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漫谈优化国家定价(论文文献综述)
陈红静[1](2021)在《农村初中生对数学基本思想理解与应用的现状及教学研究 ——以山西省运城市为例》文中认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新增了对学生“基本思想”的培养要求,数学基本思想是指“数学产生与发展所必须依赖的那些思想”和“学习过数学的人应当具有的基本思维特征”,包括有抽象、推理和建模三大核心。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基本思想,可使中学生对数学和数学问题有本质性认识,使学生终身受益。近年来,国内多数从事数学教育和专业数学方面的专家都对数学基本思想的主要内涵以及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基本思想进行深入研究,也发表了相关的结论。但由于农村地区的教学资源和教师本身的素质有限,教师们对新教学理念的重视和在教学中应用程度相对不够。基于此,笔者在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数学基本思想以及其核心内容做出了概念定义;接着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的初三学生为调查对象,以函数部分内容为载体,调查农村初中学生对数学基本思想的了解和掌握程度;然后通过与农村一线教师访谈了解农村教师是否了解与重视数学基本思想在课堂中的渗透,望从教师角度找到学生对数学基本思想了解与应用程度不够理想的原因;接着根据调查与访谈结果,和对数学教育家的相关专着的研究,提出相应的渗透原则与策略;最后结合优秀的教学设计和对数学基本思想的研究提出教学案例。研究结果表明,多数中小学生渴望通过自己的学习与实践感悟一些数学基本思想,但他们对于数学基本思想的理解与认识往往是不准确的,当谈到学生用数学基本思想解决数学问题时,在较为复杂的数学题目中,他们对数学基本思想的应用掌握是不到位的。从教师角度分析,农村一线教师对数学基本思想的定义和分类认识是不够的,他们并没有对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基本思想有清晰的认知;在数学基本思想的渗透上,教师认为渗透的障碍是学生本身的素质和教学进度的要求,并没有认识到自己本身素质的影响。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文提出相应的渗透策略,即渗透要反复,渗透程度要不断加深;数学基本思想蕴含于数学体系之中,需要教师不断去挖掘;让学生在问题的发现和解决过程中“悟”基本思想;对知识进行归纳时要对其中蕴含的基本思想进行归纳;引导学生反思,培养应用与感悟数学思想的意识;善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本文也提出了渗透数学基本思想的原则,即顺序性原则、渗透性原则、适度适当原则、启发性原则和建构性原则。最后本文根据以上的研究结果和通过研读优秀的教学案例,提出了以函数为背景的新课教学和解题教学案例。论文旨在通过对现实情况的研究,为中学教学提供相应的建议和方法,望他们在教学中更好地渗透数学基本思想,使中学生在掌握和运用数学的过程中不但可以掌握丰富的数学知识,而且也可以了解很多数学知识产生的来龙去脉,以及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真正培养和提升中学生的能力与思维。
张异冉[2](2020)在《科创板的注册制试点与制度创新》文中研究指明注册制改革是股票发行体制市场化的象征。注册制改革不仅针对审核体制本身,还关乎与之配套的制度体系,从而促使市场生态向好转变。应当看到,注册制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科创板注册制实行交易所主导的发行上市一体审核,发行条件紧抓信息披露,上市条件体现市场选择,并为发行人提供门槛客观的多元选项。在审核体制之外,强调中介机构归位尽责、构建责令购回制度、引入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等配套举措保障了投资者的利益。
宋哲琦[3](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研究表明《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安晓梦[4](2020)在《近代商务印书馆书业广告研究(1897-1937)》文中认为成立于1897年的商务印书馆,从最初的印刷作坊,发展成为近代最大的出版机构,执近代出版业之牛耳。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商务印书馆不仅在资本方面实现了巨大飞跃,更为中国的出版书写了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商务印书馆的出版对中国教育的发展、思想的传播、文化的进步等都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做到了商业与文化并重。近代书业市场竞争激烈,书业广告成为众多书局营业推广的重要工具。商务在创业之初,其管理者即体现出广告意识,随着近代传媒与广告的发展,商务的书业广告也逐渐发展出自身特色。本文立足于商务印书馆及近代书业、报业的发展,从整体对商务印书馆1897—1937年的书业广告进行分析。本文正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商务印书馆书业广告产生的背景分析。通过梳理书业广告的概念及流变,界定本文研究对象;并对商务的出版情况、广告机构等进行了梳理。商务书业推广的需要及书业市场的激烈竞争是商务书业广告发展的内外动机;商务强大的资本积累、不断完善的组织结构及对广告人才培养为其书业广告发展提供保障。第二部分纵观整体商务印书馆的书业广告内容,对其书业广告的形式进行分类。第三部分以内容发展特征为依据,对商务印书馆1897—1937年的书业广告进行分期。1897—1906为商务书业广告的草创期,1907—1931为商务书业广告的发展、成熟时期,1932—1937为商务书业广告的寻求转变、衰退期,主要从版式、图案、创意等方面分析总结了不同时期商务书业广告的内容特征,梳理商务近40年书业广告的变迁、发展。近代商务印书馆书业广告内容呈现出明显的分期特征,在书业广告传播方面也有其特点。本文第四部分,主要以“全国报刊索引”的报刊资源,对商务书业广告的数量、传播特征进行分析。1897—1937年,商务印书馆书业广告呈现总体攀升的数量趋势,并呈现出明显的分期特征;行销全国的大报、聚焦上海的小报、自有媒体构成了商务书业广告传播的三大阵地。第五部分,立足历史及现实,探讨了近代商务印书馆书业广告的作用。商务印书馆的书业广告是研究商务的重要史料,在当时对商务的营业推广起到促进作用,并在长期中塑造了商务的品牌形象。其书业广告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及审美价值,并反映了近代印刷技术、广告意识、美术等多方面的变迁。
张钰环[5](2020)在《《工人日报》的理论通俗化报道研究(1949-1952)》文中研究指明解放初期是我国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革的重要历史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为实现城市的有效管理与建设,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亟需依靠工人阶级,发挥工人生产建设力量。然而,彼时工人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理论知识缺乏、文化水平落后,“文盲”与“半文盲”大量存在,对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的理解与执行上有着极大困难。《工人日报》作为中华全国总工会的机关报,报道过程中始终贯彻“工人主体”的办报宗旨,坚持通俗化原则,围绕解放初期党的发展与国家建设中心任务,及时将党的理论、方针、政策通俗地传达给工人。研究《工人日报》的理论通俗化报道实践,梳理其理论通俗化的方式方法,既可以深度挖掘与拓展《工人日报》的内在价值,也可以丰富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手段,促进理论教育方式创新,从历史的维度进一步总结使党的理论、方针、政策深入群众、入脑入心的经验。1949年至1952年间,《工人日报》理论通俗化报道内容丰富,报纸紧扣国家生产建设中心任务、适应工人阶级现实状况,在人民民主专政、唯物史观、批评与自我批评、爱国主义、阶级斗争五个方面,结合工人生产生活实际,进行了形式多样的通俗化报道实践。报纸报道过程中,充分运用工人语言,形成了颇具自身风格的理论通俗化报道特点,集中体现在版面设置、文稿内容及话语表达三方面,极大地满足了工人理论需求,有效地实现了报纸与工人的良好互动。《工人日报》的理论通俗化报道实践,有效地推动了党的理论、方针、政策走近工人、深入工人,极大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社会主义改造及社会主义建设准备了良好的政治与经济条件。报纸的理论通俗化报道实践表明,在理论通俗化宣传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以党性原则为引导、以人民为中心、聚焦实际问题,最终实现以理论通俗化推进理论大众化目标。解放初期《工人日报》的理论通俗化报道实践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为当代理论宣传工作留下丰厚的历史遗产。
郭晓庆[6](2020)在《《上海影坛》杂志研究》文中认为1943年10月10日《上海影坛》在上海创刊,于1945年8月下旬停刊,共出版二卷20期,是上海“沦陷”时期由金巽主编的电影刊物。《上海影坛》历经23个月的沉浮变迁,以“电影”为主题,辅之以广告、漫画、小说等多种艺术形式,凭借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形式多样的题材,拉近了读者与杂志间的距离,再现了“沦陷”时期上海电影独特社会环境。论文从考察《上海影坛》所处的时代背景与生存空间、创刊宗旨、版面设置等基本情况入手,以杂志的主要内容、主要特色、历史价值三方面为切入点,对其20期的文本内容进行解读与分析,借此能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上海沦陷区电影事业的发展。上海沦陷区电影在整个中国沦陷区电影中占重要地位,很多重要影片或知名的影星产生于此。而《上海影坛》作为一本电影刊物,它的发展几乎与上海沦陷区电影事业同步,可以说是了解和把握上海沦陷区电影发展的一个窗口。同时其特点也具有研究意义,如题材的丰富性、撰稿人的多样性、读者的互动性、立场的复杂性。通过它,我们可以把握那段特殊历史时代的风貌,探寻人民群众在高压下寻找夹缝,在夹缝中生存的社会现状,进而深化对抗战时期沦陷区电影的研究。上海沦陷时期,经济畸形发展,文化每况愈下,上海市民的身体和心灵也颇受打击,而电影也逐渐成为殖民统治的工具。《上海影坛》却凭借其较高品质的期刊质量和相对独立的政治立场,冲破桎梏。文章通过整体分析杂志,探索《上海影坛》的发展历程和社会担当,为现代电影期刊的发展提供思路。
郑青青[7](2020)在《网络二手书平台经营现状与创新策略研究 ——以多抓鱼为例》文中指出互联网推动了二手书平台经营模式的创新,促使二手书行业经营观念的变革和利益链的重整,二手书的交易方式从传统的线下实体店或书摊等零售场地逐渐转移到了线上网络二手书平台。与传统二手书的经营模式相比,网络二手书平台打破地域的限制,降低了交易成本,使二手书能够不受时间、场地及服务者的限制,与此同时,网络二手书平台通过挖掘二手书的功能价值,不断优化二手书平台的营销方式,进一步促进了二手书资源的科学配置与流通,使暗淡的二手书行业焕发出新的生机。社会产能过剩催生出二手蓝海市场,知识付费掀起新中产的读书热潮,新书定价上涨、选题重复率高造成的滞销也推动着二手书市场的发展。网络二手书平台规模与总量不断扩展,悄然间已重塑了二手书业的新面貌,近年来,二手书行业出现了一些发展稳定且盈利模式较为清晰的网络二手书平台,如孔夫子旧书网、有路网、多抓鱼、熊猫格子等。本文主要以近几年来在二手书市场中发展迅速的网络二手书平台多抓鱼为例,通过对多抓鱼盈利模式与经营特色的分析,说明其在二手书市场中的代表性意义,试图用典型的案例对目前网络二手书平台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与概括,结合当前网络二手书平台的整体发展现状提出合理的对策与建议。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交代了二手书平台的研究背景,总结各位学者对国内外网络二手书平台的研究现状与不足,从多抓鱼的市场定位独特性与盈利模式的创新性等方面解释对该平台的研究价值与创新意义。第二部分从社会、消费者、出版业及二手书自身的角度分析了网络二手书平台兴起的发展背景,对比国内外网络二手书平台发展的不同阶段的发展历程,总结当前我国网络二手书平台的鲜明发展现状。第三部分主要以多抓鱼为例,从目标用户、用户价值、相关活动、收入来源、核心竞争力五个方面阐述多抓鱼独特的盈利模式,通过对比总结出多抓鱼与其他不同类型平台之间的差异与优势。第四部分从平台运营的角度出发阐述多抓鱼对二手书交易流程和营销策略的创新路径,从用户体验的优化、营销方式的多元化、消费场景社区化等方面使平台与用户之间连结的更加紧密。第五部分通过对多抓鱼及其他网络二手书平台的观察与反思,发现了一些普遍存在的发展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对应的参考策略。二手书由来已久,但国内一直尚未形成完善的二手书市场,随着网络二手书平台多元化的发展,二手书行业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旨在通过对发展状况和盈利模式较为稳定的多抓鱼的研究说明其创新模式的清晰逻辑,探寻适合网络二手书平台发展的运作模式,为二手书市场的良性发展提供参考贡献。
杨化冰[8](2020)在《安化黑茶的文化生态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茶业的形成,是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在超长历史时期内相互作用的产物。研究安化黑茶即是探索安化黑茶从普通植物物种向茶业发展转化中,所体现出来的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适应与调适的过程。本文以安化黑茶为研究对象,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借助跨学科的综合分析方法,对安化黑茶的发展脉络进行一个全方位的历史梳理。在层次上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安化黑茶在商品化的历史进程中,其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密切关联;二是安化黑茶产业社会功能与社会地位变迁的问题。安化黑茶作为一项重要产业,影响和推动其形成的因素不是纯自然环境,不是纯经济因素,也不是纯政治、文化因素或者某一民族独创的产物。他是当事民族为了本民族全体成员的生存与繁衍,凭借民族文化对当地生态系统进行不断适应、改造与利用的结果。可以说,安化黑茶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茶叶文化生态史。因此,对这一关系的厘清,本文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是论文的第三章和第四章。安化所处的自然生态系统,如土壤、气候、地理位置等自然生态条件均是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带之一,这成为安化黑茶产业发展的基本前提。从远古时代到北宋王朝,伴随着梅山文化的形成,大量汉族民众开始定居此地,融入当地文化,并参与到当地民族的茶叶经营。多民族文化的交织、互动以及调适使得安化黑茶的种植、加工制作技艺开始走向成熟,并与市场接轨,开始了商品化进程。第二部分是论文的第五章。这里主要运用文化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分析茶政变迁对安化黑茶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唐德宗年间始征茶税,茶叶被纳入国家统一的税赋管理体制。宋代西北边防吃紧,朝廷启动“茶马互市”政策,在西北边疆“以茶易马”,一直延续至清代中期。安化黑茶以其优良的品质和优惠的价格,从以非正规渠道逐步转向正规渠道进入“茶马互市”,并从中获利。明代以降,安化地区被确定为“盐茶开中”政策的主要执行区。清道光以后,为平息太平天国事件,湘军和淮军等地方武装为筹集军饷,转而插手控制茶叶的销售渠道,同时扩大自身的政治影响。清廷被迫放弃“茶引制”,改行“以票代引”。这一举措不仅化解了经费开支浩繁的难题,财政收入的增加,同时也促进了安化黑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安化黑茶由此而跻身世界名茶之列。可以说,安化的黑茶产业是在历代封建王朝的盐茶专卖制度体系下发展起来的。安化黑茶从民间普通商品交易,发展成为国家专卖物资,是社会制度和民族文化干预的结果。安化黑茶的身份、地位发生了质的变化,也为成为一项世界级的繁荣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三部分是论文的第六章。这部分主要探讨安化黑茶的边疆贸易和对外出口贸易。中国西北内陆以及北亚、俄罗斯等地,由于其特殊的自然与生态环境,当地民众形成了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计方式。茶叶不仅可以为他们提供所缺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还可以作为一种蔬菜的替代品,进而饮茶的生活方式逐渐成为当地民众获取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安化黑茶这一物美价廉的茶品在进入西北民众视野后,很快就被接纳,并广泛传播开来。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安化黑茶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在应用于政治、经济和文化、宗教等社会交往过程中,黑茶被西北、蒙古乃至俄罗斯的民众赋予了多重文化意义。黑茶已经不单单是一种简单的商品,而是经过异域文化调适过的“文化”产物,具有了一种社会“生命”物质的属性,并且已经完全融入到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不可获缺。第四部分是论文的第七章。这一章运用文化生态学的理论,阐释了安化黑茶产制技艺的形成、发展和演变与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等社会环境和气候、地理等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安化黑茶的育种、种植、采摘、制作等技术系统都明显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这同样是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互动调适的产物。第五部分是论文的第八章。这一章通过对当地遗留下来的碑文深入剖析,证明安化黑茶产业在当地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几乎整个社会都是围绕黑茶这一文化事项而展开,充分展示出在茶叶市场建构过程中,由于国家强制力的干预,而促成了各种制度及市场机制的形成,不同利益主体在不同时空条件下的互动,以及各种权利诉求、利益分配、社会文化资源的交互作用和影响,进而使得规范和约束茶叶种植和买卖的相应茶规也应运而生。以茶规为依托,围绕着茶叶的种植和运销活动,安化这一地方社会也逐渐发展出一整套适应市场需要的运行机制和新秩序。本文的第九章分析和总结了安化茶业社会功能与社会地位变迁的问题。纵观安化黑茶产业在传统社会的发展历程,从远古时期到清朝,安化黑茶从普通的植物物种一跃成为一项世界级的产业,其在社会中所发挥的政治和军事功能一直相伴而生。但是,伴随着国内、国际格局的巨变,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安化黑茶产业发展的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国家性质的改变,国家政策的调整,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黑茶产业一直以来所发挥的政治和军事功能逐渐弱化,甚至开始退出历史舞台,从而导致黑茶产业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的慢慢衰落,原来的富裕地区出现了贫困现象。暂时的衰败,绝对不能否定茶叶产业上千年的繁荣和所作出的历史贡献。在新时代背景下,茶叶产业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符合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仍然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安化黑茶的复兴,应该换一种思路,将其从旧社会制度的桎梏中脱离出来,置入新的社会制度之中,并赋予其新的文化生态价值和生命力,对其革新而不革命。只有通过这样的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反思,才能提出推动安化黑茶产业复兴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举措,推动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同时为类似地区的可持续脱贫提供有效借鉴和路径选择。
张俊发[9](2020)在《论着作财产权配置的效率原则》文中研究指明着作权制度所要达到的目标表现为作品数量的绝对增长和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但这一目标的实现受到两个方面的制约:一是作品的公共性会导致严重的外部经济效应,引发市场失灵,使其发展和绝对数量的增长动力不足。二是着作财产权的排他性不利于作品的使用和推广,作品的广泛传播会受到影响。着作财产权有效配置可以克服这两方面阻碍,实现着作权制度目标。着作权静态配置会激励作品的产出,克服作品产出动力不足;着作权动态配置在实现着作权动态收益的同时,会促进作品的传播,克服作品使用不足。基于不同的法哲学基础,着作财产权配置存在自然权利论(创作人原则)与功利主义论(功利性原则)两种不同做法,但这两种原则均有缺陷。创作人原则下的着作财产权非理性扩张易导致公众对着作权制度产生信任危机。功利性原则下的着作财产权利益集团博弈难以保障未参加利益集团的群体利益。在这两种配置原则下,着作权制度目标彰显不足。经济学对法律研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为法律对相关行为所产生的影响提出了科学解释的理论;二是为评估法律制度运行结果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标准。经济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是效率。对于着作财产权配置而言,效率原则不仅是一种科学理论,也为评价着作财产权配置制度的运行结果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标准。在效率原则指导下,通过着作财产权的有效配置,着作权制度目标可以得以彰显。有鉴于此,本文试图运用效率原则对着作财产权配置制度进行分析,并为其提供科学合理的效率标准。最终按照效率原则所提供的标准,解决新技术条件下着作财产权配置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完善我国着作财产权配置制度的建议。除导论与结论外,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着作财产权配置的法经济学基础。权利配置具有确认新兴利益、促进资源利用与缓解利益冲突的功能。着作财产权配置是指着作财产权在不同主体之间进行配置,其包括着作财产权静态配置与动态配置。前者是指立法者以法律形式对利益权利化之后,将该着作财产权配置给某一主体;后者是指着作权人通过交易方式实现权利的动态移转。着作财产权配置研究的法经济学分析依据表现为着作权客体的产品属性与着作财产权配置的经济意蕴及其效益之维。着作财产权配置问题的研究运用经济学理论的最大化与均衡、交易成本作为分析工具。第二章着作财产权配置效率原则的基本界定。着作财产权配置效率原则包括静态配置效率原则与动态配置效率原则。静态效率表现为通过着作财产权配置实现作品产出的最大化静态收益;动态效率表现为通过着作财产权配置实现着作财产权的价值最大化的动态收益。效率原则下的着作财产权配置会实现作品产出最大化与作品广泛传播的着作权制度直接目标。鉴于着作权客体的特殊性,在静态配置与动态配置冲突时,着作财产权动态配置优先于静态配置,这种情形属于卡尔多希克斯效率。在这一情形下,着作权制度的终极目标也得以实现。在着作财产权配置中,存在两种不同的着作财产权配置原则,但均存在缺陷,这使得着作权制度目标彰显不足。效率原则的学理依据在于,其可以修正创作人与功利性原则的不足,使得着作财产权配置制度得以完善,从而彰显着作权制度目标。第三章着作财产权配置的静态效率。着作财产权静态配置效率标准取决于作品产出与投入资源投入构成。在作品产出所投入的资源中,存在创作者投入的资源与投资者投入的资本资源以及公有领域资源。也因此,静态配置包括创作者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外部配置与创作者与投资者之间的内部配置。在外部静态配置中,立法者对创作者投入的资源而产出的作品进行积极赋权有助于静态收益的实现,符合效率原则。但是作品中公有领域资源的存在使得立法者需要对着作财产权进行消极限制。消极限制意味着如果产出的作品中公有领域资源越多,着作财产权保护范围越小。在内部静态配置中,效率意味着配置主体需要考量创作者投入的资源与投资者投入的资源在作品产出中的影响度。按照效率标准,着作财产权配置给资源投入影响度高的主体。影响度的考量因素包括主要资源、风险承担以及成果利用。第四章着作财产权配置的动态效率。着作财产权动态配置效率标准取决于交易成本。交易是着作财产权动态配置的重要方式,是实现着作财产权动态收益的重要手段。交易存在交易成本。着作权主体复杂性、客体无形性与权利设权方式特殊性是影响交易成本的重要因素。着作财产权交易分为自愿交易与非自愿交易。在经济活动中,效率原则意味着市场竞争原则。市场竞争原则能够保障着作财产权自愿交易的有效进行,实现动态收益最大化。市场竞争原则下的着作权集体管理意味着竞争性与多样性。由于过高搜寻成本、谈判成本以及垄断权利的存在,市场会发生失灵。在这种情形下,公权力干预着作财产权动态配置符合效率。公权力干预下的非自愿交易能够润滑交易、降低交易成本,促进着作财产权交易进行,实现着作财产权的动态收益。当然,着作财产权作为私权,非自愿交易的范围存在限定性。第五章新技术条件下着作财产权配置效率原则的适用。任何一项理论的提出需要运用到实践中加以检视。新技术条件下着作财产权配置制度受到诸多冲击。依据效率原则,对新型传播行为积极赋权符合效率原则,但对接触作品行为积极赋权不符合效率原则。传统上的授权机制属于先授权后使用,但是对于大规模作品交易的情形,这种机制显然不符合传播效率要求。虽然选择退出下的默示许可制度以及变现规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着作权人丧失了着作财产权市场定价权,但是这两种新型交易方式符合着作财产权配置效率。因为它们不仅有助于作品使用者在网络环境中的作品使用,也有助于着作权人利益的保护。着作权制度的形成与完善离不开商业利益的推动。新兴商业模式探索的私立着作财产权规则与网络着作财产权授权机制等规则,有助于着作权制度目标的实现,符合效率原则。第六章效率原则下着作财产权配置制度的完善。着作财产权配置的前提是存在着合理的着作财产权规范体系。效率原则下着作财产权规范体系的完善应坚持个人效用与社会效用相协调、促进交易以及尽可能适应技术的发展等原则。为此,着作财产权规范体系可以采取总括式+传播形式(变体传播权、无体传播权、载体传播权)的传播权规范结构。着作权主体制度应承认投资者作为更普遍意义上的主体地位。根据效率标准,视听作品的着作财产权应归属于制片者;未明确约定的委托作品的着作财产权应归属于受托者;传媒产业化背景下,职务新闻作品从一般职务作品到特殊职务作品的转变,符合着作权配置效率原则。当然,着作财产权配置制度的有效运行,离不开相关配套制度的完善。技术措施应受法律保护,但也应有所限制。除此之外,还应重塑以交易为核心的着作财产权登记制度。
喻婷[10](2020)在《城市书屋的文化传播研究 ——以南京二楼南书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国家号召全民阅读与传统书店经营困难被迫转型的双重背景下,近几年我国部分城市的街道、社区内出现了一种以免费提供书籍阅览为特征的城市公共阅读空间,它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基层文化的覆盖范围与文化形式。在国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公共阅读空间建设的政策下,政府力量和民间力量一起加入到了城市公共阅读空间中,并依据地方实情打造出具有特色的书房、书吧等阅读空间,以便更好地贴近城市居民的生活,满足城市居民的阅读需求。南京二楼南书房是由社会力量与地方社区合作创办的公共阅读空间,运行五年来在南京已经发展为拥有五间特色书房的小集团化企业。二楼南书房的诞生与发展既有过去历史传统的影响,也有现代社会经济的契机。本文从业界环境与社会背景的角度梳理了书房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从文化传播角度,对书房的存在价值与文化定位进行论述,分析了受众的人员构成与阅读动机,针对书房采取的线上线下联动双向的传播方式予以对比研究,同时选取了近一年内书房举办的文化活动,并对其文化活动进行梳理与总结。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商业背景下,文章还对南书房的成本盈利、管理模式、特色文化服务进行逐一的调查研究,从传播学角度探讨书房进行文化营销的策略。最后,针对南书房这一新兴的基层文化服务场所,本文分别从微观、中观和宏观的角度肯定了其在满足基层文化需求、保护城市景观、促进书香社会建成的社会价值。二楼南书房等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所面临的挑战与威胁依旧存在:如何在竞争激烈化中突出自己的核心价值与创新能力、如何制定实施利于城市公共阅读空间长期发展的策略,以及如何平衡商业性与文化性的矛盾等都是值得国内其他阅读空间思考的问题。
二、漫谈优化国家定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漫谈优化国家定价(论文提纲范文)
(1)农村初中生对数学基本思想理解与应用的现状及教学研究 ——以山西省运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一、教育风气的影响 |
二、数学课程标准及考试大纲的要求 |
三、学生继续发展的要求 |
第二节 研究问题与意义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第一节 数学基本思想的概念界定 |
一、数学思想 |
二、数学基本思想 |
(一) 抽象 |
(二) 推理 |
(三) 建模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 |
一、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二、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第三节 初中数学函数部分的数学基本思想分析 |
一、函数基本内容分析 |
二、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中函数内容体现的数学基本思想分析 |
第四节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
第三章 现状调查的结果分析 |
第一节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二节 对教师的访谈结果分析 |
一、对教师的访谈记录 |
(一) 案例一:第一位是本科毕业,教龄6年的老师 |
(二) 案例二:第二位是本科毕业,教龄21年的老师 |
(三) 案例三:这位老师是专科学历,教龄10年的老师 |
二、访谈结果分析 |
第四章 基于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的渗透策略与原则分析 |
第一节 基于访谈结果的渗透策略分析 |
一、数学知识技能中蕴含数学思想 |
二、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悟”数学思想 |
三、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的同时也要归纳数学基本思想 |
四、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培养数学思想意识 |
五、重在反复渗透,渗透程度不断加深 |
六、善用现代教育技术 |
第二节 基于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的渗透原则分析 |
一、顺序性原则 |
二、渗透性原则 |
三、适度适当原则 |
四、启发性原则 |
五、建构性原则 |
第三节 初中函数教学中渗透数学基本思想的注意事项 |
一、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知识和思想的双向培养 |
二、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的兴趣 |
第五章 教学案例 |
第一节 新课讲授中运用数学基本思想的案例 |
第二节 解题教学中运用数学基本思想的案例 |
第六章 结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现状调查结论 |
二、渗透策略与原则结论 |
第二节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4)近代商务印书馆书业广告研究(1897-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近代广告及出版方面的研究 |
1.3.2 近代书业广告方面的研究 |
1.3.3 对于商务印书馆广告的相关研究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6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近代商务印书馆书业广告产生的背景 |
2.1 书业广告的发展 |
2.1.1 书业广告概念 |
2.1.2 近代传媒业的发展孕育书业广告转型 |
2.2 商务印书馆的发展概况 |
2.2.1 商务印书馆成立及发展 |
2.2.2 商务印书馆出版概况 |
2.3 商务印书馆广告部门变迁 |
2.3.1 交通科 |
2.3.2 推广科 |
第三章 近代商务印书馆书业广告的形式 |
3.1 新书出版广告 |
3.2 预约特价广告 |
3.3 出版预告广告 |
3.4 图书廉价广告 |
3.5 再版销售广告 |
第四章 近代商务印书馆书业广告的内容 |
4.1 初创阶段的书业广告:1897—1906 |
4.2 发展、成熟阶段的书业广告:1907—1931 |
4.2.1 灵活多变的版式 |
4.2.2 贴切精美的花纹与图案 |
4.2.3 富于变化的广告字体 |
4.2.4 别出心裁的创意 |
4.3 转变、衰退阶段的书业广告:1932—1937 |
4.3.1 变化、统一下的版式与字体 |
4.3.2 收缩阶段的广告创意 |
第五章 近代商务印书馆书业广告的传播特征 |
5.1 商务印书馆书业广告的传播总量特征 |
5.1.1 逐渐攀升的广告总量 |
5.1.2 注重性价比的重点传播 |
5.2 商务印书馆书业广告的媒体选择特征 |
5.2.1 行销全国的大报 |
5.2.2 聚焦上海的小报 |
5.2.3 最大化的自有媒体 |
第六章 近代商务印书馆书业广告的作用 |
6.1 为商务争夺市场,塑造社会形象 |
6.2 营造文化氛围,揭示时代特点 |
6.3 提供珍贵史料,弥补资料缺失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工人日报》的理论通俗化报道研究(1949-195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价值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价值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相关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1 《工人日报》 |
1.3.2 理论通俗化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之处 |
第2章 《工人日报》理论通俗化报道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2.1 《工人日报》理论通俗化报道的必要性 |
2.1.1 促进工人生产建设的需要 |
2.1.2 培育工人主人翁意识的需要 |
2.1.3 加强工人理论学习的需要 |
2.2 《工人日报》理论通俗化报道的可行性 |
2.2.1 《工人日报》的办报经验 |
2.2.2 《工人日报》的办报理念 |
2.2.3 《工人日报》的理论团队 |
第3章 《工人日报》理论通俗化报道的内容与形式 |
3.1 人民民主专政 |
3.1.1 登载学习材料 |
3.1.2 设置讨论提纲 |
3.1.3 开设“答读者问”专栏 |
3.2 唯物史观 |
3.2.1 组织理论讲座 |
3.2.2 分享学习情况 |
3.2.3 开设“读者来信”专栏 |
3.3 批评与自我批评 |
3.3.1 登载工人自我检讨 |
3.3.2 开设“批评与建议”专栏 |
3.3.3 开设“小言论”专栏 |
3.4 爱国主义 |
3.4.1 发起爱国主义捐献运动 |
3.4.2 组织爱国主义劳动竞赛 |
3.4.3 结合纪念日进行爱国教育 |
3.5 阶级斗争 |
3.5.1 开设“思想漫谈”专栏 |
3.5.2 组织“谁养活谁”讨论 |
3.5.3 组织“怎样对待资产阶级”讨论 |
第4章 《工人日报》理论通俗化报道的基本特点 |
4.1 版面新颖活泼 |
4.1.1 版面形式丰富多样 |
4.1.2 广告版面重点突出 |
4.1.3 编排注重分类连载 |
4.2 中心任务与群众意愿结合 |
4.2.1 紧扣中心任务 |
4.2.2 密切联系群众 |
4.2.3 注重典型示范 |
4.3 语言表达生动有趣 |
4.3.1 直接表达与间接表达结合 |
4.3.2 理论话语与生活语言融合 |
4.3.3 知识性与趣味性兼顾 |
第5章 《工人日报》理论通俗化报道的当代启示 |
5.1 坚持以党性原则引导理论通俗化 |
5.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通俗化 |
5.3 坚持聚焦实际问题的理论通俗化 |
5.4 坚持以理论通俗化促进理论大众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
(6)《上海影坛》杂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一)学术价值 |
(二)现实价值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一)关于沦陷时期的电影史研究 |
(二)关于沦陷时期的电影现状研究 |
(三)关于沦陷时期的电影杂志研究 |
(四)关于《上海影坛》的研究 |
(五)简要述评 |
三、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上海影坛》创办 |
第一节 《上海影坛》的创刊背景 |
一、《上海影坛》的生存空间 |
二、《上海影坛》的时代坏境 |
第二节 《上海影坛》的轮廓勾勒 |
一、《上海影坛》的发行及版面 |
二、《上海影坛》的办刊宗旨 |
三、《上海影坛》的编辑群体和读者群 |
四、《上海影坛》的主要栏目与内容设置 |
第二章 《上海影坛》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上海影坛》中对“电影知识”的普及 |
一、《上海影坛》之电影技术类 |
二、《上海影坛》之电影理论类 |
三、《上海影坛》之电影漫谈类 |
四、《上海影坛》之电影史料类 |
第二节 《上海影坛》中对“影片”的介绍 |
一、新片介绍 |
二、影片评论 |
第三节 《上海影坛》中对“明星”的访谈 |
第三章 《上海影坛》的特色与历史价值 |
第一节 《上海影坛》的特色 |
一、剧坛介绍——独具特色的栏目设置 |
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题材趣味通俗 |
三、加强互动——注重与读者交流 |
第二节 《上海影坛》的历史价值 |
一、《上海影坛》折射出的“抗议性” |
二、《上海影坛》在电影史上的意义 |
三、《上海影坛》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1:《上海影坛》 各期目录 |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7)网络二手书平台经营现状与创新策略研究 ——以多抓鱼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理论 |
第一章 网络二手书平台的发展概述 |
第一节 网络二手书平台的发展背景 |
一、共享经济对网络二手书平台的推动作用 |
二、消费者对网络二手书交台的接受度提高 |
三、新书价格上涨为网络二手书平台带来机遇 |
四、二手书自身的保留效用与高利润率 |
第二节 网络二手书平台发展历程概述 |
一、国内网络二手书平台发展历程概述 |
二、国外网络二手书平台发展历程概述 |
第三节 网络二手书平台的发展现状 |
一、不断细分的二手书特色经营 |
二、网络二手书平台的多品类业务拓展 |
第二章 网络二手书平台的盈利模式分析——以多抓鱼为例 |
第一节 多抓鱼发展状况概述 |
一、多抓鱼的发展历程概述 |
二、多抓鱼的经营模式概述 |
第二节 多抓鱼的盈利模式分析 |
一、多抓鱼的利润源——目标用户 |
二、多抓鱼的利润点——用户价值 |
三、多抓鱼的利润杠杆——相关活动 |
四、多抓鱼的利润实现——收入来源 |
五、多抓鱼的利润屏障——核心竞争力 |
第三节 多抓鱼与其他类型二手书平台的盈利模式比较 |
一、多抓鱼与C2C类型网络二手书平台的比较 |
二、多抓鱼与B2C类型网络二手书平台的比较 |
三、多抓鱼与C2B2C类型网络二手书平台的比较 |
第三章 网络二手书平台的创新策略分析——以多抓鱼为例 |
第一节 打造优质的用户体验 |
一、对二手书收购流程的优化 |
二、对二手书收购品相标准的规范化 |
三、对正盗版图书鉴定的规范化 |
第二节 多元化营销策略 |
一、利用名人自传播效应促进转化 |
二、借势营销为平台导流 |
三、利用自媒体平台互动加深用户留存 |
第三节 高效的消费场景与社区化体验 |
一、借助微信平台搭建高效消费场景 |
二、增强网络二手书平台的社交属性 |
第四章 网络二手书平台的发展困境与对策 |
第一节 网络二手书平台的发展困境 |
一、二手书在价格方面的局限性 |
二、二手书缺乏稳定的供货渠道 |
三、缺乏专业性二手书人才 |
四、用户与二手书平台之间的信任缺失 |
第二节 网络二手书平台的发展对策 |
一、倡导二手书循环利用理念 |
二、加强出版业与二手书行业的合作共赢 |
三、培养高素质的二手书专业人才 |
四、建立网络二手书平台信任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安化黑茶的文化生态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文化生态学研究理论 |
第三节 安化黑茶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五节 研究意义与价值 |
第二章 跨文化语境下的物质流通 |
第一节 早期的物质流通研究 |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派的物质研究 |
第三节 物质流通研究新走向 |
第三章 安化的地理环境与社会文化 |
第一节 自然地理与生态环境 |
第二节 梅山地域与族属 |
第三节 “梅山”历史沿革 |
第四章 安化黑茶的商品化发端 |
第一节 资江水运及货物运输 |
第二节 《茶经》与梅山茶事 |
第三节 商品茶定名 |
第五章 茶政变迁与黑茶贸易的互动关系 |
第一节 君王们的点金术:榷茶与税茶 |
第二节 几经波折:湖茶跻身茶马政 |
第三节 不断拓展疆域的黑茶贸易 |
第四节 传统专卖体制对茶业发展的影响 |
第六章 安化黑茶的贸易拓展 |
第一节 千年前的茶叶商贸活动 |
第二节 黑茶在蒙古的商贸往来 |
第三节 黑茶在新疆的商贸往来 |
第四节 黑茶在俄国的商贸往来 |
第七章 口述史中的“产”与“制” |
第一节 炊烟袅袅:沸腾的雪峰山麓 |
第二节 黑毛茶初制的传统工艺 |
第三节 千两茶:文化范畴的再生产 |
第八章 地方社会中的茶业人和茶事 |
第一节 茶叶流通环节的社会性适应 |
第二节 茶政管理者 |
第三节 中间商 |
第四节 茶叶生产者 |
第九章 安化黑茶与生态扶贫 |
第一节 黑茶产业与生态扶贫 |
第二节 安化黑茶产业面临的的困境 |
第三节 安化黑茶产业发展对策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 |
附录一 :安化黑茶制作技艺 |
附录二 :安化地方有关茶的民歌 |
附录三 :茶亭 |
附录四 :民间传说 |
(9)论着作财产权配置的效率原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 |
(一)现有着作财产权配置原则凸显缺陷 |
(二)新技术条件下着作权制度目标彰显不足 |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其评价 |
(一)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
(二)对国内外研究的评价 |
三、本文的主要观点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
四、本文采取的研究方法 |
五、论文的结构与基本思路 |
第一章 着作财产权配置的法经济学基础 |
第一节 权利配置的法经济学界定 |
一、权利配置的概念 |
二、权利配置的功能 |
三、权利配置的主体与方式 |
第二节 着作财产权配置的法经济学依据 |
一、着作权客体的产品属性 |
二、着作财产权配置的经济意蕴 |
三、着作财产权配置的效益之维 |
第三节 着作财产权配置的法经济学工具 |
一、最大化与均衡 |
二、交易成本 |
小结 |
第二章 着作财产权配置效率原则的基本界定 |
第一节 着作财产权配置效率原则的理论阐释 |
一、配置效率的一般分析 |
二、着作财产权配置效率原则的解析 |
三、着作财产权配置效率原则与着作权制度目标 |
第二节 着作财产权配置效率原则与自然权利论 |
一、着作财产权配置的自然权利论及其不足 |
二、着作财产权配置效率原则对自然权利论的修正 |
第三节 着作财产权配置效率原则与功利主义论 |
一、着作财产权配置的功利性原则及其不足 |
二、着作财产权配置效率原则对功利主义论的修正 |
小结 |
第三章 着作财产权的静态配置效率 |
第一节 着作财产权静态配置及其效率标准 |
一、静态配置的特征与类型 |
二、静态配置收益所投入的资源 |
三、静态配置的效率标准取决于作品产出与资源投入构成 |
第二节 创作者与社会公众之间的着作财产权静态配置 |
一、创作者与社会公众之间的着作财产权静态配置方式 |
二、创作者与社会公众之间的着作财产权静态配置效率分析 |
第三节 创作者与投资者之间的着作财产权静态配置 |
一、创作者与制片者之间的着作财产权静态配置 |
二、创作者与雇佣者之间的着作财产权静态配置 |
三、创作者与委托者之间的着作财产权静态配置 |
小结 |
第四章 着作财产权的动态配置效率 |
第一节 着作财产权动态配置方式与效率标准 |
一、交易是着作财产权动态配置的主要方式 |
二、动态配置效率标准取决于着作财产权交易成本 |
第二节 着作财产权动态配置之自愿交易 |
一、着作财产权自愿交易的市场原则 |
二、着作财产权自愿交易的着作权集体管理 |
第三节 着作财产权动态配置之非自愿交易 |
一、着作财产权非自愿交易源于市场失灵 |
二、着作财产权非自愿交易的效率分析 |
小结 |
第五章 新技术条件下着作财产权配置效率原则的适用 |
第一节 新利用行为的着作财产权配置效率分析 |
一、对新型传播行为赋权符合着作财产权配置效率原则 |
二、对作品接触行为赋权不符合着作财产权配置效率原则 |
第二节 新交易方式的着作财产权配置效率分析 |
一、作品大规模交易与选择退出 |
二、用户创造内容与变现规则 |
第三节 新商业模式的着作财产权配置效率分析 |
一、私立着作财产权配置规则的效率分析 |
二、新授权规则着作财产权配置的效率分析 |
小结 |
第六章 效率原则下着作财产权配置制度的完善 |
第一节 着作财产权体系的完善 |
一、着作财产权体系完善应坚持的原则 |
二、着作财产权体系的完善模式与核心体系 |
三、着作财产权体系的规范结构 |
第二节 着作财产权主体制度的完善 |
一、着作财产权归属主体的多元性 |
二、资本资源介入下着作权主体制度的完善 |
第三节 与着作财产权配置相关制度的完善 |
一、技术措施的法律保护及其限制 |
二、着作财产权登记制度的重塑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博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10)城市书屋的文化传播研究 ——以南京二楼南书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论文选题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一、实体书店的文献概述 |
二、城市公共阅读空间的文献观点概述 |
三、研究现状总结 |
第三节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手段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方案 |
第一章 从书店到书屋——二楼南书房的诞生 |
第一节 后书店时代下的书店转型 |
一、网络技术与网络销售经济围剿下的书店困境 |
二、传统书店的倒闭与书店的转型升级 |
第二节 城市公共阅读空间的发展 |
一、城市公共阅读空间的内涵 |
二、城市公共阅读空间的特征 |
第三节 二楼南书房的诞生 |
一、二楼南书房兴起的背景与原因 |
二、书房的发展现状 |
第二章 二楼南书房的文化传播特征 |
第一节 二楼南书房的身份构建 |
一、二楼南书房的空间存在价值 |
二、二楼南书房的文化定位与建构 |
第二节 二楼南书房的受众分析 |
一、二楼南书房的读者构成与特征 |
二、作为阅读者的阅读动机与文化感受 |
三、作为消费者的阅读体验与消费行为 |
第三节 二楼南书房的传播形式 |
一、线上传播:新媒体造就的流量轰炸 |
二、线下传播:实体空间与社区的双向打造 |
第三章 二楼南书房的传播内容 |
第一节 作为阅读场所的书房藏书分析 |
第二节 作为公共空间的书房文化活动 |
第三节 二楼南书房与地方文化的融合发展 |
一、南京:建筑资源的丰富和社区协作的开端 |
二、镇江:历史与商业经营的融合 |
第四节 二楼南书房文化活动的社会意义 |
第四章 二楼南书房的文化运营 |
第一节 书房作为城市公共阅读空间的运行机制 |
一、二楼南书房的成本与盈利 |
二、二楼南书房的管理模式 |
三、二楼南书房的特色服务 |
第二节 后书店时代下二楼南书房的文化与消费 |
一、从物质消费到文化消费 |
二、围绕阅读仪式感展开的文化营销 |
第五章 二楼南书房文化传播的影响与反思 |
第一节 城市公共阅读空间的开拓与创新 |
一、微观层面:由个体到社群的文化覆盖 |
二、中观层面:城市景观的重生与新文化象征的建立 |
三、宏观层面:书香社会的实践与新经济模式的探索 |
第二节 对二楼南书房发展的思考 |
一、前后期发展的断层 |
二、从书店到书屋:形式的转变与独创性的缺失 |
三、从内容生产到意义生产:被量化的读者与有限的藏书 |
总结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漫谈优化国家定价(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村初中生对数学基本思想理解与应用的现状及教学研究 ——以山西省运城市为例[D]. 陈红静. 中央民族大学, 2021(12)
- [2]科创板的注册制试点与制度创新[J]. 张异冉. 商法界论集, 2020(02)
- [3]《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4]近代商务印书馆书业广告研究(1897-1937)[D]. 安晓梦. 河北大学, 2020(08)
- [5]《工人日报》的理论通俗化报道研究(1949-1952)[D]. 张钰环. 重庆工商大学, 2020(10)
- [6]《上海影坛》杂志研究[D]. 郭晓庆. 三峡大学, 2020(06)
- [7]网络二手书平台经营现状与创新策略研究 ——以多抓鱼为例[D]. 郑青青. 苏州大学, 2020(03)
- [8]安化黑茶的文化生态史研究[D]. 杨化冰. 吉首大学, 2020(02)
- [9]论着作财产权配置的效率原则[D]. 张俊发.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2)
- [10]城市书屋的文化传播研究 ——以南京二楼南书房为例[D]. 喻婷.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