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半视距间隔值计算视距测量的模式

用半视距间隔值计算视距测量的模式

一、用半视距间隔值计算视距测量的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孙湘琛[1](2019)在《基于BP神经网络方法的28GHz毫米波信道建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毫米波作为第五代移动通信的关键候选技术之一,它被认为能够扩展开发新频谱资源并加以使用,并能够深度挖掘空间维度无线资源,是未来5G无线通信系统最具有潜力的研究方向之一。本文基于BP神经网络开展毫米波信道建模研究,还对室内视距环境下28GHz毫米波的多径成簇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本文概述了毫米波信道测量与建模、毫米波传播仿真技术以及人工神经网络应用于信道建模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毫米波无线信道、BP神经网络方法以及入射及反弹射线法/镜像法的理论基础,并介绍了BP神经网络信道建模的计算机实现过程(2)本文对已有文献中的会议室视距环境进行仿真,基于BP神经网络方法对路径损耗进行建模,并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得出网络的隐含层神经元数为6个时建模效果良好,验证了BP神经网络信道建模的正确性,并得到BP神经网络路径损耗模型的精度要高于入射及反弹射线法/镜像法得到的路径损耗模型。接着本文利用BP神经网络方法对会议室和教研室视距环境下的阴影衰落,均方根时延扩展以及莱斯K因子的统计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方法能很好的对这些信道参数进行预测,室内视距环境下表征阴影衰落特性的参数X?基本服从均值为零的正态分布,均方根时延扩展均服从正态分布,而归一化莱斯K因子的统计特性可由指数分布来描述,且归一化莱斯K因子与收发机之间的距离可由指数函数进行建模。(3)本文对已有文献的T字形走廊进行仿真建模,并利用BP神经网络方法,分别对走廊视距环境、走廊非视距环境的路径损耗、阴影衰落、均方根时延扩展以及莱斯K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方法也能很好的对这些参数值进行预测。其中表征阴影衰落特性的参数X?服从均值为零的正态分布,均方根时延扩展服从正态分布,视距环境下的归一化莱斯K因子服从指数分布,和收发机距离之间的关系能用指数函数来表示;而非视距环境的莱斯K因子与距离的关系不能用函数来表示,且其统计特性由正态分布来描述而非指数分布。最后本文对T字形走廊视距到非视距环境下的路径损耗进行了建模并分析。(4)本文基于BP神经网络方法的预测结果分析了教研室视距环境下28GHz毫米波多径成簇特性。首先通过门限阈值分簇方法分别从功率-时延域和功率-角度域进行分簇,结果表明多径的时延和角度之间有着很强的相关性。接着使用K-means算法分别从二维和三维对多径进行分簇,通过计算CH指数确定了最佳分簇数,并确定了每个簇的子径条数和簇心的坐标,接着对各簇的簇内和簇间参数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簇内参数及簇间的参数均服从正态分布。

邵阳[2](2019)在《积雪冰冻条件下互通式立交匝道平纵指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互通式立交是高速公路组成部分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设施。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地形地质条件、气候条件、交通状况各不相同,南北差异很大。在互通式立交设计施工过程中,依据我国现行的公路设计规范,对积雪冰冻条件下互通式立交并没有详细说明和深入研究。在设计中,无法让设计人员清晰选择指标,更多的是根据经验和习惯进行实际操作,不能满足积雪冰冻条件下互通式立交道路通行能力与行驶安全的要求。因此,对积雪冰冻条件下互通式立交平纵组合指标的研究,成为互通式立交领域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从我国发布的公路货运的相关报告着手,分析我国公路货运卡车的不同种类运营现状,运用统计分析、图表分析,统计近年我国市场上载重车销量报告,得出本文的主导车型。根据积雪冰冻条件下车辆行驶特点,选择合适的载重车操纵稳定性评价指标,确定积雪冰冻条件下涉及的规范值。积雪冰冻条件没有十分确切的定义和范围划分,公路设计的相关规范对积雪冰冻条件下的定义,范围划分十分粗略。根据气象局近几十年来温度降水数据统计,选取一月份西安市降雪天气进行积雪冰冻条件摩擦系数实验。利用摆式仪在不同地点测量不同降雪结冰时道路摩擦系数。分析不同厚度积雪、不同厚度冰层、车辙、蓬松降雪或压实积雪的情况下摩擦系数。分析实验结果,确定出降雪、结冰、车辙等条件下的摩擦系数。从积雪冰冻条件下停车视距出发,计算积雪冰冻条件下匝道最小圆曲线半径,提出积雪冰冻条件下安全车速侧滑模型,安全车速侧翻模型,结合稳定性保证,得到积雪冰冻条件下立交圆曲线相关参数。从车辆动力特性出发,计算积雪冰冻条件下理想最大纵坡和不限长度最大纵坡,得到积雪冰冻条件下立交最大纵坡取值。提出积雪冰冻条件下立交载重车安全停车合成坡度计算值,载重车下坡不滑移的合成坡度计算值,以积雪冰冻条件下车辆停车起步为限制。运用Trucksim仿真软件,建立实验车型、荷载,设置相关驾驶参数,建立仿真道路模型,设置几何参数、摩擦系数。结合Matlab编程,综合运用回归分析、数值分析、对积雪冰冻条件下合成坡度计算值进行验证,修正了积雪冰冻条件下立交最大纵坡,确认前文计算积雪冰冻条件下立交平纵指标的正确性。论文的研究成果对于完善我国积雪冰冻条件下立交平纵指标组合设计,提升积雪冰冻条件下立交段运行安全性具有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为我国积雪冰冻条件下立交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撑。

李翠霞[3](2015)在《移动终端定位的关键算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电子、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以位置信息为核心的智能交通信息工程有了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延伸的技术支撑,基于位置的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LBS)在公众交通出行中的需求也越来越广泛和明确。同时各国政府为了提高政府管理效能,对基于位置的安全管理提出了强制性要求,这进一步带动了位置服务在更多行业和国民生活领域的广泛应用。因此,基于位置的服务体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和商业价值,准确估计移动终端位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日益显露,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研究。本文对移动终端定位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围绕提高移动终端位置估算精度为核心进行研究,提出如下几个创新点:(1)分析了几种经典的基于到达时间差(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TDOA)坐标解算方法,并在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环境下进行了仿真,从适用性、收敛性和精度几个方面对各算法做了对比分析。结合最速下降法适应性强、在初始值误差较大时收敛速度快的特点,以及Levenberg-Marquardt迭代法在估计值接近真实值时收敛速度快的特点,本文提出一个融合二者优点的混合定位法,通过WLAN环境下手持终端的数据采样和仿真分析,验证了本算法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良好的适用性和健壮性。(2)对无线移动定位系统三种典型布局进行了详细的几何精度因子(Geometric Dilution of Precision,GDOP)推算和仿真分析,分别是车辆终端位于圆形均匀排列的中央、圆周任意位置、对称线任意位置,推测出GDOP值随终端、基站的位置关系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该理论对工程应用中基站的布局实施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提出一种在基站信号辐射距离和基站位置关系的条件约束下,采用障碍函数法和模拟退火法进行最佳布局解算的优化模型,通过车辆终端数据采样和系统仿真,本布局优化模型能够有效降低定位区域的GDOP值,达到总体上提高区域内车辆终端定位精度的效果。(3)研究了几种典型的信号统计分布和统计特征的非视距鉴别算法和误差抑制算法。利用蜂窝环境下TDOA测量方差在非视距条件下比视距条件下大这一先验信息,提出一种建立了实际测量值方差和理想视距条件下测量值方差的对比模型和判别门限的TDOA测量值非视距误差鉴别法,并提出一种对已鉴别非视距误差进行补偿的基于TDOA泰勒级数展开法的优化算法。在蜂窝通信网络下对这两种算法进行了仿真分析,误差补偿后的泰勒级数展开法的精度相比优化之前有明显提升,证明了该非视距鉴别算法的有效性。本文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联邦卡尔曼滤波数据融合的GPS/TDOA混合定位算法,并且在GPS伪距定位算法和蜂窝TDOA定位算法中分别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进行非视距误差抑制,通过手持终端数据采样和系统仿真,证明了经过扩展卡尔曼滤波非视距误差抑制后,GPS和TDOA的定位误差明显下降,验证了基于GPS信号时延和蜂窝TDOA两种测量值进行融合的混合定位算法的定位精度比二者单独定位的精度要高。(4)根据GPS载波相位观测模型和整数最小二乘法的模糊度解算原理,分析了几种常用的整周模糊度解算法。针对双差模式下序贯条件最小二乘法浮点解的强相关性导致模糊度解算失败的问题,本文提出采用高斯变换法对模糊度浮点解进行降相关处理,以提高模糊度解算的准确性和整数解的搜索效率;针对基线伪距可测量以及观测历元少的情况,提出一种基于基线伪距约束的方法进一步优化序贯条件最小二乘法的算法,该算法通过改善模糊度的协因数矩阵,降低浮点解的相关性,缩小模糊度的搜索空间,最终提高模糊度解算的精度以及解算稳定性和成功率,实验仿真证明了这两种优化算法的有效性。

胡延芹[4](2012)在《基于分形理论的城市广场空间形态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经济和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各地开始重视城市公共空间,并掀起一股建设城市广场的热潮。然而,在我国已建成的城市广场中,虽不乏高质量的优秀作品,但也暴露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盲目追求平面构图和鸟瞰效果,忽略了人们的实用需求;设计的焦点大都放在广场平面上,忽略了围合广场的建筑立面对于人们公共空间体验的重要性等等,这都是对人们对于广场的需求缺乏认识的表现。人对城市广场的需求主要包括实用需求与审美需求两个方面。广场需要通过平面的布局设计提供不同尺度的空间来满足人们的实用需求,通过广场界面的设计提供尺度丰富的视觉信息来满足人们审美需求。根据对分形几何学的了解,广场的这两种特性正是分形理论所强调和研究的内容。基于以上分析,本课题尝试从分形理论的角度,基于“空间尺度层级性”、“视觉信息尺度层级性”两个核心概念对城市广场空间形态进行研究。通过运用分形理论中的相关概念与方法,对广场空间形态从平面、界面两个方面进行量化分析,通过分维计算图与分维计算结果的结合讨论,对广场空间形态设计进行深入的研究,归纳出广场空间形态设计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相关的设计建议,为未来我国城市广场的规划建设提供切实可行的规划设计策略和指导原则。论文主要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明确课题的研究背景、内容、意义与创新性等内容,并对课题中的核心概念进行阐释。第二部分对课题的理论基础与相关领域研究现状进行介绍。第三章、第四章为论文的第三部分,分别对广场平面的空间尺度层级性、广场界而的视觉信息尺度层级性进行了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与计算图对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广场空间形态规划设计中存在问题。基于第三部分中的计算分析,第四部分对广场空间形态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设计建议。第五部分为结论与展望,总结课题的研究结论与不足之处,并展望课题的研究前景。

丁宏[5](2013)在《高精度无线区域定位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精度无线区域定位是当前无线定位领域的研究热点,超宽带(UWB:Ultra-Wide Band)技术由于具有高的时间分辨率和强的穿透障碍能力而成为高精度无线区域定位的首选技术。与此同时,超宽带所特有的大相对带宽特性也给高精度定位提出了诸多问题和挑战。考虑到高精度的距离测量能力是UWB定位的突出优势和重要前提,本文重点从UWB测距和非视距条件下的目标位置估计两个方面的关键技术开展研究,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1、在深入分析多径环境下UWB信道模型基础上,给出了一种修正的峰值检测算法,并通过仿真表明,在信道不可分离条件下,修正算法能获得更佳性能。将时间反转技术引入UWB高精度测距,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反转处理的到达时间(TOA:Time of Arrival)估计方法。通过向UWB传播信道中发射包含该信道脉冲响应信息的时间反转信号,实现了多径成分的匹配和TOA的精确估计。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与传统的广义最大似然方法相比,具有更低的TOA估计误差和更低的输入信噪比适应范围。2、针对UWB信道非高斯或存在异常值情况,提出了基于秩统计量进行TOA估计的思想,并根据多脉冲测距的特点,设计了两种不同的秩检验形式:行秩和列秩,进而分别提出了基于行秩和基于列秩的TOA估计方法。这两种方法均利用信号的秩来抑制重尾非高斯噪声或异常值的影响,并且有效保护了首径信号的信息。仿真表明,其在高斯和非高斯噪声下均具有更高的有效性和鲁棒性,并具有计算简单的优点。3、针对NLOS环境下精确定位问题,在深入研究加权最小二乘定位方法的基础上,基于接收信号信噪比与距离测量可靠性的关系,指出依据距离信息设计加权值可避免距离估计方差作为权值的不平衡问题,进而提出了一种将距离信息加权与非视距(NLOS:Non-Line-of-Sight)鉴别结果相结合的加权最小二乘(WLS:Weighted Least Square)定位方法。该方法利用测量节点与被定位节点的距离设计WLS的优化权值,并将NLOS鉴别结果与距离加权阵的设计相结合以进一步提高定位精度。仿真表明,该方法具有明显优于已有WLS方法的定位性能。4、以室内非合作目标定位为背景,针对一发多收和自发自收模式,分别给出了它们在视距和穿墙(TTW:Through-the-Wall)定位下的系统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基于TTW传输分析的修正测距模型。该距离模型根据距离与墙壁参数和传输路径入射角的关系,重构受到墙壁严重影响的接收信号的时间延迟,可消除TTW传输引起的测量误差,提高位置估计的精度。基于所建立的修正测距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TTW几何曲线定位方法,该方法利用定位参考节点的TOA测量和修正测距模型对实际目标位置进行解算,具有更高的定位精度。论文同时推导了考虑TTW传输的克拉美罗下限表达式。仿真表明,该定位方法有效降低了TTW传输引起的定位误差,具有高精度目标位置估计和低计算复杂度的优势。

许洋龙[6](2019)在《面向快速化建设的公路立交匝道最大纵坡设计》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原先存在于城市外围的干线公路逐渐被城镇开发包围,中短距离的交通出行渐渐侵入干线公路,货车驶入城市干道也限制了城市内部小客车的快速通行。这类干线公路和城市快速干道不仅承担过境交通的功能,而且还需满足城市内部快速通达的需要,但在客货混行、早晚通勤高峰的影响下无法承担其功能。因此城镇化地区该类干线公路和城市快速干道急需开展快速化建设改造。本文通过对城镇化区域交通状况调研以及相关资料查询,对城镇化区域交通特性进行研究,发现城镇化区域客货混行严重,不均匀性交通量较大,小客车行驶速度受限,道路服务水平低下。本文致力于探究公路快速化建设立交匝道纵坡指标选取,利用VISSIM,建立公路快速化建设需求下立交匝道模型。为确保模型适应城镇化区域交通特性,选用大众小客车和一汽解放J6P牵引车CA4250P66K25T1A1E5作为仿真模拟的主导车型,并对模型参数进行标定。模型结果利用南京某路口实际交通量进行多次仿真模拟检验。其次,本文利用建立的快速化公路立交匝道模型,通过调整客货车流量数,大车混入率等因素,得到快速化公路立交匝道坡度在不同设计速度下的推荐值,与现行公路规范区别在于,设计速度为70km/h和50km/h时推荐最大纵坡设置为3.5%和4.5%。最后本文建立立交匝道评价体系,对突破规范的纵坡设置进行评价,选用平均延误、平均行程时间作为评价指标,发现不同大车混入率下,快速化公路立交匝道采用本研究推荐的最大纵坡值要优于其在采用现行公路规范规定值。基于研究成果,本文针对南京市双龙街立交,进行了立交匝道快速化改造评价。

余雅威[7](2018)在《3D MIMO信道传播特性和建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移动智能设备的快速普及和新业务场景的广泛应用,满足更高传输速率、更低时延和更高能耗效率的第五代(Fifth Generation,5G)通信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三维多输入多输出(3DimensionlMIMO,3D MIMO)技术通过采用三维天线阵列,实现对垂直维度的充分利用来达到更高的频谱效率,被认为是5G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不同于4G通信采用2D信道模型,开展5G通信3D信道传输特性和建模研究具有基础意义,因此本文基于多场景下的实际测量和理论分析,进行如下四个方面的研究:1.基于信道测量和数据处理,3D信道传播统计特性的研究。对信道传输特性的准确认知离不开真实的信道测量,本文采用MIMO信道测量平台Sounder和三维天线阵列,开展了多个频点3.5和6 GHz、发端采用32天线阵元的正交极化矩形阵列、收端采用56阵元的正交极化圆柱形阵列、多场景下的实际信道测量,典型的场景包括:室内会议室、室内工作间、微蜂窝室外到室内和宏蜂窝室外到室内等。后续通过数据处理,从接收信号中去除系统影响,获得3D信道冲击响应(Channel Impulse Response,CIR),并利用子空间交替期望最大化(Space-Alternating Generalized Expectation Maximize,SAGE)迭代算法提取多径传播参数,包括时延、功率、水平角、垂直角和信道极化分量等,进行统计分析(如一阶均值和二阶方差)和分布拟合。研究发现多径垂直角服从Laplacian分布,垂直角扩展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在短距离视距传输时更高频点6 GHz信号散射更丰富,而在远距离非视距传输时由于路损严重,3.5 GHz信号的收端到达径更多。2.基于实际测量的3D MIMO信道模型精度和性能分析研究。目前,3D信道模型的标准化工作已初步完成,然而3D信道模型的精度和性能缺乏论证。因此,本章基于实际测量和标准化的信道模型,重构2D和3D信道,以信道容量和特征值分布为度量,论证3D信道模拟真实信道的准确性,并研究3D信道相比传统2D信道能够获得的性能增益。研究方法如下:将SAGE提取的多径传播参数和天线的辐射增益带入3D信道模型中,进行3D CIR的重构。同理,基于2D信道模型重构2D CIR。然后,基于测量获取的真实CIR、重构的2D和3D CIR分别计算信道容量和信道空间相关性(Spatial Correlation,SC)的特征值。结果显示,3D信道模型的容量和特征值分布与真实测量的相应结果十分吻合,即3D信道模型能准确模拟真实3D信道。相比传统2D信道,3D MIMO信道容量有显着的提高,容量增益与具体场景相关,且特征值分布更均匀,即各子信道并行传输能力更强。此外,通过对天线结构和位置的建模,文章还分析了不同天线对MIMO系统性能的影响,为天线设计提供参考。3.从信道空间相关性和信道容量的角度,推理2D和3D MIMO的关系和差异。上述从实验测量上验证了 3D MIMO相比传统MIMO的性能优越性,但相关的理论基础和量化差异依然缺乏。因此,为了便于对垂直维度进行分析,本文首次完成了 3D SC在水平和垂直维度的Hardmard分解,并在不同天线辐射增益、不同垂直角度分布时,通过正弦函数近似及贝塞尔函数级数展开,给出了一种通用的3D SC闭式表达式的推理方法,解决了 3D SC推理中多参数分量的双重积分难题。进一步,对比2D和3D信道模型,推理了 2D vs 3D SC的关系式,结果表明:当天线阵元垂直维度间隔为0且多径沿平面波传输时,3D SC退化为2D SC,即2D信道为3D模型的特殊情况。而当天线垂直维度间隔和多径垂直角度扩展增大时,2D和3D SC的差异值随之平方增大,即3D MIMO通过垂直维度的利用能够实现更低SC并获得更高信道容量。最后,从信道容量的角度,给出3D信道容量的宽松界和紧致界:宽松上界为独立同分布(Independent and Indentically Distributed,i.i.d)信道的容量,宽松下界为2D信道容量,而紧致上界和下界则分布在2D信道容量和i.i.d信道容量之间,与天线阵元的垂直间隔和垂直角度扩展相关。4.针对3D MIMO多用户干扰进行研究,并提出基于3D空间分组的干扰消除算法。多用户之间的干扰会严重影响MIMO系统的性能,因此本文分别研究了视距传输和一般传输(包含视距和非视距分量)时单小区内多用户的干扰,推理了视距传输时干扰的一阶中心矩(均值)和二阶中心矩(方差)等统计参量,发现干扰会随着多用户在垂直维度的离散分布而急剧减小。在一般传输时,仿真对比了不同预编码方案、用户距离基站距离、用户之间的空间间隔、多用户的角度分布等对信号与干扰加噪声功率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SINR)的影响。结果显示,为了抵抗严重的多径传播路损,具有较小覆盖范围的小小区技术十分必要。而在狭小范围内密集的多用户分布会严重降低SINR并影响系统性能,因此本文进一步提出基于3D空间间隔的多用户分组算法,使各组多用户的空间间隔最大化,且各组占用彼此正交的资源块避免组间干扰,因而多用户干扰和系统性能显着改善。综上,本文围绕3D MIMO技术,开展了大量的信道测量和数据处理与分析,并结合理论推导和实验仿真,从信道的传播统计特性、信道容量、特征值分布、2D vs 3D SC及多用户干扰和消除等方面,论述了 3D MIMO信道模型模拟真实信道的准确性和相比传统2D MIMO的性能优势,从实验和理论上为3D MIMO在5G通信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郑利洋[8](2019)在《基于业务传输间隔分布与天线构造方式的手机电磁辐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迅速,用户规模不断扩大,人们在使用各种业务的同时,也暴露在移动终端电磁辐射之下。由于不同移动互联网业务的数据传输特性不同,导致手机的无线信号发射方式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在使用不同业务时,手机电磁辐射变化很大。目前国内外研究者对于手机电磁辐射强度的预测主要考虑天线特性和路径损耗,无法准确预测手机在使用移动互联网业务时的平均电磁辐射暴露水平。另一方面,对手机电磁辐射的人体吸收研究主要通过天线本身的辐射特性进行仿真,没有考虑智能手机天线的构造方式对手机电磁辐射传播环境的影响,导致评估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差很大。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主要工作与创新点如下:(1)提出了一种基于业务传输间隔分布的手机平均电磁辐射预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移动互联网业务的时间特征,建立移动互联网业务的传输间隔时间概率分布,并根据业务间隔分布得到手机发送信号占空比,通过占空比预测手机平均电磁辐射强度。本论文通过收集到的QQ用户聊天数据,建立了手机QQ消息的间隔时间概率分布模型,并预测了使用QQ时手机发送信号占空比和手机平均电磁辐射强度,占空比和平均电磁辐射强度的预测值与测量值的平均误差率分别为12.3%和6.4%,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预测手机平均电磁辐射强度。(2)提出了一种基于天线构造方式的手机电磁辐射比吸收率预测方法。该方法根据不同的天线构造方式建立手机仿真模型,并根据真实手机的SAR测量数据对仿真模型进行了验证,然后使用手机模型对手机电磁辐射人体比吸收率进行预测。本论文针对不同的天线构造建立了四种手机模型,结合可调整姿势的人体模型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人体对塑料机身单极子天线手机的电磁辐射比吸收率最大,且金属机身对单极子天线有更强的限制。此外,使用手机时人体手部对电磁辐射有较强吸收作用,导致人体其他部位电磁辐射比吸收率显着降低。(3)在通过实验验证第三章提出的理论方法时,为了提高实验测量效率,本论文开发了一种电磁辐射远程测量控制软件。该软件支持预定义测量参数的常见网络制式信号电磁辐射测量,同时支持自定义测量参数和测量流程,控制频谱分析仪进行自动测量并保存结果,并能够监控实时测量数据、网络连接状态和电源状态。本论文使用该软件进行了不同场景的测量,与手动测量相比,不但测量结果更为精确,且测量时间更短。

郝光荣,武爱丽,周建辉[9](1997)在《用半视距间隔值计算视距测量的模式》文中指出在视距测量中常因地形起伏较大或视线被遮挡,而只能读出半视距间隔值。本文推导了用半视距间隔值如何计算正确的水平距离及高差的公式,并作了相应的精度分析。

万鹏[10](2018)在《NB-IoT终端定位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从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NB-IoT)标准发布以来,越来越多基于NB-IoT系统构建的物联网应用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些应用分布在各个领域,例如智能家居、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物流等。据统计,约70%的窄带物联网应用直接依赖或受益于节点位置信息的获取,终端定位技术成为窄带物联网大规模商用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结合NB-IoT系统设计特点和部署场景,分别研究了适用于NB-IoT终端定位的时延估计和定位算法,主要工作如下:为了解决单径信道下传统时延估计方法精度受限于采样率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两级时延估计方法。首先,利用窄带定位参考信号在不同采样率下时域自相关性估计整数倍时延。然后,在整数倍时延补偿基础上将信号转换到频域,利用子载波相位差估计小数倍时延。仿真表明,该算法可突破系统采样率提高时延估计精度。为了解决多径信道下来自相邻小区基站发送的定位参考信号和来自目标小区基站的多径信号对时延估计造成严重干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串行干扰消除的首达径时延估计法。算法分两个阶段消除接收信号中的干扰,第一阶段依次估计每个相邻小区最强径对应时延,并结合最强径信道系数估计消除接收信号中的干扰分量。第二阶段迭代估计目标小区最强径时延,直接从接收信号相关函数中消除对应的相关分量。最后,通过相关函数时域内插估计小数倍时延。仿真表明,该算法可有效降低干扰信号对时延估计的影响。为了抑制非视距传输对终端定位带来的影响,本文提出了基于时延测量序列标准差的非视距误差鉴别方法,并通过改进卡尔曼滤波平滑抑制非视距时延误差。进一步,本文提出基于Chan算法改进的定位算法,初始假定时延测量值均为视距时延,建立残差代价函数,迭代估计非视距传输距离。仿真表明,两种方法可分别在时延测量和坐标估算阶段抑制非视距传输对终端定位带来的影响。

二、用半视距间隔值计算视距测量的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半视距间隔值计算视距测量的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BP神经网络方法的28GHz毫米波信道建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专用术语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及趋势
        1.2.1 毫米波信道测量与建模研究现状
        1.2.2 毫米波传播仿真技术研究现状
        1.2.3 人工神经网络信道建模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毫米波无线信道
        2.1.1 无线电波传播机制
        2.1.2 无线信道衰落特性
    2.2 BP神经网络
        2.2.1 多层感知器
        2.2.2 BP神经网络
    2.3 SBR/IM方法
    2.4 Wireless Insite仿真软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计算机实现过程及关键问题
    3.1 BP神经网络信道建模的算法流程
    3.2 BP神经网络信道模型关键问题
        3.2.1 隐含层神经元个数确定
        3.2.2 数据来源
        3.2.3 数据划分
        3.2.4 数据预处理
        3.2.5 权重参数初始化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室内视距环境下的毫米波信道特性分析
    4.1 会议室视距环境下28GHz毫米波传播特性分析
        4.1.1 BP神经网络信道建模正确性验证
        4.1.2 路径损耗和阴影衰落
        4.1.3 均方根时延扩展统计分析
        4.1.4 莱斯K因子及其统计特性分析
    4.2 教研室视距环境下28GHz毫米波传播特性分析
        4.2.1 路径损耗和阴影衰落统计特性分析
        4.2.2 均方根时延扩展统计特性分析
        4.2.3 莱斯K因子统计特性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T字形走廊环境下的毫米波信道特性分析
    5.1 T字形走廊视距环境下28GHz毫米波传播特性分析
    5.2 T字形走廊非视距环境下28GHz毫米波传播特性分析
    5.3 T字形走廊视距到非视距环境下28GHz毫米波传播特性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视距环境下28GHz毫米波信道多径成簇特性分析
    6.1 视距环境下基于阈值分簇算法的毫米波成簇特性分析
    6.2 视距环境下基于K-means算法的毫米波成簇特性分析
        6.2.1 K-means算法介绍及其有效性指标
        6.2.2 28 GHz毫米波功率-时延域二维成簇特性分析
        6.2.3 28 GHz毫米波的空-时域二维成簇特性分析
        6.2.4 28 GHz毫米波的空-时域三维成簇特性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内容回顾
    7.2 下一步工作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2)积雪冰冻条件下互通式立交匝道平纵指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状况
        1.2.2 国内研究状况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参数选择及确定
    2.1 主导车型的选择
        2.1.1 我国卡车市场销量情况统计
        2.1.2 我国高速公路货运车型统计
    2.2 积雪冰冻条件载重车辆操纵稳定性参数选择
        2.2.1 操纵稳定性与安全
        2.2.2 评价汽车操纵稳定性的方法
        2.2.3 国内外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客观评价指标
        2.2.4 汽车操纵稳定性评价指标分析
    2.3 积雪冰冻条件立交匝道规范内容
        2.3.1 匝道设计速度
        2.3.2 匝道超高
        2.3.3 匝道圆曲线半径
        2.3.4 匝道纵坡
        2.3.5 匝道合成坡度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积雪冰冻路面摩擦系数测定
    3.1 实验背景资料
        3.1.1 我国积雪冰冻条件下冬季气温分析
        3.1.2 我国积雪冰冻条件下冬季降水分析
    3.2 实验设计及准备工作
        3.2.1 实验设计
        3.2.2 实验流程
        3.2.3 实验仪具体与材料
        3.2.4 降雪量对应冰层厚度计算分析
    3.3 试件覆盖冰层摩擦系数实验方法与步骤
        3.3.1 准备工作
        3.3.2 测试步骤
        3.3.3 试件覆盖冰层测量结果及分析
    3.4 道路表面覆盖积雪摩擦系数实验方法与步骤
        3.4.1 准备工作
        3.4.2 测量步骤
        3.4.3 道路覆盖降雪测量结果及分析
    3.5 道路积雪车辙处摩擦系数测量
    3.6 实验数据处理及结论
        3.6.1 抗滑值的温度修正
        3.6.2 摆值BPN与横向力系数SFC换算
        3.6.3 积雪冰冻条件下道路摩擦系数汇总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Trucksim的人车路仿真模型建立
    4.1 交通仿真软件比较及选择
    4.2 Trucksim建模
        4.2.1 Trucksim整车车体模型
        4.2.2 整车挂车模型
        4.2.3 载荷模型
        4.2.4 轮胎模型
        4.2.5 Trucksim其他子系统模块
    4.3 驾驶员仿真模型
        4.3.1 驾驶员模型基本原理
        4.3.2 速度控制模型原理
        4.3.3 转向控制模型原理
        4.3.4 速度控制模型建立
        4.3.5 刹车控制
        4.3.6 换挡控制
        4.3.7 转向控制模型建立
    4.4 路面模型
        4.4.1 平面线形设置
        4.4.2 纵断面线形设置
        4.4.3 平纵线形组合设置
        4.4.4 路面摩擦系数
        4.4.5 路面影像和周围环境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积雪冰冻条件下立交平面指标研究
    5.1 积雪冰冻条件下停车视距计算
        5.1.1 停车视距计算公式
        5.1.2 停车视距相关规定
        5.1.3 Trucksim中仿真计算制动压力
        5.1.4 采用85%设计速度的匝道停车视距仿真
    5.2 积雪冰冻条件下匝道最小圆曲线半径计算
    5.3 积雪雪冰冻条件下安全车速侧滑模型
    5.4 积雪冰冻条件下安全车速侧翻模型
    5.5 横向稳定性保证
    5.6 Trucksim仿真实验
        5.6.1 规范值仿真结果
        5.6.2 计算值仿真结果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积雪冰冻条件下纵断面指标研究
    6.1 车辆动力性简析
        6.1.1 汽车行驶驱动力计算
        6.1.2 汽车行驶阻力
        6.1.3 车辆的行驶条件简述
        6.1.4 理想最大纵坡和不限长度最大纵坡
    6.2 积雪冰冻条件下匝道最大纵坡计算
    6.3 积雪冰冻条件下立交匝道载重车上坡最大坡长分析
        6.3.1 设计速度80km/h、70km/h时最大坡长
        6.3.2 设计速度60km/h、50km/h时最大坡长
        6.3.3 设计速度40km/h、30km/h时最大坡长
        6.3.4 积雪冰冻条件下立交纵坡对应上坡最大坡长
    6.4 积雪冰冻条件下立交匝道车辆停车起步最大纵坡
        6.4.1 积雪冰冻条件下立交匝道上坡停车起步仿真
        6.4.2 考虑停车起步的积雪冰冻条件下立交匝道上坡最大坡度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积雪冰冻条件下平纵指标组合研究
    7.1 合成坡度计算
        7.1.1 载重车坡道安全停车的合成坡度计算值
        7.1.2 不发生滑移的载重车下坡度合成坡度计算
    7.2 积雪冰冻条件下立交匝道上坡合成坡度仿真
        7.2.1 Trucksim设置
        7.2.2 Trucksim仿真结果
    7.3 积雪冰冻条件下立交匝道下坡合成坡度仿真
        7.3.1 Trucksim仿真设置
        7.3.2 Trucksim仿真结果
        7.3.3 积雪冰冻条件下立交匝道下坡最大坡长
    7.4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致谢

(3)移动终端定位的关键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无线移动定位技术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基本定位算法
        1.2.1 卫星定位
        1.2.2 地面无线移动定位技术
        1.2.3 精度度量指标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技术难点
        1.3.1 GPS领域
        1.3.2 地面无线移动定位领域
    1.4 本论文内容结构
第二章 带限扩频系统时延估计算法
    2.1 时延估计经典算法
        2.1.1 基本相关法
        2.1.2 广义加权相关法
        2.1.3 最小均方自适应滤波法
        2.1.4 互功率谱相位法
        2.1.5 高阶统计量双谱估计法
        2.1.6 算法分析
    2.2 带限扩频系统伪码相关模型
        2.2.1 伪码生成模型
        2.2.2 理想伪码相关模型
        2.2.3 带限滤波伪码相关模型
    2.3 带限扩频系统中前沿投影检测的时延估计法
        2.3.1 前沿几何投影法
        2.3.2 高斯噪声环境下误差分析
        2.3.3 多径信号误差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信号到达时间差的定位算法
    3.1 TDOA定位算法模型
        3.1.1 双曲线模型
        3.1.2 最小二乘法模型
    3.2 TDOA常用算法
        3.2.1 直接求解法
        3.2.2 Chan算法
        3.2.3 泰勒级数展开法
        3.2.4 最速下降法
        3.2.5 最大似然法
        3.2.6 算法性能分析
    3.3 基于最速下降和LEVENBERG-MARQUARDT迭代优化的TDOA算法
        3.3.1 Levenberg-Marquardt迭代优化法
        3.3.2 混合定位法
        3.3.3 算法性能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几何布局精度分析及布局优化
    4.1 基于几何布局的精度分析
        4.1.1 几何布局的误差来源
        4.1.2 几何精度因子及其特征分析
    4.2 典型布局的几何精度因子分析
        4.2.1 移动终端位于圆心
        4.2.2 移动终端位于圆周
        4.2.3 移动终端位于对称线
        4.2.4 仿真分析
    4.3 基于几何精度因子的布局优化
        4.3.1 基站布局优化的数学模型
        4.3.2 位置几何关系的约束处理
        4.3.3 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目标函数解算
        4.3.4 算法仿真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非视距鉴别及误差抑制算法
    5.1 非视距鉴别
        5.1.1 统计检验法
        5.1.2 广义似然比法
        5.1.3 分布函数近似法
        5.1.4 Neyman-Pearson检验法
    5.2 非视距误差抑制
        5.2.1 残差-加权法
        5.2.2 扩展卡尔曼滤波法
        5.2.3 误差补偿法
        5.2.4 数据融合法
    5.3 非视距条件下TDOA算法优化
        5.3.1 TDOA的非视距鉴别
        5.3.2 基于非视距误差补偿的泰勒级数展开优化算法
        5.3.3 仿真分析
    5.4 非视距条件下基于卡尔曼滤波的GPS/TDOA混合定位
        5.4.1 自适应联邦卡尔曼滤波数据融合模型
        5.4.2 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误差抑制的局部滤波器
        5.4.3 仿真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载波相位的GPS高精度定位算法
    6.1 基于载波相位的定位原理
        6.1.1 相位观测模型
        6.1.2 整数最小二乘法原理
    6.2 整周模糊度解算常用算法
        6.2.1 相位-伪距组合法
        6.2.2 模糊度函数法
        6.2.3 模糊度域搜索法
        6.2.4 序贯条件最小二乘法
    6.3 基于整数变换和基线约束优化的序贯条件最小二乘法
        6.3.1 整数高斯变换原理
        6.3.2 高斯变换降相关处理
        6.3.3 模糊度检验
        6.3.4 基线伪距约束优化
    6.4 仿真与性能分析
        6.4.1 高斯变换前后模糊度解算性能分析
        6.4.2 基线伪距约束优化的性能分析
    6.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1 本文研究总结
    2 下一步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基于分形理论的城市广场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概念辨析与界定
        1.2.1 本课题研究对象的界定
        1.2.2 广场平面的空间尺度层级性
        1.2.3 广场界面的视觉信息
        1.2.4 广场界面的视觉信息尺度层级性
    1.3 研究内容、意义与创新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意义
        1.3.3 创新之处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分形
        2.1.1 分形理论概述
        2.1.2 分形的定义
        2.1.3 分形的分类
    2.2 分维
    2.3 计盒维数法
        2.3.1 计算原理
        2.3.2 应用实例
    2.4 文献综述
        2.4.1 国内外广场空间形态研究综述
        2.4.2 国内外分形城市研究综述
        2.4.3 计盒维数法应用综述
3 基于分形理论的广场平面研究
    3.1 确定空间尺度层级
    3.2 研究案例
    3.3 广场平面分维值计算
        3.3.1 提取信息
        3.3.2 控制边界
        3.3.3 确定网格单元尺度
        3.3.4 铺设网格
        3.3.5 计算过程及结果
    3.4 基于分形理论广场平面分析研究
        3.4.1 术语
        3.4.2 空白和家族基因
        3.4.3 连续的空间尺度层级
        3.4.4 分维值
    3.5 有关方法的思考
4 基于分形理论的广场界面研究
    4.1 界面的分形无标度区
    4.2 研究案例
    4.3 界面分维值计算
        4.3.1 确定视距与分形无标度区
        4.3.2 确定网格单元尺度
        4.3.3 选取研究范围
        4.3.4 提取信息
        4.3.5 铺设网格
        4.3.6 计算过程及结果
    4.4 基于分形理论的广场界面分析研究
        4.4.1 术语
        4.4.2 空白与家族基因
        4.4.3 连续的视觉信息尺度层级
        4.4.4 分维值
        4.4.5 影响分维值的界面设计元素
    4.5 “三步走”方法的优势
5. 基于分形理论的广场空间形态规划设计
    5.1 关于尺度层级的深入探讨
        5.1.1 小尺度的重要性
        5.1.2 连续的尺度层级
    5.2 现存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5.3 广场平面与界面的共振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之处
    6.3 研究展望
    6.4 结语
附录1:参考文献
附录2:图片来源
附录3:表格来源
附录4:计算过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5)高精度无线区域定位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基础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UWB定位技术的兴起
        1.2.2 UWB定位技术的发展历程
        1.2.3 UWB定位技术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问题与挑战
    1.4 论文的研究思路及组织结构
        1.4.1 研究思路
        1.4.2 组织结构
    1.5 论文的主要贡献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UWB测距中基于TOA估计的首径检测
    2.1 引言
    2.2 UWB信号及信道模型
        2.2.1 UWB信号模型
        2.2.2 UWB多径信道模型
        2.2.3 IEEE 802.15.4a推荐的信道模型
    2.3 基于ML的TOA估计算法
        2.3.1 基于连续信号的ML多径检测
        2.3.2 基于离散信号的ML多径检测
    2.4 基于峰值检测的TOA估计算法
        2.4.1 算法描述
        2.4.2 快速搜索方法及搜索停止准则
        2.4.3 基于簇的峰值检测算法及停止准则
        2.4.4 仿真与分析
    2.5 基于时间反转的TOA估计算法
        2.5.1 多径对TOA估计的影响
        2.5.2 基于时间反转的TOA估计
        2.5.3 仿真与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恶劣环境下基于秩统计的首径检测
    3.1 引言
    3.2 AWGN环境中基于ED检测的接收机
        3.2.1 ED接收机模型
        3.2.2 AWGN下基于MP的检测算法
    3.3 恶劣环境下基于行秩统计特性的TOA估计
        3.3.1 MP接收连续信号模型
        3.3.2 基于ED接收的MP离散信号模型
        3.3.3 异常值干扰
        3.3.4 基于行秩统计量的FP检测算法
        3.3.5 仿真与分析
    3.4 恶劣环境下基于列秩统计特性的TOA估计
        3.4.1 问题描述
        3.4.2 基于列秩统计量的FP检测算法
        3.4.3 仿真与分析
    3.5 不同秩算法比较
        3.5.1 算法性能分析
        3.5.2 算法复杂度比较
        3.5.3 算法门限设置策略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非视距条件下的目标位置估计
    4.1 引言
    4.2 UWB传播信道下的非视距鉴别
    4.3 基于距离信息加权的NLOS误差消除
        4.3.1 基于最小二乘的NLOS误差消除方法
        4.3.2 基于距离信息加权的最小二乘NLOS误差消除方法
    4.4 仿真与分析
        4.4.1 完全LOS情形下的距离信息加权
        4.4.2 完全NLOS情形下的距离信息加权
        4.4.3 混合LOS/NLOS情形下的距离信息加权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室内非合作目标穿墙定位研究
    5.1 引言
        5.1.1 穿墙传输问题
        5.1.2 非合作目标定位问题
        5.1.3 非合作目标穿墙定位研究现状
    5.2 室内目标穿墙定位系统模型
        5.2.1 穿墙定位场景
        5.2.2 基于圆的非合作目标定位系统模型
        5.2.3 基于圆和椭圆的非合作目标定位系统模型
    5.3 穿墙定位场景下修正的测距模型
        5.3.1 基于收发节点及接收节点测距的修正模型
        5.3.2 基于收发节点测距的修正模型
    5.4 基于修正测距模型的目标位置估计
    5.5 位置估计方差的CRLB分析
    5.6 仿真与分析
        5.6.1 定位参考节点固定配置下位置估计的RMSE
        5.6.2 定位参考节点位置不同时对应的CRLB
        5.6.3 定位参考节点位置不准确的影响
        5.6.4 墙壁参数有偏估计下的定位性能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作者在学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附录A FCC First Report and Order摘录
    A.1 导论
    A.2 实施概要
    A.3 F子部分:Subpart F--Ultra-Wideband Operation
附录B 英文缩略语及常用数学符号表
    英文缩略语
    常用数学符号

(6)面向快速化建设的公路立交匝道最大纵坡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快速路设计研究现状
        1.2.2 立交设计仿真模拟研究现状
        1.2.3 匝道线形评价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城镇化区域客货混行交通特性分析
    2.1 城镇化区域交通特点
    2.2 城镇化区域客货混行交通特性
        2.2.1 城镇化区域交通的三要素特性
        2.2.2 城镇化区域客货混行交通流特性
    2.3 城镇化区域客货混行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2.3.1 车速矛盾
        2.3.2 路权矛盾
        2.3.3 交通功能矛盾
        2.3.4 客货混行引发的主要问题
    2.4 主导车型选择
        2.4.1 选择主导车型考虑因素
        2.4.2 主导车型选择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内规范立交匝道线形标准对比
    3.1 横断面设计对比
    3.2 匝道平曲线对比
    3.3 匝道最大纵坡对比
    3.4 匝道竖曲线对比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VISSIM仿真的匝道模型建立
    4.1 VISSIM简介
    4.2 仿真参数标定
        4.2.1 主导车型交通参数的标定
        4.2.2 驾驶行为参数的标定
    4.3 仿真模型检验
        4.3.1 指标选择
        4.3.2 检验流程
        4.3.3 验证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快速化公路立交匝道纵坡评价
    5.1 匝道最大纵坡设置影响因素
        5.1.1 大车混入率
        5.1.2 载重车辆在上匝道的动力性能
    5.2 基于大车混入率的匝道纵坡修正
        5.2.1 匝道纵坡修正研究方法
        5.2.2 VISSIM仿真流程
        5.2.3 检测指标选取
        5.2.4 仿真运行
        5.2.5 仿真结果
    5.3 基于大车混入率的匝道纵坡坡度评价
        5.3.1 评价指标选取
        5.3.2 快速化公路匝道纵坡坡度评价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快速化改造实例仿真分析
    6.1 交通调查
    6.2 仿真设计
        6.2.1 仿真模型建立
        6.2.2 仿真实验运行
    6.3 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7)3D MIMO信道传播特性和建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3D MIMO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5G通信需求与发展
        1.1.2 3D MIMO研究的意义
    1.2 3D MIMO技术评估
        1.2.1 3D MIMO信道建模
        1.2.2 3D MIMO信道测量
    1.3 3D MIMO研究现状
        1.3.1 信道传播特性
        1.3.2 信道模型讨论
        1.3.3 系统性能仿真
        1.3.4 研究现状总结
    1.4 论文主要内容和创新性
    1.5 论文章节安排
    1.6 研究受资助情况
    参考文献
第二章 3D MIMO信道测量与数据处理
    2.1 3D MIMO信道建模
        2.1.1 MIMO模型架构
        2.1.2 3D MIMO信道模型
        2.1.3 2D MIMO信道模型
    2.2 3D MIMO信道测量系统
        2.2.1 测量平台原理
        2.2.2 测量时序切换
        2.2.3 测量天线阵列
    2.3 3D MIMO信道测量场景
        2.3.1 室内会议室
        2.3.2 室内工作间
        2.3.3 微蜂窝室外到室内
        2.3.4 宏蜂窝室外到室内
    2.4 信道测量的数据处理
        2.4.1 信道冲击响应计算
        2.4.2 信道传播参数提取
    2.5 本章总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3D MIMO信道统计特性和性能分析
    3.1 信道衰落的空间分布
    3.2 多径时延分布
        3.2.1 多径时延一阶分布
        3.2.2 多径时延二阶扩展值
    3.3 多径角度分布
        3.3.1 多径角度功率谱
        3.3.2 俯仰角分布统计拟合
    3.4 多径角度扩展值
        3.4.1 多径角度扩展值定义
        3.4.2 多径角度扩展值分析
    3.5 信道极化特性
        3.5.1 信道极化参数定义
        3.5.2 信道极化特性分析
    3.6 信道容量和特征值
        3.6.1 信道容量计算
        3.6.2 特征值计算
        3.6.3 不同信道模型的结果分析
        3.6.4 不同天线选择的结果分析
    3.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2D vs 3D MIMO信道模型
    4.1 2D和3D MIMO信道空间相关性
        4.1.1 信道模型
        4.1.2 3D MIMO信道空间相关性
        4.1.3 2D MIMO信道空间相关性
        4.1.4 2D和3D信道空间相关性关系
        4.1.5 3D信道空间相关性的分解
    4.2 3D MIMO信道空间相关性闭式表达式
        4.2.1 闭式表达式推理
        4.2.2 闭式表达式准确性验证
    4.3 2D和3D MIMO信道空间相关性差异
        4.3.1 R_(SS')~(2D)和R_(SS')~(3D)对比
        4.3.2 R_(SS')~(2D)和R_(SS')~(3D)差异
    4.4 2D vs 3D信道容量
        4.4.1 3D SC分解的容量验证
        4.4.2 2D vs 3D信道容量比较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3D MIMO多用户干扰与消除
    5.1 视距传输下多用户干扰
        5.1.1 视距传输多用户干扰模型
        5.1.2 视距传输下多用户的平均速率
        5.1.3 视距传输下多用户干扰的数学统计
        5.1.4 视距传输下多用户干扰的仿真与分析
    5.2 一般传输下3D MIMO多用户干扰
        5.2.1 预编码
        5.2.2 多用户干扰SINR计算
        5.2.3 多用户干扰SINR结果
    5.3 3D MIMO多用户干扰消除算法
        5.3.1 干扰消除算法原理
        5.3.2 多用户系统容量计算
        5.3.3 仿真结果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未来研究展望
附录A 第四章3D SC的推导
附录B 第四章3D SC闭式解的推导
附录C 第四章引理1的推导
附录D 第四章引理2的推导
附录E 第四章3D信道容量界限的推导
附录F 第四章3D信道容量宽松界的推导
附录G 第五章引理1的推导
附录H 缩略语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基于业务传输间隔分布与天线构造方式的手机电磁辐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第2章 基本知识
    2.1 电磁辐射计算方法
        2.1.1 电场强度
        2.1.2 功率密度
        2.1.3 比吸收率
    2.2 电磁场数值方法
        2.2.1 有限差分法
        2.2.2 有限元法
    2.3 电磁辐射限值标准
        2.3.1 国内相关标准
        2.3.2 国际相关标准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业务传输间隔分布的手机平均电磁辐射预测研究
    3.1 基于业务传输间隔时间的手机平均电磁辐射预测方法
    3.2 数据集及参数估计
        3.2.1 数据集
        3.2.2 模型参数估计
    3.3 实验方案
    3.4 实验结果分析
        3.4.1 手机发送信号占空比预测结果
        3.4.2 手机平均电磁辐射预测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天线构造方式的手机电磁辐射比吸收率研究
    4.1 手机天线构造分析
    4.2 手机仿真模型
    4.3 仿真结果分析
        4.3.1 塑料机身PMA天线仿真结果
        4.3.2 金属机身PMA天线仿真结果
        4.3.3 塑料机身PIFA天线仿真结果
        4.3.4 金属机身PIFA天线仿真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电磁辐射远程测量控制软件
    5.1 软件工作原理
    5.2 软件功能框架
    5.3 图形界面设计
    5.4 软件测试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10)NB-IoT终端定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蜂窝网络无线定位技术
    1.3 窄带物联网终端定位难点分析
    1.4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NB-IoT终端定位原理及方案
    2.1 NB-IoT物理层简介
        2.1.1 NB-IoT三种部署方式
        2.1.2 NB-IoT帧结构和时隙结构
    2.2 窄带定位参考信号分析
        2.2.1 NPRS序列映射
        2.2.2 NPRS序列生成
    2.3 NPRS时域自相关性分析
    2.4 NB-IoT定位架构和流程
        2.4.1 NB-IoT网络定位架构
        2.4.2 NB-IoT终端定位流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窄带定位参考信号的时延估计研究
    3.1 无线信号时延估计影响因素分析
        3.1.1 频偏对时延估计的影响
        3.1.2 采样率对时延估计的影响
        3.1.3 多径效应对时延估计的影响
        3.1.4 非视距误差对时延估计的影响
        3.1.5 相邻小区定位参考信号对时延估计的影响
    3.2 单径信道下的时延估计
        3.2.1 信号传输模型
        3.2.2 传统基于时域相关的时延估计方法
        3.2.3 两级时延估计方法
    3.3 多径信道下的时延估计
        3.3.1 信号传输模型
        3.3.2 传统基于阈值的多径时延估计方法
        3.3.3 基于串行干扰消除的多径时延估计方法
    3.4 非视距误差分析
        3.4.1 非视距误差鉴别
        3.4.2 基于改进卡尔曼滤波器的非视距误差抑制方法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时延估计的定位算法研究及改进
    4.1 传统基于时延的定位算法
        4.1.1 TOA圆周定位法
        4.1.2 TDOA双曲线定位法
        4.1.3 Chan算法
        4.1.4 泰勒级数展开定位算法
    4.2 TOA圆周定位法改进及基站选择优化
    4.3 基于Chan算法改进的非视距误差抑制算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NB-IoT终端定位性能仿真与分析
    5.1 基站几何布局
    5.2 相邻小区NPRS配置
    5.3 仿真信道模型
        5.3.1 对数距离损耗模型
        5.3.2 多径信道模型
    5.4 仿真平台搭建
    5.5 时延估计误差
    5.6 定位误差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工作总结
    6.2 下一步工作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用半视距间隔值计算视距测量的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BP神经网络方法的28GHz毫米波信道建模研究[D]. 孙湘琛. 南京邮电大学, 2019(02)
  • [2]积雪冰冻条件下互通式立交匝道平纵指标研究[D]. 邵阳. 长安大学, 2019(07)
  • [3]移动终端定位的关键算法研究[D]. 李翠霞. 华南理工大学, 2015(01)
  • [4]基于分形理论的城市广场空间形态研究[D]. 胡延芹. 大连理工大学, 2012(10)
  • [5]高精度无线区域定位关键技术研究[D]. 丁宏.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3(03)
  • [6]面向快速化建设的公路立交匝道最大纵坡设计[D]. 许洋龙. 东南大学, 2019(05)
  • [7]3D MIMO信道传播特性和建模研究[D]. 余雅威. 北京邮电大学, 2018(10)
  • [8]基于业务传输间隔分布与天线构造方式的手机电磁辐射研究[D]. 郑利洋. 湘潭大学, 2019(02)
  • [9]用半视距间隔值计算视距测量的模式[J]. 郝光荣,武爱丽,周建辉. 东北测绘, 1997(04)
  • [10]NB-IoT终端定位技术研究[D]. 万鹏. 北京邮电大学, 2018(11)

标签:;  ;  ;  ;  ;  

用半视距间隔值计算视距测量的模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