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Dynamic Rigidity and Inertia Effect of Base(论文文献综述)
张勇猛,郭锞琛,席翔,吴宇列[1](2021)在《金属壳体振动陀螺的多参数温度补偿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金属壳体振动陀螺具有结构简单、精度高、体积小、可靠性高、寿命长等显着优势,在军用和民用领域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受材料特性影响,金属壳体谐振结构的Q值很难达到极高的水平,使得金属壳体振动陀螺的零偏漂移受温度的影响比较显着。传统的温度补偿方法存在滞回效应,补偿效果不理想。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多参数温度补偿方法。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力反馈模式下,阻尼不均匀变化是引起陀螺零偏漂移的主要因素。根据理论分析结果,选取正交反馈量、温度、驱动电压等三个变量作为补偿量;通过全温区测试,建立陀螺零偏漂移与补偿量的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对陀螺零偏漂移进行补偿。补偿后,陀螺的全温区零偏漂移由补偿前的300 (°)/h减小为10 (°)/h,而采用传统温度补偿方法后的零偏漂移为35(°)/h,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谢东圆[2](2021)在《冲击载荷作用下Q390D钢断裂行为分析》文中提出
杨培研[3](2021)在《矩形管周期性夹芯结构的力学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张建超[4](2021)在《多杆重载冲压机械机构设计与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全面推进,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任务愈加迫切,以往形式单一、内容固化的传统高等教育在日新月异的科技环境下已不适用,大学基础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为开展集设计性、综合性、研究性于一身的新型教学实验,以系列冲压机械产品为工程设计载体及实验应用背景,将理论研究、设计制造、虚拟仿真以及实验验证融合为一体,设计并开发出关联采集与测试系统的综合性机电一体化实验测试平台,对促使学生掌握现代设计方法及流程,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实际工程问题能力极具意义。本文以系列冲压机械实验台中重载压力机为设计研究载体,对其进行主运动构型设计、尺度优化、结构设计与校核;基于多体动力学进行电机-飞轮系统优化设计并对部分构件及机身进行静态结构分析与动态特性分析,主要内容如下:(1)根据重载机械压力机的设计要求,首先对重载压力机的主运动构型进行了研究,对比不同主运动方案运动特性,最终选取曲柄-三角连杆-肘杆机构,其次为提高其机械利益特性进行构型特性分析,研究了曲轴旋转中心偏置及“错峰设计”对机械利益的影响,以各个运动尺度为自变量,以主运动方案机械利益最大为主要目标,冲压行程内速度波动最小为次要目标,通过ADAMS自带最优化求解器,得到主运动尺度方案。(2)考虑各构件的运动方式,与周围构件的链接方式,参考经验设计及校核理论完成了主运动各构件及机身的结构构型选择、结构设计与校核,主运动机构构件包含曲轴、三角连杆、上下肘杆、滑块,在机身设计中提出了一种以调整工作台高度的方式完成调模动作的新型调模机构,避开以往强度薄弱、强度相对低的螺纹配合,以及床身、底座的设计与校核。(3)基于ADAMS虚拟仿真技术,首先添加理想驱动计算压力机单循环消耗总功,据此初选电机,推导其固有机械特性曲线,建立精确电机动力模块、带轮-带传动模块,求解压力机多刚体系统动力学运动性能,以系统速度波动系数、电机发热能耗、飞轮体积为评价指标,提出一种新型电机-带传动-飞轮系统优化设计方法与流程,解决依靠经验公式粗略计算设计飞轮的问题。(4)考虑多连杆带来过多转动副间隙对机械压力机动力学的影响,采用两状态间隙转动副模型,以非线性弹簧阻尼接触力与库伦摩擦力结合的方式建立虚拟样机动力学模型,分析理想机构与含间隙机构动态特性的差异并提取不同构件对应极端工况时极限载荷,通过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曲轴、三角连杆、床身关键件进行静强度分析。
孙卓越[5](2021)在《红庆河煤矿煤体动态力学特性试验研究》文中提出红庆河煤矿作为我国西部典型强动压矿井,近年来冲击事件频发,对矿井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产生极大影响。在红庆河煤矿冲击事件中,具有冲击倾向性的煤体为冲击地压提供了良好储能载体,大采深带来的高地应力提供了较高静载,顶板断裂提供了较强动载。本文以红庆河煤矿为研究背景,运用实验室试验、理论分析等手段,研究冲击倾向性煤体动态力学特性,目的在于探究冲击失稳破坏机理,也可为冲击地压防治提供理论支持。基于红庆河煤矿煤体受高静载和强动载共同作用,设计了三维动静组合加载方式,从强度与变形特征、能量耗散特征和破坏特征三方面研究冲击倾向性煤体在三维动静组合加载下的动态力学特性;基于红庆河煤矿受冲击事件发生前大量低幅值载荷频繁扰动和冲击事件发生时高幅值载荷单次冲击的特点,设计了“循环弱冲击+单次强冲击”的分级循环冲击加载方式,研究冲击倾向性煤体在分级载荷多轮次冲击作用下的动态力学特性;针对霍普金森压杆试验中缺乏研究冲击倾向性煤体合理试样长径比的现状,通过理论分析并对试验数据进行归纳总结,给出了冲击倾向性煤体的合理试样长径比。取得的主要成果有:(1)研究了三维动静组合加载下的应变率效应。动态峰值应力表现出明显的应变率效应,随应变率增加呈乘幂函数关系增长;动态峰值应变、动态最大应变均表现出明显的应变率效应,随应变率增加呈线性关系增长;动态割线模量和第二类割线模量均未表现出应变率效应。随入射能增加,反射能、透射能、破碎耗能均呈线性关系增长;试样破碎耗能随应变率增加呈乘幂函数关系增长;破碎耗能密度随冲击气压增加呈增大趋势。破坏形态具有显着的应变率效应,随应变率增加,试样破碎程度呈增大趋势。(2)将应变率效应与长径比效应解耦,研究了三维动静组合加载下的长径比效应。结果表明:相同应变率下动态峰值应力随试样长径比增加而增大,表现出与静态条件相反的长径比效应;相同应变率下动态峰值应变随试样长径比增加而减小,动态最大应变随试样长径比增加先减小后增大。随试样长径比增大,反射能在入射能中占比逐渐增加,透射能占比逐渐减小,破碎耗能占比基本在20%左右;对于同一冲击气压水平,破碎耗能密度随长径比增大而减小。破坏形态具有显着的长径比效应,随长径比增加,试样破坏形式由张拉破坏向压剪破坏演化。(3)基于应力均匀假定、动态应力平衡条件、动态力学参数离散性及试样加工难易度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给出霍普金森压杆试验冲击倾向性煤体合理试样长径比为0.8。(4)研究了分级循环冲击加载下的动态力学特性。循环弱冲击和单次强冲击动态峰值应力均随弱冲击次数增加而减小;割线模量随冲击次数增加呈降低趋势。累积弱冲击吸收能和单次强冲击吸收能均与弱冲击次数正相关;试样吸能效率与试样波阻抗密切相关;总破碎耗能随弱冲击次数增加而增大;破碎耗能平均占比在30%左右;试样破碎程度随弱冲击次数增加而逐渐增大,破坏形式由张拉破坏向张拉-压剪复合型破坏演化。
李春雨[6](2021)在《基于故障树分析的弹载测试仪可靠性研究》文中认为现代化武器的发展对弹载电子装备组成部分,如制导单元、控制单元、参数获取单元等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尤其弹载电子系统的可靠性,关系着武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弹载电子系统的关键组成单元从元件级来看,是由分立元件、集成单元和相应的连接固定组件组成。每一个电子单元元件的选型、焊接以及板级连接共同决定着弹载测试仪的板级可靠性。目前,国内外本领域学者在研究板级可靠性上,从环境温度、环境静态应力、环境动态应力、自然老化、电磁干扰等方面做了诸多试验,可靠性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军工领域研究人员的重视,因此通过一定科学的方法、理论分析、模拟实验、实弹实验对弹载测试仪电路进行分类可靠性研究,有助于找到薄弱环节,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对建立系统的弹载测试仪可靠性理论和掌握快速的失效修复经验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所做的具体研究如下:(1)弹载测试仪的元件级失效机理研究。先归纳了采用无损分析和破坏分析方法进行失效诊断的措施,给出了基本概念的定义;然后把弹载测试仪电路按照失效模式和失效机理的不同进行划分为LCR贴片元件、半导体集成电路、MEMS、焊点、PCB五个部分,根据失效现象进行失效机理的系统性研究,剖析组件结构、装联方式与系统失效的关系,完善失效准则判定体系。(2)弹载测试仪的可靠性强化实验。借助高低温箱、冲击台、马歇特锤、强磁电机等实验设备模拟高低温、冲击振动、电磁干扰等恶劣环境,重点采用机械应力强化试验对可靠性进行考核,对研制的弹载测试仪电路部分进行多次重复实验和步进实验,找到了环境应力对本系统元件级的可靠性影响因素和系统的薄弱环节,建立了各环境应力和弹载测试仪元件级失效模式之间的关系。(3)弹载测试仪的FTA系统建立。采用下行法寻找导致顶层事件(板级失效)的各基本事件,并根据先验理论和统计规律确定各基本事件的概率分布,并对可靠性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依次确定了故障树的最小割集、最小径集、各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各基本事件的概率重要度、各基本事件的关键重要度。通过从板级系统上建立失效分析逻辑,并对各部分基本失效事件重要度进行评估,可以对薄弱环节进行重点防护。最后,以在侵彻硬目标的过程中失效的弹载记录仪为校验平台,利用本文研究的可靠性模型,较为快速的定位故障,进行修复,读取到了侵彻阶段未失效前的数据,验证了基于故障树模型的弹载测试仪可靠性模型的科学性与实用性。根据系统实验设计的不足,提出了综合可靠性测试的要求,来解决当前单一环境测试的缺陷。
尤泽华[7](2021)在《一种具有负泊松比效应的曲边内凹多胞结构的力学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相比传统工程材料,负泊松比机械超材料具有许多优异的力学性能。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可变弧角弧边内凹负泊松比蜂窝结构,并由二维模型构造出三维模型结构。在静力学方面,利用能量法得到了二维胞元材料的等效泊松比和等效弹性模量的解析表达式,并与有限元数值结果对比,验证了解析结果的有效性。论文讨论了二维胞元材料的几何结构参数与材料力学性能的关联,这对该类轻质超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和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动力学研究方面,本文从理论上计算了二维模型胞元的相对密度,利用ABAQUS分别建立了二维胞元材料和三维胞元材料的有限元模型,给出了该蜂窝结构在7m/s、21m/s、35m/s和70m/s速度冲击作用下的结构变形模式和动力响应曲线。基于胞元结构变形方式,论文讨论了蜂窝结构在冲击过程中的变形模式以及整体蜂窝结构在冲击中的相对密度变化和变形失效特征,并给出蜂窝材料在不同冲击速度下的体能量吸收率和平台应力。探讨了胞元材料的弧度参数和冲击速度与蜂窝结构变形模式、动力响应曲线、体能量吸收率和平台应力之间的关联,这对该类轻质超材料的吸能效果分析和冲击变形失效研究提供了力学依据。
李晓雨[8](2021)在《Miura-ori折纸结构吸能特性分析及成形工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各类运输工具(如汽车、高速列车、舰船、飞行器、航天器等)的迅速发展,能量吸收结构,特别是折纸结构在工程领域的应用对现代社会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研究结构和材料在特殊工程应用中的安全需求,就要分析结构与材料在静载荷及冲击载荷作用下的能量吸收行为。Miura-ori结构是经典折纸结构中一种,具有许多独特且理想的材料特性,例如膨胀性,可调的非线性刚度,多重稳定性和冲击吸收性能。本文针对Miura-ori折纸结构吸能特性及成形工艺,研究了以下内容:(1)本文提出了截面线与引导线来表征Miura-ori胞元几何模型的方法。基于Miura-ori胞元静态和动态的加载模型,分析了其变形特点,揭示了结构参数对其力学性能和吸能特性的影响规律。(2)构建了Miura-ori折纸板结构,揭示了其在动态加载下的变形特点与吸能规律。以非弹性耗散能在内能中的占比作为衡量能量吸收能力的评价指标,给出了截面与加载方向上的长度对其影响规律。(3)通过对Miura-ori折纸板单道次渐进成形中坯料的受力情况的分析,揭示了成形过程中板厚的分布规律。运用数值模拟与实验结合的手段,通过数值模拟对Miura-ori折纸板的单道次渐进成形工艺进行研究,以成形减薄率为成形质量的评价指标,分析了不同结构参数对Miura-ori折纸板单道次冲压工艺成形质量的影响。(4)结合多道次渐进成形原理,设计了两种预成形的过渡胞元结构:弧形截面与梯形截面两种过渡胞元结构,运用数值模拟与实验结合的方法,对多道次渐进成形工艺进行了研究。以板材的减薄率与翘曲程度为成形质量的评价指标,就本文提出的三种成形工艺进行了评价,获得成形质量较好的工艺方法。
屈涛[9](2021)在《恒温环境中湿度驱动软体机器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相对于刚性机器人,软体机器人与人类和动物具有安全交互性和兼容性,能够适应周围环境以及对撞击具有抵抗能力而备受关注。通过简单的驱动输入能够执行复杂的运动,可产生任意几何形状,执行多步态推进。对湿度驱动软体机器人的探索是当前软机器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目前,在响应湿度的智能材料的制备上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具有灵敏响应湿度的智能材料大多都非常薄、驱动力矩小且结构简单,大多需要交替改变环境条件来实现定向驱动。基于此,本文提出一种由湿度驱动、具有较大驱动力矩且能够在稳定环境中运行的执行器,具体工作如下:分析了硫酸纸在不对称湿度条件下的变形机制。然而需要不对称的条件,采用单侧沉积的方法制备了基于硫酸纸和硅橡胶Ecoflex00-30的双层材料,能够在稳定的环境中发生形变。对双层材料进行了表面微观结构的表征并根据硫酸纸的纤维排布得到了不同的运动模式,实验表明,该双层执行器能够响应湿度和温度。基于理论公式的推导和Ansys Workbench模拟验证了双层执行器在水中的第一次平衡状态弯曲曲率和第二次平衡状态弯曲曲率,结果与实验相吻合,其最大弯曲曲率可实现5cm-1。此外,通过双层执行器在厚度方向上的编程可得到不同的运动模式,基于双层执行器制备了一款软体抓手,可实现对水下不同形状物体的抓取任务,最大可抓取比自身重90倍的物体。将双层执行器进一步进行设计,提出一种能够在恒温环境下由湿度驱动的无系留软体轮式机器人,并基于硫酸纸和Ecoflex00-30的温湿度效应形变机理,实现了对其在稳定的蒸发环境中的定向滚动控制;基于该双层执行器剪切而成的四个软体驱动叶片粘贴在滚轮上,通过在温、湿度环境下四个软体驱动叶片的可控形变,实现对轮式结构主动推进的控制。研究了车轮叶片尺寸、驱动力矩、蒸发条件,对机器人的动力学进行了建模分析,制作了实物样机并对其进行了滚动测试。实验表明:给定驱动叶片初始状态,车轮在55s内运动了约85mm,进一步,将驱动叶片交错相位布置制备了两个驱动轮串联的两轮驱动小车和六叶片轮式机器人,验证了设计的可行性。最后,本文还演示了立方体自折叠形状图案,自折叠结构使用廉价的材料和工具快速制备。基于硫酸纸的面内膨胀的折叠机制进行了建模与Ansys Workbench分析,并确定了自折叠成目标形状的材料设计参数。该研究对设计新型温湿度控制的无系留软体机器人和软机器具有重要意义。
刘祯园[10](2021)在《冲击荷载下纤维复合材料柔性防护体系动力性能分析与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于我国地形地貌复杂,气候多变,因此泥石流成为了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关于泥石流的防治措施方面,柔性防护体系因其自身具备良好的耗能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实际工程。纵观我国的柔性防护体系研究历程,普遍采用的是钢丝绳网,而有关其余防护材料的研究甚少。本文基于国内外柔性防护体系的研究现状,在继承传统被动柔性防护形式的基础上,引入了一种以纤维复合材料为主,辅以固定系统组成的新式柔性防护体系。本文的防护网形状以矩形为主,纤维复合材料因其柔性,便于施工操作,防护网采用的矩形又可连接成多跨体系,适应多种地形。本文通过ANSYS/LS-DYNA有限元分析软件和冲击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纤维复合材料柔性防护体系的基本构成单元“防护网”进行了冲击荷载下的动力响应分析,主要研究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了国内外泥石流防治工程的研究现状,在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确定了自己的课题方向。同时,推导与整理了冲击动力学中的动力平衡方程、能量与冲击力计算公式、ANSYS/LS-DYNA有限元分析软件的主要设置以及绳索动力学中有关柔性体的运动方程。(2)通过对4组纤维复合材料试件的单轴拉伸试验,研究了不同纤维复合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对比了材料之间的性能差别。结果表明:拉伸强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碳纤维、芳纶纤维、玻璃纤维;而碳/芳混编复合材料的拉伸结果表现为负混杂效应。(3)从边界条件、体系长宽比、材料类别以及结构形式等角度出发,利用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对模型的冲击力、能量、位移、加速度等进行分析。主要结论为:减少约束条件、适当扩大长宽比与网格间距有利于柔性防护网的耗能性能优化;高弹性模量材料的冲击力峰值更大,冲击物与结构接触的时间加快;冲击十字结构、3×3体系以及5×5体系,冲击力到达峰值的速度、能量转化的时间均变快,而位移峰值逐渐减小。(4)基于有限元模拟的结果,选取部分数值模拟工况作为试验方案进行冲击试验,试验中记录模型关键点的应变、位移和加速度数据,并与对应的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应力波的路径越长,结构的应变峰值和加速度响应逐渐减弱;增大冲击物质量,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位移峰值最大;对比了两种节点连接方式,卡扣连接会影响构件的动态响应值,而绳结方式能加强结构整体性,弱化前者的缺点。
二、Dynamic Rigidity and Inertia Effect of Base(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Dynamic Rigidity and Inertia Effect of Base(论文提纲范文)
(1)金属壳体振动陀螺的多参数温度补偿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金属壳体振动陀螺的零偏漂移分析 |
1.1 工作原理 |
1.2 动力学模型 |
1.3 力反馈模式下的零偏漂移机理 |
2 零偏漂移的补偿参数选择 |
2.1 正交反馈量 |
2.2 温度 |
2.3 驱动电压 |
3 零偏漂移的多参数温度补偿与测试 |
3.1 金属壳体振动陀螺的全温区测试 |
3.2 补偿模型的建立 |
3.3 金属壳体振动陀螺的补偿测试 |
4 结论 |
(4)多杆重载冲压机械机构设计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2 大型重载压力机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 |
1.2.1 国外重载机械压力机技术现状 |
1.2.2 国内重载机械压力机技术现状 |
1.2.3 重载机械压力机存在的问题 |
1.3 机械系统多体动力学研究现状及发展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压力机主运动机构构型设计 |
2.1 压力机总体设计要求 |
2.2 压力机机构构型分析与选型 |
2.2.1 曲柄滑块机构 |
2.2.2 曲柄肘杆机构 |
2.2.3 曲柄-三角连杆-肘杆机构 |
2.2.4 主运动机构方案选型 |
2.3 运动构型方案特性分析 |
2.4 机构尺度综合与优化 |
2.4.1 优化设计模型 |
2.4.2 尺度方案分析对比 |
2.5 本章小结 |
3 压力机部件结构设计 |
3.1 曲轴设计 |
3.2 三角连杆与肘杆设计 |
3.2.1 三角连杆设计 |
3.2.2 肘杆设计 |
3.3 导轨与滑块 |
3.3.1 导轨设计 |
3.3.2 滑块设计 |
3.3.3 滑块校核 |
3.4 机身设计 |
3.4.1 床身设计 |
3.4.2 底座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4 压力机电机-飞轮系统设计 |
4.1 压力机系统动力学分析 |
4.1.1 压力机系统动力学 |
4.1.2 单自由度机械系统等效力学模型 |
4.2 电机选型及飞轮设计方案 |
4.3 基于虚拟样机的多体动力学建模 |
4.3.1 压力机主运动机构建模 |
4.3.2 传动机构精细化建模 |
4.3.3 虚拟样机载荷添加 |
4.3.4 异步电机虚拟建模 |
4.4 仿真实验与飞轮结构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机构及构件性能仿真分析 |
5.1 含间隙主运动机构动力学仿真分析 |
5.1.1 主运动机构转动副间隙建模 |
5.1.2 间隙接触碰撞力与摩擦力模型 |
5.1.3 动力学仿真结果 |
5.2 构件静强度分析 |
5.2.1 工况分析 |
5.2.2 有限元模型建立 |
5.2.3 静态结构分析 |
5.3 机身动态特性分析 |
5.3.1 有限元模型建立与分析 |
5.3.2 机身动态特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5)红庆河煤矿煤体动态力学特性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单次冲击加载煤岩力学特性研究 |
1.2.2 循环冲击加载煤岩力学特性研究 |
1.2.3 尺寸效应研究现状 |
1.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2 煤的物理性质及静态力学特性 |
2.1 煤的物理性质 |
2.1.1 密度测定 |
2.1.2 弹性波速测定 |
2.2 煤的静态力学特性 |
2.2.1 应力-应变曲线 |
2.2.2 强度与变形特征 |
2.2.3 破坏形态 |
2.3 本章小结 |
3 三维动静组合加载下应变率效应和长径比效应 |
3.1 地应力测试 |
3.2 三维动静组合加载试验 |
3.2.1 试验装置 |
3.2.2 试验原理 |
3.2.3 试样制备 |
3.2.4 试验方案及步骤 |
3.3 动态强度及变形特征的应变率效应和长径比效应 |
3.3.1 试验结果 |
3.3.2 动态应力-应变曲线 |
3.3.3 动态峰值应力随长径比变化规律 |
3.3.4 动态应变随长径比变化规律 |
3.3.5 动态变形模量随长径比变化规律 |
3.4 能量耗散特征的应变率效应和长径比效应 |
3.4.1 冲击载荷下能量构成 |
3.4.2 入射能与反、透射能、破碎耗能关系 |
3.4.3 破碎耗能与冲击速率、应变率关系 |
3.4.4 破碎耗能密度与长径比关系 |
3.5 破碎特征的应变率效应和长径比效应 |
3.6 本章小结 |
4 SHPB试验冲击倾向性煤体合理试样长径比分析 |
4.1 基于应力均匀假定分析 |
4.2 基于动态应力平衡分析 |
4.3 基于动态力学参数离散性分析 |
4.4 基于试样加工难易度分析 |
4.5 本章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5 分级循环冲击加载下动态力学特性 |
5.1 地音监测数据分析 |
5.2 分级循环冲击加载试验 |
5.2.1 试验装置及试样制备 |
5.2.2 试验方案及步骤 |
5.3 分级循环冲击加载下动态强度与变形特征 |
5.3.1 试验结果 |
5.3.2 动态应力-应变曲线 |
5.3.3 动态峰值应力变化规律 |
5.3.4 动态变形模量变化规律 |
5.3.5 动态应变变化规律 |
5.4 分级循环冲击加载下能量耗散特征 |
5.4.1 累积弱冲击吸收能与弱冲击次数关系 |
5.4.2 单次强冲击吸收能与弱冲击次数关系 |
5.4.3 总破碎耗能与弱冲击次数关系 |
5.4.4 破碎耗能占比与弱冲击次数关系 |
5.5 分级循环冲击加载下破碎特征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基于故障树分析的弹载测试仪可靠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板级可靠性研究状况 |
1.2.1 板级可靠性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2 板级可靠性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2.弹载测试仪的板级失效机理研究 |
2.1 板级可靠性研究基础 |
2.1.1 可靠性强化试验 |
2.1.2 可靠性理论分析 |
2.2 板级组件的失效现象与机理 |
2.2.1 PCB的失效分析 |
2.2.2 LCR的失效分析 |
2.2.3 集成电路的失效分析 |
2.2.4 微机电器件的失效分析 |
2.2.5 焊点的失效分析 |
2.3 失效检测手段与失效模式 |
3.弹载测试仪的板级可靠性试验和分析 |
3.1 机械应力对可靠性影响 |
3.1.1 机械应力理论 |
3.1.2 机械应力试验 |
3.2 温度应力对可靠性的影响 |
3.2.1 温度应力理论 |
3.2.2 温度应力试验 |
3.3 电磁应力对可靠性的影响 |
3.3.1 电磁应力理论 |
3.3.2 电磁应力试验 |
4.弹载测试仪的FTA逻辑分析系统的建立 |
4.1 FTA简介 |
4.2 FTA建立 |
4.2.1 常用符号 |
4.2.2 故障树绘制 |
4.3 FTA定性分析 |
4.4 FTA定量分析 |
4.5 失效案例分析 |
5.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总结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7)一种具有负泊松比效应的曲边内凹多胞结构的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负泊松比材料二维模型发展 |
1.3 负泊松比材料三维模型发展 |
1.4 负泊松比材料的理论与动力学性能研究 |
1.5 负泊松比材料的数值分析 |
1.6 负泊松比材料的实验分析 |
1.7 负泊松比材料的应用 |
1.8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负泊松比四边弧形内凹蜂窝材料静力学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模型 |
2.3 静力分析 |
2.4 材料的等效弹性模量和等效泊松比 |
2.5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5.1 结构的解析解、理论解与模型有限元解的对比 |
2.5.2 弧线内角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2.5.3 胞元的其它参数对泊松比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四边弧形内凹蜂窝结构的面内动力学研究 |
3.1 引言 |
3.2 相对密度 |
3.3 模型构建 |
3.4 弧边内凹蜂窝结构的面内冲击模拟 |
3.4.1 模型冲击下的微观变形 |
3.4.2 不同冲击速度下的变形方式 |
3.4.3 应力云图 |
3.4.4 动力响应曲线 |
3.5 能量吸收特性 |
3.5.1 吸能效果和平台应力 |
3.5.2 体能量吸收率 |
3.5.3 二维负泊松比胞元结构冲击动力学的平台应力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三维负泊松比弧形蜂窝结构的动力学分析 |
4.1 引言 |
4.2 模型的建立 |
4.3 三维负泊松比结构的相对密度 |
4.4 三维负泊松比结构的变形模式 |
4.5 三维模型冲击动力学下的平台应力应变曲线 |
4.6 三维全弧形负泊松比胞元结构的能量吸收特性 |
4.7 平台应力 |
4.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8)Miura-ori折纸结构吸能特性分析及成形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Miura-ori折纸结构 |
1.1.2 能量吸收结构 |
1.1.3 能量吸收结构的一般原理 |
1.1.4 Miura-ori结构成形工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意义及内容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第2章 Miura-ori胞元结构吸能特性研究 |
2.1 引言 |
2.1.1 Miura-ori胞元结构 |
2.1.2 吸能特性评价参数 |
2.2 静态加载下胞元侧向抗压刚度 |
2.2.1 结构参数对侧向抗压刚度的影响 |
2.2.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2.3 结果分析 |
2.3 动态加载下胞元吸能特性 |
2.3.1 模型的建立 |
2.3.2 吸能过程分析 |
2.4 胞元结构参数对吸能特性的影响 |
2.4.1 结构参数a对吸能特性的影响 |
2.4.2 结构参数b对吸能特性的影响 |
2.4.3 结构参数α对吸能特性的影响 |
2.4.4 结构参数β对吸能特性的影响 |
2.4.5 结构参数r对吸能特性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Miura-ori折纸板吸能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动态加载下折纸板的吸能特性 |
3.2.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2.2 吸能过程分析 |
3.3 折纸板结构参数对吸能特性的影响 |
3.3.1 截面积对吸能特性的影响 |
3.3.2 长度对吸能特性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单道次渐进成形工艺研究 |
4.1 引言 |
4.2 成形过程描述及受力情况 |
4.3 单道次渐进成形数值模拟 |
4.3.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3.2 有限元计算结果 |
4.4 结构参数对单道次渐进成形减薄率的影响 |
4.4.1 结构参数a对成形减薄率的影响 |
4.4.2 结构参数b对成形减薄率的影响 |
4.4.3 结构参数α对成形减薄率的影响 |
4.4.4 结构参数β对成形减薄率的影响 |
4.4.5 结构参数r对成形减薄率的影响 |
4.5 单道次成形的模具设计及实验 |
4.5.1 成形模具设计 |
4.5.2 单道次渐进式冲压成形试验 |
4.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多道次渐进成形工艺研究 |
5.1 引言 |
5.2 多道次渐进成形原理 |
5.3 过渡胞元的结构设计 |
5.3.1 弧形截面的过渡胞元设计 |
5.3.2 梯形截面线的过渡胞元设计 |
5.4 弧形截面线过渡胞元设计的多道次渐进成形工艺 |
5.4.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4.2 有限元计算结果 |
5.5 梯形截面线过渡胞元设计的多道次渐进成形工艺 |
5.5.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5.2 有限元计算结果 |
5.6 几种成形工艺的比较 |
5.7 模具设计与实验研究 |
5.7.1 成形模具设计 |
5.7.2 多道次渐进式冲压成形实验 |
5.7.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及主要成果 |
致谢 |
(9)恒温环境中湿度驱动软体机器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软体执行器的驱动方式 |
1.2.1 气动驱动 |
1.2.2 光热驱动 |
1.2.3 磁场驱动 |
1.2.4 电场驱动 |
1.2.5 湿度场驱动 |
1.3 软体机器人设计 |
1.3.1 材料非对称软体执行器设计 |
1.3.2 驱动非对称软体执行器设计 |
1.3.3 结构非对称软体执行器设计 |
1.3.4 边界非对称软体执行器设计 |
1.4 研究现状动态分析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2 温湿度响应的弯曲致动器 |
2.1 材料的设计与制备 |
2.1.1 实验使用仪器 |
2.1.2 硫酸纸的运动模式 |
2.1.3 硫酸纸的致动机理 |
2.1.4 硫酸纸/Ecoflx00-30 双层执行器的制备 |
2.2 双层执行器性能测试 |
2.2.1 双层执行器温度响应测试 |
2.2.2 双层执行器湿度响应测试 |
2.2.3 双层执行器时间响应测试 |
2.3 本章小结 |
3 硫酸纸/硅橡胶材料弯曲模型及有限元分析 |
3.1 弯曲模型的建立 |
3.2 Ansys Workbench有限元模拟 |
3.2.1 硫酸纸参数的建立 |
3.2.2 模型与材料的定义 |
3.2.3 网格划分和定义边界条件 |
3.2.4 Workbench仿真结果分析讨论 |
3.3 本章小结 |
4 轮式机器人的设计及实验研究 |
4.1 结构设计 |
4.2 自滚动轮式机器人动力学模型 |
4.2.1 运动分析 |
4.2.2 动力学模型 |
4.3 软体轮式自滚动机器人实验 |
4.4 本章小结 |
5 自折叠结构及其它应用 |
5.1 折叠模型 |
5.1.1 折叠角度 |
5.1.2 折叠力矩 |
5.2 自折叠立方体制备和实验 |
5.3 自折叠立方体有限元模型 |
5.4 双层执行器的其它应用 |
5.4.1 多模态运动 |
5.4.2 水下软体抓手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10)冲击荷载下纤维复合材料柔性防护体系动力性能分析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泥石流拦挡工程研究现状 |
1.2.2 柔性防护体系的研究现状 |
1.2.3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课题创新性 |
1.3.1 研究内容及基本框架 |
1.3.2 课题创新性 |
第2章 LS-DYNA基本原理及绳索动力学问题概述 |
2.1 引言 |
2.2 冲击动力学基本理论 |
2.2.1 冲击荷载下结构的特有性质 |
2.2.2 动力平衡方程的建立与求解 |
2.3 冲击动力学问题的数值模拟 |
2.3.1 有限元软件简介 |
2.3.2 LS-DYNA的算法和求解 |
2.4 ANSYS/LS-DYNA仿真影响控制因素 |
2.4.1 LS-DYNA的沙漏控制 |
2.4.2 积分步长设置 |
2.4.3 负体积控制 |
2.5 结构的能量吸收与冲击力计算方法 |
2.5.1 能量法基本原理 |
2.5.2 大块石冲击力计算方法 |
2.6 绳索动力学基本问题 |
2.6.1 绳索运动行为引起的动力学问题 |
2.6.2 绳索结构的力学基本方程 |
2.6.3 绳索结构模型的基本理论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单向纤维材料静力拉伸试验 |
3.2.1 试验的原材料 |
3.2.2 试验方案的设计 |
3.2.3 试验设备 |
3.2.4 试验结果及其分析 |
3.3 混编纤维复合材料静力拉伸试验 |
3.3.1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3.2 应力-应变曲线对比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纤维复合材料柔性防护体系动力响应分析 |
4.1 引言 |
4.2 有限元模型与冲击能量的计算 |
4.2.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2.2 冲击能量的计算方法 |
4.3 不同边界条件对体系的影响 |
4.3.1 冲击力分析 |
4.3.2 能量分析 |
4.3.3 位移分析 |
4.3.4 加速度分析 |
4.4 不同长宽比对体系的影响 |
4.4.1 冲击力分析 |
4.4.2 能量分析 |
4.4.3 位移分析 |
4.4.4 加速度分析 |
4.5 结构形式对体系的影响 |
4.5.1 冲击力分析 |
4.5.2 能量分析 |
4.5.3 位移分析 |
4.5.4 加速度分析 |
4.6 不同复合材料对体系的影响 |
4.6.1 冲击力分析 |
4.6.2 能量分析 |
4.6.3 位移分析 |
4.6.4 加速度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冲击荷载下复合材料柔性防护体系试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试验方案 |
5.2.1 试验目的 |
5.2.2 支撑约束系统及柔性防护体系设计 |
5.2.3 试验装置与测量仪器 |
5.2.4 加载工况及测点布置 |
5.2.5 试验步骤 |
5.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3.1 应变响应分析 |
5.3.2 位移响应分析 |
5.3.3 加速度响应分析 |
5.4 试验现象及损伤形态 |
5.4.1 关键节点的损伤 |
5.4.2 柔性防护体系的损伤 |
5.4.3 绳结连接方式下的节点损伤 |
5.5 试验与模拟对比 |
5.5.1 位移结果对比 |
5.5.2 应变结果对比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 |
四、Dynamic Rigidity and Inertia Effect of Base(论文参考文献)
- [1]金属壳体振动陀螺的多参数温度补偿技术研究[J]. 张勇猛,郭锞琛,席翔,吴宇列. 自动化仪表, 2021(08)
- [2]冲击载荷作用下Q390D钢断裂行为分析[D]. 谢东圆.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1
- [3]矩形管周期性夹芯结构的力学性能研究[D]. 杨培研.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1
- [4]多杆重载冲压机械机构设计与优化[D]. 张建超.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5]红庆河煤矿煤体动态力学特性试验研究[D]. 孙卓越.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2021(01)
- [6]基于故障树分析的弹载测试仪可靠性研究[D]. 李春雨. 中北大学, 2021(09)
- [7]一种具有负泊松比效应的曲边内凹多胞结构的力学性能研究[D]. 尤泽华. 燕山大学, 2021(01)
- [8]Miura-ori折纸结构吸能特性分析及成形工艺研究[D]. 李晓雨. 燕山大学, 2021(01)
- [9]恒温环境中湿度驱动软体机器人研究[D]. 屈涛.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8)
- [10]冲击荷载下纤维复合材料柔性防护体系动力性能分析与试验研究[D]. 刘祯园.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