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 or The(论文文献综述)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1](2018)在《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文中认为循证医学相关方法说明2018年3月1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和中国药师协会组成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经3次联合会议讨论后最终确定了指南修订的总体原则及新指南拟回答的核心问题。指南工作组针对这些核心问题制定了具体的文献检索和评价策略,综合评价、筛选出相关文献。修订过程主要
Beijing Hypertension Association;Beijing Diabete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ssociation;Beijing Research for Chronic Diseases Control and Health Education;[2](2020)在《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文中研究说明心血管病已经成为全世界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其死亡患者例数占全球总死亡病例的32%。在中国,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社会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均持续上升。据推算,我国心脑血管病现患人数为2.9亿,其中脑卒中患者1300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1100万。在过去的20余年,心脑血管病年龄标准化患病率增幅达14.7%。根据世界银行的估计,至2030年,脑卒中和冠心病的患病人数将分别增至3177万和2263万。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层高血压管理办公室、基层高血压管理专家委员会[3](2017)在《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文中提出1指南制定说明1.1制定目的当前,估计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已达2.7亿。包括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肾脏疾病在内的高血压严重并发症致残和致死率高,已成为我国家庭和社会的沉重负担。然而,高血压可防可控。研究表明,降压治疗可降低脑卒中风险35%40%,降低心肌梗死风险20%25%,降低心力衰竭风险超过50%。因此,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是遏制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流行的核心策略。
卢淮武,霍楚莹,林仲秋[4](2019)在《《2019NCCN卵巢癌包括输卵管癌及原发性腹膜癌临床实践指南(第1版)》解读》文中认为近日,NCCN公布了《2019NCCN卵巢癌临床实践指南(第1版)》(简称新版指南)。基于LION和SOLO-1等研究结果,新版指南在卵巢癌手术方式、腹腔热灌注化疗和维持治疗等方面有重要更新,这些更新改变了卵巢癌的治疗模式。本文对新版指南进行简要解读(因为篇幅所限,内容较多,相关讨论将放在相应条目中,文末不再单独进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5](2016)在《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文中研究说明1冠心病概述1.1定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痉挛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发的心脏病,统称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或冠状动脉疾病,简称冠心病,归属为缺血性心脏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1.2解剖及病理生理机制冠状动脉分为左、右两支,分别位于主动脉窦的左、右开口。左冠状动
卢淮武,林荣春,林仲秋[6](2017)在《2017 NCCN《卵巢癌临床实践指南(第一版)》解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7年4月下旬,美国肿瘤综合协作网(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公布了2017 NCCN《卵巢癌临床实践指南(第一版)》。新版指南诸多更新源于2017年3月中旬在美国NATIONAL HARBOR召开的美国妇科肿瘤协会(SGO)妇科肿瘤年会。会上报道的热点内容在指南中均有体现,可以说,SGO年会是NCCN卵巢癌(包括输卵管癌及原发性腹膜癌)指南更新的风向标。现对新版指南进行简要解读,为了避免本文
王贵强,王福生,庄辉,李太生,郑素军,赵鸿,段钟平,侯金林,贾继东,徐小元,崔富强,魏来[7](2019)在《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实现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作为重大公共卫生威胁"的目标,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和肝病学分会于2019年组织国内有关专家,以国内外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基础、临床、预防研究进展为依据,结合现阶段我国的实际情况,更新形成了《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为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卢淮武,林仲秋[8](2018)在《《2018 NCCN卵巢癌包括输卵管癌及原发性腹膜癌临床实践指南》解读》文中研究指明近日,美国肿瘤综合协作网(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公布了《2018 NCCN卵巢癌包括输卵管癌及原发性腹膜癌临床实践指南(第2版)》。本文结合2018年3月底在美国新奥尔良召开的美国妇科肿瘤年会(SGO)的新进展,对新版指南进行简要解读。1与临床处理密切相关的主要更新1.1化疗方法的更新初次化疗及新辅助化疗改为以铂为基础的方案,不再强调TC(紫杉醇+卡铂)
谢胜松,张懿,张利生,李广磊,赵长志,倪攀,赵书红[9](2015)在《CRISPR/Cas9系统中sgRNA设计与脱靶效应评估》文中研究说明基于CRISPR/Cas9系统介导的第三代基因组编辑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诸多物种的基因组改造。如何提高CRISPR/Cas9技术的基因组编辑效率和最大限度降低脱靶风险一直是本领域的研究热点,而使用高效且特异的sg RNA(Small guide RNA)是基因组改造成功的关键性因素之一。目前,已有多款针对CRISPR/Cas9技术的sg RNA设计和/或脱靶效应评估软件,但不同的软件各有优缺点。本文重点对16款sg RNA设计和脱靶效应评估在线和单机版软件的特点进行了阐述,通过制定38项评估指标对不同软件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对11种用于检测基因组编辑效率和脱靶的实验方法,以及如何筛选高效且特异的sg RNA进行了归纳总结。
卢淮武,霍楚莹,许妙纯,林仲秋[10](2020)在《《2020 NCCN卵巢癌包括输卵管癌及原发性腹膜癌临床实践指南(第1版)》解读》文中认为近日,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公布了《2020 NCCN卵巢癌临床实践指南(第1版)》。新版指南在卵巢癌维持治疗和化疗、手术等方面有重要更新。现对新版指南进行简要解读。
二、A or The(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 or The(论文提纲范文)
(1)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论文提纲范文)
循证医学相关方法说明 |
1 冠心病概述 |
1.1 冠心病的定义 |
1.2 冠心病的解剖及病理生理学机制 |
1.3 冠心病的临床分型 |
1.3.1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 |
1.3.1.1隐匿型冠心病 |
1.3.1.2稳定型心绞痛 |
1.3.1.3缺血性心肌病 |
1.3.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1.3.2. 1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1.3.2. 2 不稳定型心绞痛 |
1.3.2. 3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1.4 冠心病的流行病学 |
1.4.1 国际冠心病流行情况 |
1.4.2 我国冠心病流行情况 |
1.5 冠心病危险因素及预防 |
2 冠心病用药分类 |
2.1 改善缺血、减轻症状的药物 |
2.1.1 β受体阻滞剂 |
2.1.2 硝酸酯类药物 |
2.1.3 钙通道阻滞剂 |
2.1.4 其他治疗药物 |
2.1.5 减轻症状、改善缺血的药物治疗建议 |
2.2 预防心肌梗死, 改善预后的药物 |
2.2.1 阿司匹林 |
2.2.2 氯吡格雷 |
2.2.3 替格瑞洛 |
2.2.4抗凝药物 |
2.2.5 β受体阻滞剂 |
2.2.6 他汀类药物 |
2.2.7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2.2.8 改善预后的药物治疗建议 |
2.3 用于冠心病的相关中成药 |
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3.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概念 |
3.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3.2.1 诊断 |
3.2.2 鉴别诊断 |
3.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危险分层 |
3.3.1 低危患者 |
3.3.2 中危患者 |
3.3.3 高危患者 |
3.4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策略 |
3.4.1 治疗原则和目标 |
3.4.2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治疗 |
3.4.2. 1 住院后初始处理 |
3.4.2. 2 溶栓治疗 |
3.4.2. 3 抗栓治疗 |
3.5 调脂治疗 |
3.6 其他治疗 (表3-5) |
3.7不稳定型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 |
3.7.1 一般治疗 |
3.7.2 抗缺血治疗 (表3-7) |
3.7.3 抗血小板治疗 (图3-8) |
3.7.4 抗凝治疗 (表3-11, 表3-12, 表3-13) |
4 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 |
4.1 概述 |
4.2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4.3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病情评估 |
4.3.1 临床评估 |
4.3.2 负荷试验 |
4.3.3 左心室功能 |
4.3.4 单电子发射CT成像 |
4.3.5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 |
4.3.6 冠状动脉造影 |
4.4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原则 |
4.4.1 建议健康的生活方式 |
4.4.2 循证药物治疗 |
4.4.3 血运重建 |
4.5 药物的选择和合理使用 |
4.5.1缓解心绞痛/心肌缺血治疗的药物 |
4.5.2 预防危险事件治疗的药物 |
5 微血管性心绞痛 |
5.1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定义 |
5.2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病因与机制 |
5.2.1内皮功能不全及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 |
5.2.2 炎性因子 |
5.2.3 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失调 |
5.2.4 雌激素水平紊乱 |
5.2.5冠状动脉慢血流综合征 |
5.2.6 神经内分泌及代谢因素 |
5.3微血管性心绞痛的临床表现 |
5.4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
5.5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药物治疗 |
5.5.1 β受体阻滞剂 |
5.5.2 硝酸酯类药物 |
5.5.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
5.5.4他汀类药物 |
5.5.5 尼可地尔 |
5.5.6 钙通道阻滞剂 |
5.5.7 其他药物 |
5.5.8 中成药 |
5.6微血管性心绞痛的非药物治疗手段 |
6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1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定义 |
6.1.1完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1.2 心肌梗死后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1.3心绞痛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2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可能机制 |
6.2.1 血浆内啡肽升高 |
6.2.2 致痛物质未达到痛阈 |
6.2.3 疼痛信号神经的改变对心绞痛的影响 |
6.3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 |
6.3.1 动态心电图 |
6.3.2心电图运动试验 |
6.3.3 负荷超声心动图 |
6.3.4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
6.4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预防及治疗 |
6.4.1 预防 |
6.4.2 治疗 |
7 冠心病特殊合并症 |
7.1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 |
7.1.1 概述 |
7.1.2 降压治疗原则 |
7.1.3 降压治疗的启动 |
7.1.4 血压目标管理 |
7.1.5 药物推荐 |
7.1.6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7.2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 |
7.2.1 概述 |
7.2.2 冠心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 |
7.2.2. 1 发病机制 |
7.2.2. 2 诊断及评估 |
7.2.2. 3 药物治疗 |
7.2.3 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 |
7.2.3. 1 发病机制 |
7.2.3. 2 诊断及评估 |
7.2.3. 3 药物治疗 |
7.3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 |
7.3.1 风险评估是平衡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的前提 |
7.3.2 规范抗栓是平衡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的关键 |
7.3.2. 1《2014年欧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 (或) 接受经皮冠脉/瓣膜介入治疗联合共识》相关推荐 (表7-14) 。 |
7.3.2. 2《2016年ESC心房颤动管理指南》相关推荐 (表7-15, 图7-2, 图7-3) |
7.3.2. 3《老年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诊治中国专家建议 (2016) 》相关推荐 |
7.3.2. 4 华法林及新型口服抗凝药的应用 |
7.3.2. 5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联合口服抗凝药物出血管理 |
7.4 冠心病合并瓣膜性心脏病 |
7.4.1 概述 |
7.4.2 一般药物治疗 |
7.4.2. 1 主动脉瓣反流 |
7.4.2. 2 主动脉瓣狭窄 |
7.4.2. 3 二尖瓣反流 |
7.4.2. 4 二尖瓣狭窄 |
7.4.2. 5 三尖瓣反流 |
7.4.2. 6 三尖瓣狭窄 |
7.4.3 抗凝治疗 |
7.4.3. 1 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 |
7.4.3. 2 瓣膜置换术后 |
7.5 冠心病与脑卒中 |
7.5.1 概述 |
7.5.2 冠心病合并脑卒中的抗栓治疗原则 |
7.5.2. 1 冠心病合并出血性脑卒中 |
7.5.2. 1. 1 抗栓药物致颅内出血的机制:颅内出血 |
7.5.2. 1. 2 抗栓治疗的出血风险评估:对于ACS患 |
7.5.2. 1. 4 冠心病患者缺血相关评估及意义:当颅 |
7.5.2. 2 冠心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7.5.3 具体治疗方案 |
7.5.3. 1 抗血小板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基石。 |
7.5.3. 3 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 |
7.5.3. 4 其他 |
7.6 冠心病合并肺栓塞 |
7.6.1 概述 |
7.6.2 稳定性冠心病合并急性肺栓塞 |
7.6.2. 1 抗凝治疗 |
7.6.2. 2 溶栓治疗 |
7.6.2. 3 临床常用溶栓药物及用法 |
7.6.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急性肺栓塞 |
7.7 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7.7.1 概述 |
7.7.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影响冠心病的发病机制 |
7.7.3 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药物治疗 |
7.7.3. 1 β2受体激动剂 |
7.7.3. 2 β受体阻滞剂 |
7.8 冠心病合并消化道出血 |
7.8.1 概述 |
7.8.2 抗血小板药物与质子泵抑制剂联用 |
7.8.2. 1 抗血小板药物损伤消化道机制 |
7.8.2. 2 质子泵抑制剂 |
7.8.3 消化道出血风险评估与预防策略 |
7.8.4 消化道出血的处理 |
7.8.4. 1 停用抗血小板药物 |
7.8.4. 3 内镜止血治疗 |
7.8.5 止血后治疗药物选择 |
7.9 冠心病合并肝功能障碍 |
7.9.1 概述 |
7.9.2 常用的肝功能评价指标 |
7.9.3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改变 |
7.9.4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用药原则 |
7.9.6 他汀类药物在合并肝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
7.9.7 他汀类药物所致肝功能异常的预防 |
7.9.8 他汀类药物所致肝损害的治疗 |
7.1 0 冠心病合并慢性肾脏疾病 |
7.1 0. 1 概述 |
7.1 0. 2 慢性肾脏病的定义和分期 |
7.1 0.2.1 定义 |
7.1 0.2.2 分期 |
7.1 0. 3 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合理药物治疗 |
7.1 0.3.1 抗栓药物治疗 |
7.1 0.3.1. 1 溶栓治疗:尽管直接PCI是STEMI患 |
7.1 0.3.1. 2 抗凝治疗 |
7.1 0.3.1. 3 抗血小板治疗 |
7.1 0.3.2 他汀类药物 |
7.1 0.3.3 抗缺血治疗 |
7.1 1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 |
7.1 1. 1 概述 |
7.1 1. 4 诊断 |
7.1 1. 5 治疗 |
7.1 1.5.1 一般治疗 |
7.1 1.5.2 抗缺血治疗 |
7.1 1.5.3 调脂治疗 |
7.1 1.5.4 β受体阻滞剂 |
7.1 1.5.5 硝酸酯类药物 |
7.1 1.5.6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7.1 2 冠心病合并甲状腺疾病 |
7.1 2. 1 概述 |
7.1 2. 2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7.1 2.2.1 |
7.1 2.2.2 诊断 |
7.1 2.2.3 治疗 |
7.1 2. 3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7.1 2.3.1 |
7.1 2.3.2 诊断 |
7.1 2.3.3 治疗 |
7.1 2.3.4 特殊情况管理推荐 |
7.1 3 冠心病合并风湿免疫疾病 |
7.1 3. 1 概述 |
7.1 4 冠心病合并外科手术 |
7.1 4. 1 概述 |
7.1 4. 2 药物选择 |
7.1 4.2.1 β受体阻滞剂 |
7.1 4.2.2 他汀类药物 |
7.1 4.2.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7.1 4.2.4 硝酸酯类药物 |
7.1 4.2.5 抗血小板药物 |
7.1 4.2.6 抗凝药物 |
7.1 4.2.7 钙通道阻滞剂 |
7.1 4.2.8 α2受体激动剂 |
7.1 4. 3 注意事项 |
7.1 4.3.1 β受体阻滞剂 |
7.1 4.3.2 他汀类药物 |
7.1 4.3.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
7.1 4.3.4 硝酸酯类药物 |
7.1 4.3.5 抗血小板、抗凝药物 |
7.1 5 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 |
7.1 5. 1 概述 |
7.1 5. 1 诊断与鉴别诊断 |
7.1 5.1.1 冠心病诊断方法见本书相关章节。 |
7.1 5.1.2 外周动脉疾病诊断方法 (图7-11) |
7.1 5. 3 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疾病患者治疗 |
7.1 5.3.1 降低心血管风险的治疗 (表7-40) |
7.1 5.3.2 缓解症状的治疗 (表7-41) |
8 冠心病特殊类型 |
8.1 川崎病所致冠状动脉病变 |
8.1.1 概述 |
8.1.2 临床诊断 |
8.1.2. 1 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的诊断 |
8.1.2. 2 美国心脏协会制定的冠状动脉瘤分类 |
8.1.3. 1 阿司匹林 |
8.1.3. 2 大剂量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 |
8.1.3. 3 冠状动脉瘤的治疗主要采用抗凝及溶栓治疗。 |
8.1.3. 4 冠状动脉狭窄的治疗 |
8.1.3. 5 其他药物 |
8.1.4 预后及随访 |
8.2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所致冠心病 |
8.2.1 概述 |
8.2.2 筛查 |
8.2.3 诊断 |
8.2.4 调脂药物治疗 |
8.2.4. 1 调脂治疗原则FH目前尚不能在精准诊 |
8.2.4. 3 调脂药物治疗目标 |
8.2.4. 4 调脂药物种类及选择 (表8-2) |
8.2.4. 5 联合治疗 |
8.3 非粥样硬化性冠心病 |
8.3.1 冠状动脉痉挛 |
8.3.1. 1 概述 |
8.3.1. 2 药物治疗策略 |
8.3.2 冠状动脉肌桥 |
8.3.2. 1 概述 |
8.3.2. 2 药物治疗策略 |
8.3.3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 |
8.3.3. 1 概述 |
8.3.3. 2 药物治疗策略 |
9 冠心病相关中成药治疗 |
9.1 中医分型及用药 |
9.1.1 心血瘀阻 |
9.1.2 痰浊内阻 |
9.1.3 气滞血瘀 |
9.1.4 气虚血瘀 |
9.1.5 寒凝血瘀 |
9.1.6 瘀热互结 |
9.1.7 气阴两虚 |
9.1.8 心肾阳虚 |
9.1.9 心肾阴虚 |
9.2 中药的现代医学作用机制 |
9.2.1 抗血小板作用 |
9.2.3 改善冠状动脉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
9.2.4 抗氧化及炎性反应作用 |
9.2.5 改善冠心病患者精神焦虑及抑郁状态的作用 |
9.2.6 改善缺血性心律失常作用 |
1 0 冠心病常用药物用药小结 |
1 0.2 冠心病二级预防常用药物 |
1 0.3 冠心病介入围术期抗凝及溶栓治疗常用药物 |
1 0.4 冠心病合并其他疾病的用药 |
(2)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论文提纲范文)
1 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
1.1 吸烟 |
1.1.1 吸烟现状 |
1.1.2 吸烟与心血管病风险 |
1.2 饮酒 |
1.2.1 饮酒流行情况 |
1.2.2 饮酒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 |
1.3 不健康膳食 |
1.3.1 膳食现状 |
1.3.2 不健康膳食对心血管的危害 |
1.3.2.1 蔬菜、水果摄入不足 |
1.3.2.2 高盐(钠)摄入 |
1.3.2.3 高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摄入 |
1.4 身体活动不足 |
1.4.1 我国居民身体活动现状 |
1.4.2 身体活动不足的危害 |
1.4.2.1 身体活动不足是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
1.4.2.2 身体活动不足是影响心血管病康复的重要因素 |
1.5 超重、肥胖 |
1.5.1 超重、肥胖现况 |
1.5.2 超重、肥胖与心血管病风险 |
1.5.2.1 高血压 |
1.5.2.2 冠心病 |
1.5.2.3 脑卒中 |
1.5.2.4 其他疾病 |
1.6 社会心理因素 |
1.6.1 抑郁、焦虑现况 |
1.6.2 社会心理因素与心血管病风险 |
1.6.2.1 应激 |
1.6.2.2 抑郁 |
1.6.2.3 焦虑 |
1.6.2.4 A型行为 |
1.6.3 心血管药物引发的抑郁症状 |
1.7 血脂异常 |
1.7.1 血脂异常的分类与合适水平 |
1.7.2 血脂异常现况 |
1.7.3 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病风险 |
1.8 糖尿病 |
1.8.1 糖尿病定义分型 |
1.8.2 糖尿病现况 |
1.8.3 糖尿病与心血管病风险 |
1.9 高血压 |
1.9.1 高血压现况 |
1.9.2 高血压与心血管病风险 |
2 心血管病风险评估 |
2.1 生理指标的采集及测量 |
2.1.1 血压 |
2.1.2 静息心率 |
2.1.3 人体测量学指标 |
2.2 临床指标的采集和测量 |
2.2.1 病史信息 |
2.2.2 实验室检查指标 |
2.3 靶器官受累的指标采集和测量 |
2.3.1 无症状靶器官损害 |
2.3.2 临床合并症 |
2.4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风险评估 |
2.4.1 ASCVD风险评估流程 |
2.4.2 ASCVD风险评估建议 |
3 危险因素干预 |
3.1 行为干预 |
3.1.1 行为干预的益处 |
3.1.2 行为干预的原则 |
3.1.3 行为干预的流程 |
3.1.4 行为干预的措施 |
3.1.4.1 阶段目标 |
3.1.4.2 优先原则 |
3.1.5 随访管理 |
3.1.6 行为干预注意事项 |
3.2 吸烟干预 |
3.2.1 戒烟的益处 |
3.2.2 戒烟的原则 |
3.2.3 戒烟流程 |
3.2.4 戒烟的措施 |
3.2.4.1 判断戒烟意愿 |
3.2.4.2 医学咨询 |
3.2.4.3 5A技能 |
3.2.4.4 5R干预技术 |
3.2.4.5 戒烟药物 |
3.2.5 随访和复吸处理 |
3.3 饮酒干预 |
3.3.1 戒酒的益处 |
3.3.2 戒酒的原则 |
3.3.3 戒酒干预的流程 |
3.3.4 戒酒干预的措施 |
3.3.4.1 酒精使用情况评估 |
3.3.4.2 干预内容 |
3.3.5 持续监测 |
3.4 膳食干预 |
3.4.1膳食干预的获益 |
3.4.2膳食干预的原则 |
3.4.3膳食营养干预流程 |
3.4.4膳食营养干预的措施 |
3.4.4.1 膳食评估 |
3.4.4.2 干预方案 |
(1)一般人群 |
(2)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及患者膳食建议 |
3.4.5随访管理 |
3.5 身体活动的干预 |
3.5.1 身体活动干预的益处 |
3.5.2 身体活动干预原则 |
3.5.3 身体活动干预的流程 |
3.5.4 身体活动干预的措施 |
3.5.4.1 运动处方的要素 |
3.5.4.2 心血管病稳定期运动处方程序和锻炼方法 |
3.5.4.3 身体活动建议 |
3.5.5 身体活动的维持 |
3.6 体重管理 |
3.6.1 体重管理的益处 |
3.6.2 体重管理的原则 |
3.6.3 体重管理的流程 |
3.6.4 体重管理的措施 |
3.6.4.1 咨询沟通 |
3.6.4.2 体重管理的具体措施 |
3.6.5 控制体重的相关药物 |
3.6.6 减重后体重的长期维持 |
3.7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 |
3.7.1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的益处 |
3.7.2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原则 |
3.7.3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流程(图13)。 |
3.7.4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措施 |
3.7.4.1 评估 |
3.7.4.2 筛查 |
3.7.4.3 干预 |
3.8 血脂控制 |
3.8.1 血脂控制的益处 |
3.8.2 我国血脂控制的现状 |
3.8.3 血脂控制的原则 |
3.8.3.1 定期、主动进行血脂检测 |
3.8.3.2 风险评估决定血脂控制的目标人群 |
3.8.3.3 血脂控制的治疗靶点 |
3.8.3.4 血脂控制的目标值 |
3.8.4 血脂控制的流程 |
3.8.5 血脂控制的措施 |
3.8.5.1 常用调脂药物的重要临床信息 |
3.8.5.2 安全性监测和达标管理 |
3.8.5.3 建议转诊至上级医院的情况 |
3.8.6 同时控制血脂以外的心血管病综合风险 |
3.9 糖尿病管理 |
3.9.1 糖尿病管理的益处 |
3.9.2 糖尿病管理的原则 |
3.9.3 糖尿病管理的流程 |
3.9.4 糖尿病管理的措施 |
3.9.4.1 筛查对象 |
3.9.4.2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
3.9.4.3 降糖目标 |
3.9.4.4 生活方式干预 |
3.9.4.5 降压治疗 |
3.9.4.6 调脂治疗 |
3.9.4.7 阿司匹林的使用 |
3.9.4.8 体重管理 |
3.9.4.9 血糖管理 |
3.10 高血压管理 |
3.10.1 高血压管理的益处 |
3.10.2 高血压管理原则 |
3.10.3 初诊高血压管理流程 |
3.10.4 高血压管理措施 |
3.10.4.1 治疗目标 |
3.10.4.2 实现降压达标的方式 |
3.10.4.3 风险评估 |
3.10.4.4 改善生活方式 |
3.10.4.5 药物治疗 |
3.10.5 高血压合并临床疾病的管理建议 |
3.10.5.1 高血压合并房颤 |
3.10.5.2 老年高血压 |
3.10.5.3 高血压合并脑卒中 |
3.10.5.4 高血压伴冠心病 |
3.10.5.5 高血压合并心衰 |
3.10.5.6 高血压伴肾脏疾病 |
3.10.5.7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
3.10.5.8 代谢综合征 |
4 疾病干预 |
4.1 冠心病 |
4.1.1 概述 |
4.1.2 诊断与分类 |
4.1.2.1 诊断 |
4.1.2.2 分类 |
4.1.3 治疗 |
4.1.3.1 ACS的诊疗流程(图19) |
4.1.3.2 CCS的治疗 |
4.1.3.2.1 生活方式改善 |
4.1.3.2.2 药物治疗 |
4.1.3.2.3 血运重建 |
4.1.3.3 共病的治疗 |
4.1.3.3.1 心源性疾病 |
4.1.3.3.2 心外疾病 |
4.1.4 心脏康复 |
4.1.4.1 药物处方 |
4.1.4.2 患者教育 |
4.1.5 随访管理 |
4.1.6 预防 |
4.2 脑卒中 |
4.2.1 概述 |
4.2.2 诊断与分类 |
4.2.2.1 脑卒中的院前早期识别 |
4.2.2.2 诊断 |
4.2.2.3 分类 |
4.2.3 脑卒中常规治疗 |
4.2.3.1 急性期脑卒中治疗 |
4.2.3.2 脑卒中后的治疗 |
4.2.4 脑卒中稳定期合并其他疾病的处理 |
4.2.4.1 高血压 |
4.2.4.2 糖尿病 |
4.2.4.3 血脂异常 |
4.2.4.4 房颤 |
4.2.4.5 心脏疾病 |
4.2.5 预防 |
4.3 慢性心衰 |
4.3.1 概述 |
4.3.2 诊断与分类 |
4.3.2.1 筛查与识别 |
4.3.2.2 诊断 |
4.3.2.3 分类 |
4.3.3 治疗 |
4.3.3.1 慢性HFrEF的治疗 |
4.3.3.2 慢性HFpEF和HFmrEF的治疗 |
4.3.3.3 心衰多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综合干预及共病治疗 |
4.3.3.4 转诊治疗 |
4.3.4 随访管理 |
4.3.5 预防 |
4.4 房颤 |
4.4.1 概述 |
4.4.2 诊断与分类 |
4.4.2.1 诊断 |
4.4.2.2 分类 |
4.4.3 治疗 房颤的治疗策略主要是节律控制与心室率控制。 |
4.4.3.1 节律控制 |
4.4.3.2 心室率控制 |
4.4.4 房颤的一级预防及合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疾病的综合干预 |
4.4.4.1 房颤的上游治疗 |
4.4.4.2 房颤合并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疾病的综合干预 |
4.4.5 房颤患者脑卒中的预防 |
4.4.6 随访管理、健康教育、转诊 |
4.5 外周动脉疾病 |
4.5.1概述 |
4.5.2 诊断与分类 |
4.5.2.1 危险因素 |
4.5.2.2 病因 |
4.5.2.3 筛查对象 |
4.5.2.4 诊断 |
4.5.2.5 临床分期和分型 |
4.5.3 治疗 |
4.5.4 其他部位PAD的诊断和治疗 |
4.5.5 预防 |
4.6 动脉粥样硬化 |
4.6.1 概述 |
4.6.2 临床表现与诊断 |
4.6.2.1 危险因素 |
4.6.2.2 临床表现 |
4.6.2.3 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测 |
4.6.3 治疗 |
4.6.4 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 |
4.6.4.1 改善生活方式 |
4.6.4.2 控制危险因素 |
4.7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
4.7.1 概述 |
4.7.2 诊断与分类 |
4.7.2.1 SAHS相关术语定义 |
4.7.2.2 危险因素 |
4.7.2.3 病史 |
4.7.2.4嗜睡程度评估 |
4.7.2.5 辅助检查 |
4.7.2.6 简易诊断 |
4.7.2.7 分类、分度 |
4.7.3 治疗 |
4.7.3.1 治疗目标 |
4.7.3.2 治疗方案 |
4.7.3.3 转诊指征及目的 |
4.7.4 预防 |
4.7.4.1 一级预防 |
4.7.4.2 二级预防 |
4.7.4.3 三级预防 |
4.7.4.4 口腔矫治器及外科手术 |
4.7.5 随访评估、健康教育 |
5 其他关注问题 |
5.1 抗栓治疗 |
5.1.1 抗栓药物种类及其作用靶点 |
5.1.2 冠心病的抗凝治疗 |
5.1.2.1 STEMI |
5.1.2.2 NSTE-ACS |
5.1.2.3 稳定性冠心病 |
5.1.3 预防血栓栓塞疾病的抗凝治疗 |
5.1.3.1 急性肺栓塞的抗凝治疗 |
5.1.3.2 房颤抗凝治疗 |
5.1.3.3 需长期口服抗凝药物患者的抗栓治疗建议 |
5.1.3.4 抗凝中断及桥接 |
5.1.4 出血预防和处理 |
5.1.4.1 对症药物的使用方法 |
5.1.4.2 出血处理 |
5.2 抗血小板治疗 |
5.2.1 抗血小板治疗的基本原则 |
5.2.2 心脑血管疾病的抗血小板治疗 |
5.2.3 抗血小板治疗期间出血的处理原则 |
5.2.4 服用阿司匹林的注意事项 |
5.3 治疗依从性 |
5.3.1 治疗依从性现状 |
5.3.2 治疗依从性评估 |
5.3.3 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与改善措施 |
5.4 远程管理指导 |
5.4.1 远程管理的必要性 |
5.4.2 远程管理的优势 |
5.4.2.1 远程管理提高健康管理效率 |
5.4.2.2 远程管理实现健康管理均等化 |
5.4.2.3 远程管理调动居民参与健康管理意识和能力 |
5.4.2.4 远程管理促进健康管理及时性 |
5.4.3 远程管理的可行性 |
5.4.3.1 远程管理基本设备 |
5.4.3.2 远程管理内容 |
6 投入产出分析 |
附录 常用筛查量表 |
(3)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论文提纲范文)
1 指南制定说明 |
1.1 制定目的 |
1.2 制定原则 |
1.3 制定范畴 |
1.4 制定过程 |
2 基层高血压管理基本要求 |
2.1 组建高血压管理团队 |
2.2 配置基本设备 |
2.3 保障基本药物 |
3 基层高血压管理流程 |
4 诊疗关键点 |
5 高血压诊断 |
5.1 血压测量 |
5.1.1 测量方式 |
5.1.2 测量仪器 |
5.1.3 测量方法 |
5.2 诊断标准 |
5.3 评估 |
6 高血压治疗 |
6.1 治疗原则 |
6.2 降压目标 |
6.3 生活方式干预 |
6.4 药物治疗 |
6.4.1 启动药物治疗时机 |
6.4.2 降压药物选择 |
6.4.3 药物治疗方案 |
6.4.4 用药注意事项 |
6.4.5 已用药患者的治疗方案调整建议 |
6.4.6 综合干预管理 |
6.4.7 血压≥180/110 mm Hg的紧急处理 |
7 转诊 |
8 高血压长期随访管理 |
基层高血压管理专家委员会第一届委员名单 |
(4)《2019NCCN卵巢癌包括输卵管癌及原发性腹膜癌临床实践指南(第1版)》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1 新版指南与临床处理密切相关的主要更新 |
1.1 维持治疗更新 |
1.2 化疗更新 |
1.3 手术及其他更新 |
2 上皮性卵巢癌/输卵管癌/原发性腹膜癌手术原则 |
2.1 总原则 |
2.2 手术记录 |
2.3 初治浸润性上皮性卵巢癌局限于卵巢或盆腔的手术步骤 |
2.4 初治浸润性上皮性卵巢癌累及盆腔和上腹部的手术步骤 |
2.5 侵袭性上皮性卵巢癌新辅助化疗后减瘤术 |
2.6 针对BRCA/HBOC综合征患者, 降低患卵巢癌风险的附件切除术方案 |
2.7 特殊情况 |
2.7.1 保留生育功能手术 |
2.7.2 黏液性肿瘤 |
2.7.3 卵巢交界性肿瘤 |
2.7.4 二次减瘤术适应证 |
2.7.5 辅助性姑息手术 |
3 病理诊断原则 |
3.1 总则 |
3.2 少见卵巢癌组织病理学 |
3.3 特殊的情况 |
4 系统治疗的原则 (卵巢癌、输卵管癌和原发性腹膜癌) |
4.1 总原则 |
4.2 NCCN卵巢癌指南中相关的定义 |
4.3初治卵巢癌、输卵管癌及原发性腹膜癌的化疗原则 |
4.4 新辅助化疗 |
4.5 化疗方案 |
4.5.1 Ⅰ期 |
4.5.2 Ⅱ~Ⅳ期 |
70岁) 和 (或) 有合并症患者的化疗'>4.5.3 老年人 (>70岁) 和 (或) 有合并症患者的化疗 |
4.5.4 少见病理类型可选择的方案 |
4.6 复发性卵巢癌、输卵管癌与腹膜癌的化疗原则 |
5 药物反应的处理 |
6 分期 |
7 各类型卵巢癌的处理原则 |
7.1 上皮性卵巢癌 |
7.1.1 未经诊断的盆腔包块 |
7.1.2 初始治疗 |
7.1.3 肿瘤细胞减灭术 |
7.1.4 新辅助化疗 |
7.1.5 中间型减瘤术 |
7.1.6 手术分期不全面的患者: |
7.1.7术后化疗 |
7.1.8 抗血管形成类药物 |
7.1.9 缓解后维持治疗 |
7.1.1 0 放射治疗 |
7.1.1 1 初治结束后的处理 |
7.1.1 2 随访推荐 |
7.1.1 3 单纯CA125水平升高的处理 |
7.1.1 4 肿瘤复发 |
7.1.1 5 可以接受的复发治疗方案 |
7.2 少见病理组织学类型的卵巢肿瘤 (LCOH) |
7.2.1 少见的病理类型包括 |
7.2.2 推荐的辅助检查 |
7.2.3 手术 |
7.2.4 透明细胞癌 |
7.2.5 黏液性癌 |
7.2.6 低级别浆液性癌/G1级子宫内膜样上皮癌 |
7.2.7 恶性生殖细胞肿瘤 |
7.2.7. 1 初始治疗 |
7.2.7. 2 有残余病灶或肿瘤复发 |
7.2.8 恶性性索间质瘤 |
7.2.9 癌肉瘤 |
7.2.1 0 低度恶性潜能卵巢肿瘤 (交界性上皮性卵巢肿瘤) |
7.2.1 0. 1 诊断 |
7.2.1 0. 2 治疗 |
7.2.1 0. 3 随访 |
7.2.1 0. 4 复发 |
(5)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论文提纲范文)
1 冠心病概述 |
1.1 定义 |
1.2 解剖及病理生理机制 |
1.3 临床分型 |
1.4.1 国际冠心病流行情况 |
1.4.2 我国冠心病流行情况 |
1.5 危险因素及预防 |
2 冠心病用药分类 |
2.1 减轻症状、改善缺血的药物 |
2.1.1 β受体阻滞剂 |
2.1.2 硝酸酯类药物 |
2.1.3 CCB |
2.1.4 其他治疗药物 |
2.1.5 减轻症状、改善缺血的药物治疗建议 |
2.2 预防心肌梗死、改善预后的药物 |
2.2.1 阿司匹林 |
2.2.2 氯吡格雷 |
2.2.3替格瑞洛 |
2.2.4 β受体阻滞剂 |
2.2.5 他汀类药物 |
2.2.6 ACEI或ARB |
2.2.7 改善预后的药物治疗建议 |
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理用药指南 |
3.1 定义 |
3.2 危险分层 |
3.3 诊断和鉴别诊断 |
3.3.1 诊断 |
3.3.2 鉴别诊断 |
3.4 治疗策略 |
3.4.1 治疗原则和目标 |
3.4.2 STEMI的治疗 |
3.4.2. 1 住院后初始处理 |
3.4.2.2溶栓治疗 |
3.4.2. 3 抗栓治疗 |
3.4.2. 4 抗心肌缺血 |
3.4.2. 5 调脂治疗 |
3.4.2. 6 其他治疗 |
3.4.3 UA及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的治疗 |
3.4.3. 1 一般治疗 |
3.4.3. 2 抗缺血治疗(具体推荐见表1) |
3.4.3. 3 抗血小板治疗(表2) |
3.4.3. 4 抗凝治疗 |
4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合理用药指南 |
4.1 诊断与鉴别诊断 |
4.2 病情评估 |
4.2.1 临床评估 |
4.2.2 负荷试验 |
4.2.3 左心室功能 |
4.2.4 心肌缺血成像(SPECT) |
4.2.5 冠状动脉CTA |
4.2.6 冠状动脉造影 |
4.3 治疗原则 |
4.3.1 建议健康的生活方式 |
4.3.2 循证药物治疗 |
4.3.3 血运重建 |
4.4 药物的选择和合理使用 |
4.4.1 缓解心绞痛/心肌缺血治疗的药物 |
4.4.2 预防危险事件治疗的药物 |
5 微血管性心绞痛 |
5.1 定义 |
5.2 病因与机制 |
5.2.1 内皮功能不全及MCD |
5.2.2 炎性反应 |
5.2.3 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失调 |
5.2.4 雌激素水平紊乱 |
5.2.5 冠状动脉慢血流综合征 |
5.2.6 神经内分泌及代谢因素 |
5.3临床表现 |
5.4 诊断及鉴别诊断 |
5.5 药物治疗 |
5.5.1 β受体阻滞剂 |
5.5.2 CCB |
5.5.3 硝酸酯类药物 |
5.5.4 ACEI |
5.5.5 他汀类药物 |
5.5.6 其他药物 |
5.6 非药物治疗 |
6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1 定义及分型 |
6.1.1 完全SMI |
6.1.2心肌梗死后的SMI |
6.1.3 心绞痛伴SMI |
6.2 可能机制 |
6.3 诊断 |
6.3.1 动态心电图 |
6.3.2 心电图运动试验 |
6.3.3 负荷超声心动图 |
6.3.4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
6.4 预防及治疗 |
6.4.1 预防 |
6.4.2 治疗 |
7 冠心病特殊合并症的用药治疗原则 |
7.1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 |
7.1.1 概述 |
7.1.2 药物选择 |
7.1.2. 1 降压治疗的启动 |
7.1.2. 2 目标管理 |
7.1.2. 3 药物推荐 |
7.1.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7.2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 |
7.2.1 概述 |
7.2.2 冠心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 |
7.2.2. 1 发病机制 |
7.2.2. 2 诊断及评估 |
7.2.2. 3 药物治疗 |
7.2.3 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 |
7.2.3. 1 发病机制 |
7.2.3. 2 诊断及评估 |
7.2.3. 3 药物治疗 |
7.3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 |
7.3.1 概述 |
7.3.2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评估 |
7.3.3 规范抗栓治疗是平衡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的关键 |
7.3.3. 1 稳定性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抗栓治疗 |
7.3.3. 2 NSTE-ACS合并心房颤动的抗栓治疗 |
7.3.3. 3 STEMI合并心房颤动行直接PCI患者的抗栓治疗 |
7.3.4 NOAC |
7.3.4. 1 直接凝血酶抑制剂——达比加群酯 |
7.3.4. 2 直接因子Ⅹa抑制剂 |
7.3.5 注意事项 |
7.4 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疾病 |
7.4.1 概述 |
7.4.2 一般药物治疗 |
7.4.2. 1 主动脉瓣反流 |
7.4.2. 2 主动脉瓣狭窄 |
7.4.2. 3 二尖瓣反流 |
7.4.2.4二尖瓣狭窄 |
7.4.2. 5 三尖瓣反流 |
7.4.2. 6 三尖瓣狭窄 |
7.4.3 抗凝治疗 |
7.4.3. 1 心脏瓣膜疾病合并心房颤动 |
7.4.3. 2 瓣膜置换术后 |
7.5 冠心病合并脑卒中 |
7.5.1 概述 |
7.5.2 流行病学 |
7.5.3 冠心病合并脑卒中的抗栓治疗原则 |
7.5.3. 1 冠心病合并出血性脑卒中是否需进行抗血小板治疗 |
7.5.3. 2 冠心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TIA抗血小板、抗凝治疗 |
7.5.4 一般治疗 |
7.5.4. 1 抗血小板治疗 |
7.5.4.2降压治疗 |
7.5.4. 3 他汀类药物治疗 |
7.5.4.4其他 |
7.6 冠心病合并肺栓塞 |
7.6.1 概述 |
7.6.2 稳定性冠心病合并急性肺栓塞 |
7.6.2. 1 初始抗凝治疗 |
7.6.2. 2 溶栓治疗 |
7.6.2.3长期抗凝治疗 |
7.6.3 ACS合并急性肺栓塞 |
7.6.4 PCI合并急性肺栓塞 |
7.7 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7.7.1 概述 |
7.7.2 COPD影响冠心病的发病机制 |
7.7.3 冠心病合并COPD的药物治疗 |
7.7.3. 1 β2受体激动剂 |
7.7.3. 2 β受体阻滞剂 |
7.7.3. 3 他汀类药物 |
7.8 冠心病合并消化道出血 |
7.8.1 概述 |
7.8.2 抗血小板药物与PPI联用 |
7.8.2. 1 抗血小板药物损伤消化道机制 |
7.8.2. 2 PPI |
7.8.3 消化道出血风险评估与预防策略 |
7.8.4 消化道出血的处理 |
7.8.4. 1 停用抗血小板药物 |
7.8.4. 2 药物治疗 |
7.8.4. 3 内镜止血治疗 |
7.8.5 止血后治疗药物选择 |
7.9 冠心病合并肝功能异常 |
7.9.1 概述 |
7.9.2 常用的肝功能评价指标 |
7.9.3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改变 |
7.9.4 肝功能异常患者的用药原则 |
7.9.5他汀类药物对肝功能的影响 |
7.9.6 他汀类药物在合并肝功能异常患者中的应用 |
7.9.8 他汀类药物所致肝损害的治疗 |
(1)非特异性抗炎药:代表药物为复方甘草酸二铵、复方甘草酸苷、异甘草酸镁等。 |
(2)解毒类药物:代表药物为谷胱甘肽、硫普罗宁。 |
(3)肝细胞膜修复保护剂:代表药物为多烯磷脂酰胆碱。 |
(4)抗氧化类药物:代表药物为水飞蓟宾。 |
(5)利胆类药物:代表药物为腺苷蛋氨酸、熊去氧胆酸。 |
7.9.9 其他冠心病常用药物对肝功能异常患者的影响 |
7.1 0 冠心病合并慢性肾脏病 |
7.1 0. 1 CKD的定义和分期 |
7.1 0.1.1 CKD的定义 |
7.1 0.1.2 CKD的分期 |
7.1 0. 2 冠心病合并CKD患者的药物治疗 |
7.1 0.2.1 抗栓治疗 |
7.1 0.2.2 他汀类药物 |
7.1 0.2.3 抗缺血治疗 |
7.1 1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 |
7.1 1. 1 概述及流行病学 |
7.1 1. 2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病理生理 |
7.1 1. 3 临床特点 |
7.1 1. 4 诊断 |
7.1 1. 5 治疗 |
7.1 2 冠心病合并甲状腺疾病 |
7.1 2. 1 概述 |
7.1 2. 2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 |
7.1 2.2.1 流行病学 |
7.1 2.2.2 一般治疗 |
7.1 2.2.3 特殊治疗推荐 |
7.1 2. 3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 |
7.1 2.3.1 流行病学 |
7.1 2.3.2 一般治疗 |
7.1 2.3.3 特殊治疗推荐 |
7.1 3 冠心病合并风湿免疫疾病 |
7.1 3. 1 概述 |
7.13.2药物治疗推荐 |
7.1 4 冠心病合并外科手术 |
7.1 4. 1 概述 |
7.1 4. 2 药物选择 |
7.1 4.2.1 β受体阻滞剂 |
7.1 4.2.2 他汀类药物 |
7.1 4.2.3 ACEI或ARB |
7.1 4.2.4 硝酸酯类药物 |
7.1 4.2.5 抗血小板药物 |
7.1 4.2.6 抗凝药物 |
7.1 4.2.7 CCB |
7.14.2.8α2受体激动剂 |
7.1 4. 3 注意事项 |
7.1 4.3.1 β受体阻滞剂 |
7.1 4.3.2 他汀类药物 |
7.1 4.3.3 ACEI |
7.1 4.3.4 硝酸酯类药物 |
7.1 4.3.5 抗血小板、抗凝药物 |
8 冠心病特殊类型的用药治疗原则 |
8.1 川崎病所致冠状动脉病变 |
8.1.1 概述 |
8.1.2 临床诊断 |
8.1.2. 1 KD合并CAL的诊断 |
8.1.2. 2 AHA制定的CAA分类 |
8.1.3 药物治疗 |
8.1.3. 2 大剂量IVIG |
8.1.3. 3 CAA治疗 |
8.1.3. 4 冠状动脉狭窄治疗 |
8.1.3. 5 其他药物 |
8.1.4 预后及随访 |
8.2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所致冠心病 |
8.2.1 概述 |
8.2.2 诊断 |
8.2.3 调脂药物治疗 |
8.2.3. 1 调脂治疗原则 |
8.2.3. 2 调脂药物开始时间 |
8.2.3. 3 调脂药物治疗目标 |
8.2.3. 4 调脂药物种类及选择 |
8.3 非粥样硬化性冠心病 |
8.3.1 冠状动脉痉挛(coronary artery spasm,CAS) |
8.3.1.1疾病概述 |
8.3.1. 2 药物治疗策略 |
8.3.2 冠状动脉肌桥 |
8.3.2. 1 疾病概述 |
8.3.2. 2 药物治疗策略 |
8.3.3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 |
8.3.3. 1 疾病概述 |
8.3.3. 2 药物治疗策略 |
9 冠心病常用药物用药小结 |
9.1 冠心病一级预防常用药物 |
9.1.1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的常用药物 |
9.1.2 调脂治疗的常用他汀类药物 |
9.2 冠心病二级预防常用药物 |
9.3 冠心病介入治疗围术期抗凝及溶栓治疗常用药物 |
9.4 冠心病合并其他疾病的用药 |
(6)2017 NCCN《卵巢癌临床实践指南(第一版)》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1 2017年指南(第一版)的主要更新 |
1.1 化疗方法的更新 |
1.2 手术治疗方法的更新 |
1.3 新靶向药物的使用 |
1.4 其他更新 |
2 上皮性卵巢癌、输卵管癌、原发性腹膜癌手术原则 |
2.1 总原则 |
2.2 手术记录 |
2.3 初治浸润性上皮性卵巢癌局限于卵巢或盆腔的手术步骤 |
2.4 初治浸润性上皮性卵巢癌累及盆腔和上腹部的手术步骤 |
2.5 侵袭性上皮性卵巢癌新辅助化疗后间歇性减瘤术 |
2.6 针对BRCA/HBOC综合征患者的降低患卵巢癌风险的附件切除术方案 |
2.7 特殊情况 |
2.7.1 保留生育功能手术 |
2.7.2 黏液性肿瘤 |
2.7.3 低度恶性潜能肿瘤(LMP) |
2.7.4 二次减灭术适应证 |
2.7.5 辅助性姑息手术 |
3 化疗原则和化疗方案(卵巢癌、输卵管癌和原发性腹膜癌) |
3.1 总原则 |
3.2 初治卵巢癌、输卵管癌及原发性腹膜癌的化疗原则 |
3.3 复发性卵巢癌、输卵管癌与腹膜癌的化疗原则 |
65岁)和(或)有合并症者的化疗'>3.4 老年人(>65岁)和(或)有合并症者的化疗 |
3.5 NCCN卵巢癌指南中相关的定义 |
3.5.1 辅助治疗 |
2.5.2 新辅助治疗 |
3.5.3 复发治疗 |
3.6 上皮癌(包括少见病理类型肿瘤)化疗方案 |
3.6.1 IP/IV方案 |
3.6.2 静脉化疗方案 |
3.7 少见病理类型肿瘤可选择的化疗方案 |
3.7.1 MMMT |
3.7.2 黏液性癌 |
3.7.3 交界性上皮肿瘤和G1(低级别)浆液性/内膜样癌 |
3.7.4 恶性生殖细胞肿瘤 |
3.7.5 恶性性索间质肿瘤 |
4 药物反应的处理 |
5 分期 |
6 各类型卵巢癌的处理原则 |
6.1 上皮性卵巢癌 |
6.1.1 未经诊断的盆腔包块 |
6.1.2 初始治疗 |
6.1.3 肿瘤细胞减灭术 |
6.1.4 新辅助化疗 |
6.1.5 间歇性细胞减灭术 |
6.1.6 手术分期不全面的患者 |
6.1.7 化疗 |
6.1.8 抗血管形成类药物 |
6.1.9 化疗周期数及药物 |
6.1.10 药物反应 |
6.1.11 放射治疗 |
6.1.12 初治结束后的处理 |
6.1.13 随访 |
6.1.14 单纯CA 125水平升高的处理 |
6.1.15 肿瘤复发 |
6.1.16 可以接受的复发治疗方案 |
6.2 少见病理组织学类型的卵巢肿瘤(LCOH) |
6.2.1 2016年指南对少见的卵巢恶性肿瘤的病理类型内容进行了补充 |
6.2.2 推荐的辅助检查 |
6.2.3 手术 |
6.2.4 透明细胞癌 |
6.2.5 黏液性癌 |
6.2.6 G1(低级别)浆液性/子宫内膜样上皮癌 |
6.2.7 恶性生殖细胞肿瘤 |
6.2.7.1 初始治疗 |
6.2.7.2 有残留病灶或肿瘤复发 |
6.2.8 恶性性索间质肿瘤 |
6.2.9 癌肉瘤 |
6.2.10 交界性上皮性卵巢肿瘤 |
6.2.10.1 诊断 |
6.2.10.2 治疗 |
6.2.10.3 随访 |
6.2.10.4 复发 |
(7)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论文提纲范文)
1 术语 |
2 流行病学和预防 |
2.1 流行病学 |
2.2 预防 |
2.2.1 保护易感人群 |
2.2.2 管理传染源 |
2.2.3 切断传播途径 |
3 病原学 |
4 自然史及发病机制 |
4.1 自然史 |
4.2 发病机制 |
5 实验室检查 |
5.1 HBV血清学检测 |
5.2 HBV病毒学检测 |
5.3 HBV新型标志物检测 |
5.4 血清生物化学检查[71] |
6 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技术 |
6.1 天冬氨酸转氨酶和血小板比率指数(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to platelet ratio index,APRI)评分 |
6.2 肝纤维化4因子指数(fibrosis 4 score,FIB-4) |
6.3 其他指标 |
6.4 肝脏硬度值测定 |
7 影像学诊断 |
7.1腹部超声检查 |
7.2 计算机断层扫描(CT) |
7.3 磁共振成像(MRI) |
8 病理学诊断 |
9 临床诊断 |
9.1 慢性HBV携带状态 |
9.2 HBe Ag阳性CHB |
9.3 非活动性HBs Ag携带状态[105-106] |
9.4 HBe Ag阴性CHB |
9.5 隐匿性HBV感染(occult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OBI)[107] |
9.6 乙型肝炎肝硬化[108-109] |
1 0 治疗目标 |
1 1 抗病毒治疗的适应证 |
1 2 NAs治疗 |
1 2.1 NAs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
1 2.1.1 恩替卡韦(entecavir,ETV) |
1 2.1.2 富马酸替诺福韦酯(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TDF) |
1 2.1.3 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tenofovir alafenamide fumarate tablets,TAF) |
1 2.1.4 其他药物 |
1 2.2 NAs的选择 |
1 2.3 NAs耐药的预防和处理 |
1 2.3.1 初始治疗患者 |
1 2.3.2 治疗中 |
1 2.4 NAs治疗的监测 |
1 2.4.1 治疗前相关指标基线检测 |
1 2.4.2 密切关注患者治疗依从性问题 |
1 2.4.3 少见或罕见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 |
1 2.4.4 耐药监测及处理 |
1 3 干扰素-α治疗 |
1 3.1 Peg-IFN-α治疗的方案及疗效 |
1 3.1.1 Peg-IFN-α初治单药治疗 |
1 3.1.2 Peg-IFN-α与NAs联合治疗 |
1 3.1.3 Peg-IFN-α进一步降低HBV相关HCC的发生率 |
1 3.2 Peg-IFN-α抗病毒疗效的预测因素 |
1 3.3 Peg-IFN-α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6,112-11 3] |
1 3.4 干扰素治疗的禁忌证[6,112-11 3] |
1 4 其他治疗 |
1 4.1 抗炎、抗氧化、保肝治疗 |
14.2抗纤维化治疗 |
1 5 慢性HBV感染者的监测和随访管理[6,112-113] |
1 5.1 慢性HBV携带状态和非活动性HBs Ag携带状态患者的管理 |
1 5.2 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的监测 |
1 5.3 抗病毒治疗结束后的随访 |
16特殊人群抗病毒治疗的推荐意见 |
16.1应答不佳患者 |
16.2应用化学治疗和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 |
16.3妊娠相关情况处理 |
16.4儿童患者 |
16.5肾功能损伤患者 |
16.6 HBV和HCV合并感染患者 |
16.7 HBV和HIV合并感染患者 |
16.8 HBV相关肝衰竭患者 |
16.9 HBV相关HCC患者 |
16.10肝移植患者 |
17尚待研究和解决的临床问题 |
(8)《2018 NCCN卵巢癌包括输卵管癌及原发性腹膜癌临床实践指南》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1 与临床处理密切相关的主要更新 |
1.1 化疗方法的更新 |
1.1.1 老年人和有合并症患者的化疗方案 |
1.1.2 Ⅱ~Ⅳ期黏液性癌 |
1.1.3 |
1.1.4 复发患者 |
1.2 靶向药物的使用 |
1.2.1 铂敏感复发 |
1.2.2 贝伐珠单抗 |
1.2.3 其他 |
1.3 其他更新 |
2 手术原则 |
2.1 总原则 |
2.2 手术记录 |
2.3 初治浸润性上皮性卵巢癌局限于卵巢或盆腔的手术步骤 |
2.4 初治浸润性上皮性卵巢癌累及盆腔和上腹部的手术步骤 |
2.5 侵袭性上皮性卵巢癌新辅助化疗后间歇性减瘤术 (IDS) |
2.6针对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 (BRCA/HBOC) 综合征患者降低患卵巢癌风险的附件切除术方案 |
2.7 特殊情况 |
2.7.1 保留生育功能手术 |
2.7.2 黏液性肿瘤 |
2.7.3 卵巢交界性肿瘤 (LMP) |
2.7.4 二次减瘤术 |
2.7.5 辅助性姑息手术 |
3 化疗原则 |
3.1 总原则 |
3.1.1 开始化疗前 |
3.1.2 密切观察和随访 |
3.1.3 化疗结束后 |
3.1.4 当有多种效果相近的化疗方案可供选择时 |
3.2 初治患者化疗原则 |
3.2.1 如果患者有化疗的适应证 |
3.2.2 选择静脉联合腹腔化疗者 |
3.2.3 选择顺铂腹腔化疗和紫杉醇腹腔化疗/静脉化疗 |
3.2.4 水化 |
3.2.5 其他 |
3.3 复发患者化疗原则 |
70岁) 和 (或) 有合并症患者的化疗'>3.4 老年人 (>70岁) 和 (或) 有合并症患者的化疗 |
3.5 NCCN卵巢癌指南中相关的定义 |
3.5.1 辅助治疗 |
3.5.2 新辅助治疗 |
3.5.3 复发治疗 |
3.6 化疗方案 |
3.6.1 Ⅰ期 |
3.6.2 Ⅱ~Ⅳ期 |
3.6.3 新辅助化疗 |
3.6.4 少见病理类型可选择的方案 |
4 药物反应的处理 |
5 分期 |
6 各类型卵巢癌的处理原则 |
6.1 上皮性卵巢癌 |
6.1.1 诊断 |
6.1.2 初始治疗 |
6.1.3 新辅助化疗 |
6.1.4 手术分期不全面的患者 |
6.1.5 术后化疗 |
6.1.6 Ⅱ~Ⅳ期患者缓解后的维持治疗 |
6.1.7 药物反应 |
6.1.8 放射治疗 |
6.1.9 初治结束后的处理 |
6.1.1 0 随访 |
6.1.1 1 初始治疗后复发 |
6.1.1 2 持续性疾病和复发的治疗 |
6.2 少见病理组织学类型的卵巢肿瘤 (LCOH) |
6.2.1 概述 |
6.2.2 推荐的辅助检查 |
6.2.3 手术 |
6.2.4 癌肉瘤 |
6.2.5 透明细胞癌 |
6.2.6 黏液性癌 |
6.2.7 低级别浆液性/G1子宫内膜样上皮癌 |
6.2.8 低度恶性潜能卵巢肿瘤 (LMP) (交界性上皮性卵巢肿瘤) |
6.2.8. 1 诊断 |
6.2.8. 2 治疗 |
6.2.8. 3 接受过不全分期手术者 |
6.2.8. 4 复发 |
6.2.9 恶性性索间质肿瘤 |
6.2.1 0 恶性生殖细胞肿瘤 |
6.2.1 0. 1 初始治疗 |
6.2.1 0. 2 术后化疗 |
6.2.1 0. 3 随访和肿瘤复发 |
7 小结 |
(10)《2020 NCCN卵巢癌包括输卵管癌及原发性腹膜癌临床实践指南(第1版)》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1 2020 NCCN指南主要更新 |
2 卵巢上皮性癌/输卵管癌/原发性腹膜癌手术原则 |
2.1 总原则 |
2.2 手术记录 |
2.3 初治局限于卵巢或盆腔的浸润性卵巢上皮性癌手术步骤 |
2.4 初治累及盆腔和上腹部浸润性卵巢上皮性癌手术步骤 |
2.5 侵袭性卵巢上皮性癌新辅助化疗后间歇性减瘤术 |
2.6针对BRCA/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HBOC)综合征患者的降低患卵巢癌风险的附件切除术方案 |
2.7 特殊情况 |
2.7.1 保留生育功能手术 |
2.7.2 黏液性肿瘤 |
2.7.3 卵巢低度恶性潜能(LMP)肿瘤 |
2.7.4 复发患者二次减瘤术 |
2.7.5辅助性姑息手术 |
3 病理诊断原则 |
4 全身治疗原则 |
4.1 总原则 |
4.2 初治卵巢癌、输卵管癌及原发性腹膜癌化疗原则 |
4.3新辅助化疗原则 |
4.4 复发性卵巢癌、输卵管癌与腹膜癌的化疗原则 |
4.4.1 必须告知患者 |
4.4.2 推荐所有复发或未控患者 |
4.4.3 既往使用过铂类药物者 |
4.4.4 已多次使用卡铂和(或)顺铂 |
4.4.5 医生应熟知化疗药物的代谢方式 |
4.4.6 医生必须熟悉药物不良反应 |
4.4.7 医生需要与患者及其家庭医生讨论制定治疗方案 |
5 化疗方案 |
6 药物反应的处理 |
7 分期 |
8 各类型卵巢癌的处理原则 |
8.1 卵巢上皮性癌 |
8.1.1 诊断 |
8.1.2 初始治疗 |
8.1.3 不全分期手术的处理 |
8.1.4 术后辅助治疗 |
8.1.5 初始治疗后维持治疗 |
8.1.6 随访 |
8.1.7 持续性或复发性疾病的治疗 |
8.1.8 复发缓解后的维持治疗 |
8.2 少见病理类型(LCOH)卵巢恶性肿瘤 |
8.2.1 癌肉瘤 |
8.2.2 透明细胞癌 |
8.2.3 黏液性癌 |
8.2.4 G1卵巢子宫内膜样癌 |
8.2.5 低级别浆液性癌 |
8.2.6 卵巢交界性肿瘤 |
8.2.7 恶性性索间质肿瘤 |
8.2.8 恶性生殖细胞肿瘤 |
9 讨论 |
9.1 手术治疗 |
9.1.1 淋巴结切除 |
9.1.2 二次减瘤术 |
9.1.3 其他手术推荐 |
9.2 全身治疗 |
9.2.1 化疗方案 |
9.2.2 新辅助化疗 |
9.2.3 减少脱发 |
9.2.4 化疗药物敏感试验和分子标志物检测 |
9.2.5 激素治疗 |
9.3 靶向治疗 |
9.3.1 PARP抑制剂 |
9.3.2 抗血管生成药物 |
9.3.3 免疫治疗 |
四、A or The(论文参考文献)
- [1]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J].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06)
- [2]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J]. Beijing Hypertension Association;Beijing Diabete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ssociation;Beijing Research for Chronic Diseases Control and Health Education;.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08)
- [3]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J].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层高血压管理办公室、基层高血压管理专家委员会. 中国循环杂志, 2017(11)
- [4]《2019NCCN卵巢癌包括输卵管癌及原发性腹膜癌临床实践指南(第1版)》解读[J]. 卢淮武,霍楚莹,林仲秋.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9(05)
- [5]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J].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06)
- [6]2017 NCCN《卵巢癌临床实践指南(第一版)》解读[J]. 卢淮武,林荣春,林仲秋.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7(05)
- [7]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J]. 王贵强,王福生,庄辉,李太生,郑素军,赵鸿,段钟平,侯金林,贾继东,徐小元,崔富强,魏来.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9(12)
- [8]《2018 NCCN卵巢癌包括输卵管癌及原发性腹膜癌临床实践指南》解读[J]. 卢淮武,林仲秋.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8(05)
- [9]CRISPR/Cas9系统中sgRNA设计与脱靶效应评估[J]. 谢胜松,张懿,张利生,李广磊,赵长志,倪攀,赵书红. 遗传, 2015(11)
- [10]《2020 NCCN卵巢癌包括输卵管癌及原发性腹膜癌临床实践指南(第1版)》解读[J]. 卢淮武,霍楚莹,许妙纯,林仲秋.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