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设计:统一的概念及其重要性(论文文献综述)
高耀[1](2021)在《基于多组学和网络药理学的逍遥散抗抑郁作用机制整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选题依据:抑郁症是一种复杂的疑难疾病,临床表现为情绪低落、快感缺乏,严重影响人类的身心健康。目前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假说众多,相互交叉,从不同角度揭示抑郁症病因和病机具有复杂性。中药以其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特点,在抑郁症的治疗方面优势明显,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逍遥散源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疏肝解郁调和肝脾的代表方剂,在抑郁症治疗方面一直被广泛关注。现代临床和实验研究证明,该方具有确切的抗抑郁作用,已成为治疗抑郁症常用的经典方剂之一。然而目前逍遥散的报道多从单一靶点研究阐释其作用机制,而对抑郁症多靶点的特征缺乏足够的重视,难以深入地揭示其抗抑郁作用机制。与其他中药复方相似,逍遥散也是一个多成分、多靶点、多机制,以及组分之间互相作用的复杂体系,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大多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目前关于逍遥散抗抑郁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逍遥散抗抑郁的机制研究具有单一性,多以代谢组学或分子生物学技术为手段,缺乏同一层次的数据整合分析的方法;2.多组学数据资料不完善,缺乏从多层次“转录组-蛋白组-代谢组”整合分析的研究数据;3.逍遥散以“多成分”作用于抑郁症“多靶点”模式发挥治疗效果,尚无以“多成分-多靶点”的研究模式阐明逍遥散抗抑郁机制。因此,本研究从中药整体观的角度出发,运用多组学和网络药理学的整体研究思路,从多层次、多角度入手,系统阐释逍遥散抗抑郁的作用机理。针对这样的复杂系统,需要借助系统生物学及现代药理学实验技术的参与。首先,表征逍遥散的化学成分和构建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刺激应激(CUMS)大鼠抑郁模型,验证逍遥散抗抑郁效果及采集组学分析的样本;其次,构建逍遥散抗抑郁代谢表型研究方法和代谢表型通路优化排序方法,从代谢表型层次阐明逍遥散抗抑郁作用机制;再次,采用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给予逍遥散后CUMS大鼠海马组织的差异基因和差异蛋白,多组学层次整合分析逍遥散抗抑郁作用机制,并进行分子生物学验证;最后,采用ADME预测和网络药理学的贡献指数模型筛选逍遥散活性成分,从“活性分子-关键通路”的角度明确逍遥散抗抑郁机制。该研究结果为采用组学和网络药理学的整合分析研究中药作用机理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为逍遥散抗抑郁的药理机制深入研究提供基础,为逍遥散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对中药复方现代化研究和新药研发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临床价值。目的:(1)采用代谢表型进行同一层次的关联分析,构建代谢表型研究方法和代谢表型通路优化排序的方法,从代谢表型层次阐明逍遥散抗抑郁作用机制。(2)通过“转录组学-蛋白组学-代谢表型”的关联分析,从纵向层次找出与代谢表型关联性,从“基因-蛋白-代谢”多组学多层次角度阐明逍遥散抗抑郁机制。(3)基于实验数据的网络药理学角度出发,明确抑郁症的疾病网络,寻找逍遥散中的活性分子,从“多成分-多靶点”的立体角度,挖掘逍遥散抗抑郁的活性分子及机制研究。方法:(1)采用UPLC-MS/MS方法对逍遥散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鉴定,明确逍遥散化学物质基础;构建CUMS大鼠抑郁模型,验证逍遥散抗抑郁作用;收集大鼠的海马组织和血清样本,为后续组学实验研究和分子实验验证提供样本支持。(2)采用代谢组学技术,分析逍遥散调节CUMS抑郁大鼠海马的代谢物及代谢通路;采用代谢表型网络和模块功能分析,聚焦逍遥散抗抑郁代谢特征,构建逍遥散抗抑郁表型网络,明确逍遥散抗抑郁的代谢表型机制;构建逍遥散抗抑郁代谢表型通路优化排序方法,明确逍遥散抗抑郁重要的代谢表型通路。(3)采用转录组学技术,分析逍遥散调节CUMS抑郁大鼠海马组织中的差异基因及重要通路,明确逍遥散在基因水平的抗抑郁机制;采用蛋白组学技术,分析逍遥散调节CUMS大鼠海马组织中的差异蛋白及重要通路,明确逍遥散在蛋白水平抗抑郁机制;采用多组学数据整合分析方法,挖掘逍遥散抗抑郁的关键通路,明确逍遥散在“基因-蛋白-代谢”多层次抗抑郁的通路;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验证逍遥散可能通过调节CUMS抑郁大鼠海马组织的氧化磷酸化和谷氨酸能突触通路发挥抗抑郁作用。(4)采用ADME分析方法,筛选逍遥散的活性分子;采用网络药理学的靶点预测、疾病网络分析和贡献指数模型,明确逍遥散抗抑郁的重要成分、重要靶点和关键通路;采用分子对接和分子生物学方法(RT-PCR和Western blot),验证逍遥散重要成分通过调节CUMS抑郁大鼠海马组织的谷氨酸能突触通路发挥抗抑郁作用。结果:(1)本研究采用UPLC-MS/MS对逍遥散的化学成分进行了鉴定,通过对照品、文献中质谱数据与实验数据相结合的方法,共鉴定出62种成分。其中,柴胡中有14种成分,白芍中有8种成分,当归中有11种成分,白术中有4种成分,茯苓中有3种成分,甘草中有14种成分,薄荷中有4种成分和生姜有3种成分。该方法直接表征鉴定,与化学分离方法比较优势明显。逍遥散组(21.2 g生药/kg)能显着逆转CUMS引起的大鼠体重、糖水偏爱率、大鼠穿越格数、大鼠直立次数、进入中央区域次数和大鼠中央格停留时间显着性升高。(2)逍遥散抗抑郁海马代谢组学研究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CUMS抑郁大鼠海马中共有25个差异代谢物发生了显着性变化。逍遥散干预后,共有16个差异代谢物被显着性回调。代谢表型研究发现逍遥散回调的代谢物有97个,其中在不同生物样本中调节的相同差异代谢物有34个,其中11个变化趋势一致,涉及的关键代谢功能为能量代谢和神经递质相关通路。使用CNM算法从逍遥散回调代谢网络提取9个代谢功能模块参与了逍遥散抗抑郁的机制研究。首次采用对接评分加权药理学指数(DSWMP)构建逍遥散抗抑郁代谢表型的通路优化排序方法。(3)转录组学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逍遥散组大鼠海马有737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263个,下调基因474个。与模型组/正常对照组鉴定差异基因比较,发现逍遥散回调的差异基因有106个,显着回调通路有16条,这些通路涉及γ-氨基丁酸能突触、5-羟色胺能突触、谷氨酸能突触和钙信号通路等。逍遥散可能通过调节这些通路上Adcy8、Gad1、Gad2、Htr2a、Chrna7、Erbb3、Map4k4、Nr4a1、Zfpm2、LOC100911372、Twist1、Ntng1、Robo3和Slit2发挥抗抑郁作用。蛋白组学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逍遥散调节大鼠海马的差异表达蛋白有18个,其中上调13个,下调15个,与模型组/空白组鉴定的差异蛋白相比,发现逍遥散回调的差异蛋白有11个,包括RGD1311899、Krt10、Ndufab1、Cplx1、Fkbp8、Pafah1b3、Ndufs6、Sh3bgrl3、Pmm2、Fth1和Tbca。KEGG通路分析差异表达蛋白主要涉及通路为氧化磷酸化、突触小泡循环、脂质代谢、果糖和甘露糖代谢、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等。多组学整合分析发现:转录组学和蛋白组学数据结果表明逍遥散通过调节CUMS抑郁大鼠氧化磷酸化通路发挥抗抑郁作用,具体的机制为逍遥散能够显着逆转CUMS抑郁大鼠海马组织中MrccⅠ活性降低,Uqcrc2 mRNA水平显着降低,Ndufs6蛋白水平升高。转录组学和代谢表型数据结果表明,逍遥散通过调节CUMS抑郁大鼠谷氨酸能突触通路发挥抗抑郁作用,具体机制为逍遥散能够显着逆转CUMS抑郁大鼠海马组织中谷氨酸含量升高,谷氨酸脱羧酶1(Gad1)和谷氨酸受体1(Glur1)活性降低,谷氨酸合成酶(Gls)和谷氨酸NMDA受体epsilon-1亚基(Grin2a)活性升高,Slc1a3 mRNA水平显着降低,Eaat2、Erk1/2和CREB蛋白水平降低,Nmdar1和Mglur1蛋白水平升高。(4)首次采用ADME方法对逍遥散中的活性成分进行了筛选,逍遥散中有16种活性化学成分,具有良好的药代动力学特征。进一步采用网络药理学的贡献指数筛选逍遥散中7个成分的贡献指数大于平均贡献指数,这些成分有6-姜酚、芍药苷、阿魏酸、藁本内酯、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c和甘草素。分子对接验证了7个成分与通路GRM5和HTR2A有很好的亲和力,分子实验进一步发现逍遥散这些活性成分可能通过调节谷氨酸能突触通路上的Htr2a、Nmdar1、Pkc、CamkⅡ和Caspase-3发挥抗抑郁作用。结论:(1)逍遥散抗抑郁代谢表型包含97个代谢物和48条通路;代谢表型整合分析发现逍遥散抗抑郁具有调节差异代谢物的一致性、代谢表型通路的网络性和代谢表型功能的模块化。对接评分加权药理学指数可用于逍遥散抗抑郁代谢表型的通路优化排序。(2)逍遥散可以在转录层次调节106个基因,在蛋白层次调节11个蛋白发挥抗抑郁作用。转录组学和蛋白组学整合分析发现逍遥散通过调节CUMS抑郁大鼠氧化磷酸化通路发挥抗抑郁作用。转录组学和代谢表型数据整合分析发现,逍遥散通过调节CUMS抑郁大鼠谷氨酸能突触通路发挥抗抑郁作用。(3)逍遥散中6-姜酚、芍药苷、阿魏酸、藁本内酯、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c和甘草素,这7个活性成分可能通过调节谷氨酸能突触通路发挥抗抑郁作用。
傅文[2](2021)在《“疏肝调神”针法治疗轻度抑郁起效时间及其对认知神经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通过多时点心理评估,探索“疏肝调神”针法治疗轻度抑郁的起效时间。2.以注意网络测试(ANT)和精神运动警觉任务(PVT)、事件相关电位(ERP)及动态脑血流自动调节监测(dCA)技术分别从行为学和效应学方面评估针刺对轻度抑郁认知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1.试验一:青年首发轻度抑郁人群认知神经功能的特点招募18~35岁的青年首发轻度抑郁受试者,并匹配健康青年组。通过两个认知心理学实验范式,即ANT和PVT采集注意网络中的警觉效率、指向效率、执行控制效率和警觉反应时间;采集事件相关电位MMN、N1、P2、P3的潜伏时及P3振幅;通过动态脑血流自动调节监测采集极低频(0.02-0.07Hz)、低频(0.07-0.20Hz)两个频段下的参数:增益(Gain)、相位差(Phase)、相关函数(Coherence)。探究青年首发轻度抑郁者的认知神经功能改变的特征。2.试验二:针刺治疗首发轻度抑郁起效时间的研究招募18~44岁的首发轻度抑郁受试者,设置随机对照试验,采用计算机简单随机方法分为“疏肝调神”针法组(下称为“疏肝调神组”)和非经非穴组。实施单盲,仅盲受试者;在量表评估、事件相关电位检测、动态脑血流自动调节监测等疗效评价时采用盲法评价。(1)干预分组“疏肝调神”针法组(“疏肝调神组”)取穴:百会、印堂、合谷、太冲。操作:患者取仰卧位,穴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采用0.25×25mm毫针进针后予均匀捻转手法,得气即止。留针30分钟,配合导气法,嘱患者行鼻深呼吸。每10min行针 1min。非经非穴组取穴与操作:患者取仰卧位,穴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采用0.25×25mm毫针刺入对应非经非穴点1-2mm至针可直立即可,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不做手法;疗程同疏肝调神组。(2)观察周期:每日1次,共治疗2周。完成80%即为有效病例。2周后进入抑郁相关病症专科门诊随诊。(3)评价指标主要结局指标:治疗第3天早期起效率(early improvement rate):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总分的减分率较基线减少25%及以上的病例数所占百分率。次要结局指标:①第3天、第1周末、第10天、第2周末应答率(Response rate:以HAMD-17总分的减分率较基线减少25%及以上的病例数所占百分率)②HAMD-17③Beck抑郁自评问卷(BDI-13)④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⑤90项症状清单(SCL-90)⑥安全性结局:干预期间不良事件/不良反应。(4)评价时点:两组均在基线、治疗第3天、治疗1周、治疗第10天、治疗第2周评估HAMD-17;治疗期间每 日自评 BDI-13;在治疗前、治疗 2 周后评估 PSSS、SCL-90。3.试验三:针刺对首发轻度抑郁受试者认知神经功能的影响试验分组及受试者来源同试验二,在基线、治疗2周后两个时点采集事件相关电位、ANT、PVT、dCA数据。评估2周针刺治疗对认知神经功能的影响。4.数据统计本研究心理评测量表类数据采用末次观察值结转法(last observation carried forward,LOCF)填补缺失数据进行意向性分析(Intent-to-Treat Population,ITT)。数据运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性和方差齐条件时以均数±标准差描述,不符合条件时以中位数表示。计数资料以构成比、率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或Wilcoxon配对符号秩和检验),多时间点重复测量的数据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率的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组间构成比采用2XC表或3XC表卡方检验。正态资料采用双变量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非正态资料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分析。对于客观指标数据,为了更好地量化实际的变化,缺失值未被输入,所有的显着性检验均采用缺失值的两两缺失进行。统计检验采用双侧检验,差异显着性水平为α=0.05。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试验一:共纳入青年首发轻度抑郁受试者45人(女性34人,男性11人),平均年龄(25.71±5.20)。健康青年组43人(女性33人,男性10人),平均年龄(25.25±0.95)。两组之间有可比性(P>0.05)。健康青年组的动态脑血流自动调节监测采集完整,共43人;事件相关电位因检查排队时长与之时间冲突,而脱失5人,共38人。完成ANT、PVT测试者32人。(1)青年轻度抑郁者与健康青年相比,注意网络测试中的警觉效应两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6),青年轻度抑郁受试者警觉高于健康青年者;两组在MMN潜伏时、N1潜伏时、P2潜伏时与P3潜伏时无统计学差异(P>0.05),P3波幅在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29),青年轻度抑郁受试者P3波幅值要低于健康青年;动态脑血流自动调节低频状态(LF)的左脑、右脑相位值(Phase)比健康青年低(P<0.05),(2)极低频(VLF)、低频状态(LF)动态脑血流自动调节的相位(Phase)与HAMD-17 呈负相关,极低频(r=-0.261,P<0.05),低频(r=-0.255,P<0.05)。试验二:(1)基线结果共纳入患者54例,其中疏肝调神组28例,非经非穴组26例。完成80%治疗者46例,脱落8例。其中疏肝调神组脱落2例;非经非穴组脱落6例。对两组受试者基线期年龄、性别、职业、学历、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等一般资料进卡方检验或方差分析比较,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HAMD-17、BDI-13量表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认为两组治疗前具有可比性。(2)第三天早期起效率在治疗第三天早期起效率疏肝调神组96.42%,非经非穴组61.53%,疏肝调神组优于非经非穴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治疗第3天、第1周末、第10天、第2周末各时点应答率在第3天疏肝调神组应答率42.9%,非经非穴组30.8%,在第1周末疏肝调神组应答率82.14%,非经非穴组69.23%,在第10天疏肝调神组应答率85.7%,非经非穴组73.1%。第2周末疏肝调神组应答率89.28%,非经非穴组69.23%。各个时点疏肝调神组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4)HAMD-17①疏肝调神组与非经非穴组间各时点HAMD-17总评分无明显差异,均在治疗期第三天开始与基线比较有差异。②各因子组间比较焦虑躯体化症状因子:两组间基线以后各时点评分疏肝调神组小于非经非穴组,但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睡眠障碍因子:随着治疗疗程的进展测量值逐渐降低,第3天、第10天、第14天的评分疏肝调神组较非经非穴组低,但未显示统计学的差异(P>0.05);阻滞因子:各时间点两组间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认知障碍因子:在治疗期第14天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32)。③各因子重复测量整体分析:焦虑躯体化因子:与基线相比,第10天、第14天焦虑躯体化症状的评分改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针刺治疗从第10天开始对焦虑躯体化因子的改善较为明显,差值为 3.143(95%CI:1.276-5.010);睡眠障碍因子:基线相比,睡眠因子第3天开始具有统计学差异,差值为1.357(95%CI:0.581-2.133)并持续到 14 天。阻滞因子:与基线相比,在治疗期第7天的改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差值为1.286(95%CI:0.052-2.519),且与基线相对在第10天、第14天差异持续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认知障碍因子:与基线相比治疗至第7天的变化显示出了明显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0),差值为1.429(95%CI:0.145-2.712)。且随着治疗的进展第10天、第14天与基线相比持续改善并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5)BDI-13①组间比较:在基线时期以及治疗后七天内的各个时间点两组间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重复测量的整体分析结果:提示与基线相比在治疗至5天时的开始出现明显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P=0.003,差值为5.071(95%CI:2.141-8.002),随着治疗的进展在第6、7天持续改善且与基线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6)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疏肝调神组的PSSS中的家庭支持、家庭外支持、支持总分在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提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经非穴组三者评分虽治疗后稍高于治疗前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7)90项症状清单(SCL-90)疏肝调神组的各因子在治疗2周后较治疗前评分均降低,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非经非穴组在精神病性、其他、阳性项目均分、阳性因子数评分较治疗前评分降低,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余因子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三:(1)疏肝调神组ANT中警觉、执行控制与治疗前相比数值降低,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非经非穴组ANT中的执行控制与治疗前相比数值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PVT反应时(RT)两组组间及组内前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两组事件相关电位MMN、N1、P2、P3的潜伏时及P3振幅,动态脑血流自动调节的低频下的左脑(Red)、右脑(Green)的相位(LPhase)值,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青年首发轻度抑郁者存在认知功能及动态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受损。表现为高警觉,P3波幅下降,相位值下降。动态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与抑郁程度呈负相关。(2)“疏肝调神”针法治疗轻度抑郁可在第3天达到早期起效,且以睡眠障碍最早改善为特点,并在1周内出现较高应答。治疗2周后PSSS、SCL-90评分,及认知功能的高警觉、执行控制效率得到改善,事件相关电位和动态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未产生明显变化。
从痛快[3](2021)在《双相障碍躁狂相患者肠道菌群特征的研究》文中认为背景双相障碍的临床表现复杂,有多种病程演变,是一种终生反复发作的疾病,会导致患者的社会功能受损和生存质量降低,其病因及病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缺少明确的客观诊断指标。随着研究者对肠道菌群与大脑之间联系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微生物-肠-脑轴越来越被认可。目前,基于微生物-肠-脑轴途径探究双相障碍发病机制的研究多是横断面研究,且多集中在双相障碍抑郁相,对躁狂相患者肠道菌群特征的研究报道较少。目的1.对比双相障碍躁狂相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肠道菌群特征的差异。2.探究躁狂症状缓解后肠道菌群的改变。3.探究肠道菌群的变化与双相障碍患者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9年10月-2021年1月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36例双相障碍躁狂相住院患者为患者组,同期从住院患者非直系陪护家属中招募30例为健康对照组。所有受试者由精神科医生进行临床信息采集,运用Young躁狂评定量表(YMRS)评定躁狂严重程度,利用17项Hamilton抑郁量表(HRSD-17)评定抑郁严重程度。于入组48小时内收集所有受试者的大便标本,并于30分钟内保存在-80℃冰箱内。所有患者每周进行一次YMRS和HRSD-17评分,待YMRS<6且HRSD-17<7时,再次收集患者的大便样本。待样本收集完成后,使用Miseq测序仪并运用16S r DNA测序法进行肠道菌群测序分析。然后,采用QIIME2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患者组急性发作期和缓解后肠道菌群与健康对照组的差异,分析肠道菌群变化与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发作期和缓解期的患者肠道菌群丰度(P=0.047,P=0.040)和多样性(P=0.047,P=0.014)均高于与健康对照组。2.LEf Se分析发现在治疗前后患者组共有71种差异显着的标志性物种,急性发作期患者组富集的菌群有35种,缓解期患者组富集的菌群有36种(LDA score>2,P<0.05),未发现急性发作期、缓解期患者肠道菌群与健康对照组有显着差异的菌群。3.存在差异的菌属与YMRS评分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的线性相关;疾病病程与Monoglobus(r=0.546,P=0.001)、Barnesiella(r=0.449,P=0.007)、Corynebacterium(r=0.410,P=0.014)、Eisenbergiella(r=0.360,P=0.034)、Oscillospiraceae_g_uncultured(r=0.423,P=0.011)、Family_XIII_UCG_001(r=0.356,P=0.036)丰度呈正相关;BMI指数与Barnesiella(r=-0.382,P=0.023)、UCG_002(r=-0.405,P=0.016)、UCG_005(r=-0.343,P=0.043)丰度呈负相关。结论1.本研究结果表明双相障碍躁狂相患者的肠道菌群丰度和多样性较对照组增加,可能与双相障碍躁狂相的发生有关。2.经过治疗后,急性期和缓解期肠道菌群存在差异群落,可能为通过调整肠道菌群治疗双相障碍燥狂相提供新的依据。3.肠道菌群中某些菌群的改变与双相障碍躁狂相患者的病程、体重指数存在相关性,提示调节肠道菌群可能会对双相障碍躁狂相患者的病程、体重指数产生影响。
周志豪[4](2021)在《乳腺癌对患者配偶性功能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了解女性乳腺癌患者配偶的性行为及性功能变化与临床变量和社会人口学变量之间的潜在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2020年5月至2020年10月收集病例,共纳入196名23岁-59岁的女性乳腺癌患者的男性配偶。通过在线问卷或电话访问方式,填写男性性功能问卷(BSFI),并收集社会人口学变量和临床变量。结果:受访者平均年龄46.13±7.75岁,至调查时妻子平均患癌时间1.58±0.48年。受访者性功能障碍发生率在妻子患癌前(9.68%)后(49.76%)存在显着差异(P<0.001);主要类型是性欲低下(38.3%)。妻子接受保乳手术的受访者(OR=0.230,P=0.021,95%CI=0.066-0.799)出现性欲低下概率更低,接受放疗者(OR=2.767,P=0.069,95%CI=0.925~8.277)出现性欲低下概率更高。受访者性欲低下的发生率受自身年龄(OR=1.154,P<0.001,95%CI=1.090~1.221)影响显着。结论:女性患乳腺癌及治疗情况可能影响配偶性功能状态。医务工作者有必要对影响患者及其伴侣性功能的因素加以关注,以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孙晶晶[5](2021)在《以人为本的现代康复景观“三元”设计论》文中研究表明自然环境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学者们已经通过科学的方法定量、定性的研究并验证出部分自然景观对人们身心康复的有利影响。但是,一直没有全面的、核心的关于康复景观设计的理论、准则和评估体系。本文通过对康复景观的纵向历史发展动态研究,相关理论文献的横向比较归纳总结,结合案例分析,实地调研和项目实践,对康复景观设计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和总结,并提出了现代康复景观以人为本,以生理、心理和精神三个层面为康复核心的“三元”设计论。通过归纳总结现代康复景观“三元”设计的原则、策略及评估方法,建立了现代康复景观“三元”设计的评估体系,并基于灰色统计法(GST法)遴选指标,后通过AHP层次分析法对南京的两处康复景观进行实例研究和评估。又通过总结对儿童、老年人和临终患者三类不同人群在生理、心理和精神三个层面对环境的需求及相应的设计策略,并以“三元”设计理论为指导,结合实际项目进行了设计实践。本文是对现有康复景观相关理论的整合和创新,并进一步将创新理论与设计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希望本研究课题的核心思想与成果可以为发展初期的现代康复景观设计带来指导与借鉴。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八个章节的内容: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康复景观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分析国内外对于康复景观这一课题的研究现状,同时指出了现阶段研究成果的问题与不足,明确了本研究的相关概念界定,归纳总结了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章为康复景观的概念解析及其历史发展的历程、演变和现状。归纳总结了各个历史时期与医疗和康复相关的景观特征和对人们康复的影响。第三章为康复景观“三元”设计的思想基础、设计切入点、和设计标准。本章节重点总结了康复景观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基础。以人的生理、心理和精神三个维度为出发点总结了本研究的核心理念,即现代康复景观的“三元”设计。以“三元”设计的核心理念为指导,作者通过分析设计切入点,结合了现代康复景观的相关理论以及经典案例分析,进一步总结了现代康复景观的三条设计原则及设计方法。第四章为现代康复景观“三元”设计原则与策略构建。本章通过对使用者生理、心理和精神三方面对环境需求的初步分析,结合现实案例进行总结和分析了现代康复景观“三元”设计的原则与策略。第五章是现代康复景观“三元”设计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例研究。基于本文第三章和第四章对于文献和案例的分析总结,结合相关领域专家的征询意见,形成了以生理核心康复性,心理核心康复性和精神核心康复性为准则层(包含34项指标)的现代康复景观“三元”设计初选指标集合。通过灰色统计法(GST法)对初选指标集合进行筛选,最终得到现代康复景观“三元”设计指标体系。又以城市南京为例,实地调研了具有代表性的一所新建医院(鼓楼医院)以及一所疗养院(钟山干部疗养院),初步明确南京城市康复景观的发展现状和居民对康复景观的认知与希冀,同时结合问卷答案,通过AHP层次分析法,经过两两对比将指标间的重要性定性比较结果转化为定量权重赋值结果,从而得出南京两处康复景观基于“三元”设计指标体系的评价结果。第六章是以现代康复景观“三元”设计理论为基础,针对不同人群的设计策略及应用。通过对不同特殊使用者人群生理,心理及精神特征和对环境的需求分析,总结了具有人群针对性的康复景观设计策略,并结合案例分析,讨论了这些策略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情况。第七章介绍了以现代康复景观“三元”设计理论为指导,作者进行的一次设计实践。此项目位于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省妇女儿童医院,整个项目从初期的现场调研到汇报完成和通过都是依照作者总结的康复景观“三元”设计的思想,从医院场地的总体规划深入到重症儿童监护室康复花园的详细设计。设计成果得到了医院负责人,医护人员及病患家属的一致认可和好评。第八章为本课题后续研究及展望。本文在康复景观研究方面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在总结和归纳过去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更全面的现代康复景观“三元”设计论及相关准则,建立了现代康复景观“三元”设计指标体系;另一方面对于康复景观后续的研究和发展起到基础奠定以及方向指引的作用。全文字数:13万余字图表:200余幅
王彦彦[6](2020)在《岭南中医妇科治疗月经病学术源流及诊疗特色整理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综合运用文献研究、中医学术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通过网络文献检索系统、广州市各大图书馆、访谈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或后人、跟名老中医出诊学习等四种途径,对岭南中医名家治疗月经病学术思想、诊疗特色及临床经验等进行大规模的收集整理,发掘岭南地区月经病的发病特点和名家调治月经病的诊治规律,初步呈现岭南中医妇科医家治疗月经病的学术思想源流及特色经验集成,为临床继承应用岭南中医妇科学术流派的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提供依据。在此基础上,用参与性研究方法初步验证其中一位名医的经验方的临床疗效,为岭南中医妇科学术思想的临床疗效提供循证依据。为中医妇科后辈学习岭南中医妇科提供指引,为发挥岭南中医妇科优势,继承与发扬岭南中医妇科奠定一定的基础。方法:本研究工作主要通过广泛收集历代岭南中医妇科名家相关历史记载、发表论文、医案医着、名医弟子的跟师记录、心得、经验总结及其他途径关于名医的一些记录等,搜集其中各岭南名医关于月经病诊治的学术背景、学术思想,临床经验,有效病案等,通过比较研究的科研方法,归纳整理出岭南名医对于月经病诊治的特色和规律,形成“岭南中医妇科治疗月经病”学术源流。同时对岭南中医妇科名家治疗月经病的诊疗特色进行整理研究,采用文献收集、名老中医自身总结、名家访谈、弟子访谈、跟诊学习等形式,采用传统及现代的多种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研究当代岭南妇科名医的学术思想、思辨特点、临床经验、方药特色、典型医案,总结其共性规律和特点,总结岭南中医妇科流派的学术思想。在基于上述岭南中医妇科名家治疗月经病的临证经验特色总结下,选择岭南妇科名家李丽芸的一个经验方药,采用参与性临床研究,从方药、治法入手,凝练形成代表性研究方案,评价临床疗效,为岭南中医妇科学术思想的临床疗效提供循证依据。结果:在岭南医学的发展过程中,岭南地区中医妇科流派的发展受岭南文化的历史沉淀影响深刻。岭南中医妇科形成因素包括地域、经济文化、体质因素等。岭南中医妇科流派的构成代表有罗氏妇科、蔡氏妇科两支妇科派系,还包括以妇科病为专科的岭南医家及兼治妇科病的名家。岭南中医妇科流派治疗月经病的学术特点:(1)传承发扬中医,创新中医理论,培养数代岭南名医;(2)百病生于气,重视调理气机;(3)因地制宜,注重湿热致病,顾护气阴;(4)四诊合参,重视望诊、脉诊;(5)心身同治,调畅情志,重视情志治病;(6)调理肾脾,先天与后天并重;(7)用药轻灵,善用南药花药;(8)结合岭南饮食文化,药食同源,重视药膳。本研究选择岭南妇科名家李丽芸教授经验方之补肾健脾法中药复方,治疗脾肾两虚型经期延长(黄体功能不全),运用随机对照方法,与地屈孕酮片作为对照,结果如下:两组患者治疗后经行时间延长的主证积分明显下降,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两组治疗疗效相当;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药组在改善患者的中医症状方面更为有效。经过三个月经周期的治疗两组HP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而两组间治疗后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的疗效相当。两组基础体温高温相持续时间经治疗后延长,而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在延长黄体期时间方面疗效相当。两组黄体中期血清孕酮值(BBT上升6-8天)经治疗后较前显着增加(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治疗均有可能提高黄体中期血清孕酮值而改善黄体功能。但因两组治疗前后黄体中期血清孕酮值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组间不具可比性,尚不能证明中药组对提高黄体中期血清孕酮水平的有效性。结论:岭南气候地理的独特性造成了岭南地区有别于我国其他地区的疾病特点及居民体质,如外邪常夹湿邪入侵人体,月经病患者也多气虚、阴虚及痰湿体质等;岭南地区还有采用当地中草药煲凉茶和煲汤的饮食文化习惯,因此药膳调经也成为岭南中医妇科的一大特色。岭南妇科流派传承特点:以代表性南海罗氏妇科为例,其调经特色在于:(1)崇尚景岳,调经首重阴阳;(2)脾肾为本,气血为用;(3)养阴保津,驱邪扶正,攻补有度;(4)治疗重视地域气候的差异;(5)善用南药,药性平和;(6)重视情志治病。罗元恺教授继承发扬,衷中参西,提出女性肾气—天癸—冲任—子宫轴的概念,这是岭南中医妇科理论上的重大突破。罗氏的传人欧阳惠卿、李丽芸、罗颂平、王小云等传承罗氏的学术思想,又各有发展创新。欧阳惠卿致力于补肾活血法在妇科领域常见病、难治病的应用研究,其科研成果硕果累累。李丽芸充实了补肾法,提出经典的补肾八法,丰富了补肾调周法的经验。罗颂平立足天人合一,提出月经周期与太阴月节律同步的创新观点。王小云经多年临床实践及科学研究,形成特色明显的中医“心身同治”学术思想,创新以情胜情的情志疗法。同时岭南妇科流派传承人为岭南中医妇科流派的研究开创流派工作室,培养人才,为岭南妇科流派作出贡献。潮汕蔡氏妇科其传承以家传为主,兴盛至今的除了其百年不衰的疗效。近现代名医蔡仰高、蔡纯臣刻苦努力传承良好的家风医德,崇仲景学说,重脾肾,博采众长,重视祖方、偏方,又有创新。至现代蔡妙珊教授继承先辈经验,又结合吸收院校中医教学,将蔡氏妇科发扬壮大。临床验证方面,李丽芸教授经验方之8号健脾补肾方对脾肾不足型经期延长(黄体功能不全)患者是有效的,其疗效与地屈孕酮片改善黄体功能不全型经期延长的疗效相当,而对改善患者脾肾不足型中医症状方面更优于地屈孕酮。此经验方具有临床可行性及可重复性。
王琼[7](2020)在《ERAS理念下的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护理方案构建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髋部骨折主要包括股骨颈和转子间骨折,是老年患者最常见骨折之一,约占老年骨折住院患者的30%,随着老龄化加剧,其发病率逐年增加。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并发症发生率高,导致生存质量差,甚至危及生命。为了减少卧床时间,目前多选择尽快手术救治,促进康复,但患者术后生存质量仍处于中低水平,可见术后康复治疗与护理也至关重要。加速康复外科能够促进外科手术患者快优康复,故本研究以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为依托,快速手术救治为背景,构建系统的、科学的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护理方案并实施,以期降低患者术后创伤应激反应,减少并发症,提高髋关节功能。目的构建ERAS理念下的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护理方案并进行临床应用,以期降低患者术后创伤应激反应,提高髋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住院期间满意度。方法1.研究对象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6月在河南省某骨科医院创伤骨科经快速手术救治并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6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2.方案的构建根据文献研究和深入访谈,并结合医生、营养师、康复医师等的建议,以促进患者快优康复为目的初步拟定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护理方案,该方案包括多模式镇痛、营养支持、尽快拔除引流管和尿管、尽早进行康复锻炼、加强心理指导、预防各种并发症等7个一级指标和18个二级指标。经过2轮专家函询,并根据专家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修改,最终形成系统的、科学的包含8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的老年髋部骨折术后ERAS护理方案。3.实施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后护理方案,试验组术后24小时内进行临床症状筛查,根据疼痛、营养、静脉血栓栓塞等筛查结果,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ERAS护理方案。4.评价指标两组患者在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分别评估疼痛和营养风险评分;出院时及出院3月时评估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出院时评估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住院费用、患者住院期间满意度。采用SPSS17.0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疼痛和营养风险评分术后第1天,试验组患者疼痛评分(t=-0.796,p>0.05)、营养风险评分(t=-0.867,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3天,试验组患者疼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t=-2.52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营养风险评分与对照组比较(t=-0.892,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7天,试验组患者疼痛评分(t=-5.906,p<0.05)、营养风险评分(t=-4.187,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髋关节功能评分出院时,试验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与对照组比较(t=1.418,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3月,试验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与对照组比较(t=4.43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其它指标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t=-4.16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χ2=4.2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住院期间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t=10.0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住院费用比较(t=-0.801,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构建了基于ERAS理念下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护理方案。该方案能够降低患者术后疼痛,改善营养,提高髋关节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住院期间满意度。
李帅[8](2020)在《中医肾藏藏调节之精的生物学基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关于精,中医学有禀承父母的先天之精、出生后获得的后天之精、主持生育的生殖之精、脾胃化生的水谷之精、脏腑所藏的脏腑之精等多种类型,但肾所藏的精显然还对肾藏的生殖、生长发育、气化和主水等功能具有调节作用,关于精的来源、分布、性状、功能、与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等,古代文献和《中医基础理论》教材都做了详细描述,但就是没有给出精的物质实体,本文详细地分析了中医学的传统认识,并与西医学的研究成果进行对比,提出了调节之精概念,并给出了调节之精的生物学基础。研究目的:基于中医学关于肾藏和精的传统认识,提出调节之精的概念及功能,采用中西医学对照的方法,获得调节之精的生物学基础。研究方法:从《素问》、《灵枢》等中医经典着作中获得有关肾藏和精的描述。从新世纪(第二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中获得精的定义和特征属性、肾藏的生理功能。提出调节之精的概念,并就其功能从古籍文献描述和中医临床用药进行了论证。基于中、西医学研究对象(都是研究人体)和研究目的(为了维护人的健康和对人体功能的完备认识)的一致性,选取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第九版《生理学》和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生理学》第八版和十一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医学免疫学》第二版作为主要研究资料,查阅与人体调节功能有关的西医学认识,发现调节之精与激素、细胞因子具有高度一致性,从而给出调节之精的生物学基础是激素和细胞因子。创新点:提出调节之精概念,调节之精的生物学基础是激素和细胞因子,调节之精具有调节生长发育、生殖、泌尿、气化、造血和免疫的功能。
韩志斌[9](2020)在《光周期对中华绒螯蟹褪黑激素昼夜节律的影响及眼柄的调控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昼夜节律是一种随日变化和季节性变化同步振荡的生物进程,受到内源性时钟基因和外源性环境变化的共同调控。褪黑激素(Melatonin,MT)是一种普遍而保守的吲哚类生物胺,广泛存在于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体内。MT同时是一种生物体昼夜节律的指示和调控因子。尽管甲壳类动物的昼夜节律遵循日周期和季节周期,但对其调节机制的研究仍显不足,并且不同种类的差异性较大。目的:本研究阐述了中华绒螯蟹在自然光照条件下和人工授时不同光周期条件下眼柄组织和血淋巴中MT含量变化的昼夜节律,揭示中华绒螯蟹眼柄组织在转录水平昼夜差异性,为研究甲壳类动物的昼夜节律生理调控和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方法:本研究以中华绒螯蟹为研究对象,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其在自然光照条件下和人工设置不同光周期条件下血淋巴和眼柄组织样品内MT的浓度变化进行测定。为了获得中华绒螯蟹眼柄组织更完整的生物学描述,我们通过Illumina Hi Seq4000平台高通量测序手段,对白天和夜晚的眼柄进行了转录组分析。结果:1.中华绒螯蟹血淋巴中MT浓度变化表现出明显的昼夜节律(p<0.05),在16:00时(0.180±0.020μg·ml-1)和24:00时(0.244±0.055μg·ml-1)出现两个峰值,眼柄组织中MT浓度同样在16:00时(72.377±18.100μg·eyestalk-1)和24:00时(98.756±30.271μg·eyestalk-1)出现两个峰值,夜间峰值最高。2.中华绒螯蟹血淋巴和眼柄组织中MT含量的昼夜节律受外界光照刺激影响。与正常光周期对照组(12L:12D)相比,全光照(24L:0D)和全黑暗(0L:24D)组眼柄组织和血淋巴中MT的昼夜节律受到干扰。不同光周期处理引起的干扰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减弱。3.眼柄昼夜差异转录组数据共获得了47,092个unigenes,包括4771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其中4269个DEGs在白天被上调,502个DEGs在晚上被上调。确定了5种可能参与蜕皮的DEGs,包括蜕皮抑制激素、角质层、过氧化氢酶、水通道蛋白和泛素结合酶。进一步分析确定了8个与行为调节相关的DEGs,包括3个在白天上调的谷氨酸脱氢酶基因。通过与各大公开数据库对比,48条unigenes与昼夜调控途径相关。其中,有9个基因被确定参与了“昼夜节律-果蝇”途径。在“昼夜节律-飞行”途径中,所有9个基因均匹配,但昼夜表达均无明显差异。结论:1.中华绒螯蟹血淋巴和眼柄组织中MT含量存在的昼夜节律,呈现双峰模式,且具有同步性。2.中华绒螯蟹血淋巴和眼柄组织中MT含量的昼夜节律随光周期的变化而变化。光照会抑制MT的合成,然而这种抑制作用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减弱。3.中华绒螯蟹眼柄组织昼夜转录组数据发现了5种可能参与蜕皮的DEGs和8个与行为调控相关的DEGs,表明中华绒螯蟹可能和其他甲壳类动物一样在夜间完成蜕皮过程,眼柄组织的变化对其在正常条件下光照的改变具有补偿作用。
寿鑫甜[10](2020)在《慢性心力衰竭不同病理因素中西医结合诊断量表研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制慢性心力衰竭不同病理因素中西医结合诊断量表,为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诊断提供指导。方法:1.计算机检索有关慢性心衰的文献,挖掘相关症状、体征、理化指标,获得反映本病证候主要中西医学诊断的指标集合,形成文献条目池。并通过主成分分析结合Apriori算法关联分析筛选条目,制定专家问卷调查表。2.通过德尔菲法开展专家问卷调查,具体为:(1)成立研究工作组;(2)遴选专家;(3)制定专家咨询问卷完成两轮调查;(4)统计分析各诊断指标的算术均数、满分比、等级和、变异系数和权重系数,确立诊断指标赋分及诊断总积分。初步拟定慢性心力衰竭不同病理因素中西医结合诊断量表草案。结果:1.文献研究共检索文献6000篇,纳入161篇,提取出气虚、阳虚、阴虚、血瘀、痰浊、水饮6个主要病理因素诊断条目共175个。2.专家问卷筛选出气虚、阳虚、阴虚、血瘀、痰浊、水饮6个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病理因素中西医结合诊断条目分别有17、15、11、11、11、17个。宏观指标气虚有乏力、气短、心悸、脉无力、自汗、神疲、脉弱、有基础心血管疾病、心功能分级Ⅱ~Ⅲ级、胸闷、面色淡白;阳虚有心悸、畏寒肢冷、苔白滑、气喘、四肢浮肿、小便短少、气短、不能平卧、面色苍白、心功能分级Ⅱ~Ⅳ级、基础心血管疾病、面色青紫;阴虚有舌红、口渴、盗汗、脉虚数、手足心热、汗出、口燥咽干、烦躁、心烦、入睡困难;血瘀有舌质有瘀点瘀斑、面唇发绀、面色晦暗、舌暗/黯、脉涩、胸闷、颈静脉怒张、心功能分级Ⅱ~Ⅲ级;痰浊有咳吐稀白痰、苔厚、肢体沉重、形体肥胖、苔腻、脉滑、面色暗或浊暗或晦滞、咽中有痰(自觉)、咯吐泡沫痰;水饮有四肢浮肿、气喘、小便短少、面目浮肿、胸腹腔积液、咳吐稀白痰、苔白滑、烦躁、脉沉细、咯吐泡沫痰、不能平卧、基础心血管疾病、畏寒肢冷、苔白腻、胸闷、脉滑;而理化指标气虚有6分钟步行距离减少、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下降、B型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升高、每搏量(stroke volume,SV)异常、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异常、舒张早晚期二尖瓣血流流速比(E/A?1);阳虚有LVEF下降、BNP升高、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 terminal pro 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 BNP)升高;阴虚有心输出量(CO)异常;血瘀有X线心影大,肺瘀血水肿、6分钟步行距离减少、LVEF下降;痰浊有X线心影大,肺瘀血水肿、肺活量较其自身最大值降低1/3;水饮有BNP升高。结论:本研究以西医诊病,中医辨证的思路,以病理因素为研究要点,以量表形式研制了慢性心力衰竭不同病理因素中西医结合诊断标准草案。本量表通过文献研究和德尔菲法专家问卷调查,经主观、客观综合分析得出,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实用性。本量表为慢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临床诊断提供指导,并为治疗用药提供参考。
二、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设计:统一的概念及其重要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设计:统一的概念及其重要性(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多组学和网络药理学的逍遥散抗抑郁作用机制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引言 |
2 逍遥散抗抑郁研究进展 |
2.1 逍遥散抗抑郁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2.2 逍遥散抗抑郁药效学评价研究进展 |
2.3 逍遥散抗抑郁多组学研究进展 |
2.3.1 逍遥散抗抑郁的转录组学研究进展 |
2.3.2 逍遥散抗抑郁的蛋白组学研究进展 |
2.3.3 逍遥散抗抑郁的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
2.3.4 逍遥散抗抑郁的微生物组学研究进展 |
2.4 逍遥散抗抑郁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
2.5 逍遥散抗抑郁多组学与分子药理学关联研究进展 |
2.6 逍遥散抗抑郁网络药理学研究进展 |
3 组学技术在中药抗抑郁作用研究进展 |
3.1 转录组学在中药抗抑郁作用研究进展 |
3.2 蛋白组学在中药抗抑郁作用研究进展 |
3.3 代谢组学在中药抗抑郁研究进展 |
3.4 代谢表型在抑郁症研究进展 |
3.5 其他组学在中药抗抑郁中研究进展 |
4 网络药理学在中药抗抑郁研究进展 |
4.1 网络药理学概述与研究流程 |
4.2 网络药理学在中药抗抑郁研究应用 |
4.3 网络药理学在中药抗抑郁研究存在的问题 |
4.4 网络药理学在中药抗抑郁研究发展趋势 |
5 科学问题 |
6 本课题研究意义、研究思路、技术路线、研究内容及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逍遥散的化学成分表征及组学样本收集 |
第一节 逍遥散化学成分表征 |
1.1 引言 |
1.2 材料与仪器 |
1.3 实验方法 |
1.4 实验结果 |
1.4.1 逍遥散化学成分表征 |
1.5 小结与讨论 |
第二节 逍遥散抗抑郁药效验证与样本采集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4 实验结果 |
2.4.1 逍遥散对CUMS大鼠体重的影响 |
2.4.2 逍遥散对CUMS大鼠糖水偏爱率的影响 |
2.4.3 逍遥散对CUMS大鼠旷场指标的影响 |
2.5 小结与讨论 |
2.5.1 小结 |
2.5.2 讨论 |
第三章 逍遥散抗抑郁代谢表型机制研究 |
第一节 基于LC-MS的逍遥散抗抑郁大鼠海马代谢组学研究 |
1.1 引言 |
1.2 材料与仪器 |
1.3 实验方法 |
1.4 实验结果 |
1.4.1 逍遥散干预CUMS抑郁大鼠的海马组织液质代谢轮廓分析 |
1.4.2 逍遥散干预CUMS抑郁大鼠生物标志物分析 |
1.4.3 逍遥散干预CUMS抑郁大鼠代谢通路分析 |
1.5 小结与讨论 |
1.5.1 小结 |
1.5.2 讨论 |
第二节 基于多生物标本代谢组学证据分析的逍遥散调节抑郁症代谢表型机制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4 实验结果 |
2.4.1 逍遥散代谢组学的信息收集与分析 |
2.4.2 差异代谢物数量的比较分析 |
2.4.3 差异代谢物变化趋势的统计分析 |
2.4.4 通路富集分析 |
2.4.5 通路交互分析 |
2.4.6 蛋白网络模块划分与核心蛋白的识别 |
2.4.7 功能模块的验证分析 |
2.4.8 差异代谢物的验证分析 |
2.5 小结与讨论 |
2.5.1 小结 |
3.5.2 讨论 |
第三节 基于对接评分加权法的逍遥散抗抑郁代谢表型通路优化排序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4 实验结果 |
3.4.1 抑郁症代谢生物标志物-酶网络分析 |
3.4.2 代谢生物标志物-靶点网络分析 |
3.4.3 重要通路的选择和分析 |
3.5 小结与讨论 |
3.5.1 小结 |
3.5.2 讨论 |
第四章 逍遥散抗抑郁CUMS大鼠海马“基因-蛋白-代谢”多组学机制研究 |
第一节 逍遥散对CUMS大鼠抗抑郁作用的转录组学研究 |
1.1 引言 |
1.2 材料与仪器 |
1.3 实验方法 |
1.4 实验结果 |
1.4.1 转录组数据评估 |
1.4.2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1.4.3 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富集分析 |
1.4.4 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通路富集分析 |
1.4.5 关键基因文献验证 |
1.4.6 逍遥散回调差异基因分析 |
1.4.7 逍遥散回调差异表达基因PPI网络分析 |
1.4.8 逍遥散回调差异通路分析 |
1.4.9 逍遥散回调差异基因验证 |
1.5 小结与讨论 |
1.5.1 小结 |
1.5.2 讨论 |
第二节 基于ITRAQ技术探讨逍遥散对CUMS大鼠海马蛋白质组学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4 实验结果 |
2.4.1 差异表达蛋白分析 |
2.4.2 逍遥散回调蛋白分析 |
2.4.3 逍遥散回调差异表达蛋白GO注释分析 |
2.4.4 逍遥散回调差异表达蛋白KEGG通路富集分析 |
2.4.5 逍遥散回调差异蛋白验证 |
2.5 小结与讨论 |
2.5.1 小结 |
2.5.2 讨论 |
第三节 基于转录组学和蛋白组学数据整合的逍遥散抗抑郁机制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4 实验结果 |
3.4.1 基于转录组学和蛋白学数据的逍遥散抗抑郁海马组织通路整合分析 |
3.4.2 逍遥散对氧化磷酸化通路MrccⅠ,MrccⅢ和MrccⅣ活性的影响 |
3.4.3 逍遥散对氧化磷酸化通路Uqcrc2 mRNA水平的影响 |
3.4.4 逍遥散对氧化磷酸化通路Ndufs6 蛋白水平的影响 |
3.5 小结与讨论 |
3.5.1 小结 |
3.5.2 讨论 |
第四节 基于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数据整合的逍遥散抗抑郁机制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4 实验结果 |
4.4.1 基于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数据的逍遥散抗抑郁海马组织通路整合分析 |
4.4.2 逍遥散对谷氨酸能突触通路谷氨酸含量的影响 |
4.4.3 逍遥散对谷氨酸能突触通路Gad1, Gls, Glur1和Grin2a水平的影响 |
4.4.4 逍遥散对谷氨酸能突触通路Gng12和Slc1a3 mRNA水平的影响 |
4.4.5 逍遥散对谷氨酸能突触通路Eaat2、Nmdar1、Mglur1、Erk1/2 和Creb蛋白水平的影响 |
4.5 小结与讨论 |
4.5.1 小结 |
4.5.2 讨论 |
第五章 逍遥散抗抑郁网络药理学及分子验证研究 |
第一节 基于ADME筛选逍遥散活性成分研究 |
1.1 引言 |
1.2 材料与仪器 |
1.3 实验方法 |
1.4 实验结果 |
1.4.1 逍遥散化学成分的收集 |
1.4.2 逍遥散化学成分的ADME预测 |
1.5 小结与讨论 |
1.5.1 小结 |
1.5.2 讨论 |
第二节 基于网络药理学逍遥散抗抑郁机制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4 实验结果 |
2.4.1 逍遥散的靶点分析 |
2.4.2 逍遥散活性成分-靶点网络(C-T网络) |
2.4.3 逍遥散的靶点-疾病网络(T-D网络) |
2.4.4 逍遥散的靶点-通路网络(T-P网络) |
2.4.5 基于贡献指数筛选逍遥散活性成分 |
2.5 小结和讨论 |
2.5.1 小结 |
2.5.2 讨论 |
第三节 逍遥散抗抑郁分子生物学验证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4 实验结果 |
3.4.1 逍遥散抗抑郁的重要活性成分和核心靶点对接 |
3.4.2 谷氨酸能突触通路验证 |
3.5 小结与讨论 |
3.5.1 小结 |
3.5.2 讨论 |
总结与展望 |
1 研究工作总结 |
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主要缩略词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疏肝调神”针法治疗轻度抑郁起效时间及其对认知神经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西医对抑郁症研究概况 |
1.1.1 抑郁症的主要临床表现 |
1.1.2 不同抑郁程度的临床特征 |
1.1.3 发病机制 |
1.1.4 治疗难题 |
1.2 中医对郁病研究概况 |
1.2.1 郁病的源流 |
1.2.2 郁病的病因病机 |
1.2.3 中医领域快速抗抑郁的研究 |
1.2.4 针刺抗抑郁的机制研究 |
1.2.5 本团队相关研究 |
1.3 抑郁症神经认知学领域研究 |
1.3.1 认知症状的中医认识 |
1.3.2 认知症状的治疗现状与新倡导 |
1.3.3 认知症状的评估 |
1.3.4 动态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与认知相关研究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试验一: 青年首发轻度抑郁人群认知神经功能的特点 |
2.1.1 受试对象 |
2.1.2 入组时评估指标 |
2.1.3 样本采集 |
2.1.4 结果 |
2.1.5 小结 |
2.2 试验二: 针刺治疗首发轻度抑郁起效时间的临床研究 |
2.2.1 病例选择 |
2.2.2 研究方法 |
2.2.3 结果 |
2.2.4 小结 |
2.3 试验三: 针刺对首发轻度抑郁认知神经功能的影响 |
2.3.1 病例选择 |
2.3.2 研究方法 |
2.3.3 结果 |
2.3.4 小结 |
第三章 讨论 |
3.1 试验设计依据 |
3.1.1 选题依据 |
3.1.2 选穴依据 |
3.1.3 疗程选择依据 |
3.1.4 评估指标选择依据 |
3.2 本研究受试者构成 |
3.3 疗效讨论 |
3.3.1 快速起效的特点 |
3.3.2 总体疗效的讨论 |
3.3.3 主观报告结局的讨论 |
3.3.4 对认知神经功能影响的讨论 |
3.4 本研究的临床意义与启发 |
3.5 依从性分析 |
3.6 安全性分析 |
3.7 本研究创新点 |
3.8 不足和展望 |
3.8.1 不足点 |
3.8.2 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3)双相障碍躁狂相患者肠道菌群特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材料及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肠道菌群与双相障碍关系的相关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乳腺癌对患者配偶性功能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2.1 纳入标准 |
1.2.2 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问卷设计 |
2.1.1 BSFI量表 |
2.1.2 社会人口统计学及临床变量 |
2.1.3 其他问题 |
2.2 统计学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受访者在患者本人患癌前后性功能障碍对比 |
3.2 受访者性功能障碍类型及性生活频率 |
3.3 有性欲低下问题组和无性欲低下问题组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及临床变量比较 |
3.4 受访者性欲低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4.讨论 |
附表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男性性欲低下的诊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以人为本的现代康复景观“三元”设计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框架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基于CITESPACE的康复景观研究可视化分析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本章小结 |
第一章 注释 |
第二章 康复景观的相关概念解析及其历史发展历程 |
2.1 康复景观的相关概念解析 |
2.1.1 康复医学的概念 |
2.1.2 康复景观的概念 |
2.1.3 康复景观的分类 |
2.1.4 康复景观的主要特征(如何区别于一般景观) |
2.1.5 康复景观的主要疗愈方法:园艺疗法与景观疗法 |
2.1.6 研究范围的界定 |
2.2 康复景观的历史发展历程和演变 |
2.2.1 原始医学下的萌芽期 |
2.2.2 经验主义医学下的雏形期 |
2.2.3 科技-机械主义医学下的失落 |
2.2.4 人文主义医学下的重整期 |
2.3 康复景观的设计方法的演变与分类 |
2.3.1 传统设计方法 |
2.3.2 植物学或生态设计方法 |
2.3.3 以人为主导的设计方法 |
2.3.4 以实证研究为指导的以人为本的康复景观设计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注释 |
第三章 现代康复景观的“三元”设计及其思想基础 |
3.1 以循证设计为指导的康复景观设计理论 |
3.1.1 循证设计 |
3.1.2 罗杰·乌尔里希 |
3.1.3 史蒂芬·卡普兰与瑞秋·卡普兰 |
3.1.4 克莱尔·库伯·马库斯 |
3.1.5 其他相关理论 |
3.2 人文(健康)地理学下的康复景观理论及相关思想 |
3.2.1 威尔·杰斯勒尔 |
3.2.2 基于海德格尔的建筑思想 |
3.2.3 基于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的建筑思想 |
3.2.4 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 |
3.2.5 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的建筑语言 |
3.2.6 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的建筑思想 |
3.3 现代康复景观的“三元”设计理论 |
3.3.1 现代康复景观“三元”设计思想 |
3.3.2 现代康复景观“三元”设计的核心诉求、康复机制和设计标准 |
3.3.3 .现代康复景观“三元”设计标准 |
3.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注释 |
第四章 现代康复景观“三元”设计原则、策略与方法 |
4.1 现代康复景观“三元”设计原则 |
4.1.1 生理舒适性原则 |
4.1.2 心理愉悦性原则 |
4.1.3 心灵进阶性原则 |
4.2 康复景观与建筑相关的设计考量 |
4.2.1 康复景观在建筑环境中的空间类型 |
4.2.2 建筑与康复景观空间设计策略 |
4.3 现代康复景观“三元”设计策略 |
4.3.1 ―五感‖设计策略 |
4.3.2 康复景观的人性化空间设计策略 |
4.3.3 无障碍设计策略 |
4.3.4 种植设计 |
4.3.5 "神圣"感的营造 |
4.3.6 案例分析:所有人的康复花园……伊丽莎白和诺娜·埃文斯康复花园 |
4.4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注释 |
第五章 现代康复景观“三元”设计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实例研究 |
5.1 基于灰色统计法(GST法)的评价指标筛选 |
5.1.1 评价指标的初选 |
5.1.2 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5.1.3 灰色统计法(GST法) |
5.1.4 灰类白化函数计算 |
5.2 GST法分析结果 |
5.3 现代康复景观“三元”设计指标体系的构建 |
5.4 层次分析法及其应用 |
5.4.1 AHP层次分析法概述 |
5.4.2 层次分析法理论框架概述 |
5.4.3 软件说明 |
5.5 现代康复景观“三元”设计指标体系的重要性分析 |
5.5.1 调查问卷的编制与发放 |
5.5.2 调查问卷数据的整理与导入 |
5.5.3 数据处理与结果 |
5.6 实例调查 |
5.6.1 康复景观在南京的发展概况 |
5.6.2 案例介绍 |
5.6.3 初步问卷调查结果 |
5.6.4 基于AHP层次分析法调查问卷发放与回收 |
5.6.5 调查问卷结果 |
5.6.6 调查结果加权评分 |
5.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注释 |
第六章 针对特殊人群的“三元”康复景观设计策略 |
6.1 适宜老年人(尤其是老年患者)的康复景观设计策略 |
6.1.1 老年人的人群特征及对环境的需求(一般指60 岁以上人群) |
6.1.2 适宜老年人(患者)的康复景观设计指导与策略 |
6.1.3 案例分析 |
6.1.4 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症状特点 |
6.1.5 适合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特征的康复景观设计指导与策略 |
6.1.6 案例分析 |
6.2 适宜儿童(尤其是0-14 岁儿童患者)的康复景观设计策略 |
6.2.1 儿童患者的人群特征及对环境的需求 |
6.2.2 适宜儿童患者的康复景观设计指导与策略 |
6.2.3 案例分析 |
6.2.4 儿童自闭症患者的症状特点及治疗方式 |
6.2.5 适合儿童自闭症患者的康复景观设计指导与策略 |
6.2.6 案例分析 |
6.3 适宜临终病患的康复景观设计策略 |
6.3.1 临终患者的人群特征 |
6.3.2 适宜临终患者的康复景观设计指导与策略 |
6.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注释 |
第七章 ―生命的韵律‖基于康复景观“三元”设计论的设计案例: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省妇女儿童医院康复花园 |
7.1 项目背景 |
7.1.1 项目起缘 |
7.1.2 问卷调查 |
7.1.3 设计目标 |
7.2 项目设计 |
7.2.1 场地分析 |
7.2.2 医院整体设计建议 |
7.2.3 PICU康复花园设计 |
7.3 设计总结 |
7.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注释 |
第八章 本课题总结、创新点和后续研究与展望 |
8.1 本课题重点思想 |
8.2 本课题的创新点 |
8.3 本课题的后续研究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康复景观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2:AHP分层发实地调查问卷 |
附录3:ASSENT FORM |
附录4:QUESTIONNAIRE |
后记 |
博士研究生就读期间发表论文与学术成果 |
(6)岭南中医妇科治疗月经病学术源流及诊疗特色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岭南中医妇科流派源流 |
第一节 岭南中医妇科流派形成的背景 |
一、岭南中医妇科的形成因素 |
二、岭南中医妇科的源流 |
第二节 岭南中医妇科流派治疗月经病的学术特点 |
一、传承发扬中医,创新中医理论 |
二、百病生于气,重视调理气机 |
三、因地制宜,注重湿热致病,顾护气阴 |
四、四诊合参,重视望诊、脉诊 |
五、心身同治,调畅情志,重视情志治病 |
六、调理肾脾,先天与后天并重 |
七、用药轻灵,善用南药花药 |
八、结合岭南饮食文化,药食同源,重视药膳 |
第三节 岭南中医妇科与国内其他妇科流派治疗月经病特色比较 |
第二章 岭南中医妇科名家治疗月经病的学术经验 |
第一节 研究纳入标准 |
一、岭南中医妇科名家研究的纳入标准 |
二、流派研究的纳入标准 |
三、排除标准 |
四、纳入结果 |
第二节 清代岭南中医妇科名家 |
一、何梦瑶 |
二、刘渊 |
三、何守愚 |
四、潘名熊 |
第三节 民国时期中医妇科名家 |
一、吕楚白 |
二、吕安卿 |
三、谢泽霖 |
四、郭梅峰 |
第四节 新中国成立后岭南妇科医家 |
一、罗氏妇科 |
二、蔡氏妇科名家 |
三、其他妇科名家 |
第三章 名家及传承人的访谈 |
第一节 访谈法研究概述 |
一、访谈方式 |
二、访谈的研究步骤 |
第二节 访谈名家 |
一、访谈中医名家李丽芸教授 |
二、访谈中医名家王小云教授 |
三、访谈中医名家蔡妙珊教授 |
第三节 访谈中医名家传承人 |
一、采访题目 |
二、采访时间地点 |
三、采访目的 |
四、访谈概要 |
第四节 岭南中医妇科学术流派的学术思想传承主线 |
一、罗氏妇科的主要学术传承思想 |
二、蔡氏妇科学术思想传承 |
三、本研究的创新性 |
第四章 李丽芸教授经验方治疗黄体功能不全致经期延长的临床疗效观察 |
第一节 研究方案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实验方案 |
四、观察指标 |
五、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一、一般临床资料观察 |
二、疗效标准及结果 |
三、讨论 |
四、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7)ERAS理念下的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护理方案构建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回顾与概念框架 |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 理论基础与框架 |
3 操作性定义 |
4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二部分 ERAS理念下的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护理方案的构建 |
1 组建ERAS研究小组 |
2 文献研究 |
3 半结构式访谈 |
4 德尔菲专家函询 |
第三部分 ERAS理念下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护理方案的临床应用 |
1 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护理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中医肾藏藏调节之精的生物学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关于肾藏和精的认识 |
1. 关于肾藏的认识 |
1.1 肾藏生理功能的文献描述 |
1.2 肾藏生理功能的现代研究 |
2. 关于精的认识 |
2.1. 关于精的古代认识 |
2.2 关于精的现代认识 |
2.3 中医精的研究意义 |
第二部分 关于调节功能的研究 |
1. 中医对调节功能的认识 |
1.1 中医理论中的调节 |
1.2 治法中的调节 |
1.3 方剂中调节中的调节 |
1.4 中药的调节 |
2. 生物医学对调节功能的认识 |
2.1 调节功能概述 |
2.2 激素和细胞因子 |
第三部分 激素和细胞因子的中医功能分类 |
1. 调节生长发育的激素和细胞因子 |
1.1 筛选标准 |
1.2 调节生长发育的激素 |
1.3 调节生长发育的细胞因子 |
2. 调节生殖的激素 |
2.1 筛选标准 |
2.2 直接调节作用 |
2.3 间接调节作用 |
3. 调节泌尿的激素 |
3.1 筛选标准 |
3.2 直接调控 |
3.3 间接调控 |
4. 调节气化的激素 |
4.1 筛选标准 |
4.2 直接作用 |
4.3 间接作用 |
5. 调节造血的激素和细胞因子 |
5.1 筛选标准 |
5.2 调节造血的激素 |
5.3 调节造血的细胞因子 |
6. 调节免疫的激素和细胞因子 |
6.1 筛选标准 |
6.2 调节免疫的激素 |
6.3 调节免疫的细胞因子 |
第四部分 调节之精的生物学基础 |
1. 调节之精 |
1.1 调节之精的提出 |
1.2 调节之精的含义和功能 |
1.3 调节之精功能异常的症状表现 |
1.4 调节之精的补充说明 |
2. 调节之精功能的立论依据 |
2.1 理论依据 |
2.2 实践依据 |
3. 激素和细胞因子的作用特点 |
3.1 激素 |
3.2 细胞因子 |
4. 激素和细胞因子与调节之精的对比 |
第五部分 调节 之精的应用举例 |
1. 侏儒症 |
2. 卵巢早衰 |
3. 支气管哮喘 |
4. 前列腺增生 |
5. 肾性贫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光周期对中华绒螯蟹褪黑激素昼夜节律的影响及眼柄的调控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光周期对水产动物的影响 |
1.1.1 光周期对水产动物生理活动的影响 |
1.1.2 光周期对水产动物摄食的影响 |
1.1.3 光周期对水产动物生长和发育的影响 |
1.2 甲壳类动物的昼夜节律 |
1.2.1 昼夜节律的概念 |
1.2.2 昼夜节律的发现与发展 |
1.2.3 甲壳类动物的昼夜节律 |
1.3 甲壳类动物褪黑激素的研究 |
1.3.1 MT的理化性质 |
1.3.2 MT的作用 |
1.3.3 MT昼夜节律的研究现状 |
1.4 甲壳类动物的眼柄功能 |
1.5 试验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自然光照条件下,中华绒螯蟹血淋巴和眼柄组织MT含量的昼夜节律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动物 |
2.1.2 主要仪器 |
2.1.3 主要试剂 |
2.1.4 主要试剂的配制 |
2.2 试验方法 |
2.2.1 试验动物的暂养 |
2.2.2 采集样品 |
2.2.3 样品的预处理 |
2.2.4 标准曲线的制作 |
2.2.5 样品的检测 |
2.3 结果分析 |
2.3.1 MT标准曲线 |
2.3.2 血淋巴样品中MT含量的昼夜节律 |
2.3.3 眼柄组织样品中MT含量的昼夜节律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不同光周期条件下,中华绒螯蟹血淋巴和眼柄组织MT含量的昼夜节律 |
3.1 试验材料 |
3.1.1 试验动物 |
3.1.2 主要仪器 |
3.1.3 主要试剂 |
3.1.4 主要试剂的配制 |
3.2 试验方法 |
3.2.1 试验动物的暂养 |
3.2.2 采集样品 |
3.2.3 样品的预处理 |
3.2.4 标准曲线的制作 |
3.2.5 样品的检测 |
3.3 结果分析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中华绒螯蟹眼柄组织昼夜差异转录组 |
4.1 试验材料 |
4.1.1 试验动物 |
4.1.2 主要仪器 |
4.1.3 主要试剂 |
4.1.4 主要试剂的配制 |
4.2 试验方法 |
4.2.1 试验动物的暂养 |
4.2.2 采集样品 |
4.2.3 总RNA提取和测序 |
4.2.4 组装和基因注释 |
4.2.5 差异基因表达与富集分析 |
4.3 结果分析 |
4.3.1 序列注释 |
4.3.2 GO和 KEGG富集分析 |
4.3.3 昼夜节律相关基因 |
4.3.4 差异表达基因的鉴定与验证 |
4.3.5 蜕皮相关基因 |
4.3.6 行为相关基因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10)慢性心力衰竭不同病理因素中西医结合诊断量表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慢性心力衰竭不同病理因素现代文献研究 |
1 文献资料来源 |
2 文献检索策略 |
3 纳入标准 |
4 排除标准 |
5 文献评价方法 |
6 资料提取与处理 |
6.1 资料提取并形成条目池 |
6.2 资料处理方法 |
7 资料分析结果 |
第二部分 慢性心力衰竭不同病理因素诊断量表的德尔菲法专家问卷调查 |
1 成立研究工作组 |
2 遴选专家 |
3 问卷制定及内容 |
4 统计方法 |
4.1 专家积极系数 |
4.2 算术均数 |
4.3 等级和 |
4.4 满分率 |
4.5 变异系数 |
4.6 权重系数 |
5 结果 |
5.1 专家遴选结果 |
5.2 第一轮专家问卷结果 |
5.3 第二轮专家问卷结果 |
第三部分 慢性心力衰竭不同病理因素中西医结合诊断量表拟定 |
1 诊断量表拟定依据 |
2 结果 |
讨论 |
1 研究过程探讨 |
1.1 文献研究 |
1.2 德尔菲法专家问卷调查 |
2 方法学探讨 |
2.1 通过“病-证-病理因素”新模式诊断慢性心力衰竭 |
2.2 研究方法具有普适性 |
2.3 诊断量表形式量化诊断 |
3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慢性心衰中医证候生物学基础及敏感指标筛选 |
参考文献 |
四、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设计:统一的概念及其重要性(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多组学和网络药理学的逍遥散抗抑郁作用机制整合研究[D]. 高耀. 山西大学, 2021
- [2]“疏肝调神”针法治疗轻度抑郁起效时间及其对认知神经功能的影响[D]. 傅文.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
- [3]双相障碍躁狂相患者肠道菌群特征的研究[D]. 从痛快. 新乡医学院, 2021(01)
- [4]乳腺癌对患者配偶性功能影响的研究[D]. 周志豪.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5]以人为本的现代康复景观“三元”设计论[D]. 孙晶晶. 东南大学, 2021
- [6]岭南中医妇科治疗月经病学术源流及诊疗特色整理研究[D]. 王彦彦.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9)
- [7]ERAS理念下的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护理方案构建及应用研究[D]. 王琼. 新乡医学院, 2020(06)
- [8]中医肾藏藏调节之精的生物学基础研究[D]. 李帅.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9]光周期对中华绒螯蟹褪黑激素昼夜节律的影响及眼柄的调控作用研究[D]. 韩志斌.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3)
- [10]慢性心力衰竭不同病理因素中西医结合诊断量表研制[D]. 寿鑫甜.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