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自行设计的碳氢微量自动分析仪的试制(论文文献综述)
邓耀祖,冯立明,吴葆厚[1](1982)在《有机化合物中碳氢分析方法的发展和现况》文中研究指明 前言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有机化合物中碳氢元素的分析无论在操作方法和仪器装置及试剂方面都获得较重大发展,日益走向通用化、高速化、自动化、微量化和准确化。国外已有专著论述,并有大批商品化的自动分析仪出现,但国内尚在摸索发展阶段。现根据国内外有关文献报导和进行实地调查的结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金工组[2](1977)在《碳、氢、氮自动分析仪的试制》文中指出 有机化合物碳、氢、氮元素分析,多年来一直采用普列格(Pregl)经典法,比较复杂,须有一定的化学知识才能掌握。随着我国石油化工和科学研究的迅速发展,要求有自动、快速、准确的元素分析仪器。在我院党委的领导下,于1973年成立了碳、氢、氮自动分析仪的试制小组。试制组同志遵循毛主席“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教导,以大庆工人为光辉榜样,在资料缺乏、加工设备不足的情况下,克服种种困难,特别是在英明领袖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的喜讯的巨大鼓舞下,加快了试制进度,于1976年底试制成功并移交使用。
李建芬[3](2007)在《生物质催化热解和气化的应用基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能源形势日益严峻,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合理开发和利用新型可再生的洁净能源已成为当前紧迫的研究课题。生物质能作为唯一可储存和运输的可再生能源,其高效转换和洁净利用日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生物质热转化技术是实现其能量转换的最有效途径,尤其是将其转化为气体燃料或气化发电。而限制其气化应用的瓶颈和主要障碍是气体中焦油的存在,催化热解气化被认为是去除焦油和提高气化效率最有效的方法。本文依托华中科技大学环境学院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国际交流合作项目,对生物质(油棕废弃物和锯屑)的催化热解和气化技术展开了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锯屑和油棕废弃物分别是木材加工业和东南亚油棕种植地区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在实际应用和实验室研究中,必需预先经过干燥、破碎和筛分,得到不同粒径范围的实验原料。其理化特性分析显示:油棕废弃物和锯屑都含有较高的挥发份,相对较低的固定碳含量;它们的低位热值约为20MJ/kg,与烟煤和褐煤的热值相当。同时,原料中有害元素N和S含量极低,灰分含量小于5%,所以油棕废弃物和锯屑都是环境友好的生物质资源。催化剂的研制是本课题的重要工作之一。本文开发和制备了负载型纳米镍基催化剂,以纳米氧化镍为活性成分,将其负载到γ-Al2O3或自制的赤泥粉煤灰载体上,评价了它在生物质催化热解和气化过程中的催化活性。纳米氧化镍粉体的制备采用均匀沉淀法,并利用FTIR、TGA、XRD、TEM等手段对所得纳米NiO颗粒及其前驱体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同时探讨了制备纳米氧化镍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利用热重分析仪初步评价了纳米氧化镍对生物质三种主要成分热解的催化活性,而且与微米NiO的催化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纳米NiO能显著地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导致生物质热分解发生在更低的温度,显示出比微米NiO更好的催化活性。在此基础上,以γ-Al2O3为载体,利用沉淀——沉积的方法制备了负载型Nano-NiO/γ-Al2O3催化剂,催化剂中NiO负载量达12wt%以上,负载的NiO粒径在12-18nm之间,其表面积高于商业镍基催化剂。此外,为节省催化剂制备成本和减少环境污染,本文利用工业固废——赤泥和粉煤灰等为原料,制备了催化剂载体,探讨了载体的焙烧工艺和最佳配方。载体的性能测试表明,所制备的催化剂载体符合工业要求,达到了废物资源化的目的。随后,参照Nano-NiO/γ-Al2O3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条件,制备了负载型Nano-NiO/赤泥粉煤灰催化剂,其NiO负载量约10wt%,表面积甚至高于Nano-NiO/γ-Al2O3催化剂。利用逆流上吸式固定床对油棕废弃物的热解进行了详细研究,重点探讨了两个主要的热解运行条件(温度和气体停留时间)对油棕废弃物热解产物特性的影响,并采用各种分析手段对热解产物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尤其是建立了热解焦油的系统分析方法。实验证明:温度对生物质热解产物的分布和特性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热解温度升高,固体残余焦炭和液体焦油的产量显著降低,气体产量快速增加,气体中H2、CO和CH4的含量随之升高,而CO2含量急剧减小。热解温度升高也使焦油中含氧化合物种类和含量减少,而芳香化合物含量升高,焦油成分随温度而变化。气体停留时间对生物质的热解也有很重要的影响,本实验条件下,停留时间为15s时,气体产量最大。同时,采用HSC模拟软件对油棕废弃物的热解进行了热力学平衡模拟计算,计算结果与生物质热解实验中的产物特性和变化趋势相符。此外,还以苯甲醚为焦油模型化合物,对其热解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提出了自由基反应机理,较好地解释了热解实验中焦油的变化趋势。在双床石英反应器系统上对油棕废弃物的催化热解进行了对比研究,并评价了各种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测试了纳米镍基催化剂的寿命和再生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焦炭对生物质热解有一定的催化作用,能提高气体成分中CO的含量,但催化过程中,焦炭被逐渐消耗。白云石能有效地去除热解气中的焦油,提高气体产率,但对甲烷的重整和转化没有催化效果。本文开发的负载型Nano-NiO/γ-Al2O3催化剂和Nano -NiO/赤泥粉煤灰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相当,这两种镍基催化剂都能高效去除生物质热解过程中产生的焦油,并显著提高气体产率,调整气体成分,其催化效果明显优于白云石和焦炭。特别地,纳米镍基催化剂的抗失活能力强,失活速率缓慢,并可通水蒸汽和二氧化碳混合气使之再生。利用本实验室自行设计的双床不锈钢反应器系统,在连续进料方式下,对锯屑水蒸气催化气化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探讨和分析了各工艺参数对锯屑催化气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物质气化过程中引入水蒸气和升高温度均能显著提高产气量和H2产率,水蒸气的最佳通入量为1.33(S/B)。催化剂的影响也很大,本文所开发的Nano-NiO/γ-Al2O3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明显优于白云石和焦炭催化剂,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相对于生物质催化热解,水蒸气催化气化的产气量、H2产率和焦油去除效率更高,残余焦炭量更少,因而更适合产气或制H2。为了开拓生物质热转化产物的利用途径,本文探讨了生物质气作为燃料电池燃料的可行性,研究了生物质气组成对其发电效率的影响;同时,考察了生物质热转化后的残余焦炭对工业废水中铜离子的吸附性能。结果显示,其吸附效率达86%以上。这些开拓性研究将有助于生物质热转化技术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
杨阳[4](2019)在《生物质水热还原二氧化碳的研究 ——碳水化合物和含氮生物质还原二氧化碳产甲酸》文中研究表明CO2过度排放所引发的温室效应及化石能源的快速消耗已成为当前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CO2本身是一种丰富、廉价、清洁的碳资源,如果可以绿色、快速、高效地将CO2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工产品/燃料,将是从根本上解决CO2问题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缓解能源危机的可行方法。CO2转化为化学品,外加能源或氢源不可或缺。虽然光/电能驱动的CO2还原解决了能量输入问题,但是目前的研究成果存在效率低、电极材料制备复杂、且难以工业化等局限;而催化氢化工艺虽然有望实现工业化,但是氢气的生产、运输及存储过程对化石能源的消耗无法避免,因此如何实现低能耗、高效率地还原CO2仍是一个难题。已有研究表明,水热条件下原位生成的氢对于还原CO2具有很高的效率,同时生物质在水热条件下可通过分解水或自身裂解的方式产氢,且生物质可同步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学品,这意味着利用生物质水热产原位氢有可能实现CO2的高效快速转化。基于此,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在水热环境中,试图利用生物质作为廉价的氢源输入直接原位还原CO2,一方面利用生物质或水中所富含的氢实现CO2原位高效还原,另一方面促使生物质原位同步向高附加值化学品的转化,从而实现生物质及CO2的协同资源化。研究主要从碳水化合物及含氮生物质这两大主流生物质水热还原CO2展开,考虑到在CO2捕集过程中,CO2通常以HCO3-或CO32-的形式保存下来,因此研究主体采用NaHCO3作为CO2源,具体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首先(第二章),研究了碳水化合物的模型化合物甲醇水热还原NaHCO3。通过改变甲醇及NaHCO3的量,成功实现甲醇高选择性还原NaHCO3产甲酸,同时甲醇被氧化为甲醛及甲酸。为了区分NaHCO3源及甲醇源甲酸,建立13C-NMR定性/定量测定甲酸的方法。其次,通过调节反应温度、时间及水填充率等条件,提高甲醇还原NaHCO3效率至42.3%。通过时间梯度实验,确定了甲醇依次被氧化为甲醛及甲酸进而还原NaHCO3的反应路径。同时,课题组自行搭建首台原位高温高压红外系统对反应过程进行追踪,并配合利用H/2H-NMR及DFT计算等手段,结果表明,甲醇水热还原NaHCO3的还原机理包含两种途径:分别为水催化甲醇产氢及甲醇直接氢转移还原NaHCO3。其次(第三章),研究了碳水化合物代表葡萄糖水热还原NaHCO3。通过对葡萄糖及NaHCO3添加量的调控,成功实现葡萄糖还原NaHCO3产甲酸。并通过改变反应时间、温度及水填充率,优化甲酸产率至33.6%。通过对葡萄糖与NaHCO3反应后产物分布的研究,发现葡萄糖在还原NaHCO3的同时,被转化为甲酸、乙酸、乳酸等产物。同时直接采用CO2与葡萄糖进行反应,在碱液中静置后,成功实现葡萄糖还原CO2产甲酸,并发现纤维素也可水热还原NaHCO3产甲酸。进一步通过反应历程研究,确认了葡萄糖还原NaHCO3反应机制,主要通过链端醛基进行,主要路径为葡萄糖断键生成甘油醛及乙醇醛等小分子糖,其后小分子糖完成NaHCO3还原。但由于甘油醛双羟基相邻的特殊结构,导致其脱水反应无法避免,造成NaHCO3还原效率下降,因此设计了两步法以促进葡萄糖还原NaHCO3效率,优化后可得到55%甲酸产率,最后同样通过两步法,将纤维素还原NaHCO3效率提升至76.2%。再次(第四章),研究了含氮生物质水热还原NaHCO3。由于含氮生物质中,微藻具有分布广泛、廉价易得等优点,因此实验选用微藻作为代表研究其水热还原NaHCO3的可行性及反应机制。通过实验条件优化,发现微藻与NaHCO3在300 oC反应2 h时,NaHCO3可被还原为甲酸,产率为15.6%,而在还原NaHCO3的同时,微藻被转化为有机酸及N-取代内酰胺等高附加值化学品。通过蛋白质、糖、脂肪等微藻组分分别与NaHCO3反应的对比,确认微藻主要通过其蛋白质组分还原NaHCO3,而糖、脂肪对该过程几乎无影响。通过时间梯度实验捕捉中间产物,发现微藻内蛋白质通过转化为内酰胺实现NaHCO3的还原。最后,直接采用CO2进行反应,在碱液中静置后,成功实现微藻还原CO2产甲酸,并发现小球藻及小球藻藻渣也可水热还原NaHCO3产甲酸,即该反应对所有含氮生物质具有普适性。最后(第五章),为了探讨含氮生物质水热还原NaHCO3的反应机理,对内酰胺水热还原NaHCO3反应特性及机制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照实验及反应历程研究,发现内酰胺通过水解形成氨基,并被依次氧化为羟胺、肟、亚硝基完成NaHCO3的还原,其后,亚硝基与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铵根离子反应生成氮气,而铵根离子来自于内酰胺生成γ丁内酯的过程。反应中生成的γ丁内酯,可进一步水解脱羧形成醇类,随后被氧化为酸,或与未参与反应的内酰胺加成形成N-取代内酰胺。最后,为了提高含氮生物质水热还原NaHCO3的反应效率,以内酰胺为还原剂,进行了NaHCO3还原的催化剂探索。发现Pd/C对该反应具有较好的催化效果,可提高NaHCO3还原产甲酸产率至30%。同时,Pd/C在反应中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未发现溶出或形貌破坏等现象。通过上述研究,本论文确认了碳水化合物及含氮生物质水热还原CO2的可行性,同步实现了生物质向有机酸及含氮化合物等高附加值化学品的原位转化,并分别确认了二者分子内富含的羟/醛基及氨基水热还原CO2的反应路径及机理,为生物质还原CO2研究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官远明[5](1979)在《ZWF-1型碳氢微量自动分析仪生产定型鉴定会在湖南省邵阳市召开》文中研究表明 湖南省电子工业局于1979年3月27日至3月30日,在邵阳主持召开了ZWF-1型碳氢微量自动分析仪生产定型技术鉴定会。第四机械工业部、湖南省医药管理局等领导部门派员参加了会议。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北京、上海、天津等16个省市。代表中有云南大学、复旦大学、兰州大学、贵州大学、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所、青海盐湖研究所、大庆石油化工总厂和石油、化工、医药、煤碳、电力、地质、农林等生产和科研部门共41个单位66名代表。
苏衡[6](2019)在《二苯并噻吩和乙酰苯胺中碳氢氮硫元素含量标准物质的研制》文中指出碳氢氮硫元素广泛存在于煤炭、石油、化工产品、粮食以及土壤中。准确测量这些元素的含量,对于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治理环境污染有重要的意义。这些元素的含量通常采用红外法或热导法测量。这些相对测量方法需要有机纯物质的元素含量标准物质校准。目前,我国还没有此类标准物质,无法实现量值溯源。本学位论文以研制有机纯物质的碳氢氮硫元素含量标准物质为目标,根据各组分含量计算目标元素含量,重点研究有机杂质含量和痕量水分的测定方法。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研究了高纯有机物的杂质含量测量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测量有机杂质,采用选择离子检测方法,固体中杂质含量的检测限为1.0 mg/kg。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量有机物杂质含量,改进了熔化分数的取值方法,引入固溶体修正,配合极低升温速率,明显改善了DSC法的准确度。采用卡尔费休法测量有机物痕量水分,通过在手套箱内无水环境进样,消除了进样过程中环境湿气的干扰,含水量检出限达到5μg。采用区域熔融法提纯有机物,将杂质含量降至0.01%以下。原料的超高纯度和杂质含量的准确测定,保证了根据组分含量计算元素含量的准确性。基于上述技术,研制了二苯并噻吩中硫元素含量的标准物质和乙酰苯胺中碳氢氮元素的标准物质。通过质量平衡法测得二苯并噻吩纯度为99.9939%,根据各组分含量得知硫含量为0.174013 g/g,相对扩展不确定度0.017%;乙酰苯胺的纯度为99.9946%,碳含量为0.71099 g/g,相对扩展不确定度0.0094%;氢含量为0.06712g/g,相对扩展不确定度0.12%;氮含量为0.10363 g/g,相对扩展不确定度0.07%。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上述标准物质为我国碳氢氮硫元素含量的测量提供了校准用的标准物质,能够保障测量结果准确可靠,等效一致。其中,DSC法测量有机物杂质的改进方法以及卡尔费休测量固体有机物痕量水分的改进方法,在有机纯物质标准物质的研制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李苑麟[7](2020)在《枞酸、左旋海松酸和两种松香酯的氧化过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松香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林产资源,化学组成中含有多种树脂酸。松香酯为松香与单元或多元醇酯化而成的产物,是被广泛应用的松香改性树脂。然而由于松香中的树脂酸分子中含有共轭双键,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容易发生氧化反应,使得松香产品的性能降低,限制其诸多应用领域。因此,松香、松脂的氧化反应,一直以来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课题。为了提高松香及其改性树脂产品生产质量,减少和避免生产、储存和运输过程发生氧化反应致使产品质量下降,有必要开展树脂酸和改性松香酯的氧化过程研究,了解氧化反应规律,为松香产品热稳定性评估、抗氧化技术开发等提供理论基础。本文以松香树脂酸中两种代表性成分:枞酸及左旋海松酸、最常用的两种松香酯:松香甘油酯(GER)及松香季戊四醇酯(RPE)为研究重点,开展了相关的氧化过程热稳定性工艺研究。研究内容及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枞酸热稳定性和氧化过程特性采用热重分析仪(TG)研究了枞酸在氧气氛围下的热分解特性和分解动力学。通过自行设计的小型密闭压力容器试验(MCPVT)装置研究了枞酸氧化反应特性。利用碘量法跟踪测定了枞酸氧化反应的过氧化值生成规律,分离表征了枞酸氧化生成的初级过氧化物的结构,并测定了其热分解特征参数。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氧化产物,探索氧化途径。TG实验结果表明,在308 K时出现了枞酸与氧气结合增重现象,枞酸在氧气气氛中的失重为一个台阶,热分解的起始温度随升温速率的增大而增大,峰温随升温速率的增大而向高温方向移动。采用Kissinger法和FWO法计算了枞酸在氧气中的热分解动力学,Kissinger法得到的活化能Ea为96.59 k J·mol-1,指前因子A为1.23×108 s-1。由FWO法计算的活化能模型区间包含Kissinger法计算的值,FWO法所得活化能随着反应进度α的提升(0.1到0.9),总体趋势上升。碘量法分析结果指出,枞酸非常容易发生氧化反应生成过氧化物。在343 K以下的氧化过程中可以形成浓度较高的过氧化物;当反应7 h时过氧化值最高可达到21.77 mmol·kg-1。生成的初级氧化产物经MS、NMR和IR等表征,它是7-氢过氧基-13-枞-8(14)-烯酸。该过氧化物热分解的DSC特征参数:放热起始温度(T0)为353.94 K,分解热(QDSC)为545.37 J·g-1。MCPVT实验和氧化产物分析结果表明,在348 K以上过氧化物分解后,枞酸氧化过程会出现放热峰,自由基池的释放会加速自由基的快速氧化,通过加速氢提反应消耗大量氧气。当温度达到枞酸熔点(448 K)时,首次在枞酸中发现了二次氧化过程;枞酸氧化过程中产生了复杂的异构化、脱羧、氧化产物,主要有脱氢枞酸、新枞酸、7-氧代脱氢枞酸、7-甲氧基脱氢枞酸、2-脱氧酮基枞酸、12-甲氧基枞酸和去甲基枞-8,11,13-三烯。由此,枞酸氧化反应经历三个阶段:1.初级氧化阶段,主要是枞酸与氧气结合生成枞酸过氧化物;2.枞酸过氧化物发生快速热分解反应,产生大量活泼自由基;3.枞酸氧化反应的终止期,伴随大量二级氧化产物的形成。(2)、左旋海松酸热稳定性和氧化过程特性采用热重分析仪(TG)研究了左旋海松酸在氧气氛围下的热分解特性和分解动力学。通过自行设计的小型密闭压力容器实验装置(MCPVT)研究了左旋海松酸氧化反应特性。利用碘量法跟踪测定了左旋海松酸氧化反应的过氧化值变化。研究了左旋海松酸过氧化值的生成规律,测定了其过氧化物的热分解特征参数。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氧化产物,探索氧化途径。TG实验结果表明,在303 K时出现了左旋海松酸与氧气结合增重现象,左旋海松酸在氧气气氛中的失重为一个台阶,热分解的起始温度随升温速率的增大而增大,峰温随升温速率的增大而向高温方向移动。采用Kissinger法和FWO法计算了左旋海松酸在氧气中的热分解动力学,Kissinger法得到的活化能Ea为104.20 k J·mol-1,指前因子A为5.16×108 s-1。由FWO法计算的活化能模型区间包含Kissinger法计算的值,FWO法所得活化能随着反应进度α的提升(0.1到0.9),总体趋势上升。碘量法分析结果指出,左旋海松酸非常容易发生氧化反应生成过氧化物。在323 K以下的氧化过程中可以形成浓度较高的过氧化物;当反应2 h时过氧化值最高可达到30.44 mmol·kg-1。左旋海松酸过氧化物的薄层色谱法(TLC)分析表明左旋海松酸氧化产生多种过氧化物,左旋海松酸过氧化物放热起始温度(T0)为375.37 K,分解热(QDSC)为338.75 J·g-1。MCPVT实验和氧化产物分析结果表明,在325 K以上过氧化物分解后,左旋海松酸的氧化过程会发生放热过程,自由基池的释放会加速自由基的快速氧化,通过加速氢提反应消耗大量氧气。当温度达到左旋海松酸熔点(423.15 K)时,首次在左旋海松酸中发现二次氧化过程。左旋海松酸氧化过程中产生了复杂的产物,主要为脱氢枞酸、枞酸、长叶松酸、新枞酸、7-氧代脱氢枞酸、7-乙烯基-1,2,3,4,4a,4b,5,6,7,9,10,10a-十二氢1,4a,7-三甲基-7,15-海松二烯-18-菲1-甲酸和1,2,3,4,4a,9,10,10a-八氢-6-甲氧基-1,4a-二甲基-7-(1-乙基)-菲-1甲酸。左旋海松酸氧化反应经历三个阶段:1.初级氧化阶段,主要是左旋海松酸与氧气结合生成左旋海松酸过氧化物;2.左旋海松酸过氧化物发生快速热分解反应,产生大量活泼自由基;3.左旋海松酸氧化反应的终止期,伴随大量二级氧化产物的形成。(3)、抗氧剂对枞酸和左旋海松酸氧化反应的影响采用MCPVT测定在氧气氛围下枞酸和左旋海松酸与氧气作用行为,考察4种抗氧剂对氧化反应的影响,评价抗氧剂的抗氧化效果。结果表明,随着枞酸或左旋海松酸质量的增加,枞酸或左旋海松酸氧化反应的放热峰逐渐增大,当枞酸和左旋海松酸质量为4.8 g时,它们的最大放热温升△T分别达到25.1 K和16.8 K。在枞酸和左旋海松酸中添加抗氧剂时,显著提高它们的初始氧化反应温度,并且放热温升值△T明显减小。说明了抗氧剂具有稳定枞酸和左旋海松酸作用,减慢氧化反应速度。其中,4种抗氧剂对枞酸抗氧化效果的优劣顺序为:维生素E>抗氧剂1010>BHT>茶多酚;4种抗氧剂对左旋海松酸抗氧化效果的优劣顺序为:BHT>抗氧剂1010>维生素E>茶多酚。(4)、松香甘油酯(GER)和松香季戊四醇酯(RPE)光氧化反应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一种气固光氧化反应装置,测定GER和RPE在空气中的氧化反应,探索GER和RPE的耐候性。通过在空气中对无紫外辐照、365nm、254 nm紫外辐射下GER和RPE氧化反应研究,获得两种松香酯的光氧化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在室温下的空气中,GER和RPE可以在254 nm紫外辐照下被氧化,而在室温下无紫外辐照或365 nm紫外辐照下则没有观察到氧化反应发生。GER的光氧化过程为假一级动力学,在实验条件下活化能(Ea)与I的对数具有线性关系:Ea=-3.575ln I+34.943;RPE的光氧化过程也是假一级动力学,在实验条件下Ea与I的对数具有线性关系:Ea=-4.937ln I+45.565。GER和RPE在其光氧化过程中会形成高水平的过氧化物。温度(T)和光强(I)的增加会通过加速过氧化物的形成而使得GER与RPE不稳定。
李宇[8](2016)在《氧分级煤粉燃烧特性及NOx释放机理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化石燃料能源的应用领域中,自1980年以来,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燃料一直占据着69%78%的份额,虽然其百分比近年略有下降,然而其消耗量却从2000年的14亿吨增长到2014年的38.7亿吨。伴随着煤消耗量的绝对增长,是日益严格要求的污染物控制需求。近年来,“洁净煤技术”、“清洁能源”、“近零排放”等概念的提出,均表明煤燃料低污染物、低排放技术依然是迫切需要研究的热点,本论文旨在通过研究氧分级燃烧工况下煤粉的燃烧特性和NOx释放机理来有效地控制煤燃料炉内燃烧过程中污染物的生成。氧分级燃烧包括:空气分级、增氧分级、氧-燃料分级燃烧。在不同的应用中,燃料的助燃气体不再是纯粹的空气,因此本论文从分级燃烧的本质(即分阶段供氧)出发,采用了“氧分级燃烧”的概念,用以准确描述化石燃料在空气燃烧、增氧燃烧及氧燃料燃烧领域中所采用的助燃气体分级燃烧技术。本论文先后在两套实验设备(固定反应床、20 kW下行燃烧试验炉)上展开了一系列煤粉燃烧实验,循序渐进地研究了不同燃烧工况下煤粉的燃烧特性(着火特性、燃烧持续时间、燃烧速率等)及污染物(NO)的释放机理。在固定反应床实验台上,从燃烧气氛、氧气浓度、燃烧温度、颗粒粒径四个方面对煤粉燃烧进行了研究。基于实验数据,分析总结出了在各种燃烧工况下煤粉燃烧过程中着火时间、燃烧持续时间、燃料型NO生成释放过程、氧气浓度的影响等一系列的规律,并建立了描述煤粉燃烧过程中燃料型NO释放过程的累积百分比模型(CPM)。CPM模型这一重要成果使煤粉燃烧过程的NO释放机理能够被定量的研究分析。进一步地,在20 kW下行燃烧试验炉上开展了煤粉的氧分级燃烧实验,重点研究了燃烧器空燃比、燃尽风位置、氧气浓度对煤粉燃烧特性和NO释放机理的影响。通过测量炉膛沿行程程方向主要物理化学参数(烟气温度、O2、CO、NO等)的浓度分布,研究总结了与焦炭气化反应的增强和NO生成规律有关的相关规律。同时,结合CFD软件,将实验结果所呈现的规律提炼融合到煤粉燃烧的诸多模型中(如挥发分模型、颗粒表面反应模型、改进的焦炭气化模型、NO生成及还原模型等),成功模拟了20 kW下行炉在空气分级、增氧分级、氧-燃料分级工况下的煤粉燃烧过程,为煤粉燃烧的数值模拟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的解决方案。基于20 kW下行炉氧分级燃烧工况下的煤粉燃烧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的对比,论文指出了现有NO释放机理存在的问题:1,还原区NO浓度偏差;2,峰值CO浓度下NO浓度预测失效现象。针对这两个问题,提出了NO释放机理的改善机制,并通过改进后的MFR数值模拟模型验证了焦炭气化反应在CO浓度预测方面的必要性和焦炭氮异相转化机制对NO浓度分布特征捕获的重要作用。基于20 kW下行炉的研究成果,进一步采用改进的煤粉燃烧化学反应体系(含原NO污染物模型)和改进的MFR模型分别预测了50 kW下行燃烧试验炉的运行结果。通过前者定量预测了炉内沿程CO和最终NO排放浓度,预测结果可信度较高;通过后者定性探讨了改进的MFR模型的适应性,捕获了NO污染物分布特征。
湖南医药工业研究所[9](1974)在《我国自行设计试制的碳氢微量自动分析仪》文中认为 有机化合物的碳氢分析,经典的普莱格耳(Pregl)法已有六十多年历史了,其操作要求严格,也比较繁琐,而且耗费时间,不能适应分析工作量日益增加的要求。六十年代开始采用的仪器分析,已有不少报导,其中以气相色谱法进行碳氢(或碳氢氮) 的同时测定发展最快,但需要适当的色谱柱和与之相适应的电子装置如积分仪等。在国内外大好形势下,我国医药工业发展很快。我所(前北京医药工业研究院)分析工作量日益增加,丙碳氢元素分析则还是经典的方法,不能满足科研工作的需要。因此,根据国内外情况,我们决定,自行设计用氧气作载气的碳氢自动分析仪。仪器是利用不同气体具有不同导热系数的原理工作的。我们以Co3O4作氧化催化
胡振元[10](1986)在《有机元素微量分析的仪器化和自动化》文中研究说明 六十年前,Pregl创建了有机元素微量分析方法,这对当时有机化学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后来,有机元素微量分析不断发展,曾出现了空管燃烧、快速燃烧和氧瓶法等快速分解方法,还研究了新的高效催化氧化剂及其作用机理,并发展了亚微量、超微量和痕量分析技术。经典的有机元素微量分析是以重量法为基础,后来难又引入了容量法,但一直被认为是“手艺”性的工作。到了六十年代,由于气相色谱和电化学分析的成就,有机元素微量分析的仪器化和自动化才开始有所突破。至七十年代,
二、我国自行设计的碳氢微量自动分析仪的试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自行设计的碳氢微量自动分析仪的试制(论文提纲范文)
(3)生物质催化热解和气化的应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世界能源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 生物质及生物质能概况 |
1.3 生物质能开发的意义及应用前景 |
1.4 生物质能利用与转化技术 |
1.5 本文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1.6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2 生物质热转化技术及其最新研究进展 |
2.1 生物质热解技术 |
2.2 生物质气化技术 |
2.3 生物质热解气化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
2.4 生物质催化热解和气化及其研究进展 |
2.5 生物质热转化产品的应用 |
2.6 生物质热转化和利用技术国内外研究进展 |
2.7 本章小结 |
3 实验物料的预处理及理化性质分析 |
3.1 实验物料及其来源 |
3.2 实验原料的破碎和筛分 |
3.3 实验原料的理化特性分析 |
3.4 实验物料的组分含量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纳米氧化镍粉体的制备及其催化活性评价 |
4.1 实验思路及方案可行性介绍 |
4.2 纳米NiO的制备及表征 |
4.3 合成纳米NiO的工艺条件分析 |
4.4 纳米NiO催化活性的初步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5 负载型纳米镍基催化剂的开发及评价 |
5.1 负载型Nano-NiO/γ-A1203 催化剂的开发 |
5.2 工业废渣制备催化剂载体的试验研究 |
5.3 赤泥粉煤灰负载纳米NiO催化剂的开发 |
5.4 本章小结 |
6 生物质热解及焦油裂解机理的实验研究 |
6.1 生物质热解试验设置和方法 |
6.2 热解温度对生物质热解产物特性的影响 |
6.3 气体停留时间对生物质热解产物的影响 |
6.4 生物质热解的热力学模拟 |
6.5 焦油模型化合物热解机理的研究 |
6.6 本章小结 |
7 催化剂性能评价及生物质催化热解实验研究 |
7.1 生物质催化热解试验设置和方法 |
7.2 Nano-NiO/γ-A1203 催化剂评价及其催化热解试验 |
7.3 Nano-NiO/赤泥粉煤灰催化剂性能评价 |
7.4 白云石和焦炭催化热解试验研究及比较 |
7.5 几种催化剂催化性能的比较 |
7.6 本章小结 |
8 生物质水蒸气催化气化实验研究 |
8.1 生物质催化水蒸气气化试验设置和方法 |
8.2 生物质水蒸气催化气化的基本原理 |
8.3 工艺参数对生物质水蒸气催化气化的影响 |
8.4 催化剂对生物质水蒸气催化气化的影响及比较 |
8.5 生物质催化热解与水蒸气催化气化的比较 |
8.6 本章小结 |
9 生物质热化学转化产品的利用 |
9.1 生物质气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上的应用 |
9.2 固体残余焦炭的利用 |
9.3 本章小结 |
10 全文总结及展望 |
10.1 全文总结 |
10.2 论文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
10.3 建议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生物质水热还原二氧化碳的研究 ——碳水化合物和含氮生物质还原二氧化碳产甲酸(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二氧化碳过度排放与全球气候变化 |
1.1.2 化石能源危机 |
1.1.3 失衡的地球碳循环 |
1.2 二氧化碳研究现状 |
1.2.1 二氧化碳常规处理 |
1.2.2 二氧化碳的资源化转化 |
1.3 生物质研究现状 |
1.3.1 生物质组成概述 |
1.3.2 生物质能源 |
1.3.3 生物质制备化学品 |
1.4 水热反应及其应用 |
1.4.1 水热反应特性 |
1.4.2 水热反应应用 |
1.4.3 水热反应与深海热液理论 |
1.4.4 水热还原二氧化碳研究进展 |
1.4.5 水热生物质产氢研究进展 |
1.5 论文选题思路及研究内容 |
1.5.1 论文选题思路 |
1.5.2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 |
1.5.3 论文研究内容 |
1.5.4 论文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甲醇水热还原NaHCO_3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装置 |
2.2.3 实验步骤 |
2.2.4 产物分析方法 |
2.2.5 甲醇还原NaHCO_3 产率计算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水热条件下甲醇还原NaHCO_3 可行性 |
2.3.2 甲醇还原NaHCO_3 影响因素 |
2.3.3 甲醇还原NaHCO_3 反应机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葡萄糖水热还原NaHCO_3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装置 |
3.2.3 实验步骤 |
3.2.4 产物分析方法 |
3.2.5 NaHCO_3 还原产率计算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水热条件下葡萄糖还原NaHCO_3 可行性 |
3.3.2 葡萄糖还原NaHCO_3 产物确认及定量 |
3.3.3 葡萄糖还原NaHCO_3 影响因素 |
3.3.4 葡萄糖还原NaHCO_3 反应碳源及还原剂拓展 |
3.3.5 NaHCO_3 与葡萄糖协同转化分析 |
3.4 葡萄糖还原NaHCO_3 反应机制 |
3.4.1 葡萄糖还原NaHCO_3 反应路径 |
3.4.2 葡萄糖还原NaHCO_3 反应强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微藻水热还原NaHCO_3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装置 |
4.2.3 实验步骤 |
4.2.4 产物分析方法 |
4.2.5 微藻还原NaHCO_3 产率计算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水热条件下螺旋藻还原NaHCO_3 可行性 |
4.3.2 螺旋藻还原NaHCO_3 影响因素 |
4.3.3 NaHCO_3 对螺旋藻转化作用分析 |
4.3.4 螺旋藻还原NaHCO_3 反应路径及机理 |
4.3.5 螺旋藻还原NaHCO_3 反应碳源及还原剂拓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2-吡咯烷酮水热还原NaHCO_3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装置 |
5.2.3 实验步骤 |
5.2.4 产物分析方法 |
5.2.5 2-吡咯烷酮还原NaHCO_3 产率计算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水热条件下微藻产2-吡咯烷酮动力学 |
5.3.2 2-吡咯烷酮还原NaHCO_3 影响因素 |
5.3.3 2-吡咯烷酮还原NaHCO_3 反应机理 |
5.3.4 2-吡咯烷酮还原NaHCO_3 催化剂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6)二苯并噻吩和乙酰苯胺中碳氢氮硫元素含量标准物质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碳氢氮硫元素含量的测量需求 |
1.2 碳氢氮硫元素的测量 |
1.2.1 高温燃烧-红外吸收法 |
1.2.2 高温燃烧-热导法 |
1.2.3 紫外荧光法测硫元素 |
1.2.4 化学发光法测氮元素 |
1.2.5 高温燃烧-库仑电解法测氢元素 |
1.3 碳氢氮硫元素含量标准物质的需求 |
1.3.1 自动仪器法对标准物质的需求 |
1.4 碳氢氮硫元素含量标准物质的现状 |
1.4.1 碳氢氮硫元素含量的定值方法进展 |
1.5 标准物质研制目标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目标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碳氢氮硫元素含量测量方法的选择和优化 |
2.1 前言 |
2.1.1 组分分析方法的研究思路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2.2.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
2.2.3 气相色谱法 |
2.2.4 DSC测有机纯物质杂质 |
2.2.5 卡尔·费休测固体水分 |
2.2.6 元素分析方法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用于测定硫元素含量的高纯度二苯并噻吩标准物质的研制与元素含量测定 |
3.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3.2 标物制备 |
3.2.1 区域熔融 |
3.2.2 分装 |
3.3 标物定值 |
3.3.1 定值方法 |
3.3.2 量值溯源 |
3.3.3 定值结果 |
3.3.4 均匀性检验结果 |
3.4 不确定度评定 |
3.4.1 测量纯度的不确定度 |
3.4.2 硫原子量的不确定度 |
3.4.3 二苯并噻吩分子量的不确定度 |
3.4.4 元素含量的不确定度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用于测定碳氢氮元素含量的高纯度乙酰苯胺标准物质的研制与元素含量测定 |
4.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4.2 标物制备 |
4.3 标物定值 |
4.3.1 定值方法 |
4.3.2 量值溯源 |
4.3.3 定值结果 |
4.3.4 均匀性检验结果 |
4.4 不确定度评定 |
4.4.1 测量纯度的不确定度 |
4.4.2 碳氢氮原子量的不确定度 |
4.4.3 分子量的不确定度 |
4.4.5 元素含量的不确定度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论文发表 |
(7)枞酸、左旋海松酸和两种松香酯的氧化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引言 |
1.1 枞酸简介 |
1.1.1 枞酸的理化性质 |
1.1.2 枞酸的应用研究 |
1.1.3 枞酸的氧化反应研究 |
1.2 左旋海松酸的简介 |
1.2.1 左旋海松酸的理化性质 |
1.2.2 左旋海松酸的应用研究 |
1.2.3 左旋海松酸的氧化反应研究 |
1.3 松香酯简介 |
1.3.1 松香酯的合成 |
1.3.2 松香酯的应用研究 |
1.3.3 松香酯的氧化反应研究 |
1.4 有机化合物的自动氧化反应 |
1.4.1 自由基 |
1.4.2 自动氧化机制 |
1.4.3 过氧化物的分析方法 |
1.4.4 抗氧化剂及抗氧化活性评价 |
1.5 课题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1.5.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5.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3 研究特色与创新性 |
第二章 枞酸氧化过程的热稳定性研究 |
引言 |
2.1 实验仪器与实验试剂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实验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枞酸制备 |
2.2.2 枞酸在氧气氛围下热分解特性 |
2.2.3 小型密闭压力容器的设计 |
2.2.4 枞酸的等温氧化反应 |
2.2.5 枞酸过氧化物浓度测定 |
2.2.6 枞酸过氧化物的制备与分离 |
2.2.7 枞酸过氧化物的结构表征 |
2.2.8 枞酸过氧化物的热分解特性 |
2.2.9 枞酸在MCPVT中的氧化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枞酸在氧气中的热分解过程及动力学 |
2.3.2 枞酸等温条件下氧化过程的压力行为 |
2.3.3 枞酸过氧化物的生成与稳定性 |
2.3.4 枞酸过氧化物的分离 |
2.3.5 枞酸过氧化物的分子结构 |
2.3.6 7-氢过氧基-13-枞-8(14)-烯酸的热分解特性 |
2.3.7 枞酸阶梯升温下的氧化行为 |
2.3.8 枞酸氧化产物及可能途径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左旋海松酸氧化过程的热稳定性研究 |
引言 |
3.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1.1 实验仪器 |
3.1.2 实验试剂 |
3.2 实验方法 |
3.2.1 左旋海松酸制备 |
3.2.2 左旋海松酸在氧气氛围下热分解特性 |
3.2.3 小型密闭压力容器的设计 |
3.2.4 左旋海松酸的等温氧化反应 |
3.2.5 左旋海松酸过氧化物分析 |
3.2.6 左旋海松酸过氧化物的热分解特性 |
3.2.7 左旋海松酸在MCPVT中的氧化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左旋海松酸在氧气中的热分解过程及动力学 |
3.3.2 左旋海松酸等温条件下氧化过程的压力行为 |
3.3.3 左旋海松酸过氧化物的分析 |
3.3.4 左旋海松酸过氧化物的热分解特性 |
3.3.5 左旋海松酸阶梯升温下的氧化行为 |
3.3.6 左旋海松酸的氧化产物和可能途径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枞酸、左旋海松酸热稳定性及抗氧化研究 |
引言 |
4.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4.1.1 实验仪器 |
4.1.2 实验试剂 |
4.2 实验方法 |
4.2.1 不同质量枞酸、左旋海松酸氧化反应过程热稳定性 |
4.2.2 4种抗氧化剂对枞酸、左旋海松酸抗氧化效果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枞酸质量对氧化反应过程热稳定性的影响 |
4.3.2 左旋海松酸质量对氧化反应过程热稳定性的影响 |
4.3.3 抗氧化剂对枞酸的抗氧化效果 |
4.3.4 抗氧化剂对左旋海松酸的抗氧化效果 |
4.3.5 抗氧剂对枞酸和左旋海松酸的抗氧化共同特性和差别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松香甘油酯和松香季戊四醇酯的光稳定性 |
引言 |
5.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5.1.1 实验仪器 |
5.1.2 实验试剂 |
5.2 实验方法 |
5.2.1 气固光氧化反应装置设计 |
5.2.2 光氧化反应 |
5.2.3 过氧化物浓度测定 |
5.2.4 氧化动力学计算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GER氧化特性 |
5.3.2 254nm紫外辐照下GER氧化动力学 |
5.3.3 RPE氧化特性 |
5.3.4 254nm紫外辐照下RPE氧化动力学 |
5.3.5 GER过氧化值分析 |
5.3.6 RPE过氧化值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6.3 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氧分级煤粉燃烧特性及NOx释放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中国能源发展现状 |
1.1.2 煤燃烧领域的限排问题 |
1.2 研究背景介绍 |
1.2.1 氧分级燃烧的理论基础 |
1.2.2 空气分级燃烧的研究现状 |
1.2.3 增氧分级燃烧的研究现状 |
1.2.4 氧-燃料分级燃烧的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1.3.1 氧分级煤粉燃烧特性及NOx释放机理的问题 |
1.3.2 论文研究路线 |
第二章 实验设备及数据测量方法 |
2.1 引言 |
2.2 固定反应床试验台 |
2.2.1 固定反应床实验台介绍 |
2.2.2 固定反应床传热传质分析 |
2.2.3 实验数据采集及处理 |
2.3 20kW下行火焰试验炉 |
2.3.1 下行火焰试验炉介绍 |
2.3.2 下行炉传热传质分析 |
2.3.3 实验数据采集及处理 |
第三章 固定反应床煤粉燃烧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工况 |
3.2.1 试验介绍 |
3.2.2 实验工况参数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煤粉颗粒粒径对燃料型NO生成量的影响 |
3.3.2 燃烧环境温度对燃料型NO生成量的影响 |
3.3.3 氧气浓度对燃料型NO生成量的影响 |
3.3.4 在O_2/N_2气氛下热力型NO和燃料型NO的关系 |
3.3.5 反应气氛对NO生成量的影响 |
3.3.6 着火特性和燃烧速率特性的对比 |
3.3.7 燃烧过程中燃料型NO生成特性 |
3.4 总结 |
第四章 下行炉氧分级燃烧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 |
4.1 引言 |
4.2 试验工况 |
4.2.1 试验介绍 |
4.2.2 数值模拟模型介绍 |
4.2.3 煤燃烧化学反应模型 |
4.3 下行炉空气分级燃烧试验及数值模拟 |
4.3.1 炉膛内O_2与CO的分布 |
4.3.2 炉膛内温度分布 |
4.3.3 炉膛内各参数云图 |
4.3.4 炉膛内沿程NO分布 |
4.3.5 小结 |
4.4 下行炉增氧分级燃烧试验及数值模拟 |
4.4.1 基准工况云图 |
4.4.2 炉膛内沿程物理化学参数分析 |
4.4.3 焦炭气化过程的分析 |
4.4.4 炉膛内沿程NO分布 |
4.4.5 小结 |
4.5 下行炉氧-燃料分级燃烧数值模拟 |
4.5.1 基准工况云图 |
4.5.2 炉膛内沿程物理化学参数分析 |
4.5.3 焦炭气化过程的分析 |
4.5.4 炉膛沿程NO分布 |
4.5.5 小结 |
4.6 总结 |
第五章 基于20 kW下行炉的NO机理研究 |
5.1 NO释放机理 |
5.2 NO释放机理的不足 |
5.2.1 还原区NO浓度偏差现象 |
5.2.2 峰值CO浓度时NO浓度预测失效现象 |
5.2.3 NO释放机理的改善方向 |
5.3 MFR数值模拟模型 |
5.3.1 MFR数值模拟模型介绍 |
5.3.2 MFR数值模型的假设、简化及调整 |
5.4 MFR对20 kW下行炉的模拟 |
5.4.1 模型改进 |
5.4.2 边界参数 |
5.4.3 模拟结果 |
5.5 MFR模型下一步改进方向 |
第六章 改进的模型对50 kW下行炉内燃烧过程的预测 |
6.1 背景介绍 |
6.1.1 综合热态试验炉 |
6.1.2 50kW下行燃烧试验炉 |
6.2 数值模拟 |
6.2.1 数值模型及边界条件 |
6.2.2 50kW下行炉模拟结果 |
6.3 改进的MFR数值模型的模拟结果 |
6.4 总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7.1 全文总结 |
7.1.1 固定反应床煤粉燃烧实验 |
7.1.2 下行炉氧分级燃烧试验及数值模拟 |
7.1.3 NO释放机理的研究 |
7.1.4 50kW下行炉的设计及模拟预测 |
7.2 研究成果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我国自行设计的碳氢微量自动分析仪的试制(论文参考文献)
- [1]有机化合物中碳氢分析方法的发展和现况[J]. 邓耀祖,冯立明,吴葆厚. 广州化工, 1982(02)
- [2]碳、氢、氮自动分析仪的试制[J].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金工组. 医药工业, 1977(12)
- [3]生物质催化热解和气化的应用基础研究[D]. 李建芬. 华中科技大学, 2007(05)
- [4]生物质水热还原二氧化碳的研究 ——碳水化合物和含氮生物质还原二氧化碳产甲酸[D]. 杨阳.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5]ZWF-1型碳氢微量自动分析仪生产定型鉴定会在湖南省邵阳市召开[J]. 官远明. 中草药通讯, 1979(06)
- [6]二苯并噻吩和乙酰苯胺中碳氢氮硫元素含量标准物质的研制[D]. 苏衡.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7]枞酸、左旋海松酸和两种松香酯的氧化过程研究[D]. 李苑麟. 广西大学, 2020
- [8]氧分级煤粉燃烧特性及NOx释放机理的研究[D]. 李宇.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9]我国自行设计试制的碳氢微量自动分析仪[J]. 湖南医药工业研究所.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1974(03)
- [10]有机元素微量分析的仪器化和自动化[J]. 胡振元. 有机化学, 198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