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光散射技术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郑向江,赵泽娟,满意,霍孟田,杨萍[1](2021)在《暗场光散射技术在肿瘤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总结了运用暗场光散射方法检测脱氧核糖核酸、微小核糖核酸、甲胎蛋白等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基于暗场光散射技术,利用暗视野显微镜能够有效地捕捉探针的散射光信息,一方面靶引发纳米颗粒的聚集,引起散射光颜色的改变,可以对特征光点进行计数,建立起与靶标浓度相关的工作曲线,用来对肿瘤标志物靶标进行定量检测;另一方面与靶标相关的纳米颗粒微环境的改变,会影响散射光谱的变化,特别是强度的改变和峰位置的偏移。分析肿瘤标志物靶标与散射光谱变化的关系,也可以达到检测靶标的目的。
黄丽群[2](2021)在《一种新型凝胶电泳技术05SAR-PAGE的建立、应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蛋白质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是几乎所有生物学过程的基础,表征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已成为后基因组时代的研究重点。蛋白质之间弱相互作用或低聚态的研究也在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常用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手段有分析型超速离心、核磁共振及非变性质谱等,这些方法可以获得精细的蛋白质相互作用信息,但操作流程相对复杂且成本高。如何简单、直观且低成本的鉴定弱相互作用的蛋白质,仍然存在挑战。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生物化学实验室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常用于生物大分子的分离、鉴定及蛋白质复合物的研究。最常见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是SDS-PAGE,能够分离并鉴定蛋白质的分子量大小。由于SDS是一种强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与蛋白质结合后破坏了大部分蛋白质的四级结构,因而SDS-PAGE无法用于研究蛋白质之间的弱相互作用。Native-PAGE是一种非变性凝胶电泳方法,能够在不使蛋白质变性的基础上分离相互作用的蛋白质,但是蛋白质的迁移率受分子量大小、形状及带电荷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无法对蛋白质的分子量进行精确的标定。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浓度为0.05%w/v的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月桂酰肌氨酸钠(Sarkosyl,SAR)应用于凝胶电泳体系,达到了分离及鉴定蛋白质弱相互作用的效果,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概述如下:本文首先以表面活性剂SAR为研究对象,通过液体核磁共振技术发现SAR在溶液中存在两种构象,且SAR与蛋白质的结合没有构象选择性,且浓度为0.05%w/v的SAR对蛋白质的结构影响温和并具有普适性。进一步分析SAR与蛋白质的1H-15N HSQC谱图发现,SAR主要与表面氨基酸结合,不影响蛋白质的折叠状态。在此基础上,用0.05%w/v的SAR替代了传统SDS-PAGE中的0.1%w/v的SDS,制备出了一种新型的温和的凝胶电泳体系05SAR-PAGE。通过对不同分子质量的蛋白质进行05SAR-PAGE实验,发现蛋白质在凝胶中按照分子量大小迁移。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结合的SAR越多,且在凝胶电泳中迁移的速率越快。说明05SAR-PAGE能够用普适的蛋白质Marker对蛋白质分子量进行标定。然后,本文制备了适用于05SAR-PAGE凝胶电泳的蛋白质Marker,一步分离并鉴定了酸性蛋白质PhoBN和碱性蛋白质PhoRCP的同源二聚体;鉴定了酵母细胞中细胞色素C的同源二聚体,三聚体和四聚体,鉴定了膜蛋白CpxA的同源二聚体状态。并将05SAR-PAGE与免疫印迹相结合,鉴定了细胞裂解液中的PhoBN蛋白质的同源二聚体;同时,本文运用05SAR-PAGE方法成功观测到了PhoBN蛋白质的磷酸化态以及细胞色素C的单体和二聚体的甲基化状态。这些结果说明,05SAR-PAGE能够用于分离及鉴定弱相互作用的蛋白质的同源低聚状态及修饰态,具有操作简便,价格低廉,应用范围广的良好特性。最后,我们将05SAR-PAGE与SDS-PAGE结合,建立了新的二维电泳方法,并运用该方法与质谱技术相结合,成功鉴定出了大肠杆菌细胞膜裂解液中的膜蛋白异源复合体CpxA-OmpA。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SAR的性质及SAR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发明了一种比SDS-PAGE成本更低廉的温和的新型凝胶电泳体系05SAR-PAGE。该技术能够用于弱相互作用的蛋白质的同源低聚态,修饰态的鉴定。05SAR-PAGE可以与免疫印迹相结合,还可以与其他的凝胶电泳方法如SDS-PAGE相结合将鉴定尺度拓宽至二维水平,发现并在细胞水平上鉴定出蛋白质的异源复合物。相信经过进一步优化发展的05SAR/SDS-PAGE二维电泳技术将有望被应用于更加复杂的蛋白质复合体的鉴定。
刘娟[3](2020)在《超声光散射技术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超声光散射技术(ultrasound-guided diffuse optical tomography,US-DOT)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CT)疗效的价值。方法:选取乳腺癌NCT患者58例(58个病灶),于首次化疗前和末次化疗后行US-DOT检查,获取肿瘤最大径和血红蛋白浓度(hemoglobin concentration,HBT)。根据实体瘤临床疗效评估标准(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RECIST)将病灶分为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组、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组、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组、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组。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病灶分为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 complete response,pCR)组和非pCR组。分析化疗前后各组HBT与肿瘤最大径的变化情况,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肿瘤HBT变化百分比(△HBT%)与肿瘤最大径变化百分比(△Size%)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HBT%预测NCT有效和pCR的截断值,计算诊断效能。结果:1.58例患者NCT后,临床疗效分组:CR组8例(13.79%),PR组33例(56.90%),SD组17例(29.31%),PD组0例(0.00%);病理疗效分组:pCR组11例(18.97%),非pCR组47例(81.03%)。2.NCT后HBT和肿瘤最大径在CR组、PR组、SD组、pCR组、非pCR组中均低于化疗前,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NCT前后△HBT%、△Size%均于CR组最大,PR组、SD组依次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4.NCT前后△HBT%、△Size%均于pCR组明显大于非pCR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HBT%与△Size%呈高度正相关(r=0.874,P<0.001),肿瘤最大径下降,其HBT值也下降。6.△HBT%预测NCT有效的截断值为22.9%,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72,其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为82.93%、76.47%、89.47%、65.00%、81.03%。7.△HBT%预测NCT实现pCR的截断值为41.1%,AUC为0.942,其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为100.00%、85.11%、61.11%、100.00%、87.93%。结论:1.乳腺癌NCT过程中,△HBT%与化疗疗效成正比,△HBT%同△Size%一样也可用于评估乳腺癌NCT疗效。2.△HBT%可早期预测乳腺癌NCT疗效,并具有明确指标,从而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及患者的个体化治疗。
周娱[4](2020)在《蛋白溶液中粒子间相互作用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食品是一个由蛋白和多糖等多组分构成的复杂体系。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各组分间的相互作用会密切影响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和功能特性。由于组分间相互作用的复杂性,从而加大了研究食品体系中各组分间相互作用的难度。研究蛋白溶液中不同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对食品加工过程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因此,通过研究不同粒子结构(如金属盐、多糖、胶体粒子等)与食品中常见的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对重金属盐的污染、多糖与胶体粒子在食品加工、检测过程中合理运用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因此本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首先以重金属盐YCl3与β-乳球蛋白(BLG)为研究模型,利用静态光散射、荧光光谱、同步荧光、紫外光谱、Zeta电位仪等技术手段研究了不同浓度YCl3对蛋白构象的影响及pH和稀释顺序对YCl3与BLG相互作用的影响。通过静态光散射测得不同浓度YCl3下蛋白的第二维里系数(A2)和相对分子量(Mw)变化。结果表明YCl3的加入导致A2从大于0转变为小于0,表明由于YCl3的加入分子间作用力从排斥转变为吸引,随着YCl3浓度进一步提高,A2(A2<0)的绝对值降低,分子间的吸引力逐渐减小。荧光结果表明蛋白分子的氨基酸残基所处微环境疏水性增强,YCl3与BLG相互作用位点位于酪氨酸残基附近。圆二色谱结果表明蛋白的二级结构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结合荧光结果,猜想YCl3与BLG的结合是特定位置的结合。紫外二阶导光谱r值的降低,也进一步验证了YCl3与BLG之间的相互作用,表明蛋白的氨基酸残基所处环境极性略有降低。通过调整pH和YCl3与蛋白之间的浓度比例可以解吸蛋白表面部分Y3+。随后以多糖(Ficoll-70,Dextran-70)与食品中常见的蛋白(BLG、BSA、lys、OVA、pepsin)为研究模型,利用多糖建立拥挤环境,通过紫外光谱法与荧光光谱法研究其对食品中常见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较高浓度的多糖存在下,蛋白分子氨基酸残基所处微环境发生了变化,极性略有增强,使得蛋白构象发生了变化,不同蛋白的作用位点由于蛋白结构不同而不同。利用DWS扩散光谱仪,从微观的角度上对多糖与蛋白混合体系的流体行为进行监测,发现多糖与蛋白混合体系的自相关函数、均方位移、粘弹性模量、复数模量、复数粘度等与单一的多糖体系有一系列变化。最后以三种胶体粒子(聚苯乙烯微球、聚苯乙烯微球-羧基)与食品中常见的蛋白(BLG、BSA、lys、OVA)为研究模型,利用动态光散射、静态光散射测量蛋白溶液粘度。动态光散射与Zeta电位结果表明,胶体粒子与蛋白存在相互作用,在中性条件下,表面带负电荷较多的粒子与表面带正电荷的蛋白发生聚集并产生大颗粒。静态光散射结果表明,旋转半径Rg随着蛋白浓度的提高没有显着性差异。选择合适的胶体粒子通过动态光散射结合Stokes-Einstein方程测量体系中布朗运动颗粒的衰减时间τ,得到溶液粘度η。为了验证方法的可行性,测得纯水的粘度与文献值相符。通过宏观与微观测得几种蛋白溶液粘度值相比,证明利用胶体粒子所测蛋白溶液粘度值为真实有效。
李沁谊[5](2019)在《土壤矿物界面反应的微观机制 ——非对称杂化轨道的提出、验证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土壤中的任何宏观过程都有它的微观基础。已有研究表明,土壤中离子界面反应深刻影响着介观尺度上的土壤颗粒相互作用,进而影响到土壤团聚体的形成与稳定、土壤结构与孔隙状况、土壤水热溶质传输、土壤侵蚀和农田面源污染等宏观过程的发生。因此,开展离子界面反应与土壤胶体颗粒相互作用的微观机制的研究,对于深刻理解土壤中的各种微观过程如何通过介观尺度上土壤颗粒相互作用进而影响土壤宏观过程的发生,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土壤中的矿物、腐殖质以及微生物等颗粒表面都带有大量电荷,这些电荷将从土壤溶液中吸附反离子而使土壤在宏观上呈现电中性。然而这些吸附态反离子因热运动而以Boltzmann方式分布于颗粒表面附近的空间,导致表面电荷形成的电场并未被充分屏蔽,最终带来的结果是表面附近几十纳米微观空间中存在高达108V·m-1(水介质)或1010 V·m-1(真空介质)的强电场。近期的研究表明,在电场中这些吸附态离子发生了强烈的非经典极化作用,这表明土粒周围的电场可能改变了这些吸附态离子核外电子的能量和量子状态。经典的原子结构理论只考虑了核电荷和核外电子产生的电场对原子电子层结构的影响,而对于土壤这一带电体系有必要同时考虑土粒周围电场对其中的原子(包括颗粒表面原子和吸附态的离子)电子层结构的影响。如果土粒周围的电场对其中原子/离子核外电子的能量和量子状态带来了重要影响,那么这种影响必将深刻地改变土粒表面与土粒周围原子、离子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而调节土壤矿物、腐殖质和微生物等之间的相互作用,最终对土壤宏观现象与过程的发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本论文运用量子力学、分子动力学、周期密度泛函、离子吸附融合置换以及动态激光散射等理论与方法,从亚原子尺度到原子/分子尺度、再到介观尺度开展研究工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多尺度关联分析,揭示了土壤电场对土壤矿物表面原子轨道和吸附态阳离子轨道带来了重要的改变,进而发现了土壤矿物颗粒表面反应(包括界面原子、离子和水分子)的新机制,提出了土壤矿物颗粒相互作用能的测定方法,阐明了土粒界面反应新机制如何影响并控制了土壤颗粒间的相互作用;本论文提出了外电场中原子/离子外层轨道的非对称杂化新理论,并从分子动力学模拟、周期密度泛函分析和界面反应能的实验测定三个方面验证了该理论,进而在离子和水界面吸附以及土壤颗粒间相互作用等方面得到了成功的应用。本论文得到了如下结果:(1)土壤颗粒表面电荷形成的非对称电场使其中的离子或原子轨道发生重大的改变,并形成非对称杂化轨道。对于外层电子具有2s2p轨道的离子/原子(如-N、-O、-F、Na+和Mg2+等)和3s3p的离子/原子(如-P、-S、-Cl、K+和Ca2+等)所形成的杂化轨道的性质完全不同,这决定了它们具有不同的界面反应活性和会发生不同性质的界面反应。通过Na+和K+在蒙脱石表面的反应讨论了非对称杂化轨道理论在土壤黏土矿物界面反应中的应用,并做出了以下推断:(1)Na+在蒙脱石表面上的作用位能来自两个方面:经典的库伦作用位能和非对称杂化而增强了的偶极子作用位能,而K+在蒙脱石表面上的作用位能来自三个方面:经典的库伦作用位能、非对称杂化而增强了的偶极子作用位能(是Na+的2.067倍)和非对称杂化的共价作用位能(或称极化诱导共价作用能);(2)无论在多强的电场条件下,Na+不会与蒙脱石表面-O发生共价性相互作用,而当电场足够强时,K+可与蒙脱石表面-O发生共价性相互作用;(3)K+在蒙脱石表面上的作用位能远远高于Na+。(2)非对称杂化轨道理论及上述理论推测从Na+-和K+-蒙脱石表面吸附能的激光散射测定和密度泛函分析两个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验证。色散矫正的密度泛函分析结果表明:无论电场多强,Na+没有与蒙脱石表面-O发生共价性相互作用;当没有外电场或外电场很弱时,K+也没有与蒙脱石表面-O发生共价性相互作用;当电场足够强时,K+与蒙脱石表面-O发生共价性相互作用,而且发现其相对能只有-14.2 kJ·mol-1。因此所形成的共价键强度的确显着低于经典的共价键。色散矫正的密度泛函分析结果与蒙脱石表面非对称电场中离子和原子非对称杂化理论所做出的推断相吻合。基于激光散射技术的凝聚活化能实验数据得到的Na+和K+两种离子在蒙脱石表面上的吸附能表明:K+在蒙脱石表面上的总位能的确远高于Na+;Na+在蒙脱石表面上的作用位能来自于两个部分:经典的库伦作用位能和非对称杂化而增强了的偶极子作用位能;K+在蒙脱石表面上的作用位能的确来自三个部分:经典的库伦作用位能、非对称杂化而增强了的偶极子作用位能和极化诱导共价作用能;K+在蒙脱石表面上的共价作用位能远远低于经典的共价作用能,这印证了理论分析所展现出的这一新型共价作用:极化诱导共价作用的基本特点。因此,激光散射实验结果与蒙脱石表面非对称电场中离子和原子非对称杂化所做出的理论推断吻合。(3)基于非对称杂化轨道理论,本论文建立了使用动态光散射技术测定土粒相互作用的范德华引力位能的方法。首先,本研究建立了复杂组分体系颗粒的平均凝聚速率与范德华引力位能之间的数学关系式,因此理论上可以通过凝聚平均速率的动态光散射测定来实现范德华引力位能的测定。采用所建立的方法,我们成功实现了多分散体系蒙脱石颗粒在四种不同的电解质溶液中的范德华引力位能的测定。在NaCl、KCl、MgCl2和CaCl2溶液中得到的蒙脱石颗粒间的范德华引力位能分别为:-16564、-18801、-17355和-18547 J·mol-1,或者按单个颗粒计算的颗粒间引力位能分别为:-6.802、-7.588、-7.005和-7.486 kT。其平均值为-17817±857 J·mol-1或者-7.22±0.304 kT,误差只有4.22%。尽管此方法可以在不同电解质条件下测定颗粒间的范德华引力位能,但KCl溶液是最佳的选择。本论文所建立的方法在理论上适用于土壤这样的复杂组分的测定。(4)基于非对称杂化轨道理论,本论文开展了土壤矿物表面与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研究。通过云母表面水分子吸附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发现,云母表面的水分子在结构、动力学性质及稳定性等方面与本体水溶液有着显着不同。云母表面水分子氢键网络随着云母表面电荷密度的增大逐渐由水分子和水分子之间的氢键转变为水分子和云母表面-O之间的氢键。电荷密度在水分子和云母之间的界面反应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低电荷密度时的界面水分子呈现出“液态”的性质,而在高电荷密度时的界面水分子呈现出“固态”的性质。然而,在经典理论中,表面O原子的孤对电子活性很低,不具备与H2O形成氢键的能力。但是,云母表面的强电场导致表面O原子外层轨道发生非对称杂化,提高了其活性并使孤对电子能够部分进入水分子H原子的空轨道区域,进而在云母表面O原子与水分子的H原子间产生强的氢键作用。因此,云母表面O原子的非对称杂化轨道在云母与水分子相互作用中扮演了极其关键的角色。(5)基于非对称杂化轨道理论,开展了Pb2+/Na+、Pb2+/Cs+、Pb2+/Cd2+、Na+/Cs+等在云母/水界面吸附的分子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当云母表面具有很高的电荷密度(或电场强度)时,单一体系以及混合体系的Pb2+、Na+、Cs+、Cd2+等离子都发生了内圈吸附;而当云母表面的电荷密度很低时,这些离子都只有外圈或以外圈为主的吸附。研究还表明,虽然矿物表面O原子具有孤对电子,而重金属离子有空轨道,但在外电场很弱的情况下这些重金属离子依然不会与O原子发生配位作用(内圈吸附)。另一方面,虽然在经典理论中Na+和Cs+等离子在矿物表面只能发生静电吸附,但本研究表明,当外电场足够强时,这些碱金属离子同样可以发生内圈吸附。因此,这些结果通过建立的非对称轨道杂化理论给出了合理的解释。(6)基于非对称杂化轨道理论,开展了可变电荷(水合二氧化硅)和恒电荷(蒙脱石)颗粒表面上碱金属离子的吸附动力学研究。研究发现了新的离子界面吸附机理,明确了不同体系中离子界面吸附力的来源,定量区分了离子各吸附力对其吸附能的贡献。碱金属离子在蒙脱石表面有四种不同作用力:静电作用、非经典极化作用、极化诱导共价作用以及色散作用。非经典极化作用以及极化诱导共价作用来自于本研究提出的离子/原子外层电子轨道的非对称杂化作用。而在二氧化硅表面,碱金属离子的界面反应只有两个经典作用力,静电作用和色散作用力,表明水合二氧化硅表面O原子的外层轨道没有发生非对称杂化。进一步指出,水合二氧化硅表面O原子外层轨道不发生非对称杂化的原因是:表面负电场的场源就在O原子上(因负电荷来自于羟基上氢解离),因此该电场对于二氧化硅表面O原子而言并非外电场。但是,层状铝硅酸盐矿物负电场的场源位于四面体或八面体中心,所以这个电场对于硅酸盐矿物表面O原子而言是外电场。(7)通过对蒙脱石颗粒表面重金属离子和碱土金属离子的界面吸附研究和在各离子作用下的蒙脱石颗粒凝聚实验发现,在土壤黏土矿物体系中,不论是H+、碱金属离子、碱土金属离子还是重金属离子,其离子/原子外层轨道的非对称杂化决定了这些离子的界面反应方式,而正是基于非对称杂化的界面反应机制决定了土壤矿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以本论文以黏土矿物为研究对象,系统性验证了土壤中离子/原子外层轨道的非对称杂化在土壤颗粒相互作用中的重要性。由于在土壤矿物表面附近非对称电场中所发生的离子/原子轨道的非对称杂化作用,使得碱金属、碱土金属和重金属离子在土壤矿物表面的反应都可能包含静电、非经典极化、色散、极化诱导共价和极化增强配位等多种作用。基于上述结果,我们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土壤矿物表面电荷产生的电场改变了附近离子/原子的电子轨道,并形成了非对称杂化轨道;(2)由于非对称杂化作用,离子或分子的界面反应出现了三种新的作用力:非经典极化作用力、极化诱导共价作用力和极化增强配位作用力。如果加上静电和色散两种经典力,那么可以将离子界面作用力扩展到了五种;(3)土壤非对称电场中的非对称杂化作用主导了离子/分子在土粒表面上的反应类型、方式与强度,进而控制了土壤矿物颗粒间相互作用的类型、方式与强度。
刘珂,高金燕,袁锦,陈红兵,佟平[6](2016)在《动静态光散射技术在蛋白质研究中的应用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动静态光散射技术是研究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尺寸、分布、形态及构象的一种重要手段,以其快速、便捷、对样品无干扰等特点,逐步深入到生化、物理、医药病理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简要阐述了光散射技术的发展,主要介绍了动静态光散射技术的原理,从流体力学半径、重均分子量、均方根回旋半径以及渗透第二维里系数4个重要的物理参数出发,对近年来动静态光散射技术在蛋白质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调研和综述,并对该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丁晓春,陈维信,李雪萍[7](2016)在《蛋白质相互作用试验技术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大多数表型功能的形成与蛋白质和基因产生的相互作用有关。蛋白质相互作用(PPI,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是研究蛋白质功能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发展较快。该技术在预测目的蛋白功能和基因功能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分为3类:体内试验、体外试验、模拟生物学试验。本文比较了这些试验方法各自的特点及局限性,综述了蛋白质相互作用试验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并对该技术研究进行了展望。
段辉,刘兰,刘振林,蔡兴[8](2015)在《基于共振光散射技术的生物化学和分析化学检测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文章综述了共振光散射探针的应用技术与原理,探讨了探针类化合物在蛋白质、核酸及痕量金属离子的检测方法及影响因素,为蛋白质和核酸分析方法的建立、螺旋结构及生物化学的研究提供思路,为提升金属离子检测限提供方法和依据.
夏晓姗[9](2014)在《共振光散射技术在核酸分析中的研究及其应用》文中提出核酸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和基因表达的物质基础,在生物的生长、发育等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核酸的研究逐渐成为生命科学中的活跃领域,核酸的定量测定是分子生物学领域研究的基础,而核酸与小分子的相互作用研究,对发现新药物和在基因水平上疾病的治疗,尤其是药物分子的作用机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一直是人们关注和研究的课题之一。本论文以建立对核酸和有机染料及药物痕量组分的分析为目的,建立了测定核酸的共振光散射新方法,并对各实验条件进行研究和优化,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创新性研究工作。1.研究了吖啶橙与酵母核糖核酸相互作用的共振光散射光谱(RLS)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特征,建立了测定酵母核糖核酸的新分析方法。在碱性条件下,酵母核糖核酸与吖啶橙相互作用,在333nm处产生显着增强的散射信号。共振光散射增强的程度与酵母核糖核酸的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测定酵母核糖核酸的线性范围为0.0515.0μg/mL,检出限为0.017μg/mL。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将该法用于合成样品中酵母核糖核酸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2.将4-氨基安替比林(4-AAP)用于酵母核糖核酸的共振光散射测定。在pH=4.78的缓冲溶液中,酵母核糖核酸的加入导致4-氨基安替比林在472nm处共振光散射的增强,其增强强度与酵母核糖核酸的浓度呈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酵母核糖核酸的共振光散射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2518.0μg/mL,检出限为0.23μg/mL。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线性范围宽,检出限低的特点。3.研究了溴酚蓝(BPB)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MAB存在下与核酸的共振光散射光谱。在pH=4.78的条件下,溴酚蓝和表面活性剂在核酸分子表面上发生聚集,形成了核酸-CTMAB-溴酚蓝缔合物聚集体。在形成缔合物的过程中,CTMAB缩短了溴酚蓝与核酸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共振光散射的增强程度与核酸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一种新的测定核酸的共振光散射法。yRNA与DNA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1510.0μg/mL和1.010.0μg/mL,检出限分别为0.12μg/mL和0.23μg/mL。
宋林[10](2013)在《共振光散射技术在蛋白质分析检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共振光散射技术是上个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门新型的检测技术,因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快速、光谱具有特征性而备受广大分析工作者的关注。目前该技术已应用于材料科学、天文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以及分析化学等多个领域的分析检测工作。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血清蛋白在生物体内起着运输、免疫、维持体内渗透压、缓冲和营养等作用。因此、准确的对血清蛋白的含量检测,对疾病的诊断在生物医学上有着重要的意义。研究小分子与血清蛋白的作用机理,对揭示血清蛋白的运输机理,对药物的运输和药效研究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本论文的工作主要包括两大方面:第一:建立了三种检测血清白蛋白(BSA)的新方法;第二:考察了两种小分子与牛血清白蛋白的作用机理。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如下:(1)建立了孔雀石绿与Zn(Ⅱ)、刚果红与Cu(Ⅱ)和樱桃红体系三种检测BSA的新方法,其共振光散射增强信号分别位于372nm、532nm与340nm处。线性方程分别为:IRLS=20.3+0.82ρ(μg/mL)、IRLS=145.8+210.3ρ(μg/mL)、IRLS=1187.9+32.16ρ(μg/mL),线性范围为0.125μg/mL、02.0μg/mL、1.060.0μg/mL,检出限分别为0.06μg/mL、0.005μg/mL、0.15μg/mL。据此建立了牛血清白蛋白的RLS检测新方法,三种新的检测方法对合成样进行加标回收实验,RSD值均小于3.0%,结果令人满意。(2)利用荧光光谱法、同步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光谱法分别研究了药物分子头孢曲松钠(CS)、四碘荧光素钠(FSS)和BSA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CS对BSA的荧光淬灭为静态淬灭,由热力学参数的变化表明他们之间的作用力主要是静电作用力,可能还存在疏水作用力。同步荧光光谱表明,CS与BSA的结合位点应该在BSA的色氨酸附近,并且CS的结合使BSA的构象发生了变化。根据偶极-偶极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计算得出CS与BSA之间的结合距离为4.61nm,CS使BSA荧光淬灭属于非辐射能量转移。TSS对BSA的荧光淬灭为静态淬灭,由热力学参数的变化表明ΔH <0、 ΔS>0它们之间的作用力为静电作用力。同步荧光光谱表明,TSS与BSA的结合位点应该在BSA的色氨酸附近,并且TSS的结合使BSA的构象发生了变化。根据偶极-偶极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计算得出TSS与BSA之间的结合距离为2.95nm,TSS使BSA荧光淬灭属于非辐射能量转移。
二、光散射技术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光散射技术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暗场光散射技术在肿瘤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暗场光散射技术在DNA检测中的应用 |
2 暗场光散射技术在miRNA检测中的应用 |
3 暗场光散射技术在蛋白类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 |
4 暗场光散射技术在胞外囊泡检测中的应用 |
5 结语 |
(2)一种新型凝胶电泳技术05SAR-PAGE的建立、应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蛋白质凝胶电泳技术概述 |
1.1.1 蛋白质凝胶电泳技术的发展 |
1.1.2 聚丙烯酰胺凝胶的形成机理 |
1.1.3 电泳迁移率的影响因素 |
1.1.4 蛋白质及多肽的凝胶电泳技术及检测 |
1.1.5 非变性凝胶电泳 |
1.2 表面活性剂概述 |
1.2.1 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概念 |
1.2.2 表面活性剂的结构 |
1.2.3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
1.2.4 表面活性剂胶束化行为 |
1.2.5 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
1.3 蛋白质聚合体概述 |
1.3.1 蛋白质四级结构的分类及其生物学意义 |
1.3.2 蛋白质聚合体的鉴定方法 |
1.4 液体核磁共振技术概述 |
1.4.1 核磁共振的原理 |
1.4.2 常见的核磁共振观测参数 |
1.4.3 液体NMR技术在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的应用 |
第2章 SAR溶液构象的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与仪器 |
2.2.2 样品的配制 |
2.2.3 NMR实验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SAR在溶液中存在两种构象 |
2.3.2 SAR的临界胶束浓度 |
2.4 小结 |
第3章 SAR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机理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与仪器 |
3.2.2 蛋白质样品制备 |
3.2.3 NMR实验 |
3.2.4 凝胶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蛋白质对SAR的结合无构象选择性 |
3.3.2 0.05% w/v SAR对蛋白质的结构影响温和 |
3.3.3 SAR与蛋白质结合比例的探究 |
3.4 小结 |
第4章 05SAR-PAGE在一维电泳中的应用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与仪器 |
4.2.2 实验试剂 |
4.2.3 蛋白质的表达与纯化 |
4.2.4 制备细胞裂解液 |
4.2.5 制备全膜裂解液 |
4.2.6 Western Blotting实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05SAR-PAGE分离蛋白质寡聚体 |
4.3.2 05SAR-PAGE分离蛋白质修饰态 |
4.3.3 05SAR-PAGE结合Western Blotting实验 |
4.4 小结 |
第5章 二维05SAR/SDS-PAGE鉴定CPXA的复合物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材料与仪器 |
5.2.2 蛋白质样品的制备 |
5.2.3 BCA法测蛋白质浓度 |
5.2.4 2D 05SAR/SDS-PAGE凝胶电泳策略 |
5.2.5 质谱测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全膜裂解液的蛋白质浓度测定 |
5.3.2 05SAR-PAGE鉴定膜裂解液中CpxA的复合物 |
5.3.3 2D 05SAR/SDS-PAGE鉴定膜裂解液中CpxA的复合物 |
5.3.4 质谱结果 |
5.4 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6.2.1 改良SAR的结构 |
6.2.2 05SAR-PAGE用于鉴定原位水平的蛋白质低聚态及修饰态 |
6.2.3 05SAR-PAG与二维电泳、质谱相结合用于鉴定大分子复合物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全文英文简写对照表 |
附录B 05SAR/SDS-PAGE中CPXA复合物质谱鉴定结果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超声光散射技术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一般资料 |
2.2 仪器与方法 |
2.3 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标准 |
2.3.1 影像学评估标准 |
2.3.2 病理学评估标准 |
2.4 技术路线 |
2.5 统计学处理 |
第三章 结果 |
3.1 一般特征 |
3.2 化疗前后各组肿瘤最大径、HBT的变化情况 |
3.2.1 化疗前后各组肿瘤最大径变化的组内比较 |
3.2.2 化疗前后各组肿瘤HBT变化的组内比较 |
3.2.3 化疗前后各组△Size%的组间比较 |
3.2.4 化疗前后各组△HBT%的组间比较 |
3.2.5 化疗前后US-DOT图像示例 |
3.3 相关性分析 |
3.4 ROC曲线分析 |
3.4.1 △HBT%预测NCT有效的ROC曲线分析 |
3.4.2 △HBT%预测NCT实现pCR的 ROC曲线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蛋白溶液中粒子间相互作用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蛋白质基本信息 |
1.2.1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 |
1.2.2 蛋白质功能特性 |
1.3 蛋白质分子构象的研究方法 |
1.3.1 荧光光谱法 |
1.3.2 紫外光谱法 |
1.3.3 Zeta电位测定技术 |
1.3.4 圆二色谱法(CD) |
1.3.5 静态光散射技术(SLS) |
1.3.6 微流变 |
1.4 食品体系中几种不同结构的粒子 |
1.4.1 金属离子 |
1.4.2 多糖 |
1.4.3 胶体粒子 |
1.5 本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2 重金属离子Y~(3+)与β-乳球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样品制备 |
2.3.2 静态光散射测定 |
2.3.3 荧光光谱测定 |
2.3.4 同步荧光测定 |
2.3.5 荧光量子产率测定 |
2.3.6 荧光寿命测定 |
2.3.7 圆二色谱测定 |
2.3.8 紫外吸收光谱及其二阶导图谱测定 |
2.3.9 Zeta电位测定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Y~(3+)对BLG第二维里系数(A2)和相对分子量(Mw)的影响 |
2.4.2 Y~(3+)对BLG荧光光谱的影响 |
2.4.3 Y~(3+)对BLG同步荧光的影响 |
2.4.4 Y~(3+)对BLG荧光量子产率的影响 |
2.4.5 Y~(3+)对BLG荧光寿命的影响 |
2.4.6 Y~(3+)对BLG圆二色谱CD的影响 |
2.4.7 Y~(3+)对BLG紫外吸收光谱及其二阶导的影响 |
2.4.8 Zeta电位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3 多糖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及其应用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样品制备 |
3.3.2 紫外光谱测定 |
3.3.3 荧光发射光谱测定 |
3.3.4 同步荧光测定 |
3.3.5 荧光量子产率测定 |
3.3.6 DWS微流变测定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多糖Ficoll-70 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 |
3.4.2 多糖Dextran-70 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 |
3.4.3 多糖作用下蛋白溶液的微流变行为 |
3.5 本章小结 |
4 胶体粒子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及其应用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样品制备 |
4.3.2 紫外光谱测定 |
4.3.3 动态光散射粘度测定 |
4.3.4 胶体粒子Zeta电位测定 |
4.3.5 静态光散射Rg的测定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蛋白质与胶体粒子动态光散射自相关函数分析 |
4.4.2 蛋白质与胶体粒子混合体系粒径分布分析 |
4.4.3 三种胶体粒子的Zeta电位值测定结果分析 |
4.4.4 液体分散体系中胶体粒子Rg测定分析 |
4.4.5 粘度测定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和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论文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土壤矿物界面反应的微观机制 ——非对称杂化轨道的提出、验证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土壤中离子界面反应研究 |
1.1.1 土壤中离子界面反应热力学的经典理论 |
1.1.2 土壤中离子界面反应热力学的Hofmeister效应 |
1.1.3 离子界面吸附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及其在土壤/黏土体系中的应用 |
1.1.4 土壤中离子界面反应动力学 |
1.1.5 考虑Hofmeister效应的离子吸附动力学 |
1.2 土壤中胶体颗粒相互作用与土壤胶体颗粒凝聚机制研究 |
1.2.1 土壤胶体的类型以及性质 |
1.2.2 土壤胶体双电层理论与Hofmeister效应 |
1.2.3 土壤胶体颗粒相互作用的DLVO理论与Hofmeister效应 |
1.3 结语 |
第2章 绪论 |
2.1 立题依据 |
2.2 研究目标 |
2.3 研究内容 |
2.3.1 电场与非经典极化作用下的离子/水分子界面吸附研究 |
2.3.2 电场与非经典极化作用下,土壤矿物颗粒相互作用研究 |
2.3.3 电场与非经典极化作用下,离子界面反应与土壤矿物颗粒相互作用的关联研究 |
2.4 技术路线 |
第3章 土壤/矿物表面非对称电场中离子/原子轨道的非对称杂化及其对界面反应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非对称电场中离子轨道非对称杂化的量子力学理论 |
3.2.1 无外电场时离子/原子电子饱和下的外层轨道薛定谔(Schr(?)dinger)方程的解 |
3.2.2 非对称外电场中离子/原子电子饱和下的外层轨道薛定谔(Schr(?)dinger)方程的解:非对称杂化轨道 |
3.3 非对称电场中的非对称杂化轨道理论在“金属离子-黏土矿物”界面反应中的一个应用 |
3.4 小结 |
第4章 Na~+和K~+在蒙脱石界面的反应:非对称杂化轨道理论的验证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动态光散射(DLS)测定 |
4.2.3 临界凝聚浓度(CCC)和凝聚活化能的计算 |
4.2.4 密度泛函分析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Na~+和K~+在蒙脱石表面吸附反应的周期性密度泛函分析结果 |
4.3.2 Na~+和K~+在蒙脱石表面吸附的激光散射实验结果 |
4.4 小结 |
第5章 基于非对称杂化轨道理论:矿物(土壤)胶体颗粒间引力位能测定的原理及方法研究 |
5.1 引言 |
5.2 理论 |
5.3 材料与方法 |
5.3.1 材料 |
5.3.2 动态光散射方法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蒙脱石悬液的凝聚动力学 |
5.4.2 蒙脱石颗粒相互作用中的范德华能 |
5.4.3 测定方法的可靠性检验 |
5.4.4 测定方法的优缺点分析 |
5.5 小结 |
第6章 土壤矿物界面反应中水分子结构、动力学以及稳定性 |
6.1 引言 |
6.2 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界面水分子的取向 |
6.3.2 氢键网络的转换 |
6.3.3 界面水分子的稳定性 |
6.4 小结 |
第7章 云母表面单/双金属离子吸附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
7.1 引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模拟体系设定 |
7.2.2 模拟参数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单一离子体系 |
7.3.2 混合体系 |
7.4 小结 |
第8章 基于非对称杂化的可变电荷/恒电荷矿物中离子界面反应机制的比较研究 |
8.1 引言 |
8.2 材料与方法 |
8.2.1 材料与样品的制备 |
8.2.2 离子交换吸附动力学 |
8.2.3 动力学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
8.3 结果与讨论 |
8.3.1 二氧化硅-H~+饱和样上的离子交换动力学 |
8.3.2 二氧化硅-K~+饱和样上的离子吸附动力学 |
8.3.3 二氧化硅-H~+饱和样与二氧化硅-K~+饱和样上所得结果的比较分析 |
8.3.4 pH=8.5 时蒙脱石-K~+饱和样上的离子交换吸附动力学 |
8.3.5 离子在pH=8.5 时的蒙脱石-K~+与二氧化硅-K~+表面吸附的比较分析 |
8.4 小结 |
第9章 界面反应中离子非对称杂化对黏土颗粒相互作用的影响 |
9.1 引言 |
9.2 材料与方法 |
9.2.1 蒙脱石-Na~+与蒙脱石-K~+饱和样的制备 |
9.2.2 动态光散射测定 |
9.2.3 离子吸附动力学测定 |
9.2.4 实验条件 |
9.2.5 凝聚实验中的离子类型与电解质浓度设置 |
9.2.6 离子吸附动力学实验中的离子类型与电解质浓度设置 |
9.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9.3.1 pH=6.0时Na~+、K~+、Cs~+和H~+引发蒙脱石颗粒凝聚 |
9.3.2 pH=6.0时Na~+、K~+、Cs~+和H~+在蒙脱石颗粒表面上的吸附反应对蒙脱石颗粒相互作用的影响 |
9.3.3 pH=6.0时Ca~(2+)、Cd~(2+)、Zn~(2+)、Cu~(2+)和Pb~(2+)引发蒙脱石颗粒凝聚 |
9.3.4 pH=6.0时Ca~(2+)、Cd~(2+)、Zn~(2+)、Cu~(2+)和Pb~(2+)在蒙脱石颗粒表面上的吸附反应对蒙脱石颗粒相互作用的影响 |
9.4 小结 |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结论 |
10.2 创新点 |
10.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
(6)动静态光散射技术在蛋白质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光散射技术基本原理 |
1.1 动态光散射技术基本原理 |
1.2 静态光散射技术基本原理 |
2 光散射技术在蛋白质研究中的应用 |
2.1 蛋白质的分子形态及构象方面的应用 |
2.2 蛋白质均一性和稳定性检测方面的应用 |
2.3 蛋白质结晶方面的应用 |
2.4 医学免疫方面的应用 |
3 展望 |
(7)蛋白质相互作用试验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活体外研究蛋白质互作的方法 |
1.1串联亲和纯化技术(Tandem affinity purification,TAP) |
1.2亲和色谱分析法(Affinity chromatography analysis,ACA) |
1.3免疫共沉淀技术(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 |
1.4其他方法 |
2活体内研究蛋白质互作的技术 |
3计算机生物模拟技术 |
3.1基于结构的预测方法 |
3.2基于序列的预测方法 |
3.3基于基因融合的方法 |
3.4基于基因表达的方法 |
3.5常用的蛋白互作预测工具 |
4展望 |
(8)基于共振光散射技术的生物化学和分析化学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有机染料分子聚集的共振光散射技术 |
2 在蛋白质测定中共振光散射探针的应用 |
3 在核酸分析中共振光散射探针的应用 |
4 共振光散射探针在痕量金属离子测定中的应用 |
(9)共振光散射技术在核酸分析中的研究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核酸的发展史 |
1.3 核酸的基本结构 |
1.3.1 DNA 的一级结构 |
1.3.2 DNA 的二级结构 |
1.3.3 DNA 的三级结构 |
1.3.4 RNA 的结构 |
1.4 核酸的检测方法 |
1.4.1 紫外吸收法 |
1.4.2 定磷、定糖法 |
1.4.3 分光光度法 |
1.4.4 荧光光度法 |
1.4.5 毛细管电泳法 |
1.4.6 电化学发光法 |
1.4.7 高效液相色谱法 |
1.4.8 共振光散射法 |
1.5 共振光散射技术及其发展 |
1.5.1 共振光散射的定义 |
1.5.2 共振光散射技术的发展 |
1.5.3 共振光散射的基本原理 |
1.5.4 共振光散射的定量基础 |
1.6 共振光散射技术在核酸分析中的应用 |
1.6.1 有机染料作为共振光散射探针在核酸分析中的应用 |
1.6.2 金属离子作为共振光散射探针在核酸分析中的应用 |
1.6.3 表面活性剂作为共振光散射探针在核酸分析中的应用 |
1.6.4 药物作为共振光散射探针在核酸分析中的应用 |
1.7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目的 |
1.8 共振光散射技术的前景与展望 |
第二章 吖啶橙与酵母核糖核酸作用的共振光散射研究及其应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和试剂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体系的共振光散射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2.3.2 实验条件优化 |
2.3.2.1 反应酸度的选择 |
2.3.2.2 吖啶橙浓度及用量对体系 RLS 强度的影响 |
2.3.2.3 试剂加入顺序的影响 |
2.3.2.4 静置时间的影响 |
2.3.2.5 离子强度的影响 |
2.3.2.6 共存物质的影响 |
2.3.2.7 线性范围、检出限及相关系数 |
2.3.2.8 合成样品的测定 |
2.4 结论 |
第三章 4-氨基安替比林与酵母核糖核酸作用的共振光散射研究及其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和试剂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体系的共振光散射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3.3.2 实验条件优化 |
3.3.2.1 反应酸度的选择 |
3.3.2.2 4-氨基安替比林浓度及用量对体系 RLS 强度的影响 |
3.3.2.3 试剂加入顺序的影响 |
3.3.2.4 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的影响 |
3.3.2.5 离子强度的影响 |
3.3.2.6 共存物质的影响 |
3.3.2.7 线性范围、检出限和相关系数 |
3.3.2.8 合成样品的测定 |
3.4 结论 |
第四章 溴酚蓝-CTMAB 配合物与核酸作用的共振光散射研究及其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仪器和试剂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体系的共振光散射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4.3.2 实验条件优化 |
4.3.2.1 反应酸度的选择 |
4.3.2.2 溴酚蓝浓度及用量对体系 RLS 强度的影响 |
4.3.2.3 表面活性剂浓度及用量对体系 RLS 强度的影响 |
4.3.2.4 试剂加入顺序的影响 |
4.3.2.5 静置时间的影响 |
4.3.2.6 离子强度的影响 |
4.3.2.7 共存物质的影响 |
4.3.2.8 线性范围、检出限和相关系数 |
4.3.2.9 合成样品的测定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目录 |
(10)共振光散射技术在蛋白质分析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
1.2.1 蛋白质的结构 |
1.2.1.1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Primary Structure) |
1.2.1.2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Secondary Structure) |
1.2.1.3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Tertiary Structure) |
1.2.1.4 蛋白质的四级结构(Quaternary Structure) |
1.2.1.5 血清蛋白(SA)介绍 |
1.2.1.6 人血清白蛋白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构对比 |
1.2.2 蛋白质的功能 |
1.2.2.1 结构功能 |
1.2.2.2 催化调节功能 |
1.2.2.3 运输功能 |
1.2.2.4 防御功能 |
1.2.2.5 储能功能 |
1.3 共振光散射技术的发展历史 |
1.4 共振光散射光谱法 |
1.4.1 瑞利散射技术 |
1.4.2 共振光散射 |
1.4.3 共振光散射技术的原理 |
1.4.4 共振光散射的定量基础 |
1.5 共振光散射技术在蛋白质分析检测的研究 |
1.5.1 染料作为共振光散射探针对血清蛋白的检测研究 |
1.5.2 纳米粒子作为共振光散射探针对血清蛋白的检测研究 |
1.5.3 表面活性剂作为共振光散射探针对血清蛋白的检测研究 |
1.6 本论文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 |
1.7 共振光散射技术的前景与展望 |
第二章 孔雀石绿-锌-牛血清白蛋白体系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研究及其分析应用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与试剂 |
2.2.2 试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同步荧光光谱和电子吸收光谱 |
2.3.2 实验条件优化 |
2.3.2.1 反应酸度的选择 |
2.3.2.2 缓冲液用量的选择 |
2.3.2.3 孔雀石绿浓度的选择 |
2.3.2.4 金属离子用量的选择 |
2.3.2.5 离子强度的影响 |
2.3.2.6 试剂加入顺序的影响 |
2.3.2.7 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的影响 |
2.3.2.8 共存物质的影响 |
2.3.3 方法的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
2.3.4 样品分析与回收率测定 |
2.4 结论 |
第三章 刚果红-Cu(Ⅱ ) 体系共振光增强对牛血清白蛋白的检测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与试剂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同步荧光光谱和电子吸收光谱 |
3.3.2 实验条件的优化 |
3.3.2.1 缓冲溶液 pH 值的影响 |
3.3.2.2 缓冲液用量的选择 |
3.3.2.3 刚果红浓度的选择 |
3.3.2.4 Cu(Ⅱ )浓度的选择 |
3.3.2.5 试剂加入顺序的影响 |
3.3.2.6 电解质 NaCl 的影响 |
3.3.2.7 乙醇的影响 |
3.3.2.8 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的影响 |
3.3.2.9 共存物质的影响 |
3.3.3 标准曲线与检出限 |
3.3.4 样品分析与回收率测定 |
3.4 结论 |
第四章 樱桃红共振光散射光谱法测定牛血清白蛋白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仪器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和讨论 |
4.3.1 RLS 光谱图与电子吸收光谱图 |
4.3.2 条件的优化 |
4.3.2.1 pH 值的影响 |
4.3.2.2 缓冲溶液用量的影响 |
4.3.2.3 樱桃红浓度的影响 |
4.3.2.4 樱桃红用量的影响 |
4.3.2.5 电解质 NaCl 的影响 |
4.3.2.6 乙醇的影响 |
4.3.2.7 试剂加入顺序的影响 |
4.3.2.8 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的影响 |
4.3.2.9 共存物的影响 |
4.3.3 标准曲线与检出限 |
4.3.4 样品分析与回收率测定 |
4.4 结论 |
第五章 分子荧光法研究头孢曲松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5.2.2 试验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Tris-HCl 缓冲液的量对 BSA 荧光强度的影响 |
5.3.2 头孢曲松钠与牛血清白蛋白淬灭作用的研究 |
5.3.3 头孢曲松钠对 BSA 淬灭机理的研究 |
5.3.4 CS 与 BSA 之间的结合常数 KA以及结合位点数 n 的确定 |
5.3.5 CS 与 BSA 之间作用力类型的确定 |
5.3.6 同步荧光光谱研究 CS 对 BSA 构象的影响 |
5.3.7 CS 与 BSA 结合距离的计算 |
5.4 结论 |
第六章 四碘荧光素钠与牛血清作用的机理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6.2.2 试验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TSS 与牛血清白蛋白淬灭作用的研究 |
6.3.2 TSS 的 BSA 淬灭机理的研究 |
6.3.3 TSS 与 BSA 之间的结合常数 KA以及结合位点数 n 的确定 |
6.3.4 TSS 与 BSA 之间作用力类型的确定 |
6.3.5 同步荧光光谱研究 TSS 对 BSA 构象的影响 |
6.3.6 TSS 与 BSA 结合距离的计算 |
6.4 结论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研究生期间完成科研成果 |
四、光散射技术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暗场光散射技术在肿瘤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J]. 郑向江,赵泽娟,满意,霍孟田,杨萍. 临沂大学学报, 2021(06)
- [2]一种新型凝胶电泳技术05SAR-PAGE的建立、应用及机制研究[D]. 黄丽群.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2021(01)
- [3]超声光散射技术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研究[D]. 刘娟. 兰州大学, 2020(01)
- [4]蛋白溶液中粒子间相互作用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D]. 周娱. 浙江工商大学, 2020(05)
- [5]土壤矿物界面反应的微观机制 ——非对称杂化轨道的提出、验证与应用[D]. 李沁谊. 西南大学, 2019(05)
- [6]动静态光散射技术在蛋白质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 刘珂,高金燕,袁锦,陈红兵,佟平. 高分子通报, 2016(12)
- [7]蛋白质相互作用试验技术研究进展[J]. 丁晓春,陈维信,李雪萍. 福建农业学报, 2016(10)
- [8]基于共振光散射技术的生物化学和分析化学检测方法研究[J]. 段辉,刘兰,刘振林,蔡兴.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2)
- [9]共振光散射技术在核酸分析中的研究及其应用[D]. 夏晓姗. 青海师范大学, 2014(02)
- [10]共振光散射技术在蛋白质分析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 宋林. 青海师范大学,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