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前世界邮电经营方式的发展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宋庆[1](2020)在《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信息技术正引领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在政策、产业、技术等因素的推动下,云计算、大数据、新一代通信网络使不同产业相互交叉和渗透,逐渐表现为产业链发生变革,原有的产业角色、商业模式、运营体系都将升级迭代。同时,4G时代即将结束,全球电信行业将迈入5G时代,与以往不同的是,过去中国的电信运营商一直在跟随,在4G时代实现了并肩,在5G时代必须要引领。战略是企业生死存亡、持续发展的关键。在通信技术交替的窗口期,如何转型适应时代发展、产业发展是中国电信运营商解决的首要问题。由于传统业务和新业务交杂范围甚广、内外部战略环境复杂,电信运营商在转型过程中面临战略焦点模糊、能力布局跟风、外界环境感知弱等一系列问题。论文以此作为研究的源头,逐步剖析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的过程。论文采用“理论和经验-模型-实证-实践”的研究方法,对商业生态、组织生态、战略管理、战略转型等理论进行深入学习,同时辅以国际领先电信运营商转型跟踪,系统性汲取转型优质经验,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分析影响战略转型的内外部因素,构建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影响因素体系,并借助问卷调查对多类型企业、多业务线条、多层次组织的相关战略从业者进行问卷调查,依此进行实证研究,明确影响战略转型的内外部因素。根据实证结果,从多平台网络效应视角构建技术平台和多边平台融合战略转型模型,并以典型电信运营商和科技公司的转型实践为案例,论证该战略转型模型的可行性,最后以国内某运营商为例,结合其具体业务和市场发展情况,制定其技术平台和多边平台融合战略转型路径规划和组织保障,作为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提供具体参考和建议。论文整个过程实现了源于理论和实践融合,终于理论和实践融合。在过往学者的研究成果和国际电信运营商具体转型实践的基础上,抽象构建论文的影响因素体系和转型模型,通过实践论证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并将理论模型落地于国内电信运营商具体转型实践,实现理论和实践相融合的闭环。论文在研究过程中的主要结论:一是,从内部看,商业模式是影响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的重要因素,而相对于产品形态和业务模式,平台体系发挥更为的重要作用。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过程是一个融合创新能力、资源能力、组织运营能力、商业模式、文化相互作用的过程。商业模式是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的微观基础,而平台则是商业模式倡议用户价值主张的承载体。二是,从外部看,环境变化和用户需求对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过程影响深远,是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的外部机遇。相比规模效应、社会影响力,环境变化和用户需求更能左右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过程。政治与经济环境、社会文化、技术趋势、行业趋势都是环境影响战略转型的重要因素。三是,技术平台和多边平台融合转型战略是电信运营商行之有效的转型方向。平台体系建设是商业模式的关键子项。电信运营商的平台体系和研发模式、技术驱动创新、价值理念、数字化人才培养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影响。电信运营商的技术平台为战略转型提供技术底座,多边平台为转型提供更多市场的拓展可能性。论文开展的创新性研究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从内外部出发,构建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影响因素体系,内部因素主要包含商业模式、资源能力、组织运营能力、文化、融合创新能力等五个维度,外部主要包含环境变化、用户需求、规模效应、社会影响力等四大维度。根据电信业技术和商业共同演进的特点以及过往学者的研究成果和国际电信运营商在战略、业务、营销、研发、网络、组织、运营等领域优质转型经验,论文提出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影响因素体系,从商业模式、资源能力、组织运营能力、文化、融合创新能力等五大维度构建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内部影响体系,从环境变化、用户需求、规模效应、社会影响力等四大维度构建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外部影响体系。论文全方面、立体式深入剖析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过程。以往研究学者多从1-4个角度进行实践分析,较难全面窥探电信运营商转型的内外部影响因素,论文开展的系统化影响因素分析在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研究文献中尚无先例,理论模型具有较强的开拓性,凸显论文的理论价值。该战略转型影响因素体系形成充分体现了新理论源于以往理论成果和实践的抽象。第二,从多平台网络效应视角构建电信运营商技术平台和多边平台融合转型战略。根据论文开展的实证研究,平台体系对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的影响重要性排名第一。平台体系之所以在互联网时代对产业发挥了赋能和颠覆的重要作用,主要由于其背后的网络效应。技术平台为电信运营商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底座,多边平台为电信运营商提供了多边积极互动的可能性,包括同质用户的互动和异质用户的互动。技术平台和多边平台的融合使得网络效应对电信运营商通过平台强化战略转型的力度更加强烈。基于此,论文构建的多平台融合转型战略具有较好的理论和实践需求,同时,韩国电信运营商SKT的转型实践和科技公司微软的转型实践充分论证多平台融合转型战略的落地实施可能性。该多平台融合转型模型一方面从实践层面为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指明了大方向,另一方面详细阐明研发模式、技术驱动创新、价值理念、数字化人才培养、运营模式对战略转型的支撑作用。过往学者多提平台战略和重点开展单平台研究,在通信行业内,电信运营商转型研究鲜有学者开展多平台融合转型研究,论文构建的技术平台和多边融合转型模型具有较好的指引性。第三,以国内某运营商为例构建技术平台和多边平台融合转型路径规划,用具体研究案例落地具体化模型,凸显基于模型的差异化价值。战略转型模型的重要检验标准是能否结合电信运营商实际业务落地实施。论文依照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影响因素体系,系统分析国内某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的外部影响因素和内部影响因素。根据论文构建的多平台融合转型模型,构建该运营商的转型路径规划以及平台治理和组织保障措施。该创新点主要体现在实践层面,电信运营商在转型的过程中,涉及的因素和遇到的问题多种多样,论文结合该运营商具体情况制定的技术平台和多边平台融合转型路径不仅具有较好的理论基础,而且演化的概念模型来源于国际运营商战略转型的实践抽象,具有较好的实操性和落地性。
施婕[2](2019)在《新东方教育公司运营模式及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东方教育公司,其前身为北京新东方学校,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新东方经历26年的发展不断成长为国际型教育培训公司。该公司将语言培训为品牌打造的关键点,发展系统有短期语言培训系统、指教系统等,经营范围覆盖教育培训、教育服务、教育产品研发等领域,是综合性较强的教育类培训公司。13年的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史,给新东方教育对外发展提供了持续不断的资金支援,其也是我国首家在教育领域成功谋求国外上市的机构单位。从新东方的发展历程中,我们能够看到很多经验,如始终围绕人才战略打响市场竞争战役,始终突出高素质人才在公司发展中的核心位置。不过也有反面教训,如其不顾自身硬件等条件的不匹配,盲目趋利而动,盲目扩张,导致教育质量下降,教育品牌受到严重影响。再者,教育培训行业的繁荣吸引了众多资本的注入,导致行业发展遭遇更多挑战。如新航道、环球雅思等都是教育培训领域的佼佼者。此外,随着互联网+教育模式的应用,网络教育呈现井喷式发展,如MOOC等都已经在互联网占据半壁市场。这些外部环境的变化都给新东方教育的发展带来巨大的考验。如果新东方教育尚且不能在优化自身运营模式等层面进行深度尝试,那么其未来面临的挑战将更大。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运营模式的发展和变化,总结出其现有模式的问题,结合外在宏观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分析,得出问题解决的相关策略。研究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对研究背景作简要介绍,提出该论题的意义,分析新东方的运营发展环境;第二章,对相关理论进行搜集汇总阐释;第三章,对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的运营模式的发展进行回顾;第四章,对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进行分析并挖掘模式现存问题,并基于经验汇总来审视自身优劣势、机遇及挑战,弥补自身发展缺陷,准确定位发展新标向、新策略;第五章,针对相关问题的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即完善人力资源体系,大力推进品牌营销,推进运营体系创新,不断将企业价值发掘出来,帮助企业尽可能多地实现盈利;第六章是结论与展望。
郑欣[3](2011)在《物联网商业模式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正式确认了物联网的概念,而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物联网以其技术领先广泛的行业覆盖以及智能化和统一化信息服务的理念,迅速被世界各国看做是摆脱金融危机影响、促进经济复苏的重要驱动力量。物联网被认为是继互联网之后,下一个改变人类生活形态的重大产业革命,其技术将会发展成为-个上万亿美元规模的高科技市场,其产业要比互联网大30倍。尽管物联网的发展得到了广泛的看好,但从当前市场规模发展情况看,其市场规模与相关机构的预测还是有较大的差距,尽管全球范围内的政府和企业对于物联网进行了大量的投入,但目前看来,物联网的市场应用还只是处在初级阶段,其主要的问题是缺乏适应市场需求的商业模式,缺少有良好反馈的行业应用。其根本原因还是对于物联网应用的特性挖掘不足,过于强调行业内部个体竞争和传统的商业盈利,对于其公共产品和公益性服务的本质挖掘不足,相关公共事业机构的作用体现也不够明显。本文在上述背景和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的一些结论内容:1.首先是对物联网的定义进一步优化:在传统物联网概念的基础上,强调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基于社会、经济领域的实际管理和应用需求,按约定的相关协议,把需要联网的物品与网络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通过RF工D为代表的智能感知识别,电信网、互联网和广电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以及云计算等智能运算平台的相关技术设备,将区域内的所有物体连入到统一的全球网络当中,使得其可以进行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和价值流的传递,共享和相关数据存储,进而对网络中的每一个节点进行智能感知识别、定位、监测、管理和操控。2.在商业模式的概念体系上,本文认为商业模式是在一定的外部政策、技术、市场需求环境下,在不同发展阶段所体现出一种系统体系,体系中的主要内容包括各个主体在系统当中的定位,主体自身的价值活动(产品、服务、渠道策略、商业活动等),各个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中价值流、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的作用情况。通过商业生态系统的概念完善了商业模式的整体系统体系,并以各种流的作用情况来反映商业模式的整体运行机制。3.根据物联网的和商业模式的概念研究,本研究对于物联网商业模式的各个组成环节进行了比较详尽的分析,首先是强调了之前常被忽视的外部环境影响内容,认为政策法规、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挖掘是其主要的外部影响体现,而在内部系统的组成上,系统的个体类型、价值模式、收入和盈利模式、竞合关系以及营销模式是主要的组成部分,而上述所有这些内容也都可以通过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价值流来完整的呈现。4.根据物联网商业模式的组成内容,本文以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价值流的内容形成了一个物联网商业模式关键成功因素的指标体系,通过对于大样本分群体的调研,得到了以下的一些调研结论:(1)从信度分析的结果来看,删除了产品软件价格和扩展应用价格两个指标后,整个调研的信度水平有所提升。最终将指标体系的数量控制在四大类42个指标。(2)通过均值分析的结果,可以得出影响程度较大的指标是传感器性能和芯片性能、政府支出、企业收入、产品硬件价格、资费数额、广告投入、广告收入和投融资数额、统一编码、网络速度、网络容量和信息安全性、状态实时性、实地性、应用便捷性、应用便利性、公共事业设施、公益服务性、监管与整合能力以及社会福利性上。总体看来,价值流部分指标的关注度要大于其他类指标,其重点主要体现在物流网的几个重点应用领域上,另外一个重点价值体现在于物联网服务的公益性特征上。分群体均值的分析结果,除了体现出各类群体的相关利益趋向之外,还能够反映出群体对于政策优惠以及有效监管的需求来。(3)从因子分析的结果看,可以将整体指标体系的影响划归为内部性能、外在表现、内部资金流、外部资金流、网络特性指标、信息特性指标、公益性指标、应用性指标和扩展性指标几个大类,其中公益性指标、网络特性指标、信息特性指标和外部资金流指标的关注程度较高。(4)从假设检验的结果看,四大类指标的总体检验都为显着,说明用户群体的差异对于商业模式几个组成部分的效应体现存在显着差异。而从具体的指标来看,影响比较显着的指标主要体现在内部性能、企业外部资金流、公益性和应用性方面的指标上。(5)关键成功因素的最终体现主要有公共物品特性,即与经典理论当中公共物品所具有的相关特征的契合以及公益性服务的典型特征体现;同时,物联网的发展需要政府投入、广告投入和投融资资金的扶持,以及硬件模块投入、泛在化网络环境建设和信息资源统一规划上。根据调研的分析,本文深入挖掘了物联网公共产品特性的体现,认为物联网在技术上拥有较强的前瞻性和行业适用性,是未来可以大幅度占领生产生活的产业类型。而通过对其应用类型的分类分析,可以挖掘其未来的行业发展可以占据几乎全部常见的民生需求类型,因此该行业与传统的电信类行业相比,在民生上的作用会体现的更加明显和全面,有更好的受众范围和空间,有潜力作为一种公共服务的模式,为用户提供全面和高效的智能化公共化服务。而通过一定周期的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发展和市场应用覆盖,可以使得物联网的服务在公共服务和其他商用领域的拓展上更为便利,更易为用户所接受。5.在物联网商业模式的设计当中,主要形成了以下的一些结论和研究成果:(1)当前物联网商业模式的主要模式是运营商和系统集成商主导的模式,服务类型主要体现为电信类的单个业务商用和定制类服务,其主要问题体现在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技术标准体系,行业应用分散,同时缺少对于市场用户需求的有效发掘。(2)在物联网商业模式的发展阶段规划上,应该以公共事业的应用为切入点,以政府作为主要的先期推动力量,分别以市场规模的形成和技术市场应用体系的最终完善为标志,进行发展的阶段划分。(3)物联网商业模式初期的模式主要以公共应用为主,包括公共事业运营、公共平台租赁运营、客户自建移动支付模式和平台免费开放模式。成熟期在继承先期核心应用的基础上,逐渐导入其他类型的市场主体,显现出更多的市场竞争特征,包括系统集成商主导型、运营商单一主导性、双主体运营商推广型、运营商独立开发独立推广型和客户全部自建型。在发展的高级阶段——融合阶段,合作将成为主要的市场关系模式,通过政府、集成商等实力较强个体的资源聚集和统一导向,形成不同类型的服务应用集成平台,通过聚集各类优势资源形成更为完善和广泛的服务范围,最终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主要的模式类型包括,软硬件集成商主导模式、软件内容集成商主导模式、云计算平台模式和云聚合模式。6.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如下的发展策略建议:(1)政策建议方面,首先是强调物联网应该作为提升国家信息化应用水平,打破信息壁垒的国家战略层面规划,而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加强行业的先期建设投入,并提升已有应用领域的行业监管水平;同时加强总体技术研发、网络基础环境和安全体系的建设;通过高校专业设置和国际交流等方式,加强物联网行业的人才培养。(2)市场推广方面,首先强调对于市场需求的重点覆盖领域,可以包括信息化转型、身份唯一性识别、智能环保化、安全性和节约性、产业的有效带动以及在交通、安全、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民生需求;通过资源互补、价值活动和资源交换的方式实现价值的创造和分配;在收入来源上,除了常规的业务资费、广告收入、投融资之外,还提出了减少政府安全、城市管理和人员管理成本,业务转移的增加收入方式;从盈利模式上看,除了传统的资费利润外,还结合收入方式的内容,提出了免费、极低资费、阶梯化服务、管理成本缩减和投入反向杠杆效应以及管理主体的有偿转让等盈利方式;通过博弈论的分析强调了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个体间合作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聚合品牌营销、身份营销、环保营销、位置服务营销和个性化偏好营销等营销方式。
王云飞[4](2018)在《XY建筑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建筑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是产值创造和吸收就业的主要行业。虽然建筑业在我国经历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还存在着技术创新少和管理水平低的缺点。与此同时,我国建筑业中小企业林立,由此导致我国建筑行业规模小,从传统上不重视技术研发和企业文化,停留在粗放式投资上,对企业可持续性发展没有认真思考。对建筑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不仅仅是为提高企业盈利水平和市场份额,更为关键的是,其对企业长远性、整体性、整体性的谋划,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以XY建筑企业为研究对象。首先,针对我国建筑业的现状,提出了该行业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并简单描述了XY建筑企业的基本状况;然后,运用PEST、VRIO、SWOT等分析方法,对XY建筑公司的内外部环境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一言以蔽之是外部环境的机会大于威胁;再次,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XY建筑公司的发展战略选择:公司级战略选择多元化发展,业务级战略选择差异化/成本领先战略,基于此要在职能级战略上强化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品牌管理等等;最后,本文对XY建筑公司的战略实施作了概要的部署。XY建筑企业作为民营建筑企业的代表,在内外部环境的影响下,本研究通过分析诊断,提出了该公司适宜选择多元化发展的公司级战略、差异化/成本领先的业务级战略。本研究的相关结论对建筑行业中的中小型民营企业的战略规划和选择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程瓯[5](2016)在《中国电信产业的R-SCP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信产业是中国近十几年来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电信产业视为自然垄断产业,电信服务的基础性、网络的完整性以及电信运营的规模经济性决定了电信产业的自然垄断属性。1994年,中国联通的进入打破了电信业的垄断,之后中国电信业经历了几次大的拆分,电信市场的竞争格局基本形成。2008年电信产业融合重组,形成电信、移动和联通三足鼎立的局面。随着产业的发展和通信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三网融合”政策的推进和移动互联网时代商业模式的变革,中国电信产业市场结构失衡、业务增长乏力的问题己经显现出来,在这些现象的背后,隐藏着规制与竞争方面的深层次的问题。因此,在打破垄断引入竞争以后,如何形成均衡的市场竞争格局,如何进一步规范市场行为,如何进一步完善电信监管机制,为电信运营商之间的有效竞争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对垄断性较强但又具有一定竞争性的电信产业来说,单纯用规制理论或产业组织理论进行分析,都是有失偏颇的。因此,本文在“SCP”范式的基础上,结合电信产业的经济特性,将产业组织理论和规制理论相融合,构建了“政府规制-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的"R-SCP"理论分析框架,并通过这个理论框架对电信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以及电信产业规制进行研究,结合“三网融合”、移动互联网等新态势,对电信产业进行全面的实证分析,为我国电信业的产业组织发展、电信产业政策和规制改革等提出新的建议,为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提供参考。本文的研究内容归纳起来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和理论基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内容。主要对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作了介绍。对相关理论进行考察,在回顾自然垄断理论、规制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的基础上,分析“SCP”范式对自然垄断产业的适用性以及局限性。第二部分构建电信产业"R-SCP"理论分析框架,包括第三章和第四章的内容。介绍了我国电信产业的发展历程,分析电信产业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结合电信产业所具有的自然垄断与竞争特性,构建"R-SCP"理论分析框架,在该理论框架内,规制、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都是电信产业的内生变量,规制影响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同时也受到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与绩效的影响。第三部分是实证研究部分,包括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的内容。运用"R-SCP"理论分析框架对中国电信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进行实证分析。重点分析不对称规制、“三网融合”对市场结构的影响,分析“移动通信转售”、手机实名制等产业政策变化以及放松规制对市场行为的影响,结合电信产业几次大的拆分和重组,对各个阶段的市场绩效进行实证分析。第四部分是移动互联网对电信产业组织及规制的影响,主要是第八章的内容。分析移动互联网对电信产业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的影响,并以“微信”为例分析移动互联网对电信产业语音、短信业务的替代作用,指出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产业组织变革和转型方向,探索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产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并分析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产业规制的新特点。第五部分是中国电信业产业组织有效化及规制合理化建议,包括第九章和第十章的内容。介绍了电信产业组织有效化的内涵及目标,规制合理化与产业组织有效化的关系,以及产业融合对电信规制的影响,借鉴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电信规制与改革经验,对中国电信业产业组织有效化及规制合理化提出政策建议。最后,对全文的主要结论进行总结,对下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本文研究表明,中国电信业的产业组织受到政府规制和市场机制两方面的共同影响,随着产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和进一步放松规制,市场机制对电信产业组织的影响将越来越强。但由于电信产业所具有的网络特性,政府规制仍然有必要保持。政府需要改变直接用行政手段参与电信业产业组织调整的状况,更多地借助市场机制实现对电信产业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的调整,重点关注对公平竞争环境的塑造和保护。
唐浩[6](2020)在《全流量时代通信客户价值开发与提升策略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通信行业的生产方式和发展范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原来基于规模经济的高边际利润模式正在转向低边际利润模式。特别是4G运营以来,传统业务互联网化、流量化,引发了通信客户行为深刻而显着的改变,流量成为信息通信业基础性生产要素,也成为客户与通信运营企业交易的主要商品,通信行业进入全流量经营时代。但随着人口红利的快速消退、提速降费的深入推进,流量规模增长的红利快速释放,目前简单依靠量的增长已难以推动通信行业收入实现大的提升,流量价值变现方式亟待变革;同时,通信行业增长的规模驱动力逐渐式微,存量博弈进一步摊薄了行业价值,各通信运营企业已将竞争的焦点由客户份额的争夺转向客户价值的竞争,客户价值开发和提升成为通信行业经营工作的重心;政策层面,政府一方面深入推行提速降费政策,另一方面又要求通信行业肩负起利税贡献的重任,提速降费与提升价值效益必须得到统筹兼顾。围绕有效“提速降费与提升价值”这一冲突,如何有效挖掘流量价值、推进供给方面产品创新,逐步实现从满足需求到创造需求、引领需求,进而提升客户视角的客户价值;如何提升企业视角的通信客户价值,进而提升客户份额及收入份额,成为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回归流量经营本质,对接价值创造过程实际,满足、创造、引领客户需求,提升客户价值贡献,面向5G发展是流量经营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流量时代开发流量价值与提升通信客户价值,实现信息通信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应遵循价值创造和实现的全周期、全流程的内在规律和逻辑,按照流量价值与通信客户价值的互动机制和内在逻辑来重构流量价值经营体系。论文面向实际应用问题,围绕有效解决“提速降费与提升价值”这一冲突,分别从客户的视角、企业的视角、客户-企业视角出发,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全面分析了价值创造、传递、交易、变现全过程运作机制,构建了流量价值模型、通信客户价值评价体系、流量价值与通信客户价值动态博弈模型,深入剖析了流量价值和通信客户价值创造和实现的关键要素、内在规律和逻辑,从供给方面和需求方面分别给出了流量价值开发和通信客户价值提升的一整套理念、方法、策略和措施建议。首先,论文从流量经营的发展历程出发,梳理出流量经营的关键要素,明确了通信行业全流量经营的特征和趋势,给出了全流量时代这一包括生产对象、生产方式、组织形式、运营模式等在内的通信运营企业新的管理情景。认为流量业务是一种互补品经济,其价值依赖于其他组件创新带来的价值,价值提升的方向在于推动流量价值在通信运营侧实现封闭管理。接着,从客户的视角出发构建了流量价值模型,实现了流量价值具体化、数量化、应用化,为流量价值开发找到了着力点和衡量标准;从企业的视角出发,将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结合在一起,基于企业运营客户精准画像需要,构建了一个既考虑时间维度价值又考虑空间维度价值的全流量时代通信客户价值评价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客户细分、定性定量分析和有效性验证,为大数据精准营销和客户价值提升提供了基础模型;从客户-企业视角出发,提出了流量价值-通信客户价值创造模型及价值开发机制,将博弈论和控制论方法引入到客户价值研究中来,构建了流量价值与通信客户价值动态博弈模型。最后,基于流量价值模型、通信客户价值评价体系、流量价值与通信客户价值动态博弈模型求解及分析结果,提出了流量价值开发与通信客户价值提升互动双赢模型,面向5G时代流量价值经营,系统性地提出了流量价值开发和通信客户价值提升的策略建议,较好地解决了“提速降费与提升价值”这一冲突,以期为国内通信运营企业5G经营提供参考,达到企业与客户最大双赢。论文的创新成果及主要观点:1.提出了客户价值开发与提升三重视角研究框架,贯通并融合了“企业视角、客户视角、企业-客户视角”客户价值三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聚焦解决“提速降费与提升价值”这一冲突,论文遵循价值创造和实现的全周期、全流程的内在规律和逻辑,按照流量价值与通信客户价值形成的逻辑,系统设计问题解决方案,将客户价值研究的三个领域得以贯通融合。按照先解构后综合、先画像后交互、先微观后宏观的研究方式,将客户价值运作机理全面展现。首先,从客户的视角出发构建了流量价值模型;接着,从企业的视角出发构建全流量时代通信客户价值评价体系;最后,从客户-企业视角出发,构建了流量价值与通信客户价值动态博弈模型、价值创造模型,以流量价值开发与通信客户价值提升互动双赢模型。2.提出了流量业务的本质属性、流量经营的方向及路径,并由此演绎提出“差异化产品供给”是提升通用组件或基础性生产要素价值的方向。基于产业链视角和互补品经济理论,在流量经营关键驱动因素及驱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流量经营本质。流量作为移动互联网的一种基础承载性和生态型业务,流量和上下游环节功能互补共同构成客户体验,因此,流量本质上是一种互补品经济,其价值的实现依赖于客户的需求和流量所承载的互联网应用及内容。流量经营不只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技术+管理问题,流量经营关键在于发现新增的价值、找出价值转换途径并实现价值的分配,推动流量价值在通信运营企业侧实现闭环管理、掌握流量承载的具体内容和应用是通信运营企业流量价值重塑的重要途径。这要求通信运营企业推动“管道流量”经营向“互联网流量”经营转变,构建流量价值生态系统,实现流量与互补品价值封闭和价值协同创新。在流量价值经营的方向下,通信运营企业需要统筹考虑各类业务的定位、目标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流量、宽带、内容、信息服务业、数字化服务等需要被放在一个全新的视角下来重新定位,这个视角就是全流量经营,即无所不在的流量经营,各种经营对象和要素作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共同构成流量经营的价值生态系统。3.将博弈论和控制论等理论方法引入到客户价值研究中来,构建了流量价值与通信客户价值动态博弈模型,在价值构成的微观层面上探究流量价值与通信客户价值博弈机制,为流量价值开发和通信客户价值提升找到改进方向和着力点。基于企业客户价值互动双赢,从客户-企业视角出发,构建了流量价值与通信客户价值动态博弈模型,并应用最优控制和动态优化的方法,求解并分析了合作、非合作情形下流量价值与通信客户价值动态博弈均衡解或最优解,从微观层面上探究流量价值与通信客户价值互动机理,发现企业与客户在追究价值最优时,努力的方向是一致的,客户价值转换行为与企业营销策略实施成正比、与流量产品创新成正比,企业营销工作和产品创新程度能够促进客户价值转换和提升。通过对流量价值与通信客户价值动态博弈过程分析,发现双方在长期博弈过程中实现共赢,通信运营企业价值增长关键来源是保持客户长期动态合作,主要手段是交叉销售和融合捆绑,发挥好关键人网络价值;客户收益增加的关键来源是产品创新及高价值、个性化产品推荐,通过价值生态系统降低交易成本以实现客户效用增加。4.提出了流量价值-通信客户价值创造模型,给出了价值开发机制,构建了流量价值与通信客户价值双提升驱动模型。以Lancaster和Walters客户为中心的价值链结构为基础,从微观层面上探究流量价值与通信客户价值交互关系和互动机理,提出了流量价值-通信客户价值创造模型,系统地梳理了价值产生、承载、传递、创造的全过程,给出了价值开发机制:客户需求是流量价值最终来源、流量产品创新是价值增值的载体、网络管道能力是稳固价值的基础、经营模式创新是价值变现的根本、价值生态系统是价值开发的突破点、个性化需求是价值开发的着力点。论文从需求管理与供给改革分别入手,将价值创造与实现的逻辑转换为流量价值与通信客户价值有机协同、相互支撑、互动双赢、系统性的价值经营体系,构建了流量价值与通信客户价值双提升驱动模型。5.面向5G流量价值经营系统地提出流量价值与通信客户价值提升策略:在流量产品供给方面,根据流量价值模型,主要从开发流量价值和降低客户成本入手,深化供给改革。在客户需求方面,根据通信客户价值评价体系,立足当前,通过向规模要价值、向存量要价值、向融合要价值等方面入手,提升客户当前价值贡献;面向未来可持续发展,培育并挖掘客户全生命周期价值,有效利用客户的网络价值,扩展客户的空间价值。
王丽娜[7](2020)在《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法治化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和社会发展,但其负面问题不断显现,由此互联网治理的相关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随之推动互联网监管部门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治理方式。在诸多互联网的治理方式中,互联网运动式治理凭借其治理的快速和有效成为相关管理部门的一种重要治理选择,同时也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本文梳理不同时期的全局性的互联网运动式治理案例,纵向勾勒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发展历程;界定了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涵义;厘清了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规制体系,分析其治理主体的构成,对其治理客体进行分类,并分析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行政过程;此外,本文探讨了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必然性和过渡性,对治理的效果评价和价值评价等理论问题进行细致探讨,提出以下观点:互联网运动式治理具有过渡性特点,体现在治理中行政与法的一致和相悖并存,治理的行政合作机制反复重叠,治理中运动性治理和常规化治理相冲突等方面;就其治理的效果评价来说,最初互联网运动式治理显现出治理速度快、治理效果好的优势,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问题的增多,其治理成本高、治理效率低、治理违规现象多及治理内卷化等弊端也越来越突出,由此对它的评价从最初的肯定其治理有效性转向对其弊端的多方诟病;鉴于互联网运动式治理存在的底层逻辑和规定性,本文认为对其应进行客观的再评价:要看到互联网运动式治理行动催生的规则在不断导正其治理行为偏差;要看到其治理行动中输送的制度对互联网秩序的维护作用;要看到其法治化转型对互联网治理行为的合法性要求在增加;要看到其制度供给背后的法治追求和治理理念的转型努力;要看到互联网运动式治理中维护治理对象的相关权利的客观结果。对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价值评价进行否定之否定不是不顾其弊端而默守陈规,恰是为了正视其所面临的困境。就互联网运动式治理面临着的法律困境而言,互联网运动式治理主体经常不能协调好秩序、安全、效益、公平、自由、正义等诸多法律价值的平衡,导致治理中多元法律价值的失衡和错位;另外,治理中所依据的法律文本缺失和模糊导致治理的法律规制中出现较多困难。就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主体和客体各自面临的困境而言,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治理主体的同质化困境、复合性困境和权威性困境亟待解决;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治理客体在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管制框架内,受到治理主体所采取的行政的、法律的和技术的治理手段的影响,导致互联网优势的发挥、互联网融合发展趋势以及治理主客体间的协调发展都受到极大限制。上述互联网运动式治理所面临的多种困境使得其合理转型变得非常迫切。就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转型方向而言,法治中国建设、网络空间法治化建设和公共治理理念引入等背景和因素都指向了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法治化转型这一解决之道。具体而言,要转变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法律观念,走出治理主体和治理客体各自面临的困境,同时要充分发挥其治理中的法制输送机制,包括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法律文本输送机制和法律制度输送机制,从而推动互联网法的完备化、制度化、体系化和均衡化发展,并有力推动互联网法的良好执行、适用、遵守和互联网法的监督体系建设;此外还要充分发挥互联网运动式治理中的治理学习机制和技术再塑机制,共同推动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法治化转型。
范玲玲[8](2019)在《网络化时代葡萄酒营销策略研究 ——以张裕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移动互联网的日益普及,改变着人们的工作生活习惯,也改变着企业市场营销模式。互联网时代对各行各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信息的透明化使得葡萄酒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葡萄酒企业需要推进网络营销的开展,创新葡萄酒网络营销的方式,优化网络营销策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才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占领市场份额。张裕葡萄酒作为中华老字号,葡萄酒行业的翘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更需要积极应对,及时调整战略,实现营销的网络化,使张裕成为更多的消费者认可的国际品牌。本文从网络化的视角对葡萄酒营销策略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国内外的葡萄酒市场发展现状,从交易方式、营销渠道、交易价格、消费群体、销售渠道等方面分析了网络化渠道对葡萄酒行业销售的冲击。其次从葡萄酒消费者分类、选择网购的影响因素、行为变化等角度分析了网络化时代葡萄酒市场消费者行为特征和市场,并分析了葡萄酒市场营销发展趋势。再次对网络化时代葡萄酒行业新颖的网络营销策略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葡萄酒行业网络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本文重点以张裕葡萄酒公司为案例,在对张裕公司营销环境、优劣势、机遇与挑战细致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网络化背景下张裕葡萄酒的市场营销策略,最后给出了线下线上销售、物流配送体系、企业网络营销人才等完善建议,对葡萄酒网络营销策略的制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谈笑[9](2018)在《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研究》文中指出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简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是指从鸦片战争始,经晚清、中华民国北京政府、中华民国南京政府,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间,由中国政府、各地方政府、中国政府各部门、由政府所有或得到政府担保的官办(国有)公司等为代表的主体与外国银行、中外合办银行、国际银行团、以银行为主要参与方的国际辛迪加以及代表外国银行(财团)的个人等外国私人之间确定、变更、终止权利义务关系的意思表示一致的法律行为。绪论部分主要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定义及研究意义,指出其与近代条约制度的关系,认为研究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需要涉及到准条约、政府涉外经济契约、国家契约、国际贷款协议、BOT特许协议等现当代法学概念。并从历史、法律、经济三个方面阐述本论文的研究创新之处。同时回顾了近代以来关于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的研究状况。第一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法律关系。分析中外间银行契约法律关系中外主体性质和类别。并根据该法律关系客体和内容的不同组合,将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法律关系分为借款、工程建设、合伙、买卖、租赁、特许经营等类型。指出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属于包含涉外因素、公法因素、经济因素的私法契约。第二章将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涉外经济契约)与契约、条约进行法理概念上的比较,讨论契约与条约、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准条约、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近代条约体系的关系。并从法的形式(分为法的渊源、法的分类、法的效力);法律关系(主体、内容与客体);法的实施(法的适用、法的遵守、法律责任)三大层面进行系统比较。指出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所隐含的极为复杂的法律原理。第三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发展分期,分为晚清时期、民国北京政府时期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三个阶段,介绍各个时期契约订立的时代背景,契约特点以及演变情况。第四章分析契约主体外国银行在近代条约体系下的特殊法律经济地位。指出近代在华外国银行与国际政治、领事裁判权、中国国内经济金融政策的关系,认为其优势地位的取得与近代条约制度密不可分,属于近代历史上在中国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外国私法人,而不是受中国法律管辖的内国法人。第五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与国际政治的复杂关系。在广义上,外国银行与中国政府的订约行为受到世界范围内的国际关系的影响。从狭义上看,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受到近代中外条约关系的直接制约,属于近代条约制度的一部分。第六章论述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契约的过程。分为中方决策、外方决策、中外交涉三个层面。指出中方政府政治决策和外方企业市场决策的特点,并分析近代中外交涉交易的过程和特点。第七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核心部分——近代中外间国际贷款契约。根据法学、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对近代外国银行与中国政府订立的国际贷款契约进行分类整理,对契约的结构、条款进行解剖分析,指出近代国际贷款契约的发展变化和特点。第八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类型之一——近代中外间国际工程建设契约。重点分析近代铁路投资领域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财团订立的国际工程建设契约。指出其类别、条款和有关特点。第九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类型之一——近代中外合资合作经营契约。对其定义、类别、条款及内容特点进行分析。第十章以1887年李鸿章与美国费城辛迪加订立的中外合办华美银行契约事件为例,论述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财团)进行经济合作,在国际与国内,政治与经济各个方面所受到的影响,展示近代中国政府涉外经济活动所面临的困难处境。
李国敏[10](2019)在《新时代中国企业海外拓展的战略风险 ——基于典型案例的系统分析》文中提出本文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认识和应对中国企业海外拓展面临的战略风险。对于企业国际化面临的各种风险及其应对,国内外有了丰富的研究,但对于海外战略风险,人们并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我们认为固然战略风险与政治风险关系极其密切,但鉴于企业海外战略风险影响后果的特殊严重性,有必要予以专门而深入的研究。围绕上述核心问题,我们以复杂系统思维方法为主,同时运用历史考察、案例分析等方法展开全文。首先弄清企业国际化理论和中国企业的海外拓展史,重点是实施“走出去”战略之后的中国企业海外拓展情况,以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时代”背景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机遇。其次,着重对企业海外战略风险进行解析。在梳理企业国际化面临的各种风险基础上,以复杂系统思维方法探讨海外战略风险的特点,并对新时代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战略风险进行总体分析。企业海外战略风险往往由宏观国际环境格局或中观双边外交关系的重大变动所造成,具有宏观全局性、强烈的政治性和立体多维的关联性,呈现复杂的非线性因果关系和突变式涌现特征,其破坏性极大,并且可能持续发生不利影响。论文还对新时代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战略风险进行总体分析。接着以中兴通讯和华为两个中国高科技企业作为案例,分析在新时代、百年大变局背景下美国遏制中国政策对中国企业海外拓展造成的严重战略风险。本文还以国电投密松电站项目和中企利比亚项目为案例,分析国际国内政治等因素对于中企海外项目造成的战略风险。最后,论文就新时代中国企业海外拓展的战略风险提出了应对建议,并对新时代中国企业拓展海外利益和防范化解战略风险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二、当前世界邮电经营方式的发展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当前世界邮电经营方式的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理论价值 |
1.2.3 实践价值 |
1.3 论文研究思路和整体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整体框架 |
1.4 论文创新点 |
1.5 小结 |
第二章 战略转相关理论研究 |
2.1 商业生态相关理论 |
2.1.1 共生理论 |
2.1.2 合作竞争理论 |
2.1.3 商业生态系统理论 |
2.1.4 本节小结 |
2.2 组织生态相关理论 |
2.2.1 生态位理论 |
2.2.2 组织生态理论 |
2.2.3 市场化生态组织 |
2.2.4 人力资本理论 |
2.2.5 本节小结 |
2.3 战略转型相关理论 |
2.3.1 战略管理 |
2.3.2 企业战略转型理论 |
2.3.3 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理论 |
2.3.4 本节小结 |
2.4 小结 |
第三章 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关键影响因素理论研究 |
3.1 基于运营商转型实践和扎根理论的因素分析 |
3.1.1 国际电信运营商总体战略转型思路 |
3.1.2 扎根理论运用 |
3.1.3 历史文献分析 |
3.2 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内部影响因素分析 |
3.2.1 商业模式 |
3.2.2 资源能力 |
3.2.3 组织运营能力 |
3.2.4 融合创新能力 |
3.2.5 文化 |
3.2.6 内部影响因素之间的协同关系 |
3.3 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
3.3.1 基于结构方程的假设模型 |
3.3.2 环境变化 |
3.3.3 用户需求 |
3.3.4 规模效应 |
3.3.5 社会影响力 |
3.4 小结 |
第四章 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关键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4.1 问卷设计和分析方法 |
4.1.1 问卷对象和样本 |
4.1.2 测量表设计 |
4.1.3 分析方法 |
4.2 影响因素测量 |
4.2.1 融合创新能力测量 |
4.2.2 资源能力测量 |
4.2.3 组织运营能力测量 |
4.2.4 商业模式测量 |
4.2.5 文化测量 |
4.2.6 环境变化测量 |
4.2.7 用户需求测量 |
4.2.8 规模效应测量 |
4.2.9 社会影响力测量 |
4.3 调查问卷回收基本情况 |
4.4 信度检验 |
4.5 效度检验 |
4.5.1 内部影响因素构面相关系数分析 |
4.5.2 要素、能力和影响因子拟合度分析 |
4.6 战略转型内部影响要素实证分析 |
4.6.1 因子分析 |
4.6.2 相关性分析 |
4.6.3 主要结论 |
4.7 战略转型外部影响要素实证分析 |
4.7.0 影响模型拟合度分析 |
4.7.1 路径效果分析 |
4.7.2 主要结论 |
4.8 小结 |
第五章 平台网络效应视角下运营商战略转型模型研究 |
5.1 技术平台的网络效应 |
5.1.1 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 |
5.1.2 作用于运营商的四大特征 |
5.1.3 技术网络效应作用机理 |
5.2 多边平台的网络效应 |
5.3 战略转型模型构建——多边平台和技术平台的融合 |
5.3.1 平台相关内部影响因素、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
5.3.2 基于多平台融合的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模型 |
5.4 典型运营商基于多平台融合转型模型的战略转型案例 |
5.4.1 SKT超5G生态战略 |
5.4.2 构建5G生态圈具体实践 |
5.4.3 SKT战略转型总结 |
5.5 典型科技公司基于多平台融合转型模型的转型案例 |
5.5.1 微软的技术驱动与多边平台的融合 |
5.5.2 微软转型总结 |
5.6 小结 |
第六章 以国内某电信运营商为例的战略转型路径分析 |
6.1 国内某电信运营商现状 |
6.1.1 外部环境 |
6.1.2 内部能力的优劣势 |
6.2 多平台融合战略转型路径规划 |
6.2.1 转型目标 |
6.2.2 转型路径规划及具体策略 |
6.3 多平台治理与组织保障 |
6.3.1 基础技术研究投入 |
6.3.2 研发模式转变 |
6.3.3 加强数字化人才培养 |
6.3.4 机制流程优化 |
6.4 小结 |
第七章 研究总结和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局限与下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新东方教育公司运营模式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教育培训行业发展战略 |
1.3.2 教育培训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运营模式相关理论研究 |
2.1 运营模式理论 |
2.1.1 运营模式理论及分类 |
2.1.2 运营模式的核心要素 |
2.1.3 研究评价 |
2.2 市场营销理论 |
2.2.1 市场营销的定义 |
2.2.2 市场营销组合及营销新理念 |
2.3 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理论 |
2.3.1 政治(Political)环境 |
2.3.2 经济(Economic)环境 |
2.3.3 社会(Social)环境 |
2.3.4 技术(Technological)环境 |
2.4 SWOT分析模型综述 |
第三章 新东方教育公司简介及运营模式发展概述 |
3.1 新东方教育公司企业介绍 |
3.2 运营模式发展概述 |
3.2.1 单一模式阶段 |
3.2.2 扩张模式 |
3.2.3 集团组织模式 |
3.3 国内主要竞争对手运营情况分析 |
3.3.1 环球天下 |
3.3.2 英孚教育 |
3.3.3 华尔街英语 |
3.3.4 巨人教育集团 |
3.4 新东方教育公司发展外部环境PEST分析 |
3.4.1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Politicaland Law Evironment) |
3.4.2 经济环境分析(Economic Evironment) |
3.4.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Socialand Cutural Evironment) |
3.4.4 科学技术环境分析(Technological Evironment)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东方教育公司运营模式SWOT及问题分析 |
4.1 新东方教育公司运营模式SWOT分析 |
4.1.1 优势分析(Strength) |
4.1.2 劣势分析(Weakness) |
4.1.3 机会分析(Opportunity) |
4.1.4 威胁分析(Threats) |
4.2 新东方教育公司现有运营模式发展存在的问题 |
4.2.1 人力资源体系发展缺乏必要的机制支撑 |
4.2.2 营销策略手段运用空间较为狭窄 |
4.2.3 运营业务发展水平与规模扩展不相适应 |
4.2.4 产品标准定位不准确,研发投入相对薄弱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东方教育公司现有运营模式问题的优化策略 |
5.1 推动人力资源体系完善 |
5.1.1 完善人才选拔储备机制 |
5.1.2 完善企业发展激励机制 |
5.2 推进品牌营销策略优化 |
5.2.1 新媒体品牌营销 |
5.2.2 开展社会公益活动 |
5.3 加大运营体系优化力度 |
5.3.1 建立产品研发中心 |
5.3.2 持续完善教学产品 |
5.4 强化产品科研机制创新 |
5.5 绩效初步评估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反思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物联网商业模式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目录 |
表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理论研究综述 |
2.1 物联网理论 |
2.2 商业模式理论 |
2.2.1 基本理论分类和特点 |
2.2.2 主要构成要素 |
2.2.3 分类方式 |
2.2.4 商业模式的应用与创新 |
2.2.5 商业生态系统 |
2.3 公共产品理论 |
2.4 理论研究总结 |
第三章 物联网发展概述 |
3.1 物联网发展的历史沿革 |
3.2 物联网的基本特点 |
3.3 物联网的应用架构 |
3.4 物联网的商用分类 |
3.5 物联网商用发展的国际比较 |
3.6 物联网的发展趋势 |
3.7 小结 |
第四章 物联网商业模式体系 |
4.1 外部影响因素 |
4.1.1 政府与社会环境 |
4.1.2 核心技术 |
4.1.3 产业价值 |
4.2 物联网商业模式主体类型 |
4.3 物联网的价值模式 |
4.4 物联网的盈利模式和收入分配 |
4.5 物联网商业模式主体竞合关系分析 |
4.6 物联网商业模式的营销方式 |
4.7 物联网商业模式的"四流"概念 |
4.7.1 物流 |
4.7.2 资金流 |
4.7.3 信息流 |
4.7.4 价值流 |
4.8 小结 |
第五章 物联网商业模式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
5.1 指标体系设计 |
5.2 问卷设计 |
5.3 问卷前侧 |
5.4 调研结果初步分析 |
5.4.1 信度分析 |
5.4.2 均值分析 |
5.4.3 因子分析 |
5.4.4 假设检验 |
5.5 物联网商业模式关键成功因素的体现 |
5.5.1 公共产品特征 |
5.5.2 公益性服务特征 |
5.5.3 外部资金 |
5.5.4 网络建设和信息资源规划 |
5.6 小结 |
第六章 物联网商业模式设计 |
6.1 物联网商业模式的发展概况和问题 |
6.2 物联网商业模式的发展阶段预测 |
6.3 物联网商业模式设计 |
6.3.1 商业模式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
6.3.2 初级阶段主要商业类型 |
6.3.2.1 公共事业运营 |
6.3.2.2 公共平台租赁运营 |
6.3.2.3 客户自建移动支付模式 |
6.3.2.4 平台免费开放模式 |
6.3.3 成熟阶段主要商业类型 |
6.3.3.1 系统集成商主导型 |
6.3.3.2 运营商通道服务型 |
6.3.3.3 双主体运营商推广型 |
6.3.3.4 运营商独立开发,独立推广 |
6.3.3.5 客户全部自建模式 |
6.3.4 融合阶段主要商业类型 |
6.3.4.1 软硬件集成商主导模式 |
6.3.4.2 软件内容集成商主导模式 |
6.3.4.3 云计算平台模式 |
6.3.4.4 云聚合模式 |
6.4 物联网商业模式的行业应用案例 |
6.4.1 定位类——位置服务 |
6.4.2 便利类——移动支付 |
6.4.3 采集类——智能物流仓储 |
6.4.4 控制类——智能家居 |
6.5 小结 |
第七章 物联网商业模式的策略建议 |
7.1 政策建议 |
7.1.1 国家战略 |
7.1.2 政策监管 |
7.1.3 技术标准体系研发 |
7.1.4 人才培养 |
7.2 市场推广建议 |
7.2.1 重点需求覆盖 |
7.2.2 价值的创造和分配机制 |
7.2.3 收入来源的公共支出替代转移 |
7.2.4 盈利模式的公共化拓展 |
7.2.5 公共事业应用示例预测 |
7.2.5.1 教育领域 |
7.2.5.2 医疗领域 |
7.2.6 收入分配方式 |
7.2.7 营销方式 |
第八章 总结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不足 |
8.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XY建筑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相关背景知识介绍 |
2.1 战略管理理论研究 |
2.1.1 战略管理概念 |
2.1.2 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 |
2.1.3 国内战略管理理论研究 |
2.2 建筑企业战略管理研究 |
第三章 建筑行业发展现状及XY建筑公司概况 |
3.1 建筑行业发展现状 |
3.1.1 我国建筑业的现状 |
3.1.2 我国建筑业存在的问题 |
3.2 XY建筑公司概况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XY建筑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 |
4.1 XY建筑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4.1.1 XY建筑公司宏观环境分析 |
4.1.2 XY建筑公司行业环境分析 |
4.2 XY建筑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4.2.1 XY建筑公司组织结构 |
4.2.2 XY建筑公司财务状况分析 |
4.2.3 XY建筑公司的资质水平 |
4.2.4 XY建筑公司VRIO分析 |
4.3 XY建筑公司SWOT分析 |
4.3.1 SWOT分析简介 |
4.3.2 XY建筑公司SWOT矩阵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XY建筑公司发展战略选择 |
5.1 XY建筑公司的公司级战略 |
5.1.1 XY建筑公司的使命和愿景 |
5.1.2 XY建筑公司的战略目标 |
5.1.3 XY建筑公司的公司级战略选择 |
5.2 XY建筑公司的业务级战略 |
5.2.1 成本领先战略 |
5.2.2 差异化战略 |
5.2.3 集中化战略 |
5.2.4 XY建筑公司业务级战略选择 |
5.3 XY建筑公司的职能级战略 |
5.3.1 生产管理战略 |
5.3.2 人力资源管理战略 |
5.3.3 品牌管理战略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XY建筑公司发展战略的实施 |
6.1 XY建筑公司的公司级战略实施——多元化经营 |
6.2 XY建筑公司的业务级战略实施 |
6.3 新形势下XY建筑公司发展战略的调整和优化 |
6.3.1 当前建筑行业面临的新形势 |
6.3.2 XY建筑公司发展战略调整和优化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中国电信产业的R-SCP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思路、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自然垄断理论 |
2.1.1 早期自然垄断理论 |
2.1.2 传统自然垄断理论 |
2.1.3 现代自然垄断理论 |
2.2 规制理论 |
2.2.1 规制公共利益理论 |
2.2.2 规制俘获理论 |
2.2.3 规制经济理论 |
2.3 产业组织理论 |
2.3.1 产业组织理论概述 |
2.3.2 产业组织理论的SCP范式 |
2.3.3 传统SCP范式对自然垄断产业的适用性分析 |
2.4 中国电信业的产业特性 |
2.4.1 中国电信业的技术经济特征 |
2.4.2 电信业技术经济特征的变化 |
2.4.3 电信企业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
第3章 中国电信业的发展历程及面临的新问题 |
3.1 中国电信产业的发展历程 |
3.1.1 中国电信产业发展初期 |
3.1.2 中国电信业市场拆分重组历程 |
3.2 中国电信产业监管政策演进 |
3.2.1 从垄断到调整市场结构引入竞争 |
3.2.2 从调整市场结构转向规范市场行为 |
3.2.3 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提高市场绩效——成立中国铁塔公司 |
3.3 中国电信产业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 |
3.3.1 移动互联网对电信业传统商业模式形成挑战 |
3.3.2 “三网融合”政策推进加剧了电信市场竞争 |
3.3.3 电信运营商在产业链中的主导地位逐渐弱化 |
3.3.4 防范打击电信诈骗对运营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第4章 构建“R-SCP”电信产业分析框架 |
4.1 电信业规制的目标 |
4.2 电信业规制的主要内容 |
4.3 中国电信产业规制的现状 |
4.4 现有理论在电信产业组织研究中的局限性分析 |
4.4.1 “SCP”范式在电信产业组织研究中的局限性 |
4.4.2 规制理论在电信产业组织研究中的局限性 |
4.5 电信产业组织的研究思路 |
4.5.1 决定电信产业组织变迁的重要因素 |
4.5.2 电信产业组织研究的主要思路 |
4.6 构建基于规制的“R-SCP”理论分析框架 |
4.6.1 “R-SCP”框架的逻辑关系 |
4.6.2 “R-SCP”理论框架对电信产业的适用性 |
第5章 基于规制的中国电信产业市场结构分析 |
5.1 影响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 |
5.2 中国电信产业市场结构分析 |
5.3 政府行为对电信市场结构的直接塑造 |
5.3.1 放松进入规制与引入竞争 |
5.3.2 电信纵向拆分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
5.3.3 电信南北拆分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
5.4 不对称规制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
5.4.1 进入者策略与在位者优势 |
5.4.2 不对称规制对市场份额和价格的影响 |
5.4.3 不对称规制与联通CDMA手机补贴 |
5.4.4 不对称规制对市场结构的影响——3G/4G牌照发放 |
5.4.5 “单向携号转网”规制政策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
5.5 企业行为对电信市场结构的影响 |
5.5.1 中国电信的限制性定价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
5.5.2 中国移动的差异化策略对市场份额的影响 |
5.5.3 中国联通的技术创新行为 |
5.6 产业融合对电信业市场结构的影响 |
5.6.1 三网融合对电信产业市场结构的影响 |
5.6.2 中国三网融合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5.6.3 中国广电成为第四大电信运营商影响市场格局 |
第6章 基于规制的中国电信产业市场行为分析 |
6.1 市场行为的影响因素 |
6.1.1 影响电信企业市场行为的主要因素 |
6.1.2 规制条件下企业行为特征分析 |
6.1.3 中国电信企业各阶段行为分析 |
6.2 规制与放松规制对电信市场行为的影响 |
6.2.1 规制失效下电信企业的排他性行为 |
6.2.2 不对称规制下的电信市场竞争行为 |
6.2.3 电信企业对规制的突破与放松规制 |
6.3 市场结构对市场行为的影响——以中国联通为例 |
6.3.1 中国联通3G市场定位 |
6.3.2 中国联通3G六统一运营策略 |
6.3.3 中国联通价格行为分析 |
6.3.4 中国联通非价格行为分析 |
6.3.5 中国联通组织调整行为分析 |
6.4 产业政策对电信企业市场行为的影响 |
6.4.1 “移动通信转售”对电信企业行为的影响 |
6.4.2 手机实名制对电信企业行为的影响 |
第7章 基于规制的中国电信产业市场绩效分析 |
7.1 中国电信产业市场绩效的评价方法 |
7.1.1 产业组织理论对经济绩效的评价内容 |
7.1.2 竞争和规制对电信产业市场绩效的影响 |
7.1.3 中国电信产业市场绩效的衡量指标 |
7.2 中国电信产业绩效的实证分析 |
7.2.1 完全垄断阶段的绩效分析(1994年之前) |
7.2.2 双寡头垄断阶段的绩效分析(1994-1998年) |
7.2.3 引入竞争阶段的绩效分析(1999-2001年) |
7.2.4 扩大竞争阶段的绩效分析(2002-2008年) |
7.2.5 电信业重组后的绩效分析(2009年至今) |
7.3 中国电信产业市场绩效的总体评价 |
第8章 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产业的新特征及其规制 |
8.1 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及趋势 |
8.2 移动互联网对电信产业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影响 |
8.2.1 电信运营商产业主导权丧失 |
8.2.2 电信运营商进一步被管道化 |
8.2.3 移动互联网业务替代传统电信业务——以“微信”为例 |
8.2.4 免费模式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成为主导 |
8.3 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产业组织变革与转型 |
8.3.1 从全业务运营商转向综合信息服务商 |
8.3.2 运营重心从传统语音转向数据应用 |
8.3.3 由纯管道经营向智能管道转型 |
8.4 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产业市场竞争行为 |
8.4.1 开展4G流量价值经营提升市场绩效 |
8.4.2 搭建应用平台与OTT企业合作运营 |
8.4.3 重视应用服务——以移动支付为例 |
8.4.4 以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技术提升电信产业竞争力 |
8.5 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产业规制的新特点 |
第9章 中国电信业产业组织有效化及规制合理化建议 |
9.1 电信产业组织有效化的内涵及目标 |
9.2 规制合理化与产业组织有效化的关系 |
9.3 产业融合对电信业规制的影响 |
9.3.1 电信产业和广电产业的市场化程度分析 |
9.3.2 相关市场主体存在各自的利益诉求 |
9.3.3 行业监管者维护部门利益以及职责有所差异 |
9.4 外国电信产业规制与改革经验 |
9.4.1 英国电信产业规制与改革 |
9.4.2 美国电信产业规制与改革 |
9.4.3 国外电信产业规制与改制的启示 |
9.5 中国电信产业的规制改革建议 |
9.5.1 产业融合背景下规制重构的保障机制 |
9.5.2 电信产业市场竞争政策的趋势 |
9.5.3 中国电信业产业组织有效化建议 |
9.5.4 中国电信业规制合理化建议 |
第10章 总结与展望 |
10.1 研究结论 |
10.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后记 |
(6)全流量时代通信客户价值开发与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1 问题提出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发展 |
2.1 全流量理论及相关研究 |
2.1.1 流量概念界定 |
2.1.2 流量经营理论及研究 |
2.1.3 全流量的定义及内涵 |
2.2 价值创造理论及相关研究 |
2.2.1 价值概念界定 |
2.2.2 价值创造理论研究 |
2.3 客户视角的客户价值理论及研究 |
2.3.1 B2C客户价值定义及内涵 |
2.3.2 B2C客户价值构成维度研究 |
2.3.3 B2C客户价值影响因素研究 |
2.3.4 B2C客户价值与消费者行为关系研究 |
2.3.5 B2C客户价值理论研究方向 |
2.4 企业视角的客户价值理论及研究 |
2.4.1 C2B客户价值定义及内涵 |
2.4.2 C2B客户价值构成研究 |
2.4.3 C2B客户价值评价研究 |
2.4.4 C2B客户价值理论研究方向 |
2.5 客户-企业价值互动关系研究及博弈论 |
2.5.1 客户-企业价值互动关系研究 |
2.5.2 博弈论 |
2.6 对现有研究的评述 |
第三章 流量经营驱动因素及流量价值模型构建 |
3.1 流量经营本质 |
3.1.1 流量经营历程回顾 |
3.1.2 流量经营存在问题 |
3.1.3 流量经营发展趋势 |
3.1.4 国外流量经营策略 |
3.1.5 流量经营本质分析 |
3.1.6 流量价值经营方向 |
3.2 流量经营驱动因素分析 |
3.2.1 规模增长驱动因素分析 |
3.2.2 价值增长驱动因素分析 |
3.3 流量价值模型构建 |
3.3.1 理论框架 |
3.3.2 流量价值概念模型 |
3.3.3 变量定义及研究假设 |
3.3.4 量表开发及数据收集 |
3.3.5 假设检验及模型修正 |
3.3.6 流量价值模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通信客户价值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 |
4.1 通信客户价值研究设计 |
4.2 通信客户价值理论框架 |
4.2.1 通信客户价值特性分析 |
4.2.2 通信客户价值研究现状 |
4.2.3 通信客户价值模型框架 |
4.3 通信客户价值评价指标 |
4.3.1 客户当前价值评价指标 |
4.3.2 客户潜在价值评价指标 |
4.3.3 客户网络价值评价指标 |
4.4 通信客户价值评价体系构建 |
4.4.1 层次分析法 |
4.4.2 评价指标体系确立 |
4.4.3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
4.4.4 通信客户价值计算 |
4.5 通信客户价值评价体系应用 |
4.5.1 基于客户价值评价结果客户细分 |
4.5.2 基于客户价值行为的客户细分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流量价值与通信客户价值互动机制研究 |
5.1 流量价值与通信客户价值互动机理分析 |
5.1.1 客户需求发展趋势 |
5.1.2 流量价值与通信客户价值创造机理 |
5.1.3 流量价值与通信客户价值交互关系分析 |
5.2 流量价值-通信客户价值博弈模型构建与分析 |
5.2.1 流量价值-通信客户价值博弈模型的构建 |
5.2.2 动态博弈模型求解-非合作情形 |
5.2.3 动态博弈模型求解-合作博弈情形 |
5.3 流量价值与通信客户价值博弈过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流量价值与通信客户价值双提升策略 |
6.1 客户价值开发与提升方案设计 |
6.1.1 客户价值开发与提升思路 |
6.1.2 客户价值开发与提升框架 |
6.2 需求挖掘及管理 |
6.2.1 客户需求管理 |
6.2.2 客户细分管理 |
6.3 供给改革及管理 |
6.3.1 产品体系供给改革 |
6.3.2 运营体系供给改革 |
6.3.3 经营体系供给改革 |
6.4 流量价值开发 |
6.4.1 网络质量提升策略 |
6.4.2 流量产品创新策略 |
6.4.3 内容权益运营策略 |
6.4.4 流量服务保障策略 |
6.4.5 流量品牌重塑策略 |
6.4.6 商业模式创新策略 |
6.4.7 终端运营牵引策略 |
6.4.8 渠道协同发展策略 |
6.5 通信客户价值提升 |
6.5.1 规模价值变现策略 |
6.5.2 存量价值变现策略 |
6.5.3 融合价值变现策略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流量价值对客户购买行为影响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二 通信客户价值指标相对重要性的调查问卷 |
附录三 通信客户价值指标相对重要性结果分析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法治化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作为行动的互联网运动式治理 |
第一节 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发展及现状 |
一、常规行政管理方式被移植 |
二、运动式行政监管日见成效 |
三、运动式行政监管趋于成熟 |
四、运动式行政监管纵深发展 |
第二节 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涵义界定 |
一、社会管理与社会治理 |
二、管理行政与治理行政 |
三、互联网治理与互联网运动式治理 |
第三节 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行动逻辑 |
一、行政主体的主导性 |
二、行政方式的强制性 |
三、秩序优位的导向性 |
第二章 作为规制的互联网运动式治理 |
第一节 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规制体系 |
一、管制型行政传统和秩序追求 |
二、制度资源不足的外部局限性 |
三、互联网典型事件爆发的刺激 |
四、行政路径依赖的消极性因素 |
五、治理主体选择的积极性因素 |
第二节 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必然性 |
一、治理中行政与法的一致和相悖 |
二、治理的行政合作机制繁复重叠 |
三、运动治理与常态治理时有冲突 |
第三节 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过渡性 |
一、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主体及其职责与职权 |
二、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客体及其权利与义务 |
三、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行政过程及其实施机制 |
第四节 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结果评价 |
一、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正向结果 |
二、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负向结果 |
第五节 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价值评价 |
一、对治理价值的正面评价 |
二、对治理价值的负面评价 |
三、治理的价值评价的否定之否定 |
第三章 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转型困境 |
第一节 互联网运动式治理转型的法律困境 |
一、治理的法律价值平衡之难 |
二、治理的法律规制文本之失 |
第二节 互联网运动式治理转型的主体困境 |
一、治理主体的构成同质和单一 |
二、治理主体内部行政协调不良 |
三、治理主体的合法性日趋弱化 |
第三节 互联网运动式治理转型的主客体间的相对困境 |
一、运动式治理的管制思维限制互联网的优势发挥 |
二、运动式治理的分割治理阻碍互联网的融合发展 |
第四章 互联网运动式治理转型的方向和目标 |
第一节 互联网运动式治理转型的方向 |
一、法治中国建设指引互联网运动式治理转向法治化 |
二、公共治理理念影响互联网运动式治理转向法治化 |
三、互联网法治建设引导互联网运动式治理转向法治化 |
第二节 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法治化转型的目标 |
一、互联网运动式治理与互联网法的健全化 |
二、互联网运动式治理与互联网法的良好实施 |
第五章 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法治化转型的实施保障 |
第一节 治理的法治化转型的实施路径 |
一、治理的法律观念的转型路径 |
二、治理主体的转型路径 |
三、治理主客体间相对性困境的缓解路径 |
第二节 治理的法治化转型的法制输送机制 |
一、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文本输送机制 |
二、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制度输送机制 |
第三节 治理的法治化转型的配套机制 |
一、治理的法治化转型的治理学习机制 |
二、治理的法治化转型的技术反塑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目录 |
后记 |
(8)网络化时代葡萄酒营销策略研究 ——以张裕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网络营销的研究 |
1.3.2 关于网络营销策略的研究 |
1.3.3 关于葡萄酒网络营销的研究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5 内容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网络化时代葡萄酒市场发展现状及特征分析 |
2.1 葡萄酒市场发展现状 |
2.1.1 国际葡萄酒市场发展现状 |
2.1.2 国内葡萄酒市场发展现状 |
2.2 网络化渠道对葡萄酒市场销售的冲击 |
2.2.1 交易方式的影响 |
2.2.2 营销渠道的影响 |
2.2.3 市场价格的影响 |
2.2.4 消费群体的影响 |
2.2.5 销售渠道的影响 |
2.3 网络化时代葡萄酒市场消费者行为特征 |
2.3.1 网络化下葡萄酒消费者分类 |
2.3.2 葡萄酒消费者选择网购的影响因素分析 |
2.3.3 消费者在互联网中的行为变化 |
2.4 网络化时代葡萄酒市场营销的发展趋势 |
2.4.1 利用搜索引擎工具 |
2.4.2 广告视频精准传播 |
2.4.3 社区化营销的沟通互动 |
2.4.4 借助微博、微信 |
2.4.5 利用网络直播 |
第三章 网络化时代葡萄酒行业的营销策略及问题分析 |
3.1 事件营销策略 |
3.1.1 借势营销策略 |
3.1.2 造势营销策略 |
3.2 新型高效的网络促销策略 |
3.2.1 主题促销 |
3.2.2 平台促销 |
3.2.3 企业促销 |
3.3 第三方电商渠道策略 |
3.4 独特的葡萄酒网络文化营销 |
3.5 葡萄酒行业网络营销存在的问题 |
3.5.1 营销认知不充分,方式单一 |
3.5.2 营销策略水平低,缺乏专业人才 |
3.5.3 信息繁多,信任感低 |
3.5.4 互联网利用率低,流量转化率不高 |
第四章 网络化时代张裕葡萄酒营销环境分析:基于PEST-SWOT |
4.1 宏观环境PEST分析:基于PEST分析框架 |
4.1.1 政治法律环境 |
4.1.2 经济环境 |
4.1.3 社会环境 |
4.1.4 技术环境 |
4.2 微观环境SWOT分析:基于SWOT分析框架 |
4.2.1 优势 |
4.2.2 劣势 |
4.2.3 机遇 |
4.2.4 威胁 |
第五章 网络化时代市场营销策略设计——以张裕集团为例 |
5.1 张裕集团概况 |
5.2 基于互联网的产品策略 |
5.2.1 网络产品策略 |
5.2.2 产品组合策略 |
5.2.3 网络个性化定制策略 |
5.3 基于互联网的渠道策略 |
5.3.1 多元化的网络渠道营销 |
5.3.2 社会化媒体营销策略 |
5.4 基于互联网的价格策略 |
5.5 基于互联网的促销策略 |
5.5.1 多样化促销策略 |
5.5.2 网络事件营销策略 |
第六章 网络化时代完善葡萄酒线上线下营销体系的建议 |
6.1 “线上线下”渠道融合 |
6.2 快捷安全的配送体系 |
6.3 企业网络营销团队建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定义及研究意义 |
一、定义及有关概念解释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近代中国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研究综述 |
一、1949年前政府涉外经济契约有关研究 |
二、1949年后近代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研究 |
三、小结 |
第三节 研究创新 |
一、研究内容创新 |
二、研究方法创新 |
第一章 中外间银行契约的法律关系 |
第一节 法律关系的主体 |
一、中方主体 |
二、外方主体 |
第二节 法律关系的内容与客体 |
一、借款法律关系 |
二、建设工程法律关系 |
三、合伙法律关系 |
四、买卖法律关系 |
五、租赁法律关系 |
六、特许经营法律关系 |
七、其他类型法律关系 |
第三节 法律关系的特性 |
一、公私混合主体 |
二、私法性的内容 |
三、公法性的内容 |
四、契约涉外因素 |
五、国际经济因素 |
第二章 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契约、条约之比较 |
第一节 概念辨析 |
一、契约与条约 |
二、准条约与政府涉外经济契约 |
三、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条约体系的关系 |
第二节 法理比较 |
一、法的形式比较 |
二、法律关系比较 |
三、法的实施比较 |
第三章 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发展分期 |
第一节 晚清产生发展成型期(1840年至1912年) |
一、1840年至1870年 |
二、1870年至1894年 |
三、1894年至1912年 |
第二节 民国北京政府泡沫期(1912年至1927年) |
一、时代背景 |
二、时代分期 |
三、契约特点 |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消亡期(1927年至1949年) |
一、时代背景 |
二、时代分期 |
三、契约特点 |
第四章 近代条约体系下外国银行之地位 |
第一节 近代外国在华银行的法律地位 |
一、“治外法权银行”概念 |
二、外国在华银行与条约制度 |
三、约束外国在华银行的法律制度 |
第二节 近代外国在华银行特殊地位的取得 |
一、晚清的金融商业政策 |
二、晚清及民国的银行货币制度 |
第三节 近代外国在华银行的优势地位 |
一、法律地位优势 |
二、经营实力优势 |
三、优势地位的丧失 |
第五章 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与国际政治 |
第一节 国际关系的影响 |
一、国际强权的基石 |
二、国际争霸的魅影 |
三、外交开路的投资 |
四、政治优先于经济 |
第二节 中外关系的制约 |
一、国际条约的直接制约 |
二、外交承认与契约继承 |
三、交战状态与契约终止 |
四、外交敌对与契约履行 |
第六章 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订立 |
第一节 影响契约订立的因素、订约人员及交涉方式 |
一、影响订约的因素 |
二、参与订约的人员 |
三、订约交涉的方式 |
第二节 中方订约程序——以政府决策为中心 |
一、中方决策的特点 |
二、中方决策的过程 |
第三节 外方订约程序——以市场决策为中心 |
一、外方决策的特点 |
二、外方决策的过程 |
第四节 中外交易程序——经济与政治的互动 |
一、询盘 |
二、发盘 |
三、还盘 |
四、接受 |
第七章 近代中外间国际贷款契约 |
第一节 定义与演变 |
一、定义 |
二、形式演变 |
第二节 契约结构 |
一、契约首部 |
二、契约尾部 |
三、契约附件 |
四、契约正文 |
第三节 主要条款 |
一、财务条款 |
二、管理条款 |
三、格式条款 |
第八章 近代中外间国际工程建设契约 |
第一节 定义、分类与特性 |
一、定义 |
二、分类 |
三、特性 |
第二节 契约产生背景与演变历史 |
一、舰炮与条约奠定的基石 |
二、早期国际工程建设草案 |
三、政治斗争与国际工程建设 |
第三节 主要条款 |
一、一般性条款 |
二、法律条款 |
三、技术及商务条款 |
四、附件和补充条款 |
第九章 近代中外间合资合作经营契约 |
第一节 定义与类别 |
一、定义 |
二、分类 |
第二节 主要条款 |
一、一般条款 |
二、法律条款 |
三、商务技术条款 |
第十章 案例研究——以华美银行契约为例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举办银行的思潮 |
二、清政府内部争议 |
三、主要参与人物 |
四、“轰传世界”的华美银行协议 |
第二节 中美双方往来经过 |
一、中美合作的缘起 |
二、美方在中国的活动 |
三、中方赴美谈判 |
四、中外媒体有关报道 |
第三节 内外政治经济矛盾与契约订立 |
一、清政府内部强大的反对力量 |
二、美国政府的局外人态度 |
三、广泛的外国反对力量 |
四、失败的内部及客观原因 |
第四节 事件后续 |
结语 |
一、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是一种法律关系 |
二、同一法律现象在不同历史语境下的解读 |
三、政府涉外经济活动与政治的互动关系 |
四、终止履行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的方式与结果 |
五、客观看待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的公法性质 |
六、倒影民族资本处境的一面镜子 |
附录 |
一、1887年华美银行事件稀见史料 |
(一) 李鸿章致美国国务卿巴夏的信 |
(二) 《李鸿章咨周馥盛宣怀马建忠文》英文件 |
(三) 李鸿章致美国费城商人黄腾派克的两封信 |
(四) 美国驻天津总领事致米建威的信 |
(五) 美国驻上海总领事为马建常(马相伯)开具的介绍信 |
二、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目录表 |
(一) 说明 |
参考书目 |
一、档案文献、资料汇编、文集 |
二、报刊 |
三、历史政治类着作论文 |
(一) 着作 |
(二) 论文 |
四、法律经济类着作论文 |
(一) 着作 |
(二) 论文 |
五、外人论着 |
(一)中文 |
(二)英文 |
后记 |
(10)新时代中国企业海外拓展的战略风险 ——基于典型案例的系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核心问题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论 |
三、思维方法、创新与不足 |
四、论文的结构 |
第一章 企业国际化与中国企业的海外拓展 |
第一节 企业国际化与跨国公司 |
一、企业国际化的特点 |
二、经济全球化是企业国际化的主要外部条件 |
三、跨国公司 |
第二节 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及其初期实践 |
一、中国企业的早期海外拓展 |
二、“走出去”战略的提出 |
三、“走出去”战略的初期实践(2000——2010) |
第三节 中国企业海外拓展进入新时代(2010-) |
一、后危机时代 |
二、“一带一路”为中国企业海外拓展打开新空间 |
第二章 中国企业海外拓展的战略风险分析 |
第一节 企业国际化面临的主要风险 |
一、非政治风险 |
二、政治风险的内涵与外延 |
第二节 企业海外战略风险的特点与类型 |
一、“战略”的基本含义是“全局性” |
二、企业海外战略风险的强烈政治性 |
三、企业海外战略风险的系统复杂性 |
四、企业海外战略风险的生成类型与严重危害 |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企业面临的海外战略风险 |
一、国际格局大变革带来企业战略风险 |
二、中国企业海外战略风险的若干形态 |
三、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海外战略风险比较 |
第三章 美国对华全面遏制与中国企业战略风险—以中兴通讯和华为公司为例 |
第一节 美国对华遏制战略的演变 |
一、美国对华战略敌视(1949—1971) |
二、美国对华战略接触与遏制(1972-2016) |
三、“美国优先”与特朗普政府对华全面战略遏制(2017-) |
第二节 美国对中兴通讯的两次制裁 |
一、中兴通讯的海外拓展及国际化战略 |
二、美国对中兴通讯的第一次制裁 |
三、美国对中兴通讯的第二次制裁 |
四、美国制裁中兴通讯的原因、影响和启示 |
第三节 美国对华为的全力“围剿” |
一、华为的海外拓展及国际化战略 |
二、“孟晚舟事件”及其影响 |
三、美国遏制华为手机和5G业务全球拓展 |
四、华为反制美国打压与自强自卫的应对策略 |
第四节 美国对华遏制造成中国企业海外战略风险 |
一、新时代美国打压中国高科技企业的原因 |
二、中兴通讯与华为公司应对美国打压政策比较 |
第四章 中国企业海外项目遭受的战略风险—以国电投密松电站项目和中企利比亚项目为例 |
第一节 缅甸密松电站项目及其搁置 |
一、密松电站的设想与立项 |
二、密松电站项目的突然中止与长期搁置 |
第二节 密松电站项目战略风险的系统分析 |
一、缅甸国内复杂的政治社会因素 |
二、美西方因素与密松电站项目搁置 |
三、中方认识和处置密松电站战略风险之反思 |
四、“一带一路”倡议与密松电站项目 |
第三节 利比亚中企项目经受的战略风险 |
一、中国企业走进利比亚 |
二、“阿拉伯之春”与利比亚战乱 |
三、中企利比亚项目蒙受重大损失 |
第四节 中资密松项目与利比亚项目战略风险比较 |
一、密松项目与利比亚项目战略风险的相似之处 |
二、密松项目与利比亚项目战略风险的不同之处 |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企业海外战略风险对策 |
第一节 加强合规管理认清海外环境 |
一、中国企业要加强合规管理,提高国际化水平 |
二、认清东道国的政治状况及与中国的外交关系 |
三、认清中国对外投资国际背景的变化及其影响 |
第二节 中国企业应对海外战略风险的策略机制 |
一、战略风险预防性策略机制 |
二、战略风险分散性策略机制 |
三、战略风险补救缓解性策略机制 |
第三节 中国政府如何帮助企业管控海外战略风险 |
一、政府帮助“走出去”企业加强与东道国的互动 |
二、综合利用国内、国际双层法律手段防范战略风险 |
三、同东道国主要利益集团和民众建立友好和谐关系 |
结论 |
一、新时代中国企业海外战略风险是复杂的系统风险 |
二、防范化解战略风险需要危机意识与复杂系统思维 |
三、中国企业海外拓展的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当前世界邮电经营方式的发展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模型研究[D]. 宋庆.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1)
- [2]新东方教育公司运营模式及优化研究[D]. 施婕. 南京邮电大学, 2019(03)
- [3]物联网商业模式发展研究[D]. 郑欣. 北京邮电大学, 2011(12)
- [4]XY建筑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王云飞. 南京邮电大学, 2018(03)
- [5]中国电信产业的R-SCP分析[D]. 程瓯. 武汉大学, 2016(01)
- [6]全流量时代通信客户价值开发与提升策略研究[D]. 唐浩.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1)
- [7]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法治化转型研究[D]. 王丽娜.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网络化时代葡萄酒营销策略研究 ——以张裕为例[D]. 范玲玲. 南京邮电大学, 2019(03)
- [9]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研究[D]. 谈笑.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10]新时代中国企业海外拓展的战略风险 ——基于典型案例的系统分析[D]. 李国敏.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