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二、验收成果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齐晓娟[1](2014)在《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 ——以内蒙古为例》文中认为矿产资源是自然资源的一部分,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作为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对资源型地区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由于存在“市场失灵”,单纯依靠市场的力量不可能实现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因而需要财政资金介入。科学评价内蒙古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财政支出效益,不仅是对多年来中央和自治区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相关财政支出的总结,更是进一步调整中央和自治区政策导向、强化财政资金效果的必然要求。本文以财政支持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绩效研究为主线,从理论上分析其效应机理和实现路径,在此基础上,对内蒙古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财政支出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和综合评价。本文的研究不仅可以丰富财政支持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绩效评价理论,而且还可以深化对财政影响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为扩大财政投入规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和有关部门决策等提供支撑和依据。本文首先梳理了财政支持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分析了影响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对财政支出介入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机制进行了研究。理论分析表明,影响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有两类,一是自然因素,二是社会因素。财政政策是影响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社会因素之一,财政支出对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机制主要体现在提高矿产资源勘查水平、介入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促进实现矿业循环经济以及促进资源型地区转型。其次,在总结回顾了内蒙古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资源型城市转型以及内蒙古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财政支出及其绩效评价的现状的基础上,本文基于逻辑模型,建立了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在此基础上,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25个省市财政支持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支出效率情况,以及内蒙古2003-2012年10年间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财政支出效率进行了定量分析,重点对内蒙古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财政支出绩效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财政支出非DEA有效,存在严重的产出不足;提高内蒙古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财政支出绩效的重点在于在改善环境方面提高成效;同时应注意进一步调节经济结构,提高第三产业比重,提高城镇就业率,并提高工业企业创新能力。从规模收益情况看,内蒙古为规模收益递减,即增加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财政支出尽管可能使产出增加,但产出的增加幅度会小于支出的增加幅度,因此,内蒙古改善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财政支出效率应主要着眼于提高产出。最后,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将内蒙古财政支持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归纳为两项:财政收入方面,由于矿产资源开发补偿机制不健全,使得内蒙古各级政府,尤其是盟市、旗县政府缺乏资金来源支持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财政支出方面,由于各级政府间支出责任不明确,缺少绩效评价和问责制度,财政支出效率总体不高。据此,针对性地提出从资源型地区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两个维度着手,发挥组合效应,全面提高财政促进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成效:财政收入方面,要健全矿产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完善对资源型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体制,尤其是要明确对市、县的开发补偿和转移支付;财政支出方面,要通过改革创新财政支出管理体制,建立健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提高财政支出效率。
王登红,王瑞江,孙艳,李建康,赵芝,赵汀,屈文俊,付小方,江善元,黄华谷,冯文杰,徐平,李胜苗,黄新鹏,周辉,朱永新,涂其军,李新仁,方一平,周园园[2](2016)在《我国三稀(稀有稀土稀散)矿产资源调查研究成果综述》文中提出三稀资源是稀土、稀有和稀散资源的统称,是新一代尖端武器、信息技术、节能环保、医药和医疗设备、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所需要的功能材料、结构材料和关键性原料。在国土资源部和中国地质调查局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自2011年组织全国33个单位220余人开展了我国三稀金属资源战略调查工作。在五年时间里,初步建立了全国三稀调查研究的专业队伍,研究分析了国内外三稀资源的分布、产出特征及其开发现状、选冶技术与市场供需状况,编制了稀土矿产地、价格等多项数据库(涵盖全球);在稀土矿山开采和建设用地压覆资源调查等多方面为矿政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专业服务;在南方离子吸附型稀土开发监管和储量动态估算等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在四川甲基卡、福建永定大坪等多个地区取得了重要找矿突破;在三稀成矿规律和赋存状态研究尤其是离子吸附型稀土成矿规律和勘查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该项工作提升了我国三稀矿产资源的理论、技术研究水平,为通过矿产地质供给侧调查研究引导我国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示范。
薛藩秀[3](2016)在《我国绿色矿山建设评价及实证 ——以平朔矿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绿色矿山建设对我国矿产资源的高效利用、工业的健康稳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是“生态文明建设”战略背景下矿业可持续与绿色发展的新导向。本文通过总结我国绿色矿山建设的成果,针对不足提出改进对策,同时研究典型煤矿区平朔矿区在绿色矿山建设中的成效与问题。采用资料搜集、系统回顾、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等方法,从宏观到微观、整体到局部的视角和思路,通过研究不同层次下绿色矿山建设的成果成效、存在问题,分别从管理决策和实践实施的层级提供问题的解决对策,以达到构建和谐绿色矿区的目的。研究结论如下:(1)我国绿色矿山的建设存在三方面问题:缺乏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缺少严格的考核管理办法和缺失多面的长效支撑机制。(2)通过SWOT和PEST-SWS模型分别分析我国绿色矿山建设的内外部环境及其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上的优劣势与对策,得出绿色矿山建设的重点为土地利用与矿产开采融合。在实施环节上可分为:精简准入审批-严格用地管理-强化复垦保障-持续复后监管。(3)根据《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验收办法(试行)》和相关研究,结合平朔矿区的特点,建立露井联采煤矿区绿色矿山建设评价体系,分为前提、核心、保障、目标和支撑5个准则层,细分为30项因素细则。(4)平朔六矿绿色矿山建设评价得分从高到低为安太堡、安家岭、东露天、井工一矿、井工三矿和井工二矿,整体建设现状中低于试点验收办法中要求的指标有选矿废水重复利用率、绿化覆盖率和复垦研发投入占主营收入比指标。六矿整体协调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前提=支撑>保障>核心>目标,差异指标集中在目标、核心和保障准则层。(5)针对六矿在绿色矿山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露井开采的共同性和差异性,结合六矿准则层得分,得出协调平朔矿区绿色矿山可从合理安排复垦和强化责任意识两方面切入。
杨艳平[4](2018)在《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演化与补偿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资源衰退型城市是我国城市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面临着经济发展滞后、生态环境恶化、社会民生问题严峻等一系列矛盾和困境,亟需转型发展。如何通过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实现资源衰退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为此,论文通过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资源衰退型城市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压力,提出了多产业联动的循环经济产业集群模式,围绕其如何推动资源衰退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展开研究。首先,论文基于对10个资源衰退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现状的调研,分析目前资源衰退型城市经济转型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针对其实际发展需求进行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演化和补偿机制设计;其次,运用生态位模型、Logistic方程、层次聚类法等研究方法,从竞争合作、阶段识别和社会嵌入等方面进行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演化机制研究,分析其演化的内源动力、发展阶段和环境影响因素;接着,重点围绕生态补偿的责任主体,运用生态足迹模型、群体激励模型、社会计算实验等研究方法,从领域选择、效率改进和途径拓展等方面研究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补偿机制;最后,对铜川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进行实证分析。主要研究成果体现在:(1)拓展了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生态学内涵,对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演化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之间相互影响互为依存的关系进行分析,构建出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运行结构模型。(2)从产业种群间的动态关系分析入手,提出了产业种群间恶性竞争、捕食、寄生和协作共生四种关系模式,构建出评估产业种群在物质交换活动中参与程度和竞争强度的生态位测度模型,及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演化阶段的定量识别模型,拓展了种群生态学理论的应用范畴。(3)从嵌入性视角考虑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社会环境影响因素,构建了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社会嵌入度聚类评估模型,以判定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个体在社会环境影响下的资源获取能力和协同发展能力,并进行了社会嵌入度值调整的数理分析,创新社会网络理论在产业经济分析中的新思路。(4)把生态补偿活动从“政府主导”转向“产业主导”,考虑生态补偿主体存在公平关切情境下,构建出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补偿激励效率演化模型,利用社会计算实验讨论差别化生态补偿费用征收对群体企业优化排污量的激励效率演化规律,并拓展了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补偿途径,研究结果丰富了产业生态补偿理论体系。(5)为了验证理论研究和方法模型的有效性,对铜川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演化和补偿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结论有:(1)生态位测度结果表明,煤、电和建材业是铜川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物质循环的主体,循环物质多为工业产品和共伴生资源,废弃物资源化所占比重并不大;铝业和建材业、煤炭业和水泥业的规模生态位重叠度较大,水泥业和建材业、电力业和水泥业的资源生态位重叠度较大;铜川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当务之急是创新清洁生产技术、提高研发费用投入,扩大废弃物资源化环节的产业规模。(2)演化阶段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目前铜川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处于加速发展时期,即生命周期模型的发展阶段;因此,铜川市必须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处理好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发展速度和转型质量的关系,推动循环产业集约高效发展。(3)社会嵌入度聚类评估结果显示,铜川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中,约47%的企业个体社会嵌入度较高,社会资源获取能力和协同发展能力突出;但是还有40%的企业个体社会嵌入度偏低。铜川市要进一步调整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组织结构,必要时可进行业务重组。(4)铜川市生态盈亏及压力指数计算结果表明,目前铜川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补偿重点领域是水域类、草地类和耕地类生态系统;当前铜川市按照生产量百分比计征生态补偿费用,对企业减少排污量没有激励效果,建议设立补偿系数实施差别化计征生态补偿费。
何治民[5](2018)在《文化要素对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政策落实的影响 ——基于S村扶贫实践的反思》文中指出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进行扶贫调研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战略思想。其后,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国扶贫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各地扶贫攻坚举措从原来的“吃大锅饭”转向“精准到户”模式,扶贫工作取得了显着成效。S村从2013年实施“精准扶贫”以来,通过一系列措施,保证了扶贫对象的精准识别。同时,也通过一系列的扶贫举措,增加贫困农民的经济收入。如开展“异地产业扶贫”,在外村租地发展猕猴桃种植业;在村内发展黄桃和冬桃的种植;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引入S村山泉水产业等。通过3年多的扶贫攻坚,S村在2017年实现了整村脱贫。S村的扶贫举措中,有很多值得总结和推广的经验,同时在基层落实过程中的一些扶贫措施,值得认真讨论。从总体上来看,S村在这一阶段的扶贫攻坚中,取得的成绩是主要的。然而,虽然S村已经实现整体脱贫,但如何将脱贫成效持续下去,在接下来的扶贫实践和乡村振兴中实现其可持续性,将是学者们和扶贫工作者们重点考虑的问题。当前,S村的脱贫工作,主要聚焦于贫困个体,扶贫的措施针对的是贫困户。要实现整村的可持续脱贫和乡村振兴,这显然是不够的,需要从贫困群体的整体角度,分析出造成当地贫困的主要原因,以便针对致贫主因,制定相应的扶贫措施。而致贫主因,往往是当地的生态环境,民族文化以及长期的政策效应积累等众多非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而,需要查阅历史资料,并结合当代民族学的田野调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通过查阅历史资料发现,S村所在的武陵山区,在历史上并不一直处于贫困状态。相反地,在某些历史时期内,当地经济处于很高的水平。对比当代的贫困现状,不难发现,造成当地由富转贫的主要原因,是当地的优势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S村所在的武陵山区,拥有丰富的林地资源,桐油、油茶、生漆、杉木等众多林产品丰富,当地少数民族也积累了丰富的本土知识,能可持续利用这些资源。本地优势资源得以充分利用的时期,当地就处于富裕状态,而一旦优势资源被闲置或者被人为干预不允许利用,就会落到贫困的地步。因此,要想实现S村的可持续脱贫和乡村振兴目标,如何充分利用当地优势特色的资源,变得至关重要。S村是我国十四个连片特困区的典型代表,既是传统的第一产业区,也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更是生态资源丰富的区域。这些处于贫困地区的农村,往往和S村一样,拥有着丰富的资源,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资源的闲置,才造成当地的贫困。因此,通过对S村的扶贫实践进行反思,能对我国其他贫困地区的扶贫措施的制定工作,带来一定的启示意义。
于红[6](2014)在《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财政对策研究》文中认为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工业化的进程是建立在大量消耗资源的基础上的,这一过程产生的污染和大量废弃物严重破坏了人类的生存环境,污染程度和速度超出了地球的生态系统的补偿和修复能力。改革开放30年,惯性赶超战略引领下的高位增长中,我们付出了昂贵的资源与环境代价,对资源的的巨大需求和过度开采消耗浪费,导致我国资源基础的退化和枯竭,造成重要资源稀缺度加大,资源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与资源匮乏局面形成长列反差的是,中国的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浪费严重,大量废弃污染物破坏生态环境,直接损害民众的生存与健康。如果政府不果断采取正确决策,势必会加剧资源与环境的风险,丧失发展机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想目标就难以实现。由于长期采取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资源环境风险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严峻问题。虽早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就公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明确要求“制定和推行有利于可持续发展那的经济政策、技术政策和税收政策》,包括考虑将资源环境因素纳入经济核算体系”,但因“唯GDP至上”的惯性经济发展模式占据主流地位,如今,日益脆弱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资源环境风险仍不断加剧。由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到的“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到十八大报告的深度揭示“资源环境约束加剧”,昭示: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约束已经刻不容缓,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的重要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至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大建设并列的高度,生态文明被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之一,标志着中国正式跨入了新的阶段。生态文明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石,是衡量资源产业有序良性运转与否的重要标志,是最终实现建设生态文明,给子孙后代留一个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的前提条件。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经历的最为深刻、全面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任何国家和地区,无一例外地把生态文明发展作为立法最重要的理念。自然资源政府监管制度体系、地质灾害应急制度与新能源战略,无不体现着各个国家政府重视生态文明发展的执政理念,经历着社会经济发展生态化转型的制度变迁。迄今为止绝大部分战争都是为了争夺资源,国家利益争夺最尖锐地表现在对世界资源的控制,因此,资源是各国战略安全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世界各国发展极不均衡,但发展进步是人类追求的共同目标,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伴随着世界经济进入新一轮发展周期,全球资源发展目标协同一致,就是在保障资源环境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问题必须从改革创新政策和制度设计入手,本文所研究的财政政策是必不可少的关键部分。本文的“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的财政对策”的研究正是在此背景下开始的。论文的研究路径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资源环境风险——资源环境现状分析——资源环境问风险题的根源与成因——借鉴国外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问题的经验做法和财政政策——提出防范化解我国资源环境风险的财政对策与建议”的思路展开。本文首先对资源、环境、财政政策等与论题相关的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和论述,对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风险理论、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相关理论进行了研究、梳理与比较,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外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问题进行了论述,为整个论文铺垫了理论基础。而后,本文对中国资源环境问题从土地、水资源、矿产资源能源方面的问题和状况进行了详细分析,重点量化分析了我国资源环境付出的代价和面临的风险。同时,阐释了我国资源环境风险产生的根源与成因。在研究我国资源环境问题的定性分析基础上,构建我国资源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并利用评价体系和方法进行分析,选取稀土开发利用对环境的破坏案例,为探索防范化解我国资源环境风险问题,提供了具体的量化分析依据。世界欧美等发达国家都经历过资源环境风险的问题,他们探索和实施了大量的治理措施和创新政策制度举措,比如依靠技术创新和政府主导的财政政策等方式,较好地化解了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融合,为开拓研究视野,本文选定了世界上较有代表性的国家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问题的经验做法和财政政策,具体包括梳理国外政府资源环境治理政策制度、矿山生态环境保证金制度、国外政府应急管理制度进行研究分析,以使研究成果更多地具有参考价值。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的财政对策措施,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基于讨论中国资源环境现状问题,从需求、利用、配置、管理方面分析根源与成因,依据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强调财政改革要考虑生态文明假设的要求,也就是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在健全完善财政政策体系宏观思路设计、财政政策与制度性创新方面提出来具体举措与建议。
苏美权[7](2019)在《基于政策文本的绿色矿山建设政策工具研究》文中指出自2007年中国国际矿业大会提出发展绿色矿业的倡议以来,建设绿色矿山在2015年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我国政府还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而政策工具是政府实现政策目标的方法与手段,故研究绿色矿山建设政策工具成为剖析该政策的重要切入口。为此,本文在构建“政策工具-建设环节-建设阶段”绿色矿山建设政策工具三维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搜集整理了我国中央政府及省级政府层面出台的41份绿色矿山建设政策文本,并主要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政策文本进行编码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绿色矿山建设综合运用了规制型、经济激励型与社会型三类政策工具。但是绿色矿山建设政策工具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各类政策工具还有待优化完善;二是各类政策工具使用力度不均,规制型政策工具过溢,经济激励型与社会型政策工具弱势;三是在绿色矿山各建设环节中,三类政策工具组合失衡;四是勘查和恢复环节的政策关注度偏低,成为政策工具在绿色矿山建设环节分布上的薄弱环节。究其原因包括政策目标存在模糊性、偏向性等局限,受政策工具特性与政策工具选择环境的影响,以及政策用工具选择存在路径依赖。最后,在借鉴国外有益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以下优化绿色矿山建设政策工具选择的建议:完善绿色矿山建设的顶层设计、健全矿业市场体系与改进政府绿色矿山管理体制以优化绿色矿山建设政策工具选择环境;提升规制型政策工具的使用效力、完善经济激励型政策工具的设计、加强社会型政策工具的运用力度以改进各类绿色矿山建设政策工具;优化各类政策工具的组合运用、推动建设环节之间的政策工具均衡运用,以及构建科学的政策工具评估体系。以期对完善我国绿色矿山建设政策和工作有所补益。
冯书静[8](2020)在《技术史视野中的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研究》文中认为温州矾矿指浙江省苍南县矾山镇及周边乡镇的明矾石矿区。本文通过学习借鉴国外工业考古理论与方法,考察温州矾矿大岗山、水尾山和鸡笼山三个矿段的采矿遗址和炼矾遗址,结合历史文献记载、田野调查材料和口述史资料,展开技术史视角中的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研究。本论文不仅弥补了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研究方面的空白;而且对全面认识和揭示温州矾矿工业遗址、工业考古与技术史的关系,以及工业考古个案研究经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通过文献资料,考察温州矾矿历史沿革,以及特定时期内矾矿的历史影响;结合田野调查和历史文献,探讨各遗址的历史年代问题及遗址布局存在的科学内涵,考察温州矾矿“水浸法”炼矾工艺及设施改进;依据历史文献和口述史资料,复原并绘制焙烧炉炉型结构示意图,展示温州矾矿焙烧及炉型演进情况;比较古今中外炼矾工艺,探讨温州矾矿炼矾工艺技术的独特性;基于本文对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的研究,总结关于工业考古理论与方法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的几点思考。本文主要观点如下:保存和复原包含在温州矾矿工业遗址中的信息和数据。系统考察温州矾矿历史沿革,初步确定其历史年代,即温州矾矿明矾业最晚始于明朝永乐九年(1411年)三月庚辰日;清早期为民营生产模式,清中期开始官营,清末出现民营股份制经营模式;民国(1912-1949)期间的经营模式为官督商办;新中国成立后,温州矾矿于1.956年开始社会主义改造,从私营、公私合营逐渐走向国有企业模式。系统梳理中国历代明矾产地分布情况,结合温州矾矿历史阶段的明矾外销,探讨温州矾矿明矾业的历史重要性;发现在一段历史时期内,于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温州矾矿明矾业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文化、贸易交流中心。对温州矾矿的采矿遗址和炼矾遗址进行全面而详细的阐释。田野调查研究认为,温州矾矿开采最开始采用露天法,清朝时期采用无留柱窿道法,新中国成立后,开始采用“不规则留柱回采法”。其中,溪光采矿遗址和雪花窟遗址均为无留柱窿道法;溪光采矿遗址约为清代中期或更早,雪花窟采矿遗址大约为晚清时期;水尾山深洋矿洞群和鸡笼山南洋矿洞群均采用“不规则留柱回采法”。对于采矿业来讲,矿产资源本身的储量、质量及开采技术可行性是其工业布局的前提条件,但是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需要却是采矿工业布局的决定因素。新中国成立后,矾矿炼矾车间选址和布局,按照工业地理学理论建设,反映出社会经济、自然资源与环境、科学技术之间的互补与联系。对温州矾矿技术发展特征及内涵进行新解释。综合分析发现,温州矾矿600多年来一直沿用“水浸法”炼矾工艺,其核心为煅烧-风化-溶解-结晶;虽然该工艺比较保守,但其各生产工序的设施在不断演进。其中,借助CAD复原焙烧炉,考察炉型演变序列,阐释业已消逝的传统焙烧技术,为明矾生产工艺过程的特殊见证;结合矾矿明矾产量,对焙烧炉生产技术与明矾产量关进行了新解释。同时,研究发现,20世纪60年代以前,温州矾矿的加温溶解主要采用逆流循环洗涤法;矾矿炼矾场址的各工序按地势由高到低布置,遵照物料运输最省力原则,其对机械化生产前的工厂布局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学习借鉴西方工业考古的研究理论与方法,将其扩展于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研究;比较分析西方工业考古与温州矾矿工业考古案例研究,本文认为工业考古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通过历史文献考察和田野考古调查,借助多种理论、方法和技术,阐释工业遗址的历史价值、科技内涵等内容。同时,工业考古为技术史研究提供详实的物质证据和数据信息,技术史反过来又有助于工业考古阐释其背后的技术特征及内涵和工业社会等深层次内容。
贺振伟[9](2012)在《矿区复垦土地可持续利用与产业转型机制研究 ——以平朔矿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矿产资源是人类生产及生活原料的重要来源,是维系人类生存、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物化基础,但是矿区具有明显的资源依赖特性,导致矿区将陷入资源匮乏危机;单一、脆弱的产业结构特征,进一步制约矿区发展;偏超重型化产业结构,引起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本文认为:在资源鼎盛期率先打造产业接替的基础条件,是避免陷入资源枯竭后再进行产业转型困境的有效措施。因此,研究矿区复垦土地可持续利用与产业转型机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以平朔矿区为研究对象,以恢复生态学、产业结构、循环经济、企业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及生态文明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比较研究、系统科学研究、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等方法,对矿区复垦土地可持续利用与产业转型机制进行研究,结果如下:(1)矿区复垦土地可持续利用与产业转型机制是基于生态学机理上的对矿区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功能与结构调节的过程。在矿区资源鼎盛期进行复垦土地可持续利用与产业转型实践,即实施循环经济是解决矿区传统经济发展方式与生态环境之间尖锐矛盾的有效途径。(2)在分析传统矿区复垦土地利用模式和产业结构特征与演进规律的基础上,分析了矿区复垦土地可持续利用与产业转型系统机理和基本问题,提出了矿区复垦土地可持续利用与产业转型的目标导向机制、规划管制机制、政策调控机制和支撑保障机制。(3)结合平朔矿区20余年的土地复垦与复垦土地再利用实践,对该区复垦土地可持续利用与产业转型机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验证。包括平朔矿区采用的多方合作目标导向机制,矿区工业--生态产业链结构设计的规划管制机制,以露天采矿矿业用地改革为突破口的政策调控机制,以及为保证矿区复垦土地可持续利用与产业转型的发展,提出的技术、人才、组织和管理等支撑保障机制。本论文的创新之处:一是从矿区可持续发展的视角考虑,提出应在资源鼎盛期构建复垦土地可持续利用与产业转型发展模式,以规避资源枯竭后再进行转型的世界性难题;二是从国情(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省情(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矿情(晋北亿吨煤炭基地)出发,提出矿区废弃地复垦和生态重建是实现矿区产业转型的重要资源和必要条件;三是提出了矿区应巩固发展第一产业、改造升华第二产业、培育提携第三产业的土地可持续利用与产业转型机制的战略构想;最后提出并实施了平朔矿区复垦土地可持续利用与产业转型的露天采矿用地改革模式、工业--生态产业链的结构设计,即“黑色工业产业链”和“绿色产业链”的循环,使复垦土地可持续利用与产业转型进行了有效对接。
李正山[10](2017)在《青海锂矿资源可持续开发路径研究 ——以柴达木一里坪项目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新能源汽车是新经济在工业领域一个标志性行业。特别是在一系列的政策引导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近年来实现“爆发式”增长,也带来了新能源汽车及电池的关键基础材料锂盐产品需求的快速增长。青海省作为盐湖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的省份,其矿业开发已成为本省国民经济发展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青海省一里坪盐湖是国内目前少有尚未被开发的具有极高经济价值的盐湖资源,其锂、硼、钾、镁等资源的综合利用,符合柴达木循环经济园区总体规划的发展思路;符合中国五矿集团的资源发展战略,能培育战略型商品,可获得较好经济效益,为地方和国家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本文在实地调研、专家访谈以及文献查阅的基础上,通过多方面对矿产资源开发的了解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把握,阐述了锂矿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和作用;并针对青海省盐湖锂矿资源特性,具体研究了其开发技术和工艺,说明了青海锂矿资源产业在技术创新上的优势。在此基础上结合产业集群理论和发展模式研究成果,提出了跨产业链多结构可持续的技术创新型盐湖矿产资源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在研究青海省锂矿资源开发现状和收集相关数据信息的基础上,分析了盐湖锂矿资源产业开发与青海省经济发展的协同作用,对将本文所提出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应用到青海省锂矿资源的可行性做了论证。并在跨产业链多结构可持续的技术创新型盐湖矿产资源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下,提出了青海省可持续开发路径和具体构建机制,给出了青海省锂资源产业升级方法。在以盐湖锂矿资源开发模式结合青海省区域发展的深入分析基础上,以青海柴达木一里坪锂矿资源开发这一具体案例,从一里坪矿产资源条件、开发意义和前景和创新方案设计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论述。最后本文得出针对青海省锂矿资源可开发路径,需要在跨产业链多结构可持续的技术创新型盐湖矿产资源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下,坚持开发技术创新、管理模式创新、资本运营创新、多方位多维度来实现锂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二、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二、验收成果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二、验收成果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 ——以内蒙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 |
2.1.1 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及其内涵 |
2.1.2 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存在问题与对策的研究 |
2.1.3 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
2.1.4 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财税政策的研究 |
2.2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
2.2.1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提出及其作用 |
2.2.2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原则和目标 |
2.2.3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对象和内容 |
2.2.4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 |
2.2.5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标准 |
2.2.6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方法 |
2.2.7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 |
2.3 国外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2.3.1 国外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践 |
2.3.2 国外实践经验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2.4 现有研究与实践的启示 |
2.4.1 确立预算绩效管理的公共财政改革方向 |
2.4.2 建立合理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和机制 |
2.4.3 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组织和技术保障 |
2.5 小结 |
3 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基本理论分析 |
3.1 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财政支出概述 |
3.1.1 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财政支出概念及资金来源 |
3.1.2 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财政支出特征 |
3.2 财政支出介入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分析 |
3.2.1 政府在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中的定位 |
3.2.2 财政支出对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机理 |
3.3 矿产资源可持续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概述 |
3.3.1 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内涵 |
3.3.2 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功能 |
3.3.3 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分类 |
3.3.4 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程序 |
3.4 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理论基础 |
3.4.1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
3.4.2 新公共管理理论与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
3.4.3 公共受托责任理论与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
3.5 小结 |
4 内蒙古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问题 |
4.1 内蒙古矿产资源禀赋 |
4.2 内蒙古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1 内蒙古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4.2.2 内蒙古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
4.3 内蒙古资源型城市及转型现状 |
4.3.1 内蒙古资源型城市总体状况 |
4.3.2 不同类型、不同开发阶段资源型城市状况 |
4.3.3 不同开发期资源型城市接续替代产业发展状况 |
4.4 影响内蒙古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 |
4.4.1 地质矿产勘查不足及问题 |
4.4.2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不足及问题 |
4.4.3 矿山环境治理工作不足及问题 |
4.4.4 非资源型的接续替代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
4.5 小结 |
5 内蒙古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财政支出现状与问题 |
5.1 支出类别、管理方式以及绩效评价现状 |
5.1.1 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 |
5.1.2 地质勘查资金 |
5.1.3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资金 |
5.2 内蒙古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 |
5.2.1 补偿机制不健全导致财政支出缺乏有效资金保障 |
5.2.2 支出责任不明确导致地方政府缺乏支出动力 |
5.2.3 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财政支出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
5.2.4 亟待建立健全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和问责制度 |
5.3 小结 |
6 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目标 |
6.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6.3 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选择 |
6.3.1 指标及其特征 |
6.3.2 指标选择的标准 |
6.4 基于逻辑分析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4.1 国内外公共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理论与实践 |
6.4.2 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设计 |
6.5 小结 |
7 内蒙古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财政支出效率评价 |
7.1 评价方法的选择 |
7.1.1 评价方法概述 |
7.1.2 评价方法的选择 |
7.1.3 DEA评价的原理与方法 |
7.2 评价指标选取 |
7.3 基于数据包括分析法的实证分析 |
7.3.1 内蒙古与其他省市的横向比较 |
7.3.2 内蒙古不同时期数据的分析比较 |
7.4 小结 |
8 提高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财政支出绩效的政策选择 |
8.1 健全矿产资源开发补偿机制,解决财政支出资金保障不足问题 |
8.1.1 理顺矿产资源收益分配关系 |
8.1.2 完善对资源型地区的转移支付体制 |
8.2 改革和创新财政支出管理机制,解决财政支出管理水平不高问题 |
8.2.1 合理界定各级政府的支出责任 |
8.2.2 稳定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财政支出增长机制 |
8.2.3 整合财政资金,发挥资金合力 |
8.2.4 加强财政支出项目预算管理 |
8.3 健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解决绩效评价及问责机制缺失问题 |
8.3.1 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政策设计 |
8.3.2 循序渐进推进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
8.3.3 健全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配套措施 |
8.4 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2)我国三稀(稀有稀土稀散)矿产资源调查研究成果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成果概述 |
1.1 地质找矿的成果 |
1.2 理论创新的成果 |
1.3 技术创新的成果 |
1.4 方法创新的成果 |
1.5 服务于矿政管理的成果 |
2 工作思路的创新——全程一条线 |
3 工作部署的创新——全球一张图 |
4 工作手段的创新——观测一体化 |
5 项目管理的创新——全国一盘棋 |
6 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
6.1 国家目标 |
6.2 科技目标 |
6.3 人才目标 |
6.4 管理目标 |
7 下一步工作建议 |
8 结语 |
(3)我国绿色矿山建设评价及实证 ——以平朔矿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项目依托 |
1.4 研究内容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国外研究现状 |
1.5.2 国内研究现状 |
1.6 技术方案与创新点 |
1.6.1 技术路线 |
1.6.2 研究方法 |
1.6.3 创新点 |
1.7 本章小结 |
第2章 概念辨析与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辨析 |
2.1.1 绿色矿山 |
2.1.2 露井联采区 |
2.1.3 SWOT分析 |
2.1.4 PEST分析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循环经济理论 |
2.2.3 绿色经济理论 |
2.2.4 矿企社会责任理论 |
2.2.5 矿业伦理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绿色矿山建设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绿色矿山建设的现状 |
3.1.1 发展历程 |
3.1.2 建设活动 |
3.1.3 建设成果 |
3.2 绿色矿山建设的实施保障 |
3.2.1 部门协同 |
3.2.2 协会促进 |
3.2.3 规章引导 |
3.2.4 经验交流 |
3.3 绿色矿山建设存在的问题 |
3.3.1 缺乏针对性的评价指标体系 |
3.3.2 缺少严格化的考核管理办法 |
3.3.3 缺失多维度的长效支撑机制 |
3.4 绿色矿山建设宏观环境分析 |
3.4.1 SWOT分析 |
3.4.2 PEST-SWS分析 |
3.4.3 绿色矿山建设的重点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平朔矿区绿色矿山建设评价体系构建与评价方法 |
4.1 煤矿区特点 |
4.1.1 露天矿开采方式特点及影响 |
4.1.2 井工矿开采方式特点及影响 |
4.2 指标选取原则 |
4.2.1 科学性和差异性 |
4.2.2 代表性和独立性 |
4.2.3 可比性和可操作性 |
4.3 指标选取依据 |
4.4 评价指标体系 |
4.5 评价模型 |
4.6 指标权重确定 |
4.6.1 准则层权重 |
4.6.2 因素层权重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证-平朔矿区绿色矿山建设 |
5.1 研究区概况 |
5.1.1 自然环境概况 |
5.1.2 经济概况 |
5.1.3 矿区概况 |
5.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5.3 平朔矿区绿色矿山建设 |
5.3.1 建设现状 |
5.3.2 评价过程 |
5.3.3 评价分析 |
5.4 平朔绿色矿山建设对比 |
5.4.1 露天矿建设 |
5.4.2 井工矿建设 |
5.5 绿色矿山建设分析 |
5.5.1 共同性分析 |
5.5.2 差异性分析 |
5.5.3 协调性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演化与补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资源衰退型城市生态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
1.1.2 资源衰退型城市转型发展机遇 |
1.1.3 可持续发展理论下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提出 |
1.1.4 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资源衰退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
1.2.2 循环经济及其在资源衰退型城市转型中的研究 |
1.2.3 产业集群及其与循环经济的交叉研究 |
1.2.4 相关研究成果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研究方案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论文创新之处 |
1.6 本章小结 |
2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1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关系 |
2.2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2.1 生态经济学的内涵 |
2.2.2 生态经济学的理论范畴 |
2.2.3 生态经济学与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关系 |
2.3 战略管理理论 |
2.3.1 结构追随战略观 |
2.3.2 产业环境战略观 |
2.3.3 商业生态系统战略观 |
2.3.4 战略管理理论与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关系 |
2.4 本章小结 |
3 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系统运行分析 |
3.1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及其生态环境分析 |
3.1.1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生态学内涵 |
3.1.2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与其生态环境的作用关系 |
3.2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系统基本内涵分析 |
3.2.1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概念界定 |
3.2.2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 |
3.3 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分析 |
3.3.1 数据来源和调研基本情况说明 |
3.3.2 数据记录与整理 |
3.3.3 资源衰退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成效和存在问题 |
3.4 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运行结构分析 |
3.4.1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演化与补偿机制的提出 |
3.4.2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演化与补偿机制关系分析 |
3.4.3 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运行结构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4 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演化机制研究 |
4.1 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竞争合作机制 |
4.1.1 产业种群竞争合作的生态位分化 |
4.1.2 产业种群竞争合作的生态位测度 |
4.1.3 产业种群竞争合作的关系模式分析 |
4.2 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阶段识别机制 |
4.2.1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组织结构和功能结构分析 |
4.2.2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演化阶段的定量识别 |
4.2.3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演化的生命周期模型构建 |
4.3 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社会嵌入机制 |
4.3.1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反馈调节 |
4.3.2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社会嵌入度聚类评估 |
4.3.3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社会嵌入度调控的数理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
5.1 生态补偿内涵及其外部性理论分析 |
5.1.1 生态补偿的内涵拓展 |
5.1.2 生态补偿的主体和客体 |
5.1.3 生态补偿的构建原则 |
5.1.4 生态补偿的外部性理论 |
5.2 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补偿的领域选择机制 |
5.2.1 资源衰退型城市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分析 |
5.2.2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补偿的领域选择 |
5.2.3 资源衰退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
5.3 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补偿的效率改进机制 |
5.3.1 产业种群生态补偿标准确立 |
5.3.2 考虑公平关切的生态补偿激励流程分析 |
5.3.3 生态补偿激励效率演化模型构建 |
5.4 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补偿的途径拓展机制 |
5.4.1 经济补偿 |
5.4.2 政策补偿 |
5.4.3 市场补偿 |
5.4.4 技术补偿 |
5.5 本章小结 |
6 铜川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演化与补偿机制实证分析 |
6.1 研究区域的背景分析 |
6.1.1 区域地理概况 |
6.1.2 经济转型发展现状 |
6.1.3 生态环境建设成效 |
6.1.4 社会民生改善情况 |
6.1.5 自然资源保有储量 |
6.2 铜川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发展机遇和模式构建 |
6.2.1 铜川市转型发展机遇 |
6.2.2 铜川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构建 |
6.3 铜川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演化机制实证分析 |
6.3.1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竞争合作的生态位测度 |
6.3.2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演化阶段的定量识别 |
6.3.3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社会嵌入度聚类评估 |
6.4 铜川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补偿机制实证分析 |
6.4.1 铜川市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分析 |
6.4.2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补偿的领域选择 |
6.4.3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补偿的激励效率改进 |
6.4.4 铜川市工矿废弃地生态修复的永续设计技术补偿 |
6.5 促进铜川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 |
6.5.1 发挥地方政府的服务和监督作用 |
6.5.2 强化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发展期的政策导向 |
6.5.3 构筑重大节能环保项目支撑体系 |
6.5.4 开展资源循环利用的技术创新 |
6.5.5 进一步调整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组织结构 |
6.5.6 建立健全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补偿制度 |
6.6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成果 |
7.2 未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学习阶段研究成果 |
(5)文化要素对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政策落实的影响 ——基于S村扶贫实践的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 |
第二节 学术史的回顾 |
一、影响经济发展的非经济因素 |
二、贫困与反贫困理论的研究 |
三、国内外有关精准扶贫的研究 |
四、国内外有关精准扶贫与乡村社会治理的研究 |
五、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与精准扶贫的研究 |
六、文章中“关键词”的界定与解读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与田野过程 |
三、研究价值、研究意义和研究创新 |
四、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田野点介绍 |
第一节 S村概况 |
一、花垣县概况及历史沿革 |
二、S村概况 |
第二节 富饶的资源与贫困的经济 |
一、富饶的资源 |
二、贫困的经济 |
第三章 S村的贫困对象识别 |
第一节 贫困对象识别问题 |
一、贫困对象识别标准 |
二、贫困对象精准识别与建档立卡 |
三、贫困对象瞄准偏差 |
四、贫困对象瞄准偏差的原因分析 |
第二节 S村贫困对象识别与社会争议 |
一、“光棍”SLJ与贫困对象精准识别 |
二、低保对象识别的瞄准偏差 |
第四章 S村的民族生境与产业扶贫策略 |
第一节 S村土地“稀缺”与“飞地”扶贫 |
一、S村的土地“稀缺” |
二、异地扶贫的理论依据 |
三、S村“飞地”扶贫的实施 |
第二节 “飞地”扶贫成效与问题分析 |
一、政府在扶贫中的作用 |
二、企业在扶贫中的作用 |
三、扶贫对象在扶贫中的作用 |
第三节 S村的在地扶贫产业 |
一、S山泉水项目 |
二、“11.3”工程和“418”项目 |
三、S村蔬菜产业 |
第五章 S村的习俗特点与旅游产业开发策略 |
第一节 S村乡村旅游的发展 |
一、S村乡村旅游资源 |
二、S村的乡村旅游开发 |
第二节 旅游开发与苗族传统习俗 |
一、S村苗族传统习俗 |
二、旅游开发过程中苗族传统习俗的缓慢调适 |
第三节 S村乡村旅游扶贫的思考 |
一、S村乡村旅游开发带来的扶贫成效 |
二、S村乡村旅游开发需要关注的问题 |
第六章 S村传统生计的生态原理 |
第一节 传统生计方式的实质 |
第二节 传统养蜂业的复兴与脱贫成效 |
一、孤儿LXL |
二、LXL的养蜂脱贫之路 |
第三节 S村林副产业与生态扶贫问题 |
一、S村林产业衰退与当地贫困 |
二、S村桐油产业衰退与当地贫困 |
三、S村油茶产业衰退与当地贫困 |
第七章 S村的生态脱贫之路 |
第一节 理论依据 |
一、生态民族学的理论源流 |
二、文化生态与贫困问题 |
第二节 S村的可持续脱贫 |
一、生态环境是可持续脱贫的根基 |
二、民族文化是可持续脱贫的工具 |
三、历史记忆是提高可持续脱贫的路径选择的指南 |
参考文献 |
一、古籍类 |
二、着作类 |
三、论文类 |
四、网络文献类 |
五、外文文献类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 |
附录1:六盘山区等11 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分县名单 |
附录2:已明确实施特殊扶持政策的西藏、四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分县名单 |
附录3:生态扶贫工作方案 |
附录4:湖南省贫困退出验收细则 |
附录5:湖南关于推进立业产业精准扶贫工作的指导意见 |
附录6: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 |
附录7:花垣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 |
附录8:S村精准识别的贫困户 |
(6)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财政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1.1 日趋严重的全球资源环境压力和风险 |
1.1.1.2 我国资源环境压力和风险 |
1.1.1.3 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然选择: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 |
1.1.1.4 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财政可发挥重要作用 |
1.1.2 选题背景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2.1 关于研究对象的界定 |
1.2.2 研究方法说明 |
1.3 研究创新 |
1.4 论文逻辑结构 |
1.4.1 研究思路与框架结构 |
1.4.2 结构安排 |
1.5 本章小结 |
2 相关概念、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资源与环境的定义与特征 |
2.1.2 资源与生态环境 |
2.1.3 生态文明 |
2.1.4 绿色财政 |
2.1.5 财政政策 |
2.2 相关理论 |
2.2.1 发展经济学 |
2.2.2 制度经济学 |
2.2.3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
2.2.4 环境伦理学 |
2.2.5 多中心理论 |
2.2.6 贝克社会风险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的文献综述 |
2.3.1 资源约束与经济发展相关文献回顾与研究综述 |
2.3.2 国内研究现状 |
2.3.2.1 资源环境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政策研究 |
2.3.2.2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研究 |
2.3.2.3 资源管制体制研究 |
2.3.2.4 资源产权制度研究 |
2.3.2.5 资源综合节约利用与有偿使用研究 |
2.3.2.6 资源综合评价研究 |
2.3.2.7 资源环境保护与生态恢复研究 |
2.3.2.8 资源价值核算与管理研究 |
2.3.2.9 资源型城市生态转型发展研究 |
2.3.3 国外研究现状 |
2.3.3.1 资源环境经济研究的初步发展阶段 |
2.3.3.2 近代资源环境经济研究发展 |
2.3.3.3 现代资源环境发展的研究进展情况 |
2.3.3.4 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发展的研究综述 |
2.3.4 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财税政策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 中国资源环境的现状分析 |
3.1 土地资源环境现状分析 |
3.1.1 土地资源环境现状 |
3.1.2 土地资源环境现状对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影响 |
3.1.3 土地环境现状对统筹城乡新发展的影响 |
3.1.4 土地无法满足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
3.1.5 土壤污染与水土流失现状分析 |
3.1.5.1 土壤污染严重现状 |
3.1.5.2 水土流失现状严峻 |
3.2 水资源环境现状分析 |
3.2.1 水资源现状 |
3.2.2 中国水资源环境影响分析 |
3.3 矿产资源与能源环境现状分析 |
3.3.1 矿产资源环境现状 |
3.3.2 能源供应基本情况 |
3.3.3 矿产资源和能源环境影响分析 |
3.3.3.1 水土流失现状严峻 |
3.3.3.2 矿产资源能源环境经济发展现状影响分析 |
3.3.3.3 矿产资源能源开发利用导致生态环境污染影响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我国资源环境付出代价与风险 |
4.1 资源环境风险严重影响中国可持续发展 |
4.1.1 粗放式发展加剧经济运行风险 |
4.1.2 产业结构严重失衡亟需调整升级 |
4.1.3 资源配置低效率与不合理使用导致产能过剩 |
4.1.4 资源利用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 |
4.2 水资源问题的经济代价和社会风险加剧 |
4.2.1 水资源稀缺和水污染付出巨大经济代价 |
4.2.2 水资源稀缺和水污染加剧社会风险 |
4.3 土壤污染代价风险 |
4.3.1 耕地土壤污染加剧风险 |
4.3.2 城市土壤污染加剧风险 |
4.3.3 资源开发损毁土地代价风险分析与预测 |
4.3.3.1 煤炭生产损毁土地代价和风险预测分析 |
4.3.3.2 金属生产损毁土地代价和风险预测分析 |
4.4 资源开发利用与枯竭问题加剧风险 |
4.4.1 典型恶性开发模式的代价与风险 |
4.4.1.1 典型恶性开发模式 |
4.4.1.2 典型恶性开发模式的代价和风险 |
4.4.2 典型恶性利用模式的代价与风险 |
4.4.2.1 典型恶性利用模式 |
4.4.2.2 典型恶性利用模式的代价和风险 |
4.4.3 资源开采破坏土地代价统计数据 |
4.4.4 资源开采引发地质灾害损失代价统计数据 |
4.5 本章小结 |
5 我国资源环境风险产生的根源与成因 |
5.1 我国资源环境问题的综合判断 |
5.1.1 资源供给事关国家安全 |
5.1.2 我国在全球格局中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 |
5.1.3 我国经济发展已严重受制于资源环境风险困境 |
5.1.4 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减排压力和环境约束矛盾凸显 |
5.1.5 政府配置资源要兼顾代际公平 |
5.2 我国资源环境问题的根源与成因分析 |
5.2.1 需求原因 |
5.2.1.1 我国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主要特点 |
5.2.1.2 我国现代化和城镇化建设进程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加大 |
5.2.1.3 我国对水资源的需求加大 |
5.2.1.4 我国对矿产资源能源的需求加大 |
5.2.1.5 我国对重要资源的需求 |
5.2.2 利用原因 |
5.2.2.1 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
5.2.2.2 资源分布不均衡制约社会经济发展 |
5.2.2.3 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
5.2.2.4 尾矿资源利用存在问题 |
5.3 配置原因 |
5.3.1 资源产权配置不合理 |
5.3.2 资源价格扭曲导致我国资源过度使用与浪费 |
5.3.2.1 我国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
5.3.2.2 资源性产品之间比价关系不合理 |
5.3.3 科技支撑乏力 |
5.4 体制与制度原因 |
5.4.1 管理体制机制未理顺 |
5.4.2 相关法律体系不完备 |
5.4.3 制度和政策不健全 |
5.4.4 财税政策与制度亟需优化创新 |
5.4.4.1 缺乏化解资源环境风险系统性的财税制度 |
5.4.4.2 现行财税政策制度难以发挥化解资源环境风险的作用 |
5.4.4.3 改革现行财税体制发挥资源环境风险调控功能的因素分析 |
5.4.4.4 资源环境风险加重财政支出负担,亟需优化政策完善制度 |
5.4.5 民众环保意识淡薄 |
5.5 本章小结 |
6 我国资源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与典型案例 |
6.1 我国资源开发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 |
6.1.1 我国资源开发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1.2 指标体系中各指标权重的确定 |
6.1.3 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综合评价方法 |
6.2 我国资源开发利用环境影响综合评价 |
6.2.1 我国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 |
6.2.2 我国资源开发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与模型 |
6.2.3 我国资源开发利用环境影响评价 |
6.2.4 资源开采与环境影响模型 |
6.3 典型案例分析—稀土资源开发利用环境影响 |
6.3.1 我国稀土资源分布 |
6.3.2 稀土资源开发产生的环境问题 |
6.3.2.1 南方各省离子吸附型稀土矿 |
6.3.2.2 北方重稀土资源开发产生的环境问题 |
6.3.3 稀土资源开发利用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
6.4 本章小结 |
7 国外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政策借鉴 |
7.1 美国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的财政政策分析 |
7.1.1 美国资源环境政策的发展历程 |
7.1.2 美国实施全球资源战略的财政政策 |
7.1.3 美国资源防范化解资源环境财政政策剖析 |
7.1.3.1 美国的矿产能源政策 |
7.1.3.2 美国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的财政政策分析 |
7.2 欧盟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财政政策分析 |
7.2.1 欧盟的资源环境风险财政政策的历史沿革 |
7.2.2 欧盟的资源环境政策 |
7.2.3 欧盟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的财政政策分析 |
7.2.3.1 德国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政策案例 |
7.2.3.2 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政策制度 |
7.2.3.3 德国资源开采保证金财政对策 |
7.3 韩国防范化解资源环境的财政政策分析 |
7.3.1 韩国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政策的沿革 |
7.3.2 韩国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的财政政策 |
7.3.3 防范化解韩国资源环境风险其他配套政策 |
7.3.4 韩国防范化解资源环境的财政政策措施剖析 |
7.4 日本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的财政政策分析 |
7.4.1 防范化解日本资源环境风险政策的沿革 |
7.4.2 日本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的财政政策 |
7.4.3 日本防范化解资源环境的其他配套政策 |
7.4.4 日本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的财政政策措施剖析 |
7.4.4.1 日本支持新能源替代等财政政策 |
7.4.4.2 日本地质灾害预警应急对策 |
7.5 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的财政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
7.5.1 各国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财政政策比较 |
7.5.2 各国能源财政政策比较 |
7.5.3 各国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财政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
7.6 本章小结 |
8 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的财政对策建议 |
8.1 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的依据 |
8.1.1 十八大报告与基本精神 |
8.1.2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解读—提高财政重要性促进社会公平 |
8.2 破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资源约束困境的对策 |
8.2.1 防范化解破解我国资源环境风险的财政宏观政策体系设计思路 |
8.2.1.1 推动顶层设计,形成完善的治理结构 |
8.2.1.2 创新财政调控体制制度安排,推动建立长效机制 |
8.2.1.3 完善财税政策,充分发挥市场手段的激励作用 |
8.2.2 防范化解我国资源环境风险的财政对策 |
8.2.2.1 财政支持改善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 |
8.2.2.2 加大法律法规和政策激励,财政支持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
8.2.2.3 调整资源消费结构,财政支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8.2.2.4 财政助推加大科研投入,以科技创新带动资源高效利用 |
8.2.2.5 统筹利用国内外市场和资源,加强国际合作交流 |
8.2.2.6 财政支持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能源发展 |
8.2.2.7 推进城镇化建设,注重资源节约,完善节能减排财政政策 |
8.2.2.8 财政以加强污染治理为着力点,切实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和水平 |
8.2.3 防范化解我国资源约束环境风险的财政制度创新举措 |
8.2.3.1 进一步完善资源开发市场的政府规制 |
8.2.3.2 财政支持加快完善资源进出口机制和国家储备制度体系 |
8.2.3.3 加快完善有关资源环境的法制体系的配套措施 |
8.2.3.4 深化我国资源产业产权改革举措的说明 |
8.2.3.5 财政政策驱动环境管理制度创新 |
8.2.3.6 价值取向:用社会环境伦理创新化解中国资源环境风险制度创新 |
8.2.3.7 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完善财政金融支持体系 |
8.3 本章小结 |
9 结论 |
9.1 研究结论 |
9.2 主要研究建议 |
9.2.1 财政政策 |
9.2.2 税收政策 |
9.2.3 金融政策 |
9.2.4 其他政策 |
9.3 本文研究的主要局限性 |
9.4 未来研究展望 |
9.5 小结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7)基于政策文本的绿色矿山建设政策工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绿色矿山研究 |
1.2.2 政策工具研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政策文本 |
2.1.2 绿色矿山 |
2.1.3 政策工具 |
2.1.4 绿色矿山建设政策工具 |
2.2 理论基础 |
2.2.1 循环经济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政策工具理论 |
第3章 基于政策文本的绿色矿山建设政策工具分析 |
3.1 研究设计 |
3.1.1 分析框架构建 |
3.1.2 政策样本选择 |
3.1.3 分析单元确定与编码 |
3.1.4 信度和效度评估 |
3.2 频数统计分析 |
3.2.1 政策文本外部特征分析 |
3.2.2 政策工具频数统计分析 |
3.3 绿色矿山建设政策工具三维分析 |
3.3.1 XY维度——政策工具与建设环节 |
3.3.2 XZ维度——政策工具与建设阶段 |
3.3.3 XYZ维度——政策工具与建设环节、建设阶段 |
第4章 绿色矿山建设政策工具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4.1 绿色矿山建设政策工具存在的问题 |
4.1.1 各类政策工具设计有待优化 |
4.1.2 各类政策工具使用力度不均 |
4.1.3 各建设环节中的政策工具组合失衡 |
4.1.4 建设环节间的政策工具分布不科学 |
4.2 绿色矿山建设政策工具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政策目标的局限 |
4.2.2 政策工具特性的影响 |
4.2.3 政策工具选择环境的影响 |
4.2.4 政策工具选择的路径依赖 |
第5章 国外绿色矿业发展政策工具及其启示 |
5.1 美国绿色矿业发展政策工具 |
5.1.1 政策工具运用分析 |
5.1.2 政策工具特性分析 |
5.2 加拿大绿色矿业发展政策工具 |
5.2.1 政策工具运用分析 |
5.2.2 政策工具特性分析 |
5.3 澳大利亚绿色矿业发展政策工具 |
5.3.1 政策工具运用分析 |
5.3.2 政策工具特性分析 |
5.4 启示 |
5.4.1 加强运用绿色矿山建设法律手段 |
5.4.2 完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制度 |
5.4.3 强化矿企社会责任建设 |
5.4.4 优化政策工具组合运用 |
第6章 优化绿色矿山建设政策工具的建议 |
6.1 营造良好的政策工具选择环境 |
6.1.1 完善绿色矿山建设的顶层设计 |
6.1.2 健全矿业市场体系 |
6.1.3 改进政府绿色矿山管理体制 |
6.2 改进各类绿色矿山建设政策工具 |
6.2.1 提升规制型政策工具的使用效力 |
6.2.2 完善经济激励型政策工具的设计 |
6.2.3 加强社会型政策工具的运用力度 |
6.3 优化绿色矿山建设政策工具组合运用 |
6.3.1 改进各建设环节中的政策工具组合 |
6.3.2 均衡建设环节之间的政策工具运用 |
6.4 构建科学的政策工具评估体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录B 绿色矿山建设政策样本总览表 |
致谢 |
(8)技术史视野中的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背景 |
1.1 工业考古研究 |
1.1.1 工业考古的起源与发展 |
1.1.2 国外工业考古研究 |
1.1.3 国内工业考古研究 |
1.2 明矾史研究 |
1.2.1 国外明矾史研究 |
1.2.2 国内明矾史研究 |
1.3 温州矾矿相关研究 |
1.4 小结 |
2 论文选题 |
2.1 研究内容及意义 |
2.2 研究思路及框架 |
2.3 研究方法 |
2.4 史料来源 |
2.5 创新点 |
3 温州矾矿历史文献考察 |
3.1 地理、地质概况 |
3.2 历史沿革 |
3.2.1 明清时期 |
3.2.2 民国时期(1912-1949) |
3.2.3 新中国成立后 |
3.3 生产状况 |
3.4 运输销售 |
3.5 采矿炼矾工艺技术 |
3.5.1 采矿工艺技术 |
3.5.2 主要炼矾工艺技术 |
3.5.3 其他炼矾工艺技术 |
3.6 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治理 |
3.6.1 资源综合利用 |
3.6.2 矿区整改及环境治理 |
3.7 工人教育及企业办社会 |
3.8 小结 |
4 温州矾矿田野考古调查 |
4.1 采矿遗址 |
4.1.1 溪光采矿遗址 |
4.1.2 水尾山采矿遗址 |
4.1.3 雪花窟采矿遗址 |
4.1.4 南洋400平硐 |
4.1.5 南洋312平硐 |
4.2 炼矾遗址 |
4.2.1 鸡角岭炼矾遗址 |
4.2.2 溪光炼矾遗址 |
4.2.3 福德湾炼矾遗址 |
4.2.4 主厂区炼矾遗址 |
4.2.5 其他炼矾遗址 |
4.3 小结 |
5 温州矾矿炼矾工艺及设施演进 |
5.1 “水浸法”炼矾工艺化学原理 |
5.2 焙烧及其设施 |
5.2.1 第一代焙烧炉 |
5.2.2 第二代焙烧炉 |
5.2.3 第三代焙烧炉 |
5.2.4 第四代焙烧炉 |
5.3 风化及其设施 |
5.3.1 无底木桶浸取设施 |
5.3.2 石-竹-草结构风化车间 |
5.3.3 砖-瓦-木结构风化车间 |
5.4 溶解及其设施 |
5.4.1 逆流循环洗涤溶解 |
5.4.2 滚筒洗砂-蒸汽加温溶解 |
5.5 结晶及其设施 |
5.5.1 简易结晶设施 |
5.5.2 矿硐内结晶设施 |
5.5.3 半机械化结晶设施 |
5.6 小结 |
6 讨论 |
6.1 温州矾矿历史价值 |
6.1.1 遗址年代问题 |
6.1.2 温州矾矿在中国明矾石矿中的历史情况 |
6.1.3 历史时期内的明矾外销 |
6.2 温州矾矿技术价值 |
6.2.1 炼矾工艺技术特征及内涵 |
6.2.2 焙烧炉演变序列 |
6.2.3 中外非金属矿工业遗存比较 |
6.3 工业考古的几点思考 |
6.3.1 基于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的理论与方法探讨 |
6.3.2 中国工业考古与工业遗产之关系 |
7 结语 |
7.1 基本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2017-2019年间对温州矾矿相关人员的采访情况 |
附录B 温州矾矿老窑(即二代焙烧炉)二十四工种岗位资料 |
附录C 解放前温州矾矿使用的部分生产工具草图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矿区复垦土地可持续利用与产业转型机制研究 ——以平朔矿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项目依托 |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2.1 选题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1.3 矿区复垦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4 矿区产业转型研究进展 |
1.4.1 国外研究进展 |
1.4.2 国内研究进展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6 研究方法、内容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论文结构及内容 |
1.6.3 技术路线 |
1.7 本文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辨析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辨析 |
2.1.1 矿区 |
2.1.2 矿区废弃地 |
2.1.3 矿区废弃地复垦 |
2.1.4 矿区复垦土地可持续利用 |
2.1.5 矿区产业转型 |
2.1.6 机制 |
2.2 相关理论及对本文研究的启示 |
2.2.1 恢复生态学理论 |
2.2.2 产业结构理论 |
2.2.3 循环经济理论 |
2.2.4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6 生态文明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矿区复垦土地可持续利用与产业转型系统机理与基本问题 |
3.1 矿区产业结构框架组成关系分析 |
3.1.1 环境--生态系统进化 |
3.1.2 经济--发展循环经济 |
3.1.3 社会--社会利益维系 |
3.2 矿区传统产业结构特征与演替规律分析 |
3.2.1 矿区产业结构构成分析 |
3.2.2 矿区产业结构演进规律分析 |
3.2.3 矿区产业结构演进规律模型 |
3.2.4 矿区产业结构演进影响因素 |
3.3 矿区传统土地复垦模式分析 |
3.3.1 复垦土地的农业利用 |
3.3.2 复垦土地的房地产开发 |
3.4 平朔矿区复垦土地利用与产业转型问题分析 |
3.4.1 研究区概况 |
3.4.2 矿区产业转型优势、劣势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矿区复垦土地可持续利用与产业转型目标导向机制 |
4.1 机制类型 |
4.1.1 二元主导机制 |
4.1.2 多元主导机制 |
4.1.3 多方合作主导机制 |
4.1.4 平朔矿区的主导机制 |
4.2 矿区复垦土地可持续利用和产业转型目标定位 |
4.2.1 环境发展目标 |
4.2.2 经济发展目标 |
4.2.3 社会发展目标 |
4.3 矿区复垦土地可持续利用和产业转型模式构建 |
4.3.1 产业链延伸模式 |
4.3.2 产业替代模式 |
4.3.3 多元复合模式 |
4.4 本章小结 |
5 矿区复垦土地可持续利用与产业转型规划管制机制 |
5.1 矿区复垦土地可持续利用与产业转型载体 |
5.1.1 矿区生态产业园内涵 |
5.1.2 矿区生态产业园构建 |
5.2 平朔矿区产业链延伸规划设计 |
5.2.1 规划设计思路 |
5.2.2 规划设计目标 |
5.2.3 工业--生态产业链规划设计 |
5.2.4 工业--生态产业链结构分析 |
5.2.5 工业--生态产业链功能分析 |
5.2.6 工业--生态产业链效益分析 |
5.3 矿区复垦土地效益分析与产业转型发展模式功能评价 |
5.3.1 复垦土地效益分析 |
5.3.2 产业转型发展模式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6 矿区复垦土地可持续利用与产业转型政策调控机制 |
6.1 调控机制 |
6.2 矿业用地改革内涵 |
6.3 基本原则与基本思路 |
6.3.1 基本原则 |
6.3.2 基本思路 |
6.4 试点范围与使用期限 |
6.4.1 试点范围 |
6.4.2 试点土地使用期限 |
6.5 矿业用地改革效益分析 |
6.6 矿业用地退出机制分析 |
6.6.1 等空间置换 |
6.6.2 等面积置换 |
6.7 本章小结 |
7 矿区复垦土地可持续利用与产业转型支撑保障机制 |
7.1 技术保障 |
7.1.1 生态重建技术措施 |
7.1.2 土地资源利用技术 |
7.1.3 产业转型技术措施 |
7.2 人才保障 |
7.2.1 技术管理型人才培养 |
7.2.2 高素质农民与矿工再就业培训 |
7.3 组织保障 |
7.3.1 组织管理 |
7.3.2 系统建设 |
7.3.3 经营管理 |
7.4 资金保障 |
7.4.1 政府机构资助 |
7.4.2 政府与企业合作 |
7.4.3 企业自身筹集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2 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编写的着作与规程 |
插图目录 |
插表目录 |
(10)青海锂矿资源可持续开发路径研究 ——以柴达木一里坪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锂资源的需求及应用前景 |
1.1.1.1 电池领域的锂需求 |
1.1.1.2 非电池领域的锂需求 |
1.1.2 锂资源的分布情况 |
1.1.2.1 全球锂资源分布情况 |
1.1.2.2 中国锂资源分布情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现状及问题 |
1.3.1 盐湖资源的开发方法概述 |
1.3.2 青海湖矿产资源开发现状 |
1.3.4 青海省锂矿资源开发现状及问题 |
1.3.4.1 青海盐湖锂资源开发现状 |
1.3.4.2 青海盐湖锂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研究思路和内容框架 |
1.5 本文创新点 |
2 锂矿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和作用 |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2.1.1 矿产资源 |
2.1.2 区域经济 |
2.2 锂矿资源的特点 |
2.2.1 矿产资源特征 |
2.2.2 锂矿资源禀赋特点 |
2.3 锂资源开发利用的市场潜力及典型案例 |
2.3.1 锂矿资源供需分析 |
2.3.1.1 锂电需求 |
2.3.1.2 工业需求 |
2.3.1.3 市场供应及增长前景 |
2.3.1.4 供需情况及价格走势分析 |
2.3.2 我国锂矿资源供给端分析 |
2.3.2.1 我国锂产量概述 |
2.3.2.2 锂加工原料为进口依赖型 |
2.3.3 锂资源开发利用的典型案例 |
2.3.3.1 智利阿塔卡玛盐湖 |
2.3.3.2 美国银峰盐湖 |
2.3.3.3 阿根廷霍姆布雷托盐湖 |
2.3.3.4 玻利维亚乌尤尼盐湖 |
2.3.3.5 美国大盐湖 |
2.3.3.6 青海东台吉乃尔盐湖 |
2.3.3.7 青海西台吉乃尔盐湖 |
2.3.3.8 青海察尔汗盐湖 |
2.4 锂矿资源开发利用对区域经济影响的机制 |
2.4.1 资源稀缺理论 |
2.4.2 效率利用理论 |
2.4.2.1 矿产资源丰裕度与区域经济增长 |
2.4.2.2 矿产资源开发力度与区域经济增长 |
2.4.2.3 矿产资源依赖度与区域经济增长 |
2.4.3 增长极限理论 |
2.4.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5 锂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
2.5.1 区域经济政策与锂资源可持续开发 |
2.5.1.1 矿产资源管理体制的经济学分析 |
2.5.1.2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非效率问题 |
2.5.2 锂矿资源开发利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
2.5.2.1 锂矿资源禀赋影响区域分工 |
2.5.2.2 锂矿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可以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
2.5.2.3 锂矿资源的优势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
2.5.2.4 锂矿资源开发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增加当地就业 |
2.5.3 锂矿资源开发利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消极作用 |
2.5.3.1 可能造成环境污染 |
2.5.3.2 可能造成生态破坏 |
2.5.4 锂矿资源开发利用外部性影响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3 盐湖锂矿资源开发技术和工艺分析 |
3.1 盐湖锂矿资源提锂技术 |
3.1.1 分步沉淀法 |
3.1.2 吸附法 |
3.1.3 煅烧法 |
3.1.4 盐梯度太阳池提锂法 |
3.1.5 电渗析膜法 |
3.1.6 纳滤膜法 |
3.1.7 萃取法 |
3.2 盐湖锂矿资源开发工艺 |
3.2.1 低镁锂比盐湖卤水锂资源的开发 |
3.2.2 中低镁锂比盐湖卤水锂资源的开发 |
3.2.3 高镁锂比硫酸盐型盐湖卤水锂资源的开发 |
3.3 盐湖锂矿资源开发的难点与存在问题 |
3.3.1 盐湖资源综合利用程度低 |
3.3.2 盐湖资源开发定位不准确 |
3.3.3 盐湖资源循环经济机制不完善 |
3.3.4 地质勘查综合评价低 |
3.3.5 盐湖采卤和盐田初级分离工艺落后 |
3.4 盐湖锂矿资源开发低产能的原因 |
3.4.1 卤水品质的复杂性 |
3.4.2 高寒高原的局限性 |
3.4.3 提锂工艺的低通用性 |
4 基于产业集群发展的盐湖锂矿资源优化开发模式研究 |
4.1 产业集群理论和资源型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研究现状 |
4.1.1 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概述 |
4.1.2 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研究 |
4.1.3 资源型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研究现状 |
4.2 盐湖锂矿资源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构建和探索 |
4.2.1 盐湖锂矿资源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必要性和模式选择 |
4.2.2 盐湖锂矿资源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型驱动的主要特征 |
4.2.3 盐湖锂矿资源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型驱动发展模式的框架内容(跨产业链多结构可持续的技术创新型盐湖矿产资源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
5 青海省锂矿资源可持续开发路径分析 |
5.1 锂资源对青海省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 |
5.1.1 青海省的经济构成 |
5.1.2 青海省锂矿资源赋存及产业优势 |
5.1.2.1 资源储量情况 |
5.1.2.2 卤水水化学特征及卤水性质 |
5.1.2.3 青海省锂矿资源发展有契机 |
5.1.3 锂资源对青海资源型行业的拉动与贡献力 |
5.1.3.1 产业前景广阔 |
5.1.3.2 产能正在提升 |
5.1.3.3 潜力仍待释放 |
5.2 青海经济发展对锂资源需求及可供性预测分析 |
5.3 青海省锂矿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 |
5.3.1 青海锂矿资源开发与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
5.3.2 青海锂矿资源开发与地区社会可持续发展 |
5.4 青海省锂资源可持续开发路径的构建 |
5.4.1 构建产业绿色技术创新机制 |
5.4.2 构建产业共生机制 |
5.4.3 构建产业间联动机制 |
5.4.4 完善政府的作用机制 |
5.4.5 打造中国锂产业战略联盟 |
5.5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青海锂矿资源优化开发方法 |
5.5.1 构建产业创新系统,积极推进产业技术创新 |
5.5.2 产业链精细加工环节延伸,提升产业价值链 |
5.5.3 建立循环经济的资源型产业集群 |
6 青海柴达木一里坪锂矿资源开发实例 |
6.1 锂矿资源条件 |
6.1.1 柴达木锂矿资源的概况 |
6.1.2 一里坪锂资源开发特点 |
6.2 综合区位条件 |
6.3 一里坪锂资源开发意义及前景 |
6.4 一里坪锂资源的创新方案设计 |
6.4.1 指导思想与原则 |
6.4.2 开发设计方案 |
6.4.3 创新盐田工艺 |
6.4.4 优化工艺流程 |
7 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二、验收成果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 ——以内蒙古为例[D]. 齐晓娟.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4(02)
- [2]我国三稀(稀有稀土稀散)矿产资源调查研究成果综述[J]. 王登红,王瑞江,孙艳,李建康,赵芝,赵汀,屈文俊,付小方,江善元,黄华谷,冯文杰,徐平,李胜苗,黄新鹏,周辉,朱永新,涂其军,李新仁,方一平,周园园. 地球学报, 2016(05)
- [3]我国绿色矿山建设评价及实证 ——以平朔矿区为例[D]. 薛藩秀.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2)
- [4]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演化与补偿机制研究[D]. 杨艳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6)
- [5]文化要素对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政策落实的影响 ——基于S村扶贫实践的反思[D]. 何治民. 吉首大学, 2018(02)
- [6]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财政对策研究[D]. 于红.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4(12)
- [7]基于政策文本的绿色矿山建设政策工具研究[D]. 苏美权. 湖南大学, 2019(07)
- [8]技术史视野中的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研究[D]. 冯书静.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1)
- [9]矿区复垦土地可持续利用与产业转型机制研究 ——以平朔矿区为例[D]. 贺振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05)
- [10]青海锂矿资源可持续开发路径研究 ——以柴达木一里坪项目为例[D]. 李正山.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