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藏东川西青东南地区航磁与区域构造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李建威,赵新福,邓晓东,谭俊,胡浩,张东阳,李占轲,李欢,荣辉,杨梅珍,曹康,靳晓野,隋吉祥,俎波,昌佳,吴亚飞,文广,赵少瑞[1](2019)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矿床学研究若干重要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的矿产资源勘查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发现了数百个大型超大型矿床,形成16个重要成矿带.这些找矿重大发现为系统开展矿床成因研究、构建矿床模式、总结区域成矿规律和创新成矿理论提供了重要条件.中国的矿床学研究和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初至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初期至20世纪末,以及21世纪之初到现在.论文首先概述了上述三个历史时期中国矿床学发展的特点和主要研究进展.早期的矿床学研究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重点关注矿床的地质特征和矿床分类.这一时期虽然研究条件落后,但学术思想活跃,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学术观点,建立了多个有重要影响的矿床模式,同时开始将成矿实验引入矿床形成机理的探讨.第二个阶段的一个显着特点是各种地球化学理论与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矿床学的研究,大大促进了对成矿作用过程和成矿机制的理解,并在分散元素成矿理论和超大型矿床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突破,同时将板块构造引入各类矿床成矿环境和时空分布规律的研究.第三个阶段是中国矿床学与世界矿床学全面接轨并实现成矿理论系统创新的时期.这一时期各种先进的实验分析技术有力支撑了矿床成因的研究,深刻揭示了地幔柱活动、克拉通化、克拉通破坏、大陆裂谷作用、多块体拼合、大陆碰撞等重大地质事件与大规模成矿作用的耦合关系,并在大陆碰撞成矿、大面积低温成矿作用等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原创性成果,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影响.论文概述了16类重要矿床类型的代表性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大塘坡式锰矿、大冶式铁矿、铜陵狮子山式铜矿、玢岩型铁矿、铁氧化物-铜-金(IOCG)矿床和石英脉型钨矿的成矿模式,分析了若干重大地质事件的成矿效应,总结了元素地球化学、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流体包裹体分析、成矿实验、矿田构造等研究方法对推动中国矿床学发展所起的作用.文章最后简要分析了今后中国矿床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和重要研究方向,认为深部成矿作用规律、关键金属元素富集机理、非常规矿产资源、重大地质事件与成矿、超大型矿床等是今后矿床学的重点研究内容,提出要创新矿床学研究方法,加强跨学科交叉研究,使中国的矿床学能逐渐引领世界矿床学的研究,服务矿产资源国家重大需求.
周恒[2](2017)在《西藏申扎县雄梅地区地球化学异常信息提取与评价》文中研究表明雄梅地区地处西藏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南部,地质演化十分复杂,成矿条件优越。近年来,该区及邻区相继发现了若干处以矽卡岩型和斑岩型为主的铜(多金属)矿(化)点,指示该区的找矿前景比较可观。通过对研究区水系沉积物中Cu、Pb、Zn、Ni、Co、Sb、As、Hg、W、Mo、Bi、Sn、Ag、Au等14种元素的含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本区相较于全国及高寒山区水系沉积物来说,处于低背景场的元素(如Cu)在本区形成了矿(化)点,表明全区地球化学背景的高低与成矿无直接联系。根据水系沉积物样品下伏基岩环境、地形地貌条件以及样品数量等因素,将研究区划分为20个地质单元,不同地质单元中元素的背景值和异常下限有较大差异,各元素背景值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比值介于1.8~113(多数在2~13)之间,异常下限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比值介于1.5~116(多数在2~18)之间,因此地球化学异常的圈定必须充分考虑地质背景因素。采用传统方法(平均值加标准离差法)和子区异常下限衬值滤波法分别提取出各元素的地球化学异常,发现传统方法在本区进行异常提取时无法克服地质背景的干扰,往往在高背景地区圈出成片的异常,而子区异常下限衬值滤波法较好地解决了不同地质背景条件下的异常提取问题。利用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以及常见的成矿类型反映的元素组合,分别圈定与斑岩铜矿有关的Cu-Mo-Au组合衬值异常和与铅锌矿床有关的Pb-Zn-Ag组合衬值异常,发现以组合衬值来提取组合异常很大程度上弱化了一些异常强度较弱、呈分散状态、与矿无关的异常,而使得单元素衬值较高、不同元素组合较好、与一定矿化类型有关的异常得以凸显。结合异常元素组合、异常面积、异常强度以及是否存在矿点、成矿地质条件等因素,在研究区共圈定A类综合异常5处,B类综合异常13处,C类综合异常12处,基本反映了研究区今后找矿的重点地段。
程远志[3](2016)在《普洱地震活跃区深部电性结构特征及其动力学意义》文中研究指明控制川滇地区构造变形的主要动力源自印度板块对欧亚板块的强烈挤压和扬子地体的阻挡,呈不同次序力源的综合特征。西部侧向挤压强烈,主要来自于印度板块的直接作用,东部则是应力多级转换的结果,印度板块北北东向碰撞青藏高原,导致青藏高原地壳缩短和羌塘地块的向东挤出,羌塘地块的运动受到扬子地体的阻挡,从而驱使川滇地块持续向南南东方向运动。普洱地震活跃区位于青藏高原和扬子地台构造过渡带的思茅地块内,西接保山地块,区域内主要分布澜沧江断裂带、无量山断裂带和红河断裂带,这些深大断裂的形成和发展控制着区域地壳的演化过程,现今地壳运动以众多微断块的旋转与拉张变形为主。自1884年有地震记载以来,区域内6级以上地震11次,未发生7级以上地震,呈“多强震无大震”的特点,以主震—余震型或群震型为主。在地震行业科研重大专项“南北地震带南段地下电性结构探测研究”支持下,2011-2012年在川滇地区共采集270多个大地电磁测深(MT)测点,同时收集到普洱地震活跃区的MT测点260多个。本文利用普洱地震活跃区内的274个MT测点数据,反演获得该区域的精细二维和三维电性结构,利用多地球物理数据联合反演获得川滇构造区的热化学结构,并结合岩石矿物电导率的实验模型,估算了普洱地区岩石圈地幔的水含量和部分熔融程度,为全面认识普洱地震活跃区的孕震机制提供更加详实和多层次的深部结构及其物质状态信息。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成果概述如下:1.MT数据和分析利用了普洱地区内分布的8条MT测线、共计274个测点数据,平均测点间距约2km,其中测线L1-L7为已有剖面数据,测线L8在地震行业科研重大专项“南北地震带南段地下电性结构探测研究”课题资助下采集完成的数据。测线L1-L6,沿NE80°方向布设测点,与澜沧江断裂带和无量山断裂带的走向几乎垂直,测线L7的测点布设方向与L1测线方向近垂直,测线L8方向约为NE60°。大地电磁测点主要分布在思茅地块内,西南端部分测点位于澜沧江断裂带,测线L3和L8横穿无量山断裂带。采用GB张量分解、相位张量与磁感应矢量等数据分析工具,对全部MT数据反映的地下电性结构维性特征和电性主轴方位进行了全面分析,结合该区域的地质构造走向,确定了N15°W可以代表电性主轴的优势方位,并确定了大地电磁数据的TE与TM两种极化模式,对旋转后不同极化模式的数据作了定性分析,获悉沿剖面视电阻率与相位的变化情况。2.MT数据反演进行二维之前,用Rhoplus一维反演程序,对部分测点资料的视电阻率和阻抗相位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剔除某些干扰影响严重的低频段资料。选用不同极化模式的数据、正则化因子以及误差门限值,进行了大量的二维反演对比。经过对大量反演模型的比较与模型验证,最终选择了正则化因子为30,TM模式数据的视电阻率与相位的误差门槛均为5%,TM反演模式获取的地下电性结构模型的置信度较高。在此基础上,挑选200个高质量的MT测点,利用Mod EM程序包对数据进行了三维反演。反演模型的网格设置为:核心区域采用2km×2km的水平均匀网格,区外以边界乘以1.5的比例因子向外扩展。垂向网格的首层厚度为20m,采用分段系数进行扩展。最终生成的反演网格为106(东西)×74(南北)×70(垂向深度方向,包含7层空气层)。反演初始模型采用均匀半空间模型,电阻率值为100Ω.m。采用对角阻抗元素、全张量元素及视电阻率相位数据分别进行了大量的三维反演,使用多次循环迭代反演策略,有效地降低了RMS值,通过对以上反演结果的反复对比,最终选择对角阻抗数据进行反演,误差门限设置为5%*|Zxy·Zyx|1/2,经过两轮反演共计116次迭代反演,获取最终三维电性结构模型,最终反演拟合误差为1.04。在最终的二维/三维反演结果种,圈定了二维和三维反演模型中的主要电性异常体,并进行了详细分析和多种地质地球物理资料的综合对比。3.电性结构模型解释电性结构模型显示,普洱地震活跃区上地壳电性结构横向变化较显着,高低阻相互交替出现,而中下地壳存在横向不连续性的低阻层等特点。电性结构特征与地表地质构造格局相对应,澜沧江断裂带和无量山断裂带在电性结构上均表现为明显的电性分界面或者电性梯度带。无量山断裂带两侧的中下地壳分布着低阻体,可能是由于岩层的局部熔融和含盐水流体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无量山断裂带下方电性结构则整体表现为高阻体,主要由稳定的变质结晶基底构成。普洱地震活跃区内的地震震源主要分布在高阻和低阻的分界面上(接近高阻体一侧),其原因可以解释为低阻岩体在力学性质上常以软弱介质为主,不利于应力的积累,易发生蠕变,而相邻的高阻岩体则与之相反,其刚性强,易于应力的积累,同时也易于发生脆性破裂。在应力的作用下,由于各个岩体的形变量不一致,必然造成高阻坚硬岩体中应力的集中,若高阻岩体附近含有一定量流体时,还会降低裂隙的破裂度,当应力的积累超过岩石破裂强度时,则会发生地震。震源破裂过程中的最大滑移量一般分布在高阻岩体中,较小滑移量则向低阻体扩散,且扩散范围与低阻体的分布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4.川滇构造区热化学结构与上地幔流体含量估算利用多地球物理数据联合反演获得川滇构造区的热化学结构,结果发现存在两个明显的高热区域,分别位于南汀河断裂带和红河断裂带。其中南汀河断裂带的高热异常与印缅块体向东俯冲引起的地幔热扰动有关,红河断裂带附近的高热异常则是由剪切生热和地幔岩浆的侵入导致的。利用孟连—罗平MT剖面的部分数据,进行二维反演,获取上地幔的电性结构,然后结合上地幔岩石矿物的电导率实验结果,对普洱地震活跃区岩石圈地幔的水含量与部分熔融程度进行了估算,结果揭示:普洱地震活跃区的岩石圈地幔相对富水,熔融程度较高,Mg#(镁指数)值处于90-91区间,高于原始上地幔的Mg#平均值,表示普洱地震活跃区的上地幔处于部分熔融或者曾经处于部分熔融。结合电性结构模型,可以判定普洱地震活跃区上地幔的低阻异常,是由岩石的部分熔融导致的,上地幔的含水明显降低了岩石的熔融温度。岩石圈地幔底部强度会大幅度的降低,缅甸弧的俯冲对岩石圈地幔底部的剪切侵蚀造成地幔碎片不断剥离,幔源物质的上涌,进而致使新生代的岩浆活动和澜沧江至墨江段的底侵作用,导致岩石圈高热异常,从而引起普洱地区内的中下地壳部分熔融。5.普洱地震活跃区孕震机制和动力学过程探讨综合普洱地震活跃区的三维电性结构模型和上地幔流体含量分布结果,对该区域的孕震机制有了新的认识,区域内的岩石圈部分熔融程度较高,处于高热状态,地幔物质上涌,存在较强的向上应力作用,由于高阻层的阻挡,来自中下地壳和上地幔的大部分能量得不到释放,导致地壳应力在断裂交汇部位、高阻和低阻层接触边界上的转折处积累起来,同时上地幔软流层向北东方向运动,而地壳层次上则往南南东方向运动,进一步加剧了应力的积累速率,进而在其它外力诱发下,应力失稳从而导致地震的发生。普洱地震活跃区上地壳电性结构比较破碎,未形成大规模的高阻体,该区域内棋盘格式的断块构造和不同走向的断层系统相互切割,导致每个断层段的长度通常小于20 km,难以形成较大的应力积累,不利于发生一次性贯穿大尺度空间的大地震。因此普洱地震活跃区破碎的地壳结构是本区未发生7.0级以上地震根本原因。
徐恒[4](2016)在《云南程海—宾川断裂带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文中研究说明程海—宾川断裂带位于扬子陆块西缘,属金沙江—红河构造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受印度—欧亚板块远程碰撞效应影响,沿该断裂带及其次级断裂分布着大量的新生代碱性斑岩。近年来,随着与富碱斑岩有关的找矿工作投入加大,程海—宾川构造岩浆带内,新发现了与永胜分水岭碱性侵入岩有关具中型规模找矿前景的铜矿床,在宾川小龙潭和大理笔架山富碱斑岩型铜金矿区也获得了重大找矿突破,两矿区有望达到中大型规模,引起了国内外地质学者的高度关注。与区内马厂箐铜钼金矿相比,该带内富碱岩浆演化机制和成岩动力学背景研究显得十分薄弱。本博士论文从区域地质背景分析入手,以分水岭、小龙潭和笔架山碱性侵入岩体为重点研究对象,在详细的岩石学、岩相学研究基础上,开展了较为系统的岩石地球化学(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锆石U-Pb年代学和Lu-Hf同位素等方面的研究,详细划分该构造岩浆带内富碱侵入岩的岩石类型,精确厘定了成岩年龄,深入探讨了岩石成因,构建了切合本区实际的成岩动力学模型。最后,简要分析了与典型矿区斑岩(马厂箐岩体)的成矿差异性原因。取得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系统详细划分了研究区内碱性斑岩的岩石类型。岩石学和岩相学上,分水岭斑岩主要由(黑云母)花岗闪长斑岩、钾长花岗斑岩、闪长正长斑岩、二长斑岩和少量煌斑岩组成:小龙潭斑岩主要由二长花岗斑岩、(钾长)花岗斑岩、黑云母花岗闪长斑岩和黑云二长斑岩等组成;笔架山斑岩主要由石英二长斑岩、煌斑岩以及少量(钾长)花岗闪长斑岩组成。结合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三个岩体则均是由长英质斑岩和煌斑岩组成。长英质斑岩虽在造岩矿物上有所不同,但结构特征相似,应为同源岩浆演化作用的结果;而煌斑岩在空间分布上显由南向北(距金沙江断裂距离由近及远),其规模和数量均呈递减趋势,可能与深部断裂通道和幔源镁铁质岩浆上升侵位距离有关。(2)详细分析了三个富碱侵入岩体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三个岩体长英质斑岩具富碱、富钾和准铝质—弱过铝质特征,属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系列岩石;具高Sr、高Sr/Y和(La/Yb)N匕值,低镁、Y和HREE特征,显较强的埃达克质岩石地球化学特征;LILE(Rb、Ba、U、Th和Sr)和LREE富集,Nb和Ti)亏损和显着的“TNT”负异常以及Eu弱或无负异常特征,反映源区岩浆具壳幔混合特征,其形成与俯冲环境有关。相似的微量和稀土元素组成及其配分模式,表明长英质斑岩属同源岩浆演化产物,有相同的源区特征和成岩环境。煌斑岩具富碱、高钾、低钛特征,属钾质—超钾质钙碱系列岩石,其稀土、微量元素特征与长英质斑岩相似,亦具“TNT”负异常,表明两者源区特征和成岩环境类似,但相近的∑REE含量,指明了两者源区和岩浆演化机制不同。(3)运用LA-ICP-MS锆石U-Pb法精确厘定了研究区斑岩的成岩年龄。应用锆石U-Pb法,获得3个岩体长英质斑岩成岩年龄整体介于35.6~34.5 Ma,煌斑岩成岩年龄为33.6 Ma,均处于青藏高原晚碰撞期(40~26 Ma)内。高度一致的成岩年龄,表明长英质斑岩和煌斑岩同属喜马拉雅期古近纪始新世晚期岩浆活动产物,两者具有相同的成岩动力学背景。(4)运用Lu-Hf同位素对研究区长英质斑岩源区组成进行了限定,并重新厘定了长英质斑岩的岩石成因类型。三个岩体长英质斑岩锆石具εHf(t)值负值多、正值少及对应的古老地壳二阶段模式年龄(672~1608 Ma)特点,表明中元古代古老地壳物质对其源区组分贡献较大,而幔源物质次之。结合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等指标,认为长英质斑岩应为具有C型埃达克质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类I、S复合型富碱斑岩,其中不同岩体I型程度反映不同。(5)准确界定了研究区长英质斑岩岩浆形成温度。全岩锆石饱和温度计算结果,显示分水岭、小龙潭和笔架山长英质斑岩岩浆形成温度分别为730.02~785.30℃、757.86~789.01和748.75~778.68℃。相对一致的岩浆温度,表明它们起源位置大致相同;普遍较高的岩浆温度,反映幔源物质对岩浆源区不但贡献了物质组分还提供了热量。(6)深入分析了研究区长英质斑岩和煌斑岩的源区属性。研究成果表明,煌斑岩起源于受俯冲板片流体交代的含金云母尖晶石—石榴子石相二辉橄榄岩过渡相的岩石圈富集地幔低程度(2%~10%)部分熔融,源区深度约80 km。长英质斑岩起源于约53 km处的加厚下地壳底部,源区岩浆主要由石榴角闪岩相下地壳低程度(10%)部分熔融形成,同时源区还遭受了少量底侵而来的俯冲板片流体交代的岩石圈富集地幔熔融组分(煌斑岩岩浆)的混染,源区具显着的壳幔混合特征,与第4点锆石Hf同位素反映特征一致。(7)指出了研究区斑岩成岩动力学背景,构建了相应的成岩动力学模型。研究认为,长英质斑岩和煌斑岩均形成于印度—欧亚板块晚碰撞期力学性质由挤压向伸展转换背景下,与金沙江—红河富碱斑岩带形成背景一致。成岩动力学机制为:随着印度—欧亚板块进入晚碰撞期(40~26 Ma)构造应力由挤压转变为伸展,引起减压对流作用发生,诱发高温软流圈上涌加热岩石圈富集地幔发生部分熔融形成镁铁质(煌斑岩)岩浆,部分镁铁质熔体上升底侵加厚下地壳发生部分熔融并与之混染形成具壳幔混合特征的长英质岩浆。形成的镁铁质岩浆和长英质斑岩岩浆沿主碰撞期(65~41 Ma)产生的金沙江—红河走滑断裂、程海—宾川走滑断裂及其派生的次级断裂通道上升侵位形成煌斑岩和长英质斑岩。(8)分析了研究区三个斑岩体与马厂箐富碱斑岩矿化差异性原因。从产出构造位置、岩石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岩年龄4个方面对比,认为研究区长英质斑岩矿化强度和规模弱小,可能受程海—宾川断裂带岩浆活动强度及其深部断裂通道连通性和岩浆分异程度等因素制约。
刀艳[5](2016)在《云南祥云宝兴厂Cu、Mo矿区喜马拉雅期岩浆演化及成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宝兴厂铜钼多金属矿床是金沙江-红河新生代斑岩成矿带中的重要矿区之一,矿区喜马拉雅期构造-岩浆活动强烈,发育不同类型富碱斑岩。本文对宝兴厂矿区开展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及岩浆岩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成岩年代学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等综合研究,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用宏观地质体穿切关系与微观精确定年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重新厘定研究区岩浆侵位序列为正长斑岩(Ⅰ阶段)→斑状花岗岩+煌斑岩(Ⅱ阶段)→花岗斑岩+煌斑岩(Ⅲ阶段)→碱长花岗斑岩(Ⅳ阶段),证实矿区喜马拉雅斑岩体是同期多阶段岩浆脉动式活动的产物。其中,第Ⅱ阶段和第Ⅲ阶段为岩浆主要侵位期,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基性岩浆活动。(2)对已有可靠成岩年龄数据及本次新获得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数据的统计分析,确认矿区喜马拉雅期岩体形成年龄于38-33Ma之间,处在金沙江-红河富碱斑岩带的岩浆活动高峰期(45~30 Ma)范围内,但略滞后于其北段岩浆活动高峰期。区域构造-岩浆-成矿事件时空分布分析显示,沿金沙江-红河断裂带从北段的玉龙→中段北衙、宝兴厂→南段铜厂等,岩浆活动年龄和成矿年龄逐渐变新,反映青藏高原深部物质流动有向高原东南部迁移的趋势。(3)矿区喜马拉雅期花岗质岩浆活动由早阶段至晚阶段具有由中酸性→酸性,并向碱度增强和逐渐富钾方向演化的特点。其中,由早阶段岩体至晚阶段岩体,Si02含量具有逐渐增高的趋势,A1203、CaO、Fe203、MgO和P205的含量有逐渐变低的趋势,分异指数(DI)有逐渐增大的趋势,固结指数(SI)有逐步降低的趋势。暗色包体和煌斑岩的Si02含量在42.53%-54.98%之间,Si02、MgO、K20和全碱(K2O+Na2O)含量由早阶段煌斑岩+暗色包体→晚阶段煌斑岩依次升高,而A1203含量则依次降低。固结指数由暗色包体→早阶段煌斑岩→晚阶段煌斑岩逐渐增高,分异指数则相反且集中在40~50之间,暗示本区铁镁质岩浆岩结晶分异作用不强。其中,暗色包体和早阶段煌斑岩特征值相似或相近,揭示它们之间密切的演化关系。(4)不同阶段花岗质岩体、暗色包体和煌斑岩具相似的微量稀土元素特征:V、Co、Cu和Zn等过渡族元素轻微富集,Cr和Ni相对亏损,过渡族元素蛛网图均呈大致相同的“W”型,明显富集Rb、Ba、U、Th、Sr和L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以及Nb、Ta(或“TNT”)异常亏损的特点。总体具有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存在微弱δEu负异常的特点,其中花岗质岩体和晚阶段煌斑岩∑REE较低,暗色包体和早阶段煌斑岩∑REE较高。(5)煌斑岩、暗色包体及花岗质岩体具有相近的Sr、Nd、Hf同位素的组成:总体具有高Sr、低Nd的特征,但暗色包体和煌斑岩εNd(t)高于寄主花岗质岩体,显示幔源组分较高,具有向Ⅱ型富集地幔端元演化的趋势;寄主花岗质岩体的εHf(t)全部为正值,暗色包体和煌斑岩的εHf(t)均为负值,岩体高Hf和低Nd的特征,指示难熔的古老岩石圈地幔与俯冲的地壳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矿区岩体Pb同位素组成具造山带铅特点,成因与壳-幔混合的岩浆作用有关;花岗质岩体的锆石的结晶标型揭示岩体在低温、偏碱环境下形成,且为以壳源为主的壳-幔混合成因,具有富水、富碱的特征,是利于成矿的岩浆系统;锆石总稀土含量很高,具有LREE强烈亏损、HREE富集的左倾配分型式,明显的正Ce异常,中等到弱的负Eu异常;锆石Hf同位素具有非常好的相似性,εHf(t)值散布于正值和负值(大部分为正值)之间,指示它们经历了比较显着的壳幔岩浆混合过程。因此,源区有显着的相关性又有区别,源区均具有俯冲板片流体交代富集地幔的特点,其中铁镁质岩浆主要起源于大陆岩石圈地幔,而花岗质岩浆源区主要起源于壳幔混合区。(6)宝兴厂矿区富碱侵入体形成于后碰撞的板内环境,构造-岩浆活动经历了以挤压向伸展转换过渡为主的减压升温过程,非常有利于发生基性到中酸性的岩浆演化以及大规模的岩浆-流体-成矿作用。矿区复式岩体经历源区部分熔融、壳幔混合以及结晶分异作用:花岗质侵入体和晚阶段煌斑岩为富集地幔源区相对高部分熔融(分别为15%和10%)的结果,暗色包体和早阶段煌斑岩为富集地幔源区低部分熔融(-3%)的产物;花岗质岩体地壳混染程度相对较高,煌斑岩混染程度相对较低;从花岗质侵入体→暗色包体→早阶段煌斑岩→晚阶段煌斑岩结晶分异程度依次升高;壳幔混合比例在0.44~0.60之间,主要集中在0.5附近。(7)矿区经历了地壳缩短加厚、软流圈上涌底侵、部分熔融和混合作用→热流升高、地壳减薄、壳幔混合的深部动力学作用过程,岩浆活动过程中产生流动分异和差异性上升,并沿红河断裂与程海断裂交汇处的局部引张区发生脉动式侵位,构成一个完整的构造-岩浆演化过程。据此,本文建立了陆内走滑动力学环境下岩浆脉动式侵位模型。模型指出:第1阶段岩浆岩的源区深度较大,源区的部分熔融程度较高,酸性组分和结晶分异程度较低,形成正长斑岩墙:第Ⅱ-Ⅲ阶段的岩浆的源区深度变浅,源区的部分熔融程度较低但规模大,有大量下地壳花岗质组分参与,酸性组分和结晶分异程度较高,依次形成与成矿有关的斑状花岗岩主岩体和含古老地壳基底物质的花岗斑岩岩枝(脉);第Ⅳ阶段岩浆的源区深度与第Ⅱ-Ⅲ阶段相似,但源区的部分熔融程度最低,岩浆熔融规模小,分异程度高,仅形成岩墙状-脉状碱长花岗斑岩。岩浆主侵位阶段,还伴随有源区深度更大的小规模铁镁质岩浆侵入,形成矿区两阶段煌斑岩脉。
王椿镛,杨文采,吴建平,丁志峰[6](2015)在《南北构造带岩石圈结构与地震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南北构造带是中国大陆东西部大地构造的主要分界,也是大陆内部强烈地震发生的主要地区之一.2008年汶川MS8.0地震发生后,在南北构造带及周边地区进行了大量的野外科学考察、深部地球物理探测和流动地震观测,在岩石圈结构与构造、强震发生的深部构造环境和动力学过程等方面获得了重要的进展.本文综述近年来发表的一批研究成果,包括岩石圈结构的深部地球物理探测和成像,地震层析成像,地震各向异性和壳幔变形,与近期发生的强烈地震相关研究,以及与大陆动力学有关的研究等.自2000年以来,我国建成了具有1000多个地震台站的国家和区域地震台网.它们在实时为地震监测服务的同时,其产出的海量数据还提供用于地球科学研究.一批作者在国内外发表了研究成果,大大提高了对南北构造带的认识.我们虽然取得许多共识性的重要成果,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发现不同作者的结论是相互矛盾的.其原因之一可能是,现有台网的数据成像分辨率和精度仍不足以识别在地壳深处的细节,例如在孕震尺度概念下的地震危险区.加强流动地震观测,提高台站分布的密度,取得高可信度的目标模型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面.近年来"中国地震科学台阵观测"计划在南北构造带上实施的大型流动台阵观测,结合固定地震台网的资料,加上高分辨率深部地球物理探测,以获得高可信度的地壳上地幔三维精细结构及物性成像,是提高地震科学和大陆动力学研究水平的一个有效途径.
王新[7](2015)在《云南省罗平拖牛铅锌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文中提出云南省罗平县拖牛铅锌矿床位于扬子地台西南缘,滇东北铅锌银多金属成矿区东南部,是富乐铅锌多金属矿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充分分析、总结前人研究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综合研究成果,对拖牛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构造控矿特征、成矿流体特征、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同位素特征方面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通过对矿床地层、构造、岩浆岩与成矿关系的研究,总结了拖牛铅锌矿成矿规律,建立了矿床成因模式,为实现矿区科学找矿奠定了理论基础。主要取得如下认识:(1)拖牛铅锌矿床位于富乐铅锌多金属矿床西北侧,与富乐铅锌多金属矿床属同一成矿系统,均由二叠系阳新组中上部的层间断裂带控制,成因类型属MVT型铅锌矿。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赋存于近南北向的拖牛-肚杂背斜核部及西翼的层间断裂带中。(2)矿石和围岩的主微量元素特征研究表明,矿石中的Cd、Cu、In、Co与Zn呈正相关关系,Ga/In的值显示沉积-改造成因的特征;围岩形成于海相环境中,异常富集Zn、Pb、Cd、Bi,而亏损Ba、Li、Rb、Zr、Ce、Nb等元素。(3)流体包裹体的研究表明,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主要集中在114264℃之间;盐度主要介于2.115.3%Na Cl.eqv之间;密度主要集中于0.880.98g/cm3范围内;成矿深度在0.470.95km之间;成矿流体表现出浅层中低温、低盐度、中等密度的特点。(4)对矿区土壤地球化学数据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采用迭代法确定了土壤地球化学异常下限,编制了单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图;通过R型聚类分析厘定了找矿指示元素组合,采用异常打分法编制Zn-Pb-Cd组合异常图,并进行了评价。Zn-Pb-Cd组合异常分带明显,浓度高,与地质特征有较好吻合。(5)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前人对矿集区稳定同位素的研究,探讨了成矿物质来源,建立了初步的成矿模式,并进一步指出了矿区的找矿方向。
杨庆道[8](2014)在《楚雄盆地构造演化及油气成藏条件研究》文中指出楚雄盆地位于扬子板块西南缘,同时也位于川滇菱形块体南部的滇中次级块体和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大型南北向构造带,是中―新生代特提斯构造动力体系和滨太平洋构造动力体系的联合部位,具有多重大地构造属性。盆地边界由红河断裂、小金河―龙门山断裂和小江断裂等大型岩石圈或地壳断裂所围限,内部由绿汁江断裂等多条基底深大断裂分割。特殊的构造位置决定了楚雄盆地受到周缘多个块体多期推挤作用。在古亚洲洋、特提斯洋及滨太平洋构造动力体系多期联合、复合作用过程中,由盆地边界及盆地内先存基底断裂所夹持的不同构造单元在构造发育及后期改造中彼此间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又表现为一定的独立性,经历了层块分异的复杂构造演化过程。针对楚雄残留盆地现今构造极其复杂、地震资料信噪比低的问题,提出了能量屏蔽作用的类型、形成机制及应对方法、弯线地震勘探技术应用中的若干问题、基于Kirchhoff偏移/反偏移的随机噪声压制方法,以及无井、少井复杂构造区的地震资料综合解释方法。在此基础上,以活动论和阶段论历史大地构造观为指导,详细分析地震资料所反映的地质信息,对楚雄盆地地震资料进行综合解释。通过地震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的研究方法,提高了地震资料品质和地震解释的合理性。针对楚雄盆地边界及盆地内部被多条岩石圈或地壳深断裂分割引起不同构造单元表现为各自独立构造演化过程的特点,建立了基底先存断裂在“斜向挤压”作用下的复合(或多因)裂陷作用与裂陷盆地成因模型。应用该模型能较好地解释晚三叠世区域挤压构造背景下楚雄裂陷盆地成因,以及古生代以来层块分异的构造演化过程。结合周缘构造演化背景及盆地内沉积特征,详细分析了楚雄盆地构造演化及不同构造期盆地原型。在此基础上,对关于楚雄盆地构造演化的一些长期争议的地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解答。构造演化对油气成藏条件具有重要控制作用:三大伸展期在盆地内形成寒武系筇竹寺组、上三叠统云南驿组和普家村组―舍资组三套优质烃源岩,多期升降运动形成上三叠统和侏罗系多套储层,寒武系―奥陶系及上三叠统多套直接盖层和侏罗系―下白垩统、上白垩统―古近系两套区域盖层。燕山期盆地内形成大量平缓褶皱,并开始大规模油气运移,喜山运动对燕山期油气藏强烈改造、破坏和调整。层块分异的构造演化特点也决定了后期改造变形,在盆地内形成多个由基底断裂分割、构造变形强度明显差异的油气保存单元。在油气成藏条件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东山凹陷中部、平川、双柏、牟定和渡口五个有利油气勘探远景区。
吴斌[9](2014)在《秘鲁Don Javier铜矿成矿地质特征与开发模式研究及推广》文中研究说明Don Javier铜矿地处秘鲁南部古近纪-新近纪斑岩铜矿成矿带,是一个品位低、规模相对较小,开发难度相对较大的斑岩型铜矿。本文研究了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提出了合理的采选、运输、销售综合开发方案,探索了该类型矿床的境外投资开发模式。通过对铜市场分析,预测了未来短期内铜需求量稳中有升。研究了Don Javier铜矿成矿地质特征,与同成矿带的其它超大型斑岩铜矿对比分析,提出了矿床具有赋矿岩浆岩时段集中、控矿构造上受深大断裂影响明显、成矿期次上在前期斑岩成矿并受后期斑岩活动破坏改造等共同特点。采用自然崩落法作为采矿方法、铜钼优先浮选,合理保护环境、便利的运输方案、矿产品销售回中国的综合开发方案,技术经济评价说明项目在当前条件下可行。运用SWOT分析法,对项目进行了内部优势、内部劣势、外部机遇、外部威胁分析,项目开发以期权方式整体收购为开端,以国内在隐伏矿体、深部矿体探测方面的技术力量为基础,凭借高效灵活的地质、地球物理和钻探队伍进行勘探,与内外知名矿业咨询公司合作进行高水平研究与设计;充分利用国产设备,采用科学合理的采选矿方法;尊重当地的法律法规和环保要求,实现属地化管理;充分利用秘鲁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投资政策及法律稳定,国家重视矿业发展及中秘关系友好,中国政策支持到秘鲁投资等机遇,形成了“勘探队伍自有化、人才培养复合化、专业设备中国化、管理与技术团队本土化、研究与设计专业化”的境外铜矿经济开发模式。针对Don Javier项目采取了正确评估资源风险等措施积极减小或规避风险,并提出正确认识资源风险在投资风险中所占的比重等8方面措施,为境外矿业投资和开发规避风险提供参考。
周永贵[10](2013)在《阿尔金山北缘喀腊大湾地区遥感异常信息提取及找矿靶区预测》文中指出阿尔金山北缘喀腊大湾地区位于塔里木板块南缘中阿尔金地块的红柳沟-拉配泉构造带东段,处于NE向阿尔金走滑断裂北侧与近EW向阿尔金北缘断裂所夹持的区域,近年来的一系列地质、矿产调查工作,在该区勘查并详查了一批中-大型矿床,包括铁、铜、铅锌矿床,显示出很大的找矿潜力。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陆地资源卫星的传感器的空间分辨率和波谱分辨率都在大幅提高,利用多-高光谱遥感影像,对基岩裸露地区进行遥感异常信息提取、岩性解译、地层与构造信息解译等工作,从而辅助地质找矿,目前已经成为区域成矿预测的一个重要因子。本文以区域地质研究成果和现代成矿预测理论为指导,以区域已知的地质矿产勘查成果、区域化探异常为基础,以ETM+和ASTER多光谱遥感影像处理分析为手段,对喀腊大湾地区进行了地层、构造解译,并结合已知矿床的矿化蚀变类型,提取了与成矿有关的典型蚀变矿物信息,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研究区典型矿床遥感综合成矿信息模型,分析了区域容矿地层信息、控矿构造信息、与成矿关系密切的侵入岩信息、以及化探异常信息等,接着又建立了研究区遥感找矿综合信息模型,认为区域的主要容矿地层为寒武系喀腊大湾组火山-沉积岩系、太古宙达格拉格布拉克组变质岩系,喀腊达坂断裂和阿尔金北缘断裂控制了遥感异常的分布,区域晚寒武系侵入岩是与成矿关系密切的岩体信息,从而为下一步的找矿靶区预测工作奠定了基础。结合区域多元找矿信息的遥感影像特点以及地质、构造、化探背景,建立起了区域遥感找矿模型,并圈定了三个不同的找矿靶区,分别是喀腊大湾西火山块状硫化物型Cu-Pb-Zn找矿靶区、阿北东热液型Ag-Pb找矿靶区、喀腊达坂东Pb-Zn-Cu找矿靶区,这些结论为该区下一步的地质勘查和找矿部署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和遥感勘查成果。多元找矿信息分析进行的找矿靶区圈定以及野外验证表明,遥感异常信息能够为地质找矿提供重要依据,也证明了遥感+地质+物、化探多元成矿信息分析在找矿预测工作中相互结合和相互验证的必要性。
二、藏东川西青东南地区航磁与区域构造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藏东川西青东南地区航磁与区域构造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矿床学研究若干重要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中国矿床学研究进展概述 |
2.1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以前 |
2.2 改革开放早期至20世纪末 |
2.3 21世纪初至今 |
3 若干重要矿床类型的研究进展 |
3.1 岩浆矿床 |
3.2 斑岩型矿床 |
3.3 矽卡岩型矿床 |
3.4 玢岩型铁矿床 |
3.5 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VHMS矿床) |
3.6 铁氧化物铜金矿床 |
3.7 赋存于沉积岩中的铅锌矿床 |
3.8 造山型金矿床 |
3.9 卡林型金矿床 |
3.1 0 克拉通破坏型金矿床 |
3.1 1 沉积矿床 |
3.1 2 铀矿床 |
3.1 3 稀土元素矿床 |
3.1 4 稀有和稀散金属元素矿床 |
3.1 5 与花岗岩有关的钨锡矿床 |
3.16超大型矿床 |
4 矿床模式与成矿理论 |
4.1 若干矿床类型的成矿模式 |
4.1.1 大塘坡式锰矿床成矿模式 |
4.1.2 大冶式矽卡岩型铁矿床成矿模式 |
4.1.3 铜陵狮子山式铜矿床成矿模式 |
4.1.4 玢岩型铁矿床成矿模式 |
4.1.5 康滇成矿带IOCG矿床成矿模式 |
4.1.6 石英脉型钨矿床模式 |
4.2 若干成矿理论 |
4.2.1 大陆碰撞成矿理论 |
4.2.2 分散元素成矿理论 |
4.2.3 成矿系列与成矿系统 |
4.3 重大地质事件与成矿 |
4.3.1 地幔柱与岩浆矿床 |
4.3.2 板块俯冲和造山与华南低温矿床 |
4.3.3 陆陆碰撞与斑岩铜矿 |
4.3.4 哥伦比亚超大陆裂解与IOCG矿床 |
5 矿床学研究方法 |
5.1 元素地球化学 |
5.2 同位素地球化学 |
5.3 流体包裹体研究 |
5.4 成矿年代学 |
5.5 矿田构造 |
5.6 成矿实验 |
6 找矿重大发现 |
7 结束语 |
(2)西藏申扎县雄梅地区地球化学异常信息提取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区交通及自然地理概况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研究区以往地质工作概况 |
1.3.2 化探异常信息提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地球化学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层 |
2.3 区域构造 |
2.4 区域岩浆岩 |
2.5 区域地球化学场 |
2.6 区域矿产 |
第3章 研究区地质特征 |
3.1 地层 |
3.2 构造 |
3.3 岩浆岩 |
3.4 主要矿产 |
第4章 研究区地球化学特征 |
4.1 水系沉积物中元素的分布特征 |
4.1.1 元素的含量特征 |
4.1.2 元素的离散程度 |
4.2 水系沉积物中元素的组合关系 |
4.3 元素在各地质单元中的分配 |
第5章 地球化学异常信息提取 |
5.1 单元素异常的提取 |
5.1.1 传统方法 |
5.1.2 子区衬值滤波法 |
5.2 组合异常的提取 |
第6章 综合异常分析与评价 |
6.1 综合异常的圈定 |
6.2 异常评价与找矿前景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3)普洱地震活跃区深部电性结构特征及其动力学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3 内容介绍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普洱地震活跃区地质构造与地球物理场背景 |
2.1 地质构造背景 |
2.1.1 思茅地块 |
2.1.2 区域内主要断裂带 |
2.2 区域地球物理场研究背景 |
2.2.1 地壳厚度与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 |
2.2.2 壳幔的速度结构 |
2.2.3 地热场和大地热流值 |
2.2.4 重力场和密度结构 |
2.2.5 地磁场与古地磁 |
2.2.6 震源机制与构造应力场 |
2.2.7 壳幔电性结构 |
2.3 活动构造变形模型与孕震机制 |
2.4 前人研究总结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地电磁测深基本理论 |
3.1 大地电磁测深概述 |
3.2 大地电磁测深基本原理 |
3.2.1 基本方程 |
3.2.2 一维介质下的MT基本方程 |
3.2.3 多维介质的张量阻抗理论 |
3.2.4 模型正演 |
3.3 MT数据处理与分析 |
3.3.1 数据处理流程 |
3.3.2 G-B张量分解 |
3.3.3 相位张量 |
3.3.4 磁感应矢量 |
3.4 大地电磁反演 |
3.4.1 反演问题概述 |
3.4.2 NLCG反演算法 |
3.4.3 Occam反演算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地电磁数据分析与反演 |
4.1 数据处理 |
4.2 大地电磁数据分析 |
4.2.1 GB张量分解 |
4.2.2 相位张量分析 |
4.2.3 磁感应矢量分析 |
4.3 MT数据特征分析 |
4.4 MT二维反演 |
4.4.1 反演极化模式 |
4.4.2 正则化因子 |
4.4.3 二维电性结构模型 |
4.5 MT三维反演 |
4.5.1 三维反演数据和反演方案 |
4.5.2 三维电性结构模型 |
4.6 二维与三维电性结构模型对比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川滇构造区岩石圈热结构与深部流体分布 |
5.1 地球物理数据 |
5.2 反演方法与模型 |
5.3 反演结果分析 |
5.4 深部流体估算 |
5.4.1 岩石圈二维电性模型与温度结构 |
5.4.2 水含量的估算 |
5.4.3 部分熔融的估算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深部电性结构特征与孕震机制 |
6.1 电性结构特征分析 |
6.1.1 地壳电性结构 |
6.1.2 低阻体的成因 |
6.2 孕震环境分析 |
6.2.1 景谷地震 |
6.2.2 宁洱地震 |
6.3 孕震机制与动力学意义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 |
7.2 论文主要的创新点 |
7.3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下一步工作计划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AUTHOR |
(4)云南程海—宾川断裂带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1 选题依据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与斑岩型铜矿有关的斑岩构造环境及成因研究现状 |
1.3.2 金沙江—红河富碱斑岩带研究现状 |
1.3.3 程海—宾川断裂带斑岩研究现状 |
1.3.4 研究区矿产勘查及研究现状 |
1.3.5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工作安排、完成工作量及取得的主要成果 |
1.5.1 论文工作安排 |
1.5.2 完成工作量 |
1.5.3 取得的主要成果 |
1.6 分析方法 |
1.6.1 LA-ICP-MS锆石U-Pb测年 |
1.6.2 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分析 |
1.6.3 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 |
1.6.4 电子探针分析 |
第二章 区域地质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质特征 |
2.2.1 区域地层 |
2.2.2 区域构造 |
2.2.3 区域岩浆岩 |
2.3 区域构造岩浆演化特征 |
2.3.1 特提斯构造演化阶段 |
2.3.2 印度—欧亚大陆碰撞与青藏高原形成阶段 |
2.4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2.4.1 重力异常特征 |
2.4.2 航磁异常特征 |
2.4.3 地壳结构与莫霍面特征 |
2.5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2.6 区域遥感特征 |
2.7 区域矿产特征 |
第三章 岩石学、岩相学及造岩矿物特征 |
3.1 岩体地质概况 |
3.1.1 分水岭岩体 |
3.1.2 小龙潭岩体 |
3.1.3 笔架山岩体 |
3.2 岩石学和岩相学特征 |
3.2.1 分水岭岩体 |
3.2.2 小龙潭岩体 |
3.2.3 笔架山岩体 |
3.3 造岩矿物典型结构特征 |
3.3.1 长石环带特征 |
3.3.2 石英熔蚀现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球化学特征 |
4.1 样品来源 |
4.2 蚀变作用对元素的影响 |
4.3 分水岭岩体 |
4.3.1 主量元素 |
4.3.2 稀土和微量元素 |
4.3.3 锆石U-Pb年代学 |
4.3.4 锆石Lu-Hf同位素 |
4.3.5 锆石温度计 |
4.4 小龙潭岩体 |
4.4.1 主量元素 |
4.4.2 稀土和微量元素 |
4.4.3 锆石U-Pb年代学 |
4.4.4 锆石Lu-Hf同位素 |
4.4.5 锆石温度计 |
4.5 笔架山岩体 |
4.5.1 主量元素 |
4.5.2 稀土和微量元素 |
4.5.3 锆石U-Pb年代学 |
4.5.4 锆石Lu-Hf同位素 |
4.5.5 锆石温度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岩石成因与成岩动力学背景 |
5.1 构造环境 |
5.1.1 构造环境判别图解证据 |
5.1.2 稀土元素证据 |
5.1.3 年代学证据 |
5.2 岩石成因 |
5.2.1 长英质斑岩 |
5.2.2 煌斑岩 |
5.3 成岩动力学背景 |
5.3.1 成岩动力来源 |
5.3.2 交代富集事件发生时间限定 |
5.3.3 成岩动力学模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与马厂箐富碱斑岩及矿化特征对比研究 |
6.1 产出构造位置对比 |
6.2 岩石特征对比 |
6.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对比 |
6.4 成岩年龄对比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取得的主要认识及成果 |
7.2 创新性成果 |
7.3 研究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参加项目情况 |
(5)云南祥云宝兴厂Cu、Mo矿区喜马拉雅期岩浆演化及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岩浆演化研究的历程 |
1.2.2 主要新进展 |
1.2.3 岩浆多阶段演化模式研究 |
1.2.4 方法和手段 |
1.3 金沙江-红河断裂带岩浆演化研究现状 |
1.4 宝兴厂矿区喜马拉雅期岩浆演化研究现状 |
1.4.1 花岗质岩浆岩研究现状 |
1.4.2 铁镁质岩浆岩研究现状 |
1.5 存在的问题 |
1.6 论文的创新性 |
1.7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7.1 本文研究内容 |
1.7.2 测试方法 |
1.7.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7.5 研究工作概况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1.1 大地构造位置 |
2.1.2 区域性深大断裂 |
2.1.3 金沙江—红河喜马拉雅期斑岩带 |
2.1.4 遥感线环构造特征 |
2.2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2.2.1 重力异常 |
2.2.2 区域航磁异常 |
2.2.3 壳幔结构 |
2.3 矿区地层岩性 |
2.4 矿区构造 |
2.4.1 褶皱 |
2.4.2 断裂 |
2.5 岩浆岩类型及其分布 |
2.5.1 花岗质岩浆岩 |
2.5.2 铁镁质岩浆岩 |
2.6 主要矿床类型及地质特征 |
第三章 喜马拉雅期富碱侵入体岩石学特征及岩浆演化序列 |
3.1 矿区岩浆岩类型及其特征 |
3.1.1 花岗质岩浆岩 |
3.1.2 铁镁质岩浆岩 |
3.2 岩体侵位序列的宏观地质证据 |
3.3 岩体年代学研究 |
3.3.1 正长斑岩年龄 |
3.3.2 斑状花岗岩年龄 |
3.3.3 花岗斑岩年龄 |
3.3.4 碱长花岗斑岩年龄 |
3.3.5 煌斑岩及暗色包体年龄 |
3.4 矿区喜马拉雅期岩浆演化及与红河断裂带岩浆作用关系 |
第四章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演化 |
4.1 花岗质岩石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演化 |
4.2 花岗质岩石微量、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2.1 微量元素组成 |
4.2.2 稀土元素组成 |
4.3 煌斑岩及暗色包体地球化学特征 |
4.3.1 主量元素 |
4.3.2 稀土元素特征 |
4.3.3 微量元素特征 |
4.4 全岩Sr-Nd-Hf-Pb同位素及变化 |
4.4.1 全岩Sr-Nd-Hf同位素 |
4.4.2 Pb同位素组成 |
4.5 锆石群型特征 |
4.5.1 锆石基本形态 |
4.5.2 锆石标型特征 |
4.5.3 锆石标型演化势 |
4.5.4 锆石标型地质意义 |
4.6 锆石微量元素及Hf同位素特征 |
4.6.1 锆石微量元素组成 |
4.6.2 锆石Hf同位素组成 |
4.6.3 锆石Hf同位素的地质意义 |
第五章 成岩构造环境、岩石成因及岩浆源区 |
5.1 成岩构造环境 |
5.1.1 花岗质岩体构造环境 |
5.1.2 煌斑岩和暗色包体的构造环境判别 |
5.2 花岗质岩体和铁镁质岩体的成因 |
5.2.1 花岗质侵入体的成因 |
5.2.2 铁镁质暗色包体的成因信息 |
5.3 煌斑岩成因机制 |
5.4 岩浆源区特征 |
5.5 岩浆演化 |
5.5.1 部分熔融 |
5.5.2 结晶分异 |
5.5.3 壳幔混合作用 |
第六章 富碱侵入体侵位机制及成因模型 |
6.1 岩浆起源深度 |
6.2 富碱岩浆形成机制与地幔流体的关系 |
6.3 岩浆侵位的深部动力学机制及模型 |
第七章 结论 |
7.1 主要的结论 |
7.2 存在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6)南北构造带岩石圈结构与地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
2南北构造带岩石圈结构 |
2.1深地震测深和地壳P波速度结构 |
(1)深地震宽角反射/折射探测剖面 |
(2)深地震反射探测剖面 |
2.2大地电磁测深和电性结构 |
2.3重力—航磁资料分析和密度结构 |
2.4地震层析成像 |
(1)P波走时层析成像 |
(2)远震接收函数分析及反演 |
(3)地震面波层析成像 |
(4)噪声层析成像 |
(5)面波频散和接收函数联合反演 |
3地震各向异性与壳幔变形 |
3.1远震SKS(SKKS)波形偏振分析 |
3.2 Rayleigh面波方位各向异性 |
3.3地壳各向异性研究 |
3.4地壳变形带的提取和分析 |
4与近期发生的强烈地震相关的研究 |
4.1地震震源机制与构造应力场 |
4.2强震危险性分析 |
4.3地震预测 |
5与大陆动力学有关问题 |
5.1印度与欧亚板块碰撞带的大地震研究 |
5.2关于深部物质的流动问题 |
6讨论 |
6.1南北地震带的边界及分段性 |
6.2南北地震带形成时代和动力来源 |
6.3加强流动地震观测 |
(7)云南省罗平拖牛铅锌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铅锌矿床研究现状 |
1.3.2 矿区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5 完成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成矿背景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1.1 地层 |
2.1.2 构造 |
2.1.3 岩浆岩 |
2.1.4 区域矿产 |
2.2 区域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 |
2.2.1 区域地球物理 |
2.2.2 区域地球化学 |
2.3 区域构造演化与成矿 |
第3章 矿床地质及成因 |
3.1 矿区地质特征 |
3.1.1 地层 |
3.1.2 构造 |
3.2 矿体地质特征 |
3.2.1 主要矿体及产出部位 |
3.2.2 矿石特征 |
3.2.3 围岩蚀变 |
3.3 常量元素地球化学 |
3.4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
3.4.1 矿石微量元素 |
3.4.2 围岩微量元素 |
3.5 流体包裹体特征 |
3.5.1 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3.5.2 包裹体均一温度、盐度和压力 |
3.6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3.6.1 硫同位素组成及硫来源 |
3.6.2 铅同位素特征 |
3.6.3 氢氧同位素特征 |
3.6.4 碳氧同位素特征 |
3.7 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 |
3.7.1 矿床成因 |
3.7.2 成矿模式 |
第4章 成矿规律与找矿标志 |
4.1 成矿规律 |
4.1.1 地层与成矿的关系 |
4.1.2 岩性与成矿的关系 |
4.1.3 构造控矿特征 |
4.1.4 矿物共生组合及成矿期次 |
4.1.5 矿体赋存规律 |
4.2 找矿标志 |
第5章 找矿方向 |
5.1 成矿预测的基本理论 |
5.2 成矿预测的依据 |
5.2.1 控矿因素 |
5.2.2 矿化显示 |
5.2.3 土壤地球化学异常 |
5.3 找矿方向 |
第6章 结论 |
6.1 成果及认识 |
6.2 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8)楚雄盆地构造演化及油气成藏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裂陷盆地研究现状 |
1.2.2 原型盆地及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1.3 技术路线及主要研究内容 |
1.3.1 技术路线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楚雄盆地地震资料采集处理解释研究 |
1.4.1 地震资料采集处理 |
1.4.2 提高信噪比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 |
1.4.3 地震资料构造―岩性解释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1.1 楚雄盆地大地构造位置 |
2.1.2 楚雄盆地区域地层及沉积概况 |
2.1.3 楚雄盆地周缘区域构造带演化 |
2.2 楚雄盆地地壳结构与基底性质 |
2.3 楚雄盆地形成的地球动力学背景 |
2.4 盆地深部地质特征 |
2.5 楚雄盆地油气勘探现状 |
第三章 楚雄盆地构造特征及构造单元划分 |
3.1 楚雄盆地构造格局 |
3.1.1 楚雄盆地周缘地区断裂特征 |
3.1.2 楚雄盆地内主要断裂特征 |
3.1.3 楚雄盆地构造样式 |
3.1.4 楚雄盆地内主要断裂控盆作用 |
3.2 区域地质事件分析及构造层划分 |
3.3 构造单元划分 |
第四章 楚雄盆地形成与演化 |
4.1 成盆期前变质基底形成与演化 |
4.2 楚雄盆地形成演化及原型盆地 |
4.2.1 震旦纪―早二叠世被动大陆边缘稳定地台发展阶段 |
4.2.2 晚二叠世―中三叠世地幔柱活动及古特提斯洋板块俯冲升隆阶段 |
4.2.3 晚三叠世―早白垩世早期大陆边缘断陷―坳陷盆地形成与演化 |
4.2.4 早白垩世中期―古新世克拉通坳陷盆地萎缩阶段 |
4.2.5 始新世以来抬升改造及残留盆地形成阶段 |
4.3 原型盆地叠加复合过程 |
4.3.1 多期构造动力体系的联合与复合 |
4.3.2 多期原型盆地叠合与复合 |
4.3.3 多期构造―沉积迁移 |
4.3.4 层块分异构造演化过程 |
4.3.5 断坳叠合的演化过程 |
4.4 关于楚雄盆地构造演化问题的探讨 |
4.4.1 先存基底断裂多期挤压―裂陷作用及控盆特征 |
4.4.2 晚三叠世楚雄裂陷盆地成因 |
第五章 构造演化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
5.1 构造演化对烃源岩的控制作用 |
5.2 构造演化对储盖组合的控制作用 |
5.3 构造演化对圈闭发育的控制作用 |
5.4 构造演化对油气运聚成藏的控制作用 |
5.5 油气勘探有利远景区 |
5.5.1 东山有利油气远景区 |
5.5.2 牟定有利油气远景区 |
5.5.3 平川有利油气远景区 |
5.5.4 双柏有利油气远景区 |
5.5.5 渡口有利油气远景区 |
第六章 认识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作者简介 |
(9)秘鲁Don Javier铜矿成矿地质特征与开发模式研究及推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1.2 国内外有关问题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
1.2.1 斑岩铜矿研究 |
1.2.2 地下开采技术和硫化铜矿选矿技术进展 |
1.2.3 矿产资源经济评价研究 |
1.2.4 发展趋势与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的指导思想、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6 主要认识和创新点 |
1.6.1 主要认识 |
1.6.2 创新点 |
第2章 铜资源概况 |
2.1 铜的属性特征 |
2.2 铜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
2.3 铜资源概况 |
2.3.1 当前铜矿资源分布情况 |
2.3.2 铜资源供需分析 |
2.3.3 铜矿床类型 |
第3章 DON JAVIER 铜矿成矿地质特征与潜力评价 |
3.1 区域地质背景 |
3.2 矿区地质特征 |
3.2.1 地层 |
3.2.2 岩浆岩 |
3.2.3 构造 |
3.2.4 角砾岩 |
3.3 矿床地质特征 |
3.3.1 矿体矿化特征 |
3.3.2 成矿期次 |
3.3.3 电气石角砾岩与成矿的关系 |
3.4 矿床模式及成矿规律 |
3.4.1 矿床成因 |
3.4.2 控矿规律 |
3.5 矿床资源潜力分析 |
3.5.1 Don Javier 矿床与同一成矿带上矿床对比 |
3.5.2 矿床找矿潜力 |
第4章 矿床开发系统与经济评价 |
4.1 矿床开发系统 |
4.2 矿床资源量计算 |
4.3 矿床开采方案研究 |
4.4 矿床选矿方案研究 |
4.4.1 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 |
4.4.2 选矿试验 |
4.4.3 选矿厂工艺流程 |
4.5 DON JAVIER 铜矿环境保护 |
4.5.1 Don Javier 矿山主要污染及防治 |
4.5.2 矿山不良工程地质问题监测防治 |
4.6 铜矿运输与销售 |
4.6.1 矿产品的运输 |
4.6.2 矿产品的销售 |
4.7 矿床开发经济评价 |
第5章 DON JAVIER 项目战略分析与经济开发模式研究及推广 |
5.1 项目战略分析 |
5.1.1 项目战略概述 |
5.1.2 项目战略分析 |
5.1.3 评价分析方法 |
5.2 SWOT 分析 |
5.2.1 Don Javier 铜矿的内部优势(S)分析 |
5.2.2 Don Javier 铜矿的内部劣势(W)分析 |
5.2.3 Don Javier 铜矿所面临的外部机会(O)分析 |
5.2.4 Don Javier 铜矿所面临的外部威胁(T)分析 |
5.2.5 Don Javier 铜矿 SWOT 模型分析 |
5.3 开发模式 |
5.3.1 勘探队伍自有化 |
5.3.2 人才培养复合化 |
5.3.3 专业设备中国化 |
5.3.4 管理与技术团队本土化 |
5.3.5 研究设计专业化 |
5.4 开发模式对比分析与推广-以 LOS NINOS 项目为例 |
5.4.1 Los Ninos 项目简介 |
5.4.2 开发模式的对比与推广 |
第6章 境外矿业投资风险防范建议 |
6.1 秘鲁开发矿业的风险防范措施 |
6.1.1 正确评估资源风险 |
6.1.2 减小政治与社会风险 |
6.1.3 减小决策风险 |
6.1.4 充分借鉴前人的风险防范经验 |
6.2 境外矿业投资风险防范建议 |
第7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论文发表 |
2、个人简历 |
(10)阿尔金山北缘喀腊大湾地区遥感异常信息提取及找矿靶区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区范围、自然地理及人文概况 |
1.3 遥感地质找矿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4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6 完成的工作量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与成矿背景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2 区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
2.3 区域成特征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ETM+影像遥感解译 |
3.1 数据准备与质量评价 |
3.2 数据预处理 |
3.3 遥感地质解译 |
3.4 去干扰异常主分量门限化技术提取遥感异常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ASTER数据遥感异常信息提取 |
4.1 数据准备与质量评价 |
4.2 ASTER数据遥感异常信息提取 |
4.3 遥感异常信息提取结果综合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元成矿信息分析与找矿靶区预测 |
5.1 典型矿床的遥感综合成矿信息分析 |
5.2 研究区遥感综合找矿模型的建立 |
5.3 研究区多元信息找矿预测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1 取得的结论和认识 |
2 存在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藏东川西青东南地区航磁与区域构造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矿床学研究若干重要进展[J]. 李建威,赵新福,邓晓东,谭俊,胡浩,张东阳,李占轲,李欢,荣辉,杨梅珍,曹康,靳晓野,隋吉祥,俎波,昌佳,吴亚飞,文广,赵少瑞.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11)
- [2]西藏申扎县雄梅地区地球化学异常信息提取与评价[D]. 周恒. 成都理工大学, 2017(05)
- [3]普洱地震活跃区深部电性结构特征及其动力学意义[D]. 程远志.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6(02)
- [4]云南程海—宾川断裂带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D]. 徐恒. 昆明理工大学, 2016(04)
- [5]云南祥云宝兴厂Cu、Mo矿区喜马拉雅期岩浆演化及成因[D]. 刀艳. 昆明理工大学, 2016(01)
- [6]南北构造带岩石圈结构与地震的研究[J]. 王椿镛,杨文采,吴建平,丁志峰. 地球物理学报, 2015(11)
- [7]云南省罗平拖牛铅锌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D]. 王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01)
- [8]楚雄盆地构造演化及油气成藏条件研究[D]. 杨庆道.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4(01)
- [9]秘鲁Don Javier铜矿成矿地质特征与开发模式研究及推广[D]. 吴斌.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8)
- [10]阿尔金山北缘喀腊大湾地区遥感异常信息提取及找矿靶区预测[D]. 周永贵.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