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今识字课本看素质教育

从古今识字课本看素质教育

一、从古今识字教材看素质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石磊[1](2021)在《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研究(1927-1949)》文中指出民国时期的民众教育馆,是在民众教育运动中转型或改组生成的综合性地方社会教育机构,1949年以前承担着尚未建立博物馆的省、市、县文物考古、艺术品征集保护、美术展览、研究教育工作。其博物馆美育事业萌芽于社会式美术教育崛起和博物馆兴建的热潮中,在当时以民众教育馆为中心机关的社会教育体系中,其艺术品展示、收藏、说明以及传授艺术知识提高民众审美觉悟的责任由政府以立法形式赋予,服务国民性改造和社会艺术化事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往在美术史、博物馆的通史或个案研究中,关于民众教育馆美术教育的研究成果和文献记录较少,且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因此,文章选取1927年—1949年的民众教育馆的实物收藏、展览、讲演、出版、培训等美育举措为考察对象,研究其实践过程、理念、特点和历史价值。首先,在社会教育和博物馆史的视域中,分析博物馆美育产生的思想根源,梳理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体系形成的社会背景和过程,阐明民众教育馆跻身社会美育领域的必然性。然后,在美术、博物馆领域的交叉带,全面考察非战时状态下江浙、云南、山东等地建制较完善的民众教育馆在行使美术馆应有的社会美育职能时,运用的手段、奉行的原则、施教的内容,把握民众教育馆开展艺术、博物馆类工作实践的落脚点、总体态势和成果业绩。紧接着,解读以往疏于研究的全面抗战时期后方民众教育馆抓住国难当头之际艺术教育与文化保护工作地位提升的机遇,依托教育政策和文化区位条件优势,协助、承办的民族艺术文化保护、公共美术宣教等工作,肯定其在统一艺术家思想、加快美术大众化进程、平衡社会艺术教育资源分配、扞卫及重塑国家文化等方面的意义。在此基础上,针对美术馆普遍规律与民众教育馆的文化个性、民众教育馆通用规程与各馆艺术教育实际情况两对矛盾,归纳出本质相似的民众教育馆和专业美术馆在公共美术教育工作中表现出的共性,剖析民众教育馆相比专业美术馆更突出的平民性、实利性、多元性、指导性特点及其成因,发掘出民众教育馆地域特色鲜明、协同性强、全民覆盖率高等优势。最后,总结民众教育馆在社会动荡和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对中国社会美术教育现代转型以及对博物馆本体发展所起的作用,辩证看待民众教育馆在艺术教育和博物馆事业本土化建设中的前瞻性和存在问题的成因。希望通过整理、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相关史料、案例,客观揭示民众教育馆对中国近现代博物馆美育事业发展的历史贡献,明晰其在博物馆史与美术史中的独特地位,更完整地呈现早期博物馆美育发展的全貌,并弥补社会美术教育历史版图的缺失。

苏影[2](2020)在《叶圣陶的语文素养理念及其影响与启示研究》文中提出叶圣陶毕生从事语文教育相关工作,在长期的语文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的过程中,在对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批判、反思与继承的基础上,他廓清了语文教育界长期模糊的语文概念,形成精深且富有创见的语文素养理念。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探究了叶圣陶语文素养理念的内涵、实践路径,分析了叶圣陶语文素养理念带给当下语文教学的影响和启示。第一章内涵方面,叶圣陶对中国传统语文教育进行了批判,从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三方面指出其脱离社会生活、束缚学生思维的弊病,同时叶圣陶从传统语文教育中的诵读教学和启发式教学得到启示并继承。叶圣陶认为教育目的在于培养能够应付生活的人,语文是生活中的重要工具,根据对于教育目的和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叶圣陶提炼出语文素养的核心要素为语言和思维。第二章,实践路径方面,叶圣陶提出了“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着名论断,他从学生、教师和学校三者的关系论述了“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实施的必要性,并指出了三条实施建议,注重联系生活、注重培养学生习惯和注重启发式教学。第三章,讨论了语文素养理念对于语文教育教学理论建设的影响,包括重视生活的语感教学论和情境教育理念。最后讨论了语文素养理念可以给当下语文教学带来启示。第一,将生活实际作为重要基础。第二,以培养学生习惯为重点内容。第三,以启发式教学为主要方法。

陈喆[3](2020)在《《教育家成长丛书》折射的语文教学方法选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语教学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课程改革,涌现出大量知名的语文教育家。但在先进教学经验的分享过程中往往囿于教师个体差异、学情等诸多因素而无法实现优秀经验的大范围推广与实践。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与分析推理相结合的方法,以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编订的《教育家成长丛书》为依托,使用内容分析法,得出就方式层面而言的改革开放以来中语教学现状,探讨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采用教学方法的行为倾向。对《丛书》中涉及的27位语文教学名家开展的频次统计,以频次定量化的手段分析出朗读法和追问法在所有学段中都具有极高的使用频次,而又由于学段的各不相同,各学段教师的语文教育理念与培养价值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就方法而言,情景模拟法、小组讨论法、重点字词分析法等在不同学段体现出不同的使用倾向,需要调动多样能力的、能力层级较高的情景模拟法、小组讨论法在初高中使用频次明显高于小学。通过对《丛书》的研究,不仅仅可以获得方法的使用频次,更可以在对比中发现相同方法在不同学段、不同教师身上并不完全相同的使用形式,通过进一步分析,研究了朗读法大类下多种实现形式的不同倾向、追问教学法运用中的教师引导力平衡问题以及规避小组讨论低效化的路径。从部编本新教材推出及2017高中语文新课标颁布代表的语文教育新时代出发,结合27位语文名师几十年来的语文教学经验,以承前启后的方式,进一步思考在教材变动、课标变动、理论变动的语文教育新时代,教法应当如何在传承语文教育先进经验的同时,适应新时代的语文教学要求,展望未来语文教育的实践路径。语文数字化阅读教学的课程设计、多媒介素养的养成,新教材课后引导部分对于教学方法选择的建议,都成为了基于教学方法统计考量之后的教法选择创新方向。教学方法的统计并不是研究的目的,解释为什么选择这些教学方法并将它们放到当代语文教学环境中探讨才是本文的核心。研究旨在分析教学方法选择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适合新时代中语教学的教学方法变革路径,帮助教师在新课改以来的语文教学中吸取经验,选择更有效的教学方法。要帮助一线语文教师跟紧语文教育变革的潮流,就必须要在师生最直接互动处的教学方法层面下功夫,本课题在探讨新课改后教法层面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李铁绳[4](2019)在《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进及其逻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基础教育的质量提升与保障依赖于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教师教育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活水源头。专业化是教师职业的基础,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目标与根本旨归。教师专业化必然要求教师教育专业化。教师教育专业化是国际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也是我国新时代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论题。然而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制度不健全,导致教师教育转型脱离实际,进而导致基础教育需求侧与教师教育供给侧出现结构性矛盾——基础教育需求侧是教师队伍结构性短缺,教师教育供给侧则是教师培养供过于求,从而影响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及教育现代化进程。国内关于教师教育专业化的研究主要偏重微观分析,系统化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因此,研究者确定了教师教育专业化这一时代论题。根据掌握的文献资料和已有研究,将研究的核心问题确定为“教师教育专业化如何演进”,并聚焦于四个主要问题:教师教育机构转型与认证、教师教育专业设置与认证、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与课程设置、教师专业标准。为了全面深入地研究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探析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走向,本研究遵循唯物辩证法基本原理,采用历史文献法、比较分析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方法,对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变及其逻辑按照一条主线与三条辅线展开研究,一条主线是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进程,系统分析了我国师范教育初创、师范教育曲折发展、师范教育重建、教师教育转型阶段教师教育专业化的演进特征,重点厘清了每个发展阶段横断面教师教育机构转型与认证、教师教育专业设置与认证、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与课程设置、教师专业标准等方面的演进历程,梳理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脉络与特色。三条辅线分别为:一是我国对西方教师教育制度体制的移植、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主要表现为学习日本——仿照美国——以俄为师——遍采各国,将西方教师教育理念、体制与我国教师教育实际相结合,逐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教师教育体系;二是社会需求对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础教育师资数量与质量需求、教师专业标准与教师资格制度、教师专业发展等需求对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诉求;三是师范生学费政策的演变,主要经历了免费——缴费——部分回归公费的变迁。同时对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的教师教育专业化进行了纵览与横述,以国际经验为镜鉴,启示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改革。研究最后聚焦于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分析了历史逻辑的变化,呈现了理论逻辑的特质,展现了实践逻辑的复杂。在实践逻辑方面,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梳理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变迁历程,对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制度体制从制度断裂与制度渐变两个维度进行了制度变迁分析,从路径依赖与路径创造两个维度进行了路径演变分析,全方位、立体式展示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演进图景。理论逻辑方面,分析了教师教育的基本规律、教师专业发展规律、师范性与学术性的二重性,为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实践逻辑方面,基于教师教育治理的视角,从国家宏观层面、地方中观层面、学校微观层面提出了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实践策略,分析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改革走向。

陈刚[5](2019)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外语学习文化的涵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将外语学习文化定义为特定人群关于外语学习共有的一种特征性的认知系统、价值诉求和行为方式的体系。一种文化在其历史发生、发展过程中,常会与其他相关文化乃至异质文化发生历史性遭遇,从而产生文化的涵化现象。所谓涵化,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文化体系间的接触碰撞、相互作用而导致其中的一方或双方其原有文化发生相应的结构性、机制性、内涵性变化的现象。改革开放以来,在基础教育领域进行的新课程改革,为我国外语学习文化的涵化提供了现实条件。以现行国家课程标准所规范的课程化、制度化的外语教学为例,从课程设计与实施,直至与之相应的教学法体系的建设、制定和选择,不论是交际法还是任务型,其所折射出的课程及学科教学理念,包括基于这些理念和教法由中外合作编写或改编的教材,相对于传统外语教学,无不强烈表现出其文化内涵的异质性,这是两种文化接触所产生的生态结果——外语教学包括与之相应的外语学习文化及其当代范式的“涵化”。因此,深入研究在这一特定情境中我国外语学习文化涵化现象的实际状况及内在机制,揭示在这一进程中其模式建构与范式变换的规律,不仅有助于呈现特定学习场域中存在问题,也有助于克服并解决这些问题,进而对我国外语学习文化指向未来的发展,包括其创新模式的建构及外语教学的深化改革,产生积极影响。在当今学习化社会的大环境下,学习文化研究越来越得到国内外学界的普遍重视。而学习文化理念在外语学习研究领域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包括“华人学习者悖论”等现象,也为解释中国学生的外语学习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并直接促成了文化协同论等理论流派和研究成果的出现。目前,该领域的国内外研究,多集中在传统文化与学习或外语学习间关系的相关问题上,研究对象也更多地偏向高等教育领域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基础教育领域的研究较少,而从涵化理论的角度研究外语学习文化的,则尚未闻见。基于对文化作为复杂人类形态复合体的本体认识,本研究融合文化人类学和民族学研究的涵化概念和理论视角,以思辨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试图考察、理解、解释中国师生外语学习文化涵化之现状和成因,并对其复杂关系结构及其机制、规律与规律的某些方面,在知识分析和概念抽象的基础上给予可能的、贯通的理论综合。本研究首先对有“学”无“习”的外语学习环境做了分析,对学习者特点研究做了全面梳理,并回顾了国内外对于学习文化研究的既有成果,进而对二语习得研究和学习文化研究的不同理论视角,包括其针对中国学习者研究的理论取向之异同进行了学理辨析,与二语习得的研究相比,学习文化的研究视域则更倾向于学习特征的共享性和普遍性。在此基础上,梳理、提炼并确定了本研究的外语学习文化的理论视角及工作定义,进而提出了探索性的概念框架;继而以此概念框架为基点,对相关基础理论进行了溯源,概括出包括语言意识形态理论、文化融合理论、文化心理学在内的基础理论及其相关前沿信息。参照前人对中国学生的外语学习的态度、文化观念及心理特征的相关探索,尝试性地从外语学习的六个相关维度,包括学习目的和态度、对好的外语教师和好的外语学生的看法、教与学的方式方法的选择、对课堂、教材、师生关系的态度和看法等外语学习的基本面,给予综合的文化考察。由于教与学紧密的关系,以及学习观念、态度对外语教学、外语学习方式方法的生态影响,本研究特别关注教与学的双向互补与互动,从而将研究重心确立为教师和学生、教法和学法。依据概念框架和研究问题的需要,本研究选择了多学科综合的混合研究法,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叙事探究、内容分析、原型法,以及多种研究手段:问卷调查、集体访谈、个人访谈、课堂观察等。复合研究方法的使用可以全面反映外语学习文化的现状,也可以在不同数据之间进行相互印证。根据对外语学习文化主要维度的考察,在呈现外语学习文化现状的基础上,研究者提出了中国外语学习文化在不同情境中的三种涵化类型的假设,基于数据分析和讨论,证实或者部分证实上述三个研究假设为真,并有了新的发现:在理论研究和文化建构层面,涵化形态接近同化形态;在学校教育特别是课堂教学方面,多呈现假晶形态;理论研究和课堂实践之间亦呈现出假晶形态;而在学习生活及学习者个体实践层面,突出表现为涵化的融合形态。在特定的外语学习场域中,中国教师特有的外语教学管理、以问题链为实现路径的高效课堂实践、中国特色的语码转换教学法等,则成为外语学习文化更具专业特质的创新涵化形态。基于外语学习文化发现的新维度,笔者完成了对研究概念框架的修订。在对中国学生外语学习文化涵化的形态进行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笔者回到研究的基础理论,对涵化的成因从语言意识形态、文化涵化以及中国文化心理角度等进行了深度透视,尝试初步建立外语学习文化涵化模式:外语学习文化的涵化是内在需求和外部推动相结合的双动力系统,两者存在承传变异的双向互动关系。整合性的涵化策略被自然地采用,涵化特征表现为融合、创新和多元。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外语学习文化中普遍存在着涵化现象。第二,同化、假晶和融合是中国师生在特定外语学习环境和生态中采取的涵化策略。第三,外语学习文化的涵化揭示了母语为汉语的中国学习者具有区别性特征的文化特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论的融合赋予了本研究创新的视角,外语学习文化的涵化运用在外语学习领域,而且是基础外语教育领域,同时实现了研究对象的创新;涵化新维度的发现与涵化模式的构建是本研究的理论新意。

施圣杰[6](2018)在《《世界图解》与《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世界图解》是17世纪捷克着名教育家夸美纽斯的经典之作,是一本影响欧洲两个多世纪的百科启蒙识字教材。该书的一大特色是将插图和识字内容有机结合,以图解字义的方式重新定义了儿童识字教材。《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在清末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由刘树屏主持编写,是澄衷蒙学堂自编的百科启蒙识字教材。该书不仅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还大量引入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并为学习内容绘制了许多精美的插图。本文对二者进行比较,旨在为识字教材的编写建言献策。本文使用了比较研究法、文献研究法以及内容分析法,从写理念、编排体例、教材内容三方面对《世界图解》和《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进行了比较研究。本文共分为5章,第1章为绪论,主要包括了选题的缘由、研究对象的概述、相关概念的界定、研究的意义、方法及文献综述等内容。第2章是编写理念的比较。通过研究,笔者发现二者在编写理念上都强调知识的广泛性和实用性,而不同点在于《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的知识内容相比《世界图解》难度更大。第3章为编排体例的比较。笔者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比较二者在编写结构上的异同。通过研究发现二者的宏观结构较为相似,但微观结构差异较为明显。第4章为教材内容的比较。笔者将书中的知识内容分为语文知识内容、自然科学知识内容、社会知识内容和德育内容,从四方面进行比较。第5章为结论与建议。通过比较研究,笔者得出以下结论:二者的编排体例均有继承与创新;插图设置各具特色;二者广泛的知识内容与相似的社会背景有关;二者内容深度的差异与编写理念有关。根据此次研究,笔者建议识字教材的编写应注意插图的合理性,关注新技术的开发与运用,重视学习工具的辅助功能,注重传统文化的筛选。

杨惠芬(Yvonne Yang)[7](2018)在《高等教育中的服务学习》文中指出美国开展服务学习已是普遍、具成效、以及被鼓励的教育理念,台湾地区从倡导迈入推广期,但在大陆地区仍属于一种创新性的教育概念。本论文以“高等教育中的服务学习”为题,探讨服务学习在美国、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情况。研究目的有四:其一、探讨服务学习的教育意义与具体成效;其二、解构其促成服务学习成功的外部环境;其三、探求高校内部服务学习推动的评估机制;其四、分析其推动服务学习成功的内部环境各要素。根据研究框架,本研究内容包括绪论共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研究动机与目的、研究重要性、范围与限制、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同时针对核心概念“服务学习”进行界定。第二部分为理论与研究方面的文献综述,通过对美国、台湾地区、大陆地区有关高等教育服务学习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评述。第三部分为高等教育实践方面的文献综述,通过对美国、台湾地区、大陆地区有关高等教育界在服务学习实践的相关文献进行评述。第四部分为政府部门开展方面的文献综述,通过美国、台湾地区、大陆地区有关政府部门对服务学习开展的相关文献进行评述。第五部分为服务学习成效与评估的现况,基于服务学习对学生、对学校、对社区、对社会成效的相关研究、以及成功的服务学习设计原则进行说明,并且提出服务学习制度化评估相关模式,作为本研究评估工具选择的依循标准。第六部分研究工具与量化研究,采用Andrew Furco教授的“高等教育服务学习制度化自评要点”进行资料搜集,除叙述统计量分析与推论统计量分析外,进一步针对“学校理念”、“教师支持”、“学生支持”、“社区参与”、“学校支持”等五大面向,以及各子面向的制度化程度进行探讨,再者,采用四分位数法试图了解二岸五大典范高校的定位。第七部分质化访谈,透过标准化深度访谈,探讨台湾地区的明新科技大学、辅仁大学、静宜大学、大陆地区的中山大学、以及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等五大典范高校内部环境在服务学习制度化的支持现况。第八部分结论与建议,通过美国、台湾地区、大陆地区归纳其外在环境对服务学习的正向支持作为,同时以台湾地区全体高校的发展现况调查、以及五大典范高校质化访谈内容,总结高等教育中服务学习的发展经验,为本研究目的“移植美国服务学习至善果实到各高校的成功”提供重要启示与借鉴。最后,本研究提出四个重点结论:第一点、通过“服务学习”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第二点、通过“政府政策”促进服务学习的正向发展;第三点、通过“学术研究”强化服务学习的教育影响力;第四点、通过“高等教育”落实服务学习的全人发展目标。

崔玮奕[8](2017)在《基于汉字造字理据的识字教学的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2001年颁布的《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应该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汉字是表意性文字,是音、形、义三位一体的方块字,汉字本身所具备的造字理据是其内在的科学规律。字理识字教学就是将汉字的构字理据融入语文识字教学的教学方法,它不仅能帮助学生扎实有效地学习语言文字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形成解析文字的自主学习能力。因而,基于汉字造字理据的字理教学势必会对当今语文识字教学产生积极的借鉴意义与价值。本论文共分六个章节。第一章从研究背景、目的意义、研究进展等角度出发,简要介绍了字理教学的发展历程,并简要概括识字教学现状中因教师缺乏字理基础,导致识字教学现状不理想的情况。第二章对“识字教学”和“汉字理据”进行了概念界定,并阐述字理识字教学的理论基础及在字理识字教学的必要性。第三章通过广西及上海地区的调研分析,尝试寻找上海地区学生汉字使用错误率高的因素,分析上海地区学校在识字教学中未使用字理教学的原因。第四章基于课堂实践,详细介绍基于汉字理据的识字教学实践。首先,介绍字理教学资源开发的多种途径;其次,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和字理识字教学的特点从生活中了解字理、故事中认识字理、课堂中学习字理这三个角度阐述语文课堂实践活动。第五章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和字理教学的特点阐述字理识字教学在独体字教学、合体字教学及易错字教学三方面的教学策略。分别为“溯源——对照”牢记独体字,“分解——组合”巧学合体字,“比较——理解”辨析易错字;最后,提出字理教学在识字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第六章结合教学实践总结了针对汉字理据的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效果,分别为:夯实汉字音形义学习的基础;提高汉字使用的准确性;积累丰富的汉字学文化;提升内在语文素养。同时,分析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应采取的措施,以及对这一新课题的展望。

徐辉[9](2016)在《中国古代小学美育原理的现代阐释》文中研究说明美育是古代小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日益受到当代美学界和教育学界研究的关注。本文在前人相关研究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中西方美学原理的分析方法,对古代美育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有益的探讨。论文在澄清古代小学美育的概念后,首先总结分析了学界研究现状和不足,确立了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接着,从共时和历时的不同角度,阐述古代小学美育的内容、途径、特点与分期,并尝试归纳古代小学美育发展的历史分期;之后,再运用中西美学原理、美育原理和相关理论,论证古代小学美育的生成机制。最后,再通过比较方法,对当下小学美育进行反思,提出批评,并尝试探索当下小学美育发展的有效途径。论文认为,先秦时期的“六艺”教育奠定了后世小学美育的基本内容和方向,具体而言,即以“礼乐”为中心,包括以诗教、乐教、书教等为主的审美情感教育;以礼教、道德、儒家经典等为主的伦理情感教育;以洒扫、应对、饮食、游历等为主的生活情感教育,以五方、六甲、数教、射御等为主的生活技能教育。如此,小学教育的审美情感呈现出综合性,生活性,道德性,自然性等不同特征。古代小学美育虽然不具备独立性,但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点,如宗白华所提出的“乐教亡而书教兴”就代表了先唐美育的发展重点,而“礼教盛而书教隐”则成为唐以后小学美育的主要特征。在以德育为主线的古代小学教育体系中,美育如何能脱颖而出,成为当代小学教育可资借鉴的国学传统资源,是本文主要集中论述的另一大课题。论文首先从中国美学“因文成美”原理出发,系统分析了“礼乐相和”与“美善如一”的中西方古典美学原理,其中又从西方美学原理入手,分析了审美情感分别与知识理性、自然情感及道德情感之间的关系,将古代小学德育和美育之间的关系论证清楚。最后,对比当下小学美育普遍存在的“非人文”、“非艺术”等弊端,古代小学美育追求“尽善尽美”的做法,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借鉴意义。总之,运用美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古代小学美育内容加以阐释,不仅有助于加深我们对美学原理的理解和实践,也是汲古为今、以学为用的最终归宿。当然,由于笔者学识和时间所限,论文虽融入了导师课内外不少闪光论点,但仍难掩饰论文的薄弱和不足。

李唯[10](2015)在《《三字经》与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三字经》作为我国古代重要的蒙学教材久而经典,在千年的流传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它的姿态。本文试图跨越千年的时空距离,解析《三字经》的组织编排及其内容选择的独特性,从中挖掘出它之所以经久不衰的缘由以及他所具有的时代意义。立足于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着眼于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的得失,在对比研究中发掘语文教育的思想内涵,为当今的小学语文教材编纂提供诸多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阐述了论文研究的研究意义、研究价值,以及拟解决的问题、在论文中预期得到的结论。第二部分:《三字经》与中国蒙学教育概述。这一部分从古代蒙学教材对儿童成长的影响和现行小学语文教才对儿童成长的影响这两个方面出发。在古代蒙学教材的发展方面,分析了夏商周时期、周秦两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明清时期,这五个阶段蒙学的演进历程以及不同时期的蒙学代表读物。在这一基础上分析了不同阶段蒙学的发展程度以及对儿童成长的影响。在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对儿童成长的影响方面,将建国后的小学语文教材的发展划分为四个时期:探索时期、突破时期、稳步发展时期、新课程改革时期。悉数了大半个世纪的语文教材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机遇与挑战。第三部分:剖析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存在的问题。以新课程标准为教材编纂的纲领,分析其时代意义与要求,对比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编纂的特点,总结出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四点不足。第四部分:将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与《三字经》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进行对比,《三字经》以精炼的语言、整齐地句式、朗朗的韵语和清晰的条目展现在人们面前。在对比之下,通过对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课文内容的统计分析,其局限性就凸显出来了:过分强调识字优先、思想优先都违背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内容上,《三字经》所涵盖的关于教育、修身、伦理、格物、历史等等内容远比当今小学语文教材要丰富的多。通过对比分析,明确指出《三字经》对小学语文教材编纂的借鉴意义。在此提出了两点结论:其一,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应充分借鉴《三字经》在形式、内容和思想方面的有力因子;其二,应该引导《三字经》走入小学语文教材。

二、从古今识字教材看素质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古今识字教材看素质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研究(1927-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一)选题的缘起
        (二)选题的意义
    二、选题范围、概念界定
        (一)时空范围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现状述评
        (一)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及博物馆美育研究
        (二)1949年后民众教育馆及博物馆美育研究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六、研究价值
第一章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确立的背景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产生的思想条件
        一、历史根源:古物遗迹的审美教化功用
        二、外因刺激:西方博物馆审美思想启发
        三、引荐媒介:近代学者的博物馆译介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产生的历史条件
        一、救亡图存运动决定文化使命
        二、社会教育环境决定功能选择
    第三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的确立经过
        一、民众教育运动助推博物馆转型
        二、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正式确立
        三、民众教育馆附属博物馆的涌现
第二章 民众教育馆社会美育的方法与实践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发挥美育功能的实体依靠
        一、馆舍建筑的美感化育作用
        二、艺术收藏的物化资源整合
        三、展览陈列的直观启发性能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艺术教育规范与实施方法
        一、技能教授与精神渗透:公共美术宣教与活动
        二、内质整改与外延交流:艺术团体创立与合作
        三、人才资源与文化担当:人员素质与人事聘用
第三章 后方民众教育馆艺术工作的历史贡献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艺术工作方向的扭转
        一、艺术教育工作地位提升
        二、充当特殊艺术抗战力量
    第二节 后方民众教育馆艺术事业进展及成果
        一、持续并恢复展览与宣教
        二、促进大众美术全面推广
        三、转型成为专业艺术机构
        四、协助延续博物馆的工作
    第三节 后方民众教育馆艺术教育工作的意义
        一、加快美术的大众化步伐
        二、平衡艺术教育资源配置
        三、统一思想淡化门户之见
        四、文化保护提振爱国情绪
        五、充实艺术的社会性内涵
第四章 民众教育馆与专业美术馆的工作异同对比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与专业美术馆美育工作的共性
        一、功能定位有一致性
        二、教育模式的相似性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不同于专业美术馆的工作特点
        一、基层性
        二、指导性
        三、实用性
        四、多样性
    第三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特点的主要成因分析
        一、坚持下层民众为本的教育方向
        二、政府制定规章强化制度管理
        三、定位任务决定艺术事业走向
        四、迥异地域政治文化基础影响
    第四节 民众教育馆相较于专业美术馆的优势所在
        一、突出艺术教育的地域性特色
        二、提高艺术教育全民化覆盖率
        三、强化艺术与其他部门协同性
第五章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的历史意义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的本土美术教育现代性探索
        一、社会美育向现代化转型
        二、社会美育向正规化迈进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的博物馆本体论意义
        一、公共收藏积累与国家文化形象树立
        二、教育功能居首与博物馆美育常态化
        三、敞开平民参与大门让美育走入基层
        四、现代公共文化场馆功能与建制铺垫
第六章 民众教育馆美育事业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的进步性
        一、构建地方艺术图景推动本土文化进程
        二、认清社会历史责任应对阶段冲突挑战
        三、协同利用内外资源争取最优社教效益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的局限性
        一、民众教育馆艺术教育问题的表现
        二、民众教育馆艺术工作的干扰因素
结论
附录 民国时期国内各地方民众教育馆相关艺术活动大事年表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2)叶圣陶的语文素养理念及其影响与启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趋势
    四、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叶圣陶语文素养理念的内涵研究
    第一节 叶圣陶语文素养理念的源头
        一、对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批判
        二、对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继承
    第二节 叶圣陶语文素养理念的根据
        一、教育目的:教育培养能够应付生活的人
        二、课程性质:语文是生活中的重要工具
    第三节 语文素养理念的核心要素
        一、语言是首要的
        二、思维和语言是二而一的
第二章 实践路径研究
    第一节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根据
        一、学生是一颗有潜力、自发生长的“种子”
        二、教育是培养学生做一个能够独自应付生活的人
    第二节 “教只是为了教”的弊端
        一、学生只是储存知识的“空瓶子”
        二、教师是全情投入的演员,学生是置身事外的观众
        三、学校变成售卖知识的“学科杂货店”
    第三节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内涵
        一、学校是学生和生活的桥梁
        二、教育就是教师帮助学生养成习惯
        三、学生是需要被启发的“生活体”
    第四节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实施
        一、注重联系生活
        二、注重培养学生习惯
        三、注重启发式教学
第三章 叶圣陶语文素养理念的影响和启示
    第一节 对语文教育教学理论建设的影响
        一、以生活为课堂的语感教学论
        二、从“真”出发的情境教育
    第二节 对当下语文教学的启示
        一、重要基础: 生活实际
        二、重点内容: 培养习惯
        三、主要方法: 启发式教学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3)《教育家成长丛书》折射的语文教学方法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现状
        (一) 从历时角度看语文教学方法选择研究
        (二) 从共时角度看语文教学方法选择研究
        (三) 研究过程中的问题总结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以《丛书》为核心的语文教学方法选择情况
    第一节 分析方法的介绍
        一、抽样:材料的范围与选择
        二、界定观察类别:划分学段和课型
        三、界定记录单位和语境单位:频次的统计单位
        四、界定点算体系:归纳与结论的判定
    第二节 《丛书》的教学方法选择情况梳理
        一、选择范围
        (一) 《丁有宽与读写导练》
        (二) 《于漪与教育教学探索》
        (三) 《王崧舟与诗意语文》
        (四) 《刘金玉与阳光语文》
        (五) 《孙双金与情智教育》
        (六) 《杨一青与和谐教育》
        (七) 《李元昌与乡土教育》
        (八) 《李镇西与语文民主教育》
        (九) 《张桂蕊与语文拓展式教学》
        (十) 《赵谦翔与绿色语文》
        (十一) 《钱梦龙与导读艺术》
        (十二) 《唐江澎与体悟式教学》
        (十三) 《黄厚江与语文本色教学》
        (十四) 《韩军与新语文教育》
        (十五) 《程红兵与语文人格教育》
        (十六) 《管建刚与后作文教学》
        (十七) 《窦桂梅与主题教学》
        (十八) 《潘新和与表现——存在论语文学》
        (十九) 《魏书生与民主教育》
        (二十) 《王开东与深度语文》
        (二十一) 《王君与青春语文》
        (二十二) 《洪宗礼与母语教育》
        (二十三) 《祝禧与文化语文》
        (二十四) 《于永正与五重教学》
        (二十五) 《杨屹与情趣教育》
        (二十六) 《薄俊生与发展性教学》
        (二十七) 《汪智星与本真教育》
        二、总结
    第三节 《丛书》的教学方法选择情况分析
        一、对教学思维方式的分析
        二、对教学行为方式的分析
        (一) 小学教师的教学方法频次使用情况分析
        (二) 初中教师的教学方法频次使用情况分析
        (三) 高中教师的教学方法频次使用情况分析
        三、总结
第二章 名师教法选择的分析与创新
    第一节 名师教学方法选择的原因分析
        一、分析哪些方法
        二、朗读法与追问法中的深层理据
        (一) 朗读法
        (二) 追问法
        三、活动类方法中的深层理据
        (一)小组讨论法
        (二) 情景模拟法
        (三) 游戏、比赛法
        四、特色尝试类方法中的深层理据
        (一) 绘画法
        (二) 听写法
    第二节 名师教学方法使用中的创新性
        一、学生成为交流中表达的主体
        (一) 丁有宽、黄厚江等的追问法探索
        (二) 王君、韩军等的朗读法探索
        二、课堂成为多元化的学习环境
        (一) 祝禧、赵谦翔等的情景模拟教学法探索
        (二) 窦桂梅、钱梦龙等的小组讨论教学法探索
        三、教材成为发散性探索的支架
        (一) 于永正的绘画法使用探索
        (二) 唐江澎的听写教学法探索
        (三) 李元昌的乡土教育实践探索
第三章 新时代中语教学方法选择探讨
    第一节 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指导教学方法的选择
        一、以语言和审美为核心的朗读教学法
        二、以思维发展为重点的对话教学
        三、从语言到文化的活动设计
    第二节 名师教学方法选择倾向的启示
        一、多样化的朗读教学法可以进一步细分
        二、追问法中教师引导与学生思考的平衡点
        三、小组讨论高效化离不开教师的支架
    第三节 新教学思路下的教学方法选择
        一、承前——在名师教法选择的思路上“守正”
        二、启后——在部编新教材编排体现的教法选择上“出新”
        三、展望——在语文数字化阅读教学的时代开掘“新路”
        (一) 内容上:提供更广域的知识获取面
        (二) 形式上:基于多样媒介的教学
        (三) 思维上:辩证思维的有意培养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4)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进及其逻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与问题提出
        (一) 研究缘起
        (二) 问题提出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 师范教育与教师教育
        (二) 教师专业化与教师教育专业化
        (三) 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历史分期
    三、文献综述
        (一) 教师教育专业化研究
        (二) 教师教育机构转型与认证研究
        (三) 教师教育专业设置与认证研究
        (四)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与设置研究
        (五) 教师专业标准研究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一) 创新之处
        (二) 不足之处
第一章 师范教育初创
    第一节 师范教育的萌芽
        一、师范教育思想的萌芽
        二、师范教育的初步实践
        三、师范教育理论的移植与探索
    第二节 封闭师范教育制度的创立
        一、钦定:自上而下颁布
        二、奏定:自上而下推行
        三、独立设置的师范教育体系形成
        四、师范教育公费制度与自费制度并存
        五、管理师范教育的教育行政体制建立
    第三节 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一、中等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二、高等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三、实业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第四节 师范教育的课程设置
        一、初级师范学堂课程设置
        二、女子师范学堂课程设置
        三、优级师范学堂课程设置
        四、优级师范选科学堂课程设置
        五、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第五节 教员任用检定制度与培训制度
        一、教师任用制度和检定制度
        二、教师培训制度
    第六节 初创时期师范教育的特色与不足
        一、嫁接的师范教育思想
        二、封闭的师范教育体制
        三、师范教育办学质量总体不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师范教育曲折发展
    第一节 师范教育制度的曲折变迁
        一、封闭师范教育制度的初步发展(1912-1922年)
        二、开放师范教育制度的曲折发展(1922-1927年)
        三、上下结合的独立师范教育制度的探索(1927-1949年)
    第二节 民国时期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
        一、独立师范教育机构的建立与发展(1912-1922年)
        二、多元开放的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1922-1927年)
        三、独立师范教育机构的复兴(1927-1949年)
        四、女子师范教育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五、实业教员养成所的建立
    第三节 民国时期师范教育课程的演进
        一、封闭的师范教育课程(1912-1922年)
        二、开放的师范教育课程(1922-1927年)
        三、多元的师范教育课程(1927-1949年)
        四、女子师范教育课程设置
        五、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第四节 教师检定制度与教师培训制度
        一、教师检定制度
        二、教师培训制度
    第五节 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师范教育实践
        一、根据地师范教育的创建与发展
        二、解放区师范教育的发展
    第六节 师范教育逐步走向专业化
        一、启蒙到专业
        二、探索与不足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师范教育重建
    第一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制度的探索与发展
        一、建国初期师范教育制度的建立(1949-1966年)
        二、文革期间师范教育制度的衰落(1966-1978年)
        三、改革开放时期师范教育制度的重建(1978-1999年)
    第二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
        一、独立封闭师范教育机构的重建与发展(1949-1966年)
        二、文革期间师范教育机构严重削弱(1966-1976年)
        三、改革开放时期多元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1976-1999年)
    第三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专业设置演变
        一、建国初期师范专业设置
        二、改革开放期间师范教育专业设置
    第四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课程的变迁
        一、建国初期师范教育课程设置(1949-1966年)
        二、文革期间师范教育课程设置(1966-1976年)
        三、改革开放时期师范教育课程设置(1976-1999年)
        四、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第五节 教师资格制度与职后教师培训制度
        一、教师资格认证制度
        二、教师培训制度
    第六节 师范教育在繁荣中式微
        一、师范教育的发展特色
        二、师范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教师教育转型
    第一节 教师教育转型政策演进
        一、综合化
        二、开放化
        三、高端化
        四、一体化
    第二节 教师教育转型实践
        一、综合化:师范院校向综合化发展
        二、开放化:综合性院校参与教师教育
        三、高端化:教师教育院校和培养层次升级
        四、一体化: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逐渐融合
    第三节 师范专业设置与认证
        一、师范专业设置
        二、师范专业认证
    第四节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建立
        一、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二、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第五节 教师资格制度与教师职后培训制度
        一、教师资格认定制度
        二、教师职后培训制度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逻辑
    第一节 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历史逻辑
        一、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制度变迁分析
        二、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路径演化
    第二节 教师教育专业化的理论逻辑
        一、教师教育基本规律
        二、教师专业发展规律
        三、教师教育的二重性
    第三节 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实践逻辑
        一、国家宏观层面:建立教师教育的专业化制度体系
        二、地方中观层面:推进教师教育专业化
        三、学校微观层面:践行教师教育专业化制度
        四、完善教师教育治理机制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5)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外语学习文化的涵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对转型中外语教学的理论反思与探索
    1.1.2 学习化社会呼唤外语教育的理论跟进
    1.1.3 研究者之学术旨趣与人文情怀的驱动
1.2 研究价值
    1.2.1 生活价值—揭示外语学习者当下学习生活的实际
    1.2.2 知识价值—从学习者个体的角度透视课程的实施
    1.2.3 实践价值—外语学习文化涵化模式的建构
    1.2.4 理论价值—中国人外语学习文化机制的抽象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思路
1.5 论文框架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导言
2.2 外语学习环境分析和学习者特点研究综述
    2.2.1 有“学”无“习”的外语学习条件和环境
    2.2.2 汉语外语学习者的文化与心智结构的差异
2.3 外语学习文化概念及多元视角的理论综述
    2.3.1 外语学习文化的概念与辨析
    2.3.2 文化的涵化及文化协同模式
    2.3.3 国内外外语学习文化的涵化研究
    2.3.4 从文化角度突破外语学习研究的必要性
    2.3.5 本研究的概念框架
2.4 外语学习文化涵化研究的基础理论综述
    2.4.1 语言意识形态理论
    2.4.2 文化融合理论
    2.4.3 中国文化心理学
    2.4.4 研究方法论基础
2.5 课程标准与中国外语教育传统的对比分析
    2.5.1 外语课程标准的“三观”
    2.5.2 外语教育传统研究及历史嬗变
    2.5.3 从对照中看涵化研究的可能性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导言
3.2 方法的选择
    3.2.1 多学科综合的混合研究法
    3.2.2 多种研究手段的综合运用
    3.2.3 研究方案的设计建构实施
3.3 数据采集
    3.3.1 叙事探究
    3.3.2 问卷调查
    3.3.3 课堂观察
    3.3.4 集体访谈
    3.3.5 个别访谈
    3.3.6 原型法
3.4 数据分析
3.5 信度和效度
3.6 研究伦理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外语学习文化现状
4.1 导言
4.2 外语学习目的态度的取向
    4.2.1 目的
    4.2.2 态度
4.3 教与学方法的适应性选择
    4.3.1 方式
    4.3.2 方法
    4.3.3 管理
4.4 对好的外语教师的看法
    4.4.1 师德
    4.4.2 专业
4.5 对好的外语学生的看法
    4.5.1 特征
    4.5.2 表现
4.6 对待教材的态度及用法
    4.6.1 看法
    4.6.2 使用
    4.6.3 经典“新概念”
4.7 师生关系及角色认同
    4.7.1 师生关系
    4.7.2 课堂礼貌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外语学习文化涵化形态及其成因
5.1 导言
5.2 课程层面的同化型涵化
    5.2.1 同一个声音
    5.2.2 不同的声音
5.3 课堂教学层面的假晶、融合型涵化
    5.3.1 公开课与常态课
    5.3.2 不可能完成之“任务”
    5.3.3 问题链与高效课堂
5.4 学习者层面的协同、融合型涵化
    5.4.1 课堂
    5.4.2 课后
5.5 多种涵化形态的实践会聚及文化心理分析
    5.5.1 强化信念:苦功夫与中国式激励的融合
    5.5.2 控制策略:以考代练与文语并重的融合
    5.5.3 应用导向:问题链与语码转换的融合
    5.5.4 抵近管理:高效课堂与高效管理的融合
    5.5.5 技术嫁接:传统方法与现代技术的融合
    5.5.6 多元取向:中外文并蓄互补中的融合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外语学习文化涵化模式的实践建构
6.1 导言
6.2 涵化的层级及实现方式
    6.2.1 本体观层面的涵化
    6.2.2 学习观层面的涵化
    6.2.3 课程观层面的涵化
6.3 涵化的机制与模式
    6.3.1 生成中的涵化机制
    6.3.2 建构中的涵化模式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研究小结
7.2 主要发现
7.3 研究启示
7.4 创新之处
7.5 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附录1 外语学习方法调查问卷(试测) 附录2 外语学习方法调查问卷 附录3 课题研究邀请信 附录4 中国学生外语学习生活访谈提纲 附录5 X女士的外语学习生活访谈要点和学习故事 附录6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译作

(6)《世界图解》与《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缘由
    1.2 研究的对象
        1.2.1 《世界图解》概况
        1.2.2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概况
        1.2.3 可比性的分析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1 编写理念
        1.3.2 编排体例
        1.3.3 教材内容
    1.4 研究的意义与方法
        1.4.1 研究的意义
        1.4.2 研究的方法
    1.5 文献综述
        1.5.1 传统蒙学识字教材发展的主要脉络
        1.5.2 我国传统识字教材的研究现状
        1.5.3 《世界图解》的研究现状
        1.5.4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的研究现状
第2章 编写理念的比较
    2.1 编写理念的不同点
        2.1.1 “泛智论”和“感觉论”
        2.1.2 “中体西用”和“经世致用”
    2.2 编写理念的相同点
        2.2.1 二者均强调知识的广泛性
        2.2.2 二者均强调知识的实用性
第3章 编排体例的比较
    3.1 编排体例的宏观比较
        3.1.1 整体结构基本相似
        3.1.2 各部分比重差异明显
    3.2 编排体例的微观比较
        3.2.1 前言与凡例的比较
        3.2.2 主体部分的比较
        3.2.3 插图的比较
        3.2.4 检索系统的比较
第4章 内容的比较
    4.1 语文知识内容的比较
        4.1.1 二者都重视字词发音
        4.1.2 二者对语法知识的重视程度不同
        4.1.3 二者对古代经典的重视程度不同
    4.2 自然科学知识内容的比较
        4.2.1 二者都表现出科学知识的多样性
        4.2.2 二者在科学知识的深度上差异明显
    4.3 社会知识内容的比较
        4.3.1 二者的知识选取均表现出综合性
        4.3.2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更重传统文化
        4.3.3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更显国家意志
    4.4 德育内容的比较
        4.4.1 二者均重视人文精神的弘扬
        4.4.2 二者均重视初步的政治教育
        4.4.3 二者均重视法律常识的普及
        4.4.4 《世界图解》体现宗教色彩
        4.4.5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体现爱国情怀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1.1 编排体例均有继承与创新
        5.1.2 插图设置各具特色
        5.1.3 广泛的知识内容与相似的社会背景有关
        5.1.4 内容深度的差异与编写理念有关
    5.2 建议
        5.2.1 注意插图的合理性
        5.2.2 关注新技术的开发与运用
        5.2.3 重视学习工具的辅助功能
        5.2.4 注重传统文化的筛选
参考文献
致谢

(7)高等教育中的服务学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动机与目的
二、研究重要性与范围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核心概念界定 第一章 服务学习的理论与研究
第一节 美国服务学习之研究
    一、服务学习倡导期(1984年以前)
    二、服务学习兴起期(1985年至2000年)
    三、服务学习持续发展期(2001年至今)
第二节 台湾服务学习之研究
    一、志愿服务与服务学习倡导期(2010年以前)
    二、服务学习兴起期(2011年至今)
第三节 大陆服务学习之研究
    一、志愿服务倡导与兴起期(2005年以前)
    二、服务学习倡导期(2006年至今)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高等教育服务学习的实践
第一节 美国高等教育的实践
    一、服务学习倡导期(1984年以前)
    二、服务学习兴起期(1985年至1994年)
    三、服务学习持续发展期(1995年至今)
第二节 台湾高等教育的实践
    一、志愿服务倡导期(1995年以前)
    二、服务学习倡导期(1996至2010年)
    三、服务学习兴起期(2011年至今)
第三节 大陆高等教育的实践
    一、志愿服务倡导与兴起期(2005年以前)
    二、服务学习倡导期(2006年至今)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政府部门服务学习的开展
第一节 美国政府部门的开展
    一、服务学习倡导期(1970年以前)
    二、服务学习兴起期(1971年至1994年)
    三、服务学习持续发展期(1995年至今)
第二节 台湾政府部门的开展
    一、志愿服务倡导期(1995年以前)
    二、服务学习倡导期(1996至2010年)
    三、服务学习兴起期(2011年至今)
第三节 大陆政府部门的开展
    一、志愿服务倡导期(1992年以前)
    二、志愿服务兴起期(1993年至今)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服务学习的成效与评估
第一节 服务学习的成效
    一、对学生的成效
    二、对学校的成效
    三、对社区机构的成效
    四、对社会的成效
第二节 服务学习设计原则
第三节 服务学习制度化评估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工具与量化研究
第一节 研究工具—服务学习制度化自评要点
    一、服务学习制度化自评要点的组成
    二、服务学习制度化自评要点的使用
    三、服务学习制度化自评要点的内容
第二节 量化研究对象与统计分析
    一、量化研究之研究对象
    二、叙述统计量分析
    三、推论统计量分析
第三节 台湾地区总体高校自评要点之分析
    一、自评要点标准之设计
    二、五大面向制度化程度之分析
    三、各子面向制度化程度之分析
第四节 五大典范高校自评分析
    一、典范高校在“学校理念任务”之自评与分析
    二、典范高校在“教师支持”之自评与分析
    三、典范高校在“学生支持”之自评与分析
    四、典范高校在“社区参与”之自评与分析
    五、典范高校在“学校支持”之自评与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质化研究内容与分析
第一节 明新科技大学(台湾、新竹)
    一、第一面向:服务学习理念及任务
    二、第二面向:教师对服务-学习的支持与投入
    三、第三面向:学生对服务-学习中的支持与投入
    四、第四面向:社区的参与和伙伴关系
    五、第五面向:学校对服务学习的支持
第二节 中山大学(大陆、广州)
    一、第一面向:服务学习理念及任务
    二、第二面向:教师对服务学习的支持与投入
    三、第三面向:学生对服务学习中的支持与投入
    四、第四面向:社区的参与和伙伴关系
    五、第五面向:学校对服务学习的支持
第三节 辅仁大学(台湾、台北)
    一、第一面向:服务学习理念及任务
    二、第二面向:教师对服务-学习的支持与投入
    三、第三面向:学生对服务学习中的支持与投入
    四、第四面向:社区的参与和伙伴关系
    五、第五面向:学校对服务学习的支持
第五节 静宜大学(台湾、台中)
    一、第一面向:服务学习理念及任务
    二、第二面向:教师对服务学习的支持与投入
    三、第三面向:学生对服务学习的支持与投入
    四、第四面向:社区的参与和伙伴关系
    五、第五面向:学校对服务学习的支持
第六节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大陆、北京)
    一、第一面向:服务学习理念及任务
    二、第二面向:教师对服务学习的支持与投入
    三、第三面向:学生对服务学习的支持与投入
    四、第四面向:社区的参与和伙伴关系
    五、第五面向:学校对服务学习的支持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结论
    一、通过“服务学习”发扬中华传统文化
    二、通过“政府政策”促进服务学习的正向发展
    三、通过“学术研究”强化服务学习的教育影响力
    四、通过“高等教育”落实服务学习的全人发展目标
第二节 建议
    一、提升服务学习为国家战略级教育政策,符合教育强国之定位
    二、强化服务学习学术研究能量,藉由研究成果引发社会重视
    三、鼓励高校组织服务学习联盟,有效整合高等教育资源
    四、建置校内服务学习制度化系统,落实高等教育办学理念
    五、激励教师采用服务学习,满足高等教育三大职能
    六、鼓励学生参与服务学习,增强个人发展的幸福感
    七、掌握社区机构需求,达成“取之社会、用之社会”理念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8)基于汉字造字理据的识字教学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进展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识字教学
        2.1.2 造字理据
        2.1.3 字理识字教学
    2.2 字理识字教学的理论基础
        2.2.1 语言文字学理论
        2.2.2 教育学基础
    2.3 字理识字教学的必要性
        2.3.1 符合汉字的造字原理
        2.3.2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3.3 贯彻语文课标的要求
        2.3.4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第3章 字理识字教学现状调查及分析
    3.1 建国以来汉字教学情况研究
    3.2 以广西地区为代表的字理教学情况研究
        3.2.1 字理识字教学现有水平
        3.2.2 字理识字教学现有教学成果
    3.3 以上海地区为代表的识字教学水平调查
        3.3.1 研究方法
        3.3.2 问卷设计与信度、效度分析
        3.3.3 调查对象和方法
    3.4 归因分析
        3.4.1 学生识字用字错误率高的归因分析
        3.4.2 上海地区未使用字理教学的归因分析
第4章 小学字理识字教学实践
    4.1 开发字理识字教学资源
        4.1.1 继承字理识字教材
        4.1.2 依托文本教材
    4.2 创新字理识字教学课堂
        4.2.1 生活中了解字理
        4.2.2 故事中认识字理
        4.2.3 课堂中学习字理
    4.3 借鉴国外汉学教材
        4.3.1 林西莉《汉字王国》
        4.3.2 白乐桑《汉语语言文字启蒙》(下文简称《启蒙》)
        4.3.3 安雄博士《原味中文》
第5章 小学字理识字教学策略研究
    5.1“溯源——对照”牢记独体字
        5.1.1“溯源——对照”
        5.1.2 教学案例(一)
    5.2“分解——组合”巧学合体字
        5.2.1“分解——组合”
        5.2.1.1 会意字教学
        5.2.1.2 形声字教学
        5.2.2 教学案例(二)
        5.2.2.1 会意字教学案例
        5.2.2.2 形声字教学案例
    5.3“比较——理解”辨析易错字
        5.3.1“比较——理解”
        5.3.1.1 形近字教学
        5.3.1.2 同音字教学
        5.3.2 教学案例(三)
        5.3.2.1 形近字教学案例
        5.3.2.2 同音字教学案例
    5.4 小学字理识字教学应注意的事项
        5.4.1 过于重字理,轻识字
        5.4.2 忌一知半解,误子弟
第6章 小学字理识字教学效果
    6.1 实施效果
        6.1.1 夯实了汉字音形义学习的基础
        6.1.2 提高了汉字使用的准确性
        6.1.3 积累了丰富的汉字文化
        6.1.4 提升了学生内在的语文素养
    6.2 存在的问题
        6.2.1 施教者文字学素养不高
        6.2.2 教材对字理教学的关注不够
    6.3 应采取的措施
        6.3.1 教材编写应符合汉字基本造字规律
        6.3.2 提升教师的文字学素养与字理教学能力
    6.4 结论与展望
        6.4.1 结论
        6.4.2 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Ⅰ
    附录Ⅱ
    附录Ⅳ
致谢
附件

(9)中国古代小学美育原理的现代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古代小学美育及其研究述评
    (一)小学美育概念的历史溯源
        1、美育
        2、古代小学美育
    (二)小学美育现状及研究价值
        1、当下小学美育现状
        2、研究价值
    (三)研究述评
        1、教育史与小学教育
        2、美育史及理论
        3、专题研究
        4、研究生论文
    (四)研究创获
        1、论文创新点
        2、论文局限
二、古代小学美育的内容及特点
    (一)古代小学美育的内容
        1、审美情感教育:诗教,乐教,书教
        2、伦理情感教育:礼教,德教,儒教
        3、生活情感教育:洒扫,应对,饮食,游历
        4、生活技能教育:五方,六甲,数教,射御
    (二)古代小学美育的途径
        1、古代的官学教育简述
        2、书馆与家庭教育并存
        3、美育教材的发展演变
    (三)古代小学美育的特点
        1、道德性
        2、生活性
        3、综合性
    (四)古代小学美育的发展分期之我见
        1、先秦:“六艺”为主的综合美育阶段
        2、秦汉魏至唐:乐教亡而书教生
        3、唐以后:礼教盛而书教隐
三、古代小学美育的形成原理
    (一)中国古典美学原理:因文成美
        1、“文”与“美”的关系
        2、“因文成美”的分布领域
    (二)中国古代美育原理:礼乐相和
        1、礼乐教化
        2、中和之美
    (三)西方美学原理:美善如一
        1、中国美善关系简论
        2、西方审美情感与其他情感之间的关系
四、古今小学美育对比反思
    (一)当代小学美育的困境
        1、重感官,轻人格
        2、重艺术,非人文
        3、重技能,轻审美
    (二)古为今用,发展当下小学美育的途径探索
        1、以文为美:着眼于生活美育
        2、语文之美:教学方式与教材的改善精进
        3、寓教于乐:以意趣为主要出发点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三字经》与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研究意义
    2.研究价值分析
    3.主要研究方法
    4.预期结论
1.《三字经》与中国蒙学教育概述
    1.1 古代蒙学教材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1.1.1 夏商周时期
        1.1.2 周秦两汉时期
        1.1.3 魏晋南北朝时期
        1.1.4 隋唐时期
        1.1.5 宋元明清时期
    1.2 当今小学语文教材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1.2.1 探索时期的小学语文教材
        1.2.2 突破时期的小学语文教材
        1.2.3 小学语文教材的稳步发展时期
        1.2.4 小学语文教材的改革时期
2. 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存在的问题
    2.1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的要求
    2.2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特点与得失
        2.2.1“教材体的课文”忽略以儿童为中心
        2.2.2 僵化的课文体裁禁锢儿童思维
        2.2.3 教材中的城市化倾向严重
        2.2.4 教材中传统文化建构不足
3.《三字经》对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的借鉴意义
    3.1 形式上的借鉴
        3.1.1.《三字经》三字短句、节奏押韵的形式特点
        (1)语言精练 浅易近人
        (2)三字短句 句式整齐
        (3)句短韵谐 朗朗上口
        (4)条目清晰 结构紧凑
        3.1.2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课文的形式特点和局限
        (1)识字为主 将语文教育简化为语言教育
        (2)思想优先 将语文教育深化为道德教育
        (3)插图设计 将语文教学变得更加生动
    3.2 内容上的启迪
        3.2.1《三字经》的教育内容
        (1)教育 儿童健康成长的保障
        (2)修身 儿童自我价值观的树立
        (3)伦理 儿童树立正确世界观的导向
        (4)格物 儿童初步认知所生活的世界
        (5)知史 儿童读史以知万代更替
        3.2.2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教育内容
        (1)识字教育
        (2)德育教育
        (3)传统文化教育
    3.3《三字经》对小学语文教材编纂的启示
    3.4 让《三字经》走入小学语文教材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与注释
发表论文
致谢

四、从古今识字教材看素质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研究(1927-1949)[D]. 石磊.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叶圣陶的语文素养理念及其影响与启示研究[D]. 苏影.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3]《教育家成长丛书》折射的语文教学方法选择研究[D]. 陈喆.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4]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进及其逻辑研究[D]. 李铁绳.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5]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外语学习文化的涵化研究[D]. 陈刚.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6]《世界图解》与《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的比较研究[D]. 施圣杰.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7]高等教育中的服务学习[D]. 杨惠芬(Yvonne Yang). 厦门大学, 2018(02)
  • [8]基于汉字造字理据的识字教学的策略研究[D]. 崔玮奕.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1)
  • [9]中国古代小学美育原理的现代阐释[D]. 徐辉. 长安大学, 2016(02)
  • [10]《三字经》与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比较研究[D]. 李唯. 宁夏师范学院, 2015(12)

标签:;  ;  ;  ;  ;  

从古今识字课本看素质教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