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0”是如何来的(论文文献综述)
张庆亮[1](2009)在《我国网上购物中的信息不对称及其矫治》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网上购物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网上购物模式是对传统购物模式的创新和革命,在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上都较以往的商业模式实现了重大突破。网上购物,一方面它较之传统模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显着提高了市场效率,大大减少了交易成本;另一方面网上购物作为一新兴的产业,也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等诸多问题。网上购物虽然在我国蓬勃发展,但相应的监管制度尚未完全建立起来,由于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本文从网上购物的信息不对称角度出发,分析信息不对称对网上购物产生的影响及矫正措施,按以下五部分进行:第一部分网上购物的相关概念进行了描述。第二部分信息不对称和博弈论的相关理论阐释。第三部分分析了网上购物信息不对称的主要表现及其原因分析。第四部分用博弈论的相关理论分析网上购物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提出了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法。在结语部分本文指出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以后的研究提出一些建议。
王心喜[2](1996)在《“0”是如何来的》文中指出“0”是如何来的王心喜现在的数学家体系如果没有零,我们很难想象会出现怎样的情形。创造出“0”符号──这个形状简单,奥妙无穷的小圆圈的国家,难道不值得全人类永志不忘吗?那么,究竟是哪个国家最先发明和使用圆圈0表示数字的空位,即“零”号的呢?国外,194...
王子明[3](2013)在《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过程的逻辑 ——基于决策溪流分析框架的研究》文中认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实施是当代中国推动国家发展进步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决策过程不仅直接影响到决策的质量和效率,而且直接反映了当代中国政府决策的能力和水平。从理论上分析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过程,对理解和改进当代中国政府大型项目决策过程具有积极意义。决策是一系列的“选择一决定”行为和事件,决策过程更应关注的是决策作为一系列行动、一系列事件的正在发生或正在进行的状态。考虑到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过程具有系统性、层级性、长周期性、影响广泛性等特点,区别于政府日常的、临机的、突发性决策,因此,本文认为科恩等人提出的“垃圾桶”决策模型以及金登在此基础上提出的过程溪流理论既关注到决策主体的行为,又关注到与组织特性紧密相联的决策进程,因而提供了总体性考察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过程的理论启示。从总体性考察决策过程出发,尝试性地提出“决策溪流论”的理论构想,并作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过程的分析框架。以“决策溪流”一语指称决策过程中一系列行为和事件的发生及其变化,决策过程中存在三条溪流:议题溪流、政策溪流和政治溪流。基于此进行新的理论性拓展,既分析考察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过程的三条溪流本身,又考察决策溪流行进所依凭的更为宏观的时空条件,并从决策要素的角度定义并分析决策渠、决策溪流、决策动力,考察议题构建和决策时机。最后提出“执政部门主导的决策溪流分析框架”是理解当代中国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过程的概念性框架的结论性观点,并建议通过扩大决策渠的开放性以提高决策的公众接受度以改进决策过程。决策溪流的行进由特定的时空条件作为支持,本文把支持决策溪流存续的时空条件视作决策语境,即决策溪流的行进是由决策语境所塑造的。参照布罗代尔的历史时段理论,提出决策语境是由结构性力量、局势性力量和事件性力量共同构成的一个多层面的结构,每一层面对决策溪流的存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作为当代中国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语境的结构性力量和局势性力量的重要内容,分别重点考察了当代中国的政治~行政体系结构和现代化的时代主题。决策溪流行进在一条有限开放的决策渠之中,决策渠由有形构件和无形构件所构筑。决策渠由堤和坝构成,堤承担着束流与导流的功能,坝承担着阻滞与疏导的功能:决策渠的有限开放是通过决策渠各个层级的控制阀实现的。决策溪流行进到某个控制阀时,会积累自身的能量,形成决策势能,一旦某种因素作用于决策主体,迫使控制阀快速打开,势能就会转变为溪流继续行进的动能。一般情况是,各层级执政部门在决策渠中可能既履行着控制阀的功能,又发挥着决策坝的作用,而且决策信息一般需要通过执政部门才能被编码并纳入决策溪流。决策溪流的行进具体体现为决策主体的行为,即若干决策主体的“一组”行为。决策主体在决策溪流行进中承担的角色存在很大差别,诸如决策者、决策关键人、决策利益相关者表明了不同的角色功能。决策主体间的行为互动反映了决策主体间关系,包括有限博弈、民主协商、利益综合等,这些行为互动也体现了决策溪流的行进实质。因为进入决策渠的议题并不是纯粹的关于问题的讨论与酝酿,而是反映着讨论酝酿问题与讨论深化政策建议的一种结合。三条溪流可以辨识,但是它们也是相互转化的,议题溪流和政策溪流在某种情况下也可能转化为政治溪流的表达形式。三条溪流又是相互作用的,政治溪流的行进会促进或阻滞议题溪流、政策溪流的行进,同样,议题溪流和政策溪流的行进又可能“逼迫”政治溪流行进得更快些。因此,就议题进行的政治性评估、经济性评估和技术性评估,实际上可以理解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溪流行进的主要方式。决策溪流的行进需要推动力,推动力直接来源于决策主体。决策溪流能够通过决策渠诸多控制阀的关键在于决策时机带来的动力。决策时机是溪流的行进状态与决策主体主动作为的相互契合。每条溪流都有属于自己的“决策时机”在前进的方向上等待。决策时机的形成有赖于决策诱因,决策诱因激发决策主体的反应,这种反应导致决策势能快速地转化为决策动能,决策动能的表现形式既可能是决策溪流顺决策愿景方向行进,也可能逆决策愿景方向行进。如果是逆愿景方向行进,那么就可能出现决策中止的状态。如果决策中止后无法恢复,那么就可以确定为决策终止了,反之,则可确定这种中止状态为决策“冬眠”。本文研究的主要创新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选题的角度较为新颖,选取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案例进行决策过程理论分析,并且将例证分析与理论建构结合起来;二是理论分析框架具有创新性,在约翰· W ·金登的“过程溪流”理论的基础上,基于总体性分析视角,构建起决策溪流论的概念性框架,并讨论了决策语境、决策要素、决策渠、决策堤坝、决策势能、决策主体、决策关键人、决策利益相关者、议题、决策时机、决策诱因、决策中止、决策“冬眠”等概念;三是提出适用于理解当代中国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过程的“执政部门主导的决策溪流分析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将决策的公众接受度作为评判政府大型项目决策过程优劣的重要标尺,从而为改善政府大型项目决策过程提供政策建议方向。
王晓琛[4](2013)在《基于问题为中心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文中认为教学是指在一定教育目的规范下,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传播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它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体力,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活动。这不仅对学生的“学”有一定的要求,还对教师的“教”有更高的要求。人类的学习是在同其他人的交往中发生的,是通过语言中介作用自觉掌握人类历史经验的过程。最适合这个“语言中介”角色的就是“问题”。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也对教师提出了3点要求,精心创设物理情景、积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重视培养科学探究意识。由此可见问题情景、提出问题、问题探究的“基于问题为中心的物理课堂”的重要性。自从基于问题为中心的PBL教学思想正式引入我国,已经得到相当的重视。以物理学科为例,相关的问题教学研究都可查阅到很多的文献资料。但无论是理论性较强的学位论文研究,还是实践性较强的期刊文章研究,或侧重于文献研究,或侧重于实验研究,很少看到相关的课堂教学设计,或课堂模式设计。在高中实习期间,也发现这种教学思想已经被较多的一线物理教师所采用,但仅仅是将“问题”一定程度上的代替传统的“满堂灌”,而不是将“问题”作为整堂课的“中心”。这样的高中物理课堂并不能称为严格意义上的“基于问题为中心的高中物理课堂”。本论文对“基于问题为中心的高中物理课堂”做了以下研究工作:先从文献研究、理论研究入手,针对前人对于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模式设计方面的缺陷,提出有待解决的问题,并辅以相关的调查研究,以发现当前一线物理教师对于PBL的现状及需求,通过平时对实际高中物理课堂的观察,将其分为新授课、习题课、复习课、实验课、试卷讲评课这5种高中物理常见课型,进行“问题化”的分别完善,最终给出自己基于问题为中心的不同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和相对应的教学设计,希望对基于问题为中心的物理课堂实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孙自愿[5](2009)在《基于抑价和溢价的IPO初始收益与长期走势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资本市场IPO领域普遍存在两种“异象”——发行价格被明显低估带来的高初始收益率,以及随后的长期弱势表现,这些异象被理论和实务界称为“IPO之谜”。尽管很多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相关研究,发现中国IPO初始收益率连续多年创世界之最,甚至时至今日,IPO长期表现的强弱势之争尚相持不下。本文研究的对象正是着眼于新股从发行到上市首日,再到上市后3年期间,其价格的变化过程。拟回答以下几个关键问题:纵观一级发行市场中IPO发行制度的数次变革,IPO发行是否存在“价格低估”,其是否是导致IPO高初始收益的主要因素?二级市场中诸如投资者情绪等因素如何导致首日股价高涨,进而造成IPO首日高溢价?中国A股市场IPO长期弱势是否存在,其是否是IPO高初始收益的反向运动,如何对其加以解释?首先,本文通过国内外研究综述,阐述了各国IPO实践历程和IPO首日和长期价格行为的研究成果,并确定了研究方向和内容:论文重心在于从一级市场抑价和二级市场溢价两个环节来分解中国的IPO首日高收益问题,系统阐述A股高初始收益率是一级市场抑价和二级市场溢价的混合体,并通过首日溢价之后随着价格的回落所引发的IPO长期显着弱势,验证溢价现象的存在。其次,基于制度变迁的视角论述了一级市场IPO抑价问题。首先从理论上归纳总结了发售机制、审批制度、定价制度的变迁,对IPO抑价的影响。接着以1996年至2006年间的A股1098家IPO公司为样本,通过子样本的划分和收益测度方法的选择,对一级市场抑价率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如果发行中存在市盈率管制,致使发行价人为压制,将产生一级市场的高抑价率,但一级市场抑价随着新股发行制度的市场化进程而显着降低。随之加入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管制和股权分置因素对IPO一级市场抑价率进行单变量分析和多元回归,发现政府管制造成一级市场发行价格确定的低效性,“股权分置”扭曲了正常的市场利益机制,割裂了一、二级市场的套利行为,进而导致更高的一级市场IPO抑价率。再次,从行为金融学视角分析了二级市场IPO溢价问题。在考虑A股二级市场卖空限制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数理模型演绎了溢价现象的形成机理。实证部分通过因子分析等方法构造了包括市场情绪指标、封闭式基金折价率、市值账面比等在内的更为完备的投资者情绪指标体系,并创造性地以上市首日剩余换手率来衡量投资者之间的意见分歧程度(异质信念),构建了二级市场IPO溢价率模型。实证研究发现,投资者情绪和异质信念因素可以更好地诠释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存在的首日高溢价现象,进而对整体IPO初始收益率和初始超额收益率存在显着影响,但异质信念因素对一级市场抑价率没有显着影响。换言之,数理推导和实证检验都论证了股票二级市场中存在的严格卖空限制和狂热的噪声交易者是造成二级市场高溢价的重要原因。最后,为了进一步完整地考察IPO首日高溢价的后市表现,第7章选用中国A股市场985支IPO股票数据作为样本,研究其上市后三年内的市场表现。利用累积异常收益率法(CAR)、购买并持有异常收益率法(BHAR)和CAPM模型衡量IPO股票的长期走势。三种方法一致表明,样本考察期间中国A股IPO的长期收益表现弱于市场指数的表现,存在长期显着弱势的特征,且呈现出对首日溢价的反转态势。通过进一步引入分解后的收益波动率作为衡量异质信念的指标,发现异质信念与长期弱势存在相关性。本文主要贡献在于结合A股市场“发行制度变迁”、“卖空限制”、“狂热投资者情绪”以及“异质信念”等因素,对A股IPO的一级市场抑价、二级市场溢价以及长期表现弱势进行系统研究,发现了造成中国新股高初始收益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二级市场中的“价格高估”,而不是一级市场的“价格低估”,这与成熟市场的IPO价值低估现象具有本质区别。
张方文[6](2013)在《试论布莱克本的道德准实在论》文中研究指明布莱克本的道德准实在论在西方元伦理学界有着重要的地位,一方面,它继承了元伦理学非认知主义中情感主义的研究理路,但为了避免情感主义难以解释道德陈述的“适真性”(truth-aptness)的问题,它试图吸收道德实在论的某些思想;另一方面,它又不想像实在论者那样预设一个形而上的实体以解释人们何以对道德判断的真假有着如此坚定的信念。为此,布莱克本利用了随附性论证,以证明其准实在论思想。布莱克本想要证明道德属性的投射具有某种合理性,却不需要某种形而上学的假设。按照他的看法,虽然道德谓词事实上并没有指称任何实在的属性,不过它们所投射的属性依然具有某种实在性,因此人们在使用道德陈述的时候,依然可以合法地在具有真假的意义上使用道德陈述。准实在论的基本观点包含两点:第一,伦理话语并不表达命题,即它们并非是对某种外部世界的断言。第二,伦理话语将我们的情感态度投射到对象上,仿佛对象真的具有我们所投射的属性,这种投射现象可以是合理的。布莱克本的准实在论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有:“弗雷格-吉奇问题”(Frege-Geach Problem)、逻辑不相容问题(logically incompatible)、因果解释力问题、意识独立性(mind-independence)与“道德真理”(moral truth)问题,以及来自最低限度理论(minimalism)的威胁。笔者认为布莱克本的道德准实在论试图调和元伦理学情感主义和实在论之间的矛盾,希望站在情感主义的立场上,完成道德实在论所能完成的目标——解释具有真值的道德判断如何可能,从而推动了西方元伦理学的发展。但他又不得不面临如何解释他的道德准实在论究竟和道德实在论有何区别的问题。研究布莱克本的道德准实在论不仅可以促进我们了解当代英美元伦理学的发展概况,而且对于国内伦理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对于认识道德要求的重要性和客观性,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然而,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寥寥无几,只有极少着作有所介绍,相关研究的论文几乎屈指可数。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略微弥补国内这方面研究的不足。
黄光清[7](2005)在《高等数学中数学思维培养的教学对策与设计》文中研究指明数学思维教育是21世纪数学教育的核心,数学是与思维联系紧密的科学,是思维的科学。数学教育在培养人类思维活动中担任重要的角色。数学教育不仅传授数学实践知识、技能和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本文结合教学实践研究阐述了数学思维的内涵;高等数学中几种重要数学思维;高等数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教学原则、教学对策及教学设计。
李恬恬[8](2020)在《服务设计视角下小学创意课程系统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十年来,服务已经渗透到几乎所有经济及社会领域之中。随着对服务设计相关理论、工具等的深入研究,服务设计已经越来越成为一个有效的方法研究与解决现实问题的工具。本课题选择了江南大学设计学院与无锡大桥实验学校合作开展的小学创意课程项目(CECPS)为研究对象,以服务设计为研究视角,运用服务设计解构的分析方法剖析现有小学创意课程中服务设计要素的状态,再通过服务设计建构的方法为小学创意课程项目建立具有指导性意义的设计策略,构建小学创意课程服务系统。本文采取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路径,结合服务设计中的基本研究工具、分析工具和深度引导工具对研究成果进行可视化说明。研究过程中,首先分析本课题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及重要成果,确定研究使用的方法与基本步骤,为后续具体研究的展开进行铺垫;其次以服务设计的方法对本课题的研究对象CECPS项目进行现状分析,着重分析项目中的利益相关者、服务接触点和服务流程,在精细的研究中洞察出可能的机会点;伴随机会点的提出总结提炼构建小学创意课程服务系统的设计策略,并以此为指导进行系统构建和相关评估,形成一套真实有效的服务系统。通过以上的文献分析与实践研究,笔者总结了相关的设计策略及原则,并以此构建了较为完整的小学创意课程服务系统。通过实践验证,该系统有效的提高了CECPS项目的沟通效率,完善了原有服务中缺失的利益相关者,改变了服务中以单一视角看待人的身份角色的状态,为服务中的不同利益相关者提供了支撑的方法和工具。从后期用户满意度评价与反馈的结果来看,构建出的小学创意课程服务系统基本能够满足相关人群需求。本研究输出的服务设计策略除了为小学创意课程项目提供了指导外,也可对其他教育领域的服务设计优化提供相关的建议,总结其相似性与差异性,同时也为服务设计的研究拓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马军[9](2012)在《项目管理在企业中的研究与实践》文中认为在国内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下,A公司也因为本企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市场竞争需要,加上之前企业内部没有相关的项目管理团队以及相应的部门之间工作流程,受到越来越多实践的挑战,迫使企业不得不转变原有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其中项目管理作为一种有效的方式,随着其理念和方法在长期性组织中的广泛应用,形成了项目化的企业管理模式,并在联系企业的发展战略、项目与作业,管理众多项目及控制成本、提高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提升企业整体管理能力,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上越来越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本论文从项目及项目管理的理论框架入手,以架构本企业内部包括总代分销体系的项目管理团队以及流程,后来包括利用架构的项目管理体系,而试点实施在行业内的全球最大项目某国有银行实施项目化管理为案例来分析该项目管理组织结构模型。文章主要基于以下儿点考虑:首先是明确研究的基础,一切都从研究企业的项目管理需求分析来入手,以及分析企业现在的业务模式与问题开始。其次,通过清楚的描述A公司实施项目管理的意义、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架构本企业项目管理团队以及流程的基本理论模型,并最终通过在本企业与总代分销体系的团队架构付诸实践并不断完善。最后,本文在尝试解决A公司项目管理基本问题的基础上,以行业内最大规模的某国有银行的项目为例,以实践验证了A公司架构项目管理团队与流程,实施项目管理的重要意义,并在实施中不断丰富流程以及完善管理措施,最终积累了成功经验。
刘洋[10](2014)在《Web2.0背景下的电子治理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政务所依托的技术在更新换代,电子政务的内涵也在不断的丰富,由最初的办公自动化,到后来的政府上网与政府信息化,后来又将治理的概念引入电子政务,发展成为电子治理理论,由最初的政府单向公告式的传递信息,到民众与政府双向互动,更加强调公民参与。然而,理论上研究有不少,但现实中政府与民众直接一直都有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一直以来,民众都很难参与到政府管理、决策中来。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Web2.0概念的提出,使得这个问题似乎看到了些许转机。Web2.0工具嵌入政府网站或者专门搭建Web2.0平台,对于公众有效参与政府的决策活动、政府及时回应民众诉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五个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研究的研究目的与意义,对有关Web2.0技术的产生应用状况、Web2.0概念在政府管理方面以及电子治理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并对本文运用的研究方法进行简要说明。第二部分主要对Web2.0与电子治理相关的理论进行了介绍。对Web2.0概念的界定,Web2.0与电子治理的关系问题以及Web2.0运作的相关理论进行说明。第三部分主要介绍国外Web2.0在电子治理中的实际应用情况,主要选取美国白宫网站、韩国政府门户网站、韩国电子请愿平台、新加坡REACH计划为例。第四部分主要介绍国内Web2.0在政府中的应用情况。主要从政府网站中运用Web2.0工具与政务微博微信的应用情况。第五部分主要从Web2.0应用方面,对国外网站中的优秀部分进行总结,并提出国内在这方面的不足,并提出未来Web2.0在电子治理的运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二、“0”是如何来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0”是如何来的(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网上购物中的信息不对称及其矫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1 绪论 |
1.1 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1 电子商务 |
1.2.2 网上购物 |
1.2.3 我国网上购物的发展及特点 |
1.3 研究的现状和意义 |
1.4 研究的框架 |
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1 信息不对称相关理论 |
2.2 博弈论 |
3 网上购物的信息不对称 |
3.1 网上购物的优势与风险 |
3.2 网上购物事前信息不对称与“柠檬效应” |
3.3 网上购物的事后不对称与道德风险 |
4 网上购物信息不对称的矫治 |
4.1 网上购物信息不对称体现的博弈分析 |
4.1.1 网上购物信息不对称体现的博弈因素 |
4.1.2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分析 |
4.1.3 网上购物不完美信息不对称 |
4.2 网上购物的信号模型 |
4.3 网上购物监管信誉模型 |
4.4 网上购物信息不对称的矫治 |
4.4.1 网上购物事前信息不对称的矫治 |
4.4.2 网上购物事后信息不对称的矫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3)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过程的逻辑 ——基于决策溪流分析框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 研究的背景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定位 |
1.3 核心概念 |
2 研究文献综述 |
2.1 关于决策过程的一般性研究 |
2.2 关于政府过程的研究 |
2.3 关于当代中国重大建设项目决策的研究 |
2.4 综合评价 |
3 研究方案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3.3 研究方法 |
3.4 研究案例选择 |
3.5 研究的主要创新 |
第二章 决策溪流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过程分析的新框架 |
1 四种理论资源 |
1.1 着眼于决策主体行为的理论 |
1.2 关注决策主体与决策环境之间关系的理论 |
1.3 着眼于决策“过程”性特征的理论 |
1.4 立足于决策系统组织特性的理论 |
2 “过程溪流论”的启示 |
2.1 “过程溪流论”概述 |
2.2 “过程溪流论”的优点 |
2.3 “过程溪流论”的借鉴意义 |
3 决策溪流论: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
3.1 理论构想的思考基点 |
3.2 决策溪流论的理论构想 |
3.3 决策溪流论与过程溪流论的区别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决策溪流的行进背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决策语境 |
1 决策语境的涵义及其构成 |
1.1 语境与决策语境 |
1.2 决策语境的构成 |
1.3 决策语境三个层面之间的关系 |
2 结构性力量分析:当代中国的政治~行政体系 |
2.1 政治~行政权力结构 |
2.2 制度:规则与规范 |
2.3 重点建设项目决策的程序性规定:一般过程 |
3 局势性力量分析:当代中国的时代主题 |
3.1 当代中国的现代化 |
3.2 发展与经济发展 |
3.3 “五年计划”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决策溪流的构建单元: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决策要素 |
1 决策要素概述 |
1.1 已有的关于决策要素的观点及分类 |
1.2 本文对决策要素的界定 |
1.3 决策溪流视角下的决策要素类型 |
2 决策渠 |
2.1 决策堤坝 |
2.2 决策堤坝的构成 |
2.3 决策堤坝的功能 |
3 决策溪流 |
3.1 溪流与决策溪流 |
3.2 决策溪流的构成 |
3.3 决策溪流的行进 |
4 决策动力 |
4.1 决策动力的构成因素 |
4.2 决策势能 |
4.3 决策势能与决策动力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决策溪流中的行动角色: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决策主体 |
1 决策主体的概念与辨析 |
1.1 决策主体的概念 |
1.2 决策者 |
1.3 决策主体辨析 |
2 决策关键人 |
2.1 决策关键人的涵义 |
2.2 决策关键人的角色定位 |
2.3 决策关键人的功能 |
3 决策利益相关者 |
3.1 决策利益相关者的涵义 |
3.2 决策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定位 |
3.3 决策利益相关者的功能 |
4 决策主体间关系 |
4.1 决策主体间的有限博弈 |
4.2 决策主体间的民主协商 |
4.3 利益综合:竞争均衡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决策溪流的行进方式: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议题构建 |
1 议题的范畴构建 |
1.1 政策问题与议题 |
1.2 议题与政策议程 |
1.3 议题构建 |
2 议题的政治性构建 |
2.1 经济社会发展与项目建设必要性 |
2.2 官员压力与政府回应 |
2.3 议题的政治性评估 |
3 议题的经济性构建 |
3.1 成本与收益 |
3.2 成本收益分析的应用及其缺陷 |
3.3 议题的经济性评估 |
4 议题的技术性构建 |
4.1 决策中议题的技术性 |
4.2 议题的技术性与技术专家 |
4.3 议题的技术性评估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决策溪流行进的关键节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决策时机 |
1 决策时机的形成 |
1.1 决策时机的概念 |
1.2 决策时机的形成 |
1.3 决策时机与决策窗口 |
2 决策诱因与决策事件 |
2.1 决策诱因的概念 |
2.2 决策诱因的类型 |
2.3 决策事件 |
3 触发机制 |
3.1 触发机制的概念 |
3.2 触发机制与决策时机 |
3.3 决策中断 |
3.4 决策“冬眠”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前瞻 |
1 执政部门主导的决策溪流分析框架及其适用性 |
2 决策渠的开放性与决策的公众接受度 |
3 非支持联盟与决策的公众接受度 |
4 研究的局限性及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基于问题为中心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课题的提出 |
1.1 国内外基于问题为中心的研究综述 |
1.1.1 国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综述 |
1.1.2 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综述 |
1.1.3 相关文献综述 |
1.2 相关理论综述 |
1.2.1 相关的概念界定 |
1.2.2 理论基础 |
1.3 当前中学物理“基于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1 问题因问而问 |
1.3.2 问题脱离学生实际 |
1.3.3 问题的参与者单一 |
1.3.4 问题重结果轻过程 |
1.3.5 问题变成解决习题 |
1.4 课题提出的必要性 |
1.4.1 两种教学方式的比较 |
1.4.2 社会发展的需要 |
1.4.3 新课程改革的需求 |
1.4.4 学生个体的可持续发展 |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与创新之处 |
1.5.1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 |
1.5.2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2 基于问题为中心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调查 |
2.1 调查设计 |
2.1.1 调查目标的确立 |
2.1.2 调查对象的选取 |
2.1.3 问题的设计 |
2.2 调查的实施 |
2.3 调查结果分析 |
2.3.1 对于本课题的了解概况 |
2.3.2 教师的教学习惯情况 |
2.3.3 学生对于课堂提问的反应情况 |
2.3.4 物理课堂的五种类型情况 |
2.3.5 开放性题目 |
2.3.6 补充说明 |
2.4 总结 |
2.5 问卷调查中的缺陷 |
2.5.1 任教年级不平均 |
2.5.2 课题展开在前,问卷调查在后 |
2.5.3 问卷设计较长,被试者答题不够认真 |
2.5.4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不确定 |
3 基于问题为中心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 |
3.1 基于问题为中心的新授课 |
3.1.1 高中物理概念、规律的教学 |
3.1.2 基于问题为中心的新授课教学设计 |
3.1.3 教学实践 |
3.1.4 教学反思 |
3.2 基于问题为中心的习题课 |
3.2.1 “问题串”的模式设计及案例 |
3.2.2 “问题串”的教学功能分析 |
3.2.3 “问题串”的设计体会 |
3.3 基于问题为中心的复习课 |
3.3.1 同课异构,常规复习课模式的分析 |
3.3.2 问题为主线的单元复习课设计——异构重组 |
3.3.3 设计体会 |
3.4 基于问题为中心的实验课 |
3.4.1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缺陷 |
3.4.2 基于问题为中心的高中物理实验课教学设计 |
3.4.3 基于问题为中心的高中物理实验课案例分析 |
3.5 基于问题为中心的试卷讲评课 |
3.5.1 基于问题为中心的试卷讲评课设计 |
3.5.2 基于问题为中心的试卷讲评课案例分析 |
4 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基于问题为中心的高中物理课堂”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概念课教学设计案例:圆周运动 |
附录三 规律课教学设计案例: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
附录四 高中物理教材中的实验统计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基于抑价和溢价的IPO初始收益与长期走势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背景 |
1.2.1 现实背景 |
1.2.2 理论背景 |
1.3 研究方法 |
1.3.1 理论分析方法 |
1.3.2 实证分析方法 |
1.3.3 制度分析方法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1.4.1 研究切入点 |
1.4.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3 技术路线 |
1.4.4 章节安排 |
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2.1 基本概念 |
2.1.1 IPO初始收益率的分解 |
2.1.2 IPO发行各方关系人 |
2.1.3 发行制度的变迁 |
2.1.4 投资行为理性和非理性的界定 |
2.2 IPO初始及长期收益现象的国际比较 |
2.2.1 IPO 初始收益率大小的国际比较研究 |
2.2.2 IPO长期收益弱势现象的国际比较研究 |
2.3 国外IPO初始收益理论研究现状综述 |
2.3.1 IPO初始收益率的一级市场解释——理性解释 |
2.3.2 基于IPO溢价的二级市场解释——不完全理性解释 |
2.4 国外IPO长期弱势现象研究综述 |
2.4.1 IPO长期收益弱势的争议 |
2.4.2 IPO长期收益弱势的解释 |
2.4.3 国外IPO“热销市场”研究综述 |
2.5 中国 A 股市场 IPO价格行为问题的研究综述 |
2.5.1 中国A股IPO初始收益的研究综述 |
2.5.2 中国A股IPO热销市场及长期弱势的研究综述 |
2.6 国内外研究评价 |
2.6.1 国外研究总结 |
2.6.2 国内研究总结 |
2.6.3 IPO价格行为模型的四种设想 |
2.7 本章总结 |
3 一级市场抑价行为的理论分析——发行制度视角 |
3.1 世界主要IPO定价发售制度解析 |
3.1.1 固定价格发行机制 |
3.1.2 竞价发行机制 |
3.1.3 累计投标发行机制 |
3.1.4 混合定价机制 |
3.2 中国IPO发行配售制度的变迁 |
3.2.1 网下发行方式 |
3.2.2 上网发行方式 |
3.2.3 对法人配售和上网发行相结合方式(上网询价方式) |
3.2.4 市值配售 |
3.2.5 询价机制 |
3.2.6 发行方式变迁对一级市场抑价率的影响 |
3.3 中国IPO发行监管制度安排的变革 |
3.3.1 以额度管理为核心的审批制 |
3.3.2 以通道制为基础的核准制 |
3.3.3 保荐人制 |
3.4 中国IPO发行定价机制的变迁 |
3.4.1 行政定价阶段(1992 年-1999 年) |
3.4.2 逐步向市场化过渡的定价阶段(1999 年至今) |
3.4.3 发行定价制度变迁对一级市场抑价率的影响 |
3.5 中国A股市场IPO发行制度的缺陷分析 |
3.5.1 发行价与内在价值的背离 |
3.5.2 IPO制度安排立足点的偏差 |
3.5.3 IPO申购与定价制度的偏差 |
3.5.4 股权分置因素的困扰 |
3.6 本章总结 |
4 中国A股一级市场IPO抑价行为的实证研究 |
4.1 研究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
4.1.1 研究样本选择 |
4.1.2 数据来源及计量技术 |
4.2 指标定义 |
4.2.1 平均初始收益率 |
4.2.2 调整后的IPO一级市场抑价率 |
4.3 A 股市场 IPO 发行总体情况统计性描述(1996-2006) |
4.3.1 年度分布特征 |
4.3.2 IPO 公司的行业分布 |
4.4 中国A股IPO初始收益率描述性统计 |
4.4.1 总样本特征 |
4.4.2 行业间的初始收益及超额收益统计描述 |
4.4.3 各阶段的描述性统计 |
4.4.4 不同发行方式的比较 |
4.4.5 年度收益率特征 |
4.5 发行市盈率与上市首日市盈率对抑价率的重新解读 |
4.6 假说的提出 |
4.6.1 发行管制与IPO抑价 |
4.6.2 发行人和承销商特质与IPO抑价 |
4.6.3 股权分置与IPO抑价 |
4.7 实证研究结果 |
4.7.1 统计性描述 |
4.7.2 单变量分析 |
4.7.3 回归结果分析 |
4.8 本章总结 |
5 噪声交易、投资者情绪、异质信念与IPO溢价的形成机理 |
5.1 行为金融理论基础——基于投资者偏好与信念的研究 |
5.1.1 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历程 |
5.1.2 行为金融学的研究层次 |
5.1.3 行为金融学的核心法则 |
5.2 噪声交易与IPO溢价 |
5.2.1 噪声相关概念的引入 |
5.2.2 噪声交易理论 |
5.2.3 中国噪声交易者的表现及特征 |
5.2.4 噪声交易理论对IPO溢价行为的初步解释 |
5.3 投资者情绪对IPO溢价的分解 |
5.3.1 噪声交易者与投资者情绪 |
5.3.2 现有的投资者情绪与IPO定价模型 |
5.3.4 中国A股市场投资者情绪的特征 |
5.3.5 基于投资者情绪的噪声交易者模型的基本设定 |
5.4 卖空限制、异质信念与IPO溢价 |
5.4.1 异质信念的形成机理 |
5.4.2 异质信念与资产价格和未来收益关系的主要假说 |
5.4.3 异质信念溢价原理 |
5.4.4 卖空限制与异质信念模型 |
5.5 本章总结 |
6 中国A股市场IPO溢价行为的实证研究 |
6.1 数据来源及变量筛选 |
6.1.1 数据来源 |
6.1.2 变量定义及选取 |
6.2 投资者情绪指标的测度 |
6.2.1 投资者情绪测度指标概述 |
6.2.2 市场情绪指标的选取 |
6.2.3 公司特质指标的选取 |
6.3 异质信念与IPO溢价行为 |
6.3.1 异质信念指标的选取 |
6.3.2 首日换手率与IPO初始收益的内生性分析 |
6.3.3 剩余换手率指标的计算 |
6.4 投资者情绪、异质信念与IPO抑价及溢价的实证检验 |
6.5 本章总结 |
7 中国A股市场IPO长期表现弱势的实证研究 |
7.1 IPO长期弱势仍是IPO研究的范畴 |
7.2 中国IPO长期弱势表现的实证分析 |
7.2.1 样本的选取 |
7.2.2 累积异常收益率法(CAR) |
7.2.3 购买并持有异常收益率法(BHAR) |
7.2.4 资本资产(CAPM)模型 |
7.3 对中国IPO长期表现弱势的解释 |
7.3.1 有效市场理论对长期弱势的诠释 |
7.3.2 行为金融理论对长期弱势的诠释 |
7.3.3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
7.3.4 异质信念指标的构建 |
7.3.5 异质信念解释IPO长期弱势模型 |
7.4 本章总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创新之处 |
8.3 对策与建议 |
8.4 本文的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试论布莱克本的道德准实在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第一章 道德准实在论产生的思想背景 |
第一节 元伦理学的开端 |
第二节 情感主义的足迹 |
第三节 情感主义的挫折 |
第四节 当代元伦理学的图景 |
第二章 布莱克本的道德准实在论 |
第一节 投射主义 |
第二节 道德准实在论的基本思想 |
第三节 支持道德准实在论的论证 |
一、准实在论避免了实在论的形而上学和认识论上的困境 |
二、“道德的随附性论证”(supervenince) |
三、准实在论保留了情感主义的优点 |
第三章 准实在论如何解决“弗雷格-吉奇问题” |
第一节 什么是“弗雷格-吉奇问题” |
第二节 布莱克本如何解决“弗雷格-吉奇”问题 |
第四章 道德准实在论遇到的困境以及布莱克本的回应 |
第一节 逻辑不相容问题(logically incompatible)和因果解释力问题 |
第二节 意识独立性(mind-independence)与“道德真理”(moral truth) |
第三节 最低限度理论的威胁(minimalism)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高等数学中数学思维培养的教学对策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数学思维概述 |
1.1 思维 |
1.2 数学思维 |
1.3 数学思维的特性和品质 |
1.3.1 数学思维的特性 |
1.3.2 数学思维的品质 |
1.4 数学思维的教育功能 |
第二章 高等数学中几种重要的数学思维 |
2.1 归纳思维 |
2.2 类比思维 |
2.3 发散思维 |
2.4 逆向思维 |
2.5 猜想思维 |
第三章 高等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原则 |
3.1 渗透性原则 |
3.2 反复性原则 |
3.3 系统性原则 |
3.4 确定性原则 |
第四章 高等数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对策 |
4.1 激发学习积极性是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前提 |
4.2 积极倡导发现教学是培养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
4.3 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是发展数学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
4.4 养成质疑反思习惯是发展数学创造性思维的起点 |
4.5 积极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合理猜想 |
4.6 加强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
第五章 高等数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教学设计 |
5.1 教学设计的原则 |
5.2 几类课型的教学设计 |
5.2.1 高等数学中讲授新概念课的教学设计 |
5.2.2 高等数学中讲授定理课的教学设计 |
5.2.3 高等数学中习题指导课的教学设计 |
5.3 课堂教学实例讲评 |
(1) 新概念课教案示例 |
(2) 讲授定理课教案示例 |
(3) 习题指导课教案示例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8)服务设计视角下小学创意课程系统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相关概念 |
1.1.1 服务设计 |
1.1.2 服务设计系统 |
1.1.3 创意教育 |
1.1.4 小学创意课程 |
1.2 研究的背景 |
1.2.1 该课题的研究缘起 |
1.2.2 服务设计成为解决现实问题的新思路与新工具 |
1.2.3 现有教育模式的不足为服务设计的介入提供了设计机会 |
1.2.4 创意素养培养是教育的新热点 |
1.2.5 小结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4.1 服务设计领域的研究现状 |
1.4.2 服务设计介入公共服务领域的研究现状 |
1.4.3 服务设计介入教育领域的研究现状 |
1.4.4 小学创意课程领域的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思路 |
1.6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
2.1 服务设计概述 |
2.1.1 服务设计概念 |
2.1.2 服务设计研究方法和工具 |
2.1.3 服务设计的原则和研究要素 |
2.1.4 服务设计的利益相关者、接触点和服务流程 |
2.1.5 服务设计的相关案例应用 |
2.2 服务设计视角下的创意教育概述 |
2.2.1 教育的一般概念 |
2.2.2 设计驱动下的教育 |
2.3 小学创意课程项目(CECPS)概述 |
2.3.1 创意教育的概念与定义 |
2.3.2 CECPS项目简介及教育理念 |
2.3.3 CECPS项目发展现状 |
第三章 小学创意课程中服务要素分析与研究 |
3.1 小学创意课程(CECPS)前期利益相关者研究 |
3.1.1 CECPS利益相关者分析 |
3.1.2 利益相关者角色之间的关系 |
3.1.3 利益相关者研究小结 |
3.2 小学创意课程(CECPS)接触点的研究 |
3.2.1 物理接触点研究 |
3.2.2 环境接触点研究 |
3.2.3 数字触点研究 |
3.2.4 人际触点研究 |
3.2.5 接触点小结 |
3.3 小学创意课程(CECPS)服务流程的研究 |
3.3.1 CECPS项目服务流程研究 |
3.3.2 CECPS项目服务流程小结 |
3.3.3 创意课程教学实践环节服务流程研究 |
3.3.4 创意课程教学实践环节服务流程小结 |
第四章 面向小学创意课程的服务设计机会及策略 |
4.1 设计机会点的分析与总结 |
4.1.1 关于利益相关者的设计机会点 |
4.1.2 关于服务接触点设计机会点 |
4.1.3 关于服务流程的设计机会点 |
4.2 设计原则 |
4.2.1 同理心原则 |
4.2.2 共创性原则 |
4.2.3 系统性原则 |
4.2.4 可持续性原则 |
4.3 确定设计策略 |
4.3.1 构建完整的服务流程 |
4.3.2 建立可持续的服务支持 |
4.3.3 建立有效的沟通合作机制 |
4.3.4 建立长期影响的服务效果 |
第五章 小学创意课程服务系统的构建与优化 |
5.1 服务系统的定位 |
5.1.1 用户定位 |
5.1.2 教育功能定位 |
5.1.3 服务设计定位 |
5.2 服务系统的构建 |
5.2.1 服务蓝图 |
5.2.2 服务流程 |
5.2.3 服务规划 |
5.3 评价系统与反馈 |
5.3.1 评价系统框架 |
5.3.2 评价系统示例 |
5.4 满意度总结 |
5.4.1 针对学生的调研总结 |
5.4.2 针对家长的问卷和访谈调研总结 |
5.4.3 针对教师的访谈调研总结 |
5.4.4 小学创意课程服务系统满意度总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6.2.1 不足和局限 |
6.2.2 后续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图片来源 |
附录2:针对学生的调研问卷 |
附录3:针对家长的问卷和访谈提纲 |
附录4:针对教师的访谈提纲 |
附录5:作者在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9)项目管理在企业中的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本课题研究背景 |
1.1.2 企业项目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1.1.3 企业项目管理常见问题 |
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1 对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
1.2.2 有利于企业经营管理改善 |
1.2.3 支撑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
第二章 课题研究的方法 |
2.1 文献法 |
2.1.1 文献法的作用 |
2.1.2 文献法-特点 |
2.2 案例法 |
2.2.1 案例研究法的起源 |
2.2.2 案例研究法的内容 |
2.3 项目管理的方法 |
2.3.1 阶段化管理 |
2.3.2 量化管理 |
2.3.3 优化管理 |
第三章 A公司及项目管理概况 |
3.1 A公司概况 |
3.1.1 公司介绍 |
3.1.2 现有业务情况 |
3.1.3 业务拓展模式 |
3.2 现有项目管理概况以及问题 |
3.2.1 现有项目管理概况 |
3.2.2 日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四章 完善A公司项目管理的对策 |
4.1 项目管理需求分析 |
4.2 项目管理团队建立 |
4.3 项目管理流程制订 |
4.3.1 企业项目管理流程制订 |
4.3.2 项目级别定义 |
4.3.3 项目管理流程职责分工 |
4.3.4 项目管理沟通制度的确定 |
4.4 项目管理体系的构建 |
4.4.1 项目启动阶段 |
4.4.2 项目计划阶段 |
4.4.3 项目实施阶段 |
4.4.4 项目控制阶段 |
4.4.5 项目收尾阶段 |
第五章 项目管理实践 |
5.1. 案例背景与情况 |
5.1.1 项目名称与介绍 |
5.1.2 项目需求与背景情况 |
5.1.3 项目目标 |
5.2 客户项目需求分析 |
5.2.1 现有视频会议系统面临的新挑战 |
5.2.2 视频会议系统扩容的总体要求 |
5.3 项目总体目标 |
5.3.1 系统扩容 |
5.3.2 分层架构 |
5.4 项目操作流程 |
5.4.1 项目启动 |
5.4.2 项目团队的组建 |
5.4.3 项目里程碑 |
5.4.4 项目的风险评估 |
5.4.5 制定项目计划 |
5.4.6 项目实施与控制 |
5.4.7 项目收尾 |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Web2.0背景下的电子治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Web2.0与电子治理相关理论的探讨 |
一、Web2.0 与电子治理的关系 |
(一) Web2.0 的界定 |
(二) Web2.0 与电子治理的关系 |
二、Web2.0 运作的相关理论 |
(一) 公众参与与ICT的关系 |
(二) 以ICT落实协商民主的公众参与 |
(三) Web2.0 促进电子政务实现民主治理的可能 |
第三章 国外Web2.0应用于电子治理的借鉴 |
一、美国白宫网站Web2.0应用 |
二、韩国政府Web2.0 |
(一) Korea.net |
(二) e-People |
(三) 以法律手段保障电子政务的实施 |
(四) 韩国“政府3.0时代计划” |
三、新加坡REACH计划 |
第四章 中国Web2.0应用于电子治理的案例研究 |
一、政府门户网站与Web2.0整合 |
(一) 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 |
(二) 成都市政府门户网站 |
二、政务微博微信在我国的应用 |
(一) 上海发布 |
(二) 成都政务微博服务群众办事大厅 |
第五章 问题分析与前景展望 |
一、国外政府电子治理借鉴的总结 |
二、我国电子治理Web2.0运用中的问题分析 |
(一) 网络谣言 |
(二) 网络互动中民众的非理性 |
(三) 有关民众对政府治理的参与问题 |
(四) 政府的回应性问题 |
三、我国电子治理的前景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0”是如何来的(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网上购物中的信息不对称及其矫治[D]. 张庆亮. 江西师范大学, 2009(S1)
- [2]“0”是如何来的[J]. 王心喜. 发明与革新, 1996(01)
- [3]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过程的逻辑 ——基于决策溪流分析框架的研究[D]. 王子明. 南京大学, 2013(12)
- [4]基于问题为中心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D]. 王晓琛. 扬州大学, 2013(04)
- [5]基于抑价和溢价的IPO初始收益与长期走势问题研究[D]. 孙自愿. 中国矿业大学, 2009(02)
- [6]试论布莱克本的道德准实在论[D]. 张方文. 南京师范大学, 2013(02)
- [7]高等数学中数学思维培养的教学对策与设计[D]. 黄光清. 湖南师范大学, 2005(07)
- [8]服务设计视角下小学创意课程系统构建研究[D]. 李恬恬. 江南大学, 2020(01)
- [9]项目管理在企业中的研究与实践[D]. 马军. 北京邮电大学, 2012(03)
- [10]Web2.0背景下的电子治理问题研究[D]. 刘洋. 天津师范大学,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