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酒泉农民七成收入来自产业化经营(论文文献综述)
谢小飞[1](2020)在《甘肃省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依据小农户与大生产、小规模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的实际,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小农户作为甘肃省农业发展占比最高的经营主体,其大量且长期存在的发展背景以及人多地少的矛盾决定研究小农户如何融入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首先,本文通过构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机理框架,作为本研究的坚实理论基础;其次,根据对甘肃省348户农户的调研,将小农户细分为自给型、发展型、兼业型、退出型四大类,以细化农户视角对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的情况及问题进行了分析。再者,明确了甘肃省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基于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SEM)实证分析了甘肃省小农户参与现代农业的行为意愿及影响因素。最后,通过对国内外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的典型衔接案例进行分析,构建了发展机制以促进甘肃省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长效衔接,并对不同类型农户提出不同的衔接路径。具体研究结论如下:第一,甘肃省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仅金昌处于基本实现阶段,大多处于转型或发展阶段,四大区域间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但层次内差异较小。同时,甘肃省各市州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水平相对较高,但质量效益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第二,甘肃省小农户在各衔接标准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1)甘肃省小农户生产体系中,兼业化成为农户的普适选择,小农户生产体系达到现代农业基本实现标准;(2)小农户产业体系中,小农户单位耕地面积粮食产量达到了现代农业基本实现水平,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实现程度较低,且发展型农户的实现程度高于兼业型农户;(3)小农户经营体系中,土地流转面积及流转率与全国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且小农户土地流转并未改变其经营规模小的现状;(4)小农户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四类样本农户的人均纯收入平均值高于2018年甘肃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平均水平(8804元),达到了现代农业基本实现水平;(5)发展型小农和兼业型小农长期从事现代农业的意愿更强烈;(6)各类农户主要通过参与农业合作社实现与现代农业的衔接,其中发展型小农(48%)和自给型农户(25%)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程度最高。第三,不同经营类型的小农户参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行为意愿存在很大的差异。结果表明:(1)行为态度和家庭生计禀赋对小农户参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意愿影响最大,劳动力数量、受教育水平、家中农机资产对家庭生计禀赋影响最为显着;(2)行为信念变量中,感知绩效相对感知风险其对行为态度的影响更大,经济效益和就业保障对小农户决策具有促进作用;(3)规范信念变量中,家庭成员和亲朋好友的意见高于村集体和地方政府对农户决策的影响;(4)控制信念变量中,缔约条件对农户参与行为的影响更为明显,且农户更多的考虑合作主体进入门槛的高低。(5)在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SEM)下,相较于发展型农户,自给型和退出型农户的现代农业参与决策受到主观规范、交易成本和家庭禀赋的影响更大。基于以上实证分析以及国内外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典型经验,本文从前提基础、动力激发、保障措施三方面构建了甘肃省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机制框架,并针对四大类型的小农户,探索出了其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不同路径。认为退出型小农应通过发展土地契约来促进更多有意愿扩大规模的农户获得土地资源,以此实现两者的衔接。兼业型小农可通过土地出租、土地托管以及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双向形式来扩收减费。自给型农户则只适合通过建立农产品服务契约,来促进小农户在产前、产中、产后的综合配套社会化服务。发展型小农作为具有最大潜力实现与现代农业衔接的农户,通过全方位支持使其成长为农业现代化的直接经营主体。只有根据小农户的类型差异选择合适的衔接路径,才能保障两者衔接的长期稳定性。
耿飙[2](2020)在《农业面源污染规模化防控政策机制研究 ——以洱海种植业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以农业清洁生产实践为纽带,针对洱海流域种植农户、规模户、合作社等不同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农业规模化防控面源污染高效组织模式是极为必要的,能够有效缓解农业面源污染。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定性与定量分析、计量经济学模型与实证案例结合等研究方法,研究洱海流域稻-蒜轮作模式不同规模经营主体间水稻、大蒜成本收益以及N投入、减施化肥增施有机肥意愿,了解环保型友好农业技术现状,然后深入分析农户土地转出意愿程度,探讨不同经营组织模式间的成员间博弈论关系和当地种植规模经营典型模式案例分析,提出适宜洱海流域农业规模化防控面源污染高效组织模式、运行机制与支持政策建议。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洱海流域适度规模化的稻-蒜轮作种植经营,不仅大大降低了生产中化肥N养分的投入,从源头上预防农业面源污染。而且转变了农业生产方式,积极采用环境友好型种植经营模式,防控了面源污染风险,且在此基础上获得更高的收益,凸显了规模经营的优势。2.年龄负向影响农户减少化肥量的意愿,农户对有机肥好处的认知正向影响他们减少化肥量的意愿,农户参加农业社会化服务对他们减少化肥用量和采用有机肥的意愿均产生正向影响,相比之下,对农户采用有机肥意愿的促进作用更大。因此,引导农户参加农业社会化服务以及加强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户对有机肥作用的认知是加强他们减少化肥用量和增加有机肥施用量意愿的有效途径。3.规模经营和环保认知提升能显着促进农户采纳多种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与种植规模相比,环保认知对环保型农业技术采用的影响较大。此外,农户改善生活环境的意愿也有助于采用农业技术。4.49.87%的农户愿意转出土地,高于全国17.8%土地转出水平;而显着影响农户土地转出意愿的因素是户主的年龄、对过量使用农药化肥的危害认知和对国家土地流转政策的态度三方面。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农户对国家土地流转政策的态度(X10)>农户对过量使用农药化肥的危害认知(X8)>户主的年龄(X2);其他变量对农户的土地流转意愿影响不显着。5.基于博弈论视角下的农业规模化组织分析表明,“企业+股份合作社+基地+农户”在推动农业产业化和运营稳定性上,具有一定优势。与此同时,结合洱海流域典型农业经营稻-鸭模式分析,得出该最佳组织模式的运行机制。最终总结提出农业规模化防控的八项政策措施建议。
万飞[3](2020)在《酒泉市肃州区草食畜牧业发展和农户生产意愿分析》文中指出发展草食畜牧业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解决新时代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发展之间矛盾的重要途径。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位于河西走廊中西端,是甘肃省畜产品主要产区之一,本研究基于2016年和2019年两次农户问卷调查数据,结合肃州区草食畜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农户生产意愿变动趋势,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结果:1)在受教育程度方面,受调查农户中具有小学及以上学历的占98.21%,高中及中专以上学历的人员占13.98%,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缺少高学历的专业农民。在收入方面,相较2016年,受访农户中家庭年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的比重上升了4.55%,农民整体经济收入有较大提升。在收入来源比重方面,种植业收入下降了3.61%,养殖业收入下降了2.91%,工资性收入上升了3.82%;在耕地主要用途方面,种植蔬菜和制种下降了6.57%,牧草种植上升了1.96%,土地流转上升了2.01%,农户更倾向于外出工作增加收入,为农户规模化经营创造了良好条件。2)农户是否从事养殖受技术条件制约。针对肃州区从事养殖农户调查发现,不具备养殖技术农户的比重下降了7.33%,有更多的农户具备了养殖专业技能,为发展草食畜牧业提供了更多的人力资源。在意愿调查中,因经济收益不理想而减少养殖规模的农户下降了5.72%。结合非洲猪瘟疫情,草食畜牧业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要注重引导农户科学、合理发展养殖。3)农户经营普遍存在金融方面的需求,但由于前期符合贷款条件的农户大多已成功贷款,其余有借贷需求但无法满足银行借贷条件的农户,只能通过其他途径筹集资金。养殖类保险由于较高的经济费用,对普通农户负担较重,在没有政策补贴的情况下,普通农户没有参保意愿。由于养殖类补贴政策属于上级下达的计划任务,名额有限,市区两级财政无法承担超出计划任务部分的高额补贴,限制了养殖类保险的推广普及,今后需要在发展草食畜牧业上加大对农户的扶持力度。在今后的发展中,要重视项目争取和政策扶持,提升饲草料生产能力和利用水平,健全完善人才队伍管理服务机制,提高草食畜牧业的专业化和组织化程度,重视畜产品加工流通体系建设,扶持培育奶产业。
刘婷[4](2019)在《释意理论指导下的科技和农业中译英交替传译报告》文中认为本论文在纪录片《创新中国》第二、三集的模拟交替传译、亚行甘肃省农业互联网服务体系项目实情考察会交替传译和爱味克董事会交替传译的基础上完成。释意理论的“脱离语言外壳”和“认知补充”概念在实践过程中对确保口译任务的完成和口译质量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脱离语言外壳是指在口译过程中,有效摆脱源语语言形式束缚,不在双语之间做字词层面上的机械对应,而是分析话语表达在交际语境中的具体含义,并准确将源语语境意义、意图、情感等传达出来。为确保脱离语言外壳所产出译文的质量,本文作者在口译过程中着重关注释意理论探讨的以下三个翻译原则:意义对等、达意优先并兼顾形式和文化转移。在口译中强调并坚持这三个过程可以有效确保口译的忠实度,流畅度和文化词内涵的充分传达。在释意理论的指导下,笔者从实践过程中总结出五种具体口译方法,即简化、解释、合并、逻辑显化和认知补充,这五种方法可以有效解决口译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难题。
王卫东[5](2019)在《河西走廊西部的驼队贸易与族群互动 ——以马鬃山地区为中心(1912-1938)》文中提出驼队贸易是内陆干旱地区特殊商业环境下形成的一种行商性质的贸易方式,有着深厚的历史传统。该种贸易的组织和运行以更大范围的物资流动为基础,以局部地区内部农牧族群之间的物资交换需要为动力。河西走廊西部地区驼队贸易的组织方式和活动特征既是该地区人民为满足物资交换需要而结合区域特征进行探索的结果,又是历史时期该地区多族群文化长期相互交融的产物。驼队在河西走廊西部的游牧区和农耕区之间的活动过程不仅是进行货物的贸易和运输的过程,同时也是在各族群间进行频繁的经验、技术、文化和人际关系的交流交换的过程。因此,驼队贸易不是一种单纯的经济行为,更是一种包含着文化互动、关系交融、经验共享、利害共生的整体交换式的交互行为。马鬃山及其周边地区因其得天独厚的天然交通环境和特殊的族群分布格局,成为河西走廊西段驼队贸易的显要之区。民国时期马鬃山及其周边地区的驼队贸易处于区域间传统农牧商品的交换向西北地区农牧产品交换面向世界贸易体系进行的转换过程中,该种贸易反映出该区域在面向世界体系发展过程中的族群交往状态及该区域与更大区域之间的关联。
黄超[6](2018)在《道德变迁视角下的裕固族移民社区的社会转型研究 ——以裕固族自治县柳方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少数民族异地移民搬迁引起民族文化变迁的同时,也带来了民族移民社区的社会转型,对少数民族移民社区社会转型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丰富乡村社会转型理论,而且有利于移民社区的社会整合和社区发展。本研究从道德变迁的视角出发,以一个裕固族移民社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参与观察、深度访谈等田野调查方法收集研究资料,通过深描和比较分析,呈现了裕固族移民生产方式转型带来的家庭、邻里、社区等群体和组织在结构、功能及道德规范等方面的转型过程,从而整体性地反映了少数民族移民社区社会转型过程,揭示了社会转型的机制。移民搬迁促使移民生计方式完成了“定居牧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的转型,移民身份实现了“定居牧民-传统农民-现代农民”的转型,发展理念由“生存性发展”理念向“投资性发展”理念的转型。在发展转型的推动下,移民的家庭结构、功能、家庭成员关系中的道德规范发生变迁。移民家庭结构核心化速度加快,客观上形成了各司其职分工合作的夫妻道德规范,家庭代际关系呈现出赡养负担减轻、抚养责任加重子代为重的特征,兄弟姐妹之间基于人情伦理的礼仪性互动依然存在,但互动过程中的利益考量成为影响兄弟姐妹关系的重要因素。移民搬迁使得移民邻里关系发生了转型。以人情化为主要特征的邻里道德规范进入移民社区之后,更多地呈现出利益性交换的特征。移民生计方式从牧业向农业转型的过程中,对灌溉系统的依赖,客观上要求成立新的邻里组织——方田,方田在移民社区建设、灌溉管理、组织生产、社区管理、娱乐整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了“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管理运行机制,在运行过程中形成了以方田整体利益至上及对斤斤计较者排斥的组织伦理。在发展乡村经济和“项目制”背景下,移民社区基层组织的功能实现了由移民前主要承担税金收缴等“向上”的职能向“向下”的转型,村委会的职责除了日常管理服务外,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申请各种发展项目。在项目的申请和分配的实践中,社区公共道德从移民初期的机会均等的公平观向工具性公平观的变迁。在移民社区发展过程中,移民们为了实现相关家庭的利益,适时组织成立小群体,开展超越家庭、方田、社区组织、甚至是跨社区的利益争取和权益维护的实践,有选择地运用人情、亲戚、道德、法律等规范实现自我利益,移民社区的道德整合机制呈现出“混合性道德规范”的特征。从道德变迁的视角出发考察裕固族移民社区的社会转型过程,发现从移民个体联结成群体和组织的社会联结纽带的性质来看,移民社区的社会结构由“人情性差序场”向“混合性差序场”转型;移民互动规范从“人情性道德规范”向“工具性道德规范”变迁;共同体的道德内涵从价值引导的工具转型为利益调整的工具。从裕固族移民的社区社会转型机制来看,发展转型是移民社区社会转型的外源性推动力量,移民主体在发展转型过程中形成的对自身利益的追求是移民社区转型的内源性主导力量,市场力量和人口流动加速了移民社区的社会转型过程。
刘嘉薇[7](2019)在《甘肃省酒泉市土地治理项目财政资金使用绩效评价 ——基于2008-2017年数据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作为国家改善农村生产基础条件、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对于当前农村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了紧跟现代农业发展趋势,酒泉市政府投入大量的财政资金用于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为促进财政资金更好的发挥效用,对土地治理项目财政资金使用进行绩效评价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以酒泉市土地治理项目为研究对象。根据公共产品理论、市场失灵理论,本文结合酒泉市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发展现状,构建了土地治理项目财政资金使用绩效评价体系,并在具有普遍性和同质性的土地项目中选取肃州区东洞乡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进行绩效评价,发现酒泉市土地治理项目财政资金的使用在项目实施过程、管护过程中还存一些问题,随后进行相关数据分析和人员访谈,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制度不完善、监管不到位等,最后提出了一些管理方面的建议,如:科学决策,做好项目立项工作;加强地方财政资金的配套监管机制;加强资金管理与项目管理有机结合;优化财政资金区域投资结构;提高绩效评价结果运用水平等。通过对酒泉市土地治理项目财政资金使用进行绩效评价,本文旨在掌握现今酒泉市财政资金在土地项目投资中产生的效用,并希望通过土地项目财政资金使用过程的不断完善,促进财政资金发挥积极的效用。
程芳欣[8](2016)在《西北中等城市区城城乡空间协调生长机制及规划方法研究 ——以渭南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西北地区的城镇化已整体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但是与全国相比,城镇化发展水平仍然偏低。中等城市是西北地区城镇体系中承上启下的关键节点,其空间发展影响着城镇体系的完善,而中等城市自身也需要通过协调城乡空间关系来促进城镇化,提升城乡空间品质。因此,需要深入研究城乡空间生长的协调机制,并形成与其城乡一体化发展阶段相匹配的规划方法体系,促进城乡空间发展转型。论文首先对国内外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基于可持续的城乡空间“美好图景”的探求,分析了经典理论与实践案例,从中梳理了“美好”城乡空间的典型特征;从普遍价值观的公平与效率出发,探讨了城市规划视角下城乡空间生长的协调目标;并对西北地区中等城市区域城乡空间的价值进行了再审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目标导向、全程评价、机制设计、规划方法于一体的西北地区中等城市区域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规划框架。其次,检讨了西北地区中等城市区域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问题,并对渭南中心城市区域城乡空间生长的协调性进行了评价,认为“中心城市区域”是一个城乡高度一体化的区域,比“全域”更加适合西北地区中等城市目前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阶段,应将其作为现阶段城乡空间的重点协调区域,引导城乡空间有序融合,带动市域城乡统筹。论文将城乡空间生长的协调过程作为城乡空间的再生产过程,为引导要素重组并形成城乡空间利益协同的空间载体,构建了城乡空间网络、城乡空间生长复合中枢与城乡空间单元耦合的结构模式,阐述了相应空间要素的协调机制。在回顾传统规划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泛)“多规合一”视域下城乡空间一体的规划技术方法体系,从技术流程、技术准则和技术手段三个方面提出了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技术框架,并从中心城市区域整体协调和城乡空间单元内部协调两个层面,进一步细化了渭南中心城市区域空间生长协调的重点;从编制过程调整、经济手段创新、行政管理协调和法律途径保障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渭南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制度框架。
殷莹[9](2016)在《酒泉市瓜州县移民乡农业产业发展的研究》文中指出瓜州县,作为酒泉市乃至作为甘肃省的重点的移民迁入区,同时也为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基于此,本研究通过系统总结酒泉市瓜州县移民乡历史成因、地域环境、国内外生态移民研究和生态移民的正负面影响,收集农技推广、农业知识培训等方面的信息,进一步调查分析瓜州县农畜业发展现状和特点、移民乡农业产业制约因素,并提出如何提高移民乡农业产业发展的建议和对策。主要结果如下:1)研究发现,移民乡镇与非移民乡镇贫富差距逐渐加大。2009年非移民乡镇农民人均纯收为6339元,非移民乡镇农民人均收入是移民乡镇人均收入的8.72倍,即移民乡镇农民人均收入为727元。2011年非移民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1828元,非移民乡镇农民人均收入是移民人均收入的2.20倍,即移民乡镇农民人均收入为5380元。随着经济的发展,移民乡镇的耕地质量制约和土地流转等因素导致用于种植粮食、油料等常规农业生产的面积不断缩小,种植的瓜州蜜瓜、甘草、枸杞、设施农业等高效农业的比例快速攀高。2014年粮食作物总产值为14882.77万元,2015年粮食总产值为8338.01万元,相比于2014年,2015年种植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1.41%,但是2015年粮食总产值减少6544.76万元,其他种植业总产值增加20944.67万元。2)瓜州县移民乡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发现,政府的惠农补贴和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但是移民本身经济收入低、文化素质不高,与非移民乡镇相比,移民乡镇机械化水平较低。瓜州县6个整建制移民乡,仅有要寨子乡建立了农技服务中心,而其他5个移民乡农机配备尚未健全。此外,畜牧业增长速度缓慢。瓜州县将蜜瓜、果蔬、中药材(枸杞、红花等)、畜牧(主要是牛、羊)作为四大主导产业,但是由于移民收入低,政府投资支持力度有限,以及农村布局仍存在多、杂、乱现象,无法形成产业化,而且移民生产的农畜产品与企业无法做到在做到互为市场,导致移民乡畜牧业的发展速度非常缓慢。3)发展农业产业可以带动瓜州县移民乡的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移民乡的整建,政府的大力扶持,逐渐形成采用管理现代工业的方式有规模有组织地开展农业生产和经营,加快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推动农业产业经济的转型跨越发展,促进农民经济持续增收。
闫沛禄[10](2012)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甘肃省玉门市产业转型对策》文中研究说明甘肃省玉门市是一座因石油开采而兴建的资源型城市,自1939年开发建设以来,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经济建设、我国石油工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是我国石油工业的摇蓝,“铁人精神”的发源地。经过70多年的发展,随着石油资源储量逐步枯竭,油田经济效益下滑,生存难以为继。如何通过产业转型,让这样一个在中国开发时间最早、发展历程最长的老油田实现成功转型,对打造“百年油城”,传承“铁人精神”,探索西部地区石油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合理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资源型城市的起源、主要特征和发展规律入手,认真梳理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研究成果,对美加澳、欧盟、日本、前苏联和我国辽宁阜新、黑龙江大庆、山西朔州、河南焦作等几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在转型中选择的模式、采取的措施、形成的体制、取得的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总结了他们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通过上述研究发现,以往的转型研究,没有对资源型城市按照转型模式的选择进行科学分类,导致转型模式多种多样,无规律可寻。本文根据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基本要求和相关理论基础,对资源型城市转型模式进行了创新型分类,即分为:接续产业型、替代产业型、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混合型、服务业配套跟进型、整体迁移型五种类型,并对这五种类型城市产业转型的适用范围、转型条件、发展策略进行了论述,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玉门市的经济结构特征、发展现状、转型前景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理性预测,运用规范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采用SWTO方法,对玉门市产业转型过程中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进行了理性分析,借鉴国内外其他城市转型经验,提出玉门要实现成功转型,需采用替代产业和接续产业混合的发展模式。在发展思路上,依托玉门油田的人才、技术和基础设施优势,延伸产业链条,发展石化、炼油等接续产业;依托玉门丰富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风电、光电等新能源产业,培育新的增长极;依托玉门土地、水资源优势,发展壮大特色农产品种植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产业转型巩固基础;依托玉门矿产资源丰富、环境容量大的优势,加快发展先进载能和矿产资源深加工产业,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依托玉门地位独特、资源丰富、人才聚集的优势,着力发展工业旅游、通道经济、物流配送、技术研发等配套服务业,扩大其在国民经济收入中的比重,确保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酒泉农民七成收入来自产业化经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酒泉农民七成收入来自产业化经营(论文提纲范文)
(1)甘肃省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导论 |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2 研究目标 |
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3.1 国内研究现状 |
3.2 国外研究现状 |
3.3 文献述评 |
4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4.1 研究内容 |
4.2 研究思路 |
5 研究方法 |
6 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1 相关概念界定 |
1.1 小农户 |
1.2 现代农业 |
1.3 农业现代化 |
1.4 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
2 理论基础 |
2.1 农户经济行为理论 |
2.2 农业规模经济理论 |
2.3 交易成本理论 |
2.4 传统农业改造理论 |
2.5 比较优势理论 |
第三章 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理论框架构建 |
1 小农户生存环境分析 |
1.1 小农户经营弱势 |
1.2 小农户经营优势 |
2 小农户经营与现代农业发展的现实矛盾 |
2.1 小农户家庭经营与新型农业主体经营之间的矛盾 |
2.2 农户分散经营与现代农业规模化经营间的矛盾 |
2.3 小农户半自给经营与现代农业市场化间的矛盾 |
2.4 小农户手工劳动与现代农业机械化之间的矛盾 |
2.5 小农户生产技术本土化与现代农业高科技间的矛盾 |
2.6 小农户较低的抗风险能力与现代农业高风险承受力间的矛盾 |
2.7 小农户生产兼业化与现代农业专业化间的矛盾 |
3 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
3.1 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的必要性 |
3.2 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的合理性 |
4 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机理分析 |
4.1 有机衔接与普通衔接区别 |
4.2 衔接对象 |
4.3 衔接方式 |
4.4 衔接标准 |
4.5 衔接机理 |
第四章 甘肃省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分析 |
1 现代农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与选取 |
1.1 指标选取 |
1.2 数据来源 |
2 评价方法选择 |
2.1 权重确定 |
2.2 数据标准化 |
2.3 评价方法 |
3 结果分析 |
3.1 甘肃省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总体评价 |
3.2 甘肃省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各构成因素水平评价 |
3.3 结论 |
第五章 甘肃省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现状分析 |
1 小农户类型划分 |
2 甘肃省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现状分析 |
2.1 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生产体系衔接 |
2.2 小农户与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衔接 |
2.3 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衔接 |
2.4 现代农业提升小农户收入水平 |
2.5 小农户从事现代农业的意愿 |
2.6 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衔接 |
3 甘肃省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
3.1 小农户自身发展能力不足 |
3.2 小农户生产物质保障不足 |
3.3 小农户技术支撑不足 |
3.4 小农户对现代农业体系了解不充分 |
3.5 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益联结不强 |
3.6 面向小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 |
第六章 甘肃省小农户参与现代农业行为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1 理论概述 |
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2.1 行为信念、行为态度与农户选择意愿 |
2.2 规范信念、主观规范与农户选择意愿 |
2.3 控制信念、感知行为控制与农户选择意愿 |
2.4 农户家庭生计禀赋与行为意愿 |
2.5 交易费用与行为意愿 |
2.6 参与意愿与参与行为 |
3 小农户参与现代农业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
3.1 数据来源、模型设定 |
3.2 结构方程模型结果 |
3.3 多群组结构方程检验 |
第七章 国内外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典型案例分析 |
1 国外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的典型做法 |
1.1 日本模式 |
1.2 韩国模式 |
2 国内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的典型做法 |
2.1 台湾模式 |
2.2 重庆模式 |
3 国内外典型案例对甘肃省小农户对接现代农业的经验借鉴 |
第八章 甘肃省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机制构建与路径选择 |
1 甘肃省小农户对接现代农业的基础 |
1.1 农户及家庭禀赋优势 |
1.2 生产设施基础 |
1.3 技术支撑 |
1.4 制度基础 |
2 甘肃省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的动力 |
2.1 小农户发展能力 |
2.2 收入预期 |
2.3 小农户发展意愿 |
2.4 农户组织化程度 |
3 甘肃省小农户对接现代农业的机制构建 |
3.1 人才保障 |
3.2 资金保障 |
3.3 政策保障 |
3.4 组织保障 |
3.5 服务保障 |
4 不同类型农户衔接现代农业的差异化路径选择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2)农业面源污染规模化防控政策机制研究 ——以洱海种植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绪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农业规模化经营涵义界定 |
1.3.2 国外农业规模化经营研究 |
1.3.3 国内农业规模化研究 |
1.3.4 国内微观视角的规模化防控研究 |
1.3.5 国内外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政策研究进展 |
1.3.6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农业规模化理论基础 |
2.1.1 农业产业化 |
2.1.2 生态农业产业化 |
2.1.3 农业专业合作社理论 |
2.2 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
2.2.1 “企业+农户”经营模式 |
2.2.2 “合作社+企业+农户”经营模式 |
2.2.3 “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 |
2.2.4 “土地股份合作社”模式 |
2.2.5 土地信托模式 |
2.3 农业面源污染规模化防控理论基础 |
2.3.1 外部性理论 |
2.3.2 博弈论 |
2.3.3 规模经济 |
2.3.4 4R理论 |
第三章 不同农业规模主体稻-蒜成本效益与化肥N投入研究 |
3.1 数据来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被访小农和合作社/企业样本基本特征 |
3.2.2 水稻和大蒜的成本收益分析 |
3.2.3 不同规模稻、蒜种植化肥N投入量分析 |
3.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农户减少化肥用量和使用有机肥意愿分析 |
4.1 数据来源 |
4.2 研究方法 |
4.2.1 Bivariate-Probit模型 |
4.2.2 边际效应 |
4.3 描述性分析 |
4.4 农户减少化肥用量和采用有机肥的意愿分析 |
4.5 推断性统计 |
4.5.1 农户减少化肥施用量意愿方面 |
4.5.2 农户采用有机肥的意愿方面 |
4.6 结论与启示 |
第五章 不同规模种植户采纳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研究 |
5.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5.1.1 数据来源 |
5.1.2 研究方法 |
5.2 实证分析 |
5.2.1 样本基本分析 |
5.2.2 农户采用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情况 |
5.2.3 不同种植规模农户的环保认知情况 |
5.2.4 不同规模种植户采用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情况 |
5.2.5 不同环保认知的种植户采取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情况 |
5.2.6 推断性统计分析 |
5.3 结论与政策建议 |
5.3.1 结论 |
5.3.2 政策建议 |
第六章 规模化防控视角下农民参加土地流转意愿研究 |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6.2 模型构建 |
6.2.1 数据来源 |
6.2.2 样本基本情况 |
6.2.3 模型构建与回归分析 |
6.2.4 变量定义 |
6.3 推断性统计分析 |
6.4 主要结论 |
6.5 政策建议 |
第七章 基于博弈论视角下的农业规模化组织 |
7.1 “委托-代理”关系分析 |
7.2 “委托-代理”模型理论 |
7.3 结果分析 |
7.4 “企业+农户+合作社+基地”经营模式优势 |
7.4.1 有利于农业产业化 |
7.4.2 有利于治理面源污染 |
第八章 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最优规模化组织的机制研究 |
8.1 洱海地区典型农业经营组织模式比较分析 |
8.1.1 农业经营组织模式特征 |
8.1.2 稻-鸭农业技术模式内涵 |
8.1.3 成本效益分析 |
8.2 农业经营组织模式—崇州模式的借鉴 |
8.2.1 崇州模式由来 |
8.2.2 崇州模式经验借鉴 |
8.3 洱海地区农业经营组织模式面临问题 |
8.4 推行最优农业经营组织模式运行机制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支持政策 |
9.1 主要结论 |
9.1.1 洱海流域农户与规模经营组织化肥N投入与成本效益比较研究 |
9.1.2 农户减少化肥用量和使用有机肥意愿分析 |
9.1.3 不同规模种植户采纳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研究 |
9.1.4 洱海流域土地流转的意愿分析 |
9.1.5 基于博弈论视角下的农业规模化组织 |
9.1.6 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最优规模化组织的机制研究 |
9.2 支持政策 |
9.2.1 农业面源污染防控人才(人)支持政策 |
9.2.2 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控财政(财)倾斜扶持政策 |
9.2.3 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基础设施建设(物)等扶持政策 |
9.2.4 区域绿色农产品品牌的创建与市场无缝对接扶持政策 |
9.2.5 强化规模环保持续行动与环保效果的奖励政策 |
9.2.6 强化规模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的支持政策 |
9.2.7 强化原小农转岗就业生计保障支持政策 |
9.2.8 责任追究与监督惩罚政策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海流域农户(合作社)问卷调研说明 |
附录 B洱海流域农户和合作社调查问卷 |
附录 C稻-鸭模式农业技术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酒泉市肃州区草食畜牧业发展和农户生产意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国内外草食畜牧业发展现状和研究方法及内容 |
2.1 国外草食畜牧业发展现状和特点 |
2.1.1 国外草食畜牧业的发展现状 |
2.1.2 国外草食畜牧业发展特点 |
2.2 我国草食畜牧业的发展现状 |
2.3 文献述评 |
2.4 研究方法及内容 |
2.4.1 研究方法 |
2.4.2 研究内容 |
2.4.3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三章 酒泉市肃州区基本情况调研分析 |
3.1 肃州区自然条件 |
3.1.1 地理地形 |
3.1.2 气候、风力和降水 |
3.1.3 水文条件 |
3.1.4 草原资源 |
3.2 肃州区发展现状 |
3.2.1 肃州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
3.2.2 肃州区农业发展现状 |
3.3 肃州区畜牧业发展现状 |
3.3.1 政策扶持情况 |
3.3.2 管理机构和人才队伍情况 |
3.3.3 牛羊猪养殖情况 |
3.3.4 区域化布局情况 |
3.3.5 产业化经营情况 |
3.3.6 良种繁育情况 |
3.3.7 疫病防控情况 |
3.3.8 饲草料供应情况 |
3.3.9 牛羊保险情况 |
3.3.10 人力资源情况 |
第四章 酒泉市肃州区草牧业农户生产意愿变化分析 |
4.1 问卷调查方法 |
4.1.1 调查对象分布 |
4.1.2 问卷调查内容 |
4.1.3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4.2 综合分析 |
第五章 结论和启示 |
5.1 结论 |
5.2 启示 |
5.2.1 重视项目争取和政策扶持 |
5.2.2 提升饲草料生产能力和利用水平 |
5.2.3 健全完善人才队伍管理服务机制 |
5.2.4 提高草食畜牧业的专业化和组织化程度 |
5.2.5 重视畜产品加工流通体系建设 |
5.2.6 扶持培育奶产业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4)释意理论指导下的科技和农业中译英交替传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Information |
1.2 Reasons for Adopting the Three Materials |
1.3 Task Features |
1.4 Outline of the Report |
Chapter Two Theoretical Framework |
2.1 Literature Review |
2.1.1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Interpretive Theory Abroad |
2.1.2 The Dissemination of Interpretive Theory in China |
2.2 Interpretive Theory |
2.2.1 Overview of the Theory |
2.2.2 Core of the Theory:Deverbalization |
2.3 Focused Processes for Achieving Deverbalization |
2.3.1 Meaning Equivalence:Cognitive Agreement between SL and TL |
2.3.2 Preserving Form or Meaning:Cognitive Selection via Context |
2.3.3 Cultural Transference:a Process of Cognitive Complement |
Chapter Three Concrete Procedures of the Interpreting Projects |
3.1 Mock Interpreting of Documentary |
3.1.1 Pre-task Preparation |
3.1.2 Task Execution |
3.1.3 Post-task Reflection |
3.2 Conference Interpreting1 |
3.2.1 Pre-task Preparation |
3.2.2 Task Execution |
3.2.3 Post-task Reflection |
3.3 Conference Interpreting2 |
3.3.1 Pre-task Preparation |
3.3.2 Task Execution |
3.3.3 Post-task Reflection |
Chapter Four Case Study |
4.1 Challenges Encountered |
4.1.1 Redundancy |
4.1.2 Unclear Expressions |
4.1.3 Repetition |
4.1.4 Illogical Expressions |
4.1.5 Knowledge Gaps |
4.2 Countermeasures Guided by Interpretive Theory |
4.2.1 Simplification for Solving Redundancy |
4.2.2 Explanation for Handling Unclear Expressions |
4.2.3 Combination for Overcoming Repetition |
4.2.4 Logical Improvements for Rectifying Illogical Expressions |
4.2.5 Cognitive Complements for Tackling Knowledge Gaps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5.1 Further Comprehension on Interpretive Theory via this Report |
5.2 Inspirations from Cognitive Complement |
5.3 Reflection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Thought |
5.4 Other Fruits Gained from the Report |
References |
Acknowledgements |
Appendix1:Chinese Transcript |
Appendix2:English Transcript |
Appendix3:Glossary |
Appendix4:Referential Websites |
(5)河西走廊西部的驼队贸易与族群互动 ——以马鬃山地区为中心(1912-193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
二、研究范围 |
(一) 驼队贸易的限定 |
(二) 研究区域的限定 |
(三) 研究时间段的限定 |
三、研究综述 |
(一) 关于近代驼队贸易的研究 |
(二) 关于河西走廊商业贸易与族群交往的关系研究 |
(三) 关于物品流动中族群交往的研究 |
四、研究方案 |
(一)研究方法与材料 |
(二) 研究内容介绍 |
第一章 马鬃山及其周边的驼队贸易传统 |
一、马鬃山及周边地区的族群生计 |
(一) 生态环境 |
(二) 社会状况 |
(三) 族群生计状况 |
二、马鬃山及周边地区的驼队贸易 |
(一) 商业条件 |
(二) 商业特征 |
(三) 驼队贸易 |
三、驼队贸易中的驼队 |
(一) 驼队的组织与分工 |
(二) 驼队的运输与贸易 |
四、小结 |
第二章 驼队贸易中的活动、空间和商业网络 |
一、驼队活动 |
(一) 驼队活动周期 |
(二) 运输时期的驼队活动 |
(三) 放场时期的驼队活动 |
二、驼队活动空间 |
(一) 驼道空间环境 |
(二) 驼道道路网 |
三、驼队贸易中的商业网络 |
(一) 区域内商业网络 |
(二) 跨区域商业网络 |
(三) 世界贸易体系中的地方市场 |
四、小结 |
第三章 驼队贸易中的多族群交往与文化交流 |
一、驼队贸易中的族群交往 |
(一) 驼队贸易的社会关系基础 |
(二) 驼道中的族群交往 |
二、它队贸易中的文化交流 |
(一) 驼队活动中的多族群文化互动 |
(二) 驼队贸易中的跨区域文化交融 |
三、小结 |
第四章 驼队贸易的衰落 |
一、驼队贸易衰落的社会环境因素 |
(一) 社会秩序保障缺失 |
(二) 驼道治安混乱 |
(三) 商业空间的萎缩 |
二、驼队贸易衰落的区域经济因素 |
(一) 区域经济局限 |
(二) 区域社会经济危机 |
三、驼队贸易衰落中的其他因素 |
(一) 驼队贸易的局限 |
(二) 商业格局变革的影响 |
(三) 现代运输手段的影响 |
四、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6)道德变迁视角下的裕固族移民社区的社会转型研究 ——以裕固族自治县柳方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乡村社会转型研究述评 |
二、社会转型与道德变迁的人类学研究 |
三、移民视角下的裕固族研究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基本概念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框架 |
四、本文的架构 |
第四节 田野点概述及资料收集过程 |
一、田野点概述 |
二、资料收集情况 |
第二章 裕固族移民搬迁与发展转型 |
第一节 国家反贫困视野中的裕固族移民搬迁 |
一、国家层面的“异地搬迁扶贫” |
二、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移民村 |
三、发展话语构建:LH乡裕固族的移民动员 |
第二节 裕固族移民的生计变迁 |
一、移民前的生计方式:定居牧业 |
二、移民初期的生计方式:传统农作物的种植 |
三、订单农业后的生计方式:多元生计 |
第三节 裕固族移民发展理念的转型及家庭收入差距的出现 |
一、移民之前的发展理念:生存性发展理念 |
二、移民初期的发展理念:生存性发展理念 |
三、订单农业引进后的发展理念:投资性发展理念 |
四、移民社区家庭收入差距的出现 |
第三章 裕固族移民家庭转型 |
第一节 裕固族移民家庭结构的转型 |
一、牧业生活时的家庭结构及规模 |
二、移民社区的家庭类型及规模 |
三、移民社区的家庭结构演变的趋势 |
第二节 裕固族移民家庭夫妻关系中的道德变迁 |
一、牧业时期家庭夫妻关系中的道德:男主女辅 |
二、移民社区家庭夫妻关系中的道德:分工合作 |
三、家庭夫妻关系中的道德变迁:分工更加明确 |
第三节 裕固族移民家庭代际关系中的道德变迁 |
一、牧业生活时期家庭代际关系中的道德 |
二、移民家庭代际关系中的道德 |
三、移民家庭代际关系中的道德变迁 |
四、未来孝道受到的可能冲击 |
第四节 裕固族移民兄弟姐妹关系中的道德的变迁 |
一、牧业时期兄弟姐妹关系中的道德:礼仪性互动与父母赡养 |
二、移民社区兄弟姐妹关系中的道德:互助及共同赡养父母 |
三、老家与移民社区兄弟姐妹互动中的道德:礼仪性互动与父母赡养 |
四、兄弟姐妹互动关系的边界:经济利益 |
第四章 裕固族移民邻里关系的转型 |
第一节 裕固族移民邻里日常人际关系中的道德变迁 |
一、邻里关系居住格局的变迁:分散居住-比邻而居 |
二、邻里日常人际关系性质的转型:村民关系-邻里关系 |
三、邻里日常人际关系中的道德变迁:人情性互动-工具性互动 |
第二节 裕固族移民邻里关系的组织化:方田的形成及其运行 |
一、新的生活需要方田和井长 |
二、日常生产生活需要井长 |
三、井长的产生:从推选到抓阄 |
四、方田制度:先定政策后执行 |
五、监督井长:井灌小组 |
第三节 方田的功能及整体性伦理观 |
一、方田的功能 |
二、方田组织伦理:整体利益至上 |
三、被疏远的斤斤计较者:对违背方田整体利益者的惩罚 |
第五章 裕固族移民社区基层组织的转型 |
第一节 裕固族移民村村委会职责转型的背景:项目制 |
一、对户帮扶与移民社区生成 |
二、政策项目与社区建设 |
三、生活适应与生计发展项目 |
四、项目支持与社区发展 |
第二节 裕固族移民村村委会职责的转型 |
一、移民前村委会的主要职责 |
二、订单农业之前村委会的责任:移民生活适应及脱贫 |
三、订单农业后的村委会的主要责任:争取项目为主 |
第三节 裕固族社区公共道德的变迁 |
一、移民过程中项目分配道德:人情伦理 |
二、移民初期项目分配道德:机会均等的公平观 |
三、订单农业后项目分道德:工具性的公平观 |
第六章 家庭、方田、社区互动中的利益与道德 |
第一节 裕固族移民社区项目竞争人情伦理 |
一、移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地少了 |
二、柳方村打井开地申请的多次尝试 |
三、养殖小区一期项目的报名与分配 |
四、养殖小区一期项目分配中的“关系”运作 |
第二节 小群体项目争取中的人情伦理、方田组织伦理、社区公平观 |
一、五户人家的林带 |
二、林带中的利益:耕地 |
三、管道铺设过程:小群体的行动 |
四、林地管道铺设中的利益与人情伦理、方田组织伦理、社区公平观 |
第三节 小群体维权实践中的法律、人情伦理及社区道德 |
一、老家草场承包权问题的来源:从鸡肋到资金补贴 |
二、移民争夺草场承包权的实践 |
三、移民维权行动中的法律、人情伦理及社区道德 |
第七章 结论及讨论 |
第一节 裕固族移民社区的社会转型 |
一、移民社区的发展转型 |
二、移民家庭结构和功能的转型 |
三、邻里关系的转型 |
四、基层社区组织转型 |
五、家庭、方田、社区互动机制的转型 |
第二节 裕固族移民社区的道德变迁 |
一、发展理念转型:“生存性发展理念-投资性发展理念” |
二、移民家庭道德的变迁 |
三、邻里关系中的道德变迁 |
四、移民社区公共道德的变迁:工具性公平观念的生成 |
五、移民社区道德变迁的趋势:“人情性道德规范——工具性道德规范” |
第三节 裕固族移民社区社会转型与道德变迁的主导机制 |
一、发展转型与社会转型 |
二、利益主导与道德变迁 |
三、国家、市场与社会转型 |
第四节 讨论:少数民族移民社区社会转型的性质 |
一、“差序格局”范式的再应用:从人伦主导到利益主导 |
二、个体联结纽带的复杂性:利益与道德互构 |
三、少数民族移民社区社会转型的多元属性:“混合性差序场” |
第五节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访谈主要内容及提纲 |
附录(二) 访谈对象一栏表 |
附录(三) 移民社区村貌及居住格局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甘肃省酒泉市土地治理项目财政资金使用绩效评价 ——基于2008-2017年数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农业开发资金使用绩效评价的研究现状 |
1.3.2 土地治理项目资金使用绩效评价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与不足 |
二、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土地治理项目 |
2.1.2 财政资金 |
2.1.3 土地治理项目财政资金使用绩效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公共产品理论 |
2.2.2 市场失灵理论 |
三、酒泉市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资金使用现状 |
3.1 酒泉市2008-2017 年农业综合开发土地项目财政资金投入情况 |
3.2 酒泉市2008-2017 年农业综合开发土地项目财政资金支出情况 |
四、酒泉市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财政资金使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指标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
4.2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3 评价指标选取 |
4.3.1 资金投入指标选取 |
4.3.2 资金使用指标选取 |
4.3.3 项目产出指标选取 |
4.3.4 项目效果指标选取 |
4.3.5 绩效评价标准 |
4.4 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 |
五、酒泉市土地治理项目财政资金使用抽样分析 |
5.1 样本选取 |
5.2 肃州区东洞乡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概况 |
5.2.1 项目背景 |
5.2.2 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项目基本情况 |
5.2.3 项目绩效目标 |
5.3 肃州区东洞乡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财政资金使用绩效评价分析 |
5.3.1 绩效指标评价分析 |
5.3.2 评价结论 |
六、酒泉市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财政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
6.1 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6.1.1 县级财政资金到位不及时 |
6.1.2 资金管理与项目管理脱节 |
6.1.3 科技培训措施未达到预期效果 |
6.2 项目管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6.2.1 项目工程后期管护不到位 |
6.2.2 管护经费使用制度不健全 |
6.3 财政资金使用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
6.3.1 财政资金的支出结构 |
6.3.2 财政资金投资区域结构 |
七、政策建议及研究结论 |
7.1 政策建议 |
7.1.1 项目建设方面的建议 |
7.1.2 财政资金投资结构方面的建议 |
7.1.3 项目绩效评价方面的建议 |
7.2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8)西北中等城市区城城乡空间协调生长机制及规划方法研究 ——以渭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西北地区中等城市 |
1.2.2 中心城市区域 |
1.2.3 城乡空间协调生长机制 |
1.2.4 规划方法 |
1.3 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3.3 研究方法 |
1.4 本章小结 |
2 相关理论基础及研究综述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城乡二元结构理论 |
2.1.2 城乡空间关系理论 |
2.1.3 区域空间发展理论 |
2.2 相关研究及评价 |
2.2.1 城乡空间关系演变的历史纵向 |
2.2.2 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动力机制 |
2.2.3 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规划方法 |
2.3 现状研究存在的问题 |
2.3.1 空间生长的深层次原因有待进一步挖掘与整合 |
2.3.2 城乡一体化的不同阶段需要相对应的空间模式 |
2.3.3 针对特定协调范围的规划方法需要进一步整合 |
2.4 本章小结 |
3 西北地区中等城市区域城乡空间生长的现状解析 |
3.1 西北地区城市发展的环境及特征 |
3.1.1 区域范围 |
3.1.2 自然条件 |
3.1.3 经济发展 |
3.1.4 社会基础 |
3.1.5 城乡建设 |
3.2 城乡空间关联分析 |
3.2.1 城市“三生”空间 |
3.2.2 乡村“三生”空间 |
3.2.3 城乡“三生”空间 |
3.3 城乡空间博弈模型建构 |
3.3.1 空间博弈模型的总体特征 |
3.3.2 空间博弈的参与人 |
3.3.3 空间博弈的战略与行动 |
3.4 城乡空间协调生长问题的原因剖析 |
3.4.1 西北地区的区域制约 |
3.4.2 城乡关系的阶段制约 |
3.4.3 空间主体的博弈关系 |
3.5 本章小结 |
4 渭南中心城市区域城乡空间生长的协调性评价 |
4.1 渭南中心城市区域发展现状 |
4.1.1 自然环境 |
4.1.2 经济发展 |
4.1.3 社会基础 |
4.1.4 城镇体系 |
4.1.5 中心城市的典型性 |
4.2 城乡空间生长的协调性评价方法 |
4.2.1 既有相关评价方法 |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3 评价方法与数据来源 |
4.3 中心城市区域城乡空间生长的协调性评价 |
4.3.1 城乡空间本体的协调性评价 |
4.3.2 城乡空间属性的协调性评价 |
4.4 城乡空间生长问题的原因剖析及趋势 |
4.4.1 城乡空间协调生长问题的原因 |
4.4.2 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趋势判断 |
4.5 本章小结 |
5 从现实经验到理想模式:可持续的城乡空间“美好图景” |
5.1 “美好”城乡空间的典型特征梳理 |
5.1.1 经典理论中的典型特征 |
5.1.2 实践案例中的典型特征 |
5.1.3 “美好”城乡空间的典型特征总结 |
5.2 可持续性城乡空间的价值观: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
5.2.1 作为普遍价值观的公平与效率 |
5.2.2 城市规划视角下城乡空间协调的公平与效率 |
5.3 西北地区中等城市区域城乡空间价值的审视 |
5.3.1 城与乡:人居环境的两个侧面,互为图底、相互依托、价值共享 |
5.3.2 城:空间集聚的高级状态,区域发展的主要动力 |
5.3.3 乡:人居环境发展的根基,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 |
5.4 公平—效率导向下中等城市城乡空间协调规划框架 |
5.4.1 城乡空间生长的协调目标 |
5.4.2 城乡空间生长的协调机制 |
5.4.3 城乡空间协调的规划方法 |
5.5 本章小结 |
6 渭南中心城市区域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机制设计 |
6.1 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重点区域界定 |
6.2 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结构模式 |
6.2.1 模式建构 |
6.2.2 协调机制 |
6.3 城乡空间网络的协调机制 |
6.3.1 经济网络 |
6.3.2 社会网络 |
6.3.3 生态网络 |
6.3.4 基础设施网络 |
6.4 空间生长复合中枢的协调机制 |
6.4.1 生产空间生长中枢 |
6.4.2 生活空间生长中枢 |
6.4.3 生态空间生长中枢 |
6.4.4 生长中枢的复合 |
6.5 城乡空间单元的协调机制 |
6.5.1 以城镇形态为主的空间单元 |
6.5.2 以乡村形态为主的空间单元 |
6.6 本章小结 |
7 渭南中心城市区域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规划方法 |
7.1 传统规划回顾 |
7.1.1 城乡协调规划的传统方法 |
7.1.2 既有城市规划成果的检讨 |
7.2 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规划技术框架 |
7.2.1 整体技术框架 |
7.2.2 中心城市区域的整体协调 |
7.2.3 城乡空间单元内部的协调 |
7.3 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规划制度框架 |
7.3.1 编制过程调整:空间博弈参与人的平衡 |
7.3.2 经济手段创新:空间投资主体共同受益 |
7.3.3 行政管理协调:空间实施管理的一致性 |
7.3.4 法律途径保障:空间合作博弈的有效性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8.1 研究结论 |
8.2 主要创新 |
8.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专着书籍类 |
期刊杂志类 |
学位论文类 |
会议论文类 |
外文资料 |
其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在读期间相关研究成果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在读期间参与工程实践项目 |
(9)酒泉市瓜州县移民乡农业产业发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生态移民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生态移民研究 |
1.2.2 国内生态移民研究 |
1.2.2.1 河西走廊—瓜州县移民现状 |
1.3 瓜州县移民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1.3.1 瓜州县移民乡整建的正面效应 |
1.3.2 瓜州县移民乡整建的负面效应 |
1.3.3 瓜州县移民区生态安全评价体系模型 |
1.4 本研究拟开展的工作 |
第二章 瓜州县移民乡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和特点 |
2.1 发展现状 |
2.1.1 土地流转 |
2.1.2 农畜产品生产 |
2.1.3 农业机械化水平 |
2.1.4 日光温室的搭建 |
2.1.5 农业专业合作社 |
2.2 产业结构特点 |
2.2.1 农产品多元化 |
2.2.2 农产品生产标准化 |
2.2.3 现代农业发展体系构建 |
第三章 瓜州县移民乡农业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
3.1 历史制约因素 |
3.2 资源制约因素 |
3.3 科技制约因素 |
3.4 人才制约因素 |
3.5 意识制约因素 |
3.6 市场制约因素 |
3.7 投入制约因素 |
3.8 管理制约因素 |
3.9 农村自然灾害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差 |
第四章 瓜州县移民乡农业产业发展建议及对策 |
4.1 积极改良土地状况、加快土地流转 |
4.2 提高农产品生产标准 |
4.3 加大农机推广、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
4.4 搭建日光温室、打造特色农产品 |
4.5 加快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 |
4.6 深入开展扶贫培训,研究扶贫规划和政策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甘肃省玉门市产业转型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玉门油田的历史贡献 |
1.1.4 玉门油田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情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任务与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资源型城市主要特征与发展规律 |
2.1 资源型城市的基本概念 |
2.1.1 资源 |
2.1.2 资源型产业 |
2.1.3 资源型城市 |
2.2 资源型城市的基本分类 |
2.3 资源型城市的主要特征 |
2.3.1 产业结构单一,资源依赖程度大 |
2.3.2 突发性、被动性与孤立性 |
2.3.3 城市发展时间短,缺少规范性 |
2.3.4 城市具有双重功能属性 |
2.3.5 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
2.4 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规律 |
第3章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相关理论基础 |
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1.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
3.1.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3.1.3 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 |
3.1.4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
3.2 循环经济理论 |
3.3 产业集群理论 |
3.3.1 产业集群的内涵 |
3.3.2 产业集群理论演化脉络 |
3.4 科学发展观 |
3.4.1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
3.4.2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
第4章 国内外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案例分析与对比研究 |
4.1 美、加、澳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 |
4.1.1 美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典范——匹兹堡和休斯敦 |
4.1.2 加拿大——萨德伯里 |
4.1.3 澳大利亚——珀斯 |
4.2 欧盟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 |
4.2.1 德国——鲁尔区 |
4.2.2 法国——洛林 |
4.2.3 英国——伯明翰 |
4.2.4 欧盟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的启示 |
4.3 日本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 |
4.4 前苏联和委内瑞拉资源型城市的衰败 |
4.4.1 前苏联资源型城市巴库的兴衰 |
4.4.2 委内瑞拉波力瓦尔大油田的衰落 |
4.5 国外资源型城市发展模式经验总结 |
4.6 国内资源型城市探求可持续发展范例 |
4.6.1 辽宁省阜新市 |
4.6.2 黑龙江省大庆市 |
4.6.3 山西省朔州市 |
4.6.4 河南省焦作市 |
4.6.5 国内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认识和政策建议 |
第5章 玉门资源型城市转型模式与产业发展战略 |
5.1 玉门市基本概况 |
5.2 玉门市产业结构特征 |
5.3 玉门市产业转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5.3.1 优势 |
5.3.2 劣势 |
5.3.3 机遇 |
5.3.4 挑战 |
5.4 玉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产业发展战略 |
5.4.1 石化产业发展战略 |
5.4.2 新能源产业发展战略 |
5.4.3 先进高载能产业和矿产资源开发转化战略 |
5.4.4 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 |
5.4.5 第三产业发展战略 |
第6章 玉门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政策与保障措施 |
6.1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主要障碍 |
6.1.1 产业因素 |
6.1.2 产权因素 |
6.1.3 体制因素 |
6.1.4 区位因素 |
6.1.5 资金因素 |
6.1.6 人力资源因素 |
6.2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外部成因 |
6.2.1 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
6.2.2 开发利用其他优势资源 |
6.2.3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
6.3 玉门产业转型需要的政策支撑 |
6.3.1 产业政策 |
6.3.2 财税政策 |
6.3.3 社会发展扶持政策 |
第7章 结语 |
7.1 主要成果与认识 |
7.1.1 关于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含义 |
7.1.2 关于资源型城市中的资源利用 |
7.1.3 关于资源型城市的分类 |
7.2 问题与展望 |
7.2.1 玉门油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不可确定性因素 |
7.2.2 玉门市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不可确定性因素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四、酒泉农民七成收入来自产业化经营(论文参考文献)
- [1]甘肃省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机制研究[D]. 谢小飞. 甘肃农业大学, 2020(01)
- [2]农业面源污染规模化防控政策机制研究 ——以洱海种植业为例[D]. 耿飙.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11)
- [3]酒泉市肃州区草食畜牧业发展和农户生产意愿分析[D]. 万飞. 兰州大学, 2020(01)
- [4]释意理论指导下的科技和农业中译英交替传译报告[D]. 刘婷. 兰州大学, 2019(02)
- [5]河西走廊西部的驼队贸易与族群互动 ——以马鬃山地区为中心(1912-1938)[D]. 王卫东.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7)
- [6]道德变迁视角下的裕固族移民社区的社会转型研究 ——以裕固族自治县柳方村为例[D]. 黄超. 兰州大学, 2018(10)
- [7]甘肃省酒泉市土地治理项目财政资金使用绩效评价 ——基于2008-2017年数据分析[D]. 刘嘉薇. 兰州大学, 2019(08)
- [8]西北中等城市区城城乡空间协调生长机制及规划方法研究 ——以渭南为例[D]. 程芳欣.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2)
- [9]酒泉市瓜州县移民乡农业产业发展的研究[D]. 殷莹. 兰州大学, 2016(11)
- [10]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甘肃省玉门市产业转型对策[D]. 闫沛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05)
标签:农民论文; 现代农业与农业产业化运行模式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互联网农业论文; 农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