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第三届国际气溶胶会议看气溶胶科学的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李伟[1](2021)在《时政要闻》文中研究表明(2021年10月)国内要闻新华社北京10月7日电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已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即日起在全国发行。《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收入自2019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后,至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这段时间内的重要文献,共79篇,约51万字。其中,习近平总书记的文稿39篇,其他中央领导同志的文稿15篇,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有关文件25篇。
甄治钧[2](2021)在《基于三维辐射传输模型的植被反射率模拟及其生物光学参数反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植被是地表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它能维持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与人类生存发展密不可分,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遥感数据因其测量精度和空间/光谱/时间分辨率的提高以及遥感数据解译方法的进步而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植被监测及参数反演。传统的一维辐射传输模型由于其不准确的参数估计,影响了植被反射率模拟及生物光学参数反演的准确性。基于真实结构的三维辐射传输模型可以很好地考虑传感器观测和太阳入射方向,地表辐照度的直射与漫散射,以及场景复杂的三维结构问题。然而,三维辐射传输模拟及反演的应用遇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现有模拟模型由于缺少地面关键参数时空变化知识,不具备连续时相模拟能力,而遥感影像多为时间序列数据,难于与遥感数据共同使用。(2)现有的叶片光谱反演方法多适用于植被密集区域,而在城市等地物类型复杂,混合像元弥漫的场景中,叶片光谱特性的反演精度受到严重影响。(3)现有的植被指数在高植被覆盖区反演叶面积指数时易受到饱和效应影响,严重限制了其反演能力。针对上文提到的问题,以基于三维辐射传输模型的植被反射率模拟及其生物光学参数反演为核心,通过耦合生长模型实现三维辐射传输连续时相模拟能力;通过基于离散各向异性辐射传输模型(DART)校正精确反演了亚像元尺度下城区叶片的光谱特性;通过分析植被等值线规律提出了交点右移现象以缓解土壤调节植被指数(SAVI)在高植被覆盖区域的饱和效应。为了实现三维辐射传输连续时相模拟能力,基于一款由扩展L系统(ELSYS)开发的静态三维玉米建模模型,耦合了以累积日度差为生长因子的玉米生长方程,加入了描述整个植物生长季节冠层结构的发展规则,模拟了从出苗到雄花期的三维玉米场景。利用多种三维辐射传输模型模拟了对应场景的玉米冠层反射率以进行交叉验证,取得了很好的一致性。以三维辐射传输模型的结果为真值,与相同叶面积指数(LAI)条件下的一维辐射传输模型进行对比,发现相同LAI条件下一维辐射传输模型的均质性假设条件导致场景盖度大约是真实盖度的1.5倍,且近红外天顶方向反射率存在明显的高估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均质性假设未能考虑到天顶观测到的植被比例较低,而多重散射主要来自植被。考虑到天顶方向是传感器的重要观测方向且近红外是植被监测的重要波段,认为均质性假设导致的高估是不可忽视的,其结果将导致基于均质性假设的遥感反演产生对于植被数量(LAI等)的低估。为了反演城市地区叶片光谱特性,基于DART校正采用线性光谱混合模拟分离出了冠层的单次散射反射率,并由迭代法不断修正输入叶片的光谱特性以模拟接近混合像元分离的冠层反射率。对反演结果进行了精度评定和敏感性分析,在理想无噪声模拟实验中,地面、屋顶、水、树和灌木在所有波段的平均相对误差为0.015、0.004、0.017、0.320和0.303。在添加了噪声的实验条件下(像元偏移、三维场景的几何精度和调制传递函数与真值存在一定偏差),反演出现了较大的误差:对于地面、屋顶、水、树和灌木,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289、0.448、1.103、1.164和1.242。按重要性降序排列,对城市物质的光谱特性反演精度影响最大的参数是太阳天顶角、卫星图像空间分辨率、像元偏移、三维城市场景建模的不准确性和调制传递函数。为了缓解SAVI在高植被覆盖区域的饱和效应,分析了植被等值线变化特征,提出了植被等值线交点右移现象。右移现象表明在均质冠层(本文定义为聚集指数等于1的冠层)中随着植被盖度增加,植被等值线与土壤线交点逐渐向红光坐标轴正向移动,当植被等值线的截距小于土壤线的截距时,最终交点可以到达红光正值区域,反之不可。右移现象成功化解目前学术界两大争论,从新的角度实现了辩证统一。基于右移现象,考虑到最优土壤调节因子是植被等值线与土壤线交点横坐标负值,提出了在高植被覆盖区最优土壤调节因子应为负值的假说,并加以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当平均LAI为5.35时,最佳土壤调节因子约为-0.148;当平均LAI为6.72时,最佳土壤调节因子约为-0.183。该假说可以极大地缓解SAVI的饱和效应并提升LAI反演精度。以基于三维辐射传输模型的植被反射率模拟及其生物光学参数反演为研究对象,从模拟和反演两个方面开展了研究。前半部分着重阐述耦合生长模型的三维植被场景的建模及反射率模拟。后半部分着重阐述利用三维辐射传输模型或其模拟的数据反演植物生物化学参数。研究工作将有助于三维辐射传输模拟在多时相遥感影像中的应用,潜在的应用包括为传感器设计提供高质量的分析验证数据和为定量遥感反演建模、时空尺度转换和多源数据同化等研究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以实现“定量化模拟,定量化评价”的目的。
石东东[3](2021)在《大气苯系物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探测技术研究》文中指出近几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同时,也带来了雾霾频发、酸雨增加和城市热岛等大气环境问题,其污染源主要有自然和人为导致的火山喷发、森林火灾、工业生产、汽车尾气等,使得大气环境监控与治理已成为研究热点。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大气中比较活跃的成分,是臭氧和PM2.5的重要前体物,而苯系物是VOCs的重要组分,其排放需要进行管控,因此,研究大气苯系物监测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技术,研究大气苯系物在中红外的吸收特性,并分析其激光雷达系统的探测性能,为大气苯系物的激光遥感探测提供技术支持。首先,基于比尔-朗伯特定律和差分吸收探测的原理,比较分析几种光谱法测量痕量气体技术的优缺点,提出探测苯系物浓度的路径积分式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技术,并对其关键模块进行设计。其次,基于多普勒展宽、压力展宽和混合展宽的原理,分析不同温度不同气压下苯系物谱线展宽大小,建立谱线展宽随高度变化的模型,在近地面的展宽约为6.82×10-2cm-1,并基于计算化学方法,分析苯、甲苯、乙苯以及二甲苯吸收谱的位置和强度,主要讨论3000cm-1~3500cm-1之间吸收产生的振动状态,表明,苯、甲苯、乙苯以及二甲苯在3090cm-1附近都是苯环CH单键的伸缩振动。再次,基于HITRAN数据库和NIST数据库,分析比较痕量气体吸收截面、吸收系数和透射函数等参数的关系,依据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波长的选择原则,以苯气体为优化目标,对比分析水汽和苯的吸光度大小,得出测量苯气体的最优工作波长对为3090.89cm-1(ON)和3147.74cm-1(OFF)。最后,根据路径积分式差分吸收(IPDA)激光雷达的原理,构建痕量气体数浓度的反演模型,分析系统的回波信号和信噪比,开展不同浓度、不同能见度、不同硬目标反射率和不同功率条件下的系统探测性能仿真,得到可探测的最大距离,并通过讨论大气消光和硬目标反射率的误差,得出可探测的最小分子数,即系统探测分辨率。分析结果表明,当待测浓度分别为0.1ppm、1ppm和10ppm时,吸收波长通道信噪比阈值为1的最大可探测距离分别约为0.94km、0.79km、0.36km;分子数浓度的变化,对参照波长通道的回波信号影响很小。大气能见距离为2km、5km和10km时,其可探测的最大距离约为0.94km、1.28km和1.43km。最后讨论了消光系数与硬目标反射率误差带来的影响,对于探测距离为0.8km,当消光与硬目标反射率的误差为0.01时,系统的最小探测分辨率约为0.046ppm。
刘桨[4](2021)在《AIRS和MODIS地表温度一致性评估及其时空变化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在全球和区域尺度水循环和能量平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遥感反演的LST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和气候研究。本文基于Aqua卫星上的AIRS(the Atmospheric Infrared Sounder)和MODIS(the 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LST产品、再分析资料ERA5-Land LST产品和气象站点的气温数据,从遥感LST产品之间一致性、LST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遥感LST与站点气温关系三个角度分析了遥感产品白天LST的适用性和监测环境能力。这有助于加强使用遥感LST应对未来气候变化的信心。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在全球陆地上MODIS LST产品总体上低于AIRS LST,平均差异在2K左右。在干旱气候的裸地类型例如山脉、高原、沙漠存在超过6K的较大差异。除了热带雨林的大部分区域两套数据的时间序列相关系数超过0.8。在热带地区差的一致性揭示云干扰遥感观测的现象。(2)2003-2017年间,遥感和再分析资料年平均LST总体上具有时空一致性。上升趋势主要在45°N以北特别是亚洲的俄罗斯地区。回归分析表明降水(P)、入射地表短波辐射(SW↓)和入射地表长波辐射(LW↓)可以解释除热带森林地区的年际LST变化。45°N以北的LST变化主要受LW↓的影响,而P和SW↓在其他地区起更重要作用。在局地上,亚洲俄罗斯的变暖与LW↓和云量同时增加相关。在亚马逊南部地区LST升高发生在干旱季节,这主要受P降低的影响。此外,与气溶胶减少相关的SW↓升高是导致LST升高的另一个因素。(3)LST和气温的数值差异与森林覆盖率相关。遥感LST和站点日最高气温的时间序列有高一致性。LST趋势信号得到了站点气温结果的确认。并且LST的趋势能监测到森林砍伐的信号。此外,极端干旱事件下遥感LST与站点气温的距平具有密切的时空关系。因此,卫星数据对于灾害监测可以提供良好的补充信息尤其是在站点分布稀疏的地区。
周易[5](2021)在《南京市PM2.5空气污染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可能效应分析》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加速推进,PM2.5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对居民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近年来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以江苏省南京市为研究对象,使用空气污染数据、健康数据、气象数据、社会经济数据和人口数据等,对我国和南京市的PM2.5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研究,探讨了空气污染因子与呼吸系统疾病的关联性,研究了PM2.5污染和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的滞后关系,通过训练深度学习模型对南京市日呼吸系统门诊量进行了模拟,并对2021-2035年南京市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进行预估,分析了PM2.5污染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为合理调配医疗资源、有效治理空气污染、科学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提供决策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解析了我国、江苏省和南京市PM2.5时空变化特征。我国PM2.5污染严重区域为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天山山脉、河西走廊、河套平原等地区。从2000年至2018年,我国绝大部分人口稠密区经历了一次PM2.5污染加重后减轻的过程,2014年后我国PM2.5污染区域总体上呈现出范围减小、强度减弱的趋势。江苏省的PM2.5污染空间上呈现出内陆地区高于沿海地区,北部地区高于南部地区的分布特征,徐州市和苏南地区是2个污染中心。2014年后江苏省PM2.5污染改善明显,尤其是苏南污染中心的改善最为显着。人为活动是导致江苏PM2.5污染的主导因素,气象要素的影响非常小。在人为影响因素中,社会进步、能源利用和交通运输是三个主要影响因素。2000年至2014年,南京市PM2.5总体上呈现出南部高于北部、主城区高于郊区的分布特征,主城区和南部的高淳区是两个污染中心。2014年后南京市PM2.5改善明显,尤其是南部地区和主城区PM2.5污染状况改善最为显着。南京市PM2.5污染浓度有着显着的季节效应,冬季、春初和秋末PM2.5污染较重,夏季和秋初污染较轻;一年12个月中PM2.5污染浓度呈U形分布,1月和12月PM2.5浓度最高,8月最低;一天24小时中,PM2.5浓度峰值主要出现在上午8-9时和夜晚21-23时。(2)确定了PM2.5是引起南京市呼吸系统疾病关联度最大的空气污染因素,PM2.5污染对于南京市因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有着约2-8年的滞后期。(3)南京市日均PM2.5浓度每提高10μg/m3会使得居民患上呼吸系统疾病风险增加0.11倍,绝大多数患者会在PM2.5污染出现2至4天后因呼吸系统疾病前往医院就诊。男性因PM2.5污染患上呼吸系统疾病风险高于女性;0-14岁儿童因PM2.5污染患上呼吸系统疾病风险最高,较低浓度的PM2.5也会导致儿童患上呼吸系统疾病;其次是65岁以上老人,15至64岁的人群风险最小。(4)未来PM2.5浓度降低可显着减少呼吸系统疾病门诊的预估量。构建的LSTM(Long Short-Term Memory,长短期记忆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于2015年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日呼吸系统疾病门诊数据有着较好的模拟效果。对全部呼吸系统疾病模拟的R2为0.7319。对2021-2035年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的预估结果显示,降低PM2.5浓度可以减少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不同情景下在2035年全部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的预估量最多的为SSP3-7.0,约为8.4万,最少的是SSP4-3.4,约为6.6万。
沙桐[6](2021)在《WRF-Chem模式中土壤NOx排放和气溶胶化学机制改进及其对空气质量影响研究》文中指出空气质量模式是研究大气污染成因、模拟与预报大气污染的重要工具。由于目前对大气污染物排放、物理过程和化学形成机理的认识还存在一定局限性,以WRF-Chem、WRF-CMAQ等为代表的空气质量模式模拟和预报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本论文围绕WRF-Chem模式低估土壤NOx排放(soil NOx emissions,SNOx),以及对PM2.5化学成分(硫酸盐sulfate、硝酸盐nitrate、铵盐ammonium,统称为SNA)模拟偏差较大(低估硫酸盐,高估硝酸盐)这两个问题,通过改进模式中相应的参数化方案和化学机制,从而提高模式的模拟效果,进而重点研究了SNOx排放和不同化学机制对空气质量模拟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相比WRF-Chem模式中原始的SNOx方案,新的SNOx参数化方案Berkeley Dalhousie Iowa Soil NO Parameterization(BDISNP)能够更好地表征不同陆地覆盖类型、土壤温湿度和土壤脉冲对SNOx的影响,并且考虑了氮肥施用和大气氮沉降对SNOx的贡献。利用新方案模拟了美国加州和中国东部对流层NO2柱浓度,模拟值与TROPOMI观测均显示出更好的一致性。此外,使用新方案模拟能够再现观测的土壤脉冲现象,提高对地面NO2、O3以及PM2.5浓度的模拟效果。(2)基于BDISNP方案,定量估算了SNOx对大气NOx的贡献。结果表明,美国加州夏季NOx总排放中40%来自于土壤贡献;在农田地区,SNOx贡献量与人为排放相当,占比51%。如此大量的SNOx使得加州(农田)地区月平均NO2柱浓度增大了35%(53%),地面NO2浓度增加了177%(114%),从而导致地面O3浓度增加了23.0%(23.2%)。对于中国东部(农田)地区,夏季SNOx对NOx总排放的贡献为34%(39%),这些SNOx使得月平均NO2柱浓度增大了33%(43%),地面NO2浓度增加了68%(69%),进而导致白天时段(13:00-16:00)O3浓度增大14.6%(14.8%)。尽管SNOx对中国东部地区O3浓度的影响小于美国加州,但是高SNOx会加重该地区气溶胶污染,导致硝酸盐浓度增大27%-33%,PM2.5浓度增大11%-16%。(3)WRF-Chem模式对南京地区总PM2.5模拟效果较好,同时能够再现雾霾发生的起止时间,但是普遍存在低估硫酸盐浓度而高估SO2的问题。研究发现,SO2氧化效率(SO2 oxidation rate,SOR)偏低是造成这一偏差的主要原因。本论文通过敏感性试验探究了不同的化学机制对SNA模拟的影响。结果表明,即使SO2与OH的气相反应速率提高3倍,对硫酸盐浓度没有明显影响,且无明显的日变化特征,说明该反应机制可能不是造成硫酸盐浓度低估的主要原因。然而,在模式中添加SO2在气溶胶粒子表面的非均相反应使得模拟的硫酸盐浓度较基准试验增大了近1-2倍,且能够再现观测的硫酸盐浓度的日变化特征。虽然考虑非均相反应机制后,模拟的硫酸盐浓度依然较观测偏低50%左右,但是能够整体提高对SNA的模拟效果。(4)液相氧化反应作为生成硫酸盐的重要途径,模式中云水含量的低估会导致液相反应生成量的不足。通过对长三角地区一次大范围的雾霾事件中SNA模拟进行评估发现,模式明显低估硫酸盐浓度,且无法再现观测的硫酸盐浓度的日变化特征,即峰值浓度出现在对应雾消散的正午时分。同时,模式明显低估云水含量。通过利用MODIS卫星反演的LWP对模拟的云水含量进行校正,结果发现,相比于基准试验,校正后的云水含量能够明显提高硫酸盐的模拟效果,使其质量浓度增大了3倍,且能够模拟出中午时分的浓度峰值。硫酸盐模拟效果的提高也同时减小了硝酸盐的模拟偏差,使其显示出与观测一致的日变化特征。此外,SNA的模拟偏差也明显降低,从基准试验的77%下降为14%。
沈雪[7](2021)在《高光谱分辨率激光雷达关键技术及系统实验》文中研究指明大气气溶胶对地球的环境和气候影响显着,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开展大气气溶胶特性的高精度探测,不仅对厘清大气污染的成因、演化及传输机制有根本的指导作用,也对系统地研究气候气象有重要的科学意义。高光谱分辨率激光雷达(High-Spectral-Resolution Lidar,HSRL)具有时空分辨率高、理论探测精度准、信噪比强等优点,在气溶胶激光雷达探测领域相比典型的米散射激光雷达和拉曼激光雷达更具优势,也因此成为美国、欧洲、日本和我国竞相研发的星载激光雷达载荷。目前,大气HSRL仍然存在诸多需要攻克的关键技术和难点,围绕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如何使HSRL高精度、稳定地探测大气光学特性”。因此,研制HSRL工程样机,并探索其性能优化方法,进而实现高精度稳定探测大气光学特性的功能,有利于推进未来研制成熟的HSRL仪器并走向广泛应用。本文从建立HSRL仿真模型出发,探究激光雷达探测机理,设计硬件系统参数,探索光谱鉴频器性能优化方法,提出仪器定标方案,开展外场实验观测与结果校验,最终总结出一套针对HSRL系统研制和大气气溶胶观测的全链路解决方案。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构建了基于蒙特卡罗(Monte Carlo,MC)方法的HSRL多波长多参数分析模型。为实现对HSRL从参数设计到数据反演的全过程验证,提出了激光雷达的系统响应近似模型,明确了系统响应对HSRL参数选择过程的影响,建立了基于MC仿真方法的分析模型。利用该分析模型,重点探讨了光谱鉴频器的鉴频性能及稳定性对反演精度的影响,并分析了通道增益比的波动对反演精度的影响,比较了不同波长下HSRL设计所面临的需求差异,为HSRL的系统参数设计和性能优化提供了重要依据。提出了针对HSRL光谱鉴频器的性能优化方法。鉴于光谱鉴频器的鉴频特性和稳定性能对反演精度的影响巨大,针对视场展宽迈克尔孙干涉仪(Field-Widened Michelson Interferometer,FWMI)和碘分子吸收池两类光谱鉴频器分别提出了气压调谐和碘吸收线选择两种优化设计方法。对于鉴频效果不稳定的干涉仪型光谱鉴频器,提出了利用气压调谐FWMI鉴频位置的方法,研制了 1064 nm气压调谐FWMI光谱鉴频器的原型样机,详细计算了气压调谐结构参数,并通过扫频定标实验与干涉臂长调谐FWMI进行了鉴频性能及稳定性比对,为设计鲁棒的近红外HSRL系统并推广至其他波长铺平了道路。对于在532nm处碘分子吸收池鉴频器具备多条碘吸收线的情况,提出利用带精英决策的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直接对多目标规划问题进行求解的方法,比较了不同碘吸收线的鉴频性能优劣,为基于碘分子吸收池鉴频器的HSRL优化设计提供重要指导。提出了 HSRL重叠因子定标方法,完善了 HSRL参数定标和数据质量评估方案。由于激光雷达系统本身的复杂性,目前在激光雷达测量中很难对所有参数进行绝对的定标校准。为获取准确的激光雷达探测结果,本文从重叠因子定标、收发光轴对准、通道增益比评估、瑞利拟合验证、触发延迟校正、背景噪声测试等方面全面阐述了 HSRL的定标校准方法。针对地基激光雷达低空数据极大地受困于重叠因子的问题,本文面向HSRL提出了一种基于迭代优化思想的重叠因子定标方法,将获得结果与双视场HSRL系统探测的重叠因子进行比对,两者的平均相对误差为4.56%,证明可简洁、高效、精确地定标系统重叠因子。探讨了 HSRL探测结果校验方法,并对自研HSRL进行了探测数据定量比对校验。本文报道了研制成功的532 nm单波长HSRL工程样机和532 nm-1064 nm双波长HSRL原理性实验系统。两台系统与星载云和气溶胶偏振激光雷达、原位腔衰荡消光仪、微脉冲激光雷达、拉曼激光雷达以及太阳光度计等测量仪器所测结果进行定量比对,结果十分吻合。多种仪器的相互校验充分证明了自研HSRL具备高精度稳定获取大气光学特性的能力。两台系统先后在杭州、舟山和北京等地进行长时间的外场实验探测,通过对探测过程中的数据案例进行具体分析,初步探索了利用双波长气溶胶光学特性进行气溶胶类型识别的方法和应用。
姜苏麟[8](2021)在《雷电热效应的地基微波辐射计遥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雷电热效应是指在雷电放电过程中引起大气温度升高的现象,局部升温可达数万度。目前雷电放电路径的温度,尤其是放电路径的最高温度,主要是依赖可见光(含近红外)波段的光谱学方法观测,但是由于可见光持续时间短,此类方法难以代表雷电热效应的持续时间。热辐射在微波波段持续时间比可见光波段长,且比红外波段有更强的穿透力。因此本研究提出利用雷电产生的微波热辐射遥感观测雷电热效应。本文系统研究了利用地基微波辐射计探测雷电热效应的方案,并在广东野外雷电实验基地开展了人工触发闪电的微波辐射观测实验,围绕地基微波辐射计亮温观测数据的处理、观测方案的改进,雷电热效应特征参数的反演与验证等开展研究。为了探索微波辐射计应用于雷电热效应观测研究,结合辐射传输模式,理论仿真计算得到地基微波辐射计不同工作参数设置时的空间填充因子、透过率和亮温增量,结果表明:合适的低仰角与接近大气窗区的观测频率更有利于雷电热效应的微波遥感观测。根据雷电热效应的特征,2016年为地基微波辐射计野外试验提出了“引雷观测模式”的概念,并在2017-2019年的观测实验中不断得到完善。分析2017年辐射计在“引雷观测模式”下得到的数据,发现微波辐射计的观测效率和平均脉冲幅度随频率的变化呈“单峰型”分布,分别在30 GHz和28 GHz处达到峰值;辐射计在天线仰角设置为30°-75°情况下都有可能观测到雷电热效应。这有助于2018-2019年继续开展观测实验。对2017-2019年连续三年夏季辐射计在“引雷观测模式”下得到的数据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亮温脉冲一般在触发时刻约0.2 s后产生;仰角为30°,且观测距离较近(本研究为99 m)时,辐射计的引雷观测数据能够较好的应用于揭示雷电热效应的特征。在成功触发的42次人工引雷中,辐射计观测到30次,3年的观测效率逐年提升,总计约71.4%。同一次闪电过程中,雷电流作用积分、电荷量与亮温脉冲幅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结合工业相机拍摄的11次触发闪电视频和风向风速观测资料,发现高温气柱的移向移速与局地风的风向风速有良好的一致性,当高温气柱受局地风影响逐渐远离波束中心时,亮温脉冲的脉冲幅度、持续时间减小,进而使雷电热效应持续时间的估算结果偏小。30次触发闪电的雷电热效应持续时间在0.1-1.1 s之间,平均持续时间约0.5 s。闪电放电引起的温度增量反演结果基本在数千至4万K之间,平均约19589 K,在量级上与文献报道的光学法推算结果一致。通过匹配亮温数据与雷电流数据,论文给出了28次触发事件中最大亮温脉冲幅度与总电流作用积分之间可能存在的指数关系,拟合系数可达0.68,但统计表明最大亮温脉冲幅度和总电荷量之间的正相关性不明显。雷电流与雷电热效应的持续时间变化较为一致,可以统计分析的25次触发事件表明相关系数可达0.73,说明在本文提出的引雷观测模式下工作的辐射计可以观测到雷电热效应并估算其持续时间。反演的热柱温度增量与总电流作用积分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可用以分析的10次触发事件统计得到相关系数约0.72,与其他文献报道的放电路径温度与雷电流作用积分的相关性相符合。结合ADTD和粤港澳区域维萨拉闪电定位系统,根据38次可以对比的触发事件发现地基微波辐射计观测雷电热效应的优势,尤其是对于回击强度较弱但热效应较强的闪电,辐射计探测到的可能性更大。
陈瑞敏[9](2021)在《SnO2光催化降解苯系物的性能及开环机理研究》文中提出空气污染的来源多种多样(包括点源和非点源),且传输速度快,在控制和预防方面都面临着许多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近年来,全国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控制已经卓有成效,但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治理仍是难题。芳香烃是VOCs的重要构成之一,且是公认的高污染、有毒性物质。苯系物,广义上是芳香烃,但一般意义上主要包括苯、甲苯、乙基苯、二甲苯这四种。为了实现有效的空气净化,迫切需要开发新的策略,实现苯系物的高效稳定降解。光催化作为一种可行的空气净化技术,可以在温和条件下将气态污染物直接降解成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已得到了广泛研究。目前,多数苯系物的光催化降解研究集中在光催化材料的设计制备和催化性能的提升,苯系物复杂的光催化反应历程尚未得到深入研究。然而,分析基元反应和降低反应能垒是促进催化反应高效进行的关键。因此,剖析光催化降解苯系物的反应机理,特别是,开环反应这一速率控制步骤的机理,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为了阐明开环能垒,提高光催化效率,本文系统研究了光催化苯系物降解反应路径,阐明了甲基数对开环机制的关键作用。以苯、甲苯和邻二甲苯作为目标污染物,以SnO2作为模型光催化剂。SnO2是一种出色的光催化剂,有利于产生羟基(·OH)自由基。苯、甲苯和邻二甲苯在SnO2上实现了高效稳定的光催化降解,且效率显着高于商用二氧化钛(P25)。出乎意料的是,随着甲基数的增加,光催化降解性能和量子效率显着提高,对含两个甲基的邻二甲苯的光催化降解效率最高。根据实验及理论结果得知,甲基的引入对苯环上的电子分布有较大的影响,其增强苯环的吸附和活化。对反应历程研究发现,苯环上甲基被·OH自由基逐步氧化为羧基,随后发生开环反应。含碳基团羧基的引入有效降低苯环的成键作用,增加污染物分子与催化剂界面的电荷交换,最终降低开环反应的能垒。苯环上的甲基数是分解效率提高的主要原因。为了进一步阐明甲基位置对开环反应的关键作用,以邻、间、对二甲苯作为目标污染物,以SnO2作为光催化剂。间二甲苯和对二甲苯在SnO2上的光催化降解效率相似,而邻二甲苯的降解效率远高于两者。并且,SnO2在邻二甲苯的长时间测试中无明显失活现象。结合理论和实验研究方法,发现苯环上含碳基团(甲基,羧基)的邻位连接降低分子对称性,减弱共轭π键的稳定性,并且促进分子与SnO2界面的电荷交换,实现了苯环的有效活化,从而降低开环反应的能垒。苯环上的甲基的邻位连接是提高开环率和分解效率的主要原因。本篇文章对光催化氧化VOCs反应机理的揭示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有益借鉴。此外,本工作提出甲基对芳香族VOCs开环反应的作用,推动了光催化技术在高效降解芳香烃中的应用。
韩菲[10](2021)在《环境保护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全球大气污染问题仍然严重,是危害公众健康的重要风险因素。我国伴随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气污染问题不断加剧,特别是由颗粒物污染导致的“雾霾”天气显着增加了居民的致病和致死风险。因此,有效防治大气污染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缓解社会矛盾,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关键路径。2018年起,环保税法开始实施,其能否在当前我国转型时期经济发展趋缓和大气环境风险递增的压力下,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被社会广泛关注。本文从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理论基础和作用机制出发,在详细考察了当前全球及我国大气污染的现状和环保税法实施现状的基础上,分别围绕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环境效应和经济效应展开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辨析了环保税法实施中的问题及提出了完善建议和优化路径。本文首先实证研究了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环境效应、以及该效应的影响因素及空间溢出效应。具体来讲:(1)分别基于我国大陆31个省区地面站点监测的PM2.5浓度数据及本地工业类PM2.5排放总量数据,采用贝叶斯时空层次模型对我国环保税法的PM2.5减排效应展开研究。结果显示:第一,环保税法对全国和31个省份的PM2.5年均浓度及本地工业类PM2.5排放总量均产生了减排效应。第二,环保税法对我国大陆各省PM2.5减排效应的空间格局具有明显的异质性特征,且环保税法对我国大陆各省的PM2.5年均浓度减排效应的空间分布格局与环保税法对各地工业类PM2.5排放总量减排效应的空间分布格局不同。第三,环保税法对我国大陆各省PM2.5的减排效应与各省PM2.5的污染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即PM2.5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环保税法的减排效应也较好;反之,则较差。(2)采用了贝叶斯LASSO回归模型对环保税法PM2.5减排效应的影响因素及大小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在选择的10个变量中,有5个变量被认为显着影响了环保税法对地区PM2.5年均浓度的减排效应,即地区旅游业收入占GDP比重(TOV-GDP)是负相关影响因素,城镇化率(UR)、大气污染的环保税税率(TRAP)、地方环保税收入占GDP比重(ETR-GDP)和地形起伏度(RA)等是正相关影响因素;而有6个变量被认为显着影响了环保税法对地区工业PM2.5排放总量的减排效应,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DPPC)是负相关影响因素,第二产业比例(PSI)、环保税税率(TRAP)、环保税税收收入占GDP比重(ETR-GDP)、地形起伏度(RA)和植被覆盖度(VC)等是正相关影响因素。此外,本文还进一步量化了各个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和贡献率。(3)由于大气污染具有流动性,所以本地地面站点监测的PM2.5浓度是各个地区排放出的PM2.5污染物经过区域空气流通后导致的最终观测结果,因而在前述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测度环保税法减排效应空间溢出程度的指标,并根据该指标计算了2018-2019年我国省级区域环保税法对PM2.5污染减排效应的空间溢出指数,结果显示:环保税法对PM2.5污染的减排效应具有空间溢出性,且不同省份空间溢出的程度和方向不同。其次,本文从环保税法对区域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影响效应及对工业污染企业外迁的影响效应两个方面实证研究了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经济效应。(1)本文以2013—2019年我国大陆3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为基础数据源,通过熵值法构建了区域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程度综合指标,并在控制行政命令型环境规制等五个经济因素的基础上,采用贝叶斯时空层次岭回归模型分别研究了2013-2017年排污费制度对区域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影响效应和2018-2019年环保税法对区域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影响效应,并比较了这两种环境经济手段对区域经济绿色转型发展影响效应的强弱。结果显示:第一,在考虑并控制了行政命令型环境规制和其他经济因素的基础上,2013-2017年排污费制度和2018-2019年环保税法对区域经济绿色转型发展都具有正向影响效应;第二,通过比较排污费率和环保税率对区域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回归系数大小可知,环保税法对区域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正向影响效应要强于排污费制度的影响效应。(2)本文以2018—2019年我国大陆3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为基础数据源,根据本地区环保税税率与周边地区环保税税率的关系,将31个省区分为“税率高地”和“税率洼地”两类区域,并在剔除了行政命令型环境规制和其他社会经济因素对污染工业外迁混杂影响的基础上,采用带有空间滞后项的贝叶斯面板回归模型分别实证研究了环保税法对“税率高地”省区的污染工业是否具有迁出效应,对“税率洼地”省区的污染工业是否具有迁入效应。结果显示:第一,环保税法的实施对于本地污染工业发展具有一定的抑制效应;第二,本地环保税率与周边省区环保税税率的不同确实会促使污染工业企业向环保税率低的地区迁移,即“税率高地”向周边迁出,周边向“税率洼地”迁入;第三,“税率洼地”环保税税率的提高,会对其规模以上企业个数和高污染工业企业非私营单位就业人数均表现出显着的抑制作用;第四,“税率高地”地区的环保税率对本地高污染工业还未表现出显着的抑制效应。通过上述研究本文发现环保税法在制定和实施中的存在税率设置不够清晰明确、缺乏污染物排放量的有效监测机制、环保税收益分配和使用不合理等问题。因而,本文建议(1)在设计环保税的计算规则时,需综合考虑污染的社会成本、治理成本,特别是不同主体的污染治理或防范成本,区分不同情况,来选择适当的计税办法。(2)在征管体制方面,应当进一步加强税务与环保部门之间的分工协作,充分利用环保部门的专业优势和经验以加强污染排放量监测工作,并加强对监测主体的资源支持和责任约束。(3)在收益分配和使用方面,应当根据各级政府的环境治理权分配收益并专门用于环保支出。此外,应当将环保税的征管裁量权主要赋予地方政府,鼓励其根据本地实际,确定适当的污染综合治理机制。
二、从第三届国际气溶胶会议看气溶胶科学的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第三届国际气溶胶会议看气溶胶科学的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时政要闻(论文提纲范文)
国内要闻 |
国际要闻 |
(2)基于三维辐射传输模型的植被反射率模拟及其生物光学参数反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植被冠层反射率模拟研究 |
1.2.2 叶片光谱特性反演研究 |
1.2.3 叶面积指数反演研究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与论文结构 |
第2章 植被冠层辐射传输模型基础 |
2.1 辐射度模型(RGM) |
2.1.1 RGM场景建立 |
2.1.2 RGM辐射传输模拟 |
2.2 离散各向异性辐射传输模型(DART) |
2.2.1 DART场景建立 |
2.2.2 DART辐射传输模拟 |
小结 |
第3章 植被冠层反射率模拟 |
3.1 真实结构玉米场景反射率连续时相模拟分析 |
3.1.1 三维玉米场景建模 |
3.1.2 玉米冠层反射率多时相模拟分析 |
3.2 树木冠层像元尺度反射率模拟 |
3.2.1 真实结构单木冠层反射率模拟 |
3.2.2 简化结构林木冠层反射率模拟 |
小结 |
第4章 城区亚像元尺度植被叶片光学参数反演 |
4.1 基于模拟影像的植被叶片光谱参数反演 |
4.1.1 无噪声理想实验反演叶片光谱特性 |
4.1.2 人为附加噪声实验反演叶片光谱特性 |
4.2 基于卫星影像的植被叶片光谱参数反演 |
4.2.1 研究区概况及Planet Scope数据预处理 |
4.2.2 多光谱影像植被叶片光学特性提取 |
小结 |
第5章 土壤噪声干扰下的植被叶面积指数反演 |
5.1 植被指数分析 |
5.1.1 光谱响应函数对植被指数影响 |
5.1.2 大气效应对植被指数影响 |
5.1.3 植被指数抗土壤噪声评价 |
5.2 叶面积指数反演 |
5.2.1 无噪声干扰叶面积指数反演评价 |
5.2.2 随机噪声干扰叶面积指数反演评价 |
5.2.3 植被指数的过饱和效应研究 |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工作与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3)大气苯系物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探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研究内容 |
2 痕量气体检测原理与系统设计 |
2.1 比尔-朗伯特定律 |
2.2 痕量气体探测方法对比与分析 |
2.2.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
2.2.2 差分光学吸收光谱 |
2.2.3 可调谐吸收光谱 |
2.2.4 差分吸收激光雷达 |
2.3 IPDA激光雷达系统方案 |
2.4 本章小结 |
3 苯系物分子谱线展宽及振动特性 |
3.1 苯系物的谱线展宽类型及半高宽 |
3.2 苯系物在标准大气模型下的展宽 |
3.3 计算化学仿真计算 |
3.3.1 仿真平台简介 |
3.3.2 BTEX的红外吸收谱线 |
3.3.3 分子产生的振动 |
3.4 本章小结 |
4 大气苯系物吸收谱线的特性分析 |
4.1 HITRAN数据库 |
4.2 NIST数据库 |
4.3 苯系物的谱线对比 |
4.3.1 HITRAN数据与NIST数据对比 |
4.3.2 NIST数据与计算化学结果对比 |
4.4 系统波长选择及优化 |
4.4.1 差分吸收激光雷达系统波长的选择原则 |
4.4.2 系统波长的选择 |
4.5 本章小结 |
5 IPDA激光雷达系统性能仿真 |
5.1 IPDA激光雷达浓度反演方法 |
5.2 IPDA激光雷达系统性能仿真 |
5.2.1 不同能见度条件 |
5.2.2 不同硬目标反射率 |
5.2.3 不同激光器功率 |
5.2.4 不同水汽浓度 |
5.3 可测量的最小浓度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AIRS和MODIS地表温度一致性评估及其时空变化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遥感地表温度产品一致性研究进展 |
1.2.2 地表温度时空变化机制研究进展 |
1.2.3 地表温度与站点气温关系研究进展 |
1.3 存在问题及研究内容 |
1.3.1 存在问题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框架图 |
第二章 数据、研究区及方法介绍 |
2.1 研究数据 |
2.1.1 地表温度 |
2.1.2 大气、地表条件及辅助数据 |
2.1.3 站点气温 |
2.2 数据处理 |
2.3 研究区概况 |
2.3.1 全球主要陆地 |
2.3.2 巴西为例 |
2.4 研究方法 |
2.4.1 AIRS与 MODIS地表温度一致性研究方法 |
2.4.2 地表温度时空变化机制研究方法 |
2.4.3 地表温度与日最大气温关系研究方法 |
第三章 基于AIRS和 MODIS地表温度产品一致性分析 |
3.1 AIRS和 MODIS地表温度一致性时空分析 |
3.2 不同地表和气候类型下的地表温度一致性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地表温度时空变化特征及与环境因素关系分析 |
4.1 地表温度趋势一致性时空分析 |
4.2 地表温度趋势与环境因素关系分析 |
4.3 讨论 |
4.3.1 地表温度趋势的讨论 |
4.3.2 地表温度时空变化与环境变量关系的讨论 |
第五章 遥感地表温度与站点日最高气温的时空关系分析 |
5.1 遥感地表温度数值与日最高气温测量值的关系分析 |
5.2 遥感地表温度和日最高气温测量值变化趋势一致性分析 |
5.3 极端干旱下遥感地表温度和日最高气温的标准化距平分析 |
5.4 讨论 |
5.4.1 遥感地表温度与气温数值关系的讨论 |
5.4.2 地表温度与最高气温变化趋势的讨论 |
5.4.3 极端干旱事件下地表温度与日最高气温标准化距平对比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特色与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南京市PM2.5空气污染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可能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PM_(2.5)来源与影响因素研究 |
1.2.2 PM_(2.5)时空分布研究 |
1.2.3 PM_(2.5)对人口暴露风险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二章 数据和方法 |
2.1 研究数据 |
2.1.1 空气污染数据 |
2.1.2 健康数据 |
2.1.3 气象数据 |
2.1.4 社会经济数据 |
2.1.5 人口数据 |
2.2 研究方法 |
2.2.1 基于机会约束的随机数据包络分析法 |
2.2.2 灰色关联分析 |
2.2.3 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 |
2.2.4 长短期记忆人工神经网络 |
第三章 PM_(2.5)污染时空分布与影响因素分析 |
3.1 全国2000-2018年PM_(2.5)时空分布特征 |
3.2 江苏省2000-2018年PM_(2.5)时空分布特征 |
3.3 江苏省PM_(2.5)污染影响因素分析 |
3.3.1 构建不同级别的投入与产出指标 |
3.3.2 基于不同级别指标的PM_(2.5)污染影响要素分析 |
3.3.3 二级投入指标对PM_(2.5)污染影响分析 |
3.3.4 二级投入指标对PM_(2.5)污染影响分析 |
3.4 南京市2000-2018年PM_(2.5)时空分布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南京市空气污染因子与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的关联性分析 |
4.1 南京市居民死亡数据特征分析 |
4.2 空气污染影响因子构建 |
4.3 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与六个空气污染影响因子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
4.4 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与更大时间尺度上PM_(2.5)年均浓度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南京市PM_(2.5)污染对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和滞后期的影响 |
5.1 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门诊数据特征分析 |
5.2 PM_(2.5)浓度升高对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和滞后期的影响 |
5.3 不同PM_(2.5)浓度对于不同人群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和滞后期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2021-2035 年南京市某医院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预估 |
6.1 基于LSTM模型的PM_(2.5)污染与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模拟分析 |
6.2 未来不同情景下呼吸系统门诊量的预估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7.1 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存在的不足 |
7.4 下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6)WRF-Chem模式中土壤NOx排放和气溶胶化学机制改进及其对空气质量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污染成因 |
1.2.2 污染物排放 |
1.2.3 气溶胶化学机制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模式介绍与数据方法 |
2.1 WRF-Chem模式 |
2.1.1 模式简介 |
2.1.2 动力框架和物理方案 |
2.1.3 化学方案 |
2.2 大气再分析资料 |
2.3 排放源 |
第三章 土壤NO_x排放方案的改进及其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模式设置和数据介绍 |
3.2.1 模式设置 |
3.2.2 观测数据 |
3.3 SNO_x参数化方案的改进和试验设计 |
3.3.1 SNO_x参数化方案的改进 |
3.3.2 试验设计 |
3.4 结果与讨论:加利福尼亚州 |
3.4.1 土壤NO_x排放的对比 |
3.4.2 对流层NO_2柱浓度的模拟评估 |
3.4.3 土壤NO_x脉冲的模拟评估 |
3.4.4 土壤NO_x排放对加州空气质量的影响 |
3.5 结果与讨论:中国东部地区 |
3.5.1 土壤NO_x排放的对比 |
3.5.2 对流层NO_2柱浓度的模拟评估 |
3.5.3 土壤NO_x排放对中国东部空气质量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气溶胶粒子表面非均相化学反应的添加 |
4.1 引言 |
4.2 模式设置和数据介绍 |
4.2.1 模式设置 |
4.2.2 观测数据 |
4.3 模式评估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南京地区大气污染物的模拟 |
4.4.2 敏感试验的设计及非均相反应机制的介绍 |
4.4.3 气相反应速率对SNA的影响 |
4.4.4 非均相反应对SNA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液相化学反应的不确定性及初步改进 |
5.1 引言 |
5.2 模式设置及数据介绍 |
5.2.1 模式设置 |
5.2.2 观测数据 |
5.3 模拟评估 |
5.3.1 气象场 |
5.3.2 化学场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南京地区污染物的模拟 |
5.4.2 云水含量的模拟评估 |
5.4.3 云水含量的校正方法及敏感性试验的设计 |
5.4.4 模式中云水含量的改进对气溶胶模拟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履历 |
个人简介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主持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参加的学术交流 |
主要获奖情况 |
致谢 |
(7)高光谱分辨率激光雷达关键技术及系统实验(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激光雷达大气气溶胶探测理论基础 |
1.2.1 大气光散射特性 |
1.2.2 米散射激光雷达结构与基本原理 |
1.2.3 拉曼激光雷达结构与基本原理 |
1.2.4 HSRL结构与基本原理 |
1.3 高光谱分辨率激光雷达的发展历史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HSRL技术的提出与发展 |
1.3.2 光谱鉴频器初始探索阶段 |
1.3.3 光谱鉴频器应用阶段 |
1.3.4 光谱鉴频器性能优化阶段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1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本文的创新点 |
2 高光谱分辨率激光雷达系统设计 |
2.1 高光谱分辨率激光雷达系统反演方法 |
2.2 高光谱分辨率激光雷达系统仿真 |
2.2.1 激光雷达系统响应匹配 |
2.2.2 激光雷达回波信号模拟 |
2.2.3 光谱鉴频器在可见光HSRL中的应用分析 |
2.2.4 光谱鉴频器在近红外光HSRL中的应用分析 |
2.2.5 定标参数稳定性讨论 |
2.3 高光谱分辨率激光雷达系统设计方案 |
2.3.1 整体结构设计 |
2.3.2 发射系统 |
2.3.3 接收系统 |
2.3.4 探测采集系统 |
2.4 本章小结 |
3 高光谱分辨率激光雷达鉴频技术研究 |
3.1 碘分子吸收池光谱鉴频器碘线选择技术 |
3.1.1 光谱鉴频特性 |
3.1.2 基于NSGA-Ⅱ多目标优化算法参数优化设计 |
3.1.3 灵敏度分析 |
3.2 气压调谐视场展宽迈克尔孙干涉仪光谱鉴频器技术 |
3.2.1 光谱鉴频特性 |
3.2.2 FWMI实际结构与气压调谐设计 |
3.2.3 FWMI稳定性评估 |
3.3 高光谱分辨率激光雷达光谱鉴频器定标与探测实验 |
3.3.1 基于碘分子吸收池的HSRL的定标实验 |
3.3.2 基于FWMI的HSRL定标实验 |
3.3.3 HSRL探测结果对比 |
3.4 本章小结 |
4 高光谱分辨率激光雷达定标校准技术研究 |
4.1 重叠因子定标 |
4.1.1 重叠因子基础理论 |
4.1.2 IGD定标方法 |
4.1.3 MC仿真验证 |
4.1.4 双视场HSRL系统实验验证 |
4.2 通道增益比定标 |
4.2.1 偏振通道增益比 |
4.2.2 分子通道增益比 |
4.2.3 瑞利拟合验证 |
4.3 其余反演所需参数的定标研究 |
4.3.1 触发延迟测试 |
4.3.2 探测采集系统动态范围测试 |
4.3.3 电路背景噪声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5 高光谱分辨率激光雷达仪器验证与气溶胶探测外场实验 |
5.1 高光谱分辨率激光雷达仪器校验 |
5.1.1 比对仪器与方法 |
5.1.2 与拉曼激光雷达和太阳光度计比对结果 |
5.1.3 与CALIOP、MPL和CRD AES比对结果 |
5.2 高光谱分辨率激光雷达气溶胶探测外场实验 |
5.2.1 外场实验说明 |
5.2.2 外场实验探测结果展示 |
5.3 大气气溶胶类型识别应用 |
5.3.1 气溶胶类型识别基础 |
5.3.2 城市气溶胶探测与分类 |
5.3.3 沙尘与海洋气溶胶探测与分类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总结 |
6.2 下一步的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8)雷电热效应的地基微波辐射计遥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雷电热效应的光谱法研究进展 |
1.2.2 人工引雷技术 |
1.2.3 地基微波辐射计的遥感应用现状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本文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论文章节简介 |
第二章 雷电热效应的微波遥感探测原理与模拟计算研究 |
2.1 微波热辐射 |
2.2 雷电热效应的微波辐射探测原理 |
2.2.1 闪电高温气柱模型 |
2.2.2 地基微波辐射计对雷电热效应的亮温响应理论分析 |
2.2.3 亮温响应量与波束宽度的关系 |
2.2.4 亮温响应量与积分时间的关系 |
2.3 Mono RTM辐射传输模式 |
2.3.1 Mono RTM理论基础 |
2.3.2 程序简介 |
2.4 雷电热效应的微波遥感观测模拟分析 |
2.4.1 天线仰角与观测频率对亮温响应量的影响 |
2.4.2 高温气柱倾斜对亮温响应量的影响 |
2.4.3 观测距离对亮温响应量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基微波辐射计探测雷电热效应的野外人工引雷观测实验与数据预处理研究 |
3.1 MWP967KV型地基微波辐射计 |
3.1.1 地基微波辐射计基本原理 |
3.1.2 地基微波辐射计性能 |
3.1.3 地基微波辐射计系统 |
3.2 广东野外雷电实验基地简介 |
3.2.1 雷电流测量设备 |
3.2.2 高温气柱位置的测量设备 |
3.3 2016 年“项目预研阶段”观测试验 |
3.3.1 地基微波辐射计的“引雷观测模式” |
3.3.2 2016 年“初步观测”带来的经验 |
3.4 2017-2019 年观测实践 |
3.4.1 2017-2019 年观测方案及亮温脉冲分析 |
3.4.2 2017-2019 年引雷观测数据概况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微波辐射计观测数据的雷电热效应特征分析 |
4.1 雷电流作用积分和电荷量的计算 |
4.2 亮温脉冲幅度的变化特征 |
4.3 雷电热效应的持续时间 |
4.3.1 估算方法 |
4.3.2 误差分析 |
4.4 闪电高温气柱的温度增量 |
4.5 局地风对观测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雷电热效应实验结果与独立来源数据的对比分析 |
5.1 微波亮温脉冲与放电强度参数 |
5.2 雷电热效应与雷电流的持续时间对比 |
5.3 热柱温度增量与雷电流作用积分的相关性 |
5.4 微波辐射计与闪电定位系统的探测效率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论文的创新点 |
6.3 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SnO2光催化降解苯系物的性能及开环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苯系物的概述 |
1.1.1 苯系物的来源和危害 |
1.1.2 苯系物的控制技术 |
1.2 光催化技术 |
1.2.1 光催化降解原理 |
1.2.2 光催化的效率影响因素 |
1.3 光催化降解苯系物的机理研究进展 |
1.3.1 光催化降解苯的机理研究进展 |
1.3.2 光催化降解甲苯的机理研究进展 |
1.3.3 光催化降解二甲苯的机理研究进展 |
1.3.4 光催化降解乙苯的机理研究进展 |
1.4 选题依据 |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仪器及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光催化剂的制备 |
2.3 光催化剂表征测试 |
2.4 光催化剂性能评价 |
2.5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
2.6 原位漫反射红外傅里叶变换光谱技术 |
第三章 苯、甲苯、邻二甲苯光催化分解过程中甲基数对开环势垒的非常规作用 |
3.1 引言 |
3.2 光催化剂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光催化剂的表征 |
3.3.2 光催化效率评价与ROS生成 |
3.3.3 反应物的吸附和活化 |
3.3.4 反应路径和中间产物 |
3.3.5 开环反应机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邻、间、对二甲苯光催化分解过程中甲基位置对开环能垒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光催化剂的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催化剂形貌表征 |
4.3.2 光催化效率和稳定性评价 |
4.3.3 反应物吸附与活化 |
4.3.4 光催化氧化反应路径 |
4.3.5 开环反应机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参与课题及获奖情况 |
(10)环境保护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1.2.1 环境税的产生 |
1.2.2 环境税的发展历程 |
1.2.3 环境税的效应研究 |
1.2.4 我国对大气污染治理的研究 |
1.2.5 我国环保税法的研究 |
1.2.6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可行性分析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可行性分析 |
1.5 创新点 |
第2章 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理论基础及作用机理 |
2.1 主要概念界定 |
2.1.1 大气污染规制 |
2.1.2 环保税 |
2.1.3 环保税法的效应 |
2.2 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理论基础 |
2.2.1 大气污染产生的经济学解释——基于公共物品理论 |
2.2.2 大气污染导致外部性问题——基于外部性理论 |
2.2.3 大气污染外部性问题的矫正——庇古税与科斯定理 |
2.2.4 庇古税规制大气污染的目的——基于社会成本理论 |
2.3 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作用机理 |
2.3.1 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减排效应的作用机理 |
2.3.2 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经济效应的作用机理 |
2.4 小结 |
第3章 我国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现状及问题 |
3.1 大气污染的现状及危害 |
3.1.1 全球大气污染的趋势和现状 |
3.1.2 我国大气污染的现状及成因 |
3.1.3 大气污染的危害 |
3.2 大气污染规制的现状 |
3.2.1 大气污染规制的国际现状 |
3.2.2 大气污染规制的中国现状 |
3.3 我国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现状及困境 |
3.3.1 我国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现状 |
3.3.2 我国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困境 |
3.4 小结 |
第4章 我国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环境效应研究 |
4.1 环保税法对PM_(2.5)的减排效应——基于地面站点监测数据 |
4.1.1 研究方法 |
4.1.2 基于地面站点监测数据的环保税法减排效应估计结果 |
4.1.3 基于地面站点监测数据的环保税法减排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4 结果与讨论 |
4.2 环保税法的PM_(2.5)减排效应—基于PM_(2.5)排放清单数据 |
4.2.1 研究方法 |
4.2.2 2018、2019 年省级工业类PM_(2.5)排放清单数据估计结果 |
4.2.3 基于PM_(2.5)排放清单数据的环保税法减排效应的估计结果 |
4.2.4 基于PM_(2.5)排放清单数据的环保税法减排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5 结果与讨论 |
4.3 环保税法对PM_(2.5)污染减排效应的空间溢出研究 |
4.3.1 环保税法减排效应的空间溢出指标构建 |
4.3.2 中国省区环保税法减排效应空间溢出结果 |
4.4 小结 |
第5章 我国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经济效应研究 |
5.1 环保税法对区域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影响效应 |
5.1.1 理论分析与假设 |
5.1.2 计量模型及变量说明 |
5.1.3 基准回归结果 |
5.1.4 稳健性检验 |
5.1.5 机制检验 |
5.1.6 结果与讨论 |
5.2 环保税法对企业迁移的影响效应 |
5.2.1 理论假设 |
5.2.2 实证过程 |
5.2.3 贝叶斯回归结果 |
5.2.4 安慰剂检验 |
5.2.5 机制检验 |
5.2.6 结果与讨论 |
5.3 小结 |
第6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1.1 环保税法环境效应的研究结果 |
6.1.2 环保税法经济效应的研究结果 |
6.2 对策建议 |
6.2.1 计税方法合理化设置 |
6.2.2 污染物排放量监测机制的完善建议 |
6.2.3 收益分配和使用机制的优化路径 |
6.2.4 环保税法与其他大气污染规制的配合机制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3.1 研究不足 |
6.3.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致谢 |
四、从第三届国际气溶胶会议看气溶胶科学的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时政要闻[J]. 李伟.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2021(11)
- [2]基于三维辐射传输模型的植被反射率模拟及其生物光学参数反演[D]. 甄治钧. 吉林大学, 2021(01)
- [3]大气苯系物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探测技术研究[D]. 石东东.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4]AIRS和MODIS地表温度一致性评估及其时空变化机制研究[D]. 刘桨.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5]南京市PM2.5空气污染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可能效应分析[D]. 周易.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6]WRF-Chem模式中土壤NOx排放和气溶胶化学机制改进及其对空气质量影响研究[D]. 沙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7]高光谱分辨率激光雷达关键技术及系统实验[D]. 沈雪. 浙江大学, 2021(01)
- [8]雷电热效应的地基微波辐射计遥感研究[D]. 姜苏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9]SnO2光催化降解苯系物的性能及开环机理研究[D]. 陈瑞敏.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8)
- [10]环境保护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效应研究[D]. 韩菲.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