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虎年的阴影——对东南亚金融风暴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廖卫民[1](2010)在《传播与国运 ——国家兴衰的传播动力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传播与国家命运之间具有耐人寻味的密切关系,其背后蕴含着诸多内在规律,故而能引发历史的思考。本论文就是以“传播何以改变国家命运?”为研究命题,通过概念界定、理论推演、模型建构、案例分析来揭示国家兴衰中的传播奥秘,启发中国和平崛起的现实战略。论文通过严谨的论证,拓展了传播概念,突破了传播学经典侧重于“信息传递”的定义方式,将“仪式共享”、“符号交换”的观念以及“自然传播”数量增长的形态特征都纳入到新的传播概念中,建立起理论论证的概念基石,进而能使研究者视角关注传播影响力所具有的一种长期性、累积性的效果。论文在将“传播与国运”论证为一个复杂系统的前提下,构建了一个具有象征意味的“穹顶”模型,以日升日落中的北京金碧辉煌的紫禁城殿宇的琉璃穹顶和伦敦水晶宫无尚荣光的玻璃穹顶隐喻国家兴衰图景,以支柱隐喻国运所系的重要因子,从而为认识国运兴衰的传播动力机制提供了形象生动的图解。传播基础结构、传播渠道、传播媒介、传播内容以一种内嵌式的结构托举起擎天支柱,将力量传达到国运穹顶兴衰显现的外部,这一理解模式形象地表达出传播与国民性格、国家认同、国家管控、国家动员、国家战略、国家危机等因素以及国家命运之间的内在关系。从整体看,论文有重点地分析了不同国家的一些具有典型性的历史时期、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背后的传播问题。尽管这些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呈现了不同的模式曲线和各自的典型问题,但从中都能发现传播在各自国运兴衰中所起到的作用。归结起来,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有助于某一国运趋势的加速,形成正反馈;第二种能缓解某些变化过程,形成负反馈后,使系统趋于稳定;第三种在面临危机乃至遭受重创时,能迅速调动系统内部力量,使系统获得新生;这三种状况基本概括出复杂系统中传播的动力机制。尽管很多情况下传播对系统演化最终命运不具有根本的决定性作用,但是,传播渗透在方方面面,对整个国家命运的演进变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国家兴衰的历史思考,将照亮中国未来的崛起之路。数据显示,中国已位于国家发展曲线的胜利之型“V”的右侧上端,并呈继续上行趋势。尽管中国国家命运的穹顶之上,彩云祥瑞,金光升腾,中国仍然需要严肃反思历史,居安思危,奋发图强。
赵德志[2](1999)在《国际货币制度演化视点中的亚洲金融危机反思》文中研究说明评价现行国际货币制度的得失,须对其在八十年代拉美债务危机和九十年代亚洲金融危机中的表现加以分析。本文的讨论表明,现行国际货币制度不是本世纪末叶多次国际金融危和的主因。但是在预警和救助新兴市场经济体制所引发的新型国际金融危机问题上,现行国际货币制度将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
杨新新[3](2018)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中越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越南作为中国的周边国家,中越两国关系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中越关系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非常重视的国与国关系之一,既是国际关系史的研究对象,也是对社会主义国家相互往来历史研究的一大领域。作为仅存的几个社会主义国家中的两个国家,对双边关系的研究是当前社会主义国家交往中的热点国际问题研究。文章以中越两个国家的国际关系交往为研究对象,详细介绍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中越关系。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出发,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指导,对中越关系进行分析。首先,对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中越关系进行一些简要回顾,紧接着阐述了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这段时期内的具体历史事件,被称之为是中越两国“同志加兄弟”的友好时期,在这之后两国经历了长达十多年的“冲突与对峙”时期。直到90年代,两国关系才逐渐恢复正常化,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合作可谓是全面开花。进入21世纪以来,两国关系一直处在平稳发展中。然而,中越关系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中越关系中存在着许多包括政治、经贸、文化以及南海争端等方面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原因分析,能够发现中越两国在平稳中偶有分歧。近年来,在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大国的影响下,以及越南“大国平衡”战略的推行下,两国关于南海问题的分歧越演越烈,南海局势更加扑朔迷离,进而对中越关系的继续推进产生了影响,导致中越关系面临巨大的挑战。对于当前及以后中越关系的发展,我们应该清楚认识到,两国关系发展的主旋律永远都是合作共赢,这其中出现的一些具有分歧和争议的问题终将会得到妥善解决。两国应积极应对双边关系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合力摆脱域外大国的影响,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加强交往与合作,并推动新型合作方式。由于越南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将积极推进中越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加强在中国-东盟框架下的合作、加强中越在“亚投行”和“一带一路”倡议内的合作,定能推动中越关系迈向新高潮。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国际关系理论指导的基础上,中国坚持遵守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开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国外交,坚持“和平与发展”,坚持对周边国家越南落实“亲诚惠容”的政策,坚持共同构建中越“命运共同体”。因此,在国际关系准则和“十六字”方针、“四好”精神的指导下,中越关系必将会更上一层楼。新时代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以及越南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必将为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推动添砖加瓦。
二、虎年的阴影——对东南亚金融风暴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虎年的阴影——对东南亚金融风暴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传播与国运 ——国家兴衰的传播动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前言 |
第1章 命题 传播何以影响国家命运 |
1.1 选题缘由及其意义 |
1.1.1 举国关注"大国崛起" |
1.1.2 伊尼斯《帝国与传播》的学术传统 |
1.1.3 本选题意义的探讨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2.1 传播学领域的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2.2 政治学等其他学科领域的相关文献综述 |
1.2.3 本选题相关近期英文文献研究综述 |
1.2.4 本选题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小结 |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视角、方法与创新点 |
1.3.1 基本思路:以问题统摄全局 |
1.3.2 研究视角:复杂性科学的系统思维模式 |
1.3.3 研究方法:多种方法结合运用 |
1.3.4 整个研究命题的创新点分析 |
1.4 小结 |
第2章 总论传播与国运的复杂系统理论框架 |
2.1 传播的概念界定与解析 |
2.1.1 传播的"传递观"、"仪式观"和"交换观" |
2.1.2 传播的中文释义与自然传播 |
2.1.3 实现传播的四层结构 |
2.2 复杂系统的理论分析框架 |
2.2.1 复杂性与复杂系统 |
2.2.2 复杂系统的基本特征 |
2.2.3 复杂系统研究的隐喻方法 |
2.2.4 复杂网络中的传播动力学经典模型 |
2.2.5 复杂系统要素增长的传播动力模型及国家兴衰模式 |
2.3 国家的命运、生命历程与兴衰类型 |
2.3.1 "国运"概念解析 |
2.3.2 国家生命历程——一种理论分析 |
2.3.3 世界大国的兴衰类型——基于8个国家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 |
2.4 "传播与国运"的理论模型建构 |
2.4.1 "传播与国运"隐喻的灵感来源 |
2.4.2 "传播与国运"复杂系统的穹顶模型 |
2.4.3 "传播与国运"复杂系统的因果观 |
2.4.4 "传播与国运"子系统关系的阵列模型 |
2.5 小结 |
第3章 分论一 传播基础结构与国家命运 |
3.1 传播基础结构与国家发展 |
3.1.1 传播基础结构的概念与范围 |
3.1.2 传播基础结构与国家发展的理论分析——以美国为例 |
3.1.3 传播基础结构与国家发展的历史比较——以中、日为例 |
3.2 传播基础结构与传播效率、经济增长 |
3.2.1 传播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3.2.2 "传播效率与经济增长"的一种理论分析径路 |
3.2.3 对"传播效率与经济增长"的理论补充和完善 |
3.3 传播基础结构与国家管控 |
3.3.1 国家管控的概念解析 |
3.3.2 传播基础结构体现国家管控能力——以罗马帝国为例 |
3.3.3 传播基础结构对疆域大国的意义——以美国、加拿大为例 |
3.4 传播基础结构与国家动员 |
3.4.1 国家动员的概念解析 |
3.4.2 传播与国家动员、国家命运——以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时代(1789~1815)为例 |
3.5 小结与补充 |
第4章 分论二 传播与国民性格 |
4.1 传播与国民性格、民族精神——一种理论阐释 |
4.1.1 性格、国民性格的概念解析 |
4.1.2 性格、行为与命运的关系 |
4.1.3 传播在"性格-行为"关系中的作用 |
4.1.4 传播与国民性格、民族精神的熔炼 |
4.2 传播与日本国民性格的关系研究 |
4.2.1 日本国民性格研究文献综述 |
4.2.2 案例分析一:《桃太郎》的传播文本演化与日本近代国家命运 |
4.2.3 案例分析二:《扶桑花女孩》与日本战后国家命运 |
4.2.4 传播与国民性格的复杂性 |
4.3 传播与中国国民性格、民族精神的熔炼 |
4.3.1 关于中国国民性格研究的文献综述 |
4.3.2 案例分析一:《狼图腾》的文本传播与民族性格改造 |
4.3.3 案例分析二:《感动中国》的仪式传播与民族精神铸造 |
4.4 小结 |
第5章 分论三传播与国家认同 |
5.1 国家认同的概念解析 |
5.1.1 "认同"释义 |
5.1.2 族群认同、国家认同的概念辨析 |
5.1.3 国家认同的功能 |
5.2 传播与"想象的共同体"——一种理论分析 |
5.2.1 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的论证过程与核心观点 |
5.2.2 "想象的共同体"的若干基础条件 |
5.2.3 基于传播的"想象的共同体" |
5.3 传播与国家认同危机案例研究 |
5.3.1 加拿大:多元文化主义与国家认同危机 |
5.3.2 苏丹:南北内战与国家认同危机 |
5.3.3 伊拉克:战后重建与国家认同危机 |
5.4 美国国家认同研究——基于南北战争(1861~1865)的历史考察 |
5.4.1 美国南北战争的战争伤亡 |
5.4.2 军人公墓的建立与民族和解 |
5.4.3 林肯葛底斯堡演讲与国家认同的建构 |
5.4.4 南北战争的传播遗产对美国崛起的历史作用 |
5.5 小结与补充 |
第6章 分论四 传播与国家战略 |
6.1 国家战略的概念与内涵 |
6.1.1 国家战略的概念 |
6.1.2 国家战略的主要内涵 |
6.2 战略思想传播与战略文化传承 |
6.2.1 传播与战略思想的文化传承 |
6.2.2 大秦帝国"远交近攻"战略及其传播缘起 |
6.2.3 从《彼得一世遗嘱》看俄罗斯的国家战略传承 |
6.2.4 从《德皇雄图秘着》看德国的国家战略传承 |
6.2.5 从《田中奏折》等看日本的国家战略传承 |
6.2.6 俄、德、日国家战略传承的历史比较分析 |
6.3 传播与国家战略的互动关系 |
6.3.1 传播与国家战略制定的理论模型 |
6.3.2 传播与国家战略实施的一般性讨论 |
6.4 案例研究:《论持久战》文本分析及其传播影响 |
6.4.1 历史背景与写作经过 |
6.4.2 《论持久战》文本分析 |
6.4.3 《论持久战》的传播路径及其影响 |
6.4.4 从《论持久战》的词频数据看其传播特质 |
6.4.5 《论持久战》的传播影响 |
6.5 小结与补充 |
第7章 分论五 传播与国家危机 |
7.1 危机传播视角下国家危机的概念与类型分析 |
7.1.1 危机的概念解析 |
7.1.2 西方危机传播理论的历史发展脉络及研究概况 |
7.1.3 国家危机的概念及类型分析 |
7.2 传播与国家危机的潜伏、显现及爆发 |
7.2.1 国运与国家危机的潜伏、呈现及爆发——以中国近代史(1793~1841)为例 |
7.2.2 传播与国家危机认知——以2003年中国SARS传播为例 |
7.2.3 国家危机的一般传播模式 |
7.3 舆论动员与国家危机应对——以2008中国南方雪灾为例 |
7.3.1 舆论动员的概念及其战略意义 |
7.3.2 舆论动员的传播特点分析 |
7.3.3 舆论动员与国家危机应对的若干关系探讨 |
7.4 案例研究:汶川地震与危机传播的"中国模式" |
7.4.1 国际学界对中国危机传播现象及案例的若干讨论 |
7.4.2 汶川地震危机传播"中国模式"的若干特点分析 |
7.4.3 汶川地震危机传播"中国模式"的内在机制分析 |
7.4.4 汶川地震危机传播"中国模式"的理论价值分析 |
7.5 小结与补充 |
第8章 结论传播与国运的历史启迪与中国思考 |
8.1 传播与国运兴衰的历史启示 |
8.1.1 全篇论文的基本结论与精炼观点集纳 |
8.1.2 全篇论文的研究不足与改进方向 |
8.2 传播与中国国家命运的战略思考 |
8.2.1 传播与中国国家命运思考的主要问题 |
8.2.2 传播学视角下对中国近代史的回顾评析 |
8.2.3 传播与中国崛起之路的战略思考 |
8.3 全文结语 |
参考文献 |
1.英文参考文献 |
2.中文参考文献 |
附录 全文案例库列表 |
作者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工作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补后记 |
(3)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中越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1.3.1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3.2 论文的研究思路 |
1.4 论文创新之处 |
1.5 马克思主义关于国际关系问题的理论 |
1.5.1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国际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 |
1.5.2 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和创新 |
第二章 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越关系的发展演变 |
2.1 20世纪50年代以前中越关系的简要回顾 |
2.1.1 中越宗藩关系的演变 |
2.1.2 越南沦为殖民地时期中越关系的发展 |
2.1.3 20世纪20至40年代中国和越南传统的革命情谊 |
2.2 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越关系的发展历程 |
2.2.1 两次越南战争时期的中越关系 |
2.2.2 “对峙和冲突”时期的中越关系 |
2.2.3 正常化以来的中越关系 |
2.2.4 中越陆地边界主权争端问题的圆满解决 |
第三章 当前中越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中越南海争端问题 |
3.1.1 中越南海争端问题的历史来源 |
3.1.2 中越南海争端问题的现状 |
3.2 中越经贸关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1 进出口贸易逆差逐步扩大 |
3.2.2 双方贸易产品结构单一 |
3.2.3 越南投资环境有待完善 |
3.2.4 边境贸易管理不够严格 |
3.3 中越文化交流存在的问题 |
3.3.1 文化交流存在不平衡现象 |
3.3.2 历史遗留问题给文化交流带来困扰 |
3.4 越南国内政治发展对双边关系的影响 |
3.4.1 领导人的更替带来的影响 |
3.4.2 极端的民族主义情绪伤害两国人民的感情 |
3.5 世界大国因素是影响两国关系的重要阻力 |
3.5.1 中越关系中的美国因素 |
3.5.2 中越关系中的俄罗斯因素 |
3.5.3 中越关系中的日本因素 |
第四章 关于推进中越关系正常发展的若干思考 |
4.1 妥善处理南海问题 |
4.1.1 用法律武器维护中国的南海权益 |
4.1.2 主权属中、搁置争议,促进共同开发 |
4.1.3 合理利用军事手段,维护南海权益 |
4.2 增进中越两国政治互动 |
4.2.1 加强高层互访,增进政治互信 |
4.2.2 坚持“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
4.2.3 落实“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新理念 |
4.2.4 推进“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
4.3 深化中越两国经贸合作 |
4.3.1 及时调整双方的进出口商品结构 |
4.3.2 推动两国的投资合作向高科技领域迈进 |
4.3.3 充分发挥边境地区贸易的优势 |
4.4 加强中越两国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
4.4.1 加快文化交流中心的互设 |
4.4.2 充分发挥文化产业领域的作用 |
4.4.3 注重举办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活动 |
4.4.4 积极促进旅游来往活动的增加 |
4.5 推动中越新型合作关系向前发展 |
4.5.1 基于中国-东盟框架下的合作 |
4.5.2 基于“亚投行”与“一带一路”科学对接下的新机遇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虎年的阴影——对东南亚金融风暴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传播与国运 ——国家兴衰的传播动力机制研究[D]. 廖卫民. 浙江大学, 2010(10)
- [2]国际货币制度演化视点中的亚洲金融危机反思[J]. 赵德志. 云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9(02)
- [3]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中越关系研究[D]. 杨新新. 昆明理工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