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东道银行制度及其借鉴

日本的东道银行制度及其借鉴

一、日本的主办银行制度及其借鉴(论文文献综述)

王郅[1](2020)在《近代日本早期美术馆发展研究(1869-1926)》文中提出中、日两国早期美术馆发展因有非常明显的相似性,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论文将以上述相关历史资料为基础,探讨日本美术馆诞生之前的众多准美术馆及其形态、价值与社会地位的转变,从而总结出改变美术馆的三次定义。通过不同的思考,提出“何为美术馆”的命题。并结合当下中国实际情况,思考当代语境下美术馆发展之路与其相关资源转化问题。日本美术馆的早期发展,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领域。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美术馆雏形与早期美术馆的建设与发展或多或少都受到日本的影响,如南洋劝业博览会参考了日本内国劝业博览会,又如天津市立美术馆成立之初,其馆长严智开曾前往日本考察等。然而这些也仅仅是此研究的一个侧面。虽然近代以来中国就已经开始建设博物馆与美术馆,但是其中因为各种原因,致使我国美术馆建设始终落后于国际水平。通过研究早期日本美术馆对早期中国美术馆建设的影响,包括其对文化创意、社会服务等功能的探索,以求未来或能以中国主导世界文化体系下,给当代美术馆的艺术生态建设与发展提供相关思考与借鉴。本文研究方法主要以田野调查法与文献研究法为主,以日本美术馆的前期形态为主要对象。笔者以1869年至1926年为界限(明治2年至昭和元年),阐述了在量变的前提下各种大型展览会是如何进化为美术馆的。开始沿着时间上的顺序,对日本大正时期美术馆新潮运动的探索进行梳理,进而完成对现代美术馆转变定位的三次定义。即:博览会的临时手工艺、奇玩与绘画等艺术品的展览馆;独立展示手工艺、奇玩与绘画等艺术品的综合展示场所;只用来展示当代意义“美术品”的永久展览馆。其本质是美术馆根据社会与时代发展需求而不断产生迭代更新的结果。在这三次定义背后,体现的是美术馆这一概念随着时代的需求和变化而不断产生变迁的道路,是通过展览、艺术家与社会活动三种模式共同作用下体现出来的结果。笔者通过这三次定义升级,总结出未来美术馆发展方向的三条经验,1.通过展览,寻找最适合当下环境中,艺术家与观众对展览语言的认知与诉求。2.通过艺术家对作品与展览场所更高的追求与理念,发展出顺应时代的新对应方式。3.在艺术表现手段与表现空间不断扩展的时代,通过与社会、政府,乃至商业活动的结合,摸索出美术馆的新规律。近代日本早期美术馆的每一次进化都是对文化竞争力发展的跃进。美术馆作为艺术资源转化的一个平台,在未来会充满更多的机遇。以上三条经验,一定会为今后的作为艺术资源转化平台的美术馆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参考。同时,我国需要利用东方语境下美术馆定义的再次更新,结合美术展览、艺术家影响力与社会活动,乃至商业、多媒体发展的方向。在未来让美术馆成为强而有力的传播平台与媒介,对当下艺术资源进行重新整合与转化。

王皓轩[2](2020)在《Z银行旅游金融结合模式及实施路径研究》文中认为2018年12月28日,国家发改委印发《海南省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实施方案》,提出“支持旅游特色银行、旅游消费信贷、旅游保险等旅游金融服务机构在海南省设立分支机构,提供旅游金融产品与服务”。这是在国家正式文件中第一次提及“旅游特色银行、旅游特色金融服务”等字句,表明旅游金融已经获得国家相关部门的关注和支持,为金融板块围绕国家战略,突破发展瓶颈,找到新的业务增长点提供了有力支撑。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经过多年发展,不仅为地方金融提供了有力支持,还为其他金融活动提供各种服务,成为我国银行业竞争格局中不容小觑的力量。但城商行自身局限性也十分明显,如规模较小、优质资源不足、资产结构不合理等,对其发展及盈利能力都有一定局限性。Z银行自中国旅游集团入股以来,提出旅游银行发展战略,经过数年发展虽小有成绩,但仍面临着旅游金融发展规模受限、政策支持不到位、部门设置不合理等问题。有鉴于此,本论文以Z银行为研究对象,在收集整理大量有关文献资料的前提下进行分析研究。首先从发展历程、发展定位、组织架构等方面对Z银行进行介绍,分析其竞争环境及发展旅游金融的动因;其次对Z银行旅游金融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剖析,得到Z银行存在部门设置不合理、考核机制不健全、产品研发创新力不足、渠道布局薄弱等问题;最后从旅游金融发展模式和实施路径两方面提出对策。一方面得出Z银行可采取差异化、品牌化、专业化思路,进一步创新旅游金融模式,包括旅游文化项目开发,开展复合经营;构建旅游银行的供应链金融,创新旅游银行的消费金融。另一方面分别从强化政府旅游金融支持力度、推进旅游金融产品及服务升级、培育旅游金融业务增长点、完善旅游金融结合机制四方面提出旅游金融深度结合的实施路径。本论文以Z银行为案例分析对象,一方面对Z银行提出旅游银行路线后,具体模式如何构建,通过哪些路径能使旅游金融业务得到更好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另一方面在城商行同质化竞争严重的环境下,为城商行寻找新的发展模式具有启示作用和指导意义。

陈建付[3](2019)在《我国金融发展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机制与效率研究》文中认为如果说经济是肌体,那么金融是血脉。只有血脉畅通,国民经济的机体才能持续健康稳定地增长和发展。金融又是一把双刃剑,对实体经济增长的作用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若金融以多种功能俯首为实体经济服务,则对实体经济增长和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若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的增长与发展脱节,不同步,不协调,或甚至金融“昂首阔步”,“自娱自乐”,则或迟或早必将反噬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成果。近些年,我国金融出现了“脱实向虚”现象,令人痛心地伤害了实体经济。逐年上升的货币化率(M2/GDP)等涉及金融发展的统计指标也显示了问题的严重性。2019年2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首次提出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他强调:要深化对国际国内金融形势的认识,正确把握金融本质,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平衡好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关系,坚决打好防范化解包括金融风险在内的重大风险攻坚战,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推动我国金融业健康发展。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笔者选择《我国金融发展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机制与效率研究》为题,试图较为深入地探讨我国当前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机制畅通性以及效率高低问题。显然,这是我国当前一个亟待解决的较为迫切的重大问题。本文研究包括如下七部分内容:第1章为绪论。本章介绍了选题背景与意义,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和综述。综述分为四大块:金融发展的内涵、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金融发展作用经济增长机制的研究、金融发展作用经济增长效率的研究。本章还简单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以及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2章为本文的理论基础与理论框架。本章介绍了一些基本的概念、范畴后,阐述了金融发展理论的演进脉络和经济增长理论的演进脉络;接着借鉴罗默、卢卡斯等学者的内生增长模型,将金融部门分为直接融资部门和间接融资两部门引入到模型中,构建了一个内嵌两个金融部门的经济增长模型,对模型进行了动态最优化和经济稳态分析,然后对模型选择出的诸参数进行校准后,将模型进行了模拟分析,并由此刻画了诸参数的意义。本章取得的成果是:创造性地构建了一个内嵌两个金融部门的动态最优化经济增长模型,并从中筛选出了对经济增速、技术增速和资本积累增速产生的影响有所不同,因而可以不同方向和程度地影响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机制和效率的两大类参数,并求出稳态解,这样推演出了分析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不同融资方式中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理论框架。第3章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作用的机制与效率分析。为更加深入展开机理分析,本章针对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两个渠道,首先对金融发展之于经济增长作用的机制进行分析——具体包括数量型作用机制分析和质量型作用机制分析;接着运用博弈论等方法对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之于内生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比较,并分析了金融对经济增长的阶段性作用机制的不同;最后,对金融发展之于经济增长作用的效率展开了理论分析。本章取得的成果是:初步推导出两个理论假设,即(1)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数量型作用机制较好地促进了经济增长,(2)在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质量型作用机制较好地促进了经济增长;推演出两大类若干重要参数对金融发展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效率的作用性质,并进一步在中国国情下,从理论上论证了这些参数的取值特点:其必然导致我国出现金融资源易“脱实向虚”和实体经济易出现“僵尸企业”。第4章为我国金融发展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机制与效率实证分析:间接融资视角。本章运用面板模型和大样本数据,从间接融资视角,实证检验了我国金融发展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机制问题,证明了间接融资渠道中,金融发展通过资本的积累促进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进而促进了经济增长;本章还通过构建SFA(随机前沿)模型,对我国间接融资对经济增长作用的效率进行了检验,得出了肯定性的结论。本章最后还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我国间接融资发展作用于经济增长面临的两个短板,即金融资源易“脱实向虚”和实体经济易出现“僵尸企业”,并且还运用logit等方法,构建了一个能及时有效识别“僵尸企业”的分析模型,并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第5章为我国金融发展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机制与效率实证分析:直接融资视角。本章运用面板门限模型和大样本数据,从直接融资视角,实证检验了我国金融发展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机制问题,证明了在我国,金融发展的直接融资途径(股权融资)具有良好的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畅通性;本章还进一步运用了空间面板模型,采用全国31个省市近20年数据,实证证明,我国股权市场的融资规模与企业技术创新存在显着的因果关系,证明了作为直接融资的股权融资具有良好的支持经济增长的机制作用;此外,本章还进一步运用SFA模型证明了,在我国,随着股权融资规模的不断提高,直接融资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效率也不断提高。第6章为美日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支持的经验及其借鉴。本章分别阐述了美国、日本两国金融支持经济增长的经验,综合分析其具体实施措施,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两者勾稽现状,提出借鉴意义。第7章为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本章首先从前文中,主要是在第2至第5章中,归纳、提炼出了6点主要结论;接着,针对性地提出了政策建议的指导思想:大力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踏实推进金融发展,推动实体经济稳定、高效增长;进而提出了打破金融市场体系供给侧结构性失衡、改革现有金融监管体系和制度、打造科技型企业+金融机构新型合作模式和进一步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对策建议;最后,笔者根据本文的不足和缺憾,提出了今后进一步的研究展望。

陈沛酉[4](2019)在《从就业导向到生涯导向:高等职业院校组织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社会环境的急剧变迁导致发展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日益严峻。这一情形使得“转型”成为各类组织解决危机、谋求生存的不二法则。高等职业院校组织亦是如此。但转型不是对未来的空想式建构,须是站在已有积淀上的优化与完善。因此,亟待从组织的视角和历史的眼光来审视改革开放40年来高职院校转型的过程、要素及逻辑。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考察法、历史研究法以及延伸个案法等质性研究方法和基于新制度主义学派的“组织场域”、“制度逻辑”以及伯顿·克拉克创业型大学组织转型理论搭建的分析框架,深入考察了围绕着高职院校组织的诞生与转型所形成的场域关系、转型要素及其中的多重制度逻辑。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首先,本研究基于国家(政府)、行业企业、高职院校以及受教育者及其家庭等多方行动体的核心利益考量,本研究将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发生、变化及解决作为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核心议题”,从而确立了高职院校组织从升本导向到就业导向再到生涯导向的转型历程:(1)升本导向阶段(1980年~2003年)。1980年,“收费、走读、短学期、不包分配”的短期职业大学的相继成立,标志着中国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蹒跚起步。而后经由1996年“三改一补”、1997年规范命名、1998年“三教统筹”、1999年高校扩招以及2000年管理权下放等等正式制度供给,以职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科为组织形式的高职院校组织种群获得了数量上的跨越式发展。(2)就业导向阶段(2003年~2010年)。2003年,在扩招后第一届本科毕业生就业之际,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爆发。基于此,中央政府部门确立了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转型目标,并综合运用择优项目引领示范与人才培养评估等举措,引导建立“地方政府主责、行业企业参与、高职院校实施”的组织转型场域关系。高职院校组织场域行动体对“高职的基本特征是什么、高职应该如何办”达成多项规范性共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双师型教师、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顶岗实习等等办学观念深入人心。(3)生涯导向阶段(2010年至今)。就业导向组织转型带来了就业率显着提升,但以数字为单一表征方式的一次就业率并不能完全、真正地反映各高校的就业情况。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就业质量和职业生涯发展等指标上的表现却不尽如意。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新危机引起高职院校组织场域中的行动体围绕着“提升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和“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为主要内容的内涵式转型策略。在《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顶层设计推动下,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和高职院校组织间的互动关系得以制度化,高职院校组织亦与四年制大学重新建立起合作交流。同时,高职院校组织自身开始强调职业素养教育。其次,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制度逻辑。在升本导向阶段,受国家政策分层歧视与升格诱导、市场生源选择偏好以及大学理性神话的规范性和模仿性力量等多重逻辑制约下的高职院校选择了模仿本科院校学科教育,即把升为本科院校当做规划目标,把大学课程进行“压缩饼干式”删减、把毕业生“专升本”率高低当做招生噱头的“漂移性”组织生存策略。在就业导向阶段,支配组织场域行动体实现就业导向组织转型的制度逻辑有:“教育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就业是民生之本”的国家逻辑,“项目驱动”的科层制逻辑,“生源充盈”、“满足企业需求”的市场逻辑以及“职业主义”的教育逻辑。在生涯导向阶段,高职院校组织场域行动体受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国家逻辑、“国家推动、地方创新”的科层制逻辑以及“生源危机”、“产业转型升级下的企业新需求”的市场逻辑和教育“成人”逻辑的共同支配。

管延芳[5](2018)在《日本信托业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现代西方发达国家,信托与银行、保险、证券被并称为现代金融体系的四大支柱,也可以说,信托制度在西方现代经济发展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已经融入现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一直陪伴人们从摇篮到坟墓。有学者甚至认为,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场“信托化”的第三次金融革命。作为经济赶超型国家,日本在其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大力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信托业的经验,积极引进信托制度,将起源于英国的信托制度与本国国情、民族特点兼容并蓄,与经济增长形成了耦合关系,极大促进了本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无论是英国、美国,还是作为经济赶超型国家的日本,在它们的经济社会发展中,信托业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与教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信托业相对较落后的中国可以以此为鉴。中国信托业的发展可谓是一波三折,旧中国时期从日本被动引入信托制度,由于新中国实行计划经济而中止。改革开放后,信托业恢复重建,在经历多次清理整顿后,直到“一法三规”的出台,中国信托业开始出现向好的状态。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信托业又面临着新的问题。中国信托业如何发展,应该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作为经济赶超型国家的日本的经验教训。特别是,日本信托业历史发展中曾出现过与中国现阶段的信托业相似的情形,这就更凸显了借鉴的意义。正是基于这样的愿望,作者以金融功能的视角为切入点,从双重维度深入剖析日本信托业系统与经济增长系统之间的耦合机制,并对耦合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借以达到深层次借鉴的目的。从金融功能观角度来看,信托业具备金融功能,从属于金融范畴,但由于功能颇多,对于一个国家来讲,在不同时期、不同竞争环境下应有不同的信托业功能定位。以此为分析思路,基于功能视角,对日本信托业进行双重维度分析:一是运用历史演进方法分析了日本信托业的纵向演进,将其发展划分为功能初步明确、功能混乱、功能多样化和功能调整四个阶段,呈现了日本信托业功能定位由长期融资到长期融资与提高福利并重,再到资产管理的演变历程;二是运用系统研究方法和比较研究方法对日本信托业进行了横向比较,展现了日本信托业在金融体系中的功能优势,认清了日本信托业与英国、美国信托业之间的差异。基于功能视角的双重维度分析,呈现了日本信托业契合日本经济发展的过程,反映了日本政府对经济增长的强烈需求,凸显了日本信托业发展的推动力和内在动力。在双重维度分析的基础上,从理论角度对日本信托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耦合机制进行研究,包括日本信托业对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和经济增长对日本信托业发展的传导机制。日本信托业对经济增长从内外两个维度产生了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从“内”的角度来看,日本信托业的“人为”产业化发展从资金配置、就业、信息对称、风险管理、科技创新、社会信用体系等方面对经济增长产生了直接作用;从“外”的角度来看,日本信托业通过服务于实体经济、提高社会福利、与其他金融支柱在竞争与合作中共同发展、对金融市场的完善与促进等方面,发挥外溢效应对经济增长产生间接作用。经济增长为日本信托业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创新机制,在信托制度供给、信托需求、信托资产、信托产品创新四个方面形成传导机制,促进了日本信托业的发展壮大。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模型的选取、指标的构建及数据来源和处理、耦合关系的动态分析三方面对日本信托业与经济增长耦合关系进行实证分析。通过交叉研究方法运用物理学度量耦合度的方法,选取功效函数、耦合度函数和耦合协调度函数,构建由两个子系统、三个层次、六个一级指标、十个二级指标构成的日本信托业与经济增长耦合评价指标体系,在1994年至2016年原始数据的基础上,分别计算各函数值,并对其进行了动态分析。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证实了日本信托业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耦合关系,为中国信托业提供了一定的发展经验:政府引导是耦合主导、完善的制度是耦合保障、开拓创新是耦合动力、文化宣扬是耦合土壤。结合中国信托业发展现状进行经验借鉴,以期实现中国信托业的统一规制、打破刚兑、回归本源、差异竞争。综上,本文的核心观点是:日本信托业的功能定位经历了从长期融资到长期融资与提高福利并重,再到资产管理的转变,与日本金融体系中的银行、保险和证券相比存在一定的功能优势,与英美两国的信托业相比形成了自身的特色;日本信托业对经济增长具有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经济增长不仅给日本信托业提供了发展环境,同时也促进了日本信托业的发展,日本信托业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耦合关系,且耦合协调性在不断提升,两个系统之间由无序走向有序,形成了相互促进的良好互动关系,但1995年至2001年日本经济增长促进日本信托业发展的作用更显着,2001年至2016年日本信托业的发展促进日本经济增长的作用更大一些;基于中国信托业发展现状,结合日本信托业与经济增长的耦合经验,中国应培育信托政府、健全信托制度、开创特色信托、培育信托文化,摆脱兴衰沉浮的历史阴影,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托业。

高红玉[6](2016)在《我国台湾地区都市商业区更新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商业区更新因为涉及到经济、产业的发展,攸关都市转型的成败,一直以来都是各国积极探索及急需解决的难题。在台湾为了使商业区适应经济的发展,产业的变更,满足城市人口聚集和消费者观念的改变,不得不在都市存量发展的基础上新建商业区以及挽救原有商业区衰落。18世纪中期台湾开始商业区的更新,然而无论是新商业区的建设打造,还是传统商业区的更新发展,不仅要解决空间的打造、经济、产业发展等问题,也要解决多个利益相关者协调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台湾在几十年的发展探索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达到了一定的成效,使商业区更新具有了类型多及活力高的明显特征,同时提升了都市经济、传承都市文化,成为了都市整体更新重要的组成部分。针对于台湾更新经验,本文主要通过实地考察及文献分析法来研究如何从具体操作层面动员多个相关利益主体参与到商业区的空间、活力及产业的更新中,为大陆提供有一定借鉴意义的商业区更新机制,促使大陆更新从单一开发到多元参与,从着重于空间更新到兼顾产业、文化更新。研究内容分为三大部分:(1)通过梳理台湾都市更新、商业区发展驱动因子,分析整理出台湾都市更新背景下商业区更新的类型、典型代表案例及所面临的问题;(2)从激励体系、实施体系与保障体系三方面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使多元利益主体统一的商业区更新机制;(3)基于以上的分析进一步总结台湾商业区更新机制的优势与不足。最后总结出台湾商业区更新之所以能够呈现类型多、活力高及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特征主要是由以下三点原因:弹性化激励手段促使多元利益主体参与并提升商业区环境品质,多元化实施体系落实了公众参与并激发多类型商业区更新的产生,广泛的组织参与、较为健全的法令与开放的规划管理平台是商业区更新活力的保障。同时分析出了台湾商业区更新中存在着更新内动力不足,复杂土地权利严重阻碍更新及无法成片更新等问题。

李娜[7](2016)在《产融结合主导模式分析》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资源对企业的影响越来越重要,随着企业积极探索如何利用金融资源来服务于自己的加大产生了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产融结合。本文主要介绍分析产融结合的主导模式和其典型的代表国家,以对我国企业如何高效顺利进行产融结合有所启示。

李闯[8](2016)在《中国二元经济转型的金融支持研究》文中认为发展中国家与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就是二元经济转型问题。受传统二元经济体制的束缚,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二元经济体制改革滞后的影响,我国二元经济转型远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之间巨大的二元反差,使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资源环境与市场需求的双重约束;劳动力资源配置中“民工荒”与严重就业压力并存;经济运行中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衡所造成的宏观经济波动等诸多症结性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现有的制度框架存在着制约二元经济转型的诸多因素,比如限制劳动力流转的户籍制度、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城乡之间公共资源配置失衡等。在诸多因素中,农民难以获得普惠性金融服务,使得资金更多地流向城市非农产业,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支持却十分紧张。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了刘易斯转折阶段,二元经济转型的金融支持不足严重影响了二元经济转型进程。长期以来,二元经济转型一直是学术界高度关注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学者们从多个视角研究中国二元经济转型问题,在经济结构形态、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其对二元经济转型的作用、制度变迁对二元经济转型的影响,以及中国刘易斯转折点判断等方面取得了诸多的研究成果。近年来金融对二元经济的影响在二元经济研究领域已经逐步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此问题,国外学者分析了金融抑制和二元金融对二元经济转型的影响;国内学者则更关心金融发展与二元经济转型的关系,以及农村金融对二元经济转型的作用。但迄今为止,二元经济转型的金融支持在二元经济理论研究中存在一定不足,需要加强深入研究。本文把金融部门引入二元经济转型模式,深入分析了金融支持对二元经济转型的影响,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我国二元经济转型中金融支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对美国、法国、日本、我国台湾地区,以及印度二元经济转型中金融支持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比较分析,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加强我国二元经济转型金融支持的对策措施。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有:第一,对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与客观评价。刘易斯二元经济转型模式问世以来,国外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了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结构及其转型,古典二元经济理论日益融合了新古典、凯恩斯主义、新兴古典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及分析工具,在研究内容上吸收了需求约束、分工演进、市场分割、收入分配等内容,突破了单一研究范式的局限,形成了理论综合基础上的二元经济转型理论。国内学者重点研究了我国经济结构形态、农业劳动力转移及其对二元经济转型的作用、制度变迁对二元经济转型的影响,以及中国刘易斯转折点的判断四个方面的问题。近年来学术界开始把金融与二元经济转型的联系起来进行研究,分析了金融发展与二元经济转型的关系、城乡二元金融与农村金融发展对二元经济转型的影响,但无论是就研究成果的数量,还就问题研究的深度与广度而言,二元经济转型的金融支持问题依然是理论研究需要加强研究的环节。第二,对二元经济转型的金融支持进行了理论实证。分析了二元经济转型的基本涵义及核心问题,考察了二元经济转型的阶段性划分;从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和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三个方面探讨了金融支持对二元经济转型的作用机理,研究了二元经济转型不同阶段金融支持的特点;将金融部门引入二元经济模型,运用数量分析方法,研究了金融支持对二元经济转型作用的数学表达,将逻辑推演的分析结论模型化。第三,考察了中国二元经济转型金融支持的历史与现状。计算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二元经济对比系数的变动情况,并据此分析了我国二元经济转型的历史演变,以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为依据对我国二元经济转型阶段进行了判断;设计了度量金融支持的指标体系,并通过对我国农村金融贷款相关率、农村贷存比率,以及二元金融对比系数等统计描述,考察了我国二元经济转型金融支持的历史演变及现实情况。第四,对中国金融支持与二元经济转型的关系进行了计量检验。构建了金融支持与二元经济转型关系的计量模型,对二元对比系数增长率与农业贷款增长率非农贷款增长率、农业就业人口增长率、非农就业人口增长率四个变量进行了回归分析。其结论印证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二元经济转型的核心问题,农业贷款对二元经济转型具有正面的影响,从而验证了本文理论实证的研究结论。第五,本文从我国金融支持体系不完善、农业弱质性与金融资本趋利本性相矛盾、我国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导致涉农贷款抵押担保物缺乏、地方政府激励考核制度不健全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现阶段二元经济转型金融支持不足的形成原因。第六,概述了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印度,以及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二元经济转型中金融支持的制度安排与政策措施;并根据二元经济转型的不同阶段分析其金融支持的不同特点,从中得出了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第七,论述了加强金融支持促进二元经济转型的对策措施。一是加强金融支持的立法与执法,把二元经济转型的金融支持从政策层面上升到法律层面;二是建立健全二元经济转型的金融支持体系,合理配置城乡金融资源;三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降低涉农贷款的金融风险;四是改革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制度,激励其重视农村金融的发展,创造有利于二元经济转型金融支持的制度环境。

胡杨[9](2015)在《日本现代企业制度对中国国企改革的启示》文中研究表明日本在经历二战的摧残之后,励精图治,仅仅经过20余年的努力就成为了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日本很多企业也一举成为了世界知名企业。世界各国都将目光投向了日本的各大企业,试图找寻日本企业成功的奥秘,日本式现代企业制度逐渐浮出水面,开始被人们了解。进入1990年代,受“泡沫经济”影响,日本众多企业面临了诸多困难,开始逐渐走下神坛,各大企业也开始寻求各种变革,试图探索新的方法扭转困局,这一状态也延续到了今日。但是不能因此全盘否定日本企业之前取得的成绩。毕竟在1990年代之前,日本企业所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其成功经验是值得借鉴的,在此之后所面临的困境,同样值得我国警惕和思考。国有企业改革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之后,国有企业制度的改革就显得更加重要和紧迫。改革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国家实力、人民生活水平、社会稳定等方面,甚至还影响到社会主义制度能否巩固。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经历了30余年的改革历程,取得了重大的突破,目标逐渐清晰,方向开始明确。但是笔者认为,这场改革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达到最理想的效果,现代企业制度在国有企业中的建设之路依然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困难和障碍。本文旨在研究日本现代企业制度对我国国企改革的启示。通过阐述现代企业制度的定义及内涵,分析日本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原因以及建立过程。将现代企业制度的定义细分,从六个方面详细阐述日本企业发展历程,以明治维新作为研究的时间起点,这是由于尽管在明治维新之前,就有不少已经建立的企业,但是他们真正地开始跨越式发展并走向兴盛基本都是始于明治维新时期,例如赫赫有名的“日本四大财阀”。分析其中的特点,汲取经验和不足。然后回顾我国国有企业制度改革的发展历程并分析目前取得的成绩和仍然存在的问题。将中日两国企业的改革发展历程做对比,发现日本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历程对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具有借鉴作用,甚至在某些方面国有企业完全可以引入日本模式进行改革。这就说明了我国应当认真研究日本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历程,发掘其中精髓并将其应用到国企改革当中,这样可以让国有企业的发展少走弯路,不走错路。但是由于中日两国的实际国情不一样,面临的国际形势和大环境也是有区别的,所以我国不能、也不需要照搬日本模式。文章针对目前国企改革依然存在的问题,结合日本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历程与我国实际国情,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杨贵桥[10](2015)在《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农业人口大国,当前最大的法律问题依然农民权利问题。因为,农民作为我国最大的劳动者群体,多年来一直处于经济剩余分配序列中的最末端,这是资本主导下经济剩余以市场机制进行积累与分配的必然结果。因此,当前的“三农”困局,其核心是经济剩余的积累与分配问题。作为农业合作化的重要组织形式,农民资金互助社是对金融资源市场配置机制的矫正。不过,农民资金互助社绝不是商业金融市场机制排斥“三农”的直接衍生物,而是农业合作化条件下以农民为主导的一种新的金融资源配置方式,是农业商品生产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新的信用形式——互助信用,从而是农业剩余积累的一种新机制。自2008年爆发世界性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主要靠商业金融支持发展起来的工商业体系逐渐进入生产相对过剩阶段,几十年高增长的工业资本积累模式逐渐凸显困境,农村经济关系随之面临一场深刻变革,与此相应的金融法律制度也将由此出现重大调整。本文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从资本、身份、契约、金融异化等维度对农民资金互助社得以产生、演变的基本脉络和法律困境进行分析与研判,并结合调研,对我国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的完善提出了自己的构想。本文认为,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源于互助资金资本化,因为互助资金资本化产生了社员之间基于剩余索取权的利益冲突,民间法调整失灵,因而需要引入国家立法予以规制。而从法理上讲,互助是身份之上的契约,身份与契约的对立统一是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的内在机制,也是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以资金互助权为核心的原因所在。而资金互助权的具体状况及其实现程度,又最终取决于农业经营方式。当前,立法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解决农民组织化成本较高的难题,因为高组织化成本是农民资金互助社内部治理机制难以运行、资金互助严重异化的关键因素。由此,农民资金互助社存在两个基本趋势,即合作金融趋势抑或异化了的商业金融趋势。目前,多数农民资助互助社实际上是以“资金互助”为名的商业性吸存放贷公司。这导致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存在诸多困境,而此种困境与农业的家庭分散经营方式密切相关。因而,在法律制度设计上,应该在尊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权基础上优先发展村级农民资金互助社,利用村庄既有治理机制,降低农民组织化成本,构建我国多元化的农民资金互助社基层主体制度。同时,从市场准入、法人产权、内部治理、风险防范以及政府监管等方面完善相应立法。除此,农民资金互助社必然成为资本主导下的一场实质上排斥农民的商业金融运动,甚至演变为非法集资工具或高利贷组织,从而存在被取缔的可能。除导论外,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是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本章主要阐释农民资金互助社的内涵、性质及其法律制度的基本构成、生成基础等问题。在法律性质上,农民资金互助社应定性为互益性法人。相应地,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是以资金互助权为核心的,因而其构成可以从资金互助权的基本内容、实现机制等角度进行解构。在经济根源上,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与农业自身特点、家庭经营方式以及商业金融对“三农”的排斥相关,更与农业合作化紧密相联。同时,从身份与契约的关系以及金融风险的防范与治理阐释了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产生的法理基础,认为“身份之上的契约”是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的内在机制,也是其以资金互助权为核心的根本原因。第二章是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的域外考察。从比较分析的角度,介绍了域外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及其法律制度的演变,揭示了域外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及其法律制度的主要特点、一般规律、新趋向以及对我国的启示。第三章是我国农民资金互助社及其法律制度的历史发展。本章从纵向角度梳理了我国农民资金互助社发展的历史脉络,揭示了我国农民资金互助社及其法律制度演变的基本规律,重点考察了农村合作基金会的经验与教训,介绍了农民资金互助社以及法律制度演进的十年历程,特别推介了“赫堂经验”。第四章是我国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的现实困境。本章结合调研,从实证的角度,考察了当前我国农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法律困境,分别从法律性质、内部治理、信用机制、风险防范以及政府监管等方面予以分析,认为金融本位主义、商业金融本位主义、监管本位主义以及市场放任主义是导致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第五章是我国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的完善。本章以上述四章为基础,对第四章涉及到的法律制度困境进行了回应,从建立农民资金互助社主体制度、重构法人产权制度、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构建互助融资法律制度、健全风险防范法律制度以及完善监管法律制度等方面对我国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提出了建设性的完善框架。其中,特别论述了三点主张:一是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权为基础,重点发展村级农民资金互助社,并鼓励村集体参股设立村级农民资金互助社;二是构建国家农业合作银行制度,为国家信用支持农民资金互助社发展提供制度平台;三是允许设人力资源股,借鉴乡村治理以及公司治理制度中的激励机制,促进农民资金互助社的良性发展。最后对全文主要观点、可能的创新点及研究不足进行了简短总结,并对农民资金互助社及其法律制度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二、日本的主办银行制度及其借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本的主办银行制度及其借鉴(论文提纲范文)

(1)近代日本早期美术馆发展研究(1869-1926)(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题缘起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相关内容概念界定
    四、前期相关研究综述
    五、研究方法
    六、本论文的问题点、创新点
第一章 日本美术馆的诞生前夜
    第一节 日本人渴求的“美术馆”
    第二节 类似美术馆活动
    第三节 从“开龛”到“美术馆”
第二章 博览会对“美术馆”的界说
    第一节 来自西欧的文化冲击
    第二节 临时的“美术馆”
    第三节 劝业会美术馆的示范效应
第三章 文化精英对“美术馆”的修正
    第一节 高桥由一的美术馆蓝图
    第二节 螺旋展画阁对展览认知的创新
    第三节 展览运动对美术馆意识的传播
第四章 社会运动对“美术馆”的再构筑
    第一节 永驻的“美术馆”
    第二节 独立派对展品的限定
    第三节 政府主导的美术馆新态
第五章 日本早期美术馆经验对中国近代美术馆的影响
    第一节 劝业会模式的在地重现
    第二节 作为“新美术”事业的日本考察
    第三节 市立美术馆的首次建立
第六章 日本美术馆早期发展的启示与思考
    第一节 从美术馆定义升级到文化竞争力
    第二节 文化空间拓展下的美术馆新定义
    第三节 文化竞争力与艺术资源转化
结论
附录
    一、参考文献
    二、文献选录
    三、早期日本美术馆相关年表(1869~1926)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致谢

(2)Z银行旅游金融结合模式及实施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主要研究方法
第二章 城商行旅游金融结合发展动因及优劣势分析
    2.1 城商行旅游金融结合发展动因
        2.1.1 城商行竞争环境日趋严峻
        2.1.2 旅游产业需要金融支持
        2.1.3 城商行自身业务拓展的需要
    2.2 城商行优劣势分析
        2.2.1 城商行优势
        2.2.2 城商行劣势
第三章 Z银行旅游金融发展现状及问题
    3.1 Z银行简介
        3.1.1 Z银行基本情况
        3.1.2 Z银行发展定位
    3.2 Z银行旅游金融发展现状
        3.2.1 旅游金融业务组织结构
        3.2.2 旅游金融人才队伍建设
        3.2.3 旅游金融业务发展规模
    3.3 Z银行旅游金融发展中的问题及原因
        3.3.1 政策支持不足
        3.3.2 业务规模发展受限
        3.3.3 旅游银行部定位不合理
        3.3.4 后台支持不足
第四章 Z银行旅游金融结合的模式创新
    4.1 旅游金融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
    4.2 旅游金融发展思路
        4.2.1 差异化思路
        4.2.2 品牌化思路
        4.2.3 专业化思路
    4.3 建立企业旅游银行模式
        4.3.1 旅游文化项目开发,开展复合运营
        4.3.2 提供企业相关旅游项目贷款
    4.4 构建旅游银行的供应链金融
        4.4.1 线上全流程操作和管理服务
        4.4.2 经销商为主体的旅游B2B商城
        4.4.3 旅游经销商+旅游产品结合
    4.5 创新旅游银行的消费金融
        4.5.1 积极开展旅游消费贷款
        4.5.2 在“旅游+”最大限度融合银行与旅游
        4.5.3 发展旅游电商APP
第五章 旅游金融深度结合的实施路径
    5.1 强化政府旅游金融支持力度
        5.1.1 构建完善中介服务体系
        5.1.2 打造旅游产权交易平台
        5.1.3 打造“政企银”平台
    5.2 推进旅游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升级
        5.2.1 创新信贷方式
        5.2.2 加快个人金融业务的升级
        5.2.3 加强“i旅游卡”品牌铸造
        5.2.4 推进传统金融服务网络化
    5.3 培育旅游金融结合业务增长点
        5.3.1 紧紧依靠中国旅游集团的资源平台
        5.3.2 加强旅游金融业务渠道建设
        5.3.3 加强银银合作
    5.4 完善旅游金融相结合的机制
        5.4.1 制定旅游金融人才培养机制
        5.4.2 更新旅游金融业务考核机制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我国金融发展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机制与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金融发展内涵的研究
        1.2.2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1.2.3 金融发展作用经济增长机制的研究
        1.2.4 金融发展作用经济增长效率的研究
        1.2.5 国内外研究评析
    1.3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理论框架
    2.1 理论基础
        2.1.1 概念与范畴
        2.1.2 金融发展理论的演进脉络
        2.1.3 内生增长理论发展脉络
    2.2 理论框架:嵌入两个金融部门的内生增长理论模型
        2.2.1 模型构建
        2.2.2 模型动态最优化
        2.2.3 经济增长稳态分析
    2.3 经济增长模型的模拟分析
        2.3.1 间接融资部门相关参数的变化对稳态增速的影响
        2.3.2 直接融资部门相关参数的变化对稳态增速的影响
        2.3.3 参数η_1、δ_2和χ_1的变化对g_Y~*、g_K~*和g_A~*的影响
        2.3.4 数值模拟基本结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作用的机制与效率分析
    3.1 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作用的机制分析
        3.1.1 间接融资对经济增长作用机制分析
        3.1.2 直接融资对经济增长作用机制分析
        3.1.3 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对经济增长作用比较分析
        3.1.4 金融对经济增长的阶段性作用机制分析
    3.2 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作用的效率分析
        3.2.1 金融发展作用于经济增长效率的理论分析
        3.2.2 金融资源错配与经济增长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金融发展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机制与效率实证分析:间接融资视角
    4.1 我国间接融资作用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4.1.1 模型的设定与数据说明
        4.1.2 实证结果与分析
        4.1.3 稳健性检验
        4.1.4 进一步稳健性检验
    4.2 我国间接融资作用于经济增长效率的实证分析
        4.2.1 模型的设定与数据说明
        4.2.2 实证结果与分析
    4.3 我国间接融资发展作用于经济增长面临的两个短板
        4.3.1 金融资源倾向脱实向虚
        4.3.2 实体经济易出现“僵尸企业”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金融发展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机制与效率实证分析:直接融资视角
    5.1 我国直接融资作用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5.1.1 数据说明与变量选择
        5.1.2 比较静态分阶段实证分析
        5.1.3 进一步空间实证分析我国股权融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5.2 我国直接融资作用于经济增长效率的实证分析
        5.2.1 模型的设定与数据说明
        5.2.2 实证结果与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美日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支持的经验及其借鉴
    6.1 美国金融支持经济增长经验及其借鉴
        6.1.1 美国金融支持经济增长经验与创新模式特征
        6.1.2 美国金融支持经济增长成功经验的借鉴
    6.2 日本金融发展支持经济增长经验及其借鉴
        6.2.1 日本金融发展支持经济增长经验
        6.2.2 日本金融支持经济增长经验借鉴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展望
附表1
附表2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4)从就业导向到生涯导向:高等职业院校组织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国内“高校组织转型”相关研究
        二、国外“高校组织转型”相关研究
        三、“高职转型”相关研究
        四、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二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高等职业院校
        二、组织转型
        三、就业导向与生涯导向
    第二节 研究方法的选取
        一、文献考察法
        二、历史研究法
        三、延伸个案法
    第三节 分析框架的建立
        一、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场域互动与要素变化
        二、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制度逻辑
    第四节 篇章结构的安排
        一、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关键节点”:就业问题的变化
        二、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阶段划分:从升本到就业再到生涯
第三章 升本导向下高职院校组织“漂移性”诞生
    第一节 改革开放带来的高校与环境矛盾
        一、数量供给不足造成的人才浪费
        二、结构供给矛盾造成的人才缺失
    第二节 高职院校组织种群的混乱“前世”
        一、高职院校的雏形:职业大学的兴起、扩散与分流
        二、“三教统筹”:高职院校组织种群的形成与缓慢发展
        三、1999 年扩招后高职院校组织种群的激增
    第三节 案例院校“升本导向”组织要素的建构
        一、“专升本”目标的形成
        二、领导管理理念与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运行
        三、学科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
        四、组织文化整合
    第四节 “漂移性诞生”的制度逻辑
        一、高职院校组织诞生与扩散的逻辑
        二、高职院校组织漂移的逻辑
第四章 就业导向下高职院校组织“规范化”转型
    第一节 “就业难”与“技工荒”的吊诡
        一、“难中之难”: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二、悖论:“中国制造”下的“技工荒”
    第二节 国家引导下的高职院校转型历程分析
        一、转型目标的生成:“以就业为导向”
        二、转型项目的启动:“示范校”建设
        三、转型成果的扩散
    第三节 案例院校“就业导向”组织要素的转型
        一、目标使命调整:安心做职教
        二、领导“职教”办学理念形成与组织结构调整
        三、“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变革
        四、组织文化:新公共管理主义盛行与企业文化融入
    第四节 “规范化转型”的制度逻辑
        一、国家的逻辑
        二、科层制的逻辑
        三、市场的逻辑
        四、教育的逻辑
第五章 生涯导向下高职院校组织“内涵式”转型
    第一节 “好就业”与“就好业”的新矛盾
        一、目标替代:就业导向异化为就业率导向
        二、就业率导向形成的根源
    第二节 质量观变化与高职院校转型分析
        一、“服务社会需求”的高职院校质量提升运动
        二、“服务学生需求”的精英高职院校实践探索
        三、后示范期组织场域行动体满足双需求的举措
    第三节 案例院校“生涯导向”组织要素的转型
        一、目标使命调整:从“示范”到“优质”
        二、领导办学理念更新与组织结构优化
        三、“促进学生生涯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四、组织文化:自主发展的开放型文化模式
    第四节 “内涵式转型”的制度逻辑
        一、国家的逻辑
        二、科层制的逻辑
        三、市场的逻辑
        四、教育的逻辑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第一节 总结
        一、场域互动关系: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脉络”
        二、自主发展探索: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特色”
        三、多重制度逻辑: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指南”
    第二节 研究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创新点
        二、研究不足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5)日本信托业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综述及评述
        1.2.1 关于信托的理论研究综述
        1.2.2 关于日本信托的研究综述
        1.2.3 关于日本信托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综述
        1.2.4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图
        1.3.1 本文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1.3.2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1.4 创新和不足
第2章 信托业与经济增长耦合关系的理论基础
    2.1 信托与信托业基本理论
        2.1.1 信托与信托业概念的界定
        2.1.2 信托的基本理论框架
        2.1.3 信托关系人及权利义务
        2.1.4 信托财产与信托目的
    2.2 金融功能观及信托业功能定位基本理论
        2.2.1 金融功能观
        2.2.2 信托业的功能
        2.2.3 信托业的功能定位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日本信托业的双重维度分析——基于功能视角
    3.1 日本信托业的纵向维度演进——基于功能视角
        3.1.1 日本信托业功能初步明确阶段
        3.1.2 日本信托业功能混乱阶段(1937-1952)
        3.1.3 日本信托业功能多样化阶段(1953-1990)
        3.1.4 日本信托业功能调整阶段(1990至今)
    3.2 日本信托业的横向维度比较——基于功能视角
        3.2.1 国内横向维度比较:从日本金融体系看日本信托业的功能
        3.2.2 国际横向维度比较:从典型国家的信托业看日本信托业的功能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日本信托业与经济增长的耦合机制研究
    4.1 日本信托业对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
        4.1.1 日本信托产业化对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
        4.1.2 日本信托业的外溢效应对经济增长的间接作用
    4.2 经济增长对日本信托业发展的传导机制
        4.2.1 日本信托制度供给源于对赶超经济增长的诉求
        4.2.2 经济增长促进日本信托需求
        4.2.3 经济增长促进日本信托资产范围和规模扩大
        4.2.4 经济增长促进日本信托业产品创新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日本信托业与经济增长耦合关系的实证分析
    5.1 日本信托业与经济增长耦合实证模型的选取
        5.1.1 功效函数
        5.1.2 耦合度函数
        5.1.3 耦合协调度函数及判断标准
    5.2 日本信托业与经济增长耦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2.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5.2.2 日本信托业与经济增长耦合评价的指标及数据来源与处理
        5.2.3 日本信托业与经济增长耦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5.3 日本信托业与经济增长耦合关系的动态分析
        5.3.1 从日本信托业与经济增长系统功效函数值分析
        5.3.2 从日本信托业与经济增长系统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分析
    5.4 本章小结:结论
第6章 日本信托业与经济增长耦合关系的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6.1 日本信托业与经济增长耦合关系的经验分析
        6.1.1 政府引导是耦合主导
        6.1.2 完善的制度是耦合保障
        6.1.3 开拓创新是耦合动力
        6.1.4 文化宣扬是耦合土壤
    6.2 日本信托业与经济增长耦合关系对中国的启示
        6.2.1 培育中国信托政府
        6.2.2 健全中国信托制度
        6.2.3 开创中国特色信托
        6.2.4 培育中国信托文化
    6.3 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6)我国台湾地区都市商业区更新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
        1.2.1 台湾商业区更新在挑战中前行
        1.2.2 台湾商业区更新具有正反两方面借鉴价值
    1.3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4.1 国外商业区更新相关研究
        1.4.2 大陆商业区更新相关研究
        1.4.3 台湾商业区更新相关研究
    1.5 相关名词解释及界定
        1.5.1 都市更新
        1.5.2 商业区更新
        1.5.3 更新机制
    1.6 研究方法、内容及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内容
        1.6.3 研究框架
第2章 台湾都市更新与商业区更新历程及驱动因素
    2.1 台湾都市更新历程及特征
        2.1.1 政府主导时期
        2.1.2 政府引导民间参与时期
        2.1.3 公私合力时期
    2.2 台湾商业区发展历程及特征分析
        2.2.1 清代时期商业区发展
        2.2.2 日治时期商业区发展
        2.2.3 光复以后商业区发展
    2.3 台湾商业区更新驱动因素分析
        2.3.1 台湾都市经济发展对商业区的驱动作用
        2.3.2 社会组织发展对商业区的驱动作用
        2.3.3 相关政策发展对商业区的驱动作用
    2.4 台湾商业区更新类型及代表案例
        2.4.1 功能置换型商业区
        2.4.2 功能提升型商业区
        2.4.3 功能培育型商业区
    2.5 台湾商业区更新中的特征与面临的困难
        2.5.1 多元参与主体与角色
        2.5.2 复杂的土地权利
        2.5.3 多样化更新内容与大额度资金需求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商业区更新激励体系研究
    3.1 经济激励手段
        3.1.1 动员社会人员参与的经费补助
        3.1.2 促进商业区相关利益人参与的税收减免
        3.1.3 吸引开发商参与的不动产证券化
    3.2 土地发展权益激励手段
        3.2.1 增加商业区开放空间与公共服务的容积奖励
        3.2.2 促使商业区土地灵活开发与利用的容积移转
        3.2.3 控制商业区开发总量的容积上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商业区更新实施体系研究
    4.1 多层次的更新管理组织
        4.1.1 在地组织的主导
        4.1.2 专案小组的运作
        4.1.3 政府及第三部门的营运
    4.2 多阶段化的更新参与程序
        4.2.1 规划阶段中的都市设计审议
        4.2.2 落实阶段中的公办与自办并存更新程序
        4.2.3 运营阶段中政府规定的活动营建程序
    4.3 多样化的更新实施模式与途径
        4.3.1 增加商业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市地重划模式
        4.3.2 解决商业区部分资金问题的BOT模式
        4.3.3 提升商业区经营能力的更新再造计划
        4.3.4 推动商业区培育特色产业的都市更新前进基地
    4.4 实施体系存在的不足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商业区更新保障体系研究
    5.1 多元参与的更新组织
        5.1.1 在地组织的协助
        5.1.2 社区规划师的入驻
        5.1.3 第三部门的参与
    5.2 较为健全的法令基础
        5.2.1 商业区更新的基本法
        5.2.2 商业区更新法令的层级化
    5.3 开放的规划管理平台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中国二元经济转型的金融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1.2 主要研究方法
    1.3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1.3.1 基本结构
        1.3.2 主要内容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1.4.1 主要创新之处
        1.4.2 主要不足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综述
        2.1.1 二元经济理论研究
        2.1.2 金融与二元经济关系的研究
    2.2 国内文献综述
        2.2.1 二元经济理论研究
        2.2.2 金融与二元经济关系的研究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评述
第3章 二元经济转型金融支持的理论分析
    3.1 二元经济转型的基本涵义及阶段性划分
        3.1.1 二元经济转型基本涵义
        3.1.2 二元经济转型的核心问题与阶段性划分
    3.2 金融支持对二元经济转型的作用机理
        3.2.1 通过资本积累促进二元经济转型
        3.2.2 通过技术进步促进二元经济转型
        3.2.3 通过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二元经济转型
    3.3 二元经济转型不同阶段金融支持的特点
        3.3.1 二元经济转型第一阶段金融支持的特点
        3.3.2 刘易斯转折阶段金融支持的特点
        3.3.3 二元经济转型第三阶段金融支持的特点
    3.4 包含金融支持的二元经济转型模型
        3.4.1 二元经济转型的基准模型
        3.4.2 包含金融支持的两部门分析
        3.4.3 金融支持对二元经济转型作用机理的数学表达
第4章 中国二元经济转型及其金融支持的历史与现状
    4.1 二元经济转型历史演变与现状分析
        4.1.1 二元经济转型的历史演变
        4.1.2 中国刘易斯转折点的判断
    4.2 二元经济转型金融支持的历史与现状
        4.2.1 二元经济转型金融支持的历史演变
        4.2.2 二元经济转型金融支持的统计描述
第5章 中国二元经济转型中金融支持的计量检验
    5.1 计量模型的设定与分析
        5.1.1 模型设定与指标选取
        5.1.2 数据收集与整理
        5.1.3 经济变量的多元回归
    5.2 计量检验的结果分析
第6章 中国二元经济转型中金融支持不足的成因分析
    6.1 资本的逐利性与农业的弱质性影响金融资源合理配置
    6.2 金融体系不完善影响金融对农业部门的支持
        6.2.1 农村合作金融数量少规模小
        6.2.2 国家政策性金融体系不完善
        6.2.3 资本市场不完善
        6.2.4 评估与担保体系不健全
    6.3 金融体系的有效监管不足
    6.4 城乡二元土地制度改革滞后
    6.5 政府考核制度不完善影响对农业的金融支持
第7章 二元经济转型金融支持的境外经验及其借鉴
    7.1 美国的二元经济转型及其金融支持
        7.1.1 美国的二元经济转型进程
        7.1.2 美国二元经济转型的金融支持
    7.2 英国的二元经济转型及其金融支持
        7.2.1 英国的二元经济转型进程
        7.2.2 英国二元经济转型的金融支持
    7.3 法国的二元经济转型及其金融支持
        7.3.1 法国的二元经济转型进程
        7.3.2 法国二元经济转型的金融支持
    7.4 日本的二元经济转型及其金融支持
        7.4.1 日本的二元经济转型进程
        7.4.2 日本二元经济转型的金融支持
    7.5 中国台湾地区的二元经济转型及其金融支持
        7.5.1 中国台湾地区的二元经济转型进程
        7.5.2 中国台湾地区二元经济转型的金融支持
    7.6 印度的二元经济转型及其金融支持
        7.6.1 印度的二元经济转型进程
        7.6.2 印度二元经济转型的金融支持
    7.7 二元经济转型金融支持的境外经验借鉴
        7.7.1 根据转型的不同阶段实施不同金融政策
        7.7.2 注重立法工作,相关法律先行
        7.7.3 建立架构完整、分工协作的农业金融体系
        7.7.4 高度重视对农业保险的支持
        7.7.5 建立区域广泛、设施完善的农村金融网络
        7.7.6 加强政府对农村金融的政策支持
第8章 加强金融支持促进二元经济转型的对策建议
    8.1 建立有效的法律保障体系
    8.2 完善促进二元经济的金融支持体系
        8.2.1 金融支持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8.2.2 金融支持配套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8.3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8.4 完善政府政绩考核制度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9)日本现代企业制度对中国国企改革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难点及解决方法
        1.4.1 论文难点
        1.4.2 解决方法
第二章 日本现代企业制度发展历程
    2.1 企业的本质
    2.2 现代企业制度定义
    2.3 日本现代企业制度形成原因
        2.3.1 表层原因
        2.3.2 深层原因
    2.4 日本现代企业制度形成过程
        2.4.1 解散财阀
        2.4.2 劳动体制改革
第三章 日本现代企业制度内涵及评价
    3.1 法人相互持股为主的企业所有制
        3.1.1 法人相互持股形式企业所有制形成过程
        3.1.2 对日本企业所有制评价
    3.2“三大神器”下的雇佣制度
        3.2.1 日本企业雇佣制度形成过程
        3.2.2 对日本企业雇佣制度的评价
    3.3 主银行制度为特点的融资方式
        3.3.1 主银行制度融资方式形成过程
        3.3.2 对日本企业融资方式的评价
    3.4 传统特色的公司治理结构
        3.4.1 日本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形成过程
        3.4.2 对日本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评价
    3.5 紧密同盟的政企关系
        3.5.1 紧密同盟的政企关系形成过程
        3.5.2 对日本政企关系的评价
    3.6 合作与竞争并存的企业关系
        3.6.1 合作与竞争并存的企业关系形成过程
        3.6.2 对日本企业间关系的评价
第四章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历程、成果、问题
    4.1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历程回顾
        4.1.1 放权让利,扩大企业自主权阶段(1979-1984)
        1.开展放权让利试点工作
        2.推行经济责任制
        3.实施利改税改革
        4.1.2 转换经营机制,实施两权分离阶段(1985-1992)
        1.推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
        2.实施租赁制
        3.试行股份制试点
        4.1.3 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改革阶段(1993年至今)
        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国企战略改组行动
    4.2 现阶段国有企业改革所取得的成果
        4.2.1 完善了市场经济体制
        4.2.2 国有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得到增强
    4.3 现阶段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问题
        4.3.1 股权多元化进展缓慢
        1.国有企业大幅亏损
        2.国有企业抵触股权多元化
        3.资本市场的不完善
        4.国有股东拥有特殊表决权
        4.3.2 对经营管理者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1.经营管理者并不“职业”
        2.缺乏合理的报酬机制
        3.缺乏对经营管理者有效的约束力
        4.3.3 尴尬的银企关系
        1.银行内部监督失职
        2.银企产权关系不清
        4.3.4 职工工会形同虚设
        1.工会选拔机制不合理
        2.传统思想的引导
第五章 借鉴日本经验改革我国国有企业
    5.1 加快股权多元化建设
        5.1.1 引进法人相互持股制度
        5.1.2 股权代表实体化
        5.1.3 限制国有股东使用特权
        5.1.4 一视同仁的政策待遇
    5.2 加强激励约束机制
        5.2.1 实行经营管理者持股制度
        5.2.2 试行企业内部选拔经营管理者
        5.2.3 推动企业职工人性化管理
        5.2.4 建立经营管理者“黑名单”机制
        5.2.5 完善经营管理者市场
    5.3 完善银行监督机制
        5.3.1 鼓励地方商业银行参与国企融资
        5.3.2 实行银行贷款责任人制度
        5.3.3 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5.4 切实发挥职工工会应有的作用
        5.4.1 改变职工工会选举机制
        5.4.2 成立专门机构负责工会成员待遇
        5.4.3 以法律为依托保障权利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后记

(10)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关于合作金融组织的研究
        (二)关于农民资金互助社的研究
        (三)相关研究的不足
    三、研究立场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立场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
    一、农民资金互助社的一般性考证
        (一)农民资金互助社的内涵
        (二)农民资金互助社的分类
        (三)农民资金互助社的法律性质
        (四)农民资金互助社的功能
        (五)农民资金互助社的基本特征
        (六)农民资金互助社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中的定位
    二、以资金互助权为核心的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构成
        (一)资金互助权
        (二)资金互助权若干维度与相应法律制度
        (三)资金互助权类型与相应法律制度
        (四)资金互助权实现与相应法律制度
    三、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的经济基础
        (一)农业生产的制约因素
        (二)农业资源由市场配置的局限
        (三)商业金融对农业的排斥
        (四)农业生产社会化
        (五)资金互助
    四、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的法理基础
        (一)互助是身份之上的契约
        (二)互助资金资本化及其法律规制
        (三)金融异化与法律制度的形成
    五、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的价值基础
        (一)自由价值
        (二)秩序价值
        (三)效率价值
        (四)公平价值
第二章 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的域外考察
    一、欧美典型国家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及其法律制度
        (一)德国
        (二)法国
        (三)美国
    二、东亚典型国家或地区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及其法律制度
        (一)日本
        (二)我国台湾省
    三、南亚典型国家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及其法律制度
        (一)印度
        (二)孟加拉
    四、非洲农民资金互助组织的发展
    五、域外农民资金互助组织法律制度演变的新趋势
        (一)放宽服务对象的身份限制
        (二)允许经营商业金融业务
        (三)民主管理和自治原则被消弱
        (四)分配呈现由资本主导的倾向
    六、域外农民资金互助组织法律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一)法律制度要与农业发展状况相适应
        (二)以合作制和服务社员为立法宗旨
        (三)以明确政府责任为立法重点
        (四)以构建互助信用机制为立法主线
第三章 我国农民资金互助社及其法律制度的历史发展
    一、1949年前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及其法律制度
        (一)我国悠久的民间资金互助传统
        (二)国民党推动的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及其法律制度
        (三)共产党领导的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及其法律制度
    二、1949年后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及其法律制度的变迁
        (一)改革开放前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及其法律制度
        (二)改革开放后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及其法律制度
        (三)农村合作基金会及其法律制度
        (四)钱会的发展及其法律规制
    三、2004年至今农民资金互助社及其法律制度的历史变迁
        (一)三个发展阶段
        (二)相关法律制度的演变
    四、历史经验总结
        (一)法律制度要以尊重农民自治为前提
        (二)以构建契合于村社共同体的信用机制为立法核心
        (三)以明晰政府权力边界为立法主线
        (四)以保障合作性质为立法目标
第四章 我国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的现实困境
    一、对F县农民资金互助社的调研
        (一)F县农民资金互助社发展概况
        (二)F县农民资金互助社的运营方式
        (三)F县农民资金互助社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当前我国农民资金互助社立法概况
        (一)基本法律
        (二)部门法规
        (三)地方性规范
    三、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的困境
        (一)“营利”与否的性质认定困境
        (二)多重制度约束下的融资困境
        (三)“三会一层”形同虚设的内部治理困境
        (四)经营风险的内部控制及管理困境
        (五)立法滞后背景下的监管困境
    四、法律制度陷入困境的若干原因
        (一)金融本位主义
        (二)商业金融本位主义
        (三)监管本位主义
        (四)市场放任主义
第五章 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的完善
    一、法律制度要体现的基本原则
        (一)自愿参与原则
        (二)民主管理原则
        (三)产业导向原则
        (四)谋求社员共同利益原则
        (五)特别保护农民社员原则
        (六)法律救济与道德救援相结合原则
    二、完善农民资金互助社主体法律制度
        (一)构建多元化的农民资金互助社基层主体制度
        (二)构建农民资金互助社联合主体制度
        (三)探索建立国家农业合作银行法律制度
        (四)完善区域性或全国性行业协会制度
    三、完善农民资金互助社法人产权制度
        (一)财政资金以股权形式构成法人产权
        (二)村集体入股重塑法人产权
        (三)准许设立人力资源股
        (四)实行差别股权制
        (五)完善公积金制度
    四、完善农民资金互助社内部治理结构
        (一)农民资金互助社内部治理的高成本
        (二)严格实行“一人一票”
        (三)理事会人员任职应以从业相关为条件
        (四)优化监事会人员构成
    五、构建农民资金互助社融资法律制度
        (一)明确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支农贷款责任
        (二)放宽商业融资限制条件
        (三)构建互助融资法律制度
    六、健全金融风险防范法律制度
        (一)贷款保证制度
        (二)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制度
        (三)社员信用评级制度
        (四)信贷决策制度
        (五)贷款回收责任制度
    七、完善政府监管法律制度
        (一)明确监管主体
        (二)健全监管机制
        (三)降低市场准入门槛
        (四)拓宽市场准入渠道
        (五)建立外部审计监督制度
结论
    (一)基本观点
    (二)主要创新点
    (三)研究不足
    (四)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日本的主办银行制度及其借鉴(论文参考文献)

  • [1]近代日本早期美术馆发展研究(1869-1926)[D]. 王郅. 上海大学, 2020(03)
  • [2]Z银行旅游金融结合模式及实施路径研究[D]. 王皓轩. 河南工业大学, 2020(01)
  • [3]我国金融发展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机制与效率研究[D]. 陈建付.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7)
  • [4]从就业导向到生涯导向:高等职业院校组织转型研究[D]. 陈沛酉. 天津大学, 2019(01)
  • [5]日本信托业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关系研究[D]. 管延芳. 辽宁大学, 2018(05)
  • [6]我国台湾地区都市商业区更新机制研究[D]. 高红玉.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04)
  • [7]产融结合主导模式分析[J]. 李娜. 时代金融, 2016(30)
  • [8]中国二元经济转型的金融支持研究[D]. 李闯. 辽宁大学, 2016(02)
  • [9]日本现代企业制度对中国国企改革的启示[D]. 胡杨. 吉林财经大学, 2015(03)
  • [10]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研究[D]. 杨贵桥. 西南政法大学, 2015(08)

标签:;  ;  ;  ;  ;  

日本的东道银行制度及其借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