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hotopolymerization of Cyclohexene Oxide Initiated with Iron-arene Complex(论文文献综述)
卢贤锐[1](2019)在《α-蒎烯和β-蒎烯氧气氧化特性及其产物研究》文中认为α-蒎烯和β-蒎烯是松节油的主要成分,是重要的天然、可再生资源,广泛应用于香精香料和日用化学品等行业。在生产、储存和应用过程中,它们会与氧气接触发生氧化反应使产品容易变质。因此,有必要开展α-蒎烯和β-蒎与氧气在相对较低温度下的氧化过程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α-蒎烯和β-蒎烯在较低温度下氧化反应过程的压力和温度行为采用小型密闭压力容器试验(MCPVT)装置分别跟踪测定α-蒎烯和β-蒎烯在氧气和氮气条件下的过程压力和温度行为,考察α-蒎烯和β-蒎烯的氧化过程性质。在恒温条件下,氮气氛围中,压力不发生变化,α-蒎烯和β-蒎烯均没有观察到化学反应的发生。氧气氛围中,发现α-蒎烯或β-蒎烯体系压力减少,说明发生了氧化反应,且反应有较明显的氧气缓慢吸收过程和快速氧化过程,反应温度越高,氧气缓慢吸收过程的时间越短。(2)α-蒎烯和β-蒎烯氧化反应失控危险性研究利用MCPVT分别进行了 α-蒎烯和β-蒎烯加压升温氧化实验,对α-蒎烯和β-蒎烯氧化反应的失控危险性进行实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α-蒎烯的快速氧化温度为85℃,当α-蒎烯样品量为0.87g,氧气压力为0.5 MPa,升温速率为1.5℃·min-1,反应温度升至116 ℃时,反应发生了温度突变和压力突变,体系温度突跃ΔT=15 ℃,突变压力速率变化为6.87 kPa·min-1。β-蒎烯的快速氧化温度为70℃,当β-蒎烯在样品量为0.87 g,氧气压力为1 MPa,升温速率为1.5℃·min-1,反应温度升至95℃时发生了爆炸现象,其特征是温度和压力快速上升,体系温度突跃AT=32 ℃,最大压力突变速率高达10.4 MPα·min-1,并听到爆炸声,反应釜的防爆片被击穿,釜内盛样品的玻璃试管被粉碎。(3)α-蒎烯和β-蒎烯氧化反应的过氧化物生成采用碘量法和薄层色谱法(TLC)分别对α-蒎烯和β-蒎烯氧化生成的过氧化物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常压条件下,α-薇烯在反应温度为100 ℃,反应时间为7 h时,α-蒎烯氧化生成过氧化物浓度达到最高为170.17 mmol·kg-1,此时所生成的过氧化物至少有4种;β-蒎烯在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3 h时,β-蒎烯与氧气生成过氧化物浓度达到最大值为89.28 mmol·kg-1,此时生成的过氧化物至少有7种。加压条件下,不同的反应时间和氧气初始压力均会影响α-蒎烯或β-蒎烯过氧化物的浓度。(4)α-蒎烯和β-蒎烯氧化反应产物研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α-蒎烯和β-蒎烯的氧化产物。当反应条件为n(O2/蒎烯)=1.0,70℃反应6.5 h时,α-蒎烯的主要氧化产物有2,3-环氧蒎烷(6.79%)、龙脑烯醛(1.75%)、桃金娘烯醛(1.03%)、桃金娘烯醇(1.56%)、马鞭草烯醇(9.88%)、马鞭草烯酮(9.24%)等。氧化产物中相比于环内的C=C键,更集中于烯丙基团上,并且二级碳氢烯丙基团的产物选择性明显要高于一级碳氢烯丙基团的产物。β-蒎烯主要的氧化产物有2,10环氧蒎烷(0.79%)、松香芹酮(4.06%)、反式松香芹醇(4.51%)、桃金娘烯醛(7.37%)、桃金娘烯醇(9.28%)等。与α-蒎烯不同,β-蒎烯的氧化产物相较于烯丙基团,更集中于双键上。(5)α-蒎烯和β-蒎烯混合体系的氧化竞争反应研究利用α-蒎烯和β-蒎烯混合体系氧化实验中二者的相对含量以及过氧化物的浓度变化,考察α-蒎烯和β-蒎烯与氧气氧化的相对反应活性(α-蒎烯反应量/β-蒎烯反应量)=Q,发现Q值均小于1,且大小与温度有关。另外,在不同n(α-蒎烯/β-蒎烯)比例实验中,β-蒎烯过量混合实验的过氧化值最大(β-蒎烯过量>(α-蒎烯与β-蒎烯等摩尔)>α-蒎烯过量),实验结果表明,β-蒎烯与氧气的反应活性高于α-蒎烯。
马浩钦[2](2019)在《阳离子光聚合型氧杂环丁烷基含硅单体的合成与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阳离子光聚合具有对氧不敏感、体积收缩小、附着力强及可以后固化等优点,故其在光聚合领域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然而,目前用于阳离子光聚合的单体种类比较少,并且一般阳离子单体的聚合速率比自由基单体慢,限制了阳离子光聚合在工业中的应用,因此,开发具有高反应活性和优异物理力学性能的阳离子光聚合单体对促进阳离子光聚合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聚有机硅氧烷具有优异的耐热性、拒水性、柔顺性、电气绝缘性及生理惰性,而氧杂环丁烷具有粘度低、附着力优异、固化收缩率小、聚合速率快及毒性低的特点,因此,将有机硅氧烷与氧杂环丁烷结构结合在一起的单体将兼具二者的优点,拥有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该类单体的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基于此,本课题合成了一系列氧杂环丁烷基含硅单体,探讨单体结构对其光聚合活性、聚合物物理力学性能和表面性能的影响,获得单体结构与性能间的内在联系,为其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数据。主要研究内容与所得结论如下:1、本文成功合成了一种氧杂环丁烷基硅烷偶联剂(ETPO)、三种不同分子量的单氧杂环丁烷基有机硅氧烷单体(MOSi-n,n=3,6,9)、一种3-乙基-3-((2-(乙烯氧基)乙氧基)甲基)氧杂环丁烷单体(EVEO)及一种双氧杂环丁烷基有机硅氧烷单体(BOSi)。2、通过研究引发剂浓度及光强对ETPO的光聚合动力学的影响发现,引发剂浓度及光强在一定范围内提高,可以提升单体的转化率及聚合速率。ETPO比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更能促进E4221体系光聚合转化率的提高。EVEO单体中,双键的聚合可以促进环氧基团的转化率及聚合速率的提高。三种MOSi-n单体中,MOSi-9的光聚合性能最好。双官能的BOSi的环氧转化率比相应单官能的MOSi-6高,但比MOSi-9的略低。3、氧杂环丁烷基硅烷偶联剂(ETPO)能够提高E4221和TPGDA/E4221混杂体系固化膜的拉伸性能、附着力及表面水接触角。E4221固化膜的拉伸强度达到15.9MPa,断裂伸长率达到21.4%,在PVC上的附着力为5B,表面水接触角为85.3°;TPGDA/E4221混杂固化膜拉伸强度达到11.9MPa,断裂伸长率达到15.7%,在铁片上附着力为5B,表面水接触角为88.2°。4、单氧杂环丁烷基有机硅氧烷单体(MOSi-n)能够提高E4221的固化膜表面疏水性、拉伸性能、耐热性能及附着性能,并对固化膜具有增韧作用。含MOSi-9的E4221的固化膜表现出最佳综合性能,表面水接触角达到91.7°,拉伸强度为14.3MPa,断裂伸长率为30.6%,在PVC上附着力为5B。5、双氧杂环丁烷基有机硅烷单体(BOSi)能够提高E4221和TPGDA/E4221混杂体系固化膜的拉伸及耐热性能、附着力和表面水接触角。当其含量为15 wt%时,固化膜的综合性能最好。E4221固化膜的T5%、Tmax1和Tmax2分别达到326℃、416℃和590℃;拉伸强度为23.5 MPa,断裂伸长率为15.4%,附着力在PVC上可达到5B,表面水接触角达到87.4°。TPGDA/E4221混杂固化膜拉伸强度达到18.6MPa,断裂伸长率达到17.4%,附着力在铁片上为5B,表面水接触角为90.6°。
周闯[3](2017)在《紫外光催化下桐油的化学改性及其在UV光固化体系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全球石化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不仅给我们正常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而且阻碍以化石原料为基础的有机高分子材料产业的发展。生物质,作为一种可再生的资源,吸引了越来越多科研工作者的关注。因此,许多研究者致力于从生物质资源开发新型和高性能材料来代替传统的石油基原料。植物油结构上均具有13个不饱和双键,理论上具备构建紫外光固化体系的结构基础,并且可以用来合成生物基复合材料或生物质聚氨酯材料,不仅可以有效解决现有UV固化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而且有助于拓展植物油应用领域,提高植物油脂附加值和增加农民收入,因此对植物油改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桐油为主要研究对象,来制备一系列桐油基UV光固化材料以及探究其UV光固化活性,论文分成四部分,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研究:(1)以酸性离子液体为催化剂,制备桐油基漆酚类似物。首先将桐油与氢氧化钠的甲醇溶液通过酯交换反应转化为低分子量的桐酸甲酯,然后通过硝酸银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提纯,最后以制备的SO3H功能化离子液体为催化剂,通过桐酸甲酯与邻苯二酚的Friedel-Crafts反应制备桐油基漆酚类似物,并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光谱(UV-Vis),核磁共振波谱(NMR)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等确认漆酚类似物的结构。(2)以UV光作为能量来源,利用光引发剂作为催化剂,制备桐油基漆酚类似物。首先以制备的桐酸甲酯为原料,在紫外光的照射下,与邻苯二酚反应,制备漆酚类似物,然后通过单因素考察了光引发剂的种类、UV光功率、光照时间、溶剂等反应条件对漆酚类似物的产率的影响,并探讨出UV光催化备桐油基漆酚类似物的最佳反应条件。研究结果表明:阳离子光引发剂(三芳基硫鎓盐)为最优催化剂;UV光的功率对产率的影响不大,只要满足光引发剂被激发所需要的能量即可(100 W);反应的最佳时间为8 min;反应的最适溶剂为丙酮,并且在最优的条件下桐油基漆酚类似物的最高产率为71%。另外,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光谱(UV-Vis),核磁共振波谱(NMR)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HPLC-MS)等表征方法进一步确定烷基化产物CAT-ME的结构。(3)研究了漆酚类似物的光固化活性及其在UV光固化体系中的应用。首先通过对比桐油基漆酚类似物在室温、加热、UV光照等条件下的固化情况,探究其固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桐油基漆酚类似物在上述条件下的活性较低,单独不能固化成膜。然后讨论了桐油基漆酚类似物的添加对UV光固化体系的影响,考察了光引发剂、活性单体以及桐油基漆酚类似物的添加量对UV光固化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PI-819为最优光引发剂;反应活性单体HEMA:HDDA的最优比例范围为10:1014:6之间;桐油基漆酚类似物的最优添加量范围为515%,另外添加了15%漆酚类似物CAT-ME的聚氨酯丙烯酸酯成膜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凝胶率为99.5%、拉伸强度高达25.07 MPa、断裂伸长率为4.57%,并且扫描电镜(SEM)显示成膜表面比较光滑、平整。(4)UV光催化桐油基多元醇的制备及其超支化的应用。首先将桐油与甲醇经过酯交换反应制备桐酸甲酯,再将其与过氧化氢和乙酸反应,制备环氧桐酸甲酯;然后以阳离子光引发剂(三芳基硫鎓盐)为催化剂,在UV光照的条件下催化环氧桐酸甲酯与二乙醇胺进行开环反应,制备桐油基多元醇;最后以桐油基多元醇、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等为原料,以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为催化剂,经过两步法制备出桐油基超支化聚氨酯丙烯酸酯。结果表明:桐酸甲酯环氧化反应的最佳条件是温度55℃、反应时间6 h、桐酸甲酯:冰乙酸:30%过氧化氢=10:8.8:22(质量比),其环氧值测得为0.13;在UV光下三芳基硫鎓盐可以催化环氧桐酸甲酯开环制备桐油基多元醇,其羟基值为599.54 mgKOH/g,分子量为544,对比表明环氧桐酸甲酯平均有两个环氧根与二乙醇胺发生了反应;以桐油基多元醇为核接枝改性的聚氨酯丙烯酸酯具有良好的光固化活性,并且成膜表面光滑、平整,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能,其凝胶率高达98%,拉伸强度为4.1 MPa,断裂伸长率为54%,可以代替部分传统的石油基光固化材料。
杨永登[4](2017)在《长臂型双功能性UV大分子光引发剂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紫外光固化技术具有经济、节能、高效、环境友好、适应性广的“5E”特性,广泛应用在涂料,油墨,胶黏剂,医学材料,3D成型,光导纤维等领域。紫外光固化配方主要由树脂、活性稀释剂、光引发剂和其他助剂构成,其中光引发剂直接影响着固化速率和产物性能。目前,小分子光引发剂存在与树脂相容性差、易迁移、产物黄变、氧阻聚作用等问题。其中,二苯甲酮与叔胺复配虽然具有高的引发活性,但是叔胺不仅因易挥发、迁移导致产品具有毒性,刺激性气味和发生黄变,而且增塑作用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近些年来,为了解决光引发剂存在的问题,关于制备反应活性高、迁移率低、相容性好的新型光引发剂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大分子光引发剂由于主链或者侧链一般有多个光引发基团,综合性能优异,已经成为光引发剂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聚醚链段作为Norrish II光引发剂的供氢体,兼具有水溶性和油溶性,可以改善分子在水性和油性体系的兼容性,聚醚代替叔胺类物质作为Norrish II光引发剂的供氢体,具有更高的环保和健康意义。基于上述理论基础,本论文设计并合成了两种新型的光引发剂,主要内容如下:通过聚乙二醇400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反应形成端异氰酸酯预聚体,与2-羟基-2-甲基-1-[4-(2-羟基乙氧基)苯基]-1-丙酮(Irgacure2959)反应,形成一端为异氰酸酯的中间体,进一步与乙氧基化季戊四醇/乙氧基化双季戊四醇反应,合成了两种可用于紫外光固化的长臂型双功能性大分子光引发剂(MPIs)。通过FT-IR、1H NMR和UV-Vis表征了大分子光引发剂的结构;研究了MPIs的光分解机理;利用实时FT-IR研究了MPIs的光引发性能及浓度对聚合动力学的影响;考察了固化膜综合性能。结果表明:MPIs与小分子Irgacure2959相比具有更好的光引发活性,迁移率降低到同类小分子的七分之一。进一步研究了聚醚链段对MPIs在水性和油性体系溶解性的影响。采用实时FT-IR的方法,研究了MPIs/BP复配体系光引发活性和聚醚链段对光引发体系的协同效应,最后对引发剂迁移率和固化膜的凝胶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PIs在活性稀释剂和树脂中的溶解性得到了提高,MPIs/BP复配体系不仅具有较高的光引发活性,而且具有低的迁移率,产物无明显黄变。
陆群[5](2014)在《三乙二醇二乙烯基醚的合成及其工艺研究》文中认为三乙二醇二乙烯基醚(DVE-3)不仅可以作为单体发生聚合反应形成高聚物,同时也是有机合成反应中的重要中间体。它的共聚体和均聚物广泛的应用于润滑油、粘合剂、增塑剂、涂料和表面保护材料等领域。目前国内对乙烯基醚及其相关产品的开发还处在起步阶段,只有少数几家实现了单体生产的工业化。对于三乙二醇二乙烯基醚的合成研究,国内还没有相关文献的报道,因此三乙二醇二乙烯基醚的制备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在分析比较现有及传统合成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了三乙二醇二乙烯基醚的合成路线,最终选择醇交换法。以三乙二醇、乙酸乙烯酯为原料,在[Ir(cod)Cl]2的催化作用下,通过乙烯基交换反应制备了三乙二醇二乙烯基醚。本文先以苄醇和乙酸乙烯酯反应,初步探讨了醇交换法的反应条件。从催化剂、碱、溶剂等方面对反应条件进行了工艺优化。最终适宜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14h,催化剂为[Ir(cod)Cl]2(2mol%, cod为1,5-环辛二烯)或[Ir(coe)2Cl]2(2mol%, coe为环辛烯),碱为Na2CO3(60mol%),溶剂为甲苯,反应的转化率为93%。将苄醇得到的优化的反应条件经过实验改进,最终得到三乙二醇二乙烯基醚的适宜反应条件: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14h,催化剂为[Ir(cod)Cl]2(4mol%)或者[Ir(coe)2Cl]2(4mol%),碱为Na2CO3(60mol%),甲苯为溶剂,反应的转化率为50%。本文最后进行了一系列底物拓展,结果表明实验所得的优化的条件能适用于其他一元醇和二元醇,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薛玉田[6](2011)在《UV固化胶黏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认为紫外光固化胶黏剂是20世纪70年代开发的一种节能环保型胶黏剂,具有固化快、粘接性能优异、生产安全等优点,近年来受到人们的广泛的关注。在我国,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及节能减排法规的颁布,绿色环保的紫外光固化胶黏剂的研发及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市场份额也越来越大。本文采用本体法制备了聚氨酯丙烯酸酯(PUA)预聚体,对其合成工艺进行了较详细的探讨;配制了玻璃基材用UV胶黏剂与对低表面能基材PET用UV胶黏剂,并对它们的基本配方及影响胶黏剂粘接性能和固化速率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采用多元醇、异氰酸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为原料合成了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体,对预聚体的合成工艺进行了筛选,讨论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NCO/-OH等对反应及预聚体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第二步最佳反应温度为50℃-55℃、-NCO/-OH为0.9:1.1、加入催化剂DBTDL0.3%-0.6%时,反应速度快、双键含量高;合成预聚体的表面张力低至38.4mN/m,性能优异。对玻璃基材用UV胶黏剂进行了配方设计,研制出综合性能优异的的UV胶黏剂。结果表明:预聚体1#:2#=2:1(50%)、稀释单体IBOA:TPGDA=7:3(45%)、光引发剂TPO(4%-5%)、硅烷偶联剂(0.5%-1%)时胶黏剂粘接性能最佳,对基材可以达到基材破坏,胶黏剂的表面张力可以达到30.4mN/m,固化速率为2.6s,附着力为1级,透光率为90.4%,雾度为0.1%,不仅具有较高的物理机械性能,而且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对低表面能基材PET用UV胶黏剂的基本配方及影响胶黏剂固化速率和粘接性能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对固化膜进行了热失重和耐酸碱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预聚体采用2#预聚体与CN996j75复配比为2:3、用量为50%-60%,活性稀释单体采用HDDA与IBOA复配且复配比为1:1、光引发剂采用TPO与907复配且复配比为1:1、用量为4%-5%、硅烷偶联剂KH550的用量控制在0.4%-0.5%,胶黏剂固化率快,粘接强度大,可以对达到基材破坏;基材采用乙醇/碱液进行表面处理,可提高粘接强度;UV固化胶的胶膜耐酸性较好,耐碱性能较差;胶膜最高使用温度为166.4℃,热稳定性较好。
邓秉明[7](2011)在《水性丙烯酸光致抗蚀干膜的合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世界各国对环保以及国民身体健康的重视,传统涂料因为污染环境,危害人类身心健康而受到限制,紫外光固化(UV)涂料因其具有环保、性能优越、技术日益成熟等优势,已经成为全球涂料发展的一个主导方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水性光致抗蚀干膜以全水溶性、无毒无害、操作方便和对施工人员无伤害等优点,日益成为研究和应用的热点和重点。然而,传统水性光致抗蚀干膜存在显影不充分、分辨率不高、脱膜困难等缺点,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改性。本文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AA)、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丙烯酸羟丙酯(HPA)等为原料,采用自由基溶液法合成了分子量较小、水溶性良好的水溶性丙烯酸树脂,并将其作为水性丙烯酸光致抗蚀干膜的成膜树脂。研究了反应温度、溶剂种类、引发剂用量、单体投料比、物料投加方式等因素对水溶性丙烯酸树脂性能的影响。确定的最优反应条件和最优的配方如下:反应温度为85℃,溶剂为醋酸乙酯,物料投加方式为预投10%引发剂和10%单体;引发剂用量为2%~3%,AA用量为20%~30%,BA用量为10%~20%。此外,本文还以环氧树脂(E-44),顺丁烯二酸酐(MA)、丙烯酸(AA)等为原料合成了水性环氧丙烯酸酯,该溶液的固含量在60%以上。研究表明,采用环氧当值为0.44的环氧树脂作为主链,加入丙烯酸开环酯化反应,再加入顺丁烯二酸酐开环反应,最后中和得到了贮存稳定的水性环氧丙烯酸酯。最优反应配方为:选用N,N-二甲基苯胺为催化剂,用量为1.5%~3%,AA/E-44的比例为1.05~1.10,MA/EA的比例为1.8~2.0。将实验室合成的水溶性树脂与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等活性单体,配以Darocure1173等光引发剂调配成光致抗蚀感光层。研究了光引发剂种类及含量、活性单体种类及含量、涂层厚度等因素对UV固化相对速率、凝胶含量、水溶性及摆杆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配方为:光引发剂选用Darocure1173,用量为7%~9%;活性单体选用PETA,用量为25%~35%;涂层厚度为100μm以下。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差热扫描量热仪(DSC)、凝胶渗透色谱仪(GPC)、热重分析(TG)测试等对水性丙烯酸光致抗蚀干膜光致抗蚀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水性丙烯酸光致抗蚀干膜光致抗蚀层经UV辐照后发生交联固化反应,水溶性急剧减小;DSC和TG分析表明UV固化的水性丙烯酸光致抗蚀干膜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稳定性。
张国成[8](2010)在《取代二苯胺和二苯醚配体环戊二烯铁复合物合成及光性能的研究》文中提出为了研究氯苯配体环戊二烯铁复合物的亲核取代反应活性,考察不同亲核试剂中取代基对反应活性的影响,本论文利用不同取代基的苯胺和苯酚衍生物和氯苯配体环戊二烯铁复合物发生反应,发现苯胺衍生物的芳环连有吸电子基团时,或者苯酚衍生物的芳环连有给电子基团时,反应容易进行。通过亲核取代反应,本论文制备了一系列不对称取代二苯胺和二苯醚配体环戊二烯铁复合物,分别是4-氯-3-硝基二苯胺配体环戊二烯铁复合物、4-溴二苯胺配体环戊二烯铁复合物、2,4,6-三溴二苯胺配体环戊二烯铁复合物、4-硝基二苯胺配体环戊二烯铁复合物、2-硝基二苯胺配体环戊二烯铁复合物、二苯醚配体环戊二烯铁复合物、4-甲氧基二苯醚配体环戊二烯铁复合物、4-氯二苯醚配体环戊二烯铁复合物、4-氯-3-甲基二苯醚配体环戊二烯铁复合物、3-甲基二苯醚配体环戊二烯铁复合物、2-乙氧基二苯醚配体环戊二烯铁复合物、3-甲氧基二苯醚配体环戊二烯铁复合物,除二苯醚配体环戊二烯铁复合物之外,其余均尚未见文献报道。所得到新物质均经IR、LC-MS和1HNMR进行表征,确定了结构。本论文得到两类不同配体环戊二烯铁复合物,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发现,所得环戊二烯铁复合物在350nm以上均有吸收,能与可见光源(卤素灯)相匹配。通过荧光发射光谱发现,所得环戊二烯铁复合物均有荧光,其中取代二苯醚配体环戊二烯铁复合物强于取代二苯胺配体环戊二烯铁复合物。通过光引发活性研究发现,所得两类配体环戊二烯铁复合物均能引发环氧树脂E-44。
柯锐[9](2009)在《UV固化环氧丙烯酸酯胶粘剂的制备及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紫外光(UV)固化技术是二十世纪60年代以来开发的一种新型环境友好、绿色环保技术,它具有高效、节能、少污染、固化产物性能优异等优点,在涂料、胶粘剂和油墨工业进行了广泛的、大量的应用。本文对光化学、光聚合、光敏树脂、光引发剂、活性单体、UV固化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环氧丙烯酸酯是辐射固化领域中一类重要的感光树脂,它具有极高的光活性,固化产物性能优异等特点。但其自身具有较高的粘度(正常情况下,室温可高达数百甚至上千帕·秒),实际应用中需要大量活性稀释剂来调节其粘度。本文通过改变配方,着重研究了一种低粘度树脂的合成工艺,讨论了催化剂、反应温度、阻聚剂、原料配比等因素对合成树脂的影响,确定了合成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并通过红外对合成预聚物进行了表征。在紫外光固化胶部分,研究了光敏胶粘剂的固化机理、光敏剂与光引发剂的协同作用、光源与引发剂的匹配性等问题,深入分析了影响胶粘剂光固化的各种因素。实验合成了性能良好的环氧丙烯酸酯预聚物,选择并复配了与紫外光源匹配的光引发剂,得到了符合快速固化工艺要求的光敏体系。鉴于自由基固化型紫外光敏体系存在固化体积收缩率较大的问题,一般在8%-12%左右。实验中,我们合成了螺环膨胀单体3,9-二羟甲基-3′,9′-二乙基-1,5,7,11-四氧杂螺环[5,5]十一烷,并对产物进行了红外、核磁表征,符合预期合成产物。实验中,我们利用螺环膨胀单体固化时产生体积膨胀效应对固化体系进行了改性,固化体系以自由基-阳离子混杂固化方式进行,分析了膨胀单体的加入对体系的各种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混杂固化方式表现出良好的协同效应,添加20%的3,9-二羟甲基-3′,9′-二乙基-1,5,7,11-四氧杂螺环[5,5]十一烷可以使固化体系体积收缩率从11.77%降至3.22%,且固化产物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
刘陆,邹应全[10](2009)在《紫激光CTP版材的感光组成物》文中研究指明从Drupa2000紫激光二极管推出使用至今,紫激光CTP技术迅速发展。紫激光CTP版材属于光聚合型板材,其感光层由成膜树脂、聚合单体、增感色素和引发剂等成分组成。本文主要介绍了富士、柯尼卡、柯达等几家大公司专利文献所涉及的应用于紫激光CTP版材的感光成像组成物,希望为国内同行开发相关版材提供一些借鉴。
二、Photopolymerization of Cyclohexene Oxide Initiated with Iron-arene Complex(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hotopolymerization of Cyclohexene Oxide Initiated with Iron-arene Complex(论文提纲范文)
(1)α-蒎烯和β-蒎烯氧气氧化特性及其产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α-蒎烯的理化性质及应用 |
1.2 β-蒎烯的理化性质及应用 |
1.3 α-蒎烯和β-蒎烯的氧化反应 |
1.4 有机化合物的自动氧化 |
1.4.1 自动氧化机理 |
1.4.2 过氧化物的稳定性 |
1.5 有机过氧化物的生成与分析方法 |
1.5.1 有机过氧化物的生成与应用 |
1.5.2 有机过氧化物的分析方法 |
1.6 压力容器试验与安全性评价 |
1.7 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1.7.1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7.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α-蒎烯氧化反应特性与产物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小型压力密闭容器的设计 |
2.2.2 过氧化物分析 |
2.2.3 薄层层析法(TLC) |
2.2.4 常压下α-蒎烯的氧化实验 |
2.2.5 加压下α-蒎烯的氧化实验 |
2.2.6 α-蒎烯氧化产物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α-蒎烯氧化的过氧化物生成 |
2.3.2 α-蒎烯过氧化物的TLC分析 |
2.3.3 α-蒎烯在MCPVT中的温度和压力行为 |
2.3.4 反应温度和压力对α-蒎烯氧化产物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β-蒎烯氧化反应特性与产物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试剂 |
3.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过氧化物分析 |
3.2.2 薄层层析法(TLC) |
3.2.3 常压下β-蒎烯的氧化实验 |
3.2.4 加压下β-蒎烯的氧化实验 |
3.2.5 β-蒎烯氧化产物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β-蒎烯过氧化物的生成 |
3.3.2 β-蒎烯过氧化物的TLC分析 |
3.3.3 β-蒎烯在MCPVT中的温度和压力行为 |
3.3.4 反应温度和压力对β-蒎烯氧化产物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α-蒎烯和β-蒎烯混合体系氧化竞争反应 |
4.1 实验材料 |
4.1.1 实验试剂 |
4.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α-蒎烯和β-蒎烯混合物体系的氧化反应 |
4.2.2 过氧化物的碘量法分析 |
4.2.3 α-蒎烯和β-蒎烯含量分析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温度和时间对混合物相对含量的影响 |
4.3.2 α-蒎烯和β-蒎烯混合体系的过氧化值 |
4.3.3 不同物质的量比的混合物体系的过氧化值 |
4.3.4 在空气中α-蒎烯和β-蒎烯混合体系的氧化反应 |
4.3.5 混合体系的氧化反应产物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阳离子光聚合型氧杂环丁烷基含硅单体的合成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光聚合概述 |
1.2 阳离子光聚合体系 |
1.2.1 阳离子引发剂 |
1.2.1.1 鎓盐 |
1.2.1.2 基于铁-芳烃复合物及二茂铁盐的阳离子光引发剂 |
1.2.1.3 非盐类阳离子光引发剂 |
1.2.2 阳离子光聚合单体 |
1.2.2.1 乙烯基醚类单体 |
1.2.2.2 环氧类单体 |
1.2.2.3 氧杂环丁烷单体 |
1.3 有机硅氧烷特性 |
1.4 阳离子有机硅单体 |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其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氧杂环丁烷基硅烷偶联剂(ETPO)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1.1 主要试剂 |
2.1.2 主要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三乙氧基-(3-乙基-3-丙基甲氧基氧杂环丁烷)硅烷(ETPO)的合成与表征 |
2.2.1.1 3-乙基-3-烯丙基甲氧基氧杂环丁烷(AMEO)的合成与表征 |
2.2.1.2 三乙氧基-(3-乙基-3-丙基甲氧基氧杂环丁烷)硅烷(ETPO)的合成与表征 |
2.2.2 结构表征 |
2.2.3 光聚合体系的配制 |
2.2.4 光聚合性能测试 |
2.2.5 紫外光固化膜的制备 |
2.2.6 光固化膜的性能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ETPO偶联剂的光聚合动力学的研究 |
2.3.1.1 引发剂浓度对ETPO光聚合动力学的影响 |
2.3.1.2 光强对ETPO光聚合动力学的影响 |
2.3.2 ETPO对阳离子光聚合体系光聚合动力学的影响 |
2.3.2.1 ETPO对阳离子光聚合体系光聚合动力学的影响 |
2.3.2.2 KH560对阳离子光聚合体系光聚合动力学的影响 |
2.3.3 ETPO对固化膜的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 |
2.3.3.1 光固化膜的拉伸性能 |
2.3.3.2 光固化膜的水接触角 |
2.3.3.3 光固化膜的附着力 |
2.3.4 ETPO对混杂体系的光固化膜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 |
2.3.4.1 混杂体系光固化膜的拉伸性能 |
2.3.4.2 混杂体系光固化膜的附着力 |
2.3.4.3 混杂体系光固化膜的接触角 |
2.4 小结 |
第三章 单氧杂环丁烷基有机硅氧烷单体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3.1 实验方法 |
3.1.1 单端含氢聚二甲基硅氧烷(Sin-H,n=3,6,9)的合成与表征 |
3.1.2 单氧杂环丁烷有机硅氧烷单体的合成与表征 |
3.1.3 结构表征 |
3.1.4 光聚合体系的配制 |
3.1.5 光聚合性能测试 |
3.1.6 紫外光固化膜的制备 |
3.1.7 光固化膜的性能测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MOSi-n的光聚合动力学的研究 |
3.2.1.1 引发剂浓度对单体MOSi-n光聚合动力学的影响 |
3.2.1.2 光强对MOSi-9单体光聚合动力学的影响 |
3.2.2 光固化膜的水接触角 |
3.2.3 光固化膜的拉伸性能 |
3.2.3.1 MOSi-n对光固化膜拉伸性能的影响 |
3.2.3.2 MOSi-9含量对光固化膜拉伸性能的影响 |
3.2.4 光固化膜的耐热性能 |
3.2.4.1 MOSi-n对光固化膜耐热性能的影响 |
3.2.4.2 MOSi-9含量对光固化膜耐热性能的影响 |
3.2.5 光固化膜的附着力 |
3.2.5.1 MOSi-n对光固化膜附着力的影响 |
3.2.5.2 MOSi-3含量对光固化膜附着力的影响 |
3.3 小结 |
第四章 双氧杂环丁烷基有机硅氧烷单体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4.1 实验方法 |
4.1.1 3-乙基-3-((2-(乙烯氧基)乙氧基)甲基)氧杂环丁烷(EVEO)的合成与表征 |
4.1.2 双氧杂环丁烷基有机硅氧烷单体(BOSi)的合成与表征 |
4.1.3 结构表征 |
4.1.4 光聚合反应液的配制 |
4.1.5 光聚合性能测试 |
4.1.6 紫外光固化膜的制备 |
4.1.7 光固化膜的性能测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EVEO光聚合动力学的研究 |
4.2.1.1 光引发体系浓度对EVEO光聚合动力学的影响 |
4.2.1.2 光强对EVEO光聚合动力学的影响 |
4.2.2 双氧杂环丁烷基有机硅氧烷单体(BOSi)光聚合动力学的研究 |
4.2.2.1 光引发体系浓度对BOSi光聚合动力学的影响 |
4.2.2.2 光强对BOSi光聚合动力学的影响 |
4.2.3 光固化膜的水接触角 |
4.2.4 光固化膜的拉伸性能 |
4.2.5 光固化膜的耐热性能 |
4.2.6 光固化膜的附着力 |
4.2.7 BOSi对混杂体系的光固化膜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 |
4.2.7.1 混杂体系光固化膜的拉伸性能 |
4.2.7.2 混杂体系光固化膜的附着力 |
4.2.7.3 混杂体系光固化膜的接触角 |
4.3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研究成果和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附件 |
(3)紫外光催化下桐油的化学改性及其在UV光固化体系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桐油 |
1.1.1 桐油的概述 |
1.1.2 桐油的主要成分 |
1.1.3 桐油的化学改性 |
1.1.3.1 酯交换反应 |
1.1.3.2 Diels-Alder加成反应 |
1.1.3.3 Friedel-Crafts反应 |
1.1.3.4 环氧化反应 |
1.1.4 桐油的应用研究 |
1.1.4.1 桐油在生物柴油中的应用 |
1.1.4.2 桐油在树脂中的应用 |
1.1.4.3 桐油在其它方面中的应用 |
1.2 离子液体 |
1.2.1 离子液体简介 |
1.2.2 离子液体的分类 |
1.2.2.1 常规离子液体 |
1.2.2.2 功能化离子液体 |
1.2.3 离子液体的应用 |
1.2.3.1 离子液体在电化学中应用 |
1.2.3.2 离子液体在分离提纯中应用 |
1.2.3.3 离子液体在化学反应中应用 |
1.3 光催化技术 |
1.3.1 可见光催化 |
1.3.2 紫外光催化 |
1.4 紫外光固化技术 |
1.4.1 紫外光固化简介 |
1.4.2 UV光固化特点 |
1.4.3 UV光固化涂料的组成 |
1.4.4 UV光固化涂料的应用 |
1.5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5.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5.2 论文的创新性 |
1.5.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酸性离子液体催化桐酸甲酯Friedel-Crafts反应 |
2.1 引言 |
2.2 实验主要试剂及仪器 |
2.2.1 实验主要试剂 |
2.2.2 实验主要仪器 |
2.3 实验部分 |
2.3.1 离子液体的合成 |
2.3.1.1 离子液体前驱体的制备 |
2.3.1.2 离子液体的制备 |
2.3.2 桐酸甲酯的制备与提纯 |
2.3.2.1 桐酸甲酯的制备 |
2.3.2.2 桐酸甲酯的提纯 |
2.3.3 桐酸甲酯与邻苯二酚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 |
2.4 表征方法 |
2.4.1 红外光谱仪(FT-IR) |
2.4.2 紫外可见光谱仪(UV-vis) |
2.4.3 热重分析仪(TG) |
2.4.4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 |
2.4.5 核磁共振波谱仪(NMR) |
2.4.6 超高压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HPLC-MS) |
2.5 结果分析 |
2.5.1 离子液体N-(4-磺酸基)丁基-三乙胺硫酸氢盐的表征 |
2.5.1.1 红外光谱、热重分析 |
2.5.1.2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
2.5.2 桐酸甲酯的表征 |
2.5.2.1 桐酸甲酯(ME)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 |
2.5.2.2 桐酸甲酯(ME)红外-紫外光谱分析 |
2.5.2.3 桐酸甲酯(ME)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
2.5.3 桐酸甲酯烷基化产物的表征 |
2.5.3.1 烷基化产物(CAT-ME)红外光谱分析 |
2.5.3.2 烷基化产物(CAT-ME)紫外光谱分析 |
2.5.3.3 烷基化产物(CAT-ME)核磁谱图分析 |
2.5.3.4 烷基化产物(CAT-ME)液质联用分析 |
2.6 小结 |
第三章 UV光催化桐酸甲酯Friedel-Crafts反应 |
3.1 引言 |
3.2 实验主要试剂及仪器 |
3.2.1 实验主要试剂 |
3.2.2 实验主要仪器 |
3.3 实验部分 |
3.3.1 桐酸甲酯的制备与提纯 |
3.3.2 UV光催化桐酸甲酯烷基化反应 |
3.3.3 UV光催化桐酸甲酯烷基化反应最优条件的探究 |
3.3.3.1 不同催化剂 |
3.3.3.2 不同UV光功率 |
3.3.3.3 不同反应时间 |
3.3.3.4 不同溶剂 |
3.4 表征方法 |
3.4.1 红外光谱仪(FT-IR) |
3.4.2 紫外可见光谱仪(UV-vis) |
3.4.3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 |
3.4.4 核磁共振波谱仪(NMR) |
3.4.5 超高压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仪(HPLC-MS) |
3.5 结果分析 |
3.5.1 UV光催化烷基化产物的表征 |
3.5.1.1 红外光谱表征 |
3.5.1.2 紫外光谱表征 |
3.5.1.3 核磁波谱表征 |
3.5.1.4 液质联用表征 |
3.5.2 UV光催化最优条件探究的表征 |
3.5.2.1 烷基化产物标准曲线 |
3.5.2.2 不同催化剂 |
3.5.2.3 不同UV光功率 |
3.5.2.4 不同反应时间 |
3.5.2.5 不同溶剂 |
3.6 小结 |
第四章 漆酚类似物CAT-ME在UV光固化体系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主要试剂及仪器 |
4.2.1 实验主要试剂 |
4.2.2 实验主要仪器 |
4.3 实验部分 |
4.3.1 漆酚类似物(CAT-ME)的制备 |
4.3.2 漆酚类似物(CAT-ME)光固化活性的探究 |
4.3.3 新型UV光固化体系的构建 |
4.4 表征方法 |
4.4.1 红外光谱仪(FT-IR) |
4.4.2 紫外可见光谱仪(UV-vis) |
4.4.3 热重分析仪(TG) |
4.4.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4.4.5 万能力学试验机 |
4.5 结果分析 |
4.5.1 漆酚类似物(CAT-ME)光固化活性的表征 |
4.5.2 新型UV光固化体系成膜的表征 |
4.5.2.1 不同光引发剂 |
4.5.2.2 不同单体 |
4.5.2.3 不同单体互配 |
4.5.2.4 不同CAT-ME添加量 |
4.6 小结 |
第五章 UV光催化桐油基多元醇的制备及其超支化的应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主要试剂及仪器 |
5.2.1 实验主要试剂 |
5.2.2 实验主要仪器 |
5.3 实验步骤 |
5.3.1 桐酸甲酯的制备与提纯 |
5.3.2 环氧化桐酸甲酯的合成 |
5.3.3 桐油基多元醇的合成 |
5.3.4 桐油基超支化聚氨酯丙烯酸酯(PUA)的合成 |
5.3.4.1 IPDI-HEMA的制备 |
5.3.4.2 桐油基超支化聚氨酯丙烯酸酯(PUA)的制备 |
5.3.5 桐油基超支化树脂的UV光固化活性的探究 |
5.4 表征方法 |
5.4.1 红外光谱仪(FT-IR) |
5.4.2 紫外可见光谱仪(UV-vis) |
5.4.3 核磁共振波谱仪(NMR) |
5.4.4 凝胶渗透色谱(GPC) |
5.4.5 热重分析仪(TG) |
5.4.6 动态热力学分析仪(DMA) |
5.4.7 万能力学试验机 |
5.4.8 接触角的测定 |
5.5 结果分析 |
5.5.1 桐酸甲酯的表征 |
5.5.2 环氧化桐酸甲酯的表征 |
5.5.2.1 环氧化桐酸甲酯的环氧值的测定 |
5.5.2.2 环氧桐酸甲酯的红外、紫外谱图 |
5.5.2.3 环氧化桐酸甲酯的核磁氢谱图 |
5.5.3 桐油基多元醇的表征 |
5.5.3.1 桐油基多元醇羟基值的测定 |
5.5.3.2 桐油基多元醇的红外、紫外谱图 |
5.5.3.3 桐油基多元醇的GPC谱图 |
5.5.4 桐油基超支化聚氨酯丙烯酸酯(PUA)的表征 |
5.5.4.1 异氰酸酯基含量的测定 |
5.5.4.2 IPDI-HEMA的红外表征 |
5.5.4.3 桐油基PUA的红外表征 |
5.5.4.4 桐油基PUA成膜的热稳定性能表征 |
5.5.4.5 桐油基PUA成膜的动态力学分析性能表征 |
5.5.4.5 桐油基PUA成膜的物理机械性能表征 |
5.5.4.6 桐油基PUA成膜的接触角表征 |
5.6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4)长臂型双功能性UV大分子光引发剂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光化学原理 |
1.2.1 光引发剂反应机理 |
1.2.1.1 裂解反应机理 |
1.2.1.2 夺氢反应机理 |
1.2.1.3 三重态能量转移反应机理 |
1.2.1.4 离子反应机理 |
1.3 光引发剂的类别 |
1.3.1 自由基型光引发剂 |
1.3.1.1 NorrishⅠ型光引发剂 |
1.3.2.2 NorrishⅡ型光引发剂 |
1.3.2 阳离子型光引发剂 |
1.4 大分子光引发剂的特点和制备方法 |
1.4.1 大分子光引发剂的特点 |
1.4.2 大分子光引发剂的制备方法 |
1.5 大分子光引发剂的研究进展 |
1.5.1 自由基型大分子光引发剂的研究进展 |
1.5.2 离子型大分子光引发剂的研究进展 |
1.6 课题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MPIS合成与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原料和仪器 |
2.2.1 主要实验原料 |
2.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2.3 实验部分 |
2.3.1 大分子光引发剂的合成 |
2.3.1.1 四乙氧基化季戊四醇(EO_4-PER)的制备 |
2.3.1.2 六乙氧基化双季戊四醇(EO_6-Di-PER)的制备 |
2.3.1.3 4-官能度大分子引发剂(4-MPI)的制备 |
2.3.1.4 6-官能度大分子引发剂(6-MPI)的制备 |
2.3.2 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
2.3.2.1 红外表征 |
2.3.2.2 核磁表征 |
2.3.2.3 紫外光谱分析 |
2.3.2.4 双键转化率 |
2.3.2.5 表干时间和铅笔硬度 |
2.3.2.6 固化膜凝胶率 |
2.3.2.7 引发剂迁率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乙氧基化多元醇(EO_4-PER/EO_6-Di-PER)红外表征 |
2.4.2 乙氧基化多元醇(EO_4-PER/EO_6-Di-PER)核磁表征 |
2.4.2.1 EO_4-PER核磁表征 |
2.4.2.2 EO_6-Di-PER的核磁表征 |
2.4.3 4-官能度大分子光引发剂(4-MPI)结构表征 |
2.4.4 6-官能度大分子光引发剂(6-MPI)结构表征 |
2.4.5 紫外吸收及裂解机理研究 |
2.4.5.1 紫外吸收曲线 |
2.4.5.1 光分解过程分析 |
2.4.6 光引发性能的研究 |
2.4.7 光固化膜性能的研究 |
2.5 结论 |
第三章 MPIS中聚醚氢供体协同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原料和仪器 |
3.2.1 主要实验原料 |
3.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3.3 实验部分 |
3.3.1 光固化体系的制备 |
3.3.2 性能测试 |
3.3.2.1 红外分析 |
3.3.2.2 双键转化率 |
3.3.2.3 固化膜凝胶率 |
3.3.2.4 引发剂迁移率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溶解性研究 |
3.4.2 聚醚氢供体的协同效应研究 |
3.4.3 迁移率和凝胶性能研究 |
3.5 结论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5)三乙二醇二乙烯基醚的合成及其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乙烯基醚化合物简介 |
1.1.1 乙烯基醚化合物性质 |
1.1.2 乙烯基醚化合物的应用 |
1.1.3 乙烯基醚化合物的制备方法的发展 |
1.2 三乙二醇二乙烯基醚简介 |
1.2.1 三乙二醇二乙烯基醚的应用前景 |
1.2.2 三乙二醇二乙烯基醚合成工艺路线的选择 |
1.3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
2 催化剂的制备 |
2.1 1,5-环辛二烯二氯化铱的制备 |
2.1.1 合成方法 |
2.1.2 实验部分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
2.2.2 气氛对反应的影响 |
2.2.3 醇的种类对反应的影响 |
2.2.4 醇和水的体积比对反应的影响 |
2.3 其他催化剂的制备 |
2.3.1 环辛烯氯化铱的制备 |
2.3.2 五甲基环戊二烯二氯化铱的制备 |
2.3.3 三苯基膦氯化金的制备 |
2.3.4 三苯基膦氯化铱的制备 |
2.4 本章小结 |
3 醇交换法合成乙烯基醚类反应条件的探讨 |
3.1 合成方法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3.2.2 实验操作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催化剂的种类对反应的影响 |
3.3.2 反应时间及温度的种类对反应的影响 |
3.3.3 溶剂的种类对反应的影响 |
3.3.4 碱的种类及其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三乙二醇二乙烯基醚的工艺优化及其拓展研究 |
4.1 合成方法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4.2.2 实验操作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Na_2CO_3的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
4.3.2 溶剂的种类对反应的影响 |
4.3.3 催化剂的种类及其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
4.3.4 还原剂的种类及其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
4.4 不同底物的拓展反应研究 |
4.4.1 主要试剂及仪器 |
4.4.2 不同底物的乙烯基交换反应的研究 |
4.5 反应机理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着作情况 |
(6)UV固化胶黏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UV 固化胶黏剂固化原理、特点及应用 |
1.2.1 UV 固化原理 |
1.2.2 UV 固化胶黏剂的特点 |
1.2.3 UV 固化胶黏剂的种类 |
1.3 UV 固化胶黏剂的组成 |
1.3.1 预聚体 |
1.3.2 活性稀释单体 |
1.3.3 光引发剂 |
1.4 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
1.4.1 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4.2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4.3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体的制备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设备 |
2.1.2 实验原料 |
2.1.3 实验装置 |
2.1.4 实验过程 |
2.1.5 分析测试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无催化剂条件下 PUA 的合成 |
2.2.2 催化剂条件下 PUA 的合成 |
2.3 小结 |
第三章 玻璃基材用 UV 固化胶黏剂的配方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设备 |
3.2.3 胶黏剂的配制 |
3.2.4 粘接样品的制备 |
3.2.5 胶黏剂性能的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光固化速率的影响因素 |
3.3.2 光固化胶黏剂粘接性能的影响因素 |
3.3.3 玻璃用胶黏剂的优选配方与综合性能 |
3.4 小结 |
第四章 PET 用 UV 固化胶黏剂的配方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设备 |
4.2.2 实验原料 |
4.2.3 胶黏剂的配制 |
4.2.4 粘接样品的制备 |
4.2.5 胶黏剂性能的测试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光固化速率的影响因素 |
4.3.2 光固化胶黏剂对低表面能基材的粘接性能及影响因素 |
4.3.3 固化膜的耐酸、耐碱性 |
4.3.4 胶黏剂固化膜的热稳定性 |
4.3.5 PET 基材粘接前后的表面形貌 |
4.3.6 PET 用胶黏剂的最佳配方及综合性能 |
4.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7)水性丙烯酸光致抗蚀干膜的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紫外光固化涂料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
1.2.1 发展现状 |
1.2.2 发展趋势 |
1.3 紫外光固化反应机理 |
1.4 紫外光固化涂料研究进展 |
1.4.1 感光树脂的研究进展 |
1.4.2 光引发剂的研究进展 |
1.4.3 活性稀释剂(活性单体)的研究进展 |
1.5 光致抗蚀干膜的基本组成 |
1.5.1 感光树脂 |
1.5.2 活性单体 |
1.5.3 光引发剂 |
1.6 本课题研究意义、内容及创新点 |
1.6.1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6.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1.6.3 本课题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水溶性丙烯酸酯感光树脂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
2.1 前言 |
2.2 丙烯酸树脂合成反应动力学 |
2.2.1 三元共聚原理 |
2.2.2 共聚物组成的估算 |
2.3 实验部分 |
2.3.1 原料与试剂 |
2.3.2 设备与仪器 |
2.3.3 合成路线 |
2.3.4 合成步骤 |
2.3.5 测试表征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丙烯酸树脂合成基本配方及工艺条件的确定 |
2.4.2 引发剂用量对树脂的影响 |
2.4.3 单体投料比对树脂的影响 |
2.4.4 HEMA 对树脂的影响 |
2.4.5 正交实验 |
2.5 结构与表征 |
2.5.1 红外光谱分析 |
2.5.2 GPC 测试分析 |
2.5.3 热重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环氧丙烯酸酯类感光树脂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装置 |
3.2.2 实验原理 |
3.2.3 合成步骤 |
3.2.4 测试表征 |
3.3 EA 合成工艺条件的确定 |
3.3.1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
3.3.2 催化剂种类对反应的影响 |
3.3.3 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
3.3.4 投料配比对反应的影响 |
3.3.5 溶剂对反应的影响 |
3.4 EB 合成工艺条件的确定 |
3.4.1 反应温度对MA 转化率的影响 |
3.4.2 催化剂种类对MA 转化率的影响 |
3.4.3 催化剂用量对MA 转化率的影响 |
3.4.4 MA 用量对EB 水溶性的影响 |
3.4.5 MA 对 UV 固化膜性能的影响 |
3.5 结构与表征 |
3.5.1 红外光谱分析 |
3.5.2 TG 热重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UV 光致抗蚀干膜的合成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理 |
4.2.2 实验原料 |
4.2.3 实验仪器 |
4.2.4 测试表征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光引发剂对固化速率的影响 |
4.3.2 活性单体含量对固化速率的影响 |
4.3.3 光引发剂对凝胶含量的影响 |
4.3.4 活性单体对凝胶含量的影响 |
4.3.5 涂层厚度对凝胶含量的影响 |
4.3.6 光引发剂对固化膜Na_2C0_3 水溶液溶解性的影响 |
4.3.7 活性单体对固化膜Na_2C0_3 水溶液溶解性的影响 |
4.3.8 光引发剂对固化膜摆杆硬度的影响 |
4.3.9 活性单体对固化膜摆杆硬度的影响 |
4.3.10 耐酸碱性测试 |
4.4 结构与表征 |
4.4.1 红外光谱分析 |
4.4.2 GPC 分析 |
4.4.3 热重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取代二苯胺和二苯醚配体环戊二烯铁复合物合成及光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芳烃配体环戊二烯铁复合物 |
1.1.1 芳烃配体环戊二烯铁复合物的结构 |
1.1.2 芳烃配体环戊二烯铁复合物的合成 |
1.2 卤代芳烃及芳烃配体环戊二烯铁复合物的亲核取代反应 |
1.3 芳烃配体环戊二烯铁复合物的光引发活性 |
1.3.1 阳离子光固化 |
1.3.2 阳离子光引发剂 |
1.3.3 芳烃配体环戊二烯铁复合物的光引发机理 |
1.3.4 芳烃配体环戊二烯铁复合物作为阳离子光引发剂的研究进展 |
1.4 芳烃配体环戊二烯铁复合物在合成中的应用 |
1.4.1 杂环分子 |
1.4.2 大环分子 |
1.4.3 聚合物 |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试剂和仪器 |
2.1.1 试剂 |
2.1.2 主要仪器 |
2.2 取代二苯胺配体环戊二烯铁复合物的合成 |
2.2.1 4-氯-3-硝基二苯胺配体环戊二烯铁复合物的合成 |
2.2.2 4-硝基二苯胺配体环戊二烯铁复合物的合成 |
2.2.3 2-硝基二苯胺配体环戊二烯铁复合物的合成 |
2.2.4 4-溴二苯胺配体环戊二烯铁复合物的合成 |
2.2.5 2,4,6-三溴二苯胺配体环戊二烯铁复合物的合成 |
2.3 取代二苯醚配体环戊二烯基铁复合物的合成 |
2.3.1 二苯醚配体环戊二烯铁复合物的合成 |
2.3.2 3-甲基二苯醚配体环戊二烯铁复合物的合成 |
2.3.3 2-乙氧基二苯醚配体环戊二烯铁复合物的合成 |
2.3.4 4-甲氧基二苯醚配体环戊二烯铁复合物的合成 |
2.3.5 3-甲氧基二苯醚配体环戊二烯铁复合物的合成 |
2.3.6 4-氯二苯醚配体环戊二烯铁复合物的合成 |
2.3.7 4-氯-3-甲基二苯醚配体环戊二烯铁复合物的合成 |
2.4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2.5 荧光光谱 |
2.6 近红外法研究光引发活性 |
2.6.1 感光体系的配置 |
2.6.2 光引发活性的测定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合成及表征 |
3.1.1 取代二苯胺配体环戊二烯铁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3.1.2 取代二苯醚配体环戊二烯铁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3.2 紫外-可见吸收 |
3.2.1 取代二苯胺配体环戊二烯铁复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 |
3.2.2 取代二苯醚配体环戊二烯铁复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 |
3.3 荧光光谱 |
3.3.1 取代二苯胺配体环戊二烯铁复合物的荧光光谱 |
3.3.2 取代二苯醚配体环戊二烯铁复合物的荧光光谱 |
3.4 阳离子光引发活性 |
3.4.1 取代二苯胺配体环戊二烯铁复合物的阳离子光引发活性 |
3.4.2 取代二苯醚配体环戊二烯铁复合物的阳离子光引发活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9)UV固化环氧丙烯酸酯胶粘剂的制备及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紫外光固化技术特点 |
1.2 UV固化机理 |
1.2.1 光化学机理 |
1.2.2 UV固化胶粘剂的固化机理 |
1.3 UV固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
1.3.1 自由基光固化技术 |
1.3.2 阳离子光固化技术 |
1.3.3 混杂光固化技术 |
1.3.4 双重光固化技术 |
1.4 UV固化胶的研究进展 |
1.4.1 自由基光固化胶 |
1.4.2 阳离子光固化胶 |
1.4.3 混杂光固化胶 |
1.4.4 双重光固化胶及应用 |
1.5 UV固化胶粘剂的组成 |
1.5.1 基础树脂 |
1.5.2 光引发剂 |
1.5.3 活性稀释剂 |
1.6 UV光源设备及紫外光 |
1.7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低粘度环氧丙烯酸酯的合成及表征 |
2.1 实验原料 |
2.2 实验设备 |
2.3 实验装置 |
2.4 环氧丙烯酸酯预聚物的合成 |
2.4.1 合成机理 |
2.4.2 合成工艺 |
2.4.3 酸值 |
2.4.4 残余酸值率 |
2.4.5 粘度 |
2.4.6 红外表征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引发剂种类的选择 |
2.5.2 引发剂用量确定 |
2.5.3 反应温度的影响及表观活化能 |
2.5.4 阻聚剂种类的选择 |
2.5.5 阻聚剂用量确定 |
2.5.6 投料比对反应的影响 |
2.5.7 聚合方式对反应的影响 |
2.5.8 红外表征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环氧丙烯酸酯胶粘剂光固化研究 |
3.1 实验装置 |
3.2 胶粘剂体系光固化影响因素的研究 |
3.2.1 与固化体系匹配的光引发剂种类的选择 |
3.2.2 光引发剂种类、含量对体系光引发速率的影响 |
3.2.3 光敏剂蒽、吩噻嗪对体系光固化速率的影响 |
3.3 影响紫外光固化胶粘剂转化率的因素研究 |
3.3.1 UV辐射时间与体系转化率的关系 |
3.3.2 辐射距离对体系转化率的影响 |
3.3.3 辐射温度对体系转化率的影响 |
第四章 膨胀单体对UV胶粘剂的改性研究 |
4.1 膨胀单体 |
4.1.1 膨胀单体的发现 |
4.1.2 膨胀单体的研究进展 |
4.1.3 膨胀聚合原理 |
4.2 膨胀单体预聚物的合成及表征 |
4.2.1 膨胀单体的选用 |
4.2.2 膨胀单体3,9-二羟甲基-3’,9’-二乙基-1,5,7,11-四氧杂螺环[5,5]十一烷的合成 |
4.2.3 合成膨胀单体表征 |
4.3 光引发剂体系的选择 |
4.3.1 混杂光敏体系对光引发剂的选择 |
4.3.2 鎓盐的紫外吸收特性 |
4.3.3 自由基型光敏剂对鎓盐的增感机理 |
4.4 混杂光敏体系的光固化机理 |
4.4.1 蒽对三苯基硫鎓六氟锑酸盐的光敏引发作用 |
4.4.2 混杂光敏体系中EA和螺环原碳酸酯的光聚合反应 |
4.5 混杂光敏胶的光固化性能研究 |
4.5.1 混杂光敏胶粘度及其影响因素 |
4.5.2 膨胀单体对胶粘剂固化收缩率的影响 |
4.5.3 光敏胶固化物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
4.5.4 热重分析(TG) |
4.5.5 动态力学分析(DMA) |
4.5.6 混杂体系后固化特性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10)紫激光CTP版材的感光组成物(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紫激光CTP版材的组成结构和感光机理 |
3 成膜树脂 |
4 聚合单体 |
5 增感色素 |
6 引发剂化合物 |
7 其他添加成分 |
四、Photopolymerization of Cyclohexene Oxide Initiated with Iron-arene Complex(论文参考文献)
- [1]α-蒎烯和β-蒎烯氧气氧化特性及其产物研究[D]. 卢贤锐. 广西大学, 2019(01)
- [2]阳离子光聚合型氧杂环丁烷基含硅单体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 马浩钦.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3]紫外光催化下桐油的化学改性及其在UV光固化体系中的应用[D]. 周闯.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4]长臂型双功能性UV大分子光引发剂制备及性能研究[D]. 杨永登. 河北工业大学, 2017(02)
- [5]三乙二醇二乙烯基醚的合成及其工艺研究[D]. 陆群. 南京理工大学, 2014(07)
- [6]UV固化胶黏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薛玉田. 福州大学, 2011(06)
- [7]水性丙烯酸光致抗蚀干膜的合成[D]. 邓秉明. 华南理工大学, 2011(12)
- [8]取代二苯胺和二苯醚配体环戊二烯铁复合物合成及光性能的研究[D]. 张国成. 北京化工大学, 2010(01)
- [9]UV固化环氧丙烯酸酯胶粘剂的制备及改性研究[D]. 柯锐. 武汉理工大学, 2009(S1)
- [10]紫激光CTP版材的感光组成物[J]. 刘陆,邹应全. 信息记录材料, 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