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四届全国古地磁学会议在杭州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余智敏[1](2021)在《刘达和中国科大》文中研究指明刘达是中国共产党向高等院校派出的首批领导干部之一,先后担任过东北农学院院长,东北林学院院长、党委书记,黑龙江大学校长、党委书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党委书记,清华大学校长、党委书记,拥有管理五所大学的经验,在这五所大学都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迹。目前,对刘达在东北农学院、东北林学院以及刘达在清华大学的研究较多,对刘达在中国科大的研究还甚为薄弱。上述五校中,刘达在中国科大任职的时间最长(长达12年)。研究刘达在中国科大的作为,不仅能充实对刘达的研究,还是中国科大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考察中国共产党对高等院校的领导,也有重要价值。本文运用文献研究和口述访谈的方法,以时间为线索,以刘达为中心人物,以“教学改革”、“回炉班”为研究重点,详细梳理了 20世纪60-70年代中国科大的变化历程。刘达上过大学,来中国科大之前就管理过三所大学,对于如何办大学,有自己独到的思想。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他以贯彻毛泽东的“教育改革”指示为由,推行了自己的改革措施;以培养好工农兵学员为由,办起了“回炉班”。他为中国科大留下和培育了两批独立师资,不但使其脱离了分崩离析的厄运,还为其在改革开放后的重新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毫不夸张的说,他对科大有再造之功。文章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对刘达与中国科大此选题的研究内容、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思路等方面作了说明;对刘达和中国科大相关的研究作了一个简单的梳理。第二部分主要对于刘达的整个生平和在东北农学院、东北林学院的经历进行了介绍,刘达在东北农学院、东北林学院重视基础建设、重视师资力量的培养同时还创建了俄文班,并开创了东北林学院的林产化工专业。第三部分主要介绍刘达主持的“教学改革”。刘达来到中国科大后,主持了中国科大的“教学改革”,出台了几项措施,并提出“选修”“免修”“单科升级”等进一步的教改措施。刘达还完成了学校的系科调整,将学校原有的13个系并成了 6个系。第四部分主要介绍了在“文化大革命”中刘达的经历。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刘达停职反省,之后一直处于被专政的状态,校园里陆陆续续地成立了许多群众组织,一些群众组织试图“解放”刘达,但未能成功;1969年12月,中国科大迁往安徽,刘达随之南下,1972年终于获得“解放”。第五部分主要介绍了刘达创办教师进修班(俗称“回炉班”)的经历。“回炉班”是由选调回来的1968届、1969届和1970届的中国科大毕业生组成。面对下迁后的薄弱师资队伍,刘达勇于担当,创办“回炉班”,相继开办了进修一班、进修二班。在随后的“批林批孔”、“反回潮”运动中,他果然遭到批判,并最终黯然离开了中国科大。最后一部分是结语,对全文进行概括总结。刘达敢于担当,不但从中国科大应届毕业生中留下了一批师资,还冒着风险,为中国科大保留了一批“政治处理品”师资,并以办“回炉班”等方式,从全国各地召回了一批师资,从而为中国科大建立了独立的师资队伍,令其在下迁合肥后得以免遭肢解、起死回生。他还以贯彻毛泽东“教育改革”指示为由,推行了自己一系列的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尽管那些措施实行时间并不长,但它们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令中国科大得以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迅速成为改革的先驱。从这些举措看,刘达不但是中国科大历届党委书记中表现十分突出的,在中央派往高等院校的第一批领导干部中,也是非常突出的。正如朱镕基和李岚清所言,刘达是“杰出的教育家”。
钱馨平[2](2020)在《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古代一直拥有丰富的气象知识积累,但对气象现象认识一直停留在经验主义阶段,没有形成严密的科学体系,直至明清时期西学传入中国才开始气象学的萌芽,并且逐步建立了中国的气象学学科。学科建制化主要研究一门学科如何构建与发展的过程。近代气象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历史,需要系统化的梳理,并且从建制化角度加以研究,以期厘清中国近代气象学科的建制化过程,解答中国的近代气象学的诞生、发展及其影响因素,掌握其学术积累的路径,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把握并完善学科进一步的发展方向。本文通过对南京大学档案馆、清华大学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教育科研、人物、期刊资料的搜集,围绕学科建制化的五个要素之教育、科研、学科大家、学术共同体和学术交流阵地展开研究,分析了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的背景、基本过程、阶段划分与影响因素,总结其发展脉络和阶段特点,探讨了近代学科建制化的完整过程,并归纳了其发展的动因作用。文章研究内容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对中国近代气象学科的孕育与萌芽背景进行分析,指出中国古代虽有领先世界的气象底蕴,却停滞于明清,而同时期西方已开始气象学科的科学建制。随着清末西方气象科学的传入,国人开始接受并主动研习,从而近代气象学科得以在中国萌芽。第二部分对气象学科建制化所包含的相关要素做了纵向概述与分析,对每个要素从建立初期到扩大发展的演变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其中气象教育为学科发展基石,科研机构提供学术保障,职业化的气象大家为学科领路人,学术团体之气象学会和学术交流阵地之气象期刊为学科的交流平台。这五个建制要素共同带动了中国近代学科建制化的完成与完善。第三部分,从事件本身出发,通过标志性事件的选取,明确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的起始时间与阶段划分,并通过事件的分析和评述,对不同阶段的建制化程度进行特点总结。其建制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1862—1927年的起步阶段、1928-1943年的基本完成、1944-1952年的转型和升级。第四部分,在研究中国近代气象学科整体构建脉络的基础上,文章对影响学科发展的内外因素进行分析,从而认识到社会环境、行业需求、学科内在动力等影响因素与近代气象学科建制的互动关系。本文作为对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的系统研究,一方面对学科建制过程中五大要素进行逐一分析,另一方面对学科建制的不同阶段进行划分,对学科建制标志性事件进行了归纳总结,从而对近代气象学建立并向现代大气科学转变过程进行了细致而准确的描绘,以期回答近代气象学科是如何建立并成熟,并解答这一过程的主要推动力问题。
孙玉楼[3](2020)在《上海古筝表演艺术多元性特征研究(1978-2000)》文中提出中国的器乐表演艺术同器乐文化发展一样,具有非常深厚的底蕴。上海作为中国最早开埠的通商口岸,“现代化”、“开放化”、“城市化”,这三者是上海最鲜明的印记。上海以其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在历史变革中积淀了自身的音乐文化品格。改革开放后,在文艺政策的扶持下,上海古筝表演艺术得到了新的发展。本文是有关上海地区古筝表演实践及理论问题的探讨,主要关注“乐人”、“乐曲”、“乐器”三个发展要素与之相关联的音乐事项,从民族音乐学学科的研究视角对古筝创作、古筝表演中演奏技术以及古筝表演实践三方面的深入研究,梳理上海古筝表演艺术的发展脉络,探寻其多元性发展特征。第一章以上海地区为大背景,对生长工作在上海的古筝演奏家及作曲家生平、创作情况进行整理总结,就群体特征进行详尽的阐释,了解该群体“研究、创作、表演、传播”的创作轨迹,充分把握筝乐作品的艺术特色。第二章主要介绍上海诞生的古筝、作品演奏技法与表演方式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致使古筝的表现力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古筝演奏技术也进入了多样化的探索时期。通过对第一、二章古筝音乐创作、古筝演奏技术的研究,表明乐人是音乐表演主体,乐曲是音乐表演的基础,而乐器是音乐表演的载体,三要素相互影响又相互作用,推动着音乐的发展。前两章的研究为第三章古筝音乐团体的活动提供实践基础。第三章从古筝表演艺术的实践角度出发,通过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古筝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古筝音乐团体的国内外实践活动,看改革开放后古筝表演艺术的传播与交流。第四章从文化的角度阐释1978-2000年上海古筝表演艺术发展多元性的原因。笔者认为,上海地区古筝表演艺术的发展是中国区域古筝表演艺术发展的代表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古筝表演艺术受社会文化环境、时代观念、审美意识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呈现出多元性的发展特征,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上海古筝表演艺术发展的多元化,同时也是21世纪中国古筝表演艺术发展的潮流。
周凯依[4](2020)在《民国时期高中物理教科书研究(1922-1949)》文中研究表明物理是自然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但高中物理因其内容抽象,很多学生感觉难以理解。教科书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1922年“壬戌学制”颁行后,高中正式成为中学教育的一个独立学段。民国时期高中物理教科书的编写在一步步摸索中逐渐成熟。总结民国时期高中物理教科书的编写经验,对我国现阶段高中物理教科书的编写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本文综合运用文本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统计分析法,较为全面地考察了民国时期的高中物理教科书。全文以年代先后为经,以教科书编纂的有关专题问题为纬,选择1922-1949年间出版的高中物理教科书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民国时期高中物理教科书各方面的特点。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旨在从学制改革、课程标准修订和教科书编刊三个方面,梳理近代中国中学物理学科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呈现此时中学物理教科书的编纂背景。第二章讨论民国时期高中物理教科书的知识体系构成,重点分析其中前沿知识部分的内容变化。第三章讨论民国时期高中物理教科书中,演示实验、习题、插图的呈现形式。第四章尝试还原民国时期高中物理教科书在教育教学中的具体使用情况,适当论及教科书对学生发展的影响。第五章探究民国时期高中物理教科书编者人员的主要特点,总结他们编写教科书的思想及理念。通过以上研究发现:民国时期高中物理教科书基本形成“绪论—物性学—力学—热学—声学—光学—磁学—电学”的编写框架,前沿知识在教科书中也越来越丰富;民国时期高中物理教科书常用演示实验引入新课,用习题体现知识的运用,用插图配合解释抽象的物理概念;民国时期倡导“教—学—做”三合一的教学框架,并认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应选用不同版本的物理教科书,必要的时候可以使用补充教学材料;民国时期的编者群体由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共同构成,他们大都学贯中西,并有丰富的中学教育实践经验,所提倡的编写理念也十分贴合学生发展的特点。据此,笔者尝试对我国当前高中物理教科书编写提出如下建议:组建一支由专业学者、一线教师、教育专家组成的教科书编写团队;采用专题式的知识框架进行编写,同时注意与生活实际结合,适当地扩展前沿研究方面的内容;增加一些演示性的实验,课后习题尽量做到少而精,并合理利用解释类插图;教科书在指导“教”与“学”的同时,更要引导对“做”的重视。
刘欣[5](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提出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王新[6](2018)在《伍蠡甫文艺美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伍蠡甫在西方文论研究、中国画论研究领域的思想成果为研究对象,对他的文艺美学思想及其历史贡献进行综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伍蠡甫的中国画论研究通过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画论精华,并结合西方艺术理论和思想方法,对中国古代绘画的创作技法、艺术风格、审美范畴和美学意蕴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阐释,对中国当代绘画创作、画论研究和中西艺术比较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智慧和理论参考。伍蠡甫的西方文论研究建立在全面系统的历史和文献基础上。由他编译的西方文论着作及其相关研究,对我国西方文论的教学与研究起到了辅助和参考作用,为当代中国文论建设提供了经验和教训。本文的研究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章主要围绕伍蠡甫早年从事的图书出版和外文译介活动,对他的“世界文学”观念、西洋文学史研究观念进行述评。在1930年代的历史语境中,伍蠡甫提出应该将中国新文学的发展放置在世界文学发展的背景下给予谋划和推动。通过增强新文学的“世界意识”拓展读者的视野和理解,从而发挥新文学推动历史进程、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的积极作用。第二章以伍蠡甫在20世纪40年代出版的画论专着《谈艺录》为研究对象。通过他有关意境、艺术风格、审美范畴和艺术形式的论述和阐释,对他的画论研究的思想与方法进行分析和评价。伍蠡甫对中国绘画艺术“意境”研究的特色在于,通过深入分析中国古代绘画的创作过程和艺术风格,探究“意境”得以生成的思想基础,以及创意、构境、生成的过程与机制。他通过分析中国绘画史上曾经出现的文人画作品,结合中国古典诗论、书论、乐论,总结概括出简、雅、拙、淡、偶然、纵恣、奇崛等文人画艺术风格和审美范畴。他通过分析名家名作的创作技法,总结归纳了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线为主导”的形式美学特征。第三章以伍蠡甫编着的《西方文论选》《欧洲文论简史》为研究对象,分析他在西方文论译介方面采用的研究方法、阐释方式和批评话语,对他的西方文论译介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价。通过具体的文本分析,笔者认为《西方文论选》在传播文论经典的同时,存在受意识形态操纵而产生的误读和误释。《欧洲文论简史》在服务教学研究的同时,存在过度引申、以偏概全、刻意贬损等弊端。通过对伍蠡甫西方文论编译事业的审视,分析了以选本为教材的利与弊,处理个案与通史的关系,以及正确使用批评话语等文论史编着的方式和方法问题。第四章以伍蠡甫晚年的画论着作为研究对象,对他的中国画论研究方法进行分析和总结。笔者认为,伍蠡甫晚年对中国古代画论、古代着名画家和中西艺术传统的研究,反映出他的特色鲜明的研究方法:绘画技巧与绘画理论并重,综合运用古今中外艺术理论,表达自我与追求创新等。结语部分回顾总结伍蠡甫在西方文论编译、中国画论研究和比较艺术研究等领域的学术思想和历史贡献,并就其学术生涯中体现出的学识素养和人生境界进行理解诠释。
赵伟力[7](2017)在《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科技现代化进程,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之路。当前,党情国情世情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某种意义上科技已然成为国家综合国力提升的决定性因素。系统分析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找寻中国共产党成功推进科技现代化的“秘钥”,对于科技助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甚至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科技现代化提供可以借鉴参考的“中国方案”,都具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文献研究、系统分析与比较分析等方法,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科技现代化进行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以期揭示其特殊模式,并为我国科技现代化全面协调发展开掘可资借鉴的理论资源。试图构建起一个以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的理论逻辑与历史实践为双重研究对象,以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作为文章的切入点,从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社会境遇和现实动力出发,以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理论为思想主线,以中国科技现代化实践为依托的研究框架。这个框架注重社会矛盾、社会结构差异、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原则,注重科技与经济、政治、文化及科技自身等方面组合而成的社会结构分析,从而全面分析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首先,在相关研究基础上,从逻辑上厘清“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概念的基本内涵,在理论上明确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科学观的内在源流关系。其次,从社会境遇和历史条件出发,具体识别并概括推动科技现代化的现实动力、基本内容、时代特性、主要成就、特殊模式和总体特征。最后,总结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的现实意义,探讨中国共产党人在所谓“第四次科技革命”现实境遇下所可能面临的历史挑战,并提出相应对策。这一研究框架可能在以下方面有所突破。首先,以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与科技发展观作为切入点,试图避开一般的经验性“自然思维”(胡塞尔)单一向度,把“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看作是由中国共产党这一主体推动科技理论现代化、科技实践现代化的综合历史进程。从科学技术本质论、发展观、人才观及动力论等四个方面来论述科技理论现代化,从科技体制、科技规划、科技人才及科技成果等方面论述科技实践现代化。显然,当且仅当“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和论域时,才能克服研究当中可能存在的盲目性、片面性,才能更为深入地揭示科技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系列主要矛盾,更为全面地把握科技现代化实践的一系列基本规律。其次,在对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的质性研究基础上,初步勾勒出一个相对普遍的量性变量体系与观测点指标体系模型,力图达到理性分析框架与实证研究模型的相互支撑。通过数据图表的分析和对比来客观地、深入地论证中国科技现代化的经济、社会、科学及民生等方面的成就。这样,既可避免主观臆断而导致的缺乏说服力,凸显出文章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和必要性,又可为进一步深入探讨与分析科技现代化“秘钥”奠定坚实的基础。最后,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所凸显的历史主义意识出发,着力彰显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的科技史普遍意义,从历史比较中揭示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的实践性特质。以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理论及实践为分析视域,深度解读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的特殊模式,并从主体性、集约性、效用性及人文性四个方面系统呈现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特殊模式的总体特征。纵观整个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进程,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中国独特的历史境遇和社会动力为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肥沃土壤;中国共产党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从而形成了彰显中国特色的科技现代化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的特殊模式因其实践哲学取向贴切时代精神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是辩证统一的,实践推动理论的创新与发展,理论又反过来指导与推动科技现代化迈向新境界。
王斌[8](2017)在《《海南年鉴2015》(大事记)翻译报告》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是一篇翻译项目报告。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国际社会希望了解中国的渴望日渐增强。在此背景下,中国政府实施了“走出去”战略,海南省人民政府积极响应,组织了《海南年鉴2015》的编纂和其英译工作。该年鉴全面系统地记载了 2014年海南省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因而其英译有利于为中外投资者认识、建设海南提供翔实的信息,并促进海南省的对外交流与合作。翻译项目的原文本选自《海南年鉴2015》大事记部分,该部分详细介绍了 2014年海南所发生的大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本报告由四个章节组成。第一章是翻译任务描述,主要介绍了翻译项目的背景、原文分析以及项目意义;第二章是翻译过程描述,包括译前准备、计划的制定和执行、译后管理;第三章是翻译案例分析,以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理论为指导,从词法、句法、新闻标题三个层面探讨并解决了翻译中的难点,其中采用的翻译手段包括直译加注、意译、分译、合译、省译、词类转换;第四章是翻译实践总结,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不足之处和今后努力的方向。笔者认为,年鉴属于信息型文本,译文需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适应目标读者的阅读习惯,满足读者获取信息的目的。笔者期望本篇翻译报告能为翻译工作者在此类文本的翻译方面提供一些参考。
许玉花[9](2017)在《近代气象学留学生群体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代气象学和物理、化学等诸多学科一样,并不是在本土的知识积累和科技创新的基础上自觉自发形成的,而是通过对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的“移植”和传播而不断发展的。在这个过程中,近代气象学留学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不仅将西方先进的气象科学引进国内,更积极的利用所学,开展中国独立自主的气象事业,为中国近代乃至现今的气象科学的发展和本土化打下基础。基于此,本文以近代气象学留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为研究对象,对近代气象学留学生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和探讨。首先,本文为廓清本课题的研究范围对“近代气象学留学生”的概念和选择标准进行了阐释,并在此基础上,整理出了《中国近代气象学留学生名录》,对近代竺可桢等38位气象学留学生的出国前、出国中、回国后的多项信息进行统计,这成为本文研究和分析的基础。其次,本文对近代气象学留学生的留学背景进行了细致的统计分析,对该群体在籍贯、性别、学历、留学次数、出国时间和年龄等方面呈现的特点加以总结和阐述,并对近代气象学留学生在选拔过程中的选拔条件和方式以及所受到的资助方式和费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和比较分析,这些是探讨和梳理近代气象学留学生国外活动和回国贡献的源头。第三,本文对近代气象学留学生的留学过程加以关照,对该群体留学的国家、学校、年限、所获学位等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并突出的关注气象学留学生在国外的学习过程,对学习的课程、研究方向、实习、考察等活动都予以探究。从中可以发现,近代气象学留学生大多留学欧美等气象强国,并师从名师,在留学期间也大多取得重要的研究成果,凸显了近代气象学留学生在气象科学学习和引领上的优势。第四,本文着重对近代气象学留学生归国后的气象活动进行梳理,将该群体在国内气象教育和气象科学研究上所做的探索和贡献加以系统化,理清了近代气象学生在气象学科建立、气象知识教育和气象科学研究上的活动脉络,突出了近代气象学留学生在近代气象科学建立和发展过程中的主导地位。最后,本文对近代气象学留学生之于近代气象科学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和论述,阐明该群体对近代气象事业建设、气象教育发展和气象科学研究等方面的突出贡献。从中可以发现,近代气象学留学生无论在气象学发展方向上的引领还是在国内气象事业建设活动中都发挥着主导作用,他们接受了国外先进的气象科学知识和研究理念,更将其付诸教育实践当中,推动了近代中国国内气象教育和气象科学研究的巨大飞跃,为气象科学本土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分析,对近代气象学留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群体特征和群体贡献有了清晰的展现,对近代气象科学研究和留学史研究提供了有益借鉴。
郭怡[10](2016)在《科技进步视域下的中国生态环境类社会组织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科技与环保一直相生相伴,“环境保护”一词是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历次工业革命对生态资源的耗散而产生的。中国的生态环境类社会组织从诞生至今已有近四十年的历史,其兴起与发展几乎与中国改革开放过程同步,是政府扶持、科技进步、自身价值以及社会关注的共同作用,也是绿色发展理念、科技进步观念、时代价值变迁的现实投射。本文以跨学科研究切入,力图揭示科技进步视域下中国生态环境类社会组织产生、发展的必然性及不可替代性,探讨生态环境类社会组织的科技组织特征、科技进步对生态环境类社会组织发展的深刻影响及重要支撑,分析中国生态环境类社会组织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在此基础上构建中国生态环境类社会组织发展的基本研究框架,并提出以科技进步加快中国生态环境类社会组织发展的对策建议。第一章通过阐明本论文研究的问题背景、研究意义,并在系统梳理已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研究思路与方法。在绿色发展日益成为一种社会共识,“小政府、大社会”体制改革逐步深化的背景下,中国生态环境类社会组织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被强化和重视。生态环境类社会组织的生成与不可替代,不是任何单-因素的结果,而是社会进步、历史发展、自身功效等多重原因的综合。政府失灵理论、市场失灵理论,深层次的揭示了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内在紧张关系,促使了生态环境类社会组织产生与发展;生态环境类社会组织担当越来越重要的环保项目实践,提供政府与企业难以供给的公共产品,以及为公众开展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有规划和目标的组织基础等,则显示其在环境保护工作夺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第二章以生态资源对科技进步的支撑与制约、生态文明对科技进步的充实与需求、生态环境类社会组织理论界定、生态环境类社会组织的重要科技特性、科技进步对生态环境类社会组织发展的重要影响等分析,逐层理清科技进步视域下生态环境类社会组织的概念、特征,以及所得到的硬科学和软科学的共同支撑;分析生态环境类社会组织除了具有一般非政府组织的共性特征之外,还具有众多科技组织特性;探讨在以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指导下,将政府、企业、公众等众多生态环境利益相关方和绿色科技联系起来,形成“科学环保共同体”,共同推动全球生态环境保护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项目创新。第三章以历时性梳理中国生态环境类社会组织的发展脉络,在此基础上通过文献查找、个案访谈两种分析方法,根据各地区民政体系网站、民间生态环境类社会组织平台数据库的信息,并结合对环保公益界数位知名环保公益人的采访,分析中国生态环境类社会组织的基本情况和主要问题。20世纪70年代,由中国政府部门发起的第一个广义上的生态环境类社会组织成立;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以及民众环保意识的觉醒,自下而上的民间组织不断涌现。在不断积累、历经四个阶段的发展后,中国生态环境类社会组织已将业务范围遍及环保工作的绝大多数领域,成为中国环保工作不可或缺的力量。中国生态环境类社会组织的发展与全球科技的迅猛发展、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时代脉搏同步,中共中央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见指导以及国家、地方环境保护方面的法规及政策,包括在环境保护、环保科技投入、社会组织注册管理、筹资与捐赠方面的完善支持其发展,但仍然存在滞后;此外,中国生态环境类社会组织目前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社会声誉较低、政策法规滞后、组织经费欠缺、核心成员匮乏、管理运营软散、专业水平有限等。第四章通过共时性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代表性生态环境类社会组织及运行案例,提炼科技进步视域下生态环境类社会组织的发展途径,着重从凝炼社会科学发展观念、培养公民科学环保意识、开展公众科学环保活动、引导企业科学环保理性、参与政府科学环保决策等方面,阐释科技进步对生态环境类社会组织发展的深刻影响,并探究科技进步对生态环境类社会组织发展的重要支撑。科技进步包括自然科学技术进步与社会科学技术进步,科技进步对生态环境类社会组织发展的支撑主要包括环保科技和科学管理两大方面,既表现在生态环境类社会组织开展环保项目、生态治理技术、污染防治手段、环保新产品研发等“硬科技”方面;又表现在组织内部与外部管理,包括组织运营、治理结构、战略规划、宣传筹资、绩效评估等“软科学”方面。第五章根据我国具体国情,从外部环境建设和自身组织建设所涉及的六大方面,提出以科技进步加快中国生态环境类社会组织发展的对策建议。随着新工业革命浪潮的扑面而来,我国生态环境类社会组织亟需紧跟社会快速变革的节奏,以可持续的组织发展目标和先进的科技进步手段方法武装,实现行业整体专业化的跨越发展。具体而言,包括以科技创新观念促进立法执法改革,加强有利于中国生态环境类社会组织发展的外部环境建设,建立科学、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信息化公共平台,应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科技,促进社会各个层面对生态环境类社会组织的认可与监督;以科学的管理机制、完善的治理结构,帮助生态环境类社会组织有效应对各个环境利益相关方的诉求,保障机构高效运营;以专职专业化思维促进人才队伍建设,聚集专门人才、充实全职化人员、提高志愿者环保专业水平;明确作为推动者的角色和桥梁作用,以多边科技合作项目推动行业联动、搭建多方参与平台,获得更多有效资源和支持;以科技营销策略,借鉴各种可行的营销方法和资源,提供生态环保产品化服务,获得长久、稳定的资金支持。
二、第四届全国古地磁学会议在杭州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四届全国古地磁学会议在杭州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刘达和中国科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已有相关研究 |
1.3 本文拟解决的问题 |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2章 刘达高校管理经验的积累与管理特色的形成 |
2.1 刘达生平 |
2.2 创建东北农学院 |
2.3 创建东北林学院 |
2.4 坚持说真话、办实事 |
第3章 初次主持中国科大的工作 |
3.1 教学改革 |
3.1.1 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
3.1.2 培养自己的师资队伍 |
3.1.3 加强外语学习 |
3.1.4 减少学生课外活动量 |
3.1.5 免修、选修、单科升级 |
3.2 系科调整 |
3.2.1 系科调整前的酝酿 |
3.2.2 正式系科调整 |
第4章 特殊时期的焦点人物 |
4.1 对刘达的斗争与保护 |
4.1.1 刘达被停职反省 |
4.1.2 陆续成立的群众组织 |
4.1.3 把看管者转化为“铁杆保皇派” |
4.2 刘达终获“解放” |
4.2.1 随中国科大下迁 |
4.2.2 重新担任党委书记 |
第5章 再次主持中国科大的工作 |
5.1 试图把中国科大从合肥迁回北京 |
5.2 创办“回炉班” |
5.2.1 进修一班和进修二班 |
5.2.2 进修班与工农兵学员 |
5.3 刘达调离中国科大 |
5.4 对中国科大后来的影响 |
结语 |
附录1 刘达中国科大活动年表 |
附录2 忆刘达和科大——宣雅静谈话录 |
附录3 “刘达与回炉班”座谈会记录 |
附录4 冯焕清、周荷琴访谈录(节选) |
附录5 黎懋光先生访谈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其他研究成果 |
(2)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与意义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科学学科史的研究 |
二、气象学史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案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四、创新之处 |
第四节 研究方法、资料来源与概念界定 |
一、研究方法 |
二、资料来源 |
三、概念界定 |
第一章 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的孕育背景与萌芽 |
第一节 中国古代气象科技的积累 |
一、古代气象知识 |
二、古代气象观测仪器 |
三、古代观象机构 |
第二节 西方近现代气象学科的发展 |
一、高校气象教育 |
二、气象科研体系 |
三、气象交流与国际合作 |
第三节 西方近代气象学的传入 |
一、气象译着及其启蒙作用 |
二、气象仪器的传入与观测 |
三、外人在华设立气象台站 |
四、传入动因 |
第二章 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的基本构建 |
第一节 近代气象教育为学科建制化的基石 |
一、晚清气象教育初露头角 |
二、高等院校气象学专业的发展与独立 |
三、气象教育范围的扩大 |
第二节 气象学科带头人职业化的引领 |
一、开创性人物打开近代气象学科新局面 |
二、各高校专业毕业生坚守气象岗位 |
三、气象训练班培养优秀人才扩大气象队伍 |
第三节 气象研究机构为学科建制化提供学术保障 |
一、具有科研性质的气象台站 |
二、专业性气象科研机构 |
第四节 气象学术共同体和阵地为学科发展搭建交流平台 |
一、中国气象学会成为学术共同体 |
二、气象期刊成为学术交流阵地 |
第三章 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的阶段分析 |
第一节 1862-1927年探索奠基期 |
一、建制化内容 |
二、标志性事件 |
三、阶段特征 |
第二节 1928-1943年黄金发展期 |
一、建制化内容 |
二、标志性事件 |
三、阶段特征 |
第三节 1944-1952年重塑升级期 |
一、建制化内容 |
二、标志性事件 |
三、阶段特征 |
第四章 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社会整体环境 |
一、相关学科近代化的推动 |
二、战争的影响 |
第二节 学科内在动力 |
一、国内气象人才的涌现 |
二、学科研究领域的拓展创新 |
三、国际合作的带动 |
第三节 行业需求牵引 |
一、农业气象的需要 |
二、天气预报的广泛应用 |
三、气象观测资料的收集与积累 |
结论 |
附录一 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大事年表 |
附录二 国立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研究成果目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上海古筝表演艺术多元性特征研究(1978-200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相关名词概述 |
二、选题缘由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四、文献综述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上海古筝创作群体与作品呈现 |
第一节 古筝创作群体的主体构成 |
第二节 古筝创作群体的作品呈现 |
一、演奏家创作 |
二、作曲家创作 |
小结 |
第二章 上海古筝演奏技术的多样性探索 |
第一节 乐器改革 |
第二节 古筝演奏技法的发展 |
一、浙江筝派演奏技法的继承 |
二、现代演奏技法的创新 |
第三节 古筝表演形式的变化 |
一、江南丝竹中的乐器伴奏 |
二、独奏、重奏、协奏等不同乐器组合形式 |
小结 |
第三章 上海古筝表演的多元化实践 |
第一节 古筝专业教学—以上海音乐学院为例 |
第二节 古筝社会教学 |
一、上海音乐学院筝乐团 |
二、上海社区筝乐团 |
第三节 古筝学会的学术交流和考级活动 |
一、东方古筝研究会 |
二、上海音乐家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 |
小结 |
第四章 上海古筝表演艺术的文化阐释 |
第一节 时代观念与古筝审美意识的变化 |
第二节 文化环境影响下古筝的表演创作 |
一、地域文化互融下古筝人才高地的形成 |
二、中西文化碰撞下古筝表演创作的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民国时期高中物理教科书研究(1922-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意义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五、研究综述 |
六、研究方法 |
七、研究所用资料 |
第一章 近代中国中学物理教科书的编纂背景 |
第一节 近代学制改革与中学物理课程及课时的调整 |
一、“壬寅学制”与中学物理课程 |
二、“癸卯学制”与中学物理课程 |
三、“壬子癸丑学制”与中学物理课程 |
四、“壬戌学制”与高中物理课程 |
第二节 民国时期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调整 |
一、“颁布试行期”:1922 年—1931 年 |
二、“正式实行期”:1932 年—1939 年 |
三、“调整完善期”:1940 年—1949 年 |
第三节 近代中学物理教科书编刊的发展阶段 |
一、“癸卯学制”前后的中学物理教科书 |
二、“壬子癸丑学制”后的中学物理教科书 |
三、“壬戌学制”后的高中物理教科书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民国时期高中物理教科书的知识体系 |
第一节 民国时期高中物理教科书中的专业名词 |
一、物理学专业名词的译定与辞典的编纂 |
二、高中物理教科书中的物理名词的变迁 |
第二节 民国时期高中物理教科书中的知识结构 |
一、高中物理教科书的内容体系 |
二、高中物理教科书中的知识点选择 |
三、高中物理教科书内容选择的特点 |
第三节 民国时期高中物理教科书中的前沿知识 |
一、1922 年以前中学物理教科书中的前沿知识 |
二、1922 年—1949 年高中物理教科书中的前沿知识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民国时期高中物理教科书的内容呈现 |
第一节 民国时期高中物理教科书中演示实验的安排 |
一、演示实验数量的变化 |
二、演示实验内容的呈现方式 |
第二节 民国时期高中物理教科书中课后习题的设置 |
一、课后习题数量的变化 |
二、课后习题类型的比较分析 |
第三节 民国时期高中物理教科书中课本插图的设计 |
一、课本插图数量的变化 |
二、课本插图类型的比较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民国时期高中物理教科书的使用情况 |
第一节 高中物理教科书对物理教学的指导 |
一、民国时期对物理教学法的讨论 |
二、案例分析:《落体运动》课程的设计 |
三、高中物理教科书对试题设置的指导 |
第二节 高中物理教科书的选用及影响 |
一、民国时期教科书版本的选择 |
二、民国时期补充教学材料的运用 |
三、民国时期高中物理课堂剪影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民国时期高中物理教科书的编者群体及其编纂理念 |
第一节 编者群体的特点分析 |
第二节 个案分析:三位代表学者及编者的经历 |
一、周昌寿:最了解物理基础教育方向的编者之一 |
二、丁燮林:物理实验教学的倡导者及践行者 |
三、严济慈:研究为主,编书为辅的编者代表 |
第三节 编者的编纂理念及思想 |
一、重视名词术语的使用 |
二、重视数学能力的培养 |
三、重视物理实验的教学 |
四、重视前沿知识的输入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一:1902-1921 年中学物理教科书出版情况 |
附录二:1922-1949 年高中物理教科书出版情况(1)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文献综述 |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
2.2.1 学士学位结构 |
2.2.2 硕士学位结构 |
2.2.3 博士学位结构 |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6.4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7.4 小结 |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
11.4 结语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6)伍蠡甫文艺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
三、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
四、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五、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一章 伍蠡甫的“世界文学”观念与实践 |
第一节 创办黎明书局与早期文学译介 |
第二节 伍蠡甫的“世界文学”观念与1930 年代文学 |
第三节 伍蠡甫的早期西洋文学史研究观念与方法 |
第四节 伍蠡甫“世界”意识指导下的本位文化建设观 |
第二章 伍蠡甫的中国古代画论研究 |
第一节 抗战中的艰难执教与捐机画展 |
第二节 伍蠡甫绘画艺术美学研究的方法论与新视野 |
第三节 中国古代绘画的意境及其创生机制研究 |
第四节 文人画的艺术风格及其审美范畴 |
第五节 线为主导: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形式美的主要特征 |
第三章 伍蠡甫西方文论编译思想研究 |
第一节 《西方文论选》:意识形态裹挟中的文论经典阐释 |
第二节 《欧洲文论简史》的成就与瑕疵 |
第三节 伍蠡甫西方文学译介事业再审视 |
第四章 伍蠡甫比较艺术研究的探索与实践 |
第一节 受聘国家画院期间的创作与研究 |
第二节 晚年的中国画论研究 |
第三节 兼收并蓄的古代画家研究 |
第四节 中西绘画艺术传统的结构分析 |
第五节 伍蠡甫中国画论研究方法论探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伍蠡甫生平活动年表(1900.9——1992.10) |
致谢 |
(7)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成果评价 |
1.3 研究内容、重点和难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重点 |
1.3.3 研究难点 |
1.4 研究思路、方法与可能的创新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的理论基础 |
2.1 科技与科技现代化 |
2.1.1 科学与技术 |
2.1.2 现代化与科技现代化 |
2.1.3 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 |
2.2 科技现代化的社会实质与基本动力 |
2.2.1 科技的社会结构 |
2.2.2 科技现代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
2.2.3 科技现代化的内在矛盾与外在矛盾 |
2.3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 |
2.3.1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形成发展 |
2.3.2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科学内涵 |
2.3.3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基本原则 |
2.4 科技现代化的规律与模式 |
2.4.1 科技现代化的一般规律 |
2.4.2 科技现代化的特殊规律 |
2.4.3 后发国家科技现代化的模式选择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的社会境遇和现实动力 |
3.1 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的社会境遇 |
3.1.1 科技现代化的物质生产基础 |
3.1.2 科技现代化的政治制度根基 |
3.1.3 科技现代化的人文精神取向 |
3.1.4 科技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境况 |
3.2 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的现实动力 |
3.2.1 科技现代化的政治动力 |
3.2.2 科技现代化的经济动力 |
3.2.3 科技现代化的文化动力 |
3.2.4 科技现代化的科学动力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理论的基本内容和历史作用 |
4.1 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理论的基本内容 |
4.1.1 科学技术本质论 |
4.1.2 科学技术发展观 |
4.1.3 科学技术动力论 |
4.1.4 科学技术人才观 |
4.2 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理论的主要特点与时代特性 |
4.2.1 科技现代化理论的主要特点 |
4.2.2 科技现代化理论的时代特性 |
4.3 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理论的历史作用 |
4.3.1 奠基时期科技现代化理论的历史作用(1949—1976) |
4.3.2 发展时期科技现代化理论的历史作用(1976—1989) |
4.3.3 成熟时期科技现代化理论的历史作用(1989—2012) |
4.4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的新理念 |
4.4.1 十八大以来科技现代化新理念的科学内涵 |
4.4.2 十八大以来科技现代化新理念的时代特征 |
4.4.3 十八大以来科技现代化新理念的地位与作用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实践的历程和主要成就 |
5.1 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实践的历程 |
5.1.1 科技现代化的初步尝试(1921—1949) |
5.1.2 科技现代化的基本奠定(1949—1976) |
5.1.3 科技现代化的深入发展(1976—1989) |
5.1.4 科技现代化的逐步成熟(1989—2012) |
5.2 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的主要成就 |
5.2.1 以科技为支撑的国民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 |
5.2.2 综合国力的极大跃升 |
5.2.3 科技体制的相对完善 |
5.2.4 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 |
5.3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的新发展 |
5.3.1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确定 |
5.3.2 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 |
5.3.3“十三五”科技规划的推进落实 |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的特殊模式及总体特征 |
6.1 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的特殊模式 |
6.1.1 科技现代化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
6.1.2 科技现代化的指导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
6.1.3 科技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民富国强 |
6.1.4 科技现代化的主要动力——生产力发展 |
6.1.5 科技现代化的实践主体——科技工作者 |
6.2 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特殊模式的总体特征 |
6.2.1 科技现代化的主体性——科学家群体的创新自觉 |
6.2.2 科技现代化的集约性——科学资源的高度聚合 |
6.2.3 科技现代化的效用性——科技功能的充分发挥 |
6.2.4 科技现代化的人文性——科技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统一 |
第七章 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的意义 |
7.1 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的现实意义 |
7.1.1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 |
7.1.2 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性和优越性 |
7.1.3 为后发国家科技现代化提供“中国方案” |
7.2 当代中国科技现代化的挑战 |
7.2.1 自主创新能力制约科技现代化事业的推进 |
7.2.2 科技异化的影响 |
7.2.3 全球化带给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冲击 |
7.3 当代中国科技现代化的对策 |
7.3.1 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
7.3.2 坚持以中国梦为价值目标解科技异化难题 |
7.3.3 坚持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彰马克思主义之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海南年鉴2015》(大事记)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One TASK DESCRIPTION |
1.1 Background |
1.2 Text Analysis |
1.2.1 Nature of the text |
1.2.2 Features of the text |
1.3 Significance |
Chapter Two PROCESS DESCRIPTION |
2.1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s |
2.1.1 Translation tools and references |
2.1.2 Parallel texts |
2.1.3 Glossary making |
2.2 Translation Schedule |
2.2.1 Planned schedule |
2.2.2 Implementation of the schedule |
2.3 Post-translation Management |
2.3.1 Self-revising |
2.3.2 Teammate proofreading |
2.3.3 Final check by the supervisor |
Chapter Three CASE ANALYSIS |
3.1 Peter Newmark's Translation Theory |
3.1.1 Text typology |
3.1.2 Semantic and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
3.2 Application of Newmark's Theory into Translation |
3.2.1 Translation of culture-loaded words |
3.2.2 Translation of run-on sentences |
3.2.3 Translation of news headline |
3.3 Summary |
Chapter Four CONCLUSION |
4.1 Main Findings |
4.2 Limitations |
4.3 Suggestions |
REFERENCES |
APPENDIX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ACKNOWLEGEMENTS |
(9)近代气象学留学生群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四、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近代气象学留学生群体的形成 |
第一节 近代气象学留学生的定义和选择标准 |
一、留学与留学生 |
二、气象学留学生 |
第二节 近代留学活动的历史演变与气象留学生 |
一、清末留学与气象学留学生 |
二、民初留学与气象留学生 |
三、十年建设时期的留学与气象留学生 |
四、抗战时期的留学与气象留学生 |
五、抗战后的留学与气象留学生 |
第三节 近代气象学学科发展与气象留学活动 |
一、20世纪前世界气象学的起步与气象学在中国的译介 |
二、20世纪30年代高空气象发展与国内气象留学热潮 |
三、世界动力气象学的发展与战后留学高潮 |
第四节 近代气象学留学生的群体概貌 |
第二章 近代气象学留学生群体的背景分析 |
第一节 留学生群体留学前指标分析 |
一、籍贯分析 |
二、性别分析 |
三、学历分析 |
四、留学次数分析 |
五、出国时间和年龄分析 |
第二节 留学生群体的选拔 |
第三节 留学生群体受资助方式及费用 |
一、受资助方式 |
二、资助费用 |
第三章 近代气象学留学生群体的留学过程分析 |
第一节 留学生群体留学中指标分析 |
一、留学国家 |
二、留学学校 |
三、留学年限 |
四、所获学位 |
第二节 留学学习过程 |
一、学习课程 |
二、研究方向 |
三、气象实习 |
四、国外考察 |
第四章 近代气象学留学生归国后气象活动分析 |
第一节 开展气象教育 |
一、创建气象科系 |
二、开设气象专业课程 |
三、编写气象教材和书籍 |
第二节 进行气象科学研究 |
一、创办气象研究机构 |
二、组织气象研究工作 |
三、气象研究成果分析 |
第五章 气象学留学生群体对中国近代气象科学发展的贡献 |
第一节 对气象事业建设的贡献 |
一、建立健全气象研究和组织机构——统筹气象事业有序开展 |
二、回收外人操控气象台站——维护国家气象主权和尊严 |
三、建立测候站网——奠定国内气象观测和研究基础 |
四、创办期刊杂志——促进国内气象科学的普及和交流 |
第二节 对气象教育的贡献 |
一、促进气象学科的专门化和专业化 |
二、培养了高素质的气象人才 |
三、促进教育理念的更新和进步 |
第三节 对气象科学研究的贡献 |
一、促进国内气象研究领域的丰富和拓展 |
二、推进国际气象科学研究的进步和完善 |
结语 |
附录 |
附录1 中国近代气象学留学生名录 |
附录2: 近代气象学留学生研究成果统计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科技进步视域下的中国生态环境类社会组织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研究背景 |
第二节 选题目的及意义 |
一、选题目的 |
二、选题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二章 科技进步视域下的生态环境类社会组织 |
第一节 科技进步与生态环境保护 |
一、科学、技术与科技进步 |
二、生态资源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
三、生态文明对科技进步的要求 |
第二节 生态环境类社会组织理论界定 |
一、生态环境类社会组织的涵义 |
二、中国生态环境类社会组织的类型 |
第三节 生态环境类社会组织的科技特性 |
一、科技组织及其活动 |
二、生态环境类社会组织类别及核心工作 |
三、生态环境类社会组织的重要科技特性 |
第三章 科技进步视域下中国生态环境类社会组织发展历程 |
第一节 中国生态环境类社会组织的发展历程 |
一、1978年-1993年:诞生与启蒙阶段 |
二、1994年-2003年:兴起与发展阶段 |
三、2004年-2013年:多元与拓展阶段 |
四、2014年-勃发与创新阶段 |
第二节 中国生态环境类社会组织依存的政策法规 |
一、环境保护方面的法规及政策 |
二、环境保护科技投入方面的相关政策 |
三、社会组织注册、管理方面的法规及政策 |
四、慈善法、筹资与捐赠方面的法规及政策 |
第三节 中国生态环境类社会组织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社会声誉较低 |
二、政策法规滞后 |
三、运行经费欠缺 |
四、核心成员匮乏 |
五、管理运营软散 |
六、专业水平有限 |
第四章 科技进步对生态环境类社会组织发展的深刻影响及重要支撑 |
第一节 科技进步对生态环境类社会组织发展的深刻影响 |
一、凝炼社会科学发展观念 |
二、培养公民科学环保意识 |
三、开展公众科学环保活动 |
四、引导企业科学环保理性 |
五、参与政府科学环保决策 |
第二节 科技进步对生态环境类社会组织发展的重要支撑 |
一、提供生态环境类社会组织科学方法论 |
二、扩大生态环境类社会组织筹资范围 |
三、改善生态环境类社会组织监管方式 |
四、更新生态环境类社会组织管理理念 |
五、提升生态环境类社会组织项目能力 |
第五章 以科技进步加快中国生态环境类社会组织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以科技创新观念促进立法执法改革 |
一、促进登记注册体制开放 |
二、加强财政税收制度改革 |
三、改善筹资捐款制约机制 |
第二节 以信息化公共平台促进社会认可与监督 |
一、搭建集管理与服务为一体的政府监督平台 |
二、搭建集科普与项目为一体的民众参与平台 |
三、搭建集宣教与技术为一体的企业合作平台 |
第三节 以科学管理机制促进组织高效运营 |
一、汲取企业现代管理精髓 |
二、引领创造共享价值理念 |
三、探索建立社会企业模式 |
第四节 以专职专业化思维促进人才队伍建设 |
一、聚集专门人才进行专职化发展 |
二、依托专门人才充实全职化人员 |
三、依靠专门人才提高志愿者水平 |
第五节 以多边科技合作项目促进行业联动 |
一、以项目和课题促进行业联动 |
二、以多边科技合作获得更多资源 |
三、以科学规划凝炼组织核心战略 |
第六节 以科技营销策略促进筹资捐款 |
一、引入科技营销理念 |
二、树立科技营销思想 |
三、重视科技营销运作 |
第六章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四、第四届全国古地磁学会议在杭州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刘达和中国科大[D]. 余智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8)
- [2]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研究[D]. 钱馨平.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2)
- [3]上海古筝表演艺术多元性特征研究(1978-2000)[D]. 孙玉楼.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2)
- [4]民国时期高中物理教科书研究(1922-1949)[D]. 周凯依.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5]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6]伍蠡甫文艺美学思想研究[D]. 王新. 河南大学, 2018(12)
- [7]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研究[D]. 赵伟力. 西北大学, 2017(06)
- [8]《海南年鉴2015》(大事记)翻译报告[D]. 王斌. 海南大学, 2017(06)
- [9]近代气象学留学生群体研究[D]. 许玉花.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7(03)
- [10]科技进步视域下的中国生态环境类社会组织发展研究[D]. 郭怡. 武汉大学,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