋巴环,以肿块型为主,影像学表现病变形态较为规整,与周围组织界限清,密度均匀,中度-明显强化。结论:头颈部原发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影像学特征具有特异性,不同病理分型与影像学表现有相关性,可为初步诊断提供依据。
杨慧枝[5](2021)在《61例颌骨恶性肿瘤临床病理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通过对颌骨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疾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以及预后因素。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9年6月我院初诊并经影像学检查及病理学证实的颌骨恶性肿瘤病例共61例。根据组织来源的不同,将全组病例分为牙源性肿瘤(odontogenic tumors,OT)组和非牙源性肿瘤(Non-odontogenic tumors,NOT)组,对收集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进行整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1例患者中,男女比1.2:1,年龄1岁-84岁,中位年龄58岁。OT组患者发病年龄晚于(62.2±11.4岁)NOT组(48.3±18.7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类型共计16种,OT组发病率最高者为骨内原发性癌(50.82%),NOT组中最常见者为腺样囊性癌(8.20%)。肿瘤多数位于下颌骨,尤好发于下颌后牙区,上、下颌骨之比为1:2.6。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局部肿胀伴或不伴疼痛。CT影像主要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伴软组织肿块形成(88.52%),病灶内可见斑片状、斑点状或线样钙化影;少数表现为膨胀性骨质破坏(11.48%),可见磨玻璃样改变或放射状骨性致密影。肿瘤边界多不清晰,密度多不均匀,平均肿瘤最大直径为3.83±1.80 cm,显示皮质骨破坏者34例。61例患者均行手术切除治疗,术区切缘均为阴性,14例患者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术后23例患者接受放化疗。放疗采用三维适型调强放疗,平均剂量为54Gy。所有患者均随访至2020年6月,中位生存期50个月,2年生存率为70.3%。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大和皮质骨破坏是患者预后不良的主要因素,接受手术+放化疗综合治疗患者的生存率高于仅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生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皮质骨破坏的患者死亡风险约为皮质骨完整患者的6.45倍,采用单纯手术治疗的患者死亡风险是综合治疗患者的2.73倍。随访到的61例患者,14例局部复发,7例发生远处转移,其中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颈部淋巴结和肺,29例存活且继续随访中,32例死亡。结论:颌骨恶性肿瘤种类繁杂且临床罕见,好发于中老年患者,常见于下颌后牙区,病理类型以骨内原发性癌多见。年龄为牙源性肿瘤和非牙源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提供了一定的依据。肿瘤突破皮质骨及患者年龄较大,是预后不良的主要因素。采取手术结合放化疗的综合治疗可改善预后。
李彦娴,桑君,李震萍,包雨静,马玉美,李雪梅[6](2020)在《鼻腔鼻窦肿瘤性病变72例临床及CT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鼻腔鼻窦良、恶性肿瘤的临床及CT表现,探讨诊断中值得注意的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良性33例,恶性39例)经病理证实的鼻腔鼻窦肿瘤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比对临床、影像学差异。结果:两组年龄、鼻痛、鼻部不适、嗅觉减退、头面部痛等症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平扫两组肿块密度、分界、骨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局限于鼻腔、鼻腔鼻窦均受累、累及邻近组织、伴颈部淋巴结肿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诊断良性肿瘤误诊3例,误诊率为9.09%;恶性肿瘤误诊5例,误诊率为12.82%。结论:鼻腔鼻窦肿瘤临床症状不典型,CT能做出较准确的定性诊断。对某些难以鉴别的病例,确诊仍需依靠病理学检查。
田艳华[7](2020)在《头颈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临床资料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分析5例头颈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复习,进一步探讨该病的临床特点、辅助检查、治疗方案及预后,以期对该病的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8年11月期间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耳鼻咽喉科治疗并经病理确诊的5例头颈部IM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包括一般临床资料、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结果经病理确诊的IMT患者5例,男性4例,女性1例;年龄3668岁,平均年龄49.2岁。发病部位:喉2例,中耳乳突1例,口咽1例,鼻腔及鼻窦1例。病变位于咽喉部的病例表现为咽部异物感、咽痛、呼吸困难、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病变位于中耳的病例表现为耳部流脓、听力下降、面瘫;病变位于鼻腔鼻窦的病例表现为颜面部疼痛的症状。查体可见肿瘤表现为光滑肿物或肉芽样物。咽喉部IMT的CT平扫仅表现为软组织密度影,无特异性表现,CT增强表现为不均匀强化。中耳和上颌窦IMT的CT平扫表现为软组织密度影,并伴有骨质破坏。上颌窦IMT的MRI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影。病例1行支撑喉镜下喉肿物切除术,电刀处理切缘。病例2行右侧乳突根治术,右侧外耳道成形术。病例3行低温等离子咽部肿物切除术,完全切除病损。病例4行支撑喉镜下取活检,术中2次冰冻结果示:(喉)鳞状上皮增生,并见大量坏死组织,有渗出。考虑为炎性病变,未再做特殊处理,术后给予抗感染、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病例5采用类固醇激素+手术治疗。病例1术后随访至今,未复发。病例2术后10个月后复发,13个月后因病情恶化死亡。病例3、病例4术后随访至今,痊愈,未复发。病例5术后1个月后复发,再次行上颌骨部分截除术,患者拒绝行术后放疗,随访7个月,双侧视力丧失、死亡。结论1.头颈部IMT临床罕见,其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确诊依靠病理学检查,完整的手术切除是IMT的首选治疗方法,若切缘阳性,可选择放疗、化疗、ALK分子靶向药物或类固醇激素等进一步治疗。2.大部分喉IMT的生物学性质偏向良性,经手术完整切除后预后良好。此外,单一抗感染治疗也具有一定积极有效的作用,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即肿瘤无恶变倾向的前提下,可以先行抗感染保守治疗,观察病灶变化,若病灶无明显消退迹象,可再行手术治疗,术后应长期随访。3.鼻窦IMT和中耳IMT的侵袭性较强,仅采用单一手术治疗的预后较差,可以同时辅以类固醇激素、放疗、化疗等进行综合治疗。
牛志兴[8](2020)在《成釉细胞源性肿瘤的临床及分子生物学特征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局部侵袭和易复发是成釉细胞源性肿瘤临床特征,其中部分肿瘤可发生恶变及转移,但其相关的发病和具体机制尚不明确,为临床诊断及治疗造成很大的困难。本文拟就成釉细胞源性肿瘤的临床、影像及分子病理特征进行总结及研究,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系统性回顾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0月-2019年10月口腔颌面外科收治并经过手术治疗和明确病理诊断的2064例颌骨病变病例,分析颌骨病变及成釉细胞源性肿瘤的流行病学分布特征,对其中的288例成釉细胞瘤、5例转移性成釉细胞瘤、15例成釉细胞癌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统计288例成釉细胞瘤不同手术方式的复发率,收集31例成釉细胞瘤、5例转移性成釉细胞瘤、15例成釉细胞癌组织样本采用免疫组化、PCR及DNA测序对其分子病理特征进行研究。并采用CT值对颌骨囊、实性病变的鉴别诊断进行研究,评价CT值对鉴别颌骨囊、实性病变的临床价值,从而为成釉细胞源性肿瘤的术前诊断提供帮助。结果:在2064例颌骨病变中,男性1161例,女性903例,年龄范围在6~88岁之间。成釉细胞源性肿瘤总计413例(20%),其中成釉细胞瘤386例(93.5%),其次是成釉细胞癌15例(3.6%),转移性成釉细胞瘤5例(1.2%),成釉细胞纤维瘤7例(1.7%);在手术治疗的288例成釉细胞瘤病例中,开窗减压术58例,复发36例,刮治术71例,复发29例,摘除术101例,复发84例,截骨术58例,复发10例。在我们检测的31例成釉细胞瘤样本中,BRAF-V600E突变20例,未突变11例,性别、年龄、部位和肿瘤结构分别经组内卡方检验比较,尚不能认为这些参数与BRAF-V600E的阳性率有差别,但复发病例的BRAF-V600E的阳性率与无复发病例具有显着性差异(χ2=8.952,P=0.007),且经单侧Fisher精确检验,P=0.003,可认为复发病例的BRAF-V600E突变率高于无复发病例;转移性成釉细胞瘤患者的原发灶与经典型成釉细胞瘤颌骨破坏影像无明显差别,CT和MRI显示转移灶具有良性肿瘤的影像学特征;颌面部原发灶成釉细胞瘤免疫组化结果显示 AE1,AE3,CK56,CD56,P63 呈阳性表达,TTF-1,S-100,SATB2呈阴性表达,肺部转移灶AE1,AE3,CK56,CD56,P63呈阳性表达,TTF-1,S-100,SATB2呈阴性表达;成釉细胞癌颌面部X线影像学特点表现为:颌骨病变区界限不清,边缘不整齐,溶骨性破坏,可穿破骨皮质浸润生长,颌骨内可见小囊样低密度影,增强CT扫描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成釉细胞癌对CK,P63,Ki-67呈阳性表达,且继发型的Ki-67指数比原发型更高。病理学特征表现为分化不良、细胞异型和核分裂增加。经CT检查的59例成颌骨病变中,囊性型28例,实性型31例,囊性病变增强前CT值为(34.56±11.54)HU,增强后CT值(38.11±12.59)HU,P=0.157,增强前后CT值变化无显着差异。实性病变增强前CT值为(46.58±14.62)HU,增强后CT值(68.63±18.89)HU,P<0.001,增强前后CT值变化有显着差异。结论:这些病变的发病率可因年龄、性别和部位的差异而不同,颌骨恶性肿瘤发病的低龄化应引起我们的重视。成釉细胞瘤术后复发率以摘除术最高,截骨术最低,并且复发率与成釉细胞瘤的BRAF-V600E突变率显着相关。转移性成釉细胞瘤的临床、影像及病理特征均显示了良性肿瘤的特征,通过对转移性成釉细胞瘤的临床、影像及病理特点进行研究分析,可为其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有助于解释其转移的原因。成釉细胞癌的侵袭能力比良性成釉细胞瘤更强,原发型比继发型骨破坏能力更大。临床特征、影像和病理学特征三者结合可有助于提高成釉细胞瘤、转移性成釉细胞瘤、成釉细胞癌的诊断成功率,分子诊断及靶向药物治疗可为其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展望。CT值对于鉴别囊、实性颌骨病变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增强CT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可为成釉细胞源性肿瘤的术前诊断和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客观依据。
刘富金,李新年,符志龙,陈春吉,罗是是[9](2020)在《鼻咽侵袭性垂体泌乳素细胞腺瘤1例》文中提出患者女性,58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鼻塞、鼻根部疼痛和视力障碍入院,垂体增强扫描示:蝶鞍明显扩大,蝶鞍及斜坡骨质破坏,鞍内及鞍上区见不规则软组织信号块形成,呈等T1略高混杂T2信号,肿块上部及后部见斑片状、条状短T1长T2信号影,较大截面的体积为4.6 cm×4.5 cm×5.4 cm(图1),增强扫描明显不均匀强化,病灶侵犯蝶窦、筛窦后部,向上突向鞍上池,向下突破鞍底,呈结节状突向鼻咽腔及后鼻孔区,部分包绕双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垂体信号
张警丰,刘小璇,徐驰宇,白玛央金,赵金霞,姚中强[10](2020)在《IgG4相关性疾病的临床病例评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提高对IgG4相关性疾病颅内病变的认识。方法描述1例IgG4相关性疾病(IgG4-RD)颅内病变患者的诊治过程,总结其临床、影像学、病理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结果 22岁女性,头痛、左眼视力下降10个月。6个月前左眼失明,眼球固定,左眼球后占位,病理示大量淋巴浆细胞浸润,IgG4+浆细胞> 50/高倍视野,IgG4(+)/IgG比值> 10%,予足量激素及小剂量免疫抑制剂治疗病情维持原状。2个月前停药。半月前突发右眼视力下降伴头痛加重,5天前右眼失明伴烦渴多尿,高钠血症。头颅MRI提示右侧视神经、鼻窦、鞍区、左侧颞叶及邻近脑膜异常信号。脑脊液压力、细胞学、生化均正常。予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序贯减量,联合环磷酰胺冲击治疗,患者右眼视力逐步恢复至0.3,头痛完全缓解,尿量改善,血钠正常。40余天后复查头颅MRI本次新发病灶明显好转。结论 IgG4-RD颅内病变可同时累及多个部位,但不伴颅外表现,可出现病情快速进展,及时治疗可避免不可逆损害。
二、上颌窦恶性肿瘤的临床影像学诊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颌窦恶性肿瘤的临床影像学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1)原发性颌面部成釉细胞瘤临床特征及MRI检查影像学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检查方法 |
1.3 图像分析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原发性颌面部成釉细胞瘤的临床特征及手术病理检查结果 |
2.2 MRI扫描中原发性颌面部成釉细胞瘤的影像学特征图像表现 |
3 讨论 |
(3)定量SPECT/CT(SUVmax)在骨良恶性病灶中的鉴别诊断及增益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显像方法 |
1.3 图像分析及诊断标准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定量SPECT/CT在骨良恶性病灶中鉴别诊断价值 |
2.2 定量SPECT/CT在骨良恶性病灶诊断中的增益价值 |
3 讨论 |
(4)头颈部原发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内容与方法 |
3 质量控制 |
4 统计分析 |
5 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头颈部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病理学、影像学表现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新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
(5)61例颌骨恶性肿瘤临床病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1 前言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和分组 |
2.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2.3 研究方法 |
2.3.1 临床特点 |
2.3.2 影像资料 |
2.3.3 随访情况 |
2.4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颌骨恶性肿瘤患者流行病学资料 |
3.2 颌骨恶性肿瘤病理类型及发病部位分布 |
3.3 颌骨恶性肿瘤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 |
3.4 颌骨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及预后 |
3.5 生存分析 |
3.5.1 单因素分析 |
3.5.2 多因素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颌骨恶性肿瘤的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鼻腔鼻窦肿瘤性病变72例临床及CT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病理类型和临床表现 |
2.2 鼻腔鼻窦良、恶性肿瘤的CT表现 |
2.3 误诊情况 |
3 讨论 |
3.1 鼻腔鼻窦肿瘤的临床特征 |
3.2 CT征象判断鼻腔鼻窦良、恶性肿瘤的意义 |
3.3发病部位判断鼻腔鼻窦良、恶性肿瘤的意义 |
3.4 误诊分析 |
(7)头颈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临床资料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综述 |
2.1 病因 |
2.2 临床表现 |
2.3 辅助检查 |
2.4 诊断和鉴别诊断 |
2.5 治疗及预后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材料 |
3.2 方法 |
第4章 结果 |
4.1 临床病例资料 |
4.2 辅助检查 |
4.3 治疗及预后 |
第5章 讨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成釉细胞源性肿瘤的临床及分子生物学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成釉细胞源性肿瘤的流行病学分析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2.1 颌骨病变流行病学分析 |
2.2 成釉细胞源性肿瘤流行病学分析 |
3 讨论 |
第二部分 成釉细胞瘤的临床特征及BRAF-V600E突变相关性分析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三部分 转移性成釉细胞瘤的分子诊断及临床特征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四部分 成釉细胞癌的分子诊断及临床特征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五部分CT值在鉴别颌骨囊实性病变中的价值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成釉细胞源性肿瘤的研宄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和攻读学位期间获奖情况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10)IgG4相关性疾病的临床病例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一、病例资料 |
二、入院查体 |
三、辅助检查 |
结果 |
一、诊断结果 |
二、治疗结果 |
讨论 |
一、临床分析过程 |
1.风湿免疫科医师分析 |
2.放射科医师分析 |
3.神经内科医师分析 |
4.眼科医师分析 |
5.耳鼻喉科医师分析 |
6.内分泌科医师分析 |
二、Ig G4-RD的总结 |
四、上颌窦恶性肿瘤的临床影像学诊断(论文参考文献)
- [1]原发性颌面部成釉细胞瘤临床特征及MRI检查影像学表现[J]. 任月勤,刘新爱,王同明,张萍.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01)
- [2]以突眼、视力减退、腹膜后纤维化为表现的Erdheim-Chester病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 何天骅,赵艾琳,牛娜,王凤丹,师杰,李剑,曹欣欣.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21(08)
- [3]定量SPECT/CT(SUVmax)在骨良恶性病灶中的鉴别诊断及增益价值[J]. 杜芬,罗小毛,刘明,李太创,陈炜,张廷杰,刘琳,黄德华,卢洪辉,梁颖.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1(03)
- [4]头颈部原发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特征分析[D]. 刘玉珠.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9)
- [5]61例颌骨恶性肿瘤临床病理分析[D]. 杨慧枝. 中国医科大学, 2021
- [6]鼻腔鼻窦肿瘤性病变72例临床及CT分析[J]. 李彦娴,桑君,李震萍,包雨静,马玉美,李雪梅. 大理大学学报, 2020(08)
- [7]头颈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临床资料分析[D]. 田艳华. 吉林大学, 2020(08)
- [8]成釉细胞源性肿瘤的临床及分子生物学特征研究[D]. 牛志兴. 郑州大学, 2020(02)
- [9]鼻咽侵袭性垂体泌乳素细胞腺瘤1例[J]. 刘富金,李新年,符志龙,陈春吉,罗是是.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20(05)
- [10]IgG4相关性疾病的临床病例评析[J]. 张警丰,刘小璇,徐驰宇,白玛央金,赵金霞,姚中强.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