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欧研究的热点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朱晓中[1](2016)在《中国中东欧研究的几个问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的中东欧研究曾作为苏联学或克里姆林宫学的一个组成部分。1991年之后,中东欧地区国家脱离苏联集团而作为国际舞台上的独立主体。此后的中东欧研究也从苏联学或克里姆林宫学中剥离出来,成为国际政治研究的清晰可辨的客体。历史地看,中国的中东欧研究具有两个鲜明特征,即非连续性和政治性。受这两个特征影响,中国的中东欧研究经历了研究对象称谓、研究队伍、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方面的重大变化。随着中东欧地区国家欧(盟)洲属性不断增强和大转型进入新阶段,中东欧研究的欧洲性亦日益凸显。虽然中东欧国家本体论的研究依然具有合理性和必要性,但研究者必须正视中东欧国家的欧洲属性。当然,作为过往地缘政治的"遗产",整个中东欧地区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客体有可能逐渐式微。
徐刚[2](2020)在《改革开放40年来的中国(中)东欧研究:基于学科建设的初步思考》文中提出中国学界对东欧文学和东欧历史的介绍与研究很早就开始了,但从国际问题或世界政治的视角对(中)东欧问题进行全面研究大抵与改革开放同步。从研究对象的变化看,改革开放40年来的中国(中)东欧研究大体分为20世纪80年代的东欧研究和东欧剧变后的中东欧研究。而从研究的系统性和变化趋向来考察,中国(中)东欧研究则经历了一个不对称的"N型"进程,即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的"显学"、2004年数个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前后至2011年期间的"险学"以及2012年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倡议启动以来的"热学"。在此过程中,中国(中)东欧研究的内容与重点不断发生变化,呈现强政策导向性、重热点追踪性以及国别关注非均衡性的特征。与之相适应的是,有关研究机构经历了从恢复新建到骤然减少再到蓬勃发展的过程,从业人员则出现由相对集中到部分改行再到"跨界汇"的趋向。为强化学科建设和提升国际话语权,未来中国(中)东欧研究应重点关注以下几点:剖析老中青三代学人的差异,总结中国(中)东欧研究的阶段性和连续性;查找中国学界与国外学界的差距,归纳中国(中)东欧研究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探求中国学界对于该区域的定义,形塑中国(中)东欧研究的唯一性或中国范式。
任灵兰[3](2012)在《2011年中国世界史研究述评》文中研究表明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中国的世界史研究继续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下稳步向前发展,产生了一大批有创见、高质量的学术成果。并且表现出以下突出特点:重视对世界史研究中的重大理论问题的探讨;重视追踪国外世界史研究中的学术前沿问题;重视基础性研究与对策性研究相结合;重视史学研究中的现实关怀,即历史感与现实感的统一。
刘洋[4](2014)在《前苏东国家与中国经济体制转轨模式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传统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转轨一直以来是国内外学界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前苏东国家的剧变后,这些国家分别走上了不同的市场化转轨道路,由此形成了截然不同的转轨模式与转轨绩效。对此,一些学者坚持认为,以中国为代表的采取渐进式转轨的国家,因其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选择了正确的转轨方式和政策,从而实现了转轨过程中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而受“新自由主义”和“华盛顿共识”的影响,以俄罗斯为代表的前苏东地区的转轨国家,则多数采取了“休克疗法”的激进转轨方案,从而造成了这些国家在转轨伊始严重的经济衰退。另一些学者则认为,经济转轨的不同初始条件是引致这些国家在未来的转轨过程中具体模式和路径差异的根本原因。然而,由于“激进”或“渐进”的转轨方式所形成的经济绩效差异更直观地被中国遥遥领先的经济增速所表现出来,这使得“转轨方式决定论”的观点一度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进一步地,作为对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经济社会发展经验总结的“中国模式”也被认为是具有普遍适用意义的、经济转轨的最优模式和路径。尽管如此,看似盖棺定论的研究“共识”实则是基于市场化转轨以来不同国家绩效差异的表象而对经济转轨过程的一种经验论认识。它忽略了同样作为一种制度变迁过程的,经济体制转轨的初始条件,从而割裂了转轨国家在体制转型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结构、组织与制度的演化过程。随着转轨经济市场化与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基于“转轨方式决定论”思维进路的“激进”与“渐进”的两分法已经不足以独立地解释经济转轨问题的全部。而基于“中国模式”的研究视角尽管能够结合中国市场化改革与经济增长的现实场景而对渐进式的转轨过程进行较为直观的解释,但作为经济转轨的特殊性个案,“中国模式”则无法对其它转轨国家的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提供一个客观全面的分析框架。本文以转轨经济学为选题语境,综合运用转轨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比较体制研究等相关经济学科的理论研究方法,在对前苏东国家与中国经济改革和转轨的历史主义的制度分析基础上,主要就这些国家经济体制转轨的不同模式展开比较研究。为了突破以往类似的许多研究中对相关问题形成的错误的思维定势,本文以时间为主线对不同转轨国家从计划体制的形成到现今在后危机时代的制度改革进行了大跨度的历史回顾。其中包含了对这些国家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差异性所进行的考察;市场化转轨初期不同的转轨模式与转轨政策的比较;市场化转轨与全球化接轨互动过程中的战略选择和后危机时代持续改革与转型发展的探讨;对转轨国家体制转型与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转轨模式的形成与演化的重新认识,并基于长期、动态的视角对转轨绩效进行的客观评判;以及对转轨经济的政府职能转型、腐败治理和政治发展等问题的关注。笔者希望借助对上述问题的分析,通过“转轨——接轨”与“转轨——发展”的双重视角,系统阐释转轨国家在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中转轨模式的差异性及其动态演化过程,进而更全面、清晰地理解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转轨国家在经济改革、转轨与发展中形成的特定模式和路径。笔者坚信,本文的分析将在不断丰富转轨经济问题研究的同时,也对转轨国家未来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全文一共分为七章,每章内容具体如下:第一章是导论部分。首先通过对前苏东国家与中国自转轨以来市场化改革与经济发展的简要回顾来引出本文研究的主题。其次,是对本文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探讨。最后,就本文的选题语境、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进行简要介绍。第二章是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部分。由于本文对经济转轨模式的比较研究主要基于一个历史主义的制度分析框架,所以,笔者围绕经济学研究中不同学派和代表性学者对制度问题的分析或制度理论展开概括性地回顾。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有关经济体制转轨研究的主要国内外文献分门别类地进行系统梳理,进而为后文的研究工作提供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主要对转轨前的这些传统社会主义国家不同的计划体制进行深入研究。笔者围绕对不同计划体制及其改革过程的分析,指出这些国家经济转轨初始条件的差异所在,并以此为研究出发点,进一步挖掘转轨国家从“计划”到“市场”过程中不同转轨模式与转轨路径选择背后深层的制度因素。第四章围绕经济转轨的驱动机制、遗传与选择机制,以及市场化转轨初期不同国家采取的具体转轨方式和政策来综合比较经济体制转轨的不同模式。笔者根据前苏东国家与中国在市场化过程中不同的转轨方案与制度安排,结合当时转轨经济的具体情况,对激进式转轨的“休克疗法”,以及以“双轨制”为代表的渐进式改革与“中国模式”等问题进行了重新的认识与思考。第五章以“转轨——接轨”为研究视角,一方面,详细介绍市场化转轨与全球化接轨互动过程中转轨经济参与全球化进程的战略选择,并进一步阐释不同的市场化转轨模式对这些国家的全球化发展战略所产生的影响。另一方面,结合当前全球后危机时代的大背景,在具体介绍转轨国家应对和处理全球经济危机所采取的政策措施的同时,深入剖析这些国家在市场化改革、经济结构与发展方式上存在的各种问题。第六章以“转轨——发展”为研究视角,基于对转轨国家在体制转型与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转轨模式的动态演化分析,以及市场化以来这些国家长期转轨绩效的客观评价,深入探讨不同的转轨模式与路径对转轨经济长期增长的具体影响。此外,笔者对转轨国家的政府职能转型、腐败治理、市场化与政治发展等议题也给予了特别的关注,进而寻求这些国家的经济转轨与其未来发展和现代化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七章是对本文研究的总结与评述。笔者在全文研究的基础上,详细给出了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和基本观点,并对以往研究存在的一些偏见和误解,以及有关转轨经济未来改革与发展的基础性共识或一般性的政策建议进行了评述和展望。最后是对本文可能存在的理论创新与不足之处的总结和归纳。
李微[5](2017)在《德国欧洲和平秩序观视角下的德俄安全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博士论文主要以德国欧洲和平秩序观视角下的德俄安全关系为研究对象。首先从理论上探讨何为德国的欧洲和平秩序观,引入冷战后德国重要学者对欧洲和平秩序观的研究成果和理论视角,界定德国学术视野下欧洲和平秩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与此同时,分析冷战后德国政府在欧洲和平秩序建构过程中的外交实践和具体措施,以探讨德国欧洲和平秩序观的实施路径和完成程度。在此基础上,论文分析了冷战后德俄双边关系的演变过程,并通过两个具体案例深入探究德俄两国在建构欧洲和平秩序时不同的外交理念和国际视野。最终得出结论:无论从国家利益层面、还是区域建构方向层面、抑或是国际角色定位层面出发,德俄两国都有着不同的外交理念,从而对欧洲和平秩序的建构具有不同设想。因此,许多德国政治精英和学者都认为,乌克兰危机体现了俄罗斯对现存欧洲和平秩序的挑战。德俄关系对于欧洲和平秩序的未来建构方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反过来,德国对欧洲和平秩序观的调整,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德俄安全关系。后乌克兰危机时代的德俄关系将如何发展,欧洲和平秩序能否在德俄合作的基础上得以重建,是本文希望回答的问题。欧洲和平秩序的基本原则是在1990年11月签订的《新欧洲巴黎宪章》中确定下来的,它包括边界的不可改变、放弃使用武力、和平解决冲突以及尊重欧洲国家主权。以上述基本原则为出发点,德国学界从不同理论视角出发,形成了对欧洲和平秩序的不同界定和解释。但其原则和核心是基本一致的:1.“秩序”指的是一种社会学意义上的制度。这种制度通常拥有一个社会目标,由“稳定的、受到尊崇并重复出现的行为规范”1所构成,并能够在一个特定的共同体中为在其中生活的个体行为进行管理,通过调整行为准则的方式来影响个体行为和意图2。“国际秩序”的主要目的则是为了建构一种由国家所构成的社会、或者国际社会,并在这个社会中实现特定的行为目标,如维护国际社会本身的生存、维护国家的独立和外部主权、以及追求平等。同时,要像广义的社会一样,限制暴力、信守承诺以及尊重财产所有权。2.“和平秩序”指的是一种国际关系层面上的制度。它指明国际社会的行为准则。在大多数情况下,相关行为体都会尊重该准则。树立和平秩序的目的是:规范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使它们之间的地位差异不致升级为武力对抗。因此,国家是“和平秩序”所针对的主要行为体,使用和平手段解决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和差异,则是“和平秩序”的主要社会目标。3.“欧洲和平秩序”指的是被欧洲国家所普遍接受的国际行为准则。是一种区域性国际关系制度。4.为了确保欧洲和平秩序的有效性和执行力,需要进行相应的机制建设。其中,能在全欧范围内,尤其在西方联盟和俄罗斯之间起到桥梁和危机管制作用的,有欧安组织和北约-俄罗斯理事会这两个多边组织,同时也可以借用美俄双边关系和欧俄双边关系的沟通渠道。欧洲和平秩序的理念在冷战后德国的政治实践中得到了运用和发展。德国外交在冷战后保持了较高的连续性,其中包括欧洲和平秩序的建构思路:1.欧洲持久和平的前提条件是一个统一的欧洲;2.所有欧洲国家都应当遵循民主法治的政治原则,在尊重人权、民主、国际法等基本西方价值观的基础上,平等地参与到欧洲和平秩序建构进程之中;3.促进欧洲国家进一步的合作、融合和利益交织,使欧洲国家自愿将一部分国家主权交付于一个共同体机构,扩大西欧已有的融合进程,使之向全欧范围内扩散。本文的核心论点是:从德国的欧洲和平秩序观视角出发,俄罗斯在乌克兰的行为损害了欧洲和平秩序的基本原则,从而开启了欧洲重新分裂、对抗和不稳定的新时代。而一个对抗的、分裂的欧洲不符合德国的安全利益。与此同时,作为欧洲经济上最为强大、政治上欧盟“发动机”的德国,也有义务作为主导力量,重建欧洲和平秩序。在此过程中,除了团结德国传统的欧洲和大西洋盟友之外,最为重要的,是改善德俄关系,找到共同利益,重建互信平台。因为德国设想下的欧洲和平秩序只有在“与俄罗斯一起,而非对抗俄罗斯”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实现。本文的论证脉络是:1.收集德国学界对冷战后欧洲和平秩序的研究成果,从德国视角出发,理解欧洲和平秩序的内涵和外延,为德国欧洲和平秩序观的形成和发展找出理论依据;2.分析冷战后德国政府针对欧洲和平秩序做出的重要官方表述,以及相关外交实践,探究德国政界在冷战后欧洲和平秩序建构过程中所持立场、所采取的措施、以及所施加的影响,理解德国政治精英对冷战后欧洲和平秩序的设想:3.在上述德国欧洲和平秩序观的理论依据和政治实践基础上,以此为视角,分析德俄关系在冷战后的发展轨迹,以此说明三个观点:A.冷战后的德俄特殊关系在欧洲整体和平秩序建构中起到了重要作用;B.德国独特的欧洲和平秩序观深刻影响德国的俄罗斯政策,也因此深刻影响冷战后德俄安全关系;C.乌克兰危机中所凸显的德俄在欧洲和平秩序观层面的认知不同并不是一时之间形成的,在冷战后的十几年间,德俄在欧洲和平秩序建构方向和理念上一直具有本质区别和深层次矛盾,这些区别和矛盾在乌克兰危机中爆发出来,从而使德国精英彻底意识到:德国设想中的欧洲和平秩序必须重建;4.之后,论文分析两个现实案例,通过实证方式探讨德俄外交与安全理念差异的具体表现形式,并加入美国因素、中东欧国家因素和其它全球因素,以在多边框架下讨论德俄安全关系和欧洲和平秩序问题;5.最后,在对过去的回顾、和对具体案例分析的基础上,论文从国家利益、区域定位和全球视角三个层面出发,分析并总结了德俄在外交与安全理念、尤其是在欧洲和平秩序建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深层次矛盾。与此同时,也指出德俄之间依然拥有的共同利益、以及能够影响德俄关系的其它变量。最终对德俄安全关系的未来发展做出展望。论文最后认为,在未来欧洲和平秩序的重建过程中,德俄安全关系依然是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
曹晓云[6](2019)在《冷战后欧美分歧及其影响》文中指出欧美关系是大国关系中最密切同时又正经历着剧烈变动的一对关系。随着冷战的结束,国际格局和欧洲安全局势均发生变化。由于“共同敌人”的消失,欧洲对美国的安全依赖下降,大西洋联盟的核心基础动摇,欧美外交政策和跨大西洋关系均受到巨大冲击。欧美关系在冷战后进入新的发展时期。随着欧洲一体化的快速推进和欧盟在国际事务中影响力的上升,欧盟希望摆脱冷战时期一直受美国控制的状态,与美国发展平等的伙伴关系。而美国的反应则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不得不重视欧盟在地区和全球事务中的新角色和新地位,并谋求在继续保持跨大西洋联盟和推进北约转型的同时,重视与欧盟发展关系,欧美先后通过《跨大西洋声明》、《跨大西洋新纲要》等文件和机制。与此同时,由于欧盟在国际政治、经济等领域影响力的增大,欧盟在后冷战时期跨大西洋关系的重构进程中的发言权也在增大,这使得美国对欧洲一体化的发展产生疑虑和担心。美国认为,冷战后欧洲一体化的深化和扩大与美国对欧政策和战略利益相冲突。事实上,欧盟的发展给美国霸权和传统的跨大西洋关系带来新的挑战。由此,欧美特殊关系在冷战后调整的过程中也伴随着双方在各领域矛盾分歧日渐凸显。通过梳理和总结冷战后欧美关系的演变,本论文认为,冷战后欧美在保持合作的前提下,双方在地缘安全领域、经济领域以及全球治理等领域的竞争和分歧构成了冷战后欧美关系的重要内容,也将作为影响未来双方关系的主要因素延续存在下去。欧美地缘安全关系一直以来被视为欧美关系的晴雨表,也是欧美同盟一直得以保持的最主要原因。冷战后欧美地缘安全状态和战略目标出现分化,为了应对冷战后国际格局和欧洲安全秩序发生的变化,欧盟加强一体化和独立防务能力的建设,试图取得在欧洲安全领域更大的话语权,然而,美国仍将将北约继续作为维护美国欧洲霸权的工具,主导北约进行东扩和战略调整,欧美在欧洲安全主导权、俄罗斯的崛起和地区重大国际问题等方面摩擦和分歧不断。欧美在地缘安全领域的分歧也影响和牵动着欧美其他领域关系的发展。冷战后,欧盟通过东扩和统一货币,成员国增至28个,欧盟的经济实力也随之大增,成为美国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欧美在农产品、工业制成品以及围绕拓展国际市场等方面的竞争不断加剧,尤其是欧盟推出统一的货币欧元,欧元的正式诞生和运行对美元和美国金融霸权形成挑战。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诱使欧债危机发生以来,欧美也因应对危机的路径和举措方面发生分歧,合作受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冷战后全球性问题不断涌现。全球经济治理、全球气候治理,以及打击恐怖主义和维护全球网络空间安全,成为国际关系和欧美关系的新内容。欧盟试图通过全球治理来推广欧盟“善治”的理念和强化欧盟在全球事务中的话语权,但美国将全球治理作为自己的全球战略的一部分,欧美对全球治理存在认识上的“温差”,在应对全球事务的手段和措施也不同,导致欧美在应对全球性问题的过程中摩擦和分歧也不断。冷战后,欧美在地缘安全、经济领域和全球治理等领域分歧的增大,给欧美关系和国际格局均产生了重大影响。跨大西洋联盟日益走向松散化。欧美政治联盟裂痕扩大,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外交安全政策不同步性凸显,决定了后冷战时期跨大西洋关系的重构是一个艰难的博弈过程,欧美分歧的扩大也将推动国际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继续发展。欧盟和美国一直是中国外交的重要对象。作为当今国际社会正在崛起中的大国,与欧美的关系直接影响着中国的国际战略环境。欧美分歧有利于中欧合作范围和共同利益扩大,也有利于中美欧三边关系的互动,因此我们既要客观理性认识欧美存在的分歧,利用欧美之间的分歧,充分认识到中美欧三边关系的重要性,运作和管理好中美欧三边关系,又要进一步提高战略定位,发展综合国力,在国际社会上发挥中国大国的作用和影响力,在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的过程中,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唐诗[7](2019)在《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历程及基本经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已经走过70个年头,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经历了国内国际形势的重重考验,已经成为地区性和世界性大国,并稳步向世界强国迈进。新时代的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在经历了不同阶段的继承、总结、发展、探索和创新后,形成了成熟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体系,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作为其精髓也不断发展完善,与中国外交的总体目标和任务相配合,与中国外交同步迈向新阶段。自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就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确定为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1953年周恩来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此后中国共产党始终继承和发展这一外交智慧,为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环境做出不懈努力。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对时代主题的判断和国际格局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中国外交政策第一次被明确地概括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党的十三大报告第一次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写入党代会报告。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做出的正确选择,也是和平外交政策的支撑和依据,这符合中国人民的利益,也符合世界人民的利益。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的前提下,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对外理念,这标志着中国外交的目标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外交对内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服务,对外为实现改革开放的深化发展争取良好的外部条件服务。随着中国自身实力的不断增强、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国外交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如何化解压力、抓住机遇也成为新时代中国和平外交必须解决的问题。党的十九大作出重要政治论断:“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一重要论断开启了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也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的新阶段,在此背景下,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内涵和外延得到进一步升华。在中国和平外交政策不断深化发展的进程中,维护国家利益是其基本出发点。从建国之初为维护新中国的政权安全和国家独立,到为扞卫中国的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再到为努力实现国家的统一大业和助推经济建设发展,中国和平外交政策始终坚定维护国家利益的根本立场。中国外交战略经历了最初的“一边倒”到“两个拳头打人”再到“一条线、一大片”上的变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也在外交实践的过程中逐步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外交规范。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始终顺应时代主题的变化和国际局势的发展,中国共产党注重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推动国际秩序向着更为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在中国外交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构建安全环境的同时,也为世界和平贡献了重要力量。基于上述背景,研究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演变和基本经验十分必要。本文的主要叙述脉络分为三个部分,包括引言、正文及结语。引言部分主要对论文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及研究重点与难点进行了论述,是对论文整体架构的把握,为论文的渐次展开提供了依据。正文部分由七个章节构成。第一章主要对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相关理论进行阐释,对其基本内涵、基本属性、影响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相关因素和基本逻辑进行了分析,从整体上对和平外交政策进行了论述。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新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思想来源,其一主要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着作,其中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和平观、时代观和国际关系思想;其二来自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和平观念;其三来源于近代中国以来晚清、民国、中国共产党早期对外交往三个阶段的和平观念,其中以中国共产党早期对外交往中的和平观念为重点论述,此外对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思想资源进行了简要分析。第三章主要阐释了建国初期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确立,在分析了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国内外背景后,详细分析了中国外交原则的确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及其对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奠基作用,同时对这一阶段和平外交政策的实践进行评价。第四章的时间跨度相对较长,在国内政策发生重大转向、国际安全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本文以对官方文本的分析得出和平外交政策在这一阶段徘徊发展的结论,但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发生了重大转折,以“三个世界”理论的提出和中美关系的突破为关键节点,中国和平外交政策得以继续发展。第五章记述了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全面发展,其内涵不断深化并以“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引领中国外交走向全方位发展阶段。此后中国外交延续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基本走向,中国选择了和平发展道路,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中国对世界的庄严承诺。在这一阶段,大国关系、周边关系、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以及多边外交全面开展。第六章以习近平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主要叙述内容,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使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迈向新阶段。第七章主要是总结了和平外交政策取得巨大成就的基本经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对和平外交政策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也进行了简要分析。本文的主体部分按时间脉络进行阐述,但不单纯叙述历史事件,在分析不同阶段影响和平外交政策的多种因素,如时代背景、国内外环境等因素的基础上,对和平外交政策内涵的丰富与发展进行阐释,对其实践成果加以分析,对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发展历程、不同历史时期的侧重点和阶段性特点进行总结和评价。结语部分对本论文的观点进行了总体概述,再次强调了本论题的研究意义和中国和平外交政策在实践过程中取得的巨大成就,对中国外交未来走向进行简要说明,同时对中国外交工作满怀希望,其必将走向日益精进与成熟。
申达宏[8](2019)在《21世纪以来的俄罗斯东北亚政策研究》文中指出21世纪以来,世界格局不断变幻,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朗。亚太地区凭借飞快的发展速度和雄厚的经济实力逐渐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东北亚地区则是亚太地区的主要组成部分。作为东北亚地区的重要国家,俄罗斯所面临的地缘现实和自身利益需求决定了俄罗斯要采取相应的东北亚政策。俄罗斯的东北亚政策是其外交政策的重要内容,必须予以重视并加以研究。21世纪以来的俄罗斯东北亚政策是在中、美、日等世界大国在东北亚地区战略利益和地缘政治诉求错综复杂的国际背景下,俄罗斯立足本国国情实际,既注重现实利益,又考虑长远发展,制定的涵盖政治、经济、安全等多方面内容在内的全方位策略。在东北亚地区的政治策略方面,俄罗斯的政策主要强调自己是该地区的重要成员之一,并能为地区事务发挥作用,防止被排斥在地区事务之外。在东北亚地区的经济策略方面,俄罗斯东北亚政策的核心是凭借其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某些经济优势,参与东北亚的经济一体化进程,带动其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经济发展。在东北亚地区的安全策略方面,俄罗斯东北亚政策的核心是通过发展双边关系,保证俄罗斯东部边境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同时积极参与该地区的各种安全对话与合作,保证东北亚局势的稳定,保证俄罗斯不被排斥在地区安全事务之外。虽然普京在其三个任期内对俄罗斯的东北亚政策进行过微调,但是对东北亚国家外交政策的总体思想没有变,那就是在依托欧亚地缘优势,在实用灵活的平衡外交基础上,通过加强与东北亚国家的合作,积极参与到东北亚国家事务中,最终达到重振俄罗斯大国地位的目的。梅德韦杰夫在总统任期内基本上秉持延续了普京的东北亚政策思想。近二十年的实践证明,普京的东北亚政策颇有成效,主要表现在:俄罗斯与中国建立起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使中俄的合作关系愈加稳固;俄罗斯与日本构筑了建设性伙伴关系,这必将推动两国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对朝韩双方奉行平衡外交,加强了俄罗斯在东北亚地区的发言权;与蒙古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确保了俄罗斯南部的安全与稳定。虽然还有一些因素制约着俄罗斯东北亚政策的实施,但随着俄罗斯国内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外交战略的适当调整,制约因素会逐渐好转,俄罗斯与东北亚各国的互利合作会不断加强。俄罗斯是中国最大的邻国,俄罗斯的外交政策,尤其是东北亚政策对中国有着重要的影响。西伯利亚和远东是俄罗斯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主要地区,在俄罗斯东北亚政策的推动下,俄罗斯开发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将使我国获得战略拓展新空间、能源进口新基地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新动力。
李贤栋[9](2019)在《戈尔巴乔夫外交新思维及其外交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面临国际国内严峻的形势,戈尔巴乔夫对外交思想以及外交实践均做了相当程度的改变,形成了以“新思维”为核心的外交思想。一改苏联传统的外交模式,戈尔巴乔夫外交新思维强调和平与合作,注重外交政策的灵活性,强调用对话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属于温和型的外交思想,对苏联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与西方资本国家的外交中,戈尔巴乔夫的外交新思维为苏联与美、日、西欧等国家的外交关系带来了全新的变化。在与美国的交往中,苏联放弃了与美国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对抗,呼吁双方减少敌对情绪,在裁军、核武器、地区热点问题上多采取让步妥协的政策。在与日本的外交上,苏联恢复了中断了多年的苏日外长级交流,在苏联外交部设立苏日关系部,专门处理对日关系。在与西欧国家的外交中,苏联积极发展同西欧国家的关系,减少华约与北约的对抗,支持“欧洲大厦”的建立。同时,在人权问题上,苏联认同西方国家的主张,在人权与主权的辩证关系上倾向于向西方国家妥协。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方面,戈尔巴乔夫的外交新思维对中国、东欧等国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与东欧国家的政策上,戈尔巴乔夫改变了以往“全面控制”的政策,转而支持东欧国家的自主改革,强调东欧国家的自主地位及社会主义的多样性。可以说,德国的统一与戈尔巴乔夫外交新思维的作用是密不可分的。在与中国的交往中,戈尔巴乔夫在确定边界、裁减边防军队、阿富汗问题、两国经济交往等领域均做出了积极努力。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外交中,戈尔巴乔夫的外交政策也做出了大幅调整。戈尔巴乔夫突出强调政治的作用,强调经济、科技、文化等多方面达到交往,同时坚持政策灵活性,尊重第三世界国家的道路选择,支持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国家的自主选择权。总而言之,戈尔巴乔夫外交新思维及其外交实践对苏联乃至整个世界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从积极方面来看,戈尔巴乔夫领导的苏联外交实践纠正了苏联历史上的大国主义、沙文主义、大党主义,缓和了国际局势,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同时也减轻了国内压力,为苏联经济发展卸下了一些包袱。从消极的方面来看,戈尔巴乔夫外交新思维及其外交实践过于向西方妥协,损害了苏联国际威望,加剧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损害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封帅[10](2012)在《冷战后英国的俄罗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英国学界对俄罗斯研究的历史超过400年,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着名学者和优秀成果如恒河沙数。冷战结束之后,英国学者围绕着俄罗斯转型问题,依然刻苦钻研,笔耕不辍。在诸多前沿学术问题上都提出了自己卓越的见解,为国际斯拉夫研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其高水平的研究在协助英国政府制定外交政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甚至对于当代国际格局的演变也产生了微妙的影响。本课题主要研究的是冷战后英国学术界对于俄罗斯与苏联问题的研究状况,是一项对于特定历史时期,特定领域基本研究状况的分析、综合与评价。本课题的研究主旨是在了解英国俄罗斯研究的发展历史和当代概况的基础上,通过考察英国学术界在冷战结束后20多年来在俄罗斯与苏联的政治转型、经济转型、历史和外交等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分析英国俄罗斯研究界的基本思想倾向、理论观点、研究方法和分析路径。通过多种研究方法,对相关的学术成果进行解读和概括,并最终形成对冷战后英国俄罗斯研究状况的整体认知与综合评价。本文共分为七章,首先对英国俄罗斯研究的发展历史进行系统梳理,随后对冷战后英国俄罗斯研究的主要成果分门别类进行深度分析,最后对冷战后英国俄罗斯研究的主要特点和思想谱系进行概括。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叙述了本课题的源起,以及本课题在学术史、理论研究和外交实践等多个层面的重要意义。对于本课题的国际、国内研究现状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总结,同时对本课题研究中资料搜集的主要方法,基本的分析路径和全文的研究框架进行了介绍。第二章为英国俄罗斯研究概况,包括英国俄罗斯研究的历史沿革和冷战后英国俄罗斯研究的基本状况两个部分。回顾了从16世纪至今英国俄罗斯研究的发展历程,介绍了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学者和着作。然后对当代英国俄罗斯研究的状况进行了重点分析,分别对当代英国学术界的主要研究机构,主流学者,主要学术刊物进行了详细介绍,并且通过定量研究的方式对于冷战后英国学术界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议题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剖析。第三章为冷战后英国的俄罗斯政治转型研究。在概括了冷战后英国学者对俄罗斯政治转型问题的整体研究状况的基础上,以主要的研究议题为线索,对于当代英国学者的观点进行了总结。对苏联解体,转型时期俄罗斯政治体制和普京时代等问题进行了重点介绍,对于相关问题中所出现的不同观点进行了解释。第四章为冷战后英国的俄罗斯经济转型研究。根据英国学者思想理念的差异,以对比的方式分析了英国学术界对于俄罗斯经济转型的两种竞争与对立的观点。主流的英国学者以新自由主义的视角出发,以市场化、自由化为俄罗斯经济转型的主要目标,并以此为据对于俄罗斯经济转型进程进行评价。而左翼学者则坚持新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视角,将平等、社会利益和经济自主等要素作为评价俄罗斯经济转型的基本标准。第五章为冷战后英国的俄罗斯历史研究。历史研究是英国学术界的重要传统,历史学方法也是英国俄罗斯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英国历史学家们积极参与到转型研究中,利用历史学的研究视角对于苏联解体和俄罗斯转型进行解读,并且得出了非常具有预见性的重要理论观点。本章以“帝国”理论为核心,对历史研究的内容进行了介绍。第六章为冷战后英国的俄罗斯外交研究。在英国俄罗斯研究领域,对于俄罗斯外交问题的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多与智库机构有关,他们凭借着熟悉外交事务,掌握丰富的第一手资料等优势,在俄罗斯外交研究领域取得了非常丰富且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本章根据不同议题所涉及的内容,对冷战后英国学者对俄罗斯外交的研究进行了概述。第七章为结论部分。在对政治、经济、历史和外交等领域的全面分析之后,这一部分对整个冷战后英国的俄罗斯研究领域的思想谱系和时代特征进行了概括,并且对整个英国的俄罗斯研究给予评价,对于英国俄罗斯研究的主要优点和存在的缺陷进行总结,最终提出适当的研究结论。
二、东欧研究的热点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东欧研究的热点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中东欧研究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科的来源和研究历程 |
(一)学科的领域 |
(二)研究历程 |
二、中东欧研究中的诸种变化 |
(一)研究对象及称谓的变化 |
(二)研究队伍的变化 |
(三)研究内容的变化 |
1. 东欧国家剧变。 |
2. 中东欧国家的多领域转型。 |
3. 科索沃战争和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 |
4. 欧盟东扩。 |
5.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 |
6. 基础研究。 |
7. 其他领域的研究。 |
(四)研究方法的变化 |
三、相关学术刊物及对研究的资助 |
(一)相关学术刊物 |
(二)中东欧研究的资助情况 |
四、中东欧研究存在的问题 |
五、中东欧研究的未来 |
(2)改革开放40年来的中国(中)东欧研究:基于学科建设的初步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 40年研究内容的变化:不断定义的客体 |
(一)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的“显学”:从东欧8国到中东欧12国 |
(二)2004~2011年的“险学”:中东欧13国 |
(三)2012年以来的“热学”:中东欧16国+希腊? |
二 研究机构与研究人员的变动:日趋多元的主体 |
(一)研究机构:从恢复新建到骤然减少再到蓬勃发展 |
(二)研究人员:由相对集中到部分改行再到“跨界汇” |
三 对建设和发展中国(中)东欧学科的初步思考 |
(一)剖析老中青三代学人的差异,总结中国(中)东欧研究的阶段性和连续性 |
(二)查找中国学界与国外学界的差距,归纳中国(中)东欧研究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
(三)探求中国学界对于中东欧的定义,形塑中国(中)东欧研究的唯一性或是中国范式 |
(3)2011年中国世界史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外国史学理论 |
一、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研究 |
1.对唯物史观等的研究 |
2.对国外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流派的研究 |
二、西方史学理论及方法研究 |
1.对后现代思潮等西方史学理论的研究 |
2.对全球史、环境史、城市史等专门史的研究 |
3.对文明史的研究 |
4.史学方法研究 |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 |
一、世界古代史 |
1.西亚、北非史 |
2.古印度史 |
3.古希腊史 |
4.古罗马史 |
5.希腊化时代 |
二、世界中世纪史 |
世界近现代史 |
一、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史 |
(一) 亚洲史 |
1.日本史 |
2.朝鲜史 |
3.印度史 |
4.中东、北非史 |
(二) 非洲史 |
(三) 拉美史 |
二、俄罗斯、东欧史 |
(一) 苏联史 |
(二) 俄罗斯史 |
(三) 东欧史 |
三、西欧、北美史 |
(一) 英国史 |
(二) 法国史 |
(三) 德国史 |
(四) 美国史 |
(五) 国际关系史 |
1.冷战史研究 |
2.国际关系史其他问题研究 |
(4)前苏东国家与中国经济体制转轨模式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表目录 |
图目录 |
1.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
1.2.1 理论价值 |
1.2.2 现实意义 |
1.3 选题语境、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 |
1.3.1 选题语境 |
1.3.2 研究范围 |
1.3.3 研究方法 |
2.经济体制转轨研究的制度理论背景与文献综述 |
2.1 有关经济体制转轨研究的制度理论 |
2.1.1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制度理论 |
2.1.2 旧制度经济学派的制度理论 |
2.1.3 熊彼特与奥地利学派对制度的有关研究 |
2.1.4 新制度经济学派的制度理论 |
2.1.5 其它制度理论的相关概述 |
2.2 经济体制转轨与转轨经济学的相关文献综述 |
2.2.1 对前苏东国家经济体制转轨问题的探讨 |
2.2.2 有关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转轨的理论研究 |
2.2.3 对前苏东国家与中国经济转轨的比较研究 |
3. 不同的转轨起点: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差异性 |
3.1 经济体制转轨的初始条件与体制差异性 |
3.1.1 前苏东国家与中国经济体制转轨的动因 |
3.1.2 经济体制转轨初始条件的比较分析 |
3.1.3 典型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苏联模式” |
3.1.4 改革开放前中国的经济体制:“非典型”的计划经济 |
3.2 东欧国家“市场社会主义”的探索 |
3.2.1 “市场社会主义”的理论与模式 |
3.2.2 南斯拉夫的改革与社会主义自治制度 |
3.2.3 匈牙利改革与新经济体制 |
3.2.4 波兰的经济体制改革 |
3.3 传统社会主义国家“走出”计划体制的比较研究 |
3.3.1 不同计划体制下的经济绩效 |
3.3.2 不同体制下的转轨空间 |
3.3.3 不同体制下的转轨环境 |
4.不同的转轨过程:经济体制转轨的模式差异 |
4.1 制度的需求与供给:经济体制转轨的驱动机制 |
4.1.1 经济体制转轨中的权力结构与利益集团 |
4.1.2 供给主导型下的经济体制转轨模式 |
4.1.3 利益集团主导下的转轨政策 |
4.1.4 中国经济体制转轨的驱动机制:一个总结性的评述 |
4.2 制度的移植与创设:经济体制转轨的遗传与选择机制 |
4.2.1 有关制度移植与制度创设的一般性探讨 |
4.2.2 移植式转轨与创设式转轨:制度遗产的利与弊 |
4.2.3 转轨路径的形成:制度变迁中的选择与异化 |
4.3 激进转轨与渐进转轨:经济转轨形式与过程的具体差异 |
4.3.1 激进与渐进:对转轨方案与转轨政策的重新思考 |
4.3.2 激进主义的转轨与“休克疗法”:回顾、反思与评述 |
4.3.3 渐进主义的转轨与“中国模式”:探索、实践与争鸣 |
5.转轨与接轨:转轨国家的市场化与全球化 |
5.1 转轨国家的经济全球化 |
5.1.1 市场化与全球化的国际协调问题 |
5.1.2 转轨国家与国际经济组织的交互作用 |
5.2 转轨国家市场化与全球化的具体实践 |
5.2.1 “回归欧洲”:东欧国家的经济转轨与全球化战略 |
5.2.2 “融入欧洲”与区域一体化:俄罗斯全球化的战略选择 |
5.2.3 改革开放背景下中国的市场化与全球化发展 |
5.3 转轨国家的经济安全与后危机时代的经济发展 |
5.3.1 经济全球化与转轨国家的经济安全 |
5.3.2 全球金融危机对转轨国家经济的冲击与影响 |
5.3.3 走出金融危机:转轨国家反危机的政策措施 |
5.3.4 转轨国家市场化与全球化发展的反思与前景 |
6.转轨国家的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 |
6.1 转轨经济的改革与发展:转轨模式与转轨绩效 |
6.1.1 有关转轨模式与转轨绩效的争论与偏见 |
6.1.2 制度变迁过程中前苏东国家经济转轨的目标模式及其演进 |
6.1.3 转轨国家制度变迁驱动机制的分化与演进 |
6.1.4 制度变迁过程中转轨模式的静态比较与动态转化 |
6.1.5 体制转型与经济发展中的转轨绩效:一个对转轨国家的综合考查 |
6.2 市场化发展与转轨国家的政府职能 |
6.2.1 转轨国家的政府与市场:新兴市场中的政府干预 |
6.2.2 转轨国家的政府规模、政府职能与制度建设 |
6.2.3 体制转型过程中的政府治理:转轨国家的腐败问题 |
6.3 转轨国家的民主化与市场化 |
6.3.1 民主、市场与经济增长:转轨国家的民主政治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性 |
6.3.2 民主与威权:不同转轨模式下转轨经济的政治发展 |
7. 总结与评述 |
7.1 研究的基本结论 |
7.2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5)德国欧洲和平秩序观视角下的德俄安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论文提要 |
Abstrakt |
第一章 引论 |
第一节 关于选题 |
一、选题动机 |
二、选题的理论意义 |
三、选题的现实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本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途径 |
一、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层次 |
二、论文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
三、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走到十字路口的欧洲和平秩序 |
第一节 乌克兰危机与欧洲和平秩序的重建 |
第二节 冷战后:对欧洲和平秩序建构的尝试 |
第三节 俄罗斯对欧洲和平秩序形成的挑战 |
小结 |
第三章 德国的欧洲和平秩序观:理论依托 |
第一节 乌克兰危机之前的欧洲和平秩序研究 |
一、福格特的欧洲和平秩序三支柱 |
二、米夏埃尔·伯恩特的欧洲安全架构理论 |
第二节 乌克兰危机发生后的欧洲和平秩序研究 |
一、卡斯滕·D·福格特的欧洲和平秩序理论新发展 |
二、克劳迪娅·马约尔和雅娜·普格利林对欧洲安全秩序的反思 |
三、罗伯特·齐翁的“问责西方” |
四、哈尔拉德·米勒的欧洲和平秩序观:“国际社会”的构建 |
第三节 德国学界对欧洲和平秩序的认知 |
小结 |
第四章 德国政界的“欧洲和平秩序”观 |
第一节 “欧洲和平秩序”提法的出现:德国统一前后 |
第二节 “理想”的“欧洲和平秩序”逐渐实现: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 |
第三节 “欧洲和平秩序”提法的沉寂:21世纪初至乌克兰危机 |
第四节 “欧洲和平秩序”的重建:乌克兰危机至今 |
第五章 欧洲和平秩序观视角下冷战后德俄安全关系的演变 |
第一节 1990-1994年德俄“特殊关系”的形成 |
一、1990-1994年德俄双边关系综述 |
二、本阶段德俄安全关系分析 |
第二节 1994-1999年德俄“特殊关系”的发展 |
一、1994-1999年德俄双边关系综述 |
二、本阶段德俄安全关系分析 |
第三节 1999年末-2005年德俄关系的“蜜月期” |
一、1999年末-2005年德俄双边关系综述 |
二、本阶段德俄安全关系分析 |
第四节 2005-2013年德俄关系的务实发展 |
一、2005-2013年德俄双边关系综述 |
二、本阶段德俄安全关系分析 |
第六章 案例分析 |
第一节 美俄反导系统之争与德俄安全关系 |
一、美俄反导系统之争的背景和实质 |
二、美俄反导系统之争背景下的德国角色及策略评析 |
三、德国对反导系统之争的政策前景预测 |
四、欧洲和平秩序观视角下的反导系统之争 |
第二节 乌克兰危机与德俄安全关系 |
一、乌克兰危机综述与危机中体现出的德国外交与安全政策倾向 |
二、乌克兰危机背景下德俄双边关系:困境中继续发展 |
三、乌克兰危机中德俄关系继续发展的原因 |
四、欧洲和平秩序观视角下的乌克兰危机与德俄安全关系 |
第七章 总结 |
第一节 欧洲和平秩序建构中德俄安全观念的核心差异 |
一、国家定位:以地缘政治为核心的传统国家安全观与“后民族国家”多维度安全观的冲突 |
二、区域定位:欧亚主义和欧洲安全共同体的冲突 |
三、全球定位:多边主义安全观和多极化观念的冲突 |
第二节 未来展望 |
一、乌克兰危机后德俄在欧洲和平秩序建构中的其它变量 |
二、未来欧洲和平秩序建构中的德俄安全关系:多重矛盾下的共同利益 |
参考文献 |
(6)冷战后欧美分歧及其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 |
四、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一章 二战后欧美关系的演变 |
第一节 冷战期间欧美关系的发展 |
一、美苏两极国际格局和大西洋联盟的形成 |
二、欧洲推进联合运动与大西洋联盟出现裂痕 |
三、冷战后期欧美关系的复杂调整 |
第二节 冷战后欧美关系的变化 |
一、冷战后欧美关系的调整与再定位 |
二、2008 年金融危机以来欧美关系的变化 |
三、特朗普执政以来对欧美关系的冲击 |
第二章 冷战后欧美在地缘战略安全方面的分歧 |
第一节 欧洲安全防务主导权之争 |
一、欧盟东扩与推进独立防务建设 |
二、北约东扩与战略转型 |
三、特朗普时期的防务责任分担及军费分摊 |
第二节 欧美对俄罗斯战略考虑不同 |
一、俄罗斯在亚欧大陆地缘政治中的地位 |
二、美国阻止欧俄靠近 |
三、欧盟担心美俄“越顶外交” |
第三节 欧美在重大地区安全问题上的分歧 |
一、伊拉克战争 |
二、利比亚战争 |
三、乌克兰危机 |
四、伊朗核问题 |
第四节 欧美分歧的原因 |
一、欧美地缘安全态势存在差异 |
二、欧美地缘战略目标不同 |
三、欧美战略力量异同 |
第三章 欧美在经济领域的分歧 |
第一节 冷战后欧美在经贸领域的分歧 |
一、在农产品领域的竞争 |
二、在工业制成品方面的竞争 |
三、围绕国际市场的博弈 |
四、特朗普时期欧美贸易纷争新发展 |
第二节 欧元对美元霸权地位挑战 |
一、欧元的诞生 |
二、欧元对美元及美国金融霸权的冲击 |
第三节 欧美应对债务危机的分歧 |
一、美国金融危机诱发欧债危机 |
二、欧美应对债务危机路径不同 |
三、欧美在构建 TTIP 谈判问题上的矛盾 |
第四节 欧美存在较大分歧的原因 |
一、欧美经济结构的同质性 |
二、美国经济霸权地位的排他性 |
三、欧盟经济一体化的对外竞争性 |
第四章 欧美在全球治理领域的分歧 |
第一节 欧美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分歧 |
一、欧美全球经济治理的理念存在差异 |
二、欧美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中的分歧 |
三、欧美处理国际贸易争端手段不同 |
四、欧美在对待新型国际力量问题上的差异 |
第二节 欧美在全球气候治理领域的分歧 |
一、欧美全球气候治理理念不同 |
二、欧美全球气候治理的认识和政策存在差异 |
三、欧美减排目标难以达成一致 |
第三节 欧美打击恐怖主义的分歧 |
一、认知分歧 |
二、战略和政策不同 |
三、措施差异 |
第四节 欧美在全球网络空间安全治理领域的分歧 |
一、网络空间安全:全球治理的新领域 |
二、治理理念存异 |
三、治理政策分歧 |
四、治理措施不同 |
第五节 欧美在全球治理领域分歧的原因 |
一、欧美对全球治理认知的“温差” |
二、欧美政治体制结构的迥异 |
三、欧美影响国际事务手段不同 |
第五章 对冷战后欧美分歧影响的总体评估 |
第一节 对国际格局的影响 |
第二节 对欧美双边关系的影响 |
一、政治联盟裂痕扩大 |
二、经济竞争更趋激烈 |
三、外交安全政策不同步性凸显 |
第三节 欧美分歧对中欧关系的影响 |
一、促进中欧合作范围和共同利益扩大 |
二、有利于推动中美欧三边关系的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历程及基本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相关研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与重难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重点与难点 |
第一章 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理论阐释 |
一、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内涵与内容 |
(一)外交与外交政策的概念 |
(二)马克思主义外交理论的内容 |
(三)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 |
(四)中国和平外交政策与世界和平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
二、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理论属性与本质属性 |
(一)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理论属性 |
(二)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本质属性 |
三、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基本逻辑 |
(一)外交政策演进的一般逻辑 |
(二)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理论逻辑 |
(三)影响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历史逻辑 |
(四)基于二元维度变化的演进逻辑 |
第二章 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思想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中有关和平外交思想的考察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中的和平观 |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中的时代观 |
(三)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中的国际关系思想 |
二、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和平观念的承继 |
(一)“和合”思想 |
(二)“和而不同”思想 |
(三)“义利双行”思想 |
三、近代以来中国对外交往中的“和平”观念 |
(一)晚清时期对外交往中的“和平”观念 |
(二)民国时期对外交往中的“和平”观念 |
(三)中国共产党早期对外交往中的和平观念 |
四、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思想资源 |
(一)国家主权原则的法理依据 |
(二)外交原则和惯例的基本规定 |
第三章 建国初期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初步探索 |
一、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确立初期的背景 |
(一)为巩固政权、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的必然选择 |
(二)“一边倒”的战略选择 |
(三)中国共产党对时代主题及当前国际任务的判断 |
(四)国际环境的重要影响 |
(五)革命惯性的限制 |
二、新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初步确立 |
(一)新中国外交原则与框架的建构 |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理论基石 |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和平外交政策的实践评价 |
(一)中国与社会主义国家关系取得重要进展 |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开启中国外交崭新局面 |
第四章 和平外交政策在特殊阶段的曲折发展 |
一、影响和平外交政策曲折发展的因素分析 |
(一)国内政策出现转向 |
(二)动荡的国际形势 |
(三)中国共产党对国内外形势的判断 |
二、和平外交政策在曲折中发展 |
(一)和平外交政策的曲折发展 |
(二)从“两个中间地带”理论到“三个世界”理论的发展 |
三、和平外交政策曲折发展阶段的实践依据 |
(一)中国共产党为扭转“左”倾思想对外交事务冲击的实际行动 |
(二)中美关系的缓和推动中国外交发生转向 |
(三)中国与亚非拉国家开展友好关系为和平外交政策的继承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
(四)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推动中国重新融入国际体系 |
第五章 改革开放三十年和平外交政策的深化发展 |
一、推动中国和平外交政策发展的多重因素 |
(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走向新阶段 |
(二)改革开放的新任务促使中国和平外交政策进行调整 |
(三)对国际局势的精准判断——“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
(四)国家定位与国家利益观的调整 |
(五)国际局势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
二、改革开放背景下和平外交政策的深化发展 |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新内涵 |
(二)“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的提出 |
(三)主张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
(四)“和而不同”的新理念 |
(五)“和谐世界”的新构想 |
三、改革开放三十年和平外交政策的全面实施 |
(一)应用和平外交政策处理大国关系 |
(二)积极推动国际军控与裁军,以切实行动维护世界和平 |
(三)“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
(四)实现与周边国家关系的改善 |
(五)重视发展与发展中国家关系、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 |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对和平外交政策的全面升华 |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的背景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二)新时代下中国对时代的定位与判断 |
(三)新时代面临的国际形势 |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内涵与创新 |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内涵 |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战略创新 |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对和平外交政策的升华 |
三、全方位、立体化外交的推进 |
(一)构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 |
(二)构建睦邻友好的周边关系 |
(三)秉持正确义利观构建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
(四)以结伴不结盟政策带动多边外交发展 |
(五)“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践 |
(六)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
(七)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
第七章 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基本经验 |
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根本保障 |
二、坚持原则的坚定性和政策的灵活性相结合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必要方法 |
三、内政外交的互动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内生动力 |
四、坚决扞卫国家利益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出发点 |
五、中国共产党对时代主题的判断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基本依据 |
六、国家角色定位的变化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发展诉求 |
七、意识形态因素是影响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重要变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及着作情况 |
(8)21世纪以来的俄罗斯东北亚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摘要 |
前言 |
一 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三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四 研究思路与结构设计 |
第一章 俄罗斯东北亚外交决策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一节 地缘政治因素 |
一 欧洲—大西洋主义 |
二 现代斯拉夫主义 |
三 新欧亚主义 |
第二节 历史文化因素 |
一 俄罗斯文化特征 |
二 历史文化传统作用下的东北亚政治格局的变化 |
第三节 面临的国内外不利现实因素 |
一 外部影响因素 |
二 内部影响因素 |
第二章 21世纪以来俄罗斯东北亚政策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俄罗斯东北亚政策出台的背景 |
一 国际背景 |
二 国内背景 |
第二节 回眸20世纪下半叶的俄罗斯东北亚政策 |
一 二战后苏联东北亚政策简要回顾 |
二 苏联解体后叶利钦执政时期俄罗斯东北亚政策简要回顾 |
第三节 21世纪以来俄罗斯东北亚政策的核心内容 |
一 俄罗斯东北亚政策要点 |
二 俄罗斯落实东北亚政策的策略和措施 |
第四节 俄罗斯东北亚政策的特点 |
一 谋略性 |
二 务实性 |
三 可行性 |
四 机制性 |
五 持续性 |
第三章 21世纪以来俄罗斯的东北亚国别政策 |
第一节 俄罗斯对中国的外交政策与经济、安全合作 |
一 俄罗斯对中国的外交政策 |
二 俄罗斯与中国的经济合作 |
三 俄罗斯与中国的生态环境安全领域合作 |
第二节 俄罗斯对日本的政策 |
一 俄罗斯与日本的政治、外交纪实 |
二 俄罗斯与日本的经济交往 |
三 俄罗斯与日本的领土博弈 |
第三节 俄罗斯对朝鲜半岛国家的外交政策与经济、军事安全合作 |
一 俄罗斯对朝鲜半岛国家的外交政策 |
二 俄罗斯与朝鲜半岛国家间的经济合作 |
三 俄罗斯与朝鲜半岛国家间的军事安全合作 |
第四节 俄罗斯对蒙古国的外交政策与经济、军事安全合作 |
一 俄罗斯对蒙古国的外交政策 |
二 俄罗斯与蒙古国的经济合作 |
三 俄罗斯与蒙古国的军事安全合作 |
第四章 俄罗斯东北亚政策的走势 |
第一节 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走向 |
一 俄罗斯与独联体国家关系的发展面临新挑战 |
二 俄罗斯在亚太地区面临的挑战 |
三 俄罗斯在中东地区面临的严峻挑战 |
四 俄罗斯与美欧关系仍很棘手 |
第二节 俄罗斯国内的整体发展布局 |
一 政治上稳形势、推改革 |
二 经济上推创新、促增长 |
第三节 东北亚地区的形势发展变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9)戈尔巴乔夫外交新思维及其外交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选题目的和意义 |
研究现状 |
研究方法和框架 |
第一章 戈尔巴乔夫外交新思维概述 |
第一节 戈尔巴乔夫外交新思维产生的背景 |
第二节 戈尔巴乔夫的外交新思维 |
第三节 简析戈氏外交新思维与苏联外交的关系 |
第二章 戈尔巴乔夫外交新思维的外交实践 |
第一节 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外交实践 |
第二节 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实践 |
第三节 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外交实践 |
小结 |
第三章 戈尔巴乔夫外交新思维及其外交实践的效果和教训 |
第一节 积极的效果和意义 |
第二节 负面的影响 |
第三节 国家发展的启示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冷战后英国的俄罗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源起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主要的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整体的研究框架 |
第二章 英国的俄罗斯研究概况 |
第一节 英国俄罗斯研究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冷战后英国俄罗斯研究的基本状况 |
第三章 冷战后英国的俄罗斯政治转型研究 |
第一节 研究的基本状况 |
第二节 人、社会与意识形态:苏联解体的多层次解读 |
第三节 民主与威权:转型时期俄罗斯的政治体制 |
第四节 毁誉参半:普京时代的矛盾与争论 |
第五节 结论与评价 |
第四章 冷战后英国的俄罗斯经济转型研究 |
第一节 研究的基本状况 |
第二节 俄罗斯经济转型的追踪研究:新自由主义的视角 |
第三节 后苏联地区经济转型的模式考察:新马克思主义的视角 |
第四节 结论与评价 |
第五章 冷战后英国的俄罗斯历史研究 |
第一节 研究的基本状况 |
第二节 品读俄罗斯:后冷战时代的历史认知 |
第三节 帝国的命运:历史学视野下的苏俄转型 |
第四节 结论与评价 |
第六章 冷战后英国的俄罗斯外交研究 |
第一节 研究的基本状况 |
第二节 幻觉与现实:叶利钦时代的俄国外交 |
第三节 就事论事:普京时代的俄罗斯与西方关系 |
第四节 便利轴心: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当代意义 |
第五节 新冷战VS冷和平:后冷战时代的国际格局 |
第六节 结论与评价 |
第七章 冷战后英国俄罗斯研究的思想谱系与时代特征 |
第一节 冷战后英国俄罗斯研究的思想谱系 |
第二节 冷战后英国俄罗斯研究的时代特征 |
第三节 结论:“英国学派”与中国俄罗斯研究的发展 |
附录1 |
附录2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东欧研究的热点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中东欧研究的几个问题[J]. 朱晓中. 国际政治研究, 2016(05)
- [2]改革开放40年来的中国(中)东欧研究:基于学科建设的初步思考[J]. 徐刚.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2020(01)
- [3]2011年中国世界史研究述评[J]. 任灵兰. 世界历史, 2012(03)
- [4]前苏东国家与中国经济体制转轨模式的比较研究[D]. 刘洋. 吉林大学, 2014(03)
- [5]德国欧洲和平秩序观视角下的德俄安全关系研究[D]. 李微.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7(02)
- [6]冷战后欧美分歧及其影响[D]. 曹晓云.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7]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历程及基本经验研究[D]. 唐诗.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8]21世纪以来的俄罗斯东北亚政策研究[D]. 申达宏.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9(01)
- [9]戈尔巴乔夫外交新思维及其外交实践研究[D]. 李贤栋. 聊城大学, 2019(01)
- [10]冷战后英国的俄罗斯研究[D]. 封帅. 华东师范大学, 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