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关税及贸易总协定(论文文献综述)
任吉蕾,孟月明[1](2022)在《国际数字贸易及规则新动向研究》文中认为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原有的国际贸易规则已经无法完全适应数字化时代的贸易发展要求。由于各方利益和诉求不同,以及数字贸易概念和议题的复杂性,在世贸组织框架内数字贸易规则制定进程缓慢。虽然主要经济体在跨境数据流动、源代码规则、数字税收等方面仍然存在分歧,但在建立公平开放的数字贸易环境、保护个人隐私、数字知识产权、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出现趋同的倾向。在多边和区域自由贸易协定中,数字贸易规则的制定取得了积极进展,为在多边数字贸易规则中达成共识提供了一定的启发和借鉴。
刘彬,魏薇[2](2021)在《中欧投资协定“涵盖实体”条款研究——兼析中国加入CPTPP的相关挑战》文中指出中欧投资协定对标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是一项全面、平衡和高水平的协定,其中的"涵盖实体"条款自谈判以来便广受关注。中欧投资协定明晰了"涵盖实体"的范围、扩大了商业考量与非歧视待遇义务的外延,重塑了补贴规则的要求,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如规制逻辑存在漏洞、内部治理关注缺乏等。尽管该协定由于若干因素暂时难以生效,但其规则价值不容低估。中国应采取明确竞争中立规则内涵、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善用例外条款等措施,以进一步探索中国国有企业与中欧投资协定下"涵盖实体"条款的协调路径,并为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预作准备。
姜浩峰[3](2021)在《拥抱全球化不动摇》文中指出全球经贸一体化与区域经贸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贸发展的两大潮流,是国际经贸一体化在两个不同层面上的发展形式。还想说点儿什么,却突然感觉啥都不用说了。近日,参与直播带货的卢旺达驻华大使詹姆斯·基莫尼奥特别感慨。本来还想着在镜头前吆喝两下的,可他还没组织好语言,数千斤咖啡豆就已经销售一空了。
戴艺晗[4](2021)在《WTO数字贸易政策与区域主义多边化进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字贸易的发展离不开国际合作,政策制定者需要在数字贸易规范和规则方面找到一种通用语言。WTO谈判的停滞不前说明自上而下(WTO驱动)的方式短期内不可能达成有约束力的合作,自下而上(RTA驱动)的方式可能是现阶段推进数字贸易领域国际合作更适宜的渐进方式。通过"区域主义多边化"进程,RTA中纳入的一些更深层次的措施可以通过区域谈判得到更广泛和持续的传播,进而导致多边层面的趋同,反过来影响WTO规则的制定。要达成有影响力的协议,渐进路线有三条,以亚太自由贸易区、USMCA和DEPA为代表。第一和第三种路线是现阶段比较适宜我国参与数字贸易领域区域谈判的方式。
王彩霞[5](2021)在《国家需求视角下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研究》文中认为如何在国际发展合作中实现不同需求层次的内外协调?本研究围绕这一核心问题展开论述。在当前时代条件下,这项研究具有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就发展战略而言,成为现代化强国是中国预计于2050年实现的目标。中国取得的发展成就增强了海内外华人对中国实现该目标的信心,然而,中国当前发展仍面临多重挑战。有鉴于此,明确现代化的引领性地位是中国今后坚定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的基础与方向,这也为新时期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的理论研究提供框架与目标。为此,本文化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搭建国家需求层次分析框架,分析中国自建国以来的国际发展合作历程,探讨新时期中国国际发展合作面临的挑战与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可行性路径。在分析框架创建方面,本文以人为标准,衡量国家建构,分别结合历史、时代与文化三种情境,推演出国家具备权力、利益与道德三类人格。由这一多元人格属性可见,国家是包含主权象征、利益集成与人本关切的复合体。因此,国家行为受多重因素制约,具有一定可观察性,可外化国家基本需求。考虑到,人的需求与国家需求具有通约性,故此,可借助人的需求类比国家需求,这构成跨学科应用马斯洛“需求层次论”的前提。据此,国家需求分为主权需求、发展需求、国际责任需求、国际地位需求与现代化需求,不同需求层次的内涵因时因事因国别因形势而异。在需求正向转化上,后一需求以前一需求的实现为前提;在个别情况下,可能出现由较高层次需求向较低层次需求的逆转。在国际社会化情境中,国家对自身需求的调节以及国家间需求的调和,同属国家间互动与需求协调的研究议题,这构成本文的基本架构与主要内容。具体至案例选择,本文以中国自建国至今的国际发展合作进程与转型为研究重点。改革开放是分析中国国际发展合作演化的时间分界线,受时代认知、路径抉择与规范扩散影响,自改革开放后,国家优先需求发生调整,由主权需求优先调整为发展需求优先。当前,在中美大国竞争升级、新冠疫情全球爆发、发展格局亟需重塑等背景下,中国进入不同层次需求均需兼顾的新时期。由此,中国国际发展合作亟待转型。新时期,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面临多重压力。新冠疫情引发全球公共危机,百年变局变数增多,全球化逆潮与民粹主义叠加。受此冲击,新多边主义秩序重塑难度加大。面对这一外部环境变化,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处境相同,既遭受外界对于发展中国家身份的质疑,也承受来自国际竞争的压力。除环境不确定性、身份被质疑以及竞争多元化的外部挑战外,新时期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外界过度关注特定经济发展指标,这会干扰国家对现代化目标的理性认识;历史已存的发展失衡程度与时剧增,这不仅阻碍国家发展模式调整,也会制约国际发展合作水平提升;国内与海外利益人为划界,这会固化国家对长远利益的统筹布局。总之,诸多因素导致国家发展需求界定滞后。其次,国家自身需求认知失调。受主客观因素所限,国内与国际需求的分化大于整合;受国内外舆论影响,国际责任与国际地位需求所获关注不均;因目标宽泛,现代化需求与其他需求关联不足。再次,国际社会对国家需求的认可不足。外界在关注中国发展的同时,对多边发展倡议存疑;制度性话语不足是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外交在由双边互动向多边参与拓展的进程中,缺乏社会基础。最后,国家多元需求实现存在制度建设欠缺,长期延续的优惠型国际发展合作原则、实践与主流国际发展话语体系存在张力,尚无应对全策;在管理上,专业机构尚待加强能力建设;多边合作的路径选择受到既有经验的制约。为推进新时期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的稳慎转型,本文提出四个方面的具体应对举措。其一,为明确发展需求,基于科学了解的实际,创新发展质量评估;基于可持续发展目标,提高不同区域人力资源积累;基于海内外利益关联性,增拓中国利益;基于对内生性需求的关注,培养随时而动的定力。其二,为整合需求层次,将国际责任需求及时适度纳入可持续发展范畴;将维护主权完整与坚定发展需求作为追求大国地位的前提;将国民理性培育与大国崛起难度,用于协调内外对发展中国家身份的认知。其三,为提升国家需求的国际认可,以切实的合作成效,破除外界疑虑;以运用话语扩散规律为前提,提升多边参与话语效能;以实际互动,消除各方假想,通过国际组织积累正向互动资源;以应对气候变化与疫情为契机,开展国际公共外交。其四,为完善国家需求实现机制,结合自身实际,针对性采纳国际发展规范;结合已有条件,开展国际发展合作全面评估;结合能力与时机,推进三方合作制度化;结合内外机制现状,提高国际竞争抗风险能力。综上,这些路径有助于中国通过国际发展合作转型向现代化目标稳健迈进。
李浩东[6](2021)在《推动WTO改革的中国方案及相关建议》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WTO改革面临三重危机,一是争端解决机制名存实亡,二是有关国家滥用WTO安全例外条款增加关税,三是有关国家采用单边措施无视WTO多边规则。中国方案立足于"公平"和"发展"问题,秉持开放包容的理念,站在维护多边主义的高度审视WTO改革问题。建议首先从WTO现实危机开始,逐渐针对体制机制等深层次问题进行改革,增加不同发展阶段成员的协作水平,缓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提升WTO创设新议题的能力。
盛斌,高疆[7](2021)在《数字贸易:一个分析框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数字技术创新的驱动下,国际贸易在经历了传统贸易和价值链贸易之后,将进入数字贸易时代,贸易主体、贸易模式、交付模式、贸易对象和贸易监管政策正在面临全方位的变革。在影响贸易的传统因素中,技术创新、劳动力禀赋、有形基础设施、市场规模等仍将对数字贸易发挥作用,但其显着性或影响机制却已发生变化,而数字基础设施、信任与风险管理等新决定因素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在贸易规则层面,数字贸易不仅要求对WTO现有规则进行适应性澄清、修订与扩充,更需就多边贸易体制尚未包含的数据跨境流动、隐私、消费者保护、竞争政策等新规则进行磋商与谈判,以回应全球数字治理的新诉求。
杰弗里·邓诺夫,马克·波拉克,孙鑫伟,吴金玲[8](2020)在《国际法庭的司法三难困局》文中指出国际法庭存在"司法三难困局"。创设国际法庭的国家和为国际法庭工作的法官必须在司法独立——法官依据事实和法律裁判案件的自由、司法责任制——尤为突出的是在重新任命和改选法官的过程中对国际法庭审判权的结构性制衡,以及司法透明度——识别法官个人立场的机制(例如通过个人意见和异议意见)这三个核心价值之间做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权衡取舍,即这三个价值中至多只有两个能够同时最大化。本文通过对主要国际法庭现任和前任法官的采访,揭示了司法三难困局的内在逻辑,并追溯了这种逻辑在国际法院、欧洲人权法院、欧洲联盟法院和世界贸易组织上诉机构的设计和运作中的不同呈现方式。司法三难困局并不试图规定一种"理想的"法院设计,而是提供一个框架以供国际行为体理解国际法庭面临的不可避免的权衡,从而确保在审慎且充分理解其意涵的基础上有所取舍。
王贵国[9](2021)在《贸易数字化对国际经贸秩序的挑战与前瞻》文中研究说明在贸易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结合现有国际法以及国际贸易和投资规则及实践,从条款解释、服务贸易分类、例外规定等角度切入,有助于检视贸易数字化和当前国际经贸秩序的矛盾与冲突,以及贸易数字化给国际贸易秩序带来的挑战。由于现有多边国际(贸易)规则的形成早于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故其不足以全面有效地涵盖当前贸易数字化项下出现的许多"新"问题。与此同时,囿于国情和数字化发展程度不一,以及对安全、基本权利等问题立场不同,各国尚无法就贸易数字化相关议题达成共识。因此,除国内法外,区域安排现已成为规制贸易数字化的法律渊源,且为多边规则之补充,但区域化安排本身亦有其局限性。此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近期就贸易数字化达成多边协议的可能性较低。尽管如此,全球化仍为国际"大势",国际社会终会就贸易数字化形成一定共识。
张倩雯[10](2021)在《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国际投资保护与公共卫生治理——以例外条款的适用为视角》文中研究说明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各国采取的停工停产等措施可能损害外国投资者的合法利益,违反该国缔结的国际投资协定义务。国际投资协定中的例外条款是保护外国投资和维护东道国公共卫生治理规制权的重要链接,但例外条款的适用应当受到相应限制。在新冠肺炎疫情下构建例外条款适用的合理路径,既有利于保护外国投资者的合法权利,保障东道国公共卫生治理规制权及东道国人民的健康权,也能够有效防止例外条款被滥用。仲裁庭在考察东道国为抗击疫情所采取的措施是否违反其承担的国际投资协定义务时,应当结合例外条款的具体措辞、东道国规制措施意在保护的价值、疫情不同时期国民生命和健康面临的威胁程度以及国家经济遭受的损害实际等因素具体考量。此外,东道国援引例外条款应当符合善意原则等习惯国际法。
二、论关税及贸易总协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关税及贸易总协定(论文提纲范文)
(1)国际数字贸易及规则新动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数字贸易概念的发展演变 |
二、国际数字贸易发展概况 |
三、国际数字贸易规则制定现状与主要议题 |
(一)全球数字贸易谈判的主要议题 |
(二)已经基本达成共识的议题 |
(三)仍然存在较大分歧的议题 |
四、自由贸易协定中的数字贸易规则 |
(一)《美墨加协定》(USMCA)和《美日数字贸易协定》(UJDTA) |
(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 |
(三)《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 |
五、欧美国家数字贸易治理新动向 |
(一)美国 |
(二)欧盟 |
六、结语 |
(2)中欧投资协定“涵盖实体”条款研究——兼析中国加入CPTPP的相关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欧投资协定“涵盖实体”条款的主要内容 |
(一)一般定义 |
(二)适用范围 |
(三)具体义务 |
二、中欧投资协定“涵盖实体”条款的创新与不足 |
(一)中欧投资协定“涵盖实体”条款的创新 |
1. 明晰了“涵盖实体”的范围 |
2. 扩大了商业考量与非歧视待遇义务的外延 |
3. 重塑了补贴规则的要求 |
(二)中欧投资协定“涵盖实体”条款的不足 |
1. 规制逻辑存在漏洞 |
2. 内部治理关注缺乏 |
三、中欧投资协定“涵盖实体”条款背后的中欧立场 |
(一)欧盟立场 |
(二)中国立场 |
(三)中欧立场分歧对中国的影响 |
四、中国针对中欧投资协定“涵盖实体”条款的协调路径 |
(一)明确竞争中立规则内涵 |
(二)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
1. 贯彻商业考量及非歧视待遇义务 |
2. 完善信息公开制度 |
3. 重视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 |
(三)善用例外条款 |
五、从中欧投资协定“涵盖实体”条款到CPTPP之挑战与展望 |
(一)从中欧投资协定“涵盖实体”条款到CPTPP之挑战 |
(二)从中欧投资协定“涵盖实体”条款到CPTPP之展望 |
六、结语 |
(3)拥抱全球化不动摇(论文提纲范文)
崛起的中国和困难重重的WTO |
当今经贸发展两大潮流 |
(4)WTO数字贸易政策与区域主义多边化进程(论文提纲范文)
一、WTO与跨境数字贸易 |
二、WTO数字贸易治理中关键分歧问题辨析 |
(一)电子传输:内容还是载体? |
(二)跨境传输:是否包含访问? |
1.欧盟和美国立场 |
2.中国立场 |
三、区域主义多边化进程 |
四、区域主义多边化路径 |
(5)国家需求视角下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述评 |
三、研究框架与方法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四、主要创新与不足 |
(一)主要创新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国家需求层次的理论建构 |
一、国家人格化:以人的视角建构国家 |
(一)国家建构的多维逻辑 |
(二)国家行为与动机的人格属性 |
二、人与国家的需求通约性 |
(一)人与国家的多元需求 |
(二)人与国家需求相通约的依据 |
三、马斯洛“需求层次论”的国家应用 |
(一)“需求层次论”的理论内涵 |
(二)“需求层次论”的应用考量 |
(三)国家需求视角下的国际合作 |
(四)国际发展合作中的国家需求 |
四、国家需求层次的分析框架 |
(一)国家需求的界定与层次 |
(二)多层需求的平衡与均衡 |
第二章 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的进展与方向 |
一、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的历程 |
(一)主权需求优先的阶段(1949-1978年) |
(二)发展需求优先的阶段(1979-2018年) |
(三)多层需求兼顾的新时期(2019年至今) |
二、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的动因 |
(一)时代主题判断 |
(二)改革开放实践 |
(三)国际规范内化 |
三、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的方向 |
(一)由选择自立走向逐步开放 |
(二)由被动适应转向主动倡导 |
(三)由双边互动趋向多方参与 |
第三章 新时期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面临的挑战 |
一、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增强 |
(一)后疫情时代百年变局变数增多 |
(二)逆全球化下疫情民粹主义兴起 |
(三)新多边主义秩序重塑尚需时间 |
二、发展中国家身份引发质疑 |
(一)中国的身份定位存在分歧 |
(二)外界混淆中国的需求层次 |
(三)身份质疑导致行为的误判 |
三、新发展格局面临多重国际竞争压力 |
(一)权力转移下的大国竞争 |
(二)新兴崛起国群体内竞争 |
(三)区域强国间的机制竞争 |
第四章 新时期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存在的问题 |
一、国家发展需求界定滞后 |
(一)过度聚焦规模与速度 |
(二)地域差距的不断扩大 |
(三)跨国利益边界模糊化 |
二、国家需求层次的认知失调 |
(一)国内需求与国际需求相分隔 |
(二)国际不同层次需求关注不均 |
(三)现代化需求与其他需求疏离 |
三、国家需求的国际认可不足 |
(一)战略设计引发外界疑惑 |
(二)国际制度话语处于劣势 |
(三)国际社会交往基础薄弱 |
四、实现国家需求缺乏制度保障 |
(一)国际发展体系规范压力 |
(二)专业机构管理经验欠缺 |
(三)多边合作路径选择受限 |
第五章 新时期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的路径抉择 |
一、明确发展需求优先方针 |
(一)重视发展质量创新评估 |
(二)均衡各区域可持续发展 |
(三)全方位调和海内外利益 |
(四)增强环境变化中的定力 |
二、统合国内外需求层次 |
(一)发展与国际责任适度关联 |
(二)国际地位基于主权与发展 |
(三)现代化需求贯穿于其他需求 |
(四)坚定发展中国家身份立场 |
三、增进国家需求的国际认可 |
(一)提升发展战略释疑成效 |
(二)提高多边外交话语效能 |
(三)积累国际社会互动资源 |
(四)长效争取国际舆论支持 |
四、完善国家需求的实现机制 |
(一)善用国际体系部分规范 |
(二)健全机构建设全面评估 |
(三)推进三方合作机制建设 |
(四)夯实国际竞争的制度基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附录 |
致谢 |
(6)推动WTO改革的中国方案及相关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推动WTO等多边机制改革的中国方案 |
(一)WTO等多边机制改革的目标 |
(二)WTO等多边机制改革的站位 |
(三)WTO现代化改革的路径 |
二、推动WTO改革的相关建议 |
(一)改革内容整合建议 |
(二)外交措施支撑建议 |
(三)机构运作支撑建议 |
(7)数字贸易:一个分析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什么是数字贸易 |
二、数字贸易的主要决定因素是什么 |
(一)传统决定因素 |
1. 技术创新 |
2. 劳动力和技能 |
3. 有形基础设施 |
4. 市场规模 |
(二)新型决定因素 |
1. 数字基础设施 |
2. 信任与风险管理 |
三、如何制订数字贸易政策 |
(一)传统贸易规则的数字化治理 |
(二)数字贸易新规则治理 |
四、结论 |
(8)国际法庭的司法三难困局(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一、引言 |
二、引入司法三难困局 |
(一)国际法庭的概念化 |
(二)与司法三难困局相关的法庭特征 |
(三)司法三难困局的逻辑 |
三、国际法庭如何处理司法三难困局:三种理想型的回应 |
(一)欧洲联盟法院 |
(二)欧洲人权法院 |
(三)国际法院 |
四、比其他法院的情况更艰难?———WTO的司法三难困局 |
五、结论 |
(9)贸易数字化对国际经贸秩序的挑战与前瞻(论文提纲范文)
一、世贸组织规范数字贸易的尝试及效果 |
二、条款解释与技术中立原则 |
三、数字贸易与例外规定 |
四、国际数字贸易秩序的待决事项与前景 |
(10)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国际投资保护与公共卫生治理——以例外条款的适用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冠肺炎疫情下国际投资保护与公共卫生治理的冲突 |
(一)新冠肺炎疫情下外国投资者的可能指控 |
(二)例外条款保障东道国公共卫生治理规制权 |
二、新冠肺炎疫情下的一般例外与公共卫生治理 |
(一)一般例外条款的合理性要求 |
(二)一般例外条款的必要性要求 |
三、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根本安全利益例外与公共卫生治理 |
(一)新冠肺炎疫情与根本安全利益 |
(二)根本安全利益例外的自裁性 |
四、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特定条款例外与公共卫生治理 |
(一)合法的公共利益 |
(二)善意原则 |
(三)非歧视原则 |
(四)比例原则 |
五、结论 |
四、论关税及贸易总协定(论文参考文献)
- [1]国际数字贸易及规则新动向研究[J]. 任吉蕾,孟月明. 东北亚经济研究, 2022(01)
- [2]中欧投资协定“涵盖实体”条款研究——兼析中国加入CPTPP的相关挑战[J]. 刘彬,魏薇. 武大国际法评论, 2021(06)
- [3]拥抱全球化不动摇[J]. 姜浩峰. 新民周刊, 2021(46)
- [4]WTO数字贸易政策与区域主义多边化进程[J]. 戴艺晗. 国际贸易, 2021(11)
- [5]国家需求视角下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研究[D]. 王彩霞. 吉林大学, 2021(01)
- [6]推动WTO改革的中国方案及相关建议[J]. 李浩东. 中国经贸导刊(中), 2021(09)
- [7]数字贸易:一个分析框架[J]. 盛斌,高疆. 国际贸易问题, 2021(08)
- [8]国际法庭的司法三难困局[J]. 杰弗里·邓诺夫,马克·波拉克,孙鑫伟,吴金玲. 国际关系与国际法学刊, 2020(00)
- [9]贸易数字化对国际经贸秩序的挑战与前瞻[J]. 王贵国. 求索, 2021(04)
- [10]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国际投资保护与公共卫生治理——以例外条款的适用为视角[J]. 张倩雯. 人权, 2021(04)
标签: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治理理论; wto;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