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恐龙:绝灭之谜?可否再现?(论文文献综述)
陈秀[1](1995)在《恐龙:绝灭之谜?可否再现?》文中认为恐龙:绝灭之谜?可否再现?陈秀综合报道亲爱的青少年朋友们。你们有兴趣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吗?↑禄丰县以禄丰恐龙而闻名。这是建于城中心的恐龙雕像。恐龙,中生代的一类陆生爬行动物,大的重达四、五十吨,小的体小若鸡。据知,恐龙最早出现于距今约2·3亿年前的三叠...
彭石娟[2](2011)在《高中“生物进化”校本活动课程的建设》文中指出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行,我国的课程变得越来越多元化,全国中小学尤其是走在教育前沿的上海市中小学也越来越重视校本课程的建立。校本课程是我国三级课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国家基础课程的补充和延伸,是国家赋予地方、学校、教师课程权利的课程形式。对现有的校本课程开发现状研究显示,系统成功的校本课程开发已经初具规模,但是用活动课程为主的形式开发校本课程——校本活动课程,还基本没有。本文在对“校本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用活动课程为主来组织课堂教学的新颖的课程——校本活动课程。校本活动课程从大范围来说可定性为校本课程,但又具有活动课程的趣味性,将抽象知识化为具体感官知识,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探究来构建学习等优点,因此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本文以高中“生物进化”内容为切入点,通过前期的上海市四所高中的高三学生和生命科学教师的问卷,调查了上海版《生命科学》第九章《生物进化》的教学现状。在前期调查的基础上,构建“高中生物进化”校本活动课程。该课程遵循-般的校本课程开发程序,依次经历了学习需求分析、课程目标拟定、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活动设计、评价设计等基本环节。前期需求分析采用了SWOS现状评估法对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中学的校内外环境进行了教学评估,并采用问卷的方式对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中学和其他上海市五所高中学生做了需求分析,获得学生对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多方面信息。在此基础上,将“高中生物进化”校本活动课程定位为高中“拓展型,活动类选修课”,并拟定了课程的总目标和“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详细的三维分级目标。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包括模拟实验、手工制作、分组合作、探究式学习等,来突出本课程的“活动”特色。在校本活动课程包括课程设计等环节准备充分以后,以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中学为教育基地,进行了课程的实施。该课程共有20名高一学生选修,每周2课时,半学期共计16课时。通过对学生“活动报告册”、“学生自我评价”、“活动成果打分”等方式进行了多方面的评价。通过“高中生物进化”校本活动课程的建设,得出如下结论:1、生物进化校本活动课程受学生喜爱;2、高中“生物进化”校本活动课程内容设置合理,活动课程类型多样,能基本满足学生需求;3、高中“生物进化”校本活动课程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4、在“生物进化”内容选择设计时,需要活动课;5、高中生命科学教师需要加强“生物进化”知识的学习,师范院校需要开设生物进化课程。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1、生物进化内容介绍全面太难;2、活动课程在达成知识目标上的效率不高。
江正云[3](2013)在《论文学空间》文中研究指明所谓文学空间,广义的理解就是人类从事文学活动时自身所涉及的特定的物理空间或精神空间。狭义的文学空间是指文学文本借助文学语言的描述所表征呈现出来的精神空间。本文所说的文学空间是指狭义的文学空间。之所以提出文学空间的概念,首先是源于当代空间理论的启迪。以当代新马克思主义学者的研究为代表的空间理论认为,空间不是一个装填万物的“容器”,它不只是一个承载物质生产和社会关系演变的自然场所,甚至它自身就是被生产出来的,尤其在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空间已成为一种生产资料,既参与剩余价值的生产,也作为产品被消费。从这样的视角看文学,无论是文学文本的实际存在状态,还是它的接受过程,空间的存在都是显而易见的。任何文学文本的创造实质上都是对文学空间的创造,任何文学话语所讲述的故事其实都是在文学空间中发生的故事,文学文本的接受过程其实就是文学空间被消费的过程。其次,文学空间概念的提出是源于过去的文学研究对空间因素关注的不够。以往的文学研究看重时间性,着重于对文学现象进行历史性分析,表现在文学原理的研究上,关注文学的起源、文学的发展以及文学思潮的流变,忽视不同空间地域各种思潮对文学活动的影响;在创作主体方面,关注作家的生平历史、创作历程以及风格的变迁,忽视作家的生存环境、当地的民俗风物、文化习俗等对作家的熏染;就具体的文本研究而言,沉浸于分析故事发展、人物性格推进的逻辑和叙事的时间性,忽视文学文本作为文学空间的整体性与故事发展和人物性格形成的双向互动等。立足空间的视角,有助于丰富文学研究的内容。本文共分五章。导言对文学空间的研究现状进行了一般介绍;第一章重点从哲学层面阐述了前人对空间问题的认识、文学空间的内涵、典型特征以及文学与空间的双向互动问题;第二章对塑造文学空间的工具——文学语言进行了扼要分析;第三章撷要分析了文学空间存在的几种样态,尤其是对文学空间的消费形态进行重点剖析;第四章则对非主流文学的空间特质予以了思考和梳理;第五章以王朔和池莉的作品为例,分析了文学空间作为意识形态空间的直观呈现问题;结语部分则结合全球化思潮,明确了文学空间的营构应当采取的策略。
曹志红[4](2010)在《老虎与人:中国虎地理分布和历史变迁的人文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选题通过收集、整理历史文献中有关食物链顶端的亚洲(主要是中国境内)特有种一一虎的记录,对中国不同地理单元的虎种群历史变迁过程进行复原,恢复其过去的生活史、时空分布变化、数量变化及人虎之间的关系。结合历史时期自然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展开,探讨土地开发、日常社会生活需要、虎贸易利益驱动等人文因素导致的人虎冲突、政府打虎活动对虎历史变迁的影响,揭示人虎关系演变的历程。本文以专题研究的形式对新疆、陕南、福建、江西、湖南、东北六个区域的虎资源变迁及人虎关系演变进行探讨,并对中国历史上的虎产品利用史、虎产品贸易史进行勾勒,梳理了中国历史上从未间断的打虎活动在不同阶段的特点。全文共分为四个大的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也是第1章的内容。主要介绍本研究的主旨和全文结构,勾勒研究简史,介绍研究方法。本研究主旨在于在古动物到现代动物演变之间,补充学术界较为缺乏的历史演变过程和内容,通过对典型动物虎的研究,将动物的环境指示意义、动物与人的关系研究推进到历史时期。丰富和完善历史地理、动物地理、环境变迁等学科的研究内容。第二部分是区域虎历史变迁专题研究,包括第2-7章。第2章对新疆虎的变迁进行了专题研究,消失在人们视线中的新疆虎具有很大的神秘性和研究难度,有关新疆虎的各种悬而未决的问题,造成了动物学界和历史地理学界相对空白的研究状态。本章充分利用岩画、地志、文集和探险考察游记等资料,对历史上的新疆虎进行调查确认与研究:新疆地区至少在距今1-1.5万年前即有虎分布,以后持续不断;其地理分布涉及天山南北,沿水源(河湖)分布于山间谷地、河流绿洲及山前冲积扇地带;其具体生境以芦苇、胡桐树木(胡杨林)等植被为主,具有足供捕食的食物。至清光绪前期新疆虎依然多见,光绪末年至民国初年(1899-1916)开始锐减。人类活动叠加的自然环境演化是影响新疆虎变迁的主要因素。生物链偶然因素的参与(肉食性蚂蚁威胁虎的繁殖)也起到了可能的影响作用。第3章以陕南为专题,着重探讨特定时空条件下典型动物资源变迁中的人文因素影响。明清时期是陕南地区移民、开发的高潮时期,历史记录显示,随着人类开发活动的全面展开和开发地域的渐次扩展,虎资源出现明显的变迁,人虎关系发生明显变化。以乾嘉时期为时间断限,虎的栖息领域出现阶段性萎缩,第一阶段涉及南郑、城固、沔县三地,第二阶段则开始大范围萎缩。人虎冲突逐渐加剧,除一般性人虎冲突事件外,激烈的虎患和打虎活动频繁发生,成为人虎冲突的主要表现形式。从而导致有计划、有组织、高奖励、高力度的政府性防虎、驱虎、打虎活动开始展开,最终导致虎数量剧减,分布范围显着萎缩,栖息地向人类活动影响较小、森林资源保存较为完好的高海拔山地后退。第4-6章对华南的三个地区(福建、江西、湖南)进行了专题研究,主要复原了虎的时空分布变迁和数量变化过程,着重分析了虎患现象,将其划分为4个等级,分析其发生的时空特征、烈度等级、原因和应对措施。得出结论:在进入人类文明阶段后,华南地区老虎的种群数量、分布范围都呈逐渐缩小之势,总的来说人类干扰和捕杀是主要因素。在华南地区,虎的栖息地除了森林山地之外,平原地区也曾有虎分布,因为当时的环境条件满足了虎生存所需的植被、水和食物三要素,比现在优越。虎患是华南地区的典型和突出现象,虎患烈度有愈演愈烈之势,人们的应对措施也因而出现了官方捕虎、民间打虎、军队猎杀、官民结合猎捕等形式。明清时期是南方地区历史上人虎冲突最剧烈,人类对华南虎影响最显着的一个时期,是华南虎生存出现危机的一个阶段。第7章对东北地区的虎变迁进行了专题研究,主要讨论了东北地区虎的分布变迁大势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了东北地区历史上的猎虎活动和虎产品利用情况,探讨东北虎得以延续至今的原因,即该地山高林密的自然条件特点和人类开发进程分散性、断续性的特点,为虎的生存赢得了一线生机。近代东北开禁后,东北虎的生存受到人类前所未有的冲击。第三部分是虎历史变迁的人文影响因素研究,包括第8-9章的内容。第8章是关于中国历史上虎资源的利用和贸易史的勾勒,讨论了虎的药用、食用历史,勾勒出了虎产品贸易的发展过程。第9章是关于中国历史上打虎活动的讨论,指出打虎活动从史前到1970年代一直存在,明清时期是第一个打虎高潮时期,将虎的分布从平原和低山区推向中山和高山区,但并未对种群的数量造成毁灭性打击,真正起到灭绝性影响的是建国后50-70年代的除害兽运动。第四部分是结论部分,第10章内容。本文的突破性结论体现在几个方面,即填补新疆虎和虎产品利用和贸易史研究空白、丰富和补充动物学对于虎的栖息地选择、生活习性的认识、提出中国打虎活动的概念。最后,本研究阐明了历史环境变迁中人文因素的极端重要性,为特有动物种群变迁研究、濒危动物保护提供历史借鉴。
傅守祥[5](2005)在《欢乐诗学: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审美想像》文中提出尽管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等人把作为文化工业的大众文化贬得一钱不值,但是大众文化在一个多世纪以来的发达国家中蓬勃壮大已是不争的事实。大众文化利用大众传媒制造身体幻象、提供游戏化的心理经验、克服认同焦虑,使更广泛意义上的大众充实了文化生活;它也许是趋时的、媚俗的,但是它却为文化消费者欣然接受。所以,在当今这个感官享受取代理性反思、生活同质化与多元化并存的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发达是必然的。 在不断高涨的技术理性的支撑下,人类社会在物质文明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使得人类的自信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爆棚程度;技术的专制、市场逻辑的横行,使早先谦卑的人类接连宣布“上帝之死”、“人之死”和“作者之死”;从物质丰盈、思想平面化和艺术化归生活的部分现实参照及理论臆想出发,有些人又不断探讨“艺术的终结”、“意识形态的终结”、“历史的终结”甚至“宗教的终结”和“哲学的终结”等问题,将高高在上的一个个精神圣像掀翻在地。同时,消费成为一个无处不在的神话,它不仅可以用性和暴力满足人们的欲望,而且可以用世俗化的方式溶解经典艺术,使其纳入市场的范畴,变成消费对象;市场是传统意识形态最有力的解构力量,它以世俗化的方式拆散了历史曾赋予艺术品原有的意义和价值,它单一的意识形态指向逐渐脱去,已不止向人们述说那曾经存在的高于天的革命理想和审美乌托邦。面对这种深刻的世俗化和广泛的民主化浪潮,高雅文化的至高地位和传统研究的学科视野经受到强大冲击,传统的经典艺术的创造方式和审美批评理念不再适用于新兴的大众文化或者大众艺术,技术和市场在文化领域的强力介入使当今时代出现了一种明显的文化泛化与审美泛化的趋势。 在迅猛发展的现代高科技的强力支持下,在扩大市场以赚取更大利润的雄厚资本操纵下,渗透着审美趣味巨变的大众文化彻底扭转了几千年来人类因因相袭的群体形而上沉重,转而走向企图个性化的个体体验性轻松。从经典艺术美的陶冶到关注身体感觉和生理欲念的快感美学,从经典艺术的“人”之代言到大众文化的当下体验,从经典艺术的文字想像到大众文化的图像复现,从经典艺术的观念幻象到大众文化的身体喜剧,从
侯玉丽[6](2011)在《史蒂芬·杰·古尔德进化论思想研究》文中指出史蒂芬·杰·古尔德是世界着名的进化论学者、古生物学家、科学史学家和科学散文作家,除此之外,古尔德还是广为人知的论战能手和进化论的宣传者。古尔德一生致力于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研究,为其发展、普及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试图探索、研究他的进化论思想。本文在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古尔德的生平以及他在学术上尤其在进化论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第一章主要从四个方面探讨古尔德进化论思想产生的背景。首先主要从达尔文进化论本身存在的缺陷进行论述;其次,古尔德进化论思想深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尤其20世纪60年代末兴起的系统自组织理论以及当时的后现代思潮均对古尔德科学思想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再有就是古尔德自小接受的家庭教育对他的科学思想的形成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分析这些外界因素,多方面多层次地探讨古尔德进化论思想的渊源和形成,阐明他的学术思想是对达尔文主义的继承,并在吸取其他科学新成果的基础上对之做出的修正和发展。在第二章中,试图从古尔德的学术思想中选取别具代表性的一些观点组成本章的主要内容,即古尔德进化理论思想的核心内容。其中首先阐述了奠定古尔德学术地位的点断平衡理论,从该理论提出后的备受争议到逐渐被人们所接受,文章均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这部分内容包括点断平衡理论的提出、点断平衡理论的主要内容和该理论的发展、完善等几个方面的内容;除此之外,文章从“进化是进步的吗?”关于适应主义的讨论”、“个体发育和系统发生”、“生命产生的偶然性”、“分级选择的方法论原则”等多个方面、多个问题入手,深入浅出地探讨古尔德的进化哲学,凸显古尔德所持的“这种生命观”。通过总结古尔德不断在进化论领域付出的努力,收获的成绩,最后在文章的末尾即第三章,水到渠成,探讨他在进化论领域的影响、对当代科学思想和社会文化的影响,从而彰显古尔德在进化生物学历史上的地位。
覃林忠[7](2007)在《网络语言对初中作文教学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网络语言是伴随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广泛使用而产生的一种另类语言形式,是一种新的语体。它的新颖时尚、幽默风趣、张扬个性的特点,吸引了众多的正处于对世界充满好奇、最易受外界事物影响阶段的初中学生,对初中作文教学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网络语言也因此受到了人们的质疑,担心它会冲击汉语教学、破坏汉语的纯洁性。文章通过文献法、问卷调查等方法,对网络语言的形成原因、特点,对初中作文教学的特点和现状,以及网络语言对初中作文教学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等等作了探索研究,提出了对待网络语言应采取的态度及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应对网络语言的方法,以期更好地引导初中生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表情达意,提高写作能力。网络语言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体现网民这个特殊群体张扬个性的心理需要;一是满足网民们快捷表达和文化需求的心理需要。网络语言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外语词多、术语多;符号与文字交叉使用;语句零散化、直观化。有几种类型:符号叠加谱新意;数字代码谐音语;英文术语和句子;自创英文或汉语拼音缩略语;英、汉语谐音词语;传统词汇新含义;网络文学作品或《大话西游》等电影中的经典语句作密码。网络语言对初中作文教学的影响表现在:对学生作文词语选用的影响;对学生作文表达、结构方式的影响;对学生生活态度的影响导致对作文立意的影响。初中作文教学对网络语言的应对方法,一要引导学生端正学习语言的态度;二要引导学生在作文中正确利用网络语言来提高写作能力:首先,通过网络语言来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其次,通过网络语言来唤起学生的创新欲望;第三,通过网络语言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通过网络语言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网络语言是一种新兴语言,需要我们正确地认识它、对待它、好好地引导学生应用它,在作文教学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李楠[8](2012)在《生物进化论在中国的传播(1873-1937)》文中研究表明1859年,《物种起源》在英国出版,其作者英国着名博物学家达尔文(1809—1882)以其严谨刻苦的科学精神、坚韧不拔的科学意志以及贝格尔号的艰苦航行等也成为科学史上着名的事件。由此创立的生物进化论为生物学科及人类文明的发展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成为人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19世纪下半叶,生物进化论开始传入中国,迅速在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反响,它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和思想变革不仅涉及了生物学界,更是深刻影响了社会学等非自然科学领域。本研究运用文献梳理法、科学史分析与考证法对1873—1937年生物进化论在中国的传播作了全面的历史考察,以期从生命科学的立场出发,也从社会发展的立场出发,科学、公正地重新审视和勾勒1937年以前生物进化论在中国传播的历史轨迹和传播意义。全面调查了1949年以前的3000余种科技期刊,从中选择了1873—1937年对生物进化论进行传播的18种科技期刊共213篇文章以及这期间的代表性图书,作为研究生物进化论在中国传播的依据。并从中进一步选取《格致汇编》、《国闻汇编》、《科学》、《新青年》、《汇报》、《民铎》等代表性期刊以及《西学考略》、《物种原始》等图书进行文献分析、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在严复《天演论》传播进化论之前,1873年,《申报》第404号以《西博士新着<人本>一书》为题发表了一篇报道,这是达尔文的名字及其着作在中国的首次出现。1877年《格致汇编》第7卷上发表傅兰雅撰写《混沌说》一文,介绍了生物由简至繁的渐进过程,并首次论及人猿同祖论和生物进化。1884年美国长老会传教士丁韪良出版《西学考略》一书,正式对达尔文及其进化论进行评论介绍,据考证此书是迄今为止所见到的最早、最系统地对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介绍。2)1897年,《国闻汇编》引进了西方的进化论学说,宣传了变革和发展的观点,对中国的思想界、学术界起到了深刻启蒙作用,为维新变法运动提供了理论根据,严复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与中国晚清社会形态相结合,并异化为社会进化论的传播策略,是造成空前影响最主要的原因。1906年,李扶撰文《天演论驳议》发表于第9年54号《汇报》,作为对生物进化论提出批判的极具代表性的一份传教士期刊,从侧面展现出生物进化论在华传播的曲折性,这在客观上促进了生物进化论在中国的深入传播。3)五四时期,以1915年创刊的《新青年》期刊为传播媒介,陈独秀(1879—1942)为代表的进步人士对进化论进行了大力的整合与广泛宣传,为进化论在中国的传播过程增添了浓重的一笔,《新青年》传播的生物进化论,最初尚且接近其科学本质,但不久即在陈独秀等人的笔下异化为社会进化论,并成为试图变革中国社会的思想武器。这一理论由自然科学上的新理论发展成为深刻影响国人的思想洗礼,促进了思想启蒙运动的深远发展。于是,在1919年前后,掀起了进化论在近代中国传播的第三次高潮。4)1915年由中国科学社创办的《科学》期刊出版,这一份在美国编辑而在上海出版的期刊向中国积极传播生物学知识和思想,特别是生物进化论。1927年《科学》发行“生物进化论专号”,该刊从达尔文其人、进化思想源流和影响、遗传、突变、物种形成、适应性进化、人类进化与社会问题等各个方面全方位地引进生物进化论,而且也系统引进了作为生物进化论基础的整个现代生物学。同时,中国科学社还创办了中国最早的生物学研究所。1922年出版的《民铎》之《进化论专号》深入从进化之历史、进化的方法、进化的证据、达尔文年谱等各个方面解读生物进化论,并指出进化论发展之趋势。研究结论如下:1)首次从科学传播的新视角勾勒了1873—1937年生物进化论在中国的传播轨迹。生物进化论并非如学界通常认为的是1897年通过严复的《天演论》传入中国,将其传入时间提前至1873年。相比较图书和报纸,期刊一直是生物进化论在中国传播的主要媒介。从形态上来看,传播生物进化论的期刊经历了从文理综合性期刊到综合性自然科学期刊再细化为分支学科期刊的过程,从文章体裁来看,晚清时期多为新闻报道、短评消息形式的文章体裁,以此介绍达尔文其人其事,民初时期文章体裁则演变成为较为专业的学术论文,这也标志着《博物学会杂志》、《博物学杂志》、《博物杂志》等生物学专业期刊传播科学知识的专业性进一步增强。2)首次从期刊传播的视角深刻剖析了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传入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深刻影响,严复、陈独秀等人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与中国晚清社会形态相结合,并异化为社会进化论的传播策略,是造成空前影响最主要的原因。从报纸形态的《国闻报》到期刊形态的《国闻汇编》的嬗变和共存现象,既是报纸为中文期刊诞生的源流之一的证明,也是严复熟练规避报纸和期刊各自劣势和熟练运用各自优势的一个典型案例。一年以后,又将《国闻汇编》连载的部分《天演论》修订完善后以图书的形式出版。在其中:规避了报纸知识性、学术性较欠缺的劣势,充分利用了报纸新闻报道短平快的优势,传播西学中的进化论等科学消息,实现一次传播;规避期刊出版周期比报纸长的劣势,充分利用期刊学术性、系统性优势,长篇连载进化论,实现二次传播;规避图书连续性、时效性较差的劣势,先在期刊连载发表,形成连续性知识获取悬念,再利用图书的阶段性、集成性优势,在期刊连载的基础上以图书的形式出版,从而实现了三次传播效应。这是天演论之所以在晚清中国形成爆发传播和轰动效应的重要原因之一。3)1915年创刊的《科学》是向中国传播生物学,特别是生物进化论,以及促生中国生命科学学科萌芽和系统化的主媒介,它完全不同于晚清民初以来其他期刊或图书有关生物进化论的零散传播、局限于知识传播甚至异化传播的势态。作为我国创办最早的大型综合性学术期刊,它对我国生命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对生物进化论在中国的传播更是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科学》对大多数西方基础学科的引进、传播都体现了系统性和前沿性的追求。这正是《科学》之所以成为晚清以来生物进化论在华传播的主媒介的根本原因所在。4)生物进化论,作为生物学最重要的理论之一,其在中国的传播有力地促进和影响了我国生物学高等教育的建立和发展。中国人接纳和研究进化论加快了生物进化论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分支在中国兴起,进而系统完善了中国生物学科发展。在生物进化论的影响下我国的生物学高等教育不但丰富了原有的植物分类学、动物分类学、比较生理学、胚胎学,系统分类学等传统学科,还逐渐衍生出进化生物学、细胞进化学、进化生态学、数量遗传学、进化遗传学、生物进化论、人类起源与演化学等新的学科分支。并使中国生物学科朝着系统性和理论性的方向快速发展。
兰晓秋[9](2011)在《我国农业遗传资源立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一个基因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一个物种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发展前途。随着人类对农业野生动植物基因资源,尤其是濒危野生动植物的基因资源潜在的巨大经济价值认识的不断加深,各国的农业遗传资源成为世界关注和争夺的焦点。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作物起源中心之一还是多种特有畜、禽、鱼类品种的原产地。我国不但拥有丰富的农业遗传资源,并且还在开发利用农业遗传资源的过程中发展出世界着名的中国传统医药及其相关传统知识。这是许多相关产业珍贵的创新资源。然而我国在农业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上,由于法律制度上的失衡与缺失导致了农业遗传资源大量的自然丧失与人为流失。农业遗传资源作为我国的战略性和基础性资源,这种流失将会影响我国的经济安全和粮食安全。严峻的现实警示我们必须加紧立法保护农业遗传资源。本研究正是基于此背景,着眼于法律生态化这一发展趋势,在生态文明背景下进行我国农业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立法考量。本研究融合生态学、环境资源学、生物保护学、经济学等学科领域知识。研究致力于分析我国农业遗传资源的总体情况、其在保护和利用中的现实境遇、当前农业遗传资源保护法制状况、阻碍农业遗传资源立法的困境和原因等问题,并结合考察域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相关立法情况及实践效果,总结我国农业遗传资源立法能够借鉴的经验和教训,提出相关立法建议,为我国农业遗传资源立法提供参考。在农业遗传资源立法的理论基础层面:界定我国农业遗传资源的内涵和分类;通过对农业遗传资源价值和特性的认识,结合我国当前农业遗传资源及其保护利用的总体情况分析我国当前进行农业遗传资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农业遗传资源立法的现实背景层面:首先,考察分析我国农业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法制现状,总结现行分散的法律规范在管理农业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用现实情况说明农业遗传资源立法应当重视的问题。其次,考察域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相关立法情况及实践效果,可以看出国际立法趋势和农业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的重点走势,通过这些国家实际的立法例并结合其实践效果,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农业遗传资源立法模式和立法形式上的优缺点,这些能够借鉴的经验和教训为可以为我国农业遗传资源立法提供可参考的依据。再者,对我国我国当前农业遗传资源立法保护的困境和原因进行分析,能够更清楚的认识到我国农业遗传资源立法所要面临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为我国农业遗传资源立法指明确切的方向。
二、恐龙:绝灭之谜?可否再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恐龙:绝灭之谜?可否再现?(论文提纲范文)
(2)高中“生物进化”校本活动课程的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生物进化内容的重要性 |
一、生物进化内容本身具有极大的学科价值 |
二、生物进化内容具有极大的教育价值 |
第二节 课题的提出与确立 |
第三节 研究目标和方法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现状分析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生物进化 |
二、校本课程 |
三、活动课程 |
四、校本活动课程 |
第二节 校本课程建设概述 |
一、国外校本课程开发的沿革和发展趋势 |
二、我国课程改革与三级课程体系的确立 |
三、国内校本课程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 |
四、校本课程开发的一般模式和程序研究 |
第三节 国内外高中生物进化教学现状分析 |
一、国外 |
二、上海市高中生物进化的教学现状调查 |
第三章 "高中生物进化"校本活动课程开发 |
第一节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中学校本课程计划 |
一、学校总体课程规划 |
二、组织建立和制度形成 |
第二节 "高中生物进化"校本活动课程开发分析 |
一、情境分析与学习需求分析 |
二、学习需求分析 |
三、课程定位及目标拟定 |
四、课程内容选择与教材开发 |
第四章 高中"生物进化"校本活动课程实践研究 |
第一节 高中"生物进化"校本活动课程实施 |
一、课程的审核 |
二、校本活动课程实施 |
第二节 高中"生物进化"校本活动课程案例 |
案例1 测定岩石的年龄 |
案例2 生物进化的顺序 |
案例3 现代综合进化理论 |
案例4 人类的进化 |
第五章 结论、反思与不足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附录7 |
附录8 |
附录9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论文学空间(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文学与空间 |
第一节 关于空间的经典理论 |
第二节 关于空间的现代认识 |
第三节 文学空间的内涵 |
第四节 文学空间与生活空间的双向互动 |
第二章 差异空间的文学语言 |
第一节 原始思维状态下的文学语言与普通语言 |
第二节 文学空间与语言的民族性 |
第三节 生活空间中的文学语言与文学空间中的生活语言 |
第三章 全球化背景下文学空间的存在样态 |
第一节 文学空间的现代性形态 |
第二节 文学空间的消费形态 |
第三节 文学空间的史学形态 |
第四章 非主流文学的空间特质 |
第一节 网络文学:赛博空间的众神之舞 |
第二节 通俗文学:借力传媒的文学空间 |
第三节 非主流文学空间的休闲特征及其建设性向度 |
第五章 文学空间作为意识形态空间的呈现 |
第一节 文学空间的意识形态属性 |
第二节 王朔:都市空间的政治无意识 |
第三节 池莉:都市生活意识形态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成果目录 |
后记 |
(4)老虎与人:中国虎地理分布和历史变迁的人文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关于选题的解说 |
第二节 研究简史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本文拟解决的问题 |
第四节 工作方法和资料讨论 |
第五节 本文结构及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
第二章 历史上新疆虎(Panthera tigris lecoqi)的调查确认、历史变迁及其人文影响因素 |
第一节 新疆虎研究述评 |
第二节 新疆是否有虎? |
第三节 新疆虎的历史变迁 |
第四节 影响新疆虎变迁的因素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明清陕南移民开发状态下的人虎冲突 |
第一节 移民开发地域的渐次扩展与虎生活领域的逐渐缩小 |
第二节 人虎冲突的加剧和打虎活动的展开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历史时期福建地区的虎与人虎关系 |
第一节 史前时期虎遗存分布及其折射出的虎生境 |
第二节 历史时期虎的地理分布大势 |
第三节 元代以前福建地区开发进程与人虎关系的演变 |
第四节 明清时期:虎患的全方位考察与开发高潮的到来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历史时期江西地区的虎与人虎关系 |
第一节 历史时期江西虎的地理分布 |
第二节 历史时期江西的人虎冲突——虎患与打虎 |
第三节 历史时期江西地区的人虎接触、虎利用与虎文化 |
第四节 虎与明清时期江西生态环境变迁探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历史时期湖南地区的虎与人虎关系 |
第一节 历史时期湖南地区虎的地理分布大势 |
第二节 历史时期湖南地区虎的时代变迁大势 |
第三节 历史时期湖南地区的人虎关系——虎患与打虎 |
第四节 历史时期湖南地区的人虎关系——接触、利用与文化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东北地区虎的历史变迁及人虎关系 |
第一节 东北虎的历史分布变迁 |
第二节 东北虎之劫—东北的近代移民与开发 |
第三节 从山林之君到医药之宝—人类对东北虎的认识和利用 |
第四节 东北虎种群延续原因之探讨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中国历史上虎资源的利用和贸易史 |
第一节 药用 |
第二节 食用 |
第三节 历史上的虎产品贸易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中国历史上的打虎活动 |
第一节 明代以前:打虎与英雄 |
第二节 明清时期:以官府捕虎为主 |
第三节 民国时期:分散打虎 |
第四节 建国以来:除害兽运动与盗猎活动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论 |
第一节 全文结论 |
第二节 价值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中国境内出土的虎化石及虎骨 |
附录2 新疆虎大事记 |
附录3 国务院关于禁止犀牛角和虎骨贸易的通知 |
附录4 关于《国务院关于禁止犀牛角和虎骨贸易的通知》补充通知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5)欢乐诗学: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审美想像(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英文提要 |
致谢 |
绪论 大众文化的勃兴:从文化的神性体悟到审美的世俗消费 |
第一章 经典文化:从意识形态的等级到动态约定的民主 |
一、经典文化的形成:意识形态的沉积与精英控制的阴谋 |
二、经典文化的失宠:精英主义的式微与文化范式的调整 |
三、经典文化的焦虑:文化消费的冲击与趣味选择的多元 |
四、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从传统的固守到开放的竞争 |
第二章 审美范式:从传统形而上学走向当代社会行为学 |
一、存在之思的想像:形而上学的落寞与现代审美的分流 |
二、审美范式的世俗化:艺术哲学的重构与审美风尚的改变 |
三、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审美解放的幻象与时尚生活的隐忧 |
四、视觉转向的仿真:大众经验的重构与视觉感性的飞扬 |
第三章 忘忧享乐:大众文化时代的审美泛化与快感体验 |
一、大众文化的快感美学:审美泛化中的美学危机与趣味剧变 |
二、大众文化的现代性分歧:审美主义与消费主义的对抗 |
三、大众文化的身体话语:身体幻象的欢乐与审美体验的超越 |
四、大众文化的审美张力:消费时代的喜怒哀乐 |
第四章 欢乐想像:大众文化的审美实践与叙述批判 |
一、市场逻辑:大众文化后革命氛围中的消费性想像 |
二、时尚美学:文化时尚中的感性体验与审美快感 |
三、审美狂欢:身体本位的欢乐寄托与虚拟自由 |
四、欢乐叙述:隐性强化两性不平等的广告话语 |
第五章 肉身成圣:大众文化时代的身体思考与审美判断(存目) |
一、肉身之忌:匿名的躯体与肉身的羞耻 |
二、身体之炫:身体的诱惑与消费的时尚 |
三、身体之思:善用疾病与疾病的隐喻 |
四、此生成圣:身体圆心与身性和合 |
结语 忧郁的审美现代性与悖论中的度量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论文 |
(6)史蒂芬·杰·古尔德进化论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1 古尔德进化论思想产生的背景 |
1.1 关于达尔文主义的争论 |
1.2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想 |
1.3 确定性的终结 |
1.4 后现代主义思潮 |
2 古尔德进化论思想的核心内容 |
2.1 点断平衡理论 |
2.2 进化是进步的吗? |
2.3 拱肩和潘格洛斯范例(Panglossian Paradigm) |
2.4 个体发育和系统发生 |
2.5 偶然性的作用 |
2.6 分级选择的方法论原则 |
2.7 科学的雄辩 |
3 古尔德进化理论的影响 |
3.1 对生物进化论的影响 |
3.2 对当代科学思想的影响 |
3.3 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网络语言对初中作文教学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一)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一、网络语言的形成、发展及其特点 |
(一) 网络语言的形成与发展 |
1、什么是网络语言 |
2、网络语言形成的原因 |
(二) 网络语言的特点 |
1、网络语言的总体特征 |
2、网络语言的类型 |
(三) 人们对网络语言的态度 |
二、当前作文教学的特点及网络语言对初中作文教学的影响 |
(一) 什么是作文教学 |
(二) 网络语言对初中作文教学的影响 |
1、对学生作文词语选用的影响 |
2、对学生作文表达、结构方式的影响 |
3、对学生生活态度的影响导致对作文立意的影响 |
三、如何引导学生在作文中恰当地运用语言 |
(一) 要引导学生端正语言学习的态度 |
(二) 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网络语言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8)生物进化论在中国的传播(1873-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1.3 选题来源 |
1.2 研究基础与文献综合评述 |
1.2.1 研究基础 |
1.2.2 文献综合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难点与重点 |
1.3.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4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生物进化思想与生物进化论发展史 |
2.1 生物进化思想起源 |
2.1.1 林奈的分类说 |
2.1.2 进化思想的先哲——布丰 |
2.1.3 进化论的伟大先驱——拉马克 |
2.2 生物进化论创立的基础 |
2.2.1 居维叶与灾变说 |
2.2.2 赖尔与地质渐变说 |
2.3 生物进化论的创立者——达尔文 |
2.3.1 达尔文生平简介 |
2.3.2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创立 |
2.3.3 马尔萨斯《人口论》对达尔文的影响 |
2.3.4 《物种起源》的出版:激烈反响与牛津论战 |
2.4 达尔文学说的发展 |
2.4.1 新达尔文主义——孟德尔、魏斯曼 |
2.4.2 现代达尔文主义 |
2.4.3 传统进化论面临的挑战 |
第三章 生物进化论在中国的早期传播阶段(1873—1896) |
3.1 国人与传教士共同传播进化论 |
3.1.1 《谈天》:西方进化思想传入中国的起点 |
3.1.2 《地学浅释》:启发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的重要着作 |
3.1.3 《格致汇编》(1876)与“混沌说” |
3.2 在华传教士独立传播生物进化论 |
3.3 《申报》与达尔文 |
3.4 小结 |
第四章 生物进化论在晚清社会的社会化传播过程(1897—1919) |
4.1 《国闻汇编》的拓荒性传播 |
4.1.1 《国闻汇编》之创刊背景 |
4.1.2 《国闻汇编》之出版概况 |
4.1.3 主编严复其人 |
4.1.4 传播进化论思想 |
4.1.5 以图书形式的二次传播之《天演论》出版 |
4.1.6 小结 |
4.2 《新青年》与生物进化论的社会化传播 |
4.2.1 《新青年》出版概况 |
4.2.2 《新青年》传播的进化论 |
4.2.3 《新青年》与《科学》的关系 |
4.2.4 小结 |
第五章 生物进化论在中国的系统、广泛传播(上,1914—1919) |
5.1 《科学》与生物进化论在中国的传播 |
5.1.1 《科学》编辑出版概况 |
5.1.2 《科学》传播生物学的概况 |
5.1.3 《科学》对生物进化论的传播 |
5.1.4 小结 |
5.2 生物学期刊对生物进化论的传播 |
5.2.1 《博物学杂志》对生物进化论的传播 |
5.2.2 《博物学会杂志》与生物进化论的传播 |
5.2.3 《博物杂志》及其传播的生物进化论 |
5.3 生物进化论在华传播中遭遇的质疑和批判——以《天演论驳义》为例 |
5.3.1 《汇报》的出版概况 |
5.3.2 《天演论驳义》对生物进化论的批判 |
5.3.3 小结 |
第六章 生物进化论在中国的广泛、系统传播(下,1920—1937) |
6.1 马君武及其《达尔文物种原始》的出版 |
6.1.1 马君武先生简介及年谱 |
6.1.2 《达尔文物种原始》:《物种起源》最早的中译本 |
6.1.3 马君武与《达尔文》 |
6.2 《民铎·进化论号》与生物进化论在中国的传播 |
6.2.1 《民铎》出版概况 |
6.2.2 《民铎》的主笔 |
6.2.3 《民铎·进化论号》传播的生物进化论 |
6.2.4 首次发表的《达尔文年谱》 |
6.2.5 《民铎·进化论号》传播进化论的科学意义 |
6.3 《科学》出版生物进化论专号 |
6.3.1 出版背景及概况 |
6.3.2 《科学·进化论专号》传播的生物进化论 |
6.3.3 《科学·进化论专号》传播生物进化论的科学意义 |
6.3.4 两本期刊专号之对比 |
6.4 静生生物调查所的成立 |
6.4.1 中国生物学发展之回顾 |
6.4.2 静生生物调查所之创立 |
6.4.3 《静生生物调查所汇报》之创办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及参与课题 |
参加会议与学术交流 |
致谢 |
(9)我国农业遗传资源立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2 研究现状的评述 |
1.3 基本概念的确定 |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路线 |
1.5 研究的难点与创新点 |
2. 我国农业遗传资源的概况 |
2.1 农业遗传资源内涵和分类 |
2.1.1 农业遗传资源的内涵界定 |
2.1.2 农业遗传资源的分类 |
2.2 农业遗传资源的特点和价值 |
2.2.1 农业遗传资源的特点 |
2.2.2 农业遗传资源的价值 |
2.3 我国的农业遗传资源保护及利用现状 |
2.3.1 我国农业遗传资源总体情况 |
2.3.2 我国农业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情况 |
2.4 农业遗传资源保护的必要性 |
2.4.1 生态形势的要求 |
2.4.2 国内形势的需要 |
2.4.3 国际形势的警示 |
2.4.4 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
3. 农业遗传资源国际立法保护和实践的现状分析 |
3.1 国际公约 |
3.1.1 生物多样性公约 |
3.1.2 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国际条约 |
3.1.3 其他国际公约 |
3.2 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立法及实践分析 |
3.2.1 采取公法模式保护农业遗传资源的国家 |
3.2.2 采取私法模式保护农业遗传资源的国家 |
3.2.3 采取其他模式保护农业遗传资源的国家或地区 |
3.3 域外立法的比较分析与启示 |
3.3.1 各国立法之间的比较分析 |
3.3.2 域外立法对我国的启示 |
4. 我国农业遗传资源立法保护现状 |
4.1 直接保护的立法规范 |
4.1.1 保护农业植物遗传资源的法律法规 |
4.1.2 保护农业动物遗传资源的法律法规 |
4.1.3 其他政策性文件 |
4.1.4 小结 |
4.2 间接保护的立法规范 |
4.2.1 关于生物安全方面的立法 |
4.2.2 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立法 |
4.2.3 其他规范性文件 |
4.2.4 小结 |
4.3 现行立法规范保护的成效与不足 |
4.3.1 现行立法规范保护的成效 |
4.3.2 现行立法规范保护的不足 |
5. 我国农业遗传资源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5.1 我国农业遗传资源立法的必要性 |
5.1.1 现行法制状况要求立法 |
5.1.2 现实国情发展需要立法 |
5.2 我国农业遗传资源立法的可行性 |
5.2.1 国际立法及实践提供了参考 |
5.2.2 国内立法支持 |
5.2.3 国家政策已打好坚实基础 |
5.3 小结 |
6. 我国农业遗传资源立法建议 |
6.1 农业遗传资源立法的理念 |
6.1.1 尊重农业遗传资源权理念 |
6.1.2 以利用促保护理念 |
6.2 农业遗传资源立法的模式选择 |
6.2.1 公法、私法分类管理的立法模式 |
6.2.2 综合性立法引领、专门立法为主的立法形式 |
6.3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遗传资源法(草案)建议稿》说明书 |
6.3.1 关于立法目的 |
6.3.2 关于立法原则 |
6.3.3 关于立法保护的范围 |
6.3.4 关于保护主体 |
6.3.5 关于管理机构 |
6.3.6 关于责任制度 |
6.3.7 关于救济制度 |
6.3.8 关于具体制度 |
6.4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遗传资源法(草案)建议稿》 |
7. 研究结论和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核心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研究生在读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附录二: 研究生在读期间主要学术活动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四、恐龙:绝灭之谜?可否再现?(论文参考文献)
- [1]恐龙:绝灭之谜?可否再现?[J]. 陈秀. 时事(《时事报告》中学生版), 1995(06)
- [2]高中“生物进化”校本活动课程的建设[D]. 彭石娟. 华东师范大学, 2011(12)
- [3]论文学空间[D]. 江正云. 武汉大学, 2013(01)
- [4]老虎与人:中国虎地理分布和历史变迁的人文影响因素研究[D]. 曹志红. 陕西师范大学, 2010(07)
- [5]欢乐诗学: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审美想像[D]. 傅守祥. 浙江大学, 2005(07)
- [6]史蒂芬·杰·古尔德进化论思想研究[D]. 侯玉丽. 东华大学, 2011(03)
- [7]网络语言对初中作文教学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研究[D]. 覃林忠. 广西师范大学, 2007(05)
- [8]生物进化论在中国的传播(1873-1937)[D]. 李楠. 西北大学, 2012(11)
- [9]我国农业遗传资源立法研究[D]. 兰晓秋. 华中农业大学,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