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杂交水稻作后季稻栽培(论文文献综述)
宋忠华,高文娟,刘富来,解娜,桑友伟,黄晚华[1](2022)在《南方地区双季晚稻寒露风危害研究综述》文中认为寒露风是双季晚稻抽穗扬花期间,因低温造成抽穗扬花受阻、空壳率增加的一种灾害性天气。为了解寒露风研究现状、继承和完善寒露风研究成果并加以突破提供借鉴和参考,本文通过对有关寒露风文献的分析和梳理,总结了寒露风研究的主要成果。大气环流异常是引发大范围寒露风的根本原因,地形、地貌、海拔等因素能引起小范围寒露风。寒露风对晚稻的危害主要在抽穗开花期,其次是孕穗期。寒露风指标研究大多基于田间试验、气象要素模拟试验、生产实践以及历史数据、文献的分析,应用比较广泛的指标是"寒露风等级"和"水稻冷害评估技术规范"。寒露风预报以天气学方法较为常见、数理统计法不可或缺、神经网络等新方法的运用是一种趋势。在南方双季稻区,寒露风主要出现在9月中下旬或以后,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寒露风初日呈推迟趋势、天数呈减少趋势,但存在连续多年提前和天数增加的案例。单点(站)观测、3S技术是寒露风监测常用的技术。合理安排晚稻播种期、选择耐低温品种、以水调温等多技术并举,对防御寒露风有较好效果。本文还针对寒露风研究存在的指标因子不全面、指标标准不统一、预测预报和监测评估精度达不到精细化服务的需求等主要问题,展望了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深化寒露风多因子致灾机理及多气象要素指标研究,构建指标体系;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强化农业气象智能化精准预报技术研究;加强气象观测、卫星遥感及作物模型等相融合的精密监测评估技术研究;重视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寒露风新规律研究;开展与气候变化及农业科技进步相适应的防灾减灾技术研究。
农新[2](2021)在《再生稻迎来发展的春天》文中认为种水稻可以像种韭菜,割完一茬还能再收一茬吗?年初,安徽省池州市举办了一场优质稻米"盲评"活动。与以往优质稻米评鉴有所不同的是,此次参评的稻米是不同品种在绿色生产模式下的"二茬稻",即割了一茬还能再长一茬的再生稻。再生稻在我国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但因品种、种植技术、
陈启文[3](2021)在《中国海水稻背后的故事》文中研究表明袁隆平是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他在水稻产量上创造了世界奇迹。本文以翔实的材料讲述了正在研发的水稻新品种"海水稻"的培育过程。海水稻首先被陈日胜发现并培育选种20年,袁隆平发现其价值之后,进行了规模化的科研、扩种及海外开拓。袁隆平团队在海水稻栽培上的探索与成果值得赞赏,中国以及世界的粮食安全问题更应该被公众关注。
黄锦文,吴珈谊,陈鸿飞,张志兴,方长旬,邵彩虹,林伟伟,翁佩莹,林文雄[4](2021)在《头季稻氮肥运筹对再生稻根际机能及产量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再生稻是头季稻生长的延续。本研究尝试从根际微生态系统的变化来阐明机械化栽培下头季稻氮肥管理对头季-再生季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为再生稻高产高效栽培提供参考。【方法】以"甬优1540"为材料,通过2年的田间试验,在头季总施氮量(225.00kg/hm2)不变的前提下,设置头季不同氮肥运筹处理,分析了机械化栽培下再生稻产量、根系伤流强度、根际土壤酶活性及其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特点。【结果】头季前氮后移施肥处理(N1、N2)有助于根系保持较高活力,尤其在头季生长中后期N1处理(基肥∶一次分蘖肥∶二次分蘖肥∶孕穗肥=3∶1∶2∶4)根系伤流强度比对照(N0)和当地常规施肥处理(N4)显着提高;N1处理两季总产量最高,2年平均达17 351.23 kg/hm2,比当地常规施肥处理(N4)提高了23.00%。土壤酶活性分析表明,蔗糖酶活性在头季齐穗期表现为N2>N1>N3>N4>N0,之后则表现为N1>N2>N3>N4>N0;过氧化氢酶与硝酸还原酶活性在头季生长期均表现为N1>N2>N3>N4>N0;脲酶活性从头季齐穗期至再生季齐穗始终表现为N1>N2>N3>N4>N0;各生育时期土壤酶活性与根系伤流强度间均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细菌16S rDNA测序表明,施肥与不施肥处理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差异显着,N1处理细菌Chao1指数和香农指数显着高于其他处理。菌群结构分析表明,施肥处理增加了与土壤碳氮循环、有机质含量及抗逆性密切相关的细菌数量,尤其是N1、N2处理硝化螺旋菌属相对丰度较高,有利土壤氮素循环。【结论】机械化栽培下,头季氮肥适当后移有利于再生稻根际微生态系统的改善,从而提高根系活力,促进水稻生长,获得两季水稻的高产。
袁波[5](2020)在《稻油轮作系统不同种植模式对水稻和油菜生长发育和周年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稻油轮作种植模式作为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轮作种植模式,是确保我国粮油安全的重要措施。与传统的稻油移栽种植模式相比,稻油直播种植模式是一种更加轻简化的轮作种植模式,具有保证产量、省工、省水等优点。然而,前人就不同的直播稻油轮作模式与传统的移栽稻油轮作模式之间的比较还缺乏系统的研究,因此本试验设置六种不同稻油轮作种植模式:旱直播水稻—直播油菜轮作模式(DDSR-DSO)、旱直播水稻—移栽油菜轮作模式(DDSR-TPO)、湿直播水稻—直播油菜轮作模式(WDSR-DSO)、湿直播水稻—移栽油菜轮作模式(WDSR-TPO)、移栽水稻—直播油菜轮作模式(TTR-DSO)、移栽水稻—移栽油菜轮作模式(TTR-TPO)。旨在:(1)探究稻油轮作系统中不同种植模式下水稻、油菜的产量与资源利用效率的差异;(2)探讨长江中下游地区稻油轮作模式中水稻和油菜的高效栽培技术模式,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稻油轮作生产提供理论支持,从而更好的指导水稻、油菜生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WDSR产量最高,且显着高于TTR和DDSR,主要由于WDSR具有较高的单位面积总颖花数;而TTR和DDSR之间无显着产量差异。2、DDSR-DSO模式下油菜产量最高,在2019年和2020年分别为3.70 t/ha和3.42t/ha,显着高于WDSR-DSO和TTR-DSO轮作模式下的油菜产量;而DDSR-TPO,WDSR-TPO和TTR-TPO种植模式下的油菜产量无显着差异。3、WDSR-DSO和WDSR-TPO模式的周年产量最高,且显着高于TTR-TPO和TTRDSO;但与DDSR-DSO和DDSR-TPO的周年产量无显着差异。4、不同稻油轮作模式之间的周年水分消耗量总体表现为WDSR-DSO和WDSRTPO>TTR-DSO和TTR-TPO>DDSR-DSO和DDSR-TPO,主要是由于不同轮作模式在水稻季灌溉次数、灌溉量和整地过程中水分消耗量的差异造成的,且两年内表现一致。5、DDSR-DSO和DDSR-TPO轮作模式的WUE均显着高于其他轮作模式,且两年之间表现一致。其中,水稻季的WUE表现为DDSR显着高于WDSR和TTR,且分别比TTR和WDSR高出51.9%和45.9%;而WDSR和TTR之间无显着差异。而油菜季的WUE总体表现为TPR显着高于DSR;其中,DDSR-DSO模式下油菜季的WUE要显着高于WDSR-DSO和TTR-DSO;而DDSR-TPO,WDSR-TPO和TTRTPO三种轮作模式的油菜季WUE无显着差异。6、不同稻油轮作模式之间的经济效益表现为DDSR-DSO经济效益最高,其次为DDSR-TPO、WDSR-DSO和WDSR-TPO,而TTR-DSO和TTR-TPO经济效益最低。其中,DDSR-DSO和DDSR-TPO的经济效益均显着高于TTR-TPO稻油轮作模式,且分别比TTR-TPO平均提高了15.2%和8.7%;而DDSR-DSO和DDSR-TPO高的经济效益与其人工和灌溉投入较少有关。结论:鉴于DDSR-DSO经济效益和水分利用率高,水分消耗量少和周年产量相对较高,是一种适宜在干旱缺水,降雨较少的地区的高产高效的稻油轮作模式。而与TTR-TPO相比,WDSR-DSO和WDSR-TPO周年产量和经济效益均相对较高,但其水分消耗量大,因此,可作为降雨量充足地区的一种稻油轮作模式。
周娟[6](2020)在《大气CO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形成及氮磷钾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生长和发育受大气CO2浓度及氮磷钾等矿质营养元素的影响显着。日益加剧的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CO2浓度不断升高,影响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前人利用FACE(Free AirCO2 Enrichment)技术平台开展了水稻对自由空气CO2浓度升高的响应与适应方面的研究,在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形成、稻米品质等方面积累了较多的数据,在氮、磷、钾养分吸收利用方面也有一些探索,但多以其中一种元素为主。同时,之前的FACE研究多数为单一品种,而我国水稻品种类型丰富,基因型差异较大,每类品种均有其最适宜的生长区域或季节,也有较大的生产规模,在较长时间内相互不可替代。因此,扩大水稻品种类型与数量,系统研究开放式大气CO2浓度升高条件下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生长发育、产量形成、氮磷钾等主要养分吸收利用、叶片光合特性及一些氮代谢生理活性物质的差异、它们的相互关系及其对产量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本研究率先利用我国第一个稻麦轮作FACE研究平台,以常规粳稻(武运粳21、扬辐粳8号)、常规籼稻(扬稻6号、扬辐籼6号)和杂交籼稻(汕优63、两优培九)共6个品种(组合)为供试材料,针对上述问题开展研究,旨在明确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形成、氮磷钾等养分吸收利用对CO2浓度升高响应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为未来CO2浓度升高后水稻品种的培育与选择及稻作生产过程中施肥策略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研究结果表明:1.FACE处理使:1)水稻抽穗平均提前0.97天,全生育期平均缩短0.75天,株高平均增加0.69 cm,品种间的差异均达极显着水平;2)使(拔节期)最高茎蘖数平均增加8.61%,成穗率平均降低3.67%,两者均以杂交籼稻增幅或降幅最大;3)使(抽穗期)叶面积系数平均增加11.50%,库容量平均增加18.38%,叶面积系数以杂交籼稻增幅最大,库容量以常规粳稻增幅最大;4)促进了主要生育期干物重的增加,成熟期平均增加25.15%,以杂交籼稻增幅最大,处理间和品种间的差异均达极显着水平。使常规粳稻经济系数增加了 0.75%,杂交籼稻、常规籼稻经济系数分别降低了 2.29%、0.44%,处理间和品种间均无显着差异。相关分析表明,抽穗期叶面积系数、库容量、成熟期干物重、经济系数与产量均呈极显着线性正相关,库容量、成熟期干物重与产量的相关程度分别大于叶面积系数、经济系数与产量的相关程度。2.FACE处理使:1)显着促进了水稻产量的提高,平均增加24.17%,常规粳稻增加了 19.38%,杂交籼稻增加了 24.02%,常规籼稻增加了 29.10%。;2)促进了单位面积穗数的增加,平均增加16.37%,常规粳稻增幅最大;3)促进了杂交籼稻和常规籼稻每穗粒数的增加;4)对结实率和千粒重影响较小,但品种间的差异均达极显着水平。综合分析表明,四个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均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但粒数、单位面积穗数的促进作用较大。3.FACE处理使:1)成熟期植株含氮率平均降低3.57%,常规粳稻降幅最大;使成熟期氮素累积量平均增加21.61%,常规粳稻、杂交籼稻、常规籼稻分别增加了13.69%、25.70%、24.32%;2)提高了成熟期茎鞘、叶片吸氮量,降低穗吸氮量,叶片增幅最大,平均增加51.86%;3)促进了不同生育阶段的吸氮量的增加,以抽穗-成熟阶段增加最多,平均增加58.04%,以常规籼稻增幅最大;4)显着提高了常规籼稻和杂交籼稻成熟期单穗吸氮量,分别平均增加10.79%、13.93%,但使常规粳稻下降了 9.60%;5)促进了水稻群体吸氮强度的提高,成熟期平均增加22.62%,杂交籼稻增幅最大;6)显着增加了成熟期茎鞘和叶片的氮素分配比例,降低了穗部氮素分配比例。FACE处理降低了茎鞘叶片氮素转运量和结实期穗部氮素的增加量,分别平均降低32.41%、6.62%、;7)显着提高了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平均增加4.72%,常规粳稻、杂交籼稻、常规籼稻分别提高了 6.90%、9.44%、5.31%。综合分析表明结果,提高植株干物重、抽穗-成熟阶段吸氮量、叶片吸氮量、单穗吸氮量、吸氮强度均有利于成熟期氮素累积量的提高;成熟期氮素累积量、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均是提高产量的重要氮素因子,氮素累积量对产量的作用大于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对产量的作用。4.FACE处理使:1)成熟期植株含磷率平均增加6.07%,常规粳稻增幅最大;使成熟期磷素累积量平均增加31.97%,常规粳稻、杂交籼稻、常规籼稻分别增加了 28.84%、42.07%、24.81%,;2)提高了成熟期茎鞘、叶片、穗各器官吸磷量,穗增幅最大,平均增加32.95%,杂交籼稻增幅最大;3)促进了不同生育阶段的吸磷量的增加,以抽穗-成熟阶段增加最多,平均增加63.44%,常规粳稻增幅最大;4)使成熟期单穗吸磷量显着增加11.16%,常规籼稻增幅最大;5)促进了水稻群体吸磷强度的增加,成熟期平均增加33.16%,常规粳稻增幅最大;6)降低了茎鞘和叶片的磷素分配比例,增加了穗部磷素分配比例,。FACE处理使茎鞘叶磷素转运量和结实期穗部磷素增加量,分别平均增加了 36.23%、25.45%,均以常规籼稻增幅最大;7)使常规粳稻、常规籼稻磷素籽粒生产效率分别降低了15.50%、9.29%,使杂交籼稻磷素籽粒生产效率提高了 12.09%。综合分析结果,提高植株含磷率、抽穗-成熟阶段吸磷量、穗部吸磷量、单穗吸磷量、吸磷强度均有利于成熟期磷素累积量的提高;成熟期磷素累积量、磷素籽粒生产效率均是提高产量的重要磷素因素,磷素累积量对产量的作用大于磷素籽粒生产效率对产量的作用。5.FACE处理使:1)成熟期植株含钾率平均降低8.81%,常规籼稻降幅最大;使成熟期钾素累积量平均增加18.25%,常规粳稻、杂交籼稻、常规籼稻分别增加了 13.65%、23.47%、16.51%;2)显着增加水稻茎鞘、穗吸钾量,叶片吸钾量略有下降;3)促进了不同生育阶段的吸钾量的增加,以抽穗-成熟阶段增幅最大,平均增加23.11%,杂交籼稻增幅最大;4)使成熟期单穗吸钾量显着增加2.54%,杂交籼稻增幅最大;5)促进了水稻群体吸钾强度的增加,成熟期平均增加18.68%,杂交籼稻增幅最大;6)增加了茎鞘和穗的钾素分配比例,降低了叶片的钾素分配比例,增加了茎鞘叶钾素转运量和结实期穗部钾素的增加量的增加,分别平均增加了 44.04%、55.43%、,前者以杂交籼稻增幅最大、后者以常规粳稻增幅最大;7)使常规粳稻、杂交籼稻、常规籼稻钾素籽粒生产效率分别提高了 12.91%、6.64%、16.85%。综合分析表明,提高植株含钾率、移栽-分蘖阶段吸钾量、茎鞘吸钾量、单穗吸钾量、吸钾强度均有利于成熟期钾素累积量的提高;成熟期钾素累积量、钾素籽粒生产效率均是提高产量的重要钾素因子,钾素累积量对产量的作用大于钾素籽粒生产效率对产量的作用。6.FACE处理:1)叶片的叶绿素a、b、a+b含量,拔节期分别平均降低4.19%、4.27%、4.20%,抽穗后20天分别平均降低5.17%、7.12%、5.50%,均以杂交籼稻降幅最大;增加了抽穗期叶绿素a、b、a+b含量,分别平均增加3.79%、3.78%、3.79%,均以常规粳稻增幅最大;2)显着降低了拔节期、抽穗后20天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分别平均降低5.98%、4.97%,分别以杂交籼稻、常规粳稻降幅最大;增加了抽穗期叶片净光合速率,平均增加4.31%,常规粳稻增幅最大;3)显着降低了拔节期、抽穗期及抽穗后20天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平均降低4.94%、12.04%、19.13%,拔节和抽穗期以常规粳稻降幅最大,抽穗后20天以杂交籼稻降幅最大;4)显着降低了拔节期、抽穗期及抽穗后20天叶片的GS酶活性,分别平均降低15.72%、10.82%、7.49%,品种间无显着差异;GOGTA的活性分别平均降低0.91%、3.71%、0.79%,拔节和抽穗后20天均以常规籼稻降幅最大,抽穗期以常规粳稻降幅最大。相关分析表明,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净光合速率呈极显着线性正相关,抽穗期叶片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与氮代谢酶活性显着线性正相关。综上所述,FACE处理显着提高了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品种间差异较大;显着促进了成熟期氮素累积量、磷素累积量、钾素累积量的提高,品种间差异较大;提高了氮素籽粒生产效率、钾素籽粒生产效率,大部分品种降低了磷素籽粒生产效率;降低了成熟期植株含氮率、植株含钾率,提高了植株含磷率;(氮、磷、钾)养分累积量和(氮、磷、钾)养分籽粒生产效率均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但养分累积量对产量的影响要大于养分籽粒生产效率对产量的影响。总体来看,籼稻品种对大气CO2浓度升高的响应要明显大于粳稻品种,或者说,籼稻品种在大气CO2浓度升高后比粳稻品种具有更高的养分吸收利用潜力。
李斌,吴昌智,马勇[7](2020)在《建湖县水稻生产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文章对江苏省建湖县1949—2019年以来水稻生产的耕作制度、品种应用、面积产量、栽培技术的变化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回顾,并对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水稻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为建湖县水稻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提供参考。
张标明[8](2020)在《水稻抗白叶枯病主效基因Xa14的克隆与功能分析》文中提出水稻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由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Xoo)引起的白叶枯病是造成水稻大面积减产的罪魁祸首之一,农业生产中控制白叶枯病流行的最佳方法是利用主效抗白叶枯病基因改良水稻品种的抗性。主效抗病基因的克隆与功能的研究对减轻水稻的病害有着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Xa14是完全显性抗性、特异性专抗白叶枯病菌菲律宾致病小种P5(PXO112)的主效抗病基因。本研究利用IR24/IRBB14杂交F2分离群体中的599个单株,将Xa14精细定位于分子标记52940和RM5473之间。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在定位区间找到一个编码BED-NLR蛋白的候选基因,命名为RGAf-BB14。将该候选基因转入感病亲本IR24中进行功能互补验证,结果发现携带RGAf-BB14转基因植株对PXO112都表现抗性,并且T1代家系符合共分离检测,说明RGAf-BB14就是Xa14基因。比较测序发现,Xa14与Xa1是等位基因。同时,通过同源克隆和转基因互补实验证明Xa1-2和Xa31(t)是同一个基因,并且也是Xa1和Xa14的等位基因。此外,我们对该位点各等位基因所编码蛋白进行分析,发现了它们LRR区中存在一种特异性且高度保守的重复结构,称为中间串联重复(central tandem repeat,CTR)。并且,我们还命名了多个可能影响水稻抗性的结构域。比如,感病基因RGAf编码的蛋白中有干涉基序(intervening motif),而XA1、XA1-2和XA14蛋白中都没有;XA14中有连接子基序(linker),而XA1与XA1-2蛋白中不存在连接子。为了研究Xa1、Xa1-2、Xa14基因的关系,将它们分别进行杂交。接种白叶枯病菌后发现,Xa1/Xa14和Xa1-2/Xa14杂交植株的抗病程度都比亲本抗病程度低,而Xa1/Xa1-2杂交植株的抗病程度与亲本相比无明显差异。说明Xa1、Xa1-2与Xa14对白叶枯病菌的抗性可能存在拮抗作用,Xa1与Xa1-2之间不存在这种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三个基因编码的蛋白可能通过氨基端的BED结构域在细胞核中发生相互作用。此外,对100个来自禾本科的同源蛋白进行进化分析,结果显示,RGAf可能首先起源于一种野生水稻,然后Xa14起源于RGAf。Xa1和Xa1-2可能是由Xa14进化生成的,但是很难确定Xa1和Xa1-2哪个出现更早。为了探究Xa14的抗病机理,对抗感材料IRBB14与IR24分别接种PXO112后分析抗病相关下游基因的表达量情况。结果发现,抗病亲本IRBB14中的Os WRKY45基因表达量明显升高。我们在携带Xa14材料中超量表达细菌的水杨酸羟化酶Nah G基因后接种PXO112,发现超量表达Nah G基因的植株对病原菌的抗性显着下降。该结果表明,在超量Nah G植株中Xa14的抗病性受到了抑制。本研究以白叶枯病为研究对象,分离克隆了Xa14以及其等位基因Xa1-2和Xa31(t),并发现Xa14、Xa1和Xa1-2之间有复杂的作用关系。如果将其聚合在同一水稻植株中,对抗性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该研究还对Xa14以及其等位基因的抗病机制进行了初步探究,发现Nah G基因可能会抑制Xa14的抗性。这些研究结果能够为水稻抗病育种提供基因资源和理论基础。
梁玉刚,陈璐,廖欣,陈奕沙,胡雅林,余政军,陈灿,黄璜[9](2020)在《水稻垄作养殖蚯蚓对植株生长特性与产量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解决水稻平作栽培与蚯蚓无法共存的难题,本研究提出一种水稻垄作栽培养殖蚯蚓的技术模式,并探究了水稻垄作栽培与养殖蚯蚓结合对水稻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通过设计常规水稻垄作栽培(CK)、水稻垄作放养蚯蚓20 g·m-2(RE1)、40 g·m-2(RE2)和60 g·m-2(RE3)的田间对比试验,研究水稻垄作养殖稻蚯蚓模式下植株地上部生长特性、根系生长特性和产量及产量构成。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RE3、RE2和RE1处理水稻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在孕穗期至成熟期增幅分别为10.81%~13.70%、9.14%~12.44%和7.23%~8.82%,叶面积指数增幅分别为8.39%~14.40%、6.33%~10.94%和7.02%~10.34%;水稻垄作养殖蚯蚓模式增加了水稻根系干物质量、根冠比、根数和根体积,降低了齐穗后剑叶叶片丙二醛含量,提高了剑叶SOD和POD活性,维持抽穗后剑叶SPAD值和根系伤流液在较高水平,减缓了剑叶叶片衰老,有效提高了抽穗后植株干物质的积累,为水稻产量稳产及增产奠定基础。研究还发现,水稻垄作养殖蚯蚓模式中,RE2和RE3处理的水稻地下部和地上部生长特性整体均优于RE1处理。
杜逸凡[10](2020)在《稻稻-油/薯三熟制模式下机插双季稻温光资源利用特征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对缓释氮肥配施的响应》文中研究表明
二、杂交水稻作后季稻栽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杂交水稻作后季稻栽培(论文提纲范文)
(1)南方地区双季晚稻寒露风危害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寒露风危害阶段和指标 |
1.1 危害阶段 |
1.2 寒露风指标 |
2 寒露风发生的大气环流背景及预测预报 |
2.1 大气环流背景 |
2.2 预测预报方法 |
3 寒露风发生规律和监测评估 |
3.1 寒露风发生规律 |
3.2 监测与评估技术 |
3.2.1 单点观测 |
3.2.2 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 |
3.2.3 多因子综合监测 |
4 寒露风防御技术 |
4.1 根据安全齐穗期安排晚稻播种期 |
4.2 选择耐低温品种,合理搭配早、晚稻熟性 |
4.3 加强田间管理,多措并举 |
5 存在问题和研究展望 |
(1)寒露风多因子致灾机理及多气象要素指标研究 |
(2)寒露风农业气象智能精准预报技术研究 |
(3)寒露风精密监测评估技术研究 |
(4)寒露风精细服务技术体系研究 |
(2)再生稻迎来发展的春天(论文提纲范文)
浙江嵊州:再生稻成为“致富米” |
再生稻的概念与优势 |
再生稻的种植条件及品种选择 |
一、种植条件 |
二、品种选择 |
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
一、头季稻种植管理 |
1. 良种选用。 |
2. 适时播种。 |
3. 合理密植。 |
4. 科学施肥。 |
5. 病虫防治。 |
6. 适时收获。 |
二、再生稻种植管理 |
再生稻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科技进步让再生稻发展迎来春天 |
(3)中国海水稻背后的故事(论文提纲范文)
大海馈赠给人类的一份神秘礼物 |
一个稻作界的哥德巴赫猜想 |
到沙漠王国去种水稻 |
永恒的课题 |
(4)头季稻氮肥运筹对再生稻根际机能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2.1 水稻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测定 |
1.2.2 水稻根系伤流量测定 |
1.2.3 土壤样品采集 |
1.2.4 根际土壤相关酶活测定 |
1.2.5 根际土壤微生物总DNA提取及PCR扩增 |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头季-再生季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
2.2 水稻根系活力及其与再生季产量的相关性 |
2.2.1 根系伤流强度的变化 |
2.2.2 根系伤流强度与再生季产量的相关性 |
2.3 根际土壤酶活性变化及其根系活力的相关性 |
2.3.1 土壤酶活性变化 |
2.3.2 根系伤流强度与土壤酶活性的相关性 |
2.4 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变化 |
2.4.1 根际土壤细菌群落Alpha多样性分析 |
2.4.2 根际土壤细菌群落PCA分析 |
2.4.3 根际细菌群落构成分析 |
2.4.4 根际土壤细菌功能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5)稻油轮作系统不同种植模式对水稻和油菜生长发育和周年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文献综述 |
1.1 轻简化种植模式较传统种植模式的优势 |
1.2 直播稻研究概述 |
1.2.1 直播稻的分类 |
1.2.2 直播稻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
1.2.3 国内直播稻现状 |
1.3 油菜研究概述 |
1.3.1 我国当前油菜生产现状 |
1.3.2 直播油菜产量与群体结构特征 |
1.3.3 直播油菜面临的问题 |
1.4 稻油轮作概述 |
1.4.1 稻油轮作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田间管理 |
2.4 试验测定项目及方法 |
2.4.1 气象数据 |
2.4.2 耗水量与水分利用效率 |
2.4.3 植株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2.4.4 经济效益 |
2.5 数据统计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土壤与气象数据 |
3.2 不同种植模式下水稻群体结构特征与产量的差异比较 |
3.2.1 不同种植模式对水稻株高的影响 |
3.2.2 不同种植模式对水稻分蘖的影响 |
3.2.3 不同种植模式对水稻地上部生物量的影响 |
3.2.4 不同种植模式对水稻产量及构成因子的影响 |
3.3 水稻季不同水稻种植模式下的耗水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 |
3.4 不同稻油轮作模式下油菜群体的结构特征与产量表现 |
3.4.1 不同稻油轮作模式下油菜株高表现 |
3.4.2 不同稻油轮作模式下油菜茎粗表现 |
3.4.3 不同稻油轮作模式下油菜单位面积根重表现 |
3.4.4 不同稻油轮作模式下油菜地上部生物量表现 |
3.4.5 不同稻油轮作模式下油菜的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 |
3.5 不同稻油轮作模式下油菜水分利用效率 |
3.6 不同稻油轮作模式周年生育期和周年产量的比较 |
3.7 不同稻油轮作模式周年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比较 |
3.8 不同稻油轮作模式经济效益的比较 |
4 讨论 |
4.1 不同种植模式下水稻的群体结构特征和产量差异 |
4.2 不同水稻种植模式下的水分利用效率 |
4.3 不同稻油轮作模式下油菜的群体特征和产量 |
4.4 不同稻油轮作模式周年产量分析 |
4.5 不同稻油轮作模式资源利用效率的差异 |
4.6 不同稻油轮作模式经济效益分析 |
4.7 稻油轮作双直播可行性分析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大气CO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形成及氮磷钾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前言 |
1 引言 |
2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植物影响的研究方法 |
3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
3.1 生育期 |
3.2 株高和分蘖 |
3.3 源库性状 |
3.4 物质生产与分配 |
3.5 产量及构成因素 |
4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水稻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
4.1 氮素的吸收 |
4.2 氮素的分配与转运 |
4.3 氮素的利用 |
5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水稻磷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
5.1 磷素的吸收 |
5.2 磷素的分配与转运 |
5.3 磷素的利用 |
6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水稻钾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
6.1 钾素的吸收 |
6.2 钾素的分配与转运 |
6.3 钾素的利用 |
7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光合作用及其生理指标的影响 |
7.1 叶绿素 |
7.2 光合作用 |
8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氮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
9 我国粮食作物及水稻生产的历史与演变及粮食作物农用化肥施用的历史与演变 |
9.1 我国粮食生产的历史与演变 |
9.2 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化肥使用的历史与演变 |
9.3 我国水稻生产的历史与演变 |
10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10.1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10.2 技术路线 |
11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平台 |
2.2 试验设计 |
2.3 供试材料的培育 |
2.4 测定内容与方法 |
2.5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生育期的影响 |
3.2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成熟期株高的影响 |
3.3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主要生育期茎蘖(穗)数及成穗率的影响 |
3.4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源库的影响 |
3.5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 |
3.6 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3.7 产量构成因子对产量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生育期、株高及分蘖发生的影响 |
4.2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源库的影响 |
4.3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 |
4.4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5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平台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2.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氮素吸收的影响 |
3.2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氮素分配、运转的影响 |
3.3 对氮素利用的影响 |
3.4 成熟期氮素累积量、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氮素吸收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4.2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氮素分配比例、氮素转运的影响 |
4.3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氮素利用的影响 |
4.4 成熟期氮素累积量、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对产量的影响 |
5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磷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平台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2.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磷素吸收的影响 |
3.2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磷素分配、运转的影响 |
3.3 对磷素利用的影响 |
3.4 成熟期磷素累积量、磷素籽粒生产效率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3.5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氮磷吸收比例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磷素吸收及构成因子的影响 |
4.2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磷素分配、运转的影响 |
4.3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磷素利用的影响 |
4.4 磷素吸收利用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5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平台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2.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钾素吸收的影响 |
3.2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钾素分配、运转的影响 |
3.3 对钾素利用的影响 |
3.4 成熟期钾素累积量、钾素籽粒生产效率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3.5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氮钾吸收比例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钾素吸收及构成因子的影响 |
4.2 大气CO_2浓度升高条件下不同类型水稻品种钾素分配、运转、利用的影响 |
4.3 钾素吸收利用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5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叶片光合特性及一些氮代谢生理指标的影响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平台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2.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2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3.3 不同类型水稻叶片净光合速率与叶片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
3.4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谷氨酰氨合成酶和谷氨酸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
3.5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3.6 叶片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对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4.2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叶片氮代谢酶活性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5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7.2.1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的影响 |
7.2.2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7.2.3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磷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7.2.4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7.2.5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氮磷钾吸收比例的影响 |
7.3 本研究的创新点 |
7.4 本研究尚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
7.5 参考文献 |
攻读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7)建湖县水稻生产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历史回顾 |
1.1 耕作制度 |
1.1.1 第一次沤改旱 |
1.1.2 第二次沤改旱 |
1.1.3 推广双三熟 |
1.2 种植品种 |
1.2.1 土改良 |
1.2.2 籼改粳 |
1.2.3 高改矮 |
1.2.4 粳改杂 |
1.2.5 杂改粳 |
1.3 面积单产 |
1.3.1 产量较低阶段 |
1.3.2 产量发展阶段 |
1.3.3产量徘徊阶段 |
1.3.4 产量提高阶段 |
1.3.5 产量突破阶段 |
1.3.6 产量较高阶段 |
1.4 栽培技术 |
1.4.1 种植方式 |
1.4.2 育秧技术 |
1.4.3 叶龄模式栽培技术 |
2 现状分析 |
2.1 农田基础设施薄弱 |
2.2 有效劳动力不足 |
2.3 种植技术不到位 |
2.4 品牌影响力不大 |
3 发展思考与建议 |
3.1 转变农业生产方式 |
3.2 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
3.3 强化农业科技支撑 |
3.4 推进全程机械化 |
3.5 加强品牌质量建设 |
(8)水稻抗白叶枯病主效基因Xa14的克隆与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前言 |
1.1 水稻白叶枯病 |
1.2 植物的先天免疫系统 |
1.2.1 PTI |
1.2.2 ETI |
1.2.3 PTI和ETI的关系 |
1.3 水稻抗白叶枯病主效基因的研究进展 |
1.4 NLRs抗病基因的结构与功能 |
1.5 NLRs抗病基因的进化 |
1.6 水稻抗病等位基因的研究 |
1.7 稻属的组成和进化 |
1.8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水稻材料和主要菌株 |
2.2 病原菌的培养、接种、调查及分析 |
2.2.1 病原菌的培养、接种及调查 |
2.2.2 细菌生长曲线分析 |
2.3 载体构建 |
2.3.1 功能互补遗传载体的构建 |
2.3.2 酵母双杂交载体的构建 |
2.3.3 双分子荧光互补载体的构建 |
2.3.4 免疫共沉淀载体的构建 |
2.4 核酸操作及基因分析 |
2.4.1 DNA抽提及SSR分析 |
2.4.2 高质量DNA抽提及Southern杂交分析 |
2.4.3 水稻叶片总RNA抽提 |
2.4.4 RNA反转录和基因表达检测 |
2.5 蛋白质互作分析 |
2.5.1 酵母双杂交实验 |
2.5.2 BiFC实验 |
2.5.3 Western blot实验 |
2.5.4 免疫共沉淀实验 |
2.6 RGAF同源蛋白的进化分析 |
2.7 水稻种质资源中等位基因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Xa14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
3.1.1 Xa14的精细定位 |
3.1.2 Xa14候选基因的鉴定 |
3.1.3 候选基因RGAf-BB14 的功能验证 |
3.1.4 转基因植株的共分离分析 |
3.1.5 Xa14抑制白叶枯病菌的生长繁殖 |
3.1.6 Xa14基因不受病原菌诱导表达 |
3.1.7 Xa14基因的拷贝数分析 |
3.2 Xa1-2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
3.2.1 候选基因的序列分析 |
3.2.2 RGAf-BB2基因增强水稻对白叶枯病菌的抗性 |
3.2.3 Xa1的功能验证 |
3.2.4 Xa1、Xa1-2和Xa14基因的抗谱比较 |
3.3 Xa1、Xa1-2和Xa14基因的遗传关系 |
3.3.1 Xa1减弱Xa14介导的抗病功能 |
3.3.2 Xa1不影响Xa14的表达量 |
3.3.3 Xa1-2也减弱Xa14介导的抗病功能 |
3.4 XA1、XA1-2和XA14蛋白的功能分析 |
3.4.1 XA1、XA1-2和XA14蛋白的序列分析 |
3.4.2 XA1和XA14蛋白在酵母中的互作关系 |
3.4.3 Bi FC验证XA1-BED和XA14-BED蛋白互作 |
3.4.4 Co-IP验证XA1-BED和XA14-BED蛋白互作 |
3.5 XA1、XA1-2和XA14蛋白同源物的进化分析 |
3.6 Xa1、Xa1-2和Xa14基因的全球地理分布 |
3.7 Xa14抗病机制的探究 |
3.7.1 Os WRKY45在携带Xa14的植株中表达量显着上升 |
3.7.2 超量表达NahG基因会减弱Xa14的抗病功能 |
3.7.3 Xa1-2和Xa14的抗性受病原菌TALE的诱导 |
4 讨论 |
4.1 Xa1、Xa1-2和Xa14的抗性不同的探讨 |
4.2 Xo1 可能是Xa1、Xa1-2和Xa14 的等位基因 |
4.3 Xa1、Xa1-2和Xa14发生互作影响水稻的抗病性 |
4.4 Xa14抗病机制的初探 |
4.4.1 OsWRKY45可能参与Xa14介导的抗病反应 |
4.4.2 SA可能介导Xa14基因的抗病功能 |
4.5 Xa1、Xa1-2和Xa14复等位基因在育种中的应用前景 |
参考文献 |
附录I |
附录II 作者简介 |
致谢 |
(9)水稻垄作养殖蚯蚓对植株生长特性与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与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产量及产量构成 |
1.3.2 地上部生长性状调查 |
1.3.3 剑叶生长性状 |
1.3.4 根系生长性状调查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水稻垄作养殖蚯蚓对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
2.2 水稻垄作养殖蚯蚓对植株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2.3 水稻垄作养殖蚯蚓对植株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2.4 水稻垄作养殖蚯蚓对对植株根干物质和根冠比的影响 |
2.5 水稻垄作养殖蚯蚓对植株根体积和根数的影响 |
2.6 水稻垄作养殖蚯蚓对植株根系伤流液的影响 |
2.7 水稻垄作养殖蚯蚓对水稻剑叶生理性状的影响 |
3 讨论 |
3.1 水稻垄作养殖蚯蚓对植株地上部生长特性的影响 |
3.2 水稻垄作养殖蚯蚓对植株根系生长特性的影响 |
3.3 水稻垄作养殖蚯蚓对水稻剑叶生理性状的影响 |
3.4 水稻垄作养殖蚯蚓应用前景分析 |
4 结论 |
四、杂交水稻作后季稻栽培(论文参考文献)
- [1]南方地区双季晚稻寒露风危害研究综述[J]. 宋忠华,高文娟,刘富来,解娜,桑友伟,黄晚华. 中国农业气象, 2022(01)
- [2]再生稻迎来发展的春天[J]. 农新. 农村新技术, 2021(04)
- [3]中国海水稻背后的故事[J]. 陈启文.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 2021(01)
- [4]头季稻氮肥运筹对再生稻根际机能及产量的影响[J]. 黄锦文,吴珈谊,陈鸿飞,张志兴,方长旬,邵彩虹,林伟伟,翁佩莹,林文雄. 中国水稻科学, 2021(04)
- [5]稻油轮作系统不同种植模式对水稻和油菜生长发育和周年产量的影响[D]. 袁波.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5)
- [6]大气CO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形成及氮磷钾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D]. 周娟. 扬州大学, 2020
- [7]建湖县水稻生产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J]. 李斌,吴昌智,马勇. 基层农技推广, 2020(08)
- [8]水稻抗白叶枯病主效基因Xa14的克隆与功能分析[D]. 张标明.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1)
- [9]水稻垄作养殖蚯蚓对植株生长特性与产量的影响[J]. 梁玉刚,陈璐,廖欣,陈奕沙,胡雅林,余政军,陈灿,黄璜. 生态学杂志, 2020(10)
- [10]稻稻-油/薯三熟制模式下机插双季稻温光资源利用特征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对缓释氮肥配施的响应[D]. 杜逸凡. 湖南农业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