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汤剂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

中药汤剂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

一、用中药汤剂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论文文献综述)

李紫艳,陈圆,陈乐[1](2021)在《宫腹腔镜手术联合中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宫腹腔镜手术联合中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将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采用宫腹腔镜手术联合中药治疗(内服加灌肠),为治疗组,一组采用常规宫腹腔镜手术治疗,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1年内受孕率及术后1年输卵管通畅情况。结果治疗组1年内受孕率为53.0%,对照组为31.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输卵管通畅情况,治疗组为86.0%,对照组为72.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腹腔镜手术结合中药治疗(内服加灌肠),能明显改善输卵管功能,显着提高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受孕率,值得临床借鉴。

徐晶,吴飞华[2](2021)在《中医药外治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Sequelae of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SPID)常因急性盆腔炎性疾病治疗效果不佳或误治之后,迁延不愈,反复发作,炎症蔓延四周,最终致输卵管、卵巢甚至整个盆腔出现组织破坏、粘连、增生、瘢痕形成等病理性改变。

白鹭[3](2021)在《中药保留灌肠并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护理观察》文中提出目的研究应用中药保留灌肠并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收治的2019年6月—2020年6月的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利用抓小球的方式进行分组,每组30例。参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相关护理,治疗组给予中药保留灌肠联合外敷治疗和相关护理,对比2组治疗有效率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67%,治疗组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于慢性盆腔炎患者,应用中药保留灌肠并外敷治疗的方法,能够将治疗效果提升,再加上相应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加快其恢复健康的速度,值得推广。

罗美容,桂净芳,罗志东[4](2021)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文中指出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佛冈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则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各项症状消失时间及复发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 %,高于对照组的78.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白带异常增多、呕吐恶心、腰部疼痛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3.33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显着,能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症状,降低复发率。

刘兆红,樊传武[5](2021)在《中西医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进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西医对盆腔炎深入研究,在该疾病治疗方面均有一定收获,中西医联合治疗可以快速改善患者病情,减少复发。文章分析近年来中西医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研究报道,从发病机制、西医治疗、中西治疗、中西医联合治疗方面进行阐述。

苏妍[6](2021)在《中药灌肠联合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83例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研究中药灌肠联合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2月-2020年1月收治的83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2)。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西药联合中药灌肠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 、白细胞介素-6(IL-6)]、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RP、TNF-α、IL-6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盆腔炎患者经中药灌肠联合西药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缓解炎症反应,且安全性高。

杜雅斌[7](2021)在《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中医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用药规律的文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收集近10年(2010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发表的且符合纳入标准的中医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研究类文献并进行数据分析,利用相关统计软件挖掘出中医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用药组方规律,以期为中医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提供完善的文献资料。方法利用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检索近10年(2010年1月1日-2019年2月31日)公开发表的有关中医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研究类文献,根据纳入标准以及排除标准,最终筛选出符合本次研究要求的文献,对文献中的相关信息进行逐一提取,并录入Epidate3.1软件中建立数据库,再将数据库中的数据规范化整理,对文献的基本情况进行计量学分析。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挖掘出药物基本信息(药物频次、药类、四气五味、药物归经、常用药物组合,核心药物组合及新方组合信息),并对以上相关信息做出基本探讨,从中总结出中医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用药组方规律。结果1、文献基本情况:根据检索策略在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共检索到6242篇文献,依据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最终筛选出188篇符合要求的文献,其中病例数共计17927例。经分析发现2017年文献发表量最多,共计30篇,约占文献总量的15.96%,2014年文献发表量最少,总计9篇,约占文献总量的4.79%。188篇文献中包含期刊文献172篇(91.49%),学位论文文献16篇(8.51%)。其中172篇期刊文献中核心期刊13种,约占期刊杂志总数(78种)的16.67%,非核心期刊65种,约占期刊杂志总数(78种)的83.33%。172篇文献中获得基金支持的文献共计18篇(9.57%)。发表文献数量最多的省份为山东省,共计19篇(10.11%),文献发表量按地区分布差异较大,总体呈南部地区多,北部地区少,东部地区多,西部地区少。2、治疗情况:188篇文献中的患者年龄主要分布在20-45岁(占总人数的64.5%)之间,对照组和治疗组(观察组或试验组)治疗时间以30天的文献最多,共计50篇,占文献总量的26.59%。在用药方面,治疗组(观察组或试验组)以单纯口服汤药或中成药,对照组治疗用药主要分为西药、中成药、中药汤剂、安慰剂组,其中西药最多,共计99篇,约占文献总量的52.6%。西药中使用次数最高的为甲硝唑联合左氧氟沙星,共计33篇,占西药组总数的33.33%。包含甲硝唑的西药比例最高,共计63篇,在西药中出现的频率为63.63%。中成药使用次数最高的药物为妇科千金片,共计37篇,占中成药中使用总数的44.04%。188篇文献中应用的疗效评价指标有3类,使用最多的为中医症状积分法,173篇(97.87%)文献中均有涉及。疗效观察指标有4种,应用最多的指标是临床症状与体征,涉及相关文献达184篇(97.87%)。治疗组有效率主要分布在90%-99.99%之间,约占文献总量的85.10%。对照组有效率主要分布在80%-89.99%之间,约占文献总量的47.34%。188篇文献中共计12篇出现不良反应,约占文献总量的6.83%,11篇文献出现复发情况,约占文献总量的12.5%。3、辨证分型情况:188篇文献中,经证型规范化处理后,得到19个证型,分别为湿热瘀结证63篇(33.51%)、气滞血瘀证45篇(23.94%)、寒湿凝滞证18篇(9.57%)、气虚血瘀证15篇(7.98%)、血瘀证10篇(5.32%)、瘀热互结证7篇(3.72%)、寒凝血瘀证6篇(3.19%)、湿瘀互结证3篇(3.19%)、湿热郁结证4篇(2.13%)、肝脾不和证2篇(1.06%)、阳虚血瘀证2篇(1.06%)、寒湿瘀结证2篇(1.06%)、血虚证2篇(1.06%)、肾虚肝郁证1篇(0.05%)、脾虚湿阻证1篇(0.05%)、气阴两虚证1篇(0.05%)、肝郁血虚证1篇(0.05%)、肝郁脾虚证1篇(0.05%)、热毒郁结证1篇(0.05%)。4、用药情况:在纳入的188文献中,共收集235味中药,药物使用累计频次为2142次,按照中药功效分类,清热类药物使用频次最多,总计444次,占总频次的20.73%。其次分别是活血化瘀类419次(19.56%)、补虚类390次(18.21%)、利水渗湿类236次(11.01%)、理气类206次(9.62%)。按照中药五味划分,苦味药应用的次数最多,共计1181次,占所有药味总次数的39.66%,其次分别为甘味药835次(28.04%)、辛味药810次(27.20%)。按照药物归经分析,归经频次最多的为肝经,共计1292次,约占所有药物归经总次数的25.81%。其次为脾经844次(16.86%)、心经724次(14.47%)、胃经(10.29%)。归入三焦经、小肠经、心包经的药物频次最少。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高频药物有当归、赤芍、桃仁、丹参、败酱草、薏苡仁、延胡索、香附、川芎、炙甘草等等。高频药物组合分别有“当归,川芎”、“当归,赤芍”、“赤芍,桃仁”、“赤芍,川芎”、“赤芍,丹参”、“败酱草,薏苡仁”。核心药物组合共计10味药(当归、香附、赤芍、丹参、桃仁、丹皮、败酱草、川芎、炙甘草、薏苡仁)。基于熵聚类分析后共得出7个新型方剂。结论近十年中医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研究类文献数量部分年份有小幅度波动,但总体上趋于相对稳定,发表的相关期刊较为分散,研究地区(省份)不均匀,主要特点是东南部地区多,西北部地区少,主要原因可能是西北部人才资源以及资金支持较少。当今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常见证型是湿热瘀结证、气滞血瘀证、寒湿凝滞证、气虚血瘀证。在用药方面主要以清热类、活血化瘀药类、补虚类药物为主。在治疗上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病机特点一致。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将235味中药进行聚类分析,共得出14对核心药物组合,7个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新方。对其进行规律分析,发现与该病的发病机理相吻合。

王晶[8](2021)在《腹针结合艾灸神阙穴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通过比较治疗前后慢性盆腔炎患者的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症状、体征积分与单项主症评分的改变,观察腹针结合艾灸神阙穴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为治疗慢性盆腔炎提供一个新的优化方案。方法:本研究共收治病人人数60例,根据随机数字分组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使用腹针结合艾灸神阙穴,对照组口服妇科千金片治疗。两周为一疗程,共治疗两个疗程,治疗结束后1个月进行随访。分别记录治疗前后及随访时的症状、体征积分情况,以及治疗前后的单项主症评分、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血沉变化情况,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症状、体征积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27)0.01),说明两种方法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体征,治疗后及随访时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7)0.05),说明治疗组效果更明显,且远期疗效较好。2.单项主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27)0.01),说明两种方法均使患者的主要症状得到改善,治疗后组间比较,在改善腰骶胀痛和带下异常症状方面两种治疗方法无明显差异(P(29)0.05),但对于改善下腹疼痛症状,治疗组的效果更显着(P(27)0.01)。3.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27)0.01),说明两种治疗方法均可使炎症因子水平降低,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27)0.01),表明治疗组在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方面效果更明显。4.临床疗效比较: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7)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说明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1.腹针结合艾灸神阙穴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着,能有效降低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和血沉水平,改善慢性盆腔炎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尤其对于缓解下腹疼痛症状有明显效果。2.腹针结合艾灸神阙穴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口服妇科千金片,且远期疗效好,复发率更低,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刘文芳[9](2021)在《中药内服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中药内服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提供可靠的循证学依据。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在内的4个中文数据库。此外还有PubMed和Cochrane Library在内的2个英文数据库。检索期限为建库开始至2020年06月01日前所有已发表的关于中药内服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的文献。筛选出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文献研究,并对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运用RevMan 5.3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经过严格筛选最终纳入16篇文献,共1920例患者,治疗组1004例,对照组916例,治疗组为中药内服(包括中药汤剂、中药免煎颗粒剂、中成药)联合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为西药抗生素治疗(包括片剂、胶囊、液体剂等)。Meta分析结果显示:(1)总有效率:中药内服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优于西药抗生素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症状体征积分:中药内服联合中药灌肠治疗较西药抗生素治疗能有效降低慢性盆腔炎患者的症状体征积分,改善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炎症因子:中药内服联合中药灌肠治疗组与西药抗生素组在降低慢性盆腔炎患者的IL-1β、IL-6水平上无显着性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西药抗生素治疗在降低慢性盆腔炎患者的TNF-α水平上优于中药内服联合中药灌肠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血液流变学:中药内服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在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方面优于西药抗生素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复发率:中药内服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复发率低于西药抗生素治疗后的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不良反应:中药内服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在不良反应方面低于西药抗生素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依据现有临床文献所评价,中药内服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可以提高临床总有效率,降低症状体征积分,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复发率,降低不良反应,是目前临床上一种卓有成效的方法,值得应用。本次研究结果不能证明中药内服联合中药灌肠在降低慢性盆腔炎患者的IL-1β、IL-6水平上较西医抗生素治疗有效,而在降低TNF-α水平上西医抗生素治疗优于中药内服联合中药灌肠治疗。

张思绮[10](2021)在《自拟没香方治疗湿热瘀结证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课题目的是研究对比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湿热瘀结证在治疗方面的口服中药,自拟没香方和中成药金英胶囊的临床疗效差异。并深入分析此方作用于机体的原理,为本病的治疗提供更有价值的依据以及思路。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湿热瘀结证)患者72名,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治疗组给与自拟没香方中药颗粒口服,观察组给予中成药金英胶囊口服。通过门诊收集的病例资料,对比两组口服药物药前后的治疗效果,对比得出两组在本病的临床治疗上的差异。证实自拟没香方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湿热瘀结证的治疗安全有效,推广应用价值。结果:两组各脱落2例,对临床收集的两组共计68例患者进行整理总结,治疗组有效率97.06%与对照组的79.41%相比明显较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中医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据观察分析的68名患者,在对盆腔炎疾病后遗症(湿热瘀结证)治疗方面,自拟没香方的疗效要比金英胶囊疗效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二、用中药汤剂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中药汤剂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论文提纲范文)

(1)宫腹腔镜手术联合中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治疗方法
    1.4 疗效评价标准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患者1年内受孕情况比较
    2.2 2组患者1年后输卵管通畅情况比较
3 讨论

(2)中医药外治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SPID发病机制
2 中医外治法在SPID治疗中的应用
    2.1 单一中医药外治法应用
        2.1.1 中药保留灌肠
        2.1.2中药热奄包外敷疗法
        2.1.3 针灸治疗
        2.1.4穴位用药
    2.2 中医药外治法联合应用
        2.2.1 穴位贴敷联合中药保留灌肠
        2.2.2中药热奄包联合中药保留灌肠
        2.2.3中药热奄包联合穴位注射
        2.2.4中药热奄包联合温针灸
3 中医外治法联合中药内服在SPID治疗中的应用
4 小结

(3)中药保留灌肠并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护理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方法
    1.5 观察指标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2.2 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3 讨论

(4)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1.2.2 观察组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2.3 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
3 讨 论

(5)中西医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进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慢性盆腔炎发病机制
2 西医治疗
    2.1 非手术治疗
        2.1.1 药物治疗有研究[5]
        2.1.2 理疗
    2.2 手术治疗
    2.3 介入
3 中医治疗
    3.1 中药口服+灌肠
    3.2 针灸治疗
    3.3 中药外敷治疗
4 中西医联合治疗
    4.1 中药联合抗生素治疗
    4.2 中药联合微波治疗
5 小结

(6)中药灌肠联合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83例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入选标准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1.3.2 观察组
    1.4 评价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效果
    2.2 炎性因子
    2.3 不良反应
3 讨论

(7)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中医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用药规律的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1.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检索策略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文献筛选
    1.6 建立数据库
    1.7 数据规范化处理
    1.8 统计分析
2.结果
    2.1 文献基本情况分析
    2.2 病证情况分析
    2.3 药物使用情况
3.讨论
    3.1 文献基本情况分析与讨论
    3.2 SPID病症情况分析与讨论
    3.3 证型分布情况分析
    3.4 药物使用规律分析
    3.5 问题与展望
4.结论
    4.1 文献基本情况分析
    4.2 病证基本情况分析
    4.3 用药情况分析
参考文献
附录:综述 慢性盆腔炎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腹针结合艾灸神阙穴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前言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治疗方法
    2.2 疗效观察及判定标准
    2.3 指标检测
    2.4 统计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3.2 治疗前两组患者指标比较
    3.3 治疗后及随访时两组患者症状、体征积分比较
    3.4 治疗后两组患者单项主症评分比较
    3.5 治疗后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3.6 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3.7 安全性评价
4 讨论
    4.1 现代医学对慢性盆腔炎的研究
    4.2 祖国医学对慢性盆腔炎的研究
    4.3 治疗机制探讨
    4.4 腹针疗法特色治疗
    4.5 结果分析
5 结论
6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A:中医症状评分量表
    附表B:中医体征评分量表
    附表C:患者知情同意书
综述 针灸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中药内服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文献综述
    (一)中医对慢性盆腔炎的认识
        1 中医病名来源
        2 中医病因病机认识
        3 中医治疗方法
    (二)西医对慢性盆腔炎的认识
        1 慢性盆腔炎的概述
        2 慢性盆腔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3 西医治疗
(一)资料与方法
    1 文献纳入排除标准
    2 文献检索
    3 文献筛选
    4 数据提取
    5 质量评价
    6 统计学方法
(二)结果
    1 文献检索与筛选结果
    2 纳入研究及其基本特点
    3 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估
    4 中药内服联合中药灌肠治疗CPID的Meta分析结果
(三)分析与讨论
    1 中药内服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意义
    2 本研究的结果分析
    3 本研究的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10)自拟没香方治疗湿热瘀结证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1 中医对本病的认识
        1.1 病位病性
        1.2 病因病机
        1.3 中医辨证分型
        1.4 中药治疗研究进展
    2、西医治疗
    3.中西医结合治疗
试验研究
    1 临床资料与标准
        1.1 病例来源及分组
        1.2 诊疗标准
        1.2.1 西医标准
        1.2.2 中医标准
        1.3 病例纳入标准
        1.4 病例排除标准
        1.5 剔除病例标准
        1.6 可行性分析
    2 治疗方法
        2.1 入组方法
        2.2 治疗组
        2.3 对照组
        2.4 注意事项
    3 观察方法
        3.1 观察指标
        3.1.1 评价安全性指标
        3.1.2 疗效性评价指标
        3.1.3 疗程
        3.1.4 随访
        3.2 体征、症状分度及评分标准(按《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 版))
        3.3 疗效判定标准
    4 统计方法
    5 研究结果
    6 安全性分析
讨论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四、用中药汤剂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论文参考文献)

  • [1]宫腹腔镜手术联合中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临床观察[J]. 李紫艳,陈圆,陈乐. 光明中医, 2021(24)
  • [2]中医药外治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研究进展[J]. 徐晶,吴飞华.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21)
  • [3]中药保留灌肠并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护理观察[J]. 白鹭. 光明中医, 2021(18)
  • [4]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J]. 罗美容,桂净芳,罗志东.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17)
  • [5]中西医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进展研究[J]. 刘兆红,樊传武.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1(15)
  • [6]中药灌肠联合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83例疗效观察[J]. 苏妍. 黑龙江中医药, 2021(03)
  • [7]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中医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用药规律的文献研究[D]. 杜雅斌.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8]腹针结合艾灸神阙穴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 王晶.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9]中药内服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D]. 刘文芳.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1(01)
  • [10]自拟没香方治疗湿热瘀结证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观察[D]. 张思绮.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标签:;  ;  ;  ;  

中药汤剂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