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土地有偿使用中宗地面积的量算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韩琼[1](2003)在《土地管理信息化方案与策略研究》文中认为美国副总统戈尔于1998年1月31日提出了“数字地球”的概念(Core,A. 1998),这主要是由美国的国家目标和全球战略决定的。同样地,从我国的国家目标出发,我们需要一个“中国数字地球”或“数字中国”。由于“数字地球”不是一个孤立的项目,而是一项整体性的、导向性的战略目标,因此,需要从战略的高度考虑(徐冠华等,1999)。“数字国土工程”是“数字地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土地管理信息化是国土资源信息化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土地管理信息化可以说又是实现数字化国土工程的前提和手段。随着当今世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有关国土资源的空间信息技术呈现出全球化、整合化和可视化的趋势,带动了国土资源各项工作的现代化。如卫星遥感技术实时提供了有关国土资源的海量高精度影像数据;GIS与通用数据库技术的结合大大增强了对国土资源数据的处理与管理能力;现代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及基于网络的GIS开发使全球范围内国土资源信息的传输、访问和分发成为可能;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的兴起,使用户能够快速、有效地从海量数据中获取决策所需的关键信息和知识;以工作流和知识管理为特征的新一代办公自动化技术应用,大大提高了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效率;虚拟现实与数据库、GIS技术的融合,可形象地显示“数字地球”、“数字城市”等。在这些技术的支持下,我国的土地管理信息化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对于有效利用我国有限的土地资源和促进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长期以来缺乏高层次的有关土地管理信息化体系建设的研究,我国各地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土地管理信息化工作各自为政,建成的各类信息系统数据格式多样,不便于全局数据共享和社会服务。因此,如何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来解决土地管理行业的众多业务问题,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已成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当务之急。本文系统地、全面地探讨了土地管理信息化体系的研究方案,并从战略高度研讨了土地管理信息化发展策略。其要点是:通过统一规划、制定标准和试点示范等措施,加强地方各级土地管理部门和单位的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带动土地管理工作的现代化,促进国土资源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同时,通过系统集成,整合国土资源空间基础信息,为社会提供广泛而深入的信息服务。本文在策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实现土地管理信息化的总体方案,对所涉及到的有关数据采集、办公管理、数据管理、业务处理和数据输出等主要环节的信息化内容进行了讨论和分析,提出了以“多S(GIS+GPS+RS+DBS+ES)”结合与集成为技术支撑,采用OA+MIS(或DDS)+GIS的土地信息系统建设模式。最后,总结了笔者主持或参加的五个省部级项目(试点)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各个项目(试点)分别侧重了信息化实现的方案以及数据的采集、管理、服务和应用等五个方面。实践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一些策略和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验证,因此是切实可行的。 “土地管理信息化方案与策略研究”的主要内容分为如下几个部分:(1)信息采集自动化处理方案研究土地信息化处理的基础是数据的采集,没有数据就不能进行以后的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就更谈不上辅助决策了。搞好数据采集工作是土地信息化的基础工作,通过测量工具和航天飞机等,可以得到大比例尺和小比例尺的土地利用现状情况图像。对于航片、卫片以及测量仪器(例如全站仪等)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所需要的标准的矢量和栅格式<WP=5>的数据。(2)数据集成管理以及数据共享研究有关的土地信息在数字化采集过程中和采集完成之后,必须进行数据的集成管理,才能满足土地信息化管理的需要。具体组织工作主要包括基本信息库的划分、库结构的设计、地理实体的编码以及有关图形要素的分层。(3)土地管理信息化体系中业务处理和决策支持研究在深入研究土地管理业务流程的基础上,综合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决策支持系统(或管理信息系统),以及人工智能,采取多“S”集成技术,建立能够辅助决策的土地信息系统,并结合土地管理的具体业务形成各类主题应用系统,如地籍信息系统、土地利用规划系统、土地利用监察系统等。然后在实践中不断地加以拓展和再开发,结合基于数据流和业务流的可视化技术,实现土地利用动态演示和空间分析和一定程度的辅助决策分析。(4)数据标准体系研究土地管理信息化标准体系研究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到几乎所有与信息系统有关的领域。对信息系统标准化的内容,可以从分两个层次去理解。一是狭义的标准化,其内容包括数据、数据交换、数据库转换、图形、软件、硬件等方面的标准,主要包括空间数据标准和信息技术标准两个方面。二是广义的标准化,其内容则更为广泛,除以上两个方面外,还包括地理、算法、解译和行业标准等方面的内容。(5)社会服务研究科学数据数据共享是一项国家行为,没有政府的倡导和支持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必须重视政府在实施数据共享工程中的职能和政策引导的作用。建议政府将实现数据共享职责列为政府职能,一方面,在国家层次上,加强政府对科学数据共享工作的统一规划与管理,强化
谢广峰[2](2009)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及潜力评价研究 ——以日照经济开发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发展逐渐由扩展型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成为城市用地趋势,进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和集约利用潜力研究对土地利用理论发展有益,并且对城市土地利用实践有重要指导意义。目前,我国土地资源日趋紧张,而大部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较低,造成了土地的浪费和效益降低。为了提高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实现城市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本文在汲取国内外先进的相关理论、研究方法和实际调查的基础之上,以日照市经济开发区为例,从实践上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及潜力评价作了尝试性的探讨。在理论方面,探讨了国内外关于城市土地利用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引出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的概念和内涵,提出了评价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实现途径,分析了影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因素,系统地总结出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管理绩效三个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特尔斐法确定评价标准。结合日照经济开发区的实际情况,从土地集约利用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确定、计算方法以及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测算以及成果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粗浅的探讨。评价区土地利用集约度综合分值为91.74分,在土地开发程度、用地结构状况和土地利用监管绩效方面表现出了较强的集约用地思想;计算得出开发区尚可供地年数为4年,根据潜力测算结果,未来应通过提高容积率、工业用地建筑密度,提高工业投入产出方面重点挖掘强度潜力。在实践方面,提出了日照经济开发区节约集约用地的对策以及建议,从政策层面探讨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管控导向。最后,总结了论文的主要结论及评价指标与潜力评价的应用前景及需深入研究的方向等。
程效军,顾孝烈[3](1994)在《解析法土地面积量算及精度分析》文中指出 一、引言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是人类必不可少的生活和生产资料。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土地的价值不断提高,其数量和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土地的数量是以其水平面积表示的,土地面积是各级政府对国土资源进行量化管理的重要依据,它在土地详查、土地利用和规划中有着提供统计依据的作用,在土地有偿使用中土地面积是计算税收的依据,在土地产权的确定和土地使用权的有偿转让中土地面积又是土地估价的依据。在房地产评估和房地产管理的各项工作中都离不开准确的土地面积。在寸土寸金的地区(如
朱小利[4](2010)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建成区新增耕地面积测算方法研究 ——以重庆市永川区为例》文中提出目前我国土地利用中的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人地矛盾日趋突出;耕地质量和后备资源日益匮乏;土地经营规模小,使用率低,与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要求不相适应;数量平衡是耕地占补平衡的重点,质量平衡被忽略;建设用地总规模的整体扩张趋势难以得到有效的控制,无序和粗放用地更为突出;城乡二元用地结构问题较突出,区域土地利用布局不合理;局部地区的土地退化严重,生态环境总体呈现恶化趋势,等等。为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目标,我国自2001年以来开展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利用400亿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批准实施了3054个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提出了新增45.17万公顷耕地的发展目标。这个新增耕地面积数量是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预测数量总和,而目前我国新增耕地面积测算没有统一方法,各地使用的方法存在较大的差异,甚至存在弄虚作假的情况,这给通过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确保耕地资源占补平衡目标的实现造成困难。建立科学、合理、可行、经济的新增耕地面积测算方法体系,弥补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新增耕地面积测算领域的空白,有利于科学评估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效果,有利于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我国土地开发整理新增耕地面积的测算方法种类繁多,包括耕地整理系数法、综合平衡法、基础设施用地法、测量法、典型抽样法等。这些方法只针对特殊区域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有效,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我国尚未规定在何种条件下使用何种方法,也没有对项目规划设计阶段新增耕地面积预测与项目竣工后实际新增耕地面积进行对比分析。因此,很难掌握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是否能够实现预定新增耕地目标或目标实际完成情况。文中通过对比分析现有新增耕地测算方法,在借鉴了基础设施用地法和典型抽样法的基础上,提出采用改进典型抽样法进行新增耕地面积测算,力求从理论上保证测算方法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并以重庆市永川区双石镇响滩子等三个村土地整理项目竣工验收后新增耕地的实际测量为例,从而在应用上验证测算方法的可操作性和经济性,以弥补现有测算方法的缺陷,保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新增耕地面积测算的理论水平与实际相结合。根据耕地整理系数法计算项目实施前的新增耕地面积为:33.84hm2,与采用典型抽样法计算项目实施后的新增耕地面积为:32.78hm2比较,两者相差1.06hm2。差异的原因在于耕地整理系数法具有测算原理明确和过程容易的优势,但是过程和结果不能与图形属性信息结合,其结果也有很大的偶然误差和必然误差,如整理后的田坎扣除系数根据统计和经验获取,不可能与所有项目完全一致;有时如统计分析数量不够导致错误等。当在项目性质为土地开发或土地复垦时,该测算方法的误差一般较小,具有操作简单的优势。由于土地整理项目和综合项目新增耕地面积测算的复杂性,其过程涉及多项相乘和相加,根据误差传播定律分析,显示其误差具有累积效益。根据综合平衡法计算项目实施前的新增耕地面积为:29.78hm2,与采用典型抽样法计算项目实施后的新增耕地面积为:32.78hm2比较,两者相差3hm2。差异的原因在于这种方法可以局部反映地类之间的变化关系,与图件结合反映部分地类变化,如用红色表示耕地增加来源、用蓝色表示耕地减少部分。但是,由于图形比例尺的局限性,部分线状地物新增耕地面积不能在图形上显示。同时,新增耕地面积测算缺少详细计算过程,有时会产生数据不准确现象,如故意增加来源于线性地物的耕地数量以及在地类面积确认上尽量减少石坎、沟渠以及道路等占用土地面积等。根据基础设施用地系数法计算项目实施前的新增耕地面积为:33.90hm2,与采用典型抽样法计算项目实施后的新增耕地面积为:32.78hm2比较,两者相差1.12hm2。差异的原因在于该方法对技术要求比较高,操作工程相对复杂,适合于丘陵地区。基础设施用地系数法有详细计算过程,计算数据从施工或竣工验收测量中获取,计算结果与项目实施工程结合紧密,能将土地整理项目新增耕地面积纳入到项目验收体系,使图件和数据更加有机结合,如图件无法表示的道路、沟渠等线性地物可以从测算过程中得到反映。根据测量法计算项目实施前的新增耕地面积为:34.37hm2,与采用典型抽样法计算项目实施后的新增耕地面积为:32.78hm2比较,两者相差1.59hm2。差异的原因在于该方法对外业技术要求比较高,操作工程相对复杂,误差来源比较多样化。根据典型抽样法法计算项目实施前的新增耕地面积为:41.41hm2,与采用典型抽样法计算项目实施后的新增耕地面积为:32.78hm2比较,两者相差8.63hm2。差异的原因在于该方法如果在抽样时存在人为因素,就会降低新增耕地测算结果的精度。通过以上对比,可以得出改进基础设施用地法汲取了典型抽样法和基础设施用地法的优点,综合考虑了丘陵地区地貌特点,其计算过程详细,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操作性,适合丘陵地区土地整理项目新增耕地的测算。典型抽样法方适用区域范围最广,但通常要结合其他方法一起使用。
于跃龙,王磊[5](1997)在《在土地有偿使用中宗地面积的量算方法》文中研究说明 宗地面积的大小,是实施土地出让收取费用的关键,如何使宗地面积的精度既能达到国家《规程》的要求,又能简捷快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目前宗地面积的量算方法很多,有解析法、图解法、求积仪法、方格网法等。例如宗地10420,长60m,宽20m,理论面积1200m2,其允许误差:△K=(0.05+0.01 S1/4)S1/2=±3.8m2 由于出让的地块一般比较小,图形比较规则,首先应进行地籍调查、绘制宗地草图,以便用相对关系法落到地原图上,并确定该宗地的面积。 1.解析法,其精度高,但由于城市基本建设规模的日益扩大,
张敬[6](2012)在《奎屯—独山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文中认为土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土地能否集约利用影响着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发展水平。当前,随着我国城市的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的土地开发和建设与城市自身土地总量不足的矛盾日益严重。一方面,我国存在着人多地少、人均土地不足发达国家人均土地30%的现状;另一方面我国目前城市的用地结构不合理、土地集约利用效率低下,甚至存在着部分土地闲置的严重问题。因此,对于土地资源匮乏的我国来说,抓好土地的集约利用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奎屯-独山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被确定为“金三角”地区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区域,是聚集和配置先进生产要素的重要载体,是推动奎屯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土地合理利用是推动开发区建设在有序中发展、在规范中加强的重要手段。对开发区土地开展集约利用评价能够促进开发区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管理,落实宏观调控政策,为开发区用地审批及纵深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对开发区用地潜能开展评价,将为园区制定和贯彻执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考核制度提供基础理论依据,为提高开发区如何集约利用土地提出合理建议,为奎屯市向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发挥出重要作用。本文以前人研究的相关理论和提出的研究方法模型为依据,以对开发区用地情况开展实地调查为基础,对奎屯—独山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综合研究和分析,即分析了影响工业企业土地集约利用状况的主要因素,从用地结构、用地效益、用地强度三方面进行对比,对工业企业土地集约利用情况进行了剖析,对今后提高开发区节约集约用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国土资源部[7](2007)在《关于开展2007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的通知》文中指出国土资发〔2007〕21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
朱文珺[8](2008)在《城镇土地以价定级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土地是城市经济活动和生产活动的基本生产资料,是城市人民得以生活和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建国之初,我国实行土地无偿使用制度,导致了土地资源浪费、国有土地收益流失严重、企业不公平竞争等现象,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势在必行。我国城市土地评价的实践正是随着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改革而同步发展的,土地定级估价正是为了适应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需要而产生的。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推行,要求对我国城市土地进行科学的评价,城市土地定级估价体系逐渐形成。城镇土地定级是对城镇内不同地段的土地进行质量评定。评定出的土地级别是国家征收土地税及制定土地政策、规划的依据。实践中城镇土地定级常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该方法能综合考虑影响土地质量的各方面的因素,但操作起来比较繁琐、工作量大,且各影响因素往往难以准确量化。多因素综合评价法是在土地评价工作开展之初、土地市场还未发育的情况下形成的,如今在某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区域,土地市场已发育良好,土地交易资料亦较为丰富。因此,在这些区域,针对土地市场已较为发育的情况,我们应探索新的定级方法。本文针对我国土地市场的发育状况,区别于传统的以质定级法,提出了城镇土地分类分区以价定级法,该方法是首先按用途对城镇土地分类,根据不同类别的地价水平在空间上的一致性或差异性分类划分地价区块,制定地价分区,对区片地价进行空间聚类来划分土地级别。文章依据土地价值论、区位理论和地租理论等,从理论和实证上对城镇土地以价定级法进行了研究。首先,对城镇土地定级认识的历史演变进行了阐述,探讨了城镇土地定级的本质;其次,界定了以价定级法的内涵,并依据地租理论、区位理论,认为城镇土地价格决定了土地级别;再次,将以价定级法与多因素综合评价法、级差收益法进行了比较,进一步证明了以价定级法的适用性。最后,以南安市商业用地定级为例,借用空间聚类的有关知识,探讨了以价定级法在实践中的运用,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地价是土地质量的灵敏反映,利用地价来评定土地质量更具有现实性。在土地市场发育的地方,地价样点资料丰富,这为依土地价格来划分土地级别提供了条件。运用以价定级法划分土地级别简便,结果便于应用,且利用地价资料更有利于土地级别的更新。
文小岳[9](2010)在《三维地籍模型理论与方法》文中研究表明地籍管理是维护土地合法使用,保障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权益,维持社会生产秩序的重要手段,在社会管理和经济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尽管数字地籍实现了地籍测量、管理、应用全过程的数字化,拓展了传统地籍管理模式和手段,其基础是二维的地籍空间数据库;然而,随着城市空间利用多元化的不断深入,这种地籍管理模式已不能真实、直观地表现土地的三维立体化利用情况。当前,三维空间信息技术与地籍管理的结合,产生了一种崭新的地籍管理模式-三维地籍管理。本文围绕三维地籍的数据模型、数据集成管理、空间索引、空间关系表达等展开研究,详细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系统地回顾了现有地籍管理的现状,进一步研究、总结了地籍管理的基本特征,并进行分类,进而分析归纳了传统二维地籍管理模式中存在的局限性;然后,从三维地籍研究现状着手,总结了三维地籍的特征以及分类,探讨了三维地籍的研究内容。(2)深入分析了二维和三维地籍数据模型的数据需求与模型结构,系统研究了三维地籍实体的基本类型,结合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模型,研究了三维地籍数据模型的基本特征;然后,对面向对象的三维数据模型进行扩展,提出了面向地籍的三维数据模型(CO3D),详细阐述了CO3D的基本概念和数据结构,并通过实例分析了C03D的数据存储方式。(3)为了充分利用已有的二维地籍数据,减少三维地籍建立的难度,保持地籍管理工作的连续性,并能够有效反映地籍的二维和三维空间特征及相互联系,剖析了二维地籍与三维地籍的集成管理的必要性,进而提出了二维地籍与三维地籍数据集成管理的模式,并对其进行分类;然后,提出了二维地籍向三维地籍数据转换的基本框架,叙述了数据转换的算法,并通过实际算例验证了所提转换算法的可行性。(4)为了提高三维地籍空间数据的查询与检索效率,本文在总结空间数据索引特征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基于网格的空间索引方法存在的不足;进而,依据地籍空间数据的基本特点和地籍管理的基本特征,提出了面向地籍的基于道路网的三维地籍空间索引方法,详细叙述了该空间索引创建和维护过程。(5)为了表达三维地籍的空间关系,首先研究了地籍空间关系的基本特征与分类,进而提出了基于面向地籍的三维数据模型的空间拓扑关系显式表达与存储模型,并详细论述了在空间拓扑关系查询过程中空间关系向结构化查询语言的映射策略,并通过实际算例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正确性。(6)为了验证本文三维地籍数据模型的研究成果,本文详细介绍了三维地籍数据管理实验系统原型的开发环境、体系结构,并给出了实验系统运行结果。
邓元媛[10](2017)在《基于城市自组织的老工业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老工业区是我国计划经济时期最具典型的空间布局模式,工业用地比重高、土地产出效益低,造成土地利用的突出问题。对老工业区低效用地的识别和挖掘,引导以土地规模、结构和强度调整为核心的土地集约利用,成为城市空间扩展和功能重组的首选路径。目前土地集约利用对存量用地潜力分析的适应性不足,从根本上说是缺乏对城市空间结构调整的内在规律认识造成的,因此,论文试图从城市空间结构调整的内在规律入手,进行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研究。论文的研究思路围绕“理论-方法-策略”的逻辑展开。在理论研究中,通过自组织理论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内在关联分析,构建研究的理论框架;在方法研究中遵循“机制-模拟-测度”的技术路线,形成研究范式;在策略的研究中,结合定量的数据分析提出规划策略建议。作为论文主体的方法部分,其具体的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测度技术方法如下:通过揭示老工业区土地利用形态与功能之间的自组织机制,模拟土地集约利用演化趋势,以集约预期测度现状土地利用效益,形成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的一体化研究范式。以徐州市典型老工业区鼓楼区为例,采用不同年度遥感数据、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空间数据等构建空间逻辑斯蒂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借助空间句法和GIS空间分析构建土地利用密度分配模型,引入协调度函数,构建潜力测度模型,实现对低效宗地集约利用潜力的测度,并描述潜力用地分布的范围、规模等特征。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老工业区土地结构调整促进土地集约性不断提高。空间结构的调整是自组织和他组织复合作用的综合结果,但是从根本上看,只有当他组织符合自组织规律的情况下,空间才能可持续发展,空间结构调整是他组织复合自组织的一种方式,促进了土地集约性的不断提高。(2)老工业区的土地集约性与空间功能与形态的匹配性密切相关。将老工业区土地利用作为一个系统,对子系统内部协调性与土地集约性的内在关联进行分析,发现当形态-功能呈现出较高的协调度时,土地集约利用的水平也相应较高。(3)基于形态-功能协调性测度的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测度模型可以有效反映潜力用地水平及空间分布。基于土地形态-功能协调性与土地集约的内在关联,构建了以土地形态-功能协调为测度的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测度模型,并通过该模型对研究区域的土地集约性进行了评价。老工业区存量规划的空间制度设计,必须结合对于产权交易成本的认知。基于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的定量数据,为空间规划内容提供了可以遵循的基础。
二、在土地有偿使用中宗地面积的量算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土地有偿使用中宗地面积的量算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土地管理信息化方案与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土地管理概述 |
1.1.1 土地管理的概念 |
1.1.2 我国土地管理的历史 |
1.1.3 我国土地管理的现状 |
1.1.4 问题的提出 |
1.2 土地管理信息化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本概念 |
1.2.2 国外土地管理信息化现状 |
1.2.3 国内土地管理信息化现状 |
1.3 土地管理信息化研究不足和本文研究的目的和安排 |
1.3.1 我国土地管理信息化不足之处 |
1.3.2 本文研究的目的 |
1.3.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4 本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土地管理信息化需求分析 |
2.1 土地管理业务概况 |
2.2 土地管理业务详细分析 |
2.2.1 地籍管理 |
2.2.2 土地利用管理 |
2.2.3 土地市场管理 |
2.2.4 土地办公管理 |
2.3 土地管理信息化需求分析 |
2.3.1 总体目标 |
2.3.2 土地管理信息化标准建设需求 |
2.3.3 土地管理信息化网络安全和信息共享需求 |
2.3.4 土地管理数据采集信息化需求 |
2.3.5 办公自动化信息化需求 |
2.3.6 各类业务系统信息化需求 |
2.3.7 社会服务信息化需求 |
2.3.8 土地管理信息化其它需求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土地管理信息化策略构想 |
3.1 组织、人才、资金及数据共享 |
3.1.1 组织和管理机构的部署 |
3.1.2 人才体系的培养 |
3.1.3 信息化建设资金的持续投入 |
3.1.4 信息化数据共享设施的建设 |
3.2 信息化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 |
3.2.1 土地管理信息化社会化服务概况 |
3.2.2 土地管理信息化社会化服务实现的主要内容 |
3.2.3 土地管理信息化社会化服务实现的关键技术 |
3.3 全局动态管理 |
3.3.1 全局动态管理实施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
3.3.2 行业管理实施方案——“数字国土工程”体系 |
3.3.3 全局动态管理——“数字地球”策略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土地管理信息化方案设计 |
4.1 土地管理信息化方案总体设计 |
4.2 土地管理信息化数据采集方案 |
4.2.1 数据采集方案设计 |
4.2.2 数据采集方案研究 |
4.2.3 数据采集手段比较 |
4.2.4 数据采集成果 |
4.3 土地管理信息化数据管理方案 |
4.3.1 数据管理方案设计 |
4.3.2 土地管理数据的特点 |
4.3.3 LIS数据管理的方式剖析 |
4.3.4 数据管理举例——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的建立 |
4.4 土地办公管理信息化方案 |
4.4.1 办公管理方案设计 |
4.4.2 办公业务分析 |
4.4.3 办公管理系统的建立 |
4.5 土地管理信息化业务处理方案 |
4.5.1 地籍管理 |
4.5.2 土地利用管理 |
4.5.4 土地市场管理 |
4.6 土地信息化数据输出方案 |
4.6.1 土地管理信息化产品及其分类 |
4.6.2 土地管理信息化产品输出 |
4.6.3 土地管理信息化输出发展趋势 |
4.7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土地管理信息化实例研究和展望 |
5.1 襄樊市城区地籍管理数据库建设与应用研究 |
5.1.1 项目概况 |
5.1.2 项目成果与特点 |
5.1.3 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 |
5.2 石首市城区数字国土工程体系研究 |
5.2.1 项目概况 |
5.2.2 项目成果与特点 |
5.2.3 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 |
5.3 土地利用动态管理信息系统 |
5.3.1 项目概况 |
5.3.2 系统运行情况和系统特点 |
5.3.3 系统关键问题的解决 |
5.4 仙桃市城市土地利用现状与发展研究 |
5.4.1 项目概况 |
5.4.2 项目研究成果与特点 |
5.4.3 关键问题的解决 |
5.5 仙桃市土地登记资料公开查询 |
5.5.1 试点概况 |
5.5.2 信息化解决措施 |
5.5.3 试点成效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6.1 论文总结 |
6.2 后续研究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及潜力评价研究 ——以日照经济开发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背景 |
1.2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目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技术路线、方法和内容 |
2 理论依据 |
2.1 土地区位理论 |
2.2 地租理论 |
2.3 城市土地规划理论 |
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5 博弈论 |
3 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影响因素及其现状分析 |
3.1 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及内涵 |
3.2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相关问题分析 |
3.3 土地集约利用基本特性 |
3.4 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
4 研究区概况 |
4.1 日照经济开发区宏观发展背景分析 |
4.2 开发区土地利用状况分析 |
4.3 数据误差分析 |
5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
5.1 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
5.2 计算评价指标现状值 |
5.3 确定评价指标理想值 |
5.4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值 |
5.5 土地利用集约度分值计算 |
5.6 评价结果分析 |
6 土地集约利用潜力 |
6.1 潜力测算方法 |
6.2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测算 |
6.3 潜力测算结果应用途径 |
7 对策和建议 |
8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建成区新增耕地面积测算方法研究 ——以重庆市永川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意义与目标 |
1.3 概念与内涵 |
1.3.1 概念 |
1.3.2 土地开发整理新增耕地测算内涵 |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1 国外土地整理的发展 |
1.4.2 国外土地整理项目建成区的新增耕地面积测算方法研究 |
1.4.3 国内土地整理的发展 |
1.4.4 国内土地整理项目建成区的新增耕地面积测算方法研究 |
1.5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新增耕地面积测算政策演变 |
1.6 本文研究内容 |
1.7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我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新增耕地面积测算现状分析 |
2.1 新增耕地面积主要来源 |
2.2 我国现有新增耕地面积测算方法分析 |
2.2.1 耕地整理系数法 |
2.2.2 综合平衡法 |
2.2.3 基础设施用地系数法 |
2.2.4 测量法 |
2.2.5 典型抽样法 |
2.2.6 农民承包经营面积测算法 |
2.2.7 新增耕地面积特殊情况处理 |
2.3 新增耕地面积测算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分析 |
2.3.1 新增耕地面积测算存在的主要问题 |
2.3.2 新增耕地面积测算的主要难点 |
2.4 完善新增耕地测算方法的建议 |
2.4.1 制订并出台相关规范性文件 |
2.4.2 规范专业术语的使用 |
2.4.3 制定耕地质量标准 |
2.4.4 对作业单位及人员加强技术培训 |
2.4.5 加强技术保障 |
2.4.6 制定保障措施 |
第3章 新增耕地面积测算方法研究及精度评定 |
3.1 新增耕地面积测算基本原则 |
3.2 新增耕地面积测算基本要求 |
3.3 新增耕地面积测算基本方法 |
3.3.1 低山丘陵土地整理项目新增耕地面积测算 |
3.3.2 平原地区土地整理建成区新增耕地面积测算方法 |
3.3.3 低山丘陵区的土地开发或复垦新增耕地面积测算方法 |
3.3.4 平原土地开发或复垦新增耕地面积测算方法 |
3.4 建成区新增耕地面积精度评定 |
第4章 研究区域新增耕地面积测算研究 |
4.1 项目区概况 |
4.1.1 项目区位置和范围 |
4.1.2 项目区地形地貌 |
4.1.3 项目区气候 |
4.1.4 项目区土壤 |
4.1.5 项目区水文 |
4.1.6 项目区社会经济条件 |
4.1.7 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 |
4.1.8 项目区分坡度面积 |
4.2 项目施工前新增耕地潜力分析 |
4.2.1 耕地整理系数法 |
4.2.2 综合平衡法 |
4.2.3 基础设施用地系数法 |
4.2.4 测量法 |
4.2.5 典型抽样法 |
4.2.6 农民承包经营面积测算法 |
4.2.7 新增耕地面积特殊情况处理 |
4.3 项目施工后新增耕地面积测算 |
4.3.1 新增净耕地测算方法与过程概述 |
4.3.2 新测净耕地系数计算表及样方图 |
4.3.3 净耕地系数计算过程 |
4.3.4 新增耕地面积计算 |
4.3.5 项目区分权属新增耕地面积计算 |
4.4 项目实施前后新增耕地面积差异原因分析 |
第5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6)奎屯—独山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的现状 |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5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基础理论及方法模型 |
2.1 基础理论 |
2.2 研究方法模型 |
第3章 影响土地集约利用的因素分析 |
3.1 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相关的问题分析 |
3.2 土地集约利用的基本特性 |
3.3 影响土地集约利用的因素分析 |
第4章 奎-独经济技术开发区基本情况 |
4.1 奎屯-独山子经济开发区宏观发展背景分析 |
4.2 开发区集约利用评价指标及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4.3 数据误差分析 |
4.3.1 土地利用现状数据误差分析 |
4.3.2 建筑工程数据误差分析 |
4.3.3 经济数据调查分析 |
4.3.4 土地管理绩效误差分析 |
第5章 奎-独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 |
5.1 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
5.2 计算评价指标现状值 |
5.3 确定目标、子目标及指标权重 |
5.4 确定指标理想值 |
5.5 指标标准化处理 |
5.6 土地利用集约度分值计算 |
5.7 土地利用集约程度评价结果分析 |
第6章 奎-独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 |
6.1 潜力测算的方法 |
6.2 开发区潜力测算的结果分析 |
6.3 潜力测算结果的应用途径 |
第7章 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对策和建议 |
7.1 不断完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 |
7.2 建立健全土地市场出让机制 |
7.3 加强数据库和信息系统的管理建设 |
7.4 制定项目用地最低标准 |
7.5 严格审批程序和批后跟踪管理 |
7.6 严把项目质量提高土地利用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关于开展2007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一、目标任务 |
二、总体要求 |
三、时间安排 |
附件: |
2007年度全国土地变更调查实施方案 |
一、工作目的 |
二、工作任务和内容 |
(一) 全面查清实际新增建设用地情况。 |
(二) 查清实际耕地变化情况。 |
三、步骤与要求 |
(一) 准备工作 |
1.制定方案 |
2.准备资料 |
3.准备表格 |
4.技术培训 |
(二) 实地调查上图 |
1.土地利用地类和权属变化状况 |
2.2007年新增建设用地调查 |
3.新增建设用地细化调查 |
4.耕地增减的来源去向 |
(三) 数据汇总统计 |
四、上报成果 |
五、有关问题说明 |
(一) 关于新增建设用地调查 |
(二) 关于土地开发、复垦、整理调查 |
(三) 关于农业结构调整调查 |
(四) 关于生态退耕调查 |
(五) 关于灾毁耕地调查 |
(六) 关于可视为补充耕地的园地调查 |
(七) 关于农用地变更为未利用地 |
附件1-1: |
土地变更调查记录表填写主要说明 |
附件1-2: |
一、报告题目 |
二、主要内容 |
(8)城镇土地以价定级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城镇土地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
1.3.1 国外土地评价研究概述 |
1.3.2 我国土地评价定级研究进展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内容与数据来源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数据来源 |
1.6 创新与不足 |
1.6.1 创新之处 |
1.6.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城市土地 |
2.1.2 土地价格 |
2.1.3 城市土地定级 |
2.1.4 以价定级 |
2.2 理论依据 |
2.2.1 土地价值论 |
2.2.2 区位理论 |
2.2.3 地租理论 |
2.2.4 竞租理论 |
2.2.5 城市规划理论 |
第3章 城镇土地以价定级法的理论分析 |
3.1 城镇土地定级的历史演变 |
3.2 城镇土地定级的方法比较 |
3.2.1 多因素综合评定法 |
3.2.2 级差收益测定法 |
3.2.3 以价定级法 |
3.2.3.1 通过提取地价等值线划分土地级别 |
3.2.3.2 通过对地价的空间聚类划分土地级别 |
3.2.3.3 以价定级法的优点 |
3.3 城镇土地以价定级法的适用性 |
3.3.1 城镇土地定级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2 城镇土地价格与土地级别的关系 |
3.3.2.1 土地区位优劣决定土地级别 |
3.3.2.2 土地区位差异在空间上表现为级差地租 |
3.3.2.3 土地价格为地租的还原量 |
第4章 实证研究 |
4.1 研究区概况 |
4.2 地价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
4.2.1 地价资料的收集 |
4.2.2 地价资料的整理 |
4.3 样点地价的测算 |
4.3.1 样点地价的初步测算 |
4.3.2 样点地价的修正 |
4.3.3 相关参数的确定 |
4.4 划分地价区片 |
4.4.1 地价区片划分的原则 |
4.4.2 南安市商业区片的划分 |
4.5 区片地价的确定及空间聚类 |
4.5.1 区片地价的确定 |
4.5.2 区片地价空间聚类 |
4.6 确定土地级别 |
4.6.1 土地级别的确定 |
4.6.2 级别基准地价的确定 |
4.7 结果分析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三维地籍模型理论与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地籍管理现状 |
1.3.2 国内外三维地籍研究现状 |
1.3.3 存在的问题 |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4.1 本文研究内容 |
1.4.2 本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三维地籍的基本特征 |
2.1 地籍的基本特征 |
2.1.1 地块的基本特征 |
2.1.2 宗地的基本特征 |
2.2 地籍的基本分类 |
2.3 三维地籍实体类型及其特征 |
2.4 三维地籍的内容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三维地籍数据模型 |
3.1 引言 |
3.2 二维地籍数据模型 |
3.2.1 二维地籍模型的特征 |
3.2.2 二维地籍模型的分类 |
3.2.3 二维地籍数据模型对比 |
3.3 现有三维地籍数据模型 |
3.4 面向地籍的三维数据模型 |
3.4.1 基本概念 |
3.4.2 数据结构 |
3.4.3 实例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三维地籍数据的管理与空间索引方法 |
4.1 引言 |
4.2 二维与三维地籍数据集成管理类型 |
4.3 二维地籍数据到三维地籍数据的转换 |
4.3.1 转换框架 |
4.3.2 转换算法 |
4.4 空间索引的特征 |
4.4.1 空间索引的特征 |
4.4.2 三维空间索引的特征 |
4.5 面向地籍的三维空间索引 |
4.5.1 基本原理 |
4.5.2 面向地籍的二维空间索引方法 |
4.5.3 面向地籍的三维空间索引方法 |
4.5.4 面向地籍的三维空间索引的建立 |
4.5.5 面向地籍的三维空间索引的维护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三维地籍的空间关系表达方法 |
5.1 引言 |
5.2 地籍的空间关系 |
5.2.1 二维地籍空间关系的分类 |
5.2.2 三维地籍空间关系的分类 |
5.3 面向地籍的三维数据模型中的空间关系 |
5.3.1 拓扑关系 |
5.3.2 距离关系 |
5.4 空间关系在三维地籍数据质量控制中应用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实验研究 |
6.1 实验系统分析 |
6.1.1 实验平台与开发环境 |
6.1.2 实验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 |
6.1.3 实验数据 |
6.2 三维地籍数据的转换 |
6.3 三维地籍空间索引实验分析 |
6.4 三维宗地属性信息查询实验 |
6.5 三维宗地空间关系查询实验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工作总结 |
7.2 后续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基于城市自组织的老工业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本章小结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老工业区更新研究 |
2.2 土地集约利用研究 |
2.3 研究现状评述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自组织的老工业区土地集约利用理论框架 |
3.1 城市空间发展的自组织与他组织 |
3.2 城市土地集约的自组织机制 |
3.3 存量工业用地土地集约利用潜力 |
3.4 本章小结 |
4 老工业区用地调整自组织过程研究 |
4.1 老工业基地时空演变特征 |
4.2 老工业区存量工业用地调整过程 |
4.3 老工业区用地调整的自组织机制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老工业区土地集约利用自组织机制研究 |
5.1 老工业区土地集约性内涵 |
5.2 老工业区土地集约性评价方法与技术路线 |
5.3 研究区土地集约性时空演化分析 |
5.4 土地集约利用自组织机制分析 |
5.5 本章小结(SUMMARY) |
6 基于自组织机制的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模型研究 |
6.1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研究 |
6.2 城市密度分区研究 |
6.3 基于自组织机制的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模型 |
6.4 案例分析:鼓楼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研究 |
6.5 本章小结 |
7 基于潜力测度的规划策略及政策研究 |
7.1 面向老工业区存量空间资源配置的空间规划转型 |
7.2 基于潜力测度的老工业区存量空间规划策略研究 |
7.3 面向土地产权与交易成本变化的存量规划制度转型 |
7.4 基于制度经济学视角的规划与管理 |
7.5 案例分析:基于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的地块更新规划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在土地有偿使用中宗地面积的量算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土地管理信息化方案与策略研究[D]. 韩琼. 中国地质大学, 2003(02)
- [2]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及潜力评价研究 ——以日照经济开发区为例[D]. 谢广峰. 山东农业大学, 2009(03)
- [3]解析法土地面积量算及精度分析[J]. 程效军,顾孝烈. 城市勘测, 1994(04)
- [4]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建成区新增耕地面积测算方法研究 ——以重庆市永川区为例[D]. 朱小利. 西南大学, 2010(08)
- [5]在土地有偿使用中宗地面积的量算方法[J]. 于跃龙,王磊. 东北测绘, 1997(04)
- [6]奎屯—独山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D]. 张敬. 新疆农业大学, 2012(01)
- [7]关于开展2007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的通知[J]. 国土资源部. 国土资源通讯, 2007(19)
- [8]城镇土地以价定级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朱文珺. 南京农业大学, 2008(08)
- [9]三维地籍模型理论与方法[D]. 文小岳. 中南大学, 2010(11)
- [10]基于城市自组织的老工业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研究[D]. 邓元媛. 中国矿业大学,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