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稻和芦苇杂交获得可喜成果(论文文献综述)
朱敏[1](2021)在《在高中生物学课程中渗透家国情怀教育的实践研究 ——以四川省泸县第二中学为例》文中认为
林舒琪[2](2020)在《圆明园现状植被调查与九州景区植物原真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从历史文献研究和现状植物调查两方面着手,对圆明园九州景区的植物景观原真性展开分析和研究,并为九州景区遗址保护与植物展示工作提出相关建议。研究6类圆明园相关文档和图档资料,总结其历史盛期时主要的植物种类、植物景观意境、植物配置模式等内容,整理出约有160种或品种的植物圆明园盛期植物种类表,总结出全园历史盛期的基调树种。对《花果树木价值清单》定种中有争议和模糊定种的15种或品种植物如刺松、马英花、千松、柏树、柏松、槟子、沙果树、探春花、黄海棠、欧栗子以及笔者提出疑议的罗汉松、佛梅花、红白丁香、白樱桃、万寿带进行了详细考据和论证定种。在御制诗文方面,与前人研究对比,本文新发现约21种植物种类且对各植物出现频次、种植位置、配景植物等进行了统计。在图档史料研究方面,本文纠正了前人辨析《圆明园四十景图》翻拍绢本中的色差等问题,根据电子版原件开展植物图像辨析研究,辨析出植物55种。对很有可能是表现清帝在圆明园的生活场景的《雍正十二月行乐图轴》和《清院画十二月令图》首次展开植物种类辨析,识别出43种植物。对圆明园全园现状植被资源展开系统调查,对九州景区的植被展开物种调查,样方调查和特殊调查。全园植被现状调查共统计到743种及品种,比历年普查平均多500种以上,其中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沉水植物的调查是几乎是同类普查所没有的,对野生植物的调查也更为详细。九州景区共统计到九州景区共统计到150种和品种的植被。根据该区样方调查统计植被相对重要值等指标,分析景区优势种。从遗址安全、遗址保护方面考虑,统计九州景区死亡乔木和对遗址有威胁乔木并展开相应分析。将全园特别是九州景区现状植被情况与历史盛期植物景观展开对比,得出九州景区木本植物种类原真性为13%-27%。在乔木优势种方面,大部分次级景区具有一定的原真性,但部分树种如刺槐、毛白杨、白蜡、‘紫叶’李等不宜作为优势种出现。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从植物景观的原真性展示角度出发,对圆明园全园植物景观提出控制性建议,对九州景区植物景观提出包括历史植物景观展示以及对死亡乔木、威胁遗址乔木处理方案在内的具体建议。
梁一萍[3](2019)在《广西火力楠种质多样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 Dandy)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重要乡土珍贵树种,集用材、观赏等诸多价值于一体。针对广西火力楠种质资源现状尚未进行过系统调查和分析,生产用种混乱,种苗良莠不齐,推广种植受到限制的情况,本文以广西区内现存火力楠8个天然居群的亲本、种子及其子代苗木为材料,从亲本表型、种子表型和萌发特征、子代苗木生长及生理特性、苗木抗虫性、AFLP分子标记等多方面系统性研究了其种质的变异及多样性,旨在为广西火力楠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估以及育种利用等提供理论依据,促进火力楠优良种质资源培育。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广西火力楠种质存在丰富的表型变异。测定的24个表型性状中树干圆满度、树干通直度、叶长、叶宽、叶柄长、种子长、种子宽、种子厚、种子千粒重、种子含水量、种子露白天数、展开子叶天数、展开真叶天数、种子发芽率、芽苗主根长、芽苗下胚轴长、芽苗子叶长、芽苗子叶宽等18个性状在居群间差异均极显着(p<0.01),表明居群间存在较丰富的变异。芽苗下胚轴长等10个性状居群内平均变异系数为19.3%,居群间平均变异系数为12.1%,居群内变异大于居群间变异;树干圆满度等6个性状居群内平均变异系数为9.6%,居群间平均变异系数为15.0%,居群内变异小于居群间变异。居群内平均多样性指数为1.184,居群间平均多样性指数为1.537,总体上表型性状居群内多样性水平低于居群间。(2)火力楠不同天然居群子代苗木生长性状差异明显。苗高和地径在多数月份居群间差异极显着(p<0.01)或显着(p<0.05)。移植当年12月苗高和地径居群间变异系数分别为9.7%和8.8%,居群内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8.5%和5.2%,居群间变异均大于居群内。苗高和地径居群间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464和1.439。基于平均地径、平均苗高和地径双因子开展超级苗选择,居群BBDP-1的入选率均为最高。(3)火力楠不同天然居群子代苗木在多项光合相关的生理性状上有显着差异。苗木9个生理性状中净光合速率、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总含量、气孔密度等5个性状在居群间差异极显着(p<0.01)或显着(p<0.05),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耗水速率、叶绿素a与b含量比值等4个性状在居群间差异也较大。9个生理性状的居群间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1.502,多样性水平较高。(4)火力楠不同天然居群子代苗木抗虫(统帅青凤蝶(Graphium agamemnon))性有显着差异。受为害苗木数量和发生幼虫数量在居群间差异均极显着(p<0.01)。受为害苗木数量(CVB=70.1%)和发生幼虫数量(CVB=73.6%)在居群间变异均较大,其中,居群BBDD-1受为害最轻。受为害苗木数量和发生幼虫数量2年的居群间平均多样性指数均为1.561。(5)火力楠参试性状相关性分析表明:叶绿素b含量与芽苗下胚轴长呈显着(p<0.05)正相关;叶长、叶宽、种子长、种子厚、种子千粒重、种子露白天数、展开子叶天数均分别与受统帅青凤蝶幼虫为害苗木数和发生统帅青凤蝶幼虫数呈极显着(p<0.01)或显着负相关;苗高与种子发芽率呈显着负相关。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均与受统帅青凤蝶幼虫为害苗木数和发生统帅青凤蝶幼虫数呈显着正相关或负相关;经度与芽苗主根长呈极显着正相关,与芽苗子叶长呈显着负相关;海拔高度与种子千粒重呈显着负相关。(6)主成分分析表明:火力楠8个天然居群在亲本表型、种子表型和萌发特征、子代苗木生长、生理、抗虫性等性状上各有特点。第一、第二、第三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到67.82%,贡献其性状包括树干圆满度、叶长、种子长、种子露白天数、芽苗子叶长、净光合速率等22个。居群BBDP-1树干圆满度和通直度较好,叶柄长、种子长、种子宽、苗木地径较大;居群BBJN-2树干圆满度较好,净光合速率、苗木地径、苗高较大;居群BBDD-1、BBDD-2叶长和叶宽较大,种子发芽较慢,芽苗下胚轴较长;居群BBJN-1抗虫性较差;居群PBDC-1叶片气孔密度较大。(7)基于AFLP分子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天然居群火力楠平均多态性条带比率达到41.94%,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s多样性指数(I)分别为0.129和0.199。其中,居群BBDD-1(H=0.142,I=0.221)和PBDC-1(H=0.141,I=0.217)遗传多样性相对都较高。居群内遗传变异和居群间遗传变异分别占71%和29%,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内,与表型性状变异分析结果相吻合。(8)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火力楠8个天然居群按表型性状及分子遗传距离均可聚为3大类群,但结果不完全一致,可能因部分表型性状受环境影响较大,使得表型聚类结果产生偏差。结合居群间地理距离与遗传距离分析,尽管部分地理距离较近的居群聚为一类,但居群间并不符合距离隔离模式,可能与部分参试居群受到较强人为干扰有关。综上,广西火力楠天然居群及其子代在诸多表型、生理及抗虫性状上存在较为丰富的变异,同时,居群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居群间及居群内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表明广西火力楠野生资源具备较大收集和遗传选育潜力。基于表型及遗传距离,可大致将广西火力楠种质资源分为三组。研究结果为广西火力楠种质资源收集、管理及利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王琦琦[4](2019)在《新疆碱蓬根际耐盐促生菌的筛选及鉴定》文中研究指明新疆是全国最大的盐渍化土壤分布区,面积广且危害大,为了缓解由土壤盐渍化造成的农业生产障碍,通过了解不同盐渍化程度下碱蓬根际细菌古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以便充分挖掘新疆本土耐盐微生物资源,为了充分利用本土微生物适应本地环境的优势,本研究从碱蓬根际分离筛选得到耐盐且促进植物生长的微生物,施用于盐渍化土壤中,可提高盐渍化土壤的利用率,提高植物的耐盐性,增加粮食作物产量,增加经济效益,为优良耐盐促生菌的开发及利用奠定基础,也为微生物菌剂的研发提供物质基础。本研究主要内容:1.本研究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重盐渍化和极重盐渍化土壤中新疆本土盐生植物高碱蓬(Suaeda altissima(L.)Pall)与木碱蓬(Suaeda dendroides(C.A.Mey.)Moq.)根际细菌古菌的菌群结构及多样性,以及优势种群的差异。2.利用传统可培养的方法,通过耐盐性、平板促生筛选和盆栽筛选的“三级筛选体系”从碱蓬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获得耐盐促生菌。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盐渍化程度的两种碱蓬根际土壤共12份,经过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一共获得了587418条序列,包含有3809个OTU分布于土壤样本中,经序列比对,在门水平上,变形菌门(Prote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ioidetes),绿弯菌门(Chloroflexi),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为所有样本的优势菌群。木碱蓬根际土壤古菌主要以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为主;高碱蓬根际优势古菌门为奇古菌门(Thaumarchaeota),且土壤泉古菌门的Soil Crenarchaeotic Group丰富度较高。属水平上,雷尔氏菌属(Ralstonia)、norankfNitriliruptoraceae和unclassifiedoThermoplasmatales为木碱蓬根际特有菌群;节杆菌属(Arthrobacter)、类诺卡氏菌属(Nocardioides)、溶杆菌属(Lysobacter)和斯科曼氏球菌属(Skermanella)为高碱蓬根际所特有。随盐渍化程度加重,在两种碱蓬根际土壤中,盐芽孢杆菌属(Halomonas)丰富度均显着增加,而norankcCyanobacteria和norankfEuzebyaceae丰度显着降低。(2)通过传统可培养方法,从碱蓬根际共筛选获得耐盐菌株359株,其中菌株BG-5,MH-F,GTZW50-5,1X1-3,150SS-7,1-3-3,JH1-4,JH1-7在0和50mmol/L NaCl盐浓度下具有较为明显的促拟南芥生长的效果,100mmol/L NaCl盐浓度下促生作用微弱。GTZW50-5,MH-F在不同盐度下都能增加小麦根长、株高、干重、鲜重,且显着增加小麦叶绿素和脯氨酸含量,菌株JH1-4,JH1-7,1-3-3在200mmol/L NaCl盐浓度下显着增加小麦的脯氨酸含量,1X1-3和JH1-4在盐胁迫下均促进小麦根系的生长。经系统发育分析可知:GTZW50-5属于Bacillus vallismortis,150SS-7属于Zhihengliuella alba,1X1-3属于Staphylococcus sp.,JH1-4属于Halobacillus trueper,JH1-7属于Bacillus tequilensis,而菌株MH-F和1-3-3序列经比对,与Enterobacter ludwigii和Arthrobacter sp.相似度分别为95.21%和96.74%,为新种,鉴定属于Enterobacter属和Arthrobacter属。
张书博[5](2019)在《嫁接提高桑树耐盐性的光合生理功能研究》文中指出嫁接桑树通过选择南方优质高产品种为接穗嫁接到北方当地品种根系上不但解决优质高产桑树品种在北方推广的越冬问题,还提高北方桑树叶片的产量、改善了叶片的品质。更可喜的是,在我们的研究中还发现嫁接桑树的耐盐能力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为探明嫁接提高桑树耐盐性的生理基础,本试验材料为桑树(Morus alba L.)品种‘铁耙’自根苗(产叶量高和品质优)为对照品种,嫁接桑树为当地桑树品种‘青龙’(耐盐性强)为砧木,以‘铁耙’为接穗获得的嫁接苗。研究了分别在0、50、100、150和200 mmol·L-1不同浓度盐胁迫下对桑树自根苗和嫁接苗根系Na+和K+吸收和转运的影响,以及叶片氮磷含量、PSII光化学活性和活性氧(ROS)代谢等对盐胁迫的响应。结果如下:1、盐胁迫改变了桑树根系和叶片的Na+和K+含量。盐胁迫下桑树自根苗和嫁接苗根系与叶片Na+含量均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盐浓度低于100 mmol·L-1条件下,根系与叶片Na+含量增加较小,嫁接桑树苗根系和叶片中Na+含量均低于自根苗;盐浓度高于100 mmol·L-1条件下,根系与叶片Na+含量增加明显升高,嫁接桑树苗根系和叶片中Na+含量均低于自根苗。盐浓度低于150 mmol·L-1条件下盐浓度下,实生苗和嫁接苗根系和叶片中K+含量无显着差异,盐浓度达到200 mmol·L-1条件下,桑树嫁接苗根系和叶片中K+含量显着比自根苗高50.8%和55.9%。2、不同盐浓度下,桑树嫁接苗表现出相对较高的根系活力,这对桑树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起到了积极作用。低浓度的盐胁迫没有改变桑树叶片和根系的氮和磷含量,但较高浓度的盐胁迫却降低了叶片和根系的氮和磷含量。随着盐浓度的增加,桑树自根苗和嫁接苗叶片氮含量和磷含量降低,盐浓度低于150 mmol·L-1时,桑树自根苗和嫁接苗叶片氮含量与CK相比差异均不显着。当盐浓度增加到200 mmol·L-1时,桑树嫁接苗叶片氮含量比自根苗明显高38.3%。当盐浓度增加到150和200 mmol·L-1时,嫁接苗叶片磷含量分别高于自根苗16.32%和38.44%。受养分及水分等因素的影响,不同浓度盐胁迫下桑树嫁接苗地上部和地下部鲜重和干重均显着高于自根苗。3.在盐胁迫下,当盐浓度达50mmol·L-1时,桑树嫁接苗叶片的吸收光能为基础的光合性能指数(PIABS)均显着高于自根苗;嫁接苗叶片中O2·-产生速率显着高于自根苗。当盐浓度达100 mmol·L-1时,嫁接苗叶片吸收光能用于QA-以后的电子传递的能量比例(φEo)显着高于自根苗;嫁接苗叶片的非光化学猝灭的最大量子产额(φDA)显着低于自根苗;单位反应中心吸收光能用于光化学反应的比例(ETo/RC)及用于热耗散的比例(DIo/RC)变化趋势与φEo和φD0的变化趋势一致;嫁接苗叶片H202含量显着高于自根苗。当盐浓度达200 mmol·L-1时,嫁接苗叶片的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显着高于自根苗;嫁接苗叶片的单位反应中心吸收的光能(ABS/RC)增加幅度显着低于自根苗。综上,耐盐砧木嫁接可以降低盐胁迫下桑树嫁接苗根系对Na+的吸收和向叶片的运输,并且桑树嫁接苗叶片在盐胁迫具有相对较高的根系活力,促进盐胁迫下桑树嫁接苗对氮磷钾等养分的吸收,植株生物量积累明显增加。在盐胁迫下桑树嫁接苗具有比自根苗更高的PSII光化学活性,特别是盐胁迫下桑树嫁接苗PS II电子受体侧电子传递能力受抑制程度得到缓解,从而有效降低了活性氧的产生。因此,以耐盐性较强的桑树品种’青龙’为砧木,嫁接产叶量高品质优的’铁耙’之后的嫁接桑表现出较强的耐盐能力。
曾文[6](2018)在《洞庭湖区环境治理与保护研究(1949-201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千年来,洞庭湖区以其“北通巫峡,南极潇湘”的优越地理位置,肥沃的土壤与适宜的气候,物阜民丰,赢得“鱼米之乡”美誉。目前,洞庭湖区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和渔业生产基地,在湖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人类对洞庭湖区的长期开发活动,在自然与人为因素的双重作用下,近代以来洞庭湖湖泊面积迅速萎缩,生态环境问题日渐突出。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着洞庭湖区的围湖造田、工业化、城镇化过程,环境问题日益恶化,具体表现为:泥沙大量淤积,湖泊面积不断缩小;垸老田低,洪涝灾害频发;钉螺滋生,血吸虫病疫情严重;工业废水、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比较严重;生物多样性下降。上述环境问题,严重制约着洞庭湖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洞庭湖区人类社会与所处环境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的角度,探讨洞庭湖区的环境保护,还原从政府强制性制度变迁到形成社会共识的复杂历史过程,对了解现代中国社会如何逐步实现从过度开发到建设生态文明的转型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从对政府、民间在洞庭湖区环境治理和保护的纵向研究中总结经验教训,对今天建设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圈和绿色湖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湖区气候、江湖关系等自然因素和人口增长、农业生产、工业化、城镇化等社会因素均对洞庭湖区的环境变迁发生着深刻影响。气候变化使得农业自然灾害加重、鱼类资源减少、候鸟的栖息环境恶化、鼠害加重、血吸虫病传播加剧,江湖关系变化导致洞庭湖调蓄能力减弱和洪涝威胁加重。社会因素使得人类一直在能动地改变周遭环境,使自然环境适应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求,同时也造成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破坏。从洞庭湖区人类社会与环境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的角度,洞庭湖区环境治理与保护可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并整体上形成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环境治理与保护过程。从1949年至1978年改革开放前的这一历史阶段,洞庭湖区的社会经济尚处于以农垦为主的农业经济时期。这段时期洞庭湖区的环境治理围绕水患、疫病、围湖造田而展开。建国之初,面对洞庭湖区年久失修的堤垸、水患威胁以及疫病危害等主要环境问题,党中央把对荆江和洞庭湖的治理作为头等要事来办。自1952年开始,湖南省委集中力量整修洞庭湖。根据江湖关系的现状和实际,采取了荆江分洪工程、湖区堤垸的修复工程和南洞庭湖整修等工程。这一历史时期里,政府主要是向洞庭湖要地要粮,人与湖争地,大规模围湖造田,导致洞庭湖面积急剧减少,“以粮为纲”“向湖中要粮”“几年再造一个县”“农业学大寨”“灭螺与生产并举”等口号盛行,围湖造田、乱围滥垦现象愈演愈烈,严重破坏了洞庭湖区的生态环境。洞庭湖区堤垸化使得湖面不断被堤垸分割包围,增加了修防负担及抗洪难度,并导致枯水季节水资源局部短缺。洞庭湖区的围垦与抗洪,体现着洞庭湖区农业经济时代的历史特征。一个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程度,取决于当地的工业进步和发展程度,工业化、城镇化成为走向富强的必经之路。从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到20世纪结束的这一历史阶段,是洞庭湖区开始迅速实现工业化、城镇化的历史时期。这段时期洞庭湖区的环境治理主要围绕新型的工业和城镇污染而展开。1978年改革开放后,洞庭湖区工业发展迅速,形成了以轻型工业为主、轻重结合的的工业发展格局。在众多工业类别中,石化、能源、电力、冶金机械和电子信息等新兴现代工业占据了重要位置,成为湖区经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工业文明在带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同时,各种新的社会问题也同步产生,其中最主要的社会问题就是环境问题。20世纪90年代后,洞庭湖区的环境问题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而且变得更加严重,到20世纪末演变成为最突出的社会问题,并逐渐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全球关注的焦点。在这一背景下,政府环保意识开始兴起,环保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环保政策措施与法律法规日益健全,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受到了高度重视。这一时期,《湖南省环境保护条例》《湖南省湘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等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日趋完善,省人大开始部署全省环境保护执法检查,主动监督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情况。这一时期,各级政府在环境保护问题上依然停留在以政府为主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层面,而且仍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生态文明意识尚未觉醒。进入21世纪后,洞庭湖区的环境治理与保护事业发生了历史性转折。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后,国务院提出将“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退田还湖,平垸引洪;以工代赈,移民建镇;加固干堤,疏浚河道”作为灾后重建指导原则。湖南省人民政府根据朱镕基2002年6月检查和考察湖南防汛工作时有关恢复洞庭湖往日“浩浩汤汤”景色的指示,拟定了一系列重整洞庭湖的计划,编制规划了“4350工程”,期望通过工程实施使得洞庭湖的湖面面积恢复到1949年前的4350平方公里。这一时期,政府和民间均对洞庭湖区生态日趋恶化的原因进行了深刻反思,开始达成洞庭湖区环境保护的社会共识。在贯彻国家的生态文明战略的基础上,湖南省确立了建设绿色湖南战略,开始严格实行洞庭湖区环境保护与修复政策,实施了综合治理、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渔民上岸、关闭湖区造纸企业等措施。以2014年4月国务院批准《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并将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列入国家级发展战略重点示范区为标志,洞庭湖区开始迈进生态文明新时代。从鱼米之乡到生态经济区,从强制性制度变迁到形成环境保护的社会共识,构成洞庭湖区环境治理与保护事业发展的历史主线。应当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吸取历史教训的基础上,以整合社会力量、创新管理模式、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依法治湖为重点,构建洞庭湖生态安全管理模式,促进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走进生态文明新时代。
郝敬喆[7](2019)在《新疆野生巴尔喀什蘑菇驯化栽培与漆酶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疆特殊的地貌和植被孕育了一些特有的大型沙生真菌。我们收集和鉴定出了 19种食药用菌,其中巴尔喀什蘑菇是一种个体硕大,品质优良,深受当地各族人民喜爱的食用菌。以采自博湖县野生巴尔喀什蘑菇Agaricus balchaschensis子实体上分离纯化的菌株BCBH为材料,进行了菌丝体生物学特性测定、培养条件优化和胞外漆酶活性响应面优化,以及利用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等技术,纯化得到了野生巴尔喀什蘑菇子实体漆酶。分子生物学系统分类研究证明,巴尔喀什蘑BCBH菌株与美味蘑菇和Adesjardinii在同一节点上聚在一类,介于双孢蘑菇与大肥菇之间,距离在0.005以下。长时间低温处理对巴尔喀什蘑菇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3.12 mM浓度的NaCl溶液对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菌丝适宜的pH为中性至略酸性;麦芽糖和可溶淀粉培养基适于巴尔喀什蘑菇菌丝的生长;巴尔喀什蘑菇可利用硝酸铵和蛋白胨提供氮源;响应面分析可知NaCl、麦芽糖和硝酸铵两两所形成的等高线为椭圆形或马鞍形,生物量最大方案为NaCl 0.2 g/L、麦芽糖6.0 g/L和硝酸铵1.5 g/L,巴尔喀什蘑菇菌丝体生物量预测值是2.108 g/L;实际得到2.09 g/L,两者相差0.85%。驯化栽培中采用熟料栽培模式,培养料是麦秆、玉米秆、芦苇秆加麸皮和预先发酵好的商品料加麦粒等,其中商品发酵料加麦粒装袋灭菌培养料可以正常产出子实体。棉籽壳为主料的培养料菌丝不能生长。以胞外漆酶活性为响应值,通过单因素分析和Box-Behnken的响应面模拟,得到的回归方程为:Y =-17.56408 + 2.03860X1-0.29335X2 + 0.18440X3 + 0.083583X1X2-1.00000E-004 X1X3 + 9.71111E-003 X2X3-0.13368X1X1-0.12210X2X2-9.05528E-004X3X3。即三个主要因素的最佳水平值分别为:蔗糖10g/L,酵母粉7g/L以及摇床转速150 r/min。其相对应的响应值为4.653 U/mL。以野生巴尔喀什蘑菇子实体为材料,采用CM-cellulose阳离子交换柱层析、Q-Sepharose阴离子交换柱层析和Superdex75凝胶过滤层析,获得纯化的漆酶。分子量为66 kDa,N端9个氨基酸的序列是AVIIITVNM。最适pH和最适温度分别是2.2和40℃,在4-50℃保持稳定。Hg2+离子对该漆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最大。巴尔喀什蘑菇子实体漆酶对铬黑T染料降解效果最好,24hr时的脱色率达到47.77%;对孔雀绿具有部分解毒作用。
游西龙[8](2018)在《两个HAK/KUP/KT成员的钾转运功能及耐盐性分析》文中指出HAK/KUP/KT作为植物高亲和钾转运系统最大的家族,在植物对钾的吸收、分配和动态平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对植物在盐等非生物逆境胁迫下的生长也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本研究以同属HAK/KUP/KT家族簇Ⅲ成员的拟南芥AtKUP12和盐穗木HcKUP12为对象,通过对拟南芥的遗传转化,测定转基因拟南芥在低钾及高盐胁迫下的Na+、K+含量及生长和表型,分析来自甜土和盐生植物转运体KUP12的钾转运及耐盐功能。具体实验结果如下:(1)通过抗生素筛选和反转录RT-PCR相结合的方法获得了拟南芥atkup12恢复突变拟南芥植株。通过检测野生型拟南芥、atkup12突变体及At KUP12恢复突变转基因拟南芥幼苗在低钾下的表型、根长、鲜重及钾离子含量,结果显示:与野生型和AtKUP12恢复突变拟南芥相比,atkup12突变体植株的根长、鲜重及离子含量最低,其次是AtKUP12恢复突变植株,野生型植株最好。提示拟南芥AtKUP12参与了拟南芥低钾生境下对K+的高亲和吸收,从而促进了植物的生长。同时检测了上述3个株系幼苗在不同盐浓度胁迫下的根长、鲜重、Na+、K+含量及K+/Na+,结果与低钾胁迫基本一致,推测AtKUP12可能促进了植株在盐胁迫下的钾吸收,因而提高了植株在胁迫下的K+/Na+,进而影响了植物对盐胁迫的耐受性。(2)以异源表达盐穗木HcKUP12基因的OE4和OE21纯系拟南芥为材料,通过比较与野生型拟南芥在低钾和盐胁迫下的根长、鲜重及离子含量,以确定盐穗木HcKUP12转运体在响应低钾和盐胁迫下的功能。50μmol/L低钾胁迫下,转HcKUP12基因拟南芥的根长、鲜重及钾离子含量均显着高于野生型植株;100和125 mmol/LNaCl胁迫下,OE4和OE21过表达植株的根长显着高于野生型植株;尽管异源表达植株的鲜重高于野生型对照,但二者不存在显着性差异。125mmol/LNaCl处理浓度下,过表达株系OE4和OE21与野生型植株相比,二者Na+含量没有差异,而K+含量及K+/Na+比值显着高于野生型对照组。与此同时,我们也成功构建了拟南芥AtKUP12和盐穗木HcKUP12基因的酵母表达载体,拟通过对钾离子吸收缺陷型酵母CY162的转化以进一步比较和分析来源及定位不同的两个KUP12转运体的钾转运及耐盐功能。
卞梁[9](2018)在《近代西人眼中的台湾(1865-1895)》文中提出本文在广泛搜集及阅读诸多近代赴台西人所着文本的基础上,尝试较为清晰、全面地分类概括近代西人所见台湾的方方面面,提炼出具有普遍共性的西人“台湾印象”;结合十九世纪西方文化背景及中西交往环境,对西人“台湾印象”的建构方式进行解析;在行文中,注重对樟脑战争、牡丹社事件、中法战争等关键历史节点进行论述,以西人的视角来审视这些重大历史事件对近代台湾发展轨迹所产生的影响;综合借鉴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理论,运用实证主义、功能主义、东方学、西方优越论等学科方法,分析影响西人台湾印象形成的多方面因素,并进行一一例证,最终将十九世纪西人眼中台湾的大致面貌呈现出来。本文认为,由于十九世纪赴台西人一方面长期处在西方优越论与西方中心主义裹挟之下,一方面又对神秘的东方文明充满着好奇,因此来台后,他们始终处于一个矛盾的心态中,他们在深深着迷于台湾的美景风物的同时,又试图以自己所认同的文化观点来定义台湾,获得对台湾的所谓话语权。这也决定了他们常用微观与直观的手法来记录台湾的客观事物,而对台湾的文化层面多进行主观评价与臆断,有时甚至以公然伤害乃至于出卖台湾来谋求自身的利益。这种主客观并存的论述基调正是其矛盾心态的外在表现。近代西方人在建构其“台湾印象”的背后,是复杂的西方优越论、东方主义、基督教“救世”心态等观念的作用。当然,文化的影响是双向的,在不断深入了解台湾社会的过程中,西人又受到台湾当地文化的渲染与影响,这使得他们逐渐产生了台湾认同,大力向西方介绍台湾。因此,近代西人眼中对台湾“矛盾”的解读或许便是“他者”眼中近代西方“殖民霸权”的另一种解释。最后,西人所留叙台文献在近代台湾史研究方面有着难以替代的作用,这无疑是我国历史文献学和中外关系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赵波[10](2017)在《甘蓝型油菜矮秆基因定位、克隆及功能分析》文中提出株高是株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作物产量的重要基础性状。小麦和水稻半矮秆基因的应用是第一次“绿色革命”成功的关键。半矮秆基因的利用显着降低了水稻和小麦植株的高度,增强了植株的倒伏抗性、耐肥性,同时还提高了收获指数,从而显着地增加了水稻和小麦的产量。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现有的油菜品种植株高大,易因倒伏而导致产量降低、品质下降。油菜矮秆突变体较少,对油菜株型调控的分子机理研究有限。因此,筛选矮秆突变体,克隆相关基因,阐明油菜株高的形成机制,对于油菜的矮化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AACC,2n=38)矮秆突变体ds-3为材料,对株高基因DS-3进行了遗传定位,并最终克隆了控制矮秆性状的矮秆基因ds-3,该基因编码赤霉素(GA)信号转导抑制因子DELLA蛋白,命名为Bna C07.rga-ds。本研究还对Bna C07.rga-ds及其同源基因进行了功能分析。此外,本研究对油菜矮秆突变体ds-4的矮秆基因进行了精细定位。主要结果如下:1.矮秆基因DS-3的定位、克隆以及功能验证突变体ds-3苗期叶片暗绿,植株匍匐生长。成熟期,植株株高及其各构成因子:第一分枝高度,节间数目,节间长度以及主花序长度均显着降低。此外,ds-3下胚轴的伸长对外源GA3处理的敏感性减弱。F1杂种的株高介于ds-3与野生型“华双5号”之间;BC1和F2群体株高分离比分别符合1:1和1:2:1的预期值,表明矮秆性状受单个不完全显性基因控制。BSA分析将目标基因DS-3定位在C07染色体两个SSR标记(Bo GMS4033和Bo GMS4044)之间,两个标记之间的遗传距离为6 c M。DS-3基因一侧4个连锁的SSR标记对应的C07染色体区段与A06染色体上株高基因Bna A06.RGA区段存在很好的共线性。在C07染色体目标区间内,存在与Bna A06.RGA同源的Bna C07.RGA,因此后续研究中将Bna C07.RGA作为DS-3的候选基因。比较测序发现,突变体ds-3的Bna C07.rga-ds基因编码区第272位核苷酸发生了C?T突变,该突变导致DELLA蛋白N端保守结构域VHYNP的脯氨酸(P)被替换成亮氨酸(L)。位点特异性标记分析结果表明,该点突变与F2和BC1群体株高共分离。在拟南芥中分别表达Bna C07.RGA和Bna C07.rga-ds,Bna C07.RGA的转基因植株株高与野生型没有显着差异,而Bna C07.rga-ds能显着降低植株高度。酵母双杂交试验结果显示:GA能介导Bna C07.RGA与受体GID1a的结合,但不能介导Bna C07.rga-ds与GID1a的互作。2.甘蓝型油菜RGA的拷贝数、进化分析及功能鉴定以拟南芥At RGA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双向BLASTp比对,在白菜、甘蓝以及甘蓝型油菜基因组中分别鉴定到2个Bra RGA基因,2个Bol RGA基因以及4个Bna RGA基因。基于核苷酸序列的进化树以及氨基酸序列一致性的分析结果均发现,油菜的4个Bna RGA基因来源于白菜的2个Bra RGA基因以及甘蓝的2个Bol RGA基因,构成4个直系同源基因对;RT-PCR分析发现,ds-3的4个Bna RGAs基因在茎秆与叶片中均有表达;GA处理能增强Bna RGA基因表达,但其响应GA的模式不尽相同。酵母双杂交试验结果发现,GA能介导各Bna RGA蛋白与GID1a互作。此外,通过比较ds-1与ds-3两矮秆突变位点对株高的影响发现,DS-3(Bna C07.RGA)对茎秆伸长的调控力要弱于DS-1(Bna A06.RGA)。3.矮秆基因DS-4的精细定位矮秆突变体ds-4幼苗期叶片皱缩、向下卷曲,植株匍匐生长,成熟期植株矮小。此外,ds-4的种子萌发率较低,下胚轴变短明显,开花前期茎顶端表现出轻微的正向地性,但暗形态建成表现正常。将矮秆突变体ds-4和野生型ZY821杂交,比较发现,F1的株高远低于中亲值,更接近矮秆亲本ds-4;F2和BC1群体植株可以明显地划为矮秆类型和正常类型,而且矮秆类型和正常类型的分离比分别符合3:1和1:1。BSA分析将目标基因DS-4定位于油菜C05染色体介于In Del标记ID-147与ID-162之间25.6 c M的区间内。随后,基于双亲重测序的数据在目标区间开发了4个连锁的CAPS标记,利用这些标记从F2群体高秆表型的植株中筛选交换单株,进而将DS-4定位在SNP2CAPS-1和SNP2CAPS-4之间4.1 M的物理区间。随后,在目标区间内开发了多个SNP标记,利用SNPseq?分型技术筛选BC1F2分离群体中在SNP2CAPS-4和SNP2CAPS-39之间的交换单株。最终,将DS-4锁定在SNP32和SNP40之间,对应于甘蓝型油菜“Darmor-bzh”基因组C05染色体上约为475 kb的区间内。
二、水稻和芦苇杂交获得可喜成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稻和芦苇杂交获得可喜成果(论文提纲范文)
(2)圆明园现状植被调查与九州景区植物原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圆明园作为遗址公园的重要性 |
1.1.2 圆明园植物景观的重要性 |
1.1.3 圆明园植物景观现状不容乐观 |
1.1.4 圆明园植物景观亟待调查研究 |
1.1.5 重点研究九州景区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遗址公园植物景观的相关研究 |
1.2.2 圆明园植物景观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技术路线 |
2 圆明园盛期植物景观考据 |
2.1 相关研究史料 |
2.1.1 文档资料 |
2.1.2 图档资料 |
2.2 文档资料考据 |
2.2.1 内工则例考据 |
2.2.2 御制诗文考据 |
2.3 图档资料考据 |
2.3.1 圆明园四十景图考据 |
2.3.2 圆明园样式房图考据 |
2.3.3 清宫圆明园图档考据 |
2.4 图文考据小结 |
3 圆明园现状植被调查 |
3.1 全园普查 |
3.2 九州详查 |
3.2.1 九州全景区物种调查 |
3.2.2 各次级景区物种调查 |
3.2.3 遗址内乔木调查 |
3.2.4 乔木生长势调查 |
4 圆明园植物原真性评价 |
4.1 全园植物原真性 |
4.2 九州植物原真性 |
4.2.1 植物种类原真性 |
4.2.2 植物景观原真性 |
5 结论与建议 |
5.1 圆明园盛期植物总结 |
5.2 圆明园现状植被调查 |
5.3 圆明园植物景观原真性评估 |
5.4 圆明园植物景观规划建议 |
5.4.1 遗址保护层面 |
5.4.2 遗址安全层面 |
5.4.3 植物景观层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圆明园工程则例·花果树木价值》清单抄本 |
附录B 圆明园御制诗中的植物统计表 |
附录C 《圆明园四十景》植物考据表 |
附录D 《雍正十二月行乐图轴》及《清院画十二月令图》植物考据表 |
附录E 圆明园盛期植物材料表 |
附录F 2019年圆明园植被调查名录 |
附录G 九州景区植物种类调查表 |
附录H 九州景区威胁遗址乔木统计 |
附录I 九州景区死亡或濒死乔木统计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3)广西火力楠种质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种质多样性研究 |
1.3.1 种质多样性研究的意义 |
1.3.2 种质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
1.4 火力楠的研究进展 |
1.4.1 生物学特性与适生环境 |
1.4.2 繁殖技术 |
1.4.3 造林技术 |
1.4.4 主要用途 |
1.5 研究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火力楠天然居群亲本表型、种子表型和萌发特征变异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亲本干形 |
2.2.2 亲本叶片 |
2.2.3 种子 |
2.2.4 种子萌发 |
2.3 小结 |
第三章 火力楠天然居群子代苗木生长变异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苗木移植成活率 |
3.2.2 苗木高度 |
3.2.3 苗木地径 |
3.2.4 超级苗数量 |
3.2.5 苗木生长性状多样性 |
3.3 小结 |
第四章 火力楠天然居群子代苗木生理特性变异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净光合速率 |
4.2.2 气孔导度 |
4.2.3 胞间CO_2浓度 |
4.2.4 蒸腾耗水速率 |
4.2.5 叶绿素含量 |
4.2.6 气孔密度 |
4.2.7 苗木生理特性多样性 |
4.3 小结 |
第五章 火力楠天然居群子代苗木抗虫性变异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受害虫为害苗木数量 |
5.2.2 苗木发生害虫数量 |
5.2.3 苗木抗虫性多样性 |
5.3 小结 |
第六章 火力楠天然居群性状综合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材料 |
6.1.2 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性状间相关性 |
6.2.2 性状与地理因子相关性 |
6.2.3 性状主成分分析 |
6.3 小结 |
第七章 火力楠天然居群种质AFLP多样性分析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材料 |
7.1.2 方法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AFLP扩增片段多态性 |
7.2.2 火力楠天然居群遗传多样性 |
7.2.3 火力楠天然居群遗传结构 |
7.3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讨论 |
第九章 创新点与研究展望 |
9.1 创新点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部分样本采集及实验附图 |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4)新疆碱蓬根际耐盐促生菌的筛选及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新疆土壤盐渍化现状 |
1.1.1 新疆盐渍化改良措施 |
1.2 新疆盐生植物的类型及分布 |
1.3 高通量测序分析 |
1.3.1 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方法及进展 |
1.3.2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环境微生物中的应用 |
1.4 PGPR研究现状 |
1.4.1 PGPR定义及种类 |
1.4.2 PGPR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3 PGPR的作用机制研究 |
1.4.4 PGPR调控植物相关基因的表达 |
1.5 目的和意义 |
1.6 研究内容 |
1.7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8 创新点 |
1.9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高通量测序分析碱蓬根际细菌古菌多样性 |
2.1 试验材料 |
2.1.1 样品采集及处理 |
2.2 试验方法 |
2.2.1 土壤盐渍化程度等级评估 |
2.2.2 高通量测序流程 |
2.2.3 生物信息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土壤盐度检测结果 |
2.3.2 测序水平及样本统计结果 |
2.3.3 土壤样本中细菌古菌Alpha多样性分析 |
2.3.4 不同样本间细菌古菌群落的Beta多样性分析 |
2.3.5 环境因子与碱蓬根际细菌古菌菌群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
2.3.6 不同盐渍化水平下两种碱蓬根际细菌古菌群落结构的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碱蓬根际耐盐促生菌的筛选及鉴定 |
3.1 试验材料 |
3.1.1 试验材料及仪器 |
3.2 试验方法 |
3.2.1 耐盐菌的分离、纯化 |
3.2.2 菌株的形态学观察 |
3.2.3 “三级筛选体系”筛选耐盐促生菌 |
3.2.4 数据处理 |
3.2.5 耐盐促生菌的分子鉴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碱蓬根际耐盐菌株的筛选 |
3.3.2 “三级筛选体系”筛选耐盐促生菌结果 |
3.3.3 耐盐促生菌的系统发育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5)嫁接提高桑树耐盐性的光合生理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的背景与意义 |
1.2 盐胁迫对植物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 |
1.2.1 盐碱土的分类 |
1.2.2 盐胁迫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1.2.3 盐胁迫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
1.2.4 桑树研究进展 |
1.3 植物嫁接及其理论基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及处理 |
2.1.1 嫁接桑树的获得 |
2.1.2 嫁接桑的培育和处理 |
2.2 试验项目和方法 |
2.2.1 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重的测定 |
2.2.2 根系和叶片钠和钾含量的测定 |
2.2.3 根系活力和叶片含水率的测定 |
2.2.4 叶片氮和磷含量的测定 |
2.2.5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 |
2.2.6 叶片活性氧含量的测定 |
2.3 数据处理和统计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地上部和地下部的鲜重干重 |
3.2 根系和叶片钠和钾含量 |
3.3 根系活力和叶片含水率 |
3.4 叶片氮和磷含量 |
3.5 盐胁迫下桑树自根苗和嫁接苗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 |
3.5.1 OJIP曲线 |
3.5.2 PS Ⅱ光化学活性 |
3.5.3 PS Ⅱ受体侧电子传递能力 |
3.5.4 PS Ⅱ供体侧电子传递能力 |
3.5.5 PS Ⅱ能量分配参数 |
3.5.6 PS Ⅱ单位反应中心能量分配参数 |
3.5.7 叶绿素荧光参数 |
3.6 叶片活性氧含量及膜质过氧化程度 |
4 讨论 |
4.1 嫁接可以降低盐胁迫下桑树嫁接苗桑树Na~+的吸收和向叶片的转运 |
4.2 嫁接可以缓解盐胁迫对桑树嫁接苗根系的伤害,促进桑树氮磷钾等养分和水分的吸收 |
4.3 嫁接可以缓解盐胁迫下桑树叶片PSⅡ光抑制,减轻活性氧伤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6)洞庭湖区环境治理与保护研究(1949-201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研究动态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五、本文中使用的几个概念的说明 |
第一章 洞庭湖区环境治理的社会背景 |
第一节 1949年前洞庭湖区环境变迁的回顾 |
一、晚清洞庭湖区环境变迁 |
二、民国时期洞庭湖区环境变迁 |
第二节 自然条件与1949年以来洞庭湖区的环境变迁 |
一、气候与洞庭湖区环境变迁 |
二、长江与洞庭湖区环境变迁 |
三、四水水系与洞庭湖区环境变迁 |
第三节 人类经济活动与1949年以来洞庭湖的环境变迁 |
一、发展战略与洞庭湖环境变迁 |
二、人口与洞庭湖区的环境变迁 |
三、农业生产与洞庭湖区的环境变迁 |
第二章 水患、围湖造田与洞庭湖区环境治理(1949-1978) |
第一节 政府对洞庭湖区的认识、规划和治理 |
第二节 水患危机与洞庭湖环境保护 |
一、洞庭湖区水患危机 |
二、洞庭湖区的水利建设 |
第三节 疫病危机与洞庭湖区环境治理 |
一、洞庭湖区的疫病危害 |
二、疫病防治与环境保护 |
第四节 围湖造田工程与洞庭湖区环境恶化 |
一、持续不断的围湖造田运动 |
二、围湖造田对洞庭湖区环境的破坏 |
第五节 洞庭湖区环境治理的绩效 |
一、洞庭湖环境的局部改善 |
二、洞庭湖区环境存在严重隐患 |
第三章 工业化进程与洞庭湖区环境保护(1979-1999)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与洞庭湖区经济的发展 |
一、洞庭湖区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 |
二、生产责任制实施后农业的大发展 |
三、工农业发展导致的环境危机 |
第二节 环保意识的觉醒与洞庭湖区环保机构的建立 |
一、政府环保意识的觉醒 |
二、洞庭湖区政府环保机构的建立 |
三、政府环保政策与法律的制定与实施 |
四、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的建立 |
第三节 洞庭湖区水污染的治理 |
一、洞庭湖区水污染的源头 |
二、污水的治理 |
第四节 洞庭湖区面积继续缩小与环境保护 |
一、洞庭湖区面积急剧缩小导致的环境问题 |
二、洞庭湖区的环境治理工程 |
第五节 洞庭湖区环境保护绩效 |
一、洞庭湖区治理工程取得一定成效 |
二、环境危机比较严重 |
第四章 生态理念下洞庭湖区的环境保护与修复(2000-2016) |
第一节 新时期洞庭湖区环境危机日趋严峻 |
一、洞庭湖区水土流失严重 |
二、血防压力加大 |
三、水质污染加剧 |
四、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 |
第二节 国家生态文明战略的确立 |
一、洪水频发引发政府对洞庭湖区生态系统的反思 |
二、政府生态文明战略的确立 |
三、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 |
第三节 政府修复洞庭湖区环境的主要措施 |
一、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 |
二、造纸企业污染治理工程 |
三、洞庭湖综合治理工程 |
第四节 社会各界与洞庭湖区的环境保护 |
一、社会各界对洞庭湖区生态环境修复的讨论 |
二、社会环保团体的快速增加 |
三、社会各界开展的环保活动 |
第五节 洞庭湖区环境保护的绩效 |
一、洞庭湖区环境恶化的趋势开始得到扭转 |
二、形势依然严峻 |
第五章 评价 |
第一节 从鄱阳湖治理看洞庭湖区的环境保护问题 |
一、鄱阳湖治理的历程与主要经验 |
二、从鄱阳湖治理看洞庭湖环境保护的绩效 |
第二节 1949年以来洞庭湖区环境保护的特点 |
一、政府是洞庭湖区环境保护的主体 |
二、从强制性制度变迁到社会共识的形成 |
第三节 洞庭湖区环境保护的经验与教训 |
一、主要经验 |
二、主要教训 |
结语: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新疆野生巴尔喀什蘑菇驯化栽培与漆酶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新疆地貌与真菌分布 |
1.2 食用菌遗传多样性及其研究方法 |
1.2.1 形态学标记 |
1.2.2 蛋白质分子标记 |
1.2.3 DNA 分子标记 |
1.2.4 DNA 测序技术的分子标记及其在大型真菌分子鉴定中的应用 |
1.3 食用菌的驯化栽培 |
1.3.1 食用菌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 |
1.3.2 食用菌对营养条件的适应性 |
1.3.3 食用菌培养基优化 |
1.4 漆酶及理化特性研究 |
1.4.1 漆酶的来源与种类 |
1.4.2 真菌漆酶结构特点与催化机理 |
1.4.3 真菌漆酶分离与纯化 |
1.4.4 漆酶的酶学理化特性 |
1.4.5 漆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
1.4.6 真菌漆酶的诱导 |
1.4.7 真菌漆酶的应用研究 |
1.5 新疆野生巴尔喀什蘑菇研究现状 |
1.5.1 野生巴尔喀什蘑菇分类地位 |
1.5.2 野生巴尔喀什蘑菇栽培驯化研究基础 |
1.5.3 野生巴尔喀什蘑菇活性成分研究 |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新疆沙生大型真菌的采集与分类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的收集与环境 |
2.2.2 研究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4 讨论与小结 |
第三章 野生巴尔喀什蘑菇分离菌株的形态与分子鉴定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供试菌株 |
3.2.2 培养基 |
3.2.3 试剂及配制 |
3.2.4 菌种分离 |
3.2.5 巴尔喀什蘑菇总 DNA 的提取 |
3.2.6 碱裂解法提取质粒 |
3.2.7 ITS 区扩增及克隆测序 |
3.2.8 系统分析与发育树构建 |
3.3 试验结果 |
3.3.1 野生巴尔喀什蘑菇纯菌丝的获得 |
3.3.2 DNA 序列测试分析结果 |
3.3.3 ITS 序列分析 |
3.3.4 系统发育树分析 |
3.4 讨论与小结 |
第四章 野生巴尔喀什蘑菇菌丝体生物学特性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低温处理对巴尔喀什蘑菇菌丝萌发的影响 |
4.2.2 NaCl 对巴尔喀什蘑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
4.2.3 pH 对巴尔喀什蘑菇菌丝生长影响 |
4.2.4 碳源对巴尔喀什蘑菇菌丝生长影响 |
4.2.5 氮源对巴尔喀什蘑菇菌丝生长影响 |
4.2.6 温度对巴尔喀什蘑菇菌丝生长影响 |
4.2.7 响应面试验 |
4.3 结果分析 |
4.3.1 低温处理麦粒菌种对其萌发的影响 |
4.3.2 NaCl 对巴尔喀什蘑菇菌丝生长影响 |
4.3.3 pH 对巴尔喀什蘑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
4.3.4 碳源对巴尔喀什蘑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
4.3.5 氮源对巴尔喀什蘑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
4.3.6 温度对巴尔喀什蘑菇菌落生长的影响 |
4.3.7 Box-Behnken 设计实验 |
4.4 讨论与小结 |
第五章 野生巴尔喀什蘑菇的驯化栽培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3. 试验方法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巴尔喀什蘑菇菌丝在培养料上的生长 |
5.4.2 袋栽出菇 |
5.5 讨论与小结 |
第六章 响应面法优化巴尔喀什蘑菇产漆酶的培养条件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材料 |
6.1.2 试验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静止培养与震荡培养菌丝产漆酶时间曲线 |
6.2.2 响应面分析实验 |
6.3 讨论与小结 |
第七章 巴尔喀什蘑菇子实体漆酶纯化与生化特性研究 |
7.1 引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层析柱和蛋白纯化系统 |
7.2.2 漆酶底物 |
7.2.3 实验室常用染料 |
7.3 实验方法 |
7.3.1 酶活测定 |
7.3.2 巴尔喀什蘑菇子实体漆酶的纯化 |
7.3.3 巴尔喀什蘑菇漆酶的 SDS-PAGE 纯度检测 |
7.3.4 漆酶蛋白质的 N 端测序 |
7.4 巴尔喀什蘑菇子实体漆酶的理化性质 |
7.4.1 巴尔喀什蘑菇子实体漆酶底物特异性分析 |
7.4.2 巴尔喀什蘑菇子实体漆酶动力学常数测定 |
7.4.3 最适反应 pH 的测定 |
7.4.4 最适反应温度的测定 |
7.4.5 金属离子对漆酶的影响 |
7.4.6 巴尔喀什蘑菇子实体漆酶对染料的降解 |
7.4.7 巴尔喀什蘑菇子实体漆酶对孔雀绿的解毒作用 |
7.5 结果与分析 |
7.5.1 巴尔喀什蘑菇子实体漆酶分离纯化的结果 |
7.5.2 巴尔喀什蘑菇漆酶分离纯化效率 |
7.5.3 巴尔喀什蘑菇子实体漆酶的理化性质 |
7.5.4 巴尔喀什蘑菇子实体漆酶对孔雀绿的解毒作用 |
7.6 讨论: |
第八章 结论 |
8.1 结论 |
8.2 下一步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两个HAK/KUP/KT成员的钾转运功能及耐盐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钾离子转运载体HAK/KUP/KT家族参与植物耐盐性的研究进展 |
1.盐胁迫造成植物细胞低钾环境的机制 |
2.HAK/KUP/KT转运载体家族成员的分布及在盐胁迫下的功能 |
2.1 HAK/KUP/KT转运载体家族的分类与分布 |
2.2 HAK/KUP/KT载体家族定位及转运方向 |
2.3 HAK/KUP/KT转运载体家族的功能及参与植物对盐胁迫的响应 |
3.HAK/KUP/KT转运载体家族的分子调控机制 |
4.结论与展望 |
第二部分 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及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2.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3.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第三部分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拟南芥AtKUP12钾转运及耐盐功能分析 |
1.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方法 |
2.结果 |
2.1 转基因拟南芥atkup12-AtKUP12纯系的筛选 |
2.2 AtKUP12恢复突变拟南芥植株的分子检测 |
2.3 低钾胁迫对AtKUP12恢复突变拟南芥的影响 |
2.4 盐胁迫对AtKUP12恢复突变拟南芥的影响 |
2.5 酵母重组载体pYES2-AtKUP12的构建 |
3.讨论 |
第二章 盐穗木HcKUP12钾转运及耐盐功能鉴定 |
1.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方法 |
2.结果与分析 |
2.1 转基因拟南芥纯系的筛选 |
2.2 低钾胁迫对异源表达盐穗木HcKUP12基因拟南芥的影响 |
2.3 盐胁迫对异源表达盐穗木HcKUP12基因拟南芥的影响 |
2.4 酵母重组载体pYES2-HcKUP12的构建 |
3.讨论 |
第四部分 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五部分 附录 |
1.基本培养基的配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近代西人眼中的台湾(1865-189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大陆学界的有关研究 |
(二) 台港澳学界的有关研究 |
(三) 西方及日本学界的研究 |
三、概念的界定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近代西人来台背景及其职业 |
第一节 近代来台西人所处的时代背景 |
1.1.1 十九世纪中叶的台湾 |
1.1.2 大航海时代与十九世纪的西方 |
第二节 近代赴台西人的职业 |
第二章 西人“台湾印象”的建构方式 |
第一节 实证主义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方法在历史记述中的实践 |
2.1.1 社会学理论及其在西人述台中的作用 |
2.1.2 人类学理论及方法在西人印象形成中的作用 |
第二节 功能主义与东方学 |
2.2.1 功能主义理论的基本概念与实际运用 |
2.2.2 东方主义理论及其对西人“台湾印象”的影响 |
第三章 西人眼中的“台湾印象”(上) |
第一节 地理景观与风物特产 |
3.1.1 对台湾的地质学考量 |
3.1.2 对台湾本岛的描述 |
3.1.3 对澎湖地区的描述 |
3.1.4 台湾的植物 |
3.1.5 台湾的动物 |
3.1.6 台湾的矿产资源 |
第二节 历史变迁与城镇面貌 |
3.2.1 台湾的历史沿革 |
3.2.2 近代台湾的城镇面貌 |
3.2.3 近代台湾原住民地区面貌 |
第三节 “二元”的社会构成与民众的日常生活 |
3.3.1 西人的对台人种学理论 |
3.3.2 西人眼中的台湾先住民形象 |
3.3.3 近代西人眼中的汉人形象 |
第四章 西人眼中的“台湾印象”(中) |
第一节 台湾文化与台湾社会 |
4.1.1 台湾医疗 |
4.1.2 台湾音乐 |
4.1.3 台湾教育 |
4.1.4 台湾方志及游记 |
第二节 台湾的宗教与民间信仰 |
4.2.1 在台汉人的宗教观 |
4.2.2 台湾原住民的宗教观 |
4.2.3 近代天主教在台传教活动 |
4.2.4 近代基督新教在台传教活动 |
4.2.5 风水迷信 |
第五章 西人眼中的“台湾印象”(下) |
第一节 中西比较视野下的樟脑战争 |
第二节 牡丹社事件与台湾社会的转型 |
第三节 法军侵台与西人眼中的战时台湾 |
第六章 西人“台湾印象”形成原因探析 |
第一节 赴台西人的教育背景与知识结构 |
第二节 “文化优越论”与西方中心观 |
第三节 基督教义与潜意识中的“救世”心态 |
第四节 文化适应与文化认同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甘蓝型油菜矮秆基因定位、克隆及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文献综述 |
1.1 油菜研究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
1.2 油菜株高与其菜籽产量和生物学产量密切相关 |
1.3 作物矮秆突变体的遗传研究和应用现状 |
1.3.1 水稻矮秆突变体的遗传研究和应用 |
1.3.2 小麦矮秆突变体的遗传研究和应用 |
1.3.3 甘蓝型油菜矮秆突变体的遗传研究以及矮化育种中的探索 |
1.4 甘蓝型油菜矮秆基因的定位克隆研究进展 |
1.5 甘蓝型油菜及其祖先种与拟南芥基因组的比较研究 |
1.6 植物矮秆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和矮化机理研究 |
1.6.1 赤霉素与植物矮化 |
1.6.1.1 赤霉素的合成代谢与植物株矮化 |
1.6.1.2 赤霉素的信号传递与植物矮化 |
1.6.1.2.1 赤霉素信号传导 |
1.6.1.2.2 GA受体状态与植物矮化 |
1.6.1.2.3 DELLA蛋白状态与植物矮化 |
1.6.2 生长素信号转导与植物矮化 |
1.6.3 其他与株高相关因子 |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甘蓝型油菜矮秆基因DS-3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及来源 |
2.2.2 下胚轴的伸长与测量试验 |
2.2.3 群体构建以及性状调查 |
2.2.4 目标基因DS-3 的遗传定位 |
2.2.4.1 DNA的提取和基因池的构建 |
2.2.4.2 连锁SSR标记的筛选和开发 |
2.2.4.3 连锁图谱的构建以及比较作图 |
2.2.5 候选基因的比较测序 |
2.2.5.1 编码序列的扩增 |
2.2.5.2 DNA片段的回收与TA克隆 |
2.2.5.3 感受态的电击转化 |
2.2.5.4 质粒的提取、检测及测序 |
2.2.6 候选基因的转化验证 |
2.2.6.1 转化载体的构建 |
2.2.6.2 拟南芥的遗传转化 |
2.2.6.3 阳性植株的筛选和鉴定 |
2.2.7 RGA基因家族分析 |
2.2.7.1 RGA基因序列比对和亲缘关系分析 |
2.2.7.2 总RNA的提取和cDNA的合成 |
2.2.7.3 BnaRGAs的表达分析 |
2.2.8 位点特异性dCAPS标记的开发及多态性检测 |
2.2.9 BnaC07.RGA与BnaA06.RGA位点互作分析 |
2.2.10 酵母双杂交 |
2.2.10.1 酵母双杂交载体构建 |
2.2.10.2 酿酒酵母感受态细胞的制备(LiAc Method) |
2.2.10.3 酵母菌的转化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甘蓝型油菜矮秆突变体ds-3 矮秆性状的鉴定 |
2.3.2 突变体ds-3 矮秆性状的遗传分析 |
2.3.3 DS-3 基因的定位 |
2.3.3.1 DS-3 连锁标记的筛选 |
2.3.3.2 DS-3 目标区间连锁图的构建和比较作图 |
2.3.4 DS-3 候选基因的克隆和比较测序 |
2.3.4.1 DS-3 候选基因的克隆和测序 |
2.3.5 BnaC07.rga-ds转化野生型拟南芥 |
2.3.6 白菜、甘蓝及甘蓝型油菜RGA基因家族成员分析 |
2.3.6.1 白菜、甘蓝及甘蓝型油菜种RGA基因的拷贝数和亲缘关系 |
2.3.6.2 BnaRGAs的表达分析以及其功能发挥与GA的关系 |
2.3.7 DS-3 对株高的调控力弱于DS-1 |
2.4 讨论 |
2.4.1 矮秆突变体ds-3 在油菜杂交育种中的应用价值 |
2.4.2 VHYNP基序中的P残基对于GA介导的DELLA蛋白降解的重要性 |
2.4.3 油菜RGA功能的冗余和潜在的分化 |
2.4.4 油菜RGA作为创制优良矮秆资源靶点的可操作性 |
3 甘蓝型油菜矮秆基因DS-4 的精细定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及来源 |
3.2.2 群体构建以及性状调查 |
3.2.3 目标基因DS-4 的遗传定位 |
3.2.3.1 DNA的提取和基因池的构建 |
3.2.3.2 连锁InDel标记的筛选 |
3.2.3.3 目标基因遗传连锁图的构建 |
3.2.4 目标区域InDel标记和SNP标记的开发 |
3.2.4.1 重测序样品准备 |
3.2.4.2 测序文库的构建 |
3.2.4.3 InDel、SNP变异位点的鉴定,引物设计和基因型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甘蓝型油菜矮秆突变体ds-4 表型鉴定 |
3.3.2 突变体ds-4 矮秆性状的遗传分析 |
3.3.3 DS-4 的初级定位 |
3.3.4 DS-4 的精细定位 |
3.3.4.1 目标区间SNP2CAPS标记开发及其基因型分析 |
3.3.4.2 目标区间SNP位点基因型分析 |
3.4 讨论 |
3.4.1 ds-4 研究的意义 |
3.4.2 高通量测序加速基因图位克隆的进程 |
3.4.3 作图亲本于目标基因图位克隆的重要性 |
3.4.4 ds-4 矮化机理的探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
附录Ⅱ |
附录Ⅲ |
个人简介 |
发表文章 |
致谢 |
四、水稻和芦苇杂交获得可喜成果(论文参考文献)
- [1]在高中生物学课程中渗透家国情怀教育的实践研究 ——以四川省泸县第二中学为例[D]. 朱敏. 西南大学, 2021
- [2]圆明园现状植被调查与九州景区植物原真性研究[D]. 林舒琪.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3]广西火力楠种质多样性研究[D]. 梁一萍.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
- [4]新疆碱蓬根际耐盐促生菌的筛选及鉴定[D]. 王琦琦. 石河子大学, 2019(01)
- [5]嫁接提高桑树耐盐性的光合生理功能研究[D]. 张书博.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6]洞庭湖区环境治理与保护研究(1949-2016)[D]. 曾文. 湖南师范大学, 2018(11)
- [7]新疆野生巴尔喀什蘑菇驯化栽培与漆酶活性研究[D]. 郝敬喆. 中国农业大学, 2019(02)
- [8]两个HAK/KUP/KT成员的钾转运功能及耐盐性分析[D]. 游西龙. 新疆大学, 2018(01)
- [9]近代西人眼中的台湾(1865-1895)[D]. 卞梁.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10]甘蓝型油菜矮秆基因定位、克隆及功能分析[D]. 赵波. 华中农业大学, 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