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图书馆信息服务业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吴高,韦楠华[1](2021)在《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现状、困境及体系构建》文中指出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在推动高校提升知识产权创造、管理、实施和保护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内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虽有所发展,但和国外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在服务主体能力、服务内容规划、服务平台设计以及服务运行机制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文章建议从服务主体(组织结构、队伍建设)、服务内容(规划政策、服务项目、资源建设、品牌培育)、服务平台(管理平台、媒介平台)、服务机制(合作共享、规范标准、绩效评价)等四个角度来构建我国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体系。
李秋香,张舸,黄毅敏,马草原,姚佳[2](2021)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数字经济发展不仅可以优化升级经济发展结构,更能激发新的增长动能,加快动能转换。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迅速,在数字产业化布局、产业数字化发展和城市数字化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然而基础建设不足、传统产业与数字技术融合度较低、数字人才缺乏、居民数字素养有待提升等问题仍然突出。深入剖析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促进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初景利,任娇菡,王珏[3](2021)在《图书馆知识服务与出版知识服务的比较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意义]知识服务既是图书馆的核心能力与重要趋势,也是出版机构十分关注的内容与业务方向,在数字智能时代,探究图书馆与出版机构知识服务的异同点,是两个领域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相互支持、相互融合的战略需要。[研究设计/方法]本研究借助文献调研、文献计量、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调研分析、归纳总结,并根据两个领域知识服务的发展实际,从研究热点、转型背景、服务主客体、服务模式、服务内容及服务产品6个方面分析图书馆知识服务与出版知识服务的异同。[结论/发现]图书馆知识服务起步较早,出版知识服务发展较快,二者不会相互替代,并将在市场竞合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知识服务模式,增强自身优势,形成合作共赢。[创新/价值]利用文献计量法分析图书馆知识服务与出版知识服务的异同以及未来研究趋势,提出思考与建议,为加快两个领域的协同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卓泽林[4](2021)在《高等教育赋能区域发展战略的现状、挑战与对策——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深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是我国"十四五"时期的发展重点。高等教育以其人力资本、科学研究、文化服务、国际化发展等资源优势赋能三大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但在资源赋能区域发展的过程中,高等教育面临着多重挑战,主要表现为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优化需求不平衡、创新资源投入与创新成果转化不匹配、基础文化设施与区域公共服务不对等、国际环境不确定性与扩大开放步伐不协调。为此,高等教育应优化人才结构,支撑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提升高校科技研发效率,加强区域产学研融合创新;探索高校文化共享共建,增强两馆区域服务能力;推进在地国际化发展,做强"留学区域"品牌。
王雄青[5](2021)在《文化振兴视域下乡村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研究》文中指出文化振兴是乡村图书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内容,决定着乡村图书馆用户信息素养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农村群体信息素养教育的关键所在。本文分析了文化振兴视域下的乡村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驱动机制,探讨了乡村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策略。
侯小红[6](2021)在《近十年(2011—2020)我国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文献计量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以中国知网(CNKI)的中文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源,使用Excel软件和CiteSpace信息可视化分析软件,对2011—2020年发表的有关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研究的917篇论文从计量和合作网络图谱两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基于检索数据,以图表文结合的方式总结了近十年(2011—2020)有关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研究过程、研究热点和发展前沿,以期为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工作的进一步规划和发展提供参考。
阮一晨[7](2021)在《基于数据驱动的杭州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认知与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由高速增长转为高质量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城市生活性空间的发展随之转变为引领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居民生活幸福感的主要动力之一。城市公共中心体系是承载城市居民生活性活动的主要空间,在城市公共服务与消费空间的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近年来,城市研究数据与技术快速发展,特别是大数据与机器学习算法的引入,为城市空间结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量化支撑。但同时也引申出公共中心体系研究中,数据表征的充分性、研究方法的适应性、表征关系的实效性等数据技术应用层面的问题。为此,本研究以杭州市萧山区为对象,针对城市公共中心体系研究,在数据技术选择与应用、影响要素与机制分析、优化布局手段等多方面文献综述基础上,结合规划研究中数据应用的特征,总结出本研究着力探索的三个主要问题:如何观察并总结公共中心的特征、公共中心体系发展类型特征与影响要素有哪些、怎样正确引导公共中心空间优化。并借鉴弱假设强表征的数据驱动范式,形成了由理论线索指导表征数据,再构建表征关系,从而推导特征规律的研究逻辑,将之应用于研究问题所对应的空间认知、空间分析与空间优化三个主要流程,以实现空间认知与优化的研究目的,解释公共中心体系空间特征与规律,完善其优化方法与流程。研究内容与结论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公共中心体系的识别与空间特征认识。从供给与需求的角度入手,针对公共中心体系的构成要素,搭建手机信令、POI与调研数据结合的多源数据识别框架,实现杭州市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识别,并从中心的空间布局、结构关系与功能关联认识其基本空间特征。初步认识了体系内的公共中心路径依赖与道路亲缘特征规律与“一主一副数次多基”的4级中心体系,同时发现政府主导配置的公共服务设施在中心关联中具有重要引领性作用。二是在公共中心体系的发展程度与影响要素分析。构建常态化和非常态化两大层面的分析框架:在常态化层面,遵循先扩样后收缩的思路,从浙江省扩样识别公共中心体系的初长型、增长型、成熟型、完善型四大聚类,定位出与萧山区近似的成熟型与完善型聚类样本。同时地形条件、经济规模、人口规模、城市建设、居民消费力与公共交通6类影响要素存在显着的类型性差异,其变化特征主要由发展初期政府主导的投资拉动型增长模式转变为后期由市场引领的消费主导型发展模式。各影响要素间呈现相互作用的网络机制,其中人口规模是发展程度最直接最核心的影响要素。在非常态化要素方面,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深受G20、亚运会与新冠疫情防控等大事件中正向推动力的促进,并在后续使其持续影响。三是在公共中心体系优化分析。杭州市萧山区的研究范围,通过人口与公共中心体系具有强关联的线索,从人口的居住、就业、旅游三方面入手构建“人口—公共中心”的空间关联模型,推导出中心优化的空间基础。在此基础上借助三方面目标准则:一是通过公共中心发展的监督学习模型、满意度与亚运会大事件分析结合,总结出经验目标。二是通过人本主义价值尺度下总结出效率与公平的发展目标,三是在公共中心现状特征中总结的规律性原则。最终在空间与非空间两个层面提出了针对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的优化指引。经三方面内容的逐层推进,实现了公共中心体系认知与优化的数据驱动研究框架搭建,通过实证案例分析与认知,总结具有时空背景的特征经验与一般性的规律,丰富了新数据环境下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
马雪纯[8](2021)在《智慧医养信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构建及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性的普遍现象和社会议题,自我国于20世纪末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老年人口数量及其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增长,以“未富先老”、“未备先老”为主要特征的养老问题随之而来。医和养是老年人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在国家大力推进医养结合发展和有关智慧医疗、智慧养老等信息技术支撑的背景下,智慧医养作为老龄化问题的解决之道,是以基本养老服务为基础、以医疗服务为重点,依托信息技术将康复医疗和生活照护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服务形态,其服务质量反映了智慧医养领域服务提供者的能力和水平,对智慧医养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和用户对养老服务的满意度有着重要影响。信息生态学是研究人、信息、技术和信息环境协调发展的理论,可以为信息环境下的信息人、信息本体和信息技术之间的复杂关系提供新的解释框架。因此,本文首先将信息生态理论引入智慧医养信息服务质量评价研究中,根据信息生态理论以及智慧医养信息服务的特征确定评价指标的框架,并通过文献调研、政策分析和隶属度函数方法,选取并确定了正式评价指标。随后运用KANO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各指标最终的分类结果包括9项期望质量、9项魅力质量、9项无关质量和5项混合类质量,并对各个指标和维度进行了满意度系数分析,以此确定提升服务质量的优先级指标。本文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并结合指标构建的信息生态维度,为提升智慧医养信息服务质量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包括提高智慧医养信息服务的使用价值、基于供求双侧优化服务质量、探索服务平台和智能产品的发展路径和创建有利的内外发展环境四方面。具体来看,在信息服务本体维度,应优先关注信息内容的准确性和专业权威性、服务的便捷性和多样性,以提升为老信息服务的价值为核心和以用户导向来开展智慧医养信息服务;在信息人维度,信息服务主体的智慧信息化建设和把握用户差异性的信息需求尤为重要,这既是用户期望的质量指标,也是开展智慧医养信息服务的必要前提;在信息技术维度,智慧医养信息服务平台和智能产品是两大核心发展方向,应优先关注服务平台的系统稳定性、隐私信息安全性、平台响应性、界面设计适老化、线下服务可靠性和智能产品的操作简便性;在信息环境维度,标准化管理、政策法律法规和人文社会环境尤为重要,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该维度也将成为具备吸引力的服务质量内容。
李刚[9](2021)在《老年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的价值共创路径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而且老龄化正持续加深,形势十分严峻。在体育产业和健康产业政策规划引领和市场创新驱动的共同作用下,体医融合不断推进,运动干预、慢病防治、健康促进、体质评估、运动监控、运动康复等产品与服务不断形成,各种运动健康服务模式不断涌现,运动健康服务逐渐成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新渠道。运动健康服务的相关研究日益引起学界和业界的高度重视,老年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价值共创的相关研究还是一个相对新兴的研究领域。本文以老年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的价值共创路径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服务主导逻辑理论、MOA理论,采用理论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逐层进行分析,探讨了运动健康服务、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的相关理论,按照“动因-行为-结果”的逻辑主线构建了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价值共创路径的分析框架,并系统分析了各要素的内涵与维度,实证揭示了老年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的价值共创路径。通过全文的分析论证,得出主要结论如下:第一,运动健康服务是指以提升全民健康水平为目标,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健康需求为导向,以运动干预为手段,通过体医部门协同、技术融合、资源整合等方式,提供运动干预慢性病、运动康复、运动促进健康等方面的服务。运动健康服务具有产品混合性、对象广泛性、过程融合性、价值多样性和主动参与性等特征。从功能属性和消费需求角度,运动健康服务可划分为健康修复类、健康维护类和健康促进类;从产业角度,运动健康服务运可划分为运动医疗服务、运动健身服务、运动信息服务、运动保险服务、运动组织管理服务以及运动装备相关产品销售、出租与贸易代理等。运动健康服务作为一项综合性服务涉及众多利益相关者,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将其划分为核心、次核心和边缘利益相关者三种类型。第二,运动健康服务情境下的顾客参与具有独特内涵,在参与方式上具有体育参与和服务参与双重属性,在服务生产方式上兼具合作生产和独自生产;其特征包括主动健康、全程参与、沉浸体验;在类型划分方面,按照参与动机可分为被动参与和主动参与,按照参与强度可分为强参与和弱参与。企业不能直接提供价值,只能提供价值主张,顾客在价值共创过程中起主导作用,需要投入健康知识、运动技能、运动经验等资源;顾客价值内生于合作生产之中,并由顾客感知获得;顾客价值有着较为复杂的高阶结构,包括显性价值(如健康促进、慢病干预、愉悦身心、健康生活、休闲娱乐等)和隐性价值(包括降低医疗支出,提高劳动能力,促进家庭和睦及社区和谐等)。第三,老年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价值共创的理论框架涉及参与动机、参与机会、参与能力、顾客参与和顾客价值5个核心范畴及其14个主范畴,其中,参与动机包括健康动机、社交动机,参与机会包括地理可达性、内容可适性,参与能力包括知识储备、身体能力,顾客参与包括人际互动、信息分享和合作行为,顾客价值包括实用价值、享乐价值、学习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参与动机、参与机会、参与能力三者均能显着正向影响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参与动机通过参与机会、参与能力间接作用与顾客参与。顾客参与显着正向影响顾客价值。通过研究,本文认为新时代我国健康保障体系建设的路径逐渐发生变化,健康服务发展逻辑转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健康发展理念,转向预防、康复、健康促进一体化的运动健康服务体系,转向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促进健康服务模式,由此建议政府部门要树立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优化运动健康服务供给体系,完善运动健康服务需求管理。
张丽琳[10](2021)在《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 ——以江浙沪地区为例》文中认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速换挡时期,国家鼓励、支持发展体育产业,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体育服务业是体育产业的核心主体,大幅度提高体育服务业的竞争力是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内容。通过发展和壮大体育服务业的比重,推进体育消费内需的有效增加,有利于缓解我国目前的就业压力,有利于进一步加快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提升国民经济素质和运行质量。然而,体育服务业的发展程度与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是密切相关的,当今我国不同区域体育服务业的发展存在着显着差异,且这种不均衡的状态正在逐渐扩大。纵观国内许多地方,体育服务业发展相对比较滞后,难以与体育服务业发达地区的发展形成有效的合力,不仅制约了资本在体育产业的积累,也制约了体育市场的有效开拓,从而影响了整个体育产业发展的速度。由于我国目前对于体育服务业竞争力的研究尚未引起应有的重视,至今鲜有以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系统、深入地分析,更缺乏一套必要的理论框架和科学、准确的评价指标体系,使我国体育服务业竞争力研究的极度稀缺现状与国内外其它产业有关竞争力研究的繁荣现象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以“钻石模型”对产业竞争力的分析为理论分析框架,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并在遵循体育服务业发展的内在机理和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做了如下分析:一是分析了影响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二是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支持性产业和相关性产业、企业策略、市场结构及同行竞争、政府和机会六个维度构建了一个含有13个评价指标的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模型;三是采用了2015年和2017年江浙沪地区相关数据,对该评价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因此,不仅对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性和创新性研究,还对区域体育服务业发展现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与意见。通过上述分析,得出如下主要观点:第一,关于评价模型有效构建的主要结论。1)运用皮尔逊相关性检验和一元线性关系的方法有效地解决了统计数据不可获取问题与数据缺失问题,避免了各地区因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存在的客观差异以及人为的主观判断差异;2)充分考虑相对指标与绝对指标的使用情况,避免评价指标因客观差异而存在的双重解释,以筛选出核心的评价指标及同类评价指标最具有代表性的评价指标;3)主成分分析法与层次分析法的综合运用实现了“主观判断验证客观结果,客观结果支撑主观判断”的良性闭环,也验证了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第二,关于实证研究的主要发现。1)江浙沪地区体育服务业发展水平总体较好,但区域内发展不平衡现象明显;2)通过时间维度的纵向对比,该模型有助于优化体育服务业资源配置;3)通过六大要素的横向对比,有助于明晰体育服务业发展方向;4)时间维度和六大要素的综合对比,有助于挖掘体育服务业竞争优势。第三,关于提升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的主要建议。1)重视产业规模扩张,做好企业战略定位;2)加强产业间的融合,优化体育产业结构;3)提升政府调控力,细化投入类别。
二、关于图书馆信息服务业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图书馆信息服务业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现状、困境及体系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1 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实践现状 |
1.1 国外现状 |
1.1.1 欧盟 |
1.1.2 美国 |
1.1.3 日本 |
1.2 国内现状 |
1.2.1 政策历程 |
1.2.2 实践现状 |
2 我国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面临的困境 |
2.1 服务主体能力不足 |
2.1.1 组织机构服务能力不足 |
2.1.2 成员个体服务能力不足 |
2.2 服务内容规划缺乏整体设计 |
2.2.1 规划、政策顶层设计缺失 |
2.2.2 服务内容体系不完备 |
2.2.3 资源配置开发利用不足 |
2.2.4 信息服务品牌打造力度不够 |
2.3 服务平台无法满足用户需求 |
2.3.1 集成服务平台缺失 |
2.3.2 媒介平台利用不足 |
2.4 服务机制运行效果有待优化 |
2.4.1 合作共享不足 |
2.4.2 规范标准不足 |
2.4.3 绩效评价不足 |
3 我国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体系构建 |
3.1 服务主体 |
3.1.1 优化组织机构 |
3.1.2 加强队伍建设 |
3.2 服务内容 |
3.2.1 制定规划政策 |
3.2.2 完善服务项目 |
3.2.3 加强资源建设 |
3.2.4 抓好品牌培育 |
3.3 服务平台 |
3.3.1 设计管理服务平台 |
3.3.2 利用新型媒体平台 |
3.4 服务机制 |
3.4.1 构建合作共享机制 |
3.4.2 完善规范标准机制 |
3.4.3 优化绩效评价机制 |
(2)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研究基础和文献综述 |
2.1 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
2.1.1 大数据。 |
2.1.2 人工智能。 |
2.1.3 互联网平台。 |
2.2 数字经济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
3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
3.1 数字基础设施不足 |
3.2 传统产业与数字技术融合度较低 |
3.3 数字化人才缺乏 |
3.4 居民数字素养有待提升 |
4 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对策 |
4.1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
4.1.1 打造数字基建整体优势。 |
4.1.2 协调区域数字基建发展。 |
4.1.3 引进外部投资缓解财政压力。 |
4.2 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
4.2.1 设立农业数字化平台。 |
4.2.2 持续推进制造业数字化。 |
4.2.3 推进服务类消费产品建设。 |
4.3 加大人才建设力度 |
4.3.1 外部吸引高端人才团队加盟。 |
4.3.2 内部加强数字经济人才培养。 |
4.4 提升居民数字素养 |
4.4.1 政府应加强对数字技术、数字经济等相关内容的宣传,提升居民对“数字”的认知度。 |
4.4.2 加强社区数字化教育,打通数字教育“最后一公里”。 |
4.4.3 将数字教育纳入基础教育体系。 |
4.4.4 推进城市图书馆数字化转型。 |
5 结语 |
(3)图书馆知识服务与出版知识服务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概念界定及研究热点分析 |
1.1 图书馆知识服务 |
1.1.1 图书馆知识服务概念界定 |
1.1.2 国内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研究热点与趋势 |
1.2 出版知识服务 |
1.2.1 出版知识服务概念界定 |
1.2.2 国内出版知识服务的研究热点与趋势 |
1.3 国内外图书馆知识服务与出版知识服务研究剖析 |
2 图书馆知识服务与出版知识服务的关系 |
3 图书馆知识服务与出版知识服务的异同 |
3.1 转型变革背景 |
3.2 知识服务主客体 |
3.3 知识服务模式 |
3.4 知识服务内容 |
3.5 知识服务产品 |
4 图书馆知识服务与出版知识服务的思考与建议 |
4.1 强化图书馆个性化知识服务功能 |
4.2 打造出版知识服务“五化”发展新路径 |
4.3 加强图书馆知识服务与出版知识服务的协同协作 |
5 结语 |
作者贡献说明 |
(4)高等教育赋能区域发展战略的现状、挑战与对策——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三大区域高等教育赋能区域发展现状 |
(一)高等教育人力资本赋能区域产业结构协调发展 |
(二)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赋能区域协同创新发展 |
(三)高等教育文化服务赋能区域共享发展 |
(四)高等教育国际化赋能区域扩大对外开放发展 |
二、高等教育赋能区域发展面临的挑战 |
(一)人力资本: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优化需求不平衡 |
(二)科技创新:创新资源投入与创新成果转化不匹配 |
(三)文化服务:基础文化设施与区域公共服务不对等 |
(四)国际化合作:国际环境不确定性与扩大开放步伐不协调 |
三、促进高等教育赋能区域发展的对策 |
(一)优化高等教育人才结构,支撑区域产业结构升级 |
(二)提升高校科技研发效率,加强区域产学研融合创新 |
(三)探索高校文化共享共建,增强两馆区域服务能力 |
(四)推进在地国际化发展,做强“留学区域”品牌 |
(5)文化振兴视域下乡村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乡村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驱动机制 |
1.1 国家政策法规驱动 |
1.2 农村群体文化需求驱动 |
1.3 社会力量参与驱动 |
1.4 数字技术发展驱动 |
2 乡村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要素 |
2.1 乡村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 |
2.1.1 服务模式:“图书馆+网络商务” |
2.1.2 服务内容:整合各方要素资源 |
2.1.3 服务职责:开发针对用户的深层次服务 |
2.1.4 服务过程:交互体验、协作共享、沟通合作 |
2.2 信息素养理念的培养 |
2.2.1 构建智能化信息素养教育平台 |
2.2.2 形成“共建共享”理念 |
2.2.3 解决“不和谐”的问题 |
2.3 志愿者的参与 |
3 乡村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策略 |
3.1 基于农民群体需求,提供个性化信息素养教育 |
3.2 重视开放共享,探索信息素养教育新模式 |
3.3 建立互动渠道,提升农民群体的学习体验 |
3.4 重视乡村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人才的培养 |
4 结语 |
(6)近十年(2011—2020)我国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文献计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数据来源 |
1.1 数据获取 |
1.2 统计指标 |
1.3 统计方法 |
2 统计分析 |
2.1 计量分析 |
2.1.1 年代分布 |
2.1.2 期刊分布 |
2.1.3 作者分布 |
2.1.4 机构分布 |
2.1.5 基金分布 |
2.2 合作网络图谱 |
2.2.1 作者合作网络图谱 |
2.2.2 机构合作网络图谱 |
2.2.3 关键词聚类网络图谱 |
(1)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研究热点 |
(2)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研究前沿 |
3 小结 |
(7)基于数据驱动的杭州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认知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带来的新需求 |
1.1.2 公共服务规划地位提升形成的新定位 |
1.1.3 数据科学革命引领的新视野 |
1.1.4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新要求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主要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数据驱动 |
1.3.2 公共中心体系 |
1.4 研究内容与范围 |
1.4.1 研究主要内容 |
1.4.2 研究范围 |
1.5 研究方法 |
1.5.1 定性研究方法 |
1.5.2 定量分析方法 |
1.6 技术路线与章节安排 |
1.6.1 研究技术路线 |
1.6.2 章节组织 |
2 相关研究综述 |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城市形态发展与演化理论中的城市中心 |
2.1.2 城市空间组织理论中的城市中心 |
2.2 城市公共中心体系的识别 |
2.2.1 城市中心识别数据源 |
2.2.2 城市中心及其体系识别方法 |
2.3 城市公共中心体系的演变趋势与影响要素 |
2.3.1 城市多中心结构的实践与效能 |
2.3.2 公共中心体系的发展趋势 |
2.3.3 公共中心的形成机制与影响要素 |
2.4 公共中心与城市服务的空间布局优化 |
2.4.1 公共中心的布局优化 |
2.4.2 各类城市服务的布局优化 |
2.5 借鉴与启示 |
2.5.1 研究借鉴 |
2.5.2 研究启示 |
3 研究框架 |
3.1 数据驱动的发展脉络 |
3.1.1 大数据的发展及利用 |
3.1.2 机器学习发展历程 |
3.1.3 数据驱动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 |
3.2 表征学习与城市空间科学互动的研究理念 |
3.2.1 表征学习的应用难点 |
3.2.2 分析框架的基本流程 |
3.2.3 数据分析的基本逻辑 |
3.2.4 数据获取的基本原则 |
3.3 数据驱动的公共中心体系研究框架 |
3.3.1 研究主要问题难点 |
3.3.2 测度识别的理论先验 |
3.3.3 影响要素分析的理论先验 |
3.3.4 优化策略的理论先验 |
3.4 本章小结 |
4 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识别与空间特征 |
4.1 供需视角下的中心度评级体系与数据基础 |
4.1.1 中心度的评价 |
4.1.2 中心度计算的数据基础 |
4.2 中心度计算结果与空间特征 |
4.2.1 指标权重计算 |
4.2.2 设施聚合度:多中心结构展现 |
4.2.3 设施规模度:中心集聚特征显着 |
4.2.4 设施使用度:就近满足的网络结构 |
4.2.5 中心度:内聚外散,北密南疏的整体格局 |
4.3 识别与特征分析 |
4.3.1 基于密度阈值的公共中心识别流程设计 |
4.3.2 公共中心的空间分布特征 |
4.3.3 公共中心的体系结构特征 |
4.3.4 功能关联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5 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的发展程度与影响要素 |
5.1 公共中心体系发展程度的表征 |
5.1.1 公共中心体系的总能级 |
5.1.2 公共中心体系的总数量 |
5.1.3 公共中心体系的均衡度 |
5.2 基于集成学习的中心度表征模型 |
5.2.1 特征构造与模型设计 |
5.2.2 模型精度检验方法 |
5.2.3 模型训练与精度表现 |
5.3 基于集成模型省域区县中心度拟合 |
5.3.1 中心度的分块拟合 |
5.3.2 中心体系的采样结果 |
5.3.3 省域区县公共中心体系表征 |
5.4 常态化影响要素分析 |
5.4.1 公共中心体系常态化影响要素的选择 |
5.4.2 中心度的多元线性回归 |
5.4.3 公共中心发展程度的聚类及其特征 |
5.4.4 公共中心体系的演化趋势分析 |
5.4.5 常态化影响要素构成与影响机制构建 |
5.5 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的非常态化影响要素 |
5.5.1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
5.5.2 基础设施建设 |
5.5.3 城市空间调整 |
5.5.4 经济发展 |
5.5.5 城市品牌价值提升 |
5.5.6 城市治理能力提升 |
5.6 本章小结 |
6 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布局优化 |
6.1 人口与公共中心体系布局的空间关联 |
6.1.1 基于人口的公共中心体系布局先验 |
6.1.2 人口分布的空间特征与空间关联 |
6.1.3 人口与公共中心的空间关联模型构造 |
6.1.4 模型结果与分析 |
6.1.5 人口与公共中心体系关联中的主要特征 |
6.2 公共中心优化目标 |
6.2.1 经验目标 |
6.2.2 价值目标 |
6.2.3 规律原则 |
6.3 公共中心体系布局优化指引 |
6.3.1 空间优化指引 |
6.3.2 服务优化策略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主要结论 |
7.1.1 公共中心识别与空间特征分析 |
7.1.2 公共中心的影响要素与机制分析 |
7.1.3 公共中心的优化指引 |
7.2 主要创新之处 |
7.2.1 引入了多源数据与算法适应的公共中心识别系统 |
7.2.2 尝试了表征数据与理论结合的影响要素解释机制 |
7.2.3 构建了集成框架与机制协同的目标估计监督模型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7.3.1 研究内容的深入挖掘 |
7.3.2 研究理论的深化演绎 |
7.3.3 数据技术的更新适应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浙江省区县中心体系发展程度影响要素 |
附录2 集成树分类规则 |
附录3 网络调查问卷中公共中心体系相关问题 |
个人简介 |
(8)智慧医养信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构建及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智慧医养 |
1.2.2 智慧医养信息服务质量评价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智慧医养 |
2.2 人类老年期理论 |
2.3 信息生态理论 |
2.3.1 信息生态学 |
2.3.2 信息生态系统 |
2.4 信息服务理论 |
2.4.1 信息服务的内涵、类型及特征 |
2.4.2 信息服务的内容与模式 |
2.4.3 信息服务质量评价 |
2.5 KANO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智慧医养信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构建 |
3.1 构建原则 |
3.2 构建思路 |
3.3 评价指标 |
3.3.1 指标框架设计 |
3.3.2 初始评价指标构建 |
3.3.3 初始评价指标甄别 |
3.3.4 正式评价指标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智慧医养信息服务质量实证研究 |
4.1 评价主体和评价客体 |
4.1.1 评价主体 |
4.1.2 评价客体 |
4.2 KANO问卷调研 |
4.2.1 问卷设计 |
4.2.2 问卷调查实施 |
4.3 调查数据处理与分析 |
4.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2 信度效度分析 |
4.4 KANO结果分析 |
4.4.1 经典KANO质量类别评价 |
4.4.2 混合类型识别 |
4.4.3 Better-Worse指数分析 |
4.5 结果讨论 |
4.5.1 KANO质量类别讨论 |
4.5.2 满意度系数讨论 |
4.5.3 不同群体认知的质量差异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智慧医养信息服务质量提升策略 |
5.1 提升服务的使用价值 |
5.2 基于供求双侧优化服务质量 |
5.3 探索服务平台和智能产品的发展路径 |
5.4 创建有利发展环境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附录 |
附录A 初始指标调查问卷 |
附录B 正式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9)老年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的价值共创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发展诉求:人口老龄化急需发挥运动的健康促进价值 |
1.1.2 现实审视:“体医融合”催生多样化运动健康服务模式 |
1.1.3 国际经验:全民参与是政府完善健康保障体系的政策主张 |
1.1.4 趋势研判:健康社区是实现主动健康的重要阵地 |
1.2 研究问题 |
1.2.1 实践问题 |
1.2.2 理论问题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研究的结构安排 |
1.7 本章小结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要点梳析:运动健康服务研究内容检视 |
2.1.1 运动干预、体力活动和科学健身的概念辨析 |
2.1.2 体医融合 |
2.1.3 运动健康意涵的演变历程 |
2.1.4 运动健康服务内涵的多视角审视 |
2.2 实践审视:国内外运动健康服务推进工作探索 |
2.2.1 政府在运动健康服务发展中富有成效的政策探索 |
2.2.2 运动健康服务发展的实践探索 |
2.3 总体概览:老年运动健康服务研究剖析 |
2.3.1 老年运动健康服务发展现状与困境 |
2.3.2 老年运动健康服务需求与供给 |
2.4 他山之况:顾客参与研究回顾 |
2.4.1 顾客参与的内涵 |
2.4.2 顾客参与的维度构成 |
2.4.3 顾客参与水平 |
2.4.4 顾客参与的前因变量 |
2.4.5 顾客参与的结果变量 |
2.5 理论基础 |
2.5.1 服务主导逻辑 |
2.5.2 MOA理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价值共创的基本理论 |
3.1 运动健康服务的概念界定 |
3.1.1 运动健康服务概念的要素结构 |
3.1.2 运动健康服务概念要素分析 |
3.1.3 运动健康服务的概念表达 |
3.2 运动健康服务的特征 |
3.2.1 产品混合性 |
3.2.2 对象广泛性 |
3.2.3 过程融合性 |
3.2.4 价值多样性 |
3.2.5 主动参与性 |
3.3 运动健康服务类型 |
3.4 运动健康服务的利益相关者 |
3.5 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价值共创的理论分析 |
3.5.1 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价值共创的分析框架 |
3.5.2 运动健康服务情境下顾客参与内涵、特征与类型 |
3.5.3 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动因的理论分析 |
3.5.4 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价值共创的理论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的探索性案例分析 |
4.1 研究方法 |
4.1.1 方法选择 |
4.1.2 案例选择 |
4.1.3 研究资料收集 |
4.2 案例介绍和研究发现 |
4.2.0 案例介绍 |
4.2.1 研究发现 |
4.3 案例研究结论 |
第5章 老年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价值共创路径的质性分析 |
5.1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及其研究流程 |
5.2 基于扎根理论的老年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价值共创分析 |
5.2.1 研究设计 |
5.2.2 质性分析过程 |
5.2.3 范畴提取与模型构建 |
5.3 模型阐述 |
5.3.1 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前因变量分析 |
5.3.2 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的维度阐释 |
5.3.3 运动健康服务情境下顾客价值内涵及维度阐释 |
5.3.4 老年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价值共创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老年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价值共创路径的量化分析 |
6.1 研究假设推导 |
6.1.1 基于MOA理论的运动健康服务参与研究假设 |
6.1.2 顾客参与对顾客价值的影响 |
6.2 研究量表设计 |
6.2.1 初始量表设计 |
6.2.2 研究量表纯化 |
6.2.3 正式量表设计 |
6.3 调查问卷设计与小样本测试 |
6.3.1 调查问卷设计 |
6.3.2 小样本测试 |
6.4 大样本数据收集与分析 |
6.4.1 数据收集 |
6.4.2 样本特征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
6.4.3 信度、效度检验 |
6.4.4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6.4.5 结果分析与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树立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
7.2.2 优化运动健康服务供给体系 |
7.2.3 完善运动健康服务需求管理 |
7.3 研究的创新点 |
7.4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
7.4.1 研究局限 |
7.4.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 ——以江浙沪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2 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评价研究综述 |
2.1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1 区域 |
2.1.2 体育服务业 |
2.1.3 竞争优势理论 |
2.2 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
2.2.1 产业竞争力的研究现状 |
2.2.2 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模型 |
2.3 区域体育产业与体育服务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
2.3.1 关于理论模型的相关研究 |
2.3.2 关于研究方法的相关研究 |
2.4 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指标的选择 |
2.4.1 生产要素与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 |
2.4.2 需求条件与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 |
2.4.3 支持性产业及相关性产业与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 |
2.4.4 企业战略、结构及同行竞争与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 |
2.4.5 政府行为与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 |
2.4.6 机会与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 |
2.5 文献综述总结 |
2.5.1 理论基础 |
2.5.2 模型运用 |
2.5.3 要素构成与分析处理方法 |
2.5.4 指标要素优化 |
3 研究方法 |
3.1 文献资料法 |
3.2 专家访谈法 |
3.3 层次分析法 |
3.4 数理统计法 |
3.5 对比分析法 |
3.6 实证研究方法 |
4 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 |
4.1 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模型的构建原则 |
4.1.1 科学性原则 |
4.1.2 可量化原则 |
4.1.3 相关性原则 |
4.1.4 主观与客观相结合原则 |
4.2 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模型的构建思路 |
4.3 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模型的构建过程 |
4.3.1 指标筛选过程 |
4.3.2 主成分分析法 |
4.3.3 层次分析法 |
4.3.4 计算得分 |
4.4 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指标数据解释 |
4.4.1 数据来源 |
4.4.2 2015 年数据说明 |
4.4.3 2017 年数据说明 |
5 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实证分析——以江浙沪地区为例 |
5.1 2015 年江浙沪地区体育服务竞争力总体述评 |
5.1.1 TOP区域 |
5.1.2 正向平衡区域 |
5.1.3 负向平衡区域 |
5.1.4 滞后区域 |
5.2 2015 年与2017 年江沪地区体育服务业竞争力对比分析 |
5.3 2015 年与2017 年江沪地区体育服务业竞争力的变化趋势 |
5.3.1 纵向变化-体育服务业的发展与变迁 |
5.3.2 横向变化-六大维度竞争能力变化的共性与个性 |
5.3.3 综合变化-城市竞争能力变化的共性与个性 |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 评价模型有效构建的主要结论 |
6.1.1 同类评价指标间的选取与替代 |
6.1.2 核心评价指标的选择与使用 |
6.1.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验证 |
6.1.4 评价指标数据的来源与模拟 |
6.2 实证研究的主要发现 |
6.2.1 总体较好,区域内发展不平衡现象明显 |
6.2.2 纵向对比,有助于优化体育服务业资源配置 |
6.2.3 横向对比,有助于明晰体育服务业发展方向 |
6.2.4 综合对比,有助于挖掘体育服务业竞争优势 |
6.3 提升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的主要建议 |
6.3.1 重视产业规模扩张,做好企业战略定位 |
6.3.2 加强产业间的融合,优化体育产业结构 |
6.3.3 提升政府调控力,细化投入类别 |
7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一 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评价研究专家访谈提纲 |
附件二 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专家评分表 |
附件三 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影响因素详细说明 |
附件四 指标精选的四种情况 |
四、关于图书馆信息服务业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现状、困境及体系构建[J]. 吴高,韦楠华. 图书馆, 2021(12)
- [2]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李秋香,张舸,黄毅敏,马草原,姚佳. 创新科技, 2021(12)
- [3]图书馆知识服务与出版知识服务的比较分析[J]. 初景利,任娇菡,王珏. 图书情报知识, 2021(06)
- [4]高等教育赋能区域发展战略的现状、挑战与对策——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为例[J]. 卓泽林. 教育发展研究, 2021(21)
- [5]文化振兴视域下乡村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研究[J]. 王雄青.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21(S1)
- [6]近十年(2011—2020)我国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文献计量分析[J]. 侯小红. 中国发明与专利, 2021(08)
- [7]基于数据驱动的杭州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认知与优化研究[D]. 阮一晨. 浙江大学, 2021(01)
- [8]智慧医养信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构建及实证研究[D]. 马雪纯.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9]老年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的价值共创路径研究[D]. 李刚.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10]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 ——以江浙沪地区为例[D]. 张丽琳. 上海体育学院,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