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盆纪腕足类动物和珊瑚

泥盆纪腕足类动物和珊瑚

一、泥盆纪的腕足动物和珊瑚(论文文献综述)

黄家园[1](2020)在《黔南泥盆纪吉维特期生物礁生物多样性和群落古生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泥盆世吉维特期全球处于构造运动相对稳定阶段,大陆风化强度弱,陆源碎屑堆积量少,加之中低纬度区表层海水相对温暖,海平面稳步上升,全球碳酸盐岩台地面积迅速增加,一系列近乎完美的气候环境条件极大地激发了珊瑚-层孔虫生物礁生态系统的繁盛,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可达显生宙之最。经过国内外近百年来的持续研究,目前已基本明晰全球吉维特期生物礁的沉积-演化模式。然而,对吉维特期生物礁的生物多样性、生物之间的复杂生态关系以及生物礁群落构建细节尚缺少定量统计分析,限制了进一步理解关键地质转折期古生物多样性演化模式及生物礁演化与气候环境变化的相互关系。本文选取位于华南台内一处高生物多样性的吉维特期生物礁展开了详细的古生物学和古生态学研究,研究剖面位于贵州独山鸡窝寨。目前基于对礁体纵面28个样方的详细统计分析,共鉴定出生物礁生物44属83种(23未定种)。主要的造礁生物板状层孔虫-横板珊瑚-刺毛虫组合形成盖覆型生物礁灰岩,丰富的块状和枝状的横板珊瑚以及单体四射珊瑚分布于盖覆岩之间,对生物礁形成同样具有重要作用。附礁生物如腕足类、苔藓虫、管状蠕虫、钙化蓝细菌、腹足类等分布于礁体之中。鸡窝寨礁不仅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而且还有包裹、空间竞争以及共生等一系列复杂的物种间生态关系。鸡窝寨礁均匀分布的主要造礁生物也证实了礁体结构的稳定性。总之,位于台地内部具有高生物多样性的鸡窝寨礁强调了理解不同环境背景下功能群的物种丰度和多样性对重建吉维特期礁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张欣松[2](2019)在《华南与西准噶尔晚泥盆世牙形石生物地层、事件地层和化学地层》文中研究说明牙形石是一种地史时期未确知的海洋生物的部分遗体,其个体微小,主要化学成分为磷酸钙,多呈尖齿或锯齿状,自寒武纪到三叠纪一直繁盛。本文基于华南和西准噶尔地区晚泥盆世-早石炭世的两条地层剖面、227件样品、20000余枚牙形石个体,系统地建立了牙形石生物地层序列,并与国际标准牙形石带进行了对比。在高分辨率生物地层框架下,通过沉积微相、稳定碳同位素和牙形石氧同位素手段,系统分析了研究区晚泥盆世沉积环境和沉积相模式、海平面进退规程、碳循环以及古气候演变的趋势。本文发现晚泥盆世牙形石体型大小和分异度的变化均受到全球温度所控制,说明了晚泥盆世生物与环境的协调演化关系。本研究丰富了华南与西准噶尔地区古生物资料,对古生代牙形石的古生态、形态演变、谱系演化和晚泥盆世诸多生物-环境事件以及气候变化的研究提供了新材料、新认识和新思路。

郄文昆,马学平,徐洪河,乔丽,梁昆,郭文,宋俊俊,陈波,卢建峰[3](2019)在《中国泥盆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文中研究指明国际泥盆系标准年代地层单位7个阶底界的全球层型剖面与点位(GSSP)于1996年已全部确立,目前迫切需要开展"后层型"精细地层对比研究.中国高精度泥盆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的建立对实现全球不同古地理背景下沉积记录的精细对比和理解这一关键转折期生物与气候环境的演变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要概述了中国泥盆纪年代地层的研究历史和研究现状,以华南及邻区研究程度较高的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格架为基础,结合近年来碳同位素地层、事件地层和放射性同位素年龄的研究成果,首次建立中国泥盆纪综合地层框架,为实现区域地层高精度的划分与对比奠定坚实基础.目前,中国泥盆纪天文旋回地层和高精度放射性同位素测年的研究比较薄弱,是今后中国泥盆纪年代地层研究的主要方向.

鲜思远,陈继荣,万正权[4](1995)在《四川龙门山甘溪泥盆纪生态地层、层序地层与海平面变化》文中提出龙门山甘溪剖面是我国泥盆系重要典型剖面之一,倍受中外同行关注。本文着重对生态地层、事件地层、层序地层进行研究,为研究全球海平面变化提供区域背景资料。龙门山甘溪剖面含十分丰富的底栖生物化石,从洛赫柯夫阶—弗拉斯阶自下而上可识别出24个腕足动物群落,另外还建立了若干礁复体群落和浮游群落本文对以上群落的特征、性质、分异度、成分、底栖组合及其与沉积环境的关系作了分析和讨论,并识别了11个海进海退事件(生物的或非生物的)本区泥盆系是加里东构造旋回后的第一个沉积盖层,属海平面主体上升和海侵同步条件下的旋回超覆地层,由砂质海岸环境向碳酸盐台地环境推进,构成了区内泥盆纪沉积层序序列的组合特征。根据海平面的变化及其相旋回的变迁,划分出6个三级沉积层序。6个沉积层序代表6次海平面的相对升降周期,大致相当于 Vail,P.R.(1977)划分的三级地层旋回的海平面变化周期(延续时限1—12Ma),包括4个较大的海平面上升周期与2个较大的海平面下降周期,即洛赫柯夫期、布拉格晚期至埃姆斯早期,吉维中期及弗拉斯早、中期的海平面上升期与艾费尔期中晚期至法门期的海平面下隆期。上述沉积层序特征和海平面变化,说明区内泥盆纪台缘断陷盆地的形成经历了由陆向海转化和盆地发展演化过程,反映了上扬子地台西缘陆架沉积发展的历史大致可划分为:盆地的雏形阶段(碎屑岩陆架的形成阶段),盆地的发展阶段(碎屑岩与碳酸盐岩混积陆架的形成阶段)和盆地形成与消亡不同性质的三个阶段。它们的形成与演化主要是构造断陷活动和龙门山海水不断向东侵进、古特提斯海北支向东扩展的结果,展示了由滨岸陆架转变为碳酸盐台地,由陆源碎屑充填转化为碳酸盐岩沉积的发展史。

曹宣铎,张瑞林,张汉文[5](1990)在《秦巴地区泥盆纪地层及重要含矿层位形成环境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泥盆纪时,奏岭古海盆是介于华北古陆和扬子古陆之间的一个复杂的陆表海,故应作独立地层区。根据基底性质、层序和沉积特征由北而南划为3个分区:北秦岭分区,以海陆交替相上泥盆统不整合于早古生代变质沉积、火山岩系之上;南秦岭分区,海相泥盆系由南而北,由西向东超覆于志留系或寒武、奥陶系之上;摩天岭分区,泥盆系不整合于碧口群不同层位之上。又根据分区内构造活动、古地理变化、沉积类型和相的分异,进一步划分了11个小区和11个相带。同时编制了包括39个自然单元的泥盆系划分、对比表。区域性生物带及层序的建立,基本上概括了9个主要化石门类在区内的时空分布。为本区各岩石地层单位时代的厘定及与区内外同类地层的对比,提供了重要依据。对泥盆系顶、底及系以下的界线进行了探讨,概述了3种不同类型的石炭、泥盆系界线的位置及特征,着重介绍了西秦岭志留泥盆系界线研究的新成果。根据区域生物群的分析结合海水进退规程,提出早泥盆世早、中期属华南西部亚区,早泥盆世晚期之后为华南东部亚区。并按照生物的生活方式,将本区划分为动、植物混生、浅海底栖生物及浮游生物3种类型,在浅海底栖生物类型内结合沉积物性质又划分为3个亚类。并以普通沟、当多沟及热尔至洛大为范例,分别代表区内纵向和横向上的群落交替,基本上反映了一个陆表海内的生态环境。沉积相的分析和划分,以现有的剖面为基础,总结了泥盆纪海侵由南向北,由西向东,沉降中心、沉积中心由南向北逐渐迁移,古海盆地形由南低北高到南高北低的变化和各时期岩相、古地理格局及各相带的特征,确认这一陆表海是加里东运动和印支运动两期强烈活动期间的一个相对稳定环境,具有过渡性质。秦岭在泥盆纪处于北纬低一中纬度。早、中泥盆世海盆收缩,古地磁南、北近于一致,晚泥盆世呈明显的东西向分带,西部开裂强烈,往东逐渐减弱,致使古海域呈现一向西扩展的漏斗状。与区域性地壳运动有关的地质事件发生于早泥盆世,即由早期的聚敛运动转向晚期的张裂运动,大规模的海退变为海侵,海平面由上升趋于下降、海水盐度由高变低气候、由干热变为湿热,生物由衰亡至兴盛。另一种属全球性事件,如弗拉斯与法门阶之间生物绝灭事件。秦岭地区泥盆纪古海盆演化的研究取得了如下新的认识:①泥盆纪古海盆是由残留海发展为陆表海;②加里东运动在秦岭各地块内表现为抬升活动,地块边缘有褶皱运动;③泥盆纪秦岭海盆内有3期由南而北逐渐迁移的沉降活动及由此形成的3个沉降带;④根据构造活动性、沉积作用、火山活动的差异,划分出断块沉积和断陷沉积两种不同的沉积-构造单元,其古构造格局由3个断陷带和2个断块相间组成;⑤秦岭泥盆纪古海盆的演化分为早期聚合阶段及晚期张裂阶段。秦岭泥盆系赋存有丰富的各类矿产,是以海底热水沉积作用为主导的区域成矿作用,以铅、锌、汞,锑、铁和金矿为主。本区根据热水沉积含矿建造划分了一主一次两个成矿期。并从成矿区划和矿产类型两方面对成矿远景和找矿方向进行了探索。

鲜思远,陈继荣,万正权[6](1995)在《四川龙门山甘溪泥盆纪生态地层、层序地层与海平面变化》文中研究表明龙门山甘溪剖面是我同泥盆系重要典型部面之一,倍受中外同行关注.本文着重对生态地层、事件地层、层序地层进行研究、为研究全球海平面变化提供区域背景资料.龙门山甘溪剖面含十分丰富的底栖生物化石,从洛赫柯大阶-弗拉斯阶自下而上可识别出24个腕足动物群落,另外还建立了若干礁复体群落和浮游群落本文对以上群落的特征、性质、分异度、成分、底栖组合及其与沉积环境的关系作了分析和讨沦,并识别了11个海进海遇事件(生物的或非生物的)本区泥盆系是加里东构造旋回后的第一个沉积盖层,属海平面主体上升和海侵同步条件下的旋回超覆地层,由砂质海岸环境向碳酸盐台地环境推进,构成了区内泥盆纪沉积层序序列的组合特征根据海平面的变化及其相旋回的变迁,划分出6个三级沉积层序;6个沉积层序代表6次海平面的相对升降周期,大致相当于Vail,P、R.(1977)划分的三级地层旋回的海平面变化周期(延续时限1—12Ma),包括4个较大的海平面上升周期与与2个较大的海平面下降周期,即洛赫柯夫期、布拉格晚期至埃姆斯早期.吉维中期及弗拉斯早、中期的海平面上升期与艾费尔期中晚期至法门期的海平面下隆期上述沉积层序特征和平面变化,说明区内泥盆纪台缘断陷盆地的形成经历了由?

刘犟嗣[7](2019)在《泥盆纪—石炭纪之交生物大灭绝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其环境背景》文中提出泥盆纪-石炭纪(D-C)之交的生物大灭绝事件是显生宙以来所发生的重大生物灭绝事件之一,导致了约21%属一级和16%科一级海洋生物的灭绝。因全球范围内,在灭绝层位附近广泛发育一套黑色页岩的沉积(Hangenberg Black Shale,HBS),D-C之交的生物大灭绝事件被称为“Hangenberg事件”。大量的海相生物群受到Hangenberg事件的影响,特别是菊石、三叶虫、牙形石、层孔虫、珊瑚和介形虫等。然而,关于Hangenberg生物灭绝事件机制的认识还处于争论阶段。目前对这一时期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具体过程及其环境背景变化还不是非常明确,进而阻碍了对该生物灭绝事件机制的理解。在D-C之交,华南板块位于古特提斯洋的东边,形成了陆海相间的古地理格局,主要发育了上扬子被动大陆边缘浅水陆棚相、台地边缘斜坡相、黔桂盆地相、孤立碳酸盐台地相和桂东南的钦防海槽等沉积相。华南黔桂地区隆安剖面(23°10′34.8″N,107°27′48.0″E)发育一套晚泥盆世-早石炭世碳酸盐岩,沉积环境为孤立碳酸盐台地,受陆源影响较小。其林寨剖面(25°49′04″N,107°29′26″E)沉积环境为黔桂浅水台地相,一直作为法门阶-杜内阶珊瑚和腕足类生物地层的经典研究地区。马栏边剖面(27°22′48.8″N,111°34′2.4″E)出露一套从中泥盆世到早石炭世连续的地层,沉积环境为湘桂浅水台地相,已经受到长期的关注。这三条剖面出露的样品新鲜且地层连续,适合开展D-C之交Hangenberg事件的研究。本文通过以这三个剖面为重点研究对象,在详细的岩相学分析的基础上,利用高分辨率碳-氮-硫同位素和新兴的碳酸盐岩I/Ca等地球化学手段,研究该重大地质突变期碳-氮-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模式及环境背景,进而探讨Hangenberg生物灭绝事件的原因。高分辨率的碳酸盐岩碳同位素组成(δ13Ccarb)和有机碳同位素组成(δ13Corg)显示海洋碳循环在泥盆纪-石炭纪之交出现了异常。在隆安剖面,δ13Ccarb值从-1.6‰缓慢正偏到+2.5‰。在其林寨剖面,δ13Ccarb值从+3.0‰正偏至+4.4‰。在马栏边剖面,δ13Ccarb值从-1.6‰缓慢正偏到+3.3‰。这些记录显示δ13Ccarb值在Middle-Upper Si.praesulcata带经历了一个约+45‰的正偏。与无机碳同位素正偏记录相似,在隆安剖面,δ13Corg值从-25.8‰开始正偏至-22.6‰。在其林寨剖面,δ13Corg值从-26.1‰轻微正偏至-25.0‰。在马栏边剖面,δ13Corg值从-28.0‰持续正偏至-25.6‰。这些记录显示δ13Corg值也经历了一次约为3-4‰的正偏。华南地区记录δ13Ccarb值和δ13Corg值的正偏说明有机质大量埋藏。有机碳埋藏分数的增加是由于海洋生产力的提高或/和有机物质保存的增加。生产力提高和有机物质保存增加的原因与全球海洋环流的变化有关。全球气候变冷会扩大赤道到极地的温度梯度,导致海洋环流加剧。晚泥盆世记录的气候变冷,为海洋环流加强奠定了基础。这个过程增强深海营养盐向海洋表层的回流,从而刺激海洋生产力。海洋生产力的提高会加剧海洋水体缺氧,为有机物质保存的增加创造了条件。高分辨率的氮同位素组成(δ15Nbulk)显示海洋氮循环在泥盆纪-石炭纪之交出现了异常。在隆安剖面,δ15Nbulk值从+4.6‰急剧下降到0‰左右。在其林寨剖面,δ15Nbulk值从+6.1‰持续负偏至+3.5‰。在马栏边剖面,δ15Nbulk值从+4.5‰负偏至+1.9‰。这些记录显示δ15Nbulk值在Middle-Upper Si.praesulcata带经历了一次明显的负偏,幅度约为3-4‰。δ15Nbulk值的急剧负偏说明海洋中来自微生物固氮作用的生物可利用氮(N2)的比例显着升高,且在局部环境中是最主要的生物可利用氮来源,如隆安地区。微生物固氮作用的增强则说明当时海洋中生物可利用氮(NO3-和NH4+)的缺乏,后者主要是由于反硝化作用和/或氨的厌氧氧化作用的增强所导致的,进而说明这一关键期海洋缺氧程度的加强。高分辨率的碳酸盐岩晶格硫酸盐硫同位素组成(δ34SCAS)在D-C之交发生显着负偏,说明海洋硫循环在这一关键时期也出现了异常波动。在隆安剖面,δ34SCAS值从Middle Si.praesulcata带的+19.0‰下降至Upper Si.praesulcata中部的+13.0‰。随后,在Upper Si.praesulcata上部恢复到+20.3‰。在其林寨剖面,δ34SCAS值记录了Upper Si.praesulcata带从+12.1‰正偏到+19.0‰的过程。隆安和其林寨剖面的δ34SCAS呈现同步变化,至少代表着区域性海水硫酸盐硫同位素组成的变化。δ34SCAS的负偏主要归因于富H2S水体的形成及成岩氧化。水体缺氧的加剧使得硫酸盐还原作用增强,进而形成富集32S的硫化水体。光合硫代谢微生物功能群产生的硫酸盐或者单质硫进一步氧化形成的硫酸盐进入碳酸盐进而引起δ34SCAS的负偏。因此,硫同位素的证据也说明这一关键期海水缺氧程度的加剧,并形成硫化水体。相对其他传统的氧化还原地球化学指标,碳酸盐岩I/Ca能够很好地指示表层水体的氧化还原状态,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因上层水体是大部分生物生活的主要场所,该环境的氧化还原状态对探讨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大灭绝的原因具有重要意义。在隆安剖面,I/Ca比值从Middle Si.praesulcata带的1.8μmol/mol急剧下降至Upper Si.praesulcata带的0μmol/mol左右。在马栏边剖面,I/Ca比值从Lower Si.praesulcata带的2.0μmol/mol急剧下降至Upper Si.praesulcata带的0μmol/mol左右。隆安和马栏边的记录显示I/Ca比值在Middle-Upper Si.praesulcata带经历了一次明显的负偏,指示着当时氧最小带(OMZ)扩张或者上移,上层水体处于缺氧状态。综上,本文对华南地区处于不同沉积环境的三条泥盆纪-石炭纪剖面的研究发现泥盆纪-石炭纪之交生物大灭绝期C-N-S同位素组成有显着变化,说明该时期的C-N-S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发生了显着的异常。这些同位素组成的变化都反映D-C之交海水缺氧程度明显加剧,并出现了硫化的水体。同时,碳酸盐岩I/Ca的记录表明缺氧水体处在非常浅水的位置。这些证据都表明海水缺氧,或者说氧最小带(OMZ)向上部水体的扩张是引起D-C之交Hangenberg生物灭绝事件的重要原因。

李宁[8](2011)在《东北地区晚古生代地层格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层格架是指区域内各类地层在空间和时间(横向和纵向)上的展布或排列。大陆边缘沉积、地层区划和地层划分对比是东北地区晚古生代地层格架的核心内容。大陆边缘沉积的认识,属于地层分布规律的研究范畴,是研究东北地区晚古生代地层格架的核心问题之一。大陆边缘沉积的确定是佳-蒙地块建立的重要支撑;是合理的地层区划、区域地层划分对比的理论依据之一;是地层格架建立的理论基础。反之,地层区划和地层划分对比表是地层分布规律高度总结和具体体现,亦是地层格架的主要表现形式。1.大陆边缘沉积的确定大陆边缘沉积的观点源于佳-蒙地块的认识。佳-蒙地块是由蒙古—鄂霍次克缝合线、西拉木伦河一延吉缝合线、中锡霍特俯冲带所围限的东北及邻区晚古生代一个巨型地块(王成文等2008a)。一个大陆,自然有其大陆边缘及其大陆边缘沉积。本文通过环带状分布、活动型沉积、构造岩相带有规律分布及腕足动物古生物地理等方面的研究论证了我国东北地区晚古生代地层属于佳-蒙地块的大陆边缘沉积。通过东北各省区地质图和俄罗斯远东南部及蒙古地质图分析得出区内晚古生代海相地层围绕佳-蒙地块边缘呈环带状分布(Wang, et al,2009).环带状分布特点是大陆边缘沉积的显着特征之一。通过近年来对我国东北地区晚古生代地层的实地研究发现,在东北地区晚古生代地层中,绝大多数岩石地层单位均发育岩屑砂岩、岩屑长石砂岩;地层厚度、岩性、岩相横向变化均较显着;火山岩发育,在佳-蒙地块的北缘、南缘、东缘无一例外均可见到。所以东北地区晚古生代地层属于活动型沉积。我们亦充分借鉴了有关西拉木伦河—延吉缝合线和蒙古-鄂霍次克缝合线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在佳-蒙地块上我们可以看到从大陆内部向外直到这些缝合线,发育古陆(剥蚀或陆相沉积区)—海陆交互相—浅海相(陆棚沉积为主)—深海相(洋壳或与洋壳关系密切的沉积)这样的岩相变化规律,这与理想的大陆边缘沉积岩相发育模式基本吻合,亦是大陆边缘沉积的明显佐证。尽管佳-蒙地块是一个残存的古大陆,其边缘已经遭受了强烈的增生或消减,但是,我们仍然在许多部位可以寻觅到这些残存的岩相带。Tuvaella动物群是一个主要发育在中-晚志留世,以Tuvaella和Tanguspirifer等为特征分子的土着腕足动物群,独立形成蒙古-鄂霍次克生物地理区。Tuvaella动物群不仅仅分布在西伯利亚板块南缘(现在地理位置),同时亦出现在佳-蒙地块的北缘以及哈萨克斯坦板块的东北缘。西伯利亚板块、佳-蒙地块、哈萨克斯坦板块于中-晚志留世可能连接成一个弧形区域;对应洋盆可称之为额尔齐斯-中蒙古-鄂霍次克洋。在我国东北地区,Tuvaella动物群仅出现在蒙古-鄂霍次克缝合线以南地区。说明Tuvaella动物群在我国黑河-东乌旗一带的出现并不能作为这一地区属于西伯利亚板块的证据,这一地区应属于佳-蒙地块的北缘。中二叠世哲斯腕足动物群的古生物地理区系特征的意义在于:哲斯腕足动物群自成一个地理区—内蒙古区表明其北亦有重要地理隔绝,暗示其北应该存在一个规模相对较大的古陆—佳-蒙地块。哲斯腕足动物群的凉水型属性、属于北方生物地理大区性质,说明中二叠世佳-蒙地块主体与华北板块有一个较远的距离,之间存在一个足够宽的深海洋盆一古亚洲洋南支。可知,从甘肃北山—哲斯—西乌旗—索伦—滨东—吉中到乌苏里斯克,中二叠世沉积属于佳-蒙地块南缘大陆边缘沉积,哲斯腕足动物群分布的南界应该是西拉木伦河—长春南—延吉缝合线较具体位置。概括地说,本文的大陆边缘沉积是指以古大陆壳或过渡壳为基底、围绕古大陆边缘、以海相地层为主的活动型沉积。大陆边缘沉积类似地槽沉积,但需说明,“地槽不是大陆内部的坳陷带,也不是两个大陆之间的活动带,而是大陆边缘的地层沉积带”(李春昱等,1982)。2.地层区划佳-蒙地层大区的名称源于佳-蒙地块。依据王鸿祯等(1985,1990)提出的“构造域作为更高一级的构造单元的概念”和“对接带是更恰当的地层大区界线”的原则,蒙古-鄂霍次克缝合线、西拉木伦-延吉缝合线和中锡霍特俯冲带所围限的区域—即佳-蒙地块,应划分为一个地层大区—佳-蒙地层大区。在佳-蒙地块的三条大陆边缘沉积中,每条大陆边缘的沉积地层均具有较强的一致性,而三条大陆边缘沉积地层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据此,将佳-蒙地块北缘、南缘、东缘的大陆边缘沉积区域分别命名为兴安地层区、内蒙古草原-松花江地层区和宝清-珲春地层区。3.地层对比表在本地区,像大型克拉通的陆表海上同—岩石地层单位在不同地点的地层剖面往往可以“层层”(地层剖面测制中的小层)对比的情况十分罕见,或许这即是活动型沉积与稳定型沉积的不同。根据大陆边缘沉积的属性,针对活动型沉积的特点,本文分别对三个地层区的晚古生代地层详细论述。在这种活动型沉积中,组级岩石地层单位岩石组合特征的对比是可行的;同时火山岩(火山事件)的标志层作用亦具有独特作用。通过岩石组合分析,证明很多组级岩石地层单位在同一个地层区之内可以通用,从而对地层单位进行清理,诸如佳-蒙地块北缘的泥鳅河组、红水泉组,南缘的西别河组、哲斯组、林西组等等。在大量的岩石地层单位清理、厘定基础上,通过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年代地层等综合考证,尤其是结合近年来获得的牙形刺生物地层信息、较为丰富的火山岩同位素年龄数据,从而编制了以期作为划分对比精度的新一轮岩石地层对比表。

金炳成[9](2012)在《中国东部—朝鲜半岛古生代沉积特征及构造演化》文中研究说明研究区位于辽宁省东部、吉林省东南部以及朝鲜半岛地区,大地构造位置上,包括中朝克拉通东部(郯庐断裂带以东)和吉林-延边褶皱带南部地区。该区遭受东北微板块群与华北板块相互作用,加以太平洋板块作用,地质构造十分复杂而又比较特殊。中国东部和朝鲜半岛古生代地层及构造演化等方面已经开展了比较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丰富的资料和认识。近年来,通过朝鲜平南盆地中东部平壤地区新发现的早石炭世和泥盆纪化石、对临津江构造带临津群化石组合的详细研究、咸北地块鸡龙山腕足动物群的深入研究等地层古生物学、岩石学研究,关于朝鲜半岛古生代沉积特征与地质属性,中朝克拉通东北部与吉林—延边褶皱带的边界东端的具体位置等方面上提供了许多新的资料和认识。大别—苏鲁地区相继发现榴辉岩后,关于苏鲁造山带是否东延至朝鲜半岛就成为国内外学者一直关注的科学问题,朝鲜半岛中西部地区榴辉岩(洪城杂岩)的发现引起了人们对其南部各块体构造归属性的再认识,但是,由于朝鲜半岛地质构造的复杂性,对于这些问题仍存在诸多不同的观点。因此,本论文对中国东部—朝鲜半岛古生代沉积盆地发育、盆地内晚奥陶世-早石炭世岩石地层和古生物地层、临津江带和临津群地质特征以及吉林东部—延边—朝鲜咸北地区晚古生代构造演化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对比研究。1.晚奥陶世—早石炭世华北东部与朝鲜半岛沉积盆地演化对比。上奥陶—中志留统仅在朝鲜半岛平南盆地出露,基本上由海相沉积物组成,虽分布面积较少,但厚度较厚,地层发表范围内几乎没有岩相变化,可以认为原来的发布范围比现在更大,后来地壳运动引起的侵蚀、剥蚀,而现仅在松林、新溪、谷山、法洞一带零星出露。平壤东部胜湖地区晚达组(认为中奥陶统)上部南昌段可认为早石炭世末期-晚石炭世初期的地层,云鹤段上部发现的泥盆纪化石表明,该地区存在泥盆纪岩石和地层,进一步说,朝鲜平南盆地海州坳陷北部地区也发育过泥盆系。古生代中期中朝克拉通中部、东部的古地理环境和构造演化上有一定差异,不同区域的沉积盆地规模、演化各不相同。在新溪、谷山、法洞一带,奥陶系和志留系连续沉积,在平壤东部地区沉积了泥盆系和下石炭统。2.朝鲜半岛中部临津江构造带地质构造、临津群古生物地层特征和地质时代、临津江构造带与大别—苏鲁造山带特征对比研究。临津群由较厚的海相—陆相火山碎屑沉积岩组成,古生代稳定克拉通型沉积岩完全不一样,与扬子和华南地区中-上泥盆统也明显差异。对临津群的化石组合的详细研究表明,其地质时代为中泥盆世吉维期到晚泥盆世法门期,临津群的生物地层可划分为8个化石带,与扬子地块长江下游地区泥盆系五通组地层古生物、沉积盆地属性、沉积环境上没有可比性。根据规模、内部结构、沉积相及变形变质程度等特征来看,临津江带未具有板块碰撞造山带的条件和特征,以大陆内部裂谷型构造带较为合适。整个朝鲜半岛属于中朝板块,临津江带并不是中朝、扬子两个板块之间的碰撞造山带。3.吉林-延边褶皱带与朝鲜东北部咸北地块的综合对比研究。朝鲜二叠纪鸡笼山腕足动物群与中国北方二叠纪哲斯腕足动物群有明显差异,但与吉林东部范家屯组,尤其是延边地区庙岭组腕足动物群有较强的可对比性。中国吉林—延边褶皱带和朝鲜咸北地块均以古元古界为基底,在晚古生代期间,中国吉林东部―延边地区和朝鲜咸北地区沉积环境、岩浆活动相似。朝鲜咸北地块和狼林地块的边界断裂——输城川断裂带应与华北地块和吉黑造山带之间的缝合线的东端——古洞河断裂相连接,吉黑造山带东部地块和朝鲜咸北地块在晚古生代时期应处于同一个大地构造单元。

王玉珏,梁昆,陈波,宋俊俊,郭文,乔丽,黄家园,郄文昆[10](2020)在《晚泥盆世F-F大灭绝事件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晚泥盆世弗拉期-法门期(F-F)之交的生物灭绝事件是显生宙以来五大生物灭绝事件之一,导致海洋中至少80%的物种消亡、群落结构明显更替、地史时期最大的后生动物礁系统彻底崩溃,深刻改变了地球生命的演化进程。受泥盆纪多种时间尺度作用力的综合影响, F-F生物事件的灭绝模式复杂,并非以短时间内极高的生物灭绝率为主要特征,总体上表现出一种循序的、渐进式的灭绝过程。频繁的海平面升降、海洋缺氧和泥盆纪温室地球极热条件下的气候快速变冷等多因素综合作用是造成F-F生物大灭绝的主要原因。晚泥盆世西伯利亚板块和俄罗斯地台上大规模的火山作用可能是造成地球表层系统中气候环境发生剧变的最终触发机制,同时陆地植物演化和全球构造活动在百万至千万年时间尺度上的反馈机制亦起重要作用,最终导致F-F之交全球气候异常突变、浅海区域海洋缺氧和F-F生物大灭绝。

二、泥盆纪的腕足动物和珊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泥盆纪的腕足动物和珊瑚(论文提纲范文)

(1)黔南泥盆纪吉维特期生物礁生物多样性和群落古生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问题及思路
    1.4 材料和方法
    1.5 工作量统计
第2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
    2.1 古地理背景和成礁环境
    2.2 研究历史和地层序列
    2.3 地层及生物礁的发育特征
第3章 生物礁生物组成
    3.1 层孔虫
    3.2 横板珊瑚
    3.3 四射珊瑚
    3.4 刺毛虫
    3.5 腕足类
    3.6 苔藓虫
    3.7 管状蠕虫
    3.8 钙化蓝细菌
    3.9 其他生物类型
第4章 生物礁生物统计与复原
    4.1 生物礁生物多样性和丰度统计
    4.2 生物礁露头的原位绘制
    4.3 生物礁空间多样性分布
第5章 生物礁群落生态关系统计
第6章 讨论
    6.1 生物礁的发育机制
    6.2 生物礁生物的空间分布的特征
    6.3 与国内外生物礁的对比
第7章 结论
第8章 系统古生物学
    8.1 层孔虫系统古生物学
    8.2 横板珊瑚系统古生物学
参考文献
附录A 化石鉴定索引
附录B 样品鉴定名单
附录C 生态关系统计
图版及图版说明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2)华南与西准噶尔晚泥盆世牙形石生物地层、事件地层和化学地层(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摘要
详细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引言
    1.2 前人研究概述
        1.2.1 晚泥盆世牙形石生物地层研究概述
        1.2.2 晚泥盆世生物-环境事件概述
        1.2.3 华南与西准噶尔晚泥盆世牙形石生物地层研究现状
    1.3 存在问题
        1.3.1 晚泥盆世牙形石生物地层存在问题
        1.3.2 华南和西准噶尔晚泥盆世事件地层研究现状及问题
        1.3.3 晚泥盆世化学地层研究现状及问题
    1.4 选题依据、研究内容、创新点和工作量
        1.4.1 选题依据
        1.4.2 论文创新点
        1.4.3 工作量
第二章 华南与西准噶尔晚泥盆世牙形石生物地层
    2.1 华南与西准噶尔地区的地质背景
        2.1.1 华南板块与拉利剖面
        2.1.2 西准噶尔区域地层与布龙果尔剖面
    2.2 牙形石生物地层研究方法
    2.3 晚泥盆世华南拉利剖面牙形石生物地层及其亚阶划分
        2.3.1 晚泥盆世拉利剖面描述
        2.3.2 弗拉期华南拉利剖面牙形石生物地层
        2.3.3 法门期华南拉利剖面牙形石生物地层
    2.4 晚泥盆世西准噶尔布龙果尔剖面牙形石生物地层
        2.4.1 晚泥盆世布龙果尔剖面描述
        2.4.2 法门期洪古勒楞组下段独特的牙形石动物群
        2.4.3 洪古勒楞组上段可能的泥盆系-石炭系界线
        2.4.4 西准噶尔晚泥盆世牙形石生物地层研究的回顾与讨论
第三章 晚泥盆世拉利剖面与布龙果尔剖面的碳酸盐岩微相、海平面变化和事件地层
    3.1 沉积微相和牙形石生物相的研究方法
    3.2 晚泥盆世华南拉利剖面
        3.2.1 晚泥盆世华南拉利剖面沉积微相和解释
        3.2.2 华南拉利晚泥盆世地层剖面牙形石生物相
        3.2.3 华南拉利晚泥盆世地层剖面海平面变化
        3.2.4 华南拉利晚泥盆世地层剖面的生物环境-事件与黑色岩系
    3.3 晚泥盆世西准噶尔布龙果尔地层剖面
        3.3.1 洪古勒楞组下段的沉积微相及其解释
        3.3.2 洪古勒楞组下段的牙形石生物相、沉积相、海平面变化与事件地层
        3.3.3 洪古勒楞组下段的凉水型碳酸盐岩
第四章 华南晚泥盆世的气候变化与碳循环
    4.全岩碳同位素和牙形石氧同位素的原理与方法
        4.1.1 碳酸盐岩碳同位素组成与碳循环模型
        4.1.2 全岩稳定碳同位素的测试方法
        4.1.3 牙形石氧同位素古温度计原理
        4.1.4 牙形石氧同位素测试方法
    4.2 晚泥盆世牙形石磷灰石的氧同位素化学地层
        4.2.1 拉利剖面牙形石氧同位素测试结果
        4.2.2 牙形石氧同位素化学地层的全球对比
    4.3 晚泥盆世碳同位素化学地层
        4.3.1 拉利剖面晚泥盆世碳酸盐岩全岩碳同位素测试结果
        4.3.2 晚泥盆世碳同位素曲线的全球对比
    4.4 晚泥盆世短周期与长周期的气候变化
    4.5 晚泥盆世碳循环和生物-环境事件的控制因素
        4.5.1 植物登陆
        4.5.2 构造运动
第五章 晚泥盆世生物与环境的协同演化:来自牙形石体型大小和生物分异度的证据
    5.1 温室效应驱动的晚弗拉期牙形石的“小型化”
        5.1.1 牙形石P1分子测量方法
        5.1.2 弗拉期牙形石体型变化
        5.1.3 弗拉期牙形石体型减小与极端温室效应
        5.1.4 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小型化效应”
    5.2 晚泥盆世生物分异度与古环境演替
        5.2.1 晚泥盆世拉利剖面的牙形石的种级分异度
        5.2.2 晚泥盆世拉利剖面生物分异度对比
        5.2.3 晚泥盆世生物分异度的控制因素
第六章 掌鳞刺属Palmatolepis谱系演化的再研究
    6.1 牙形石P1分子的鉴定标准
        6.1.1 掌鳞刺属Palmatolepis鉴定标准
        6.1.2 贝刺属Icriodus鉴定标准
        6.1.3 多颚刺属Polygnathus鉴定标准
    6.2 掌鳞刺属Palmatolepis的谱系演化
        6.2.1 弗拉期掌鳞刺属Palmatolepis的谱系演化
        6.2.2 法门期掌鳞刺属Palmatolepis的谱系演化
        6.2.3 晚泥盆世掌鳞刺属Palmatolepis中的疑问种
        6.2.4 法门期期掌鳞刺属Palmatolepis中的异物同名和同物异名
        6.2.5 不属于掌鳞刺属Palmatolepis的分子
第七章 系统古生物学
    Genus贝刺属Icriodus Branson and Mehl, 1938
    Genus掌鳞刺属Palmatolepis Ulrich and Bassler, 1926
    Genus多颚刺属Polygnathus Hinde, 1879
    Genus假多颚刺属Pseudopolygnathus Branson and Mehl, 1934
    Genus管刺属Siphonodella Branson and Mehl, 1934
第八章 结束语
    8.1 成果和认识
    8.2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图版
参考文献
附录

(3)中国泥盆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中国泥盆纪年代地层研究历史
3 中国泥盆纪综合地层框架
    3.1 泥盆纪生物地层序列
        3.1.1 牙形刺
        3.1.2 笔石
        3.1.3 介形类
        3.1.4 腕足类
        3.1.5 四射珊瑚
        3.1.6 孢粉
        3.1.7 植物
    3.2 泥盆纪碳同位素地层
    3.3 锶同位素地层
    3.4 中国泥盆纪事件地层
        3.4.1 志留系-泥盆系界线 (S/D) 事件
        3.4.2 埃姆斯早期Basal Zlichov、Chebbi和郁江事件
        3.4.3 艾菲尔期Chote?和Ka?ák事件
        3.4.4 吉维特期Taghanic和Frasne事件
        3.4.5 F-F生物大灭绝事件
        3.4.6 Hangenberg事件
    3.5 旋回地层与地质年龄
4 中国主要地层区对比
5 结论和存在问题

(7)泥盆纪—石炭纪之交生物大灭绝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其环境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进展
        1.2.1 泥盆纪-石炭纪之交生物变化
        1.2.2 泥盆纪-石炭纪之交气候变化
        1.2.3 泥盆纪-石炭纪生物大灭绝机制概述
    1.3 研究思路和目标
    1.4 工作量小结
    1.5 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域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地质背景概况
        2.1.1 广西隆安剖面
        2.1.2 贵州其林寨剖面
        2.1.3 湖南马栏边剖面
    2.2 实验样品和实验方法
        2.2.1 无机碳-氧同位素分析方法
        2.2.2 有机碳-氮同位素分析方法
        2.2.3 碳酸盐岩晶格硫酸盐硫同位素分析方法
        2.2.4 I/Ca比实验方法
第三章 泥盆纪-石炭纪之交碳循环
    3.1 碳循环模型
        3.1.1 一箱模型
        3.1.2 碳同位素组成变化的影响因素
    3.2 碳同位素地层变化特征
        3.2.1 隆安剖面
        3.2.2 其林寨剖面
        3.2.3 马栏边剖面
    3.3 碳循环异常机制探讨
        3.3.1 成岩作用的影响
        3.3.2 D-C之交δ~(13)Ccarb变化的特征及原因
        3.3.3 D-C之交δ~(13)Corg变化的特征及原因
        3.3.4 D-C之交Δ13C变化的特征及原因
        3.3.5 碳循环异常对生物大灭绝的启示意义
    3.4 小结
第四章 泥盆纪-石炭纪之交氮循环
    4.1 氮循环过程
        4.1.1 生物氮代谢方式
        4.1.2 海洋氮同位素组成的影响因素
    4.2 氮同位素地层变化特征
        4.2.1 隆安剖面
        4.2.2 其林寨剖面
        4.2.3 马栏边剖面
    4.3 氮循环异常机制探讨
        4.3.1 成岩作用的影响
        4.3.2 δ~(15)N空间变化特征
        4.3.3 δ~(15)N负偏移的主要原因
        4.3.4 氮循环异常对生物大灭绝的启示意义
    4.4 小结
第五章 泥盆纪-石炭纪之交硫循环
    5.1 硫循环过程及模型
        5.1.1 地质视角
        5.1.2 生物视角
        5.1.3 硫循环模型
    5.2 硫同位素地层变化特征
        5.2.1 隆安剖面
        5.2.2 其林寨剖面
    5.3 硫循环异常机制探讨
        5.3.1 成岩作用的影响
        5.3.2 δ~(34)SCAS变化特征
        5.3.3 δ~(34)SCAS负偏移的主要原因
        5.3.4 硫循环异常对生物大灭绝的启示意义
    5.4 小结
第六章 泥盆纪-石炭纪之交上层水体氧化还原条件
    6.1 I/Ca比作为氧化还原指标
    6.2 I/Ca比地层变化特征
    6.3 I/Ca比值异常机制探讨
        6.3.1 成岩作用对I/Ca比的影响
        6.3.2 I/Ca比负偏移的主要原因
        6.3.3 OMZ扩张机制
    6.4 小结
第七章 泥盆纪-石炭纪之交生物大灭绝的促发机制
第八章 结论及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下一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东北地区晚古生代地层格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和研究思路
第2章 佳-蒙地块的大陆边缘沉积
    2.1 佳-蒙地块的启示
    2.2 地层展布形态—环带状分布
    2.3 地层发育特点—活动型沉积
    2.4 构造古地理特征
    2.5 腕足动物的古生物地理
第3章 地层区划
    3.1 同一条大陆边缘沉积地层发育的一致性
    3.2 三条大陆边缘沉积地层之间的显着区别
第4章 地层对比表
    4.1 兴安地层区
    4.2 内蒙古草原-松花江地层区
    4.3 宝清-珲春地层区
    4.4 地层对比表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中国东部—朝鲜半岛古生代沉积特征及构造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和研究思路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主要构造单元特征
    2.2 研究区地层
第3章 华北东部-朝鲜半岛古生代沉积特征
    3.1 平南盆地上奥陶统,志留系
    3.2 平壤地区发现的早石炭世、泥盆纪化石
    3.3 华北东部-朝鲜半岛晚奥陶世-石炭纪沉积特征
第4章 临津江构造带地质特征
    4.1 临津江构造带沉积特征
    4.2 临津群的古生物地层特征
    4.3 临津江构造带与大别-苏鲁造山带特征对比
第5章 吉林东部-延吉-朝鲜咸北地区古生代演化特征
    5.1 研究地区古生代岩石地层发育特征
    5.2 研究地区二叠纪腕足动物群的古生物地理属性
    5.3 吉林东部与咸北地区古生代演化特征对比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晚泥盆世F-F大灭绝事件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F-F事件
    1.1 F-F事件的发生时间
    1.2 F-F事件黑色岩系
    1.3 F-F事件生物响应
        1.3.1 浅海生态系统
        1.3.1. 1 生物礁
        1.3.1. 2 珊瑚类
        1.3.1. 3 层孔虫
        1.3.1. 4 腕足动物
        1.3.1. 5 三叶虫
        1.3.1. 6 底栖介形类
        1.3.1. 7 鱼类
        1.3.2 广海生态系统
        1.3.2. 1 牙形刺
        1.3.2. 2 竹节石
        1.3.2. 3 浮游和深水底栖介形类
        1.3.2. 4 菊石
2 F-F事件生物灭绝模式和特征
    2.1 多期性
    2.2“瞬间性”
    2.3 差异性
    2.4 关联性
3 F-F事件气候环境背景
    3.1 海平面变化
    3.2 海水氧化还原条件
    3.3 海水温度
4 F-F事件触发机制
    4.1 陨石撞击
    4.2 火山作用
    4.3 陆生植物演化
    4.4 构造运动
    4.5 天文轨道旋回
5 结论

四、泥盆纪的腕足动物和珊瑚(论文参考文献)

  • [1]黔南泥盆纪吉维特期生物礁生物多样性和群落古生态[D]. 黄家园.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
  • [2]华南与西准噶尔晚泥盆世牙形石生物地层、事件地层和化学地层[D]. 张欣松.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5)
  • [3]中国泥盆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J]. 郄文昆,马学平,徐洪河,乔丽,梁昆,郭文,宋俊俊,陈波,卢建峰.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01)
  • [4]四川龙门山甘溪泥盆纪生态地层、层序地层与海平面变化[J]. 鲜思远,陈继荣,万正权. 岩相古地理, 1995(06)
  • [5]秦巴地区泥盆纪地层及重要含矿层位形成环境的研究[J]. 曹宣铎,张瑞林,张汉文. 西北地质科学, 1990(01)
  • [6]四川龙门山甘溪泥盆纪生态地层、层序地层与海平面变化[J]. 鲜思远,陈继荣,万正权. 岩相古地理, 1995(06)
  • [7]泥盆纪—石炭纪之交生物大灭绝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其环境背景[D]. 刘犟嗣. 中国地质大学, 2019
  • [8]东北地区晚古生代地层格架[D]. 李宁. 吉林大学, 2011(10)
  • [9]中国东部—朝鲜半岛古生代沉积特征及构造演化[D]. 金炳成. 吉林大学, 2012(10)
  • [10]晚泥盆世F-F大灭绝事件研究进展[J]. 王玉珏,梁昆,陈波,宋俊俊,郭文,乔丽,黄家园,郄文昆. 地层学杂志, 2020(03)

标签:;  ;  ;  ;  ;  

泥盆纪腕足类动物和珊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