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汉书》点校正误数则(论文文献综述)
本刊编辑部[1](1996)在《《文献》杂志1979—1994年(总第1~66期)篇目分类索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文献》杂志自1979年创刊,至1985年共计出版二十二辑,1986年以后每年出版四辑。2.本索引根据以类相从的原则进行编排,共分为:文学;史学;敦煌、帛书;方志、舆图;谱牒、碑刻;传记、行实;善本叙录;抄本、写本、未刊本;目录;序跋、题记;版本、校勘;辨误、补正;辑侠;文献;书札;书史;刻书、藏书、访书;怀念、回顾及其他;书目文献出版社图书介绍等十九大类。编写顺序依次为篇名、作者、年代、期数(1979—1985年则为总辑数)。3.本索引编制匆促,分类难称允当,请读者使用时注意。
袁津琥[2](1992)在《《汉书》点校正误数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中华书局《汉书》标点本的问世,读者颇感其便。对书中在标点、校勘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曾多有论述。笔者也发现了几处疏误,现录于下使视决河,自请治行五日。上曰:"吾闻郑庄行,千里不斋粮,治行者何也?"(8/2324) 按:当标作:"吾闻‘郑庄,行千里,不斋粮’。治行者何也?""庄、粮
郑若萍[3](2014)在《《清史稿·艺文志》着录《山海经广注》等23部小说集解》文中研究表明《清史稿·艺文志》子部小说类着录小说作品六十五部,本文主要研究对象是《清史稿·艺文志》着录的前二十三部,即《山海经广注》,《山海经存》,《山海经笺疏》附《图赞》、《订讹》,《读山海经》,《穆天子传补正》,《穆天子传注疏》,《谲觚》,《汉世说》,《世说补》,《今世说》,《明语林》,《陇蜀余闻》,《皇华纪闻》,《矩斋杂记》,《玉堂荟记》,《客途偶记》,《玉剑尊闻》,《潜园集录》,《关陇舆中偶忆编》,《客话》,《剧话》,《弄话》,《两般秋雨庵随笔》,《藤阴杂记》,皆为明清时人所作。本文以上述二十三部作品为单位,以《清史稿·艺文志》着录顺序为序,力求全面系统收集作家生平行迹、作品成书过程、历代官私书目以及历代文献中相关的着录、序跋、版本考订、作品内容等资料。每部作品资料后附案语,简述作者生平行迹、主要着作及其版本、作品内容、版本流传及研究现状等,以表达整理者对作品的初步认识,为研究者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侯张岭[4](2021)在《马明衡《尚书疑义》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尚书疑义》在明代《尚书》学史上占有一定地位,一直以来都被看作是明中期“反蔡《传》”的着名《尚书》学着作。然而《尚书疑义》并非有意与朱熹学派立异,实际是针对《书经大全》而作。《大全》以蔡沈《书集传》为主,囊括了宋、元学者的《尚书》学观点,是明代士子科考的重要参考文献;马明衡认为其所载先儒经说不尽合乎“圣人之道”,遂作《疑义》以驳正,因蔡沈、朱熹的经说在《大全》中居于核心位置,影响最大、数量最多,所以《疑义》驳正二说最多。正是出于这样的撰作目的,《尚书疑义》所引宋、元学者经说绝大部分来自《书经大全》;而马明衡又多参较汉、唐学者的观点,因此《尚书注疏》同样是《疑义》援引先儒经说的重要来源。就《疑义》的引书来源与范围来看,马明衡或取汉唐学者观点,或取宋元学者观点,或以己意论断,不专主一家一学。就《疑义》对先儒的态度来看,马明衡信经疑史,对于宋儒多有苛责,似有由“宋学”返“汉学”、以“古义”反蔡《传》的学术倾向,然而事实上,马明衡对于先儒经说的判断与取舍仍然是以是否合乎“圣人之道”为参考标准的。马明衡兼览汉、宋学者经说,或继承、或驳正,形成了自己的《尚书》观。如他虽然认同《尚书》是经孔子整理而成的观点,但同时又怀疑存在不合义理之处的某些篇目并非孔子所录;他虽然认为《书序》并非孔子所作,但与蔡沈鄙弃《书序》的极端看法不同,他认为《书序》并非全然不可信,学者解经仍需依靠《书序》;他虽然认可晚出古文经与孔安国《传》的真实性,但同时又怀疑某些篇目的经、《传》之文存在问题。基于对《尚书》的总体认识,马明衡在其已经形成的《尚书》观的基础之上,针对《尚书》各篇中的具体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如《泰誓》篇,他反对古注疏提出的文王“受命称王”说与武王“观兵示弱”说。《顾命》《康王之诰》篇,他认为康王着冕服受顾命、诰群臣之举不合乎礼制。《康诰》《酒诰》《梓材》三篇,他认为是武王书而非成王书。其他如《武成》《洛诰》《多士》《西伯戡黎》《金縢》各篇,马明衡也有自己的不同见解。《禹贡》与《洪范》作为《尚书》中的重要篇目,自汉唐以来逐渐成为专门之学。相较于其他各篇,马明衡对于这两篇的相关问题着墨更多。如《禹贡》篇,他反对汉唐学者划分山脉的“三条四列”说以及蔡沈的“两条”说,提出了自己划分山脉的观点。《洪范》篇,马明衡继承了先儒解经重“阴阳五行”与“灾异感应”的解经特点以及古注疏对于“皇极”二字的训释。《尚书疑义》解经重“义理”,具有改易经文、掺杂时事、以经解经等解经特点、丰富的理学思想以及一定程度的复古倾向。
马培洁[5](2012)在《鲍廷博及其《知不足斋丛书》研究》文中提出鲍廷博是清代乾嘉时期藏书家的杰出典范,一生致力於书籍的收藏、校勘和刊刻,为古代文献的传播作出了非凡的贡献,在中国古代藏书史、出版史,乃至清代学术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陈登原《古今典籍聚散考》云:"然则吾人敢为一言,即吾人欲明清学之所以盛者,虽知其由多端,要不能与藏书之盛漠无所关。" ①陈氏之言正中肯綮,清代的藏书活动大力推动了学术文化的发展和进步。知不足斋藏书宏富,乾隆三十八年诏开四库馆,鲍廷博即命长子鲍士恭上呈家藏善本书籍七百余种,多为宋元旧本、校勘精本,为《四库全书》的纂修积极出力。在收藏大量典籍的基础上,鲍廷博刊刻了如《名医类案》、《陶说》、《岭云诗钞》、《庚子销夏记》和《古今姓汇》等一批单刻本,刊刻精美,纸墨俱佳,是清代版刻中代表一时风气之作。其用一生心血辑刻的《知不足斋丛书》三十集,收书二百余种,均为有益世道,有资考证之书,校勘精审,刻印精良,巾箱小本,独具特色,是私家刻印丛书的精品。《丛书》自陆续刊行以来,风行海内外,影响较大,好评不断,当时众多名家竞相仿效,使辑刻丛书成为一时风气。其中刊刻的从海外访求的五种中土久佚的书籍,不仅为古籍的回传不懈努力,而且为中日文化交流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鲍廷博一生为书籍的收藏和刊刻倾尽家资,他为古代珍本文献的保存和传播所作的卓越贡献,值得人们永远怀念。在借鉴前人丰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对鲍廷博及其《知不足斋丛书》研究中尚未涉及,或已有所涉但深度远远不够的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对鲍廷博着述《花韵轩咏物诗存》的版本作了全面的比勘,指出八千卷楼本比已影印出版的中山大学藏本多收录二十三首诗歌,且文字多优,版本价值更高;依据多种文献辑录了为知不足斋刻书的刻工姓名,彰显了这一群体在知不足斋刻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并指出上图藏《诗传注疏》刊刻底本保存的鲍廷博手书的刻书费用清单,是清代出版史研究的珍贵史料;国图藏鲍廷博抄本《一角编》保存的鲍廷博画像,以及众多名家手识、像簧,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本文主要探讨的内容,也是用力最多的部分,是利用寓目的各大图书馆藏善本,各种藏书志的间接记载,以及现有研究成果,通过抽样校勘,对鲍廷博《知不足斋丛书总目》稿本未曾交代的七十二种书籍刊刻底本的考察。笔者独立考察出的底本有五种,考察出底本源自何本的有五种,根据交游情况判断的有三种,考察出底本和校本收藏地的有三十六种借鉴前人成果并考察後认为结论可信的有九种,根据《丛书》跋文和版心等信息直接作出判断的有十四种。对刊刻底本和校本的版本优劣亦作了分析和评价,并将寓目之底本与鲍刻本进行校勘,从而判断鲍廷博刻书态度的忠实程度。校勘精审是《知不足斋丛书》古往今来受到学者重视的根本所在,因而校勘研究亦是论文重点之一。笔者以南图藏《归潜志》、《吹剑录外集》刊刻底本为例,从第一手的最为迫近鲍廷博校勘实践的材料出发,通过细致讨论,总结其校勘的方法、原则及特点,并发现一条鲍廷博以意补字的实例,客观指出其校勘中偶而背离校勘原则的做法。并以《知不足斋丛书》本《石刻铺叙》末的鲍廷博校勘记为研究对象,进一步对其校勘予以全面考察。《丛书》的刊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鲍廷博在初次刊刻印行後,挖改了一些书籍的板片。本文通过大量对比《丛书》初印本与後印本,指出两者存在的褚多差异,认为以後印本为优。尤以国图藏两种鲍廷博、吴骞校勘《金楼子》的稿本入手,指出《丛书》印行之後一再校改之事实,对鲍廷博校勘和刻书时孜孜以求的态度予以了充分的肯定。《知不足斋丛书》保存的大量随文校勘记、考订案语,附录的存疑、附订、校补,无一不显示出这部丛书精於校雠的特点,藏书家和乾嘉学者的双重校勘群体保证了丛书的较高质量。对鲍廷博生平的研究,刘尚恒《鲍廷博年谱》是目前最新的研究成果。笔者通过调查所获得的新资料,以及旧资料的重新解读,对刘氏《年谱》进行了一些订正和补充。笔者还通过寓目的各大图书馆珍藏的稿本、抄本,以及各种藏书志等多种文献,辑录了鲍廷博及其後人撰写的题跋六十篇,可补季秋华《知不足斋序跋题记集录》之不足。目前研究涉及鲍廷博刊刻《永乐大典》辑佚书者较多,笔者主要从鲍廷博与四库馆臣、乾嘉学者的关系入手,探讨其获得《永乐大典》辑佚书副本的途径,进而对鲍廷博的辑佚学贡献作了探讨。《宛委别藏》是清代着名学者阮元编抄的一部丛书,《知不足斋丛书》收录的十种书籍亦见载於阮氏《别藏》,笔者通过版本的比较,考察了宛委本的底本及相关问题,从而肯定了鲍刻本的版本价值。在考察鲍刻本的刊刻底本时,还考察出两种四库本的底本,并对《四库全书总目》着录进呈者的问题亦有考订,这对考察知不足斋藏书总量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此外,本文还以《曲洧旧闻》为例,对"鲍刻六种"和鲍氏四库进呈本的副本等问题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本文下编对《知不足斋丛书》所收的二百余种书籍逐一进行叙录,在各种版本的比较下,尽量凸显鲍刻本的版本价值,并对各书点校整理情沉和优秀研究成果予以述及,为论文上编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王启芬[6](2018)在《《伤寒杂病论》阴阳学说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伤寒杂病论》阴阳思想渊源与历代研究《伤寒杂病论》阴阳学说沿革,并藉由统计历代医家研究《伤寒杂病论》着作中“阴”、“阳”词组频次,研究与成书当时自然气候、社会环境、疾病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1.文献研究法:包括前期资料的调研,文献的搜索、收集、甄选,及中期文献的整编,并建立微数据库等。尽量使用原始文献,运用文字、统计、图像等相关软件进行后续整理。2.分析对比与提炼观点:遵守文献研究核心期刊的研究方法,按照规定,采用归纳法、比较法、阐述法、演绎法等多种方法,对文献进行梳理。紧扣相关着作中阴阳观点,探析《伤寒杂病论》阴阳思想源流,解读阴阳概念转变的背景及对今人理法方药的省思与启发。3.阴阳频次整理与统计学分析:针对历代研究《伤寒杂病论》具代表性的着作,检索其中“阴”、“阳”词组频次,筛除误差,如搜索“阴厥”,需排除“少阴厥阴”等连词。依照着书年代制作各书之中阴阳频次图表,运用统计学标准化公式整理频次数据,辅以中国近2000年物候气温表进行相关性分析,制作趋势图,以探讨气候变迁与阴阳学说之间的关系。结果:1.《伤寒杂病论》全文不带儒家贵阳贱阴的伦理观念,而为纯粹医家辨证论治之书,其中阴阳思想涉及生理、病理,与《黄帝内经》中谈论阴阳篇章类同;追究《伤寒杂病论》阴阳思想的根源,可上溯黄老,论其阴阳观念的倾向,实为重阴。2.在汉代,阳是化气的,阴是化形的,但是,益气的药物不是属于阳的,而却有药物被认为是有助于阴的。阳是属外的,阴是属内的,阳是属表的,阴是属里的,阳是属上的,阴是属下的。当时没有阳痿,只有阴痿,当时阴气代表了生理功能和性功能的体现,而阳气是护卫在阴气之外的,阴是内脏的、筋骨的,而阳是四肢的、皮肉的。以五脏六腑来分,阴是五脏,阳是六腑;以五脏来分,心与肺是属阳的,脾肝肾是属阴的。3.从汉代至今日的文献挖掘,看见其中阴阳概念的流动:阴气变成了阳气,阴虚变成了阳虚,阴病变成了阳病,身中之阴变成身中之阳,汉代男子七伤中的阴寒、阴萎、阴衰,到后代变成阳虚、阳痿、阳衰,补益药物也从只论强阴而无强阳、只有长阴气没有长阳气,变成扶阳药物与滋阴药物对举。4.《伤寒杂病论》的阴阳学说历经时代变迁,从原本的单纯、朴素演变成如今的多元、复杂。通过对历代《伤寒杂病论》相关着作中“阴”、“阳”词组的研究,可以发现,“阴阳”概念的转变并不是立即的改变,而是渐进的过程。促成这种改变的背景,不能避开儒医崇阳的影响,此外,气候、环境、疾病的流行也是需要考量的因素。5.假说一:“阴阳”概念的转换,从孔子及其后人截源取流,编撰《易经》,书写《易传》开始,各个朝代儒家思想的浸润,使得本应属于自然哲学的阴阳学说向有利于阶级封建的方向倾斜,造成崇阳思想的兴盛。因此之故,可以说,阴阳学说概念上的转变,乃是信仰或利用儒家的历代学者及执政者有意识、有目的性的选择。儒医促进阴阳学说的演化,使得原归于“阴”的医学概念,转而变化为“阳”,这种转变,对于中医理法方药的影响是巨大的。6.假说二:中国传统医学中阴阳概念的转变,并不是单独归罪于儒家可以解释的,因为一件事物的长期流行,并不能单独归咎于某一学派的影响。需要考量的因素很多,包括气候因素,疾病病机的因素,环境因素……等等。气候影响人体的生理与病理,扩充疾病的类型,医学是一门滞后于气候与环境的学问,当人们受到气候与环境的影响,形成病机,生成疾病之后,相关的医疗行为便应运而生。气候的变化,天然环境的形成,都不是人力可以决定的。“阴阳”概念的流动,或许是在一次又一次、人力无法抉择的“偶然”中,缓慢进行的改变。7.对照中国近2000年物候气温曲线可以发现,气温低的时候,标准化后的“阳”的词组频次高于“阴”的词组频次;气温高的时候,标准化后的“阴”的词组频次高于“阳”的词组频次。“阴”频次比例变异与气温变异的相关值为0.72,阳频次比例变异与气温变异的相关值为-0.72,存在显着相关。可知历代研究《伤寒杂病论》着作中的“阴”、“阳”频次,是随着中国物候年均气温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可知,《伤寒杂病论》本质并不是一门扶阳的学问,而是随着气候温暖与寒冷的波动,而衍生出偏阴或偏阳的治则。结论:道家重阴,儒家贵阳。从先秦时期黄老思想的兴起、西汉初年道儒治世的转换,儒家崇阳思想借董仲舒阳贵阴贱主张而兴,到东汉初年结束动荡的反思,谶纬之学的兴起,至东汉思辨哲学的建立,虽然道家退出政治舞台,但重阴思想并未远离。通过对历代《伤寒杂病论》相关着作的研究,可以看到其中阴阳学说的变化,每一位医家都为其添砖加瓦,或是创新,或是衍生,或是扩充,他们经验的累积、智慧的结晶,创造出今日我们所熟悉运用,完备而平衡的阴阳学说。在这样一段漫长的过程中,促成他们不断改善、变革阴阳学说的缘由,而是在于其身处朝代的气候、环境、疾病的变化。在当今,全球温暖化是个公众议题,2017年,世界气象组织(WMO)报告,当年的全球年均气温较1850年的年均气温上升了1.1℃,近于唐代温暖期,在唐朝,杂疗方与小品方流行,研究伤寒者少。类比如今气候温暖,伤寒病少而杂病多,为何不将研究《伤寒杂病论》的重点放在《金匮要略》的杂病部分,以治阴而非治阳为主要研究范畴,如此更切合天时,而更具治未病、预防胜于治疗的应用效益。研究历代《伤寒杂病论》阴阳学说的沿革,并不止于消极地学习知识,而是积极地探索关于人类今日与未来的启示。历史留下来的医学记载告诉我们,气候、环境、疾病的变化会影响医学的演进,会改变理法方药的趋向,会造成阴阳学说的变化,那么身处当代,从事于医学研究的我们,应总结历史的经验,领先于疾病及身之前,而创新、衍生、扩充属于当代的阴阳学说与理法方药,裨益当今世人,并泽及气候更加温暖的后世。
二、《汉书》点校正误数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汉书》点校正误数则(论文提纲范文)
(3)《清史稿·艺文志》着录《山海经广注》等23部小说集解(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凡例 |
01. 吴任臣《山海经广注》 |
02. 汪绂《山海经存》 |
03. 郝懿行《山海经笺疏》、《图赞》、《订讹》 |
04. 俞樾《读山海经》 |
05. 陈逢衡《穆天子传补正》 |
06. 檀萃《穆天子传注疏》 |
07. 顾炎武《谲觚》 |
08. 章抚功《汉世说》 |
09. 黄汝琳《世说补》 |
10. 王晫《今世说》 |
11. 吴肃公《明语林》 |
12. 王士祯《陇蜀余闻》 |
13. 王士桢《皇华纪闻》 |
14. 施闰章《矩斋杂记》 |
15. 杨士聪《玉堂荟记》 |
16. 郑与侨《客途偶记》 |
17. 梁维枢《玉剑尊闻》 |
18. 屠倬《潜园集录》 |
19. 张祥河《关陇舆中偶忆编》 |
20. 李调元《客话》 |
21. 李调元《剧话》 |
22. 李调元《弄话》 |
23. 梁绍壬《两般秋雨盒随笔》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马明衡《尚书疑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马明衡与《尚书疑义》 |
第一节 马明衡生平 |
第二节 《尚书疑义》撰作背景 |
第三节 《尚书疑义》撰作目的 |
一、纠正先儒不达“圣人之道”的经说 |
二、并非有意与朱熹学派立异 |
第四节 《尚书疑义》版本及体例 |
一、版本 |
二、体例 |
三、讹误 |
第二章 《尚书疑义》引书考 |
第一节 《尚书疑义》引书概况 |
一、《尚书注疏》所载“古注疏” |
二、《书经大全》所载魏晋隋学者学说 |
三、《书经大全》所载宋代学者学说 |
四、《书经大全》所载元代学者学说 |
五、其他文献 |
第二节 《尚书疑义》引书特点 |
一、引书范围 |
二、对于先儒的态度 |
第三章 《尚书疑义》的《尚书》观 |
第一节 对于《尚书》与孔子关系的认识 |
一、先儒对于《尚书》与孔子关系的认识 |
二、马明衡对于《尚书》与孔子关系的认识 |
第二节 对于《书序》的认识 |
一、先儒对于《书序》作者的认识 |
二、马明衡的《书序》观 |
第三节 对于古文经与孔《传》的认识 |
一、今古文经概述 |
二、先儒对于孔《传》与古文经的怀疑 |
三、马明衡对孔《传》与晚出古文经的态度 |
第四章 《尚书疑义》对《尚书》的具体阐释 |
第一节 篇章相关问题的认识 |
一、《武成》不应改易经文 |
二、《康诰》《酒诰》《梓材》相关问题 |
三、《洛诰》相关问题 |
四、《多士》相关问题 |
五、《君奭》相关问题 |
第二节 具体问题的认识 |
一、“西伯”为武王 |
二、“受命称王”与“观兵示弱” |
三、周公“居东”相关问题 |
四、“周公摄政” |
五、康王着冕服受顾命、诰群臣 |
第五章 《尚书疑义》对《禹贡》《洪范》的认识 |
第一节 对于《禹贡》的认识 |
一、反对蔡沈将山脉划分为“两条” |
二、对于“三江”的认识 |
三、“东汇泽为彭蠡”无误 |
四、“碣石”相关问题 |
第二节 对于《洪范》的认识 |
一、箕子陈《洪范》的时间 |
二、《洪范》为史官所作 |
三、“阴阳五行”与“灾异感应”思想 |
四、反对朱熹、蔡沈关于“皇极”的疏解 |
第六章 解经特点及解经思想 |
第一节 解经特点 |
一、解经重义理 |
二、改易经文 |
三、掺入时事 |
四、以经解经 |
第二节 解经思想 |
一、理学思想 |
二、复古思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鲍廷博及其《知不足斋丛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上编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鲍廷博生平及学术活动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问题展望 |
第二章 鲍廷博着述研究 |
第一节 鲍廷博着述考 |
第二节 鲍廷博《花韵轩咏物诗存》版本评述 |
第三章 鲍廷博刻书研究 |
第一节 鲍廷博知不足斋刻工研究 |
第二节 鲍廷博与《永乐大典》辑佚书研究 |
第四章 《知不足斋丛书》校勘研究 |
第一节 《知不足斋丛书》校勘述略 |
第二节 从《知不足斋丛书》刊刻底本看鲍廷博的校勘——以南图藏《归潜志》、《吹剑录外集》为例 |
第三节 《石刻铺敍》鲍廷博校勘记研究 |
第四节 《知不足斋丛书》初印本与後印本的差异 |
第五节 印行之後一再校改的代表——《金楼子》 |
第五章 《知不足斋丛书》刊刻底本及校本考 |
第一节 刊刻底本及校本考(上) |
第二节 刊刻底本及校本考(下) |
第六章 鲍廷博知不足斋书事丛考 |
第一节 《知不足斋序跋题记集录》补遗 |
第二节 《鲍廷博年谱》订补 |
第三节 鲍廷博抄本《一角编》与鲍廷博画像 |
第四节 《宛委别藏》与《知不足斋丛书》同收书版本考 |
第五节 《四库全书》底本及进呈本考 |
第六节 鲍廷博知不足斋研究二题 |
结语 |
下编 《知不足斋丛书》子目叙录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花韵轩咏物诗存》 |
附录二 论文书影 |
後记 |
(6)《伤寒杂病论》阴阳学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重新讨论阴阳学说的必要性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分析对比与提炼观点 |
三、阴阳频次整理与统计学分析 |
第一章 先秦两汉时期的阴阳思想 |
第一节 阴阳学说产生的年代 |
第二节 《黄帝四经》与《黄帝内经》中的阴阳思想 |
第三节 两汉阴阳思想的发展 |
一、儒家典籍 |
二、史书 |
三、其他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二章 伤寒杂病论中的阴阳学说 |
第一节 统计《伤寒杂病论》中“阴”“阳”词组 |
第二节 辞典中对《伤寒杂病论》“阴”“阳”词组的解读 |
第三节 两汉医学论述中的阴阳词组 |
一、马王堆帛书医书中的阴阳词组 |
二、武威汉简中的阴阳词组 |
三、居延汉简中的阴阳词组 |
四、敦煌汉简中的阴阳词组 |
五、黄帝内经中的阴阳词组 |
六、《难经》中的阴阳词组 |
七、《神农本草经》中的阴阳词组 |
八、小结 |
第四节 后世对《伤寒杂病论》阴阳学说的继承与创新 |
一、晋朝到唐代 |
二、宋朝 |
三、金元时期 |
四、明朝 |
五、清朝 |
六、小结 |
第三章 《伤寒杂病论》阴阳学说变革探究 |
第一节 阴阳学说的典范转移,是从阴性向阳性转变的过程 |
(一)假说一:有目的的选择 |
(二)假说二:多因素的巧合 |
(三)尝试解答问题 |
第二节 气候变迁与阴阳学说变革的关系 |
(一)着作中的阴阳频次与成书时的物候气温 |
(二)标准化后的阴阳频次与物候气温 |
(三)讨论与启发 |
第三节 《伤寒杂病论》中使用附子的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汉书》点校正误数则(论文参考文献)
- [1]《文献》杂志1979—1994年(总第1~66期)篇目分类索引[J]. 本刊编辑部. 文献, 1996(03)
- [2]《汉书》点校正误数则[J]. 袁津琥. 文献, 1992(04)
- [3]《清史稿·艺文志》着录《山海经广注》等23部小说集解[D]. 郑若萍.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9)
- [4]马明衡《尚书疑义》研究[D]. 侯张岭. 曲阜师范大学, 2021
- [5]鲍廷博及其《知不足斋丛书》研究[D]. 马培洁. 南京大学, 2012(07)
- [6]《伤寒杂病论》阴阳学说研究[D]. 王启芬.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