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速转子的低速动平衡理论与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张雪辉,焦瀚晖,胡东旭,李文,左志涛,陈海生[1](2021)在《旋转机械现场动平衡方法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现场动平衡是一种多学科交叉的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地解决复杂高速转子的不平衡故障问题,该研究需要同时考虑方法的适用性、稳定性、结构设计及实施方法。针对现场运行过程中旋转机械的不平衡问题,对目前整机动平衡技术的发展状况及其现场应用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概述了现场动平衡方法的基础和研究现状,从方法原理及现场应用的角度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根据现场实际案例,对各方法在现场动平衡中的应用现况进行了介绍,对现场动平衡各方法存在的问题,以及其在推广时所面临的困难进行了总结;为解决旋转机械不平衡问题,提出了三维一体的动平衡体系。以上系统性方法可作为今后动平衡方法研究的重要方向。
涂伟超[2](2021)在《储能飞轮混合支承系统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提出,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的建设步伐势必加快。以飞轮储能为代表的功率型储能技术作为系统中重要的灵活储能资源,具有独特的应用价值。作为飞轮高速旋转的基础,储能飞轮的支承系统是飞轮能否可靠运行的关键。首先介绍了国内外飞轮产品和样机在支承系统方面采用的技术路线。然后围绕适合我国电力系统的储能飞轮,选择中等转速大容量飞轮的技术方案,对采用轴向永磁卸载轴承配合机械轴承的混合支承系统开展研究。归纳了金属飞轮转子的常用材料、制造和热处理工艺,分析了软支承动平衡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介绍了柔性飞轮转子常用的动平衡方法,推导了钻削去重法中钻削深度与应去除不平衡量间的函数关系,并根据推导出的函数关系采用钻削去重法对飞轮转子进行了 G0.4级动平衡。其次,对混合支承系统中的永磁轴承部分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基于钕铁硼的大卸载力永磁轴承方案,推导了磁力计算的理论方法,使用有限元仿真软件Ansys Maxwell 16建立了永磁卸载轴承的二维轴对称模型,对轴向卸载力、轴向刚度进行了计算,设计了一套卸载力测量装置对轴向卸载力进行实测,并分析了轴向卸载力实测值与仿真计算值的误差来源,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两种新型永磁卸载轴承方案。最后,搭建了可用于小配电容量下的飞轮对拖充放电循环测试系统,并对采用混合支承系统的储能飞轮进行了充放电循环测试,检验了飞轮转子动平衡的效果和混合支承系统的工作情况,结果表明混合支承系统性能稳定,飞轮充放电循环测试系统安全可靠。
陈就兴[3](2020)在《9E燃气轮机轴瓦不稳定振动问题监测分析及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于我国燃机工业起步晚,外方对燃机设计技术封锁等因素影响,我国燃机产业受制于人的局面还未摆脱。燃机转子作为燃气轮机重要的运行部件,对其特性的掌握是实现燃机国产化的一个重要突破点。本文通过对本特利3500振动监测系统的研究,掌握9E燃气轮机轴系振动的特点,在原有的系统上增加瓦振数据,并找到可以采集历史数据的方案。通过振动数据的采集和分析,跟踪燃气轮机转子振动变化情况,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9E燃气轮机和发电机振动的变化趋势,找到引发轴瓦不稳定振动的原因和解决方案。经过多次的现场动平衡试验优化转子的振动,采用缸体激光对中、转子工厂动平衡、以及人工降温方法、改变机组正常启动方式等策略,降低振动幅值和爬升高度,避免了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了机组安全稳定运行。9E燃气轮机复杂的振动问题,需要长时间的跟踪运行参数,以及采取逐项排除方法才可以找到引起轴瓦不平衡振动的主要原因。存在热弯曲现象的9E燃气轮机转子,动平衡只是降低振动幅值,并不能彻底根治振动爬升问题。除了解体检修燃气轮机转子外,还需要进一步查找导致热弯曲的影响因素,比如透平温度、运行环境等各种因素。对于可能导致缸体变形和转子热弯曲的因素,需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故障重复出现。该研究可为同类型机组提供宝贵的经验数据和参考方案。
肖洒[4](2020)在《转子不平衡故障机理及其精确动平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现代工业的进步与发展,旋转机械已经是工业部门中应用的最为广泛的一类设备,在旋转机械中最经常出现的故障类型就是不平衡,所以转子不平衡故障机理和动平衡技术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际的转子工程应用中,由于转子系统自身结构等因素,转子必然存在各向异性。转子的各向异性会使转子同一截面在不同方向的响应不同,转子转频的轴心轨迹为椭圆,若要仍然以某一方向的振动来描述转子的振动状态,并根据这一方向的振动来进行动平衡,必然会引入误差。全矢谱这一同源信息融合技术能够更加全面的描述转子的振动状态,弥补了传统方法的缺陷,将全矢谱技术与影响系数法相结合的全矢动平衡技术可以很好的解决各向异性的转子动平衡问题。针对各向异性转子的不平衡响应规律的研究,分别推导了Jeffcott转子模型、各向异性转子模型和有限元模型下不平衡响应的解析解。对各向异性进行数值仿真进一步研究各向异性转子的不平衡响应的特性。综合三种模型得到的响应和数值仿真的结果可以得到结论:受各向异性的影响转子轴心轨迹为椭圆,x、y方向幅值不同,相位差也并非90°。在整个升速的过程中受到各向异性影响,x、y方向会在不同转速下响应幅值达到最大值,即在两个方向的临界转速不同,因此仅仅从某一方向很难对转子系统进行完整的状态描述,使用全矢谱可以很好的融合各向异性造成的差异,对转频响应有更加完整的描述,有助有不平衡故障的判断。转子不同方向的响应,除了受到各向异性的影响,还会受到转子系统内激励的影响。一般进行动平衡时普遍认为转频的响应仅有不平衡激励造成,但由于旋转机械所处的环境难免也存在与转频同频的环境激励,若转子系统不平衡激励与环境激励同时存在,系统的动态特性就会发生变化,此时全矢动平衡方法以主振矢为动平衡参考会存在误差,因此需要将全矢动平衡方法的平衡目标进行优化,本文提出两种优化方法:1、在已知转子大部分物理参数后,通过数值计算得到环境激励所存在的角度,以环境激励存在角度的垂直方向为参考则可以进行动平衡。2、基于全矢谱技术,将转频椭圆等效成为转频圆,并以等效转频圆的半径代替全矢动平衡方法里的平衡目标,定义了等效振矢不平衡响应(EVUR),以等效转频圆半径作为不平衡响应的幅值,以椭圆相位角为不平衡相位,这种方法平均均化了环境激励在某一方向产生的影响,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小环境激励带来的影响。通过数值仿真和模型仿真的手段证明了等效振矢不平衡响应(EVUR)相对于全矢不平衡响应(FVUR)在复杂环境激励影响对转子进行动平衡的优势。由于环境激励与很多非线性因素一样,以实验的方式进行模拟代价过于大,一般以仿真手段进行模拟实验。所以最后,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受环境激励影响下转子各向异性转子的动平衡表实验,验证了等效振动矢量这一平衡目标在平衡过程中的有效性和相对于全矢动平衡方法优势。
张宇[5](2020)在《基于硬件相关的多通道动平衡测试系统研究》文中指出在旋转机械应用中,由于水平和铅直方向的支承刚度不同,在旋转过程中水平方向和铅直方向上产生的振动量也是不同的,所以需要选择不同方向的振动量。本课题在信号同频相关算法的基础上,研制了一种新型多通道动平衡测试仪器,该测试仪器具有多通道振动信号采集功能,可同时检测转子在水平和铅直方向上的不平衡量。课题的主要设计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根据测试对象和设计要求,首先确定测试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选取压电式传感器拾取转子在不同方向上的振动信号,激光传感器检测转子的转速信号。硬件电路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振动信号进行预处理,使之得到具有一定强度且与转速同频的振动信号,包括光电整形电路、可控放大电路、锁相倍频电路、跟踪滤波电路等;第二部分是根据信号相关原理设计的同频相关电路,此电路承担了大部分的不平衡量计算过程,使测试速度更快、更准确,包括电平转换电路、低通滤波电路、同频相关电路等。选用武汉亚为公司设计生产的24位数据采集卡采集振动数据并上传至计算机。测试软件也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应用Visual Basic6.0语言根据数字通信协议编写控制A/D数据采集卡的程序,这是软件部分的核心之处;第二部分是对振动数据进行处理,实现扫频分析功能,并建立存储振动数据的数据库,根据扫频分析的结果选择解算点,以此计算出被测转子的不平衡量大小和位置并显示在相应的人机交互界面上。测试系统的界面主要包括系统启动界面、主测试界面、扫频分析界面、数据库界面和退出提示界面。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整台测试系统的测试精度与稳定性均符合标准要求,能够准确的测量出此类转子的不平衡量。
郜思洋[6](2019)在《基于仿生与气悬浮原理的盘式转子动平衡检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旋转机械是机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防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的诸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盘式转子不平衡不仅是一类旋转机械中的常见问题,也是造成转子系统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盘式转子动平衡检测方法与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近年来,随着电子,计算机和测试技术的迅速发展,动态平衡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研究成果对推动旋转机械高速、高效、高可靠性的运行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盘式转子动平衡研究主要集中在动平衡测试,非对称/非平面模式转子平衡,未经测试的重量平衡,自动平衡等方面。为了提高盘式转子平衡的精度和效率,本文从盘式转子静不平衡量和偶不平衡量分析入手,研究结合仿生学理论与气悬浮技术,设计开发了盘式转子气悬浮动平衡检测试验台,验证了理论的可行性。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在深入分析现有的盘式转子动平衡测量技术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根据盘式转子动平衡测量原理与气悬浮原理,为了解决机械本身传动引起的振动,导致检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气悬浮静平衡转子和偶平衡转子的测量方法。根据悬浮盘水平位移的偏移量、盘式转子静不平衡量和偶不平衡量的关系方程,计算出盘式转子的动不平衡量。研究了空气阻尼对盘式转子的误差影响,进而降低检测误差,提高了气悬浮盘式转子动平衡试验台的检测精度。本文提出的检测方法不需要校验盘式转子标定,在保证检测精度的同时缩短了检测时间,降低了检测成本。(2)为了提高气悬浮悬浮升力,降低悬浮所需气压,将仿生学原理和气悬浮技术相结合,仿生长耳鸮翅膀表面微结构,提出仿生气悬浮结构及设计方法。通过仿真分析与实验验证,揭示了气流对仿生结构的影响规律,利用遗传算法给出了仿生结构最优设计参数。(3)分析了气体压力波动的幅度和频率对转子空间姿态的影响,讨论了转子自激振动的原因,应用数字滤波和多频信号参数识别技术搭建了盘式转子气悬浮动平衡检测试验台的控制与检测系统,实现了气压的直接数字闭环控制。针对传感器采集信号的去噪问题,首先采用剔除脉冲干扰和二次磨光的技术方法对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提出了3σ准则阈值去噪方法应用于信号处理中,提高传感器采集信号的去噪效果。为了提高传感器采集信号的精度,应用了粒子群优化改进BP神经网络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提高了传感器采集信号时的抗干扰能力与收敛速度,进而提高了传感器数据融合精度。(4)设计开发了盘式转子气悬浮动平衡检测试验台并研究了实验方法。根据盘式转子气悬浮动平衡测量的基本原理和工程需求,研究了相关原理和机构的相应设计技术。解决了气悬浮稳定性差、所需气压大、传感器采集信号不准确等技术问题,提高了测量精度。研究设计了实验流程与实验方法并进行了一类盘式转子的动平衡检测,实验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论文的研究为盘式转子动平衡检测技术研究提供了参考。
贾旭飞[7](2019)在《典型旋转设备转子不平衡和叶轮故障分析与处理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旋转设备在我国化工行业中应用广泛。对旋转设备运行故障的准确判断和处理有利于化工装置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不平衡故障是旋转设备运行过程中的一种最常见故障,多由转子质量不平衡引起。基于此,本文详细论述了转子质量不平衡的机理及故障特征,介绍了其平衡原理与平衡方法以及转子运行的振动评价标准,并将上述理论应用于工程实际。针对多台汽轮发电机组、一次风机、给水泵等化工过程中的典型旋转设备,通过振动参数、振动波形及频谱图综合分析故障原因,运用上述各平衡方法进行分析计算,最终通过现场实际验证动平衡方法的有效性。针对某低低压蒸汽冷凝水泵运行过程中突然跳车的问题,在排除电机及机泵机械故障的前提下,通过三维建模,模拟分析泵内部过流部件区域的流场特性,提出了减小叶轮直径以优化内部流场状态进而提升机泵效率的解决方法。结合低比转速泵用叶轮切割公式,对故障机泵叶轮切割,并现场实际验证效果良好,对解决此工况条件下引起的机泵故障有实践意义。
王展,涂伟,张珂,史清华,李洁,魏春雨[8](2019)在《高速主轴动平衡方法研究现状》文中认为动平衡方法是高速主轴在线动平衡的必要条件,是实现高速主轴在线动平衡的关键。基于在线动平衡方法在高速主轴动平衡调控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综述了目前所应用于高速主轴及高速转子的各种动平衡方法。详细地阐述了应用于刚性主轴和柔性主轴的动平衡方法,其中针对刚性主轴的动平衡方法主要介绍了力平衡法和影响系数法;针对柔性主轴的动平衡方法则重点对模态平衡法、影响系数法和无试重平衡法进行了详细地梳理。介绍了全息谱动平衡法和低速动平衡法这2种应用于平衡主轴的新方法。最后,对高速主轴在线动平衡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李志炜[9](2019)在《双转子-机匣系统整机动平衡及多转速多平面虚拟平衡研究》文中指出由于转子材料、制造、装配误差等因素,整机不平衡振动是旋转机械运行过程中普遍会遇到的问题。针对双转子-机匣系统整机不平衡问题,设计了整机动平衡模拟实验台,建立了双转子-机匣整机动力学模型,开展了整机动平衡仿真和实验研究。以某型发动机动力学相似实验台与某型发动机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整机动平衡实验研究。针对多盘柔性转子不平衡振动问题,利用有限元技术,建立了一种无试重下多盘柔性转子虑及多转速多平面平衡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参照某型发动机支承分布特点,设计并搭建了双转子-机匣系统实验台,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转子系统、机匣系统以及转子-机匣耦合系统有限元模型,计算了转子系统与机匣系统对应模态,仿真分析了机匣材料属性、机匣-基础连接刚度等参数对整机动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2)在双转子-机匣系统整机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转子不平衡响应从支承传递到承力机匣的衰减规律,分析了支承测点与机匣测点对转子系统不平衡响应的敏感度,仿真探究了基于不同测点振动响应的整机动平衡效果,并开展了实验研究。(3)研究了某型发动机模拟实验台正、反转两种状态下高、低压转子系统临界转速及不平衡响应,对正、反转两种状态下高压转子系统开展了动平衡实验研究。分析了不同机匣测振点对高、低压转子不平衡响应的敏感度,并对高压转子开展了整机动平衡实验研究。(4)基于某型发动机实际结构和传感器安装位置,探究了激光相位传感器与霍尔传感器两种相位测量方法的可行性。分析了某型发动机机匣不同测振点的风扇转子不平衡响应敏感性,分别采用影响系数法和三圆法在不同机匣测点上对低压风扇开展了低速动平衡实验。(5)针对多盘柔性转子多转速多平面平衡需要反复启停机的问题,利用有限元仿真技术,计算了转子系统在多转速下不同校正平面的影响系数矩阵,形成了虑及多转速多平面无试重虚拟动平衡方法,取代传统平衡多次启停机试重测取过程,仿真计算结果通过实验验证。
姚伟[10](2019)在《转子不平衡量和轴承系数同时识别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旋转机械转子轴承刚度阻尼系数和不平衡量的参数辨识问题一直是转子动力学学科的研究热点之一,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轴承刚度阻尼系数和不平衡量等动力学关键特性参数与转子系统响应之间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关系,直接影响着旋转机械运行可靠性。然而由于安装、运行维护和现场环境等一些复杂因素的影响,通常很难直接获取轴承刚度阻尼系数和不平衡量。为解决该问题,本文针对单盘单跨转子,从理论分析、数值仿真和试验验证三方面开展研究,提出了两种转子不平衡量和轴承系数识别算法,解决了转子轴承刚度阻尼系数和不平衡量的参数辨识问题。本文研究成果还可以为研究更为复杂的实际转子参数识别方法建立基础。论文主要工作内容和结论如下:1)基于转子不平衡连续动力学分析方法,建立了不平衡响应与轴承系数、不平衡量、位置等的函数关系;设计了对称滚动轴承转子、对称滑动轴承转子、非对称滚动轴承转子和非对称滑动轴承转子共4种计算实例,利用matlab编程,分析了利用该函数关系和有限元法计算得到的不平衡响应的异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不平衡响应计算值曲线基本一致,仅在临界频率及附近有明显差别。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由于该函数为复杂的非线性超越函数,基于该函数,利用转轴上若干测点不平衡响应建立的方程组不能直接求解轴承刚度阻尼系数和不平衡量。针对该难题,基于该函数,提出以轴承和转盘不平衡响未知量,建立轴承刚度阻尼系数和不平衡量参数辨识的反问题模型,消除了待识别轴承参数与不平衡激励的耦合,得到了四测点频域融合识别方法。该法只需已知转轴上转盘位置的不平衡响应、两个轴承位置的不平衡响应以及转轴上任意1个其它测点不平衡响应,就可以实现不平衡量和轴承系数的同时识别。2)为克服四测点频域融合识别方法只适用于识别滚动轴承转子系统的轴承刚度阻尼的问题,构建了轴承同方向主系数与交叉耦合系数的函数关系,提出通过微调转速构建足够方程,形成方程组,解决了通过增加测点无法构建有效方程的难题,消除了待识别轴承参数与不平衡激励的耦合,得到了微调转速四测点频域融合识别方法。该方法无需测量转盘不平衡响应,只需两个轴承及其附近共4测点的不平衡响应,就能实现不平衡量和轴承刚度阻尼系数识别,既适用于滚动轴承转子又适用于滑动轴承转子。3)设计了对称滚动轴承转子和非对称滚动轴承转子2种计算实例,采用不平衡响应计算值加入3种不同误差作为输入,利用mtalab编程,基于四测点频域融合识别方法分析了不平衡量和轴承刚度阻尼系数识别效果,结果表明该方法识别误差与不平衡响应测量的精确性相关性较大,与测量的准确性相关性次之。4)设计了非对称滑动轴承转子、非对称滚动轴承转子、对称滑动轴承转子和对称滚动轴承转子4种计算实例,采用不平衡响应计算值加入7种不同误差作为输入,利用matlab编程,基于微调转速四测点频域融合识别方法分析了不平衡量和轴承刚度阻尼系数识别效果,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识别滑动轴承刚度阻尼系数,其识别误差仍然与不平衡响应测量的精确性相关性较大,与测量的准确性相关性次之。5)研发了转子实验台的机械及电气系统,形成了多功能转子试验台,设计了2种实验步骤,开展了实验研究,验证了两种转子不平衡量和轴承系数识别方法有效性和准确性。结果表明:论文所提出的两种识别方法可以达到工程应用要求,其中四测点频域融合识别方法准确性较高;电涡流振动位移传感器和测试系统的分辨率及各测量通道的一致性对识别效果至关重要。
二、高速转子的低速动平衡理论与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速转子的低速动平衡理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旋转机械现场动平衡方法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影响系数法 |
1.1 方法原理 |
1.2 研究现状 |
1.3 现场应用 |
1.3.1 影响系数法 |
1.3.2 三圆法 |
1.4 小结 |
2 模态平衡法 |
2.1 方法原理 |
2.2 研究现状 |
2.3 现场应用 |
2.4 小结 |
3 全息动平衡技术 |
3.1 方法原理 |
3.2 研究现状及小结 |
4 自动平衡技术 |
4.1 原理及研究现状 |
4.1.1 被动式自动平衡技术 |
4.1.2 主动式自动平衡技术 |
4.2 现场应用 |
4.3 小结 |
5 现场动平衡讨论与展望 |
6 结束语 |
(2)储能飞轮混合支承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储能飞轮支承系统研究现状 |
1.2.1 混合支承系统简介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2章 飞轮转子及其钻削动平衡实验 |
2.1 引言 |
2.2 飞轮转子材料选择 |
2.2.1 金属飞轮转子结构分类 |
2.2.2 一体式锻造飞轮材料选择 |
2.2.3 飞轮锻造及其热处理 |
2.3 飞轮转子专用动平衡机研究 |
2.3.1 动平衡机结构介绍 |
2.3.2 软硬支承动平衡机工作原理 |
2.4 飞轮转子钻削动平衡实验 |
2.4.1 小钻削深度 |
2.4.2 大钻削深度 |
2.4.3 大质量飞轮转子动平衡实验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轴向永磁卸载轴承研究 |
3.1 引言 |
3.2 磁力计算理论方法概述 |
3.2.1 等效磁荷法 |
3.2.2 分子电流法 |
3.3 基于特制钕铁硼的永磁卸载轴承研究 |
3.3.1 特制钕铁硼简介 |
3.3.2 永磁卸载轴承结构设计 |
3.3.3 基于有限元法的磁力计算 |
3.3.4 永磁卸载轴承卸载力测量 |
3.4 新型永磁卸载轴承研究 |
3.4.1 基于模块式永磁单元的卸载轴承 |
3.4.2 双定子永磁卸载轴承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混合支承系统的飞轮充放电循环实验 |
4.1 引言 |
4.2 飞轮充放电测试系统 |
4.2.1 测试系统概述 |
4.2.2 飞轮储能变流器 |
4.2.3 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 |
4.3 飞轮升降速实验 |
4.3.1 混合支承系统振动特性 |
4.3.2 充放电循环实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3)9E燃气轮机轴瓦不稳定振动问题监测分析及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9E燃气轮机组振动监测系统 |
2.1 振动监测系统组成 |
2.1.1 轴振监测系统 |
2.1.2 瓦振监控系统 |
2.2 振动数据的测量装置 |
2.3 振动数据的采集装置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振动测量功能扩展及干扰问题的改进 |
3.1 振动测量中存在的问题 |
3.2 振动测量系统功能扩展 |
3.2.1 振动历史数据采集功能的实现 |
3.2.2 振动测量通道的扩展 |
3.3 振动干扰问题的研究及改进 |
3.3.1 多倍频干扰问题的研究 |
3.3.2 测量误差问题的研究及改进 |
3.3.3 测量元件可靠性改进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动平衡技术在9E燃气轮机组的应用研究 |
4.1 动平衡原理 |
4.2 现场动平衡试验措施及效果分析 |
4.2.1 现场动平衡试验措施 |
4.2.2 现场动平衡试验效果分析 |
4.2.3 现场动平衡试验总结 |
4.3 工厂动平衡试验措施及效果分析 |
4.4 不稳定振动优化措施 |
4.4.1 发电机动平衡的优化 |
4.4.2 燃气轮机3号轴瓦振动爬升优化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9E燃气轮机轴瓦不平衡问题的研究 |
5.1 轴瓦不平衡的状态监测 |
5.1.1 滑动轴承工作原理 |
5.1.2 9E燃气轮机3号轴瓦的监测 |
5.1.3 9E燃气轮机2号轴瓦的监测 |
5.2 激光对中技术在9E燃气轮机的应用 |
5.2.1 缸体激光对中技术的应用 |
5.2.2 轴承座激光对中技术的应用 |
5.2.3 激光对中应用效果及验证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4)转子不平衡故障机理及其精确动平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转子动平衡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传统动平衡方法回顾 |
1.2.2 动平衡方法研究进展与趋势 |
1.3 环境激励对转子动态特性影响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旋转机械的同源信息融合技术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2 全矢谱理论 |
2.1 引言 |
2.2 全矢谱理论基础 |
2.2.1 转子运动方程与轴心轨迹的关系 |
2.2.2 转子进动分解 |
2.3 全矢谱参数的数值计算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3 转子不平衡故障机理及环境激励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转子不平衡 |
3.2.1 Jeffcott转子模型下系统的响应 |
3.2.2 各向异性模型下系统的响应 |
3.2.3 转子‐轴承有限元模型下系统的响应 |
3.3 转子不平衡故障特征 |
3.4 影响转频响应的环境激励种类及影响程度 |
3.4.1 两种环境激励的形式 |
3.4.2 多激励下转子的响应的解析解 |
3.4.3 环境激励影响程度 |
3.5 本章小结 |
4 全矢动平衡方法 |
4.1 引言 |
4.2 基于全矢谱理论的平衡方法 |
4.3 全矢动平衡方法与传统单方向影响系数法对比 |
4.4 复杂环境激励下全矢动平衡的误差 |
4.4.1 数值仿真分析 |
4.4.2 有限元仿真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全矢谱的平衡目标优化 |
5.1 引言 |
5.2 参考方向优化方法 |
5.3 等效振矢优化方法 |
5.3.1 椭圆轨迹下转子的进动特性分析 |
5.3.2 等效振矢的构建原理 |
5.3.3 环境激励对两种平衡目标的影响程度对比 |
5.4 动平衡模拟实验 |
5.4.1 模型的建立 |
5.4.2 模拟动平衡过程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课题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在校期间参与项目 |
致谢 |
(5)基于硬件相关的多通道动平衡测试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 |
1.2 国内外技术发展及研究现状 |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多通道动平衡测试仪的总体方案设计 |
2.1 转子的分类 |
2.2 动平衡原理 |
2.2.1 刚性转子平衡原理 |
2.2.2 柔性转子平衡原理 |
2.3 动平衡的测试方法 |
2.3.1 影响系数法原理 |
2.3.2 振型分离平衡法 |
2.4 多通道动平衡测试仪的总体方案 |
2.4.1 设计要求 |
2.4.2 总体方案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信号调理电路的设计 |
3.1 传感器的原理及其选型 |
3.1.1 压电式传感器 |
3.1.2 压电式传感器选型及其Q-U转换电路 |
3.1.3 转速测试传感器 |
3.2 滤波器电路的设计 |
3.2.1 振动信号干扰的来源 |
3.2.2 自动跟踪滤波电路的设计 |
3.3 可控放大电路设计 |
3.4 光电整形电路的设计 |
3.5 锁相倍频电路的设计 |
3.6 电平转换电路的设计 |
3.7 整周期控制电路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同频相关电路的设计 |
4.1 同频相关电路的理论依据 |
4.2 同频相关电路设计 |
4.2.1 正、余弦信号发生器的理论基础 |
4.2.2 正、余弦信号发生器电路设计 |
4.2.3 信号相关处理器的设计 |
4.3 同频相关电路的理论误差分析 |
4.4 低通滤波电路的设计 |
4.5 电压补偿电路的设计 |
4.6 数据采集电路的设计 |
4.6.1 A/D转换概述 |
4.6.2 数据采集卡的选用 |
4.6.3 A/D转换的误差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测试系统的软件设计 |
5.1 数据采集的实现 |
5.1.1 数字通信基本知识 |
5.1.2 MODBUS通信协议 |
5.1.3 A/D采集卡的控制 |
5.2 测试系统启动界面的设计 |
5.3 扫频分析界面的设计 |
5.4 数据库技术 |
5.4.1 数据库应用简介 |
5.4.2 数据库的设置 |
5.4.3 数据库界面的设计 |
5.5 主测试界面的设计 |
5.6 退出提示界面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测试系统的相关实验 |
6.1 压电式传感器线性度测试实验 |
6.2 采集卡采集精度测试实验 |
6.3 同频相关电路精度测试实验 |
6.4 系统综合性能测试实验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基于仿生与气悬浮原理的盘式转子动平衡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 |
第2章 动平衡理论研究与误差分析 |
2.1 引言 |
2.2 动平衡测量特性分析 |
2.3 转子不平衡分类 |
2.4 盘式转子动平衡测量基本原理 |
2.5 盘式转子气悬浮动平衡测量基本原理 |
2.5.1 盘式转子与静不平衡量之间的关系 |
2.5.2 盘式转子与偶不平衡量之间的关系 |
2.5.3 双面分离算法 |
2.6 空气阻尼对转动惯量测量的分析 |
2.6.1 空气阻尼对转动惯量的影响 |
2.6.2 空气阻尼对周期和振幅的影响 |
2.6.3 空气阻尼的测量方法 |
2.6.4 空气阻尼的测量误差计算方法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长耳鸮膀结构的盘式转子气悬浮动平衡检测试验台仿生机理研究 |
3.1 引言 |
3.2 长耳鸮翅膀形貌生物模本 |
3.3 仿生长耳鸮翅膀形态特征与建模 |
3.3.1 长耳鸮翅膀表面生物特征提取和映射 |
3.3.2 翅膀表面结构建模 |
3.3.3 翅膀攻角特征建模 |
3.4 基于长耳鸮翅膀攻角仿生悬浮盘模型仿真分析 |
3.4.1 流体动力学控制方程 |
3.4.2 建立湍流模型 |
3.4.3 压力云图 |
3.5 盘式转子气悬浮动平衡检测试验台结构设计与优化 |
3.5.1 基于遗传算法的长耳鸮翅膀仿生结构优化建模 |
3.5.2 实验测试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动平衡测量信号处理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动平衡检测信号的特点 |
4.3 不平衡量特征信号预处理 |
4.4 小波降噪理论 |
4.5 动平衡信号的去噪处理 |
4.5.1 阈值法去噪 |
4.5.2 分解层数的确定 |
4.5.3 分解层数的自适应控制 |
4.5.4 3σ准则阈值去噪 |
4.6 数据融合算法 |
4.6.1 BP神经网络 |
4.6.2 改进的BP神经网络 |
4.6.3 粒子群优化改进BP神经网络 |
4.6.4 加权数据融合 |
4.7 数据处理 |
4.8 实验对比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盘式转子气悬浮动平衡检测试验台样机开发与试验 |
5.1 引言 |
5.2 设计试验台系统结构 |
5.2.1 试验台目标 |
5.2.2 试验台设计原则 |
5.3 试验台结构模型 |
5.4 气悬浮动平衡检测系统 |
5.5 样机发开与测试 |
5.6 实验结果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7)典型旋转设备转子不平衡和叶轮故障分析与处理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旋转设备不平衡及动平衡发展现状 |
1.2.1 转子不平衡及转子分类 |
1.2.2 转子动平衡发展现状 |
1.3 离心泵数值模拟研究 |
1.4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转子不平衡与动平衡理论及方法 |
2.1 转子质量不平衡机理及故障特征 |
2.2 刚性转子平衡原理与方法 |
2.2.1 两平面平衡力学原理 |
2.2.2 动平衡方法 |
2.3 挠性转子平衡原理与方法 |
2.3.1 平衡原理与方程 |
2.3.2 振型平衡法 |
2.3.3 影响系数法 |
2.3.4 平衡法优缺点及实施步骤 |
2.4 转子振动评价标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转子动平衡应用实例 |
3.1 25MW汽轮发电机组振动分析处理 |
3.1.1 汽轮发电机组简介 |
3.1.2 1#汽轮发电机组动平衡 |
3.1.3 2#汽轮发电机组动平衡 |
3.2 40MW汽轮发电机组转子动平衡 |
3.2.1 汽轮发电机组简介 |
3.2.2 发电机动平衡 |
3.3 风机动平衡 |
3.4 给水泵动平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冷凝水泵故障诊断分析研究 |
4.1 冷凝水泵故障现象及分析 |
4.1.1 冷凝水泵简介 |
4.1.2 冷凝水泵故障现象 |
4.1.3 冷凝水泵故障分析 |
4.2 流体力学模型 |
4.2.1 流体力学参数 |
4.2.2 流体力学方程 |
4.2.3 标准k-ε模型 |
4.3 冷凝水泵三维建模分析 |
4.3.1 冷凝水泵三维建模 |
4.3.2 模型网格划分 |
4.3.3 边界条件 |
4.3.4 内部流场分析 |
4.4 叶轮切割公式 |
4.5 冷凝水泵故障处理 |
4.5.1 冷凝水泵参数计算 |
4.5.2 冷凝水泵故障解决 |
4.5.3 故障处理结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8)高速主轴动平衡方法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刚性主轴的动平衡方法 |
1.1 力平衡法 |
1.2 刚性主轴的影响系数法 |
1.2.1 单面影响系数法 |
1.2.2 双平面影响系数法 |
2 柔性主轴的动平衡方法 |
2.1 影响系数法 |
2.2 模态平衡法 |
2.3 无试重动平衡法 |
3 其他动平衡方法 |
3.1 全息谱动平衡法 |
3.2 低速动平衡法 |
4 动平衡方法展望 |
5 结语 |
(9)双转子-机匣系统整机动平衡及多转速多平面虚拟平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转子动平衡方法概述 |
1.3 发动机转子动平衡研究概述 |
1.3.1 柔性转子高速动平衡 |
1.3.2 双转子动平衡 |
1.3.3 发动机整机动平衡 |
1.4 发动机整机动力特性研究概述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带机匣双转子实验台设计与动力学特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带机匣双转子实验台设计 |
2.2.1 某型发动机结构介绍 |
2.2.2 转子结构设计 |
2.2.3 静子机匣结构设计 |
2.3 带机匣双转子实验台有限元建模及模态分析 |
2.3.1 双转子系统模态分析 |
2.3.2 静子机匣模态分析 |
2.3.3 转子-机匣系统模态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带机匣双转子系统动平衡仿真与实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基于不同测点信号的整机动平衡仿真研究 |
3.2.1 基于支承测点振动信号 |
3.2.2 基于承力机匣测点振动信号 |
3.3 带机匣双转子系统动平衡实验研究 |
3.3.1 实验台搭建与安装方案 |
3.3.2 测试系统及动平衡系统简介 |
3.3.3 基于支承及机匣测点的整机动平衡实验 |
3.3.4 工艺动平衡与整机动平衡实验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某型发动机模拟实验台整机动平衡实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双转子系统动平衡原理 |
4.3 某型发动机模拟实验台动平衡实验(不带机匣) |
4.3.1 高、低压转子同转下动平衡实验 |
4.3.2 高、低压转子对转下动平衡实验 |
4.4 某型发动机模拟实验台动平衡实验(带机匣) |
4.4.1 机匣测振点敏感度实验研究 |
4.4.2 带机匣双转子动平衡实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某型发动机整机低速动平衡实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整机动平衡原理 |
5.3 某型发动机不平衡振动相位测试方法研究 |
5.3.1 激光相位传感器采集高压转子相位可靠性验证实验 |
5.3.2 霍尔传感器采集高压转子相位方法研究 |
5.3.3 霍尔传感器采集高压转子相位可靠性验证实验 |
5.4 基于不同测振点的某型发动机整机低速动平衡实验研究 |
5.5 某型发动机三圆法动平衡实验研究 |
5.5.1 三圆平衡法原理 |
5.5.2 基于测振点1的三圆法动平衡实验研究 |
5.5.3 基于测振点2的三圆法动平衡实验研究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多转速多平面无试重虚拟动平衡方法仿真分析 |
6.1 引言 |
6.2 多转速多平面动平衡原理 |
6.3 无试重虚拟动平衡仿真计算 |
6.3.1 多盘柔性转子模型及模态计算 |
6.3.2 单转速双平面(低速) |
6.3.3 单转速双平面(高速) |
6.3.4 双转速双平面 |
6.3.5 三转速双平面 |
6.3.6 双转速三平面 |
6.3.7 三转速三平面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多转速多平面无试重虚拟动平衡方法实验研究 |
7.1 引言 |
7.2 无试重虚拟动平衡力学原理 |
7.3 无试重虚拟动平衡实验验证 |
7.3.1 单转速双平面(低速) |
7.3.2 单转速双平面(高速) |
7.3.3 双转速双平面 |
7.3.4 三转速双平面 |
7.3.5 双转速三平面 |
7.3.6 三转速三平面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10)转子不平衡量和轴承系数同时识别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转子动力学计算方法 |
1.2.2 转子不平衡量辨识及动平衡方法 |
1.2.3 转子支承刚度阻尼系数识别方法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四测点频域融合识别方法的理论研究 |
2.1 单盘单跨转子不平衡响应连续动力学分析方法 |
2.2 四测点频域融合识别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3 四测点频域融合识别方法的数值实验 |
3.1 不平衡响应解析解的数值实验 |
3.1.1 计算实例1-非对称滑动轴承转子系统 |
3.1.2 计算实例2-非对称滚动轴承转子系统 |
3.1.3 计算实例3-对称滑动轴承转子系统 |
3.1.4 计算实例4-对称滚动轴承转子系统 |
3.1.5 分析与讨论 |
3.2 四测点频域融合识别方法的数值实验 |
3.2.1 计算实例2-非对称滚动轴承转子 |
3.2.2 计算实例4-对称滚动轴承转子 |
3.2.3 分析与讨论 |
3.3 本章小结 |
4 微调转速四测点频域融合识别方法的理论研究 |
4.1 轴承刚度阻尼系数识别 |
4.2 不平衡量识别 |
4.3 本章小结 |
5 微调转速四测点频域融合识别方法的数值实验 |
5.1 计算实例5-非对称滑动轴承转子系统 |
5.1.1 基本参数及实验思路 |
5.1.2 实验结果 |
5.1.3 分析与讨论 |
5.2 计算实例6-非对称滚动轴承转子系统 |
5.2.1 基本参数及实验思路 |
5.2.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2.3 分析与讨论 |
5.3 计算实例3-对称滑动轴承转子系统 |
5.3.1 基本参数及实验思路 |
5.3.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3.3 分析与讨论 |
5.4 计算实例4-对称滚动轴承转子系统 |
5.4.1 基本参数及实验思路 |
5.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4.3 分析与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6 实验研究 |
6.1 实验台开发 |
6.2 实验过程及结论 |
6.2.1 实验目的与步骤 |
6.2.2 实验数据、分析及结论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高速转子的低速动平衡理论与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旋转机械现场动平衡方法研究进展[J]. 张雪辉,焦瀚晖,胡东旭,李文,左志涛,陈海生. 机电工程, 2021(11)
- [2]储能飞轮混合支承系统研究[D]. 涂伟超.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3]9E燃气轮机轴瓦不稳定振动问题监测分析及试验研究[D]. 陈就兴.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4]转子不平衡故障机理及其精确动平衡方法研究[D]. 肖洒. 郑州大学, 2020(02)
- [5]基于硬件相关的多通道动平衡测试系统研究[D]. 张宇. 沈阳理工大学, 2020(08)
- [6]基于仿生与气悬浮原理的盘式转子动平衡检测方法研究[D]. 郜思洋. 长春工业大学, 2019(02)
- [7]典型旋转设备转子不平衡和叶轮故障分析与处理方法研究[D]. 贾旭飞.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2)
- [8]高速主轴动平衡方法研究现状[J]. 王展,涂伟,张珂,史清华,李洁,魏春雨. 现代制造工程, 2019(06)
- [9]双转子-机匣系统整机动平衡及多转速多平面虚拟平衡研究[D]. 李志炜.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10]转子不平衡量和轴承系数同时识别方法研究[D]. 姚伟.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