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蒲县强化政府行为加快扫盲进程(论文文献综述)
宁雪清[1](1996)在《强化政府行为 加快扫盲进程》文中研究说明强化政府行为加快扫盲进程临汾行署教委副主任宁雪清扫盲工作一直是我们十分重视的一项工作。多年来,特别是近三年来,全区认真贯彻落实(扫除文盲工作条例)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加强党委领导,突出政府行为,广泛宣传发动,加大执法力度,发挥督导功能.坚持...
尹晓红[2](1996)在《蒲县强化政府行为加快扫盲进程》文中认为蒲县强化政府行为加快扫盲进程尹晓红蒲县依靠政府的支持和经费的倾斜政策,使扫盲工作进程加快,取得明显成效。蒲县辖15个乡(镇)、105个行政村、9.5万人口,是我省的贫困县之一。为了确保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任务如期完成,县政府把1996年定为“大办教育...
黄家忠[3](2012)在《宁蒗彝族自治县优先发展教育理念与政策选择研究》文中认为宁蒗彝族自治县作为民族地区教育优先的一个典型,它在教育上的发展经验值得其他欠发达地区学习。解放以前,宁蒗几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学校教育,直到1951年才创办了第一所省立小学,1957年开办了第一所初中,1972年开设了高中部的国家级贫困县。现在宁蒗已成为丽江地区教育的领跑者,多次获得丽江地区的第一。它成功开创了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在既无资源又无人才的情况下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正确道路。它的成功不仅是改革开放政策的成功,更是对当地群众在党的领导下改变自身贫穷落后面貌的决心和实干精神的最好诠释。研究宁蒗彝族自治县优先发展教育的理念和政策,总结其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补足,显然能够为其他处在同样历史发展阶段的欠发达地区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对于其他欠发达地区改变“等、靠、要”的旧观念,发挥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找到他们自己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突破口,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具有重要的启示。宁蒗彝族自治县优先教育发展中所形成的“宁海模式”,创造了发达地区支援欠发达地区的新模式、新思路,也是国家优先发展教育战略可行性的最好证明。本文用六章来探讨宁蒗彝族自治县优先教育发展的情况,并试图从中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本文的写作目的不是给欠发达地区提供摆脱经济落后的方法,而是试图证明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即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主动权掌握在地方政府和当地人民手中,要实现自身的发展,必须转变观念,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李少梅[4](2013)在《政府主导下的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学前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它涉及幼儿身心发展和民族素质的提升。故此,当今世界各国都将普及学前教育作为政府的重要任务予以大力推进。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实现科教兴国的梦想,各级政府将主要精力用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发展,学前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导致“入园贵”“入园难”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尤其是农村学前教育,由于政府的缺位与失位,社会力量成为农村学前教育的主导力量,农村相对城市学前教育面临更严峻的挑战。2010年国家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强化政府的责任,目的就在于改变目前农村学前教育过于“市场化”倾向。农村学前教育如何发展?政府在农村学前教育扮演何种角色?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如何处理?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认真反思。本文通过对陕西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状况的深入调查,在充分肯定近年来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发展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农村学前教育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政府主导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并围绕为什么要政府主导、政府主导什么、政府如何主导等展开论述,在借鉴国外政府干预学前教育基本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各级政府如何主导学前教育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以教育公平理论、教育成本分担理论、政府职能理论、公共服务理论、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为依据,探讨了政府作为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和社会公平的维护者,在发展学前教育过程中的责任与义务,阐述了政府主导的内涵,提出了政府主导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基本框架,为政府主导学前教育发展提供理论支撑。第二,以陕西省农村学前教育发展为对象,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于当前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入调查,对农村学前教育面临的发展不均衡、缺乏统筹管理、经费投入低、民办园管理失范和师资队伍建设滞后等一系列问题予以现实观照。第三,从政府和公众对学前教育的认识偏差,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缺乏制度保障,缺乏基本的经费投入制度,幼儿教师队伍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等方面,剖析了当前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存在问题的成因。第四,系统梳理和分析了美国、英国、印度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干预学前教育的基本做法,提出八条借鉴经验。即:以立法保障学前教育的公益性与普及型;建立各级政府举办和发展公立学前教育的责任公担制度;持续强化政府主导职责;以公立学前教育为主导促进学前教育的普及与公平;建立财政优先、重点发展学前教育的保障机制;重视学前教师队伍建设;引导并支持私立学前教育向多元化和公益性方向发展;优先扶持贫困及弱势群体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第五,在调查研究与借鉴的基础上,认为政府主导是发展我国农村学前教育的现实选择。为此,政府必须做好农村学前教育的顶层设计,加强学前教育立法,加大经费投入,创新办园体制与机制,实现办园模式多样化,健全制度,整体提升幼儿教师的素质,并加强对学前教育督导评估。
李全平[5](2020)在《集体化时代山西的医疗场域与乡村社会》文中研究说明医疗社会史是史学界的一个新型领域和分支学科,国内外已有不少成果。本研究主要关注的是我国集体化时代的农村医疗卫生。目前医疗社会史对这一时期的医疗卫生给予的关注不够。事实上,集体化时代的医疗史既承续着几千年中国传统医疗史的积淀以及近代中国医疗多元型变的复杂头绪,又是新中国大规模开启医疗卫生整体改造工程的奠基段落,亦与当代健康中国建设的现实状况紧密相连。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深入乡村社会内部从医疗卫生的方方面面实施了一系列变革,不仅迅速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卫生保健网和独具特色的集体保健医疗制度,同时有力地发动了遍布城乡的爱国卫生运动,使得乡村卫生面貌有了较大改观,民众整体健康水平大幅跃升。那么,医疗史应该对这一社会历史现象作出自己的阐释和理解。山西地区在整个集体化进程中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影响,熔铸了鲜明的时代表征。集体化时期的山西不仅有西沟和大寨这样的模范村,而且在医疗卫生方面也不乏全国典型。1955年成立的高平县“米山乡联合保健站”,以全国第一个农村卫生保健站的记录,成为我国农村集体保健医疗制度的发祥地;稷山县董家庄乡太阳村是集体化时代爱国卫生运动闻名全国的红旗单位。由于这两个地方的医疗卫生经验当时在山西和全国多个地区推广,因而其医疗史价值和历史经验颇值得挖掘。山西集体化时代医疗史的这种独特性又同山西在近代中国的独特历程紧密相连。本文选取山西在集体化时代医疗卫生方面的历史实践,尝试以医疗社会史的视野开展区域性专题研究,努力通过区域认识整体,通过医疗观察集体化时代的中国乡村社会。为克服当前大量相关研究成果惯于将集体化时代的医疗框定在卫生系统和制度史范畴内,以及由宏大叙事治史路径造成的空疏之弊,本研究尝试引入“场域”概念构建长时段、立体性和多元化的理论分析框架,依此把集体化时代医疗史的相关问题回置到历史现场,突破过去研究偏重合作医疗的制度和卫生政策的梳理之单一维度,通过医疗场域的总体呈现,解读和阐发集体化时代医疗实践生发与展开的具体机制,把握国家话语与乡村社会融入医疗场域的内在理路,挖掘集体化时代医疗实践的历史语境和底层逻辑,弥合“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研究路径的分野,从而展示历史图景的丰富复杂性。传统农村医疗场域扎根于以家族、父系、亲属和熟人互惠规则为特征的乡村社会之中,与传统乡村社会有机糅合并镶嵌一体。近代以来,伴随着西医的传入,医学、教会与商品相结合很快挤占和打破了传统医疗的结构分布,传统医疗中固有的生产和再生产机制之维续迎来较大挑战。在医疗多元型变的时代,医场中的医学、技术和医者围绕不同的政治、文化和社会资本等竞相角逐。逮至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共领导的军队进驻山西农村,大面积开辟抗战根据地,通过革命的底层深进直接触及乡村传统医疗,新政权努力对传统乡村医疗进行再塑,开了农村医疗集体化的先声。新中国成立后,农业合作化的整体形势推动了乡村整个社会场域的急骤变化,这既为农村集体保健医疗制度的诞生创造了条件,也使得医疗卫生的相当部分与传统医疗形成脱嵌后而被归纳到新的国家政治社会情势之中。场域更变使得医学技艺习得、行医方式和医药空间均被重新改塑,中西医关系的历史意涵在激烈变动时代不断被拉扯和重构。面对强大的传统医疗的惯性、特别是传统医疗所依附的传统社会结构以及无数个经过传统社会浸润过的医者与乡民,负载着新的社会文化意义的医疗卫生改造充满艰辛,于是国家诉诸于社会运动力量来推动医疗卫生的变革。社会史视野使我们更清晰地关照到不同医者、干部、医务人员和普通乡民等面对医疗场域发生更变时的抉择和向背以及新旧观念的冲突,也展示了国家如何通过各种符号、话语、组织网络、资源动员等策略将广大民众组织参与到医疗卫生改造中的丰富实践面相。在集体化时代,广大民众以高涨的热情参与医疗卫生运动的同时,也参与了国家新的意识形态之内化学习和行为实践、参与了国家新的政策主张以及新的道德评价规则的认知和运用之中,并从中获得了新的身份和体验。传统医疗场域与乡村社会的关系纽带被新的负载着国家话语、民族主义以及新型意识形态的社会运动反复动员、感召、冲击和改造,最终不仅改变了农村缺医少药和卫生观念薄弱的落后状况,同时实现了国家新政权建设、意识形态重塑和整个医疗社会的改造,这是一个紧密交糅的动态过程。另一方面,传统乡村社会在变革中既有适应也有变迁。在国家努力重构医疗卫生与乡村社会的过程中,传统乡村社会发挥作用的机制由显性而变为隐性,但传统医疗场域的机制和惯习始终潜藏背后并在极为细腻的环节里隐现出来,而合作医疗最终的解体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新旧体制的交冲和妥协,折现出医疗演变的复杂性所在。
霍小霞[6](2018)在《政府主导与企业参与:资源型地区农村城镇化的动力与限度研究 ——以山西省A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进入本世纪以来,国家在解决农村发展问题方面提出了三大重要举措:一是免除了沿袭了两千多年的农业税,二是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三是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城镇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备受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关注。然而,在一个历史极其悠久、情况极其复杂、地区发展极不平衡的大国,进行城镇化建设实属不易,必须摆脱对已有经验的机械的、教条主义的理解,结合各地区经济社会实际情况选择发展道路。资源型地区作为国家城镇化建设中的难点地区,其发展路径的选择尤其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既关系国家城镇化建设的整体布局,也关系资源型地区自身的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然而,由于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原因,我国的资源开采模式长期以来忽视了矿区农村和农民的利益,使资源型地区普遍出现了严重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环境等问题。这不仅严重影响了矿区农村的发展,也制约了国家城镇化建设的整体步伐。在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关键时期,在现有的体制机制模式下,广大资源型地区如何走出困境,谋求发展?矿区农民如何摆脱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一个重要课题。山西省A县作为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县域,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煤矿企业数量的增加和煤炭开发规模的扩大,经济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地方发展问题十分严重。为了走出立体性发展困境,A县创新了发展理念、调整了发展思路,创造性地运用行政力量将煤炭资源开发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煤矿企业经营与农民生活富裕结合起来,通过煤矿企业和煤炭收益带动和促进矿区农村城镇化发展,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政府主导与煤矿企业参与的城镇化之路。政府主导与企业参与城镇化的发展路径,是资源型地区探索地方发展的勇敢尝试和有益实践,为矿区农村城镇化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为同类地区城镇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也深深启发着我们对农村城镇化进程中更多问题展开认真的思考与深入的分析。文章采用理论阐释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国内研究与国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城镇化理论、府际关系理论、政府与企业关系理论、政府与社会关系理论、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等,对政府主导与企业参与的发展路径进行系统的规范研究,总结其经验的同时,揭示其面临的困境与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前国内城镇化发展趋势,提出相关建议和意见,以期这条独具特色的资源型地区农村城镇化之路能够继续顺利前行。
牛和清[7](2011)在《民国时期山东乡村建设研究(1931-1937)》文中指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缘于乡村破产,中国掀起了一场以‘拯救乡村、建设乡村’为目标的乡村建设运动。这场发轫于知识分子的运动,后来成为团体、地方政府、国家等广泛参与的乡村运动。山东是民国时期乡村建设的重要地域。1931-1937年,在韩复榘任省主席期间,山东乡村建设得到迅速发展,形成了诸多模式。全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导论部分。简要介绍选题由来、研究空间、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并对山东乡村建设的时间、地域、概念等作了学术界定。第一章山东乡村建设运动兴起。本章介绍山东乡村建设兴起的国内背景和省内环境。知识分子的思考,南京国民政府振兴农村的措施以及山东环境及省政府的努力等诸多因素促进了山东乡村建设运动的兴起。第二章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模式(上)。本部分介绍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和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的情况。梁漱溟从传统文化、合作运动思想及当时流行的乡村建设思想汲取营养,形成了自己的乡村建设思想——以建设乡村来建设一个新国家。这一思想在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面临着发展和挑战。第三章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模式(下)。本章节重点研究了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的实践。以邹平、菏泽、济宁为例,分析了三大实验区的建设成就及发展异同,尤其对邹平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研究。以此,总结了研究院乡村建设体系的特点、失败原因并对该模式进行评价。第四章青岛乡村建设模式。该部分介绍了青岛乡村建设的背景和建设情况,其中以李村乡区为例分析青岛乡村建设的特点。青岛自身的环境特点、沈鸿烈的乡村建设思想以及乡区建设办事处等机构的设立形成了青岛乡村建设模式。李村就是这一模式的具体体现。第五章山东教育厅乡村建设模式。本章节重点介绍教育厅以教育为手段进行乡村建设的情况。在何思源、董渭川的乡村建设思想指导下,教育厅形成了乡村教育辅导区、乡村民众教育实验区、乡村师范三种模式。第六章齐鲁大学乡村建设模式。齐鲁大学乡村建设模式作为基督教大学主办的乡村实验,具有独特性。她与外国教会、山东省地方政府、国民政府的关系,走出了一条与教育厅不同的乡村建设道路。第七章对乡村建设运动的思考。本部分归纳了这一时期山东乡村建设的特点与关系,成就及不足以及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民国山东乡村建设的实践活动对当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借鉴价值。山东乡村建设运动兴起于全国乡村建设运动这一大背景,得力于各派的努力及省政府默许支持,取得了较大成就并成为民国乡村建设的重要代表之一。山东乡村建设除齐鲁大学乡建模式外,表面上是一场学者和教育团体领导实施的运动,实际上是一种政府拯救乡村的运动。
李金碧[8](2016)在《阎锡山治理下的山西乡村教育研究(1917-1937)》文中提出在20世纪初兴起的教育救国论浪潮中,阎锡山在晋省推行之教育新政及其取得的卓越成就,无疑最具典范意义。此项新政涉及义务教育、社会教育和职业教育等诸领域,为山西博得了“教育模范省”的荣誉,有力地促进了晋省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历史地看,阎锡山教育新政遵循了“欲求其国,先新其民”的发生逻辑,并在此时社会进化论思想的指引下,体现出鲜明的国家主义教育理念,其宗旨在于塑造具有现代民族-国家认同的新型人格。所以,阎锡山教育新政不仅仅涉及新、旧教育体制的更替,更是一场深刻的关乎世界观和国民性改造的文化变革。然而,由于诸多原因,学术界对阎锡山教育新政及其这个“模范省”则缺乏应有之重视,相关研究亦常常淹没于民国教育史专题的洪流之中,大量的档案文献仍未得到必要的发掘与研究。鉴于此,本文在充分掌握原始资料的基础上,首次对阎锡山教育新政做出全面而系统性的研究,将历史梳理与剖面分析相结合,厘清阎锡山教育新政之理念和实践,总结新政经验及其局限性,还原历史以为今入之借鉴。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研究:一是阎锡山“新政”之前的山西教育状况。追溯了清前中期官方“庙学合一”的教育体制、民间教育现状,以及凸显儒学的官方意识形态之弊端。清末张之洞的教育革新为民初新式教育改革准备了大量新式人才,大批留学生的归国成为近代教育和社会改革的新生力量。二是阎锡山兴办乡村教育的起点与原因。总结了传统乡民“有家无国”的国家观,分析了其难以适应近代民族国家兴起的思想弊端。阎锡山早年留学日本的经历使他深受触动,在国家民族处于外侵内弱之际,中国国家主义思潮兴起,发自内心深处的“救亡”意识,吸取了日本国家主义改造国民性的思想,形成阎通过教育改造国民以自强富国的观念。三是阎锡山的乡村义务教育。阎在当时民智未开、国家积贫积弱的情形下,在其辖区内大力推行义务教育,具有前瞻性。在他大力倡导推行下,虽取得了积极成效,然在中国整体社会环境亟需变革的大背景下,义务教育的推行并无法做到其“强国富民”的原初目的。相反,暴露出不少弊端。如山西村制和村长副制度,一方面保证了义务教育的有效执行,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社会人情关系及民风未开,也造成教育质量低下。四是阎锡山的乡村社会教育。乡村社会教育为义务教育之补充。在全省强制推行义务教育的前提下,阎锡山意识到义务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顺利促进新政、义务教育的实行,启发民智至关重要。因此,在阎主政期间对社会教育颇为重视,通过文告、标语、报纸,直接宣讲、仪式等方式不遗余力的普及社会教育,甚至于阎不时亲自下乡为普通民众宣讲。本章内容深入分析了阎锡山实行社会教育的起因,及社会教育宣传形式和效果。五是阎锡山的乡村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亦为阎乡村教育内容中非常有特色的一项教育内容。通过对阎锡山兴办职业教育的文本蓝图及推行情况的梳理,对国民师范学校进行个案分析,论述了当时山西职业教育之成效、不足和弊端。尽管阎锡山推行的乡村职业教育有其时代特征,然如何克服国民“官本位”思想,树立国民现代职业教育观,既吸取发达国家职业教育优点,切合本土实际,推行与社会生产实际相结合的职业教育,仍为现代教育工作者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总而言之,通过对上述问题进行考察和剖析,文章展示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阎锡山作为地方行政长官以乡村教育为抓手,培育国民意识,开启民智,逐步建立新型社会治理体系的历史事实。由于历史的局限,阎锡山在山西推行乡村教育也有诸多不足,未能达到预期成效,但瑕不掩瑜。
杨昌鹏[9](2012)在《贵州城镇化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指出城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走向文明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贵州城镇化作为西部城镇化、中国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水平严重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也滞后于其自身的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贵州城镇化发展滞后的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不但会严重影响贵州的经济社会发展,也会严重影响贵州现代化进程,还会严重影响贵州科学发展、后发赶超蓝图的实现。本文以贵州城镇化为研究对象,就是要力图通过多维度地对贵州的历史与现状辩证分析,合理地判断贵州城镇化水平,明确贵州城镇化的发展目标,设计出相对完善的理论,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使贵州的城镇化既遵循世界城镇化的一般规律,又结合贵州的地方特色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对贵州城镇化理论与实践进行深入的研究,不仅能丰富马克思城镇化理论,还对研究西部地区其他省市(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也具有借鉴意义。正是从这个角度来看,对贵州具有特色的城镇化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本文采用抽象与具体相结合的方法、比较与系统的方法、反思与批判的方法和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出发,深入分析了贵州城镇化面临的问题与机遇,应坚持的原则,应处理的关系,提出了贵州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全文共分10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导论。主要说明研究的缘起和意义,并对国内外关于城镇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提出了本文的创新点、研究方法与研究的重点难点以及需要突破的方向与主要目标。第二部分:全面分析了现代化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这部分是理论基础分析,主要阐述了现代化与城镇化的内涵、特征、发展理论,运用矛盾运动的方法分析了现代化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第三部分:在第二部分的基础上,分析了城镇化对现代化的作用。首先简要介绍了世界城镇化的发展阶段、发展特点与一般规律,然后从历史角度、从“三农“问题,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等方面说明了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贵州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第四部分:贵州城镇化的历史与现实。该部分按照历史唯物主义,从贵州城镇化发展历史与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城镇化发展的总体趋势、城镇化发展地区差异、城乡差距,发现贵州城镇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化水平低以及城镇化体系不完善等问题。第五部分:贵州城镇化面临的困难。该部分全面分析了当前阶段,造成贵州城镇化发展的困难之处,即由于农业生产条件差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导致城镇化发展的基础较差,由于城镇化根本动力不足-人的素质低、产业转化动力不足、持续动力不足-创新能力弱,由于经济薄弱与地理限制,使得贵州城镇化面临着巨大的困难。第六部分:贵州城镇化面临的机遇。该部分主要分析了贵州具备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有利条件,即国家城镇化战略的实施、优惠政策的支持、自身优势的支撑,以及区域合作的深入推动等几个方面。第七部分:贵州城镇化应遵循的指导思想与贯彻的基本原则。该部分认为贵州城镇化应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发展、内涵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工业化、城镇化与农村现代化协调同步发展;坚持以能源资源、文化资源、旅游资源以及农业产品等地方特色。第八部分:贵州城镇化的目标构想。该部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构想了经济、社会与生态协调发展的城镇化目标,建立了空间布局与发展战略。第九部分:贵州城镇化要处理好带有全局性的几个关系。该部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矛盾运动的方法,分析了几对矛盾关系:(1)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2)城镇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3)城镇化与生态保护的关系;(4)城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5)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关系;(6)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7)城镇化与以人为本的关系。第十部分:贵州城镇化的对策与建议。该部分认为要解决贵州城镇化面临的问题,就应充分考虑贵州面临的困难,发挥贵州的特色优势,通过完善城镇化建设体系,强化产业支撑,提高社会发展水平,实现制度创新,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
陈巍[10](2009)在《齐心协力 攻坚克难——省人大调研督促“两基”攻坚工作纪实》文中提出"我们此次调研是要了解各县‘两基’攻坚工作进展的情况,在督促检查的同时,帮助基层研究、解决当前工作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目的就是要确保我省2010年如期完成‘两基’攻坚目标,希望大家实话实说。"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调研组组长刘春耀每到一处都要强调这句话。
二、蒲县强化政府行为加快扫盲进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蒲县强化政府行为加快扫盲进程(论文提纲范文)
(3)宁蒗彝族自治县优先发展教育理念与政策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综述 |
(三) 研究的方法 |
(四) 研究的意义 |
(五) 研究的难点及可能存在的创新点 |
一、宁蒗彝族自治县优先发展教育的背景 |
(一) 宁蒗彝族自治县优先发展教育的重要性 |
(二) 宁蒗彝族自治县对教育改革道路的探索 |
二、宁蒗彝族自治县优先发展教育的有利条件 |
(一) 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 |
(二) 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 |
(三) 国家兴边富民政策 |
(四) 优先发展教育理论 |
(五) 宁蒗优先发展教育的经济保障 |
(六) 与时俱进的人才政策 |
(七) 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
三、宁蒗彝族自治县教育发展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不足 |
(一) 取得的成绩 |
(二) 存在的不足 |
四、宁蒗彝族自治县教育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
(一) 贯彻好各项法规,趁势而上 |
(二) 抓住有利时机,用好政策 |
(三) 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
(四) 创新理念,打造教育品牌 |
(五) 立足实际,创办特色教育 |
(六) 完善制度,提高教育水平 |
五、几点启示 |
(一) 优先发展教育,突破地区发展瓶颈 |
(二) 加强对外交流,引进先进教育理念 |
(三) 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创新理念 |
(四) 破解资金困境,增加教育投入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政府主导下的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重视学前教育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大趋势 |
1.1.2 政府主导是学前教育发展的基本路径选择 |
1.1.3 农村是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重点与难点 |
1.2 研究意义 |
1.2.1 为政府主导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
1.2.2 为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操作指南 |
1.2.3 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 |
1.2.4 完善中国特色的国民教育体系 |
1.3 研究综述 |
1.3.1 关于政府主导的研究 |
1.3.2 关于农村学前教育的研究 |
1.3.3 关于政府主导学前教育发展研究 |
1.3.4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法 |
1.4.2 调查研究法 |
1.4.3 政策分析法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1.5.1 政府主导 |
1.5.2 学前教育和农村学前教育 |
1.5.3 政府主导农村学前教育 |
1.6 研究思路和框架 |
1.6.1 研究思路 |
1.6.2 研究框架 |
第2章 政府主导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理论依据及内涵分析 |
2.1 政府主导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理论分析 |
2.1.1 教育公平理论 |
2.1.2 教育成本分担理论 |
2.1.3 政府的本质和职能理论 |
2.1.4 公共服务理论 |
2.1.5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
2.2 政府主导学前教育发展的合理性分析 |
2.2.1 政府主导农村学前教育是落实教育权的需要 |
2.2.2 政府主导是保障学前教育性质和功能的决定性条件 |
2.3 政府主导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内涵分析 |
2.3.1 科学引领农村学前教育发展 |
2.3.2 制定农村学前教育发展规划 |
2.3.3 建立农村学前教育管理体制 |
2.3.4 承担农村学前教育投资 |
2.3.5 保障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建设 |
2.3.6 履行农村学前教育的监管责任 |
2.4 政府主导农村学前教育需要澄清的几个问题 |
2.4.1 “政府主导”与“政府主办”的关系 |
2.4.2 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力量的关系 |
2.4.3 政府投入公办园与其他园的关系 |
第3章 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现状的实证分析——基于陕西省的调研 |
3.1 调研的基本状况 |
3.1.1 研究对象的选取 |
3.1.2 陕西省学前教育发展的整体现状 |
3.1.3 陕西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微观研究 |
3.2 农村学前教育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效 |
3.2.1 学前教育的投入持续加大 |
3.2.2 努力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 |
3.2.3 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
3.2.4 农村幼儿园管理进一步加强 |
3.2.5 国家学前教育重大项目实施进展顺利 |
3.3 农村学前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
3.3.1 农村学前教育的供给缺乏理性思考 |
3.3.2 政府的职责不明确 |
3.3.3 生均国家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极低 |
3.3.4 学前教育收费不规范 |
3.3.5 师资队伍不适应学前教育发展 |
3.3.6 “小学化”现象严重 |
第4章 农村学前教育发展问题的成因探析 |
4.1 政府、社会对学前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 |
4.1.1 教育主管部门对学前教育的性质判断存在失误 |
4.1.2 家长对学前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 |
4.2 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缺乏管理制度保障 |
4.2.1 城乡二元经济制度制约农村学前教育 |
4.2.2 农村学前教育存在多头管理现象 |
4.2.3 农村学前教育缺乏专门的管理机构 |
4.3 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缺乏基本的经费制度保障 |
4.3.1 农村经济发展制约学前教育发展 |
4.3.2 农村学前教育投入水平低下 |
4.3.3 农村学前教育经费拨付缺乏有效的制度支撑 |
4.4 农村学前教师队伍建设缺乏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
4.4.1 农村学前教师地位待遇普遍较低,难以稳定和保障质量 |
4.4.2 农村学前教师身份不明,来源困难 |
4.4.3 农村学前教师激励机制不合理 |
4.5 农村学前教育办园体制机制不健全 |
4.5.1 学前教育公共属性削弱 |
4.5.2 民办幼儿园异军突起管理失范 |
4.5.3 社会力量办园缺乏规范的制度保障 |
第5章 基于政府主导的国外学前教育发展经验的借鉴及启示 |
5.1 国外政府干预学前教育发展的经验 |
5.1.1 学前教育公共经费投入 |
5.1.2 学前教育管理体制与政策 |
5.1.3 学前教育教师政策 |
5.1.4 国家发展学前教育的特殊计划与社会效应 |
5.2 国外学前教育发展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
5.2.1 以立法保障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及性 |
5.2.2 建立各级政府举办公立学前教育的责任共担制度 |
5.2.3 凸显学前教育公共产品属性 |
5.2.4 以公立学前教育机构为主导促进学前教育普及和公平 |
5.2.5 建立财政优先、重点发展公立学前教育的保障机制 |
5.2.6 加强学前教师队伍建设 |
5.2.7 引导并支持私立学前教育向多元化和公益性方向发展 |
5.2.8 优先扶持贫困及弱势群体儿童接受学前教育 |
第6章 政府主导下的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发展制度设计与路径选择 |
6.1 做好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政策的顶层设计 |
6.1.1 提高全社会对农村学前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
6.1.2 明确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目标及标准 |
6.1.3 积极实施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 |
6.2 加快学前教育立法,保障农村学前教育发展 |
6.2.1 学前教育立法的现实基础 |
6.2.2 《学前教育法》立法内容建议 |
6.2.3 以法律形式保障农村学前教育发展 |
6.3 完善农村学前教育经费体制 |
6.3.1 健全农村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体制 |
6.3.2 建立和完善农村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模式 |
6.3.3 大力实施农村学前三年免费教育 |
6.4 创新办园体制机制,实现办园模式多样化 |
6.4.1 统筹规划农村学前教育发展 |
6.4.2 提高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水平 |
6.4.3 改革农村幼儿园办园体制 |
6.5 健全制度,整体提升农村学前教师素质 |
6.5.1 实施学前教育免费师范生教育制度 |
6.5.2 建立和完善农村学前教师管理制度 |
6.5.3 加强在职学前教师培训 |
6.5.4 构建城乡教师交流机制 |
6.5.5 健全农村学前教师激励机制 |
6.6 加强农村学前教育督导机制建设 |
6.6.1 强化幼儿园法规意识、法人意识、法治意识 |
6.6.2 强化教育主管部门服务意识、保障意识、质量意识 |
6.6.3 构建具有农村特色的学前教育课程体系,提高学前教育质量 |
第7章 结语 |
7.1 主要结论 |
7.2 可能的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陕西省学前教育发展状况调研表 |
附录二 学前教育发展研究调查——社会反映问卷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5)集体化时代山西的医疗场域与乡村社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相关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对象及理论方法 |
第一章 传统医疗与乡村社会 |
第一节 中国传统医疗场域诸题 |
第二节 山西医疗场域的近代因素 |
第三节 卫生防疫与近代山西医疗 |
第二章 革命深进与医疗型变 |
第一节 空间融入:医政机构直接驻地乡村 |
第二节 资源登册:在地资源的调鉴与整合 |
第三节 关注苦痛:疾疫、伤亡与情感政治 |
第三章 集体生产与集体保健 |
第一节 农业合作化的整体形势 |
第二节 全国首家联合保健站成立 |
第三节 集体医疗体系的全面构建 |
第四章 医疗系统的全面改造 |
第一节 医学技艺的习得 |
第二节 行医方式的改变 |
第三节 医药空间的改塑 |
第五章 医学转型与政治建构 |
第一节 结合与冲突:中西医学 |
第二节 “祖国医学”的历史意涵 |
第三节 “新医学”与后殖民抵抗 |
第六章 医疗卫生与国家想象 |
第一节 卫生动员的策略与机制 |
第二节 米山医疗的典型化之路 |
第三节 新中国典型治理的机制特征 |
第七章 透过医疗场域看乡村社会 |
第一节 医疗场变的多面效应 |
第二节 场域更变与合作医疗的终结 |
第三节 乡村社会的适应与变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6)政府主导与企业参与:资源型地区农村城镇化的动力与限度研究 ——以山西省A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
(一)选题的缘由 |
(二)选题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一)国外研究动态 |
(二)国内研究动态 |
三、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
(一)研究方法 |
(二)选择调查对象的依据及样本县的简要介绍 |
(三)资料来源 |
四、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主要内容 |
五、几个需要解释的概念 |
(一)城镇化与农村城镇化 |
(二)城镇化模式 |
(三)企业社会责任 |
第一章 政府主导与企业参与城镇化的缘起 |
1.1 政府主导与企业参与的政策要求 |
1.1.1 政府主导与企业参与的经济社会背景 |
1.1.2 政府主导与企业参与的政策要求 |
1.2 政府主导与企业参与的现实需要 |
1.2.1 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
1.2.2 规避资源型经济问题的需要 |
1.2.3 解决资源开采引发的社会问题的需要 |
1.2.4 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 |
1.2.5 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的需要 |
1.2.6 促进社会公平的需要 |
第二章 政府主导与企业参与城镇化的实践 |
2.1 政府主导与企业参与的基础条件 |
2.1.1 自然条件优劣共存 |
2.1.2 经济发展喜忧参半 |
2.1.3 人文环境错综复杂 |
2.2 政府主导与企业参与的组织安排 |
2.2.1 煤炭资源开发与地方管理制度失灵 |
2.2.2 “一矿一业一事”的组织体系和制度安排 |
2.2.3 煤矿产权改革与“一矿一业一事”受阻 |
2.2.4 “内留外引”的组织体系及制度安排 |
2.3 政府主导与企业参与的项目建设 |
2.3.1 产权改革前的项目建设 |
2.3.2 产权改革后的项目建设 |
2.4 政府主导与企业参与的特征 |
2.4.1 国家战略需求的反映 |
2.4.2 政府主导性特征明显 |
2.4.3 政府决定城镇化发展方向 |
第三章 政府主导与企业参与城镇化的效果分析及经验总结 |
3.1 政府主导与企业参与的效果分析 |
3.1.1 产业结构的调整:城镇化的经济支撑 |
3.1.2 村庄环境的改善:城镇化的空间表现 |
3.1.3 利益纠纷的缓解:城镇化的社会基础 |
3.1.4 新型农民的出现:城镇化的人才支持 |
3.1.5 乡风文明的提升:城镇化的文化要求 |
3.2 政府主导与企业参与的经验总结 |
3.2.1 政企联手创新发展思路 |
3.2.2 有效运行机制推动城镇化 |
3.2.3 利益共享促进公平正义 |
第四章 政府主导与企业参与城镇化的困境及问题 |
4.1 政府主导与企业参与面临的困境 |
4.1.1 煤矿对城镇化助推力削弱 |
4.1.2 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
4.1.3 产业转型周期长 |
4.2 政府主导与企业参与存在的问题 |
4.2.1 城镇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 |
4.2.2 人口城镇化严重滞后于土地城镇化 |
4.2.3 城镇化资金积累不足 |
4.2.4 城镇化参与主体局限性大 |
第五章 政府主导与企业参与城镇化的未来发展方向 |
5.1 构建多元主体积极参与的新模式 |
5.1.1 鼓励企业参与城镇化管理 |
5.1.2 提升公众的城镇化话语权 |
5.2 加强城镇化管理制度的创新 |
5.2.1 消除城乡二元化政策和制度 |
5.2.2 健全和完善矿产资源产权制度 |
5.3 完善城镇化管理机制建设 |
5.3.1 构建政府与市场的新型合作联盟 |
5.3.2 确立城市和乡村一体化发展格局 |
5.3.3 建立多元化城镇化投融资机制 |
结论与讨论 |
一、政府主导与企业参与城镇化的法律基础 |
二、全新转型背景下的城镇化责任与政府职责 |
三、地方发展中国家权力中央性与地方性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7)民国时期山东乡村建设研究(1931-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介绍 |
二、学术史综述 |
三、学术要点 |
四、相关界定 |
第一章 山东乡村建设运动兴起 |
第一节 国内背景 |
一、知识分子对现状的思考 |
二、乡村建设运动的兴起 |
三、南京国民政府振兴农村行动 |
第二节 省内环境 |
一、山东行政区划 |
二、山东农村状况 |
三、三十年代的山东政局 |
四、山东省农会 |
五、山东省政府的合作运动 |
第二章 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体系(上) |
第一节 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 |
一、来源 |
二、乡建思想的内容 |
三、乡建思想的特点 |
四、小结 |
第二节 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 |
一、建立 |
二、组成 |
三、派别与矛盾 |
四、发展变化 |
五、研究院与各方面关系 |
第三章 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体系(下) |
第一节 邹平实验区 |
一、建立 |
二、计划 |
三、实验内容 |
四、特点 |
第二节 菏泽济宁实验区 |
一、菏泽实验区 |
二、济宁实验区 |
三、小结 |
第三节 对研究院体系的认识 |
一、乡村建设的特点 |
二、失败原因 |
三、中共及《中国农村》对梁的批判 |
四、对梁漱溟及其乡村建设的认识 |
第四章 青岛乡村建设体系 |
第一节 青岛乡村建设的背景 |
一、青岛环境及自身条件 |
二、沈鸿烈的乡建思想 |
第二节 青岛乡村建设概况 |
一、乡区建设办事处 |
二、与乡区建设相关的局所 |
三、农林指导机关——农林事务所 |
第三节 乡区建设个案研究——李村实验区 |
一、建立与发展 |
二、建设情况 |
三、特点 |
四、评价 |
第四节 对青岛乡村建设的认识 |
一、青岛市与乡村建设相关的建设 |
二、青岛乡村建设与市外关系 |
三、青岛市乡村建设特点 |
四、小结 |
第五章 教育厅乡村建设体系 |
第一节 教育兴农缘起 |
一、何思源乡建思想 |
二、董渭川乡建思想 |
第二节 教育厅乡村建设实践活动 |
一、山东省乡村建设辅导委员会及其实验区——乡村教育辅导区 |
二、山东省立民众教育馆及实验区——乡村民众教育实验区 |
三、乡村师范——利用学校优势,关注乡村建设 |
第三节 乡村民众教育实验区个案研究——祝甸实验区 |
一、设立背景 |
二、设立情况 |
三、实验情况 |
四、发展情况 |
五、评价 |
第四节 乡村师范个案研究——第四乡师 |
一、设立背景 |
二、设立概况 |
三、培养方向 |
四、从事乡建方法 |
五、实验区——乡村活动区 |
六、评价 |
七、教育厅体系小结 |
第六章 齐鲁大学乡村建设体系 |
第一节 齐鲁大学从事乡村建设的背景 |
一、齐鲁大学沿革 |
二、乡村计划 |
三、齐鲁大学的乡村建设思想 |
四、实验区建立前的乡村建设运动 |
第二节 齐鲁大学乡村建设概况 |
一、齐鲁大学乡村服务社 |
二、齐鲁大学乡村建设发展与转型 |
三、抗战爆发后的情况 |
第三节 个案研究——历城县龙山实验区 |
一、设立情况 |
二、实验内容 |
三、特点 |
第四节 齐鲁大学乡村建设与外界关系 |
一、与外国教会的关系 |
二、与国民政府和省政府关系 |
三、与乡村建设派的关系 |
四、与教会乡村建设实验区的关系 |
五、小结 |
第七章 对山东乡村建设运动的思考 |
第一节 山东乡村建设各派的特点与关系 |
一、特点 |
二、相互关系 |
三、韩复榘与山东乡村建设的关系 |
第二节 山东乡村建设与其他各省比较 |
一、相同点 |
二、不同点 |
第三节 山东乡村建设失败原因 |
一、外部原因 |
二、内部原因 |
第四节 对山东乡村建设运动的评价 |
一、山东乡村建设成就 |
二、山东乡村建设不足 |
三、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 |
四、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借鉴意义 |
附录一 民国时期山东行政区划 |
附录二 全国乡村建设运动主要派别及实验区 |
附录三 山东乡村建设主要派别及实验区 |
附录四 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乡村建设体系图 |
附录五 青岛乡村建设体系图 |
附录六 教育厅乡村建设体系图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阎锡山治理下的山西乡村教育研究(1917-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学术研究回顾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点与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清代山西教育状况 |
第一节 “庙学合一”的官学体制 |
第二节 张之洞与山西书院改革 |
第三节 清代山西的民间教育 |
第四节 清末山西教育革新 |
第三章 阎锡山新政及其乡村教育理念 |
第一节 乡民意识与国民观念 |
第二节 国民观念的形塑 |
一、推行“用民政治” |
二、倡办国民教育 |
三、奉行军国主义 |
第三节 阎锡山乡村教育理念的思想基础 |
一、民族危机与救亡意识 |
二、日本国家主义改造国民性的经验借鉴 |
三、20世纪初期中国国家主义思潮的影响 |
第四节 阎锡山乡村教育的制度保障 |
一、民国时期的山西村制 |
二、阎锡山的编村制度 |
三、阎锡山的村本政治 |
第四章 阎锡山的乡村义务教育 |
第一节 晋省教育行政组织 |
第二节 义务教育经费的来源与村学经费筹措 |
第三节 开展学龄儿童调查 |
第四节 强迫劝导就学的措施与办法 |
第五节 义务教育的阻力及村制下义务教育的不足 |
一、乡村义务教育的阻力 |
二、村制下推行乡村义务教育的不足 |
第五章 阎锡山的乡村社会教育 |
第一节 乡村社会教育的动因与基本情况 |
一、乡村社会教育的动因 |
二、乡村社会教育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乡村社会教育的形式 |
一、文字宣传 |
二、口头宣传 |
三、仪式中的宣传 |
第三节 乡村社会教育的效果 |
第六章 阎锡山与山西职业教育 |
第一节 阎锡山的职业教育观 |
一、社会治理及民生改善之需要 |
二、解决“毕业即是失业”困境之途径 |
三、“教育生产化”之要求 |
第二节 山西职业教育的兴办及发展 |
一、职业教育的文本创设 |
二、山西职业教育的推行 |
第三节 山西职业教育创办的成就与不足 |
一、职业教育创办之成就 |
二、职业教育推行中的不足 |
三、职业教育改进之举措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9)贵州城镇化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的文献分析 |
(一) 研究历史分析 |
(二)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三、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四、研究的方法 |
五、突破与创新 |
第一章 现代化与城镇化的一般理论 |
第一节 现代化理论 |
一、现代化 |
二、国外的现代化 |
三、中国的现代化历程 |
第二节 现代化与城镇化的关系 |
一、欧洲国家的城镇化与现代化的历史分析 |
二、现代化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 |
第三节 国内外城镇化发展理论 |
一、城镇化 |
二、国外城镇化发展理论 |
三、国内城镇化理论 |
第二章 城镇化是贵州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
第一节 世界城镇化历史经验的回顾 |
一、世界城镇化发展阶段 |
二、世界城镇化的发展特点 |
三、世界城镇化的一般规律 |
第二节 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
一、城镇化是历史的必由之路 |
二、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 |
三、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
第三节 城镇化是贵州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
一、城镇化是实现贵州跨越发展的重要动力 |
二、城镇化是解决贵州“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
第三章 贵州城镇化的历史与现实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后贵州城镇化历史的回顾 |
一、贵州城镇化发展的成绩 |
二、贵州城镇化阶段性 |
三、贵州城镇化发展的特点 |
四、制约贵州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
第二节 贵州城镇化现状 |
一、贵州城镇化发展总体趋势 |
二、贵州城镇化发展地区差异 |
三、贵州城乡差距扩大 |
第三节 对贵州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当前分析与评估 |
一、贵州城镇化发展的合理判断 |
二、贵州城镇化发展的成就 |
三、贵州城镇化发展问题 |
第四章 贵州城镇化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
第一节 贵州城镇化基础较差 |
一、农业生产条件差 |
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 |
第二节 贵州城镇化动力不足 |
一、人-城镇化的根本动力不足 |
二、产业-城镇化的转换动力不足 |
三、创新-城镇化的持续动力不足 |
第三节 贵州城镇化经济薄弱 |
一、经济总量分析 |
二、经济综合竞争力低 |
第四节 贵州城镇化地理限制 |
一、自然地理状况 |
二、地理环境约束 |
第五章 贵州城镇化面临的机遇 |
第一节 国家城镇化战略的实施 |
一、国家城镇化战略的思想 |
二、国家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对贵州的影响 |
第二节 国家对西部省区的优惠政策 |
一、西部大开发战略 |
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
第三节 贵州城镇化发展具备的条件 |
一、产业的较大发展 |
二、城镇化战略的持续实施 |
三、经济-环境关系较和谐 |
四、坚强的组织领导 |
五、户籍制度改革进展顺利 |
第四节 贵州城镇化发展的资源禀赋 |
一、生态环境逐渐改善 |
二、资源丰富 |
第五节 贵州城镇化发展的区域优势 |
一、重庆“大都市”的带动作用 |
二、“西南三省”合作战略的推动作用 |
第六章 贵州城镇化遵循的指导思想与贯彻的基本原则 |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 |
一、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
二、城镇化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
三、科学发展观对贵州城镇化的指导 |
第二节 “三化同步” |
一、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
二、贵州应遵循“三化同步”原则 |
第三节 地方特色 |
一、注重培育城市特色 |
二、坚持地方特色应注意的问题 |
第七章 贵州城镇化的目标构想 |
第一节 贵州城镇化的经济发展目标构想 |
一、贵州经济发展背景 |
二、贵州城镇化的经济发展目标 |
三、经济发展路径 |
四、产业布局总体规划 |
第二节 贵州城镇化的社会发展目标构想 |
一、贵州社会发展背景 |
二、贵州城镇化的社会发展目标 |
三、社会发展战略 |
四、社会发展空间布局 |
第三节 贵州城镇化的生态发展目标构想 |
一、贵州城镇化的生态环境背景 |
二、贵州城镇化的生态发展目标 |
三、生态发展战略 |
四、生态空间布局 |
第八章 贵州城镇化要处理的几对矛盾与关系 |
第一节 城镇化与发展经济的关系 |
一、城镇化和发展经济对立统一 |
二、经济发展中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
三、以经济发展促进城镇化 |
第二节 城镇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
一、城镇化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 |
二、城镇化和社会发展非协调同步 |
三、以质量提高促进城镇化 |
第三节 城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
一、城镇化要体现民族文化 |
二、城镇化对民族文化的影响 |
三、城镇化与民族文化的融合 |
第四节 城镇化与生态保护的关系 |
一、城镇化与生态保护的矛盾 |
二、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三、坚持城镇化与生态保护同步进行 |
第五节 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
一、工业化促进城镇化 |
二、城镇化与工业化的非协同性 |
三、以工业化推动城镇化 |
第六节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
一、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 |
二、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非同步性 |
三、农业现代化推动城镇化 |
第七节 城镇化与以人为本的关系 |
一、以人为本是城镇化的核心价值 |
二、在城镇化中改善民生 |
三、城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
第九章 贵州城镇化的对策与建议 |
第一节 形成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 |
一、优化城镇空间布局 |
二、以黔中城市群推动贵州城镇化发展 |
三、大力推进贵州小城镇集群发展 |
第二节 走特色城镇化道路 |
一、以工业特色资源,促进城镇化 |
二、以特色农业资源,促进城镇化 |
三、以生态特色资源,促进城镇化 |
四、以旅游特色资源,促进城镇化 |
五、以民族文化特色资源,促进城镇化 |
第三节 加强城镇规划,提高城镇化效能 |
一、加强城镇规划 |
二、提高城镇管理水平 |
第四节 增强城镇化动力 |
一、提高人的素质 |
二、强化产业支撑 |
三、增强区域创新能力 |
第五节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
一、加快路网基础设施建设 |
二、加快市政公用设施建设 |
三、加快城镇生态文明建设 |
四、加快健全公共服务体系 |
第六节 推进制度创新 |
一、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
二、大力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
三、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
四、改革投融资体制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10)齐心协力 攻坚克难——省人大调研督促“两基”攻坚工作纪实(论文提纲范文)
总体形势良好 |
攻坚成效明显 |
困难和问题 |
齐心破解“两基”攻坚难题 |
四、蒲县强化政府行为加快扫盲进程(论文参考文献)
- [1]强化政府行为 加快扫盲进程[J]. 宁雪清. 山西成人教育, 1996(11)
- [2]蒲县强化政府行为加快扫盲进程[J]. 尹晓红. 山西成人教育, 1996(12)
- [3]宁蒗彝族自治县优先发展教育理念与政策选择研究[D]. 黄家忠. 云南大学, 2012(11)
- [4]政府主导下的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研究[D]. 李少梅. 陕西师范大学, 2013(02)
- [5]集体化时代山西的医疗场域与乡村社会[D]. 李全平. 山西大学, 2020(03)
- [6]政府主导与企业参与:资源型地区农村城镇化的动力与限度研究 ——以山西省A县为例[D]. 霍小霞. 山西大学, 2018(04)
- [7]民国时期山东乡村建设研究(1931-1937)[D]. 牛和清. 山东师范大学, 2011(08)
- [8]阎锡山治理下的山西乡村教育研究(1917-1937)[D]. 李金碧. 山西大学, 2016(05)
- [9]贵州城镇化理论与实践研究[D]. 杨昌鹏. 华中师范大学, 2012(12)
- [10]齐心协力 攻坚克难——省人大调研督促“两基”攻坚工作纪实[J]. 陈巍. 青海教育, 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