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4例非甲、非乙、非丙、非戊型肝炎病例的特征和病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傅恩清,白雪帆,王平忠,潘蕾,李光玉,陈红梅,杨为松,周永兴[1](2002)在《输血传播病毒TTV致病性的探讨》文中提出目的 通过病例对比 ,进一步研究 TTV是否有致病性 ;对 1例西安地区非甲 -非戊型肝炎但血清 TTV阳性患者套式 PCR终产物纯化测序 ,在验证我们 TTV DNA检测正确性的同时初步研究西安地区 TTV流行株部分分子生物学特点 .方法 在 TTV ORF1区参照文献 [1]设计一套套式 PCR引物 ,并建立稳定的套式 PCR检测法 ,对西安地区 119例非甲 -非戊型肝炎患者及 16 2例健康有偿献血员进行 TTV对比检测和统计学处理 ;对 1例患者套式 PCR终产物纯化测序 ,用 DNAsis软件在计算机上与中国 1株做同源性比较阳性 .结果 119例非甲 -非戊型肝炎患者中 37例 TTV DNA阳性 ,阳性率 31.1% ;16 2例健康有偿献血员中 TTV DNA阳性 30例 ,阳性率 18.5 % ;两组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P<0 .0 5 ,χ2 =5 .2 5 1) .对 1例非甲 -非戊型肝炎患者血清 TTV套式 PCR终产物纯化直接测序 ,测得 143bp序列 ,经计算机比较 ,其与中国 1株同源性为 6 5 .0 % ,差异率为 35 .0 % (>30 .0 % ) .其中6 2 bp序列同源性高达 75 .8% .结论 TTV可能有致病性 ;西安地区可能存在新的 TTV流行株
黄守杰[2](2008)在《戊型肝炎病原学诊断策略初探及江苏农村地区戊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对戊型肝炎(简称戊肝)研究的深入和诊断方法的进步,为戊肝诊断提供了更多可靠的工具。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戊肝病原学诊断指标主要包括抗-HEV IgM抗体、抗-HEV IgG抗体和HEV RNA。分析戊肝病例的病原学指标发现,抗-HEV IgM抗体在4w左右达到峰值,发病2个月后开始下降直至阴转;抗-HEV IgG抗体在4w左右达到最高峰,在2个月开始下降,但抗体能在较长时间内一直保持阳性;PCR阳性率在急性早期较高,在4w时显着下降,3m以后基本检测不到HEV RNA。由于抗-HEV IgG抗体能长期维持阳性,单次IgG检测值不宜做为诊断依据,而系列血清的抗体阳转或滴度4倍以上升高则可确诊;PCR阳性可以做为确诊依据,但检测时间若在急性晚期或恢复期,则会有较多漏诊;IgM做为诊断依据时,若早期就诊时阴性则必须进行随访检测以免漏诊。根据采样时间的不同,设定IgM的不同临界值,可提高诊断准确性。在发病后1w、2w时IgM抗体的最佳临界值为sco=3,而4w-3m标本的最佳临界值为sco=2。戊肝病例就诊时极少会超过发病2m,在此期间内,抗-HEV IgM是一个较可靠的诊断指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在95%以上,诊断的准确率为96.3%(95%CI:93.3%~98.2%)。现有关于较大人群中的戊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的资料大多来源于爆发调查,国内外对散发性戊型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的了解一般来源于城市中心医院的临床病例调查,由于各种选择性偏倚的存在,无法全面地反映戊肝的流行全貌。木研究选取了江苏东台市的十个乡镇建立了基于各级医疗点的疑似肝炎主动监测系统,进行了连续12个月的监测,以较全面地了解我国农村地区戊型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该地区自然人群中抗-HEV抗体情况显示当地HEV感染率为51.2%,随年龄累积明显,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一年时间内有11.2%的抗体阴性者发生了抗体阳转,提示在此期间内发生了HEV新发感染。当地戊肝病例多见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3.4:1;各个监测乡镇均有病例,且自西向东可发现东部沿海三个乡镇发病率较高;全年均有散发,季节性差异不明显;病例中HEV基因4型为绝大多数,占94.7%,基因1型占5.3%。在监测期间未发现戊肝爆发。分析疑似肝炎病因谱发现,急性肝炎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戊肝、急性乙肝和甲肝;戊肝表现的症状、体征以及肝功能损伤比其他肝炎明显。
范骏[3](2001)在《TTV家族新成员SEN Virus感染状况和基因序列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肝炎病原学诊断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病例无法用已经建立的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的实验室诊断方法进行病原学分型,1997年12月Nishizawa采用代表性差异分析(representational difference analysis,RDA)技术从一例非甲~非戊型输血后肝炎患者血清中成功获得500碱基长的基因克隆(N22克隆),称为输血后传播病毒(transfusion transmitted virus,TTV)。TTV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不仅在非甲~非戊型肝炎患者中存在,而且在各种甲~戊型肝炎患者、血液透析患者、血友病患者、静脉毒瘾者及正常人群和职业献血员中存在。TTV的基因型存在高频率变异,其基因型、病因学机理、传播途径尚不完全清楚。 2000年9月Fiordalisi等在GenBank登录SEN Virus(SENV)基因全序列,同年Umemura等报道SEN Virus与输血后感染肝炎有关;随后Tanaka等发现其核苷酸和核苷酸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TTV家族具有同源性,证实SENV是TTV家族的新成员,其核苷酸序列存在高度变异。Bowden和Allain报道SEN Virus可能是潜在的非甲~非戊型肝炎的致病病毒,但是尚无有力的证据证明。国内尚无有关SEN Virus的报道。 为了了解SEN病毒感染的临床意义,探索TTV家族新成员SEN病毒基因变异的多样性,为免疫诊断、预防、治疗非甲~非戊型肝炎提供理论依据,我们对495份不同人群的血清标本(44例非甲~非戊型肝炎患者、150例甲~戊型肝炎患者、ZI例 ALT升高的婴幼儿、86例血透患者、35例静脉毒痫者、引例正常体检人群和 108例健康助血.员),-采用巢式PCR方法,以扩增TTV原型片段为对照,研究SENV在上述人群中的感染状况;对其中的阳性**R片段进行纯化、汝接及转化,获取重组质粒,进行**A序列分析。 实验结果菜明,TTV PCR出现人小为 196hp片段,与预计 PCR产物人小一致。SENV PCR出现预FJJ 360hp片段,同时也出现比 360hp长的片段。 在本文研究的不同人群中的检出如卜 TTV和 SENV的检山率分别为7.5%和门.9%;TTV在患病者(非甲~非戊江仰‘炎患者、甲~戊型肝炎患者、ALT升高的婴幼儿、血透患者、静脉毒痫者、)和健康人群(助血.员。止常体检人群)中的检出率分别为 15.8%、10.l%,两者无显着性差异。而SENV的检出率分别为门刀%、0刀%,两者有显柠性差异;SENV利 TTV在健康人群中的检出率分别为0.0%和10.1%,两者有显着性差异;SENV和TTV在患病者中检出率分别为11.0%和15.8%,同时川性的检出率为3.8%,两者有显着性差异。SENV在ALT升高患者(非甲~非戊型肝炎患者、甲~戊型肝炎患者、ALT升高的婴幼儿)和在川。T上常的患者(包括血.透患者、静脉毒痛者)中的检出率为14.0%、5.8%,两者有显着性差异;而TTV的检出率分别为 17.7*、12.4%,两者无显柠性差异。将I!II性 PCR”TV片段、SEN VK片段、短片段被克隆至pGEM-T-Easy载体之中,分别命名为pGEM-TTV、PGEM-SENVL、PGEM-SENVS,选取经酶切鉴定的重组质粒,进行DNA序列分析。川 DNA Toolss.1和 DNAStar软件处理、分析数据。TTV DNA片段序列与 TTV1、A278原地(AB008394)卜较芬析的序列同源性为97.4%。三个PGEM-SENV长片段和两个短片段进行测序,与SENV的序列(AX025667)比较分析,同源性分别为 87.7%、76.1%、88.2%、72.7%$11 78.8%。 以上研究表明:首次发现我国存在 SEN VirSS散发感染,并且有与 TTV合并感染存在。SENV可能是一种重要病原体,临床检测SENV可能更有 2意义。我国存在不同于 SEN Virus(AX025667)的变异株;同一患者存在两种SEN V变异株的复合感染;SENV变异株其氨基酸序列与TTV家族成员有一定程度的同源性。
牛俊奇,梁简[4](1997)在《庚型肝炎研究新进展》文中提出 在可靠的免疫分析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用于丙型和戊型肝炎病毒检测以后,仍有10%~20%的肝炎病例的病原因子是不请楚的。大量的临床研究提示有另外的肝炎病原因子存在。对这种可能存在的病原因子所致的肝炎暂时被称为非甲非乙非丙非丁非戊型肝炎(Hepatitis nonA、nonB、nonC、nonD、nonE)或称为非甲~戊型肝炎(Hepatitis nonA~E)。
聂青和[5](1997)在《己型、庚型及其它新型肝炎病毒研究概况》文中研究表明新型肝炎病毒的正式命名尚未得到国际病毒分类与命名委员会的最后确定,但由于HGV、GBV-A、B、C基因克隆成功,使HGV/GBV的研究进展迅速。国内外已有HGV、GBV-C诊断商品试剂盒出售,大大加快了庚型肝炎的研究。本文就新型肝炎病毒的研究概况,尤其是对HGV/GBV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陈焰[6](2006)在《武汉地区散发性戊型肝炎分子流行病学及ORF3功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戊型肝炎病毒(HEV)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的一个主要病因,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呈流行或散发流行,近期研究发现戊型肝炎散发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在中国戊型肝炎的发病率大约为10%-20%,其中大部分病例为青少年和成人,也有小部分为儿童和老人。尽管戊型肝炎引起的总体死亡率很低,但孕妇感染HEV后其死亡率可达20%。武汉地区,近年来戊型肝炎散发发病呈上升趋势,而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检测抗HEV-IgM和抗HEV-IgG来作为诊断指标。许多HEV抗原,包括合成肽、ORF3重组蛋白和大多数ORF2重组蛋白,对急性期血清有较好的活性,但对恢复期血清的反应性则较弱或结果不易判断。若用于血清流行病学研究会明显低估感染率,在临床诊断中无法判断既往感染与近期感染。虽然用于检测的抗原片断不断更新,检测方法多种多样,目前市场提供的抗HEV-IgM检测试剂盒仍由于灵敏度太低而无法满足临床诊断需要。因此,可靠的抗戊型肝炎病毒IgM以及IgG诊断试剂的研制,建立新的诊断方法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来自世界不同地区的戊型肝炎病毒核苷酸序列不完全相同,根据戊型肝炎病毒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75%以上定义为同一个基因型,可将全球分离的HEV分为8个基因型,至少24个基因亚型。同一个体感染的戊型肝炎病毒核苷酸序列也不完全相同,其差异大约在2-15%,不超出病毒不同的基因型或亚型,称为准种。戊型肝炎病毒的异质性和临床特征对于理解其致病特点、建立特异性的珍断试剂盒以及制备相应的疫苗具有重要意义。HEV基因序列有3个部分重叠的开放读码框(ORF),ORF1主要编码与病毒RNA复制有关的非结构蛋白,ORF2为HEV的主要的结构基因编码区,编码衣壳蛋白,ORF3仅有369个核苷酸,与ORF1有1nt重叠,与ORF2有328nt重叠,产物含123个氨基酸,分子量为13.5kD。编码的产物与HEV的特异性免疫反应、病毒组装有关,参与调节MAPK细胞信号传导过程,与肿瘤激活基因101相互作用,ORF3的功能特点类似慢性肝炎的过程,其功能亦不明了。为此,本课题对在武汉同济医院住院及门诊就诊的戊型肝炎病人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及基因分型,建立了用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病人血清中的抗-HEV IgA的方法,显示其在戊型肝炎诊断中的必要性。同时我们成功地构建了重组pEGFP-ORF3和pXF2RH-ORF3融合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并且在HepG2细胞系上获得了稳定表达,最后我们探讨了他们对HepG2细胞系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ORF3功能奠定了基础。目的1.研究武汉地区戊型肝炎病毒(HEV)流行病学特点及基因分型,了解我国戊型肝炎病毒异质性分布特点,寻求基因型别与疾病临床转归的关系。2.建立酶联免疫吸附检测血清抗HEV-IgA的方法,试图提高HEV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3.研究HEV开放读码框架3(ORF3)基因序列的准种特点,从基因水平寻找ORF3功能的基础。4.构建表达戊型肝炎病毒(HEV)pEGFP-ORF3和pXF2RH-ORF3融合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获得重组质粒稳定转染的HepG2细胞系,为HEV ORF3功能的研究作前期准备。5.初步研究pEGFP-ORF3和pXF2RH-ORF3融合蛋白对HepG2细胞的增殖和凋亡作用。方法1.收集从2003年8月-2004年8月同济医院就诊的急性戊型肝炎患者916例,应用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法(RT-nested-PCR),扩增HEV开放读码框架2(ORF2)的部分序列120份,选取其中25份进行测序,结果用Clustal X和Treeview软件比较武汉地区HEV序列与4个HEV主要代表株序列。2.应用北京万泰公司商品化基因重组HEV ORF-2/ORF-3抗原预包被的酶标板,HRP标记羊抗人IgA建立检测血清抗HEV-IgA的方法。酶联免疫试验检测60例HEV RNA阳性戊型肝炎患者不同时间段血清抗HEV-IgA、抗HEV-IgM(捕获法)、抗HEV-IgG水平。3.在经测序证实HEV血样本中,挑选2份标本,扩增其中HEV开放读码框架3(ORF3)的全部序列,克隆入pMD18-T Vector,其中1例挑选30个克隆进行测序。4.利用PCR技术从HEV基因组中扩增出ORF3基因片断,EcolⅠ/BamHⅠ双酶切后分别连接到经同样酶切的pEGFP-N2和pXF2RH真核表达载体,转化DH5α菌株感受态细胞,获得阳性重组质粒pEGFP-ORF3和pXF2RH-ORF3。将阳性克隆用脂质体法转染HepG2细胞,G418筛选抗性克隆,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pEGFP-ORF3增强型绿荧光蛋白表达,SDS-PAGE、Western blot分析鉴定pXF2RH-ORF3融合蛋白的表达。5.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碘化丙啶染色法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1.25例散发性戊型肝炎病毒,核苷酸同源性在82.61-98.55%,与Ⅰ型(缅甸株)、Ⅱ型(墨西哥株)、Ⅲ型(美国株)、Ⅳ型(中国/台湾株)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76.52-81.74%、70.43-73.04%、76.52-81.16%和84.35-88.70%。系统进化树显示它们至少可分为三个亚型。2.60例戊型肝炎患者血清抗HEV-IgA、抗HEV-IgM全部阳性。410例非戊型肝炎病人中,6例抗HEV-IgA阳性,7例抗HEV-IgM,除1例抗HEV-IgA、抗HEV-IgM同时阳性外(隐性感染),其余均为单阳性,抗HEV-IgG和HEV RNA阴性。动态检测戊型肝炎患者血清HEV RNA、抗HEV-IgA、抗HEV-IgM和抗HEV-IgG,发现急性戊型肝炎血清HEV RNA持续阳性至病后2月(20±11d),抗HEV-IgA、抗HEV-IgM阳性持续整个观察期,半数阳性率分别持续3个月和4个月,从病后第2个月起,抗HEV-IgA、抗HEV-IgM阳性率在同月相比,差异有显着意义。3.2例ORF3区全基因组碱基序列同源性为90.43%~93.62%,来源于同一患者ORF3区全基因组不同克隆之间的碱基序列同源性为97.97%~99.71%,与Ⅳ型(中国/台湾株)核苷酸同源性为89.86%~99.71%。ORF3区可检出点突变、缺失突变、短序列的插入突变。4.真核表达载体转染HepG2细胞,经持续G418压力筛选和有限稀释法克隆化获得稳定转染的细胞系,细胞内表达增强型绿荧光蛋白,SDS-PAGE在28.5kD左右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Western blot在28.5kD左右有一条强的棕色条带,说明pEGFP-ORF3和pXF2RH-ORF3在HepG2细胞中得到表达。5.pEGFP-ORF3和pXF2RH-ORF3转染组的HepG2细胞的增殖速度比未转染组和空载体转染组细胞轻度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的肿瘤细胞株HepG2的细胞周期分布是G1=68.09%和67.1%,S=19.50%和19.0%,G2=12.41%和13.9%,凋亡率为0.83%和0.86%;未转染HepG2细胞周期分布是G1=72.15%,S=14.91%,G2=12.95%,凋亡率为1.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峰不明显。结论1.武汉地区散发性戊型肝炎患者以HEVⅣ型感染为主。散发性戊型肝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发病年龄以30岁至59岁为主,男∶女之比约为3.3∶1,全年均可发病,3-6月为高峰季节。2.成功建立检测血清抗HEV-IgA的方法,戊型肝炎患者抗HEV-IgA阳性率较抗HEV-IgM阳性率特异性强、持续时间长。联合HEV-IgM和抗HEV-IgA检测,可提高急性戊型肝炎诊断的敏感性。3.多个克隆测序结果提示患者体内HEV呈现准种群共存,HEV-ORF3 C末端2个富含脯氨酸区多有点突变,点突变不影响脯氨酸表达。4.在HepG2细胞中高表达pEGFP-ORF3和pXF2RH-ORF3融合蛋白,可获得大量融合蛋白。5.转染pEGFP-ORF3和pXF2RH-ORF3融合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对HepG2细胞增殖速度与细胞凋亡无明显影响。本研究的创新点1.首次研究武汉地区戊型肝炎病毒(HEV)流行病学特点、基因分型和HEV开放读码框架3(ORF3)基因序列的准种特点。2.初步建立了酶联免疫吸附检测血清抗HEV-IgA的方法。3.首次在HepG2细胞表达HEV开放读码框架3(ORF3)基因编码融合蛋白,该蛋白没有引起HepG2细胞明显的凋亡,是否对细胞有增殖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研究意义1.HEV病毒基因分型的研究可以加强对病毒起源及进化的认识;有助于分析戊型肝炎在全球范围内的地理分布特征,更好地了解HEV变异性和流行病学特征;了解其基因异质性与抗原异质性之间的关系,可以考虑建立不同基因型HEV感染的检测方法,提高检测特异性,进而避免因抗体特异性减弱或降低而导致的误诊。总之对病毒的临床治疗和预防都有着重要的意义。2.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可靠的检测方法,目前临床常检测抗-HEV IgG及IgM。抗-HEV IgG出现早,检出率高,但持续时间长,发病后6~12个月大部分患者抗-HEV IgG仍然阳性,因此无法区分是急性戊型肝炎还是既往HEV感染。抗-HEV IgM出现早,发病三个月以后基本转阴,是急性戊型肝炎的特异指标,但检测的灵敏度不高(60%~70%)。因而在戊型肝炎诊断中有一定的局限性,抗HEV-IgA可作为戊型肝炎近期感染的辅助抗体,同时检测抗-HEV IgA,可提高诊断率和检测敏感性,还协助假阳性的判断,有利于正确诊断。3.戊型肝炎病毒感染,临床症状显着者多是15-30岁年轻人,死亡率0.5-3.0%,孕妇死亡率高达20%。其发病机制可能有病毒直接损伤肝细胞和免疫损伤参与,详细机制不明。ORF3是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和应激活化蛋白激酶/C-Jun N端激酶等MAPK超家族激酶的底物,可能参与细胞的生长、凋亡过程。ORF3功能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了解HEV致病机制及确定治疗方案。
张金贤,王克利[7](2000)在《辛型肝炎病毒(TTV)与临床》文中研究表明辛型肝炎病毒(TTV)是一个新发现的病毒,对于TTV的研究世界各地也刚刚开始,因此对TTV了解也较为粗浅,本文对TTV的发现、病毒学基本特征流行病学及临床诊断、预防等问题进行综述。
姬新颖[8](1999)在《TTV感染、致病性、基因变异和新型肝炎病毒研究方法的探索》文中研究表明不明原因的肝炎——非甲非戊型肝炎在临床肝炎病例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庚型肝炎病毒(HGV)的发现,使未知肝炎的研究又向前迈了一步。但非甲非戊型肝炎中HGV感染的比例仅为10%,说明HGV不是未知肝炎的主要病因,还存在有其它的致病因子。1997年初,我们用非甲非庚型肝炎病人的血清感染猕猴,结果有几只猴子的血清转氨酶持续升高,表明动物有感染,血清中有未知感染因子。1997年底日本发现了TTV,与我们的动物试验结果相吻合。为了解中国不同地区不同人群TTV感染率,我们从新疆、西藏、广西、山东等地区采集血样,根据日本发表的TTV序列设计引物,进行PCR检测,并对部分地区的TTV进行了序列测定;同时,为了解TTV是否有肝脏致病性,我们对从郑州收集来的石蜡包埋肝病理组织进行PCR检测和原位杂交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二种TTV DNA模板提取方法的建立和比较 用二种方法对97份广西肝癌病人的血清TTV-DNA进行提取;用自行设计的引物进行PCR检测,并对5’和3’端非编码区(NCR)的PCR产物进行克隆测序,以确认摸板提取方法、引物和PCR的可靠性。结果为,用玻璃粉法提取模板的PCR阳性率为16.5%(17/97),而STG法阳性率仅为4.1%(4/97)。二者之间有显着的差异(P<0.001)。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二者起始血清的量不同,玻璃粉法为150ul,而STG法仅为50ul。将STG法的血清量改为100ul后取得了稳定的结果。二种方法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当标本血清量很少时可用STG法提取摸板;而玻璃粉法提取核酸特别适合于大量样品的筛查,因为其价格低廉、易于推广普及。将5’和3’NCR序列通过Internet利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提供的网上序列分析软件BLAST与基因库(GenBank)中的序列进行比较、对排,证实我们所测的为TTV序列,与日本株TTV序列的同源性为88%。同时,说明用STG法提取的TTV DNA、设计的引物和所用的PCR系统可以有效地用于检测TTV,为今后利用PCR研究TTV的致病性等提供了条件。 2 部分地区不同人群TTV感染情况及序列变异的分析 ①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不同地区的170份血清进行了TTV-DNA检测。结果显示,TTV的平均感染率为30.6%,不同人群和肝病病人中存在
徐光华,冯继红[9](2000)在《TTV感染临床研究近况》文中研究指明 迄今建立的甲、乙、丙、丁和戊型肝炎的实验室病原学诊断方法尚无法确定10%~20%肝炎病例的病原因子。1995年美国科学家对HGV的发现,使部分非甲-戊型肝炎的病因获得可能的解释,但大量的非甲-戊型肝炎病因仍然未能完全阐明。1997年日本学者在输血后不明原因肝炎病人中发现一种单股DNA病毒,暂称为输血相关病毒(Transfusion transmitted virus,TTV)。初步研究表明,TTV与转氨酶异常有密切关系,现将其临床研究近况综述如下。
凌斌华,庄辉[10](1998)在《庚型肝炎病毒(HGV/GBV-C)致病性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庚型肝炎病毒是近年发现的肝炎相关病毒,在各型人群中感染广泛,供血员中HGV携带率高,但受血者感染率较低,HGV与各型肝炎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目前,HGV的致病性还不清楚,多数学者认为HGV可能不致病或轻微致病。
二、204例非甲、非乙、非丙、非戊型肝炎病例的特征和病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4例非甲、非乙、非丙、非戊型肝炎病例的特征和病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输血传播病毒TTV致病性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对象和方法 |
1.1 对象 |
1.2 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2)戊型肝炎病原学诊断策略初探及江苏农村地区戊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戊型肝炎病毒的生物学特征 |
1.1.HEV的形态特征和理化性质 |
1.2.HEV基因组及其功能 |
1.3.HEV的归类 |
1.4.戊肝病毒的基因型及血清型 |
2.戊型肝炎的临床特征、病理变化和感染进程 |
2.1.临床特征 |
2.2.病理变化 |
2.3.感染进程 |
3.戊型肝炎的实验室诊断 |
3.1.免疫电镜(IEM) |
3.2.免疫荧光镜检(IFM) |
3.3.戊肝的分子生物学检测 |
3.4.检测抗HEV抗体的酶免疫试验(EIAs) |
4.戊型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 |
4.1.戊肝的全球流行概况 |
4.2.戊肝的动物宿主 |
4.3.戊肝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
4.4.戊肝的流行特点 |
5.戊型肝炎疫苗的研究进展 |
5.1.真核细胞表达的重组蛋白 |
5.2.原核细胞表达的重组蛋白 |
5.3.戊肝疫苗临床试验 |
6.本论文研究的思路、目的和意义 |
材料与方法 |
1.材料 |
1.1.主要仪器 |
1.2.主要试剂和材料 |
1.3.常用溶液和培养基的配制 |
2.方法 |
2.1.胶回收Kit回收片段 |
2.2.样品检测 |
2.3.主动监测质量控制 |
2.4.数据处理软件 |
结果与分析 |
第一部分 急性戊肝诊断中不同病原学指标的应用策略研究 |
1.病例来源及确诊 |
1.1.病例来源、入选标准及血清采集 |
1.2.病例确诊标准和确诊流程 |
2.戊肝病例血清学和病原学指标变化趋势 |
3.不同时期标本HEV IgM和PCR诊断的准确性 |
3.1.发病后不同时间标本中HEV RNA的诊断准确性 |
3.2.发病后不同时间标本中HEV IgM抗体的诊断准确性 |
3.3.综合评价 |
4.小结 |
第二部分 江苏农村地区戊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 |
1.自然人群中HEV感染的特征 |
1.1.自然人群中的戊肝病毒感染率 |
1.2.自然人群中的戊肝新感染率 |
2.江苏农村地区疑似急性肝炎发生情况 |
2.1.主动监测系统简介 |
2.2.疑似肝炎病例一般情况 |
2.3.疑似肝炎病例的发现途径 |
2.4.疑似肝炎病例的三间分布 |
2.5.疑似肝炎病例的病因谱分析 |
3.戊型肝炎临床病例的三间分布 |
3.1.年龄性别分布 |
3.2.地区分布 |
3.3.月份分布 |
4.戊肝与非戊肝病例的临床特点比较 |
4.1.症状和体征比较 |
4.2.ALT峰值比较 |
5.源于戊肝病例或亚临床感染病例的HEV株分子进化分析 |
6.小结 |
讨论 |
1.综合应用HEV病原学指标指导临床诊断 |
1.1.PCR引物与抗-HEV抗体检测试剂的评价 |
1.2.戊肝血清学和病原学指标变化趋势 |
1.3.综合应用检测指标指导临床诊断 |
2.散发性戊肝流行病学特征 |
3.江苏农村地区疑似肝炎病因谱 |
3.1.疑似肝炎病例构成 |
3.2.戊肝与其他肝炎临床特点比较 |
4.自然人群戊肝感染情况 |
5.不同基因型的流行情况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TTV家族新成员SEN Virus感染状况和基因序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 中文摘要 |
二、 英文摘要 |
三、 正 文 |
序 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 果 |
讨 论 |
结 论 |
参考文献 |
四、 综 述 |
参考文献 |
五、 致 谢 |
(6)武汉地区散发性戊型肝炎分子流行病学及ORF3功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部分 武汉地区散发性戊型肝炎流行病学及病毒基因型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戊型肝炎患者血清抗HEV-IgA的检测方法的建立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武汉地区戊型肝炎病毒ORF3基因序列准种特点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HEV ORF3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表达及生物学功能初探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1 |
综述2 |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 |
英文缩写 |
附录 |
致谢 |
(8)TTV感染、致病性、基因变异和新型肝炎病毒研究方法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语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回顾 |
主要仪器 |
主要试剂 |
课题设计 |
通用实验方法 |
课题研究报告 |
(一) 新型肝炎病毒TTV感染、致病性和基因变异的研究 |
1 血清TTV DNA二种提取方法的比较 |
2 部分地区不同人群血清TTV感染的调查分析 |
3 用PCR法从石蜡包埋肝组织中检测TTV |
4 用原位杂交法从石蜡包埋肝组织中检测TTV |
5 TTV部分序列变异的研究 |
(二) 附:寻找新型肝炎病毒基因方法的初步探索(概要) |
Ⅰ HGV和HCV cDNA组合文库的建立与鉴定 |
Ⅱ 用减数抑制杂交法寻找新肝炎病毒基因 |
Ⅲ 用代表性差异分析法寻找新肝炎病毒基因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1:综述 |
1 基因疫苗的特点、应用和最新进展 |
2 Internet与生物信息学 |
附-2:个人简历 |
致谢 |
(9)TTV感染临床研究近况(论文提纲范文)
1 TTV的致病性 |
2 TTV与其它肝炎病毒的混合感染 |
3 TTV的感染谱 |
4 TTV与其它疾病的关系 |
四、204例非甲、非乙、非丙、非戊型肝炎病例的特征和病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输血传播病毒TTV致病性的探讨[J]. 傅恩清,白雪帆,王平忠,潘蕾,李光玉,陈红梅,杨为松,周永兴.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2(06)
- [2]戊型肝炎病原学诊断策略初探及江苏农村地区戊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研究[D]. 黄守杰. 厦门大学, 2008(08)
- [3]TTV家族新成员SEN Virus感染状况和基因序列分析[D]. 范骏. 浙江大学, 2001(01)
- [4]庚型肝炎研究新进展[J]. 牛俊奇,梁简. 临床肝胆病杂志, 1997(01)
- [5]己型、庚型及其它新型肝炎病毒研究概况[J]. 聂青和. 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 1997(01)
- [6]武汉地区散发性戊型肝炎分子流行病学及ORF3功能的研究[D]. 陈焰. 华中科技大学, 2006(03)
- [7]辛型肝炎病毒(TTV)与临床[J]. 张金贤,王克利. 口岸卫生控制, 2000(04)
- [8]TTV感染、致病性、基因变异和新型肝炎病毒研究方法的探索[D]. 姬新颖. 第四军医大学, 1999(02)
- [9]TTV感染临床研究近况[J]. 徐光华,冯继红. 陕西医学杂志, 2000(10)
- [10]庚型肝炎病毒(HGV/GBV-C)致病性的研究进展[J]. 凌斌华,庄辉. 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 199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