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剑潭青少年活动中心新建设计

台北剑潭青少年活动中心新建设计

一、台北市剑潭青年活动中心新建工程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宋晓琪[1](2020)在《全流程视角下A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困境及优化路径》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立足于A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的进展现状,从全流程的视角切入,严格遵循“顶层分类管理体系构建——前端分类投放——中端分类收运——末端分类处置”这四大分类管理流程,查阅大量2013—2019七年间的相关文献,运用问卷调查、人物访谈、案例比较等研究方法,将协同治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政府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作为四大基本理论支撑,通过分析各个流程中的问题及其原因,来考察A市政府作用在此项工作中发挥的成效与不足。同时,选取日本和台湾两个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成功案例,在“去异求同”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启示。最后,依然遵循四大管理流程,并结合政策工具、政府规制、循环经济、社区治理、正负激励等“N”种理论的核心内涵,对A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面临的困境“对症下药”,分别提出对应的优化路径。研究发现,A市虽然在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如分类管理体系初步建立、居民分类意识有所提高、终端处置设施运行良好,但面临的困境显得更加突出,亟需提出可行的优化路径。主要包括:顶层分类管理体系构建环节的政府治理理念、政策工具选择、管理主体权责和必要配套机制;前端分类投放环节的投放原则、宣传教育、群众基础;中端分类收运环节的混合收运、监管过程、回收系统;末端分类处置环节的处置方式、技术、资金难关以及垃圾处理的市场化水平和垃圾处理厂的空间布局。

周昕怡[2](2020)在《原中央大学建筑系师生在台湾的建筑教育与工程实践研究(1945-1980s)》文中认为

王吉臣[3](2020)在《新中国行政区划调整与城市空间格局演变关系研究 ——以扬州为例(1949-)》文中指出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一个新的城市规划与治理时期的到来,作为谋划城市未来发展的基础性空间安排,行政区划与国家的各项建设紧密相关联,尤其是国家建立初期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以及工业化城镇化的关键阶段,往往会引发行政区划的深度重塑。行政区划作为一项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政策手段,对于城市的空间拓展、资源分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同时,城市空间演化过程中,同一管辖范围内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形成行政管辖调整的诉求。探究行政区划调整与城市空间演变的过程,有助于理解两者的内在关联与运行机制。扬州,拥有2500年历史,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建国后行政区划调整较为频繁的城市,具备案例的典型性。目前,针对扬州的规划历史研究多集中在古代阶段,尤其是其盛时期的建筑、园林、历史景观环境等,而随着京杭运河的停运,扬州城市地位的衰落,关于解放后扬州城市发展历程的研究偏少,且缺乏从宏观视角对城市整体空间结构时空演变相关研究。因此,本文拟从行政区划的角度,探究扬州建国后的城市发展历程,阐释城市空间演变的政策动力。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该部分主要交代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与意义,交代了目前在行政区划与新中国规划历史有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并对本文以行政区划为脉络以及研究方法中的创新点,以新中国建立后的扬州城市空间为主体对象,解读各时期城市空间布局的特色与行政区划之间的相互关联性、相互作用规律研究的内容进行初步论述。第二部分为新中国建立后,与本文研究对象有关的地和县一级行政区划制度的演变历史。在本部分以时间轴为顺序,对地、县两个层级的行政区划制度的发展做了相关研究。对影响不同制度形成的时代背景、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进行了相关探讨。最后,将区划调整的路径与其产生影响做了对应性的分类讨论。第三部分为对扬州从拥有民主政权开始的行政区划建置的演变,做了相关研究,以时间轴为顺序,分别从地、县区两个层级进行了相关的史实研究还原与论述。借助Arcgis平台,采用从前、中、后多个时间节点互相推导的方法,对史志资料上对扬州行政区划记录不全的资料进行弥补,还原了不同代表时期的扬州行政区划的安排,并绘制了具有现代地理坐标信息的行政区划图纸。第四部分为对新中国建立后扬州不同历史时期的城市空间格局与行政区划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探讨。借助Arcgis的空间分析模块,研究了行政区划与城市用地空间拓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从城市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居住与商业服务用地布局几个方面阐释两者直接的互动影响。第五部分为结论与展望部分。总结了新中国建立之后的扬州城市空间与行政区划各自的发展规律,总结了行政区划的调整是城市空间拓张在行政区域划分上的重塑反映,而行政区划的调整也是适应、优化、引导、调节城市空间拓张的政策手段。同时,也对研究中的不足做出了反思,以期在未来的相关研究中能够加以改进。

黄庄巍[4](2020)在《中国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随即台湾光复,重归祖国怀抱,民国以来中国近现代建筑发展脉络延续至台,使我国台湾地区正式走上现代建筑之路。在国际上冷战东西方阵营对立、国内海峡两岸对峙的特殊时空背景下,中国台湾地区属于欧美阵营,客观上与西方战后现代建筑运动直接相通,使之成为战后风起云涌的现代建筑运动中国化的重要实践基地,台湾建筑界在1950年代至1980年代,承担了西方现代建筑中国化的重要任务,在理论与实践层面均有诸多成就。而1990年代之后,社会多元思潮泛起,台湾地区逐渐走向本土化,以现代化、地域化为创新特征的建筑设计,成为中国当代地域建筑发展的先行样本之一。中国近代建筑是中国与西方建筑文化的相融进程,“中国传统”与“西方现代”二元要素构成了1949年之前中国近代建筑发展的核心动力。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国台湾地区战后现代建筑发展和创新进程,是中国近代建筑脉络后续发展的重要分支,是中国战后现代建筑探索、发展历程的组成部分,也构成了现代建筑设计与理论中国化进程的重要篇章,具有相当的研究价值。塔夫里曾言,“建筑是一种布满意识形态的体制”,台湾现代建筑错综复杂的创新叙事及其内涵,唯有放置于中国两岸乃至世界历史时空中,方能得其要义。本研究以建筑设计创新学为工具,基于大量原始文献和实地调研,联结两岸,承续历史,通过对中国台湾地区现代建筑活动(1950s-2010s)的全面研究,提出了该时期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承续了中国近代建筑设计发展脉络、具有“三重维度”下的创新价值特征,发现了该时期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具有“三个时段”创新时段特征、“四条脉络”的创新源流特征、“五种动力”的创新动力特征,认为该时期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具有“九大板块”的创新结构特征。同时本文重点发掘1949年后台湾地区对我国自晚清民国所发展的近现代建筑脉络的延续叙事,重点书写了台湾地区作为1950-1970年代中国近现代建筑发展脉络与西方现代建筑思潮直接碰撞的特殊地区其建筑设计活动在中国建筑现代化与战后世界现代建筑运动进程中的创新叙事与价值意义,补充中国近现代建筑文化发展整体图景中的“台湾拼图”。

王梓银[5](2020)在《基于建筑人类学视野下台湾眷村“现代军屯”空间初探》文中认为眷村作为中国近代因为特殊的历史原因而形成的有军事属性的建筑群,对整个中国台湾地区乃至整个大中华地区都有非常深刻地影响。眷村有着长达一百年漫长历史和发展演化过程,因此,眷村聚落的形成是伴随着眷村文化的一路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博弈过程。眷村的文化品格又是在文化变迁和人口流动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点。建筑人类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用它的视野来看待问题的形成发展,将会具有独特的分析过程。本论文主要从三个层面对眷村的空间肌理形态进行研究,从而探讨眷村作为军屯存在一百年变迁和发展。第一层面是空间布局形态,主要提及现存保留眷村的现状,历史由来,以及空间布局的实体。从眷村的城市、聚落、单体这三个层次立体的去梳理整个眷村的发展和形成特点,探讨眷村的军屯空间布局形态。因为其特殊的政治、军事背景,而建设成有特点的空间布局。第二层面是宗教民俗形态,指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宗教祭祀的场所变迁以及原因,宗教种类对于人的影响以及人对于场所改变之后所产生的“场所依恋”,构成了独特的观察点。从宗教建筑的历史沿革发展以及改变来看待,宗族观念的“在地变迁”以及宗教观念“庶民”力量的崛起,都是构成了今天眷村特殊的宗教建筑发展流变的原因。第三个层面是居住生活形态,是指在居住的人们和居住的规律认清之后,在抽象的看待这一切,包括居住观念的变迁,以及居住价值观念的变化。主要探讨的是在相对固定的场所内,人的宇宙观和时空观随着时间的变化从而产生新的理解和抽取。尤其是在居住的道德伦理和人文因素都差异较大的时候,如何去正确的批判。结合以上三个方面,即空间布局形态、宗教民俗形态、居住生活形态。我们能够较为清晰地对整个的眷村的人文场景和空间肌理形态描述,从而能够挖掘建筑人类学对于眷村的意义。

黄美意[6](2019)在《基于口述史方法的闽南溪底派大木匠师谱系研究》文中提出“溪底派”作为清末以来闻名闽台的大木匠帮。他们世代相传,建立起自己的建筑风格。时至今日对于闽南溪底派的的研究台湾方面较多,但台湾和大陆方面对溪底派的研究缺少横向联系。本文以族谱的角度切入,结合口述史的方法,从匠师族谱与师承的联系、去台匠师谱系对清末以来溪底派大木匠师的谱系进行探讨,以期与台湾现有研究进行对接,完善溪底派的研究,更好地保护传统民间建筑匠派,传承闽南传统建筑文化。1)首先,本论文整理了溪底大木匠派匠师以王氏为代表的族谱,并分析了已知匠师在族谱的分布情况,就族谱记录的信息如生卒情况及其匠师身份进行了探讨。2)其次,结合大木匠师的学艺方式,将溪底大木匠师的师承关系与族谱进行比对联系,进而推出师承关系可分为家族传艺、家庭相承和异姓学艺。主要以家族传艺为主。3)再者,收集了去台匠师及其营建活动的台湾文献方面记载,并以族谱和口述收集的资料与其进行比对,建立去台湾大木匠师的谱系。最后得出结论:溪底派大木匠师的谱系是主要以家族传艺的形式得以传承,还结合家庭相承和异姓学艺的师承形式。此外,溪底派的谱系还延伸到台湾等地区。

王安安[7](2019)在《中国近代建筑师虞炳烈的建筑教育历程与早期建筑实践研究》文中认为虞炳烈是中国近代建筑师中的佼佼者,他早年留法接受了完整和地道的法国美院系统的建筑教育,也是第一个获得法国国授建筑师凭证的中国建筑师,回国后他在中央大学建筑系任教,并开展了出色的建筑实践。无论对中国建筑教育发展源头,亦或中国第一代建筑师的建筑实践研究而言,虞炳烈都是其中不可或缺和值得关注的一位。本文针对虞炳烈留存的相关文献和遗稿等资料进行了细致的整理和研究,以其建筑教育历程及早期建筑实践为重点,试图分析并理清其所受建筑教育的特点,探讨其教育背景和职业思想、实践之间的关联性,从而窥视中国第一代建筑师不同寻常的成长历程。论文主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利用现有资料对虞炳烈的生平进行了梳理与确认;第二部分对虞炳烈所受建筑教育的体系与内容加以研究,总结出当时法国美院建筑教育的特点和对虞炳烈的影响;第三部分对其1937年前的代表作品进行解读和分析,总结该阶段其创作的特点;最后,论文探讨了虞炳烈所受建筑教育与其创作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建筑师虞炳烈的历史地位和价值。本论文约5.6万字,图片74幅,表格9幅。

阎伟标[8](2019)在《基于人本空间分析的中小城市慢行交通规划及评价研究》文中认为步行与自行车出行是绝大多数中小城市最普遍的出行方式,21世纪初慢行交通的概念引入国内。虽部分中小城市已编制慢行交通规划,但到目前为止慢行者仍处于基本安全缺乏保障阶段。在中小城市慢行出行仍面临出行基数大、问题多、规划不到位的难题。首先,将中小城市慢行人本空间类型总结为城市慢行单元空间、城市网络空间、慢行断面空间三类,并提出了慢行空间模型及分析方法。借助于连续数据的地埋式检测设备,对中小城市断面空间人的出行构成做出量化分析。其次,基于慢行空间分析提出慢行策略、交通分区、网络规划、赛事策划、重点工程五类规划方法。根据60多个中小城市发展背景比较提出交通优先发展策略与模式;根据慢行岛核辐提出慢行分区策略;基于热力度空间、空间叠置模型,提出慢行网络规划方法;结合中小城市慢行文化与市民需求策划马拉松、自行车、遛百病慢行活动;根据民生需求提出慢行跨河工程、城中村慢行路网、摊贩型慢行街道、慢行滨河绿道重点工程的规划方法。再次,从方案的单元空间、网络收益、关键设施三个层面做出人本化评价。以慢行岛为基本单元评价岛内连通度,基于建筑类型出行率赋值评价片区慢行活力。依据“生活圈”测度慢行网络的易达性,充分利用城市主、次、支等城市道路,同时将巷道、城中村路、滨河通道等非市政道路纳入慢行交通网络,分析“失落街巷”的时间与距离收益,并针对关键设施慢行跨河“空中廊道”做出专用路效益评价。最后,利用中小城市慢行历史悠久、深入民心优势提出法律与政策、衔接控规、保障路权、公众参与、协同专项规划、民生工程、评估报告、大数据指标、影像数据十方面保障策略,实现从城市空间到人本空间和车本到人本转化。

汪浩[9](2019)在《抗战时期重庆城市住房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伟大转折点,抗战不仅改变了中国的政治进程,也使中国社会方方面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关于抗战的研究自爆发以来即成为中外学界的一门“显学”,在历史学“下沉”背景下,建筑和城市从社会经济史的物化空间进入到历史学家的研究视野。战时重庆住房问题是反映战争状态下中国城市社会变迁重要的历史现象。论文主体架构共为三个部分:绪论、正文与结语。绪论部分阐述了选题的缘起与意义,认为住房对于人类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不仅使个体生命获得安全与健康保证,而且有利于社会稳定;住房也是国家民生建设的重要标识,考验着执政党执政能力和社会治理能力;同时,在当代世界,如何让人们诗意栖居也是研究住房问题的重要动力。对于战时重庆住房问题的研究,不仅丰富了抗战史学理论研究深度,为城市社会史研究开拓新视野,而且对于政府解决民生困局有着观古照今的实践作用。正文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阐述战前重庆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战前重庆经济已在西南诸省独占鳌头,但社会发展极不均衡,社会问题突出。在居住方面,受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影响,整体居住环境欠佳;城市房租并不昂贵,除了繁华地带人口集中以外,整个城市住房并不拥挤。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国民政府移驻重庆。重庆城市建制不断演进。为解决居住问题,重庆建造了公馆、别墅、平民新村等各类住房,也建造了一大批具有战争特色的“抗战房”,甚至防空洞也用作临时“住房”,重庆的住房呈现多样化形态。第二章阐述战时重庆城市住房困境诸多面相。既有承租人面临的缺少房屋的艰难,也有出租户面对租金上涨受限、拆迁补偿款难以到位、建筑房屋动能不足等困扰。住房匮乏给重庆人民带来了诸多生活困难,甚至影响了民众健康与生存。第三章分析战时重庆住房困境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战时重庆住房问题导致的纠纷是战时社会主要的纠纷类型。住房缺乏以及居住环境恶劣,易产生狭隘心理或造成失衡心态,助长了种种反社会行为。战时重庆住房困境造成的社会分裂,不仅造成战时阶层之间的不满和对立,也使团结抗战蒙上阴影。第四章审视造成战时重庆房荒的原因。在诸多可见的因素中,日军发动侵略战争是造成战时重庆城市住房问题的根本原因。日本侵略中国造成了成千上万的中国人失去家园,涌入大后方,远远超过了重庆等城市承载力。日军对重庆的轰炸也造成房屋损毁至少达到城区房屋数目的三分之二以上,加剧了重庆城区住房困难。第五章从立法角度阐述房荒治理。法律是组建国家机构与实施社会管理权力的有效工具。国民政府为解决战时重庆房荒问题,密集立法,建构战时重庆临时的稳定性社会秩序,从法律政策层面基本完成了战时房屋救济任务。战时国民政府颁布的法律具有一定积极作用。第六章阐述由于重庆战略地位突显,国民政府加强了掌控重庆。重庆市政建设受到国民政府中央制约而不再完全是一种地方行为。重庆市政府积极应对房荒,执行战时重庆城市住房的规制和调剂政策,从房屋建设、住宅租售、住户管理等方面采取了一些具体举措,取得了一定效果。第七章从民众的视角阐述应对战时重庆房荒困境。在战时重庆,实施国难自救成为战时重庆社会共识。面对战时重庆城市房屋的困境,重庆民众积极参与解决住房困境,通过多种途径自行解决住房问题,度过了战时重庆住房最困难时期,为抗战最终胜利做出了贡献。文章结论认为:消灭战争,就要研究战争;住有所居,就要研究“住房问题”,全文解决了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重回抗战时期历史现场,审视抗战图景下,重庆城市住房短缺的严重状况,透视战时中国人民的苦难和不幸;二是探讨导致重庆城市住房困境的原因,日军发动侵华战争是造成战时重庆城市住房困难乃至中国人民生活不幸的根本原因;三是通过对战时住房困境的解决,书写中国人民不畏强暴、团结自强的抗战精神以及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希望与追求;四是梳理战时国民政府、重庆地方政府以及民众个体解决住房短缺问题的政策与措施,反思当今城市治理中住房问题解决之道。结论进一步总结分析了战时重庆住房问题研究的目的和历史价值。认为,战争时态下的重庆城市住房绝非是简单具有居住属性的人造建筑,战时重庆城市住房的匮乏、损毁、重建、纠纷以及围绕住房产生的种种社会关系,已和日本侵华、抗战大业、种族延续、民族存亡、国际观瞻等紧密相连。住房问题是战争时态下重庆人民真实生活的呈现,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抗战精神物理形态的寄托,是体现战时重庆人民乃至中国人民在民族危亡时屹立不倒、坚强不屈精神的“最有力的表征符号。”结论对论文研究主旨进行了认真反思,呼吁人们以史为鉴在历史进程中反思如何制止战争的发生和延续;反思如何应对战争、灾难造成的千千万万无家可归的难民潮;反思如何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和平安宁栖居地球做好前行的规划。

王荷池[10](2018)在《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研究(1840-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南京素有“天下文枢”、“东南第一学”的美誉,教育水平一直位于中国前列,南京城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据重要的历史地位。因此,以“南京近代教育建筑”为研究对象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代表性。目前针对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研究以个案居多,呈现独立、分散的状态,本文首次全面、深入、系统地研究南京近代教育建筑,以期对当今教育建筑遗产保护提供历史线索,为当今的校园建设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本文以史学研究为主,史论分析为辅,史、论结合。在爬梳剔抉国内外大量原始档案、史料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考察研究,引入社会学、教育学的研究成果进行交叉学科研究,系统性地呈现了南京教育建筑的近代化历程,整体梳理了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历史发展脉络,深入剖析其发展特征,并揭示其背后的发展动因。本文通过对南京近代教育建筑发展演变的分析,揭示了近代教育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内在过程和发展规律,探讨了近代教育理念的变迁如何影响教育建筑空间的发展。通过翔实的建筑案例分析,深入剖析了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技术特征。本文研究内容由八章组成,各章节之间存在着密切的逻辑关系。第一章为绪论,明确了研究对象与内容、研究方法与思路,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第二章为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产生背景与发展概况,对研究分期、分类的缘由进行阐述,提纲挈领地总结了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特征,描述了目前现状。第三至六章为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历史研究,以南京教育建筑的近代化进程为主线,从纵横两个剖面展开:纵剖面根据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发展特点将1840—1949年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即晚清时期(1840—1911年)、民国前期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11—1937年)、日占时期(1937—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还都南京时期(1945—1949年),以时间为序梳理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历史发展脉络;横剖面依本土与殖民两条线索,分别探讨了四个历史时期中的本土学校与教会学校的建筑本体特征、校园规划建设特征以及相应的学校建设策略、规章制度等,并总结出各历史时期教育建筑的发展动因。纵横两个剖面的研究形成了南京近代教育建筑阶段性特征的翔实考证与历史发展脉络的全景式呈现。第七章为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历史成因探讨,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去认识教育建筑发展的历史逻辑和发展动因,以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第八章为结论,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并对后续研究作出展望。

二、台北市剑潭青年活动中心新建工程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台北市剑潭青年活动中心新建工程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全流程视角下A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困境及优化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三、相关文献综述
        (一) 文献选取说明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 国外研究现状
        (四) 研究现状述评
    四、研究内容及方法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五、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 创新之处
        (二) 不足之处
第一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一) 政府、政府职能和政府作用
        (二) 垃圾、生活垃圾和城市生活垃圾
        (三) 垃圾分类、垃圾处理和垃圾分类管理
    二、理论基础
        (一) 协同治理理论
        (二) 新公共服务理论
        (三) 利益相关者理论
        (四) 政府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第二章 A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现状
    一、A市生活垃圾分类的政策文件梳理
        (一) 国家级指导文件
        (二) 地方性指导文件
    二、A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具体内容
        (一) 各利益相关主体的职责
        (二) 总体思路和具体分类模式
        (三) 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制度
        (四) 收运体系及其处置方式
    三、A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取得的成效
        (一) 顶层分类管理体系初步形成
        (二) 市民垃圾分类意识有所提高
        (三) 终端垃圾处置设施运行良好
第三章 A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面临的困境
    一、顶层分类管理体系构建的困境
        (一) 政府治理理念滞后
        (二) 政策工具选择失衡
        (三) 管理主体权责不清
        (四) 必要配套机制缺失
    二、前端分类投放的困境
        (一) 宣传教育浮于表面
        (二) 居民配合差强人意
        (三) 投放准确率仍较低
    三、中端分类收运的困境
        (一) 混合收运现象尚未杜绝
        (二) 收运全过程监管不到位
        (三) 资源回收系统存在缺陷
    四、末端分类处置的困境
        (一) 分类处置方式及技术难关
        (二) 分类处置资金及设备紧缺
        (三) 垃圾处理的市场化水平低
第四章 国内外分类管理的成功案例及经验借鉴
    一、日本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体系的形成
        (一) 在生态和经济危机下产生
        (二) 末端处理到循环利用的转变
    二、台湾地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概况
        (一) 台湾生活垃圾分类的发展历程
        (二) 台湾垃圾分类处理的具体流程
    三、从成功案例中获得的经验启示
        (一) 立法先行政策跟进
        (二) 政府作用发挥到位
        (三) 强弱干预刚柔并济
第五章 A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优化路径
    一、顶层分类管理体系构建的优化路径
        (一) 多元主体参与——贯彻协同治理理念
        (二) 健全法规体系——科学运用政策工具
        (三) 厘清部门权责——实现全面质量管理
        (四) 完善配套机制——打破集体行动困境
    二、前端分类投放的优化路径
        (一) 明确投放原则——以政府规制为保障
        (二) 强化宣传教育——以社会组织为依托
        (三) 巩固群众基础——以社区治理为主力
    三、中端分类收运的优化路径
        (一) 混合收运全杜绝——鼓励全民监督
        (二) 收运过程全透明——规范政府购买
        (三) 资源垃圾全回收——发展循环经济
    四、末端分类处置的优化路径
        (一) 分类处置技术及资金——深化政社合作
        (二) 垃圾处理市场化水平——放松经济规制
        (三) 垃圾处理厂空间布局——化解邻避冲突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附录
    附录一: 关于A市生活垃圾分类状况的调查问卷
    附录二: 关于A市生活垃圾分类状况的访谈提纲

(3)新中国行政区划调整与城市空间格局演变关系研究 ——以扬州为例(1949-)(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拟解决的问题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6 研究技术路线
    1.7 研究对象
2 建国后的行政区划演变及与城市规划的发展关系
    2.1 地级行政区划建制的演变格局
    2.2 县级行政区划建置的演变格局
    2.3 行政区划与城市规划的作用关系
    2.4 本章小结
3 建国后扬州的行政区划建置演变研究
    3.1 专区与地区时期的建置演变研究
    3.2 地级市时期的建置演变研究
    3.3 本章小结
4 行政区划演变对城市格局的演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4.1 城市化与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拓展格局的演变
    4.2 基础设施与行政区划演变的相互关系
    4.3 生态环境与景观绿地格局的演变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中国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相关概念概述与研究综述
        1.2.1 建筑设计创新理论综述
        1.2.2 台湾地区现代建筑研究综述
        1.2.3 研究思路:“三重维度”“三个时段”“四条脉络”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论文架构:九个创新板块
第2章 台湾地区现代建筑创新第一阶段(1950s-1970s)
    2.1 世界冷战与两岸对峙格局下的现代主义中国传播
    2.2 西方现代建筑体系分支的移植与发展创新(经典现代主义阶段)
        2.2.1 二战前后西方现代主义的中国传播
        2.2.2 西方建筑师与大陆迁台建筑师群体
        2.2.3 特殊历史情境下的现代建筑启蒙
        2.2.4 西方与大陆迁台建筑师的现代主义创作
        2.2.5 本版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2.3 基于“中国固有形式”的传承与发展创新(民族主义主导阶段)
        2.3.1 中国古典复兴脉络的边陲延续
        2.3.2 中国建筑文化本位主义者们的执着与坚守
        2.3.3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下的建筑理论建构
        2.3.4 古典形态下的中国宫廷美学与现代空间发展
        2.3.5 本版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2.4 基于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现代建筑精神的融合与发展创新(人文主义主导阶段)
        2.4.1 现代空间与东方气韵的早期碰撞
        2.4.2 不同源流背景下的闪耀群星
        2.4.3 中国传统哲学、人文精神与西方现代理论的碰撞融合
        2.4.4 一次现代中国建筑设计的创新高峰
        2.4.5 本板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台湾地区现代建筑创新第二阶段(1970s-1990s)
    3.1 经济腾飞与矛盾政经形势下多种思潮的输入与发展
    3.2 西方现代建筑体系分支的移植与发展创新(现代主义、晚期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并行阶段)
        3.2.1“美国化”与“中国化”
        3.2.2 汉宝德与高尔潘
        3.2.3 后现代理论的引入与传播
        3.2.4 西方思潮的进一步移植与发展
        3.2.5 本版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3.3 基于“中国固有形式”的传承与发展创新(建筑商品化时期)
        3.3.1 中国古典复兴与建筑商品化的合流与发展
        3.3.2 李祖原与王昭潘
        3.3.3 中国哲学在商业化语境下的形式流变
        3.3.4 后现代与商业化语境下中国元素的形式转译
        3.3.5 本版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3.4 基于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现代建筑精神的融合与发展创新(地域主义萌芽阶段)
        3.4.1 台湾乡土文学运动与西方乡土运动
        3.4.2 中国地域建筑的一支:台湾乡土建筑
        3.4.3 王镇华、李乾朗与汉宝德
        3.4.4 中国当代乡土建筑的先行实践
        3.4.5 本版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台湾地区现代建筑创新第三阶段(1990s-2010s)
    4.1 多元思潮与政经形势下的嬗变
    4.2 西方现代建筑体系分支的移植与发展创新(多元思潮阶段)
        4.2.1“去中心”“去符号化”下的城乡地景营造
        4.2.2 中生代建筑师的群体崛起
        4.2.3 日常、公共与平民的建筑
        4.2.4 本版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4.3 中国地域建筑一支的传承与发展创新(多元思潮阶段)
        4.3.1 多元思潮下地方建筑文化传统的发展
        4.3.2 闽南、客家、高山族与闽东海岛建筑传统的当代实践
        4.3.3 本版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4.4 基于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现代建筑精神的融合与发展创新(多元化思潮阶段)
        4.4.1 意义的解构与中式美学的兴起
        4.4.2 现代中式人文美学、空间形态的发展
        4.4.3 本版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我国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创新(1950s-2010s)维度、脉络、动力特征及研究展望
    5.1 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的“三重维度”
        5.1.1 世界维度
        5.1.2 中国维度
        5.1.3 地域维度
    5.2 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的“四条脉络”
        5.2.1 现代脉络
        5.2.2 古典脉络
        5.2.3 人文脉络
        5.2.4 乡土脉络
    5.3 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的“五种动力”
        5.3.1 家国情怀之力
        5.3.2 政治文化之力
        5.3.3 外来思潮之力
        5.3.4 技术革新之力
        5.3.5 经济起伏之力
    5.4 台湾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研究展望及反思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基于建筑人类学视野下台湾眷村“现代军屯”空间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对象和内容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概念的界定与解析
        1.2.2 研究对象选定——眷村与现代军屯
        1.2.3 研究内容
        1.2.4 研究范围的选定
        1.2.5 研究方法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1949至今台湾眷村聚落空间格局变化解析
    2.1 1949年—1974年台湾眷村聚落空间历史要素及生成机制
        2.1.1 切断的历史脉络
        2.1.2 1949-1974年日式眷舍建筑空间改造沿革
        2.1.2.1 1949-1953年眷村内部居住单体改造过程
        2.1.2.2 1958-1960年眷村公共设施改造过程
    2.2 托洛茨基的鬼魂一直笼罩在台湾
        2.2.1 透过研究者访谈循迹配给制之流变
        2.2.2 初期的建设需要左派的经济策略
        2.2.3 空间格局只是经济政策的最后表达
    2.3 1974年至今眷村环境适应性与眷村军屯型聚落空间格局重组
        2.3.1 市场化介入与眷村军屯型聚落空间格局重组
        2.3.2 半市场后的眷村的衰落
        2.3.3 国立台湾大学康吴杰教授访谈
        2.3.4 眷改之后“大烟囱”仅有的仪式化意义
        2.3.5 回归聚落的本质:象征,比喻,记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从街道看眷村型“现代军屯”
    3.1 何谓传统军屯
        3.1.1 传统军屯的定义及其历史沿革
        3.1.2 日据时期遗留的军事建筑形式及街道
    3.2 眷村道路军屯历史沿革
        3.2.1 眷村传统军屯的道路
        3.2.2 眷村军屯化背后的政、经、制的梳理
        3.2.3 “后眷村时代”的军屯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军屯格局影响下的特殊宗教建筑流变解析
    4.1 眷村城隍产生原因
        4.1.1 华夏民族的包容特质
        4.1.2 殖民文化的影响因素
        4.1.3 1949年后台湾民族信仰构
    4.2 眷村城隍选址及空间形态
        4.2.1 眷村城隍的宗教属性与形式表达
        4.2.2 眷村城隍的空间形态
    4.3 眷村城隍的宗教表达和军属移民的宇宙观
        4.3.1 军屯格局对单一体量城隍的时间和空间再分配
        4.3.2 1949年之后眷村小体量城隍的产生和原属城隍的退化
        4.3.3 受外省文化影响下的眷村城隍和台湾文化的交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旅裔文化和乡愁情结共同作用下的眷村聚落和建筑
    5.1 北归无望
        5.1.1 竹篱乱瓦的五零年代
        5.1.2 砖墙石壁的六零年代
    5.2 权属背后
        5.2.1 望北归——五零年代
        5.2.2 安于室——六零年代至七零年代末期
        5.2.3 知于命——九零年代至今
    5.3 终趋稳定
        5.3.1 老兵的诉求
        5.3.2 社会公众的参与性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6.1 结论: 被政治裹挟的理性空间纪要
    6.2 研究的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B: 图片索引

(6)基于口述史方法的闽南溪底派大木匠师谱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
        1.2.1 溪底派大木匠师
        1.2.2 溪底派大木匠师谱系
    1.3 研究现状
        1.3.1 关于口述史的研究
        1.3.2 关于溪底大木匠派的研究
        1.3.3 关于匠师谱系及师承方式的研究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特色及创新之处
        1.5.1 重视民间匠师系统研究
        1.5.2 利用口述史方法进行研究
第2章 溪底传统大木作历史背景
    2.1 闽南传统建筑概述
        2.1.1 闽南地理与自然环境
        2.1.2 闽南的社会与人文环境
        2.1.3 闽南与台湾的渊源
        2.1.4 闽南传统建筑类型
        2.1.5 闽南代表性营造技艺
    2.2 崇武镇溪底村背景概况
        2.2.1 历史沿革
        2.2.2 生产与物质生活
        2.2.3 民风习俗及信仰
    2.3 溪底派概况
        2.3.1 “溪底派”的词源
        2.3.2 执业方式
        2.3.3 分工协调
        2.3.4 营造范围
        2.3.5 工匠收入
        2.3.6 设计特色
    2.4 溪底派大木作发展
    2.5 溪底派的影响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溪底派大木匠师族谱
    3.1 溪底姓氏构成及变迁
    3.2 溪底王氏族谱
        3.2.1 修订与编篆
        3.2.2 房派刊头
        3.2.3 宗祠与祖厝
    3.3 已知王姓匠师
        3.2.1 族谱分布情况
        3.2.2 祖厝刊
        3.2.3 前落后刊
        3.2.4 大厅刊
        3.2.5 后落刊
    3.4 已知其他姓匠师
        3.4.1 刘姓代表匠师
        3.4.2 杨姓代表匠师
    3.5 族谱记录信息分析
        3.5.1 概况
        3.5.2 生卒情况
        3.5.3 匠师身份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溪底派大木匠师师承关系
    4.1 匠师出身
    4.2 学艺对象
        4.2.1 自然
        4.2.2 建筑
        4.2.3 书籍
        4.2.4 匠师
    4.3 学艺方式
        4.3.1 拜师学艺
        4.3.2 家业祖传
        4.3.3 参与学习
    4.4 教学方式
    4.5 溪底师承与族谱联系
        4.5.1 家族传艺
        4.5.2 家庭相承
        4.5.3 异姓学艺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溪底派去台湾大木匠师谱系
    5.1 去台湾匠师概况
    5.2 后落去台湾匠师
        5.2.1 后落四房六房去台匠师
        5.2.2 后落二房去台匠师
        5.2.3 在台作品
    5.3 前落后刊去台湾匠师
        5.3.1 台湾信息
        5.3.2 与族谱口述对照
        5.3.3 在台作品
    5.4 其他去台湾匠师
    5.5 竞技与合作
        5.5.1 对场特点
        5.5.2 台湾其他木作工匠家族匠派
        5.5.3 在台湾的对场及“四柱建造法”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语
    6.1 溪底派大木匠师谱系特点
    6.2 溪底大木匠派的传承与保护
    6.3 后续研究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王氏已知匠师族谱总图
    附录B 溪底派代表匠师师承关系图
    附录C 溪底派匠师口述资料整理(部分)
    附录D 溪底派匠师调查表(部分)
    附录E 匠师作品汇总表
    附录F 图表目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7)中国近代建筑师虞炳烈的建筑教育历程与早期建筑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与目的
    1.2 现有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的限定
        1.3.2 研究方法
        1.3.3 论文结构
第二章 虞炳烈的生平简历
    2.1 1895 -1921 年在国内的早年时期
    2.2 1921 -1933 年留学法国
    2.3 1933 -1945 年回国报效
    2.4 小结
第三章 虞炳烈的建筑教育背景
    3.1 留学期间法国的城市建设背景
    3.2 非建筑院校的教育
    3.3 专业建筑院校的教育
    3.4 留法期间与学术团体和个人的学术交流
    3.5 小结
第四章 虞炳烈早期设计作品分析
    4.1 在法国的设计
        4.1.1 环市铁路车站设计
        4.1.2 里昂新医院
        4.1.3 巴黎大学中国学舍
    4.2 在国内早期的设计
        4.2.1 政府公署与国民大会堂
        4.2.2 国立中央编译馆
        4.2.3 国立中央大学学生宿舍
    4.3 小结
第五章 虞炳烈建筑设计思想总结与比较
    5.1 虞炳烈建筑设计手法总结
    5.2 虞炳烈设计思想与风格背后动因探究
    5.3 虞炳烈设计思想的比较定位
        5.3.1 与留美建筑师群体的比较——以杨廷宝为例
        5.3.2 与留法建筑师群体的比较——以华揽洪为例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附录 虞炳烈早年履历年表(1895-1937)
作者简介

(8)基于人本空间分析的中小城市慢行交通规划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概念界定及背景
        1.1.1 概念界定
        1.1.2 国内慢行交通研究背景
    1.2 中小城市慢行交通问题剖析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第2章 国内外慢行交通规划理论及评价综述
    2.1 空间分析模型与方法综述
    2.2 慢行交通规划思想综述
        2.2.1 中国传统慢行交通规划思想
        2.2.2 国外慢行交通规划方法及理论
    2.3 慢行人本评价指标及模型综述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小城市慢行交通空间模型及分析方法
    3.1 慢行单元空间模型及分析
        3.1.1 慢行空间热力度分级
        3.1.2 慢行岛、核、辐空间
        3.1.3 慢行源、汇、集空间
    3.2 慢行网络空间类型及分析
        3.2.1 通勤交通类慢行网络空间
        3.2.2 休闲文化类慢行廊道空间
    3.3 慢行断面空间选取及分析
        3.3.1 人的构成及慢行路权分析
        3.3.2 人的构成及出行规律分析
        3.3.3 人的构成及气候背景分析
        3.3.4 人的构成及交通政策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小城市慢行交通规划方法与实践
    4.1 中小城市慢行交通定位研究
        4.1.1 中小城市慢行发展模式
        4.1.2 中小城市慢行方式分类
    4.2 中小城市慢行交通分区规划研究
        4.2.1 国内外分区规划实践
        4.2.2 中小城市慢行交通分区方法
    4.3 中小城市慢行网络规划方法研究
        4.3.1 人的热度分布与网络密度
        4.3.2 人本空间叠置与网络布局
        4.3.3 慢行空间设计与网络规划
    4.4 中小城市慢行休闲网络规划研究
        4.4.1 城市慢行绿道网络规划研究
        4.4.2 马拉松赛事活动策划
        4.4.3 自行车赛事活动策划
        4.4.4 遛百病文化活动策划
    4.5 中小城市慢行重点工程规划研究
        4.5.1 慢行高架桥指标推荐
        4.5.2 城中村慢行道路规划
        4.5.3 社区与市场道路规划
        4.5.4 慢行绿道连通规划
    4.6 案例分析:沧州市主城区慢行网络规划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小城市慢行交通空间评价与实践
    5.1 慢行交通评价指标构建
        5.1.1 慢行交通人本评价原则
        5.1.2 慢行空间指标构建流程
    5.2 慢行空间单元人本评价及实践
        5.2.1 评价方法
        5.2.2 慢行岛连通度指标选取
        5.2.3 出行活力度差异化赋值
        5.2.4 案例分析:沧州市核心区空间评价
    5.3 慢行网络空间人本评价及实践
        5.3.1 评价方法
        5.3.2 生活圈网络测度指标选取
        5.3.3 城中村道路收益模型
        5.3.4 案例分析:沧州市核心区慢行路网评价
    5.4 慢行专用路人本评价及实践
        5.4.1 评价方法
        5.4.2 自行车专用路建设研究
        5.4.3 慢行高架桥适用性研究
        5.4.4 自行车高架流量预测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小城市慢行交通保障策略研究
    6.1 策略一:完善慢行交通法律与政策
        6.1.1 出台慢行安全与规范出行准则
        6.1.2 推出财政保障与用地保障政策
    6.2 策略二:控规中纳入慢行交通规划指标
        6.2.1 建立慢行岛与控规单元空间关系
        6.2.2 衔接慢行岛与控规单元慢行指标
    6.3 策略三:强化慢行路权与保障机制
        6.3.1 依据慢行区规范机动车停车
        6.3.2 畅通慢行交通工程
    6.4 策略四:推动切实保证慢行路权的公众参与
    6.5 策略五:协同其他专项规划编制慢行交通规划
    6.6 策略六:动员社会力量复兴慢行活动与文化
        6.6.1 保护慢行活动
        6.6.2 丰富慢行类型
    6.7 策略七:推进一批慢行重点民生工程
        6.7.1 明确建设模式与时序
        6.7.2 梳理建设工程的工作内容
    6.8 策略八:编制慢行评估报告并反馈于规划
    6.9 第九条:补充智慧城市中慢行交通大数据指标
        6.9.1 选取数字平台指标
        6.9.2 获取慢行出行数据库
    6.10 策略十:增加数字地图层面影像数据库
    6.11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抗战时期重庆城市住房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意义
        一、缘起
        二、意义
    第二节 前人研究综述
        一、关于“战时重庆”的研究
        二、近代重庆城市史研究的学术回顾
    第三节 概念界定
        一、“战时”的概念界定
        二、作为城市的“重庆”概念
        三、“住房”与“住房问题”概念解析
    第四节 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战时重庆城市建制变化及多样的住房形态
    第一节 战前重庆城市社会状况
        一、战前重庆地方政治格局演变
        二、战前重庆的经济发展概况
        三、战前重庆城市社会状况
        四、战前重庆城市居住状况
    第二节 战时重庆城市建制的演进
        一、国民政府行政院对四川省辖之重庆市“准援照直属市组织”
        二、国民政府行政院定“重庆市为直属市”
        三、国民政府定重庆为战时陪都
    第三节 战时重庆城市多样的居住形态
        一、战时首都对重庆住房发展影响
        二、战时重庆城市多样化的居住形态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战时重庆城市住房困境的呈现
    第一节 战时重庆城市承租人困境
        一、居民租房极其不易
        二、私人建房更为困难
    第二节 战时重庆城市出租户的另类艰难
        一、畸高的住房税
        二、租金不对称增长
        三、拖欠房屋补偿
        四、战时重庆住房拆迁典型案例——“太平巷”工程
    第三节 居住环境恶劣
        一、住房拥挤
        二、交通不便
        三、基础设施落后
        四、空气污染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战时重庆城市住房问题的社会影响
    第一节 住房纠纷是社会纠纷主要类型
        一、房东与承租人的利益纠纷
        二、重庆本地居民与难民之争
    第二节 住房问题引发的社会问题
        一、民众心理失衡
        二、逃离行为
        三、不良的反社会现象
        四、引发健康问题
    第三节 住房不平等造成的战时阶层分化
        一、食利阶层增加
        二、中产阶层减少
        三、贫富悬殊,阶层分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战时重庆城市住房问题原因审视
    第一节 战时重庆人口急剧增长
        一、外来人口急剧增长
        二、人口进出难以掌控
        三、人口分布不均
    第二节 日军无差别轰炸对重庆城市住房的损毁
        一、日军对重庆的无差别轰炸
        二、无差别轰炸下重庆房屋损失
    第三节 国民党政府住房政策的执行偏差
        一、不能抑制权贵阶层占据大量豪宅
        二、对公私建筑的过度审查
        三、税收、公债减弱了民众住房消费
        四、物价上涨限制了住房消费
    第四节 战时民众住房消费的节约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战时解决重庆城市住房问题的立法
    第一节 国民政府时期城市建制立法
    第二节 战前城市住房救济立法
        一、战前国民政府城市房屋救济立法
        二、战前重庆市政府住房管理政策
    第三节 战时重庆城市房屋救济立法
        一、国民政府立法
        二、战时重庆市政府房屋救济立法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战时重庆市政府执行救济住房的举措
    第一节 战时重庆住房管理机构的组建
        一、国民政府中央住房管理机构
        二、重庆市政府住房管理机构
    第二节 充足住房供给数量
        一、规范房屋建造标准
        二、建造平民住宅
        三、修建新村
        四、奖助民众自建房屋
    第三节 疏散人口与分区建设解决房荒问题
        一、疏散人口
        二、规划分区建设
        三、疏散区住房建设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战时重庆城市民众应对房荒自救措施
    第一节 政府积极鼓励民众自救
        一、政策支持
        二、经济扶助
        三、税收救济
    第二节 军公教人员自救措施
        一、借住
        二、租房
        三、改建
        四、新建
        五、共建
    第三节 一般民众的住房自救
        一、修葺损毁房屋
        二、重建或新建住房
        三、掌握居住安全自救措施
    第四节 社会团体参与援建
    本章小结
结语
    一、住房即家园:战时住房的另一深层涵义
    二、保护人口资源,战时重庆住房建设的非常意义
    三、住房建设培育了抗战精神与国家意识
    四、战时重庆城市住房问题研究的反思
参考文献
致谢

(10)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研究(184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本文的创新研究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范畴界定
        一、研究对象界定
        二、时空范畴界定
        三、相关概念解释
    第三节 相关文献综述
        一、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
        二、南京近代建筑史的研究
        三、近代教育建筑的研究
        四、涉及到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研究
        五、研究现状的不足以及待发展之处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论文结构
        一、研究内容与方法
        二、研究框架与结构
第二章 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产生背景与发展概略
    第一节 序幕:1840年以前中国境内的教会学校
    第二节 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产生背景
        一、晚清时期清政府的教育变革
        二、晚清时期南京的教育变革
        三、晚清时期南京城市的近代化转型
    第三节 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发展概略及现状
        一、南京近代教育建筑发展分期
        二、南京近代教育建筑分类
        三、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空间分布
        四、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特征
        五、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现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1840—1911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
    第一节 晚清南京的社会背景和学堂建设的关联因素
        一、晚清南京的社会背景
        二、清政府的教育变革促成新式学堂的开办
        三、鸦片战争之后西方教会学堂的出现
        四、西方建筑文化的传入
        五、主导学堂建设者:清政府官员、西方教会
    第二节 划时代的变革——本土新式学堂的创办
        一、新式教育目标下的学校建设需求
        二、清政府制订新式学制引导学堂建设
        三、新式学堂的实际建造状况
        四、传统书院的局部改造
        五、洋务学堂的建设
        六、维新学堂的建设
        七、新政学堂的建设
        八、各类新式学堂的建筑技术
        九、典型案例分析:江南水师学堂——本土新式学堂的起步
    第三节 中国主权之外的“文化飞地”——西方教会创办的学堂
        一、西方教会传教策略的转变:从“布道”到“办学”
        二、西方教会移植西方学校的建设模式
        三、教会学堂的实际建造状况
        四、初、中等教会学堂的建设
        五、高等教会学堂的创立
        六、教会学堂的建筑技术
        七、典型案例分析:汇文书院——晚清时期南京规模最大的教会学堂
    第四节 晚清南京的本土学堂与教会学堂对比研究
        一、学堂数量比较
        二、学堂建设比较
    本章小结
第四章 1911—1937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
    第一节 南京的社会状况和学校建设的关联因素
        一、南京的社会状况
        二、教育业的改革与发展
        三、建筑业的发展与兴盛
        四、学校建设的新生力量:专业建筑师参与校园建设
    第二节 本土学校的发展与兴盛
        一、民国教育目标下的学校建设需求
        二、政府推行的学制及学校建设规则
        三、各类学校的实际建造状况
        四、初、中等学校的建设
        五、高等学校的建设
        六、军事学校的建设
        七、各类学校的建筑技术
        八、典型案例分析:从“三江师范学堂”到“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大学近代化历程的典范
    第三节 教会学校的扩张与发展
        一、西方教会的办学重心转向高等教育
        二、教会学校建设理念的发展流变:中西合璧成为主流
        三、教会学校的实际建造状况
        四、初、中等教会学校的建设
        五、高等教会学校的建设
        六、教会学校的建筑技术
        七、典例案例分析:金陵大学——开启中西合璧之先河
        八、典例案例分析:金陵女子大学——中国古典建筑复兴之作
    第四节 本土学校与教会学校对比研究
    本章小结
第五章 1937—1945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
    第一节 南京的社会状况与学校状况
        一、南京沦陷前大量学校停办和内迁
        二、日占时期南京的社会状况
        三、日占时期南京的学校状况
    第二节 日占时期南京推行的办学策略和学校建设规则
        一、南京推行的办学策略
        二、教育制度对学校建设的管控
        三、城市规划与建设规则对学校建设的管控
        四、教育制度和建设规则的实施状况
    第三节 日占时期各类学校的建造实况
        一、学校营建特征与空间分布
        二、中国人开办的初、中等学校
        三、中国人开办的高等学校
        四、中国人开办的军事学校
        五、西方教会开办的临时补习班和少量初、中等学校
        六、日本人开办的少量初、中等学校和军事学校
        七、典型案例分析:日占时期的南京市立第一中学
    本章小结
第六章 1945—1949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
    第一节 抗战后南京的社会状况与学校状况
        一、抗战后南京的社会状况
        二、国民政府接收改组日治时期的学校
        三、内迁学校的复校与整顿
        四、新中国对南京学校的接管与改造
    第二节 本土学校原校舍的修缮与新一轮建设
        一、抗战后的学校建设需求
        二、国民政府对教育制度及建设规则的修订
        三、抗战后本土学校的实际建造状况
        四、初、中等学校的校舍修缮与校园更新
        五、高等学校的校舍修缮与校园更新
        六、军事学校的校舍修缮与校园更新
        七、各类学校的建筑技术
        八、典型案例分析:国立中央大学校分部丁家桥校区的建设
    第三节 教会学校的校舍修缮与添建
        一、二战后西方教会从复兴—应变—撤退的办学历程
        二、教会学校的复校与整顿
        三、初、中等教会学校的修缮与添建
        四、高等教会学校的修缮
    第四节 本土学校与教会学校对比研究
        一、学校数量比较
        二、校园建设特征比较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历史成因探讨
    第一节 内在变革:社会意识形态对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影响
        一、社会意识形态影响下的教育目标更迭对应的教育建筑变迁
        二、国家制度法规对教育建筑的引导与管控
    第二节 外来影响:中西文化交流对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影响
        一、中西教育建筑的发展历史比较
        二、中西教育建筑在南京的交汇
        三、中西文化“从碰撞到交融”的过程所对应的校园形态
        四、中西文化交流推动了南京教育建筑的近代化进程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结论
        一、中国近代动荡的社会背景使南京近代教育建筑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二、南京近代教育和城市规划的发展使南京近代学校的空间分布由集中式向均衡式转变,由城墙内向城墙外扩张
        三、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发展受制于教育业和建筑业的双重影响,近代教育理念决定了近代教育建筑的空间形制
        三、近代建筑技术的发展是近代教育建筑得以建造实施的基础与前提
    第二节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南京市公布的近代教育建筑遗产名录
    附录二:南京市现存的近代教育建筑调查表
    附录三:1840—1949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统计表
    附录四:与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相关的学制和建设规则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台北市剑潭青年活动中心新建工程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全流程视角下A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困境及优化路径[D]. 宋晓琪. 苏州大学, 2020(03)
  • [2]原中央大学建筑系师生在台湾的建筑教育与工程实践研究(1945-1980s)[D]. 周昕怡. 东南大学, 2020
  • [3]新中国行政区划调整与城市空间格局演变关系研究 ——以扬州为例(1949-)[D]. 王吉臣.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4]中国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研究[D]. 黄庄巍.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5]基于建筑人类学视野下台湾眷村“现代军屯”空间初探[D]. 王梓银.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4)
  • [6]基于口述史方法的闽南溪底派大木匠师谱系研究[D]. 黄美意. 华侨大学, 2019(01)
  • [7]中国近代建筑师虞炳烈的建筑教育历程与早期建筑实践研究[D]. 王安安. 东南大学, 2019(05)
  • [8]基于人本空间分析的中小城市慢行交通规划及评价研究[D]. 阎伟标. 北京工业大学, 2019(03)
  • [9]抗战时期重庆城市住房问题研究[D]. 汪浩. 西南大学, 2019(12)
  • [10]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研究(1840-1949)[D]. 王荷池. 东南大学, 2018(01)

标签:;  ;  

台北剑潭青少年活动中心新建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