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亲和水稻品种的同工酶遗传标记的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祁飞翔[1](2020)在《水稻籼粳亚种间产量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解析》文中指出水稻杂种优势利用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亚洲栽培稻有籼稻和粳稻之分,而籼粳亚种间的杂种优势往往要强于亚种内的杂种优势,具有很强的增产潜力。研究水稻亚种间杂种优势的形成机理不仅对水稻杂交育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为其他禾谷类作物杂种优势的研究提供借鉴。本研究通过对3个甬优系列杂种(甬优4953,甬优4949和甬优4149)和2个春优系列杂种(春优295和春优2915)衍生的5个F2分离群体进行籼粳成分分析以及产量相关性状QTL定位,剖析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的遗传学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由于无法获得亲本材料,我们通过F2群体的测序数据,推断出五个组合的F1基因型,并根据已有的甬粳49A的测序数据,得到甬优杂种的父母本基因组。由于春优品种缺失两亲本的信息,我们采用基因连锁区段合并的方法获得两个春优品种的亲本基因组信息。利用1000份水稻品种的亚群关系来推断亲本的亲缘矩阵,明确这5个杂种的母本均属于粳稻亚群,父本均属于籼稻亚群。2.利用1000份水稻品种的亚群信息以及基因型对5个杂交组合进行籼粳成分分析,杂种F1基因组不仅含有杂合片段,而且还存在偏籼和偏粳的纯合片段,表明这些父母本并不是典型的籼稻和粳稻,其中甬优品种的母本约有20%的籼稻基因组片段渗入,父本有近25%的粳稻基因组片段渗入,杂种F1的纯合籼稻基因组、纯合粳稻基因组的组分各占10%;春优品种的母本有约10%的籼稻基因组片段渗入,父本有约10%的粳稻基因组片段渗入,杂种F1的纯籼、纯粳组分各约占5%。3.通过对5个F2合成群体的每穗颖花数(SPP)、千粒重(TGW)和穗长(PL)进行GWAS分析,分别定位到42、11和17个与SPP、TGW和PL显着关联的位点,其中Gn1a、Os SPL14、GW5和DEP1等多个已克隆基因与关联位点共定位。在3个甬优系列的F2合成群体中分别定位到6、3和4个与SPP、TGW和PL显着关联的位点;在2个春优系列的F2合成群体分别定位到5、1和1个与SPP、TGW和PL显着关联的位点。甬优群体关联到的位点显着多于春优群体关联到的位点。4.构建了三个甬优F2群体的bin图,并以bin为遗传标记构建了遗传连锁图,对这三个群体进行QTL分析,一共定位到17个与SPP相关的QTL、22个与TGW相关的QTL、10个与PL相关的QTL和15个与TN相关的QTL。其中7个QTL(qSpp1、qSpp8.2、qTgw8.1、qTgw2.2、qPL6.3、qTn3、qTn8)在三个群体中共同检测到。它们既有加性,也有显性效应,对不同产量性、状的遗传效应不同。5.对甬优群体的结实率进行GWAS和QTL定位分析,没有定位到主效QTL。对已克隆的籼粳育性主效基因在F2群体中进行基因型鉴定,结果表明这些育性基因在亲本间的基因型是相同的。6.通过对F2群体中定位到的QTL的优良等位基因型与产量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发现优良等位基因积累的数目与产量性状正相关。结论:籼粳亚种间杂种的主效育性基因为纯合基因型,确保了杂种的育性正常;检测到的显性效应产量基因数目较多,并且有些主效产量基因在双亲均为纯合优良等位基因。因此,主效产量基因的加性效应保证了群体的较高均值,较多数目的显性基因互补提供了较大的杂种优势值,从而使亚种间杂种具有高产表现,得到推广。
吕春雨[2](2019)在《基于产量性状和SSR分析41份非洲和湖北蚕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文中提出蚕豆(Vicia faba L.)是一种重要的高蛋白食用豆类作物,具有较高的保健价值。蚕豆因其高效的生物固氮、土壤改良和环境友好特性,已成为中国现代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和丘陵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经济作物。为了充分利用国内外优质蚕豆种质资源应用于育种,本研究基于产量性状和SSR分子标记对41份非洲地区和我国湖北地区的蚕豆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供试蚕豆种质资源产量性状变异范围广,以单株实荚数的变异最大,为58.09%。(2)相关性分析表明,百粒重与单株分枝数、荚宽、荚长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达到了极显着水平。(3)主成分分析发现,前5个主成分因子的累计贡献率达到78.24%。10个产量性状的变异对第1主成分贡献较大,均为影响荚数目的变异。(4)基于产量性状聚类可将41份材料聚为四大类群:第I类群以湖北蚕豆为主,包括11份湖北种质和2份埃塞俄比亚种质,占供试种质资源的31.71%;第Ⅱ类群包括2份苏丹种质、3份埃塞俄比亚种质和3份埃及种质,占供试种质资源的19.51%;第Ⅲ类群包括5份湖北种质和5份苏丹种质、1份埃塞俄比亚种质和1份埃及种质,占供试种质资源的29.27%。第IV类群包括4份苏丹种质、3份埃及种质和1份埃塞俄比亚种质,占供试种质资源的19.51%。(5)基于产量性状的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综合应用,筛选出两份高产种质资源CDAS106和P422823026,且通过SSR聚类分析没有聚在一起,在育种选择时适宜将两种种质作为亲本。(6)SSR标记分析显示所有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61-0.891之间,平均值为0.71。遗传相似系数最大值出现在2015422365(湖北)和2015422397(湖北)材料之间,说明两者的亲缘关系最近;最小值出现在CDSD112(苏丹)和CDAJ102(埃及)之间,说明这两者的亲缘关系最远。(7)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695处将41份蚕豆种质资源聚为三大类群:第I类群包含13份种质,埃塞尔比亚6份,埃及7份。第Ⅱ类群包含12份种质,该12份蚕豆种质皆来自苏丹。第Ⅲ类群包含16份蚕豆种质,该16份材料皆来自中国湖北。(8)SSR聚类结果第III类群将16份湖北蚕豆聚类一类,而基于单株荚数性状聚类的第I类群包括11份湖北种质。(9)埃塞俄比亚种质(CDAS106)与苏丹(CDSD112)之间遗传相似系数数值最小为0.62,且两种种质资源的性状聚类和SSR聚类均不在同一类群,说明遗传距离较远,同时苏丹(CDSD112)的荚宽、荚长、百粒重和单株分枝数性状表现良好,所以埃塞俄比亚种质(CDAS106)和苏丹(CDSD112)蚕豆种质之间也具有较好的育种研究价值。
吴昊[3](2018)在《水稻枝梗角度与粒形的QTL定位及遗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世界一半以上人口以水稻为主食。目前在可耕地面积趋于饱和的情况下,提高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已经成为了最紧迫的目标。众所周知,水稻穗部性状跟水稻产量增长和品质改良直接相关。其中,水稻的穗部分散程度和籽粒的形状是穗型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对水稻枝梗角度和粒形的深入研究将会对水稻产量增长和品质改良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以长雄蕊野生稻为父本,粳稻品种Balilla为母本,通过杂交手段,结合幼胚拯救技术,获得杂交F1,自交分别构建了含有169和201个单株的F2分离群体,进行枝梗角度性状的定位研究。利用籼稻品种长粒香稻跟粳稻品种02428的杂交后代构建的176个单株的F2群体为研究对象,进行粒形相关性状的QTL定位。两个试验均是利用Indel标记构建的分子连锁图谱,用QTL分析软件进行QTL初步定位及遗传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长雄蕊野生稻与Balilla的枝梗角度存在极显着差异,枝梗角度分别为29.33±3.12°和0±0°。F2群体枝梗角度呈平坦型正态分布,说明枝梗角度性状属于数量性状,可以进行QTL定位。2、在长雄蕊野生稻与Balilla之间共筛选了 900对InDel标记引物,其中155对在亲本间多态性良好,这些引物均匀分布在水稻12条染色体上。3、检测2016年和2017年的枝梗角度数据,共得到6个控制水稻枝梗角度的 QTLs(qBA-2-1、qBA-4-1、qBA-4-2、qBA-9-1、qBA-10-1 和 qBA-12-1),分别位于第2、4、9、10和12染色体上,每个QTL能够解释3.7%~43.3%的表型变异。第4染色体上的qBA-4-2位点和第12染色体上的qBA-12-1位点在两年的定位实验中均被检测到。其中,qBA-4-2对枝梗角度表型贡献率最大,是一个主效QTL;qB-2-1以及qBA-12-1还未见报道,可能是两个新的QTL。4、枝梗角度qBA-4-2位点区间包含一个调控野生稻枝梗角度的基因OsLG1,测序结果显示长雄蕊野生稻和栽培稻在OsLG1的调控区序列存在多处差异,其中包括41个SNP,1处单碱基插入,2处单碱基缺失和2个10bp以上的InDel差异。分析野生稻和栽培稻之间共同的差异,发现只有SNP6是真正的功能性差异位点,该位点位于OsLG1基因上游10 kb处,其单核苷酸由G(野生稻)到A(栽培稻的)突变导致水稻稻穗由紧凑型变成松散型,进一步验证了前人的结果。5、粒形性状研究中,父本02428长宽比约为1.81;母本长粒香稻粒长宽比约为5.58。两亲本的粒形性状存在极显着差异。亲本间遗传差异较大,有利于QTL定位。6、在长粒香稻和02428之间进行了 805对InDel标记引物的筛选,共得到143对在亲本间存在多态性的引物。7、对粒形作图群体进行QTL定位。在全基因组范围内共检测到5个水稻粒长相关的QTLs,7个粒宽相关的QTLs,6个长宽比相关的QTLs。其中,qGL-3-1是粒长QTLs中效应值最高的,可解释表型变异的47.6%;粒宽QTLs中,qGW-5-1是效应值最高的,其可解释36.9%的表型变异;长宽比QTLs中,qGAR-5-1效应最大,可解释24.2%的变异。位于第1染色体上控制粒长的qGL-1-1以及控制粒宽的qGW-1-1未见报道,可能是两个新的QTLs。
万谦千[4](2018)在《部分种间杂交稻组合的重要农艺性状杂种优势鉴定》文中认为杂交水稻的杂种优势源于双亲之间存在的遗传差异,利用亚洲栽培稻与非洲栽培稻种间远缘杂交后代选育基因渗入系为亲本选配部分种间杂交稻组合,能够丰富亲本的遗传基础,扩大双亲间的遗传差异,是超级杂交稻高产育种有希望的新途径。本试验以8个非洲栽培稻基因渗入恢复系和10个不同类型的水稻恢复系为父本材料,4个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作为母本材料,应用4×18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得到72个F1,通过田间试验综合考察了22个亲本材料及72个F1杂交组合的播始历期、株高、剑叶长、穗长、单株有效穗、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单株产量9个农艺性状的中亲优势和配合力表现;筛选出具有较强产量优势的杂交稻新组合;基于表型性状对4个母本及18个父本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72个F1的杂种优势研究结果表明,绝大部分组合在除了结实率外,株高、剑叶长、穗长、单株有效穗、每穗颖花数、播始历期、千粒重和单株产量均表现为正向中亲优势,其所占总组合的比例分别69.17%、68.06%、95.83%、70.83%、98.61%、70.83%、69.17%和81.94%。以丰两优香1号为对照分析了72个组合杂种一代的竞争优势,结果表明,在剑叶长、穗长和每穗颖花数3个产量相关农艺性状上表现正向竞争优势组合占总组合的比例分别为52.67%、54.17%和77.78%;说明与丰两优香1号相比,绝部分组合表现为具有较长的剑叶和穗大粒多。2.对22个亲本材料的GCA分析表明,4个母本材料单株产量的GCA排列顺序为:C1>C4>C3>C2;18个父本材料单株产量GCA排列顺序为:Q3>Q7>Q13>Q12>Q8>Q1>Q18>Q5>Q10>Q4>Q17>Q14>Q9>Q15>Q11>Q16>Q6>Q2。其中非洲栽培稻基因渗入系Q7、Q13和Q12的单株产量GCA值居2-4位,表明非洲栽培稻基因渗入系的产量性状一般配合力较高。3.相关性分析表明,9个产量相关农艺性状的中亲优势与F1杂交组合SCA、父本材料GCA、母本材料GCA、双亲材料GCA之和、SCA+GCA的相关性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水平,其中株高SCA及SCA与GCA之和、结实率SCA+GCA、单株产量SCA及SCA+GCA与中亲优势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着水平,能够用来预测中亲优势。4.对72个F1进行综合筛选,获得5个高产杂交新组合,分别为C4×Q13、C1×Q18、C4×Q3、C4×Q4,C1×Q12 5个组合的单株产量均高于丰两优香1号,具有竞争优势,其中部分种间杂交稻组合C4×Q13的竞争优势达37.85%。5.利用表型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得到的UMPGA聚类图与亲本材料的遗传系谱大致相符。表明基于表型性状的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能够较好的反映亲本之间的遗传差异。
王昱丹[5](2018)在《甜瓜雄性不育苗期早期鉴定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甜瓜(Cucumis melo L.),葫芦科重要的经济作物,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多年来国内外的研究学者和育种工作者先后培育了大批量优良的甜瓜杂种一代种子,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目前杂交制种仍然延续人工摘除母本雄花、人工授粉、套袋等措施,工序复杂、工作量大、成本高,容易造成花器官的损伤,从而造成产量的下降。雄性不育的利用可以降低育种成本,但是需要等到植株开花后才能鉴定,因此寻找甜瓜雄性不育苗期鉴定方法是降低育种成本增加经济效益的途径之一。因此本研究利用细胞核雄性不育ms-5与黑龙江省薄皮甜瓜品系HM1-1配置杂交组合,获得F1、F2及回交群体,分析该雄性不育性状的遗传规律,结合SLAF-Seq-BSA测序技术寻找与甜瓜雄性不育性状连锁的分子标记,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的途径获得早期鉴定雄性不育的方法,利用与雄性不育连锁的标记对34种甜瓜材料进行苗期鉴定,结合田间表型性状探索雄性不育苗期鉴定方法的准确性,结果如下:本研究以甜瓜ms-5和HM1-1各30株为亲本配置杂交组合,得到F1群体,将F1群体自交得到650株F2分离群体,以ms-5及HM1-1分别为轮回亲本与F1回交于2015年获得172株BC1P1和70株BC1P2群体。经育性调查和卡方测验后发现,甜瓜雄性不育ms-5遗传规律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该雄性不育基因由一对单隐性核基因控制。利用SLAF-Seq-BSA测序技术,在甜瓜第九条染色体上的4,304,282(起始基因位置)到6,053,037(结束基因位置)位置开发设计127对CAPS引物,经筛选得到29对在亲本、F1和F2分离群体中多态性较好的CAPS标记,多态率22.83%。经CAPS连锁标记挖掘,找到与ms-5相关联的两个分子标记:BSA3-3和BSA16,与甜瓜雄性不育连锁距离分别为0.1c M和0.2c M。将基因定位得到的两个连锁分子标记BSA3-3和BSA16分别与ms-5、HM1-1、F1和34个甜瓜材料进行分子标记的鉴定,将分子标记检测得到的育性结果与田间苗期检测结果(醋酸洋红染色法检测花粉育性、人工授粉全雌性甜瓜自交系检测育性结果)相对比,该分子标记检测准确率高达97%。该试验结果表明BSA3-3和BSA16两多态性标记与甜瓜雄性不育基因连锁,可用于甜瓜品种的苗期鉴定。本试验为田间育种工作者提供室内苗期鉴定的方法,缩短育种时间,为今后甜瓜雄性不育基因克隆提供科学依据,为甜瓜分子育种奠定科研基础。
宫杰[6](2018)在《基于线粒体和核基因序列分析单环刺螠(Urechis unicinctus)种群遗传多样性》文中认为单环刺螠是一种身体不分节,两侧对称,并有体腔的软体海洋蠕虫,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隶属螠虫动物门(Echiurioidea)、螠纲(Echiurida)、无管螠目(Xenopneusta)、刺螠科(Urechidae)、刺螠属(Urechis),是无管螠目在我国沿海分布的唯一种类。其分布区狭窄,主要分布于中国渤海湾、韩国和日本海域。由于海洋污染导致单环刺螠栖息地减少,再加上过度捕捞致使其种群数量的大范围缩减。然而,对于单环刺螠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结构都没有采取过系统性研究。在本研究,我们收集了中国渤海湾(烟台、大连、莱州、秦皇岛、葫芦岛)、韩国庆尚道南海郡共6个地区105个单环刺螠样品,并结合GenBank中9个COI和1个28S-rRNA日本样品的基因序列,通过线粒体COI(457 bp),16S-rRNA(451bp)与核基因28S-rRNA(680 bp)基因片段,对单环刺螠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分析。基于COI序列,单环刺螠遗传多样性仍居于较高程度(单倍型多样性:0.9595,核苷酸多样性:0.0101)。在3个基因标记中,由28S-rRNA序列所定义的遗传多样性最低(单倍型多样性:0.4084,核苷酸多样性:0.0007)。除了线粒体基因与核基因之间不同的突变率和遗传模式,地理位置之间的基因流动也会导致核基因序列多样性降低。通过COI序列,群体间分化指数FST(FST值为–0.002040.05210)和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都表明不同群体间分化不显着,99.12%的遗传变异来自于群体内。两种系统发育树(分别基于COI、16S-rRNA和28S-rRNA序列的Bayesian树和基于COI序列的ML树)与基于COI序列构建的单倍型网络图均未形成显着的地理集群,所有不同种群的单倍型混杂分布。我们的结果表明单环刺螠不同区域群体间的遗传分化微弱,各群体间有着广泛的基因交流,没有形成显着的种群遗传结构,因此在自然资源保护过程中,可以将不同地理种群的单环刺螠作为一个整体种群。这可能由于单环刺螠幼体在浮游期间的广泛分散,以及在我国渤海湾与韩国、日本海域之间没有明显的地理阻隔所造成的。中性检验Tajima’s D为显着性负值(–1.9468),并且单倍型网络图呈现出星状分布,均显示单环刺螠经历了近期的群体扩张事件。我们的研究为单环刺螠种群遗传评估提供可靠的依据,这对于该物种的资源保护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金建楚[7](2018)在《湖南地方稻品种表型性状与SSR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些年来,由于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以及农业种植结构改变,地方品种丧失情况极其严重,同时我国水稻主推品种的遗传基础较为狭窄,育种家认识到充分利用我国大量的地方稻资源极其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能够拓宽育种亲本的遗传基础,使得水稻产量得到新的突破。地方稻资源也存在随意命名,收集来源广泛等原因,因此存在许多同名异种材料,使得湖南种质库冗余太多,影响了稻种资源的有效保存、针对性供种、高效利用。本研究以2015-2016年湖南省第三次普查收集的水稻品种共计218份作为试验材料,进行表现型性状综合分析,并利用SSR分子标记对湖南种质库保存地方稻资源与普查收集资源中的同近名品种进行遗传相似性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比较农户保存与种质库保存的湖南地方稻同近名资源,研究发现除E组外,其他组都是农户保存的等位基因变异数小于种质库保存的等位基因变异数,说明农户保存的材料在年复一年的种植、收种过程中可能经历了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留种;比较同近名组内SSR标记的平均遗传相似系数,除C、E组外,其他组都是农户保存的资源>种质库保存的资源>农户保存资源与种质库保存资源,表明农户保存的同近名水稻资源值得收集和深入评价。(2)对湖南普查收集水稻14个数量性状进行聚类分析,以卡方距离2.1024为阈值,可以将218份地方稻材料划分为7大类。有高结实率型、矮秆小穗型;谷粒细长型、大穗大粒型、大穗小粒型,从中筛选出了32份水稻优异种质可进一步研究。(3)比较2016年和2017年间57份普查收集水稻资源的14个数量性状变异系数的大小可以发现,实粒数、穗粒数、谷粒长宽比、单株有效穗,这4个表现型性状在品种间的变异幅度比较大;千粒重、穗长、全生育期、谷粒直径,这4个表现型性状在品种间的变化相对稳定。(4)通过57份普查收集水稻资源的14个数量性状年际间方差分析,发现在任何一年的品种间以及任何一年的品种间与年际间互作差异都达到了极显着水平,在年际间有显着差异的性状是全生育期、穗粒数、实粒数、谷粒长宽比、谷粒长,其他9个性状均未达到显着水平。
严武平[8](2018)在《海南野生鹧鸪茶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与居群遗传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鹧鸪茶[Mallotus obongifolius(Miq.)Muell-Arg]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系大戟科野桐属植物,具有明显的清热解毒、消炎、利胆、解油腻、助消化、抗菌抗病毒、抗氧化、镇痛等功效,是一种具有海南特色的经济和药用植物,颇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为了开发利用鹧鸪茶资源,本论文利用ISSR和SRAP两种分子标记技术研究鹧鸪茶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与居群遗传结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应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鹧鸪茶总DNA,可获得高质量的DNA。通过对鹧鸪茶ISSR和SRAP分析反应体系中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优化,确立了这两种分子标记技术用于鹧鸪茶种质资源研究时的最适宜反应条件。其中SRAP的最适宜反应条件为:在 20 μL体系中,1O×PCR buffer 2 μL,Taq DNA 聚合酶 3 U,dNTPs 0.15 mmol/L,引物浓度0.4μmol/L和模板DNA40ng。PCR扩增程序:94℃预变性5min;94℃变性1 min,35℃退火1 min,72℃延伸1 min,进行5个循环;之后94℃变性1 min,484℃退火1min,72℃延伸1min,跑35个循环;最后72℃延伸10 min。鹧鸪茶ISSR-PCR的最适宜反应条件为:在20 μL体系中,1O×PCR buffer 2μL,Taq DNA聚合酶 1.5 U,dNTPs 0.3 mmol/L,引物浓度 0.6 μmol/L 和模板 DNA 80 ng。PCR 扩增程序:94℃预变性4 min;94℃变性40s,52℃退火45s(视引物而定),72℃延伸2 min,进行40个循环;最后72℃延伸8 min。在上述条件下可得到稳定性好、重复性高的PCR扩增结果。(2)本研究选用14条SRAP引物系统的研究鹧鸪茶20个居群之间的遗传差异和亲缘关系,共扩增出197条谱带,其中164条为多态性条带,PPB为83.24%。供试居群间的相似系数0.7825-0.9751,平均GS值为0.8791。在物种水平上,有效等位基因数Ne=1.5702,Nei’s基因多样性H=0.336,Shannon信息指数Ⅰ=0.5057;假设居群处于哈德-温伯格平衡条件下,各供试居群的Nei’s(1973)基因多样性指数(h)变化范围为0.1957-0.2796,平均值为0.243635;Shannon’s信息指数(Ⅰ)变化范围为0.2855-0.4117,平均值为0.36174;多态性百分率(P)为49.24%-79.19%,平均值为67.31%。其居群等位基因数(Na)在1.4924-1.7919之间,平均值为1.673095;而其中有效等位基因(ne)的变化范围为1.3415-1.4865,平均值为1.42155。物种水平的基因多样性,信息指数Ⅰ以及多态率明显高于居群内的,即物种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显着高于居群水平。(3)利用10条ISSR引物扩增20个居群共371份鹧鸪茶材料,共扩增出141个位点,位点分子量在150-1500bp之间。其中多态性位点为124个,PPB为87.94%。供试居群间的遗传相似系数0.8014-0.9832,平均GS值为0.8911。假设居群处于哈德-温伯格平衡条件下,各供试居群的Nei’s(1973)基因多样性指数(h)变化范围为0.1529-0.2903,平均值为 0.222785;Shannon’s 信息指数(Ⅰ)变化范围为0.2236-0.4303,平均值为0.33383;多态性百分率(P)为39.01%-80.85%,平均值为65.14%。其居群等位基因数(Na)在1.3901-1.8085之间,平均值为1.65142;而其中有效等位基因(ne)的变化范围为1.2714-1.5012,平均值为1.38099。每种指数在居群间的变化幅度很小,即各居群存在相似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在物种水平上,其na、ne、h、I和P分别为2、1.5186、0.3068、0.4657和87.94%,均比居群水平的遗传多样性略高,这与SRAP的结果一致。研究结果表明,SRAP和ISSR能够清晰地区分开居群间的亲缘关系,同时也表明不同居群间的鹧鸪茶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4)鹧鸪茶居群间的遗传分化较弱,20个供试居群在总的遗传变异中有将近27%的变异发生在居群间(ISSR的Gst=0.2709,SRAP的Gst=2764)。鹧鸪茶居群的基因流为1.346(ISSR)与1.3092(SRAP),说明居群间的基因交流较强,可以防止由遗传漂变引起的种群之间的遗传分化。基于Structure分析的20个鹧鸪茶居群的遗传结构图中各个颜色有所交织,也表明了各个居群间存在一定的基因交流,抑制了鹧鸪茶居群间的遗传分化,所以鹧鸪茶居群的遗传分化主要存在于居群内。(5)鹧鸪茶居群间的遗传结构按照生境类型分化,聚类分析图可明显的表现出该分化模式。在ISSR和SRAP聚类图中所有供试居群均按照它们各自的生境类型聚在一起(包括小溪两岸水源充足和腐殖土丰富的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的居群和生长于山坡上有大量光、水源相对稀缺的居群);Structure分析的结果也支持这种生境特化遗传聚类模式,K=2时,生长在小溪边居群的个体大多数分配到Cluster 1,生长于山坡上有大量光、水源相对稀缺居群的个体大多数分配到Cluster 2。(6)综合分析本论文的研究结果表明:SRAP和ISSR分子标记技术均可有效地应用于鹧鸪茶居群间的遗传多样性分析,亲缘关系及居群遗传结构分析。Mantel检测表明,在居群水平上,这两种标记的分析结果均呈极显着的相关性,r=0.7891。由此可见,应用这两种分子标记技术对鹧鸪茶的居群遗传多样性分析和居群遗传结构分析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和可信度。但ISSR能揭示更多的多态性,具有更强的分辨力。
赵宇[9](2017)在《黄瓜线粒体DNA指纹图谱的构建及心腔颜色的遗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瓜(CucumissativusL.)是世界十大蔬菜作物之一,富含多种营养物质,深受消费者喜爱。黄瓜线粒体DNA表现为严格的父系遗传。与其他植物线粒体基因组相比,黄瓜线粒体基因组巨大,且多态性丰富。线粒体DNA指纹图谱是根据不同品种间线粒体DNA多态性构建的,它对于品种鉴定,遗传多样性研究,种子纯度分析,遗传亲缘关系分析等具有同样重要意义。尤其对于线粒体父系遗传物种而言,它能快速检测杂交种子纯度,追踪花粉污染源。黄瓜果实相关性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瓜长、果皮蜡粉量、果肉颜色等方面,但是,目前关于黄瓜心腔颜色遗传分析研究鲜见报道。黄瓜心腔颜色是黄瓜果实品质性状之一,对于黄瓜果实性状表现具有一定影响作用,因此掌握其遗传规律对黄瓜果实性状的深入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本研究基于黄瓜线粒体基因组父系遗传特性构建黄瓜线粒体DNA指纹图谱,并且对黄瓜心腔颜色遗传规律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黄瓜线粒体DNA指纹图谱的构建1)基于黄瓜线粒体基因组分子标记,从69对线粒体引物中,共筛选出13对在21份黄瓜品种中呈现出多态性的引物。每对引物可以检测到1-3个数目不等的多态性片段,共扩增出26个多态性片段。片段大小在100-500bp之间。每对引物扩增出的等位基因范围2-4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818,PIC值变化范围为0.169-0.551,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I)为0.69。选用不同的引物组合可以对21份材料进行鉴别。UPGMA聚类结果表明,21份黄瓜品种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71的水平处划分为4组,聚类结果与生态学分类基本一致。2)基于亲本材料的指纹图谱,利用引物mtSSR4对’南水3号’商品种子进行检测。结果表明:67粒种子条带与父本一致为真杂种,3粒种子条带与母本一致,为假杂种,分子标记鉴定纯度为95.7%,且真、假杂种编号与田间形态鉴定结果一致。说明本研究构建的黄瓜线粒体DNA指纹图谱,能够为’南水3号’等杂交种的纯度检测工作提供新的技术指导。2黄瓜心腔颜色的遗传研究以2个心腔颜色不同的黄瓜自交系(14401F×14405F)为试验材料,其中14401F商品成熟时果实心腔为白色,而14405F商品成熟时果实心腔为绿色。通过对6个基本世代(P1、P2、B1、B2、F1和F2)联合分析,研究了黄瓜心腔颜色性状的遗传规律。黄瓜心腔颜色性状符合2对主基因控制并且表现为B-1模型;心腔颜色在F2世代主基因遗传力为68.85%,遗传力较高,而环境效应为31.15%,影响比较低,在育种时对黄瓜绿色心腔颜色的选择应在分离早期世代进行。通过目测分类、结合色彩色差仪进行黄瓜心腔颜色的测定,结果:F1表现为浅绿色,心腔颜色介于两亲本材料之间,F2发生分离,各植株心腔颜色C值呈双峰偏正态分布。据此推断黄瓜心腔颜色,绿色对白色为不完全显性,属于数量性状,其可能受到2对主基因共同影响。
周旭珍[10](2017)在《水稻紫叶基因定位与性状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紫叶稻因其直观的颜色表型在水稻育种工作中具有一定的用途,常用作标记性状,受到遗传研究的关注。本研究利用籼稻紫叶材料PZ10分别与粳稻品种日本晴和Sasanishiki杂交,对紫叶性状进行了紫稻经济农艺性状和光合性状表现等进行了研究分析,以及遗传分析、基因定位群体的构建和基因的精细定位,研究结果如下:(1)紫叶稻光合作用指标分析。用Li-6400光合仪对F3光合作用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发现,F,紫叶和和绿叶株系在抽穗扬花期,剑叶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和气孔导度等指标与光合作用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在上午11时日照下,紫叶株系的剑叶的光合速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和气孔导度等均比绿叶株系有明显的升高,但紫叶与绿叶之间的蒸腾速率的数据差异不大,表明紫叶的光合作用指标并不降低。(2)紫叶稻农艺性状分析。调查统计了紫叶和绿叶稻株系的分蘖数、株高、每穗粒数和千粒重,差异性显着性分析结果显示,分蘖数、剑叶宽、每穗粒数在两者间有显着的差异性,而在穗长、株高、剑叶长、千粒重和单株产量上无显着差异性。虽然紫叶稻株系表现为分蘖数较少,但由于穗粒数较多,因而紫叶稻并不因紫叶表型而影响产量。(3)紫叶的遗传分析分析和基因定位群体构建。PZ10与口本晴和PZ10与Sasanishiki杂交,F1植株叶片表现均为绿色,PZ10/日本晴F2表现为465株绿色、135株紫色分离,X2值等于1.86;杂交组合PZ10/Sasanishiki F2表现为447株绿色、122株紫色分离,X2值等于3.65,两群体的绿叶稻与紫叶稻的遗传分离比均符合3:1的分离模型,表明PZ10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的紫色表型。(4)紫叶基因初步定位。利用覆盖水稻标记的12条染色体的1275个SSR和STS标记引物对亲本PZ10、日本晴和Sasanishiki进行多态筛选,筛选出457个亲本间有多态的标记,多态率为35.8%,标记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5.2cM。先用BSA法用这些多态性标记对PZ10/日本晴F2分离后代的紫叶和绿叶基因池进行分析,发现在第4染色体上有4个标记C1726、C3175、C3184和C0023与紫叶基因相关,这4个标记均在同一个区域内。利用这些标记对F2分离出的全部135株紫稻植株进行分析,确定这些引物标记与紫叶性状存在明显的基因相关性,目标基因被初步定位C3175和C0023之间的6.76cM区域内。(5)紫叶基因精细定位。进一步扩大基因定位,根据后裔检测,从分离的F2杂合体植株中收获种子种F3株系,从中选择绿叶表型775株、紫叶表型225株进行分子标记分析;另一方面,在C3175和C0023之间的区段内设计新的SSR引物139对,其中检测出多态性标记41对。利用这些多态性标记对扩大群体的目标位点进行标记分析,发现1个紧密连锁的标记C1254,该标记与C0523的遗传距离为0.5cM。分子标记与叶色表型连锁分析表明紫叶目标基因位于标记C1254与C0523之间的0.5cM的区域内。本研究结果为PZ10的紫叶基因克隆及其功能分析奠定了良好基础,为深入了解水稻紫叶生理生化机理积累有益的资料和有利于促进紫叶基因在水稻育种中的利用。
二、广亲和水稻品种的同工酶遗传标记的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亲和水稻品种的同工酶遗传标记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水稻籼粳亚种间产量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前言 |
1.杂种优势的基础研究与利用 |
1.1 杂种优势的经典理论 |
1.1.1 显性假说 |
1.1.2 超显性假说 |
1.1.3 上位性假说 |
1.2 水稻杂种优势的利用 |
1.2.1 水稻杂种优势的发展 |
1.2.2 水稻籼粳亚种及遗传变异 |
1.2.3 亚种间杂种优势的利用 |
1.3 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研究进展 |
1.3.1 广亲和基因的发现及其利用 |
1.3.2 双亲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关系 |
1.3.3 水稻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现状 |
1.3.4 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障碍及对策 |
1.3.5 亚种间杂种育性的遗传基础 |
1.3.6 杂种不育的遗传机制 |
1.4 连锁分析 |
1.5 水稻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1.5.1 关联分析 |
1.5.2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应用 |
1.5.3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在水稻中的应用 |
1.5.4 水稻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流程 |
1.5.5 GWAS的优点与不足 |
1.6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田间试验与表型考察 |
2.2.1 田间试验 |
2.2.2 表型考察 |
2.3 实验方法 |
2.3.1 DNA的提取 |
2.3.2 DNA质量的检测 |
2.4 测序数据的处理 |
2.5 基因型提取及筛选 |
2.6 亲本基因型推定方法 |
2.7 群体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3.结果与分析 |
3.1 父母本基因型的推断 |
3.2 籼粳成分分析 |
3.3 F2群体性状表型变异及相关性分析 |
3.4 对总群体产量相关性状的关联分析 |
3.4.1 每穗颖花数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3.4.2 千粒重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3.4.3 穗长关联分析 |
3.4.4 单个F2群体的性状关联分析 |
3.5 甬优群体产量相关性状的连锁分析 |
3.5.1 甬优群体的bin图构建 |
3.5.2 甬优群体遗传连锁图的构建 |
3.5.3 甬优群体的QTL定位 |
3.6 优良等位基因与产量性状的关系 |
3.7 与产量相关的QTL的遗传效应 |
3.8 结实率QTL分析 |
4.讨论 |
4.1 亲本材料的缺位影响了杂种优势评估和遗传基础解析 |
4.2 确保杂种正常育性是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最大难点 |
4.3 产量基因的互补或优良等位基因的纯合是进一步提高杂种表现的条件 |
4.4 籼粳杂交稻未来育种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Ⅰ 部分结果 |
附录 Ⅱ 个人简介 |
致谢 |
(2)基于产量性状和SSR分析41份非洲和湖北蚕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蚕豆生产与资源研究概述 |
1.1.1 蚕豆的起源与传播 |
1.1.2 蚕豆的分类及生产 |
1.1.3 蚕豆的食用和生态效应 |
1.1.4 蚕豆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 |
1.2 植物遗传多样性概述 |
1.2.1 植物遗传多样性简介 |
1.2.2 影响植物遗传多样性的因素 |
1.2.3 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手段 |
1.3 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
1.3.1 分子标记的种类 |
1.3.2 SSR分子标记 |
1.4 蚕豆遗传多样性和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41份非洲地区和我国湖北蚕豆种质资源产量性状鉴定与遗传多样性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3 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蚕豆种质资源产量性状的变异分析结果 |
2.2.2 蚕豆种质资源产量性状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
2.2.3 蚕豆种质资源产量性状的主成分分析结果 |
2.2.4 蚕豆种质资源产量评价结果 |
2.2.5 蚕豆种质资源产量性状的聚类分析及类群间差异比较 |
2.2.6 SSR引物多态性的统计和分析 |
2.2.7 遗传多样性分析 |
2.2.8 群体结构分析 |
第3章 讨论 |
第4章 全文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3)水稻枝梗角度与粒形的QTL定位及遗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与缩略语英汉对照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水稻产量与品质改良的研究进展 |
1.2 水稻枝梗角度的遗传学研究 |
1.2.1 枝梗角度遗传分析 |
1.2.2 枝梗角度基因的定位 |
1.2.3 枝梗角度基因的克隆 |
1.2.4 枝梗角度与水稻产量的关系 |
1.3 水稻粒形相关性状研究进展 |
1.3.1 粒长的遗传研究进展 |
1.3.2 粒宽的遗传研究进展 |
1.3.3 长宽比的遗传研究进展 |
1.3.4 粒厚的遗传研究进展 |
1.4 植物的数量性状与质量性状 |
1.5 QTL定位的原理 |
1.5.1 QTL作图群体选择 |
1.5.2 遗传标记选择 |
1.5.3 QTL定位方法 |
1.6 野生稻优良的基因库 |
1.6.1 野生稻研究进展 |
1.6.2 长雄蕊野生稻研究进展 |
第二章 枝梗角度的定位与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材料 |
2.1.2 酶及各种化学试剂 |
2.1.3 作图群体构建 |
2.1.4 性状调查 |
2.1.5 分子标记筛选 |
2.1.6 基因型鉴定 |
2.1.7 遗传图谱构建 |
2.1.8 栽培稻和野生稻的OsLG1基因上游调控区测序 |
2.1.9 田间种植与回交群体构建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亲本及F2群体表型分析 |
2.2.2 F2群体基因型数据分析 |
2.2.3 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
2.2.4 枝梗角度QTL定位分析 |
2.2.5 qBA-4-2候选基因OsLG1上游调控区域序列比对分析 |
2.3 结果讨论 |
2.3.1 枝梗角度QTL定位结果的讨论 |
2.3.2 长雄蕊野生稻遗传图谱的构建 |
2.3.3 环境对枝梗角度性状的影响 |
第三章 粒形QTL定位与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材料 |
3.1.2 酶及各种化学试剂 |
3.1.3 作图群体构建 |
3.1.4 粒形性状调查 |
3.1.5 分子标记筛选 |
3.1.6 基因型鉴定 |
3.1.7 遗传图谱构建 |
3.1.8 田间种植与回交群体构建 |
3.2 粒形结果与分析 |
3.2.1 亲本及F_2群体粒形性状表现 |
3.2.2 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
3.2.3 粒形QTL定位分析 |
3.3 结果讨论 |
3.3.1 粒形QTL定位结果的讨论 |
3.3.2 籼粳杂交遗传图谱的构建及分析 |
第四章 总的结论 |
4.1 枝梗角度性状 |
4.2 粒形性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实验室仪器 |
附录二 2016年F_2群体枝梗角度表型数据 |
附录三 2017年F_2群体枝梗角度表型数据 |
附录四 02428/长粒香稻F_2群体粒形表型数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4)部分种间杂交稻组合的重要农艺性状杂种优势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前言 |
1.1 水稻杂种优势 |
1.2 杂种优势的遗传机理 |
1.2.1 显性假说 |
1.2.2 超显性假说 |
1.2.3 上位性假说 |
1.2.4 其他理论假说 |
1.3 水稻产量配合力研究进展 |
1.3.1 配合力的概念、测定方法和研究意义 |
1.3.2 杂交水稻产量相关配合力研究进展 |
1.4 杂种优势预测 |
1.4.1 亲本地理差异预测杂种优势 |
1.4.2 生理生化遗传学方法预测杂种优势 |
1.4.3 数量遗传学方法预测杂种优势 |
1.4.4 分子遗传学方法 |
1.5 杂种优势预测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1.6 远缘杂种优势研究与新种质的开发利用 |
1.6.1 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 |
1.6.2 栽培稻种间杂种优势利用 |
1.7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非洲稻基因渗入系的配合力与部分种间杂交稻的杂种优势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3 农艺性状的考查 |
2.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双亲配合力表现与F1的杂种优势表现 |
3.1.1 主要农艺性状的平均表现及变异 |
3.1.2 F1农艺性状杂种优势 |
3.1.3 不同农艺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
3.1.4 配合力分析 |
3.1.5 农艺性状杂种优势与配合力相关性分析 |
3.1.6 各性状配合力的基因型方差 |
3.1.7 筛选获得的5个高产杂交稻新组合 |
3.2 基于表型性状的亲本遗传多样性 |
3.2.1 亲本间的遗传距离分析 |
3.2.2 亲本表型性状的聚类分析 |
4 小结与讨论 |
4.1 不同杂交组合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和性状间相关性 |
4.2 常规籼稻和非洲稻基因渗入系一般配合力与杂交组合特殊配合力 |
4.3 不同杂交组合杂种优势与配合力的相关性 |
4.4 农艺性状遗传特点 |
4.5 遗传多样性与杂种优势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甜瓜雄性不育苗期早期鉴定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甜瓜雄性不育遗传规律的研究进展 |
1.3 植物雄性不育的研究进展 |
1.3.1 植物雄性不育细胞学研究进展 |
1.3.2 植物雄性不育遗传规律研究进展与应用 |
1.3.3 植物雄性不育基因定位研究进展与应用 |
1.3.4 植物雄性不育基因克隆研究进展与应用 |
1.4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的研究进展 |
1.4.1 SLAF-Seq-BSA测序技术 |
1.4.2 植物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的研究进展 |
1.4.3 遗传图谱的构建 |
1.5 植物苗期鉴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
1.6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分子标记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内容 |
2.1.3 试验仪器与试验试剂 |
2.1.4 试验方法 |
2.2 田间试验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内容 |
2.2.3 试验方法 |
2.2.4 田间性状调查 |
2.3 试验数据分析方法 |
2.3.1 SLAF-Seq数据分析 |
2.3.2 CAPS标记数据分析方法 |
2.3.3 遗传图谱构建 |
2.3.4 田间数据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杂交群体和回交群体的构建 |
3.2 甜瓜雄性不育连锁标记的挖掘 |
3.2.1 供试材料DNA提取 |
3.2.2 SLAF-Seq-BSA测序结果与分析 |
3.2.3 CAPS多态性引物筛选与验证 |
3.2.4 挖掘与雄性不育连锁的分子标记 |
3.3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的应用 |
3.4 苗期鉴定的准确性 |
3.4.1 醋酸洋红染色法观察育性结果 |
3.4.2 人工授粉法验证花粉活力 |
4 讨论 |
4.1 杂交群体和回交群体的构建 |
4.2 甜瓜雄性不育连锁标记的挖掘 |
4.2.1 供试材料DNA提取 |
4.2.2 CAPS多态性引物筛选与验证 |
4.2.3 作图群体选择 |
4.2.4 试验操作偏差和遗传图谱构建 |
4.3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的应用 |
4.4 苗期鉴定的准确性 |
4.4.1 醋酸洋红染色法鉴定准确性 |
4.4.2 人工授粉法验证育性 |
5 结论 |
5.1 找到与甜瓜雄性不育连锁的分子标记 |
5.2 获得苗期鉴定雄性不育的方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基于线粒体和核基因序列分析单环刺螠(Urechis unicinctus)种群遗传多样性(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单环刺螠的研究概况 |
1.1.1 形态特征 |
1.1.2 分布及分类地位 |
1.1.3 生殖和发育 |
1.1.4 营养价值与药用价值 |
1.1.5 研究现状 |
1.1.6 待解决问题 |
1.2 种群遗传多样性概述与研究方法 |
1.2.1 种群遗传多样性概述 |
1.2.2 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 |
1.2.2.1 形态学方法 |
1.2.2.2 细胞方法 |
1.2.2.3 分子标记方法 |
1.2.3 分子系统树的构建 |
1.2.3.1 距离矩阵法(Distance-matrixmethods) |
1.2.3.2 最大简约法(Maximumparsimony) |
1.2.3.3 最大似然法(MaximumLikelihoodmethod) |
1.2.3.4 贝叶斯法(Bayesianmethod) |
1.3 线粒体与核基因在海洋生物群体遗传学的应用 |
1.3.1 线粒体COI基因在海洋生物群体遗传学的应用 |
1.3.2 线粒体16S-rRNA基因在海洋动物群体遗传学的应用 |
1.3.3 核基因28S-rRNA在海洋动物群体遗传学的应用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DNA的提取 |
2.3 PCR扩增 |
2.4 PCR扩增产物检测 |
2.5 序列测定 |
2.6 数据处理 |
2.6.1 序列分析 |
2.6.2 单倍型系统进化关系 |
2.6.3 种群遗传结构 |
2.6.4 种群历史动态 |
第3章 结果分析 |
3.1 单环刺螠遗传多样性 |
3.2 单环刺螠种群遗传结构 |
3.3 单环刺螠群体历史动态 |
第4章 讨论 |
4.1 单环刺螠遗传多样性和种群遗传结构 |
4.2 单环刺螠种群历史动态 |
第5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7)湖南地方稻品种表型性状与SSR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水稻种质资源概述 |
1.1.1 水稻种质资源的起源与分类 |
1.1.2 水稻种质资源的保存、评价与利用 |
1.1.3 水稻种质资源研究意义 |
1.1.4 地方稻资源的优异性 |
1.2 水稻同名异种资源研究 |
1.2.1 水稻同名异种概念和由来 |
1.2.2 同名异种资源研究的意义 |
1.2.3 同名异种水稻资源研究现状 |
1.3 遗传多样性研究的理论及方法 |
1.3.1 遗传多样性的概念及研究意义 |
1.3.2 影响遗传多样性的因素 |
1.3.3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
1.3.4 水稻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 本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湖南同近名地方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
2.1 试验材料 |
2.2 主要试剂、仪器及耗材 |
2.2.1 主要试剂 |
2.2.2 主要仪器及耗材 |
2.3 试验处理方法 |
2.3.1 表现型性状评价 |
2.3.2 SSR标记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组内表型遗传距离分析 |
2.4.2 组内SSR遗传相似性分析 |
2.4.3 表现型与SSR标记分析综合比较 |
2.5 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第三次普查收集水稻资源的表型性状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来源 |
3.1.2 田间种植和性状调查 |
3.1.3 数据标准化 |
3.1.4 数据分析 |
3.2 试验结果与统计 |
3.2.1 湖南普查收集水稻描述性性状的表型差异分布 |
3.2.2 湖南普查收集水稻数量性状的表型差异分析 |
3.2.3 湖南普查收集水稻资源的表型遗传多样性研究 |
3.2.4 湖南普查收集水稻资源表型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
3.2.5 湖南普查收集水稻资源表型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
3.2.6 湖南普查收集水稻资源表型性状的聚类分析 |
3.2.7 湖南普查收集的水稻资源优异种质筛选 |
3.3 讨论 |
3.3.1 表型差异 |
3.3.2 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湖南普查收集的水稻资源性状年际间差异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性状年际间基本统计量 |
4.2.2 性状年际间方差分析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
二、本文创新点 |
三、后期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
致谢 |
(8)海南野生鹧鸪茶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与居群遗传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鹧鸪茶的研究进展 |
1.1.1 植物形态学特征 |
1.1.2 鹧鸪茶的地理分布与生态分布 |
1.1.3 功能成分分析及提取方法 |
1.1.4 鹧鸪茶的利胆作用和毒性方面研究 |
1.1.5 鹧鸪茶的抗氧化作用和保健作用 |
1.1.6 鹧鸪茶的分子遗传研究 |
1.1.7 鹧鸪茶开发加工现状 |
1.2 鹧鸪茶研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1.3 植物种质资源研究中常用的分子标记技术 |
1.3.1 植物种质资源研究中常用的几种分子标记技术 |
1.3.2 SRAP和ISSR在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
1.4 本研究课题的内容、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2.1.1 供试材料 |
2.1.2 试验试剂及仪器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鹧鸪茶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和检测 |
2.2.2 鹧鸪茶SRAP-PCR实验程序 |
2.2.3 鹧鸪茶ISSR-PCR实验程序 |
2.2.4 数据统计及分析 |
2.2.5 相关性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基因组DNA检测结果 |
3.2 鹧鸪茶种质资源SRAP分析 |
3.2.1 SRAP反应体系的优化 |
3.2.2 SRAP遗传多样性分析 |
3.3 鹧鸪茶ISSR结果与分析 |
3.3.1 ISSR反应体系优化 |
3.3.2 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
3.4 ISSR和SRAP分子标记Mantel相关性分析 |
4 讨论 |
4.1 DNA提取 |
4.2 分子标记反应体系的建立 |
4.3 鹧鸪茶居群遗传多样性 |
4.4 种群遗传结构评价 |
4.5 SRAP和ISSR分析结果的相关性评价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表 |
附录 |
致谢 |
(9)黄瓜线粒体DNA指纹图谱的构建及心腔颜色的遗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绪论 |
上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线粒体DNA指纹图谱研究进展 |
1.1 遗传标记的研究 |
1.1.1 形态标记 |
1.1.2 细胞学标记 |
1.1.3 生化标记 |
1.1.4 分子标记 |
1.2 指纹图谱的研究 |
1.2.1 常见DNA指纹图谱技术 |
1.2.2 指纹图谱技术在瓜类作物上的应用 |
1.3 植物线粒体基因组的研究 |
1.3.1 线粒体起源及遗传方式 |
1.3.2 植物线粒体基因组特征 |
1.3.3 植物线粒体基因组指纹图谱研究 |
2 心腔颜色研究进展 |
2.1 颜色评价方法的研究 |
2.1.1 比色板 |
2.1.2 分光光度法 |
2.1.3 HPLC法 |
2.1.4 色差仪法 |
2.2 植物果实心腔的研究 |
2.3 黄瓜果实相关性状的研究 |
下篇 研究报告 |
第二章 黄瓜线粒体DNA指纹图谱的构建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农艺性状调查 |
1.2.2 黄瓜基因组DNA提取及检测 |
1.2.3 黄瓜线粒体引物多态性筛选 |
1.2.4 数据分析 |
1.2.5 杂种1代群体验证 |
2 结果与分析 |
2.1 20份栽培黄瓜种质资源农艺性状观察 |
2.2 线粒体引物扩增分析 |
2.3 线粒体分子标记分析 |
2.4 指纹图谱构建 |
2.5 聚类分析 |
2.6 杂交种纯度鉴定 |
2.6.1 分子标记鉴定结果 |
2.6.2 田间鉴定结果 |
3 讨论 |
第三章 黄瓜心腔颜色的遗传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及其处理 |
1.2 黄瓜心腔颜色测定 |
1.3 统计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亲本及F_1的心腔颜色次数分布 |
2.2 F_2代的心腔颜色级别次数分布 |
2.3 最优遗传模型的选择与检验 |
2.4 最适模型的遗传参数估计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全文结论 |
创新之处 |
工作展望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水稻紫叶基因定位与性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紫稻所含的花色素苷的概述 |
1.1.1 花色素苷的发现 |
1.1.2 花色素苷影响水稻光合作用的特性 |
1.1.3 花色素苷的表达机制 |
1.1.4 花色素苷的代谢调控途径 |
1.1.5 花色素苷的基因克隆 |
1.2 紫稻基因的研究进展 |
1.2.1 紫稻性状的研究 |
1.2.2 紫稻基因/QTL的定位 |
1.2.3 水稻紫叶基因/QTL的克隆 |
1.2.4 水稻紫叶基因发表达机制和遗传改良 |
1.3 紫稻杂种优势及利用 |
1.3.1 杂种优势的概念 |
1.3.2 杂种优势的现状 |
1.4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材料 |
2.1.1 亲本材料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仪器设备 |
2.2 研究方法 |
2.2.1 材料种植 |
2.2.2 材料取样和记录方法 |
2.2.3 定位群体的构建 |
2.2.4 材料农艺性状调查 |
2.2.5 叶片光合作用指标检测 |
2.2.6 DNA的提取 |
2.2.7 PCR扩增 |
2.2.8 电泳检测 |
2.2.9 银染显影和记录结果 |
2.2.10 紫叶性状基因的初步定位 |
2.2.11 紫叶性状基因的精细定位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紫叶光合作用表现初步观察 |
3.2 紫叶稻农艺性状观察 |
3.3 紫叶性状遗传和基因定位群体构建 |
3.4 基因的初步定位 |
3.5 基因的精细定位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4.2.1 PZ10中的紫叶控制基因是一个新的基因位点 |
4.2.2 影响紫稻光合作用和农艺性状的因素 |
4.2.3 对紫稻生物特性的一些现象的观察 |
4.2.4 紫叶稻基因挖掘上的有关问题 |
4.3 问题与展望 |
4.3.1 问题 |
4.3.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Ⅰ 实验所用的试剂配方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四、广亲和水稻品种的同工酶遗传标记的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水稻籼粳亚种间产量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解析[D]. 祁飞翔.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2]基于产量性状和SSR分析41份非洲和湖北蚕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D]. 吕春雨. 长江大学, 2019(10)
- [3]水稻枝梗角度与粒形的QTL定位及遗传分析[D]. 吴昊. 广西大学, 2018(12)
- [4]部分种间杂交稻组合的重要农艺性状杂种优势鉴定[D]. 万谦千. 华中农业大学, 2018(01)
- [5]甜瓜雄性不育苗期早期鉴定方法[D]. 王昱丹.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8(08)
- [6]基于线粒体和核基因序列分析单环刺螠(Urechis unicinctus)种群遗传多样性[D]. 宫杰. 鲁东大学, 2018(09)
- [7]湖南地方稻品种表型性状与SSR遗传多样性研究[D]. 金建楚. 湖南大学, 2018(01)
- [8]海南野生鹧鸪茶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与居群遗传结构研究[D]. 严武平. 海南大学, 2018(08)
- [9]黄瓜线粒体DNA指纹图谱的构建及心腔颜色的遗传研究[D]. 赵宇.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10]水稻紫叶基因定位与性状分析[D]. 周旭珍. 广西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