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燥与内湿的实验研究(Ⅲ)——病理形态学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柏静萍[1](2021)在《不同造模周期云南春燥证小鼠津液及相关免疫指标的比较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依据课题组前期文献和临床流调学以及实验研究的成果,基本确定了建立云南春燥证小鼠模型的条件(温度、湿度、风速、光照及饮食),故本实验沿用课题组前期实验的造模方法,选择观测与燥证模型具有较强关联性的指标,如小鼠气道黏蛋白MUC5ac、水通道蛋白AQP5、糖蛋白RS,以及小鼠血清IgA、IgG,观测,对比7天、14天、21天不同造模周期小鼠其宏观体表特征、微观组织及分子指标的变化,进一步从多个层次阐释感燥时长与发病时间的联系,优化造模周期的选择,全面、合理地评价云南春燥动物模型。方法:实验小鼠适应性培养3天后称重,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在此基础上再分别设置7天正常组及模型组、14天正常组及模型组,21天正常组及模型组,共6组,每组15只,总计90只,放入动物培养箱中饲喂。正常组施与正常气候环境(20±2℃、60±2%RH)及常规食料、饮用水饲喂。模型组依照课题组前期模拟云南春燥气候条件以及给与饲喂香辛辣料。以进入培养箱之日起,观察并记录实验小鼠望诊特征、体重、进食量、饮水量等宏观整体特征的变化,分别于第8天、第15天、第22天将各周期小鼠处死取材,观察实验小鼠的气管、肺组织形态结构变化;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MUC5ac、RS、AQP5的浓度及血清中IgA、IgG的浓度。结果:1.小鼠整体特征的比较望诊特征:7天组正常小鼠精神状况良好,爪甲光泽荣润,被毛顺泽,尿色清,便质软成型,鲜有撕斗抓咬,未见伤痕;同周期组模型小鼠自进入培养箱饲喂2日后逐渐出现活动兴奋的情况,爪甲色暗,被毛失润,尿色黄,大便质干,常有撕斗抓咬,尾部可见少量伤痕。14天组正常小鼠精神状况良好,自然活跃,少有撕斗抓咬,未见伤痕;同周期组模型小鼠精神焦躁明显,活跃异常,爪甲色暗失润,被毛色黯枯糙并可见脱落,尿色黄,大便质干硬结,尾背部可见多处撕斗抓咬伤痕及血迹。21天组正常小鼠较前两周期的同类别小鼠活动有减少,被毛略糙,偶有撕斗抓咬,未见伤痕;同周期组模型小鼠,精神焦躁,异常活跃情况较14天组同类别小鼠有减少,爪甲色暗失润,被毛色黯枯糙、脱落加重,尿色黄,大便质干硬结,尾背部可见多处撕斗抓咬伤痕及血迹。进食水量:各周期组正常小鼠自进箱3日后,直至各饲喂周期结束,每10g体重小鼠进食量时有出现少量增减。7天组模型小鼠进箱3日后,其进食量于第5天达最低值,整个饲喂周期内进食量增减变化不大;与同周期组正常小鼠比较,进食量减少,但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14天组模型小鼠自进箱3日后进食量减少,于第14天达最低值;与同周期正常组小鼠比较,模型小鼠进食量减少,且极具差异性(P<0.01)。21天组模型小鼠自进箱3日后进食量减少,第12天开始出现较为明显的减少,直至21天结束;与同周期正常组小鼠比较,模型组小鼠进食量减少明显,极具差异性(P<0.01)。各周期组正常小鼠自进箱3日后直至各饲喂周期结束,每10g体重小鼠饮水量未出现明显的增减。7天组模型小鼠自进箱3日后直至7天饲喂周期结束,饮水量无明显增减;与同周期组正常小鼠比较,模型小鼠饮水量略微增加,但差异不甚(P>0.05)。14天组模型小鼠自进箱3日后,在整个饲喂周期内饮水量增减变化不大;与同周期组正常小鼠比较,模型小鼠饮水量明显增加,具明显差异(P<0.05)。21天组模型小鼠自饲喂开始起前9天饮水量逐渐增多,而后饮水量逐渐减少直至21天饲喂周期结束;与同周期组正常小鼠比较,模型小鼠饮水量在饲喂周期内的前14天增加,而后逐步趋于正常,整体变化不具差异性(P>0.05)。2.小鼠器官、组织结构的比较肺脏器指数:正常组小鼠肺脏器指数比较,21天组>14天组>7天组;与同周期组正常小鼠比较,各周期组模型小鼠肺脏器指数均有降低,14、21天组模型小鼠肺脏器指数降低具显着差异(P<0.01)。气管:正常组结果显示,7天组小鼠气管组织切片镜下可见,管腔形态规则,黏膜层结构完整,纤毛排列齐,未见损伤脱落,无炎性细胞浸润,无血管扩张及充血瘀血;14天组小鼠气管管腔形态规则,黏膜层结构略有缺损,未见炎性细胞的浸润,无血管扩张及充血瘀血;21天组小鼠气管管腔形态比较规则,局部可见黏膜层结构缺损,少量纤毛脱落,无明显炎性细胞浸润,血管未见扩张及充血瘀血。模型组结果显示,7天组小鼠气管组织切片镜下可见,黏膜层局部出现损伤脱落,未见明显炎性细胞浸润,血管稍有扩张,未见明显充血及瘀血;14天组小鼠气管黏膜层局部结构缺损且变薄,可见少量纤毛脱落,炎性细胞浸润,血管壁稍有增厚充血;21天组小鼠气管官腔稍欠规则,黏膜层结构缺损明显,有炎性细胞浸润,血管壁增厚,明显充血。肺组织:正常组结果显示,7天组小鼠肺组织切片镜下可见,支气管结构清晰,黏膜层结构完整,无炎性细胞浸润,肺泡壁完整,有少量充血;14天组小鼠支气管管腔内可见少量脱落的细胞,无炎性细胞浸润,无明显水肿及充血;21天组小鼠支气管结构清晰,形态稍欠规则,黏膜层有少量脱落的细胞,无炎性细胞浸润,稍有充血。模型组结果显示,7天组小鼠肺组织切片镜下可见,支气管形态欠规则,见少许上皮细胞脱落,肺泡壁轻度充血,伴少量细胞浸润渗出、出血;14天组小鼠支气管管腔不规则,黏膜层缺损细胞脱落,可见炎性细胞浸润渗出,肺泡壁明显充血,伴见少量出血淤血;21天组小鼠支气管管腔不规则,管壁出现增生增厚伴有明显充血,大量肺大泡融合。3.小鼠气道黏蛋白MUC5ac、粘多糖RS及水通道蛋白AQP5浓度的比较气道黏蛋白MUC5ac浓度:与同周期组正常小鼠比较,7天组模型小鼠MUC5ac浓度降低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14天组模型小鼠MUC5ac浓度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1天组模型小鼠MUC5ac浓度降低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粘多糖RS浓度:与同周期组正常小鼠比较,7天组模型小鼠粘多糖RS浓度显着降低,差异极具统计学意义(P<0.01);14天组模型小鼠粘多糖RS浓度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21天组模型小鼠粘多糖RS浓度降低不具统计学差异(P>0.05)。水通道蛋白AQP5浓度:与同周期组正常小鼠比较,7天组模型小鼠水通道蛋白AQP5浓度略有升高,不具统计学差异(P>0.05);14天组模型小鼠水通道蛋白AQP5浓度明显降低,具统计学差异(P<0.05);21天组模型小鼠水通道蛋白AQP5浓度降低,不具统计学差异(P>0.05)。4.小鼠血清IgA、IgG浓度的比较血清IgA浓度:与同周期组正常小鼠比较,7天组模型小鼠血清IgA浓度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4天组模型小鼠血清IgA浓度显着降低,极具统计学差异性(P<0.01);21天组模型小鼠血清IgA浓度升高,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gG浓度:与同周期组正常小鼠比较,7天组模型小鼠血清IgG浓度明显升高,极具统计学差异(P<0.01);14天组模型小鼠血清IgG浓度显着升高,极具统计学差异性(P<0.01);21天组模型小鼠血清IgG浓度升高,极具统计学差异性(P<0.01)。结论:(1)云南春燥环境的干预下,模型小鼠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燥证的症状体征,其器官组织结构及生理功能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且14天周期是燥邪损伤津液,燥证发生的重要阶段。(2)云南春燥环境干预下,模型小鼠津液代谢出现不同程度的受损,综合小鼠整体望诊特征以及器官组织结构的变化,得出14天周期是燥伤津液最重的阶段,随着饲喂时间延长至21天,小鼠对云南春燥环境适应性的增强,体内津液重新分布,燥证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3)因MUC5ac、RS及AQP5的浓度变化提示着体内津液盈亏情况,血清中IgG、IgA与卫气之御邪护表机能相关。综合分析小鼠津液及免疫指标的浓度变化,认为燥邪侵袭肌表,壅遏卫气,损伤肺胃津液,使小鼠表现出津液受损的内外征象,即“燥”证,尤以14天周期组为甚。但由于外燥证燥邪轻浅,正气不虚,且随着饲喂时间延长至21天,小鼠对环境做出适应性改变,其机体津液重新分布的同时,御邪能力也得以恢复甚或增强,这与外燥证的病机特点相契合。综上所述,基于云南春燥环境干预下的各周期模型小鼠在整体特征、组织器官结构、津液指标及免疫指标等方面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异常改变,尤以14天造模周期为甚的研究结果,本实验提出14天周期为云南春燥小鼠动物模型的最佳造模周期的结论。
胡学敏[2](2021)在《解毒化瘀生津方治疗干燥综合征模型小鼠疗效机制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解毒化瘀生津方对干燥综合征(SS)小鼠IL-17、IL-4、IL-6、TNF-α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材料与方法:将C57BL/6小鼠60只随机分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硫酸羟氯喹组(羟氯喹组)、解毒化瘀生津方高、中、低剂量组。采用颌下腺免疫诱导法建立干燥综合征小鼠动物模型,以高、中、低剂量解毒化瘀生津方对实验小鼠进行灌胃治疗,以硫酸羟氯喹作为西药阳性对照。观察各组小鼠的毛发情况、体重、进食量、饮水量、唾液分泌量与颌下腺指数;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IL-17、IL-4、IL-6、TNF-α的表达量;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颌下腺组织中IL-17、IL-4、IL-6、TNF-α的表达量;用HE染色法观察颌下腺病理学改变。结果:1.小鼠一般情况: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颌下腺指数下降,各个给药组小鼠的颌下腺指数处于模型组和正常组小鼠之间,但是各给药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解毒化瘀生津方可以有效地改善SS小鼠的一般状态,增加体重、进食量,缓解口干状态,增加唾液量,减少饮水量。2.小鼠颌下腺组织HE染色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中小鼠颌下腺细胞间隙增大,腺体重度实质损伤,间质内易见多个淋巴细胞浸润灶,部分腺体出现萎缩、化脓,腺泡破坏、不完整等情况,同时可见腺管管腔反应性扩张,血管壁增厚,说明造模成功。低剂量组小鼠颌下腺细胞间隙不均匀增大,腺体中度实质损伤,间质内偶见1-2个淋巴细胞浸润灶形成,腺泡破坏、不完整、大小不等,腺管管腔反应性扩张,血管壁增厚,部分毛细血管充血;中剂量组小鼠颌下腺细胞间隙增大,腺体轻度实质损伤细胞间质内淋巴细胞中度浸润,但未见淋巴灶形成;高剂量组小鼠颌下腺细胞间隙增大,极少淋巴细胞浸润,腺泡破坏不明显,大小接近相等,腺管管腔反应性扩张、萎缩,血管壁增厚,毛细血管充血;羟氯喹组小鼠,颌下腺细胞间隙增大,细胞间质内少量散在淋巴细胞浸润,腺泡破坏不明显,大小接近相等。腺管管腔反应性扩张、萎缩,血管壁增厚。3.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中IL-4、IL-6、IL-17、TNF-α含量的结果显示,正常小鼠血清中IL-4、IL-6、IL-17、TNF-α低浓度表达。模型组小鼠血清中IL-4、IL-6、IL-17、TNF-α的浓度最高,解毒化瘀生津方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中IL-4、IL-6、IL-17、TNF-α浓度最接近正常组。4.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颌下腺IL-4、IL-6、IL-17、TNF-α的表达显示,与正常组小鼠比较,高剂量组、羟氯喹组IL-4、IL-6、IL-17、TNF-α表达差异不明显,其余各组IL-4、IL-6、IL-17、TNF-α表达均明显增高,差异显着;(2)与模型组相比,除低剂量组无差异外,其余各组IL-4、IL-6、IL-17、TNF-α表达均明显降低;(3)与羟氯喹组比较,高剂量组IL-4、IL-6、IL-17、TNF-α表达差异不明显,其余各组比较明显增高,差异显着。结论:1.解毒化瘀生津方和羟氯喹均能显着的改善SS小鼠的一般状态。高剂量组优于中、低剂量组。2.中药解毒化瘀生津方可以通过下调IL-4、IL-6、IL-17、TNF-α,减轻炎症反应。3.中药解毒化瘀生津方能够减轻颌下腺的病理损伤,中药组以中药高剂量、中剂量疗效为佳。
范艺龄[3](2019)在《苗青教授从寒论治咳嗽变异性哮喘经验及金沸止嗽散调控TRPA1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经久不愈,遇寒、闻及刺激性气味咳嗽即发作或加重。现代医学多认为本病发病机制与典型哮喘相似,主要按哮喘治疗,如控制气道炎症、扩张支气管、拮抗白三烯等。但是部分患者虽经抗哮喘治疗,咳嗽仍控制不佳,长期咳嗽对CVA患者的工作、学习、生活及心理活动产生诸多影响。导师苗青教授长期从事中医临床、教学以及科研工作,应用中医药治疗CVA具有丰富经验,重视寒在CVA发生、发展及演变过程中的作用,提出从寒论治本病,收效显着。通过三年的跟师学习,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归纳总结导师从寒论治CVA的经验,并选取导师从寒论治CVA的常用方剂金沸止嗽散进行实验研究,从瞬时受体电位锚蛋白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ankyrinl,TRPA1)角度,深入探索 CVA 与寒相关的机理及金沸止嗽散治疗CVA豚鼠的疗效和分子机制。第一部分文献综述将中医古籍中记载的咳嗽、久咳嗽的因、机、证、治以及现代文献中关于中医对CVA的认识与治疗,总结、归类为风咳、寒咳、热咳、燥咳、湿热咳嗽、痰瘀咳嗽、虚咳、郁咳范畴进行综述。第二部分苗青教授从寒论治咳嗽变异性哮喘经验目的:通过归纳、总结导师苗青教授从寒论治CVA的临床经验,深入领会导师对因寒所致CVA的病机、治法及用药的思路。方法:通过在门诊、病房跟师学习,整理导师临证效案,导师教学答疑,结合中医古籍及现代文献研究,总结导师从寒论治CVA的思路、治法,以及选方用药规律,并附验案以佐证。结果:导师从寒论治CVA的思路源于对《黄帝内经》、《诸病源候论》、《医学心悟》等经典中医古籍的精读与深刻领会。重视CVA患者感寒途径的不同,认为自然界六淫、居处之寒,饮食、药物之寒及阳虚生寒是常见感寒途径。临证过程中,详审病机、病位、脏腑之不同,提出三焦脏腑分类治法。寒在上焦,多以金沸草散或者三拗汤加味;若微寒者以止嗽散化裁,重则以麻黄汤加味;寒饮者以小青龙汤加味,兼水气上逆者则以苓桂剂为主方;寒在中焦,重在脾胃,脾胃虚寒者以理中汤加味,寒热错杂者选半夏泻心汤为主方,肝郁脾寒者以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味;寒在下焦者,强调温补肾脏阳气以散寒,常以二仙汤加味治疗。同时关注三焦间的传变,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结论:苗青教授认为,治疗因寒所致CVA,要关注患者感寒途径,虽以散寒止咳为大法,但须辨别三焦脏腑之不同。第三部分金沸止嗽散调控TRPA1机制研究目的:通过TRPA1对白三烯D4(leukotriene D4,LTD4)联合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刺激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活性影响的体外实验与金沸止嗽散调控TRPA1的体内实验,基于TRPA1探索CVA与寒相关的机理以及金沸止嗽散治疗CVA豚鼠的疗效和机制,以期为临床应用金沸止嗽散治疗CVA提供分子生物学证据支持。方法:1实验一 TRPA1对LTD4联合IL-4刺激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活性影响的体外实验:将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HC-030031 组(TRPA1 拮抗剂)(0.01μmol/L)、HC-030031 组(0.11μmol/L)、HC-030031 组(1μmol/L)、HC-030031 组(10μmol/L)。除空白对照组,参照文献应用LTD4和IL-4刺激其余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完成造模。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细胞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给药组细胞加入相应浓度的HC-030031干预。MTT法检测各组细胞活性。2实验二金沸止嗽散调控TRPA1的体内实验:将84只健康雄性豚鼠按照均衡随机的方法随机分为7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糖皮质激素组(醋酸泼尼松片)、TRPA1拮抗剂组(HC-030031)、中药低、中、高剂量组(不同剂量梯度的金沸止嗽散)。除空白对照组,其余组参照文献及既往实验研究经验建立豚鼠CVA模型:第1天,腹腔注射环磷酰胺30mg/kg;2天后,腹腔注射卵蛋白2mg和氢氧化铝100mg(4%氢氧化铝凝胶2.5ml)初次致敏;3周后,腹腔注射卵蛋白0.01 mg和氢氧化铝100mg(4%氢氧化铝凝胶2.5ml),二次加强致敏;再3周后,用10mg/ml卵蛋白溶液雾化90s激发咳嗽,雾化激发前30min腹腔注射盐酸苯海拉明20mg/kg,雾化隔日1次,连续7次;建立豚鼠CVA模型。TRPA1拮抗剂组豚鼠在检测各指标前1h以0.3mmol/L的HC-030031溶液雾化10min进行干预;其余给药组豚鼠在卵蛋白雾化前一天开始灌胃给药,连续14天。末次卵蛋白雾化激发24h后,获取豚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肺组织。瑞氏染色、油镜下观察计算各组豚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S)百分比;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豚鼠肺组织TRPA1表达情况;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 eosin staining,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各组豚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1实验一 TRPA1对LTD4联合IL-4刺激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活性影响的体外实验: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经LTD4和IL-4共同干预后,细胞活性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10μmol/LHC-030031可以明显改善LTD4和IL-4对细胞活性的抑制(P<0.05);其余浓度梯度的HC-030031组,细胞活性存在不同程度升高趋势(P>0.05)。2实验二金沸止嗽散调控TRPA1的体内实验:(1)各组豚鼠行为学特征:空白对照组豚鼠无特殊行为学异常;模型组腹腔注射卵蛋白致敏后,豚鼠搔鼻,躁动不安,呼吸加快,腹部四肢轻微抽动;卵蛋白雾化激发后,豚鼠出现呼吸急促、咳嗽,排尿、排粪,个别豚鼠表现为腹部四肢抽动。随着卵蛋白致敏、雾化激发次数的增加,豚鼠毛发逐渐稀疏松散,光泽度欠佳,体重不同程度减轻。各给药治疗组,随着用药时间的推移,豚鼠行为学表现较模型组有改善。(2)各组豚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EOS%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豚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EOS%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豚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EOS%存在不同程度降低趋势(P>0.05);各给药组间相比,糖皮质激素组,中药低、高剂量组豚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EOS%下降趋势最明显,其次是中药中剂量组,TRPA1拮抗剂组豚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EOS%下降趋势相对不明显(P>0.05)。(3)各组豚鼠肺组织TRPA1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豚鼠肺组织TRPA1表达存在增加趋势(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豚鼠肺组织TRPA1表达存在不同程度减少趋势(P>0.05);其中糖皮质激素组豚鼠肺组织TRPA1减少趋势最明显,其次是中药低剂量组,TRPA1拮抗剂组与中药高剂量组豚鼠肺组织TRPA1减少趋势相对不明显(P>0.05)。(4)各组豚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学结果:空白对照组豚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显示,细支气管、肺泡结构清晰完整,管腔黏膜上皮完整,基本无脱落细胞,无明显炎症细胞浸润;模型组豚鼠肺组织肺泡间隔增宽,炎症细胞浸润;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豚鼠肺组织细支气管管周炎症细胞浸润不同水平减少。结论:(1)TRPA1参与CVA嗜酸性气道慢性炎症过程。(2)金沸止嗽散有降低CVA豚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EOS%,减少肺组织TRPA1表达的趋势。(3)金沸止嗽散具有减轻CVA豚鼠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的作用。
刘佳妮[4](2019)在《参麻益智方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脑白质的影响和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aD)是最常见的非变性病痴呆,目前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第二大痴呆疾病[1]。目前VaD诊断不足、缺乏有效治疗方案,人均预期寿命延长以及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和脑卒中等危险因素使VaD患者人数持续上升。但VaD是可以防治的痴呆类型,具有可逆、早期干预预后较好的特点,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有效的诊断方法和药物进行诊断指导和治疗。研究表明,脑缺氧缺血引起的白质损伤是VaD的重要病理变化,脑白质的弥漫性改变伴髓鞘和轴突的丢失几乎是所有VaD亚型的共同特征,白质损伤与VaD认知能力下降密切相关,但目前其神经生物学机制尚不明确。参麻益智方是全国名老中医周文泉教授的经验方,以人参、天麻、鬼箭羽、川芎四味中药配伍,临床常用于治疗气虚血瘀阳亢型VaD,并取得了良好疗效,基于此,本实验通过研究参麻益智方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白质损伤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以明确该方对VaD脑缺血缺氧后的白质病变是否有改善作用,本文同时也对VaD的白质损伤与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破坏、氧化应激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探索有效的认知功能保护策略提供帮助。目的:观察参麻益智方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白质的影响,并对参麻益智方的作用机制及其与血脑屏障通透性、氧化应激的相关性进行探讨。方法:1.采用聚苯乙烯微球栓塞法建立大鼠多发脑梗死痴呆模型,将5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Control)、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Model)、多奈哌齐组(Donepezil)、参麻益智方低剂量组(SMYZ-L)、中剂量组(SMYZ-M)、高剂量组(SMYZ-H)。造模结束3天后,多奈哌齐组予0.5mg/kg药物灌胃,参麻益智方低、中和高剂量组分别予3.3g/kg、6.6g/kg及16.5g/kg药物灌胃,假手术组、模型组予等量蒸馏水灌胃。2.连续4周给药后,采用Morris水迷宫观测血管性痴呆大鼠的逃避潜伏期、穿台次数、原平台活动时间及路程的结果,评估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尼氏染色(Nissl)评估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学和尼氏小体的病理变化。3.卢卡斯快蓝染色(Luxol fast blue,LFB)观察胼胝体区髓鞘形态、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脑白质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以评估髓鞘脱失情况。WB检测海马组织内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ZO-1,缝隙连接CX43的蛋白表达,评估BBB功能。比色法检测海马组织过氧化氢酶(Catalase Micrococcus lysodeikticus,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活性,微量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细胞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评估氧化应激水平。结果:1.行为学检测定位航行实验:同一天组间比较:与Sham组相比,Model组的潜伏期第二天开始明显高于Sham组,组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多发梗死性VaD模型的Model组大鼠学习能力明显下降;与Model组比较,Donepezil组潜伏期第二天开始明显缩短(P<0.05),SMYZ-M、SMYZ-H组在第三天开始明显缩短(P<0.05)。组内比较:与组内第一天比较,所有组大鼠的潜伏期均有缩短,其中Control组、Model组在第二天开始潜伏期均明显缩短(P<0.05),Donepezil组和SMYZ-L、SMYZ-M、SMYZ-H组在训练第三天的潜伏期也明显缩短(P<0.05)。空间探索实验:与Control组相比,Sham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Sham组比较,Model组穿台次数减少,第一象限时间与路程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odel组比较,SMYZ-L、SMYZ-H组的大鼠穿台次数显着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onepezil组和SMYZ-M组第一象限活动路程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脑组织病理形态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的病理形态变化。可见Control及Sham组细胞层次分明,排列整齐有序,细胞形态规则,尼氏体丰富,呈深蓝色的颗粒或斑块状:Model组与Control组相比,大鼠海马CA1区细胞间隙增大,排列散乱无序,细胞形态不规则,尼氏体崩解或丢失,颜色变浅且分布散乱;与Model组大鼠对比,Donepezil、SMYZ-L、SMYZ-M和SMYZ-H组海马CA1区细胞层数增加,排列较为紧密,病理形态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胞浆内可见较多尼氏体,丢失不明显。3.胼胝体髓鞘形态和蛋白表达LFB染色可观察到,Control组大鼠胼胝体区髓鞘呈深蓝色,髓鞘染色呈条索状、髓鞘纤维排列致密;与Control组比较,Sham组髓鞘纤维排列稍散乱,髓鞘着色未变浅;Model组大鼠与Control组比较,胼胝体髓鞘着色变浅、结构疏松、胼胝体(Corpus callosum,CC)区域视野下数量较少。Donepezil及SMYZ干预后胼胝体区域髓鞘颜色变深,结构较紧密。WB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Sham组的MBP表达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Model组海马组织中MBP的表达量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odel组相比,Donepezil组和SMYZ-H组的MBP明显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MYZ-L、SMYZ-M组具有改善作用,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BBB相关蛋白表达WB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Model组大鼠脑海马组织中Occludin、ZO-1的表达明显减少,Model组与Sham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onepezil和 SMYZ 干预可增加 Occludin、ZO-1 的表达,其中 Donepezil、SMYZ-H组与Model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ham组相比,Model组大鼠CX43表达明显增多(P<0.05),SMYZ-M、SMYZ-H组干预可明显减少CX43的表达,与Model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onepezil组和SMYZ-L组也可一定程度减少CX43的表达,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氧化应激水平比色法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Sham组CAT、GSH、SOD的活性及MDA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Sham组相比,Model组CAT、GSH、SOD活性明显下降,且MDA含量明显升高,组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odel组相比,Donepezil、SMYZ-H组CAT活性明显升高(P<0.05),SMYZ-L、M组CAT活性相比于Model组具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MYZ-M和SMYZ-H组的GSH活性明显升高(P<0.05);SMYZ-M、SMYZ-H 组 SOD 的活性明显增高(P<0.05),Donepezil与 SMYZ-L组SOD活性相比于Model组具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onepezil、SMYZ-M、SMYZ-H组MDA含量明显降低,与Model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参麻益智方可明显提高血管性痴呆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一定程度改善组织细胞病理形态学特征,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二、参麻益智方可增加MBP表达,改善胼胝体髓鞘形态,具有脑白质保护作用;三、可降低屏障通透性,改善BBB功能障碍;四、可增强神经细胞清除自由基和活性氧的能力,减轻氧化应激损伤。五、其改善白质的作用机制可能与以下两个方面有关:(1)改善紧密连接和缝隙连接蛋白功能,保护屏障完整性而减轻BBB功能障碍,阻止炎性因子和血浆内有害物质渗漏入脑而改善神经细胞内环境、减少细胞凋亡,从而减轻白质损伤。(2)增强神经细胞清除自由基和活性氧的能力,缓解神经血管单元功能失调,减轻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介导的神经元损伤、细胞能量代谢障碍,减轻脑深部白质微血管损害,从而减缓白质梗死的形成。参麻益智方改善白质损伤的作用机制作为减轻或预防VaD的新型神经保护方法的重点,具有潜在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
林银骥[5](2019)在《云南春燥环境对小鼠表征及气道相关蛋白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观察云南春燥环境下实验小鼠表征、肺脏器指数、气管及肺组织形态,以及气道黏蛋白MUC5ac、纤毛蛋白DPCD含量的变化,分析、探究上述各项指标与中医“燥胜则干”理论的相关性。从宏观和微观、结构及功能多维度探讨云南春燥环境对小鼠产生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反证云南春燥动物模型的准确性、可靠性,为进一步开展云南春燥实验研究提供新的模型及评价指标。方法:将30只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桑杏汤组,每组10只,于云南中医药大学动物房进行饲养与造模。正常组小鼠设置常温常湿气候环境,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和桑杏汤组小鼠设置春燥气候环境进行干预,以特制辛辣香燥饲料喂养;桑杏汤组小鼠于施加因素第一天起开始,每天上午九点进行桑杏汤灌胃,正常组小鼠和模型组小鼠不灌胃。每天观察记录小鼠体重、饮食、饮水及活动状况,饲养至第14日,小鼠出现被毛枯槁、分叉,爪甲干瘦,尿色发黄等干燥症状,且打斗撕咬痕迹明显,于第15日进行实验取材。观察各组小鼠气管、肺组织形态,以及检测各组小鼠气道黏蛋白MUC5ac、纤毛蛋白DPCD含量的变化。结果:1.实验小鼠表征变化正常组小鼠饲养期间精神状态良好,少见打斗、撕咬痕迹,爪甲色泽红润鲜明,皮毛顺滑,无枯槁分叉,尿液质清透明;模型组小鼠相比正常组,自干预因素施加日起,逐渐出现精神烦躁,可见清晰打斗、撕咬痕迹,尾部血痕日益明显,爪甲紫红无光泽偏瘦,皮毛干枯,有分叉现象,尿液颜色黄等;桑杏汤组小鼠与模型组相比,精神状态尚可,尾部出现少量抓痕,爪甲色红缺乏光泽,皮毛色泽润泽,偶有分叉,尿液普遍微黄。正常组小鼠饮食饮水正常,起伏平稳。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饮食量减少(P<0.05),饮水量明显增多(P<0.01);桑杏汤组小鼠饮食及饮水量虽有变化,但差异均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桑杏汤组小鼠饮食量增加(P<0.05),饮水量减少(P<0.05)。2.实验小鼠肺脏器指数及气管、肺组织形态变化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肺脏器指数明显降低(P<0.01),桑杏汤组小鼠肺脏器指数比正常组有所降低,但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桑杏汤组小鼠肺脏器指数升高(P<0.05)。正常组小鼠气管,镜下见管腔形态规则,黏膜层表面完整,纤毛排列有序整齐;肺组织镜下见结构清晰,肺泡壁完整,无增生,未见水肿、充血现象。模型组小鼠气管,镜下见黏膜层局部出现损伤,纤毛出现明显脱落、缺失,黏膜下层偶见炎性细胞,血管壁可见轻微扩张、充血;肺组织镜下见支气管壁增厚,支气管黏膜层纤毛排列不齐,毛细血管略微扩张,肺泡壁间质出现明显充血淤血。桑杏汤组小鼠气管,镜下见管腔形态较规则,黏膜层较为完整,纤毛排列整齐,偶见缺失;肺组织镜下见气道结构清晰,支气管形态规则,毛细血管壁轻微增厚,肺泡壁间质存在轻度充血现象。3.实验小鼠气道黏蛋白MUC5ac含量变化相比于正常组,模型组实验小鼠MUC5ac含量减少明显(P<0.01);桑杏汤组小鼠MUC5ac含量虽有所变化,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桑杏汤组实验小鼠MUC5ac含量升高(P<0.05)。4.实验小鼠气道纤毛蛋白DPCD含量变化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蛋白含量明显减少,桑杏汤组小鼠DPCD与正常组比较含量较少,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增多。小鼠气道纤毛蛋白DPCD含量由高到低分别为正常组>桑杏汤组>模型组。结论:1.云南春燥环境下,小鼠出现一系列干燥症状,如小鼠饮食量下降,饮水量明显增多。同时小鼠气管、肺组织结构受到一定程度损伤,说明云南春燥环境对小鼠生理功能及组织结构方面均有一定影响。2.在治燥经方桑杏汤的干预下,小鼠各项表征、气管及肺组织结构得到不同程度改善,根据“以方测证”原则,初步反证本实验动物模型具备云南春燥证的基本特征。3.在云南春燥环境干预下,小鼠气道黏蛋白MUC5ac、纤毛蛋白DPCD含量明显降低,经桑杏汤干预后,含量均有所升高。说明云南春燥环境对小鼠气道“纤毛-黏液毯”防御屏障有一定影响,MUC5ac和DPCD可考虑作为云南春燥动物模型评价指标进行进一步探究。
李利青[6](2019)在《MEBT/MEBO影响创面蛋白质合成和血管生成促进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修复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观察皮肤再生医疗技术(Moist exposed burn therapy/Moist exposed burn ointment,MEBT/MEBO)促进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简称“慢创”)愈合的药效作用。2.观察MEBT/MEBO对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组织的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病理形态学的改善作用;并观察全层皮肤愈合过程中,其真皮再生模式及与表皮层、基底膜层再生的关系。3.探究MEBT/MEBO干预PI3K/Akt/mTOR信号通路调控创面蛋白质合成促进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愈合的修复机制。4.探讨MEBT/MEBO作用IGF-1/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创面血管生成促进慢创修复的机制。方法:1.将1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24只、对照组(急性全层皮肤缺损组)34只和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组102只,慢性难愈合创面组(全层皮肤缺损+注射醋酸氢化可的松)造模成功后再随机分为模型组34只、贝复新组(阳性对照组)34只和MEBT/MEBO组34只。并同时于第3、7、14 d取创面组织。各组分别干预治疗后,观察创面愈合情况,记录统计创面愈合时间;于干预治疗后第3 d、7 d和14 d固定焦距拍照创面计算愈合率。HE染色法观察病理学改变、PAS染色法观察创面基底膜层的生长情况。提取第3、7、14 d创面组织总RNA和蛋白,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PI3K、Akt(S473)、mTOR(Ser2448)、p70 S6K(Thr389)、4E BP1(Thr37/46)的mRNA和蛋白转录及表达水平。2.14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21只、对照组31只和慢创组93只,慢创组造模成功后再随机分为模型组、贝复新组和MEBT/MEBO组各31只,于干预治疗后第3 d、7 d和14 d取创面组织。碱性水浸泡法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SEM)观察创面组织愈合过程中真皮全层再生过程。提取第3 d、7 d和14 d创面组织,分离上清液,ELISA法检测IGF-1含量;提取创面组织总RNA和蛋白,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PI3K、Akt(S473)、eNOS(S1177)、VEGFR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与模型组比较,MEBT/MEBO组显着缩短大鼠创面愈合时间和提高创面愈合率(P<0.01)。2.造模及干预治疗14 d后,MEBT/MEBO组大鼠创面组织HE染色的病理学形态学改善明显优于模型组。3.MEBT/MEBO组、模型组大鼠创面组织HE染色结果:MEBT/MEBO组第7 d见不成熟的表皮层与真皮浅层的生长,第14 d,表皮细胞及乳头层真皮更趋成熟、完整;而模型组的生长比MEBT/MEBO组晚、同时段比较无MEBT/MEBO组理想。两组PAS染色结果:MEBT/MEBO组第7 d时尚未见PAS阳性带的出现,及至第14 d,可见一条较明显的断续的基底膜层附着于表皮之下、乳头层之上;模型组第14 d仍未见故基底膜层生长或生长很不连续。两组SEM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MEBT/MEBO组真皮乳头层、网状层先后再生,MEBT/MEBO组第7 d开始见乳头层纤维组织生长,第14 d时见网状层纤维组织生长;慢性组同时段均无MEBT/MEBO组理想。4.干预治疗后第3、7、14 d,各组大鼠创面组织PI3K、Akt(S473)、mTOR(Ser2448)、p70 S6K(Thr389)、4E BP1(Thr37/46)的mRNA、蛋白水平均呈现升高-降低、第7 d最高的表现,第7 d天组间差异最大。各组大鼠创面组织PI3K、Akt(S473)、mTOR(Ser2448)、p70 S6K(Thr389)、4E BP1(Thr37/46)的mRNA、蛋白水平在第3、14 d组间分别同时段比较:模型组、对照组分别与空白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或无统计学差异(P<0.05、P>0.05);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或无统计学意义(P<0.05、P>0.05);贝复新组、MEBT/MEBO组分别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或无统计学意义(P<0.05、P>0.05)。第7 d: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结果有或无统计学意义(P<0.05、P>0.05)、对照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贝复新组、MEBT/MEBO组分别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干预治疗后第3、7、14 d,各组大鼠创面组织IGF-1的Elisa定量和PI3K、Akt(S473)、eNOS(S1177)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呈现升高-降低、第7 d最高的表现(VEGFR2逐渐递增、第14 d最高),第7 d组间差异最大。各组大鼠创面组织IGF-1的Elisa定量和PI3K、Akt(S473)、eNOS(S1177)、VEGFR2的mRNA、蛋白水平在第3、14 d组间分别同时段比较:模型组、对照组分别与空白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或无统计学差异(P<0.05、P>0.05);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或无统计学差异(P<0.05、P>0.05);贝复新组、MEBT/MEBO组分别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或无统计学意义(P<0.05、P>0.05)。第7 d:模型组、对照组分别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贝复新组、MEBT/MEBO组分别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MEBT/MEBO对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有较显着的缩短愈合时间、提高愈合率的药效学作用。2.MEBT/MEBO对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的组织病理形态学的炎性细胞、成纤维细胞、血管新生、皮肤附属器,创面真皮全层生长,基底膜层生长等二维及三维形态学改变均有较明显的改善作用。3.创面组织真皮的乳头层、网状层有着不同的再生模式。真皮乳头层的再生与表皮的再生密切关联。基底膜的生发可能是表皮层同浅层真皮相互作用的终结果。创面愈合中,表皮最先爬覆,真皮乳头层随后生长,网状层生长较乳头层慢,基底膜的形成是在表皮层同浅层真皮均形成之后开始的。MEBT/MEBO组能较理想地促进创面愈合中皮肤全层的生长。4.MEBT/MEBO可较显着促进慢性难愈合性创面的修复,其作用机制可能是:MEBT/MEBO激活PI3K/Akt/mTOR信号通路,促进大量与愈合相关的蛋白质合成,从而加快大鼠慢创的愈合。5.MEBT/MEBO促创面愈合机制,可能与其干预IGF-1/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创面新生血管生成、加快创面的愈合速度有关。
陈楚珺[7](2018)在《基于“以方测证”探讨云南春燥环境对小鼠气道组织形态及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实验研究在中医病因学说理论指导下,模拟云南春燥环境因素并施加于实验小鼠,遵循以方测证的法则,采用治燥经典方桑杏汤、沙参麦冬汤、以及桑杏汤与沙参麦冬汤合方进行药物干预。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医“燥胜则干”、“燥邪伤人,首先犯肺”的临床特点,观察实验小鼠一般体征表现,并选择观察气管和肺组织形态的改变,以及检测实验小鼠气道免疫指标IgG、s IgA、SP-A、SP-D含量的变化。以期从功能、结构及分子三个层次,初步探讨云南春燥环境对小鼠的影响,为云南春燥证动物模型研制提供方法及客观指标。方法:将实验小鼠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阴性组、桑杏汤组、沙参麦冬汤组、合方组(即桑杏汤合沙参麦冬汤)。正常组小鼠置于人工气候箱内进行常温常湿环境干预,喂以正常饲料;模型组、阴性组、桑杏汤组、沙参麦冬汤组以及合方组5组小鼠,置于人工气候箱内进行春燥气候环境干预,并喂以香燥饲料,每组每日分别灌饮不同液体。其中,阴性组每日灌以白开水,桑杏汤组每日灌以桑杏汤,沙参麦冬汤组每日灌以沙参麦冬汤,合方组每日灌以桑杏汤与沙参麦冬汤的合方。每日观察各组小鼠一般体征,于第15天进行动物组织取材处理观察小鼠气管及肺组织形态、以及IgG、s IgA、SP-A、SP-D含量的变化。结果:1.实验小鼠一般体征的变化正常组小鼠,精神状态良好,尿液质清,大便质地正常,被毛色泽良好,有光泽;模型组小鼠与正常组相比,施加因素干预以后,逐渐出现,精神烦躁之象,常见打斗,尾部见抓痕血痕。体重减少,食量减少,饮水量波动较大。同时表现出爪甲干枯,尿色发黄,大便干硬,被毛槁枯,少量脱落等征象。与模型组相比,其余4组小鼠分别表现为:(1)阴性组表现为精神尚可,有爬盖现象,偶见打斗,饮食量大致相当,饮水量波动大,尿液色黄,大便质地和缓少许干燥,被毛仍干燥,未见脱落;(2)桑杏汤组表现为精神尚可,前期见打斗,后期未见,体重增加,饮食饮水量平稳,尿液清晰仅微黄,大便和缓略干燥,被毛仅略干燥;(3)沙参麦冬汤组表现为精神尚可,偶见打斗,体重增加,尿液微黄,大便正常,被毛少许干燥;(4)合方组表现为精神尚可,未见打斗,体重增加,饮食增加,尿色清,大便质软,被毛仅略干燥。2.实验小鼠气管、肺组织形态的变化正常组小鼠,气管形态规则,肺部支气管清晰,肺泡壁完整。模型组小鼠与正常组相比,气管黏膜层部分上皮细胞增生严重,部分损伤,脱落、变薄、缺失,黏膜层断裂不完整,部分纤毛损伤伴脱落,黏膜下层可见炎性细胞浸润。肺部支气管壁增厚,肺泡壁增厚,毛细血管扩张,部分肺泡壁肺间质充血瘀血,见红细胞、炎性细胞及肺大泡。与模型组相比,其余4组小鼠分别表现为:(1)阴性组,小鼠气管黏膜层部分上皮轻度增生,纤毛脱落,偶见炎性细胞,肺部仍见血管扩张,肺泡壁增厚,有炎性细胞,仅有少许肺大泡;(2)桑杏汤组,小鼠气管仅见纤毛少量脱落,肺部仅见支气管上皮些许脱落,肺泡壁些许增厚;(3)沙参麦冬汤组,小鼠气管黏膜层纤毛脱落,黏膜下层偶见炎性细胞,肺部支气管上皮轻度增生伴脱落,肺泡壁断裂,见少量红细胞和炎性细胞;(4)合方组,小鼠气管黏膜层部分轻度增生,黏膜下层仍可见炎性细胞,肺部仅见些许少部分支气管壁断裂,见少量红细胞。3.实验小鼠气道免疫指标的变化3.1小鼠气道IgG含量: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气道IgG含量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2小鼠气道sIgA含量: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气道sIgA含量显着上升(P<0.01)。与模型组相比,阴性组与桑杏汤组小鼠气道sIgA含量极显着下降(P<0.001);沙参麦冬汤组与合方组小鼠气道sIgA含量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3小鼠气道SP-A含量: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气道SP-A含量显着上升(P<0.01)。与模型组相比,阴性组与合方组小鼠气道SP-A含量均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桑杏汤组小鼠气道SP-A含量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沙参麦冬汤组小鼠气道SP-A含量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4小鼠气道SP-D含量: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气道SP-D含量显着上升(P<0.01)。与模型组相比,阴性组、沙参麦冬汤组、合方组小鼠气道SP-D含量均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桑杏汤组小鼠气道SP-D含量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云南春燥环境下,小鼠一般体征、气管及肺组织形态都发生了相应改变,同时小鼠气道sIgA、SP-A以及SP-D含量也有上升趋势。说明云南春燥环境下,风、燥之邪侵袭小鼠,影响了小鼠的生理功能,从而表现出一系列干燥症状。同时,微观层面上,对小鼠肺及气管组织结构也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从而影响了小鼠气道免疫功能。2.治燥方剂干预下,各组实验小鼠的体征、气管及肺组织病变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气道液sIgA、SP-A、SP-D也均有改善。根据方证对应原则,可初步判断本实验除去正常组外各组动物,基本符合燥证动物模型,即云南春燥证候模型。小鼠一般体征观察、气道组织病理形态观察、以及气道液sIgA、SP-A、SP-D含量可作为该模型的客观检测指标。3.桑杏汤组动物在多方面的改善优于沙参麦冬汤及合方组。提示云南春燥证外燥表现明显。这与前期临床研究所得出的,云南春燥证具有“外燥与内燥并存,外燥多于内燥”的结果相一致。
周梓鑫[8](2018)在《基于“以方测证”探讨云南春燥动物模型建立的相关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观察在云南春燥环境下给药前后小鼠生物表征和肺系(皮肤、肺脏、大肠)组织形态的变化情况,基于“以方测证”法探讨构建云南春燥动物模型的可行性研究。方法: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春燥组、春燥加水组、桑杏汤组、沙参麦冬汤组及合方组,利用人工气候箱及香燥食物模拟云南春燥环境并作用于各组实验小鼠,观察各组小鼠的一般生物表征的变化,采用HE染色法观察各组小鼠皮肤组织,肺组织,大肠组织形态学改变,记录各组小鼠背部皮肤、肺、大肠组织和大便的干湿重计算其各组织的含水率及日常体重、饮食、饮水量的变化。结果:(1)正常对照组小鼠饲养期间无打斗现象,毛发光泽,便质略湿润;春燥组及春燥加水组小鼠从施加因素第5天起出现打斗现象,尾部可见明显伤痕,并逐渐表现出烦躁易怒,毛发逐渐稀疏,缺少光泽,便质略显干燥;桑杏汤组小鼠在施加因素后皮毛光泽,前期偶有打斗现象,后期趋于平静,便质略湿润;沙参麦冬汤组及合方组小鼠饲养期间无打斗现象,毛发光泽,便质略湿润。(2)与正常对照组小鼠相比:(1)春燥组小鼠体重降低但无明显差异性(P>0.05),每10g体重饮食量降低但无明显差异性(P>0.05),每10g体重饮水量升高有明显差异性(P<0.05),肺组织出现病理形态学改变,肺组织含水率下降(P<0.01),大肠组织含水率下降(P<0.01),背部皮肤含水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疑出现应急反应干扰无法统计,大便含水率下降(P<0.01);(2)春燥加水组小鼠体重降低但无明显差异性(P>0.05),每10g体重饮食量降低但无明显差异性(P>0.05),每10g体重饮水量升高有明显差异性(P<0.05),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肺组织含水率下降(P<0.01),大肠组织含水率下降(P<0.05),背部皮肤含水率下降(P<0.05),大便含水率下降(P<0.01);(3)桑杏汤组小鼠体重上升但无明显差异性(P>0.05),每10g体重饮食量降低有明显差异性(P<0.05),每10g体重饮水量降低无明显差异性(P>0.05),肺组织轻微病理形态学改变,肺组织含水率下降(P>0.05),大肠组织含水率下降(P>0.05),背部皮肤含水率下降(P>0.05),大便含水率下降(P>0.05);(4)沙参麦冬汤组小鼠体重下降但无明显差异性(P>0.05),每10g体重饮食量降低但无明显差异性(P>0.05),每10g体重饮水量降低无明显差异性(P>0.05),肺组织轻微病理形态学改变,肺组织含水率下降(P>0.05),大肠组织含水率下降(P>0.05),背部皮肤含水率下降(P>0.05),大便含水率下降(P>0.05);(5)合方组小鼠体重下降但无明显差异性(P>0.05),每10g体重饮食量降低但无明显差异性(P>0.05),每10g体重饮水量降低无明显差异性(P>0.05),肺组织轻微病理形态学改变,肺组织含水率下降(P>0.05),大肠组织含水率下降(P>0.05),背部皮肤含水率下降(P>0.05),大便含水率下降(P>0.05)。(3)与春燥组小鼠相比:(1)春燥加水组小鼠体重略微降低但无明显差异性(P>0.05),每10g体重饮食量降低但无明显差异性(P>0.05),每10g体重饮水量略微上升无明显差异性(P>0.05),肺组织含水率略微上升(P>0.05),大肠组织含水率略微上升(P>0.05),大便含水率略微下降(P>0.05);(2)桑杏汤组小鼠体重略微上升但无明显差异性(P>0.05),每10g体重饮食量上升但无明显差异性(P>0.05),每10g体重饮水量降低无明显差异性(P>0.05),肺组织含水率上升(P<0.01),大肠组织含水率上升(P<0.05),大便含水率上升(P<0.05);(3)沙参麦冬汤组小鼠体重略微上升但无明显差异性(P>0.05),每10g体重饮食量上升有明显差异性(P<0.05),每10g体重饮水量降低无明显差异性(P>0.05),肺组织含水率上升(P<0.01),大肠组织含水率上升(P<0.05),大便含水率上升(P<0.05);(4)合方组小鼠体重略微上升但无明显差异性(P>0.05),每10g体重饮食量降低有明显差异性(P<0.05),每10g体重饮水量降低无明显差异性(P>0.05),肺组织含水率上升(P<0.01),大肠组织含水率上升(P<0.05),大便含水率上升(P<0.05)。结论:1、云南春燥环境下的各组实验动物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干燥表征,且经治燥方剂干预后的小鼠干燥表征较轻。提示小鼠感受燥邪,燥胜则干,故小鼠表现出外燥证的临床表现。润燥药物可以改善小鼠燥征,以方测证,也提示小鼠模型具备外燥证临床特点。2、云南春燥环境下的各组实验动物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组织含水率下降及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提示小鼠感受燥邪,燥伤肺胃,故小鼠出现外燥证或内外兼燥的临床表现。治疗组各项指标的改善程度均优于阴性组,提示润燥药物可以改善小鼠燥征且春燥环境下单纯性饮水无法有效缓解燥伤肺胃。以方测证,提示小鼠模型具备外燥证或内外合燥的临床特点。3、根据方证对应原则,对比春燥环境下小鼠生物表征及肺系(皮肤、肺、大肠)在给药前后的变化,从宏观体征和微观组织结构两个层面,初步可推断云南春燥环境下各组动物基本符合燥证动物模型,即云南春燥证候模型。
唐朝[9](2017)在《云南春燥环境对小鼠津液影响的相关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观察云南春燥环境对小鼠生物表征和体内津液的影响,以探讨云南春燥的内在本质,揭示其证候的微观机制,并为建立云南春燥实验动物模型提供思路。方法:以中医病因学说为指导,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气候组,食物组和气候食物组,利用人工气候箱及香燥食物模拟云南春燥环境并作用于各组实验小鼠,观察各组小鼠的一般生物表征的变化,采用HE染色法观察各组小鼠皮肤组织,肺组织,大肠组织的病理形态学改变,记录各组小鼠皮肤组织,肺组织及大肠组织的干湿重计算其各组织的含水率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小鼠相比,气候组小鼠从施加因素第3天起出现打斗现象,尾部可见伤痕,并逐渐表现出烦躁易怒的状态,毛发逐渐稀疏,缺少光泽,爪甲颜色暗紫;食物组小鼠在施加因素后可见粪便便质略显干燥;气候食物组小鼠在施加因素后皮毛逐渐稀疏,易脱落,缺乏光泽,前期偶有打斗现象,尾部可见伤痕,后期趋于平静,爪甲颜色正常。与正常对照组小鼠第7天相比,气候组小鼠第7天体重降低(P<0.05),肺组织出现病理形态学改变,肺组织含水率下降(P<0.01),大肠组织含水率下降(P<0.01);食物组小鼠第7天可见肺组织及大肠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肺组织含水率下降(P<0.01),大肠组织含水率下降(P<0.01);气候食物组小鼠第7天体重下降(P<0.01),肺组织出现病理形态学改变,肺组织含水率下降(P<0.01),大肠组织含水率下降(P<0.01)。与正常对照组小鼠第14天相比,气候组小鼠第14天体重降低(P<0.01),肺组织出现病理形态学改变,肺组织含水率下降(P<0.01),大肠组织含水率下降(P<0.05),小鼠14天的饮水量增加(P<0.01),小便量减少(P<0.01);食物组小鼠第14天肺组织含水率下降(P<0.05),大肠组织含水率下降(P<0.01),小鼠14天的饮水量增加(P<0.05),小便量减少(P<0.01);气候食物组小鼠第14天可见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肺组织含水率下降(P<0.01),小鼠14天的饮水量增加(P<0.01),小便量减少(P<0.05)。结论:1.云南地区独特的地域环境可致使小鼠出现干燥的生物表征变化,且随着施加气候因素时间的延长,这种变化越来越明显,而随着施加饮食因素时间的延长,这种变化逐渐减弱。2.云南春燥环境中的气候因素可影响小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学的改变,且能够减少肺组织和大肠组织的含水率。3.云南春燥环境中的食物因素在实验初期可影响小鼠肺组织和大肠组织病理形态学的改变,且能够减少肺组织和大肠组织的含水率。4.云南春燥环境中的气候因素和饮食因素均能对小鼠体内津液的整个生成、输布和代谢过程产生影响,且肺与大肠津液下降到一定程度时,会影响两者出现病理形态学的改变。
闫云云[10](2015)在《大承气汤对不完全性肠梗阻大鼠炎性反应保护作用的机理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大鼠回盲部肠黏膜形态学观察、损伤程度的测定、HE染色镜检结果的比较及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乙酰胆碱(Ach)、一氧化氮(NO)、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内毒素(ET)、肿瘤坏死因子-a(NTF-a)含量变化,评判大承气汤对不完全性肠梗阻大鼠肠黏膜的保护作用,初步探讨大承气汤对不完全性肠梗阻大鼠炎性反应量效关系。方法:将60只雌雄各半、健康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假手术组、大承气汤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造模前半小时灌胃,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大承气汤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胃高、中、低剂量大承气汤,造模成功后连续灌胃三天。麻醉大鼠,于腹中线下1/3处开腹,使回盲部充分暴露,将中心静脉管处于与回肠肠管并排的位置,在距回盲部1cm处用圆针和丝线穿透肠系膜绕过回肠肠管和中心静脉导管并排进行结扎。抽出中心静脉导管,结束不完全性肠梗阻造模,将腹壁逐层缝合。假手术组开腹后将圆针和丝线穿透肠系膜并不进行结扎。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造模成功后抽取腹主动脉血,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Ach、 NO、IL-1、IL-6、ET、TNF-a的含量;取大鼠回盲部组织,进行切片、HE染色,参照Axaki Y及Yulpinar MA结肠损伤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观察回盲部形态学变化及计算黏膜损伤指数。结果: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肠黏膜损伤指数、血清中Ach、NO含量显着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假手术组、高、中剂量组大鼠回盲部黏膜损伤指数、血清中Ach、NO含量显降低(P<0.01);与高剂量组比较,中、低剂量组大鼠肠黏膜损伤指数和血清中Ach、NO含量明显升高(P<0.05)。2.HE染色回盲部黏膜形态学变化: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回盲部黏膜有淋巴细胞大量增多、绒毛上皮细胞结构破坏严重、炎细胞增多、炎症细胞浸润、杯状细胞消失、上皮细胞肿胀、坏死、脱落,间质明显水肿,细胞界限不清,大量炎性细胞出现。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大承气汤高、中、低剂量组回盲部上皮细胞肿胀有不同程度的减轻,炎细胞浸润明显减少,水肿、渗出不明显。高剂量组大鼠回盲部黏膜损伤最轻,低剂量组有炎性水肿,发现上皮细胞偶有坏死、脱落。3.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中IL-1、IL-6含量显着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高、中、低剂量组、假手术组大鼠血清中IL-1、 IL-6含量显着降低(P<0.01);与高剂量组比较,中、低剂量组大鼠血清中IL-1、 IL-6含量显着升高(P<0.01)。4.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中ET、TNF-a含量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大承气汤高、中剂量组大鼠血清中ET、TNF-a含量显着降低(P<0.01);与高剂量组比较,中、低剂量组大鼠血清中ET、TNF-a含量显着升高(P<0.01)。结论:1.大承气汤对不完全性肠梗阻大鼠回盲部黏膜具有保护,减轻其损伤、炎症反应。高剂量组大鼠回盲部炎性损伤最轻,中、低剂量组大鼠回盲部损伤依次减轻。模型对照组大鼠回盲部黏膜损伤严重。2.大承气汤通过减少肠道内毒性物质堆积降低NO合成酶的生成,进而减少NO的大量释放,减轻Ach、NO对组织的直接毒性作用,降低肠壁通透性,防止发生细菌移位及内毒素血症,具有保护肠黏膜的作用。3.大承气汤通过降低血清中IL-1、IL-6、ET、TNF-a含量,减少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和释放,减少肠源性吸收,具有保护肠黏膜及组织器官的作用。4.大承气汤与回盲部黏膜炎性反应存在量效关系,高剂量组疗效优于中、低剂量组,中剂量组疗效优于低剂量组。
二、内燥与内湿的实验研究(Ⅲ)——病理形态学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燥与内湿的实验研究(Ⅲ)——病理形态学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造模周期云南春燥证小鼠津液及相关免疫指标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实验研究 |
一、不同造模周期云南春燥证小鼠整体特征、气管和肺组织形态的比较研究 |
1.实验材料 |
1.1.实验动物 |
1.2.主要实验仪器及试剂 |
2.实验方法 |
2.1.动物分组 |
2.2.施加干预 |
2.3.指标取样方法及其观测 |
3.统计方法 |
4.实验结果 |
4.1.不同造模周期各组小鼠整体特征的比较 |
4.2.不同造模周期各组小鼠进食、饮水量的比较 |
4.3.不同造模周期各组小鼠肺脏器指数的比较 |
4.4.不同造模周期各组小鼠气管、肺组织形态的比较 |
二、不同造模周期云南春燥证小鼠气道黏蛋白MUC5ac、粘多糖RS及水通道蛋白AQP5浓度的比较研究 |
1.实验材料 |
1.1.实验动物 |
1.2.主要实验试剂与仪器 |
2.实验方法 |
2.1.动物分组 |
2.2.施加干预 |
2.3.指标取样方法及其观测 |
3.统计分析 |
4.实验结果 |
4.1.不同造模周期各组小鼠气道黏蛋白MUC5ac浓度的比较 |
4.2.不同造模周期各组小鼠气道黏多糖RS浓度的比较 |
4.3.不同造模周期各组小鼠气道水通道蛋白AQP5浓度的比较 |
三、不同造模周期云南春燥证小鼠血清Ig A、Ig G浓度的比较研究 |
1.实验材料 |
1.1.实验动物 |
1.2.主要实验试剂 |
1.3.实验主要仪器 |
2.实验方法 |
2.1.动物分组 |
2.2.施加干预 |
2.3.指标取样方法及其观测 |
3.统计分析 |
4.实验结果 |
4.1.不同造模周期各组小鼠血清Ig A浓度的比较 |
4.2.不同造模周期各组小鼠血清Ig G浓度的比较 |
四、讨论 |
1.中医外燥证动物模型构建的研究 |
2.造模所给与的干预条件 |
2.1.自然地理气候 |
2.2.饮食偏嗜习惯 |
3.春燥证小鼠造模周期的选择 |
4.春燥证小鼠模型相关指标的选择 |
4.1.小鼠整体特征的观测 |
4.2.小鼠气管、肺组织结构形态观测和肺脏器指数的测算 |
4.3.小鼠津液代谢相关指标的检测 |
4.4.小鼠免疫应答相关指标的检测 |
5.实验结果分析 |
5.1.不同造模周期云南春燥证小鼠整体特征的比较 |
5.2.不同造模周期云南春燥证小鼠肺脏器指数的比较 |
5.3.不同造模周期云南春燥证小鼠气管、肺组织结构形态的比较 |
5.4.不同造模周期云南春燥证小鼠津液代谢相关蛋白的比较 |
5.5.不同造模周期云南春燥证小鼠免疫应答相关抗体的比较 |
6.结论 |
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建立外燥证候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
1.“燥证”之源 |
2.燥证的分类 |
2.1 寒热季节之分 |
2.2 地域气候之分 |
3.燥证模型的建立 |
3.1 内燥模型的建立 |
3.2 外燥模型的建立 |
4.燥证模型的指标选择 |
4.1 内燥证模型的指标 |
4.2 外燥证模型的指标 |
5.“以方测证”法反证燥证模型 |
6.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2)解毒化瘀生津方治疗干燥综合征模型小鼠疗效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干燥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3)苗青教授从寒论治咳嗽变异性哮喘经验及金沸止嗽散调控TRPA1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中医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认识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苗青教授从寒论治咳嗽变异性哮喘经验 |
1 CVA患者感寒途径 |
2 从三焦辨析治疗因寒所致CVA |
3 病案举隅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金沸止嗽散调控TRPA1机制研究 |
前言 |
参考文献 |
实验一 TRPA1对LTD4联合IL-4刺激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活性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金沸止嗽散调控TRPA1的体内实验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个人简介 |
(4)参麻益智方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脑白质的影响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中英文索引 |
综述部分 |
一 血管性痴呆的中医认识及治疗进展 |
二 血管性痴呆的西医认识及治疗进展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药物 |
1.3 实验试剂 |
1.4 实验仪器 |
2. 方法 |
2.1 药品制备 |
2.2 模型制备 |
2.3 分组与给药 |
2.4 行为学检测-Morris水迷宫 |
2.5 取材、染色 |
2.6 Western Blot法 |
2.7 比色法 |
2.8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行为学检测 |
2 脑组织病理形态学 |
3 胼胝体髓鞘形态 |
4 MBP蛋白表达 |
5 BBB相关蛋白表达 |
6 氧化应激水平 |
讨论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云南春燥环境对小鼠表征及气道相关蛋白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云南春燥环境对小鼠表征及气管、肺组织形态影响的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实验仪器 |
1.3 主要实验试剂 |
1.4 实验药物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分组 |
2.2 干预因素 |
2.3 观测指标及方法 |
3 统计学方法 |
4 实验结果 |
4.1 各组小鼠表征观察 |
4.2 各组实验小鼠饮食、饮水变化 |
4.3 各组实验小鼠脏器指数(肺)变化 |
4.4 各组实验小鼠气管及肺组织形态变化 |
实验二 云南春燥环境对小鼠气道黏蛋白MUC5ac、纤毛蛋白DPCD影响的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实验仪器 |
1.3 主要实验试剂 |
1.4 实验药物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分组 |
2.2 干预因素 |
2.3 观测指标及方法 |
3 统计学方法 |
4 实验结果 |
4.1 云南春燥环境对小鼠气道黏蛋白MUC5ac含量的影响 |
4.2 云南春燥环境对小鼠气道纤毛相关蛋白DPCD含量的影响 |
讨论 |
1 春燥证候动物模型造模方法 |
2 实验干预因素的选择 |
2.1 气候因素 |
2.2 饮食因素 |
3 实验观测指标的选取 |
3.1 实验小鼠表征观察 |
3.2 实验小鼠气管、肺组织形态及肺脏器指数观察 |
3.3 实验小鼠微观指标的检测 |
4 以方测证 |
4.1 “以方测证”的意义 |
4.2 “以方测证”方药的选择 |
4.3 桑杏汤 |
5 实验结果分析 |
5.1 云南春燥环境对小鼠表征的影响 |
5.2 云南春燥环境对小鼠肺脏器指数的影响 |
5.3 云南春燥环境对小鼠气管、肺组织形态的影响 |
5.4 云南春燥环境对小鼠气道相关蛋白的影响 |
6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6)MEBT/MEBO影响创面蛋白质合成和血管生成促进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修复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中医学对慢性皮肤溃疡的认识 |
1.1 中医学对慢性皮肤溃疡的认识源流 |
1.1.1 中医学对“脱疽”病的认识 |
1.1.2 中医学对“臁疮”病的认识 |
1.1.3 中医学对“褥疮”病的认识 |
1.1.4 当代医家对慢性难愈性皮肤溃疡的认识与界定 |
1.2 中医学对慢性皮肤溃疡病因病机的认识 |
1.2.1 古代医家对慢性皮肤溃疡病因病机的认识 |
1.2.2 当代医家对慢性皮肤溃疡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 中医学对慢性皮肤溃疡的治疗 |
1.3.1 中医学对慢性皮肤溃疡的治疗原则 |
1.3.2 现代中医名家论治的独特经验 |
1.3.3 现代中医学对慢性皮肤溃疡治法的应用 |
1.3.4 中医药湿润暴露疗法/湿润烧伤膏(MEBT/MEBO)外治体表慢性皮肤溃疡 |
1.3.5 中医学的其他特色疗法 |
2.西医学对体表慢性难愈合性创面的认识 |
2.1 定义 |
2.2 流行病学 |
2.3 病因 |
2.4 疾病分类 |
2.5 西医学对慢性难愈性创面的治疗 |
2.5.1 基础治疗 |
2.5.2 一般治疗 |
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 |
3.1 西医手术法联合中医药 |
3.2 西医非手术法联合中医药 |
4.小结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一)MEBT/MEBO促进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蛋白质合成的机制研究 |
1.实验材料 |
1.1 动物来源 |
1.2 饲养条件 |
1.3 主要药物 |
2.实验方法 |
2.1 动物造模 |
2.2 动物分组与干预治疗 |
2.3 标本采集与处理 |
Ⅰ MEBT/MEBO促进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愈合的药效作用研究 |
1.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创面的一般情况,愈合时间,愈合率) |
2.结果 |
2.1 肉眼观察各组大鼠体表创面愈合的一般情况 |
2.2 各组大鼠创面愈合时间比较 |
3.讨论 |
Ⅱ MEBT/MEBO改善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组织二维形态学改变的作用研究 |
A.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观察病理形态学改变 |
1.实验材料 |
1.1 主要试剂 |
1.2 主要仪器 |
2.实验方法 |
3.结果 |
B.糖原染色法(PeriodicAcid-Schiffstain,PAS)观察皮肤创面愈合过程中基底膜生长情况改变 |
1.实验材料 |
1.1 实验材料 |
1.2 主要仪器 |
2.实验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Ⅲ MEBT/MEBO干预PI3K/Akt/mTOR信号转导途径促进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蛋白质合成的机制研究 |
1.实验材料 |
1.1 主要试剂 |
1.2 主要仪器 |
1.3 其他耗材 |
2.实验方法 |
2.1 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PCR)法检测PI3K/Akt/mTOR信号转导途径相关因子的mRNA表达 |
2.2 Western blot法检测PI3K/Akt/mTOR信号转导途径相关蛋白表达 |
2.3 统计学方法 |
3.结果 |
3.1 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指标m RNA表达情况 |
3.2 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分子蛋白表达情况 |
4.讨论 |
(二)MEBT/MEBO促进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血管生成的机制研究 |
1.实验材料 |
1.1 动物来源 |
1.2 饲养条件 |
1.3 主要药物 |
2.实验方法 |
2.1 动物造模 |
2.2 动物分组与干预治疗 |
2.3 标本采集与处理 |
Ⅰ 碱性水浸泡法扫描电镜(scanelectronicmicroscopy,SEM)观察皮肤创面愈合过程真皮全层生长模式的三维形态学改变 |
1.实验材料 |
1.1 主要试剂 |
1.2 主要仪器 |
1.3 其他耗材 |
2.实验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Ⅱ MEBT/MEBO干预IGF-1/PI3K/Akt信号转导途径促进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血管生成的机制研究 |
1.实验材料 |
1.1 主要试剂 |
1.2 主要仪器 |
1.3 其他耗材 |
2.实验方法 |
2.1 ELISA检测大鼠创面肉芽组织IGF-1含量表达 |
2.2 Realtime-PCR法检测IGF-1/PI3K/Akt信号信号转导途径相关mRNA表达 |
2.3 WB法检测IGF-1/PI3K/Akt信号信号转导途径相关蛋白表达 |
3.结果 |
3.1 各组大鼠创面肉芽组织匀浆中IGF-1水平比较 |
3.2 PI3K/Akt/eNOS信号通路相关因子mRNA表达情况 |
3.3 各组大鼠创面组织PI3K、p-Akt、p-eNOS、VEGFR2蛋白表达情况 |
4.讨论 |
参考文献 |
创新性成果与局限性 |
全文结论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致谢 |
(7)基于“以方测证”探讨云南春燥环境对小鼠气道组织形态及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实验研究 |
一、云南春燥环境对小鼠一般体征和气道组织形态影响的研究 |
1.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实验仪器与试剂 |
1.3 实验药物 |
2.实验方法 |
2.1 实验分组 |
2.2 施加因素及给药 |
2.3 指标检测及方法 |
3.实验结果 |
3.1 小鼠一般体征的观察结果 |
3.2 小鼠气道组织形态的观察结果 |
二、云南春燥环境对小鼠气道IgG、sIgA、SP-A、SP-D影响的研究 |
1.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实验仪器与试剂 |
1.3 实验药物 |
2.实验方法 |
2.1 实验分组 |
2.2 施加因素及给药 |
2.3 指标检测及方法 |
3.统计方法 |
4.实验结果 |
4.1 IgG含量的检测结果 |
4.2 sIgA含量的检测结果 |
4.3 SP-A含量的检测结果 |
4.4 SP-D含量的检测结果 |
三、讨论 |
1.以方测证法 |
2.云南春燥证的理论来源 |
3.实验的施加因素以及给药、分组依据 |
3.1 实验施加因素选择依据 |
3.2 实验的给药依据 |
3.3 实验分组依据 |
4.实验指标选择依据 |
4.1 一般体征的观察 |
4.2 气道组织的观察 |
4.3 气道免疫分子的检测 |
5.实验结果分析 |
5.1 云南春燥环境对小鼠一般体征的影响 |
5.2 云南春燥环境对小鼠气管、肺组织形态的影响 |
5.3 云南春燥环境对小鼠气道IgG、sIgA含量的影响 |
5.4 云南春燥环境对小鼠气道SP-A、SP-D含量的影响 |
5.5 小结 |
6.结论 |
四、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8)基于“以方测证”探讨云南春燥动物模型建立的相关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云南春燥环境下方剂干预对小鼠体内津液影响的相关实验研究 |
1.方剂干预对小鼠宏观体征的影响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实验药物 |
1.4 统计方法 |
1.5 实验结果 |
2.方剂干预对小鼠肺、皮肤、大肠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实验药物 |
2.4 实验结果 |
3.方剂干预对小鼠肺、皮肤、大肠组织及大便含水率的影响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3 实验药物 |
3.4 统计方法 |
3.5 实验结果 |
4.讨论 |
4.1 云南春燥证的理论来源 |
4.2 云南春燥动物实验施加因素的选择 |
4.3 云南春燥实验观察指标的选取及分析 |
4.4 “以方测证”法方剂的选取 |
4.5 结果及分析 |
5.结论 |
6.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
一.“以方测证”法在动物证候模型中的运用及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二.桑杏汤、沙参麦冬汤的研究进展和临床运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云南春燥环境对小鼠津液影响的相关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云南春燥环境对小鼠津液影响的相关实验研究 |
1.云南春燥环境对小鼠基本体征的影响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统计方法 |
1.4 实验结果 |
2.云南春燥环境对小鼠肺组织、皮肤组织、大肠组织含水率的影响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统计方法 |
2.4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5.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大承气汤对不完全性肠梗阻大鼠炎性反应保护作用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材料和方法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材料 |
1.3 主要试剂 |
1.4 主要器械及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动物分组 |
2.2 给药方法 |
2.3 模型制作方法 |
2.4 血清的制备 |
2.5 回盲部取材 |
3. 检测指标及方法 |
3.1 血清中各相关炎性因子含量测定 |
3.2 回盲部黏膜损伤指数及计算 |
3.3 回盲部黏膜组织HE染色镜检 |
4. 统计学处理方法 |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
1. 观察各组大鼠大便和肠管及肠黏膜病理形态学改变 |
1.1 观察大鼠大便和肠管变化 |
1.2 各组大鼠回盲部肠黏膜病理形态学改变 |
2. 各组大鼠回盲部黏膜损伤程度评分比较 |
3. 各组大鼠血清中各炎性因子含量比较 |
3.1 各组大鼠血清中Ach、NO含量的比较 |
3.2 各组大鼠血清中IL-1、IL-6含量比较 |
3.3 各组大鼠血清中ET、TNF-a含量比较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西医对肠梗阻的认识 |
1.1 肠梗阻的分类 |
1.2 肠梗阻的治疗 |
2. 肠梗阻导致肠黏膜损伤的机制 |
2.1 肠道的功能 |
2.2 肠功能障碍分型及对黏膜损伤的机制 |
3. 关于肠梗阻发病后炎性因子的讨论 |
3.1 乙酰胆碱 |
3.2 一氧化氮 |
3.3 白介素-1 |
3.4 白介素-6 |
3.5 内毒素 |
3.6 肿瘤坏死因子 |
4. 中医对肠梗阻的认识 |
4.1 病因病机 |
4.2 辨证论治 |
5. 大承气汤与肠梗阻的关系 |
5.1 大承气汤组方及各药物的的功效 |
5.2 通里攻下法的功效 |
5.3 通里攻下法治疗肠梗阻 |
5.4 大承气汤化裁 |
5.5 大承气汤治疗肠梗阻 |
第四部分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
四、内燥与内湿的实验研究(Ⅲ)——病理形态学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造模周期云南春燥证小鼠津液及相关免疫指标的比较研究[D]. 柏静萍.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1
- [2]解毒化瘀生津方治疗干燥综合征模型小鼠疗效机制的研究[D]. 胡学敏.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
- [3]苗青教授从寒论治咳嗽变异性哮喘经验及金沸止嗽散调控TRPA1机制研究[D]. 范艺龄.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9(01)
- [4]参麻益智方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脑白质的影响和机制研究[D]. 刘佳妮.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9(01)
- [5]云南春燥环境对小鼠表征及气道相关蛋白影响的实验研究[D]. 林银骥.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19(09)
- [6]MEBT/MEBO影响创面蛋白质合成和血管生成促进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修复的作用机制研究[D]. 李利青.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9(02)
- [7]基于“以方测证”探讨云南春燥环境对小鼠气道组织形态及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D]. 陈楚珺. 云南中医学院, 2018(10)
- [8]基于“以方测证”探讨云南春燥动物模型建立的相关实验研究[D]. 周梓鑫. 云南中医学院, 2018(11)
- [9]云南春燥环境对小鼠津液影响的相关实验研究[D]. 唐朝. 云南中医学院, 2017(10)
- [10]大承气汤对不完全性肠梗阻大鼠炎性反应保护作用的机理研究[D]. 闫云云.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