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高校伙食改革的体制及运行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林舒翔[1](2013)在《节约型高校后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创新》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校的办学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近年来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也在不断的深入开展,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开始进入了大众化教育的阶段。然而,作为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后勤管理在教育体制改革中的作用却容易被忽视。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高校后勤服务一直是以福利性质存在,高校后勤管理庞大的队伍,事无巨细的参与了高校的日常工作,使高校俨然就像一个“小社会”。臃肿的后勤管理队伍,已经严重的挤占了高校的教学与科研资源,成为高校体制改革的包袱。因此,建立一套适应新时期高校教育发展的后勤管理服务新体系,就成为高校完成教育改革、完善教育体制的重要任务。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优化资源配置和提升服务质量是建设节约型高校后勤发展的必然趋势;节约型的后勤管理体制,以及后勤运行机制等的改革与创新,其目的就在于,把建设节约型高校后勤服务原则以及管理规范,有机的融合到后勤管理的发展战略以及战略实施的过程中,把节约型校园的管理目标以及发展理念,贯彻到高校的后勤制度建设与实践中。在本文中,将在节约型高校后勤管理发展的理论基础上,通过对福建农林大学后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实证分析,对基于节约型背景下的高校后勤管理制度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创新探索。本文的研究,首先就节约型的高校后勤管理概念,在理论上进行界定,并阐述了节约型高校后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创新的内部构成要素和环境因素。其次,通过对国外高校后勤管理发展的分析研究,提出对我国节约型高校后勤管理与创新的启示,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我国节约型高校后勤管理发展的改进方向。接着,通过对福建农林大学后勤管理的实证分析,剖析其体制现状及管理策略,深入揭示节约型高校后勤管理改革在创新上的不足。最后,将就节约型的高校后勤管理体制、高校后勤运行机制等的改革创新,提出切实可行的策略。
朱远来[2](2012)在《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新疆哈萨克族和哈萨克族地区正发生着深刻的社会变革,这种变化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新观念和适应新生产生活方式的新的行为方式。这就需要教育充分发挥出文化功能,肩负起传播新观念、塑造培育现代化人的神圣责任、由此推动科技发展、经济振兴、文化繁荣与社会进步。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要切实解决好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特别是要解决好教育发展问题。因为,发展民族教育是不断提高少数民族素质,振兴民族经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逐步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大计本研究在借鉴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整合运用民族学、社会学、教育人类学、教育生态学和历史学等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建构对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和分析的框架,通过对所选取的哈萨克族聚居地区有代表性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伊犁师范学院等所属不同办学类型和层次学校教育的田野调查,结合当前哈萨克族教育发展所处的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现实背景,借助历时与共时的比较,为正确制定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相关规划提供明确有针对性的实证依据,为当前哈萨克民族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最佳的教育选择和设计行之有效的未来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研究结论可为后继的研究以及教育政策的关怀提供一定的(文献)参考与咨询,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新疆民族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全文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选题的目的与意义、相关研究的状况及动态、研究依据的主要理论与方法以及论文的研究思路;第二部分,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在叙述新疆哈萨克族形成发展简史、经济社会及人口分布等基本概况的基础上,借助教育生态学理论,探讨了哈萨克族教育所依存的自然生态环境与教育发展的互动关系及其影响作用机制,从传统游牧经济及其生产生活方式、牧民定居及人口的国际迁移等方面对哈萨克族教育与其所依存的社会生态环境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优化社会生态环境的思考和建议;第三部分,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在借鉴教育人类学和教育生态学有关理论方法的基础上,选取了哈萨克文化生态环境中宗教和民俗两个方面的内容,探讨分析了它们与哈萨克族教育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第四部分,新中国成立前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从新疆清末民初,盛世才统治时期,国民党统治时期等三个不同历史阶段,回顾了哈萨克族经堂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型与现代学校教育形成发展的主要历程;第五部分,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发展历程。分别从社会主义改造和初步建设时期与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两个历史阶段回顾了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发展历程,重点就新时期以来新疆哈萨克族义务教育和“两基”工作,牧区教育以及双语教育的改革发展情况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与分析;第六部分,新形势下新疆哈萨克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个案研究—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为例。详细描述了新疆哈萨克地区一个哈萨克族作为主体民族的国家级贫困县-尼勒克县的自然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通过对该县“两基”达标和巩固提高工作情况、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以来学前教育,双语教育的改革发展情况的调查分析,反映出了当前西部大开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新疆哈萨克族各级各类教育事业获得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困难与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建议;第七部分,当代哈萨克文化和教育的重镇—伊犁师范学院。通过对所选取的全国唯一的以培养哈萨克族师资和各类人才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校-伊犁师范学院办学历史与现状的细致描述,结合当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边疆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实际,就伊犁师范学院如何实现弘扬与传承哈萨克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目标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针对新形势下新疆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促进学院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思路与建议;第八部分,结语。对照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的发展历程,哈萨克族现代教育自身发展中所具有的规律与特点,无一不与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在当前新疆大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过程中,必须正视和解决由于历史、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造成的哈萨克地区教育基础设施落后,经费投入不足,总体水平不高,区域发展不够均衡,软硬件建设和发展不协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政府大力推行的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工程,适应了新时期社会事业改革发展的需要,在不断提升整体办学水平,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提高规模办学效益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这对缩小民、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差距,加快推进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培养和增强各族师生的相互理解和认同感,促进民族团结,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满足了广大农牧民群众渴望子女接受良好教育的愿望,得到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的高度认同与支持。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重点要抓好农牧区学前双语幼儿园的建设工作,把普及农牧区学前双语幼儿园作为新疆大力推进双语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突破口;作为当代哈萨克文化和教育重镇的伊犁师范学院必须认真研判形势,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确立“地方院校,立足地方,服务地方”总体定位的基础上面向区内,为区域基础教育服务,做优做强传统教师教育专业,同时主动适应区域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社会管理服务现代化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抢抓机遇,着力推进学院从传统师范教育为主体向现代教师教育和非教师教育并重转型,并逐步向综合性大学方向迈进。学院要继续运用人才优势和学科优势,服务于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特别是要在传承与弘扬哈萨克族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文化引领作用。
李建川[3](2014)在《稳定高校学生食堂伙食价格的政策研究》文中提出据统计,2012年底我国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人数有2500余万,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特殊社会群体。在我国社会改革和发展还不太成熟的情况下,高校学生食堂伙食价格是学生们十分关注的焦点,也是各高校后勤工作中十分敏感的问题。高校学生食堂伙食价格问题往往会成为学生们发泄其他不满的“替罪羊”,是影响高校稳定的很敏感的一根“导火线”。稳定高校学生食堂工作是我国社会稳定的需要,是高校稳定的需要,而稳定高校学生食堂工作,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是伙食的价格因素。当前的形势是,高校学生食堂的原材料价格随市场因素每年都在不断上涨,用工成本也不断提高,学生食堂的运行成本不断增加。政府为了社会稳定的需要,采取由财政给予高校学生食堂经济补贴、对高校学生食堂的能源费给予单价优惠和高校学生食堂的销售收入给予税收减免等政策,要求学生食堂饭菜售价要保持基本稳定,对学校来说,就是无论成本上涨多少,学生食堂饭菜的价格只能降不能涨,政府当前采取的这些政策已不足以应对物价上涨和用工成本上涨给高校学生食堂带来的影响,也不符合高校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的方向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为了不让高校学生有“闹事”的借口,政府要求稳定高校学生食堂伙食的质量和价格,质量稳定是应该的,但要稳定价格,保持价格长期不变,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行的,它违反了市场经济规律,因而,现有采取的政策都存在不足,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还没有做到高校学生食堂非营利性和高校学生食堂正常运行的统一。政府、高校和学生,三方应本着有利于学校的健康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的原则,通过协商、谈判就促进学生食堂的健康、稳定发展形成共识。本论文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专家们对稳定高校学生食堂伙食价格对策的研究,通过走访了解当前一些高校在原材料价格和人工成本大幅上涨的情况下,学生食堂伙食价格的变化情况和对学生食堂成本核算的影响以及这些高校采取的对策。运用非营利组织管理理论,充分利用博弈论、协同论的观点,分析目前稳定高校学生食堂伙食价格的政策不足,存在的片面性,没有形成有效、系统和协同的深层次原因,提出有长效的政策,消除学生食堂价格因素给稳定高校工作带来的影响。
范晓婷[4](2016)在《大学生资助管理评估研究 ——基于中央直属120所高校的实证分析》文中认为作为国家“惠民工程”的重要举措之一,高校大学生资助政策的落实关系到教育公平水平的提升、人力资本竞争力的提升乃至中华民族复兴之梦的实现。自2007年以来,国家逐步建立健全了覆盖各个教育阶段的资助政策体系,我国大学生资助经费投入量及管理工作量随之急剧攀升,如何提升大学生资助管理的工作水平日渐成为社会各界极为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首先,本论文研究了我国大学生资助的背景、理论基础,并对资助政策演变及相关情况进行了分析,以“投入-活动-产出-成果”的项目成果测评模型为根基,以政策体系概念框架、资助管理工作流程及利益相关主体为支撑,采用专家评议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全国第一套被政府部门采用的大学生资助管理评估指标体系,由3项一级指标、9项二级指标和32项三级指标组成。其次,本论文以中央直属120所高校为评估对象开展评估验证。评估结果显示,2013年中央直属高校大学生资助管理水平良好,其中,“工作实施”成绩落后于“基础建设”和“工作成效”。资助管理工作取得的成效为:基础建设环节在人力、物力、财力及部分制度建设工成绩突出;工作实施环节表现出较强的政策执行力与良好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工作成效环节在困难学生就业率、资助覆盖面、贷款满足率及服务特殊领域上成绩优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基础建设环节表现为机构独立性欠缺、个别资助制度建设不足及资助网站缺乏应用;工作实施环节表现为勤工助学岗位占比差异悬殊、资助宣传重政策轻成效、育人载体缺乏创新等;工作成效环节集中体现为助学贷款“高审批低还款”问题。这些评估成效、存在问题及所得结论具有创新性。再次,本论文从管理实际需求出发,采用STATA12.0对高校类别与基础建设、工作实施及工作成效进行虚拟自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研究结论显示,“985”高校在资助管理工作中优势显着;基础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并非正比例关系,其管理效果更多地与自身重视程度有密切关系;办学层次对工作实施影响显着,本科高校相对更重视工作实施且更注重工作开展的规范性;高校是否隶属于教育部与其资助管理水平无关;等等。这些结论在同类学术成果中具有独到见解。论文针对落后高校的薄弱环节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韩伟[5](2010)在《内蒙古高校餐饮业发展研究 ——以包头师范学院为例》文中提出在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大背景下,高校餐饮业的改革也在不断的向前推进。内蒙古高校餐饮业在全国高校餐饮业中处于一个相对落后的状态,由于学校自办学生食堂的模式难以实现高度的专业化、规模化,其成本较高,质量难有大的提高空间。如何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推进高校餐饮改革,建立健全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和我国、我区特点的高校餐饮管理体制和经营体制;如何创新管理模式,强化内部管理;如何提高专业技能水平,进一步改进生产工艺等,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的理论研究课题。为此撰写本文,希望能为我区高校餐饮业的发展做一份贡献。本文以包头师范学院为例,对内蒙古高校餐饮业的发展进行对策研究,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对内蒙古高校餐饮业现状进行分析,内容包括经营管理模式的分析、成本分析和包头师范学院餐饮现状分析。第二部分主要是阐述内蒙古高校餐饮存在的问题,此部分从餐饮基础设施不足,负担太重、伙食价格稳定与餐饮成本不断增加之间的矛盾、餐饮服务的高要求和高校餐饮员工整体素质不高的矛盾、就餐者消费要求的提高与其经济承受能力有限的矛盾、社会餐饮与学校餐饮竞争激烈,导致就餐率低下、高校餐饮工作与广大学生沟通不足,缺乏桥梁纽带等六方面阐述了内蒙古高校餐饮面临的矛盾和困难。第三部分是内蒙古高校餐饮工作的对策研究,此部分从争取政策支持,深化餐饮实体内部的改革,减轻高校餐饮负担;加强成本核算,完善价格形成机制,积极参与地区性集中采购,努力降低餐饮成本;进一步提高餐饮员工整体素质;加强高校餐饮环境建设,提高与社会餐饮的竞争力;研究学生消费心理,科学合理的引导消费;建立与学生沟通的桥梁,使得信息畅通等六个方面对我区高校餐饮工作的发展进行了对策研究。
吴彤群[6](2017)在《高校食堂管理现状及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校食堂作为高校后勤的组成部分,始终为高校内的一切教学活动、科研活动和师生的基本生活提供强有力的保障。高校食堂的管理现状,不仅能够影响到高校食堂的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也会对高校的整体形象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对高校食堂管理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对高校A、高校B、高校C、高校D、高校E和高校F这六所高校中关于食堂规模、人员构成、经营与管理三大方面的数据和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调查结果。在充分了解高校食堂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其目前存在的问题并阐明问题形成的具体原因,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和精细化管理理论为指导提出建议,对高校食堂管理现状进行改革。通过上述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第一,高校食堂管理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公益性食堂规模偏小、从业者业务水平偏低、经营与管理精细化程度不够。第二,高校食堂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体现在:政策供给与落实不到位、从业者激励机制不科学、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突出。第三,本研究通过对高校食堂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试图从以下三个方面对高校食堂管理提出改革建议:加强政策供给,完善体制机制;优化评聘制度,提高人员素质;推进高校食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
王斯亮[7](2015)在《高校食品安全监管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食品安全问题是当前社会各界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而高校食堂的食品安全问题更为重要,它关系到广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因此,对高校学生食堂食品安全问题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高校学生食堂食品安全问题为研究对象,综合了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实证分析以及现实中所接触到的资料。首先,提出了高校学生食堂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在食品原材料采购、储存、加工、销售以及高校学生食堂管理现状等方面做了详细的叙述。其次,分析高校学生食堂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在领导重视、管理体制、经营模式以及影响学生食堂食品安全的校外因素等方面做了详细的分析。最后,探究解决高校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包括提高重视程度、完善管理体制、加强经营管理及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等方面,希望可以解决目前高校食堂所面临的食品安全问题。高校应高度重视食堂的食品安全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维护校园稳定。
陈庆培,陈友华,颜会中[8](1994)在《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伙食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文中研究说明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我国将在本世纪末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二步战略目标。这一意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决策,标志着我国经济体制将发生一场根本性的变革,将为九十年代以及将来的中国经济起飞指出了一条走向胜利的道路。这无疑对高校伙食管理的运行机制也将会起根本性的变化。高校伙食管理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抓住当前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大胆探索,闯出一条具有中国社会主义大学特色的伙食管理的新路子。
赵相华,李春启,于宁,刘鹤[9](2016)在《深化高校伙食改革与实施现代餐饮管理的思考》文中研究指明启蒙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兴盛于本世纪初叶的高校伙食社会化改革实践,在取得巨大成就并有力助推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持续发展的困境。本文在简要回顾伙食改革成效的基础上,探讨当前高校伙食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全球视野和前瞻观念,深入思考我国高校未来的伙食改革与管理方略。
张友昌[10](2012)在《高校饮食行业成本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我国高校饮食行业已形成相当规模。据不完全统计,市场规模达到1000亿元以上。高校饮食行业的企业化、非盈利性、规模经营等特征,决定了它与其他企业的不同特质。但是其成本控制的原理与其他企业是一样的。成本控制不仅关系到利润的确定,还直接关系到高校伙食价格高低,进而影响到校园的和谐与稳定。因此,加强对高校饮食行业的成本控制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分析高校饮食行业的特点,结合典型案例,提出成本控制的措施。
二、浅谈高校伙食改革的体制及运行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高校伙食改革的体制及运行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节约型高校后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2 节约型高校后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基本概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节约型高校后勤管理 |
2.1.2 节约型高校后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创新 |
2.2 节约型高校后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创新的内部因素 |
2.2.1 节约型高校后勤管理理念 |
2.2.2 节约型高校后勤管理体制 |
2.2.3 节约型高校后勤管理运行机制 |
2.3 节约型高校后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创新的外部因素 |
2.3.1 经济体制 |
2.3.2 政治体制 |
2.3.3 高等教育体制 |
3 国外高校后勤管理对我国节约型高校后勤管理与创新的启示 |
3.1 我国节约型高校后勤管理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1 我国高校后勤管理发展现状 |
3.1.2 节约型高校后勤改革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3.2 国外高校后勤管理发展现状及比较分析 |
3.2.1 国外高校后勤管理体制 |
3.2.2 国外部分高校后勤管理发展现状 |
3.2.3 国外高校后勤管理比较分析 |
3.3 国外高校后勤管理对我国节约型高校后勤管理与创新的启示 |
3.3.1 引进市场机制,提供后勤服务 |
3.3.2 注重公益性与效益性的平衡 |
3.3.3 解放思想,吸纳市场理念 |
4 福建农林大学后勤管理实证分析 |
4.1 福建农林大学后勤管理模式概况 |
4.1.1 机构设置 |
4.1.2 人员配置 |
4.1.3 基础设施 |
4.2 福建农林大学节约型后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创新探索 |
4.2.1 节约意识的探索 |
4.2.2 饮食管理机制创新探索 |
4.2.3 水电管理机制创新探索 |
4.2.4 宿舍管理机制创新探索 |
4.3 福建农林大学节约型后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5 节约型高校后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创新 |
5.1 节约型高校后勤管理体制的创新 |
5.1.1 政策扶持 |
5.1.2 实施现代企业管理体制 |
5.2 节约型高校后勤运行机制的创新 |
5.2.1 建立文化导向机制 |
5.2.2 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
5.2.3 健全风险分析机制 |
5.2.4 引入竞争机制 |
6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创新之处 |
6.3 研究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意义与目的 |
一、研究的缘由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研究目的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关于哈萨克族教育研究现状 |
二、国外关于哈萨克教育的研究 |
三、文献评价 |
第三节 研究理论与方法 |
一、研究理论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 第一章 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 |
第一节 新疆哈萨克族概况 |
一、哈萨克族与哈萨克先民 |
二、哈萨克族的人口与分布 |
三、经济生活 |
第二节 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 |
一、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生态环境 |
二、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社会生态环境 第二章 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 |
第一节 文化生态环境理论概述 |
一、文化与教育 |
二、文化生态环境理论 |
第二节 宗教与哈萨克族教育 |
一、宗教的本质与教育 |
二、哈萨克族原始宗教与教育 |
三、伊斯兰教与哈萨克族教育 |
第三节 哈萨克族民俗与教育 |
一、民俗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
二、哈萨克民俗的教育功能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前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 |
第一节 清末民国初年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的兴起 |
一、清末新疆近代学校教育的兴起 |
二、新疆哈萨克经文宗教教育向现代学校教育的转变 |
第二节 盛世才统治时期新疆哈萨克现代教育的发展 |
一、盛世才统治时期的教育方针、政策与措施 |
二、盛世才统治时期哈萨克族各级各类教育的新发展 |
三、师资培训和教材建设 |
第三节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新疆哈萨克族教育 |
一、三区政府时期的教育政策和措施 |
二、三区政府时期哈萨克族教育的恢复与发展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社会主义改造和初步建设时期的新疆哈萨克族教育 |
一、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特点、性质和任务 |
二、哈萨克族教育的整顿与改造 |
三、社会主义初步建设时期的哈萨克族教育 |
四、“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哈萨克族教育 |
五、民族语言文字与教材建设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新疆哈萨克族教育 |
一、新时期以来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历史回顾 |
二、新时期以来的新疆哈萨克族义务教育和“两基”工作 |
三、新时期以来的新疆哈萨克族牧区教育 |
四、新时期以来的新疆哈萨克族双语教育 第五章 新形势下新疆哈萨克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个案研究—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为例 |
第一节 尼勒克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认识 |
一、尼勒克县的自然生态环境 |
二、近年来尼勒克县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第二节 尼勒克县基础教育发展的实证描述 |
一、尼勒克县“两基”攻坚达标工作情况 |
二、尼勒克县“两基”巩固提高工作情况 |
三、尼勒克县基础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
第三节 对尼勒克县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后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的调查 |
一、尼勒克县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的现实背景 |
二、尼勒克县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的现状 |
三、实施学校布局调整、民汉合校中尼勒克县学前教育的迅速发展与面临的问题和出路 |
四、实施学校布局调整、民汉合校对尼勒克县双语教学工作产生的影响与变化 |
五、尼勒克县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及今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第六章 当代哈萨克文化和教育的重镇—伊犁师范学院 |
第一节 伊犁师范学院的历史沿革—传承与发展 |
第二节 伊犁师范学院的发展现状 |
一、发展现状 |
二、伊犁师范学院最具办学特色的院系--人文学院发展现状扫描 |
第三节 连心牵手促发展—对伊犁师范学院对口支援工作现状的考察 |
一、对口支援的基本情况 |
二、对口支援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
三、对口支援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
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举措 |
第四节 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对伊犁师范学院未来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
一、伊犁师范学院的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二、今后发展的主要思路与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访谈录辑要 附录2:尼勒克县学前双语幼儿园布局图 附录3:2011年秋季少数民族农村双语幼儿园免费教育教学用书发货结算专用表 附录4:“国培计划”初中数学02班课程培训总结报告 附录5:“国培计划”--网络课堂培训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6: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稳定高校学生食堂伙食价格的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高校学生食堂经营体制的变化 |
1.1.2 高校学生食堂价格不稳对学校稳定的影响 |
1.1.3 目前采取的政策不能从根本上化解对学校稳定的影响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观点评述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指标原材料 |
2.1.2 指标原材料指导成本价 |
2.1.3“学生食堂伙食价格平抑基金” |
2.1.4 稳定高校学生食堂伙食价格 |
2.2 理论基础 |
2.2.1 非营利组织 |
2.2.2 协同论 |
2.2.3 博弈论 |
第三章 影响高校学生食堂价格稳定的主要因素分析 |
3.1 原材料市场价格上涨对学生食堂价格稳定的影响分析 |
3.1.1 原材料市场价格持续上涨 |
3.1.2 我国高校学生伙食的售价与成本出现倒挂 |
3.2 用工成本上涨对学生食堂价格稳定的影响分析 |
3.3 面临学校周围社会餐饮的无序竞争 |
第四章 当前稳定高校学生食堂伙食价格采取的政策及其效果 |
4.1 政府、学校在经费上的支持 |
4.1.1 承担食堂基础建设费用和能源费 |
4.1.2 税收方面的扶持 |
4.1.3 经济补贴 |
4.1.4 学校建立“学生食堂伙食价格平抑基金” |
4.2 政府、学校主导的扶持政策 |
4.2.1 引入社会企业承办学生食堂 |
4.2.2 推进“农校对接” |
4.2.3 组织高校成立联合采购中心 |
4.3 政策的缺陷 |
4.3.1 出台这些政策的政策过程存在缺陷 |
4.3.2 政府观念的错误 |
4.3.3 忽视对学生的正面引导和教育工作 |
第五章 化解高校学生食堂不稳定因素应采取的主要政策 |
5.1 完善学生食堂的治理机制 |
5.1.1 建立学生食堂治理委员会机构和定期议事制度 |
5.1.2 建立健全高校学生食堂成本核算体系和成本控制体系 |
5.1.3 建立健全学生食堂伙食价格的形成机制 |
5.1.4 健全“学生食堂伙食价格平抑基金”机制 |
5.1.5 建立健全学生食堂伙食价格的浮动机制 |
5.2 稳定我国高校学生食堂价格的的外部保障措施 |
5.2.1 政府进一步完善扶持机制和优惠政策 |
5.2.2 学校及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 |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大学生资助管理评估研究 ——基于中央直属120所高校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概念界定 |
1.3.1 大学生资助 |
1.3.2 大学生资助管理 |
1.3.3 大学生资助管理评估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国内研究现状 |
2.1.2 国外研究现状 |
2.1.3 对现有研究成果的评价 |
2.2 理论基础 |
2.2.1 教育公平理论 |
2.2.2 教育评估理论 |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3 价值理念与原则 |
2.3.1 大学生资助的本质、价值与理念 |
2.3.2 大学生资助管理评估的基本原则 |
2.4 本章小结 |
3 我国大学生资助政策演变及相关情况分析 |
3.1 大学生资助政策的演变历程 |
3.1.1 免费上学阶段(1949-1982年):实行人民助学金制度 |
3.1.2 奖助并存阶段(1982-1986年):奖学金与人民助学金并存 |
3.1.3 奖贷共行阶段(1986-1993年):奖学金和贷款制度相配合 |
3.1.4 多元混合阶段(1993年至今):多种资助方式有机结合 |
3.2 大学生资助的相关情况分析 |
3.2.1 大学生资助管理体制 |
3.2.2 大学生资助经费投入 |
3.2.3 大学生资助对象规模 |
3.3 本章小结 |
4 大学生资助管理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 |
4.1 指标体系构建的相关要素分析 |
4.1.1 模型支撑——投入—活动—产出—成果 |
4.1.2 理论思考——政策框架、管理流程及利益主体 |
4.2 基于德尔菲法的专家评议指标筛选 |
4.3 三级指标的设计及其定义 |
4.3.1 投入要素——基础建设指标分析 |
4.3.2 执行要素——工作实施指标分析 |
4.3.3 产出要素——工作成效指标分析 |
4.4 指标体系的建立及权重赋值 |
4.4.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
4.4.2 层次分析法的计算操作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中央直属高校的大学生资助管理评估验证 |
5.1 评估过程 |
5.1.1 评估表的研制与发放 |
5.1.2 评估标准的制定及打分 |
5.2 评估结果描述性分析 |
5.2.1 总分及一级指标得分分析 |
5.2.2 二级指标得分分析 |
5.2.3 三级指标得分分析 |
5.3 大学生资助管理的成效、问题与对策 |
5.3.1 资助管理工作的基本成效 |
5.3.2 评估结果反映的主要问题 |
5.3.3 改进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6 高校类别与大学生资助管理水平的建模与分析 |
6.1 描述性分析与显着性检验 |
6.2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构建 |
6.2.1 方法选取与研究假设 |
6.2.2 回归模型的构建 |
6.2.3 模型质量检验 |
6.3 回归分析的主要结论 |
6.4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
7.0 研究结论 |
7.1 主要创新点 |
7.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大学生资助管理评估指标体系研制专家调查问卷 |
附录B 大学生资助管理评估指标权重赋值专家调查表 |
附录C 大学生资助管理评估三级指标判断矩阵 |
附录D 大学生资助管理评估三级指标权重 |
附录E 120所中央直属高校名单 |
附录F 大学生资助管理评估表 |
附录G 大学生资助管理评分标准 |
附录H t检验与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输出 |
附录I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输出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内蒙古高校餐饮业发展研究 ——以包头师范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 研究的意义 |
1. 理论意义 |
2. 实践意义 |
(三) 研究方法 |
一、内蒙古高校餐饮业现状分析 |
(一) 内蒙古高校餐饮业现状 |
(二) 经营管理模式分析 |
1. 学校自营模式 |
2. 托管承包模式 |
3. 目标管理模式 |
4. 校企合作模式 |
5. 多元化模式 |
(三) 成本分析 |
1. 直接成本 |
2. 间接成本 |
(四) 包头师范学院餐饮现状分析 |
二、内蒙古高校餐饮业存在的问题 |
(一) 餐饮基础设施不足,负担太重 |
(二) 伙食价格稳定与餐饮成本不断增加之间的矛盾 |
(三) 高校餐饮队伍的不稳定性 |
(四) 就餐者消费要求的提高与其经济承受能力有限的矛盾 |
(五) 社会餐饮与学校餐饮竞争激烈,导致就餐率低下 |
(六) 高校餐饮工作与广大学生沟通不足,缺乏桥梁纽带 |
三、内蒙古高校餐饮工作对策研究 |
(一) 争取政策支持,深化餐饮实体内部改革,减轻高校餐饮负担 |
(二) 加强成本核算,完善价格形成机制,积极参与地区性集中采购,努力降低伙食成本 |
(三) 进一步提高餐饮员工整体素质 |
(四) 研究学生消费心理,科学合理的引导消费 |
(五) 加强高校餐饮环境建设,提高与社会餐饮的竞争力 |
(六) 建立与学生沟通的桥梁,使得信息畅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高校食堂管理现状及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优化高校食堂管理是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需要 |
二、“一流后勤”是创建“一流大学”的有力保障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高校食堂管理的相关研究 |
二、相关研究的简单述评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高校食堂的概念 |
二、高校食堂管理的概念 |
三、高校食堂管理体制的概念 |
第二节 理论基础阐释 |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 |
二、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
三、精细化管理理论 |
第三章 高校食堂管理现状调查 |
第一节 调查高校的选择 |
第二节 高校食堂规模的现状调查 |
一、基本规模建设 |
二、硬件设施建设 |
第三节 高校食堂从业人员的现状调查 |
一、员工的数量与学历 |
二、员工的技术等级 |
三、管理人员的数量与学历 |
第四节 高校食堂经营与管理的现状调查 |
一、菜品种类与数量 |
二、营业成本与营业额 |
三、供餐方式 |
四、管理模式 |
第四章 高校食堂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高校食堂管理存在问题 |
一、公益性食堂规模偏小 |
二、从业者业务水平偏低 |
三、经营与管理精细化程度不够 |
第二节 高校食堂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政策供给与落实不到位 |
二、从业者激励机制不科学 |
三、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突出 |
第五章 高校食堂管理改革建议 |
第一节 加强政策供给,完善体制机制 |
一、加大对公益性食堂的政策支持 |
二、改革高校食堂管理体制 |
三、完善高校食堂监督管理机制 |
第二节 优化评聘制度,提高人员素质 |
一、完善高校食堂内部制度体系建设 |
二、编制高校食堂员工问题管理办法 |
三、制定高校食堂员工创业实施办法 |
第三节 推进高校食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 |
一、改善高校食堂规模现状,体现文化建设 |
二、完善高校食堂经营与管理,将服务方式信息化 |
三、精细化高校食堂管理模式流程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第二节 不足与后续研究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高校食品安全监管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对高校食品安全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
1.2.2 对高校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措施研究 |
1.2.3 对某一区域内高校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调查研究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1.5 创新之处以及研究困难 |
1.6 研究工作具备的条件 |
第二章 食品安全概念、内容及理论的基础 |
2.1 关于“食品安全”概念的界定 |
2.1.1 食品安全 |
2.1.2 食品安全的性质 |
2.1.3 高校食品安全的特殊性分析 |
2.2 高校食堂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内容 |
2.2.1 原料采购环节 |
2.2.2 食品储存环节 |
2.2.3 食品加工环节 |
2.2.4 食品售卖环节 |
2.3 高校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
2.3.1 影响因素 |
2.3.2 监管体制 |
2.3.3 法规标准 |
第三章 高校学生食堂管理现状 |
3.1 高校食堂管理现状 |
3.2 高校食堂管理现状的实际调查 |
3.2.1 食品价格方面 |
3.2.2 食品质量卫生方面 |
3.2.3 个人卫生、服务态度方面 |
3.2.4 就餐环境方面 |
第四章 影响高校食堂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1 高校对食品安全重视程度仍显不够 |
4.1.1 学校领导对食堂安全监管工作重视程度相对不足 |
4.1.2.学生食堂硬件设施陈旧,流程布局不合理 |
4.2 高校食堂管理体制不完善 |
4.2.1 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 |
4.2.2 食堂管理队伍薄弱 |
4.2.3 监管力度和手段不够 |
4.2.4 学生参与监督少 |
4.3 高校食堂经营模式发生变化 |
4.3.1 引进社会餐饮企业问题 |
4.3.2.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流动性大 |
4.3.3 从业人员培训管理欠缺 |
4.4 高校食堂伙食采购存在隐患 |
4.4.1 伙食采购人员专业水平不足 |
4.4.2 伙食物资采购计划性不强 |
4.4.3 采购方式手段单一 |
4.5 影响高校学生食堂食品安全的校外因素 |
4.5.1 食品生产经营者缺乏自律意识 |
4.5.2 食品源头受到污染 |
4.5.3 政府食品安全监管缺位 |
第五章 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的对策 |
5.1 提高高校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 |
5.1.1 加强领导,重视食品安全工作 |
5.1.2.加大硬件投入,改善设备设施 |
5.1.3 加大信息管理投入,提高管理水平 |
5.1.4 落实优惠政策,缓解办伙压力 |
5.2 完善高校食品安全管理体制 |
5.2.1 科学规范管理,确保食堂工作高效运行 |
5.2.2 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加强高校后勤队伍建设 |
5.2.3 吸收学生参与食堂民主管理 |
5.3 加强食堂经营方式管理 |
5.3.1 结合实际,选择合适的食堂经营模式 |
5.3.2 规范程序,择优选择承包经营企业 |
5.3.3 加强管理,突出公益性服务特点 |
5.3.4 加强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
5.4 农校对接,开展伙食物资集采 |
5.4.1 建立集中采购信息化平台 |
5.4.2 利用基地、市场多部门联动优势 |
5.5 建立良好的食品市场秩序 |
5.5.1 加强道德诚信建设 |
5.5.2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
5.5.3 保护食品源头不受污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深化高校伙食改革与实施现代餐饮管理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三十多年来高校伙食改革发生的十大革命性变化 |
(一) 相似企业化管理改革使伙食如沐春风 |
(二) 微机售饭系统取代饭菜票 |
(三) 公用餐具代替个人碗筷 |
(四) 现代炊事设备与不锈钢产品的广泛使用 |
(五) 餐饮地方风味崛起并渐成主流 |
(六) 自选餐方式渐成风尚 |
(七) 管道天然气取代烧煤 |
(八) 开放校园市场引入竞争机制 |
(九) 制度化与标准化管理的实施 |
(十) 中央厨房生产方式开始推行 |
二、当前面临的主要困难与焦点问题 |
(一) 基本伙食价格严重倒挂 |
(二) 队伍建设问题突出 |
(三) 地区与校际间办伙政策差异明显 |
(四) 未将管理放在重要位置 |
(五) 缺乏对引入社会餐饮的有效监管与支持培育 |
(六) 法规缺失与管理行政化制约餐饮前行 |
(七) 网上 (移动端) 订餐的冲击 |
三、对今后伙食改革与管理的建议 |
(一) 实行管办分离, 建立职业化监管队伍 |
(二) 与学校分离, 实施面向学校的立法管理 |
(三) 择机理顺价格, 实施良性办伙 |
(四) 转变供餐方式, 向精细化和标准化发展 |
(五) 加强对网上 (移动端) 订餐的正确引导 |
(六) 凭借科技和优秀管理模式降成本、保安全、增效益 |
(10)高校饮食行业成本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的几个基本前提 |
(一) 高校后勤首先姓“教”, 然后姓“经” |
(二) 高校后勤必须坚持公益性 |
(三) 高校后勤必须承担“三服务、两育人”的责任 |
(四) 成本核算 |
四、高校饮食行业成本控制的主体 |
五、高校饮食行业成本控制节点的分析 |
六、各环节的成本控制 |
(一) 原材料购买节点的控制 |
(1) 确定供应商: |
(2) 签订合同: |
(3) 确定价格: |
(二) 仓库管理环节的控制 |
(三) 加工制作环节的控制 |
(四) 售卖环节的控制 |
(五) 用工成本的控制 |
七、结束语 |
四、浅谈高校伙食改革的体制及运行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 [1]节约型高校后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创新[D]. 林舒翔. 福建农林大学, 2013(01)
- [2]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D]. 朱远来.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0)
- [3]稳定高校学生食堂伙食价格的政策研究[D]. 李建川. 电子科技大学, 2014(05)
- [4]大学生资助管理评估研究 ——基于中央直属120所高校的实证分析[D]. 范晓婷. 北京科技大学, 2016(08)
- [5]内蒙古高校餐饮业发展研究 ——以包头师范学院为例[D]. 韩伟.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0(04)
- [6]高校食堂管理现状及改革研究[D]. 吴彤群. 江苏师范大学, 2017(10)
- [7]高校食品安全监管问题及对策研究[D]. 王斯亮. 苏州大学, 2015(06)
- [8]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伙食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J]. 陈庆培,陈友华,颜会中. 中国高校后勤研究, 1994(S1)
- [9]深化高校伙食改革与实施现代餐饮管理的思考[J]. 赵相华,李春启,于宁,刘鹤. 高校后勤研究, 2016(03)
- [10]高校饮食行业成本控制研究[J]. 张友昌. 教育财会研究,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