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馆积极为“毛主席纪念堂”的建设提供材料

我馆积极为“毛主席纪念堂”的建设提供材料

一、我馆为《毛主席纪念堂》兴建积极提供资料(论文文献综述)

郝斌[1](2021)在《“祖国河山”与1970—80年代之交山水画创作转型》文中指出与毛主席纪念堂兴建同步,国家组织了纪念堂休息厅山水画创作项目,其不仅寄寓了对毛泽东同志的深切缅怀,具有浓厚的政治功能性,而且积极开展"推陈出新"的创作探索,发出了新时期艺术转型变革的先声,在1970—80年代之交极具"断裂性"的社会和艺术转型中,揭示了当代山水画具有"内在连续性"的独特发展样态。

靳艺[2](2020)在《基于设计伦理的北京老城公共雕塑艺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公共雕塑对于表现城市精神和城市形象,体现城市文化特色,彰显城市魅力,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品质具有独特的价值。同时,公共雕塑作为传达社会理想和价值观的重要手段,对于培育大众高雅的审美趣味、提升大众审美教育也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有鉴于此,本文以北京老城室外公共空间中现存雕塑作品为研究对象,重点对“北京老城13片文化精华区”内的公共雕塑进行调研分析,综合运用多个相关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在文献爬梳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其审美价值和伦理功能,结合北京老城有机更新与保护相关实践,对其更新与设计、管理与保护提出可行性建议与策略。本文对北京老城公共空间现存的雕塑作品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文献梳理和实地调研,同时基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中提出的13片文化精华区,对精华区室外空间中符合“公共雕塑”内涵特征的现存雕塑进行重点调研并进行分类统计。在掌握较为丰富的一手材料并深入挖掘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现存状况的基础上,对调研信息进行分析,较为系统地总结了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的审美价值和伦理功能,提出了一些保护策略,丰富了现阶段对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首先,本文从老城公共雕塑所具有的形式语言、主题表达、造型风格的演变三个方面,分析其所独具特色的审美价值,并得出相关结论:北京老城公共雕塑在形式语言表达上具有易于理解的具象写实性、情感提炼的意象式以及抽象概括的观念表达的特征;在主题表达方面具有历史叙事的纪念表达、时代记忆的民俗表达、人文关怀的感性表达以及丰富多元的社会表达的特征;在造型风格演变上,从开国后的纪念碑式雕塑演进为改革开放前的领袖与工农兵形象,再到改革开放后的多元化发展的审美特征。通过以上细部美学特征,表现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其次,本文提出了北京老城公共雕塑所应遵循的伦理设计原则,即公共性原则、教化性原则和生态性原则;从公共性功能、价值导向功能、隐形教化功能以及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功能四个方面,阐释了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独具的伦理功能。同时,本文提出,北京老城现有公共雕塑作品多强调视觉意义,而非伦理意义。并指出,北京老城现有公共雕塑在空间伦理方面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是处理雕塑作品和城市空间装饰性之间的关系,以及自身伦理作用存在不足的问题。为北京老城公共雕塑设计的有机更新提供了理论支撑。最后,本文在对北京老城公共雕塑有机更新与保护相关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对老城公共雕塑更新与设计、管理与保护等方面提出了可行性策略和相关建议,以期未来老城公共雕塑符合北京城市文脉和场所精神,更多体现人文情怀,成为具有恒常性的高水准艺术作品。

李瑞华[3](2020)在《北京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研究 ——以博览类建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文化遗产事业的进步和发展,“遗产”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得到扩展。作为建筑遗产的新分支,20世纪建筑遗产的保护利用问题受到政府、学者和公众的关注。从2016年到2019年,中国文物学会共公布四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396处遗产列入其中。我国20世纪遗产的保护意识已经显着提高,相关保护工作已经从倡议阶段转向理论深化和利用策略研究阶段,各项工作都在加紧推进。20世纪建筑遗产种类多、数量大且分布广泛,本研究选取其中特征较为明显的一类,即北京地区的博览类建筑遗产为具体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此类型建筑遗产的深入解析,从保护控制和利用引导的双重视角,提出层次化、多样化的发展途径和策略,为20世纪建筑遗产的保护利用提供参考,也为我国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在行动上从消极、静态向积极、动态转变提供思路。在具体研究中首先通过基础信息整理和实地调研,总结北京博览类建筑的特征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基础,探求问题和矛盾产生的根源,以期保护利用策略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其次对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理论进行梳理和应用,并以此作为理论基础,总结北京博览类建筑遗产的特征及价值,进一步综合归纳此类建筑遗产的保护要点。同时在对相关国内外保护利用案例进行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建筑学科的分类和研究方法,归纳博览类建筑遗产的保护利用措施,并以典型案例加以阐释。为北京博览类建筑遗产保护利用提供方案参考和措施引导。在上述研究结论基础上,提出“基于遗产价值的保护控制”“问题导向利用措施”观点,将价值保护理论与具体的保护利用实践相联系,提出针对20世纪建筑遗产中博览类建筑的保护利用途径及策略。

谢岩岩[4](2020)在《从历史档案看国家图书馆立法决策服务发展》文中提出国家图书馆立法决策服务档案显示,国家图书馆立法决策服务发端于参考咨询工作,在逐渐明晰服务对象后,主动拓宽用户范围,制定相关服务规范,逐步形成完善的服务体系。研究国家图书馆立法决策服务发展历程,总结不同时期的服务特点,对我国图书馆开展立法决策服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参考文献10。

王凯沙[5](2019)在《林永祥建筑创作历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林永祥是由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等老一辈岭南建筑师和建筑教育者培养的新一代建筑设计人才。这些新一代的建筑师,还有如蔡德道、吴威亮、陈伟廉、何镜堂、林兆璋等,从20世纪60、70年代以来,参与或主持设计了一批有重要影响力的建筑作品。林永祥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去往福建任教,扎根建筑教育,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建筑工程人才,也有诸多建筑实践;20世纪80年代,他回到广州,参与广州改革开放初期的建设,并为现代岭南建筑教育做出了贡献,但鲜有人注意。他主持设计了如华南工学院2号楼扩建工程、广东星海音乐厅、广东华侨博物馆等重要作品。这些建筑作品是现代岭南建筑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林永祥的建筑创作历程,既是对岭南建筑师研究的补充,也有利于丰富现代岭南建筑创作理念,也能给现代岭南建筑创作提供宝贵的借鉴意义。论文第一章主要阐述课题的原由、研究目标和内容,由于现有研究资料有限,制定以口述历史、实地调查、对比研究等方法为研究做准备。论文第二章主要梳理了林永祥的主要经历,通过口述历史、史料发掘等方式,分析每段经历对其性格、知识积累、治学态度、专业素养等方面的影响,并对其主要实践活动进行梳理。论文第三章是对其建筑创作历程中的典型作品进行分析。将其早期的作品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进行对比分析,以较为客观的角度分析其作品的特点,并总结这段时期所形成的建筑创作理念,及其体现出来的岭南建筑创作特色;回广州后的建筑作品主要以建筑创作的时代意义为基础进行分析讨论,突出其每个作品最主要的特点和核心创作理念,以及典型的岭南建筑风格特点;在本章的最后,整理归纳出林永祥的主要建筑创作理念,及其与岭南建筑创作一脉相承的特性。论文在最后点出林永祥在现代岭南建筑发展历程中的历史坐标,总结其建筑创作历程对福建省建筑教育、岭南建筑教育、岭南建筑及创作理念的贡献和意义。

张文佺[6](2019)在《米脂杨家沟红色文化遗产再认知与展示初探》文中提出杨家沟革命旧址位于陕西省米脂县,是党中央转战陕北期间居住时间最长、条件最好的地点,1947年11月—1948年3月在此居住长达四个余月,并在这里召开了具有重要的意义的十二月会议,村内分布有大量的红色文化遗产。但是其红色文化遗产的认知与展示目前尚存问题,主要体现在(1)认知上,它是复合多元的红色文化遗产,难以分清遗产的构成要素。存在(1)遗产概念认知不清,未分清“革命旧址”与“红色文化遗产”的关系和内涵;(2)遗产构成认知不全,现状未能全面涵盖杨家沟红色文化遗产的构成要素和价值内涵;(3)遗产属性认知不准,杨家沟村作为转战陕北这一重要历史事件的见证,“事件性”是其红色文化遗产的基本属性,而目前这种属性长期被忽略。(2)展示上,目前主要展示三处旧址建筑,且展示对象单一、方式陈旧,不能向公众全面传递转战杨家沟这一历史事件的深刻内涵。以上这些问题凸显了对米脂杨家沟红色文化遗产再认知和展示策略研究的必要性,通过再认知研究,对于理清杨家沟红色文化遗产的构成要素、价值内涵、明确其展示要素构成,提出展示策略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文献阅读结合现场调研主要研究了两个关键问题:(1)再认知方面,(1)概念上,梳理红色文化遗产的定义,研究其与革命旧址之间的关系和区别。(2)构成上,全面梳理杨家沟红色文化遗产的构成要素、分类以及遗产价值。(3)属性上,挖掘其“事件性”属性,引入“事件性”研究方法,建立“事件——时间——人物——空间”档案,确定遗产展示要素。(2)展示策略上,由于红色文化遗产距离现代时间近、很多遗产仍旧保留,为场景还原展示提供可能,因此,本文引入现场还原思维方法,基于杨家沟红色文化遗产的特点和价值评估的基础上,梳理红色文化遗产的展示要素,有针对性的提出展示策略。论文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研究综述,综述我国红色文化遗产的分布情况、定义、分类、价值、展示方式。第二部分是文献研究解读,全面梳理杨家沟的研究文献,根据重要性以及与杨家沟红色文化遗产的相关性选择核心文献进行详细解读,基于“事件性”属性,归纳党中央转战陕北这一历史事件构成要素,明确了再认知调查的对象。第三部分是遗产构成要素再认知调查研究,首先,根据文献要素的梳理,在实地调研中对其一一进行核对验证。其次,对遗产构成要素进行认定。对杨家沟红色文化遗产整体要素进行价值评估,确定整体展示的要素。第四部分是遗产展示策略研究,结合“事件性”和多元文化重叠的属性,从历史线路、历史场景、空间关系三个方面提出杨家沟红色文化遗产的展示策略。本文通过研究,从米脂杨家沟红色文化遗产的自身特点出发,(1)再认知方面,(1)明确了红色文化遗产的定义内涵;(2)梳理了杨家沟红色文化遗产的构成要素;(3)理清了杨家沟红色文化遗产的分类,并在现状保护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了其历史价值、社会价值的内容,增加了其精神价值的研究。(2)展示方面,(1)强化了目前被忽视的土地改革、防御体系建设等贯穿杨家沟红色文化遗产各阶段的核心“事件”。(2)构建更为全面的展示体系:借鉴“现场还原”思维方法,选取五个历史场景,策划不同的主题进行现场还原展示;整合内外历史线路,对相关红色红色文化遗产策划展示主题,进行线路串联;运用GIS软件对防御岗哨与遗产之间的空间关系进行分析,提出具体的展示策略。

杨韵[7](2019)在《谁的《百里漓江图卷》》文中研究指明黎雄才通过毕生的努力,创造出独具风貌的“黎家山水”而饮誉画坛,他的写生及创作达到新的高度,积极地推动着中国山水画向前发展。《百里漓江图卷》为黎雄才20世纪60年代所作水墨纸本,是继《武汉防汛图卷》问世后,黎雄才的又一重要手迹,惜原作在七十年代遗失。在近几年征集黎雄才的画稿时,发现有经其晚年反复修改、点染的李国华《百里漓江图卷》临本。本文从细节上研究李国华《百里漓江图卷》,对黎雄才增补临本的原因、手法进行探究,结合对比黎雄才师生创作手法的异同,望借此更全面地看到黎雄才在手卷画创作方面的成就,以及其晚年对于山水画的一些新的追求和突破。

代翠翠[8](2018)在《刘正维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刘正维是武汉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我国着名作曲家、音乐学家、音乐教育家。他不仅创作过很多音乐作品,深受群众喜爱,而且还出版和发表了很多学术论着,阐释出许多新论断,在学界产生重要影响。此外,他几十年坚守在教学岗位上,为我国培养了很多优秀的传统音乐人才。本文主要从刘正维的音乐人生经历、传统音乐理论体系、“三色论”剖析、学术价值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客观评价其对中国传统音乐学科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在深入探究刘正维的音乐人生经历和学术贡献之后,笔者认为其传统音乐理论紧握中国传统音乐话语权、以音乐形态研究为核心、关注音乐研究体系化建设,最终达到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学科建设。

徐彪[9](2017)在《豫北地区农村信仰空间研究 ——以豫北孟庄镇为主》文中认为中国的农村,在其布局结构、空间形态、建筑构造、文化形态等方面都蕴含着丰厚的意义和特色,无论是在历史学、地理学、建筑学、还是在文化研究领域都受到了学者专家的重视。这其中,大部分都是围绕村落展开的历史、地理聚落研究、民居建筑研究,而对农村村落中数量众多、分布广泛、种类多样的信仰空间有所忽略,然而农村信仰空间的存在不仅是村落物质空间的重要构成,同时还在乡村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论文试图借助上述众学科领域对农村空间形态的相关研究理论,结合民俗学对村落民俗信仰文化的研究,对农村地区信仰空间进行探析。对于论文具体研究区域的选择,笔者以豫北孟庄镇地区为主要研究区域。论文此次研究的目的正是为了发现豫北孟庄镇地区农村信仰空间的实际存在状态,具体来讲是为了探明以下几个问题:一、豫北孟庄镇地区农村信仰空间的构建体系。二、体系构成中各层级农村信仰空间的空间表现形态、空间中人的行为活动以及信仰空间在乡村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三、农村信仰空间所具有的社会意义。解决以上问题的价值也就是此次研究的意义所在:首先,目前对河南地区农村信仰空间的研究确实少有,而笔者选择孟庄镇为此次农村信仰空间的调查研究区域,本身是对豫北地区农村信仰文化及其构成空间研究的一个补充。其次,论文的研究不仅是要在学术理论上对农村信仰空间和农村村落空间的研究有所贡献,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对农村信仰空间予以正视和重视,从而能够延续其文化、发挥其社会价值,具体来讲就是通过对农村信仰空间的深入探析能够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相关方面有所启示。论文具体内容可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首先对研究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区域选定的原因做出解释,其次对作为课题研究前提的几个概念进行阐述,再次介绍了当前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研究的现状,最后论述了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和第三章。该部分是对豫北孟庄镇地区农村信仰空间在农村村落中的呈现形态与表达方式进行具体分析。其中,第二章是对家庭和家族信仰空间的调查分析,第三章是对村落信仰空间的调查分析。第三部分,第四章。首先是对前文分析的总结,具体为该地区农村信仰空间所呈现出来的建构体系、空间形态的内在特征以及乡村社会中农村信仰空间的意义所在,其次是基于以上研究对当下新农村建设的些许启示,最后是对该课题研究的展望。

武定宇[10](2017)在《演变与建构-1949年以来的中国公共艺术发展历程研究》文中提出公共艺术是现代城市建设中对文化资源和公共空间创新的自觉和反省,是属于公众集体所有的重要艺术样式,代表着国家和城市发展的常态文化价值观,体现时代精神和国家、民族的民主与自由。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城市都很重视公共艺术的建设,希望通过它来传承城市文化精神,建构能够被人民普遍认同的主流文化价值观,进而向世界展示和宣传本国文化。所以,20世纪中叶以后,很多国家通过公共文化政策、百分比艺术法案、建立艺术社区等措施,推进公共艺术引导的核心价值观的塑造与传播。中国公共艺术发展历程研究是一种依据史料的、以文化研究的视角来构建的、填补中国公共艺术空白的史述研究。它是一种从社会学的角度并结合艺术本体进行阐释的合乎逻辑关系的话语体系,是在现代艺术史观统摄下的,叩问历史与现状因果关系的史学研究。其目的是对中国公共艺术的发展历程进行清晰地梳理,试图在历史中呈现并寻求当代公共艺术的发展路径。本文根据时间发展脉络,采用多维度、综合研究判断的方式展开分期断代。在书写每个阶段发展特征的同时着重阐述每个分期单元中概念内涵、文化政策、艺术作品、学术研究以及重要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力求探讨一种相对科学与客观的中国公共艺术发展的分期特征。公共艺术在中国本就是一个舶来之词,但是它在中国有着特殊的发展路径。本文将公共艺术放在整个中国20世纪大背景之中,审视中国公共艺术理论与实践的演变及建构的过程。研究将民族解放、文化自立的新中国成立设为研究起点,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宏观背景下,分析中国公共艺术与国家政策和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梳理中国公共艺术面貌的形成和生长脉络,探究其孕育土壤的变化发展因素。研究将1949年至1978年定义为中国公共艺术发展的萌芽阶段,其特征是以雕塑、壁画的姿态呈现的胚芽。它是在国家意识形态主导下生长的,创作的题材带有一种“运动”的意味,有着明显的革命化、政治化倾向,个性被共性所取代,作品呈现着一种万众一心的集体意识;将1978年至2000年作为中国公共艺术发展的探索阶段,是强调这一阶段创作主题方向开始转变,公众的思想意识逐渐得到解放,具有公共艺术性质的管理机制开始建立,公共艺术的建设和组织管理得到空前关注。这个时期中国的公共艺术经历了美化城市和观念蜕变的阶段。最后将2000年至今定义为建构阶段,中国公共艺术正式进入加速的建构与完善时期,公共艺术概念在争论中逐渐清晰,艺术本体的语言形式逐步多元与完善,公共艺术的边界在实践中得以拓展。在本文的最后,依据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依据国家文化艺术发展的方针与政策,提出自己对中国公共艺术发展的思考与建议。本文为了更清晰的呈现中国大陆公共艺术的发展脉络,对港澳台地区公共艺术的详细研究暂且不涉及其中,本论文将全面详细剖析中国大陆地区公共艺术的发展历程,但这并非是否定港澳台地区公共艺术对大陆地区公共艺术发展的影响,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中国大陆公共艺术的研究,港澳台地区的公共艺术对大陆的公共艺术的发展其影响力是值得肯定的。

二、我馆为《毛主席纪念堂》兴建积极提供资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馆为《毛主席纪念堂》兴建积极提供资料(论文提纲范文)

(1)“祖国河山”与1970—80年代之交山水画创作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一、缘起:山水画的选用
二、宾馆画、出口画与1970年代山水画创作的恢复
三、山水寄情:塑造“诗书画”缅怀空间
四、“推陈出新”:从“纪念堂山水”到“祖国河山”
余论:1970—80年代中国美术的“断裂”与“连续”

(2)基于设计伦理的北京老城公共雕塑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3.1 概念界定
        1.3.2 研究对象及内容
    1.4 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研究思路及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文章结构及提纲
    1.7 本章小结
第2章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现状调研
    2.1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发展概况
    2.2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实地调研及统计分析
        2.2.1 调研范围的界定
        2.2.2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分布概况
        2.2.3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特征归类及统计情况
        2.2.4 调研结果汇总与分析
    2.3 调研结果问题分析
        2.3.1 空间分布不均,布局缺乏灵活性
        2.3.2 雕塑主题较为单一与趋同
        2.3.3 公共雕塑蕴含的审美和伦理价值尚需强化
        2.3.4 宣传不到位,价值被忽视
        2.3.5 公共雕塑缺乏系统的保护管理机制
    2.4 北京老城区与中心城区室外空间公共雕塑案例对比与分析
        2.4.1 案例选择
        2.4.2 老城传统街区公共雕塑
        2.4.3 公共雕塑对中心城区的空间的再利用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艺术的审美价值
    3.1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的形式语言
        3.1.1 易于理解的具象写实性语言
        3.1.2 情感提炼的意象式语言
        3.1.3 抽象叙事的观念表达
    3.2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的主题表达
        3.2.1 历史叙事的纪念表达
        3.2.2 时代记忆的民俗表达
        3.2.3 人文关怀的感性表达
        3.2.4 丰富多元的社会表达
    3.3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造型风格的演变
        3.3.1 建国后的纪念碑式雕塑
        3.3.2 改革开放前的领袖与工农兵形象
        3.3.3 改革开放后的多元化发展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设计的伦理原则与伦理功能
    4.1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设计的伦理原则
        4.1.1 公共性原则
        4.1.2 教化性原则
        4.1.3 生态性原则
        4.1.4 文脉传承原则
    4.2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的伦理功能
        4.2.1 公共性功能
        4.2.2 价值导向功能
        4.2.3 隐性教化功能
        4.2.4 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功能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的有机更新与保护策略
    5.1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现状调研与问题分析
        5.1.1 调研问卷对象的基本情况
        5.1.2 公众对公共雕塑的接受情况
        5.1.3 公众对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的设置需求
        5.1.4 公众对北京老城公共雕塑价值体现的直观感受
        5.1.5 公众对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的互动情况
        5.1.6 公众对北京老城印象深刻的公共雕塑
        5.1.7 公众对北京老城印象深刻的公共雕塑的直观评价
    5.2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设计更新策略
        5.2.1 公共雕塑应与所属空间属性相契合
        5.2.2 公共雕塑应有效传达意义
        5.2.3 公共雕塑管理应遵循有机更新原则
    5.3 设计伦理视角下北京老城公共雕塑设计策略
        5.3.1 雕塑家的职业伦理
        5.3.2 雕塑作品的未来责任
    5.4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保护与管理的相关建议
        5.4.1 健全保护体制
        5.4.2 建构老城公共雕塑档案库
        5.4.3 监控雕塑作品的可持续性效应
        5.4.4 加强社会公德教育
        5.4.5 发挥市民志愿者团体的作用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致谢

(3)北京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研究 ——以博览类建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和背景
        1.1.1 选题缘由
        1.1.2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关于20 世纪建筑遗产保护的研究
        1.3.2 关于北京20 世纪建筑遗产的研究
        1.3.3 关于博览类建筑更新的研究
    1.4 概念阐释与界定
        1.4.1 20世纪建筑遗产及近义概念
        1.4.2 文物建筑与建筑遗产
        1.4.3 本文研究范围界定
    1.5 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论文框架
第2章 北京博览类建筑遗产现状调研
    2.1 北京博览类建筑遗产建造背景
        2.1.1 社会背景:政治支配建筑活动
        2.1.2 建设背景:博览建筑集中兴盛
        2.1.3 建筑思潮: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形式
    2.2 北京博览类建筑遗产研究对象
        2.2.1 调研对象范围选择
        2.2.2 调研对象分布状况
    2.3 北京博览类建筑遗产现状调研
        2.3.1 北京展览馆
        2.3.2 北京天文馆
        2.3.3 北京自然博物馆
        2.3.4 北京市职工服务中心
        2.3.5 中国地质博物馆
        2.3.6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2.3.7 中国国家博物馆
        2.3.8 全国农业展览馆
        2.3.9 民族文化宫
        2.3.10 中国美术馆
        2.3.11 北京人民剧场
        2.3.12 首都剧场
    2.4 北京博览类建筑遗产特征归纳
        2.4.1 建筑风格:苏式、宫殿式、新民族形式
        2.4.2 建筑色彩:黄色、红色、绿色
        2.4.3 建构体型:轴线对称、韵律秩序
        2.4.4 装饰装修:细部构件、装饰装修
        2.4.5 建筑外环境:内庭院、礼仪广场
    2.5 北京博览类建筑遗产现状总结
        2.5.1 现状使用与运营情况
        2.5.2 保护利用情况
        2.5.3 问题梳理归纳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理论研究
    3.1 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的发展过程
        3.1.1 国际20 世纪建筑遗产保护的发展过程
        3.1.2 我国20 世纪建筑遗产保护的发展过程
    3.2 20世纪建筑遗产价值内涵与价值构成
        3.2.1 20世纪建筑遗产价值内涵
        3.2.2 20世纪建筑遗产价值构成
    3.3 北京博览类建筑遗产价值分析
        3.3.1 历史价值
        3.3.2 艺术价值
        3.3.3 科学价值
        3.3.4 社会价值
        3.3.5 文化价值
    3.4 北京博览类建筑遗产保护要点
        3.4.1 场地环境
        3.4.2 立面形象
        3.4.3 平面形制
        3.4.4 内部装修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博览类建筑遗产保护利用措施研究
    4.1 外部环境质量提升措施
        4.1.1 规划交通流线
        4.1.2 优化入口广场
        4.1.3 增加景观绿化
        4.1.4 整修配套用房
        4.1.5 改进夜景照明
    4.2 建筑整体形象整修措施
        4.2.1 外立面修缮
        4.2.2 外立面升级
        4.2.3 加建新体量
    4.3 建筑结构构件升级措施
        4.3.1 补强原结构体
        4.3.2 替换结构构件
        4.3.3 替换原结构体
        4.3.4 卸荷加固
        4.3.5 消能减震
    4.4 建筑内部功能优化措施
        4.4.1 置换主要功能或局部功能
        4.4.2 改善交通功能及空间形式
        4.4.3 增加公众服务设施及空间
        4.4.4 优化展陈功能及空间形式
    4.5 相关保护利用案例解析
        4.5.1 中国国家博物馆——内补同象
        4.5.2 上海历史博物馆——外延同象
        4.5.3 唐山博物馆——衬托异象
        4.5.4 南澳博览建筑群衔接处与门厅——对比相异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北京博览类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策略
    5.1 北京博览类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策略
        5.1.1 基于价值分析的保护控制
        5.1.2 将问题归类导向保护利用措施
        5.1.3 保护与利用结合,生成方案
    5.2 北京博览类建筑遗产保护利用方案建议
        5.2.1 方案一:内部改造,功能更新
        5.2.2 方案二:内庭院封顶,地下扩建
        5.2.3 方案三:单侧扩建,改变次要立面
        5.2.4 方案四:加建新馆,外观相异、对比衬托
    5.3 以北京展览馆为例的保护利用方案探索
        5.3.1 北京展览馆保护要点
        5.3.2 北京展览馆现状问题
        5.3.3 保护利用措施选择
        5.3.4 保护利用方案建议
    5.4 保护利用工程前景展望
        5.4.1 优化制度体系逐步完善,保护利用流程规范化
        5.4.2 保护利用实践增加,保护利用形式多样化
        5.4.3 科学技术手段进步,保护利用内容精深化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国内外博览类建筑遗产改扩建典型案例
附录 B:中国20 世纪建筑遗产项目(第一至四批)
附录 C:北京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名录(第一批)
附录 D:中国20 世纪建筑遗产认定标准
致谢

(4)从历史档案看国家图书馆立法决策服务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立法决策服务发展历程
    1.1 立法决策服务发端
        1.1.1 服务形式
        1.1.2 服务特点
        第一,呈现鲜明的时代特征。
        第二,专业研究与业务开展并重。
    1.2 立法决策服务对象进一步明晰
        1.2.1 服务形式
        1.2.2 服务特点
        第一,分层次服务。
        第二,分专业服务。
        第三,规范化服务。
        第四,产品意识显现。
    1.3 立法决策服务领域扩大
        1.3.1 服务形式
        1.3.2 服务特点
    1.4 立法决策服务规范建立
        1.4.1 服务形式
        1.4.2 服务特点
    1.5 立法决策服务体系完善
        1.5.1 服务形式
        1.5.2 服务特点
        第一,注重用户分析和用户关系维护。
        第二,逐步深化核心用户服务,快速拓展用户市场。
        第三,跨界合作提升服务能力。
2 历史经验
    2.1 服务需求推动服务发展
    2.2 服务理念决定服务格局
    2.3 营销推广提升服务效能
3 未来发展
    3.1 明确服务定位,发挥服务专长
    3.2 完善工作机制,建立服务网络
    3.3 加强业务研究,提升服务质量

(5)林永祥建筑创作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缘由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 课题研究现状
        1.3.1 对林永祥及建筑作品的现有文献概述
        1.3.2 对历史背景的现有文献概述
        1.3.3 文献研究的初步结果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篇章结构
第二章 林永祥的主要经历与建筑理念形成的探究
    2.1 少年时期的经历与性格、观念的培养(1936-1955)
        2.1.1 幼年的苦难经历
        2.1.2 生活环境对观念的熏陶
        2.1.3 培正中学的教育与扎实的基础知识、严谨思维的培养
    2.2 华南工学院学习期间专业能力的培养(1955-1960)
        2.2.1 华南工学院建筑系的教育背景
        2.2.2 专业基础知识的积累
        2.2.3 建筑设计能力的培养
        2.2.3.1 人民公社规划设计
        2.2.3.2 华南工学院教学中心区规划
        2.2.3.3 广东省职工住宅设计竞赛与广西民族饭店现场设计
    2.3 高校教学经历与设计实践积累(1960-1984)
        2.3.1 教学经历
        2.3.1.1 被引进至初创时期的福州大学
        2.3.1.2 参与华侨大学创办初期的建设
        2.3.1.3 “开门办学”与恢复高考后的教学实践
        2.3.2 治学态度
        2.3.2.1 福建省建筑教育的情况
        2.3.2.2 严谨认真的治学风格
        2.3.2.3 风趣幽默的授课方式与正直豁达的人生态度
        2.3.2.4 合作精神
        2.3.3 建筑专业知识的积累与拓展
    2.4 回广州后的主要经历与工程设计实践(1985-)
        2.4.1 20世纪80 年代广州地区建筑发展情况
        2.4.2 在华南工学院与华南理工大学时期的主要经历
        2.4.3 主要建筑设计实践
    2.5 同时期其他岭南建筑师的建筑设计实践概况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林永祥建筑创作历程中的典型作品分析
    3.1 建筑理念形成期——早期在福建省的创作
        3.1.1 泉州湾古船陈列馆(1976 年)
        3.1.1.1 同时代陈列馆的建设背景
        3.1.1.2 建设背景与建筑基本概况
        3.1.1.3 作品分析
        3.1.2 福州大学图书馆二期工程(1978 年)
        3.1.2.1 同时代的高校图书馆建设情况
        3.1.2.2 建筑基本概况
        3.1.2.3 作品分析
        3.1.3 福州大学食堂(1979-1980)
        3.1.3.1 20世纪60、70 年代福建地区食堂建筑特点
        3.1.3.2 作品分析
        3.1.4 福州大学土建系楼(1983)
        3.1.4.1 建设背景
        3.1.4.2 作品分析
        3.1.5 小结
    3.2 建筑理念的成熟期——回广州后的大胆创作
        3.2.1 延续历史环境——华南工学院2 号楼扩建(1985-1987 年)
        3.2.1.1 建筑基本概况
        3.2.1.2 以“延续”的方式回应历史环境
        3.2.1.3 “以人为本”的思考角度
        3.2.1.4 建筑外部环境的营造
        3.2.1.5 小结
        3.2.2 改革开放初期的突破性建筑——星海音乐厅(1988-1998)
        3.2.2.1 星海音乐厅概况
        3.2.2.2 星海音乐厅建设背景
        3.2.2.3 “音质第一”的设计原则
        3.2.2.4 声学空间与结构空间一致的设计原则
        3.2.2.5 建筑结构与音乐厅形式上的突破
        3.2.2.6 声学设计对设计构思的支撑与完善
        3.2.2.7 引领时代风气的建筑形象
        3.2.2.8 小结
        3.2.3 从传统天井到空中庭院——海天大厦(1992 年)
        3.2.3.1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广州高层住宅建设概况
        3.2.3.2 建筑基本概况
        3.2.3.3 传统天井组合的现代空间院落
        3.2.3.4 “架空层—天井—风廊—天井”的自然通风系统
        3.2.4 用结构表达对文化的隐喻——培正中学综合体育馆(2001-2005)
        3.2.4.1 建筑背景与概况
        3.2.4.2 富有创意的设计思路
        3.2.4.3 结构合理选择
        3.2.4.4 形式的承传与隐喻
        3.2.4.5 岭南地域性气候和文化的协调
        3.2.4.6 小结
    3.3 其他重要建筑作品
        3.3.1 家园情怀——华侨博物馆(1995年)
        3.3.2 精致的“小调”——广州培正中学艺术楼(2007-2011年)
    3.4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林永祥主要建筑作品年表
    附录2 华侨大学兴隆分校设计图纸
    附录3 华侨大学建宁分校设计图纸
    附录4 平和县综合楼、中国人民银行平和支行办公楼设计图纸
    附录5 福建省委党校规划与图书馆单体设计图纸
    附录6 福建省文物总店设计图纸
    附录7 林永祥老师对本论文的两次修改意见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附件

(6)米脂杨家沟红色文化遗产再认知与展示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基本概念界定
        1.3.2 红色文化遗产展示综述
        1.3.3 杨家沟村基本概况
        1.3.4 杨家沟红色文化遗产展示现状
    1.4 研究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框架
2.杨家沟研究文献解读
    2.1 杨家沟研究文献类型梳理
        2.1.1 文献类型梳理的原因
        2.1.2 文献类型梳理
    2.2 杨家沟核心研究文献解读
        2.2.1 志书
        2.2.2 日记
        2.2.3 回忆录
        2.2.4 调查报告
        2.2.5 规划文本
        2.2.6 重要研究文章
        2.2.7 其他相关书籍
    2.3 杨家沟研究文献解读总结
    2.4 小结
3.杨家沟红色文化遗产再认知
    3.1 再认知原因及思路
        3.1.1 再认知原因
        3.1.2 再认知思路
    3.2 基于文献解读下的“事件”要素再认知
        3.2.1 “事件”要素的再认知调查
        3.2.2 “事件”要素的遗产识别
    3.3 杨家沟红色文化遗产的“事件性”特征
    3.4 杨家沟红色文化遗产要素再认知
        3.4.1 要素分类思路
        3.4.2 物质类要素
        3.4.3 非物质类要素
    3.5 杨家沟红色文化遗产价值再认知
        3.5.1 价值综述
        3.5.2 价值评估
        3.5.3 基于价值的展示要素再分析
    3.6 本章小结
4.杨家沟红色文化遗产展示策略
    4.1 展示的原则和意义
        4.1.1 展示的原则
        4.1.2 展示的意义
    4.2 杨家沟红色文化遗产展示策略
        4.2.1 展示方法构建
        4.2.2 历史线路展示
        4.2.3 空间关系展示
        4.2.4 历史场景展示
    4.3 本章小结
5.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与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图录
表录
附录一 全国各省市与红色文化遗产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统计一览表
附录二 第一至七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中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中与
    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相关的文保单位一览表
附录三 杨家沟馆藏部分重要文物详细情况一览表
附录四 党中央在杨家沟四个月的经过一览表

(7)谁的《百里漓江图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百里漓江图卷》概况及临本增改的条件和动机
    第一节 黎雄才《百里漓江图卷》的散佚及李国华的临摹
    第二节 李国华忠实的临摹
        2.2.1 临摹的经验及水平
        2.2.2 临摹忠实度的佐证
    第三节 黎雄才增补的动机
第三章 黎雄才对李国华临本增改的微观解读
    第一节 细节上的增补
        3.1.1 山石的改动
        3.1.2 林树的修改
    第二节 构图上的变动
        3.2.1 由孤立、失衡转为呼应、奇正
        3.2.2 由松散参差改为纵横有序
        3.2.3 强化藏露得当的山石整体观
    第三节 黎雄才与李国华的艺术成就差异
结语及补充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二 《百里漓江图卷》补充材料
    附录三 黎雄才系年简编表(1910-2001)
    附录四 黎雄才部分代表作图版
    附录五 李国华艺术年表(1923-2014)
    附录六 李国华部分作品图版
致谢

(8)刘正维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
    二、前人研究成果综述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刘正维的音乐人生经历
    第一节 童年多元音乐启蒙
        一、民间音乐滋养
        二、教会学校里学会五线谱
        三、救亡歌曲、进步歌曲、流行歌曲的传唱
    第二节 音专专业音乐学习
        一、中原大学政治学院毕业,分配文工团工作
        二、入中南音专作曲系,系统学习音乐知识
    第三节 留校教授戏曲音乐
        一、不断修改教材,补充新知
        二、关心戏曲音乐人才培养,开办专修班
    第四节 涉足多个音乐领域
        一、音乐创作
        二、传统音乐理论
第二章 刘正维的传统音乐理论体系
    第一节 研究重心——戏曲音乐
        一、戏曲声腔史
        二、戏曲声腔分类
        三、戏曲音乐创作
    第二节 研究核心——音乐形态学
        一、黄翔鹏首提“音乐形态学”一词
        二、刘正维的民族音乐形态学学科建设
    第三节 研究亮点——音乐史学
        一、明代文艺复兴——为16世纪明代音乐发声
        二、三起三伏——对中国音乐历史发展阶段的认识
第三章 刘正维的“三色论”剖析
    第一节 “三色论”的形成过程
        一、萌发阶段——“徵羽”两大终止群体
        二、过渡阶段——“四度三音列”
        三、形成阶段——“三色论”
        四、成熟阶段——中西音乐的“三足鼎”理论
    第二节 “三色论”的独特性
        一、“三色论”将“民族音乐色彩”具体化
        二、“三音列”的“色彩”特征与分布版图
    第三节 “三色论”的现实意义
        一、传统音乐分析的重要工具之一
        二、传统音乐写作的重要参照之一
第四章 刘正维传统音乐理论的学术价值
    一、紧握中国传统音乐话语权
    二、将音乐形态研究进行到底
    三、关注音乐研究体系化建设
    四、将学科建设定为终极目标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主要着述与创作作品一览表
    附录2 未发表歌曲乐谱节选(20首)
    附录3 图片
    附录4 “戏曲音乐科”设想
    附录5 刘正维年谱
致谢

(9)豫北地区农村信仰空间研究 ——以豫北孟庄镇为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的提出
    1.2 研究区域的选定—以豫北孟庄镇地区农村为主
        1.2.1 研究区域选定的原因
        1.2.2 豫北孟庄镇地区农村的概况
    1.3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对当前研究现状的评述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作为研究前提的几个概念
        1.6.1 农村村落
        1.6.2 信仰、民间信仰与农村信仰、民间信仰与封建迷信
        1.6.3 空间与场所
        1.6.4 信仰空间与农村信仰空间
2 豫北孟庄镇地区农村的家、族信仰空间
    2.1 概述
    2.2 家庭信仰空间的构成
        2.2.1 风水、禁忌与农村民居
        2.2.2 岁时节令中家庭信仰空间的展现
    2.3 家族信仰空间的构成
        2.3.1 同族墓地的空间形态
        2.3.2 同族的信仰祭祀活动
    2.4 人生礼俗与家、族信仰空间
        2.4.1 出生礼仪
        2.4.2 婚嫁礼仪
        2.4.3 丧葬礼仪
    2.5 家、族信仰空间在家族团体中发挥的作用
        2.5.1 居民生活空间的心理防御
        2.5.2 家族团体归属感的形成与体现
        2.5.3 农村生活、生产的互帮互助
        2.5.4 传统礼序的遵守和奉行
3 豫北孟庄镇地区农村的村落信仰空间
    3.1 概述
    3.2 村落信仰空间的形态构成
        3.2.1 村落中的寺庙建筑
        3.2.2 村落生活空间的神圣构筑物
    3.3 寺庙建筑的形态特征
        3.3.1 选址特征
        3.3.2 平面布局
        3.3.3 对村落信仰空间形态分析的小结
    3.4 乡村生活中的村落信仰空间的呈现方式
        3.4.1 农村信仰活动的中心
        3.4.2 农村世俗活动的展演场
        3.4.3 农村村落中的“公议之所”
    3.5 村落信仰空间在村中发挥的作用
        3.5.1 实现乡村整合,增强村民凝聚力
        3.5.2 作为村中公议之所,维护村落秩序
        3.5.3 宣扬优秀的道德品质
        3.5.4 丰富民众的文化娱乐生活
        3.5.5 保护环境,丰富村落景观
4 结论
    4.1 对豫北孟庄镇地区农村信仰空间的分析总结
        4.1.1 豫北孟庄镇地区农村信仰空间的体系建构
        4.1.2 豫北孟庄镇地区农村信仰空间的内在特征
        4.1.3 豫北孟庄镇地区农村信仰空间的建构意义
    4.2 农村信仰文化及其空间研究对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4.2.1 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启示
        4.2.2 对新农村建设中新建社区型农村空间设计的启示
    4.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致谢

(10)演变与建构-1949年以来的中国公共艺术发展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构想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框架
第一章 公共艺术的来源及其概念
    第一节 公共艺术的生成语境
        一、古希腊时期——萌发公共精神
        二、启蒙运动——奠定公共艺术的思想基础
        三、墨西哥壁画运动——壁画公共艺术萌芽
        四、美国罗斯福新政——开启公共艺术政策
        五、后现代时期——转向社会参与
    第二节 公共艺术概念辨析
        一、相关基础概念
        二、国外公共艺术概念
        三、公共艺术政策发展
        四、公共艺术概念在中国
        五、公共艺术的范畴
    第三节 中国公共艺术发展史的研究起点辨析(1949 年)
第二章 中国公共艺术的萌芽期(1949~1978 年)
    第一节 创造人民的艺术(1949~1958 年)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集体创作
        二、中国公共艺术在新形势推动下的发展
    第二节“双结合”模式下的新中国公共艺术(1958~1966 年)
        一、公共壁画、雕塑的“大跃进”
        二、十大公共建筑室外雕塑
        三、城市精神主题雕塑的出现
        四、《收租院》和《农奴愤》:特殊时期的艺术教育
    第三节“单一化”的塑像风潮(1966~1978 年)
        一、“文革”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二、“单一化”的创作现象
        三、毛主席纪念堂组雕
        四、“文革”结束后艺术创作的新转机
    小结
第三章 中国公共艺术的探索期(1978~1999 年)
    第一节 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中国公共艺术(1978~1989 年)
        一、改革开放给艺术创作带来的冲击
        二、从室外雕塑到城市雕塑
        三、景观介入公共空间
        四、“85 新潮美术”及之后的艺术
    第二节 中国公共艺术的蜕变(1990~1999 年)
        一、社会转型中的公共艺术理论初探
        二、港澳台地区公共艺术对大陆公共艺术发展的影响
        三、中国公共艺术在传统中前进
        四、公共艺术之“公共”转型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公共艺术的建构期(2000 年至今)
    第一节 中国公共艺术的新时代背景
        一、新世纪繁荣文化建设的现实需求
        二、国家文艺政策的支持与保障
        三、公共艺术政策机制的探索建构
    第二节 走向体系化的中国公共艺术理论与实践
        一、公共艺术理论研究的发展
        二、公共艺术行业活动的实践
        三、公共艺术学科建构与发展
    第三节 中国公共艺术实践的探索之路
        一、艺术本体上的探索与建构
        二、公共空间上的拓展与尝试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中国公共艺术发展历程总结
    第二节 中国公共艺术之展望
        一、以公共文化设施之小,见公共文化服务之大
        二、以公共艺术计划之小,见社会和谐之大
        三、以艺术活动之小,见城市文化活力之大
        四、以公共艺术营造创新设计之小,见艺术城市开发之大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四、我馆为《毛主席纪念堂》兴建积极提供资料(论文参考文献)

  • [1]“祖国河山”与1970—80年代之交山水画创作转型[J]. 郝斌.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21(06)
  • [2]基于设计伦理的北京老城公共雕塑艺术研究[D]. 靳艺.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3]北京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研究 ——以博览类建筑为例[D]. 李瑞华.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4]从历史档案看国家图书馆立法决策服务发展[J]. 谢岩岩. 国家图书馆学刊, 2020(01)
  • [5]林永祥建筑创作历程研究[D]. 王凯沙.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6]米脂杨家沟红色文化遗产再认知与展示初探[D]. 张文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7]谁的《百里漓江图卷》[D]. 杨韵. 广州大学, 2019(01)
  • [8]刘正维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体系研究[D]. 代翠翠.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6)
  • [9]豫北地区农村信仰空间研究 ——以豫北孟庄镇为主[D]. 徐彪. 西安工程大学, 2017(06)
  • [10]演变与建构-1949年以来的中国公共艺术发展历程研究[D]. 武定宇.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7(02)

标签:;  ;  ;  ;  ;  

我馆积极为“毛主席纪念堂”的建设提供材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