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不断认识和加强我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论文文献综述)
方文[1](2010)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视阈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国六十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显着成就,同时也遇到了新的挑战。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继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引领和保证作用?本文认为,除了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地位的认识,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环境和载体等诸多方面实现创新之外,重点要在继承已有成绩的基础上,优化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即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批判地借鉴和吸收其他有益的思想资源,构建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体系。基于上述认识,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研究方法,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为研究视域,分析探讨了宗教信仰发生机制,批判地借鉴和吸收了宗教信仰机制中的某些合理因素,为构建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寻求了新视角,提供了新的可资借鉴的资源。首先,本文系统梳理和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及其方法论意义。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马克思主义政党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对宗教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及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宗教问题的政策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认为作为人类文明成果之一,宗教具有消极作用和积极作用的“二重性”,但是只要我们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立场,正视宗教消极作用的一面,对宗教加以正确引导,就能变被动为主动,抑制和克服宗教的消极作用,发挥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积极作用。其次,本文具体梳理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视阈中宗教社会作用的“二重性”和宗教信仰机制的主要形态。宗教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和不同的社会制度下,所发挥的现实作用是不相同的,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宗教可以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社会主义条件下,宗教之所以仍然有那么多人信仰,是因为其有发生的内在机制,灌输与渗透机制、希望机制、造势机制、向善机制、因果机制是宗教信仰机制的主要形态。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视阈中,宗教的某些合理成分和宗教信仰机制中的某些积极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及其机制构建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和借鉴作用。然后,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为理论思维框架,批判地借鉴和吸收宗教的某些合理成分和宗教信仰机制中的某些积极方法,并在继承我国学术界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体系,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体系主要由理性认同、情感认同、态势激励、利益互动、自律转化和制度保障等机制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认同机制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以其理论的彻底性说服、引导受教育者在已有知识、判断能力和价值观念的基础上达成理性共识,从而使其在内心深处认同思想政治教育,进而自觉按照外在施加的教育要求践行;情感认同机制是指建立在对思想政治教育认知认同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和激发受教育者的愉悦、信任、感激、热情、激情等积极情感因子,进而促进受教育者认同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态势激励机制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整合和利用有效的教育资源,烘托出一种气势宏大的情境氛围,使受教育者在富有态势氛围的认知情境或环境中接受到影响,得到感染,接受启迪,从而在“不教育”的隐性教育中受到教育;自律转化机制是指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从认知、认同到自觉践行有一个从他律向自律转化的过程,即从教育者外加思想政治观念和品德要求转化为受教育者自我需要、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和自我修养,并身体力行的过程;利益互动机制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要以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即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既要符合一定社会要求和国家发展利益,又关心最广大受教育者不断增长的利益需求,从而激励和促使受教育者自觉认同与实际践行;制度保障机制是指通过建立健全一整套有效的组织领导、监督管理、民主协调的体制机制和法规制度,以切实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视阈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各具功能,又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只有在各个机制协同作用下,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更加有效地开展。
郄彦平[2](1994)在《要不断认识和加强我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文中研究表明要不断认识和加强我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郄彦平一一个政党相对于其它政党而言是否有思想政治工作优势,不取决于它是否居执政地位,不取决于它是否有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更不取决于它的言词,甚至也不取决于它是否有得到人民赞誉的光荣历史;而是取决于现在它是否全...
操光亮[3](2004)在《江泽民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文中认为江泽民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深入学习研究和切实贯彻执行江泽民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对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发挥我们的这一优势,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事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在系统研读江泽民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大量论述基础上,阐述了江泽民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形成的基础和特征,概括了江泽民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和内容、思想政治工作的方针和原则、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和方法、思想政治工作的队伍建设等问题上的主要观点,并阐述了江泽民对毛泽东、邓小平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新发展。
杨江民[4](2005)在《宣传思想工作中主客体互动关系研究》文中指出文章由“前言”和“五个部分”构成。 在引言中,提出在新形势下研究、理解和把握宣传主体、客体互动关系,对宣传思想工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一部分,宣传思想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主要包括:“宣传”的基本涵义、“宣传思想工作”的界定以及宣传思想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部分,宣传思想工作中的主客体。主要包括: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要素、宣传主体、宣传客体以及宣传主客体间的关系。 第三部分论述了在宣传思想工作中的主客体互动观。主要包括:第一,宣传主体和宣传客体的双向互动行为贯穿于宣传思想工作过程的始终。第二,宣传思想工作是以宣传主体为主导的主客体双向运动。 在第四部分中,对宣传思想工作中宣传主客体运行的矛盾进行分析。其矛盾主要有:宣传主客体价值取向的矛盾、宣传主客体关于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宣传主体和宣传客体关于规范观念的矛盾、宣传主体的工作方法与宣传客体接受方式的矛盾、宣传主体的素质不适合宣传客体要求的矛盾。 在第五部分中,主要针对宣传思想工作中宣传主客体的矛盾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具体包括:宣传主客体的自我调节和社会调节。其中宣传主体的自我调节包括思想的改进、宣传主体在宣传方法中的改进、宣传主体自身素质的提高。宣传思想工作中的社会调节分析包括:全面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宣传思想工作的“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规范和健全机制;积极推进包括理论工作体制、思想政治工作体制、新闻出版工作体制、文艺工作体制在内的宣传思想工作体制改革;建立社会、学校、家庭、社区、街道居民委员会、经济部门、群众团体、机关、街道媒体四结合的宣传思想工作模式;加快宣传思想工作的法治化建设等。 本文的创新点:(1) 揭示了宣传思想工作中主客体的关系、矛盾及其本质、原因,建立一套科学的互动运行机制;(2) 试把宣传学、思想政治教育学、传播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学科知识融入宣传思想工作中,以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长期性、有效性和针对性。
赵昕[5](2014)在《廉政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路径探析》文中研究表明廉政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具有内在的、深层次的联系,目标上的契合性、内容上的耦合性、功能上的统一性等。两者的最终目的都是“育人”,培养优秀人才,两者的互动既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迫切需要,也是增强廉政文化建设实效性的必要途径。如何在实践中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真正实现两者之间的充分互动,是当前研究关注的焦点。本文力图突破传统廉政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一般关系的研究,通过对两者之间互动关系的考察,从廉政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研究现状入手,通过分析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进一步明晰廉政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互动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在系统分析廉政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试图建构两者互动的模式,通过对环境、载体、机制等方面的优化整合,从微观层次揭示了两者互动影响的内在机理和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探索廉政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与创新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的参考。全文共四部分,其中论文的绪论部分,简要说明了论文的写作缘由、研究的价值、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成果,并在此部分明确了本论文的写作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以及基本概念的界定。论文第二部分开始进入正题,主要论述了廉政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可能性与现实性。第三部分在深入探讨了廉政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内在机理的基础上,并尝试去构建廉政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模式。第四部分是全文的落脚点,着重论述了廉政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路径。最后是结语,其主要内容是对整个研究作简要总结,并对后续研究提出希望,展望未来。
刘薇[6](2012)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研究》文中认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原本就具有统一性,它们目标一致、功能相近,又存在同一时空之中,有着可以利用的共同资源。如何在实践中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真正实现两者之间的充分互动,是全国高校乃至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力求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通过对两者之间互动关系的考察,揭示两者互动影响的内在机理和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建构起一个较为完整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理论模型。文章的论述主体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围绕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关系,对其宏观层面存在的共性、差异以及融合、转化进行分析;第二部分深入探讨两者互动的内在机理,并尝试性地建立了互动的理论模型;第三部分是历史回顾和现状分析,来观照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历史轨迹和现实境况;第四部分则针对目前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从原则、载体、机制、环境、队伍、投入、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等几方面提出了较为完整的良性互动实现体系。总的来说,本文从一种新的视角审视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侧重从微观层面揭示出两者互动影响的内在机理与作用机制,力图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政策制定、高校教育工作者的育人实践以及学术理论界的学术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和实践参考。
李昊婷[7](2014)在《学习论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学习论作为切入点,针对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存在的缺陷与弊端,从学习论的视角阐述了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学习论揭示了人类学习活动的本质与规律,解释和说明学习过程的心理机制,改变以往仅从教育者的角度来审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思维。以学习论为视角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实质上对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心理的探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转化教育思维,不仅要以教育者为主体,更要以受教育者为主体,实现以人为本。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现实生活中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以封闭性、知识化、教条化、理想化、泛政治化为特征的教育模式。本文认为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边缘化、外在化、低效性的现象,思想政治教育迫切需要转向以开放性、主体性、情感性、生动性为特征,善于利用受教育者学习心理的特点和规律有针对性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应该遵循受教育者的学习心理规律,才能使教育行之有效。学习论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学习论的三大理论分别从三个方面体现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行为学习论作为外控系统,通过外部环境刺激或教学手段来控制和调节受教育者的行为,以此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认知学习论作为内控系统,影响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内化以及哪些因素影响受教育者的内部认知加工过程,形成思想政治认知结构,以此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人本学习论作为价值系统,通过关注和满足受教育者的需要、情感以及价值等情绪和情感,促进受教育者将其情感投入到整个学习过程中,认同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以此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思想政治教育应以学习论为理论支撑,将学习论的基础理论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为思想政治教育寻找到现阶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科学途径和方式方法,有利于促进教育者进行有效地教育活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减少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不必要的差错,促进受教育者将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内化为自身思想品德及道德行为,进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论文通过分析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现状,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影响因素,探讨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缺失的原因,寻找解决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研究取向,提出学习论视域下,根据学习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基点,提出学习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现实途径,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基本策略,为深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供科学的理论参考和有效的实践指导。论文包括了导论和正文两部分。正文有五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分析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现状,分析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因素,探讨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缺失的原因。第二部分分析了学习论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学习论形成的背景、学习论的起源与发展、学习论的发展与教育。第三部分分析了学习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基点,从学习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逻辑演进和学习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现实价值两方面进行分析。第四部分论述了学习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实现途径,即行为学习论作为外控系统调节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认知学习论作为内控系统调节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人本学习论作为价值系统调节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学习论从知、情、行三方面调节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第五部分针对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缺失,提出学习论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升,即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过程、方法和环境的优化策略。
刘昌志[8](2001)在《继续教育是加强电大政工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文中研究说明在电大政工干部中开展继续教育,是加强电大政工队伍建设的要重途径。首先,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和政工队伍的建设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其次,从知识更新周期加快的特点,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和电大事业发展的现实情况等方面来看,电大政工干部不断补充新知识的必要性。再次,电大政工干部要通过适当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必要的政工内容。
马源[9](2018)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模式研究》文中指出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运用过程中已经表现出诸多和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现象,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健康发展,亟待进行自身的完善和创新。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模式正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贯彻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借鉴和发展。在这种新模式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传统的主客关系,而是平等的主体关系,两者在和谐的互动中达到互相学习、互相进步的目的,对该模式的正确运用会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育出更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模式是在深厚的理论基础上孕育和产生而来的,它有着独特的内涵和区别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鲜明特征。但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了诸如互动主体单一化、互动内容单调化、互动过程形式化等问题,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由于教育的个体功能被忽视、教育方式制约受教育者发展、教学评价忽视创新人才培养等。为了有效改善当前主体互动缺失的现状,我们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要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模式的类型、要素及过程等作更为积极深入的分析,更要积极探寻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模式的实现路径。在互动交往过程中,树立参与体验理念、贴近生活理念、以人为本理念、主体间性理念、合作共赢理念等,并将这些互动理念正确应用于课堂教学互动、课外实践互动、网络教育互动和日常人际互动之中。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注意处理好主体互动过程中学生情感体验、教师互动能力、主体互动氛围、理论灌输与实践互动以及互动模式和方法之间的关系,促使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能够有序健康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跟随时代的步伐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当下,建立和谐民主的教育主体关系是教育改革的着力点,关乎百年大计,关乎下一代的育人工作。因此,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模式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它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
高晓微[10](2016)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整体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理论成果、历史经验都充分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并提出了坚持整体性的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在不同历史阶段形成了具有各自鲜明特征的理论成果。这些各自独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彼此之间紧密相连又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中共十七大把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地整合在一起,也就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和毛泽东思想也被学术界称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两大历史性飞跃所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如何看待两大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成为十七大以来学术界探讨的重大理论问题。从目前学术研究的情况来看,相关研究的学术着作,论文和课题研究成果颇丰。笔者拟作试图从一个更加系统和全面的视角来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整体性特征。本文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整体性问题的产生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定义中的整体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整体性的内涵和实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在结构体系和表现形态中的整体性问题以及发展阶段中的整体性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整体性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为起点,以坚持和发展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为落脚点,为维护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坚持在继承和创新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服务。总的说来本文坚持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动态和静态相结合、行动指南与学术研究相结合的原则,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整体性研究”在总体上设计了六个基本问题,它们分别是: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历史性飞跃及其理论成果的相关定义入手,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历史进程;以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特征为学理基础,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把握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关系研究入手,阐述两者之间无法割断的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研究入手,进行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阶段成果的历时态研究,主要是结合过程的顺序性、各成果之间前后承继方面的研究。同时在微观具体的层面对各阶段成果是如何围绕四个基本问题展开的,以怎样的相互联系的创新性新观点构成了一个严整的理论体系;从贯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主线,也就是它们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内在精神和思维方法进行内在的、本质的整体性研究;最后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整体性研究意义及其当代价值进行论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整体性研究是我们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原则,是我们发展与创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方法,也是推动当前我国和世界实际问题解决的主题。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自身固有的本质特征,也是它求真的方式和必要条件。这种求真的存在方式要求理论的发展是永不停歇的,我们也要在实践的发展中始终坚持理论的创新。
二、要不断认识和加强我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要不断认识和加强我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论文提纲范文)
(1)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视阈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意义和现状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三节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一、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二、本文存在的不足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宗教观 |
一、马克思宗教思想 |
二、恩格斯宗教思想 |
三、列宁宗教思想 |
第二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
一、毛泽东宗教思想 |
二、邓小平宗教思想 |
三、江泽民宗教思想 |
四、胡锦涛宗教思想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意义 |
一、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方法论意义 |
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当代价值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思想政治教育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视阈中宗教社会作用的"二重性" |
一、宗教的消极作用 |
二、宗教的积极作用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视阈中的宗教信仰机制 |
一、宗教信仰机制概念 |
二、宗教信仰机制的主要形态 |
第三节 宗教信仰机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
一、思想政治教育要突出主体性 |
二、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信仰教育 |
三、思想政治教育要充满人文关怀 |
四、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新思考 |
五、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
六、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
第三章 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理论依据和原则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说 |
一、机制 |
二、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
第二节 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理论依据 |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
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理论 |
三、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学说 |
第三节 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原则 |
一、对象性原则 |
二、方向性原则 |
三、时代性原则 |
四、创新性原则 |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基本机制及特征和功能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体系 |
一、理性认同机制 |
二、情感认同机制 |
三、态势激励机制 |
四、自律转化机制 |
五、利益互动机制 |
六、制度保障机制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基本特征 |
一、科学性 |
二、前瞻性 |
三、目标性 |
四、现实性 |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主要功能 |
一、导向功能 |
二、协调功能 |
三、整合功能 |
四、育人功能 |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运行条件 |
第一节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
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 |
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
第二节 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合力作用 |
一、发挥教育者主体创造性 |
二、激发受教育者主观能动性 |
第三节 营造思想政治教育态势 |
一、创造积极健康的舆论环境 |
二、建设美好精神家园 |
三、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 |
致谢 |
(3)江泽民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江泽民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
(一) 江泽民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理论基础 |
1 、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江泽民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哲学基础 |
2 、 毛泽东和邓小平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是江泽民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直接理论基础 |
(二) 江泽民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实践基础 |
1 、 国内实践方面 |
2 、 国际实践方面 |
二、 江泽民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特征 |
(一) 继承性 |
(二) 创新性 |
(三) 时代性 |
(四) 实践性 |
(五) 针对性 |
(六) 实效性 |
(七) 制度性 |
三、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
(一)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 |
(二) 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大局 |
(三) 精神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
(四) 思想政治工作是把两个文明建设统一起来的中心环节 |
(五) 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党的建设的首位 |
(六) 占领思想宣传阵地,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保障作用 |
(七) 经济发展需要有坚强的政治保证 |
(八) 愈是改革开放,愈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
四、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和内容 |
(一) “三个基本”教育 |
1 、 基本理论教育 |
2 、 基本路线教育 |
3 、 党的基本知识教育 |
(二) 社会主义法制与道德教育 |
(三)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
(四) “五种精神“教育 |
五、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方针和原则 |
(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原则 |
(二) 服务经济建设中心的原则 |
(三) 注重物质利益的原则 |
(四) 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原则 |
(五) 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
(六) 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原则 |
六、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和方法 |
(一) 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
(二) 把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 |
(三) 通过“三讲”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 |
(四) 注重发挥文化对人们思想的影响 |
(五) 发挥典型教育的作用 |
(六) 做好基层思想政治工作 |
七、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 |
(一) 加强队伍建设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迫切要求 |
(二) 必须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
(三) 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 |
(四) 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干部的素质 |
(五) 各级党委要关心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 |
八、 江泽民对毛泽东、邓小平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新发展 |
(一) 确定了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 |
(二) 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作出了新的定位 |
(三) 强调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与时俱进性 |
(四) 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方针、原则、方式和手段作出了创新性总结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宣传思想工作中主客体互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 宣传思想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
一.(一) “宣传”的基本涵义 |
一.(二) “宣传思想工作”的界定 |
一.(三) 宣传思想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
二. 宣传思想工作中的主客体 |
二、(一)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要素 |
二、(二)宣传思想工作中的主客体关系 |
二.(二).1 宣传主体 |
二.(二).2 宣传客体 |
二.(二).3 宣传主体和宣传客体的关系 |
三. 在宣传思想工作中主客体的互动观 |
四. 宣传思想工作中宣传主客体的矛盾 |
四.(一) 宣传主客体价值取向的矛盾 |
四.(二) 宣传主客体关于理想和现实的矛盾 |
四.(三) 宣传主体和宣传客体关于规范观念的矛盾 |
四.(四) 宣传主体的工作方法与宣传客体接受方式的矛盾 |
四.(五) 宣传主体的素质不适合宣传客体要求的矛盾 |
五.宣传思想工作中主客体矛盾的调节 |
五.(一) 宣传主客体的自我调节 |
五.(一).1 宣传主体的自我调节 |
五.(一).2 宣传客体的自我调节 |
五.(二) 宣传思想工作中的社会调节 |
五.(二).1 全面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宣传思想工作的“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五.(二).2 要规范和健全宣传思想工作机制 |
五.(二).3 积极推进宣传思想工作体制改革 |
五.(二).4 建立社会、学校、家庭、社区、街道居民委员会、经济部门、群众团体、机关、媒体相结合的宣传思想工作模式 |
五.(二).5 加快宣传思想工作的法治化建设 |
参考文献 |
附: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科研情况 |
致谢 |
(5)廉政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路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 |
二、 文献综述 |
三、 基本概念界定 |
四、 可能的创新、论证难点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廉政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理论架构 |
第一节 廉政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相关理论概述 |
一、 互动的概念 |
二、 互动理论 |
三、 廉政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 |
第二节 廉政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模式 |
一、 互动的基本要素 |
二、 互动的基本原则 |
三、 互动模式建构 |
四、 互动的基本形态分析 |
第二章 廉政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现实性与可能性 |
第一节 廉政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现实性 |
一、 应对发展现状的现实追问 |
二、 增强实践成效的必然选择 |
三、 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
第二节 廉政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可能性 |
一、 任务目标上的契合性 |
二、 研究内容上的耦合性 |
三、 研究领域同质性 |
四、 功能上的统一性 |
五、 工作方法和途径上的互补性 |
第三章 廉政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实现路径 |
第一节 提高认识 |
一、 建立互动观念 |
二、 树立廉洁理念 |
三、 提高道德情操 |
四、 增强法治意识 |
第二节 优化环境 |
一、 宏观环境 |
二、 微观环境 |
第三节 完善机制 |
一、 动力机制 |
二、 运行机制 |
三、 保障机制 |
第四节 丰富载体 |
一、 管理载体 |
二、 活动载体 |
三、 传媒载体 |
四、 文化载体 |
五、 教育载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6)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价值 |
1.2.1 理论价值 |
1.2.2 实践价值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关于高校校园文化的研究现状 |
1.3.2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现状 |
1.3.3 关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视角与思路 |
1.4.1 研究视角 |
1.4.2 研究思路 |
1.4.3 论文写作框架 |
1.5 研究重点与难点 |
1.5.1 研究重点 |
1.5.2 研究难点 |
1.6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6.1 研究方法 |
1.6.2 创新之处 |
第2章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概述 |
2.1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概述 |
2.1.1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概念 |
2.1.2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
2.1.3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未来趋势 |
2.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
2.2.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 |
2.2.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
2.2.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未来趋势 |
第3章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关系 |
3.1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同质性 |
3.1.1 目标任务的同质性 |
3.1.2 工作对象的同质性 |
3.1.3 引导效果的同质性 |
3.1.4 研究领域的同质性 |
3.2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差异性 |
3.2.1 所属范畴存在差异 |
3.2.2 适用范围存在差异 |
3.2.3 作用方式存在差异 |
3.3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与转化 |
3.3.1 工作内容的相互融合 |
3.3.2 工作效果的相互转化 |
第4章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理论架构 |
4.1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相关概念 |
4.1.1 互动概念 |
4.1.2 互动理论 |
4.1.3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概念 |
4.2 互动的基本要素 |
4.2.1 “双主体”意识下互动的主客体 |
4.2.2 “制度—资源—行为”三维一体的互动内容 |
4.2.3 不断丰富与发展的互动载体 |
4.2.4 不可或缺的互动反馈机制 |
4.3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模式的考察 |
4.3.1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模式分析 |
4.3.2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模式建构 |
第5章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历史经验与现实问题 |
5.1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作用的历史回顾与经验总结 |
5.1.1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作用的历史回顾 |
5.1.2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作用的经验总结 |
5.2 时代发展变化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
5.2.1 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 |
5.2.2 应对社会思想文化多样化的迫切需要 |
5.3 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存在的问题 |
5.3.1 思想观念未能适应互动趋势 |
5.3.2 理论研究滞后于互动实践 |
5.3.3 机制体制掣肘互动运行 |
5.3.4 实践操作缺乏有效手段 |
第6章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实现途径 |
6.1 明确原则 |
6.1.1 方向性原则 |
6.1.2 参与性原则 |
6.1.3 整体性原则 |
6.1.4 动态性原则 |
6.2 完善机制 |
6.2.1 推动运行的动力机制 |
6.2.2 统一协调的运行机制 |
6.2.3 物质与精神并重的保障机制 |
6.3 选择载体 |
6.3.1 管理载体增强互动效果的实效性 |
6.3.2 传媒载体提升互动过程的便捷性 |
6.3.3 实践载体促进互动客体的自觉内化 |
6.3.4 课程载体带动互动氛围的积极营造 |
6.4 优化环境 |
6.4.1 优化外部社会环境保障互动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
6.4.2 优化内部校园环提高互动发挥作用的有效机率 |
6.4.3 合理协调内外部环境形成互动良性运行的最大合力 |
6.5 发展主体 |
6.5.1 整合党政工团干部与辅导员、班主任成为互动主体队伍的主力军 |
6.5.2 吸纳优秀教工、“两课”教师、学生骨干成为互动主体队伍的生力军 |
6.5.3 提升互动主体队伍成员间相互促进的能力与水平 |
6.6 保障投入 |
6.6.1 保障人力投入建设高素质主体队伍 |
6.6.2 保障物质投入实现效益最大化 |
6.6.3 保障资金投入实现多方共赢 |
6.7 效果评估与反馈 |
6.7.1 互动效果的多种表现形态 |
6.7.2 建立互动效果评估指标体系 |
6.7.3 互动结果的反馈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7)学习论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目的 |
1.1.3 论文研究意义 |
1.2 论文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相关研究动态 |
1.2.2 国外相关研究动态 |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述评 |
1.3 论文内容与方法 |
1.3.1 论文思路与基本框架 |
1.3.2 论文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现状 |
2.1 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取得的主要成绩 |
2.1.1 从理论上丰富思想政治教育 |
2.1.2 适应社会环境变化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
2.1.3 协调微观环节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
2.1.4 借鉴其它学习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
2.2 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因素分析 |
2.2.1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定位 |
2.2.2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把握 |
2.2.3 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运用 |
2.2.4 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境设定 |
2.3 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缺失的成因分析 |
2.3.1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定位有所偏差 |
2.3.2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不够全面 |
2.3.3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单一 |
2.3.4 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创设不足 |
第3章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的学习论的发展 |
3.1 学习论形成的背景 |
3.1.1 学习论形成的哲学基础 |
3.1.2 学习论形成的实践需求 |
3.1.3 学习论形成的学术背景 |
3.2 学习论的起源与发展 |
3.2.1 学习论的起源 |
3.2.2 传统学习论的发展 |
3.2.3 学习论的新发展 |
3.3 学习论的发展与教育 |
3.3.1 行为学习论的发展与教育 |
3.3.2 认知学习论的发展与教育 |
3.3.3 人本学习论的发展与教育 |
第4章 学习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基点 |
4.1 学习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逻辑演进 |
4.1.1 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 |
4.1.2 教育要建立在学习规律的基础上 |
4.1.3 思想政治教育需借鉴学习论 |
4.2 学习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现实价值 |
4.2.1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
4.2.2 厘清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机制 |
4.2.3 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 |
第5章 学习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现实途径 |
5.1 外控系统:行为学习论旨在控制外部环境 |
5.1.1 行为学习论的主要观点 |
5.1.2 行为学习论对思想政治教育行为的影响 |
5.2 内控系统:认知学习论旨在获得新知 |
5.2.1 认知学习论的主要观点 |
5.2.2 认知学习论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影响 |
5.3 价值系统:人本学习论旨在情感教育 |
5.3.1 人本学习论的主要观点 |
5.3.2 人本学习论对思想政治教育情感的影响 |
5.4 综合系统:学习论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
5.4.1 学习论的整合观点 |
5.4.2 学习论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心理的特点 |
5.4.3 学习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
第6章 学习论视域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策略 |
6.1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优化策略 |
6.1.1 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相统一 |
6.1.2 培养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的目标观 |
6.1.3 倡导“以人为目的”的教育观 |
6.2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优化策略 |
6.2.1 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
6.2.2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师 |
6.3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优化策略 |
6.3.1 情感体验式教育方法 |
6.3.2 主体式学习教育方法 |
6.4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策略 |
6.4.1 优化教育环境 |
6.4.2 创设教学情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目的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 |
1.2.2 国外研究 |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尝试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尝试 |
2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模式的概念界定和理论分析 |
2.1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模式的概念界定 |
2.1.1 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内涵 |
2.1.2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模式的内涵 |
2.2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模式的理论分析 |
2.2.1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 |
2.2.2 社会互动理论 |
3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缺失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
3.1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缺失的现状 |
3.1.1 主体单一化 |
3.1.2 内容单调化 |
3.1.3 过程形式化 |
3.2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缺失的原因分析 |
3.2.1 教育的个体功能被忽视 |
3.2.2 教育方式制约受教育者发展 |
3.2.3 教学评价忽视创新人才培养 |
4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模式的类型、要素及过程分析 |
4.1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模式类型分析 |
4.1.1 主体互动影响的划分 |
4.1.2 主体互动符号的划分 |
4.1.3 主体互动方式的划分 |
4.1.4 主体互动受众的划分 |
4.2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模式要素分析 |
4.2.1 互动主体分析 |
4.2.2 互动内容分析 |
4.2.3 互动载体分析 |
4.3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模式过程分析 |
4.3.1 主体接触环节 |
4.3.2 主体认知环节 |
4.3.3 主体选择环节 |
4.3.4 主体反馈环节 |
5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模式的实现路径 |
5.1 树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理念 |
5.1.1 树立参与体验理念 |
5.1.2 树立贴近生活理念 |
5.1.3 树立以人为本理念 |
5.1.4 树立主体间性理念 |
5.1.5 树立合作共赢理念 |
5.2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实现形式 |
5.2.1 课堂教学互动 |
5.2.2 课外实践互动 |
5.2.3 网络教育互动 |
5.2.4 日常人际互动 |
5.3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过程中的注意要点 |
5.3.1 关注学生情感体验 |
5.3.2 提高教师互动能力 |
5.3.3 创造良好互动氛围 |
5.3.4 结合理论灌输与实践互动 |
5.3.5 采取兼容的互动模式与方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整体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主要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比较研究法 |
(三)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
四、研究难点与创新 |
(一)研究的难点 |
(二)可能的创新 |
注释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历史性飞跃及其理论成果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及内涵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途径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轨迹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
(二)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延伸与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准备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科学内涵及本质特征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科学内涵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本质特征 |
注释 |
第二章 普遍性与特殊性: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整体性 |
一、从整体性角度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在的整体性 |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在的整体性 |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特征 |
(一)马克思主义是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
(二)马克思主义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
(三)马克思主义是开放与发展的统一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统一 |
(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普遍指导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特殊性体现 |
注释 |
第三章 基础与创新: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 |
一、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脉相承的内在统一性 |
(一)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思想基础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性发展 |
二、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理论形态 |
(一)两大理论成果形成的时代主题不同 |
(二)两大理论成果各自完成的历史任务不同 |
(三)两大理论成果的主体框架不同 |
注释 |
第四章 原创与传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历史发展与逻辑结构的整体性 |
一、三大理论成果历史逻辑的整体性 |
(一)邓小平理论的奠基之作 |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丰富与发展 |
(三)科学发展观的充实与创新 |
二、四个基本问题共时性的逻辑整体性 |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
(二)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
(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
(四)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
三、三大理论成果和四个基本问题的相互贯通 |
(一)理论框架形成历史逻辑的整体性 |
(二)理论体系本身内在结构的整体性 |
四、十八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整体性新发展 |
(一)“五位一体”社会主义新布局体现党的社会建设的发展与创新 |
(二)中国梦的提出推进小康社会战略思想的发展 |
(三)“四个全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新布局 |
(四)五大发展理念将科学发展观提升到新的高度 |
注释 |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整体性特征 |
一、一以贯之的理论精髓:实事求是 |
(一)毛泽东思想对实事求是作了马克思主义的解释 |
(二)邓小平理论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是实事求是 |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党的思想路线的新发展 |
(四)科学发展观与党的思想路线的新推进 |
(五)治国理政新思想体现求真务实的理论品格 |
二、共同的政治立场和价值追求:为人民群众谋利益 |
(一)毛泽东思想的群众史观 |
(二)邓小平理论坚持人民利益至上 |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四)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
(五)治国理政新思想的核心理念是为人民担当 |
三、共同肩负的历史使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一)毛泽东思想的目标追求是实现民族复兴 |
(二)邓小平理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复兴之路 |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将民族复兴历史使命与党的建设紧密相连 |
(四)科学发展观找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方法 |
(五)治国理政新思想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提到新高度 |
注释 |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整体性研究的几点启示 |
一、整体性研究有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 |
(一)整体性研究有助于理论的科学把握,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
(二)整体性研究有助于坚定理论自信,增强意识形态话语权 |
二、整体性研究有助于推动创新理论对当代中国实践的引领 |
(一)整体性研究有助于推动立足实践与时代发展的理论创新 |
(二)整体性研究有助于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要不断认识和加强我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视阈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研究[D]. 方文. 苏州大学, 2010(10)
- [2]要不断认识和加强我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J]. 郄彦平. 金融教学与研究, 1994(S1)
- [3]江泽民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D]. 操光亮. 武汉大学, 2004(04)
- [4]宣传思想工作中主客体互动关系研究[D]. 杨江民. 重庆师范大学, 2005(04)
- [5]廉政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路径探析[D]. 赵昕. 云南师范大学, 2014(03)
- [6]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研究[D]. 刘薇. 辽宁大学, 2012(02)
- [7]学习论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D]. 李昊婷.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4(01)
- [8]继续教育是加强电大政工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J]. 刘昌志. 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1(02)
- [9]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模式研究[D]. 马源. 山西师范大学, 2018(04)
- [10]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整体性研究[D]. 高晓微.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