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用简易对线号器(论文文献综述)
郑重港[1](2021)在《基于机器视觉的线束插装引导及缺陷检测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工业自动化与智能化是推动企业发展和加速转型的必要过程。虽然现有许多工业产品都能实现全自动化生产,但考虑到自动化引入成本高以及产品自身制造工艺复杂等问题,仍然有部分装配及质量检测工作需要人工完成,而人工操作极易造成产品装配质量的不稳定。因此在手工装配过程中,进行各装配工序的在线引导和实时检测,将会给产品质量的稳定带来较大的提升。鉴于此,本文利用机器视觉技术,以某型电气控制柜内预装模块的线束插装为研究对象,开发一套基于机器视觉的线束插装引导及缺陷检测系统。主要内容如下:(1)首先根据控制柜内部线束插装的行业检测标准和企业实际生产需求,明确了本系统的检测内容及要求;然后模块化搭建系统框架,并详细介绍了其工作流程;最后基于实际生产情况,构建了视觉成像方案,包括对相机、镜头和光源等硬件的选型以及照明方案的设计。(2)设计了端子排插装引导基准点定位算法。针对特定的简单应用场景,提出一种基于标记的插装点辅助定位算法;针对自由度更高的应用场景,提出一种基于无标记的插装点自动定位算法;通过实验验证了两种算法的准确率和时效性,实验结果表明,两种算法的定位准确率均能达到98%以上,且单张图片耗时约为60ms,最后根据实际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算法作为系统的定位方案。(3)设计了插装后的缺陷检测算法。首先基于检测需求,提取检测区域作为后续插装质量检测的ROI;然后设计粗、细两级特征提取算法,定位线束号码管上的字符并将其作为基准进一步设计各类缺陷检测算法,包括:基于SVM的号码管内容检测算法、基于改进色差法的线束颜色识别算法、基于区域判断的线束漏插检测算法和基于长度特征的线束插装深浅检测算法;最后通过离线测试,表明各算法的准确率均能达到98%以上,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与准确性,可满足企业的实际生产需求。(4)开发了线束插装引导与缺陷检测软件系统。首先对系统的可视化装配引导方式进行规划,提出一种基于XML的装配工艺信息封装与管理方法;然后在搭建的框架基础上,通过C++与C#联合编程在.Net平台完成软件系统开发;最后通过在线应用测试,验证了本系统具有操作简单、稳定可靠的特性,能够满足系统的设计要求。
闫明,邢毅川,史雷敏,杜磊,惠杰[2](2019)在《绝对不等差数组的发现及其在变电站二次电缆对线中的应用》文中认为本文提出了一个绝对不等差数组,该数组任意两个元素的差均不相等,并使用MATLAB软件编写M文件,只需要输入绝对不等差数组的大小,就可以自动生成该数组。为了保证变电站内继电保护装置安全稳定运行,不建议使用常规的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二次电缆对线装置。为了减少停电时间,对线方法不宜太过复杂,而且要求对线结果必须正确。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变电站二次电缆对线方法,主电路仅使用直流电压源和电阻,根据绝对不等差数组赋予每根电缆芯线相应的电压,使用数字万能表测量对端芯线的电压值,就可以确定被测芯线并进行标识,大大减少测量次数。所用电路简单,不影响继电保护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基于绝对不等差数组的对线方法适用于变电站内各种二次电缆,且二次电缆对线工作仅需一人便可完成,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缩短施工时间,从而有效地减少变电站停电时间。
董沛森[3](2019)在《圆形分布电连接器与多芯电缆自动焊接设备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现代工业水平整体飞跃式提升、自动化脚步的加快,自动化设备的控制系统、供电方式更是日益复杂。传统的控制线、电源线接法已经不能满足设备的精度要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人们发明了电连接器。使用电连接器作为设备的控制系统和供电系统的连接方式,此举措可以大幅度提高控制系统的精度和可靠性。目前而言,实现电连接器与多芯电缆焊接在一起的工作包括:1)对多芯电缆的两端进行剥除绝缘皮工作,直至裸露出内芯线的金属芯;2)对多芯电缆两端进行检测,将两端对应的内芯线分别套上相同的线号;3)最后依次抓取按照线号排列的内芯线与和当前线号相同焊杯号的焊杯焊接在一起。综上,从电连接器和多芯电缆到最后两者焊接工作的完成涉及许多其他准备工作。而电连接器和多芯电缆两者自动焊接工作从头到尾都是由手工完成的,加工效率低下、废品率高。所以实现电连接器和多芯电缆自动焊接工作在电连接器推广应用中起到关键的作用。我国的电连接器应用起步较晚,市面上大量流通的国产电连接器结构简单,尚未发现具有自动将电连接器与多芯电缆自动焊接的设备,故研制圆形分布电连接器与多芯电缆自动焊接设备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根据对工厂的实地走访和与操作工人交流了解到的信息可知,在实现电连接器与多芯电缆自动焊接的过程中,对需要克服的技术难点做出分析:其中包括:1)如何在保证不损坏金属芯的前提下,实现多芯电缆两端的外层绝缘皮剥除、内芯线的绝缘皮剥除工作;2)如何精准地识别同一根内芯线对应的两端,并将对其套上相同的线号;3)如何将电连接器的焊杯精准定位至焊接工作位置;4)如何实现电缆在各个工位之间的相互转换。本项目旨在提高电连接器和多芯电缆之间焊接工作的自动化,减少劳动力的投入,提高电连接器和多芯电缆焊接工作的自动化。本文介绍了多芯电缆与圆形电连接器自动焊接设备机械结构,能够完成多芯电缆的绝缘皮剥除、套线号以及自动焊接的工作。同时依靠MTALAB强大的图像分析以及数据计算能力,编写出处理拍摄电连接器截面的图像,经过处理图像、求解偏差角度,将电连接器精准定位到焊接位置。从而设计出电连接器与多芯电缆全自动焊接的设备。
邢毅川,史雷敏,张海星,杜磊,惠杰[4](2019)在《绝对不等差数组的发现及其在变电站二次电缆对线中的应用》文中提出本文提出了一个绝对不等差数组,该数组任意两个元素的差均不相等,并使用MATLAB软件编写M文件,只需要输入绝对不等差数组的大小,就可以自动生成该数组。为了保证变电站内继电保护装置安全稳定运行,不建议使用常规的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二次电缆对线装置。为了减少停电时间,对线方法不宜太过复杂,而且要求对线结果必须正确。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变电站二次电缆对线方法,主电路仅使用直流电压源和电阻,根据绝对不等差数组赋予每根电缆芯线相应的电压,使用数字万能表测量对端芯线的电压值,就可以确定被测芯线并进行标识,大大减少测量次数。所用电路简单,不影响继电保护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基于绝对不等差数组的对线方法适用于变电站内各种二次电缆,且二次电缆对线工作仅需一人便可完成,能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缩短施工时间,从而有效地减少变电站停电时间。
李瑶[5](2017)在《可吸收缝合线的线径在线检测及控制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壳聚糖-胶原蛋白可吸收缝合线由于其可塑性强、组织相容性好及可降解的特性,被广泛地应用在需要内缝合的手术中。而在缝合线成形和缠绕过程中,对缝合线线径进行检测及控制是保证线径均匀和抗张强度不变的前提。传统的纺丝成形工艺山于缺乏对纺丝工艺关键技术的掌握,喷丝速度不易控制,导致成形后的可吸收缝合线线径粗细不均,严重影响其推广应用。传统测量是在缝合线实验台上进行离线测量,测量周期长、速度慢,无法实现闭环控制。本文研究一种可吸收缝合线的线径在线检测与控制技术,实现在纺丝成形过程中对线径进行闭环控制及在线检测,提升控制系统精度,保证成品壳聚糖-胶原蛋白可吸收缝合线线径均匀。可吸收缝合线纺丝成形中的线径闭环控制系统包括核心控制模块、喷丝装置、线径检测模块三部分。其中线径检测模块通过对待测缝合线进行光学成像,由基于ARM Cortex-M3核心的32位微控制器STM32F103ZET6驱动线阵CCD图像传感器TCD1209D对光强信息进行采集,将采集的电信号通过信号调理后由片内AD进行A/D转换,通过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二值化图像分割的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再经过线径计算,最终获得可吸收缝合线的线径测量值,实现线径的在线测量。设计一种以反串联双液压缸为主体结构的喷丝装置,通过线径检测模块获得壳聚糖-胶原蛋白可吸收缝合线的线径测量值,将线径测量值送入以STM32F103ZET6为核心的控制模块中,由改进的广义预测控制算法控制喷丝装置中直流伺服电机的转速,进而调节喷嘴的喷丝速度,获得与线径设定值一致的初生态丝。初生态丝经一系列工艺流程后获得成品的可吸收缝合线,实现对壳聚糖-胶原蛋白可吸收缝合线成形过程中线径的闭环控制。可吸收缝合线的线径在线检测与控制技术实现了针对可吸收缝合线的非接触式在线测量,完成了在纺丝成形过程中的闭环控制,同时保证了成品可吸收缝合线的线径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YY1116-2010《可吸收性外科缝线》的要求,系统误差精度可控制在2%内,成品可吸收缝合线线径均匀。本论文在提升国内医疗水平和针对缝合线的科学研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任凯旋[6](2016)在《河北省灵寿县申家庄铁矿床地质特征及三维可视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计算机技术、空间技术、图形处理及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都进入到了以数字化为特征的时代。与此同时,数字化也渗透到了地质勘探,采矿工程管理与设计中,并凭借其巨大的优势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地质体三维建模与可视化就是立足于地学数据,将传统地质研究与计算机技术交叉融合,通过软件程序对数据进行处理,将地质体以空间三维实体模型的形式展现出来。本文以三维建模软件surpac为工具,河北省灵寿县申家庄铁矿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三维建模。首先,对申家庄铁矿地质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总结了矿区的地质环境特征。其次,结合勘探数据,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对矿床进行三维地质体实体建模,并实现其可视化。最后,从理论和实际操作角度对三维地质建模的数据采集、数据库建立、建模流程进行了研究,并对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具体工作主要有:(1)汇总野外勘探数据,将钻孔空间坐标、测斜数据、样柱及化验数据进行电子表格录入并分类,以此为基础创建数据库。依托数据库来实现钻孔在空间中的三维显示。(2)根据钻孔显示的信息圈定矿体的轮廓,通过剖面图进行校正和修改,利用三角网将圈定出来的矿体闭合,形成矿体的三维实体模型。(3)通过地表测量散点来构建地表模型,实现地表实体模型、矿体实体模型以及钻孔空间内同时显示,为了解矿床空间展布以及下一步的找矿提供了直观的科学依据。(4)创建矿体块体模型,对矿床的品位以及储量进行估值。
刘飞[7](2016)在《一条配件生产线的柔性化再设计》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成功的从农业大国转变为新兴的工业国。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西方国家产业结构的升级,大量的制造企业转移到中国,中国的制造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国内许多制造企业正渐渐扩大规模,但却暴露出高成本低收益的问题。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日渐成为社会的发展趋势,我国制造企业以前拥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正慢慢消失。关于空调配件制造的某电子公司配件产线,由于现有条件下的旺季产能和管理等问题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因此根据配件产线的生产需求,进行重新调整规划再设计,用精益思想来提高配件产线的生产效率和平衡旺季产能与产量二者关系。为此,本文首先对某电子公司的行业背景和当前相关研究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其次,配件产线的旺季生产现场和生产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归纳影响配件产线旺季产能的主要因素和要提高产能的工作的困难点。再者,在配件产线的一般性影响产能的问题上,对现有流水线作出产线调整再设计,然后根据配件产线特有的小批量多品种问题,对三种单元生产进行比较,并将小批量订单按生产工艺分为四类,分别对不同类型产品进行单元生产方案设计,比较得出各类产品最佳单元生产方案,以解决人力资源不足和过于频繁切换订单的工时浪费问题。通过详实的数据对比分析了大规模流水线和小批量多品种单元生产线在生产成本、生产力和制造周期等方面的差异,得出了该配件产线采用流水线与分割式单元生产线结合的混合再设计方案最能解决现状问题。最后,对整体配件产线的调整与再设计方案的预期效果做进一步总结和评析。该方案是为了实现某电子公司配件产线的各生产要素更好的配合与利用,建立正常的生产秩序,提高产线的生产效率,平衡旺季供需关系。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成果可以为相类似企业的产线布局与生产管理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和启发。通过以上研究得出在企业推广小批量多品种和流水生产的混合精益生产模式是解决企业高成本、低利润、长制造周期问题的有效途径。
石靖楠[8](2015)在《链式刀库可靠性试验与状态监测系统研制》文中提出链式刀库及机械手自动换刀装置(以下简称链式刀库)是影响加工中心可靠性水平的关键功能部件之一。据统计,国产链式刀库的可靠性远低于国外同类产品,导致了国产加工中心的可靠性无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限制了数控机床行业的发展。实验室加速试验是评估数控机床功能部件可靠性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研制可靠性试验系统可以进行台架加速试验,主动激发故障,短期内发现其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措施。本文结合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课题“数控机床关键功能部件系列可靠性试验系统的研制”,研制链式刀库可靠性试验系统,并开展刀库状态监测研究。通过实验室台架加速试验可以激发刀库故障,收集故障数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研制可靠性试验系统的硬件系统,包括机械系统和电气系统。采用机械主轴与链式刀库配合实现自动换刀功能,对二者的支撑结构分别进行有限元分析,并保证机械手刀臂轴线与主轴轴线的同轴度;设计试验系统的电气原理图,并构建电气系统,系统以PLC作为下位机、工业控制计算机为上位机对刀库换刀过程实施控制。(2)开发可靠性试验系统的软件系统,包括下位机和上位机的控制程序。根据链式刀库换刀时序图编写下位机PLC换刀程序,实现一次完整的选刀、换刀过程;使用Visual C++软件编写上位机试验程序,完成下位机控制、试验模式选择、试验数据显示和数据库管理等功能。(3)研制链式刀库的状态监测系统。通过无线振动传感器监测机械手卡刀故障,并进行试验分析。用经验模态分解法对原始振动信号进行去噪预处理,再用短时傅里叶变换(Hamming窗函数)分析信号的时频特性,分别绘制机械手空刀和满刀两种情况下的能量谱图,并提取信号特征,进行卡刀状态识别。本文研制的可靠性试验与状态监测系统为研究链式刀库的可靠性提供了试验条件,具有重要的工程实践意义。
孙焕英[9](2014)在《勘探工程数字地质编录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计算机硬件技术、软件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以及在地勘领域的深入应用,为解决地质勘查数据采集难题提供了成熟的技术条件。自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地质矿产勘查信息化”这一概念以来,不少科研院校的专家和学者均对地质矿产勘查信息化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然而,野外原始数据采集难度大是整个地质勘查业务活动的重点和难点,甚至成为地质勘查数字化和信息化建设的瓶颈。如何合理解决这一难题,切实减少数据重复采集,实现数据共享,有效提高地质勘查工作效率,已成为地质勘查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急待解决的问题。为合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从基础工作入手,结合地质勘查实际业务,认真研究梳理遇到的实际问题,同时把科研与地勘生产一线紧密结合,认真研究论证,积极探索解决思路与研究途径。本文按照软件工程的研究思路,从系统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系统架构与技术分析、编录原理与功能实现等方面对勘探工程数字地质编录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进行了深入阐述。系统需求分析从业务与数据分析入手,明确界定了系统的功能与数据需求,为整个系统的研发明确了目标。数据库设计基于文件数据库、关系型数据库和图形数据库共同建立数据模型,合理组织和存储原始数据,优化系统底层数据结构,不仅有利于软件的设计与实现,而且更有利于用户对原始数据的后续挖掘利用。系统架构与技术分析从系统总体架构、运行环境、界面搭建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研究,并进一步分析了系统的主要特点与相关技术应用。编录原理与功能实现重点对勘探工程编录原理与流程进行解析,形成能够被计算机模拟实现的有限步骤,并利用程序对编录流程进行了模拟实现。总之,本课题的研究,对于全面推进地质勘查数字化与信息建设,积极融入行业发展趋向与时代发展要求,具有较为重要的研究意义。
霍慧新[10](2013)在《上海电话事业研究(1882-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代电话事业始于上海,源于租界。上海电话事业的管理和发展在近代中国公用事业发展史上占据独特地位。近代上海电话事业的发展主要经历了清末、北洋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三个不同历史阶段,具有华租两种截然不同的经营模式。此种格局的形成,直接源于近代上海特殊的历史地理环境,与国家电信政策、社会通讯需求等密切相关。随着工商经济的发展、思想文化的交流、人际交往的互动,人们迫切需要便捷高效的通讯工具,以此来传递商情、交换信息和交流感情。电话通讯技术的诞生和推广,客观上为其创造了可能。开埠以后,上海首开风气之先,率先引进电话,在租界外商的推动下,电话事业步入正轨。在近代各项国家法律和政府政策中,电话等电信业被作为一项不可动摇的“国权”被固定。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国有”意味着中央直接经营管理、严格杜绝外人染指。但现实情况是,近代特殊的社会历史环境,形成了部管、商办、省办、市营等多样化的经营格局;租界的存在,也使包括电话在内的公用事业不得不任由外商经营。在此背景下,中央与地方、交通部与商人、民国政府与公共租界工部局等围绕上海电话局、淞阳电话公司、越界电话等管理权属分配问题,产生诸多交涉。在此过程中,博弈双方均以法律条文和保障民用为护符,极力维护自身管理地位和相关权力。经过长期整理,上海电话局仍归诸交通部管理经营,原商办淞阳电话公司收归部办,越界电话则在专营权形式下适度保证了“主权”和“民用”的平衡。电话业的具体经营和管理,受到权力划分、角色定位、管理理念、社会局势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的历史地理和社会环境中,华租两界电话事业具有各自独特的发展路径。华界上海电话局先后由清末邮传部和民国交通部直接管理和经营,较多地受到清末官僚习气、北洋时期权力分散等人事因素的影响,局务发展颇受局促,江浙地区频繁战事的发生更增添了此种难度。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商业化”运营理念之下,交通部和上海电话局进行了管理事权的梳理,局务整顿的开展和稽核制度的完善,上海市政府管理角色亦随之调试,客观上使中央和地方形成一股促进业务大力发展的合力。然而此种发展后被抗日战争的爆发打断。租界电话事业发展环境较为安稳,较少受到战火和人事等不定因素的影响。现代公司企业经营模式的引进,较好地解决了电话事业作为一种公用事业前期投资大、后期改良费用高的问题。公司现代化管理团队的形成,有利于保证决策科学化;与国外公司的紧密关系则使机件设备供应有一定保障。在公司大量广告和推销活动之下,电话业务得到快速发展。另一方面,租界市政当局特许经营权的规制,使外商公司在追求利润的同时,也受到保证服务质量和限制租费收取的制约。战后电话业的发展,主要围绕着整顿和规划进行,中美合资公司构想的提出,是上海市政府对统一市内电话制度的一种新探索。作为一种公用事业,电话事业的发展和规划,必然以用户的需求为转移。电话用户在履行一定的租费义务和机件保护责任外,对话费额度的高低、话务质量的优劣以及经营主体的选择等问题,均具有一定的发言权。近代上海电话用户群体,为维护自身权益,积极奔走于市政当局和电话经营者之间,对电话事业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华租电话公用事业长时期的各自为政,不同的发展轨迹、迥异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模式,以及相异的工商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政治环境,导致了两界电话事业发展的水平悬殊。总体上,上海电话局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取得了局所筹建、线路发展、话机安装、服务质量的较大进步;租界电话公司则一直保持了平稳且快速发展的趋势,特别是孤岛时期,受租界畸形繁荣的影响,上海电话公司的安装户数得到飞速增长。另一方面,两界财务状况均面临不同程度的困境。战后用户需求的激增,更加剧了经营者的财务困难和服务难度。无论如何,客观上,近代上海电话事业的发展,适应了城市发展、社会进步、经济繁荣的需求,对工商贸易、市民生活、城市消防等产生深远影响。近代上海商民对电话的使用,改变了城市时空布局,在有形的空间之外,构建了一个更为便捷舒适的无形时空。更直接地,它改变了城市居民的经济市场沟通方式、社会交往方式和警报传达方式;便捷了商务信息的沟通,缩短了货物周转和销售周期,加快了生产要素流通,促进了商业发展;在民众生活方面,满足了日常人际交往需要,有助于保障生命财产安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塑造了新式女性形象,城市社会生活呈现出全新的形态。在某种程度上,近代上海电话事业的管理和发展,代表了中国城市公用事业的发展路径探索。华租两种不同的电话事业运营模式及其调试,均是公用事业在发展过程中兼顾成本控制和保证民用,试图缓解效率和公平、社会收益和经济收益两对矛盾,以达到收益最大化的过程。
二、实用简易对线号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用简易对线号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机器视觉的线束插装引导及缺陷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结构 |
1.4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系统整体分析与设计 |
2.1 系统需求分析 |
2.2 系统框架设计 |
2.3 系统工作流程 |
2.4 硬件方案设计 |
2.4.1 硬件平台搭建 |
2.4.2 相机的选型 |
2.4.3 镜头的选型 |
2.4.4 照明方案设计 |
2.5 软件框架设计 |
2.6 关键技术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插装引导基准点定位算法设计 |
3.1 插装基准点选取原则 |
3.2 图像预处理 |
3.2.1 图像灰度化 |
3.2.2 图像滤波 |
3.2.3 图像增强 |
3.3 基于标记的辅助定位 |
3.3.1 Marker标记的选取 |
3.3.2 Marker标记的检测定位 |
3.3.3 插装点的定位 |
3.4 基于无标记的自动定位 |
3.4.1 端子排矫正与定位 |
3.4.2 插装点定位 |
3.5 算法测试与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线束插装后缺陷检测算法设计 |
4.1 线束插装缺陷类别 |
4.1.1 缺陷类别说明 |
4.1.2 算法流程 |
4.2 感兴趣区域与线束定位基准提取 |
4.2.1 感兴趣区域提取 |
4.2.2 定位基准选取原则 |
4.2.3 定位基准提取算法 |
4.2.4 定位基准提取算法准确率分析 |
4.3 线束号码管内容检测 |
4.3.1 基于SVM的号码管内容识别 |
4.3.2 号码管内容检测示例 |
4.3.3 号码管内容检测实验与分析 |
4.4 线束色序检测 |
4.4.1 基于改进色差法的颜色识别 |
4.4.2 线束颜色检测示例 |
4.4.3 线束颜色检测实验与分析 |
4.5 线束漏插检测 |
4.5.1 基于区域判断的漏插检测 |
4.5.2 线束漏插检测示例 |
4.5.3 线束漏插检测实验与分析 |
4.6 线束插装不规范检测 |
4.6.1 基于长度特征的插装深浅检测 |
4.6.2 线束插装深浅检测示例 |
4.6.3 线束插装深浅检测实验与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软件开发与测试 |
5.1 装配工艺信息管理模块封装 |
5.1.1 可视化装配引导方案规划 |
5.1.2 基于XML的数据封装与管理 |
5.2 视觉检测算法封装 |
5.3 软件开发与实现 |
5.3.1 系统开发环境 |
5.3.2 功能模块设计 |
5.4 系统测试 |
5.5 系统性能验证 |
5.6 本章小结 |
总结和展望 |
工作总结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绝对不等差数组的发现及其在变电站二次电缆对线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设计方案 |
2 实例说明 |
3 总结及展望 |
(3)圆形分布电连接器与多芯电缆自动焊接设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课题相关内容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1.3.1 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 |
1.3.2 课题研究的目标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总体方案规划及机械结构的设计 |
2.1 圆形分布电连接器与多芯电缆自动焊接设备总体方案规划 |
2.2 圆形分布电连接器与多芯电缆自动焊接设备设计步骤 |
2.3 机械结构设计方案 |
2.3.1 设备整体布局方案 |
2.3.2 多芯电缆绝缘皮剥除工位工作原理 |
2.3.3 多芯电缆检测、标线号工位工作原理 |
2.3.4 电连接器与多芯电缆自动焊接工作原理 |
2.4 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控制系统的设计 |
3.1 可编程控制器的选型 |
3.1.1 PLC的选型以及I/O口分布 |
3.2 控制系统主要元器件结构功能说明 |
3.2.1 台达DVP系列PLC选型说明 |
3.2.2 台达DOP触摸屏结构功能说明 |
3.2.3 台达ASD-A2 伺服电机驱动器结构功能说明 |
3.3 控制系统流程的设计 |
3.4 控制系统的整体连接 |
3.5 伺服驱动器的参数设定 |
3.6 PLC与 MATLAB的数据交换 |
3.6.1 OPC技术特点 |
3.6.2 MATLAB软件对OPC通讯的设置 |
3.6.3 Kepware OPC软件对下位机PLC的设置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剥线工位气路仿真及设备整体气路设计 |
4.1 多芯电缆剥线工位机械结构和工作原理 |
4.2 剥线工位气动回路的设计及气动执行部件的选型 |
4.2.1 剥线工位气动回路的设计 |
4.2.2 各执行气缸的选型计算 |
4.3 气动系统的仿真 |
4.3.1 气动仿真的工具 |
4.3.2 气动仿真的过程 |
4.4 整体设备气动系统的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电连接器图像处理识别系统硬件设计 |
5.1 电连接器偏差角度的产生 |
5.1.1 电连接器上料、焊接定位原理 |
5.1.2 图像处理识别处理的工作原理 |
5.2 图像处理识别系统硬件的选择 |
5.2.1 CCD相机的选型 |
5.2.2 CCD工业相机镜头的选择 |
5.3 电连接器图像采集实验平台搭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电连接器图像识别处理系统软件设计 |
6.1 MATLAB在本课题中的应用 |
6.2 图像识别处理系统界面设计 |
6.2.1 图像识别处理系统主界面设计 |
6.2.2 电连接器轮廓圆质心识别界面设计 |
6.2.3 电连接器定位圆质心识别界面设计 |
6.2.4 偏差角度补偿的实现 |
6.3 MATLAB与 CCD相机的通讯及图像预处理 |
6.3.1 CCD工业相机与PC机配置 |
6.3.2 图像的采集 |
6.3.3 图像的预处理 |
6.3.4 图像轮廓圆和定位圆的识别及偏差角度的求取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绝对不等差数组的发现及其在变电站二次电缆对线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设计方案 |
2 实例说明 |
3 总结及展望 |
(5)可吸收缝合线的线径在线检测及控制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CCD非接触式测量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预测控制的发展概况 |
1.3.1 预测控制发展历程 |
1.3.2 预测控制的应用现状 |
1.4 课题研究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系统总体设计 |
2.1 线径控制系统要求 |
2.2 缝合线制备工艺流程 |
2.2.1 湿法纺丝工艺的基本原理 |
2.2.2 本系统制备工艺流程 |
2.3 可吸收缝合线的线径闭环控制系统整体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可吸收缝合线的线径检测模块设计 |
3.1 光学成像子模块 |
3.1.1 光学成像子模块的基本结构 |
3.1.2 照明光源的选型 |
3.1.3 工业镜头的选型 |
3.1.4 光路设计 |
3.2 线阵CCD驱动子模块 |
3.2.1 线阵CCD的工作原理 |
3.2.2 线阵CCD驱动时序设计 |
3.3 A/D采集 |
3.4 数据处理及运算 |
3.4.1 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 |
3.4.2 二值化图像分割原理 |
3.5 线径检测模块硬件设计 |
3.6 线径检测模块软件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可吸收缝合线的线径控制系统设计 |
4.1 控制系统整体介绍 |
4.2 喷丝装置 |
4.3 线径检测模块 |
4.4 GPC控制算法 |
4.4.1 预测控制原理 |
4.4.2 广义预测控制算法原理 |
4.4.3 改进的广义预测控制算法 |
4.5 线径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 |
5.1 可吸收缝合线线径检测实验 |
5.1.1 在线测量实验 |
5.1.2 比对实验 |
5.1.3 实验数据分析 |
5.2 可吸收缝合线线径控制实验 |
5.2.1 GPC算法仿真实验 |
5.2.2 线径控制实验 |
5.2.3 实验数据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6.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与参加科研情况 |
附录 |
致谢 |
(6)河北省灵寿县申家庄铁矿床地质特征及三维可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研究区研究现状 |
1.1.2 地质体三维建模现状 |
1.2 选题研究意义 |
1.3 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
1.3.1 野外调研 |
1.3.2 文献研究 |
1.3.3 室内研究 |
1.4 技术路线图 |
1.5 进度安排 |
第二章 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质 |
2.1.1 地层 |
2.1.1.1 古元古界林山组(Pt_1l) |
2.1.1.2 古元古界青同组一段(Pt_1gl) |
2.1.1.3 第四系松散沉积物 |
2.1.2 构造 |
2.1.3 岩浆岩 |
2.2 矿区地质 |
2.2.1 赋矿地层 |
2.2.2 构造 |
2.2.3 岩浆岩 |
2.3 矿体特征 |
2.3.1 矿体产状 |
2.3.2 矿石质量 |
2.3.3 矿石类型 |
2.3.4 矿体围岩和夹石 |
2.4 矿区磁异常特征 |
2.4.1 Ⅰ号异常 |
2.4.2 Ⅱ号异常 |
2.4.3 Ⅲ号异常 |
2.4.4 小结 |
2.5 矿区水文地质 |
2.5.1 自然地理条件 |
2.5.2 矿区含水岩组及水文地质条件 |
2.5.3 矿坑充水因素分析 |
2.6 矿区工程地质 |
2.7 矿区环境地质 |
2.7.1 区域地壳的稳定性 |
2.7.2 矿区环境地质现状 |
2.7.3 环境地质问题预测及防治情况 |
2.7.4 开采技术条件小结 |
第三章 地质数据库的建立 |
3.1 Surpac软件 |
3.1.1 Surpac vision概况 |
3.1.2 系统功能结构 |
3.1.3 应用领域 |
3.2 勘查数据采集 |
3.2.1 勘查方法及工程布置 |
3.2.2 测量工作 |
3.2.2.1 控制测量 |
3.2.2.2 地形测量 |
3.2.2.3 工程测量 |
3.2.2.4 质量评述 |
3.2.3 磁法测量 |
3.2.4 地质测量 |
3.2.5 水文地质测量 |
3.3 数据预处理 |
3.3.1 三维建模数据的概化处理 |
3.3.2 钻孔数据概化预处理 |
3.3.3 剖面数据 |
3.3.4 物探数据 |
3.4 SURPAC数据库构建流程 |
3.4.1 基础数据的录入 |
3.4.2 数据库与数据表 |
3.4.3 数据表及其结构 |
3.4.4 数据导入 |
第四章 矿体建模及其应用 |
4.1 钻孔的三维显示 |
4.2 地质体实体模型的构建 |
4.2.1 矿体圈定原则 |
4.2.2 矿体轮廓线生成 |
4.2.3 矿体实体模型构建 |
4.3 地表建模 |
4.4 创建块体模型 |
4.4.1 块体模型构建 |
4.4.2 资源储量估算结果 |
4.4.3 储量估算中的问题 |
4.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主要成果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一条配件生产线的柔性化再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理论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相关理论综述 |
1.3 论文研究意义与目的 |
1.4 论文内容与研究思路 |
1.4.1 论文结构内容 |
1.4.2 论文研究思路 |
第二章 配件生产线调研分析 |
2.1 企业内部管理问题 |
2.2 现场再设计的必要性 |
2.3 生产线现场调研分析 |
2.3.1 配件生产线布局方式机器工艺流程 |
2.3.2 配件生产线生产现场现状分析 |
2.4 生产线生产数据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配件流水装配线的调整方案再设计 |
3.1 生产线平衡分析 |
3.2 五大因素分析 |
3.2.1 人因分析与建议 |
3.2.2 设备工装分析与再设计建议 |
3.2.3 物料、操作方法、工作环境的再设计方向 |
3.3 流水装配线方案预期效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柔性装配线的调整方案再设计 |
4.1 单元生产 |
4.1.1 一人屋台式单元生产 |
4.1.2 逐兔式单元生产 |
4.1.3 分割式单元生产 |
4.2 某电子公司单元生产可行性分析 |
4.3 单元生产布局设计 |
4.3.1 A、B、C、D四种型号的生产工艺 |
4.3.2 分别对四种类型的产品进行方案布局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流水生产线与柔性生产线并行生产的实现 |
5.1 两种生产方式协调并行的生产准则 |
5.2 配件生产线的布局再设计 |
5.2.1 生产线合理布局的原则 |
5.2.2 生产线的布局再设计 |
5.3 并行生产预期效益以及评价分析 |
5.3.1 预期直接效益分析 |
5.3.2 预期间接效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研究成果 |
论文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链式刀库可靠性试验与状态监测系统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与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课题背景 |
1.2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试验系统总体方案 |
2.1 试验系统分析 |
2.1.1 链式刀库及主轴 |
2.1.2 链式刀库换刀动作 |
2.1.3 试验系统功能分析 |
2.2 试验系统机械方案设计 |
2.3 试验系统电气方案设计 |
2.3.1 电路设计 |
2.3.2 电器元件选型 |
2.3.3 链式刀库气压回路 |
2.4 试验系统控制方案设计 |
2.4.1 下位机设计 |
2.4.2 上位机设计 |
2.5 链式刀库状态监测方案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机械系统研制与下位机控制 |
3.1 机械支撑结构设计 |
3.1.1 刀库支架强度分析 |
3.1.2 主轴架设计与分析 |
3.1.3 打刀过程分析 |
3.2 机械手与主轴对刀分析 |
3.3 下位机 PLC 硬件设计 |
3.3.1 PLC 选型 |
3.3.2 PLC 电路设计 |
3.3.3 PLC 模拟输入输出模块 |
3.4 下位机 PLC 程序设计 |
3.4.1 程序设计总体方案 |
3.4.2 准备换刀 |
3.4.3 就近选刀 |
3.4.4 换刀动作 |
3.4.5 数据库相关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上位机控制系统 |
4.1 上位机控制方案 |
4.1.1 上位机开发环境 |
4.1.2 试验方案设计 |
4.2 通信协议 |
4.2.1 上位机链接 |
4.2.2 Host Link 通信 |
4.3 上位机控制程序 |
4.3.1 窗体初始化 |
4.3.2 自动换刀 |
4.3.3 手动换刀 |
4.4 数据库管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链式刀库状态监测系统 |
5.1 状态监测系统设计 |
5.1.1 故障数据分析 |
5.1.2 监测系统硬件 |
5.1.3 监测系统软件 |
5.2 试验分析方法 |
5.2.1 经验模态分解 |
5.2.2 短时傅里叶变换 |
5.3 链式刀库机械手振动状态监测 |
5.3.1 状态监测试验方案 |
5.3.2 状态监测数据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和专利 |
致谢 |
(9)勘探工程数字地质编录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研究现状 |
1.2.2 数据特点 |
1.2.3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论文开展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系统需求分析 |
2.1 业务需求 |
2.1.1 用户业务分析 |
2.1.2 系统业务流程 |
2.2 功能需求 |
2.2.1 系统辅助功能需求 |
2.2.2 槽探编录功能需求 |
2.2.3 井探编录功能需求 |
2.2.4 坑探编录功能需求 |
2.2.5 钻探编录功能需求 |
2.2.6 报表输出功能需求 |
2.3 数据需求 |
2.3.1 数据类型 |
2.3.2 数据特点 |
2.3.3 数据流图 |
第3章 数据库设计 |
3.1 文件数据库 |
3.2 关系型数据库 |
3.2.1 实体说明 |
3.2.2 关系说明 |
3.3 图形数据库 |
第4章 系统架构与技术分析 |
4.1 系统总体架构 |
4.2 系统运行环境 |
4.2.1 硬件环境 |
4.2.2 软件环境 |
4.3 程序界面搭建 |
4.3.1 数字地质编录系统 |
4.3.2 地质报表输出系统 |
4.4 系统总体流程 |
4.5 系统主要特点 |
4.6 关键技术分析 |
4.6.1 关系型数据库技术 |
4.6.2 软件开发技术 |
4.6.3 界面搭建技术 |
4.6.4 报表控件技术 |
第5章 编录原理与功能实现 |
5.1 槽探地质编录 |
5.1.1 编录原理 |
5.1.2 功能实现 |
5.2 井探地质编录 |
5.2.1 编录原理 |
5.2.2 功能实现 |
5.3 坑探地质编录 |
5.3.1 编录原理 |
5.3.2 功能实现 |
5.4 钻探地质编录 |
5.4.1 编录原理 |
5.4.2 功能实现 |
5.5 地质报表输出 |
第6章 系统实际应用 |
6.1 硬件测评 |
6.2 软件性能 |
6.3 应用效果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认识与成果 |
7.2 面临的问题 |
7.3 下一步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10)上海电话事业研究(1882-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德律风的舶来:近代上海电话事业的产生 |
第一节 近代上海电话事业兴起的背景 |
一、近代城市发展和都市信息需求 |
二、电话通讯技术的起源和推广 |
三、最早接触电话的中国外交官 |
第二节 近代上海电话事业的总体概况 |
一、电话传入和近代上海民众的反应 |
二、电话经营单位的嬗变 |
三、电话制式的发展和改良 |
第二章 电话管理权属的演进:国权与民利的双重博弈 |
第一节 近代电话国有政策的确定 |
一、电话国有政策的制定 |
二、地方电话经营之变通 |
三、近代以来电话经营格局 |
第二节 部办上海电话局归属权之争 |
一、上海电话市营问题的产生 |
二、市府与交通部电话管理权之争 |
第三节 商办淞阳电话公司收归国有交涉 |
一、电话国有与商办利弊的讨论 |
二、淞阳电话公司的成立与经营 |
三、淞阳电话公司收归部办风波 |
第四节 越界电话管理权的维护 |
一、越界电话的产生和发展 |
二、1930年前暂时放任越界电话政策 |
三、1930年代电话临时合约的交涉 |
第三章 电话运营模式的变迁:经营与管理的艰难进程 |
第一节 华界电话局之经营管理变迁 |
一、清末业务发展的最初状况 |
二、北洋时期之权力分散格局 |
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协力发展 |
第二节 租界电话事业之经营管理 |
一、公司企业发展模式 |
二、工部局之特许规制 |
第三节 战后上海电话事业的整顿和规划 |
一、日伪时期电话业的畸形发展 |
二、战后市政府的电话整理努力 |
第四章 电话使用权益的保障:质量与价格的不同考量 |
第一节 电话用户之义务与责任 |
一、电话租费担负 |
二、设施维护责任 |
第二节 用户团体的产生和发展 |
一、电话用户团体的萌生 |
二、电话用户团体的发展 |
三、组织形式及经费状况 |
第三节 力争租界电话主权运动 |
一、收回电话主权的动议 |
二、力争电话主权的努力 |
第四节 反对加价与按次收费运动的展开 |
一、1925年反对加价和改制收费 |
二、1935至1936年反对加价和改制收费 |
第五章 电话事业的发展及其影响:电话与近代上海社会 |
第一节 近代上海电话事业的发展成就 |
一、上海电话局之建设成绩 |
二、租界电话公司经营成果 |
第二节 城市商民的电话使用及其影响 |
一、电话通讯与近代上海工商贸易 |
二、电话通讯与近代上海市民生活 |
三、电话通讯与近代上海城市消防 |
结论:近代城市公用事业管理与发展 |
一、三大影响因素 |
二、两条实现路径 |
三、一种模式探讨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实用简易对线号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机器视觉的线束插装引导及缺陷检测技术研究[D]. 郑重港. 厦门理工学院, 2021(08)
- [2]绝对不等差数组的发现及其在变电站二次电缆对线中的应用[J]. 闫明,邢毅川,史雷敏,杜磊,惠杰. 河南电力, 2019(S2)
- [3]圆形分布电连接器与多芯电缆自动焊接设备研究[D]. 董沛森. 河北科技大学, 2019(07)
- [4]绝对不等差数组的发现及其在变电站二次电缆对线中的应用[A]. 邢毅川,史雷敏,张海星,杜磊,惠杰. 河南省电机工程学会2019年优秀科技论文集, 2019
- [5]可吸收缝合线的线径在线检测及控制技术[D]. 李瑶. 天津工业大学, 2017(08)
- [6]河北省灵寿县申家庄铁矿床地质特征及三维可视化研究[D]. 任凯旋. 河北地质大学, 2016(04)
- [7]一条配件生产线的柔性化再设计[D]. 刘飞. 广东工业大学, 2016(03)
- [8]链式刀库可靠性试验与状态监测系统研制[D]. 石靖楠. 吉林大学, 2015(08)
- [9]勘探工程数字地质编录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孙焕英.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8)
- [10]上海电话事业研究(1882-1949)[D]. 霍慧新. 华中师范大学, 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