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旋风颗粒层干法除尘(论文文献综述)
石学刚[1](2021)在《电厂锅炉脱硫脱硝及烟气除尘技术》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着城市化进程,对电力的需求也在增加,从而促进了我国工业的迅速发展,但与此同时,工业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也逐渐加剧。面对这种情形,政府和相关部门必须重视环境污染的处理,努力寻找环境污染的源头,让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需求得到满足。在此基础上,本文对电厂锅炉的脱硫脱硝和烟气除尘工作进行了深入研究,尽力消除污染源,让人们的生产生活拥有一个良好的环境。
茹毅,朱丽云,王振波,韩霄[2](2021)在《粗煤气除尘工艺与设备研发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在粗煤气生产过程中,由于气流夹带作用,使粗煤气中含有大量固体颗粒物,造成下游生产单元设备冲蚀、堵塞甚至失效,同时粗煤气含尘还会导致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笔者对现有粗煤气除尘工艺与设备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重点介绍了几种具有发展前景的预除尘和精除尘工艺,指出预团聚技术具有除尘效率高、经济性好的特点,但因其能耗高、二次污染大、运行周期短等缺点明显,目前仍停留在实验室研究阶段,未见相关工业应用的报道;陶瓷基过滤器、颗粒床过滤器等高温干法除尘虽已实现一定规模工业化,但除尘设备仍存在运行周期受限、维护成本过高的缺点。通过分析现存工艺问题,提出预团聚技术可考虑多种技术合理配合运用,组合后的复合预团聚技术能够实现不同技术间的优势互补,最大限度提高预团聚技术除尘效率和综合经济性;高温干法除尘应考虑提升过滤材料强度、耐热性和抗疲劳性等问题,并通过优化除尘工艺来改善除尘装置运行环境。最后,展望了几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粗煤气除尘工艺的潜在优势,为粗煤气除尘工艺的研究优化提供思路,以确保粗煤气的高效回收利用,减少能源企业"三废"排放。
宋思航,苏航,李洪枚,王新春[3](2021)在《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超低排放防治技术》文中研究表明综述国家和地方对水泥行业超低排放的要求,并分析水泥行业主要排放口窑头颗粒物和窑尾颗粒物、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的排放特征,总结了除尘、脱硫和脱硝技术,为企业进一步实行超低排放技术改造提供支撑和参考。
宋杰萍[4](2021)在《甲醇制烯烃装置烟气除尘工艺选择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某公司甲醇制烯烃装置催化剂再生产生的烟气经过余热锅炉回收热量后,通过烟囱直接排向大气中。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开始执行新的排放标准,再生烟气中重点地区颗粒物的含量不允许超过30 mg/m3。由于甲醇制烯烃装置正常生产时再生烟气颗粒物含量一般在20 mg/m3,但在余热锅炉吹灰期间再生烟气颗粒物含量达到400 mg/m3左右,不符合新的排放标准,所以甲醇制烯烃装置需要增设烟气除尘设施,选择适合的烟气除尘工艺,以满足新的环保排放标准。
万波,陈礼道,孙熊杰,郭世杰[5](2021)在《特种PVC树脂干燥尾气除尘技术改造及运行总结》文中研究指明对特种PVC树脂干燥尾气的几种除尘方式进行了比较,并介绍了特种PVC树脂干燥尾气除尘技术的改造及运行总结。
刘浩[6](2021)在《煤矿潮湿环境对矿用干法过滤除尘系统除尘性能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杨林[7](2021)在《气固两相流分布对袋式过滤器滤袋上粉尘分布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解铝行业属于重污染行业之一,电解生产过程产生大量的烟气,其组成主要有氟化氢(HF),二氧化碳(CO2)等气体和氧化铝(A12O3),电解质粉尘等污染物,危害人的健康。铝电解生产过程中的烟气净化大都采用氧化铝干法净化。利用新鲜氧化铝颗粒与烟气进行吸附反应,从而除去烟气中的HF和其他粉尘污染物,反应后的氧化铝颗粒由袋式过滤器回收。电解铝用袋式过滤器是铝电解烟气干法净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过滤器内部气固两相流均布为氧化铝和烟气充分均匀混合,为氧化铝吸附烟气中的氟化氢提供有利条件。氧化铝颗粒物与气流的分布情况直接影响滤袋表面粉尘层的均布程度。若气固两相流分布不均,则滤袋表面粉尘层分布不均,吸附氟化氢效果差,净化效率低,甚至会造成滤袋破损,致使含尘气体排向大气。因此,开展除尘器内部气固两相流分布研究,通过合理调整气固两相流分布,使两者达到均布,提高净化效率,延长滤袋使用寿命,降低污染物排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数值模拟和试验测试的方法,开展了以下研究:(1)测评不同铝厂来源的氧化铝、滤袋滤料物化性质,得到不同氧化铝的粒径分布与滤袋的透气性和厚度;基于实际袋式过滤器建立三维物理模型;并在保证计算速度与准确度的情况下,得到符合要求的四面体网格;依据条件上述,选用通用流畅模型,进行模拟计算,评价所选用模型边界条件的准确度;通过速度云图、压力云图、粒子轨迹图的分析。结果显示,滤袋后部冲刷严重,底部压力过大,前排滤袋利用率较少。(2)针对气固两相分布不均的情况,提出了优化的措施,在入口处、后壁面、灰斗设置导流板,考察了导流板的设置角度、位置、数量,对两相流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180°导流板有利于流场分布,过多的导流板不利于粒子的均匀分布,位置过高的导流板造成粒子上升受阻,综合设置后气流和颗粒物均匀分布并且通过分析对应的粒子轨迹图,为过滤器的结构优化提供参考。(3)对中试试验平台进行数值模拟,完全按照实物尺寸,滤袋数量未简化,根据数值模拟的结果对导流板设置进行调整,在灰斗底部安装优化导流板。结果显示,进气通道旁滤袋气流量和粒子分布增多,后壁面滤袋受冲击情况缓解,气固两相流分布均匀。在试验平台上安装优化后的导流板,运行2000 h之后,测试其局部气流流速和进出口粉尘,结果显示其气流分布均匀,并且烟气净化中过滤烟尘的效率达到了99.99%。
王婷婷[8](2021)在《铸造行业颗粒物污染防治可行技术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铸造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自2000年起,我国铸件产量已连续19年位居世界榜首。颗粒物是铸造行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大气污染物,具有排放量大、污染源分散等特点。我国铸造行业的颗粒物污染十分严重,据统计,每产1吨合格铸件,约有50公斤的粉尘产生,严重污染了生态环境并影响了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健康。目前,国内外针对铸造生产各个工艺段的污染防治技术种类和数量繁多,但缺乏对铸造行业颗粒物污染防治技术的综合评估。基于此,本研究在详细回顾国内外铸造行业颗粒物污染防治研究进展和铸造行业发展概况的基础上,从清洁生产与污染控制系统的全流程出发,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铸造行业颗粒物污染防治的清洁生产技术评估指标体系和末端治理技术评估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各评估指标的权重,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灰色综合评价法”对铸造颗粒物污染的主要生产工序:型/芯砂制备、旧砂回用再生、金属熔炼、造型、制芯、清理以及末端治理的技术进行综合评估,获得了铸造行业颗粒物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清单。对进一步提升铸造行业的颗粒物污染防控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评估指标的权重,根据指标权重值的大小可以看出各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清洁生产技术评估指标体系中:颗粒物减排效果指标、其他污染物减排效果、旧砂回用率指标以及技术稳定性指标相对其他指标的重要性较大;末端治理技术评估指标体系中:颗粒物去除率指标、二次污染指标、颗粒物排放浓度指标以及工艺设备电耗指标更为重要。(2)利用各指标权重,结合灰色综合分析法对铸造生产的22项清洁生产技术和6项末端治理技术进行综合计算,得到铸造生产各工段的颗粒物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清单,为新建、改建、和扩建的铸造企业技术改造和厂房设计提供依据。(3)根据我国铸造行业颗粒物污染防治现状,本研究从政策管控、企业生产和社会管理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促进我国铸造行业颗粒物的污染防控和技术的普及推广。
司桐[9](2021)在《燃煤烟气污染物(SO2/NOx/PM)喷淋-鼓泡法一体化深度脱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煤燃烧带来热能的同时产生了大量SO2、NOx及颗粒物等污染物,针对日益严格的环保需求,电厂往往是通过单一技术升级来满足超低排放要求。然而,各单元设备之间缺乏污染物一体化控制概念,能效尚有很大提升空间。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燃煤锅炉污染物(SO2、NOx、PM)一体化控制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提出的基于高温除尘的燃煤烟气污染物一体化控制路线下,具体研究了新型湿式吸收塔同时脱除SO2、NOx和颗粒物的性能,并进行了 5000 Nm3/h燃煤烟气示范工程试验平台的参数设计及试验测试。同时,结合量子化学中密度泛函理论的计算方法从微观反应角度对镁基吸附剂SO3吸附进行了模拟计算,揭示了烟气组分在吸附过程中对吸附位点及吸附能的影响。主要工作如下:(1)结合喷淋塔和鼓泡反应器各自优势,搭建了基于臭氧氧化的喷淋-鼓泡法多污染物一体化脱除实验台,研究了其同时脱硫脱硝性能。实验发现,钙基和氨基两种吸收剂下,喷淋-鼓泡吸收塔较现有喷淋塔或鼓泡反应器均能够提高脱硫、脱硝效率。在液气比4 L/m3,浸液深度100 mm,O3/NO摩尔比1.0的工况下,钙基吸收剂下喷淋-鼓泡吸收塔较相同条件下的喷淋塔或鼓泡反应器脱硫效率分别提高11%和13%,脱硝效率分别提高17%和18%。O3/NO摩尔比对脱硫效率几乎没有影响,但O3/NO摩尔比由0增大至1.0时,脱硝效率显着提高。液气比和浸液深度的增加均能提高脱硫脱硝效率,但此时必须考虑浆液循环泵和增压风机所增加的电耗对系统经济性的影响。入口烟气中SO2浓度增加对脱硫效率的降低影响较小,证明了喷淋-鼓泡吸收塔具有较为宽泛的燃料适应性。(2)湿式氨法吸收具有较高的脱硫效率、较高的副产物利用率和运行过程中不易发生堵塞等优势,但同时会产生大量颗粒物,因此重点研究了氨法吸收过程中喷淋-鼓泡吸收塔的颗粒物排放特性。实验发现,喷淋-鼓泡吸收塔较现有喷淋塔或鼓泡反应器能减少颗粒物的排放,颗粒物的主要成分为(NH4)2SO4,颗粒物粒径呈单峰分布且主要以PM1.0的细颗粒物为主。烟气中SO2的存在可显着影响颗粒物的生成,且颗粒物的生成量随SO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对整体粒径分布无影响。液气比和浸液深度的提高均可降低颗粒物的排放。(3)针对SCR及臭氧氧化过程中产生的SO3易引起后续“烟羽”的现象,应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SO3在镁基吸附剂表面的吸附机理。通过多方位的吸附角度构建不同的吸附构型,最终优化得到SO3吸附在MgO(001)表面的作用机制,进一步对常见燃煤烟气组分如O2、SO2等对MgO(001)表面吸附SO3的影响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MgO(001)表面中的O顶位的吸附活性高于Mg顶位,SO3在MgO(001)表面形成的类似硫酸根结构是吸附的关键。(4)设计了规模为5000 Nm3/h燃煤烟气污染物一体化控制全流程试验平台各脱除单元配置参数,进行了高温除尘器联合SCR脱除试验研究、臭氧前置氧化NOx与SO2吸收试验研究,喷淋-鼓泡法SO2、PM2.5脱除试验研究。试验结果显示,高温除尘器出口颗粒物浓度约在8 mg/Nm3附近,氨逃逸量维持在3 mg/Nm3附近,大幅降低了高浓度飞灰对催化剂磨损、堵塞及中毒的危害。在O3/NO摩尔比为1.0下,喷淋-鼓泡吸收塔较只喷淋或只鼓泡SO2脱除效率提高11%和25%,NOx脱除效率提高28%和37%。长期运行表明,吸收塔出口 PM、SO2和NOx日平均排放浓度分别约为5 mg/Nm3、20mg/Nm3和25mg/Nm3,满足超低排放要求,体现了三级脱硝(低氮燃烧、SCR和臭氧预氧化技术)、两级除尘(高温过滤、喷淋-鼓泡吸收)和两级脱硫(喷淋吸收、鼓泡深度脱除)的多污染物一体化控制理念。(5)超低排放是当前燃煤电厂面临必须的环保要求,不同的技术路线有着各自的优点和劣势,目前的能效评价方法往往注重环保指标与经济指标。为研究基于高温除尘的燃煤烟气污染物一体化控制路线与现有传统控制路线在能效上的差异,建立了 3层15因素的能效多属性综合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因素权重,从环保性、技术性、经济性和社会效益等评价指标进行了模糊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基于高温除尘的燃煤烟气污染物一体化控制路线的综合能效性能更优,具体表现在满足超低排放的环保限值下具有更高的经济性和社会效益。同时,评价结果还能够具体体现造成其某一指标不良的亚级影响因素,为工业选择和优化控制路线提供了指导方法。
彭越[10](2021)在《燃煤可过滤和可凝结颗粒物中汞的迁移转化规律研究》文中提出煤炭作为我国能源的支柱产业,产生排放的颗粒物对大气中颗粒物的影响无法忽视。随着超低排放技术的提出和发展,燃煤电厂烟气中的颗粒物显着降低。燃煤产生的颗粒物总量被称为总颗粒物(Total particulate matter,TPM),其中包含了可过滤颗粒物(Filterable particulate matter,FPM)和可凝结颗粒物(Condensable particulate matter,CPM),现有的研究更多的侧重于可过滤颗粒物的排放。由于超低排放技术的应用,燃煤电厂排放的可凝结颗粒物的浓度甚至要比可过滤颗粒物的浓度更高。对颗粒物中重金属的研究发现,可过滤颗粒物和可凝结颗粒物中均含有重金属汞。本研究首先对可过滤颗粒物和可凝结颗粒物的测试方法进行研究,其次,根据对电厂烟气和实验室产生的真实烟气中的不同粒径的可过滤颗粒物和可凝结颗粒物中含有的汞的化学形态进行实验研究并且通过热力学平衡计算验证实验机理。本研究解决了两个技术问题(1)烟气湿度对颗粒物的粒径分布采样准确性的影响,(2)分析不同粒径的颗粒物中含有的汞的化学形态。与此同时,探索了两个科学问题(1)温度和过量空气系数对可凝结颗粒物的粒径分布,化学形态和总质量的影响(2)可过滤颗粒物和可凝结颗粒物中的汞的粒径分布和化学形态,并且在安装了改性飞灰喷射脱汞系统的1000 MW电厂中对颗粒物粒径分布的影响和汞在不同粒径颗粒物中的分布和化学形态进行分析。在实验室中使用低压荷电撞击器(Eletrical low pressure impactor+,ELPI+)研究了在不同湿度条件下的颗粒物的粒径分布。结果表明,颗粒物的总浓度随湿度的增加而增加。异相冷凝导致大于0.02 μm的颗粒物增加,小于0.02μm的颗粒物减少。水蒸气的冷凝会导致0.1 μm大小的颗粒物数量显着增加。颗粒物的碰撞聚结会导致粒径大于2 μm的颗粒物数量显着增加。当相对湿度低于33.4%时,可以使用Nafion干燥管降低湿度水平,并获得近似准确的颗粒物采样结果。对于超过33.4%的相对湿度条件,必须同时使用稀释器和Nafion干燥管进行除湿,以确保获得准确的结果。通过分析湿度对可过滤颗粒物的测量结果的影响,发现湿度对采样结果的影响主要存在三种机理。异相冷凝、气化冷凝、颗粒物碰撞-凝聚。随着温度和过量空气系数的增高,可凝结颗粒物的浓度也会有所上升。异相冷凝会导致可凝结颗粒物中的整个粒径段的颗粒物增加,而均相冷凝则仅仅导致较细颗粒物的增加。在煤炭燃烧过程中,破碎、凝并、蒸发以及冷凝是颗粒物的主要形成机理,由上述机理决定生成的可过滤颗粒物和可凝结颗粒物是电厂排放的一次颗粒的主要形式。通过将低压荷电撞击器采样装置与美国环保署(EPA)202方法(干式冲击法)结合在一起,研究了采样温度和空气过剩系数对可凝结颗粒物的总质量,化学形态和粒径分布的影响。可凝结颗粒物的总质量随采样温度和过量空气系数的增加而增加。具体而言,可凝结颗粒物的总浓度为10.51-39.93 mg/m3,其中有机物的质量分数在8.74至49.80%范围内变化,可凝结颗粒物中的有机成分含量由高到低遵循烷烃/烯烃(62.6-78.6%)、含氧挥发性有机化合物(OVOCs)(19.7-35.4%)和芳香烃(5.6%)排列顺序。与其他无机物质(如HCl和NOx)相比,SO3更倾向于转化为可凝结颗粒物。可凝结颗粒物粒径分布表明,异相凝结对颗粒物的粒径不敏感,因此可能在不同粒径的颗粒物上发生,导致颗粒物浓度的上升,而均相凝结则主要产生的是粒径较细的颗粒物(小于0.2μm)。此外,通过一定程度的降低烟气排放温度和过量空气系数有助于降低可凝结颗粒物的排放。使用程序升温脱附(Temperature programmed desorption,TPD)分析和热力学计算共同确定了来自超低排放电厂的可过滤颗粒物和来自滴管炉的可凝结颗粒物中含有的汞的化学形态和粒径分布。在选择催化脱硝(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前后主要是HgCl2和HgBr2,其中HgBr2占主导,随着烟气向后流动,HgCl2的浓度逐渐上升,直至在湿法烟气脱硫(Wet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WFGD)后占据主导。这里面需要注意的是静电除尘器(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ESP)的放电激发能够产生HgO,而这部分HgO在紧随其后的WFGD中又溶解于水中而被去除。而使用同样的分析手段确定了不同粒径的可凝结颗粒物中含有的汞的化学形态则主要是HgCl2。可凝结颗粒物中含有的汞会随着烟气温度的降低而明显下降,在100 ℃到50℃处的降低比150℃到100℃的降低更加明显。在ESP前,单位质量的细颗粒物(小于0.01μm)中含有的汞比单位质量较大颗粒物(大于1 μm)中含有的汞要高出数个数量级。ESP后,全粒径的颗粒物中的汞都大幅降低,脱除效率最高。WFGD则有效地则通过有效地去除了大于1 μm及小于0.1 μm的颗粒物中含有的汞,虽然对粒径处于0.1μm和1 μm之间的颗粒物中的汞有一定的贡献,但总含量还是降低的。安装改性飞灰喷射脱汞系统后对汞的脱除效率可达94.8%,而对颗粒物的排放浓度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在静电除尘器前,汞的主要化学组成为HgCl2和HgBr2。静电除尘器去除了大多数颗粒中含有的汞,引入了少量的HgO。此外,湿式烟气脱硫也极大地降低了颗粒中含有的汞,但湿式烟气脱硫对粒径处于在0.1和1 μm之间的颗粒物的脱除效率却较低。在湿式烟气脱硫的出口处,粒径小于10 μm的可过滤颗粒物中含有的汞仅占选择催化脱硝入口处总汞的0.15%。静电除尘器前的PM10中含有的汞的含量在喷灰后增长了 154.56%,而静电除尘器后的PM10中含有的汞的含量在喷灰后增长了 102.42%,最终排放的颗粒物即湿法烟气脱硫后的PM10中含有的汞的含量在喷灰后增长了 55.23%。汞浓度的增长主要集中在0.1到1 μm的粒径段,而汞的化学组成没有明显变化。
二、旋风颗粒层干法除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旋风颗粒层干法除尘(论文提纲范文)
(1)电厂锅炉脱硫脱硝及烟气除尘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燃煤脱硝技术概述 |
2 电厂锅炉脱硫脱硝及烟气除尘技术的技术特点和现状 |
2.1 意义和技术特点 |
2.2 现状 |
3 锅炉脱硫脱硝及烟气除尘技术 |
3.1 干法烟气脱硫脱硝技术 |
3.2 湿法烟气脱硫脱硝技术 |
3.3 半干法烟气脱硫脱硝技术 |
3.4 活性炭应用 |
3.5 湿式电除尘器 |
3.6 布袋除尘器 |
3.7 旋转电极除尘技术 |
4 各项技术的未来发展 |
4.1 脱硝技术的发展 |
4.2 分析脱硫技术的发展 |
4.3 分析除尘技术的发展 |
(2)粗煤气除尘工艺与设备研发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预除尘工艺 |
1.1 重力沉降除尘 |
1.2 预团聚技术 |
1.3 离心除尘技术 |
1.4 蒸发冷却器 |
2 精除尘工艺 |
2.1 湿法精除尘工艺 |
2.1.1 文丘里洗涤器 |
2.1.2 洗涤塔 |
2.2 干法精除尘工艺 |
2.2.1 滤芯式除尘技术 |
2.2.2 颗粒床除尘技术 |
2.2.3 静电除尘技术 |
2.3 干、湿法除尘技术对比 |
3 结论与展望 |
(3)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超低排放防治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水泥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 |
2 水泥行业超低排放要求现状 |
3 窑炉除尘超低排放技术改造 |
3.1 袋式除尘器 |
3.2 技术选择建议 |
4 窑炉脱硫超低排放技术改造 |
4.1 湿法脱硫 |
4.2 干法脱硫 |
4.3 复合脱硫 |
4.4 技术选择建议 |
5 窑炉脱硝超低排放技术改造 |
5.1 低氮燃烧技术 |
5.2 SCR技术及SNCR+SCR技术 |
5.3 垃圾衍生燃料RDF脱硝技术 |
5.4 高温催化粉体脱硝技术 |
5.5 精准SNCR技术 |
6 结论与展望 |
(4)甲醇制烯烃装置烟气除尘工艺选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工艺流程简述 |
1.1 全流程简述 |
1.2 热工系统流程简述 |
2 烟气除尘方案 |
2.1 再生烟气情况 |
2.2 烟气除尘流程 |
3 烟气除尘工艺 |
3.1 工艺简介 |
3.2 技术分析 |
4 结论 |
(5)特种PVC树脂干燥尾气除尘技术改造及运行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1 几种除尘方式的比较 |
1.1 旋风除尘器 |
1.2 过滤式除尘 |
1.3 电除尘器 |
1.4 洗涤塔除尘 |
1.5 水浴除尘 |
1.6 文氏管除尘 |
2 干燥尾气除尘技术改进 |
2.1 除尘技术选择 |
2.2 尾气洗涤塔系统的设计 |
2.2.1 水幕布水器的设计 |
2.2.2 尾气洗涤塔设计 |
3 改进后运行情况 |
4 结语 |
(7)气固两相流分布对袋式过滤器滤袋上粉尘分布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袋式过滤器存在的问题 |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5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2 袋式过滤器数值求解模型及计算方式 |
2.1 CFD技术 |
2.1.1 建模 |
2.1.2 网格划分 |
2.1.3 Fluent求解 |
2.2 基本守恒方程CFD技术 |
2.3 湍流流动方程 |
2.4 两相流方程 |
2.5 多孔介质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3 袋式过滤器数值模拟及速度、压力、粒子分析 |
3.1 边界条件的测量 |
3.1.1 粒径的测量 |
3.1.2 滤袋面料的测量 |
3.2 模型的建立 |
3.3 网格划分 |
3.4 Fluent数值及边界条件设定 |
3.5 模拟值与试验值的对比 |
3.6 模拟数值与流场分析 |
3.6.1 速度云图与压力云图 |
3.6.2 粒子轨迹图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导流板设置对气固两相流场分布的影响 |
4.1 不同导流板对流场的影响 |
4.1.1 不同导流板角度对流场的影响 |
4.1.2 不同导流板高度位置对流场的影响 |
4.1.3 不同导流板数量对流场的影响 |
4.1.4 后壁面导流板设置 |
4.2 流场分布情况测试分析 |
4.2.1 综合设置以及粒子轨迹分析 |
4.2.2 综合设置气相流线图分析 |
4.2.3 流量分配系数以及最大流量不均值 |
4.3.中试仿真 |
4.3.1 基于中试仿真结果的分析 |
4.3.2 现场测试结果反馈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8)铸造行业颗粒物污染防治可行技术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铸造行业颗粒物管控标准 |
1.2.2 铸造行业颗粒物污染防治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铸造行业发展概况 |
2.1 铸件产量趋势 |
2.2 铸造企业数量及分布 |
2.2.1 铸造企业数量现状 |
2.2.2 铸造企业地理分布 |
2.3 能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现状 |
2.3.1 能源消耗现状 |
2.3.2 污染物排放现状 |
2.4 铸造装备现状 |
2.5 工艺流程及产排污分析 |
2.6 污染防治技术清单 |
2.6.1 清洁生产技术清单 |
2.6.2 末端治理技术清单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综合评估体系的构建 |
3.1 评估指标的选取原则 |
3.2 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3.3 评估指标的定义 |
3.4 评估指标评分细则 |
3.5 评估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 |
3.6 综合评价方法 |
3.7 技术评估流程图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铸造行业颗粒物污染防治可行技术评估 |
4.1 评估指标权重的确定 |
4.1.1 评估指标权重的计算 |
4.1.2 权重结果分析 |
4.2 综合评估 |
4.2.1 关联度系数的计算 |
4.2.2 综合评分的计算 |
4.2.3 综合评估结果分析 |
4.3 铸造行业颗粒物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清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2.1 政策管控方面 |
5.2.2 企业生产方面 |
5.2.3 社会管理方面 |
5.3 不足与展望 |
附录1 关于铸造行业颗粒物污染防治可行技术评估指标问卷 |
附录2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燃煤烟气污染物(SO2/NOx/PM)喷淋-鼓泡法一体化深度脱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我国能源现状 |
1.1.2 SO_2、NOx及颗粒物的危害 |
1.2 燃煤烟气污染物控制研究现状 |
1.2.1 烟气脱硫技术 |
1.2.2 烟气脱硝技术 |
1.3 燃煤烟气多污染物一体化脱除研究现状 |
1.3.1 氧化法 |
1.3.2 催化法 |
1.3.3 吸附法 |
1.4 基于高温除尘的燃煤烟气污染物一体化控制路线 |
1.4.1 高温烟尘过滤技术研究现状 |
1.4.2 湿式吸收塔研究现状 |
1.5 全系统能效评价体系研究现状 |
1.6 本论文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1.6.1 研究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设备及方法 |
2.1 实验台介绍 |
2.2 喷淋—鼓泡吸收塔设计背景及特点 |
2.3 实验方法及过程 |
2.3.1 臭氧浓度的测定 |
2.3.2 实验步骤 |
2.3.3 预实验 |
2.4 吸收剂和数据表征方法 |
2.4.1 吸收剂种类 |
2.4.2 实验数据的表征方式 |
2.5 颗粒物的微观表示方法 |
2.5.1 X射线衍射仪(X-Ray Diffractometer,XRD) |
2.5.2 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臭氧前置氧化的同时脱硫脱硝实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钙基吸收剂下同时脱硫脱硝实验研究 |
3.2.1 O_3/NO摩尔比的影响 |
3.2.2 液气比的影响 |
3.2.3 浸液深度的影响 |
3.2.4 入口SO_2浓度的影响 |
3.3 氨基吸收剂下同时脱硫脱硝实验研究 |
3.3.1 O_3/NO摩尔比的影响 |
3.3.2 液气比的影响 |
3.3.3 浸液深度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喷淋-鼓泡法氨基下颗粒物排放特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不同脱除方式下的颗粒物排放特性 |
4.3 颗粒物的成分组成和形态特征 |
4.4 运行参数的影响 |
4.4.1 SO_2浓度的影响 |
4.4.2 液气比的影响 |
4.4.3 浸液深度的影响 |
4.5 SO_3排放性能测试 |
4.5.1 试验过程及方法 |
4.5.2 试验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烟气组分对镁基吸附剂吸附SO_3影响的量子化学研究 |
5.1 引言 |
5.2 量子化学概念 |
5.2.1 量子化学基本方程 |
5.2.2 密度泛函理论 |
5.3 计算方法与分子构型 |
5.4 SO_3在MgO(001)表面的吸附 |
5.5 O_2的影响 |
5.5.1 O_2在MgO(001)表面的吸附 |
5.5.2 SO_3在O_2/MgO(001)表面的吸附 |
5.6 SO_2的影响 |
5.6.1 SO_2在MgO(001)表面的吸附 |
5.6.2 SO_3在SO_2/MgO(001)表面的吸附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5000 Nm~3/h燃煤烟气全流程示范工程试验研究 |
6.1 背景介绍 |
6.2 试验内容及方法 |
6.3 设备参数及技术指标 |
6.3.1 高温除尘系统 |
6.3.2 SCR脱硝系统 |
6.3.3 换热系统及臭氧发生器 |
6.3.4 喷淋-鼓泡吸收塔及DCS控制系统 |
6.4 试验过程 |
6.4.1 整体调试和设备运行情况 |
6.4.2 长时间连续运行测试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高温除尘的燃煤烟气污染物一体化控制路线能效综合评价方法 |
7.1 引言 |
7.2 多属性综合评价模型 |
7.2.1 评价体系的建立 |
7.2.2 评价指标的筛选 |
7.2.3 评价指标的标准化 |
7.2.4 指标权重的确定 |
7.2.5 模糊综合评价 |
7.3 能效分析 |
7.3.1 能效评价体系的建立 |
7.3.2 层次分析法 |
7.3.3 多属性模糊综合评价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燃煤可过滤和可凝结颗粒物中汞的迁移转化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可过滤颗粒物的相关研究 |
1.3 可凝结颗粒物的相关研究及采样方法 |
1.3.1 冲击冷凝法 |
1.3.2 稀释冷凝法 |
1.4 颗粒物中含汞的研究进展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可过滤及可凝结颗粒物分级采样及汞分布实验平台 |
2.1 引言 |
2.2 颗粒物分级采样方法 |
2.2.1 ELPI+分级测试方法介绍 |
2.2.2 ELPI+干燥采样方法建立 |
2.2.3 可凝结颗粒物采样方法 |
2.3 实验平台 |
2.3.1 湿度实验平台 |
2.3.2 实验室滴管炉研究平台 |
2.3.3 燃煤电厂污染物研究平台 |
2.3.4 改性飞灰喷射脱汞系统研究平台 |
2.3.5 样品分析 |
2.3.6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相对湿度对颗粒物采样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相对湿度对颗粒物粒径分布的影响 |
3.2.2 Nafion干燥管对不同湿度下颗粒物的粒径分布的影响 |
3.2.3 Nafion干燥管和稀释器对不同湿度下颗粒物的粒径分布的影响 |
3.2.4 三种采样方法在不同湿度条件下的采样结果对比 |
3.3 超低排放电厂采样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温度及过量空气系数对可凝结颗粒物的粒径分布和化学组成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EPA202方法(干冲击法)的结果 |
4.2.1 CPM的总质量 |
4.2.2 CPM的无机组分 |
4.2.3 CPM的有机组分 |
4.3 整合ELPI+与EPA202干式采样方法 |
4.3.1 CPM总浓度 |
4.3.2 CPM粒径分布 |
4.3.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可凝结与可过滤颗粒物中含有汞的化合物种类及其粒径分布特征 |
5.1 引言 |
5.2 颗粒物中含汞的特征 |
5.2.1 污染物控制设备对FPM_(10)的粒径分布影响 |
5.2.2 汞在不同粒径颗粒物中的分布 |
5.2.3 FPM中含有的汞的化合物种类 |
5.2.4 热力学平衡计算 |
5.2.5 CPM中含有的汞的化合物种类及其粒径分布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飞灰喷射脱汞系统对颗粒物排放影响 |
6.1 引言 |
6.2 改性飞灰喷射脱汞系统搭建 |
6.3 不同负荷不同喷射条件下改性飞灰喷射脱汞系统对颗粒物的影响 |
6.3.1 不同条件下颗粒物的总浓度 |
6.3.2 不同条件下颗粒物的粒径分布 |
6.3.3 负荷与喷射频率对颗粒物粒径分布的影响 |
6.3.4 ESP前后和FGD后不同粒径颗粒物比例 |
6.3.5 喷射改性飞灰对ESP和FGD脱除效率的影响 |
6.3.6 改性飞灰喷射脱汞系统对颗粒中汞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旋风颗粒层干法除尘(论文参考文献)
- [1]电厂锅炉脱硫脱硝及烟气除尘技术[J]. 石学刚. 天津化工, 2021(06)
- [2]粗煤气除尘工艺与设备研发进展[J]. 茹毅,朱丽云,王振波,韩霄. 洁净煤技术, 2021
- [3]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超低排放防治技术[J]. 宋思航,苏航,李洪枚,王新春. 中国水泥, 2021(10)
- [4]甲醇制烯烃装置烟气除尘工艺选择分析[J]. 宋杰萍. 云南化工, 2021(09)
- [5]特种PVC树脂干燥尾气除尘技术改造及运行总结[J]. 万波,陈礼道,孙熊杰,郭世杰. 中国氯碱, 2021(08)
- [6]煤矿潮湿环境对矿用干法过滤除尘系统除尘性能的影响研究[D]. 刘浩.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7]气固两相流分布对袋式过滤器滤袋上粉尘分布影响的研究[D]. 杨林. 贵州民族大学, 2021(12)
- [8]铸造行业颗粒物污染防治可行技术评估研究[D]. 王婷婷.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9]燃煤烟气污染物(SO2/NOx/PM)喷淋-鼓泡法一体化深度脱除研究[D]. 司桐.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10]燃煤可过滤和可凝结颗粒物中汞的迁移转化规律研究[D]. 彭越.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