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震电图1300例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杨艳平[1](2020)在《基于病程分析多系统萎缩-C型患者中西医临床和眼震特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MSA是一种散发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病因不明,在中老年运动功能障碍疾病中占据多数,50岁以上人群中年发病率约为3/10万,且呈上升趋势,其持续进展、致残致死的特点严重缩短及降低了患者的寿命和生活质量。在我国,MSA-C型是其主要亚型,很值得深入研究。MSA-C型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为小脑运动症状、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症状、锥体束症状的不同组合。由于该病的多系统累及,在临床中的诊断极为困难。目前对该病的确诊的最新进展是测定中枢神经系统及脑脊液等中α-突触核蛋白的存在,但许多医院生物学标志物检查的条件限制以及该病对患者所带来的经济困难等问题,使得临床上在对该病进行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时仍较困难。视频眼震(VNG)的研究近几年异军突起,它对鉴别脑干的运动核团的功能具有独特点。中医临床自古以来就有“风痱症”的论述,历史上对该病的病因病机认识各执一词,治疗及效果良莠不齐,现代相关报道及临床发现在疾病的早期给予一些中医中药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但由于中医诊疗主观性较强,且目前仍然缺乏公认疗效的客观依据。因此我们试图从临床症状入手及VNG等辅助检查寻找更多的客观证据,从病程进展出发,分层次尽可能更深入的了解总结在疾病的不同时期其中西医临床症状以及辅助检查的特点,从而有望为该病的早期诊断治疗提供帮助。本研究旨在通过对MSA-C型患者VNG、肢体运动障碍、锥体束症状、自主神经、认知功能及中医证候特点及与病程相关性的调查统计分析,了解中西医临床症状和眼震与疾病进展的关系以及在疾病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为MSA-C患者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分清主次,建立针对性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做到尽可能早期干预,延缓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了 2017年一2020年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科门诊及病房的诊断为MSA-C型患者35例,将其分成病程长(36月~120月)、短(2月~35月)两组,其中长病程组17例,短病程组18例。建立调查表,采集基本资料、临床症状表现、相关检查结果(眼震电图、直立倾斜试验、UMSARS、认知功能)、中医症状证候,并记录。进行数据整理,采用SPSS21.0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结果1.MSA-C型患者年龄范围在30~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9.06±11.66岁,在该病的患者组成中,中老年人(77%)占主要组成人群,并且性别在年龄分布上无明显差异。2.MSA-C型患者全部存在中枢性眼动功能异常,约89%表现为扫视试验的异常,约63%表现为视跟踪眼动反应异常,并与病程存在正相关性,即病程越长,神经系统损害严重程度及范围逐渐增加,使得受小脑、脑干及大脑皮层区域多通路介导的眼动损害更重,视跟踪性眼动反应异常越严重。3.使用统一多系统萎缩评估量表对MSA-C型患者进行全面的功能异常评估,平均得分为29.06±10.16分,且在总分、病史回顾、运动检查方面与病程存在正相关性,认为随着病程延长,病理损害加重,机体的全面功能及运动能力更差,量表各部分评分相应增加,病情加重。4.约77%MSA-C型患者存在锥体束症状,且阳性表现与病程显着相关,即在疾病的早期,锥体束征多为阴性,而随着病程延长、疾病进展,锥体束征阳性率逐渐增高。我们认为该疾病在病程进展过程中发生了锥体束征的转化,通常在第约21~51月,即病程的中至后期,中枢神经结构损伤发生了从锥体外系到锥体系的变化,随着疾病的进展,锥体外系与锥体系同时受累,锥体束变性,锥体束征出现。5.MSA-C型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和认知功能障碍,认知障碍主要涉及视空间结构、记忆、语言重复方面;自主神经症状主要为直立性低血压和尿频、尿急、夜尿增多、尿失禁等泌尿系的症状。认为MSA-C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等皮层功能的损伤是由于病变范围涉及额叶、大脑皮层等区域,结合VNG、锥体束征结果特点,即随着病程延长,中枢神经结构损害发生了从锥体外系到锥体系再到大脑皮层的演变。6.根据中医证候分型的统计,患者全部表现为虚证,其中阴虚风动证占多数。使用八纲辨证将其分为阴、阳虚两组,阴阳证候分布与病程存在显着相关性,在疾病的早期,患者表现阳虚者较多,随着病程的延长,阴虚占主要矛盾。反映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基于临床症状群的改变,证候特点发生了由以阳虚为主向以阴虚为主的转化,而这种转化约发生在病程的29~44月。且阴虚证与视跟踪眼动反应、UMSARS评分、锥体束征有显着相关性,即随着病程延长,阴虚证较突出,病损范围扩大,病变程度加重,运动功能及眼动功能障碍程度升高。结论1.MSA-C型患者多见于中老年人,男性患病多于女性,发病时间多在2年~5年间,在病程的不同阶段男女比例无差异,属慢性进展性疾病。2.MSA-C型患者存在扫视、视跟踪性眼动反应、肢体运动等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随着病程延长,中枢神经结构损害从锥体外系累及锥体系,视跟踪性眼动障碍逐渐加重,肢体运动功能逐渐加重,UMSARS评分逐渐增加,锥体束症状逐渐增多。3.MSA-C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和认知功能障碍,中枢神经结构损害涉及到大脑皮层,在病程的第约21~51月,并且认知障碍主要涉及视空间结构、记忆、语言重复方面;自主神经症状主要为直立性低血压和尿频、尿急、夜尿增多、尿失禁等泌尿系的症状。4.MSA-C型患者中医病机以虚证为主,阴虚风动证多见,分析其中医病机与肝肾关系密切,肾为先天之本,肝肾同源,肾精亏虚,脑髓失充,神明不振,神机失用,脏腑功能失调,久虚致痰致瘀,以虚为本,虚实夹杂。随着病程延长,证候特点发生了由以阳虚为主向以阴虚为主的转化,约发生在病程的29~44月。并且随着阴虚证越突出,病变致残程度逐渐加重,视跟踪眼动反应异常逐渐加重,锥体束症状出现逐渐增多。
黄少惠[2](2020)在《止晕化痰汤治疗痰浊上蒙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后残余症状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止晕化痰汤”治疗前后,痰浊上蒙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手法复位后残余症状患者的眩晕中医证候积分、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评分等指标的变化,评价“止晕化痰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共纳入符合入组标准的BPPV手法复位后残余症状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2例予中药汤剂“止晕化痰汤”治疗,对照组42例予西药“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两组疗程均为四周。观察比较两组BPPV手法复位后残余症状患者治疗前后的眩晕中医证候积分、DHI评分等指标变化,并采用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作为安全性指标。最后,将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评价“止晕化痰汤”治疗BPPV手法复位后残余症状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患者84例,其中完成临床观察患者76例,观察组脱落4例,对照组脱落4例,总脱落率为9.52%。2.治疗前,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血压、残余症状持续时间、烟酒嗜好、合并基础疾病、眩晕中医证候积分及DHI评分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3.总疗效情况:治疗后总有效率观察组(94.74%)明显优于对照组(78.9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中医证候积分情况:(1)治疗1周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前降低(P<0.0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的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2)治疗2周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前明显降低(P<0.01),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3)治疗4周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显着降低(P<0.01),组间比较观察组评分下降更为明显(P<0.01)。5.DHI评分情况:(1)治疗1周、2周后,两组DHI总分、P项、E项、F项分值均较前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DHI总分、E项分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组间P项、F项分值降低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2)治疗4周后,两组DHI总分、P项、E项、F项分值均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DHI总分、E项、F项分值降低程度较对照组均有显着差异(P<0.01);组间P项分值降低程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安全性评价:临床观察过程中,无不良事件发生。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肝、肾功指标变化均在正常范围内,常规心电图检查未见异常,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止晕化痰汤治疗痰浊上蒙型BPPV手法复位后残余症状患者疗效明显,尤其在降低中医证候积分、DHI评分及改善临床症状方面比运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更具优势。2.止晕化痰汤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具有良好安全性。
蔡青[3](2019)在《多系统萎缩患者阴阳证候眼震电图特点的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多系统萎缩是一组散发的、成年期起病的神经退行性变性疾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有小脑性共济失调、帕金森综合征(对左旋多巴药物不敏感)、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和锥体束征。由于其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和神经病理学检查的局限性,多系统萎缩难以诊断,尤其是和一些疾病如进行性核上性神经麻痹、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皮质基底核变性和路易体痴呆等疾病的鉴别诊断较困难。有研究表明,通过对多系统萎缩患者异常的眼球运动进行记录分析,有助于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因此,本研究对临床诊断为多系统萎缩的患者进行了眼震电图检查,并记录和分析了他们的眼球运动特征,以研究多系统萎缩患者不同证候的眼震电图参数特点,探讨多系统萎缩不同中医证候与眼震电图参数的相关性,为多系统萎缩辨证分型提供参考检查依据。方法:选自2016年4月-2018年12月就诊于东直门医院门诊及病房的多系统萎缩患者,依照病例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及诊断标准共纳入2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面谈式问卷调查,包括一般资料、眼震电图报告、统一多系统萎缩评估量表、中医证候调查表四部分,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通过T检验、X2检验、秩和检验等,分析阳虚证、阴虚证多系统萎缩患者在眼震电图及统一多系统萎缩评估量表间的差异。结果:1.一般资料:男性13例,女性12例,共25例MSA患者,阳虚证13例,阴虚证12例。男性的平均年龄为57.15±15.23岁,女性的平均年龄为55.42±9.49岁。男女分组在年龄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4>0.05)。25例多系统萎缩患者中年轻的老年人(60-74岁)分布最多,且年龄大于60岁的患者中男女所占比例分别为28%、20%。发病年龄在21至79岁之间,平均发病年龄51.72±14.01;平均病程3.64±2.53年。25例多系统萎缩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年龄及病程在阳虚证和阴虚证之间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临床资料:2.1眼震电图检查25例多系统萎缩患者自发性眼震试验异常占24%、凝视试验异常占4%、扫视试验异常占92%、视跟踪性眼动反应异常占64%,跟踪试验曲线Ⅰ/Ⅱ占36%,Ⅲ/Ⅳ型占64%。56%单纯提示中枢异常,0%单纯提示周围异常,44%二者都存在异常。眼震电图检查结果之间,证候分布无显着差异,P-0.534>0.05。不同证候的自发性眼震结果分布无显着差异,P>0.05。不同证候的凝视试验结果分布无显着差异,P>0.05。不同证候的扫视试验结果分布无显着差异,乃0.05。在视跟踪性眼动反应试验不同曲线之间,证候分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01<0.05。2.2统一多系统萎缩评估量表统一多系统萎缩评估量表第一、第二部分得分结果间的证候分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10<0.05,P=0.016<0.05。统一多系统萎缩评估量第四部分得分结果间的证候分布无明显差异,P=0.376>0.05。结论:眼震电图可作为多系统萎缩疾病的监测和检查手段,多系统萎缩证候与眼震电图检查结果间存在相关性,可以作为多系统萎缩中医辨证的辅助手段。本研究为初期探索性试验,样本量过少,有一定的局限性,试验结果有待开展高质量、多中心、多层次、大样本研究来增加研究结果的可信度。
赵威,张之福,陈英,高亚丽[4](2017)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126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统计分析我院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以最新版诊断标准为依据,筛选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入组,统计分析其年龄、性别、发病诱因、一般临床表现、眼震电图检查结果及手法复位的疗效。结果共入组126例患者,年龄为3181岁,平均年龄为(53.7±7.6)岁,男∶女=1∶1.2;77例(61.1%)患者起病前有明确的剧烈的头位或体位变化,26例(20.6%)患者出现剧烈呕吐;按部位分类,后半规管90例(71.4%),上半规管10例(8.0%),水平半规管18例(14.3%),混合型8例(6.3%),管结石103例(81.7%),嵴帽结石23例(18.3%);91例(72.2%)经过手法复位后治愈。结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发病人群以中老年为主,女性多于男性,后半规管发病率最高,手法复位有助于患者缓解症状。
王静,方永山[5](2016)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联合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效果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探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联合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根据不同患者临床症状及具体情况行手法复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连续治疗1周为1个疗程,统计治疗后1个月及26个月复发例数,观察两组治疗后前庭症状指数(VSI)、平衡量表使用Berg平衡量表进行(BBS)及计时平衡试验结果,并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26个月内复发总比例显着低于对照组,且1个月内复发比例低于对照组(χ2=5.878,P=0.015);观察组VSI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BBS及计时平衡试验得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7.5%,显着高于对照组的75.0%(χ2=6.746,P=0.009)。结论甲磺酸倍他司汀片与手法复位治疗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能有效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重视。
李亚楠[6](2015)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临床特点及手法复位疗效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特点,观察其手法复位治疗效果,加深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的认识。方法:收集2013年10月-2014年10月石景山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病房诊治的100例BPPV患者资料,从性别、年龄、眼震持续时间、眼震潜伏期及不同类型分析其临床特点;根据受累半规管不同,将其分为后半规管BPPV(PC-BPPV)70例,行Epley手法复位治疗,水平半规管BPPV(HC-BPPV)组28例,行360度翻转治疗,多管受累者2例,7 d后评估治疗效果。结果:BPPV女性多见,5065岁为高发期,潜伏期为08 s;无明显潜伏期者15例,占15.00%;眩晕持续时间小于60 s为82例,占82.00%;持续时间60180 s为15例,占15.00%;PC-BPPV患者中,治愈60例(85.71%),有效8例(11.43%),无效2例(2.85%);28例HC-BPPV患者中治愈18例,治愈率64.28%,有效4例,有效率28.57%。结论:BPPV以PC-BPPV受累者多见,PC-BPPV与HC-BPPV相比,其眩晕持续时间长。应用Epley法和360度翻转手法复位治疗PC-BPPV和HC-BPPV方法简便,安全可靠,疗效肯定。
吴雅丽[7](2014)在《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治疗的效果。方法:依据变位试验确诊93例良性位置性眩晕患者,采用Epley手法复位上、后半规管BPPV,Barbecue翻滚法复位水平半规管BPPV。结果:确诊后半规管BBPV 71例、上半规管BBPV 2例、水平半规管BBPV 19例、混合型BBPV 1例,经手法复位总有效率97.7%。结论:依据变位试验可确诊良性位置性眩晕,针对不同类型采用不同手法复位方法,疗效显着。
关庆捷,曲慧,郭燕[8](2014)在《眼震视图的临床应用》文中认为眼震视图是一种记录、分析眼震结果的方法,通过检测前庭神经系统功能的状态,对前庭系疾病的诊断、定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近年来眼震视图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分析综述,并对眼震视图未来的临床应用前景加以展望。
盖寅哲[9](2013)在《126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眼震视图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分析不同类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positional vertigo,BPPV)在眼震视图中的特点,加深对BPPV临床特点的认识,进而探索其可能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方法:2011年10月-2012年12月就诊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耳鼻喉科门诊,诊断为BPPV的患者126例行眼震视图检查,对比分析BPPV患者眼震视图检查中扫视试验、平稳跟踪试验、视动性眼震试验、凝视试验、自发性眼震试验及冷热试验的结果。结果:视眼动系统检查,包括凝视检查、扫视检查、视动检查及平稳跟踪检查,对照组和研究组均无统计学意义。自发性眼震检查,对照组和研究组均无统计学意义。前庭冷热试验,研究组:126例BPPV患者中,半规管轻瘫(canalparaesis CP)异常者67例(53.2%),其中,优势偏向(directional preponderance DP)异常者20例;对照组:100例健康人中,只有9例出现CP异常。研究组和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CP异常者67例中男22例,女45例,两者无统计学意义。CP异常者按年龄分组,只有4049岁和5059岁之间χ2=8.248,P=0.004,P<0.05,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各两组之间比较P值均大于0.05,均无统计学意义。CP异常者67例中,CP异常侧与BPPV患病侧同侧者为47例(71%),不同侧者20例(29%),同侧者远高于异侧者。其中外半规管BPPV有21例(52.5%),后半规管BPPV有26例(30.9%),外半规管BPPV患者CP异常者远高于后半规管BPPV。结论:前庭冷热试验在BPPV患者诊断中占有重要地位。冷热试验的结果与患者性别无关,与年龄有关。BPPV从50岁到59岁的年龄段开始高发,冷热试验异常率也是从这一年龄段显着升高。外半规管BPPV患者冷热试验异常率明显高于后半规管BPPV患者,BPPV患者轻瘫侧与患侧也可能不一致,说明温度对半规管的影响不仅是因为其中飘动的耳石,也可能因为前庭周围性疾病而引起。
米拉吉·卡地尔,余勐[10](2012)在《儿童眩晕45例临床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分析儿童眩晕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至2010年6月就诊的45例儿童眩晕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经过。结果 45例眩晕患儿中,发病年龄在7~15岁,平均11.31岁,根据病史、听力检查、前庭功能检查、颅脑和颞骨CT扫描及脑电图检查,诊断为儿童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30例,梅尼埃病5例,前庭水管扩大2例,前庭神经炎5例,癫痫3例;属外周性眩晕者40例(88.89%),中枢性眩晕5例(11.11%)。应用耳石复位、抗眩晕药物及血管扩张剂等治疗,45例随访半年至1年,30例治愈(66.67%),10例好转(22.22%),5例未愈(11.11%)。结论儿童眩晕7~11岁为高发年龄,男性多于女性,以外周性眩晕为主。
二、眼震电图1300例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眼震电图1300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病程分析多系统萎缩-C型患者中西医临床和眼震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多系统萎缩研究进展 |
1 流行病学 |
2 病因学与遗传学 |
3 神经病理学 |
4 组织病理学 |
5 发病机制 |
6 临床症状 |
7 辅助检查 |
8 诊断标准 |
9 鉴别诊断 |
10 治疗 |
11 视频眼震电图用于多系统萎缩的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多系统萎缩中医学研究 |
1 中医病因病机 |
2 中医辨证分型 |
3 中医治疗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与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制定MSA-C型患者调查表 |
2.2 眼震电图检查 |
2.3 统一多系统萎缩评估量表(unified multiple system atrophy ratingscale,UMSARS) |
2.4 认知功能评估量表 |
2.5 直立倾斜试验 |
2.6 中医证候量表评价 |
2.7 统计方法 |
3 结果 |
3.1 一般资料的统计描述 |
3.2 临床资料的统计描述 |
3.3 临床资料相关因素的统计描述 |
3.4 中医证候分布特点 |
4 讨论 |
4.1 一般资料 |
4.2 临床资料 |
5 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止晕化痰汤治疗痰浊上蒙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后残余症状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1 病例来源 |
2 病例选择 |
2.1 诊断标准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剔除标准 |
2.5 脱落标准 |
2.6 病例脱落原因 |
2.7 脱落病例的处理 |
2.8 中止标准 |
3 试验设计 |
3.1 试验类型 |
3.2 病例样本估算 |
3.3 分组方法 |
3.4 治疗方法 |
4 观察指标 |
4.1 一般指标 |
4.2 疗效性指标 |
4.3 安全性指标 |
4.4 不良反应观察 |
5 疗效评定标准 |
5.1 BPPV手法复位疗效评估标准 |
5.2 主要中医症状疗效评定标准 |
5.3 临床总体疗效评价标准 |
6 不良反应评价 |
6.1 不良反应的程度分级 |
6.2 不良事件与研究药品的相关性评估 |
6.3 不良事件的观察和处理 |
7 安全性评价 |
8 质量控制 |
9 统计学方法 |
10 技术路线示意图 |
结果 |
1 病例分布情况 |
2 基线资料可比性分析 |
2.1 一般情况比较(性别、年龄、血压、残余症状持续时间、烟酒嗜好) |
2.2 合并基础疾病的比较 |
2.3 实验室指标的比较 |
2.4 中医证候积分、DHI评分的比较 |
3 疗效性分析 |
3.1 治疗4周后两组的主要中医症状变化情况 |
3.2 治疗前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分值的比较 |
3.3 治疗前后两组DHI总分分值的比较 |
3.4 治疗前后两组DHI分项分值的比较 |
3.5 治疗4周后两组临床总体疗效的比较 |
4 不良反应评价 |
5 安全性评价 |
分析与讨论 |
1 中医对痰浊上蒙型BPPV手法复位后残余症状的认识和研究现状 |
1.1 中医的病因病机 |
1.2 中医对痰浊上蒙型眩晕的认识 |
1.3 BPPV手法复位后残余症状的中医药治疗现状 |
2 现代医学对BPPV手法复位后残余症状的认识和研究现状 |
2.1 BPPV手法复位后残余症状的定义 |
2.2 BPPV手法复位后残余症状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
2.3 BPPV手法复位后残余症状的现代药物治疗现状 |
2.4 BPPV手法复位后残余症状的非药物治疗现状 |
3 本研究纳入标准、疗程及对照组的设立依据 |
4 止晕化痰汤的组方依据 |
4.1 立方依据 |
4.2 组方配伍分析 |
4.3 关于半夏使用的思考 |
4.4 其他单药功效分析及现代药理研究 |
5 BPPV手法复位后残余症状发生的可能相关因素分析 |
6 疗效分析 |
6.1 对痰浊上蒙型BPPV手法复位后残余症状的中医证候临床疗效分析 |
6.2 对DHI评分的临床疗效分析 |
7 脱落病例分析 |
8 安全性分析 |
9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多系统萎缩患者阴阳证候眼震电图特点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多系统萎缩的现代医学研究 |
1.1 多系统萎缩的流行病学 |
1.2 多系统萎缩的病理机制 |
1.3 多系统萎缩的检查 |
1.4 多系统萎缩的治疗 |
1.5 眼震电图用于多系统萎缩的研究现状 |
1.6 讨论 |
2 多系统萎缩的中医学研究 |
2.1 多系统萎缩的中医病名 |
2.2 多系统萎缩的病因病机 |
2.3 多系统萎缩的中医辩证分型 |
2.4 多系统萎缩的中医治疗 |
2.5 讨论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鉴别诊断 |
2 研究方法 |
2.1 中医辨证分型 |
2.2 检测项目及方法 |
2.3 观察方法 |
2.4 统计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结果 |
3.2 临床资料结果 |
4 讨论 |
4.1 一般情况分析 |
4.2 临床资料分析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表一: 一般资料 |
附表二: 眼震电图报告 |
附表三: 统一的MSA评估量表 |
附表四: 自制中医证候表 |
附表五: MSA诊断标准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126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疗效评判标准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6)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临床特点及手法复位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检查方法 |
1.3 诊断和排除标准 |
1.4 治疗方法 |
1.5 疗效评估标准 |
1.6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7)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标准 |
1.3 检查方法 |
1.4 治疗方法 |
1.5 疗效评估标准 |
2 结果 |
3 讨论 |
(8)眼震视图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VNG在前庭中枢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
2 VNG在前庭周围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
3 VNG在其他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
4 展望 |
(9)126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眼震视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和方法 |
1. 一般资料 |
2. 方法 |
3. 判定标准 |
4.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视眼动系统检查 |
1.1 凝视检查结果 |
1.2 扫视检查结果 |
1.3 平稳跟踪结果 |
1.4 视动性眼震检查 |
2. 自发性眼震检查 |
3. 前庭眼动功能检查,冷热实验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眼震电图1300例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病程分析多系统萎缩-C型患者中西医临床和眼震特点[D]. 杨艳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2]止晕化痰汤治疗痰浊上蒙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后残余症状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D]. 黄少惠.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3]多系统萎缩患者阴阳证候眼震电图特点的分析[D]. 蔡青.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7)
- [4]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126例临床分析[J]. 赵威,张之福,陈英,高亚丽.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23)
- [5]甲磺酸倍他司汀片联合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效果观察[J]. 王静,方永山. 中国当代医药, 2016(25)
- [6]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临床特点及手法复位疗效分析[J]. 李亚楠. 中外医学研究, 2015(10)
- [7]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疗效[J]. 吴雅丽. 中外医学研究, 2014(28)
- [8]眼震视图的临床应用[J]. 关庆捷,曲慧,郭燕.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2014(04)
- [9]126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眼震视图分析[D]. 盖寅哲. 大连医科大学, 2013(05)
- [10]儿童眩晕45例临床分析[J]. 米拉吉·卡地尔,余勐.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