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改进党群组织的社会教育工作

注重改进党群组织的社会教育工作

一、在社教中的注重健全党群组织(论文文献综述)

毛致用[1](1991)在《在巩固深化提高上下功夫 全面完成农村社教三项任务——在地市委书记、专员、市长会议上的讲话》文中认为省委、省政府于八月十二日至十四日在南昌市召开了地、市委书记、专员、市长会议,总结部署当前的经济工作,研究如何将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引向深入的问题。省委常委、省顾委、省纪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的主要负责同志,各地、市委书记、专员、市长以及省直各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共一百五十余人参加了会议。会上毛致用书记、吴官正省长分别作了重要讲话。为有利于全省各地更好地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现将他们的讲话全文刊登于后。

王建华[2](2002)在《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的历史考察与思考》文中指出在告别20世纪,迎来21世纪的历史关口,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到,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的兴衰和命运,肩负着崇高的责任。从这个角度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总结历史经验,思考有关党和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有一个问题无疑是从中央到基层、从党内到党外都最为关注的:那就是如何把中国共产党这支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干部队伍建设搞好?我们党历来认为,党的干部队伍建设是革命和建设成败的关键之一,是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中的关键工程。只有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党和国家才能不断前进,否则,既不能适应新世纪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也难以胜任加快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目标的伟大任务,还可能因为腐败的蔓延、官僚化的发展、而丧失效率,脱离群众,甚至走上前苏共瓦解的覆辙。总之,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绝不能因为已经取得的成就而掉以轻心,更不能对在新形势下,如何用新思路,新办法继续解决好干部队伍建设而有丝毫松懈。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特别是运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江泽民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作指导,联系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干部队伍建设的历史和我们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联系当前干部队伍的现状,总结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经验教训,探讨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思路对策。 本文由前言和正文组成。 前言写了五个问题:一、党对干部队伍建设经历了曲折探索。二、仍然存在的弊端和原因。三、宝贵的反面教训。四、“三个代表”指明了干部队伍建设的关键之所在。五、研究现状和方法。 正文分六章。前四章对中国共产党80多年干部队伍建设的历程进行了概括归纳。 第一章: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曾经卓有成效地解决了干部队伍建设问题,保证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自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段时间,总称为民主革命时期。笔者把这段时间分成初创时朗、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三个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民主革命时期提出了“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和“才德兼备”的干部标淮。提出了首先从思想上建党,同时从组织上建党。创造了整风运动这种普遍深人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的形式,卓有成效地解决了干部队伍建设问题,保证了新民主义革命的胜利。 第二章:执政党地位和我们干部制度弊端的负效应在建国后逐渐显现出来,毛泽东看到并尖锐批判了这种负面影响,但由于对形势估计和处理方法错误,反而造成了破坏性的后果。 建国后,党成为全国的执政党。执政使我们党可以迅速改变旧中国的面貌,做了平抑物价,恢复国民经济,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等大事,并实现了“三大改造”等伟大变革;但这同时,执政对党,对党的干部队伍建设也是一种新的严峻考验。执政党的地位,很容易使我们的干部沾染上官僚主义的习气。脱离实际和脱离群众的危险,对于党的组织和党员干部来说,不是比过去减少而是比过去增加了。而脱离实际和脱离群众的结果,必然发展为主观主义,即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错误。执政党的地位,还容易在党员干部身上滋长骄傲自满的情绪。另外,我们在革命战争时期长期形成的干部制度与执政后不适应以致形成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毛泽东看到并较早有所认识和警惕, 但由于错误估计了形势和处理方法错误,反而造成了破坏性后果。 第三章:伟大的历史转折,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 体在正确总结以往经验基础上,提出和实施了干部“四化”方针,使 干部队伍建设迈出了新的重要步伐。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在新的历史时 期,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干部队伍建设问题上进行了 全面的拔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建立了干部离退休制度,实现了新 老干部的合作与交替,提出和实施了干部“四化” 方针,开始了干部 人事制度的改革,使于部队伍建设迈出了新的重要步伐,保证了三中 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 第四章:面对新的考验、新的变化、新的挑战,以江泽民为核心 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努力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要求,并 把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进到了新的阶段。 经过十三届四中、五中全会,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 集体和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实现了顺利的交接。第 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续沿着邓小平的正确思路前进。这个时期干部队 伍建设的恃点是: 第一,特别重视干部队伍素质建设。面对世界格局的新变化,经 济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新挑战,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错综 复杂的新情况,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强调干部要 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要学习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林小波[3](2004)在《“四清”运动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根据大量的原始档案资料,紧紧围绕20世纪60年代中国社会变动的历史背景,以时间为线索,对“四清”运动的起源、发动、试点、铺开、高潮、转折、尾声等各个阶段的基本情况,做了一番宏观的全方位的历史考察。在此基础上,对“四清”运动作出了较为客观的历史评价,并从借鉴历史经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若干思考。 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组成,下面分别进行简要介绍: 绪论部分阐述了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现状和历史文献资料,介绍了研究手段、方法以及该论文的创新点。 第一章:起源。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指出:“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在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以后,对广大农村干部和群众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关心的一个重大问题。从1957年到“文化大革命”爆发,几乎每年都进行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而人民公社时期的整风整社,实际上成为“四清”运动的预演。在国内,因对形势的看法以及如何解决矛盾,党内高层产生了意见分歧,导致了毛泽东在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大讲阶级斗争;在国际上,中苏两国因意识形态的分歧以及苏联对“三面红旗”的批评,使毛泽东认为苏联已经变修,美国的和平演变战略以及中国周边形势的紧张,使毛泽东加紧在国内进行反修防修。正是由于上述原因,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开展一场以“反修防修”、“防止和平演变”为宗旨的政治运动,即“四清”运动。 第二章:发动和试点。主要考察了二月中央工作会议、《前十条》以及《后十条》的基本情况,认为《前十条》是整个“四清”运动的纲领性文件,对整个运动的进程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从《前十条》的形成过程和基本内容看,在总的指导思想上存在着“左”的错误,但有些观点和具体规定是正确的。从《后十条》的最初准备、起草和修改过程看,这是带有一定反“左”和防“左”意义的文件。同时,以大量史料介绍了“五反”、“四清”试点的总体概况、主要做法以及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铺开。主要阐述了“双十条”宣讲的总体情况、基本做法和存在的问题,介绍了“五反”、“四清”铺开的基本内容,以及毛泽东视察“四清”时提出的基本观点。认为毛泽东对这一时期社会上的阶级斗争情况仍然看得十分严重,这促使毛泽东更加坚定搞“四清”运动的决心,并决定由刘少奇挂帅“四清”,从而使运动走向了高潮。 第四章:高潮—政策制定。主要论述了1964年5月中央工作会议的基本情况,认为这次会议同1963年2月和5月工作会议有着明显的不同,即提出了一些过火的不恰当的意见和措施,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明显向“左”转。梳理了刘少奇视察“四清”时提出的基本观点,特别是“大兵团作战”部署运动的思想,对“四清”运动的开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详细论述了《后十条》修正案的制定过程、基本内容,并与第一个《后十条》做了比较,认为《后十条》修正案最重要的修改就是整个运动由工作队领导,这是导致“四清”运动发生严重扩大化错误的重要措施和步骤,可以说,《后十条》修正案是一个有严重“左”倾错误的文件。 第五章:高潮—夺权样板。主要介绍了“四清”运动时期有名的三大夺权样板,即“白银厂经验”、“桃园经验”、“小站经验”的基本内容,认为三大夺权样板本身就存在很多问题,有些甚至是根本错误的。中央对三大夺权样板的肯定和推广,一方面影响了中央决策层对阶级斗争形势的认识,从而助长了运动“左”的错误。另一方面,三大夺权样板也成为各地开展运动的示范,从而使夺权斗争在更大范围内展开。同时,本章还介绍了高校“四清”的样板即“北大社教”的基本内容,认为“北大社教”实际上是“文化大革命”的预演。 第六章:高潮—大兵团作战。主要考察了大兵团作战的基本特征,即集中优势兵力,大军压境,打歼灭战;检查和反对右倾思想;领导干部蹲点,指导“四清”;练兵练将,整训工作队:夺权斗争。 第七章:转折。主要理清了毛泽东与刘少奇冲突的基本内容,重点分析了两人冲突的原因;详细介绍了《二十三条》制定的基本过程,并分析了其影响和各阶层的反映,认为《二十三条》的颁布,标志着“四清”运动发生重大转折,即进入以清政治、清经济、清思想、清组织为主要内容的“大四清”阶段;考察了“大四清”阶段的基本特征,即各地根据《二十三条》精神重新部署运动、清政治、学习毛泽东着作以及出现的严重问题。 第八章:尾声。主要论述了“四清”纳入“文化大革命”的基本过程,指出在“文化大革命”发动的同时,各地都对“四清”运动重新部署,并把“文化大革命”纳入“四清”计划之内。但随着“文化大革命”的不断深入,各地又以“文化大革命”为中心带动“四清”,把“四清”又纳入“文化大革命”中去,“四清”运动实际上也不了了之。 结语部分在上述论述的基础上,对“四清”运动进行了初步的历史评价,认为“四清”运动在许多方面还有值得肯定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l)运动对改善干部作风,密切干群关系,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2)运动过程中始终强调抓生产,?

祁子喜[4](1992)在《在社教中的注重健全党群组织》文中研究说明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在社教中,从本州的实际出发,在全面贯彻三位一体任务的同时,对基层党群组织建设提出了具体任务和要求。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着重抓好整顿、调整和配备好支部班子,特别是选配好支部书记;有针对性地对党员进行"三基本"教育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以及党的民族政策的教育,以提高党员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建立健全党支部任期目标、民主生活会、支部书记和党员培训、民主评议党员、党员联

苏淮人[5](1991)在《认真总结经验 不断引向深入——全国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活动述评》文中研究表明 目前,除少数地区外,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活动已在全国广大农村普遍地、分期分批地开展起来,各地领导把这项教育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在农村工作中的一项战略任务,精心组织,加强指导,由点到面逐渐铺开,正在推向一个有领导、有计划、积极健康发展的新阶段。

冯小军[6](1993)在《崭新的活动 瞩目的效果——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积极意义综述》文中指出 中共中央决定,要用二至三年的时间,在农村分期分批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活动(下称社教)。目前,江门市第三批社教(最后一批)正在进行。由于这次社教活动完全有别于以往的政治运动,因而凡铺开之处,都普遍受到农村广大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和拥护,收到了瞩目的效果,有力地推进了农村的进步。以我们实践中的体会,综述这次社教的积极意义。

苟全德[7](1992)在《坚持不懈抓好社教工作,巩固农牧区社会主义阵地》文中研究表明 根据省委统一部署,我州从去年10月份起在农村牧区全面开展了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州委成立了专门的领导机构,州、县(市)、乡机关抽调了617名(其中县处级36名、科级125名、一般干部465名)干部,组成15个社教工作队,分别深入全州部分乡(镇)的115个村(社)3万多农牧民之中,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工作。这次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数之多,

湖北省、地、县、乡驻通山县茅田村“社教”工作组[8](1992)在《茅田村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情况总结》文中研究说明1991年4月下旬,省委“社教”工作组在通山县茅田村和仙桃市杨洲村帮助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工作。我们根据省委这两个点上“社教”工作组的总结材料,编发下面两篇文章。

李全华[9](2013)在《新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60年代在全国城乡开展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是中共中央领导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理论指导下发动的。中共中央发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旨在通过教育农民这一群体,消除他们以“小私有”为特征的“资本主义倾向”,强化他们的社会主义“集体观念”和“公有思想为目的,这场运动是文化大革命的前奏和预演,在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是在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统一领导下进行的。从党的八届十中全会后,自治区党委就根据国家出台的《前十条》、《后十条》和《二十三条》统一部署,在全区开展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试点,前期主要农牧区主要是对账目不清、工分不清、财物不清、仓库不清的问题进行社教,在城市主要是对反贪污盗窃、反投机倒把、反铺张浪费、反分散主义、反官僚主义的五反问题进行了社教。后期主要通过:“清经济”、“清政治”、“清思想”、“清组织”。在这场历经三年多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的乡村和城市涉及面都非常广泛,包括工业、农业、手工业、文教、企事业单位、交通运输业、畜牧业等多个领域在运动中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共产党员、广大干部和民主人士等,人人都要自觉进行革命,兴无产阶级思想,灭资产阶级思想,过好社会主义这一关。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运动是在各级党委领导下有计划地分期分批进行的,同时自治区党委还不断贯彻执行中央、省委的各项调整政策,纠正运动中出现的某些偏差,强调运动不要脱离生产,把增产还是减产作为衡量运动好坏的一个标准,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和减轻了运动的消极方面,国民经济的调整工作在这一时期仍得以顺利推进和完成,新疆的工农业生产尚未受到大的影响,社会上没有发生大的混乱。时至今日,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己经结束快半个世纪,在运动中中央采取的一系列具体措施,尽管存在缺点和错误,但对我们今天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仍然有不少有益的启示,引起我们深深的思考。

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部[10](1992)在《在社教中整顿好后进党支部》文中认为河南省在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中,扎扎实实地抓后进党支部的整顿。尤其是,他们对那些“问题突出、影响稳定”的村,下功夫进行综合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他们的做法和经验,值得各地参考。

二、在社教中的注重健全党群组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社教中的注重健全党群组织(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的历史考察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一、 党对干部队伍建设经历了曲折探索
    二、 仍然存在的弊端和原因
    三、 宝贵的反面教训
    四、 “三个代表”指明了干部队伍建设的关键之所在
    五、 研究现状和方法
第一章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曾经卓有成效地解决了干部队伍建设问题,保证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一、 初创时期党的干部队伍建设
    二、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的干部队伍建设
    三、 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党的干部队伍建设
第二章 执政党地位和我们干部制度弊端的负效应在建国后逐渐显现出来,毛泽东看到并尖锐批判了这种负面影响,但由于对形势估计和处理方法错误,反而造成了破坏性后果
    一、 执政初期的干部队伍建设
    二、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时的干部队伍建设
    三、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干部队伍建设
第三章 伟大历史转折,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正确总结以往经验基础上提出和实施了干部“四化”方针,使干部队伍建设迈出了新的重要步伐
    一、 徘徊前进时期的干部队伍建设
    二、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历史转折
    三、 全面拨乱反正时期的干部队伍建设
    四、 建立老干部离退休制度并重视中青年于部队伍建设
    五、 全面开创新局面时期的干部队伍建设
    六、 党的十三大与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
第四章 面对新的考验、新的变化、新的挑战,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努力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要求,并把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进到了新的阶段
    一、 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二、 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步伐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的历史经验与当前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中国共产党80余年的干部队伍建设的基本经验
    二、 当前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第六章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对策
    一、 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
    二、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基本措施和对策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3)“四清”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一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二 研究现状及文献资料
    三 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
    四 基本框架和学术创新
第一章 起源
    一 “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
    二 “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
    三 反修防修,防止和平演变
第二章 发动和试点
    一 “二月中央工作会议”与《前十条》
    二 “五反”试点
    三 农村“四清”试点
    四 《后十条》
第三章 铺开
    一 “双十条”宣讲
    二 继续“五反”
    三 “四清”铺开
    四 毛泽东视察“四清”
第四章 高潮--政策制定
    一 1964年5月中央工作会议
    二 刘少奇视察“四清”运动
    三 《后十条》修正案
第五章 高潮--夺权样板
    一 “白银厂经验”
    二 “桃园经验”
    三 “小站经验”
    四 “北大社教”
第六章 高潮--大兵团作战
    一 集中优势兵力,大军压境,打歼灭战
    二 检查和反对右倾思想
    三 领导干部蹲点,指导“四清”
    四 练兵练将,整训工作队
    五 夺权斗争
第七章 转折
    一 毛泽东与刘少奇的公开冲突
    二 《二十三条》
    三 “大四清”
第八章 尾声
结语: 对“四清”运动的历史评价与思考
    一 历史评价
    二 几点思考
附录: “四清”运动大事记(1957年-1967年)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9)新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的目的
        1.1.2 选题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方法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
2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概述
    2.1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发动的原因
        2.1.1 教育农民,巩固社会主义阵地
        2.1.2 反修防修、防止和平演变
    2.2 全国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过程
        2.1.1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启动
        2.1.2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过程
        2.1.3 社教运动纳入“文革”
3 新疆社会主义教育历程
    3.1 新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前奏
    3.2 新疆农牧区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试点
    3.3 新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展开
        3.3.1 农牧区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展开
        3.3.2 城市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展开
    3.4 新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高潮及尾声
        3.4.1 自治区党委布置贯彻中央“二十三条”
        3.4.2 城乡贯彻落实自治区安排
        3.4.3 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社教文件
4 新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评析
    4.1 对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影响
    4.2 对社会主义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4.3 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4.4 对改善干部作风,密切干群关系的影响
    4.5 对民主法治建设的影响
总结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四、在社教中的注重健全党群组织(论文参考文献)

  • [1]在巩固深化提高上下功夫 全面完成农村社教三项任务——在地市委书记、专员、市长会议上的讲话[J]. 毛致用. 江西政报, 1991(17)
  • [2]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的历史考察与思考[D]. 王建华. 中共中央党校, 2002(02)
  • [3]“四清”运动研究[D]. 林小波. 中共中央党校, 2004(04)
  • [4]在社教中的注重健全党群组织[J]. 祁子喜. 党建, 1992(01)
  • [5]认真总结经验 不断引向深入——全国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活动述评[J]. 苏淮人. 党建, 1991(06)
  • [6]崭新的活动 瞩目的效果——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积极意义综述[J]. 冯小军.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01)
  • [7]坚持不懈抓好社教工作,巩固农牧区社会主义阵地[J]. 苟全德. 柴达木开发研究, 1992(02)
  • [8]茅田村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情况总结[J]. 湖北省、地、县、乡驻通山县茅田村“社教”工作组. 湖北社会科学, 1992(01)
  • [9]新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研究[D]. 李全华. 新疆师范大学, 2013(03)
  • [10]在社教中整顿好后进党支部[J]. 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部. 党建研究, 1992(02)

标签:;  ;  ;  ;  ;  

注重改进党群组织的社会教育工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