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震序列的地震烈度

强震序列的地震烈度

一、强震序列的地震烈度(论文文献综述)

吴开统,焦远碧,郑大林,杨满栋[1](1987)在《强震序列对工程建设的影响》文中提出本文讨论一次大震或强震序列发生以后,由于存在发生强余震和晚期强余震的危险,因此在余震区及其附近进行城市居民区迁址或重要工程建设时,应该考虑强震序列影响的必要性,并以历史资料和近年发生的地震事件为例,说明它们的危害性。文中以唐山地震序列作为典型震例,分析和研究大震后强余震在时间与空间上的演变特点,今后发生晚期强余震的可能性以及该区在工程建设中需注意的问题。

吴开统,梁鸿光[2](1983)在《强震序列的地震烈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讨论了地震序列中前震、主震和余震的烈度。在大震以后余震不断发生的情况下,震源区的岩层介质逐渐破碎,对地震波传播的吸收影响加大。同样震级的强余震的烈度,将由于发生的时间次序和空间位置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前震与主震的烈度,因震源区和地表介质基本完整而看不出有此种影响。 文中还提出要注意和区分早期强余震烈度对主震烈度的影响。

梁昌健[3](2019)在《四川九寨沟Ms7.0级地震的发震构造及成因机制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46秒,四川省北部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九寨沟地震是近十几年来在巴颜喀拉块体东缘活动构造带发生的第三次大地震,其余两次分别为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和2013年芦山7.0级地震。野外调查未发现明显的同震地表破裂,从而对于九寨沟地震的发震断层和成因机制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本文基于野外调查,综合分析InSAR技术获取的同震形变场和发震断裂几何参数、遥感数据、同震滑坡分布数据、历史地震数据,以及前人资料,对九寨沟地震的发震断层和成因机制进行了研究。主要得到以下几点认识:1.基于Sentine-l雷达影像数据,使用D-InSAR技术获取了2017年九寨沟7.0级地震的同震形变场,并对断层滑动分布进行了反演,结果表明:(1)LOS向最大抬升量为15.2 cm,最大沉降量为21.0 cm;(2)此次地震最大滑动量1.06 m,地震矩释放总量约为6.82×1018Nm,矩震级为Mw6.46;(3)九寨沟地震发震断层为虎牙断裂北段的延伸断裂。2.通过结合野外地质调查和遥感解译综合分析了九寨沟地震同震滑坡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震区内存在两处同震滑坡密集发育区,其滑坡分布特征与发震断裂的展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九寨沟地震同震滑坡的分布具有明显的断层效应,包括距离效应、方向和坡度效应、烈度效应。3.综合分析历史地震资料、地球物理资料、InSAR反演结果、虎牙断裂特征和巴颜喀拉块体的运动学特征,本文认为此次九寨沟地震的发生跟3种孕震条件相关,分别为:(1)虎牙断裂北段为未发生破裂的断层段(地震空区),即存在发生大地震的背景条件;(2)虎牙断裂具有较高的倾角,为左旋走滑断裂,这是孕育九寨沟地震的断层条件;(3)下地壳流为孕育九寨沟地震的动力条件。在下地壳流的驱动下,巴颜喀拉块体和华南块体相互作用,使巴颜喀拉块体东北角向北东方向挤出,此过程中受到秦岭的阻挡,使虎牙断裂成为应力集中区。

李保昆,刁桂苓,徐锡伟,万永革,冯向东,邹立晔,苗春兰[4](2015)在《1950年西藏察隅M8.6强震序列震源参数复核》文中研究说明1950年8月15日西藏察隅发生M8.6巨大地震.我们利用收集到的全球239个台站的P波资料,利用我国国家测震台网的常规定位方法和模型,对察隅M8.6强震序列进行了重新定位,并在此基础上重新计算了震源机制解.重定位后的结果表明,察隅M8.6强震序列显示出不同时段的震中分区分布特征:第1阶段是前震,1950年2月23日在墨脱北部雅鲁藏布江大拐弯的顶部发生;第2阶段是1950年8月15日─1950年8月18日,发生主震和之后3天内的余震,都分布在察隅附近,并且这些震中呈北西条带分布;第3阶段的余震是1950年8月22日─1950年9月13日,它们扩展到南部的印度和缅甸地区;第4阶段的余震是1950年9月30日─1951年4月15日,发生在西部的墨脱、错那等地.这四个分区的关联特点为顺时针旋移.重新计算后的震源机制解显示出:主震的NWW走向的节面与主震后2区内余震震中的NWW分布方向一致;序列中所有的压应力轴P和张应力轴T,都接近于水平向,其倾伏角大都小于20°;察隅主震和2区内余震的压应力轴P为近南北向,张应力轴T为近东西向;但3区和4区余震的P轴为近东西向,T轴为近南北向.反映出该强震序列中余震震源机制解的差异比较大.

张煜敏[5](2008)在《考虑强震序列作用的连梁装置分析研究》文中指出当桥梁结构遭遇罕遇或超预期地震作用时,连梁装置是防落梁系统中的最终安全保护措施。本文结合国内外已有连梁装置的相关设计标准,对设置拉索式连梁装置的结构进行罕遇地震及强震序列激励下的动力时程分析。经分析计算,得出连梁装置的受力及防落梁效果随其拉索长度、设计位移量的变化规律,得到本文算例对应的最优连梁装置。针对不能满足罕遇地震激励下桥梁抗震需求的1.5倍恒载反力法,提出连梁装置的设计承载力在罕遇地震激励时为3倍恒载反力法。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结构中,连梁装置不但能起到防落梁效果,亦会增大结构的整体性、提高结构的抗推刚度。强震序列作用下,经合理设计的连梁装置在整个强震序列激励过程中均起到防落梁及提高结构整体性的作用,对有损结构提供最终安全保障。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将对连梁装置的设计、应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余厚云[6](2020)在《川滇地区破坏性地震的震源动力学过程及强地面运动模拟与震害评估》文中研究表明在实际地震动力学破裂过程模拟中,区域背景应力场和断层几何等因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川滇块体位于青藏高原的东缘,区域构造应力场多变,块体边界断裂带几何复杂。同时,边界断裂带的构造活跃,断裂上发生的地震破坏性强、频度高,给断裂周边区域带来严重的威胁。首先,本文选取了川滇块体边界上两个代表性地震,1970年通海地震和1833年嵩明地震,使用曲线网格有限差分法对它们的动力学破裂和波场传播过程进行模拟,以期加深对这两个地震破裂过程的认识和对研究区的地震危险性分析及震害评估提供科学的支持。另外,本文选取了发生在川滇块体东边界和北边界上的其它8个历史破坏性地震,对它们进行自发动力学破裂模拟,用来研究这些地震在对应断层面上的破裂过程。在通海地震模拟中,采用了非平面的断层几何和非均匀的介质速度结构。我们用5°的间隔测试了区域最大主压应力场方向,也模拟了不同地表几何的垂直断层模型和不同倾向的断层模型。此外,我们还提出一些可能解释通海地震发生时曲江断裂西北段保持不破裂的原因和通海盆地内烈度异常现象的原因。最后,我们在前述得到的合理的模拟参数基础上,给定三个不同的成核区位置模拟了一些未来可能发生在曲江断裂上的设定地震。我们的模拟结果显示,通海地震发震时区域最大主压应力场方向可能为N25°W;曲江断裂几何上不太可能在五街处或者峨山处存在跳跃断层;再者,曲江断裂在倾向上比较复杂,很有可能在西北段倾向于南西在东南段倾向于北东。我们的模拟结果同时也揭示出通海地震时曲江断裂西北段未破裂的原因可能为多种,包括区域应力方向旋转、曲江断裂西北段断层面上内聚力增加和断层缺失。另外,通海地震后通海盆地内的烈度异常现象可以用低速沉积盆地效应很好的解释,并能够通过数值模拟重现。曲江断裂上的设定地震模拟结果表明,当成核区位于峨山和五街时,不论是采用垂直曲江断裂模型还是复杂倾向的断层模型,破裂均可以传播到整个断层面上,因而对断层周边的区域造成严重的地震破坏威胁。然而,当我们将成核区放置于曲溪处时,虽然垂直断层模型的破裂可以传播到整个断层面上,但是复杂倾向断层模型的破裂被限制在破裂被触发的曲江断裂东南段上,不能向断层的西北段继续传播。尽管如此,这个模型造成的曲溪地区的震后灾害分布仍然值得重视和关注。在曲溪盆地的作用下,这个设定地震在盆地区域内造成的最大烈度可达Ⅷ度。在嵩明地震模拟中,我们采用非均匀的介质速度模型和两个非平面的小江西支断裂模型(连续断层模型和清水海跳跃断层模型),模拟了嵩明地震的自发破裂过程和波场传播过程。动力学破裂模拟得到的矩震级、断层地表破裂长度和断层地表位错与实际观测对比结果较好。其中连续断层模型模拟结果中断层地表位错分布与野外观测值符合较好,尤其是在位错量较大的海尾村北P2测点、南冲南100mP6测点和下李子箐南P8测点。然而,在一些位错量较小的测点符合不好,如龙街子北P3测点。清水海跳跃断层模型动力学模拟结果显示,断层地表位错不但在位错量大的测点符合良好,而且在位错量较小的测点符合得也很好。在小江西支断裂两个断层模型的模拟中,断裂的南部均出现了自由地表作用下的超剪切现象,推测为SV-P转换导致。此外,两个断层模型的破裂也都不能传播到小江西支断裂的阳宗海—澄江段的整个断层面,这很好的解释了嵩明地震发生后没有观测到该段断层的地表破裂。以上两个动力学模型对应的波场传播模拟结果均表明,嵩明地震释放的能量以水平方向为主,震中以南的破坏略大于震中以北区域的破坏,与文字记载推测得到的破坏分布符合较好。两模型得到的烈度分布均呈沙漏型,而推测烈度总体呈纺锤型。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有:一、断层几何、应力配置等模型参数的简化;二、模拟中未考虑介质衰减;三、模拟未能包含浅地表沉积层速度结构等。在川滇块体东边界和北边界的历史破坏性地震动力学破裂过程模拟中,我们首先构建每个地震的发震断层几何模型和速度结构模型,然后选取合适的应力状态参数和摩擦参数,最后给出每个地震断层面上的破裂过程和断层面上的滑动量分布。此外,我们还将模拟得到的破裂长度、断层位错等数据与观测数据进行对比。动力学模拟计算结果显示,7个川滇边界历史破坏性地震的破裂过程受发震断层几何的控制,如1500年宜良地震、1536年冕宁地震、1786年康定地震和1854年甘孜地震等。这些地震的破裂前锋在遇到断层转折处或走向变化较大的部分时,将被减速或者停止。另外,从动力学破裂模拟结果可以发现,有6个地震的破裂过程中出现了自由地表作用下的超剪切破裂现象。这些地震的破裂从成核区传出约40 km后出现超剪切破裂。这些超剪切破裂同样是由于断层面下方SV波在地表入射时转换成P波引起的应力加载导致。同时,我们认为对断层几何的简化可能促进了自由地表超剪切破裂现象的出现。最后,在这8个历史破坏性地震的动力学破裂模拟中使用的区域最大主压应力方位角从南到北大致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与实际主压应力方向分布规律一致。

吴开统,李文喜[7](1995)在《强余震的灾害评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极震区的烈度分布是由主震和大余震产生的。最重的地震灾区为余震区,其范围可由震级与地震区烈度的统计关系求得。在震级与震中烈度关系中,初期余震的烈度略高于主震,晚期强余震的烈度比主震的低。不同烈度对建筑物的损害程度可通过烈度与损失率曲线进行评估。强余震和后续强震的人口伤亡比主震轻。

汪建军,许才军[8](2017)在《2017年MW6.5九寨沟地震激发的同震库仑应力变化及其对周边断层的影响》文中指出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在我国四川省北部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了MW6.5左旋走滑型地震.该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块体东北缘,东昆仑断裂南东段的塔藏断裂、岷江断裂和虎牙断裂的交汇地带.包括此次地震,近年来在巴颜喀拉块体周缘已发生了九次6级以上强震,表明巴颜喀拉块体周缘主要活动断裂上的应力水平仍处于不断调整之中.本文采用库仑应力模型研究2017年MW6.5九寨沟地震激发的库仑应力变化、该地震与周边地震的应力触发关系以及强震对周边主要活动断裂的应力扰动.强震序列包括周边区域1536—1975年M≥6历史强震和1976—2017年的MW≥6 gCMT地震目录中的强震,共计32个.研究结果表明:(1)2017年MW6.5九寨沟地震激发的同震库仑应力变化仅在局部范围内超过0.1×105Pa,且75%的余震(~12.7天)受到该地震明显的同震应力触发作用,而其余25%的余震落在应力影区,采用最优破裂面可以进一步提高同震库仑应力变化与余震分布的空间相关性;(2)2008年MW7.9汶川地震对2017年MW6.5九寨沟地震的发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后者震源处激发的同震库仑应力变化为(0.026~0.263)×105Pa,震后黏弹性库仑应力变化为(0.010~0.032)×105Pa.该库仑应力的变化范围取决于汶川地震源断层参数和九寨沟地震接收断层参数.2013年MW6.6芦山地震对九寨沟地震的发生几乎没有影响(<0.001×105Pa);(3)1654年M8.0甘肃天水南地震对九寨沟地震的发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九寨沟地震震源处激发的同震库仑应力变化为(0.410~1.266)×105Pa,震后库仑应力变化为(0.147~0.490)×105Pa.1879年M8.0甘肃武都地震可能有比1654年M8.0甘肃天水南地震更强的应力触发作用,但也有可能对九寨沟地震的发生起到抑制作用.在选取的8个九寨沟地震接收断层面上,其中6个接收断层面上该地震所激发的同震库仑应力变化为(0.913~2.364)×105Pa,2个接收断层面上该地震所激发的同震库仑应力变化为(-1.326~-0.454)×105Pa;在4个接收断层面上震后库仑应力变化为(0.094~1.072)×105Pa,在另外4个接收断层面上震后库仑应力变化为(-1.593~-0.106)×105Pa.1933年四川叠溪地震对九寨沟地震的发生影响较弱,其所激发的同震库仑应力变化为(0.015~0.080)×105Pa,震后库仑应力变化为(-0.029~0.025)×105Pa;(4)九寨沟地震仅在其附近的岷江断裂北段、塔藏断裂和虎牙断裂南段造成较明显的同震库仑应力变化,其分别为0.09×105Pa、(0.14~2.03)×105Pa和0.25×105 Pa.而进一步顾及其余31个强震的库仑应力作用则发现,同震库仑应力增加非常显着的主要活动断裂分段为:岷江断裂北段南侧和岷江断裂南段的库仑应力变化分别升高5.6×105Pa和9.8×105Pa.鲜水河断裂北段南侧库仑应力升高23.0×105Pa,鲜水河断裂南段道孚—康定段的北侧库仑应力升高9.0×105Pa,而最南端库仑应力升高3.0×105Pa;龙门山断裂带中段的北侧库仑应力变化为(6.1~7.4)×105 Pa,中段库仑应力增加(2.1~11.5)×105Pa;西秦岭北缘断裂东段库仑应力变化为4.4×105 Pa;龙日坝断裂北段最北侧的库仑应力变化为2.0×105Pa;小金河断裂北段库仑应力变化为1.7×105Pa;安宁河断裂北段库仑应力变化为1.6×105Pa;(5)由于下地壳和上地幔的黏弹性松弛作用,所有强震在九寨沟地震震后20年造成的黏弹性库仑应力变化在鲜水河断裂、龙门山断裂中段、塔藏断裂以及秦岭南缘断裂西段比较显着,其分别为:(1.0~3.0)×105Pa、2.8×105Pa、(2.3~2.7)×105Pa和0.9×105Pa.但总体上黏弹性库仑应力变化没有改变各断裂上的同震库仑应力变化空间分布.总的库仑应力变化在鲜水河断裂北段南侧和南段的道孚至康定段北侧、龙门山断裂中段北侧、岷江断裂南段和北段南侧、虎牙断裂、塔藏断裂以及西秦岭北缘东段很显着(均超过4×105Pa).由于库仑应力明显升高可能预示着地震潜在危险性增强,因此这些断裂分段可能将来需要重点加以关注.

张庆云[9](2019)在《InSAR同震形变提取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大震发生后,如何快速获取同震形变和震源参数对服务抢险救灾决策意义重大。而雷达干涉测量技术能够克服恶劣的天气环境,为地震形变信息快速获取提供了有效途径。联合地震形变与地震参数(如断层参数、震源机制解等)的震情综合研判能更好确定救灾重点区域,从而有效降低震后人员伤亡及经济财产损失。目前,InSAR技术在地震学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地震同震形变场获取,而对于静态形变与地震动力学过程的联合分析较少。如何突破传统遥感技术静态观测局限性,使雷达干涉技术服务于地震动力学研究,实现大地测量学与地震学的交叉,更加高效、快速获取地震震情信息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InSAR技术,立足于地震应急的震害信息获取需求,主要研究了InSAR高精度形变场提取及其应用关键技术,包括:失相干恢复技术,地震三维形变场解算,基于InSAR形变场高精度断层滑动分布反演方法等。概述如下:(1)失相干是当前InSAR处理技术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形变场失相干容易导致极震区形变信息缺失。本论文分析了InSAR形变场失相干的不同成因,结合地震形变场的特殊空间形态,提出了一种顾及发震断层性质、形变场特征的非线性支持向量机失相干恢复流程和方法,克服Kriging插值缺少断层性质约束的不足,提高了失相干恢复的可靠性。(2)InSAR技术可直接获取视线向形变信息,其轨道姿态决定InSAR对南北向形变不敏感,因而对地震造成的地表立体形变观测维度有限。本论文引入最小二乘平差理论,基于InSAR技术进行高精度三维同震形变场解算,提升InSAR在南北向形变的观测精度。针对只有SAR数据情况,基于多种InSAR技术联合进行三维形变场解算;针对多源数据情况,对InSAR、GPS以及强震数据归一化处理,顾及形变、轨道误差对形变场影响建模定权,再用最小二乘方法获取高精度三维形变场。(3)当前InSAR在地震学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地表形变观测,而与地震深部响应过程相结合的研究较少,如何基于InSAR结果进一步探索地震深部构造与破裂过程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论文建立了InSAR地表形变场与GPS、强震观测等多源数据融合的发震断层运动模式反演方法,探讨了多源异构数据融合中的定权问题,并引入层次分析法给出合适的定权参数,基于改进的随机搜索粒子群优化算法,建立静态地表形变场与地震波观测数据的联合反演方法,获取断层滑动分布模型及震源机制解。并针对传统伪三维形变场(“视线向+方位向”分解)输入数据的误差会在震源滑动模型反演中不断积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真三维(垂直向+东西向+南北向)形变场约束的震源滑动反演改进方法,通过三维形变场约束获取高精度断层滑动分布模型,有效降低反演过程中模型参数的不确定度,提高反演结果的可靠性。(4)基于断层滑动分布反演结果,探索了同震库仑应力变化与余震的相关性;基于反演结果使用随机振动有限断层模型进行区域地震动模拟,并经强震台站数据验证和约束,产出了具有较高精度、细节清楚的烈度模拟图,克服传统仪器烈度获取面临的台站密度稀疏、空间分布细节特征不显着等局限,为震情信息的快速研判提供参考依据。

梅世蓉,薛艳,尹京苑[10](1999)在《唐山、邢台地震序列特征与三维速度结构的关系──兼论强震群型地震的预测问题》文中研究说明以唐山、邢台地震区的层析成像(ST)结果为基础,分析了两次强震序列特征与三维速度结构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①地壳内高速体、低速体的相间分布及尺度较大的高速块体的存在是孕育发生两次强震序列的共同基础;②壳内高速体、低速体的规模、深度及其内部的非均匀性是影响序列特征的重要因素;③唐山震区的高速体深度小于邢台震区,这是造成唐山地震序列的震源优势深度和震源最大深度小于邢台地震序列的主要原因;④宁河地震区的高速体较唐山-滦县地区高速体的深度大,是造成宁河地区最大震级及其震中烈度偏低的重要原因.这些结果对强震群型地震的主要地震及晚期强余震预测都有帮助

二、强震序列的地震烈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强震序列的地震烈度(论文提纲范文)

(3)四川九寨沟Ms7.0级地震的发震构造及成因机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九寨沟地震研究进展
        1.2.2 InSAR技术在地震形变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1.2.3 地震滑坡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 论文主要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构造概况
    2.2 巴颜喀拉块体及其地震活动性
    2.3 研究区主要断裂及其活动性
        2.3.1 岷江断裂
        2.3.2 虎牙断裂
        2.3.3 塔藏断裂
        2.3.4 龙门山断裂带
    小结
第3章 基于D-InSAR的九寨沟地震同震形变场及断层滑动分布反演
    3.1 九寨沟地震概况
    3.2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原理
        3.2.1 D-InSAR基本原理
        3.2.2 D-InSAR主要处理方法
    3.3 九寨沟地震同震形变场获取及分析
    3.4 九寨沟地震断层参数及滑动分布反演
    3.5 九寨沟地震发震构造分析
    小结
第4章 九寨沟地震同震滑坡的分布特征与断层效应分析
    4.1 九寨沟地震极震区同震滑坡发育特征
        4.1.1 日寨沟沿线同震滑坡发育特征
        4.1.2 树正—则查洼沟沿线同震滑坡发育特征
        4.1.3 上四寨村—干海子村沿线同震滑坡发育特征
    4.2 九寨沟地震同震滑坡的断层效应分析
        4.2.1 距离效应
        4.2.2 方向和坡度效应
        4.2.3 烈度效应
    小结
第5章 九寨沟地震成因机制分析
    5.1 九寨沟地震的发震断裂与虎牙断裂的关系
    5.2 九寨沟地震与虎牙断裂历史地震破裂空区的关系
    5.3 九寨沟地震与虎牙断裂活动特征的关系
    5.4 九寨沟地震与巴颜喀拉块体东北缘运动特征的关系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4)1950年西藏察隅M8.6强震序列震源参数复核(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2资料的选取
3对西藏察隅M8.6强震序列的重新定位
    3.1定位方法和模型的选取
    3.2重新定位后的地震参数及其时空分布特征
4重新测定震源机制解
5讨论和结论

(5)考虑强震序列作用的连梁装置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桥梁结构的地震损伤
        1.1.1 桥梁结构震害分析
        1.1.2 桥梁震害的经验教训
    1.2 国内外防落梁系统的技术发展概述
        1.2.1 国外防落梁系统的研究
        1.2.2 国内防落梁系统的研究
    1.3 强震序列的概念
    1.4 本文的研究背景及内容
        1.4.1 研究背景
        1.4.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防落梁系统在桥梁抗震设计中的应用
    2.1 桥梁抗震设防标准
        2.1.1 抗震设防目标与设防水准
        2.1.2 抗震设防水准的概率特征
        2.1.3 防落梁系统的抗震需求
    2.2 防落梁系统的构成及其功能
        2.2.1 防落梁系统的构成
        2.2.2 梁搁置长度
        2.2.3 限位装置
        2.2.4 连梁装置(落梁防止装置)
        2.2.5 防落梁系统各装置的抗震需求
    2.3 连梁装置
        2.3.1 连梁装置的类型
        2.3.2 连梁装置的选用比较
        2.3.3 连梁装置的注意事项
    2.4 拉索式连梁装置
        2.4.1 拉索式连梁装置的应用
        2.4.2 拉索规格
    2.5 本章要点
第三章 拉索式连梁装置的设计与计算
    3.1 结构抗震设计基本理论和方法
        3.1.1 桥梁抗震设计方法概述
        3.1.2 动态时程分析法理论
    3.2 防落梁系统的设计方法对比及分析
        3.2.1 美国规范的设计方法
        3.2.2 日本规范的设计方法
        3.2.3 中国规范的设计方法
        3.2.4 本论文采用的设计方法
    3.3 连梁装置作动机理分析模型
        3.3.1 计算流程
        3.3.2 桥梁结构有限元模型
        3.3.3 地震动输入的选择
        3.3.4 连梁装置的模拟
        3.3.5 拉索设计
        3.3.6 设置连梁装置的桥梁结构模型
    3.4 算例计算及结果分析
        3.4.1 算例计算过程
    3.5 连梁装置的作用效果分析
        3.5.1 连梁装置的参数的选用
        3.5.2 连梁装置的初始间隙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3.5.3 连梁装置的拉索设计长度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3.5.4 1.5 倍恒载反力法安全性的验证
        3.5.5 设置最优连梁装置后结构计算结果汇总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地震序列研究
    4.1 地震序列的定义及特性
        4.1.1 地震序列的分类
        4.1.2 不同地震序列的分布
    4.2 强震序列定义及参数特征
        4.2.1 强余震的普遍性
        4.2.2 强余震与主震的时间分布关系
        4.2.3 强余震与主震的空间分布关系
        4.2.4 强余震与主震强度关系
    4.3 本文选用的强震序列
        4.3.1 已收集强震序列
        4.3.2 集集地震强震序列
    4.4 强震序列下的桥梁结构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考虑强震序列激励的连梁装置
    5.1 强震序列的模拟
    5.2 本章计算流程
    5.3 考虑强震序列激励的结构
    5.4 连梁装置的设计
        5.4.1 连梁装置设计过程
        5.4.2 强震序列作用下最优连梁装置的选定
    5.5 设置连梁装置后结构
        5.5.1 强震序列与大震激励结果对比
        5.5.2 结构及连梁装置在强震序列激励下的动力响应
    5.6 本章小结
结论及建议
    主要结论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6)川滇地区破坏性地震的震源动力学过程及强地面运动模拟与震害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来源
        1.1.2 研究意义
    1.2 地震波场传播模拟研究现状
        1.2.1 地震波传播模拟常用方法
        1.2.2 有限差分模拟地震波传播研究进展
        1.2.3 强地面运动模拟影响因素
    1.3 地震动力学破裂模拟研究现状
        1.3.1 地震动力学破裂模拟关键要素
        1.3.2 地震动力学破裂模拟常用方法
        1.3.3 地震动力学破裂模拟进展与现状
    1.4 本文研究目的和内容
第二章 曲线网格有限差分方法
    2.1 曲线网格有限差分方法基本理论
        2.1.1 曲线坐标系下的波动方程
        2.1.2 偏心算子以及Runge-Kutta积分
    2.2 自由表面牵引力镜像法
    2.3 曲线网格有限差分方法模拟断层动力学破裂
        2.3.1 断层描述
        2.3.2 摩擦准则
        2.3.3 基本方程和变量
        2.3.4 速度更新
        2.3.5 应力更新
        2.3.6 矩震级计算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1970年通海Ms 7.7地震模拟
    3.1 通海地震
    3.2 曲江断裂
    3.3 科学问题
    3.4 模型参数设置
        3.4.1 断层几何
        3.4.2 速度结构
        3.4.3 初始应力
        3.4.4 破裂准则和成核方式
        3.4.5 网格离散和计算时间
    3.5 模拟结果
        3.5.1 区域最大主压应力方向
        3.5.2 曲江断裂几何效应
        3.5.3 曲江断裂西北段未破的解释
        3.5.4 低速沉积盆地效应
        3.5.5 曲江断裂设定地震
        3.5.6 地形效应的简单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1833年嵩明M 8.0地震模拟
    4.1 小江断裂带
    4.2 1833年嵩明地震
    4.3 相关问题
    4.4 动力学破裂模拟
        4.4.1 模型设置
        4.4.2 计算结果
    4.5 强地面运动模拟
        4.5.1 嵩明地震连续断层破裂模型波场模拟结果
        4.5.2 嵩明地震跳跃断层破裂模型波场模拟结果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川滇块体破坏性地震动力学破裂模拟初步
    5.1 小江断裂东支破坏性地震动力学破裂模拟
        5.1.1 宜良1500年M 8.0级地震动力学破裂模拟
        5.1.2 东川1733年M 7~(3/4)级地震动力学破裂模拟
    5.2 则木河断裂1850年西昌M 7~(1/2)级地震动力学破裂模拟
    5.3 安宁河断裂1536年冕宁M 7~(1/2)级地震动力学破裂模拟
    5.4 鲜水河断裂破坏性地震动力学破裂模拟
        5.4.1 1786年康定M 7~(3/4)级地震动力学破裂模拟
        5.4.2 1973年炉霍Ms7.9级地震动力学破裂模拟
    5.5 甘孜—玉树断裂破坏性地震动力学破裂模拟
        5.5.1 1854年甘孜Mw 7.7级地震动力学破裂模拟
        5.5.2 1896年玉树Mw 7.3级地震动力学破裂模拟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波动方程
附录B 断层两侧连续性关系的系数矩阵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8)2017年MW6.5九寨沟地震激发的同震库仑应力变化及其对周边断层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库仑应力模型和断层模型
    2.1 库仑应力模型
    2.2 断层模型
3 结果
    3.1 2017年MW6.5九寨沟地震激发的同震库仑应力变化
    3.2 周边强震对2017年MW6.5九寨沟地震的应力触发作用
    3.3 2017年MW6.5九寨沟地震和周边强震对主要活动断层的应力扰动
4 讨论
    4.1 汶川地震源断层模型对九寨沟地震同震应力触发作用的影响
    4.2 接收断层参数对九寨沟地震同震应力触发作用的影响
    4.3 接收断层参数对九寨沟地震黏弹性应力触发作用的影响
    4.4 震后黏弹性松弛效应对周边断层的黏弹性库仑应力扰动
5 结论

(9)InSAR同震形变提取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InSAR同震形变测量技术
        1.2.2 断层滑动分布反演发展
        1.2.3 反演结果的地震学应用
        1.2.4 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章节安排
第二章 雷达干涉测量技术
    2.1 D-InSAR技术
    2.2 InSAR主要误差源
        2.2.1 轨道误差
        2.2.2 大气延迟误差
        2.2.3 相位解缠误差
        2.2.4 地形误差
        2.2.5 失相干误差
    2.3 同震形变场获取方法
        2.3.1 D-InSAR获取LOS向同震形变
        2.3.2 Stacking时序分析方法获取LOS向同震形变
        2.3.3 Offset-tracking技术获取距离向和方位向形变
        2.3.4 MAI技术获取方位向形变
    2.4 小结
第三章 同震形变场失相干恢复
    3.1 失相干成因及其在干涉图上分类
        3.1.1 失相干成因
        3.1.2 干涉图上失相干分类
    3.2 失相干恢复方法
        3.2.1 基于非线性支持向量机的失相干恢复方法
        3.2.2 不同失相干类型的训练样本选取准则
    3.3 失相干恢复震例与分析
        3.3.1 简单形变场的失相干恢复
        3.3.2 复杂形变场的失相干恢复
    3.4 小结
第四章 基于InSAR技术的高精度三维同震形变场解算
    4.1 三维形变场解算原理
    4.2 基于InSAR技术的三维形变场解算
        4.2.1 基于多种InSAR技术联合的三维形变场解算
        4.2.2 基于最小二乘的多源数据三维形变场解算
    4.3 三维同震形变场解算震例与分析
        4.3.1 基于多种InSAR技术联合的三维形变场解算震例
        4.3.2 基于最小二乘的多源数据三维形变场解算震例
    4.4 小结
第五章 基于InSAR形变场的断层滑动分布反演
    5.1 震源理论与断层参数
        5.1.1 震源理论
        5.1.2 弹性位错理论
        5.1.3 断层参数
    5.2 断层滑动分布反演算法及多源数据定权
        5.2.1 随机搜索粒子群优化算法
        5.2.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数据定权
    5.3 基于InSAR形变场的断层滑动分布反演震例与分析
        5.3.1 考虑断层几何性质的断层滑动分布反演震例
        5.3.2 多源数据约束的断层滑动分布反演震例
        5.3.3 三维同震形变场约束的断层滑动分布反演震例
    5.4 小结
第六章 基于InSAR成果的地震学应用
    6.1 基于滑动分布反演结果的同震库仑应力变化
        6.1.1 基于滑动分布反演结果的同震库仑应力变化计算
        6.1.2 同震库仑应力变化与余震的相关性分析
    6.2 基于随机振动有限断层模型的地震动模拟
    6.3 基于InSAR成果的烈度模拟-以九寨沟地震为例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
    7.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四、强震序列的地震烈度(论文参考文献)

  • [1]强震序列对工程建设的影响[J]. 吴开统,焦远碧,郑大林,杨满栋. 地震学刊, 1987(03)
  • [2]强震序列的地震烈度[J]. 吴开统,梁鸿光.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1983(04)
  • [3]四川九寨沟Ms7.0级地震的发震构造及成因机制分析[D]. 梁昌健.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4]1950年西藏察隅M8.6强震序列震源参数复核[J]. 李保昆,刁桂苓,徐锡伟,万永革,冯向东,邹立晔,苗春兰. 地球物理学报, 2015(11)
  • [5]考虑强震序列作用的连梁装置分析研究[D]. 张煜敏. 长安大学, 2008(08)
  • [6]川滇地区破坏性地震的震源动力学过程及强地面运动模拟与震害评估[D]. 余厚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7]强余震的灾害评估[J]. 吴开统,李文喜. 中国地震, 1995(04)
  • [8]2017年MW6.5九寨沟地震激发的同震库仑应力变化及其对周边断层的影响[J]. 汪建军,许才军. 地球物理学报, 2017(11)
  • [9]InSAR同震形变提取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应用[D]. 张庆云.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19(01)
  • [10]唐山、邢台地震序列特征与三维速度结构的关系──兼论强震群型地震的预测问题[J]. 梅世蓉,薛艳,尹京苑. 地震学报, 1999(02)

标签:;  ;  ;  ;  ;  

强震序列的地震烈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