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选拔支部书记加快落后支部改造

精心选拔支部书记加快落后支部改造

一、精心选配支书 加快后进支部转化(论文文献综述)

黄慧核[1](2021)在《精准扶贫视域下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党建研究 ——基于H县两个乡镇的调查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精准扶贫战略要将落脚点放到党的基层组织上。中国共产党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工作中的一系列部署以及相关的方针政策都是通过当地的基层党组织来推进和落实的,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联系和团结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群众的不可或缺的纽带,是巩固党在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基层政权的重要保证。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党建与精准扶贫工作的有机结合,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的关键一环,可以说基层党建扶贫不仅关乎少数民族地区稳定,还关乎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团结,更关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民族地区要大力推进党建扶贫,将党建作为引领精准扶贫的发力点,不断增强处于精准扶贫前线的基层党组织的扶贫能力,探索总结出加强贫困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对策,进一步巩固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成果。2020年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农村基层党组织功不可没,但是脱贫攻坚中暴露出来的一些弊端不容忽视,仍然需要在后续的工作中不断完善。如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队伍结构参差不齐、工学矛盾、整体素质不高、工作能力不足等问题需要加以改进。十九大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新时代具有了新的使命,在坚持党管农村的总要求下,找准未来基层党组织建设着力点,加快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加强和改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大势所趋。在新时代背景下,本文立足于基层党建与精准扶贫的深度融合,探讨乡村振兴战略中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推进基层党建。本文以一个少数民族地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广西H县的两个乡镇为例,总结该县基层党建推进精准扶贫的做法与成效,发现存在问题,揭示出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中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建的有效途径,希望能为广西乃至全国的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对问题提出的背景、国内研究现状进行了阐释并对本文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以及创新之处进行了简要说明。第二部分是正文,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是基层党建的理论基础分析,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党和国家历代领导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基础进行简要的和梳理,厘清基层党建的理论渊源,再进一步分析了党建在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第二章则基于调研的基础,以H县为蓝本,对H县基层党建扶贫工作的经验和成效进行总结;第三章是揭示出H县基层党建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逐一剖析;第四章是探索乡村振兴战略中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党建的对策研究,以H县的个案分析为依据,从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角度对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党建扶贫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第三部分是结语,对基层党建助力精准扶贫工作的做出充分肯定,并针对乡村振兴战略中少数民族地区的返贫和持续发展问题进行展望。

郭媛媛[2](2021)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 ——以河北省Y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乡村振兴战略是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对新发展阶段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部署,是为了今后一段时期的“三农”工作提供明确的方向。近几年,中央出台一系列的举措来保证新发展阶段新农村的建设和治理。管党治党,重在基层。基层党组织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神经末梢”,党的总体布局执行的好不好、政策宣传的到不到位都离不开基层党组织作用的发挥。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提供政治方向指引,提供经济、文化保障。而实施乡村全面振兴,是解决中华民族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对实现“两个一百年”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是事业发展的领导核心,在农村工作中要坚持党领导一切,总览全局。党的领导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和政治保障,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抓手。但是,当前农村治理能力亟待增强。一方面,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号召力、凝聚力不强,引领乡村发展和治理农村、服务村民的能力不足,从根本上影响工作效率低下,基层服务质量和效率有待进一步地提升。另一方面,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执行能力薄弱,导致农村项目落地难、土地征迁难等问题。农村基层党组织也存在着党员队伍建设水平有待提高、制度建设与乡村振兴有所脱节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思想认识与乡村振兴的要求有所偏差、资金、技术与制度保障条件不充分、考核机制不科学等。因此,想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要围绕强化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进行整顿,加强政治引领,明确政治权力,突出服务这个主题,以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为重点;打造高素质农村带头人和严格党员队伍管理,选好用好管好村党组织书记,打造高素质农村带头人队伍。本文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时代背景,选取河北省的一个县为研究对象,对该县的基层党建现状和成果进行分析,通过走访调研,剖析现阶段下存在的种种问题和存在原因,并对应提出解决的方法。提升党建规范化水平要大力推进制度建设和完善治理架构,健全技术保障机制;夯实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础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和大力发展乡村产业。要以村(社区)“两委”换届为契机,健全完善配套的治理架构,实现基层党组织整体提升、全面进步,形成领导有力、运转有序、治理有效的乡村组织振兴体制机制。

高云亮[3](2021)在《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问题历来是学界研究的重点之一。在精准扶贫进程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地位、政治引领优势、统筹协调作用、资源整合功能是保证广大贫困村实现脱贫的重要动因,也是推动农村党建科学化的决定性因素。截止2019年底,我国已在533824个行政村建立党组织,覆盖率超过99%。1从基层党组织引领干部群众推进精准扶贫的实践来看,精准扶贫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发挥形成鲜明的交互促进特征:一方面,贫困村的扶贫必须依靠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坚强领导来推动、组织、实施;另一方面,精准扶贫又为农村基层党组织以提升功能为重点的自身建设提供了良好平台。目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扶贫工作已进入脱贫攻坚奔小康的战略决胜期,由于扶贫主体的自身能力因素、脱贫主体的内在动力因素、帮扶策略的试用匹配因素、扶贫保障的机制体制因素等方面的影响,精准扶贫的成效受到一定制约。在此种情形下,在今后的脱贫攻坚中如何才能有效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特定功能,如何才能强化农村党组织功能促进脱贫实效,如何理解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扶贫功能内涵,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如何实现等等,这些问题亟需提上重要日程,也是我们党巩固农村执政根基、加强自身建设、推动脱贫实现进程中必须解决的现实难题。从扶贫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历史演进来看,能够为新时代精准扶贫战略下科学高效地推进脱贫攻坚提供经验借鉴。扶贫救济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主要作用是组织推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提高农村土地产出率,承接落实农村经济发展政策、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工代赈政策促进农村基础设施改善。扶贫开发阶段专门成立农村扶贫工作领导机构,增强了广大农村党组织的组织力和凝聚力,有效加强对农村扶贫工作的领导,承接落实贫困县独有的优惠政策,增强扶贫攻坚的驱动力。扶贫攻坚阶段以政府为主导、多元互促模式促进贫困人口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新世纪综合扶贫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格局中形成攻坚合力,以“一体两翼”战略建立农户参与式利益协调,以“多予、少取、放活”的强农惠农方针确立利益协调的行动导向。新时代精准脱贫阶段主要是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村委会主导、社会动员、群众参与的大扶贫工作格局,承接第一书记驻村制度安排,促进精准化脱贫与党的政策机制有效衔接,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内典型做法,呈现出脱贫攻坚与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的战略性、资源开发与整合的统筹性、制度政策与利益诉求衔接的科学性等特征。我们党通过探索与实践,不仅使贫困人口和贫困发生率大幅下降,贫困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日益增强,更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显着加强,彰显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背景下脱贫攻坚的贫困治理价值。从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内涵看,在对政党功能作用理论展开历史考察的基础上,村级党组织履行功能时呈现出直接现实性、动态不均性、相对变易性、权责限定性、权威内生性等基本特点,分类分析了影响村级党组织功能的历史选择因素、制度机制因素、利益结构因素、干部能力因素和服务保障因素,在本体层面、载体层面、中接层面、取向层面、职责层面表现出不同的功能定位。以此为基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功能、组织建设功能、经济发展功能、宣传教育功能、联系群众功能、整合动员功能、社会服务功能,建设性地提出生态建设功能供理论研讨;通过对习近平在精准扶贫中关于村党支部功能重要论述的话语分析,析理出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精准扶贫这一特定条件下发挥的核心领导功能、队伍建设功能、致富引领功能、宣传扶志功能、资源整合功能、基础保障功能等实际功能;阐明了在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的作用机制,为后文研究提供基本遵循。在对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状况进行实证分析时,一是以全国范围内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精准扶贫中的功能实现状况为标的,结合历史考察方法进行重点梳理。二是选取甘肃省陇南市、兰州新区的100个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调研对象,对其在精准扶贫中的功能状况开展实证研究。三是结合中观层面的功能实现状况和微观层面的调研走访结果,推证出精准扶贫进程中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的功能主体本位化、功能结构固有化、功能方式单一化、功能策略浅表化、功能保障低效化等主要问题,并结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深入探究问题成因。在脱贫攻坚背景下,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主要途径应当聚焦于以下五个方面。第一,以多元化为引领,拓展功能主体。以加强扶贫引领为指向创新农村党组织本体设置、以加强扶贫公开为导向健全党务村务监督主体、以加强扶贫领导为取向构建“一核多元”治理体系。第二,以科学化为原则,完善功能结构。重点是:坚持选育结合,完善力量结构;坚持培优训强,完善素质结构;坚持科学衔接,完善制度结构。第三,以多元化为要求,丰富功能方式。尤其是:坚持多元推动,统筹扶贫方式;坚持要素整合,统筹扶贫资源;坚持人才整合,统筹精英参与。第四,精准化为内涵,实施功能策略。必须着力于:推动精准识别,克服“漏桶效应”;推动精准施策,稳定脱贫成效;推动精准考核,完善评价机制。第五,以持续化为导向,加强功能保障。持续壮大村级积累,持续健全协调体系,持续强化服务保障,为实现脱贫攻坚奔小康提供强大支撑。从现实来看,广大农村地区当下乃至今后两年的扶贫攻坚工作具有极端特殊性:既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的收官阶段,也是既有脱贫成果的检验巩固阶段;既是实现全面小康的战略决胜阶段,也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现代化农业发展体系的布局强基阶段。值得指出的是,全面小康是一个大的历史范畴,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多维建设的有机统一,也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结果和归宿。因此,精准扶贫思想的最大价值并不仅仅局限于针对脱贫攻坚实践的指导意义,而在于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目标为统率,促成路线、方针、政策、举措、治理能力、具体工作等全方位的精准化,从根本上提升发展效能。这就要求我们立足于这个特殊的历史阶段,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彰显农村党组织的功能,以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着力点,带动农村“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立体、科学、渐进地融入全面小康社会。

籍薇[4](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下东营市村级干部队伍建设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同志作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报告,同时从七大方面就该战略的实施作出重大部署,拉开农村发展的新篇章。山东省委、省政府于2018年5月发布的《山东省推动乡村组织振兴工作方案》明确指出:在2020年有效解决影响乡村组织振兴的重大难题,为乡村振兴建立配套政策框架及组织体系;在2022年,构建起能够有序运转、有效治理、领导有方的乡村组织振兴制度体系。一直以来,东营市对农村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的建设工作给予了高度关注,在2017年度换届中,坚持选优配强,加大后备力量培养,实行能力提升与业务培养齐头并抓,全市干部队伍素质、工作能力、学历、性别、年龄等结构不断优化,长效提升组织战斗力,为振兴乡村、打造村干部队伍工作夯实了根基。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和走访座谈,基于大量搜索、收集和查阅相关参考资料、文献,介绍了东营市村级干部管理的现状、国内外研究村级干部管理的现状及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抓好村级干部管理的理论研究意义。本文对乡村振兴、村级干部及村级干部队伍建设等概念和相关理论进行了界定,通过明确村级干部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重要地位,论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下强化村级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东营市的村干部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东营市村级干部管理的做法和现状进行介绍。通过随机访谈法和随机调查法,发现现阶段管理村级干部进程中面临的难题及其根源。经过对比分析,充分借鉴其他地区的典型做法和经验,并结合东营市实际,有针对性的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下村级干部队伍建设的建议。本文主要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包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相关政策理论及本文的研究思路;第二部分正文涵盖文章的三到七章,第三章主要阐述了村干部队伍建设的必要性;第四章简单介绍当前东营市村干部队伍建设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效,第五章是根据当前掌握的资料对当前村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深入剖析;第六章列举了部分地区在村干部管理方面的经验做法;第七章是在此基础上提出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进一步优化东营市村级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汤晓彤[5](2020)在《村级党组织在推动乡村振兴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Q镇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和执行的坚强战斗堡垒,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特别是村级党组织政治引领、教育管理党员、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社会治理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更好的带领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让农村美、农民富、农业强,切实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是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但是现在村级党组织存在服务群众能力较弱、带富能力不强、存在微权力腐败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因此,提出村级党组织推动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来解决这些问题,可以有效推进我国乡村振兴。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归纳演绎以及分析案例的研究方法,运用组织管理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论文首先在对村级党组织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发挥作用的一般理论分析基础上,梳理了村级党组织在推进乡村振兴中的职责和实践现状,通过调研了解Q镇村级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具体做法,结合Q镇调研材料,认为村级党组织作为落实国家各项政策的最前线,要为人民群众服务,要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要和群众协作共同参与公共管理实现共同利益,其在推进乡村振兴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村级党组织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存在领导核心地位不突出推动乡村振兴的影响力弱,在乡村振兴中带富能力不足,对乡村振兴各方面工作规划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存在微权力腐败现象的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有村级党组织家族化、村干部呈现老龄化、村级党组织服务意识欠缺、村级党组织的监管机制不健全。提出的对策有提高村级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地位,提升村级党组织带动经济发展的能力,提高村级党组织选育人才的水平,提升村级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服务能力,完善村级党组织监督制约管理机制。通过全面增强和发挥村级党组织在推进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从而推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通过对村级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在推进Q镇村级党组织推动乡村振兴的同时,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使乡村产业、组织、人才、生态、文化全面振兴。

梁俊山[6](2020)在《农村党支部选举制度创新研究 ——以D村“两票”制为例》文中指出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诞生以来,先后经历革命时期、新中国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等重要发展阶段,各阶段都是党为实现人民利益而不断奋斗的过程。农村基层组织在党的实践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制度创新是推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作用发挥的核心机制。厘清农村基层党支部制度创新的内在机理,对于实现以制度创新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农村党支部领导,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H县D村是一个位于晋、陕、蒙交界处具有悠久历史的小型村庄,其处于“鸡鸣三省”的边缘地理环境、“十年九旱”的气候条件和“民歌海洋”的艺术氛围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独特时空场域中,为基层党的制度创新提供了重要的环境支撑。改革开放前中国农民经历了组织化的三个重要时期,即从分散个体到组织集体的农民协会时期,从原子化小农到合作化社员的合作化时期和从非正式合作到政权化行动的人民公社时期。组织化实践中农民的民主意识得到启蒙并对农村制度形成初步认知,为改革开放后有序参与村民自治并积极探索制度创新奠定了基础。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全国推行村民自治的宏观背景下,由于党的制度安排尚未明确村“两委”关系,为村民自治实践预留了基层制度创新空间。D村在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演化成为干群关系紧张、基层组织涣散的矛盾复杂村,群众在坚持党的领导制度认知下提出“选书记”的制度创新诉求。地方党委基于“人民中心”的价值遵循对诉求积极回应,与人民互动中创造了“两票”制选举党支部书记的新做法,强化了农村党支部的领导权威,有效解决农村现实问题。“两票”制经验在党组织支持和实践检验下不断扩散和深化,最终演化为具有全国普适性的“两推一选”制度。D村“两票”制经验及其“跨村选人”、“一肩挑”的制度创新实践展示了完整的制度创新脉络和经验链条,形成较为丰富的研究资料。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本文试图通过对D村“两票”制创新的典型案例进行实证调研,结合渐进性制度变迁理论、场域理论对其内在规律进行剖析,形成对农村党支部选举制度创新的一般理论。研究发现党支部选举制度是在党的领导保障下、农民发展内驱力推动下,遵循理法合一的价值路线,通过内生外嵌的实现路径进行耦合创新的过程。其中制度场域是创制发生的空间环境,四维一体是制度创新的体系结构,系统协同是制度创新的合力机制,耦合创新是制度创新的实现机制。在把握党的基层制度创新逻辑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以制度创新强化党的基层领导、满足农民发展需求、引领农村“三治融合”和推进乡村振兴实现的作用,从而实现农村治理现代化的最终目标。

张瑞飞[7](2020)在《联村党组织:农村基层党建方式创新研究》文中指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农村地区是中国共产党最大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所在地,是党政治体系的重要基石。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是党在农村建设的实践,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在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领导作用。优化农村基层党建方式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必要基础,更是整个基层组织各项建设中不可缺少的环节。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农村地区发生了巨大变化与此同时也承担着新的挑战,要巩固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其在引领村庄发展中核心作用,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以及战斗力,必须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适时创新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方式。随着农村社会的不断变迁,单纯以行政村为主的一村设置一支部的党建方式已经无法有效满足当前农村社会发展的需要。联村党组织是新的发展条件下创新农村基层党建方式的有益探索,是基于发展变化的现实需要与时俱进地对基层党组织建设进行的调整与创新。其中山西省Y市立足于解决农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于2013年成立了山西省第一个联村党组织,并相继组建了不同类型的联村党委,这一模式是对基层党建方式的积极创新,在农村进行了一系列实践探索并取得了显着成效,因此,对这一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方式进行深入的梳理研究,分析联村党组织成立的背景和动因、组建的过程以及具体的实践运行概况,考察联村党组织在促进村庄发展和提升基层党建水平方面取得的成效,并总结其经验,使得这一创新模式更加完善是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思路所在。本文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文章的绪论部分,提出文章的研究主题,主要包括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国内外文献评述,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包括研究创新点和不足之处,并对相关概念做出界定,对文章所述案例概况简要叙述。其次是文章的正文部分,由三个章节的内容构成,以联村党组织为主线,第一章主要分析联村党组织成立的背景,基于实地调研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成立联村党组织的背景进行概括总结,主要包括农村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农村基层党建中面临的现实问题,以及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路径选择。第二章是主要内容是阐述联村党组织的成立过程和运行机制,联村党组织成立后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内容,包括联村党组织的职责和任务、议事制度、学习制度等规章程序,以及联村党委在当地的实际运行概况。第三章从联村党组织的功能和作用为视角,着重分析联村党组织成立后取得的成效并总结其经验。最后是文章的结论部分。联村党组织的组建是创新基层党建方式的有效探索,其科学化运行在促进村庄资源共享、联同发展,提升基层党组织作用力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涉及发展机制以及具体落实等方面的问题,如果不加以改进联村党组织的设置将形同虚设,难以发挥实际效用。所以应当从思想、制度等方面加以完善,以更加有效地发挥联村党组织在促进农村发展方面的作用,并进一步推动农村地区实现治理有效目标,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引领乡村振兴发展的“火车头”。

周欣[8](2019)在《重庆市C区乡村振兴实施路径探索》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九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等系列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战略部署,各地迅速掀起了乡村振兴热潮。面对农业不强、农村不美、农民不富等问题,国家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方面对乡村振兴提出了总要求。而在具体实践中,尽管各地均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工作,且投入了大量资金、出台了各项政策,但从结果来看,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如何在现行政策框架下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是各级政府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以重庆市C区为研究主体,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总结梳理了目前乡村振兴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明晰了乡村振兴概念。其次,以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的乡村振兴为参考蓝本,结合农业区位理论、舒尔茨的农业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等基础理论,通过实地调查和查阅文献,对重庆市C区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治理等方面的进行了认真分析,发现其存在规划用地难、资金筹措难、人才队伍弱等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规划用地机制不健全、投融资机制不完善、乡村发展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够造成的。最后,在全面总结分析重庆市C区乡村振兴在体制机制、用地、“园区模式”、人才等方面的具体实施路径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建立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等三个方面的优化建议。

吴雯雯[9](2019)在《构建党建牵引型乡村复合治理新格局 ——浙江的先行探索及启示》文中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是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的党,强调理论必须同实践相统一。而理论的产生是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路径发展,因此,注重对基层具体实践经验的理论提炼和总结,是推动党建理论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正是基于这一目的,以浙江省农村基层党建的具体实践为对象,研究分析乡村振兴下的农村基层党建新格局。本文的选题具有一“新”一“旧”,一“难”一“易”两个重要特性。一“新”一“旧”。农村基层党建新格局关键就在于一个“新”字,新在时间阶段的划分上,在学术界对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和村民自治的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开展研究,可以看出,相对于乡村振兴中来说,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初期的农村基层党建格局已“旧”。此外,还有对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阶段重庆的农村基层党建、上海的社区楼宇党建进行研究等,这些与本文研究的历史阶段定位不同,对象也不尽相同。一“难”一“易”。党的十九大做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论断,部署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中国农村快速腾飞吹响了时代的号角。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中国农村的经济、文化、社会结构、基层治理等都将发生重要的变化,如农业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革,农村社会出现阶层分化,农民思想更加开放,农村人口流动加剧,信息化改变人与人沟通的渠道,传统农村社会的固有结构被打破等,这些都为农村基层党建带来新挑战和新问题。构建新时代农村基层党建新格局“难”就难在它是一项基于具体实践的研究,而不是纯理论思想的建构,如果缺乏基层实践的支撑,这项研究将缺乏扎根于泥土的实践价值。2017年,中组部将农村基层党建新格局的课题放在浙江。为什么将目光锁定浙江?因为浙江有着自下而上丰富的基层实践和创新。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浙江从一个陆域资源并不充裕的省份一跃成为经济大省,农民收入连续32年排名全国各省区首位,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4552元增加到22866元,年均增长率为12%,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37:1缩小到2.07:1,全省农村呈现出村容越来越整洁、村风越来越文明、农民越来越富裕的面貌,可以说浙江省农村发展领先于很多地区很多年。浙江农村基层党建的很多创新做法都获得来中央的认可,“浙江二十条”被中组部印发在全国范围推广,“千村示范、万村整治”“整乡推进、整县提升”等都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武义县后陈村“村务监督委员会”、宁波市宁海县的“小微权力清单”、绍兴市诸暨市“枫桥经验”等“点上开花”的基层创新经验,都获得中央的肯定并在全国范围内总结推广。这样看来,既有了研究对象,又有了实践经验,如何从浙江省农村基层党建中总结提炼出规律,上升到理论高度呢?“党的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为研究农村基层党建新格局提供了很好的新视角。农村基层党建看似复杂,其实也简单,主要包括政党、政府、社会三个要素,和政党与政府、政党与社会、政府与社会的三对关系,只要厘清了这“三要素”“三对关系”之间的关系,就能够更好地解答在村民自治的条件下如何优化政权运行的方式。本研究根据中共中央关于乡村振兴的战略规划,将农村发展为党建工作带来的影响分成四个部分,并使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第一部分:农村基层党建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构建新格局。进入新时代,农村新群体和新业态层出不穷、蓬勃发展,夯实党在农村的基层基础就要扩大组织和工作的覆盖面,通过探索“党建+互联网”新路子,构建特色小镇党建全域融合新模式,“党建+产业”模式引领产业发展等,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新经济新业态中的引领力和影响力。第二部分:农村基层党建在服务农民利益多元化中构建新格局。密切党群关系,一直是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核心内容,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群众出现阶层分化,各种不同职业的“新农人”出现,他们对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社会保障等的需求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对于基层民主权利和监督权利的需求更加旺盛,外出流动人口也一直是管理中的难点、痛点。浙江省创新了“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小板凳”群众工作法、党员电子身份证等,拉近了政党和社会的联系。第三部分:农村基层党建在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中构建新格局。党建一直在基层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进入新时代,农村基层面临的新矛盾、新问题也更多,如何维护基层社会稳定安全,浙江省有着“枫桥经验”的老底子,同时又创新了“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村民说事”制度、村规民约等做法,构建党建、自治、法治、德治、综治的基层治理体系。第四部分:农村基层党建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中构建新格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全面从严治党,基层作为政治权力向下延伸的“神经末梢”,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小事”,都是影响党在基层执政根基的“大事”,宁波市“小微权力”清单、村务监督委员会等,都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黄浩[10](2019)在《湘潭县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研究(1992-2002)》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作出的重大论断。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使我党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纯洁性的创造性实践,本文以湘潭县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工作为切入点,从四部分展开:第一部分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命题的确立。从党的建设面临的新环境、新世纪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命题的提出三部分展开论述,分析了在世情、国情、党情复杂多变的环境下伟大命题的提出。第二部分是湘潭县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背景。分别是党中央的工作部署、湖南省的具体安排以及新形势下湘潭县党的建设新任务。论述了湘潭县的推进工作是在党中央、湖南省的安排部署以及结合地方实际的情形下展开的。第三部分是湘潭县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举措及成效。湘潭县分别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以及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五个方面展开的推进工作的,提高了党员素质、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加深了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干部结构更加合理。第四部分是湘潭县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特点及经验。湘潭县推进工作是在贯彻上级政策又充分结合地方实际的情况下展开的,推进工作的广度、深度、力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其中的经验是非常宝贵的。

二、精心选配支书 加快后进支部转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精心选配支书 加快后进支部转化(论文提纲范文)

(1)精准扶贫视域下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党建研究 ——基于H县两个乡镇的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点
第一章 精准扶贫视域下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党建工作的理论概述
    第一节 基层党建工作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党的建设理论
        二、中国历届领导集体关于党的建设思想
    第二节 党建在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工作中的作用
        一、引领精准扶贫工作开展
        二、推动各类扶贫项目的落实
        三、带动困难群众脱贫致富
    第三节 精准扶贫视域下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党建的意义
        一、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三、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证
第二章 精准扶贫视域下H县基层党建现状
    第一节 H县党建概况
        一、H县党建总体情况
        二、两个调查乡镇的党建基本情况
    第二节 H县基层党建扶贫模式
        一、首创“大村长”包村制
        二、推行“六联一带”模式
        三、齐抓扶贫扶智扶志
        四、开展试岗锻炼
    第三节 H县基层党建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成效
        一、阵地建设促进党支部实力提升
        二、产业结构优化彰显党建扶贫模式优势
        三、党建引领脱贫摘帽成效明显
    第四节 精准扶贫视域下H县基层党建经验总结
        一、筑强脱贫产业堡垒
        二、推进村级党组织“星级化”管理
        三、打造脱贫攻坚骨干队伍
第三章 精准扶贫视域下H县基层党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第一节 精准扶贫视域下H县基层党建存在的问题
        一、个别党组织软弱涣散
        二、党员干部队伍结构参差不齐
        三、党员干部教育难度越来越大
        四、无职党员的作用发挥不够重视
    第二节 精准扶贫视域下H县基层党建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
        二、工学矛盾难以克服
        三、督查问责不够严格
        四、基层组织缺乏建设资金
第四章 面向乡村振兴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党建的建议
    第一节 加强基层党建政治统领作用,谋求主责主业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站位
        二、加强执纪监督,压实主体责任
    第二节 加强党建与农村中心工作的深度融合
        一、强化党建脱贫意识,整顿软弱涣散组织
        二、提升基层干部工作能力,巩固脱贫成果
    第三节 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保障机制
        一、加强基层党员干部选拔力度,壮大基层组织力量
        二、提高基层干部的保障水平,健全绩效考核机制
        三、协调各方力量,加大引进人才向农村倾斜的力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关于XX镇(乡)基层党建状况的访谈提纲

(2)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 ——以河北省Y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现状研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研究不足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农村基层党组织
    2.2 乡村振兴战略概述
    2.3 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基层党组织作用提出的新要求
    2.4 乡村振兴战略下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必要性
第三章 当前河北Y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及成效
    3.1 Y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基本情况概述
        3.1.1 Y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简介
        3.1.2 Y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基本情况概述
    3.2 乡村振兴战略下Y县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的成效
第四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Y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4.1.1 党建责任压力传导不够,组织教育活动不到位
        4.1.2 党员队伍结构不合理,后备力量缺乏
        4.1.3 党建工作机制不完善,制度活动流于表面
        4.1.4 党员市场经济意识淡薄,缺乏开拓进取的精神
    4.2 Y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思想认识不到位
        4.2.2 优秀党员干部匮乏
        4.2.3 管理机制不健全
        4.2.4 农村经济发展受限
第五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
    5.1 建设过硬农村基层党组织,夯实乡村振兴的政治基础
        5.1.1 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
        5.1.2 强化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
    5.2 推进农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优化升级夯实乡村振兴的组织基础
        5.2.1 选优配强“领头羊”队伍
        5.2.2 严格党员队伍管理
    5.3 健全完善党组织领导的村级治理机制,夯实乡村振兴的制度基础
        5.3.1 强化村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
        5.3.2 健全村集体经济组织和配套组织
    5.4 提升基层党建规范化水平,夯实乡村振兴的文化基础
        5.4.1 加强乡村组织平台建设
        5.4.2 提高乡村法治、德治水平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1.1 选题缘起
        1.1.1 选题缘由
        1.1.2 问题意识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梳理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2.3 研究成果评析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第一章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的理论依据
    1.1 马克思主义的反贫困思想
        1.1.1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反贫困思想
        1.1.2 列宁的反贫困思想
        1.1.3 毛泽东的反贫困思想
        1.1.4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反贫困思想
        1.1.5 习近平新时代精准扶贫战略思想
    1.2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理论分析
        1.2.1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概念
        1.2.2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内涵
        1.2.3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原理
        1.2.4 马克思主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理论
    1.3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理论分析
        1.3.1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特殊性分析
        1.3.2 精准扶贫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相互关系分析
        1.3.3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基本内涵分析
        1.3.4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作用机制分析
第二章 扶贫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历史考察
    2.1 扶贫救济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1978 年一1985 年)
        2.1.1 组织领导功能:有力推动农村土地经营制度改革
        2.1.2 政策执行功能:促进农村贫困地区商业发展
        2.1.3 统筹协调功能:带动农村贫困群众就业增收
        2.1.4 资源整合功能:助力农村基础设施显着改善
    2.2 扶贫开发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1986 年一1993 年)
        2.2.1 成立农村扶贫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功能的新起点
        2.2.2 落实专项帮扶计划:加强政策承接功能的着力点
        2.2.3 纳入贫困县惠顾序列:加强致富引领功能的关键点
    2.3 扶贫攻坚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1994 年一2000 年)
        2.3.1 统筹农村“三位一体”扶贫力量
        2.3.2 推动建立农村多元互促扶贫模式
        2.3.3 带领农村群众开展内源扶贫
    2.4 综合扶贫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2001 年一2011 年)
        2.4.1 全力构建农村大扶贫格局
        2.4.2 在“一体两翼”战略中推进农户参与式扶贫
        2.4.3 以“多予、少取、放活”确立行动导向
        2.4.4 在“双轮驱动”中增强农村贫困群众生活保障
    2.5 精准扶贫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2012 年一2020 年)
        2.5.1 扶贫领导作用持续强化
        2.5.2 功能实现特征更加鲜明
        2.5.3 引富带富成就广受认同
        2.5.4 党建扶贫经验值得推广
第三章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状况实证分析
    3.1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状况的个案研究
        3.1.1 样本选择
        3.1.2 现实表现
    3.2 精准扶贫中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的主要问题
        3.2.1 功能主体中的本位化问题
        3.2.2 功能结构中的固有化问题
        3.2.3 功能方式中的单一化问题
        3.2.4 功能策略中的浅表化问题
        3.2.5 功能保障中的低效化问题
第四章 精准扶贫中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思考
    4.1 以多元化为方向,拓展功能主体
        4.1.1 以加强致富引领为指向,创新农村党组织本体设置
        4.1.2 以加强党群联系为导向,健全党务村务监督主体
        4.1.3 以加强农村治理为取向,构建“一核多元”治理体系
    4.2 以科学化为原则,完善功能结构
        4.2.1 坚持选育结合,完善力量结构
        4.2.2 坚持培优训强,完善素质结构
        4.2.3 坚持科学衔接,完善制度结构
    4.3 以多样化为要求,丰富功能方式
        4.3.1 实施多元推动,促成扶贫路径多样化
        4.3.2 实施资源整合,促成要素配给多样化
        4.3.3 实施人才战略,促成精英参与多样化
    4.4 以精准化为内涵,实施功能策略
        4.4.1 推动精准识别,克服“漏桶效应”
        4.4.2 推动精准施策,稳定脱贫成果
        4.4.3 推动精准考核,完善评价机制
    4.5 以持续化为导向,加强功能保障
        4.5.1 持续壮大村级积累
        4.5.2 持续健全协调体系
        4.5.3 持续强化服务保障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4)乡村振兴战略下东营市村级干部队伍建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和不足
        1.4.1 论文的创新点
        1.4.2 存在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
    2.1 基本概念
        2.1.1 乡村振兴战略
        2.1.2 村级干部
        2.1.3 村级干部队伍建设
    2.2 相关理论
        2.2.1 激励理论
        2.2.2 人力资本理论
        2.2.3 目标管理理论
    2.3 乡村振兴战略与村级干部队伍建设的关系
        2.3.1 村级干部队伍建设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作用
        2.3.2 乡村振兴战略对村级干部队伍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2.3.3 乡村振兴战略对村级干部队伍建设面临的新机遇
第三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村级干部队伍建设现状
    3.1 东营市村级干部队伍建设的主要措施
        3.1.1 优化选拔任用机制
        3.1.2 加强保障激励力度
        3.1.3 细化管理考评制度
        3.1.4 健全学习培训体系
    3.2 东营市村级干部队伍建设成效
        3.2.1 村两委干部队伍基本稳定
        3.2.2 村两委干部整体结构较为合理
        3.2.3 农村配套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
        3.2.4 村干部纪律规矩意识有所强化
第四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东营市村级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4.1 乡村振兴战略下东营市村级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4.1.1 村级干部工作胜任度较低
        4.1.2 村干部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4.1.3 村干部工作作风存在问题
        4.1.4 村干部后继无人现象突出
        4.1.5 村干部工作获得群众支持度不够
    4.2 乡村振兴战略下东营市村级干部管理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4.2.1 村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存在问题
        4.2.2 干部培训机制不成熟
        4.2.3 村干部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
        4.2.4 对后备干部重视程度不够
        4.2.5 没有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第五章 本土经验做法及启示
    5.1 湖北孝感市:推行村干部专职化管理
    5.2 滨州市:“选、培、管、保”四方面狠抓村级干部队伍建设
    5.3 贵州黔东南苗族自治州:“四个环节”狠抓村级干部队伍建设
    5.4 启示
第六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强化村级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6.1 完善选拔任用制度,优化干部队伍结构
        6.1.1 科学规划,灵活任用
        6.1.2 拓宽视野,重点选拔
        6.1.3 畅通出口,保持纯洁
    6.2 健全干部培训体系,提升综合素质能力
        6.2.1 统筹整合培训资源
        6.2.2 充实丰富培训内容
        6.2.3 创新培训教育方式
    6.3 规范干部管理制度,增强队伍内生动力
        6.3.1 健全管理体制
        6.3.2 健全激励体制
        6.3.3 健全监督体制
    6.4 强化后备培养力度,提供强大人才支撑
        6.4.1 动态管理后备干部库
        6.4.2 精心培养后备力量
        6.4.3 加大后备干部使用力度
    6.5 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激发干事创业动力
        6.5.1 完善关怀容错机制
        6.5.2 建立帮扶联系机制
        6.5.3 健全薪酬保障体制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东营市村级干部队伍建设访谈提纲
致谢

(5)村级党组织在推动乡村振兴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Q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及研究的意义
        1.研究的缘起
        2.研究的意义
    (二)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1.研究的主要内容
        2.研究的方法
        3.研究的创新点
一、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
        1.党的基层组织
        2.村级党组织
        3.乡村振兴战略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1.组织管理理论
        2.新公共服务理论
    (三)村级党组织在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中的职能
        1.提供政治保障和领导
        2.引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3.推动建立党组织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
        4.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5.注重监督协调预防腐败
二、Q镇村级党组织推进乡村振兴的现状
    (一)Q镇村级党组织的基本情况简介
    (二)Q镇总体经济社会情况
    (三)Q镇村级党组织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
        1.村级党组织统筹规划乡村振兴相关事宜
        2.村级党组织为乡村振兴提供人、财、物等各种服务保障
        3.村级党组织引领乡村产业创新发展
        4.村级党组织促进乡风文明的宣传传播
        5.村级党组织深化筑牢基层治理的新风尚
三、Q镇村级党组织在推动乡村振兴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Q镇村级党组织在推动乡村振兴中存在的问题
        1.村级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不突出推动乡村振兴影响力弱
        2.村级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带富能力不足
        3.村级党组织对乡村振兴的规划缺少科学性和系统性
        4.村级党组织存在微权力腐败现象
    (二)Q镇村级党组织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1.村级党组织家族化破坏村级政治生态导致其影响力弱
        2.村干部呈现老龄化导致缺乏干事创业新思路
        3.村级党组织服务意识欠缺导致乡村振兴规划科学性不足
        4.对村级党组织的监管机制不健全导致微腐败
四、村级党组织推动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村级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政治领导地位
        1.强化村级党组织领导核心
        2.压实村级党组织对乡村振兴的责任
        3.整治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
    (二)提升村级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带动经济发展能力
        1.发展壮大主导产业
        2.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3.加强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和人员保障
    (三)提高村级党组织选育人才水平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持
        1.做好村党支部书记选拔和发展党员工作
        2.加强村级党员干部和优秀人才的教育培养
        3.强化党员干部的激励考核
    (四)提升村级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服务能力
        1.强化村级党组织的服务意识
        2.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进乡风文明
        3.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提升服务水平
        4.挖掘和宣传村党组织和党员典型
    (五)完善村级党组织监督制约管理机制
        1.严格党内政治生活
        2.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
        3.加强对村级党组织的督查考核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农村党支部选举制度创新研究 ——以D村“两票”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基本问题与反思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二、研究基础: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一)文献综述
        (二)问题提出
    三、研究进路:视角选择与理论假设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四)理论视角
    四、研究样本:村庄选取与典型特征
        (一)样本选取原则
        (二)样本基本概况
        (三)样本典型特征
第一章 地理交汇与文化交融:“两票”制探索的时空场域
    1.1 “鸡鸣三省”之边缘地理
        1.1.1 H县沿革与县域区位
        1.1.2 D村由来与村庄区位
        1.1.3 边缘地理的交集与自立
    1.2 “十年九旱”之古渡经济
        1.2.1 天与地:传统农业根基薄弱
        1.2.2 福与祸:黄河泊来利弊
        1.2.3 破与立:挣扎的渡口经济
    1.3 “民歌海洋”之艺术之乡
        1.3.1 “二人台”:艺术的地域根基
        1.3.2 民风活跃:曲艺塑造下的地方文化
        1.3.3 走西口:艺术与社会的互动
    1.4 “自治示范”之民主金石
        1.4.1 《村组法》试行与H县试点
        1.4.2 《村组法》落实与H县示范
        1.4.3 突破:自治精神萌动农民诉求
第二章 民主启蒙与制度认知:“两票”制探索前的民主习得
    2.1 农民协会时期:从分散个体到组织化集体
        2.1.1 清末的农会组织
        2.1.2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组织
        2.1.3 解放区的农民协会重建
    2.2 合作化时期:从分散小农到合作化社员
        2.2.1 农民所有制下的个体经营尝试与缺陷
        2.2.2 传统变工下的互助生产
        2.2.3 初级合作社下合作意识的萌动
    2.3 人民公社时期:从非正式合作到政权化行动
        2.3.1 高级合作社:从自发合作到集体行动
        2.3.2 集体化社员:从生产社员到政治成员
        2.3.3 运动化社员:从政治参与到群体乱序
    2.4 包产到户:从秩序缺位到民主自治
        2.4.1 退潮与反思:农民乱序参与的折返
        2.4.2 探索与首创:包产到户的农民实践
        2.4.3 民主与权利:村民自治的制度构建
第三章 民主探索与制度创新:“两票”制产生与实践的内在动因
    3.1 “村民自治”:两票制创新的制度前提
        3.1.1 村民自治顶层设计为制度创新提供机制保障
        3.1.2 村民自治实践开启制度创新窗口
        3.1.3 村民自治使农村基层党建产生新“需求”
    3.2 “为利抗争”:两票制创新的工具理性
        3.2.1 依法举揭:政治认同下农民维权的路径选择
        3.2.2 创制扩权:农民诉求表达的行动策略
        3.2.3 以势易权:农民诉求实现的精神取向
    3.3 “人民中心”:两票制创新的价值回应
        3.3.1 诉求回应:加强农村基层党建的必然要求
        3.3.2 互动创制:两票制创新的实践路径
        3.3.3 农民中心:两票制的价值遵循
    3.4 “政治实验”:两票制创新的探索路径
        3.4.1 政治实验与政治学实验
        3.4.2 中国的“政治实验”范式
        3.4.3 两票制:政治实验的基层实践
第四章 民主落实与制度拓展:“两票”制发展与深化的路径选择
    4.1 实践检验与制度成型:D村试选到W镇推行
        4.1.1 制度诉求:“信任票”的产生缘由
        4.1.2 制度供给:实践检验下的诉求回应
        4.1.3 创制成效:制度创新绩效的现实反映
    4.2 经验推广与制度发展:从X地区现场会到山西培训班
        4.2.1 组织领导:制度创新发展的根本保障
        4.2.2 农民实践:制度创新发展的驱动力量
        4.2.3 制度风险:制度创新的宏观考量
    4.3 全国借鉴与制度变体:从“两票”制到“两推一选”
        4.3.1 有限效度:“两票”制昙现与折返
        4.3.2 水波效应:“两票”制的后创制时代
        4.3.3 制度变体:“两推一选”创制与全国落地
    4.4 民主深化与制度超越:从村支部选举到乡镇直选
        4.4.1 民主上升:公推直选由乡村走向乡镇
        4.4.2 民主拓展:由村内选举走向多村联选
        4.4.3 民主深化:制度创新的持续动力
第五章 耦合创新:农村党支部选举制度创新的内在机理
    5.1 党的领导:制度创新的组织保障
        5.1.1 农村党建催生制度创新需求
        5.1.2 地方党组织推动制度创新实践
        5.1.3 党中央确认制度创新结果
    5.2 农民发展:制度创新的内在动力
        5.2.1 农民逐利:制度创新的经济动因
        5.2.2 农民维权:制度创新的政治追求
        5.2.3 农民参与:制度创新的文化场域
        5.2.4 农民发展:制度创新的核心动力
    5.3 理法合一:制度创新的价值遵循
        5.3.1 合法性:制度创新的外部边界
        5.3.2 合理性:制度创新的内在准绳
        5.3.3 人民性:理法合一的创制精神
    5.4 内生外嵌:制度创新的路径依赖
        5.4.1 诉求萌发:制度创新的起点
        5.4.2 以势抗争:制度议程的设置
        5.4.3 价值嵌入:制度创新的实现
        5.4.4 党的引领:制度创新的扩散
    5.5 耦合效应:制度创新的协同机制
        5.5.1 制度场域:创制发生的空间环境
        5.5.2 四维一体:制度创新的体系结构
        5.5.3 系统协同:制度创新的合力机制
        5.5.4 耦合机制:制度创新的实现机理
第六章 党的制度创新引领农村发展的未来走向
    6.1 以制度创新强化党的基层领导
        6.1.1 跨村选人:创新党的基层选举制度
        6.1.2 跨级用人:创新党员干部管理制度
        6.1.3 跨委育人:创新党员人才培养制度
    6.2 以制度创新满足农民发展需求
        6.2.1 问题:农民需求的现状分析
        6.2.2 归因:农民需求的制度成因
        6.2.3 策略:农民需求的制度供给
    6.3 以制度创新引领农村“三治融合”
        6.3.1 党的领导制度创新:三治融合的基本前提
        6.3.2 农村制度耦合创新:三治融合的协同机制
        6.3.3 党领民治体制创新:三治融合下的农村善治
    6.4 以制度创新推进乡村振兴
        6.4.1 创新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助推产业兴旺
        6.4.2 创新农村生态保护制度,建设宜居乡村
        6.4.3 创新村规民约惯习制度,培育文明乡风
        6.4.4 创新农村社区治理制度,实现农村善治
        6.4.5 创新农民收入分配制度,创造富裕生活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7)联村党组织:农村基层党建方式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研究述评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 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和研究不足
        (一) 创新之处
        (二) 研究不足
    五、相关概念及案例介绍
        (一) 基层党建与农村基层党组织
        (二) 联村党组织
        (三) 案例介绍
第一章 联村党组织成立的背景
    1.1 农村发展的现实需要
        1.1.1 移民搬迁创新管理体制
        1.1.2 经济转型搭建合作平台
        1.1.3 产业扶贫破解发展难题
    1.2 创新农村基层党建的需要
        1.2.1 干部选配不合理
        1.2.2 组织功能弱化
        1.2.3 设置方式落后
第二章 联村党组织的组建及运行概况
    2.1 联村党组织的组建过程
    2.2 联村党组织的制度规范
        2.2.1 明确工作职责
        2.2.2 注重学习教育
        2.2.3 坚持议事规范性
        2.2.4 保障决策科学性
    2.3 联村党组织的运行概况
        2.3.1 联建基础设施
        2.3.2 产业联合发展
        2.3.3 联合举办活动
第三章 联村党组织取得的成效及经验
    3.1 联村党组织取得的成效
        3.1.1 基层党建水平有效提升
        3.1.2 村庄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3.1.3 乡村治理水平切实提高
    3.2 创新农村基层党建方式的经验
        3.2.1 立足农村发展实际创新基层党建方式
        3.2.2 坚持共建共享充分释放农村发展活力
        3.2.3 发挥组织合力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整体功能
结论与讨论
    一、结论
    二、讨论
        (一) 利益和主体多元背景下联村党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
        (二) 进一步优化联村党组织建设方式的思路
        (三) 乡村振兴背景下联村党组织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及联系方式

(8)重庆市C区乡村振兴实施路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2.2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论文框架与技术路线
        1.3.2 研究方法与创新
2 基本概念、理论借鉴及实践经验借鉴
    2.1 基本概念
    2.2 理论借鉴
        2.2.1 农业区位理论
        2.2.2 舒尔茨的农业理论
        2.2.3 新公共服务理论
    2.3 实践经验借鉴
        2.3.1 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
        2.3.2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
        2.3.3 启示
3 重庆市C区乡村振兴的现状分析
    3.1 重庆市C区基本情况
    3.2 重庆市C区乡村振兴基本情况
        3.2.1 乡村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3.2.2 乡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3.2.3 乡村治理格局初具雏形
4 重庆市C区乡村振兴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重庆市C区乡村振兴面临的主要问题
        4.1.1 规划用地难
        4.1.2 资金筹措难
        4.1.3 人才队伍弱
    4.2 原因分析
        4.2.1 规划用地体制机制不健全
        4.2.2 投融资机制不完善
        4.2.3 乡村发展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够
5 重庆市C区乡村振兴实施路径探析
    5.1 重庆市C区乡村振兴实施路径
        5.1.1 以机制创新路径指引乡村振兴道路
        5.1.2 以土地改革路径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5.1.3 以“园区模式”路径带动乡村发展
        5.1.4 以人才培育路径支撑乡村振兴发展
    5.2 优化建议
        5.2.1 进一步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5.2.2 着力推动乡村产业发展
        5.2.3 建立健全乡村治理体系
参考文献
附录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9)构建党建牵引型乡村复合治理新格局 ——浙江的先行探索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和重大意义
        (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二)政党、政府、社会:认识农村基层党建的三个新视角
        (三)新时代农村基层党建的“浙江智慧”和“浙江经验”
    二、文献综述与现有研究的不足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成果的评价
    三、创新性与不足
    四、学术研究方法
第一章 浙江农村基层党建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探索突破阶段(1978-1991年)
        一、围绕中心任务开展整顿工作
        二、强化村级党组织的整体功能
        三、拓宽乡镇企业党建的新领域
    第二节 全面推进阶段(1992-2002年)
        一、村富民富村及基层党组织的基本情况
        二、村穷民富村及基层党组织的基本情况
        三、村穷民穷村及基层党组织的基本情况
    第三节 城乡统筹阶段(2002—2012年)
        一、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的指导与实践
        二、浙江特色城乡融合发展阶段
    第四节 全面深化阶段(2012年以来)
        一、十八大以来浙江“三农”工作的新成就
        二、浙江农村基层党建的顶层设计
第二章 农村基层党建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创新
    第一节 数字乡村战略下的“党建+互联网”建设
        一、义乌市互联网党建
        二、杭州市临安区白牛村电商党建
    第二节 构建特色小镇党建全域融合新模式
        一、创新做法
        二、具体成效
    第三节 “党建+产业”建设红色茶香小镇
        一、实现农村基层党组织覆盖全产业链
        二、找准农村党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
        三、善于通过教育宣传引导促进农村社会和谐
    第四节 小结
        一、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农村基层党建
        二、在农村新经济新业态中完善党建功能
        三、促进农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第三章 农村基层党建在服务农民利益多元化中的创新
    第一节 全省推行“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制度
        一、围绕“全覆盖”做到全部走到
        二、围绕“走进去”给群众办好事
    第二节 农村基层党建在服务群众中的创新做法
        一、余姚市“小板凳”群众工作法
        二、嘉善县建立“民情在线系统”
        三、台州市坚持民主恳谈
        四、长兴县推行党员身份证制度破解流动党员管理难
    第三节 小结
        一、围绕农业人口转型强化政党利益综合功能
        二、健全农村党员服务群众的工作体系
        三、创新农村党代表服务群众的制度载体
第四章 农村基层党建在引领农村社会治理中的创新
    第一节 “枫桥经验”老典型焕发新生机
        一、毛泽东批示的“枫桥经验”到底是什么
        二、枫桥经验在新时代的创新和发展
        三、枫桥经验的成效和启示
    第二节 基层党建引领农村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
        一、舟山市“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
        二、象山县“村民说事”制度
        三、龙游县规范完善村规民约推进基层治理法制化
    第三节 小结
        一、农村基层党建要发挥引领作用
        二、构建“五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第五章 农村基层党建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中的创新
    第一节 村级组织换届拉票贿选问题研究
        一、拉票贿选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二、破解拉票贿选难题的创新和做法
    第二节 宁波市小微权力”清单给权力套上紧箍
        一、详细列出小微权力清单并公开公示
        二、构建规范运行基本流程的“操作图”
        三、构建村民对村干部规范用权的监督机制
        四、出台村干部违法违纪责任追究办法
    第三节 郑宅镇安山村以家规家训家风推进基层党建
        一、“江南第一家”郑义门的家风
        二、以“小家”促“大家”的做法及启示
    第四节 小结
        一、严明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二、完善管住小微权力的体制机制
        三、培厚农村清廉文化的丰厚土壤
第六章 构建党建牵引型乡村复合治理新格局的总体布局
    第一节 新时代做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现实困境
        一、农村经济体制转型后基层党建工作的适应度不够
        二、社会阶层结构变迁使党建工作覆盖的范围更广
        三、基层社会治理发展中对党建引领提出更高要求
        四、网络时代的兴起对基层党建工作方式的考验
        五、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给小微权力套上紧箍
    第二节 构建党建牵引乡村复合治理新格局的基本思路
        一、坚持党的领导原则
        二、突出顶层设计原则
        三、坚持责任到人原则
        四、注重从严治党原则
    第三节 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一、经济发展
        二、文化建设
        三、社会治理
        四、基本保障
        五、人才储备
        六、党员管理
    第四节 政党、政府、社会三要素充分发挥自身职能
        一、政党自身的发展: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的横向拓展
        二、政党与社会的关系:村党组织与农民群众之间的互动
        三、政党与政府的关系:村党组织与村民自治组织的横向协作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一、内部资料
    二、着作和文献类
    三、期刊类
后记

(10)湘潭县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研究(1992-200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五、湘潭县简介
第1章 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命题的确立
    1.1 党的建设面临的新环境
        1.1.1 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
        1.1.2 国内经济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
        1.1.3 党自身的新问题
    1.2 新世纪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
        1.2.1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1.2.2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2.3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3 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命题的提出
        1.3.1 对党的建设规律和特点的必然结论
        1.3.2 “伟大工程”基本经验的继承
        1.3.3 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科学内涵
第2章 湘潭县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背景
    2.1 党中央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工作部署
    2.2 湖南省开展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具体安排
        2.2.1 加强党的理想理论建设,全面提高党员素质
        2.2.2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2.2.3 重视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2.2.4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培养和选拔德才兼备的党员干部
    2.3 新形势下湘潭县党的建设新问题
第3章 湘潭县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举措及成效
    3.1 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举措及成效
        3.1.1 强化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3.1.2 开展“四个观念”教育活动
        3.1.3 开展“三讲”教育活动
        3.1.4 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活动
    3.2 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及成效
        3.2.1 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3.2.2 实施党建“先锋工程”
        3.2.3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3.2.4 改进党员发展和管理机制
    3.3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举措及成效
        3.3.1 学习贯彻《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
        3.3.2 实施“鱼水工程”
        3.3.3 开展“一创三满意”活动
    3.4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举措及成效
        3.4.1 建立健全反腐倡廉机制
        3.4.2 加强党风廉政教育
        3.4.3 查处违纪案件
        3.4.4 纠正行业和部门不正之风
        3.4.5 实行政务公开
    3.5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及成效
        3.5.1 推进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
        3.5.2 改进干部考察制度
        3.5.3 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
        3.5.4 实施“人才强县”战略
第4章 湘潭县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特点及基本经验
    4.1 湘潭县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特点
        4.1.1 理论联系实际
        4.1.2 充分联系群众
        4.1.3 注重宣传工作
        4.1.4 严格组织考核
        4.1.5 重视干部培养
    4.2 湘潭县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基本经验
        4.2.1 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建设的中心环节
        4.2.2 党的组织建设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核心领导地位的根本保证
        4.2.3 党的作风建设是巩固党领导核心地位的重要条件
        4.2.4 反腐倡廉建设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重要途径
        4.2.5 干部队伍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方面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四、精心选配支书 加快后进支部转化(论文参考文献)

  • [1]精准扶贫视域下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党建研究 ——基于H县两个乡镇的调查分析[D]. 黄慧核.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11)
  • [2]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 ——以河北省Y县为例[D]. 郭媛媛. 河北大学, 2021
  • [3]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D]. 高云亮. 兰州大学, 2021(11)
  • [4]乡村振兴战略下东营市村级干部队伍建设问题研究[D]. 籍薇.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4)
  • [5]村级党组织在推动乡村振兴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Q镇为例[D]. 汤晓彤.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6]农村党支部选举制度创新研究 ——以D村“两票”制为例[D]. 梁俊山. 山西大学, 2020(07)
  • [7]联村党组织:农村基层党建方式创新研究[D]. 张瑞飞. 山西大学, 2020(01)
  • [8]重庆市C区乡村振兴实施路径探索[D]. 周欣. 重庆大学, 2019(06)
  • [9]构建党建牵引型乡村复合治理新格局 ——浙江的先行探索及启示[D]. 吴雯雯.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10]湘潭县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研究(1992-2002)[D]. 黄浩. 湘潭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精心选拔支部书记加快落后支部改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