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孝子”故事中的茶与水(论文文献综述)
王佳佳[1](2021)在《河南民间“孝道”故事中的伦理观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社会的“孝道”是道德伦常的基础,在家庭、社会乃至信仰层面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社会对“家风建设”的倡导,家庭问题进一步被重视,民间故事中有关“孝道”的研究重新焕发活力。河南地处中原腹地且为多朝古都,蕴藏着厚重的祖根文化和孝廉文化,孕育了丰富完整的“孝道”伦理观念。因此,本文以河南民间“孝道”故事文本为研究对象,结合社会文化背景,从故事学和伦理学的相关理论来阐释河南民间“孝道”故事中蕴含的伦理观念。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构成。绪论部分:首先,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和河南地区孝道故事的典型性;其次,对国内外在民间“孝道”故事类型、文学文化和伦理方面的研究现状做了系统梳理,并对其进行学术总结和反思,进一步探析本文的可行性研究以及研究的空间与价值;再次,概括了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意义;最后,阐述了本文的资料来源及研究方法。正文部分:首先,借鉴故事类型学的研究方法对搜集到的一百二十余篇河南民间“孝道”故事进行分类,按照故事具体情节将其分为“弃老型、敬老型、弃敬相对型和弃敬转化型”四型,并进一步归纳为“生活压榨式、尽心事亲式、亲子不孝养子孝式和智决难题式”等十六式,并对各类故事内容进行概括。其次,剖析了河南民间“孝道”故事中的家庭伦理。从血缘关系维系的父子伦理、兄弟伦理和婚姻关系构成的夫妻伦理、婆媳伦理出发,考察中原民众孝道中的家庭关系和家庭伦理,以及这种家庭伦理内在的矛盾与悖论。再次,阐释了河南民间“孝道”故事中的社会伦理。将河南民众的孝道从家庭延伸至社会,从家国同构下的君臣伦理、后天亲缘化的拟亲属伦理和亲密复杂的乡邻伦理出发,探析河南民众孝道中的社会伦理,以及这种社会伦理暗含的功利互惠的现实色彩。最后,透视了河南民间“孝道”故事中的信仰伦理,解读河南民众孝道的生存土壤和伦理根源。从生殖与祖先、佛与道、自然与命运方面透视民众孝亲之心的精神归宿,为当今人们的孝行找到精神依托。结语部分:对河南民间“孝道”故事的类型和其中蕴含的家庭伦理、社会伦理、信仰伦理做总结,概括出河南民众的孝道伦理观念,阐释其蕴含的精神内涵和道德品性,并进一步指出河南民众孝道伦理观念在当代社会的家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个人品格健全方面的现实价值。
陈斌[2](2021)在《人文多样性内生活力与社会治理共生秩序研究 ——云贵高原盘江流域案例及其意义阐释》文中认为盘江流域由南盘江、北盘江及共同交汇而成的红水河和诸支流构成。该水系所覆盖的地理区域,上可经横断山脉承青藏高原,下可凭广西盆地接东南低山丘陵,总体处于云贵高原向东南低山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高原、盆地、丘陵在山脉与河流的交错分布中有序排列。同时,由于该地域主体部分面向海洋,大气湿度极高,导致境内生物多样性水平较高。苗、布依和汉族作为其主体居民,各民族原有的社会文化,在与世居于此的仡佬族相遇之后,再加上多样性生物特征的作用,不仅促生出新文化形态,为多民族共生传统提供人文多样性资源,而且能将人文多样性与生态多样性很好地契合起来,以创造盘江流域社会文化的内生活力。自秦朝以来的历代王朝国家,或间接、或直接地对此区域实施治理。明清承接前朝遗产,在此综合实施土司、卫所、州县等制度,旨在强化中央集权统一,为民国和新中国奠定治理秩序框架。社会发展史暨“单线进化论”者认为,这些自上而下的制度,是王朝国家对其实施治理的主要内容,也是盘江流域发展进步的唯一动力。本文结合历史文献和实地考察,认为上述社会发展史叙事有失偏颇。一方面,忽略了当地居民多民族共生传统的主体能动性和社会文化的内生活力;另一方面,在斗争哲学视野下,有将边疆地方与王朝国家对立二分的嫌疑。美国政治人类学家斯科特(James C.Scott),采用从边疆看中心的范式,先后推出“弱者的武器”、“佐米亚”(Zomia)等创新概念,彰显东南亚山民文化的主体能动性,以此弥补了社会发展史的缺陷。但他又因为片面强调山民与河谷平原王朝国家的矛盾冲突斗争哲学,忽视了国家大传统与地方小传统的兼容共生机制。事实上,双方除了冲突斗争的消极层面,还有在交往交流和交易博弈中构建共生秩序的积极层面。本文结合历史文献和田野调查,在对盘江流域文史和社会沿革机制有整体认知的前提下,考察该流域内各民族自明清以来的社会文化生活实践,一方面,彰显当地居民多民族共生传统的主体能动性和社会文化的内生活力。另一方面,超越斗争哲学和对立二分视野,在凸显多样主体前提下,通过开放博弈、公平传承方式,实现多元一体的社会治理共生秩序。质言之,探求、理解和维护文化生态多样性体系形态,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可持续机制,乃本文的主要旨趣。为此,本文进而提出三方面创新观察角度。第一,盘江流域是中国大西南山地诸多类型缩影之一。当地居民依托山地文化生态家园和传统资源,相互之间建立起互动互惠交往模式,且在危机时刻能为外来人提供庇护,由此生成多样化民族文化共生机制;第二,元明清以来的中原王朝强化西南山地开发加深统治。这带来了新的发展动力,又因生计资源过度开发而影响到当地可持续发展。面对新的环境压力,山地民族发挥文化多样性社会整合功能,积极地与王朝国家官吏及其代理展开顽强博弈。其实质是山民希望与王朝国家达成新秩序的维权诉求;第三,王朝/国家面对山民的诉求,应是通过双方代理人理性协商推出新制度,形成“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的新治理秩序。唯因形格势禁或双方代理人损公肥私,乃至无论羁縻制到土司制、土司制到改土归流及“改卫设县”的制度升级中,都难免出现“反抗镇压+善后安民”的运作机制。但事后看,王朝开发新边疆拓展政治经济利益的诉求,总要通过包容民众维护生态家园、生存环境和社区、生计资源权益的某种自治诉求,才能基于互惠达成长治久安。盘江流域山民与历代王朝/国家的长时段博弈,凸显出如下两方面特征:第一,理论上,盘江流域山民与中原王朝/国家的互动,既非完全的斗争哲学,又非完全的消极顺从。更具体讲,它是界于斯科特(James C.Scott)的“佐米亚逃避”、宋怡明(Michael A.Szonyi)的“积极被统治”与拉铁摩尔(O.Lattimore)的“贮存地对抗”之间的“就地坚守在服从中博弈”。它为各界思考边疆民族与王朝国家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类型样本。第二,实践上,现代国家应对边疆民族基于文化生态家园权益多样性公平传承的博弈诉求,或可借鉴盘江流域互惠双赢的成功经验,致力于边疆民族社区发展与国家治理秩序共建共振,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关系和主体能动性相互包容意识。本文力图展现盘江流域与王朝国家博弈过程,旨在基于长时段历史经验,探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丰富内涵和机制结构,以此揭示中国筑牢现代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厚文化资源,为“一带一路”沿线项目建设提供有普遍价值的社会产品,进而助推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秩序建设。但因笔者志大才疏眼高手低,缺陷漏洞在所难免,恳请前辈导师侪辈同仁鞭策提携批评指正。
柴春椿[3](2021)在《舜帝传说与信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舜帝传说在历时长久的时空演变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多重叙事结构传承展演在当下。在空间上,传说发生地的转移与舜帝传说圈的形成反映出古史时代多元的部族关系和文化认同,影响着地方转场中民间传说空间叙事的建构;在时间上,舜帝传说的流变历经了从儒学化整合定型到故事化民间叙事转向的过程,影响着民间以传说为基础对地方历史记忆和文化特质的诠释体系的形成。同时,在舜帝传说的时空演变过程中,以始祖信仰、圣王信仰和孝德信仰为主体的舜帝信仰体系逐渐生成。本研究以舜帝传说发展演变的内在逻辑为线索,广泛搜集典籍文献、出土文献和古文字、民俗与民间文学活态资料、考古发掘及传世文物、方志碑刻、图像等资料,运用多重证据法、跨学科交叉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分专题对舜帝传说与信仰进行系统研究,在探讨传说的深层文化意蕴和伦理内涵的同时,建立比较完整的舜帝传说及信仰体系,揭示传说流变与信仰建构的互动关系。全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绪论部分,指出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对近几十年来国内关于舜帝研究的重要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介绍了本研究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对研究涉及到的几个重要概念问题进行了界定。第二章:解读舜帝传说中蕴含的神话质素与原型,划分舜帝传说的主要类型。神话与传说是两种不同思维方式对现实层的群体反应,是不同历史阶段社会群体对历史本身的认知与理解。舜帝处于从神治时期向人治时期转化的最终阶段,历经了从神话形象到历史传说人物的演变,其神性特征主要体现在天帝的身份等级及以鸟图腾为原型的重瞳神形之中,同时二妃神话原型也使舜帝传说拥有了神话的特质。舜帝传说经诸子的历史化改造后,神话成份愈益微弱,传说类型趋于定型,并于秦汉间得到整合,其主要传说类型大致可分为:生平事迹传说、尧舜禹禅让传说、君臣政治传说、音乐传说和后裔传说等。舜帝传说的类型划分,为下文进行专题研究提供了一个主体框架。第三章:探讨舜帝传说的部族文化意蕴与舜帝始祖信仰的生成发展。传说作为部族文化的符号载体,承载着族群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质素。舜帝传说类型和地域的阶段演绎,揭示了舜帝部族的迁徙轨迹;舜帝传说图腾信仰体系的演变整合,反映了部族的亲属族源与文明的渗透交融;部族间民俗文化在物质生产、制度建设、心意信仰等不同层面的相互作用,展现了多元部族的深度融合及中原文明的文化认同,直接推动了华夏民族的形成与国家雏形的演进。古史传说中的舜帝作为部族首领和华夏民族的始祖,成了氏族祖先崇拜的对象与民族始祖信仰的焦点,在当下展现为以姓氏宗亲为核心的宗祖信仰。第四章:分析舜帝传说的儒学化过程与舜帝圣王信仰的发展演变。舜帝是儒家圣王谱系的重要成员之一,其传说体系的形成过程,即舜帝传说的儒学化过程:尧舜禅让的传说情节与尧天舜日的政治理想成为了儒家政治思想的典型符号;内圣外王的舜帝孝子传说蕴含了儒家德政一体的统治观念;舜帝礼乐传说使其参与到了儒家德育教化的建构过程之中。舜帝作为儒家内圣外王的典范,自然成为儒者和封建统治阶层构建的圣王信仰体系的关键个体,并以官方为宣扬道德伦理的圣王祭祀和民间具有功利性的圣王信仰两种形式传承至今。第五章:论述舜帝传说的多重叙事结构与舜帝孝德信仰的形成传承。传说作为一种叙事体式,在历时和共时的传承过程中具有超越文本的多种表现媒介。舜帝传说通过汉魏画像等图像叙事和古典文学叙事等历时性传承媒介,通过地方转场中以口头、文本、景观等民间叙事方式呈现的共时性叙事媒介,通过融合生活场景、体现信仰传承的仪式表演叙事等时空交融的行为叙事媒介,从表层的传说叙事活动逐渐深入到了民众的深层信仰空间,推动了以孝道为核心的舜帝民间信仰的生成发展和当代展演。从上述对舜帝传说的发展流变和信仰体系的生成过程的研究,可以看出舜帝传说与信仰之间的互动关系,即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舜帝传说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和道德精神是舜帝信仰体系形成的基础,同时信仰的客观需求为传说的发展和传承提供了内在动力。
张娜[4](2021)在《《涌幢小品》研究》文中认为《涌幢小品》是明代朱国祯所写的一部笔记体小说。本论文以《涌幢小品》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并总结《涌幢小品》这部小说在婚恋伦理、叙事结构、地域民俗文化和小说的意义等几个方面的特点。本文正文共分为五章,详情如下:第一章研究《涌幢小品》的作者生平与成书过程。本章在整理作者生平经历的基础上,又分析其作者经历对小说主旨的影响。并对小说的文体、成书过程以及版本进行简单的总结。第二章研究《涌幢小品》的婚恋思想。本章在对女性形象分类、探究的基础上,分析作者传统的以男性为中心的婚恋思想。但在对小说女性人物整体探究时,发现小说还体现出反对霸凌、肯定女性价值等新型婚恋思想。然而小说中的婚恋思想还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阶级,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第三章研究《涌幢小品》的叙事结构。本章在对小说分类的基础上,结合叙事学理论分析其同一故事类型的叙事结构。主要对书中的人物故事的单线叙事结构、梦境故事的预叙叙事结构进行归纳梳理,探讨《涌幢小品》的叙事结构特色。第四章研究《涌幢小品》的地域特色。作者朱国祯是湖州人,自然而然会给书中带上了一定的地域色彩。本章主要从浙江地理景观、地域风俗两个方面进行论述,展现浙江的风土人情。第五章研究《涌幢小品》的意义。《涌幢小品》的编写汲取了前人笔记体创作的经验,被后代笔记体小说多次引用。同时也展示了浙江丰富的地域文化,是浙籍小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瞿丽莎[5](2020)在《明清笔记小说“发墓”故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发墓,是构成墓葬文化中的一个小的情节结构,这一情节结构一般在文本中独立存在。发墓,也称之为“发冢”。可以说,一部丧葬史,也是一部发冢史。本文主要探究明清笔记小说中的“发墓”故事情节,对其故事范型进行分类整理论述,并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分析,这对于研究明清墓葬文化内涵及其文人的文化心理都有一定的意义。全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分别讨论“发墓”故事的分类与分布,对其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及其“发墓”故事的多维分类、“发墓”故事的虚实空间构造、及其“发墓”故事的文化意蕴。力求对明清笔记小说中所涉及的“发墓”故事情节及其相关内容进行深入且客观的研究。绪论部分主要从研究缘起、对象、现状、方法及意义来论述。第一章论述明清笔记小说中的“发墓”故事概述。这一章节是极其重要的,对于明清笔记小说文献的梳理,能更有效地对全文进行论述。明清笔记小说数量颇多,所涉及的内容也不一样,也就导致了发墓故事的分类亦是存在多样化的,但有些故事内容情节大体是相似的,对此可归为一类,对于这样的分类,笔者主要分为两大类:有意发墓与无意发墓。为了使读者更加了解到笔者所做的这一研究,对此,在梳理文献的过程中,也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类,如:发墓二葬、发墓复生、发墓取材、发墓取财、发墓求雨、误发墓、发墓受报、发墓奸尸、发墓报仇等内容。第二章论述明清笔记小说“发墓”故事的情节范型。此章节主要从:“发墓动机”、“发墓复生”、“发墓受报”、“防发墓措施”这四个叙事情节范型来进行分类探讨,结合文本内容,又将其细致分为多种叙事情节,以此来考察发墓故事的研究价值及其意义所在,并结合明清社会现实、社会制度来进一步、更深入地去分析这些叙事情节。第三章论述明清笔记小说“发墓”故事的虚实空间构造。此章节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通过梳理中国古人的冥界观念,对古人关于“鬼”的认识有了一个认识之后,再来论述明清两代关于鬼神的观念。从而进行论述关于发墓故事中所构造出来的虚实世界,对古人的一个空间概念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第四章论述明清笔记小说“发墓”故事的文化意蕴。此一章节主要是对明清社会生活的一个补充,让读者更能准确清晰地了解明清社会。作为明清笔记小说,其文化因素、文化特质都带有一定的社会因素在里面。主要从:发墓与文化信仰、发墓与民俗生活、发墓与民俗观念三大方面来进行论述。对其中所涉及的儒释道、“人神”“鬼神”信仰,世界观、道德观、社会人生观都有一定的论述。
陈炳霞[6](2020)在《面向欧美留学生的对外汉语孝文化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不断发展,文化教学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由于文化本身的抽象性、复杂性和广泛性,哪些文化应该被列入文化教学的范畴以及如何教授中国文化成为对外汉语学界亟待解决的问题。孝文化贯穿了中国历史,是中国人伦道德、社会秩序产生的根本来源,是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由于地理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制度的不同,中西方孝文化差异巨大,容易导致欧美留学生对中国孝文化的理解偏误。本文对比了中西孝文化的差异,调查了对外汉语的文化教学大纲,对外汉语教学的21本主要教材,“汉语桥”系列比赛、“汉教英雄会”及“网络孔子学院慕课平台”中的孝文化因素,分析这些素材中是否含有和孝文化相关的内容,并从有关内容中分析归纳孝文化的核心知识点,从而发现对外汉语主要教材中涉及孝文化内容的不足之处并给出相应建议。与此同时笔者补充了对外汉语孝文化教学的方式和内容,希望能够对对外汉语孝文化教学提供一点点帮助。
陈赛聪[7](2020)在《宋元小说话本空间叙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宋元小说话本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其诞生与民间说话伎艺息息相关。它的创作群体与受众大多是普通的市井细民,所叙述的也大多是市井细民的故事,反映了宋元时期丰富多彩的市民生活,是宋元时期市井文学的代表。宋元小说话本不但其中的人物与故事情节带有明显的市井文学特色,而且它在空间呈现与叙写方面也同样如此:宋元小说话本中的空间都是普通市民常常出入的空间。本文从空间叙事学的角度关照宋元小说话本,探究宋元小说话本空间叙事艺术及其文化意蕴。本文所研究的宋元小说话本是指宋元时期经文人加工而成的话本小说中的“小说”家一类,包括《山亭儿》《三现身》《杨文拦路虎转》等共37篇。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研究宋元小说话本的空间叙事:第一章分析宋元小说话本中主要的空间类型及其文化内涵。根据空间的开放程度,宋元小说话本中的空间可分为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公共空间是指在小说话本中可供公众自由活动、交往的空间,具有开放性,宋元小说话本中的公共空间有茶坊酒肆、寺庙道观及官府衙门三类。私人空间是指私人所属的空间,一般是指私人的生活空间,具有私密性,宋元小说话本中的私人空间主要有私家花园和客店旅邸(在特定时段内它是客人私人专属的空间)两类。通过对宋元小说话本中的空间进行梳理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宋元小说话本在空间选择上倾向于选择城市中市民常出入的空间,这正体现了宋元小说话本市民文学的特点,反映了宋元时期市民文化的发展。第二章分析宋元小说话本空间叙事功能。在本章中,根据空间大小将空间分为区域空间、具体空间及空间构件,并分别探讨三者在宋元小说话本叙事中发挥的作用。区域空间是指故事发生地的区域地理位置,宋元小说话本中的区域空间主要有东京、临安以及偏远城市,东京和临安都体现着城市的繁华,不同的是东京寄托着宋朝人民神州陆沉之痛,带有一定感伤色彩,临安则展现着江南的风雅气度,营造着诗一般的境界。偏远城市距离政治经济中心较远,人们对它的了解远不如东京、临安,它主要营造了一种神秘的城市氛围;具体空间是指空间形态相对完整的建筑物,如家宅、庙宇等,它们在调控叙事节奏、构建立体人物、安排故事结构三个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空间构件是构成空间的部件,它包括空间分隔物和题壁空间,它们有推动故事发展和表现人物心理状态的功能。第三章分析宋元小说话本空间叙事语言。空间叙事语言是指小说在呈现空间时所使用的语言,宋元小说话本空间叙事语言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语言形式上韵散结合,韵语与散句在进行空间描写时又有各自的优势。二是宋元小说话本的空间叙事语言具有一定的空间感。三是宋元小说话本在进行空间描写时大量地使用了微观语言,以暗示作品中人物品质或叙事情景。
马丽[8](2020)在《魏晋南北朝小说中的孝道故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魏晋南北朝小说中的孝道故事,是这一时期“以孝治天下”的背景下出现的小说故事的一大类型,综合体现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风貌。本文主要从孝道思想溯源、魏晋南北朝小说中的孝道故事研究、孝道故事中蕴含的儒释道文化等几个方面进行讨论。全文共分为六部分。第一,绪论部分详细叙述了选题缘由,对目前学界的研究成果作了总结论述,并提出了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第二,孝道思想溯源。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追溯孝道思想的发展变化。孝道思想起源于先秦时期并在这一时期得以形成与完善,经历了由商周宗法政治下的“追孝”“享孝”到春秋战国时期普遍民众道德下的奉养父母之孝的变化。汉代孝道思想在儒家学说的支持下,进一步发展,上升到政治高度,统治者开始注重孝的政治功能。第三,魏晋南北朝孝道思想盛行的原因及具体体现。魏晋南北朝时期“忠”“孝”关系发生变化,在“孝”先于“忠”这一观念的支持下,统治者开始公开声言“以孝治天下”。孝道思想的盛行影响到了魏晋南北朝社会的各个方面,如教育对孝的重视、正史为孝子立传以及文学作品中对孝道思想的颂扬等。第四,魏晋南北朝小说中的孝道故事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诸多文献入手,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小说中的孝道故事进行系统的整理,将这些故事分类研究,进一步挖掘了每一类孝道故事的主题及其特点。魏晋南北朝小说中孝道故事共七十余则,故事主题繁多,其中死孝主题、孝母主题、孝感主题突出,值得重点关注。第五,魏晋南北朝小说中孝道故事个案研究。重点对魏晋南北朝小说中的“王祥卧冰”故事和“东海孝妇”故事,进行整理分析,探讨故事情节衍变的原因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在魏晋南北朝“以孝治天下”的背景下,王祥故事逐渐被演绎和神秘化,王祥成为了一个箭垛式的人物,反映了当时统治阶级的政治需求,以及普通民众对孝子孝行的美好期待。东海孝妇故事主题在衍变中发生了从灾异到祈雨再到应验的两次重要转变,以东海孝妇为代表的悲剧女性形象的背后,是对中国古代女性所遵守的“正位乎内”的男尊女卑思想的直接反映。第六,魏晋南北朝小说中孝道故事蕴含的儒释道观念。主要结合魏晋南北朝小说中的孝道故事文本内容,探讨其背后蕴含的儒释道文化观念。魏晋南北朝时期,思想自由开放,儒释道等诸家思想在这一时期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这使魏晋南北朝小说中的孝道故事自然也被其影响。总体而言,魏晋南北朝小说孝道故事中,仍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儒家的积极入世、修身达仁、天人感应、孝道教化等仍是魏晋南北朝小说孝道故事所表现的主要思想。此外,佛教因果报应、业报轮回及道教行善得好、修仙成道等思想在魏晋南北朝小说孝道故事中也多有反映。
李佩瑜[9](2020)在《《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浙江图书馆藏《历朝杭郡诗辑》清稿本四十卷,是丁丙仿吴颢《国朝杭郡诗辑》编纂体例,在《武林耆旧集》残本内容的基础上纂1而成的一部地域性通代诗选集。《诗辑》以“人、传、诗”的形式收録杭郡一地六朝迄明的诗人2625位,诗作5720首,小传2487条。其中,卷一至卷三十二爲南朝至明代科名与闲人;卷三十三爲闺秀艺伎;卷三十四爲名流寄寓;卷三十五至卷三十七爲僧人;卷三十八至卷三十九爲道士;卷四十爲无名氏与仙鬼謡谚。《诗辑》立足於乡邦文献的挖掘和整理,与《国朝杭郡诗辑》前後相续,展现杭郡一地诗歌繁荣昌盛的历史风貌,凸显杭州地区的自然山水、人文景观、地域文化等特色。整理研究此书能爲杭郡文献的存续补遗、诗史的谱系构建、文学的地域特色研究发挥重要作用,是一部从文献、文学、文化等方面对杭郡地区都非常重要的地域诗歌总集。本文主要分研究编和文献编两大部分。研究编包含绪论、正文。绪论部分主要对《历朝杭郡诗辑》的版本作详细介绍并阐明其研究价值及意义。目前学界还未对《历朝杭郡诗辑》有过任何的整理爬梳,更无具体的作品介绍和详细系统性的研究,可借鉴《国朝杭郡诗辑》系列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对《历朝杭郡诗辑》展开深入的研究。正文部分包含四章,从文本、内容及其价值等方面进行介绍和研究。第一章阐述了丁丙编纂《诗辑》的社会背景与个人机缘。其中,论证了《国朝杭郡诗辑》系列和《武林耆旧集》二者对《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的重要影响,揭示其内在联系。第二章从内容样貌与收録标准两方面阐释《诗辑》的基本体例。内容样貌包括了内容形式与编排次序;收録标准包括收録范围、收诗标准、收传原则。其中,收诗标准与丁丙的诗学倾向密不可分。第三章从诗歌的来源、题材和小传的来源、内容两大主体部分对《诗辑》着録的内容进行全面详细地展现。第四章揭示了《诗辑》的文献、文学、史料价值及地域文化特色。文献编是对《历朝杭郡诗辑》四十卷的整理点校。附録部分爲《历朝杭郡诗辑》中,人物介绍条目所提及诗集诗稿的名目存録整理。
李心苑[10](2020)在《两晋南北朝观音经典感应信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观音信仰作为中国佛教菩萨信仰的主体,其中的观音感应信仰也一直是中国佛教菩萨感应信仰的典型。而在观音感应信仰当中,回应众生诉求的观音菩萨往往外化为观音经、观音像、观音道场、观音圣号、观音咒语等很多不同形式的神圣象征,从而形成各种形态的观音感应,其中观音经典感应是源于观音经典崇拜的一种观音感应信仰,其突出特色是信仰者在观音经典的多重神化之后,通过具体的经典崇拜方式应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诉求,从而出现各种神奇效应,并最终使信仰者获得某种满足。在这种宗教实践以及由此而来的宗教体验中,观音信徒与观音菩萨之间的感应关系表现为观音信徒与观音经典之间的感应关系,观音菩萨的神圣性及其现实救度职能借助于观音经典的神圣性及其神奇效应而得以实现。通过对观音经典感应信仰的研究,我们可以理解观音信仰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从而有助于我们认识中国化的菩萨信仰,并为全面把握中国特色佛教文化提供一个重要的视角。作为观音经典感应之客体的观音经典,经历了从教义诠释体系向感应信仰体系的转变,诠释观音神力保佑、净土接引、智慧觉悟、密仪持咒等教义的经典以及介于这些经典之间并实现不同教义相互贯通的一些经典,支撑了观音信仰的基本教义体系。在教义诠释型经典体系之外,中国化的神力崇拜型观音经典体系逐渐形成,这一体系的核心框架便是:一经独领、二经呼应、诸经支撑、伪经偕行。所谓一经独领,就是《普门品》独占观音经典感应信仰的主体地位;所谓二经呼应,就是《心经》与《大悲心陀罗尼经》尤其是其中的《大悲咒》紧随《观音经》之后兴起并流行;所谓诸经支撑,就是在此三经之外,还有《华严经》《楞严经》《授记经》《观无量寿佛经》等经典的全方位辅助支撑作用;所谓伪经偕行,就是像《高王观世音经》这样的大量民间观音经典与正统观音信仰相伴而行,彼此互动。汉译观音经典感应信仰的前提之一便是观音经典的神圣性与神圣化。观音经典的神圣性之源是观音菩萨所拥有的神秘力量和超凡智慧,而观音经典的神圣化则是信众在观音信仰实践中对观音经典神圣性的接受以及由此而来的各种情感表达。就神圣性而言,主要取决于经典的来源、内容、价值等三个方面;就神圣化而言,主要体现在信众对观音经典的受持、传承、安奉等三个方面神圣性的基础与神圣化的进程正是观音经典感应信仰的直接推动力量。《普门品》作为观音经典感应信仰的第一载体,在其初期流行过程中便与当时非常盛行的经典研习热潮相互激荡。通过对两晋南北朝时代汉地观音经典感应事迹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观音信仰者通过自己的宗教实践在努力证明《观音经》在与《法华经》《维摩经》《涅盘经》《华严经》等诸多经典的并立争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神奇价值,从而在诸经竞秀的时代以一种神力崇拜型经典信仰,与众多义学诠释型经典信仰并立而行,既为《观音经》拓展了足够的社会生存空间,也为中国佛教的经典运用开辟出一条神圣的路径。第一本汉译观音经典诞生后不久,中国便陷入激烈的夷夏冲突之中。所谓“五胡乱华”所引起的人间灾难,使很多无依无靠的受难者将观音菩萨作为应对生命危急的依赖,而诠释这种依赖的经典本身,也成为信众心目中具有神圣意义的对象,由此产生很多以诵念《普门品》来应对夷夏冲突所带来的各种个体灾难的信仰实践。这些信仰实践体现了具有时代烙印的信仰需求与具有普遍意义的信仰趋向之间的融合。分裂动荡的南北朝也是一个政治斗争异常激烈的时代,不同政权之间以及不同官僚之间交织着复杂的恩怨情仇。各级官僚在面对其政治角色的所引发的生命危急时,同样难以主宰自己的生命安危,只好像普罗大众一样通过诵念《观音经》而向观音菩萨发出虔诚的呼唤。这种观音经感应信仰实践见证了不同社会阶层在基本人性需求方面的趋同性以及由此共同需求所激发的信仰选择的一致性,也反映了观音经感应信仰的普适性,以及由此所获得的广泛而深厚的社会基础。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结构是家国同构,体现在个体生活方面,在忠君爱国、天下使命等宏大理想之外,作为最底层的家庭生活始终是中国人的社会根基和情感归宿。通过观音经典感应事迹看两晋南北朝时代汉地家庭生活中的诸多困惑与危难应对,可以更深切地理解那个时代中国人在家庭完整、家族延续、生命健康、家庭和美、来世向往等方面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与美好向往。这些信仰实践把日常生活与观音经典链接在一起,反映了神圣信仰的世俗基础,也说明观音经典感应信仰已经深入到民众日常生活的深处。通过对两晋南北朝汉地四大领域观音经典感应信仰的探讨,我们可以比较深刻地认识观音经典感应信仰中所蕴含的神圣与世俗彼此交织的关系,如:作为信仰对象的观音经典的神圣性与作为信仰者的信众的世俗性;受持经典方法的神圣性与受持经典动机的世俗性;受持观音经典所调动的主体力量(观音神力)的神圣性与仁善、孝顺、建寺、布施、持戒等的辅助力量的世俗性;观音神力的神圣性与观音神力显化对接苦难时的世俗性。在这种神圣与世俗的对接中,理性与超理性、人间与超人间等宗教信仰的核心问题均清晰地显露出来。由此我们也不难发现观音经典感应信仰在观音信仰以及整个佛教信仰和佛教文化中所处的重要位置。
二、“孝子”故事中的茶与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孝子”故事中的茶与水(论文提纲范文)
(1)河南民间“孝道”故事中的伦理观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1.选题缘由 |
2.河南地区“孝道”故事的典型特征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孝道”故事的相关研究 |
2.“孝道”伦理观念的相关研究 |
(三)研究内容及意义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意义 |
(四)资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
1.资料来源 |
2.研究方法 |
一、河南民间“孝道”故事的类型 |
(一)弃老型 |
1.生活压榨式 |
2.狠心弃养式 |
3.薄葬送终式 |
(二)敬老型 |
1.尽心事亲式 |
2.救亲危难式 |
3.无奈牵挂式 |
4.体谅尊敬式 |
5.忠孝并存式 |
(三)弃敬相对型 |
1.亲子不孝,养子孝式 |
2.儿子不孝,儿媳孝式 |
3.孝子善报,逆子恶报式 |
4.孝母不孝父式 |
(四)弃敬转化型 |
1.智决难题式 |
2.换位触动式 |
3.矛盾调和式 |
4.矛盾激化式 |
二、河南民间孝道故事中的家庭伦理 |
(一)父子伦理 |
1.养:重孝的伦理取向 |
2.弃:现实的伦理选择 |
(二)兄弟伦理 |
1.同气连枝的兄弟 |
2.互谅互助的妯娌 |
(三)夫妻伦理 |
1.家庭权力的偏移 |
2.两性之爱的矛盾 |
(四)婆媳伦理 |
三、河南民间孝道故事中的社会伦理 |
(一)君臣伦理 |
1.移孝作忠的伦理倾向 |
2.弃忠保孝的伦理诉求 |
(二)拟亲属伦理 |
1.知恩图报的伦理内涵 |
2.功利互惠的伦理实质 |
(三)乡邻伦理 |
1.重义轻利的伦理追求 |
2.义利相对的伦理矛盾 |
四、河南民间孝道故事中的信仰伦理 |
(一)生殖与祖先 |
1.血脉永续的生殖崇拜 |
2.尊崇长辈的祖先崇拜 |
(二)“佛”与“道” |
1.佛教因果报应说 |
2.道教神仙信仰观 |
(三)自然与命运 |
1.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 |
2.趋利崇福的命运观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2)人文多样性内生活力与社会治理共生秩序研究 ——云贵高原盘江流域案例及其意义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边疆发展和治理研究前沿探索 |
一、选题定义:边疆发展与治理研究 |
二、理论成果综述 |
(一) 政治人类学 |
(二) 边疆治理研究 |
(三) 贵州特色经验 |
三、本文创新进路 |
四、资料来源概说 |
五、总体研究框架 |
第一章: 盘江流域人文生态 |
第一节: 区位沿革与居民构成 |
一、内涵四至 |
二、边关通道 |
三、居民层累 |
第二节: 资源耕作与混融秩序 |
一、山水田土资源 |
二、生计耕作结构 |
三、治理秩序混融 |
第二章: 集市、生计与互惠 |
第一节: 集市类别与功能 |
一、形成机理 |
二、集市类别 |
三、集市功能 |
第二节: 族际互惠:青岩案例 |
一、名称及区位 |
二、形成及变迁 |
三、辐射及职能 |
四、物源及去向 |
第三节: 社会互惠:营屯案例 |
一、区位.村名.村史叙事 |
二、集市、物产与社会关系 |
三、为社会而互惠:WXH的生活史 |
第三章: 社会整合绘事后素 |
第一节: 拟血亲拓展村寨圈 |
一、源起与内涵生成 |
二、云顶村案例 |
三、营屯村案例 |
四、鸟王村案例 |
第二节: 结姻亲拓展交际网 |
一、婚姻制度与结构功能 |
二、“坐花园” |
三、“射背牌” |
四、姻亲即社会 |
第三节: “主客-陪客”丧葬礼制 |
一、内涵概说 |
二、传统形式 |
三、现代沿革 |
四、文化逻辑 |
第四章: 维权抗争:卫所制度下的民意表达 |
第一节: 被“再域化”的日常生活 |
一、卫所营建及过程 |
二、“借地设防”以牟利 |
三、被“再域化”的日常生活 |
第二节: 原住民维权抗争类别 |
一、常态抗争 |
二、非常态抗争 |
三、逻辑特征 |
第三节: 天顺石门战事 |
一、事件过程 |
二、社会背景 |
三、边政疏失 |
四、经验教训 |
第五章: 博弈求秩序:流官治理下的民意表达 |
第一节:“改土归流”得失辨析 |
一、土司制属性 |
二、招抚之策 |
三、改土归流 |
第二节 :控告土官 |
一、韦清澜联名控告 |
二、云顶村民联合智斗 |
三、“均衡三角” |
第三节 :抵制胥吏 |
一、村名叙事 |
二、村庄茶产 |
三、胥吏苛征 |
四、案例启示 |
第六章 :观念秩序:民间传说中的共生超越 |
第一节 :背牌图案印章叙事 |
一、背牌型构 |
二、隐序图案 |
三、认同与区分体系 |
第二节 :印章起源传说与衍文 |
一、青山长官司与副长官司 |
二、“倒停王”与“看家虎” |
三、牛作为山民祖先化身 |
四、“牛虎相争” |
结语:内生活力与共生秩序 |
一、盘江流域的发展与治理 |
二、边疆发展与治理研究的主要范式 |
三、盘江流域发展与治理中的共生秩序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活动及成果 |
(3)舜帝传说与信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2 国内研究综述 |
1.2.1 古史时代及神话的整体研究传统 |
1.2.2 考据学视角传说考证的研究困境 |
1.2.3 民俗学视野传说类型的研究趋势 |
1.2.4 新时代解读舜文化的研究热潮 |
1.2.5 以区域为范畴的民间研究成果 |
1.3 研究方法 |
1.4 重要概念界定 |
第二章 神话与传说:先秦舜帝传说的基本定型 |
2.1 舜帝传说的神话原型解析 |
2.1.1 帝舜:帝之称谓的神话性质 |
2.1.2 舜妻:二妃传说的神话原型 |
2.1.3 重瞳:舜帝神形中的原型崇拜 |
2.2 舜帝传说主题的整合定型 |
2.2.1 生平事迹传说 |
2.2.2 尧舜禹禅让传说 |
2.2.3 君臣政治传说 |
2.2.4 音乐传说 |
2.2.5 后裔传说 |
第三章 舜族三迁:舜帝传说的部族文化意蕴与始祖信仰 |
3.1 舜帝传说的部族格局 |
3.1.1 舜帝传说的考古学背景 |
3.1.2 舜帝指涉部族的多样性 |
3.1.3 舜臣所属部族的多元化 |
3.2 舜帝传说的部族关系与文化意蕴 |
3.2.1 图腾崇拜与舜帝部族的寻根溯源 |
3.2.2 民俗互渗与多元部族的文明交汇 |
3.2.3 传说演绎与华夏民族的精神世界 |
3.3 舜帝部族融合与民族国家的发展 |
3.3.1 华夏民族的肇始时期 |
3.3.2 早期国家的基本形成 |
3.3.3 舜帝传说的始祖信仰 |
第四章 尧天舜日:舜帝传说的儒学化与圣王信仰 |
4.1 禅让传说与儒家政治理想的勾勒 |
4.1.1 禅让传说的雅俗共择 |
4.1.2 儒家理想政治的畅想 |
4.1.3 尧天舜日意象的符号化 |
4.2 孝子传说与儒家德政一体的形成 |
4.2.1 受权模式的随德转移 |
4.2.2 以孝为始的仁政体系 |
4.2.3 内圣外王的德政一体 |
4.3 礼乐传说与儒家德育教化的建构 |
4.3.1 克己复礼的礼制教化 |
4.3.2 始于远古的乐教传统 |
4.3.3 舜帝传说的圣王信仰 |
第五章 传说与故事:舜帝传说的叙事结构与孝德信仰 |
5.1 时空流转的图象叙事 |
5.1.1 汉代舜帝形象图:叙事主体的时空再现 |
5.1.2 北魏情节叙事图:语图互仿的结构象征 |
5.1.3 宋金孝子意象图:深层结构的意识表现 |
5.2 历时传承的文学叙事 |
5.2.1 时空、审美与义理:诗歌叙事 |
5.2.2 传说的故事演绎与传承:通俗文学 |
5.3 地方转场的民间叙事 |
5.3.1 口承文本叙事:信仰的地方诠释 |
5.3.2 空间景观叙事:信仰的物质载体 |
5.3.3 仪式表演叙事:信仰的行为传承 |
5.4 舜帝传说的孝德信仰 |
5.4.1 信仰整体中的个体表达:“二十四孝”传说的时代传承 |
5.4.2 当代孝德信仰的文化展演:运城舜帝德孝文化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舜帝民间传说地方文本汇总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涌幢小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目的及方法 |
第一章 作者生平与小说创作 |
第一节 作者生平与小说主旨 |
一、赋役经历与小说民生意识 |
二、尚史精神与小说的现实性 |
第二节 创作机缘及版本情况 |
一、小说的创作机缘 |
二、成书时间及版本 |
第三节 《涌幢小品》文体特征 |
一、笔记小说的特征 |
二、小品文的特征与变化 |
第二章 传统观念与婚恋思想 |
第一节 以男性为中心的婚恋思想 |
一、对贞节烈妇的颂扬 |
二、对妒妇悍妇的抨击 |
三、对女性家庭角色的偏重 |
第二节 对传统婚姻观念的突破 |
一、对丈夫霸凌妻子的否定 |
二、对婚姻中“情”的重视 |
三、对女性独立价值的认同 |
第三节 婚恋思想的局限性 |
一、男性权力的至高无上 |
二、对女性要求的严苛 |
第三章 故事形式与叙事结构 |
第一节 人物故事的单线结构 |
一、以人物介绍为开端的结构 |
二、以文眼统领全文的结构 |
三、以直接议论为结尾的结构 |
第二节 梦境故事的预叙结构 |
一、“梦境预言—行动—应验”的预叙模式 |
二、“梦境预言—提示—帮助”的预叙模式 |
三、循环往复的结构框架 |
第四章 地域文化与民俗信仰 |
第一节 普陀景观的叙述 |
一、普陀的自然景观 |
二、普陀的人文景观 |
第二节 浙江蚕神信仰民俗 |
一、蚕精信仰 |
二、谢蚕神习俗 |
第三节 浙江先贤神民俗信仰 |
一、小说与河神信仰的形成 |
二、桑王信仰与迎桑神习俗 |
三、周雄信仰与迎神习俗 |
第五章 文学价值及对后世影响 |
第一节 对其他小说的继承与影响 |
一、对以往创作经验的汲取 |
二、笔记杂录与史料价值 |
第二节 《涌幢小品》的地域文化价值 |
一、对地域文化的展示 |
二、对浙籍小说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涌幢小品》类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5)明清笔记小说“发墓”故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对象及其概念界定 |
(一)“笔记小说”概念界定 |
(二)“发墓”故事概念界定及其历史源流 |
三、研究现状、方法及意义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意义 |
第一章 明清笔记小说中的“发墓”故事概述 |
第一节 明清笔记小说文献梳理 |
第二节 明清笔记小说“发墓”故事的分类与分布 |
一、明代笔记小说“发墓”故事的分布 |
二、清代笔记小说“发墓”故事的分布 |
三、明清笔记小说的作者简况 |
第三节 明清笔记小说“发墓”故事的文本素材 |
一、发墓小说创作中的“本事”及其研究 |
二、发墓小说作者与素材之关系 |
三、发墓小说中的“当代史事”、“前代史事”及其采择编演 |
小结 |
第二章 明清笔记小说“发墓”故事的情节类型 |
第一节 “发墓动机”类型 |
一、发墓取材 |
二、发墓取财 |
三、盗葬其亲 |
四、发墓二葬 |
第二节 “发墓复生”类型 |
一、“复生”考 |
二、发墓如生 |
三、发墓复生 |
第三节 “发墓受报”类型 |
一、恶报其一:身患恶疾 |
二、恶报其二:于家人子孙不利 |
三、恶报其三:墓室出物伤人 |
第四节 “防发墓措施”类型 |
一、薄葬防盗墓 |
二、强制手段防盗墓 |
小结 |
第三章 明清笔记小说“发墓”故事的虚实空间构造 |
第一节 中国古人的冥界观 |
一、古人对鬼的认识 |
二、古人意识中的“死后世界” |
第二节 “发墓”故事中“虚实”世界 |
一、死者由冥复生所述 |
二、生者由梦入冥所见 |
第三节 “虚实”世界的交界点:冢墓空间 |
一、冢墓之“实”:终结生命、希望、情欲之所在 |
二、冢墓之“虚”:还魂复生、有情人终成眷属之所在 |
小结 |
第四章 明清笔记小说“发墓”故事的文化意蕴 |
第一节 “发墓”故事与文化信仰 |
一、“发墓”故事与儒教 |
二、“发墓”故事与佛教 |
三、“发墓”故事与道教 |
第二节 “发墓”故事与民俗生活 |
一、“发墓”故事中体现出来的民间丧葬习俗观念 |
二、“发墓”故事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源泉 |
第三节 “发墓”故事与民俗观念 |
一、从“发墓复生”来看民间的世界观 |
二、从“发墓受报”来看民间的道德观 |
三、从“发墓取财”“盗葬其亲”来看民间的术数观 |
四、从“发墓归葬”来看民间的社会人生观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6)面向欧美留学生的对外汉语孝文化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研究范围和方法 |
三、研究综述 |
第一章 对外汉语孝文化概述 |
第一节 孝文化的定义和起源 |
一、孝文化的定义 |
二、中国孝文化的起源 |
三、西方孝文化的起源 |
第二节 中西孝文化的异同 |
一、中西孝文化的相同点 |
二、中西孝文化的不同点 |
第三节 中国孝文化的核心内涵 |
一、家庭层面—赡养父母 |
二、家族层面—祭祀祖先 |
三、社会层面—关爱他人 |
四、国家层面—家国同构 |
第四节 对外汉语孝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
一、孝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
二、有利于欧美留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孝文化 |
第二章 对外汉语孝文化教学调查及分析 |
第一节 对外汉语教学大纲中的孝文化因素分析 |
一、《汉语水平等级标准和等级大纲》分析 |
二、《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分析 |
第二节 对外汉语本科教材中的孝文化因素统计 |
一、教材中的孝文化因素涵盖比例 |
二、教材中的孝文化内容的分类依据及结果 |
第三节 对外汉语系列比赛试题中的孝文化因素统计 |
一、“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试题中的孝文化因素 |
二、“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试题中的孝文化因素 |
三、全球外国人汉语大赛比赛试题中的孝文化因素 |
四、“汉教英雄会”比赛试题中的孝文化因素统计 |
第四节 网络孔子学院慕课中的孝文化因素统计 |
一、和孝文化相关的语言文化要素 |
二、和孝文化相关的文化知识 |
第三章 对外汉语孝文化教学的现存问题及建议 |
第一节 对外汉语孝文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
一、教学大纲中存在的问题 |
二、教材中存在的问题 |
三、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对外汉语孝文化教学的对策和建议 |
一、针对教学大纲的建议 |
二、针对教材的建议 |
三、针对课堂教学的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宋元小说话本空间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二、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三、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宋元小说话本的空间类型 |
第一节 公共空间 |
第二节 私人空间 |
第三节 空间选择倾向 |
第二章 宋元小说话本的空间叙事功能 |
第一节 区域空间的意蕴营造 |
第二节 具体空间的叙事作用 |
第三节 空间构件的叙事效果 |
第三章 宋元小说话本的空间叙事语言 |
第一节 韵散结合的语言形式 |
第二节 叙事语言的空间性 |
第三节 微观语言的恰当运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魏晋南北朝小说中的孝道故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重点与难点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孝道思想溯源 |
第一节 先秦时的孝道思想 |
一、殷商与西周时期——“孝”的萌芽 |
二、春秋战国时期——“孝”的形成与完善 |
第二节 两汉时期的孝道思想 |
一、汉代孝治的主要表现 |
二、汉代“孝”内涵的变化 |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孝道思想盛行的原因及具体体现 |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孝道思想盛行的原因 |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忠”“孝”关系的变化 |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帝王对孝文化的倡导 |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孝道思想盛行的具体体现 |
一、重视“孝道”教育 |
二、诗词文赋中对孝道思想的颂扬 |
三、正史为孝子立传 |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小说中的孝道故事研究 |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小说中的孝道故事概况 |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小说中孝道故事分类研究 |
一、以孝道的践行方式分类 |
二、以孝子的行孝对象分类 |
三、以孝子行孝的结果分类 |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小说中孝道故事的社会影响 |
一、“孝”对个人道德修养的规范 |
二、“孝”对政权统治的维护 |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小说中孝道故事个案研究 |
第一节 “卧冰求鲤”故事研究 |
一、“卧冰求鲤”故事的衍生与演变 |
二、“卧冰求鲤”故事反映的文化内涵 |
第二节 “东海孝妇”故事研究 |
一、“东海孝妇”故事的文本流变分析 |
二、“东海孝妇”故事的文化内涵 |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小说中孝道故事蕴含的儒释道观念 |
第一节 孝道故事中蕴含的儒家观念 |
第二节 孝道故事对佛教义理的体现 |
第三节 孝道故事对道教思想的反映 |
第四节 孝道故事对名教与自然冲突的体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研究编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价值 |
第一章 《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缘起 |
第一节 杭郡的社会文化环境 |
一、官方政策对民间的影响 |
二、地域意识日渐凸显 |
三、乡邦文献的需要 |
第二节 丁丙的编纂机缘 |
一、不忍文献纸毁帙散 |
二、藏书、刊刻、编者的身份优势 |
三、契机出现:《武林耆旧集》 |
小结 |
第二章 《历朝杭郡诗辑》基本体例 |
第一节 文本体例 |
一、文本形式 |
二、编排次序 |
第二节 收録体例 |
一、诗人收録范围 |
二、诗歌收録标准 |
三、小传遴选原则 |
小结 |
第三章 《历朝杭郡诗辑》内容概述 |
第一节 《诗辑》收诗情况 |
一、诗作来源 |
二、内容题材 |
第二节 《诗辑》选传情况 |
一、小传来源 |
二、小传内容 |
小结 |
第四章 《历朝杭郡诗辑》价值 |
第一节 《诗辑》的文献与校勘价值 |
第二节 《诗辑》的文学价值 |
第三节 《诗辑》的史料价值 |
第四节 《诗辑》的地域文化特色 |
小结 |
结语 |
文献编 |
《历朝杭郡诗辑》点校凡例 |
《历朝杭郡诗辑》 |
附録 《历朝杭郡诗辑》存録诗集诗稿 |
徵引文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两晋南北朝观音经典感应信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的界定 |
一、研究对象的时间界定 |
二、研究对象的空间界定 |
三、研究对象的概念界定 |
四、观音感应类文献的形成 |
第二节 本选题研究的意义 |
一、学术意义 |
二、理论意义 |
三、现实意义 |
第三节 本选题相关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
一、观音经典研究 |
二、观音感应信仰研究 |
第四节 本文的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基本思路 |
二、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
三、本文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信仰视域的汉译观音经典体系的形成 |
第一节 从观音经典教义体系到汉译观音经典崇拜体系 |
一、古代印度观音经典教义体系的形成 |
二、古代汉地观音经典崇拜体系的基本格局 |
第二节 《普门品》汉译流行本的形成 |
一、《普门品》第一个汉译本的流行 |
二、《普门品》流行本的定型 |
第三节 《心经》汉译流行本的形成 |
一、传说中的《心经》首译本 |
二、玄奘本《心经》的出现与特征 |
三、关于《心经》来源的探问 |
第四节 《大悲咒》汉译流行本的形成 |
一、《大悲心陀罗尼经》的脱颖而出 |
二、最终定型的《大悲咒》 |
第二章 汉译观音经典的神圣性与神圣化 |
第一节 汉译观音经典的神圣性 |
一、宗教经典的神圣性结构 |
二、观音经典来源的神圣性 |
三、观音经典内容的神圣性 |
四、观音经典价值的神圣性 |
第二节 汉译观音经典的神圣化 |
一、观音经典受持的神化 |
二、观音经典传承的神化 |
三、观音经典安奉的神化 |
第三章 诸经竞秀中的观音经感应信仰 |
第一节 《观音经》在诸经竞秀中的传播与影响 |
一、诸经竞秀局面的形成 |
二、《法华经》的受持与感应 |
三、《观音经》在义学高僧中地位与影响 |
第二节 从感应故事看《观音经》在诸经竞秀中的独特魅力 |
一、感应事迹书写中的《观音经》与《维摩经》 |
二、感应事迹中的《观音经》与《华严经》 |
三、感应事迹中的《观音经》与《涅盘经》 |
四、与诸经论一拼高低的观音经感应事迹 |
第四章 夷夏冲突中的观音经感应信仰 |
第一节 十六国时期夷夏冲突中的观音经感应信仰 |
一、“冉闵杀胡”时三位胡人的观音经感应 |
二、被慕容鲜卑抓捕后的观音经感应 |
三、僧人开达羌人监牢中发生的观音经感应 |
四、乞伏暮末欲屠城时发生的观音经感应 |
第二节 南朝宋代夷夏冲突中的观音经感应信仰 |
一、涪陵陷落后发生的观音经感应 |
二、元嘉七年北伐发生的观音经感应 |
三、元嘉二十七年北伐发生的观音经感应 |
四、对夷夏冲突中观音经感应信仰的总体认识 |
第五章 政治纷争中的观音经典感应 |
第一节 观音经感应信仰在政治集团中的传播 |
一、《观音经》与统治者的关系 |
二、《观音经》感应信仰在统治者当中的传播 |
第二节 地方政治纷争中的观音经典感应 |
一、孙恩之乱中的观音经感应事迹 |
二、黄龙国守库吏观音经感应事迹 |
三、彭子乔观音经感应事迹 |
第三节 皇权争夺战中的观音经感应事迹 |
一、荆州作逆中的观音经感应事迹 |
二、义嘉之难中的观音经感应事迹 |
三、宋末争夺皇权斗争中的观音经感应事迹 |
第六章 家庭生活中的观音经典感应信仰 |
第一节 子嗣诉求中的观音经感应 |
一、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诵经求子信仰 |
二、后世观音经求子感应信仰的变化 |
第二节 家庭伦理建设中的观音经感应 |
一、家宅平安诉求中的观音经典感应 |
二、维系家庭完整中的观音经典感应 |
三、儒家家庭伦理影响下的观音经感应 |
第三节 愈疾延命诉求中的观音经感应 |
一、汉地民众对疾病与长寿的理解 |
二、观音经愈疾感应及其在后世的变化 |
三、观音经延寿感应及其在后世的变化 |
第七章 观音经典感应信仰的特征与宗教定位 |
第一节 佛教感应与中国传统感应的区别 |
一、“感应”的原始意义 |
二、佛教感应的基本含义 |
三、佛教感应与儒家感应的区别 |
第二节 观音经典感应信仰的基本定位 |
一、观音经典感应信仰的功能定位 |
二、观音经典感应信仰的内涵定位 |
参考文献 |
一、佛教文献 |
二、历史文献 |
三、今人着作 |
四、期刊论文 |
五、学位论文 |
六、外文着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四、“孝子”故事中的茶与水(论文参考文献)
- [1]河南民间“孝道”故事中的伦理观念研究[D]. 王佳佳.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2]人文多样性内生活力与社会治理共生秩序研究 ——云贵高原盘江流域案例及其意义阐释[D]. 陈斌. 中央民族大学, 2021(12)
- [3]舜帝传说与信仰研究[D]. 柴春椿. 山西大学, 2021
- [4]《涌幢小品》研究[D]. 张娜.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5]明清笔记小说“发墓”故事研究[D]. 瞿丽莎.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面向欧美留学生的对外汉语孝文化教学研究[D]. 陈炳霞. 黑龙江大学, 2020(05)
- [7]宋元小说话本空间叙事研究[D]. 陈赛聪.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魏晋南北朝小说中的孝道故事研究[D]. 马丽.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9]《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D]. 李佩瑜.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10]两晋南北朝观音经典感应信仰研究[D]. 李心苑.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