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肾综合征出血热并发胸腹水2例(论文文献综述)
刘畅,毛国群,杨光钊,刘希胜,孙娜娜[1](2021)在《78例肾综合征出血热多器官损害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文中认为目的:总结分析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提高其早期诊断符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确诊为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总结其临床及影像学特征。结果: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72/78,92.31%)、少尿或无尿(65/78,83.33%)、呕吐腹泻(63/78,80.77%)、头痛腰痛腹痛(47/78,60.26%)、颜面部及颈胸部充血(49/78,62.82%),其他表现包括部分患者伴有全身散在出血点(22/78,28.21%)、颜面部或下肢水肿(19/78,24.36%)甚至休克(6/78,7.69%)。实验室检查最常见异常为白细胞升高、血小板降低、转氨酶升高、尿素氮及肌酐升高、凝血时间延长、尿蛋白阳性;部分患者伴有淀粉酶升高、肌钙蛋白升高等。58例(74.36%)患者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IgM及IgG阳性。胸腹部CT最常见表现为肾肿胀(42/78,53.85%)、肾周筋膜增厚伴渗出(63/78,80.77%)、腹腔积液(56/78,71.79%)、胸腔积液及肺不张(54/78,69.23%),其他表现包括胰腺炎(31/78,39,74%)、心包积液(22/78,28.21%)、两肺感染(18/78,23.08%)、肝密度减低(11/78,14.10%)及肾包膜下出血(9/78,11.54%)等;头颅MRI表现为垂体信号异常(2/78,2.56%)、脑出血(1/78,1.28%)等。结论: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最主要的临床特征为多器官损害,其临床特征复杂,诊断需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表现。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了解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为治疗赢得宝贵时间。
陈燕[2](2004)在《血液透析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急性肾衰竭46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常表现为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典型五期经过。广泛流行于亚欧等国,我国是本病的高发区。由于没有特效疗法,虽然随着医疗措施不断改进,人们对该病的认识逐渐提高,但其病死率仍达3%~5%,尤其是合并ARF时,大多病情危重,病死率极高,占HFRS死亡原因的50%~80%,单纯内科保守治疗难以奏效。因此,适时的血液净化治疗成为救治HFRS-ARF的关键,而其中的血液透析治疗又被大家广泛接受。目前国内外文献对血液透析治疗HFRS-ARF虽有多方面报道,但少有对自行收治病例的多样本全面分析。本文收录了11年来我院肾病科血液透析治疗的HFRS-ARF46例,通过系统的回顾性分析,力求对血液透析治疗HFRS-ARF有较全面的认识。文章着重探讨了血液透析治疗HFRS-ARF的机理、血透时机、肝素应用、血管通路的选择、血透个体化原则、并发症的处理、加强各期护理及血透与内科综合治疗的关系。本组46例患者,青壮年农民为主(65.2%),多有鼠类接触史,具有典型五期经过者40例(87.5%),多为重型(30.4%)、危重型(58.7%)HFRS,ARF以少尿型为主(91.3%),中、重度肾衰占97.8%。血BUN、CRE升高显着(100%),肾<WP=58>超声多有肾脏明显增大,肾脏摄取、排泄功能障碍,以排泄障碍为主。血小板降低者26例(56.5%)、便潜血阳性者21例(45.7%)、肝功能异常者28例(60.9%),心电及胸片异常者分别为21例及17例。并发症有腔道出血21例,心脏损害20例,继发感染17例,腹水13例,高血容量综合征12例、胸腔积液6例,脑出血1例。入院后积极给予规律血液透析,根据病情给予抗炎、止血、对症、支持治疗。经过上述治疗,46例患者中31例尿量恢复正常,恶心、呕吐等症状消失,查体无阳性体征,复查肾功能正常,治愈出院;12例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好转,进入多尿期,电解质紊乱纠正、肝功能好转,血BUN、CRE明显回降后因经济原因自动出院;1例因合并肾结核(一侧肾已切除)转为CRF,维持规律HD7年后死于脑出血;2例死亡,死因分别是大咯血、脑出血。治疗时间7~59天,平均22.9天。探讨血液透析的作用如下:1、清除因ARF而滞留在体内的各种代谢性废物,减轻它们对机体各个器官、组织细胞,尤其是肾脏的毒性作用。2、将原发病引起的感染性炎症介质,如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2等排出体外,重新建立可控的、有效的炎症反应,避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3、通过调节透析液电解质的浓度,迅速纠正电解质平衡失调,通过超滤水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减轻循环负荷,从而达到纠正机体内环境紊乱的目的。4、血液透析可以部分调节免疫细胞平衡,消除<WP=59>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把握好血液透析的时机:具体透析指征如下:1、尿量<500 ml/d或无尿12~24h以上,经大剂量速尿治疗无效者(除外肾前因素);2、BUN>14mmol/L,CRE>365umol/L;3、血钾>6.0mmol /L,或每日增加≥1mmol/L,或心电图显示高血钾者;4、高血容量综合征;5、急性肺水肿;6、有尿毒症症状和水潴留表现或体重增加>2kg/d或出现心衰先兆者;7、严重代谢性酸中毒;8、有ARDS者;9、既往有慢性肾炎史;10、高分解代谢状态,CRE或BUN每日增加分别≥100umol/L或≥7.14mmol/L;11、有严重精神、神经症状,特别是昏迷伴有大抽搐,保守治疗无效者;12、发热期用肾毒性药物者,BUN>14mmol/L;13、病情进展迅速者。上述指标中具有1项情况即应进行血液透析治疗。下列情况应慎重考虑:1、休克纠正48小时之内,血压130/90mmHg以下者;2、心肌损害特别严重者;3、老年人心、肺功能差者。应该指出的是重型及危重型HFRS合并ARF患者大多伴有严重的出血倾向或临床活动性出血,但不应列为血液透析的禁忌症,如有透析指征,应在止血对症治疗基础上进行透析。血液透析治疗应个体化:血透应依据病人具体病情操作。即根据血压、有效循环血量情况,是否合并高血容量综合征、心衰、肺水肿及水肿情况决定超滤量的多少;根据水电解质平衡失调程度,调配透析液电解质浓度;根据出血倾向严重<WP=60>程度,决定肝素用量等。注意肝素应用与出血问题:血透能降低血中胍类、酚类及其它小分子有害物质水平,恢复血小板第Ⅲ因子的功能,血小板粘附性降低在血透中可获纠正,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的各种小碎片也减少,同时血透过程中应用肝素阻断了DIC的继续发展,此外还通过输入新鲜血或血小板,补充凝血因子,这样可使出血现象减轻。因此,透析中肝素是可以应用的,但要用量个体化,根据病情,可分别采用全身肝素化、边缘肝素化,有条件者可选用低分子肝素。血管通路的选择:应根据各医院医疗条件、患者血管情况、病情、透析时间及患者疾病转归等情况选择血管通路。患者血管条件好,透析时间短,又需紧急血透者可采用直接动静脉穿刺;直接穿刺有困难及透析次数多者可根据医疗条件选择行动-静脉外瘘及股静脉插管;转变为CRF者可行动静脉内瘘手术。如需手术建立血管通路时应注意避免手术切口感染,一旦发现有感染应积极应用抗生素。针对血透中不良反应及时处理:由于HD是在体
沈毅[3](2013)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25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2012年10月该院肾内科收治的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5例患者共进行了34次的血液透析治疗,其中9例患者经过血液透析后临床症状消失,肾功能恢复正常;5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已进入多尿期,肾功能指标明显下降;1例患者于少尿期死于脑出血。结论 HFRS发病率和病死率降低与灭鼠成效较大、卫生条件改善、高危人群免费接种出血热疫苗以及临床治疗及时有效有直接关系。
艾黎明,黄小俊,何小成,陈红义[4](2014)在《肾综合征出血热原发肺损害42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原发肺部损害的发生发展规律。方法:对具有肺部影像学资料的肾综合征出血热124例中发生肺部损害的4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HFRS原发肺部损害发生于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和少尿期,以低血压休克期发生率最高,恢复于多尿期和恢复期,多呈自限性过程。临床症状多不明显,肺部损害以胸腔积液和实质性病变为主。呼吸费力、呼吸困难是肺部损害加重的指征。肺部CT检查可以尽早发现肺部损害。结论:HFRS原发肺部损害是危重型患者形成和死亡的重要原因和促进因素。
杨惠芬[5](2007)在《流行性出血热住院病例回顾性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天津某三甲医院近10年(1996-01-01至2005-12-31)流行性出血热住院病例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的异常表现、药物及透析治疗、转归等,以便总结流行性出血热的诊治,为临床早期诊断和合理的治疗提供指导依据。方法收集天津某三甲医院近10年(1996-01-01至2005-12-31)确诊的流行性出血热住院病例120例。记录病例一般资料、临床表现、检查、治疗情况、效果和转归等项目。采用回顾性病例资料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近10年确诊的流行性出血热住院病例120例,其中男性98例,女性22例,男女比为4.45:1。发病年龄最小为18岁,最大为74岁,其中20~49岁的青壮年发病人数最多,占病例总数的74.2%。无固定职业者发病22例,占病例总数的18.3%,其次为工人与干部,分别为19例,各占15.8%,农民12例,占10.0%。半数以上患者居住环境见有鼠类活动。(2)全年各月均有发病,3、4月份发病人数最多,分别为18.3%、20.8%。按年度收治病例统计,发病高峰集中在2000~2003年,占74.2%。(3)120例中,门诊初诊为流行性出血热57例,占确诊病例47.50%。感染科门诊初诊为流行性出血热的比例明显高于其它科室(x2=14.4634,P<0.0001)。本组120例,临床表现多不典型,缺少典型五期经过,有典型五期经过的病例仅11例(9.17%);跳过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的病例占57.50%。主要临床表现是发热、皮肤充血、腰痛、头痛及消化道症状等,发生率分别为99.17%、51.67%、41.67%、36.67%及38.33%。(4)实验室检查异常为尿蛋白阳性、血ALT升高、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分别为84.17%、81.67%、70.00%。BUN、Cr异常发生率分别为50.00%、48.33%。中、重型病例,尿蛋白阳性发生率为100.0%,而轻型病例,尿蛋白阳性发生率明显低于中、重型(x2=22.949,P=0.001)。ALT的升高与PLT减少的程度在临床各型中无明显差异(H=1.330,P=0.514与H=1.095,P=0.587)。EHF抗体(IgG)检测阳性时间最短为发病后3天,最长为发病后25天,平均为8.94±3.44天,临床各型中,EHF抗体检测阳性的时间无明显差异(F=0.577,P=0.631)。(5)腹部B型超声波检查,在直接征象中,双肾肿大28.3%;双肾实质弥漫性病变53.1%。在间接征象中,脾肿大24.8%;腹腔积液13.3%;胸腔积液9.7%;胆壁水肿6.2%;胆囊壁增厚4.4%;肝肿大4.4%;盆腔积液2.7%。在轻型病例中,直接征象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中、重型(P=0.000),中、重型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本组资料,心电图的异常发生率为32.2%,窦性心动过缓发生率最高13.9%。(6)全部病例经积极、合理治疗,病情均好转,其中有24例(包括中型5例、重型13例、危重型6例)行透析治疗。在肾功能损害严重的病例中,有7例(中型2例、重型5例)因经济困难未能行透析治疗,但病情亦恢复。结论本研究显示,近十年,流行性出血热年发病人数呈现低-高-低的趋势;男性青壮年发病人数最多;发病与职业及居住环境等有关。全年各月均有发病,春季高发。临床表现多不典型,缺少典型五期经过,多数病例不具有典型的“三痛”症、“三红”征。发热、蛋白尿、血小板减少是流行性出血热早期诊断的重要线索。感染科门诊对流行性出血热的初诊率高于其他专业科室。PLT减少与ALT升高的程度在临床各型中无明显差异。对于肾功能损害严重的病例采取透析或非透析治疗,其转归无明显差异,但因病例数有限,有待于今后进一步观察。
周先志,张树林[6](1996)在《肾综合征出血热并发胸腹水2例》文中研究表明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并发腹水较为常见,并发胸水偶见报道,但同时并发胸腹水者国内尚未见报道,近年我院收治2例,现报告如下。例1:女,16岁,农民。因发热、头痛、腰痛伴恶心、呕吐7天于1990年6月18日入院。入院前2天外院
于淑丽,王云[7](2003)在《肾综合征出血热合并高血糖的临床意义》文中提出
卞小云[8](2012)在《输液温度在肾综合征出血热抢救中的重要作用》文中认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临床表现是发热、出血和肾脏损伤,严重者出现低血压休克、DIC肾功能衰竭,病死率较高。目前无特殊治疗,但学者们一致认为以液体疗法为主的早期治疗及预防性治疗是该病最基本和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液体疗法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整个救治过程中是一项主要的治疗措施,尤
白留江[9](2007)在《类白血病型肾综合征出血热32例临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总结类白血病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2例类白血病型肾综合征出血热病历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并发症和转归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类白血病型HFRS占10·7%,与我院同期无类白血病型患者相比,临床上有以下几方面特点:①临床表现重,②肾损害重,③重型、危重型多,④并发症多,⑤病死率高。结论HARS患者出现类白血病型反应,多属于病情凶险,预后不良,也是作为其重型及危重型的诊断依据之一。
杨建忠,赵民权,解永军,贺静芳[10](2001)在《B超在肾综合征出血热诊疗中的价值(69例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肾脏等胸腹腔脏器,旨在探索B超在肾综合征出血热诊疗中的价值。方法:常规B超检查肾脏,观察双肾大小、轮廓形态、包囊边界、内部结构及周围情况,并测量、记录。进一步全面检查腹盆腔,观察肝脾大小、胆囊情况、有无腹腔积液等。结果:肾综合征出血热肾脏水肿肿大,肾周少量炎性渗出,可继发包膜下血肿。出现少量胸腹水。胆囊炎性改变。肝脾轻度肿大。结论:根据肾脏等声像图特点,结合临床表现、血尿变化可提高早期诊断率,尤其对包膜下血肿等意外变化的发现有肯定价值。B超监测病情变化,对临床治疗方案的调整有一定帮助。
二、肾综合征出血热并发胸腹水2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肾综合征出血热并发胸腹水2例(论文提纲范文)
(1)78例肾综合征出血热多器官损害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与方法 |
1.病例资料 |
2.检查方法 |
3.图像观察及分析 |
结 果 |
1.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
2.影像学表现 |
讨 论 |
(2)血液透析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急性肾衰竭46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目 录 |
英文缩写词 |
综 述 |
提 要 |
前 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 果 |
讨 论 |
结 论 |
参考文献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致 谢 |
(3)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25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临床表现 |
1.3 实验室检查 |
1.4 治疗方法 |
2 结果 |
3讨论 |
(4)肾综合征出血热原发肺损害42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一般资料 |
2病史特点 |
2. 1HFRS原发肺部损害发生率33. 9% ( 42 / 142) 。 |
2. 2病灶发生、吸收时期 |
2. 3影像学肺部病变性质 |
2. 4临床症状 |
2. 5肺部损害与分型关系 |
2. 6肺部损害病例死因分类 |
2. 7胸腔积液与分型关系 |
2. 8与继发肺部感染的关系 |
3讨论 |
(5)流行性出血热住院病例回顾性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科研的情况 |
致谢 |
(7)肾综合征出血热合并高血糖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和方法 |
一、一般资料 |
二 、观察方法 |
结果 |
一、高血糖情况 |
二、高血糖与其他主要临床表现的关系 |
(一) 高血糖与少尿 |
(二) 高血糖与消化道出血 |
(三) 高血糖与低血压休克 |
(四) 高血糖与低蛋白血症 |
(五) 高血糖组与临床分型 |
(六) 高血糖与HFRS预后的关系 |
讨论 |
(8)输液温度在肾综合征出血热抢救中的重要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2 观察结果 |
2.1 |
2.2 |
2.3 |
2.3 转归 |
3 讨论 |
四、肾综合征出血热并发胸腹水2例(论文参考文献)
- [1]78例肾综合征出血热多器官损害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J]. 刘畅,毛国群,杨光钊,刘希胜,孙娜娜. 放射学实践, 2021(02)
- [2]血液透析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急性肾衰竭46例临床分析[D]. 陈燕. 吉林大学, 2004(04)
- [3]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25例临床分析[J]. 沈毅. 中国卫生产业, 2013(10)
- [4]肾综合征出血热原发肺损害42例临床分析[J]. 艾黎明,黄小俊,何小成,陈红义. 临床急诊杂志, 2014(01)
- [5]流行性出血热住院病例回顾性调查研究[D]. 杨惠芬. 天津医科大学, 2007(06)
- [6]肾综合征出血热并发胸腹水2例[J]. 周先志,张树林.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1996(04)
- [7]肾综合征出血热合并高血糖的临床意义[J]. 于淑丽,王云.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03(02)
- [8]输液温度在肾综合征出血热抢救中的重要作用[J]. 卞小云. 中国实用医药, 2012(10)
- [9]类白血病型肾综合征出血热32例临床分析[J]. 白留江.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07(01)
- [10]B超在肾综合征出血热诊疗中的价值(69例临床研究)[J]. 杨建忠,赵民权,解永军,贺静芳.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2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