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淄博市城乡共建肉蛋奶基地效果好(论文文献综述)
刘晓永[1](2018)在《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化肥消费量大、有机肥资源丰富,但有机肥养分资源数量和还田量以及农田养分的输入、输出时空分布特征尚不明确,各地区农业生产中养分需求和供给不清楚,严重制约养分资源的合理分配和高效利用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区域和国家层面上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和平衡以及农业生产对养分的需求,把握不同区域养分资源与利用特点,可为养分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分配提供战略性对策和依据。本研究采用统计数据和文献资料等,研究了19802016年中国秸秆、粪尿等有机肥养分的数量、区域分布和还田量,分析了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平衡的时空变化特征和规律,估算了2016年全面平衡施肥场景下我国农业生产的养分需求以及化肥需求和供给差。主要结果如下:1)依据作物产量、草谷比、秸秆还田率和秸秆养分含量,计算不同年代各省秸秆和氮磷钾养分量及其还田利用。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秸秆及其NPK量(N+P+K)分别增长85.77%和104.00%,2010s年均分别为90585.89×104和2502.11×104 t,西北诸省、西藏和黑龙江省增幅明显,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以及黑龙江省秸秆及其养分资源占全国2/3以上。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秸秆NPK还田量增长2倍多,2010s年均为1783.23×104t,还田率为71.27%,其中N 579.14×104 t,P 106.27×104 t和K 1097.87×104 t,还田率分别为60.70%、77.34%和77.83%。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和黑龙江省的秸秆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70%。2)基于畜禽年末存栏数、年内出栏数、饲养周期、排泄系数和粪、尿养分含量,计算不同年代各省畜禽粪尿量、粪尿养分及其还田利用。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畜禽粪尿量及其NPK量(N+P+K)分别增长53.35%和62.28%,2010s年均分别为423529.66×104(鲜基)和4095.76×104 t,东北地区增幅最大。畜禽粪尿NPK还田量从1980s年均1132.71×104增加到2010s年均1713.33×104 t,河南、四川、内蒙古、山东、河北、湖南、新疆、广西、云南和安徽的畜禽粪尿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55.02%59.66%。2010s畜禽粪尿N、P和K年均还田量分别为617.99×104、297.81×104和797.53×104 t,还田率分别为30.58%、70.75%和48.22%。3)我国有机肥NPK(N+P+K)资源量持续增加,2010s年均达到7797.41×104 t,比1980s增加67.11%,东北地区增幅最大,河南、山东、四川、河北、湖南、内蒙古、湖北、云南、江苏和安徽有机肥NPK资源量约占全国的55.21%57.33%。2010s有机肥N、P和K年均还田量分别为1332.69×104、437.97×104和1929.30×104 t,还田率分别为35.00%、61.91%和58.78%。河南、山东、四川、河北、内蒙古、湖南、安徽、江苏、湖北和广东的有机肥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55.72%60.82%。4)基于作物产量,单位经济产量吸收养分量和秸秆还田养分量,估算了不同年代各省作物生产中养分移走量。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农田氮磷钾养分移走量(N+P2O5+K2O)增长75.33%,其中N、P2O5和K2O分别增长67.03%、82.59%和84.81%,西北地区增幅最大,2010s年均移走量为3086.90×104 t,其中N 1497.07×104 t,P2O5 621.23×104 t,K2O 968.60×104t,河南、黑龙江、河北、江苏、四川、吉林、安徽、湖北、湖南和广东的农田养分移走量约占全国的55.66%59.75%。5)通过计算养分的投入(化肥、有机肥)和产出(作物移走量),得出不同年代各省养分表观平衡和偏平衡(PNB,养分移走量/投入量)。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氮磷钾养分盈余量(N+P2O5+K2O)增长208.23%,东北地区增幅最大,河南、山东、四川、湖北、河北、广西、广东、安徽、湖南、江苏和云南的盈余量占全国的56.23%64.33%。2010s盈余5284.42×104 t,其中N、P2O5和K2O分别盈余2220.36×104 t、2002.27×104 t和1061.79×104t。1980s到2010s PNB逐渐下降,2010s PNB-N介于0.130.87,东北、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多数省份高于0.37;PNB-P2O5介于0.060.41,东北高于0.26,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多数省份介于0.190.29,其他省份低于0.20;PNB-K2O介于0.020.85,东北和华北大多数省份高于0.53,其他多数省份介于0.30.6。6)按2016年农作物、林地、草地、水产养殖面积和平衡施肥量,全面平衡施肥场景下全国氮磷钾养分(N+P2O5+K2O)的需求量为8441.80×104 t,其中N 3758.13×104 t、P2O5 2035.96×104t和K2O 2647.71×104 t。粮食作物养分需求量约占全国的41.53%,其次蔬菜/瓜果占21.09%。长江中下游和华北地区的养分需求较大,河南、四川、山东、湖南、广西、河北、云南、湖北、内蒙古和江苏的养分需求量占全国的52.96%。全国化肥消费与需求差为744.52×104 t,其中N亏缺120.61×104 t,P2O5过量474.78×104 t,K2O过量390.35×104 t,华北地区过量最多,特别是河南、山东、河北过量较多,而西北和西南地区的多数省份化肥投入不足。
亓东昭[2](2018)在《青岛市临空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今天,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产业转移不断推进,航空经济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日渐明显,青岛市作为山东半岛沿海空港城市,临空经济发展已经具备了发展的基础,因此,分析青岛临空经济区的发展状况,制定发展战略,以此带动青岛全市经济的整体转型和升级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文章首先在文献综述基础上得出临空经济有关概念内涵和特征,归纳出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形式。其次,研究国外典型的临空经济区案例,结合我国重要临空经济区发展现状,总结出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再次,分析青岛市临空经济发展背景和现状,运用战略工具SWOT模型得出具体发展战略:明确青岛临空经济区的功能定位,走产业驱动的发展路径;制定近期和远期的战略目标;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和结构,以航空物流业作为先导,以高精尖信息产业、新型服务业作为主导;实施科学的战略举措,要遵循规律,增强规划,人才科技并进,抓住国家机遇、构造新型产业。最后,运用一元ARIMA和多元ARIMAX时间序列模型对青岛市1996-2016年的机场数据和经济GDP数据分别建模并进行预测,验证青岛临空经济发展对当地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是否显着,实证发现引入临空经济相关变量的多元ARIMAX模型对青岛经济的预测更加精确,前者拟合效果与实际值相比偏低,说明了在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众多因素中,航空产业作为新兴的第三产业,对当地区域经济发展带动作用确实非常显着,而非是“拖累”或是影响不明显,临空经济已经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鉴于实证验证的临空经济对青岛当地经济的显着拉动作用,以此作为支撑,正当是大力发展青岛临空经济的重大契机。
张明月[3](2018)在《基于供应链合作伙伴的“农超对接”效果评价研究 ——以生鲜农产品为例》文中提出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为进一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和供给效率指明了方向。“农超对接”作为我国农产品流通方式的一次创新,是促进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经过近10年的发展,“农超对接”的优势逐渐显现,实现了农户、超市和消费者的多方共赢,使生产端与销售端联系更为紧密,市场反应更为灵活,质量追溯更为容易,但“农超对接”在具体实践中也暴露出对接不顺畅、合作不协调、收益分配不均衡等突出问题,使参与者对“农超对接”的效果产生了怀疑。那么,“农超对接”对农产品流通是否有效果?效果有多大?不同“农超对接”供应链条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哪些因素对“农超对接”效果产生影响?如何优化“农超对接”效果?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有助于为实施“农超对接”供应链全程监控、确保供应链个体行为与整体目标相一致提供理论参考和现实指导。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以生鲜农产品为研究对象,从供应链合作伙伴视角,遵循“现状分析→指标构建→实证评价→影响因素分析→提升与优化”的研究思路:(1)结合供应链、委托代理、规模经济等理论,深入系统认识“农超对接”供应链的基本问题。(2)在全国多省大量实地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依据计划行为理论,运用排序选择模型实证分析供应链合作伙伴参与“农超对接”的动机、意愿、行为及影响因素,以系统了解“农超对接”的现状,为后序评价提供必要的逻辑基础和参照系。(3)依据绩效评价理论,构建“农超对接”供应链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山东省为例,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农超对接”供应链效果进行实证评价,识别不同供应链条(产品、业态)之间的效果差异。(4)建立影响“农超对接”供应链效果的理论框架,明确“农超对接”效果的制约因素,借助Tobit模型和ISM模型具体测度各因素对效果的影响方向及影响程度。(5)运用激励和约束手段,提出优化“农超对接”供应链效果的相关制度安排。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合作伙伴参与“农超对接”的意愿存在明显差异,其参与意愿主要受对接优势、对接能力、外部环境等因素影响。其中,超市的参与意愿最强烈,81.7%的超市有明确的参与意愿,合作社和农户的持续参与意愿相对低,仅有64.14%的合作社和59.9%的农户有明确的参与意愿,充分印证了超市在“农超对接”中的核心带动作用。第二,运用平衡积分卡模型和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基于过程和结果两个方面,从内部经营维度、财务维度、顾客维度、学习成长维度、对接关系维度构建了“农超对接”效果评价三级指标体系。其中,内部经营维度考察“农超对接”综合能力,财务维度考察获利能力,顾客维度考察竞争能力,学习成长维度考察可持续能力,对接关系维度考察协调能力。第三,“农超对接”综合效果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且不同类型的产品、不同业态的超市参与“农超对接”的效果存在明显差异。从样本总体来看,综合技术效率均值为0.7310,为最优效率水平的73.10%,效率值变化大致呈现“N”型变化,规模效率较低是“农超对接”效率的主要制约因素。另外,50.64%的样本处于规模报酬递增或不变状态,仍有84.24%的样本未处于效率前沿面上。从不同类型产品来看,按照效率值排序为:水果(29)蔬菜(29)蛋奶日配(29)半成品(29)水产品(29)肉禽,半成品、肉禽和水产品主要处于规模报酬上升期,但有效单元比较低。从不同业态超市来看,按照效率值排序为:综合超市(29)大型商超(29)专卖店(29)社区超市(29)便利店,便利店处于低效状态,但处于规模报酬上升期。第四,“农超对接”各项投入和产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冗余或不足现象,且不同类型的产品、不同业态的超市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从单项指标来看,为达到最优投入和产出,需要减少27.12%信息资源投入和27.32%的柔性资源投入,还需要提高9.62个百分点的毛利润;从不同类型的产品来看,水果的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度较低,肉禽和水产品的整体冗余和产出不足度则较高;从不同业态超市来看,便利店的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度较高,综合超市和社区超市的整体投入冗余程度相对较小,专卖店的整体产出不足度较低。第五,“农超对接”效果受供应链形成、运行、管理和监督四个环节的12个因素影响,且不同因素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不同。其中,物流设施、交货验货、结算付款和业务能力是表层直接因素;定价方式、人员配备、违约处罚和收益共享是中层间接因素;合作了解、合作意愿、合作方式和规章制度是深层根源因素。第六,“农超对接”效果的提升与优化应包括供应链个体行为规范、供应链条升级演化和外部环境优化三个方面。从供应链个体角度,应规范农户、合作社和超市不同环节的行为。从供应链整体角度,要促进供应链向深度、协调、公平和可持续发展演化。从供应链外部角度,应充分发挥政府的外部扶持和相关组织的帮助功能。
曹洪华[4](2014)在《生态文明视角下流域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模式研究 ——以洱海流域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面对资源低效利用、环境加剧污染、生态系统承载力不断退化的严峻形势,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国策。因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高原湖泊流域具有更为突出的生态保护、水资源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洱海流域集人口集聚、城镇建设、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等复合功能为一体,如何实现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协调耦合,构建湖泊流域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对具有耦合关系的流域复杂系统,从演化过程、驱动机制、行为主体和政策效应等方面分析生态-经济耦合效应,是实现流域生态文明的方法论。论文旨在理论与实证的基础上,验证洱海流域生态-经济系统耦合的假设,分析耦合的演化过程与驱动机制,为政策体系设计与流域生态文明研究提供实践与方法支撑。论文以流域生态经济系统为对象,以区域经济学、人文地理学、环境经济学和管理科学等为理论基础,以洱海流域生态经济发展为实证对象,结合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情况,运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系统耦合理论、经济外部性理论等研究流域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工程、机制与驱动要素,探索其演化过程及其可持续发展机理。具体研究思路为:设定耦合关系成立的假设,按照微观机理、中观地域、宏观理论的研究范式,一方面,按照理论到实践的研究范式,解读“生态文明”宏观理论内涵,借助外部性理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和系统耦合理论,分析流域生态-经济系统耦合的内涵、实现路径和作用机制,提出“状态-压力-演化”、“目标-政策-响应”、“功能-结构-协调”的协调耦合机制分析框架;另一方面,运用系统耦合度模型、DID模型和演化博弈分析方法,对实证区进行定量分析,验证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耦合程度、过程、机制与行为主体响应,进而为“生态文明”宏观目标在地域的落实提供支撑与验证。通过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重点研究了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章,绪论部分从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美丽云南”与“绿色经济”强省以及云贵高原湖泊流域“九大湖泊”综合治理与管理模式创新三个层面交待了论文的选题背景;从国内外学者对流域生态文明和生态-经济系统耦合问题进行了综述,论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提出了研究意义,明确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提出了“问题提出、理论分析、假设建立、应用检验以及得出结论”的研究技术路线。第二章,从湖泊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外部性分析、湖泊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湖泊流域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和社会-生态系统分析框架(SES)四个方面构建理论基础,为高原湖泊流域系统演化过程、作用机制与优化调整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第三章,从哲学、生态学、经济学与地理学等多学科系统阐述生态文明的理论内涵、实现路径,论述了政府、企业与个人等实施主体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参与机制,并以区域生态景观为作用客体,构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指标体系,为高原湖泊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与方法支撑。第四章,根据上述理论支撑,梳理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外部性、耦合类型、演化过程、耦合结构、耦合驱动力,提出“状态-压力-演化”演化机制、“目标-政策-响应”响应机制、“功能-结构-协调”耦合模式分析框架。第五章,论文从统计性描述和耦合度实证分析两个方面展开展开研究。一方面,通过对洱海流域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和水环境污染现状的统计性描述,直观得出洱海流域生态、经济两个系统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通过构建指标体系与测度模型,对洱海流域系统-经济系统耦合进行测度。第六章,根据“状态-压力-演化”耦合机制,利用演化博弈方法,分析传统发展模式下洱海流域生态承载力恶化压力下,流域内各行为主体的博弈关系,判断了动态复制系统局部均衡点,提出了政府承担实施主体角色与引入举报机制等稳定均衡策略;根据“目标-政策-响应”耦合机制,利用倍差法(DID),分析生态文明目标下,分析各行为主体对洱海流域生态产业政策的响应,评价政策的实施效果与调整方向。第七章,根据“功能-结构-协调”耦合模式,在实证分析结果、洱海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国家深化体制改革的基础上,总结提出洱海流域生态经济功能定位、产业结构生态化和多中心治理模式。结合我国深化改革的重点领域与洱海流域的实际,提出用土地流转促进高原特色生态农业发展、用工业上山拓展新型工业化发展空间、用文旅融合增强旅游新业态的效益为一体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为政府决策咨询提供支撑。第八章,总结论文的研究结论,凝练研究在理论、方法与实践方面的主要创新点,找出研究过程中对指标体系构建、行为主体微观数据缺失以及分析方法完善等方面的不足之处,并对后续研究进行展望。
孙航[5](2013)在《山东省烟台市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保证。连续九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是关于大力支持农业与农村发展。近年来,党和政府采取了农村税费改革、取消农业税、对种粮农民进行直补等一系列有利于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措施,并取得了一些成效。目前,农业农村发展又面临资源环境制约日趋严峻、农业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仍然比较困难、城乡差距依然明显等新情况、新问题。国内外实践证明,发展现代农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最有效途径。本文立足于全国现代农业发展先锋——烟台市的具体实践探索,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考察、重点访谈和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进行调查研究,借鉴国内外现代农业发展理论和实践经验,认真剖析烟台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形势,提出烟台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路:跳出烟台看烟台,走一条多元化、综合性的发展道路,大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努力培养现代农业人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农业农村各项改革的力度,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本文不仅从宏观方面指出了发展思路,还有针对性的提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具体对策措施及保障体系建设意见,使之更具有操作性和实用性,以深化烟台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为推进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进程提供参考。
黄海涛[6](2012)在《关于晋中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文中认为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的委托,我向大会报告晋中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1年,在市委
孙庆[7](2012)在《潍坊市农民技能素质培养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提升农民技能素质,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维护农村繁荣稳定的重要环节。中共中央也非常重视农民技能培训工作,在《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指出,要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教育,培养新型农民。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出要“加强教育科技培训,全面造就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近年来,全国各地就如何提高农民技能素质,加快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和有益探索。但总体来看,农民的技能素质仍然不高,这已经成为制约新农村建设的最大障碍。鉴于此,有必要加强对农民技能素质培养问题的研究。潍坊作为一个农业大市,这些年来,随着潍坊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民技能素质有了一定提升,但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所以本文选择以潍坊为例,分析了潍坊加强农民技能素质培养的做法、取得的绩效、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加强技能素质培养的基本思路和对策建议。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简要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第二章介绍了农民技能素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作用、我国农民技能素质的基本状况、我国农民技能素质培养面临的困境与挑战;第三章介绍了潍坊市农民技能素质的基本情况、潍坊农民技能素质培养的主要做法、取得的绩效;第四章分析了潍坊市农民技能素质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五章介绍了日本、法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农民技能素质培养方面的做法及值得借鉴的经验;第六章提出了潍坊市农民技能素质培养的基本思路和对策建议。第七章全文结论,总结了潍坊市农民技能素质培养情况;潍坊市农民技能素质培养取得的成就,潍坊市农民技能素质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存在的问题有:缺乏科学规划和统一管理;培养的内容针对性不强,形式单一,经费不足。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有:思想认识不到位,宣传力度不够,考核监督体系不健全,调查研究不深入。潍坊市加强农民技能素质培养的基本思路与对策建议。基本思路:科学把握培养的目的、合理确定培养的目标、因地制宜确定培训内容、科学制定培训方式、建立完善考评体系。具体政策措施:加强宣传,转变观念;成立机构,加强管理,整合资源;建立多元的资金投入机制;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组织的作用;努力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积极建立农村信息网,为科技传播提供便捷途径。
许乾[8](2010)在《区域(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证分析 ——以山东省发展循环经济试点城市为例》文中提出为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和《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委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的具体要求,结合山东省实际,山东省制定了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山东省循环经济试点建设从企业、园区、城市三个层次逐步深入。进入全省循环经济“123”工程名单的10个城市、20个园区、300家企业研究制定了循环经济工作实施方案,带头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10个城市包括济南市、青岛市、淄博市、东营市、烟台市、潍坊市、济宁市、威海市、日照市、临沂市。本文采用比较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综述,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目前学术界在区域(城市)循环经济的理论方面还缺乏系统的研究,本文试图在此领域做些尝试,注重理论框架的构建。本文以山东省培育循环经济试点城市为案例,研究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建立和完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明确回收处理技术路线,提出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模式;探索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政府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管理体系、政策体系和运行机制。本论文主要进行了一下几方面的研究:1、区域(城市)循环经济理论探讨。探讨了区域(城市)循环经济的内涵、原则。论述了区域(城市)循环经济的基本框架:具有“消费者、生产者、分解者”三大功能;构建“循环产业体系、自然生态保障体系、基础设施保障体系”三大系统;依靠“企业、政府、社会公众”三大治理主体;需要“法律政策、价值观念、绿色技术”三大支撑。初步建立了区域(城市)循环经济(CEI)的指标体系。2、山东省10个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建设情况与模式创新分析。运用CEI评价指标体系对10个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工作进行概括总结,分析了试点建设在模式创新中的作用。根据目前山东循环经济试点实践情况,从城市经济发展阶段、技术经济条件、资源环境形势和近期发展目标出发,提出了山东省目前发展循环经济的三种城市模式。3、以青岛、潍坊、淄博为代表阐释三种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鲁东沿海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自发战略模式、鲁中西部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模式、具有一定经济基础的矿业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转型模式。由于时间、精力和研究能力的限制,论文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如区域(城市)循环经济理论研究不够深入,用三种模式来概括10个试点城市循环经济模式创新有待于在理论与实践中充实和完善。
黄兴友[9](2009)在《基于粮食安全的山东省耕地资源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是密不可分的,保持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耕地,是维系粮食安全的关键。近年来,国际粮食价格暴涨,很多国家因为农产品短缺引发了社会动乱,粮食安全、资源安全问题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007年,山东省常住人口占全国的7.09%,耕地面积占全国的6.17%,粮食产量占全国的8.18%,是我国的人口大省、农业大省、粮食生产和消费大省,在全国粮食安全中的重要地位。山东省目前的粮食生产能力是安全的,能够满足自身的粮食需求,同时每年通过原粮、畜产品、食品、酒类等形式输出省外,直接或间接地支援全国的粮食供应。但是,隐含着一些不安全的因素。2023年,山东省人口增长达到峰值,也是粮食需求和对耕地资源压力的峰值。峰值状态下,根据不同的方案,预测全省粮食安全需求量4119万t-4315万t,设定粮食安全生产目标为4531万t -4747万t;维持粮食安全生产目标和正常农产品供给需要耕地714万hm2-748万hm2。决策方案为2023年粮食安全生产目标4639万t,需要耕地731万hm2。在现有的耕地保护制度下,山东省可以确保未来15年内建设占用耕地“占补平衡”,但是生态退耕、结构调整、灾害损毁等因素仍将减少耕地11.6万hm2,2023年,实有耕地739.11万hm2,可以确保山东省人口高峰期的粮食安全需求。现行的耕地保护政策,对保护耕地有明显效果,但仍存在缺陷。优化耕地保护的基本思路有:⑴以提高耕地质量、产出水平和抗灾害能力为核心,实现土地利用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⑵以市场为导向,鼓励农用地,特别是耕地的多元化利用,提高农业收益,降低粮食安全成本;⑶调整粮食安全思路,变部分粮食储备为粮食生产能力储备;⑷推进人口城镇化,实现建设用地集约利用;⑸通过土地整理复垦,盘活存量土地,保持土地利用的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利用的目标;⑹调整农业发展思路,大力发展饲料种植,实现农业“粮、经”二元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结构转变;⑺发挥耕地的多重功能作用。研究认为,未来15年山东省耕地保护战略的重点领域有:⑴理顺耕地保护利益关系,完善耕地保护的动力机制,形成耕地保护合力,稳定耕地面积;⑵通过示范区、标准农田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提高耕地质量、产能和抗灾害能力;⑶强化整理复垦环节,促成土地利用良性循环;⑷改进农业生产管理,实现农业结构从“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二元结构到“粮食作物-饲料作物-经济作物”三元结构转变,提高农业经营效益。主要战略目标为,确保2023年全省实有耕地面积保持在740万hm2以上,有效灌溉面积和旱涝保收面积分别提高到550万和450万hm(2目前分别为482万和357万hm2),即使在全省遭受特大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保证粮食平均减产控制在30%以内。耕地保护的制度措施方面,关键是完善耕地保护的动力机制,包括建立规范有效的耕地和基本农田利益补偿制度;创新农村土地产权,完善集体土地使用权制度;强化耕地保护的共同责任机制;构建土地执法监管长效机制等。
袁丁[10](2008)在《诸城市畜禽食品业质量安全问题研究》文中认为“食品质量安全”是一个内容和边界都在不断扩张充实的概念,涵盖农业和食品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我们可以遵循由浅及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将可持续发展的有关理论与食品供应链的实践结合起来,探索与食品有关的从微观层面到宏观层面的发展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围绕畜禽食品业安全问题展开研究,通过探讨国内外食品安全可持续发展的轨迹和脉络,论文揭示了畜禽食品业可持续发展的规律和现状,对诸城市畜禽食品业链条的主导模式和主要特征进行总结提炼,对诸城市畜禽食品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深入进行剖析,对以诸城外贸为亮点的畜禽食品业产业链条的完善情况加以归纳提升,在此基础上,就诸城市整个畜禽食品业安全链条的构建,提出可行路径和可操作性措施,然后将视角延伸至全市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打造,并对国家营造扶持畜禽食品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以对我国畜禽食品业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借鉴。本文客观表述了近年来诸城市畜禽食品业质量安全发展状况,总结了龙头企业垂直一体化模式、龙头企业主导模式、经纪人主导模式、合作社主导模式等四种模式,归纳了主要依靠龙头企业带动、企业以开发国内市场为主、鲜活产品与加工食品并重、食品安全和环境安全都得到重视、政府加大对食品安全监管力度等特征,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对诸城外贸集团肉鸡产业链发展现状进行考察,指出其目前发展状况,主要内容包括饲养源头标准化、加工过程规范化和检验检测全程化等三个方面,总结提炼出了其经验教训。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建设要以发展现代畜牧业为基础,以畜禽养殖、畜产品加工、畜产品经营、投入品管理、社会环境、可追溯体系、监督监测7个环节为重点,全面实施质量安全标准,逐步建立从养殖到餐桌全过程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全面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构建起一个完善的畜禽食品业安全网,把诸城打造成全国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示范市。在此基础上从全市构建食品安全市角度对促进诸城市畜禽食品业质量安全发展进行了思考,提出了突出重点领域,强力推进分段监管;突出关键环节,强力推进严查重管;突出重点区域,强力推进执法联动;突出特殊时期,强力推进专项整治;突出高风险品种,强力推进全程控制;突出治本之策,强力推进食品安全长效机制建设等思路措施。特别是就推动食品农产品安全预警机制构建、推动食品农产品安全应急救援机制构建、推动食品农产品安全监测机制构建、推动食品农产品安全市场准入机制构建、推动食品农产品安全诚信机制构建、推动食品农产品安全宣传教育机制构建、推动食品农产品安全组织保障网络机制构建、推动食品农产品安全管理责任机制构建、推动食品农产品安全执法联动机制构建、推动食品农产品安全责任追究机制构建等长效机制建设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最后,就深化畜产品安全体制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一)继续完善我国畜产品安全法规与标准;(二)加大对畜产品安全控制体系的研究;(三)推行垂直的官方兽医制度;(四)加速以市场为导向的畜牧业产业化建设。
二、淄博市城乡共建肉蛋奶基地效果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淄博市城乡共建肉蛋奶基地效果好(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
1.2 农田养分平衡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农田养分平衡研究方法与参数选择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参数选择 |
1.4 农业生产中的养分需求 |
1.5 研究契机 |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秸秆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估算方法 |
2.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2.1.3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秸秆及其养分资源时空分布 |
2.2.2 秸秆还田 |
2.3 讨论 |
2.3.1 秸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时空分布 |
2.3.2 估算方法和结果与其他研究比较 |
2.3.3 秸秆养分的有效性 |
2.3.4 对策和建议 |
2.4 小结 |
第三章 畜禽粪尿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估算方法 |
3.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资源量 |
3.2.2 畜禽粪尿资源量时空分布 |
3.2.3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养分资源量 |
3.2.4 畜禽粪尿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
3.2.5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 |
3.2.6 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时空分布 |
3.3 讨论 |
3.3.1 畜禽粪尿及其养分量 |
3.3.2 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 |
3.3.3 问题及建议 |
3.4 小结 |
第四章 人粪尿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估算方法 |
4.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4.1.3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1980 —2016年人粪尿及其养分资源量 |
4.2.2 人粪尿资源量时空分布 |
4.2.3 人粪尿养分量时空分布 |
4.2.4 1980 —2016年人粪尿养分还田量 |
4.2.5 人粪尿养分还田量时空分布 |
4.3 讨论 |
4.3.1 中国人粪尿、粪尿养分及其还田量时空变化 |
4.3.2 问题及建议 |
4.4 小结 |
第五章 有机肥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估算方法 |
5.1.2 数据来源 |
5.1.3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1980 —2016年有机肥养分资源量 |
5.2.2 有机肥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
5.2.3 1980 —2016年有机肥还田量 |
5.2.4 有机肥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
5.3 小结 |
第六章 化肥消费量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估算方法 |
6.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6.1.3 数据处理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1980 —2016年化肥消费量 |
6.2.2 化肥消费量时空分布 |
6.3 讨论 |
6.3.1 化肥消费量中复合肥的氮、磷、钾估算方法 |
6.3.2 1980 —2016年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养分偏生产力 |
6.3.3 2016 年不同省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养分偏生产力 |
6.4 小结 |
第七章 农田养分移走量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估算方法 |
7.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7.1.3 数据处理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1980 —2016年农田养分移走量 |
7.2.2 农田养分移走量时空分布 |
7.3 讨论 |
7.3.1 农作物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时空分布 |
7.3.2 对策建议 |
7.4 小结 |
第八章 中国农田养分平衡 |
8.1 材料与方法 |
8.1.1 估算方法 |
8.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8.1.3 数据处理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1980 —2016年农田养分表观平衡及偏平衡 |
8.2.2 农田养分平衡时空分布 |
8.2.3 养分偏平衡时空分布 |
8.3 讨论 |
8.3.1 中国农田养分平衡时空分布 |
8.3.2 2016 年农田养分平衡 |
8.3.3 对策建议 |
8.4 小结 |
第九章 农业生产中的养分需求 |
9.1 材料与方法 |
9.1.1 估算方法 |
9.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9.1.3 数据处理 |
9.2 结果与分析 |
9.2.1 养分需求 |
9.2.2 化肥消费及分布状况 |
9.2.3 有机肥养分还田量 |
9.2.4 化肥消费与需求差异分析 |
9.3 讨论 |
9.3.1 养分需求量估算 |
9.3.2 有机肥在化肥零增长中的地位 |
9.4 小结 |
第十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2 创新点 |
10.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不同地区各种作物的草谷比 |
附录2 不同作物秸秆氮磷钾养分含量 |
附录3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
附录4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
附录5 200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
附录6 201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
附录7 198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
附录8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
附录9 200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
附录10 201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
附录11 主要作物秸秆养分当季释放率 |
附录12 不同畜禽的粪、尿日排泄系数及其粪、尿养分含量(鲜基) |
附录13 199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
附录14 200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
附录15 201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
附录16 人粪、尿日排泄量及其氮磷钾养分含量(鲜基) |
附录17 各种作物单位经济产量所需吸收氮、磷、钾养分的数量 |
附录18 各种作物的养分推荐施用量 |
附录19 经济林、草地和水产养殖的养分推荐施用量 |
附录20 畜禽粪肥养分的当季释放率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青岛市临空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临空经济理论研究现状 |
1.2.2 国内临空经济理论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总结 |
1.3 研究目的与方法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和内容框架 |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临空经济的相关理论 |
2.1 临空区的概念与特征 |
2.1.1 临空区的概念 |
2.1.2 临空区的经济特征 |
2.2 临空经济与相关理论 |
2.2.1 临空经济的概念 |
2.2.2 临空经济的发展阶段 |
2.2.3 临空经济空间划分和产业布局 |
2.2.4 临空经济的发展模式 |
2.3 机场、临空经济和区域经济相互作用研究 |
2.3.1 机场是临空经济的发展的根本前提 |
2.3.2 临空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
2.3.3 区域经济为临空经济提供支持 |
第三章 国内外临空经济发展的实践与经验 |
3.1 国外临空经济发展的事例和启示 |
3.1.1 国外典型临空经济区简述 |
3.1.2 国外临空经济发展的建设经验 |
3.2 国内临空经济发展状况阐述 |
3.2.1 国内临空经济区的格局 |
3.2.2 国内临空经济区产业的结构 |
3.2.3 国内典型的临空经济区阐述 |
3.2.4 国内临空经济发展特点 |
3.2.5 国内临空经济建设的不足 |
第四章 青岛临空经济发展研究与战略选择 |
4.1 青岛临空经济发展背景分析 |
4.1.1 作为东北亚地区和亚太地区的窗口 |
4.1.2 作为国家新型经济区 |
4.1.3 作为青岛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 |
4.2 青岛临空经济的发展现状 |
4.2.1 青岛机场的发展介绍 |
4.2.2 青岛临空经济区的发展现状 |
4.3 青岛临空经济发展SWOT分析 |
4.3.1 内部优势 |
4.3.2 内部劣势 |
4.3.3 外部机遇 |
4.3.4 外部威胁 |
4.4 SWOT分析的发展战略选择 |
4.4.1 功能定位 |
4.4.2 战略目标 |
4.4.3 发展模式以及空间布局 |
4.4.4 产业选择 |
4.4.5 战略举措 |
4.4.6 独具特色的胶东国际机场的发展战略 |
第五章 青岛临空经济对当地经济推动作用的显着性研究 |
5.1 ARIMA与ARIMAX模型的应用领域 |
5.2 模型简介 |
5.2.1 ARIMA模型介绍 |
5.2.2 ARIMAX模型介绍 |
5.2.3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5.3 一元ARIMA模型 |
5.3.1 相关图检测 |
5.3.2 单位根检验 |
5.3.3 模型的定阶 |
5.3.4 模型的预测 |
5.4 多元ARIMAX模型 |
5.4.1 数据处理 |
5.4.2 单位根检验 |
5.4.3 模型拟合 |
5.4.4 模型预测 |
5.5 结论与对策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基于供应链合作伙伴的“农超对接”效果评价研究 ——以生鲜农产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农超对接”增效性的研究 |
1.2.2 关于“农超对接”稳定性的研究 |
1.2.3 关于“农超对接”协调性的研究 |
1.2.4 关于“农超对接”评价的研究 |
1.2.5 已有研究评述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超对接” |
2.1.2 “农超对接”供应链 |
2.1.3 效果评价 |
2.1.4 生鲜农产品 |
2.2 供应链合作伙伴分析 |
2.2.1 生产主体 |
2.2.2 流通主体 |
2.2.3 销售主体 |
2.2.4 其他主体 |
2.3 对接要素分析 |
2.3.1 对接产品 |
2.3.2 对接主体 |
2.3.3 对接方式 |
2.3.4 对接流程 |
2.4 理论基础 |
2.4.1 农产品供应链理论 |
2.4.2 委托代理理论 |
2.4.3 成本收益理论 |
2.4.4 规模经济理论 |
2.4.5 系统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3 “农超对接”合作伙伴参与现状分析 |
3.1 样本及调研情况的说明 |
3.1.1 样本选择 |
3.1.2 数据来源 |
3.1.3 描述性分析 |
3.2 农户参与“农超对接”的现状分析 |
3.2.1 理论分析与变量设定 |
3.2.2 实证分析 |
3.3 合作社参与“农超对接”的现状分析 |
3.3.1 理论分析与变量设定 |
3.3.2 实证分析 |
3.4 超市参与“农超对接”的现状分析 |
3.4.1 理论分析与变量设定 |
3.4.2 实证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农超对接”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评价的关键问题分析 |
4.1.1 评价标准的确立 |
4.1.2 评价对象的定位 |
4.1.3 评价维度的选择 |
4.1.4 评价单元的划分 |
4.2 “农超对接”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
4.2.1 评价指标构建的基本原则 |
4.2.2 评价指标构建的模型简介 |
4.2.3 评价指标构建的主要步骤 |
4.3 “农超对接”效果评价指标的选取 |
4.3.1 评价指标初选 |
4.3.2 评价指标筛选 |
4.3.3 评价指标确定 |
4.4 “农超对接”效果评价指标的处理 |
4.4.1 评价指标的量化 |
4.4.2 评价指标的标准化 |
4.4.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5 本章小结 |
5 “农超对接”效果评价:以山东省为例 |
5.1 样本情况说明 |
5.1.1 调研情况说明 |
5.1.2 样本特征分析 |
5.2 模型选择与构建 |
5.2.1 模型选择 |
5.2.2 模型构建 |
5.3 指标选取及说明 |
5.3.1 投入与产出指标 |
5.3.2 环境变量指标 |
5.4 分析过程与结果 |
5.4.1 第一阶段DEA分析 |
5.4.2 第二阶段SFA分析 |
5.4.3 第三阶段DEA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农超对接”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
6.1 理论分析及模型构建 |
6.1.1 理论分析 |
6.1.2 模型构建 |
6.2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 |
6.2.1 数据来源 |
6.2.2 变量选择 |
6.3 “农超对接”效果影响因素的识别 |
6.3.1 供应链形成的影响因素 |
6.3.2 供应链运行的影响因素 |
6.3.3 供应链管理的影响因素 |
6.3.4 供应链监督的影响因素 |
6.4 “农超对接”效果影响因素的层次结构 |
6.4.1 解析过程 |
6.4.2 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农超对接”效果的提升与优化 |
7.1 规范供应链合作伙伴个体行为 |
7.1.1 规范农户的对接行为 |
7.1.2 规范合作社的对接行为 |
7.1.3 规范超市的对接行为 |
7.2 促进供应链条整体升级演化 |
7.2.1 促进供应链深度发展 |
7.2.2 促进供应链协调发展 |
7.2.3 促进供应链公平发展 |
7.2.4 促进供应链可持续发展 |
7.3 优化“农超对接”合作环境 |
7.3.1 政策优化 |
7.3.2 非政策优化 |
7.4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及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4)生态文明视角下流域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模式研究 ——以洱海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价值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3.1 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 |
1.3.2 生态-经济系统耦合研究 |
1.3.3 流域生态-经济实践研究 |
1.3.4 研究评述 |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2 理论基础 |
2.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
2.1.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
2.1.2 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
2.2 系统耦合理论 |
2.2.1 系统与系统耦合 |
2.2.2 生态-经济系统耦合 |
2.2.3 流域生态-经济系统耦合 |
2.3 生态环境经济理论 |
2.3.1 演化博弈论 |
2.3.2 外部性理论 |
2.4 SES 制度分析框架 |
2.4.1 SES 研究框架特征 |
2.4.2 SES 研究框架的生态管理应用 |
2.5 本章小结 |
3 生态文明的内涵与表达 |
3.1 生态文明的理论内涵 |
3.1.1 生态文明概念 |
3.1.2 生态文明特征 |
3.2 生态文明的测度 |
3.2.1 总体标准 |
3.2.2 子系统标准 |
3.3 生态文明的实施主体 |
3.3.1 政府 |
3.3.2 企业 |
3.3.3 居民 |
3.4 生态文明的实现路径 |
3.4.1 观念制度路径 |
3.4.2 行为意识路径 |
3.4.3 产业发展路径 |
3.5 本章小结 |
4 高原湖泊流域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分析 |
4.1 高原湖泊流域生态-经济系统 |
4.1.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
4.1.2 生态-经济系统特征 |
4.1.3 生态-经济系统的外部性 |
4.1.4 湖泊流域流域地域系统的外部性 |
4.2 高原湖泊流域生态-经济系统耦合 |
4.2.1 生态-经济系统耦合的类型划分 |
4.2.2 生态-经济系统耦合的演化过程 |
4.2.3 生态-经济系统耦合的指标体系 |
4.2.4 生态-经济系统耦合的测度模型 |
4.3 高原湖泊流域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机制 |
4.3.1 “状态-压力-演化”驱动机制 |
4.3.2 “目标-政策-响应”响应机制 |
4.4 高原湖泊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协调耦合模式 |
4.4.1 “状态-目标-功能”优化模式 |
4.4.2 “压力-政策-结构”优化模式 |
4.4.3 “演化-响应-协调”优化模式 |
4.5 本章小结 |
5 洱海流域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测度与评价 |
5.1 研究区概况 |
5.1.1 自然环境现状 |
5.1.2 经济发展现状 |
5.1.3 生态污染现状 |
5.2 耦合度测度 |
5.2.1 测度体系 |
5.2.2 测度结果 |
5.3 耦合度评价 |
5.3.1 磨合消耗阶段 |
5.3.2 快速消耗阶段 |
5.3.3 快速协调阶段 |
5.3.4 磨合协调阶段 |
5.4 本章小结 |
6 洱海流域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机制 |
6.1 洱海流域系统耦合的驱动机制 |
6.1.1 实施群的演化稳定策略 |
6.1.2 接受群的演化稳定策略 |
6.1.3 动态复制系统稳定性分析 |
6.1.4 耦合机制的驱动主体 |
6.2 洱海流域系统耦合的农业响应机制 |
6.2.1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政策 |
6.2.2 变量选取与数据描述 |
6.2.3 政策影响的倍差分析 |
6.2.4 分析结果 |
6.2.5 政策效应 |
6.3 洱海流域系统耦合的工业响应机制 |
6.3.1 工业点源污染治理政策 |
6.3.2 变量选取与数据描述 |
6.3.3 分析结果与政策效应 |
6.4 洱海流域系统耦合的旅游业响应机制 |
6.4.1 旅游业点源污染治理政策 |
6.4.2 变量选取与数据描述 |
6.4.3 分析结果与政策效应 |
6.5 本章小结 |
7 洱海流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模式 |
7.1 空间定位优化模式 |
7.1.1 产业体系功能定位 |
7.1.2 产业空间功能定位 |
7.2 产业生态化模式 |
7.2.1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
7.2.2 促进工业生态化转型 |
7.2.3 创新旅游业新业态 |
7.3 多中心治理模式 |
7.3.1 以生态文明建设为重心,强化政府引导 |
7.3.2 以产业优化升级为核心,突出市场主导 |
7.3.3 以居民生态文明意识建设为导向,促进自我管理 |
7.4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山东省烟台市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本文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1.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2 现代农业发展的理论分析 |
2.1 现代农业概念界定 |
2.2 现代农业的特征 |
2.2.1 科学化 |
2.2.2 市场化 |
2.2.3 产业化 |
2.2.4 集约化 |
2.2.5 生态化 |
2.2.6 多样化 |
2.3 现代农业发展客观规律分析 |
2.3.1 建立在现代高新技术基础之上 |
2.3.2 使用现代先进机具装备 |
2.3.3 高度社会化、商品化 |
2.3.4 农业生产结构科学合理 |
2.3.5 科学的国家行政手段 |
3 烟台市现代农业发展的 SWOT 分析 |
3.1 烟台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与特点 |
3.1.1 烟台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2 烟台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特点 |
3.2 烟台市现代农业发展的优势 |
3.2.1 优越的区位优势 |
3.2.2 丰富的自然资源 |
3.2.3 雄厚的农业经济实力 |
3.3 烟台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劣势 |
3.3.1 资源约束凸显 |
3.3.2 科技支撑不力 |
3.3.3 基础设施薄弱 |
3.4 烟台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机遇 |
3.4.1 良好的政策环境 |
3.4.2 巨大的发展潜力 |
3.4.3 和谐的社会氛围 |
3.5 烟台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挑战 |
3.5.1 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缺乏 |
3.5.2 农产品竞争压力加剧 |
3.5.3 农产品质量安全不容忽视 |
4 国外现代农业发展教训与经验分析 |
4.1 国外现代农业发展的教训 |
4.1.1 资源消耗,高投低效 |
4.1.2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
4.1.3 农业就业人口老龄化 |
4.2 国外现代农业发展的经验 |
4.2.1 现代农业的发展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和完善的制度条件下实现 |
4.2.2 生产周期长、社会效益大,但经济效益低 |
4.2.3 资金投入是关键 |
4.2.4 正当公正的政府行为是保证 |
4.2.5 加大科技和人力投入 |
4.2.6 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化 |
4.3 国外现代农业发展的启示 |
5 进一步促进烟台市现代农业发展思路及对策措施 |
5.1 推进烟台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路 |
5.1.1 大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
5.1.2 培育现代农业人才队伍 |
5.1.3 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
5.1.4 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5.1.5 深化农村改革 |
5.2 具体对策措施 |
5.2.1 基础固本,提升农业基础设施水平 |
5.2.2 产业提质,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
5.2.3 科技挖潜,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应用 |
5.2.4 机制增效,放活农业经营体制机制 |
5.3 完善保障性体系建设 |
5.3.1 加强资金保障体系建设 |
5.3.2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
5.3.3 加强农业经营组织创新体系建设 |
5.3.4 加强市场与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
5.3.5 加强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建设 |
参考文献 |
致谢辞 |
(7)潍坊市农民技能素质培养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5 论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农民技能素质的基本认识 |
2.1 农民技能素质的基本内涵及要求 |
2.2 农民技能素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
2.3 我国农民技能素质的总体情况及面临的挑战和困境 |
2.4 小结 |
第三章 潍坊市农民技能素质培养状况 |
3.1 潍坊市农村及其劳动力概况 |
3.2 潍坊市农民对技能需求情况 |
3.3 潍坊市农民技能素质培养情况 |
3.3.1 潍坊市农民技能素质培养的发展历程 |
3.3.2 潍坊市农民技能素质培养的主要做法 |
3.3.3 潍坊市农民技能素质培养的主要模式 |
3.4 潍坊市农民技能素质培养取得的成效 |
3.5 小结 |
第四章 潍坊市农民技能素质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潍坊市农民技能素质培养存在的问题 |
4.1.1 缺乏科学规划和统一管理 |
4.1.2 培养内容针对性不强 |
4.1.3 培养组织形式单一 |
4.1.4 经费投入不足 |
4.2 潍坊市农民技能素质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 |
4.2.1 思想认识不到位 |
4.2.2 宣传力度不够 |
4.2.3 考核监督体系不健全 |
4.2.4 调查研究不深入 |
4.3 小结 |
第五章 国外农民技能素质培养的成功做法及其启示 |
5.1 国外农民技能素质培养的成功做法 |
5.1.1 日本的成功做法 |
5.1.2 法国的成功做法 |
5.1.3 美国的成功做法 |
5.2 国外农民技能素质培养成功做法的启示 |
5.2.1 高度重视农民技能素质培训 |
5.2.2 以立法的形式保障职业培训 |
5.2.3 通过经济手段引导和鼓励农民积极参与 |
5.2.4 培训内容和形式切合实际 |
5.2.5 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确保经费投入 |
5.2.6 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农民培训体系 |
5.3 小结 |
第六章 潍坊市农民技能素质培养的基本思路与政策措施 |
6.1 潍坊市农民技能素质培养的基本思路 |
6.1.1 科学把握培养的目的 |
6.1.2 合理确定培养的目标 |
6.1.3 因地制宜确定培训内容 |
6.1.4 科学制定培训方式 |
6.1.5 建立完善考评体系 |
6.2 具体政策措施 |
6.2.1 加强宣传,转变观念 |
6.2.2 成立机构,加强管理,整合资源 |
6.2.3 建立多元的资金投入机制 |
6.2.4 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组织的作用 |
6.2.5 努力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 |
6.2.6 积极建立农村信息网,为科技传播提供便捷途径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区域(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证分析 ——以山东省发展循环经济试点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与环境问题 |
1.1.2 库兹涅茨曲线揭示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1.2 国内外区域(城市)循环经济研究综述 |
1.2.1 区域(城市)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现状 |
1.2.2 区域(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践探索 |
1.2.3 区域(城市)循环经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目的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区域(城市)循环经济的理论探讨 |
2.1 区域(城市)循环经济的内涵和特征 |
2.2 区域(城市)循环经济的基本框架 |
2.2.1 区域(城市)循环经济的产业体系 |
2.2.2 区域(城市)循环经济的基础设施体系 |
2.2.3 区域(城市)生态环境体系 |
2.3 区域(城市)循环经济的运行体系 |
2.3.1 区域(城市)循环经济的运行主体 |
2.3.2 区域(城市)循环经济的运行机制 |
2.3.3 区域(城市)循环经济中的政府与市场 |
2.3.4 区域(城市)循环经济的政策资金保障 |
2.3.5 区域(城市)循环经济的法律保障 |
2.3.6 区域(城市)循环经济的伦理保障 |
第三章 山东省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建设与模式创新 |
3.1 山东省10 个循环经济试点城市的基本概况 |
3.2 山东省试点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1 研究试点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 |
3.2.2 山东省试点城市循环经济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
3.2.3 山东省试点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4 山东省试点城市循环经济指标体系(CEI) |
3.2.5 运用 CEI 指标评价体系评价10 个试点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状况 |
3.3 山东省发展区域(城市)循环经济的模式创新 |
3.3.1 试点建设与模式创新 |
3.3.2 试点建设与模式创新的进展 |
第四章 区域(城市)循环经济的自发战略模式——以青岛为例 |
4.1 青岛市发展循环经济的经济社会背景 |
4.1.1 青岛市与其他城市循环经济指标比较 |
4.2 青岛市循环经济的发展战略和主攻方向 |
4.2.1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
4.2.2 全力推进四大领域的特色循环经济发展 |
4.2.3 提高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 |
4.2.4 加快环保产业发展 |
4.2.5 完善绿色消费体系 |
4.3 青岛市发展循环经济型城市的技术支撑 |
4.3.1 建立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评价体系 |
4.3.2 加大科技研发力度 |
4.4 青岛市发展循环经济型城市的制度保障 |
4.5 青岛市自发战略模式的特点与特色 |
4.5.1 建立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体系 |
4.5.2 建立多元融资机制 |
第五章 区域(城市)循环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模式——以潍坊为例 |
5.1 潍坊市发展循环经济的经济社会背景 |
5.2 跨越式发展模式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向 |
5.2.1 加快推进工业领域的循环经济 |
5.2.2 大力推进农业领域的循环经济 |
5.2.3 积极推进社会生活及消费领域的循环经济 |
5.3 潍坊市跨越式发展模式的特点与特色 |
5.3.1 以循环经济理念推进结构调整,建立复合型产业共生体系 |
5.3.2 以企业节能降耗为重点,夯实循环经济的微观基础 |
第六章 矿业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转型模式——以淄博为例 |
6.1 淄博市发展循环经济社会背景 |
6.1.1 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工作扎实推进 |
6.1.2 城市节水和综合用水工作成效显着 |
6.1.3 资源综合利用和资源再生利用工作取得较大成绩 |
6.1.4 一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得到推广应用 |
6.1.5 管理制度、法律法规初步形成体系 |
6.2 淄博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 |
6.3 淄博市发展循环经济的保障条件 |
6.4 淄博市战略转型模式的特点与特色 |
6.4.1 强化建设资源环境保障体系 |
6.4.2 全面构建科学高效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
6.4.3 建立和完善资源再生利用体系 |
6.4.4 建立全市水资源良性循环的生态体系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基于粮食安全的山东省耕地资源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基本概念界定 |
1.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3 基本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可能的创新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可能的创新之处 |
1.3.3 论文体系结构 |
1.4 研究区域概况 |
1.4.1 自然条件 |
1.4.2 社会经济 |
1.4.3 土地利用 |
2 山东省粮食安全态势分析及需求预测 |
2.1 全球粮食安全形势概要 |
2.1.1 近年世界粮食供需情况 |
2.1.2 全球粮食形势变化的原因 |
2.1.3 世界粮食形势对我国的影响 |
2.2 中国的粮食安全战略 |
2.2.1 中国粮食安全回顾 |
2.2.2 中国的粮食安全的战略选择 |
2.3 山东省粮食安全态势分析 |
2.3.1 山东省在全国粮食安全的地位 |
2.3.2 近年山东省粮食生产消费情况 |
2.3.3 山东省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目标 |
2.4 山东省粮食需求量预测 |
2.4.1 人口发展预测 |
2.4.2 人均粮食需求量预测 |
2.4.3 粮食需求量预测 |
3 山东省耕地资源保障能力分析 |
3.1 山东省耕地资源现状与特点 |
3.1.1 种类结构 |
3.1.2 空间分布 |
3.1.3 变化趋势 |
3.2 基于粮食安全的耕地需求量测算 |
3.2.1 粮食单产预测 |
3.2.2 粮作比预测 |
3.2.3 复种指数预测 |
3.2.4 耕地需求量预测 |
3.3 现行政策下山东省耕地变化趋势分析 |
3.3.1 耕地减少量预测 |
3.3.2 耕地增加量预测 |
3.4 山东省耕地资源保障能力和粮食安全状态 |
3.4.1 耕地资源安全形势的基本判断 |
3.4.2 关于耕地资源安全的几个问题 |
4 基于粮食安全的山东省耕地保护战略 |
4.1 现有的耕地保护制度框架及效果 |
4.1.1 我国耕地保护的主要政策体系及在山东省的实施情况 |
4.1.2 现行耕地保护政策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
4.2 关于耕地保护战略的理性思考 |
4.2.1 耕地保护的基本原则 |
4.2.2 几个相关问题的分析 |
4.2.3 优化耕地保护的基本思路 |
4.3 山东省耕地保护的战略目标和重点领域 |
4.3.1 山东省耕地保护的战略目标 |
4.3.2 山东省耕地保护的战略重点 |
4.4 山东省耕地保护战略措施 |
4.4.1 科学编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充分发挥其约束引导作用 |
4.4.2 理顺利益关系,健全耕地保护的动力机制 |
4.4.3 整理复垦,提高耕地质量和产能,促成土地利用良性循环 |
4.4.4 开源节流,实施土地资源综合开发,实现节约集约用地 |
4.4.5 创新农业发展思路,大力发展饲料种植和饲料产业 |
4.4.6 强化耕地监管措施 |
5 结论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5.1 主要结论 |
5.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诸城市畜禽食品业质量安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目的和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第二章 诸城市畜禽食品业质量安全管理控制模式、特征与问题 |
2.1 全市畜禽食品业发展概况 |
2.2 主要生产模式及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
2.3 主要特征 |
2.4 畜禽食品业质量安全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诸城畜禽食品业质量安全发展案例分析----诸城外贸公司肉鸡产业质量安全发展模式的演变 |
3.1 诸城外贸公司概况及三大主导产业 |
3.2 诸城外贸肉鸡产业质量安全发展模式的演变 |
第四章 提升诸城市畜禽食品业质量安全管理水平的对策 |
4.1 明确总体要求和目标趋向 |
4.2 关键路径的选择 |
第五章 加快诸城市畜禽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的构想 |
5.1 围绕一些重点领域搞好分段监管 |
5.2 突出关键环节的严查重管 |
5.3 针对重点区域实施执法联动 |
5.4 把握特殊时期扎实搞好专项整治 |
5.5 加强对高风险品种的全程控制 |
5.6 深入推进食品安全长效机制建设 |
第六章 深化畜产品安全体制改革的几点建议 |
6.1 继续完善我国畜产品安全法规与标准 |
6.2 加大对畜产品安全控制体系的研究 |
6.3 推行垂直的官方兽医制度 |
6.4 加速以市场为导向的畜牧业产业化建设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淄博市城乡共建肉蛋奶基地效果好(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D]. 刘晓永.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12)
- [2]青岛市临空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 亓东昭. 青岛大学, 2018(12)
- [3]基于供应链合作伙伴的“农超对接”效果评价研究 ——以生鲜农产品为例[D]. 张明月. 山东农业大学, 2018(09)
- [4]生态文明视角下流域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模式研究 ——以洱海流域为例[D]. 曹洪华. 东北师范大学, 2014(04)
- [5]山东省烟台市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研究[D]. 孙航. 山东农业大学, 2013(05)
- [6]关于晋中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N]. 黄海涛. 晋中日报, 2012
- [7]潍坊市农民技能素质培养问题研究[D]. 孙庆.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10)
- [8]区域(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证分析 ——以山东省发展循环经济试点城市为例[D]. 许乾. 山东师范大学, 2010(03)
- [9]基于粮食安全的山东省耕地资源保护研究[D]. 黄兴友. 山东农业大学, 2009(03)
- [10]诸城市畜禽食品业质量安全问题研究[D]. 袁丁.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