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坚持社来社去的方向(论文文献综述)
李世峰[1](1975)在《按照无产阶级教育路线办好社会主义农业学校》文中指出 我校是一九五一年创办的。现在设有农学、果林、畜牧兽医、农机四个专业。教师一百二十四名,在校学生一千二百四十七人,其中普通班四百三十三人,社来社去教学班七百二十二人,短训班五十二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我们以党的基本路线为纲,遵照毛主席的“七·二一”指示、“五·七”指示和“七·三○”指示精神,进行教育革命实践,坚持为农村三大革命运动服务的方向,采取了校内和校外办学相结合,长班和短训班相结合等方式,共培养了普通班学员八十名,社来社去教学班学员三千零二十四名,并举办校内短训班五十一期,培训学员三千
陶茂,吴国华[2](1985)在《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二十六年》文中研究指明 一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以下简称共大),是1958年创办起来的。它是以“半工半读、勤工俭学”为特点的、以农林业为主的职业技术教育性质的新型学校。共大的创办,是江西人民遵照马克思、列宁的教育理论,毛泽东同志的教育思想和苏区教育经验,结合全省实际情况,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探索和实践。
湘潭大学政治系临时党总支[3](1976)在《坚持社来社去的方向》文中研究表明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取得伟大胜利,全国人民认真学习和贯彻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等一系列重要指示,教育革命正在不断深入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湘潭大学胜利恢复,并于去年九月正式开学。我们政治系政治专业招收了一百○七名社来社去学员。这些学员一进学校,就以饱满的政治热情,认真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刻苦攻读马列和毛主席着作。最近,贯彻全国
周建福[4](2010)在《江西共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农村高等教育的视角,综合运用历史学、农村社会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的理论,真实复原了江西共大从初创、发展到衰落的历史全貌。重点对江西共大的办学理念、办学经费、人才培养模式、教育体系、教师队伍的培养与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学内容革新;教育生产、科研实践基地建设;教学管理制度建设,毕业生就业制度等一系列教育实践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从当代农村高等教育发展需求出发,对江西共大办学历史及其经验教训进行了系统研究。本文最后在总结江西共大办学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当前我国农村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一点看法和建议。
曾雪兰[5](2018)在《乡村赤脚医生群体研究(1965~1985) ——以北京市郊区为中心》文中提出赤脚医生群体兴起于1960年代,活跃于“文革”时期,于改革开放中退出历史舞台。他们的兴衰演变与时代变迁相吻合,其人生轨迹折射出强烈的时代特色。这一群体是值得研究的一个话题。本文以北京市郊区为中心,依据大量的档案和文献,结合回忆录和口述访谈史料,以历史学方法为主,辅以社会学方法,采取“自下而上”的视角,考察这一群体的兴起背景和历史演变,重点梳理这个群体的构成,医疗技术和医疗实践,业务关系、政治和社会网络,职业流动、待遇及社会地位等问题,讨论赤脚医生的角色特征及其地位和作用。透过这个话题的梳理和讨论,也可以呈现农村医疗制度的变迁以及农村的日常医疗活动。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考察民国时期和共和国前期的乡村医疗卫生状况。民国时期乡村医疗仍以传统方式为主,现代公共医疗体系远未建立,公共医疗设施残缺不全。共和国成立后,新政权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对原有乡村传统医疗方式实施改造,开始建立乡村现代公共医疗体系,为赤脚医生群体的兴起创造了条件。大规模培养半农半医、不脱产的卫生员和新法接生员,构成了赤脚医生队伍的组织基础。赤脚医生群体的历史演变与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运行紧密相关。伴随着农村合作医疗的兴起、繁荣和崩解,赤脚医生群体经历了走向兴盛和逐渐衰落的过程。第二章叙述和分析京郊赤脚医生群体的结构。主要从文化程度、年龄、性别比例、政治面貌、家庭出身等方面进行群体结构分析;另外采用比较分析法,将北京市赤脚医生的发展概况与全国的情况作比较,以及从人数和结构两方面将京郊赤脚医生群体与其他省、市的赤脚医生群体进行比较。通过比较与分析,得出京郊赤脚医生群体的结构特征。第三章介绍京郊赤脚医生群体的医疗技术状况。主要从两方面展开:一方面是京郊赤脚医生的诊疗方式,另一方面是京郊赤脚医生医疗技术提升的方式。京郊赤脚医生的诊疗方式有中医疗法、西医疗法和中西医结合疗法,与各地基本一致。京郊赤脚医生医疗技术提升的方式主要有培训、考核和轮换交流制度。提升方式上,京郊独具特色。尤其是培训工作,与首都具备丰富的医疗资源优势和特殊的政治地位有一定关系。第四章考察京郊赤脚医生群体的医疗实践活动。他们参与的医疗实践主要有防病治病;参加以防病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参与采、种、制、用中草药运动;做好计划生育和妇幼卫生工作;参与重大灾害与突发中毒事件的医疗救治工作。对医疗实践活动的考察,有助于我们对赤脚医生群体的职业状况获得更为清晰的认识。第五章探析京郊赤脚医生群体的业务关系、政治和社会网络。主要从赤脚医生的行政、业务管理机构对赤脚医生的管理以及赤脚医生与村庄中各类人员的关系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另外还对京郊赤脚医生参与的政治活动和社会活动作了介绍。第六章考察京郊赤脚医生群体的职业流动、待遇及社会地位。主要结合时代背景进行探析。从毛泽东时代到改革年代,赤脚医生群体的待遇和社会地位都发生了变动。职业流动则贯穿于两个时期,但在不同时期,赤脚医生职业流动的方式也有差异。改革年代,赤脚医生群体结构发生较大变动,队伍人数迅速减少。这一时期赤脚医生的职业流动有着不同于毛泽东时代的新特征,职业范围更为广泛,流动也更为频繁。
徐巧云[6](2014)在《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研究》文中指出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文中简称江西共大)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一种较为特殊的教育模式。江西共大于1958年8月1日正式创立,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至1980年更名为江西农业大学,自此,“勤工俭学,半工半读”的办学模式转变为全日制下的普通高等教育模式。江西共大创办22年间,作为农村职业教育的一种新的探索,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研究以江西共大为研究对象,从社会学和政治学视角切入分析江西共大的历史变革,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以期对当今的高等教育起到借鉴作用。论文主要从江西共大诞生的历史背景、历史发展变革、办学模式和办学特色以及成就和经验教训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进一步引申出江西共大的办学模式对当今高等教育的作用。论文第一部分阐述了江西共大产生的主要历史背景,从国内和国际两大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国内方面的因素主要有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毛泽东教育思想的影响以及各级领导的推动与支持等。此外,由于受世界教育发展趋势的影响,劳动教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前苏联东方劳动大学的模范作用对我国当时的教育的影响也不断增加,导致延安办学模式在全国备受追捧,各地纷纷效仿办学。随着教育民主化、大众化进程的推动和终身教育思潮的兴起,江西共大在南昌这块具有悠久革命历史的土壤上应运而生。论文第二部分论述了江西共大的历史发展进程,由初步创立到稳步发展,再由文化大革命期间惨遭破坏阶段转向恢复调整阶段,最终不得不顺应历史潮流的发展,变革为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院校。论文的第三部分主要讲述的是江西共大的办学模式,从江西共大的办学方针和人才培养模式两大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尤其是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涵盖了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就业制度和管理制度六个维度。论文的第四部分着重探讨了江西共大的办学特色,办学期间所取得的成绩以及自身的局限性,也可以说是最终消亡的原因。江西共大的产生和发展有着自身的优越性或者说是其独特性,首先它的办学方针就是与众不同的,其次是面向基层办学,降低了广大劳动人民上学的门槛。同时,江西共大适应时局的发展,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独特的领导管理体制和注重生产、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超前意识也是其鲜明的办学特点。江西共大有其优越性同时也具有局限性,学校办学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错误的指导思想等等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自身的发展。结语部分强调了江西共大的性质,它是特定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模式,对其分析和评价要结合时代背景,而不能脱离历史纸上谈兵。其次,结语部分还留有几点反思,并且引申出了江西共大的办学模式对于当今高等教育的重要影响,尤其是对农村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舒云[7](2007)在《1949—1978:中国高考制度沉浮录》文中研究表明谁说中国古代只有四大发明?活到1300岁的科举考试当然应该是第五大发明了。中国在世界上最早建立全国统一考试制度,19世纪中叶西方传教士将科举考试传到英国、法国和美国,逐步形成现代考试制度。在当今中国,恐怕再也没有比高考对社会各方面产生重大而深远影响的事情了。
大连水产专科学校调查组[8](1975)在《按“朝农”经验办学,培养扎根水产的新式渔民——淡养专业社来社去班场校结合办学的调查》文中研究表明 在毛主席关于“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指示指引下,学习朝阳农学院办学经验,我校于1975年3月招收了淡水养殖专业社来社去班,35名学员来自全省十四个市、地、盟。学员入学后,经过半个月的农业学大寨课。在4月26日来到庄河淡水养殖试验所鱼种场,围绕淡水渔业生产,场校结合进行办学。三个多月来,师生和工人一起参加了亲鱼培育,家
毕祯祥[9](1995)在《湖北中等农业学校史略(1890—1992)》文中指出 湖北创办农业学校,上溯至清光绪年间,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据《湖北通志(一)》记载:自光绪十六年五月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武昌建两湖书院起,至宣统三年的21年间(1890~1911年),湖北布政司治武昌暨各府、州、县先后创办中、初等农业和蚕桑学堂17所。
广东师院韶关分院 通讯员[10](1976)在《“社来社去”就是好》文中指出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光辉照耀下,在批林批孔运动和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热潮推动下,为了适应教育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我们广东师院韶关分院于去年秋招收了首届“社来社去”普通班二百名工农兵学员。他们肩负着党和贫下中农的重托,满怀革命豪情跨进了新型的社会主义大学。这是我们遵照毛主席关于“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到学校学几年以后,又回到生产实践中去”的“七·二一”
二、坚持社来社去的方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坚持社来社去的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4)江西共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意义与研究价值及学术回顾 |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及资料来源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及不足 |
第一章 江西共大的创办与嬗变 |
一、江西共大建立的历史背景 |
二、江西共大的初创 |
三、江西共大的改革和发展 |
四、从江西共大到江西农大 |
第二章 江西共大的办学模式 |
一、江西共大的办学方针及人才培养目标 |
二、江西共大的人才培养模式 |
三、江西共大的教学建设 |
四、江西共大与农村教育网络的建立 |
第三章 江西共大的办学特点、成就及社会影响 |
一、办学特点 |
二、办学成就 |
三、社会影响 |
第四章 江西共大办学的经验、教训及启示 |
一、历史经验 |
二、深刻教训 |
三、有益启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5)乡村赤脚医生群体研究(1965~1985) ——以北京市郊区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和价值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论文设计 |
1.概念和时空界定 |
2.讨论的话题 |
3.文献史料说明 |
4.写作路径和框架 |
第一章 赤脚医生的兴起背景和历史演变 |
第一节 民国时期和共和国前期的乡村医疗建设 |
一、民国时期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 |
二、共和国前期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 |
第二节 赤脚医生的前身 |
一、培养乡村医务人员任务的提出 |
二、半农半医和不脱产卫生员 |
三、新法接生员 |
第三节 赤脚医生的成长和式微 |
一、群体构成 |
二、合作医疗与赤脚医生的发展 |
三、合作医疗与赤脚医生的衰落 |
第二章 赤脚医生群体的结构 |
第一节 群体概况 |
一、农村不脱产卫生人员概况 |
二、京郊赤脚医生概况 |
第二节 京郊赤脚医生群体结构演变特征 |
一、文化程度、年龄和性别比例 |
二、政治面貌和家庭出身 |
第三节 京郊赤脚医生群体与其他地方的比较 |
一、人数的比较 |
二、结构的比较 |
第三章 赤脚医生的医疗技术 |
第一节 京郊赤脚医生医疗技术的提升 |
一、培训制度 |
二、考核制度 |
三、轮换交流制度 |
第二节 京郊赤脚医生的医疗方式 |
一、传统中医疗法 |
二、西医疗法 |
三、中西医结合疗法 |
第四章 赤脚医生的医疗实践 |
第一节 防病治病与公共卫生工作 |
一、防病治病 |
二、公共卫生工作 |
第二节 采、种、制、用中草药 |
一、采、种、制、用中草药运动的开展 |
二、采、种、制、用中草药 |
三、发挥的作用与评价 |
第三节 计划生育和妇幼卫生 |
第四节 重大灾害与突发中毒事件的医疗救治 |
第五章 赤脚医生的业务关系、政治和社会网络 |
第一节 政治关系网络 |
一、公社和大队的行政管理 |
二、与大队干部的关系 |
第二节 业务关系网络 |
一、公社卫生院的业务管理 |
二、同行之间的关系 |
第三节 基层社会网络 |
一、与家庭成员的关系 |
二、与社员的关系 |
第四节 政治活动与社会活动 |
第六章 赤脚医生的职业流动、待遇及社会地位 |
第一节 京郊赤脚医生的待遇和社会地位 |
一、报酬的构成 |
二、报酬的变动 |
三、社会地位的变化 |
第二节 京郊赤脚医生的职业流动 |
一、改革前赤脚医生的流动 |
二、改革时期赤脚医生的流动 |
结论 |
余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江西共大创办的历史背景 |
(一)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 |
(二) 马列主义、毛泽东教育思想理论的影响 |
(三) 各级领导的推动与支持 |
(四) 前苏联东方劳动大学以及教育思潮的影响 |
1. 前苏联东方劳动大学的影响 |
2. 终身教育思潮的影响 |
二、江西共大的发展历程 |
(一) 初步创立(1958-1962) |
(二) 稳步发展(1963-1966) |
(三) 惨遭破坏(1966-1976) |
(四) 恢复调整(1977-1980) |
三、江西共大的办学模式 |
(一) 江西共大的办学方针 |
(二) 江西共大的人才培养模式 |
1. 培养目标 |
2. 专业设置 |
3. 教学内容 |
4. 教学方法 |
5. 就业制度 |
6. 管理制度 |
四、江西共大的办学特色、成就与教训 |
(一) 江西共大的办学特色 |
1. “半工半读、勤工俭学”的办学方针 |
2. 面向广大工人农民阶级办学 |
3. 重视思想政治教育 |
4. 三级领导管理体制 |
5. 注重产、学相结合 |
(二) 江西共大的办学成就 |
1. 构建了农村教育体系 |
2. 积累了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经验 |
3. 推动了教育的民主化、大众化发展 |
4. 培养了大批人才 |
5. 积累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
(三) 江西共大办学的局限性 |
1. 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 |
2. 对学习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认识有误 |
3. 对教师的作用不够重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1949—1978:中国高考制度沉浮录(论文提纲范文)
一、1952年中国建立了统一考试制度 |
二、毛泽东对侄子说, 阶级斗争是你们的一门主课 |
三、延续多年的高考制度要废止 |
四、中学生的两封信 |
敢叫日月换新天 |
五、废除高考的决心终于定下来了 |
六、1966年的招生通知成了一纸空文 |
七、到1977年434所学校还剩328所 |
八、工农兵学员是文革的特殊产物 |
九、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 |
十、张铁生三门功课考了105分 |
十一、教育界的“新鲜事”不断 |
十二、周荣鑫的讲话受到教育界的拥护 |
十三、夺了教育部的领导权 |
十四、邓小平一锤定音, 恢复高中毕业生直接招考学生 |
十五、中央决定调用印《毛泽东选集》五卷的纸印制考卷 |
十六、教育界的春天真的来了 |
四、坚持社来社去的方向(论文参考文献)
- [1]按照无产阶级教育路线办好社会主义农业学校[J]. 李世峰. 破与立, 1975(02)
- [2]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二十六年[J]. 陶茂,吴国华. 江西教育科研, 1985(03)
- [3]坚持社来社去的方向[J]. 湘潭大学政治系临时党总支. 湖南教育, 1976(01)
- [4]江西共大研究[D]. 周建福. 江西师范大学, 2010(02)
- [5]乡村赤脚医生群体研究(1965~1985) ——以北京市郊区为中心[D]. 曾雪兰.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6]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研究[D]. 徐巧云. 浙江师范大学, 2014(02)
- [7]1949—1978:中国高考制度沉浮录[J]. 舒云. 时代文学, 2007(06)
- [8]按“朝农”经验办学,培养扎根水产的新式渔民——淡养专业社来社去班场校结合办学的调查[J]. 大连水产专科学校调查组. 淡水渔业, 1975(10)
- [9]湖北中等农业学校史略(1890—1992)[J]. 毕祯祥. 古今农业, 1995(01)
- [10]“社来社去”就是好[J]. 广东师院韶关分院 通讯员. 广东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